0

叙事的写作方法合集四篇 作文精彩19篇

平凡的世界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叙事的写作方法合集四篇 作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浏览

6299

作文

916

写作方法:刻画肖像锤炼语言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描写人物的一个方向就是刻画肖像,下面我们看看怎么通过锤炼语言来刻画肖像。

俄国著名文学家果戈理曾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它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因而也就至关近要。描绘人物的肖像,直接关系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肖像描写,能够灰现人物不同时期的命运、性格的变化,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绘形以传神,从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主题。这就是肖像描写的作用。

在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不少尚像描写的成功之作,这些成功之作为我们学习描绘人物肖像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有的肖像描写,通过刻则人物的外貌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孔乙己的: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髙大;青色的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内的胡子。穿的是长衫,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站着喝酒的都是短衣帮,孔乙己站着喝酒,写出了他穷困潦倒。他身材高大,本应自食其力,但脸色宵甶,皱纹间时常夹宥伤痕,暗示出他好喝懒做,时常偷窃遭人逛打。他穿着又脏乂破的长衫,点明他死要面子。这一段精彩的外貌描写,不仅形象地刻画出孔乙己的懒悄、贫困、潦倒的外表形态,而且也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他的迂腐性格。

有的肖像描写,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来表现不同时期人物的命运、性格的变化。社会生活中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写出一个人的身1R•进遇,外貌描写就要符合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的特点。鲁迅《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就是典范。文章中对闰土的肖像共有两次描写: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中年润土: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睹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驰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有的肖像描写,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来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画形以传神,“形”即人物的肖像,“神”指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况。人的外貌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表露,好的外貌描写形神为一。

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肖像描写常常犯千人一面的毛病。例如:写一少年,常常是“苹果似的脸蛋”;写青年,往往是“炯炯有神的大眼”;写老年则都是“花白的头发”。这种“模式”的描写使得人物肖像“脸谱化”,直接影响了表达的效果。大千世界,人的外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人、不同时期的外貌也不同,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每个人的特征,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出现上述毛病,主要是平吋对人物观察不细致。我们身边的人物,每人的长相不同,穿着不同,神情不同,我们应该抓住这些不同点去刻_人物,要在共性之中找出个性,表现出每个人的特征来。就说眼睛吧,人人都有,但又有“丹凤眼”“杏仁眼”“三角眼”之分;又如皮肤的颜色,虽然都是黄种人,细看又不一样,有的较白,

有的稍黑,有的白里透红,有的黄中带灰。因此,在进行描写时,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找出所写人物两三处最突出而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去写,就能写出人物的特征来,从而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毛病,使人物有了立体感。

人物的肖像是社会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反映。在写作中,我们要很好地运用肖像描写,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成功地塑造人物。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人,对他们做细致人微的观察,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大师的名作,学习他们肖像描写的方法技巧,再加上自己认真的实践,不断地充实改进,一定能够抓住人物的独特之处,写出各自的特征来,为塑造人物增色,从而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写作方法_1900字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1、围绕中心法

【特点】

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2、分类描写法

【特点】

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3、听看想法

【特点】

听看想法一般用于对刮风、下雨、打雷、下雪等气象变化的描写。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围绕同一景物写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文章的笔墨既集中,又有变化,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采用听看想法描写景物,要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听到和看到的交代清楚。在写看到的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等。

4、描写议论法

【特点】

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最主要的是把描写和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描写景物时要根据议论的中心,把有关景物写具体。议论时要针对描写得最具体的景物进行议论。采用描写议论法写景同样要注意把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交代清楚;同样要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具体的景物。

5、动静结合法

【特点】

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6、通篇拟人法

【特点】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7、比较异同法

【特点】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8、景物幻化法

【特点】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9、借景抒情法

【特点】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10、方位介绍法

【特点】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绍,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介绍。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首先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顺序地描写,不要一忽儿东,一忽儿西。此外,描写环境的设施时,要注意把具有时代特点的、地域特点的地方写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微小说佳作与写作方法

全文共 5343 字

+ 加入清单

微小说的的阅读情趣常常通过因果式突变、误会式突变、双线式颠覆、空白式象征进行酝制和营造。小编收集了微小说佳作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微小说是指在140字的微博篇幅里具备了小说各要素的微型小说。微小说的的阅读情趣常常通过因果式突变、误会式突变、双线式颠覆、空白式象征进行酝制和营造。

因果式突变

什么是因果式突变?按小说的写作规律,小说的艺术描写要落实到人物细节、情节细节上,凡进入到小说描写范围的细节,都是通过艺术地提示细节与细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来产生小说的审美特点和阅读情趣。微小说、闪小说、小小说的艺术描写,因篇幅的限制,它们更加讲究在140、600、1500字的篇幅里着力写好若干个小说细节,它们的作者常常在描述这若干细节时要艺术地揭示和表现这若干个细节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些小说细节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旦明确、明朗就会产生一种艺术的突变,140、600、1500字的小篇幅瞬间呈现小说细节之间的艺术突变就形成了微小说、闪小说、小小说等的意外结局及小说审美阅读情趣。

微小说(1):《我远不及你》。二年级八班,他递纸条给她:做我女朋友好吗?她接过纸条的瞬间眼里闪过一丝犹豫后随后将纸条递给了坐右边的她,他一脸惊讶却什么也没说。六年后她参加他的婚礼,新娘敬酒:“其实我一开始就知道纸条不是给我的,谢谢你。”她微笑回应:“其实在那之前我就知道你是真心爱他,我远不及你。”

只有140个字篇幅的微小说,也能写出很纯、很美、很感人的爱情故事,也能写出人的一种命运、一种个性和一种精神。女主角把他求爱的纸条在“一丝犹豫后”递给右边的她(一个动作细节);6年后,女主角参加他的婚礼,已成为新娘的她点破当时递求爱纸条的秘密并表达她对女主角的真诚谢意,而女主角回应说:“我知道你真心爱他,我远不及你。”人物的语言细节把女主角善良、真诚、并热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德“立在”纸面了。如果说6年前女主角的“谦让爱情”是“果”的话,那么6年后的语言细节则是产生这个“果”的“因”。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人物的行动方式(果)与行为动机(因)做微小说式的叙述,这个“因”一旦点明,情节的发展与故事的结局发生了突变——原来女主角并不是不爱他,而是认为她比自己更爱他。这就是突变情节带来的意外结局。

微小说的因果式突变有3种方式:有像《我替你找到大学了》那样的开头细节和结尾细节形成(A——-A)式的矛盾相反的艺术突变。有像《民国最老剩女》那样的开头细节和结尾细节形成(A——AA)式相同的并是倍增扩大的艺术突变。还有像《只是在你眼里很特别》那样的开头细节和结尾细节发生(A——B)式的不同方向的艺术突变。

微小说(2)《我替你找到大学了》:高中男孩和女孩原本令人羡慕的一对,但有一天男孩出了车祸,离开了女孩。女孩伤心了,却没有和任何人哭诉。此后她加倍学习,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同学不解的以为女孩没有感情。但是当女孩踏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照了一张和大学校门口的照片,并在背后写道:“你向往的大学,我替你找到了”。

微小说(3)《民国最老剩女》:张茂渊,张爱玲笔下最精致智慧的女人,也是她的姑姑。她是海归,有丰厚遗产有高收入。1925年,25岁的她在赴英轮船上与李开弟一见钟情,可李已有婚约,于是她开始52年的等待。文革中她与李开弟一起照顾备受摧残的原配,十几天衣不解带,原配去世后,78岁的她与李开弟结婚,13年后去世!

微博(4)《其实我很普通,只是在你眼中很特别》:他在公司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因为她左手拇指上涂成红色的指甲。他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又开始不停的琢磨她。为什么涂红色?为什么单单一个手指?慢慢的,他开始对她感兴趣,一点一点接触着她。她的特别充斥着自己满满的好奇心,一来一往他们在一起了。结婚那天,她问他为什么会爱上自己。他很诚实,告诉了她那个红色指甲的事情。她突然大笑起来说:“傻瓜,那是朋友买指甲油我帮忙试用而已。”笑着笑着她又哭了,她说,“其实我很普通,只是在你眼中很特别。”

微小说(2)一开头就说高中时的男孩和女孩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因车祸男孩死了,而女孩好像不哭泣、没感情,但最后女孩考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大学的校门口照一张相说:“你向往的大学,我替你找到了”。这种告慰死去男孩的方式实际上是告诉读者:女孩不是没感情,而是把感情深埋于心,把思念当作人生进取、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提示了开头细节与结尾细节的因果关系后形成的(A——-A)的相反的艺术突变。

微小说(3)是纪实微小说。它用140个字的篇幅写出人一生等待了52年的爱情。这篇作品只选取了张茂渊一生中4个时间节点的材料:1925年25岁的她与李开弟一见钟情;文革中的她与李开弟一起照顾原配;78岁时终于和李开弟结婚;婚后13年她91岁时去世。张茂渊对爱情的坚守、坚持创造了一个人世间感人的爱情传奇。以上两个微小说故事让我们看到百字小说的篇幅也能写出人的一生或者一段较长的历史,并按时间节点在精选的材料里,要艺术地透露、揭示或点破各“时间节点上的细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把叙述文本里的细节建立起了“情节的因果关系”才能产生“小说味”。这3个时间节点上的故事实际上把张茂渊的爱情元素做了极致的(A——AA)式的倍增扩大。它的艺术突变可以理解为一种同向的变化放大到了极致,形成一种“斜升式爆点”的艺术效果。

微小说(4)的开头细节是他以为她只涂一个红指甲很特别,但结尾当他们因这个特别而接近、结合后才最后提示真相和原因:她并不特别——她只是替朋友试用指甲油,这就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另外不同的原因而形成的(A——B)式的艺术突变。这个艺术突变的故事实际上是概括了生活中许多同类的男女间一见钟情、男女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生理、心理的真实过程。

误会式突变

什么是误会式突变?小说中的两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故事,但在微小说、闪小说、小小说的同一个故事情境中交汇,双方发生了误会,而且这个误会在故事叙述的前五分之四的篇幅并不暗示和写出,这个误会还有可能因若干个细节的渲染会被进一步扩大,等到小说的高潮出现,误会被消除时,读者才突然醒悟,原来这是两个人物的误会,完全是两种思维、两种情感在定的情节场面里发生有情趣的误会,小说的艺术突变和阅读情趣就是通过消除误会后实现了。微小说《钱包在我这》《熏死人了》《你给我咬开》是误会式突变的典型案例:

微小说(5)《钱包在我这》:一对情侣在公园游玩,无意中发现后面跟着一个衣衫不整的老人。女孩拉着男友说:“快走,后面有要饭的”,老人紧跟不舍。女孩想:天啊!这么难缠,于是停下脚步冷冰冰地对老人说:“没钱!” 老人笑了。“我知道你没钱,钱包在我这呢”。

微小说(6)《熏死人了》:我们领导有一宝贝独生女儿……中午领导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睡着了……这时候,他突然感到一个小被子给他盖上了。一阵暖流拂过心间。觉得女儿果真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啊,养女儿真是没白养啊。然后在这美好的感动中……听到女儿跑过去跟她妈妈悄悄地说:“妈妈,爸爸的脚真臭啊,受不了……不盖住熏死人了……”

微小说(7)《你给我咬开》:本人幼师一枚,和小朋友们相处融洽,他们总是偷偷给我零食,有一天班里一个平时很抠门的孩子,拿着一根火腿递给我,我心里特开心因为他从来都没给过任何小朋友零食,我暗喜:还是我在他心里有分量!赶忙用又温暖又含糖量很高的声音说:老师不吃了你吃吧!他很淡定的说:你给我咬开!

微小说(5)女孩把老人紧跟自己误认为是“没钱的、要饭的”,但老人却是一个送还钱包的好人。微小说(6)爸爸以为女儿给自己盖被子是“贴心小棉袄”,但女儿给爸爸盖被子的原因却是嫌爸爸的脚臭“熏死人了”。女主角的真正的人物动机和男主角人物行为是典型的误会。微小说(7)里的老师满以为班里的小朋友给自己送火腿,没想到小朋友不是给老师送火腿而是要老师帮忙“给我咬开”。这些误会的瞬间解除,构成了小说结尾的情节突变和意外结局。误会式突变的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常常是在某一个生活细节和物品细节发生误会的构思格局,当误会解除时,细节与细节之间并没有形成因果关系,而是发现和顿悟:两个人物、两种情感——是互相平行的两条生活规迹,仅仅是“误会”才把暂时地建立虚拟的艺术联系。

双线式颠覆

什么是双线式颠覆?“双线式颠覆”有两条故事情节,因小说篇幅的限制,这两条线索做了一明一暗的艺术处理,也和误会式突变的小说情节不同,它们不会是在某一个物品上产生误会式联结,当明线、暗线各自发展到高潮时,明线的故事真相会瞬间颠覆读者想像中的暗线的故事,颠覆读者预测的立意,而形成对小说故事真相的新顿悟、对小说人物性格、命运的新理解。来看微小说案例:《对不起,没关系》《可我愿意等你长大》《一张陌生女子的合影》。

微小说(8)《对不起,没关系》:他是她楼下送煤气的,每月帮她换气,他喜欢她,她知道。彼时她年轻貌美,追求者众。一天家里大火,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她,因毁容,她昔日追求者无踪。唯他不离不弃,娶她。五年后,他们乘坐旅游巴士发生事故,他护她,头部重创失血过多而死,弥留时他说:对不起!她说:没关系!

微小说(9)《可我愿意等你长大》:高二,她问他:“老师,我可以爱你吗?”他笑,“傻孩子,你还小”。大学毕业后,她长大结婚,他寄来份贺礼,人没到。二十年后,他因病去世,她参加他的葬礼,才知道他终身未娶。三十年后,她搬家时无意发现高中时的作业本,最后一页有一行醒目的字:可是我愿意等你长大。

微小说(10):【一张陌生女子的合影】妻子整理房间时发现了一张丈夫和一位陌生女子的合影照片,便询问丈夫是怎么回事。丈夫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五年前和女友的合影,早已经和她断绝关系了。”妻子大声地说:“难道去年我才给你织的毛衣,五年前你就穿上了?”

微小说(8)里读者通过作者的表层暗示而想像出来的另一版本的故事完全颠覆了故事的表层叙述。微小说(9)里面两条线索的故事更明显,高二的女生想爱老师而被老师有效地引导而考上大学并健康成长,而老师却终身未娶,20年后病逝。30年后女生在自己的作业本的最后一页发现了老师的留言。老师的真爱和等待被女生错过了,而老师的形象、个性、情感却因这最后一句的揭示而鲜活、生动起来。老师的深层故事颠覆了女生表层的故事。微小说(10)的最后一句话是颠覆表层的故事,为读者想象男主角平时的言行、个性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空间。

空白式象征

什么是空白式象征?如果说因果式突变是在两个以上的小说细节实体创建它们的因果关系,如果说误会式突变是在解除两个实写的细节之间的误会,双线式颠覆是让一条故事真相来刷新、取代另一条故事实体,由此来制造艺术突变和意外结局的话,那么空白式象征的小说情节则是另一细节、另一情节在小说叙述中根本不出现,它是一个没有实体的空白,一个完全供读者想像的空白。而小说文本实写的这一个细节,这一个人物,这一个故事却成为这一类细节、这一类人物、这一类故事的象征和概括。

微小说(11)《永远跟不上你的距离》:相恋两年,不管是上学放学,还是一起逛街。他总是风似得在前面走。而她,要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终于的终于,她累了。“我们,还是适合做朋友呢。”她说道。“为什么?你不爱了吗?”他使劲抓着她的肩膀问道。她笑了笑,“爱,很深。但,你的脚步,是我永远跟不上的距离。”

微小说(12)他爱她,但一直羞于说出口。有一天,他请她帮讲道题,成绩优异的她轻松解答。他要回座位时,她拉住他的衣角说:我给你讲题没啥好处啊?他问:什么好处?她说:请我吃饭吧。他问去哪吃。她轻声说:哈根达斯。

微小说(13):“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微小说(11)实写的是她总是跟不上他的步伐。“跟不上步伐”实际象征了女性与男性在爱情生活中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象征为男性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因过于超前,过于走得快而与女性产生差距导致男女两性间的矛盾与冲突。微小说(12)只实写了女主角要男主角到“哈根达斯”请她吃饭,“哈根达斯”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女主角没有说出来的爱情表白,被“哈根达斯”所代表的爱情地点、场所象征了。所以表面上不讲的深层故事和立意却被表层的故事象征了,小说的审美信息至此被扩大、延伸了。微小说(13)的表层故事是女主角爱男主角的2个独特的细节(照顾失明的他、为他捐角膜),但这个已建立了因果关系的细节象征了真正的无功利的爱情与双方模样没有直接的关系,表现了当代比较新潮的爱情观。她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呢?这里面就有了3个版本的故事:第一,她的样子可能很丑。如果这样,立意就是相貌对爱情不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第二,她的样子可能很美。那么,作品的立意就是创造一个外表美和心灵美统一的人。第三,她的相貌可能很一般,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爱情心理中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类似“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理因素。这些由作品的省略叙述而造成空白式象征使微小说的内含的审美信息量得到了多种版本的开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小学生童话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524 字

+ 加入清单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丶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丶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丶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并非真有其人。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一、 童话的写作和要求: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在创作童话时,还要注意五点要求:

第一: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第二: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脱离事物本质的夸张,只能让人感到荒诞、不可信,也就失去了童话的教育意义。

第三:童话中的拟人,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符合动植物的特征。

第四:在一篇童话中,表现手法要多样,这样会使你的童话故事显得生动感人。

第五:语言简洁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二、童话的特点

第一:写童话需要幻想和夸张

幻想和夸张,是童话的两只"翅膀"。 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应运而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延的闹剧。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第三: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丶动人丶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三、怎样创编童话故事

1、 利用"假设"进行想象

假设某一具体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想象可以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提来到我们当中,会飞的猴子,鳄鱼拿着一支玫瑰花来敲我的门……这些都是合理的想象。这样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想、敢想,就能大胆创新。

2、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发展想象能力

在"创编童话"过程中,不要以"写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内容展示出来,而是打开绘画纸,展开想象,自由作画,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画好故事"以后,再给画面配上文字,就成为一篇简单的童话故事了。

3、利用"表演"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小红帽》,可以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红帽"、"妈妈"、"外婆"、"猎人"、"狼",将故事表演出来,表演时可以加以创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后,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样给故事欢歌结尾。

4、利用"续编"延续故事内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可以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小羊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个好办法战胜了狼,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与众不同的办法,就是你的想象力;把这些想象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话故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作方法:人物细节描写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要使得人物立起来,就必须注重细节描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都柏林阴暗的咖啡室,乔伊斯冷峻地打量着游荡的女、骗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酝酿着震惊世界的《尤利西斯》。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散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189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应该从历史上,找出散文创作成败得失的一些规律,那对我们衡量当前的散文,可能是比较有用的。

从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长时期被人称诵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实,文字朴实之作。比如说欧阳修的《陇冈阡表》,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我们常说,文章要感人肺腑,出自肺腑之言,才能感动别人的肺腑。言不由衷,读者自然会认为你是欺骗。读者和作者一样,都具备人的良知良能,不会是阿斗。你有几分真诚,读者就感受到几分真诚,丝毫作不得假。

如果有时间,读一些旧报纸,旧期刊是有好处的。在三中全会以前,报刊上的文章,包括散文在内,虚假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找来一看,常常使人啼笑皆非。这种散文,即使没有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也是当日无读者,何况流传?

但是,这种文风,曾经猖獗了若干年,要说是完全根绝了它的影响,也不是事实。

欧阳修在写他这篇文章时,叙述的只是家庭琐事,夫妇、母子之常景常情。诸葛亮当时虽然是丞相,他这一篇文章,并没有多少空洞的官腔。李密当时的处境,尤其困难,如果他不说真情实话,能够瞒得过司马氏的耳目?

文章能取信于当世,方能取信于后代。这三篇文章,所以能流传百代,就是因为感情的真挚和文字的朴素无华。

所谓感情真实,就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身份、处境、思想、心情,以及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写出这些,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触及文字,很多人就做不到。这就无怪自古以来,名篇范作如凤毛麟角了。

文字是很敏感的东西,其涉及个人利害,他人利害,远远超过语言。作者执笔,不只考虑当前,而且考虑今后,不只考虑自己,而且考虑周围,困惑重重,叫他写出真实情感是很难的。

只有忘掉这些顾虑的人,才能写出真诚的散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因为是私人信件,并非公开流布的文字,所以他才说了那么多真心话,才成为千古绝唱。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说了些真心话,透露了出去,就招来了大祸害。有鉴于此,致使文人执笔,左顾右盼,自然也有其不得已的地方。现在,有论者居然责怪:在“四人帮”肆虐期间,作家们为什么没有站起来,大声疾呼?这种要求,未免不近人情。在当时,一个作家,能够沉默,不去帮凶,就算可以了。论者当时如何表现,不得而知,至少他是没有去反抗的。不然,他早就成为张志新了。

但就散文的规律而言,真诚与朴实,正如水土之于花木,是个根本,不能改变。如果不只从数量上看,主要从质量上看,当前散文创作的不足之处,恐怕还是在作者的创作用心上,有或多或少的华而不实之处吧!

这不能完全归咎于作者。在一个不算短的时期中,在各个现实领域,虚假浮夸,不大遇到批评和制裁,而真实地反映情况,即说真话,却常常遭到难以想象的打击。这不能不反映到文学创作上。现在虽力加纠正,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清除这种遗留的影响,有时比在现实生活中清除,还要慢一些,复杂一些。而散文创作,以其更直接的现实性,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更比其他艺术领域显著。

有些散文,其不足之处,可以归纳为:

一、对所记事物,缺乏真实深刻感受,有时反故弄玄虚。

二、情感迎合风尚,夸张虚伪。

三、所用词藻,外表华丽,实多相互抄袭,已成陈词滥调。

四、因以上种种,造成当前散文篇幅都很长,欲求古代之一千字上下的散文,几不可得。

古代散文,意境深远,但皆言之有物。柳宗元的散文,写驴,写鼠,写麋,写蝜虾,取材很细小,而意义很深刻。韩愈《进学解》,则对自己作深刻的剖析,发挥自己的见解,这也是很有勇气的。

散文短小,当然也有所谓布局谋篇,但我以为,作者如确有深刻感触,不言不快,直抒胸臆即可,是不用过多的构思设想的。现在一些文章评论家,谈论构思太多,也太机械。

实际创作的过程,往往并非如此。散文之作,一触即发。真情实感,是构思不来的。

散文中的议论,也是自然事物演变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散文作者主观的前提。而苏子瞻常先有警句,冠于篇首,但与所叙事物,仍为血肉,并非徒具大言,以惊流俗。

抒情亦如此。无情而强抒,与无病呻吟等。感情低下,不如不抒。面对大好河山,内心营营苟苟,故作堂皇之言是对河山的不敬。

状景抒情,成为散文的意境。意境有高下,正如作者修养有高下,胸襟有广狭,志趣有崇卑,不可勉强。当然,人可以通过修养,提高其志趣。总之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面。散文意境之有区分,也在于此。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名言,并非一时乘兴,创作出来,乃是久萦于心的素志,触景生情而出。

散文的语言很重要,一篇短文,语言文字不讲求,是成不了家传户诵之作的。当然语言文字也与作者的真情实感紧紧相关。

中国散文的品类繁多。所以,散文作者,首先应该涉猎中国散文的丰富遗产,知道有多少体制,明白各种体制的作用,各类文章的写作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提高小朋友写作技巧的方法

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朋友写作技巧,这好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众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大家都觉得,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国外的小朋友一样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少小朋友也苦于不会写作。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专家詹妮弗-李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给小朋友准备一个恬静、亲切的环境,作为写作的专用区域。当然这里面要具备一些必要的设备:书桌、字典、笔、一些纸,假如可能的话还可以准备一台电脑。这些准备不只是必要的,同时还可以由此告诉你的小朋友,你认为写作是一件有意义的、特别的活动。

小朋友需要机会去尝试写各种各样类型的文章,而不是只盯着一种文体来练习。

你可以让小朋友给他的好朋友写一封友好的信,给玩具公司写一封信提出自身的一点要求,或写一封邀请亲戚来吃饭的信。这样小朋友可以看到自身写作真的取得了效果,就会对写作发生好感。

另外一个鼓励小朋友写作的好方法,就是让他写日记。这种方法可以协助小朋友形成写作的个人风格。但你和小朋友要约定好,别的家庭成员是否可以读他的日记。假如你答应小朋友不看他的日记,那么就一定要维护他的隐私。

还有一个可以协助提高小朋友写作技巧的方法——电脑软件。现在有很多出色的软件,里面提供故事的开头、想象画以和段落结构的建议等内容,这些都可以激发小朋友自身写作的愿望和灵感。

许多小朋友都经历过写作的瓶颈状态——即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情况。比方小朋友被要求写一个有发明性的故事,但他不能想出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可写。这时家长就可以协助小朋友了。可以给小朋友一本笔记本,记下平时突然发生的奇特想法,家人开的玩笑,或者是描述一幅以前的具有纪念价值的相片。也可以让小朋友从杂志中获得有用的点子。

一旦小朋友决定了一个文章的主题,就应该让小朋友先写一下草稿或是打一下腹稿。这样可以保证所有要写的重要细节都包括到文章里去了,并且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你还可以就草稿跟小朋友一起谈论,寻找最好的写法。在学校里,老师也用各种方法,协助小朋友在开始写文章之前,先组织好要写的内容。

家长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朗读不同文体的好作品,比方诗歌、小说、新闻故事甚至是一封有趣的信,只要是小朋友会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在阅读了大量的好的作品之后,都会在写作上学到很多东西。

通过阅读,家长可以问小朋友:“你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不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文章的作者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吗?”“你觉得这个题目有意思吗?”这样可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鼓励小朋友认识到写作是一个不时发展的过程,写作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时提高的。告诉小朋友可以从对已有作品的改写、缩写、扩写中,开始自身的写作。

小朋友需要在完成自身文章之后的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再回头看看。这样做可以让小朋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作品,发现其中的错误和被遗漏的细节。

一个作家在写作时要考虑,自身写的内容是否切题?所有的细节都包括进去了吗?描写太多会不会显得罗嗦?小朋友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这些问题也需要想一想。

让小朋友把自身完成的文章大声地读一遍,假如他自身不能发现其中的明显错误,那么就需要有人为他再读一遍,好让他自身意识到错在哪里。还要注意小朋友在文章中有没有错别字。

爸爸妈妈还要为坚持小朋友的写作积极性做一些努力。比方在小朋友犯错误的时候给他一些口头上的批评,但注意重点在为小朋友指出错误,而不是教训他。还可以把小朋友的好作品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来家里的人都能看见,这对小朋友是一种奖励。这样小朋友很快就可以体会到写作的重要和乐趣了。那么他的写作水平就自然会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记叙文结尾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85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中,结尾与开头是一样重要的,写好结尾能让你的作文提高更多的分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结尾写作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一、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例一(题目《季节》)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的……

例二(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

二、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一(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题目《落红》)

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当我成功了,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例三名篇《驿路梨花》的结尾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三、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例一(题目《沉默的父爱》)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蜡、粉笔、蚕》)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例三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例一(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开头]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结尾]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例二(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开头]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结尾]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的手……

五、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一题目《季节》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的锐……

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给予的情意,是绵绵的……

例二题目《淡笑无痕》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六、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例一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例二题目《一步与一生》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2793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许多的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不知从何下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作文,是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但是,对于好多同学来说,总觉得作文很深奥,不好写。其实不然,我觉得,要写好作文,只要注意下面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经常练习写作,写出一手好作文也是不难的。

第一,就是词语积累。作文,要有佳词妙句才有文采,才能吸引人。一篇文章,假如没有佳词妙句,无论这件事情多么精彩,你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吸引人,让人去欣赏呢?你写的这篇文章也就等于白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班的黎老师就很注重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我在看文章、阅读时也很注意这点。

第二,就是注意留心观察。写作文,不是在屋子里憋出来的,而是要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嘛!有些人,他是出去“观察”了,可是他只是走马观花,忽略了细节。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条条纲纲,根本没有要点、细节。所以,在观察时要留心,要仔细,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文。记得外出时,爸爸经常会指这指那,问这问那,以引起我的注意与思考。

第三,就是多看课外书。这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渠道,也是写作文的关键所在。包括家里订阅的书籍和书店的各种图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到书店看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当然,不是只看就能写出完美无缺的作文的,关键还要注意积累、牢记和运用。才能实现“人为我用”,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挥笔自如。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 、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全文共 2036 字

+ 加入清单

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小编收集了关于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

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全文共 5583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王瑞琦同学,在描写数学郭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王瑞琦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罗飞雪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初一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命令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命令的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1.命令(令)的概念

命令(令)是国家政权中特定机关发布的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

2.命令(令)的作用

命令(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是依照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或规章,实施重大行政措施。例如:任免国家机关的高级领导干部;奖惩国家机关的高级干部;撤销下级政府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的公文等。

3.命令的分类

命令(令)一般可分为: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惩戒令、撤销令、特赫令、通辑令等。

4.命令的结构

命令(令)的结构分标题、发文号、正文和落款四部分。行政令还带有附件。

第一部分标题。命令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一是由发令机关名称、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侨汇的命令》。

二是文种前面冠以发令机关全称或领导人职务构成。如《四川某某人民政府令》等。

三是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第二部分发文号。命令(令)的发文号不同于一般公文的发文号,它不是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而是只标顺序号。并且按某发令机关或某发令人在该届任期内所发的命令(令)流水编序号,直至换届再重新编号。

第三部分正文。命令(令)的类别不同,对正文的写法要求也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公布令适用于公布法律、重要行政法规。

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命令(令)公布的对象,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全称;②公布某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即通过批准某项法律、法规的机关或会议;③通过批准某项法律、法规的时间和施行起始期。

5.命令(令)的实例

<公布令>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xx

1994年7月5日

附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为了惩治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犯罪,对刑法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者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二、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第一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或并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单位有本决定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决定的规定处罚。

四、查获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和属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主要用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材料、工具、设备或者其他财物,一律予以没收。

五、犯本决定规定之罪,造成被侵权人损失的,除依照本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外,并应当根据情况依法判处赔偿损失。

六、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游记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简历中的自我评价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份优秀的个人简历,影响着你是否能够得到一个面试机会,从而影响你能否得到工作的机会,而一份好的简历,绝对不会缺少一个经典的简历自我评价,如何能在一个绝妙的简历中写好一份简历自我评价呢?

现在给大家指点几招,希望能在大家找工作中有所帮助。

一、首先一定要区分出自我评价和自我介绍这两个不同的含义;

如果你跟一个陌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我想你不会介绍给别人你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吧?自我评价绝对不等于介绍,必须明确,

二、评价和简历中的其他要点是不同的

例如特长,技能等等,技能/特长属于具体性描述,它需要全面、详细、有重点地将自身的技能、特长等核心竞争优势向人事经理展示,,而评价是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性的,客观的评价。

三、简历自我评价切忌不要长篇大论

切没有重点,漫天撒网,把自己跨的惨不忍睹,说白了,谁都不是白痴,特别是人事总监和人事经理,阅人无数,所以只要简单,突出重点即可,例如你应聘的是技术性的职位,那你就总结自己的技术研发实力/特点,如果你应聘的是人事方面的,突出自己的资历,专业特长,个人办事性格即可。

四、不要从一而终

你的评价不要只说自己那一方面多么多么好,说的很好很强大似的,其实录用你的企业,更看重的是你的综合能力,所以要尽量简洁的突出自己的几个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冲刺的方法

全文共 1641 字

+ 加入清单

一、四级作文概述

四级作文是提纲作文,一般按提纲写出相应段落即可。在文章内容上无需追求高深新颖,切题合理便可落笔;在思路逻辑上则要求句意通顺,文字流畅;在文字表现上要求无语法错误,个别小错可忽略(如动介搭配,单词拼写等不涉及语法类小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篇章结构上建议写三段,所以即便题目只给出两个提纲,最好在完成两个提纲后,再多补充一段,所补内容不限,但须跟话题相关。

二、四级作文例题分析

(1) The Shortage of Fresh Water

1. 目前淡水资源非常紧缺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 该如何解决

96年6月份曾考过此题,今天来看,似乎更有现实意义。这是一道负面社会现象题,那么挖掘其背后根源,并找出解决方案,就成为探讨的主要方面,而提纲也正是如此。三个提纲各属其类,界限清晰,直接按提纲写三段即可。段1为提出现象,确立研究对象。提纲1翻译后仅一句话,作为一段话则显内容单薄,字数匮乏,所以需进一步发挥。不妨从例证角度扩充,举例时即可基于国内现状,也可纵观全球,显然前者更易行。可从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活缺水,水价上升,以及河流干涸等细节方面铺陈。段2是原因分析,建议分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所谓主观原因即是基于人的思想意念,心理意识,行为动机以及行为举措,比如人们节约意识的淡漠或者人们误认为淡水取之不尽等不当想法。而客观原因则是从非人角度出发,如社会发展,人口激增,甚至污染的加剧等方面出发,这些因素均使得淡水消耗的增加。当然,考场上由于时间紧迫,无法细想,可能会写出的两个全是主观类或客观类的原因,其实也无妨,只要二者不同即可,谨防虽言明两原因,但实则彼此混淆,出现逻辑不清的窘况。段3是措施分析,措施可从官方措施和民众措施两方面写起,也可加入作为现代年轻人,我该如何约束自己,从生活中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等内容。总之,在内容上考生尽可发挥想象力,纵马驰骋,原则依旧:切题者皆可。

(2)Part-time Jobs for College Students

1.目前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业余时间做兼职

2.对于大学生是否该做兼职工作,人们看法不一

3.我的看法

这是一道校园话题,在内容上即涉及现象,又涉及观点,能很好地考察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纲1依旧是现象提出,看到提纲1,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很多熟悉的场景,如校园布告栏里张贴着的兼职广告,校园论坛上也经常发布的一些兼职信息等等,这些都可反映在段1中。所以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话题或提纲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相关场景,把这些画面定格,进行详细描绘即可,即自然又切题。当然,段1也可从学生的兼职渠道以及兼职类型等方面加以发挥。总之,提纲是总领,而符合总领的任何附属内容都可写。段2是人们对此学生兼职的不同看法,一正一反。切记在表达上述两类观点时,提出其相关论据。段3是提出作者本人看法。本人看法既可选择上述任一方(只要不极端),也可提出与上述均异的第三类观点,对于极度偏激的正反方观点则需做一番调和与勾兑(这个一般很少见)。需要提醒的是,继提出己方观点后,还应补充其他内容,如论据;也可写我的下一步做法,甚至可写我所认为的大家对此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云云。

(3)Private Cars of Today

1.目前私家车越来多了

2.私家车为人们带来的益处和问题

这道题只有两个提纲,所以建议在完成提纲要求内容之后再补充一段相关内容,可以在提纲2之后续补段3(如举措类:如何合理地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以减少废气排放等等),也可在1,2之间插入一段(如原因分析,即为何私家车越来越多)。先来看提纲1,依然是事实陈述,看到提纲1,会很容易联想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过往车辆,以及高峰期令人沮丧的堵车,那么即可将这些内容付诸笔端。再看提纲2,是私家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该事实是一中性事实,则需辩证地分析其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带来好处,如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自由更方便,另一方面它带来坏处,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或造成交通堵塞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读后感的写作方法精选

全文共 5171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小编收集了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斑羚飞渡》读后感

看了《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巨浪,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这是一种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一种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我们有了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我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特别是镰刀头羊,他没有做人类的奴隶,没有做人类的囚徒。“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种族的尊严。而有的人,却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择之际,他们毅然选择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为了一己私利。这是可耻的自私蒙蔽了人类的思想,冲昏了人类的头脑,埋没了人类的心灵。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们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

还有一个小男孩手刨四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但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他就是马健。

他们的心灵是伟大高洁的。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他们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击浪的勇士,那是他们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他们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他们和斑羚们一样,都是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他人付出全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狩猎的人感到心痛,他们是罪魁祸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谐的,虽然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但其他的动物依然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但几声枪响,破坏了它们的安宁,让它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我们不是斑羚,但对它们来说呢?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人们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毕竟它们也是生命,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将心比心吧,苍天最终还是让斑羚们繁衍了下来,这是它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而我们人类,从来不需要用任何的代价来换取生存的机会,和它们相比,我们幸福多了。它们用无私感动了上苍,它们的善良代代相传,这一飞渡的壮举谱写了生命的乐章,也带给我们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其实,生命需要奉献与牺牲,这样才有意义。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你生命的芳香就会灿烂一片;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我想,那些为了救年轻斑羚而失去生命的老斑羚们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我合上书,闭上眼,只听见窗外萧萧细细的雨声,那一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泪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丝细雨,滋润那片曾经茂盛欢腾的草原……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及范文(二)

2013-08-11 11:14:14| 分类: 语文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十、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全文共 2413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大部分的分数,写好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提高写作能力方法,欢迎参考阅读!

阅读优秀的作品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

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专门的写作时间

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若你同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随便涂鸦

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集中精神

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里,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看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富于感染力的句子

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

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若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是我发现像我们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没有叹生词)。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小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5506 字

+ 加入清单

一、开头的5个常用技巧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如此。起好头,能为顺利地展开文章打下基础。古人写文章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能让人“一见钟情”,引发别人无穷遐思的开头,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特别是在应试作文中,“凤头”更能牵引阅卷者的目光,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往往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并为文章增添色彩。作文开头的方法很多,在此谈谈常见的5个方法。

1、开门见山法。

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这种方法,朴实自然直截了当,引起下文。一般来说,这种开头方法,随信手拈来,但毕竟出彩儿不多,如果是记叙文或者抒情散文,建议选用其他方法。

不过,就考场作文而言,假如你没有把握把别的技巧玩得娴熟,不建议在开头上采用过多的技巧,最好就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心灵的镜子》的开篇:“一个人看世界犹如照镜子,镜子中照出的不是人妍媸美丑的外表,而是他那形形色色的灵魂。”

《青春无价》的开头:青春是人的生命中最灿烂最宝贵的季节,它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第一次当家》中开头:很巧,爸爸和妈妈同一时间被单位安排出差,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作为大哥,自然挑起了当家的担子。

《友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早在《诗经》中就有教人友善待人的文章。友善待人,不仅是善待他人,更是善待自己。

《泪水中孕育着成功》我不知道这些年流了多少泪,有激动喜悦的,有伤心断肠的“涕泪满衣裳”。泪水并不苦涩,反而甜滋滋的。它滋润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心胸,澎湃着我的热情。在泪水中我,我选择勇敢和坚强,在泪水中,我渐渐成长,在泪水中,我走向成功。

2、设置悬念法。

指在写作开始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并探究事情原委的一种方法。此法能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一次精彩的课外活动》:“上个周六,我们7中的8年级二班发生了“轩然大波”:一个女生哇哇地在课堂上哭,而我们的班主任朱老师却微笑着站在讲台上,最后,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起来。至今,同学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那天的事情……”设置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学生哭,老师笑,而最后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呢?读者感到好奇——咦,怎么会那样呢?就很想阅读下去。

3、情景渲染法。

也就是描写一个情景,让这个情景牵引出故事的开头。这类开头方法,是记叙文的常见开头方法,建议同学们采用。在故事中间或者结尾,要适时加上“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以便于呼应开头。这种开头方法,其实跟上面的设置悬念有一定的联系。只是,悬念的浓度不大,更偏向于情景的渲染,而设置悬念,偏向于一个出人意外的结果,使人好奇。

如《我对网络的悔和爱》:“啪——”,一记清脆的耳光。

男孩子坐在床上,护着那半边红脸,低头哭泣,内心充满了愧疚。旁边的父亲正在大声严厉地训斥,愤怒涨红了他的脸。那个男孩就是我。此事要从头道来——

《防洪》的开头:突然,“轰隆”一声,一个罕雷直轰天顶。顷刻,黑压压的云层就吞噬了火辣辣的阳光,天空像是被炸开了无数个洞,大雨没头没脑的倾盆而至。很快,整个宇宙像是淹没在水的海洋中。此文开头描写了突降暴雨的情形,形象逼真,为下文记叙防洪的动人场面作了铺垫。

4、修辞排比法。

在开头的时候,用上几个修辞排比句,把文章主题的内涵,用排比句的形式写出来。这种修辞方法,可用于有记叙有议论类的记叙文。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连续把有几个象征意义的句子排比起来,最好把几个比喻句排比起来。而且建议同学们的比喻句不要太长。

《他让我明白了作为父亲的坚强》:一颗流星,只有熬过了焚身的痛苦,方能划破黑暗;一粒种子,只有承受了泥土的压力,方能指向光明;一只虫子,只有冲破了黑暗的包围,方能羽化成蝶。一位父亲,只有真正做到了坚强,方能令人感动和敬仰。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位强者。

5、景物开篇法。

指开头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应于在某种环境下发生的某类事情,在开头的时候,不能牵强附会地硬搬环境和景物。具体到写作的时候,要灵活运用。

如《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一个劲地下着,呜呜咽咽的唢呐不停地吹着。”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烘托出了一种悲伤的氛围。

二、记叙文结尾一个小窍门

同学们要记住,写什么作文,最后的结尾一般来说是要抒情的。结尾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个再次切题,二是首尾呼应,三是优美的抒情语言。

1、再次切题,其实很简单,把标题内容换汤不换药地重复一下,甚至先说一句:“这就是XXXXXX”,接着再抒情就行了。

2、首尾呼应,要看是什么开头,结尾的时候,如果能把开头的内容回顾一下,就显得更舒畅了。

3、语言优美的道理很简单。语言优美了,抒情才能更动人。这种结尾,最好也用比喻排比句。

下面的示范结尾。同学们可比葫芦画瓢地模仿一下。

1、《光影魔术》:人生总是需要一些这样的片段,纵使时光走过了再不复年轻的容颜,纵使光阴老去了不再激情的色彩,我依然愿意相信,这些在光与影中衍生的美好愿望,早已在心中蔓延成一片绿洲。就像沙漠中跋涉,遇见一场海市蜃楼;就像走过风雨后,看见挂在天边的彩虹;就像在暗夜里独行,发现遥远的一盏灯火;就像喧嚣的街角突然飘出的一曲清音;就像书中一个引人回味的故事,就像一个美妙的梦境。虽然无法触摸,但是心会在那一刻,荡起层层涟漪。

2、《别让亲情等太久》:世上最持久最永恒的感情是亲情,不管是否有伤害,有动摇,有忽略,因为那一份绵久敦厚的情在那里等,总是会等到谅解,等到坚定,等到在乎的。因为这种感情,不是两人相遇后产生的,而是从一开始,就主动了血浓于水。

3、《他让我明白了作为父亲的坚强》: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位坚强的父亲。他以责任和奉献,以勤劳和忍耐,向我诠释了什么是坚强。那股坚强,是我终生都会珍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在乐都大街上泪流满面》:我在今天,站在命运的梯田上,与幸福的云朵近距离接触,长久地接受安逸清风的熏陶。而我人生的背景、命运的全部是默默坐落在梯田底部的父母、母亲、哥哥、姐姐所支撑着。他们是天空,是大地,是河流,是我灵魂聚力前行的核能。

5、《愧疚》:生命怎么这般脆弱?我们的老师曾经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坎坷,承受了那个年龄所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而后,阳光出来了,难道在月亮的温情的对语里,没有属于他的那句?偌大上海滩,你是一滴水,一粒沙,还是一丝粉尘?

6、《祖母祭》:这是我亲爱的故乡,我知道从此后,山一层,水一层,故乡和祖母是我心中永远的风景;从此后,春夏交替,岁月更迭,有一份念想地老天荒。

7、《在每一个时间的转弯处》:此刻,我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坚信一点:就算时间的列车骤转多次,仍然打不碎我们曾经的聚合;就算时间的列车骤转千次,我仍会在每一个不期的转弯处,耐心地等待着,属于我的机缘。

8、《月亮上的蝴蝶》:我真想见见朱丽亚,那个美丽得炫目的美国少女,那只“月亮上的蝴蝶”。这天晚上,我做梦了。梦中,西双版纳的每一棵红豆杉上,都飞舞着一只美丽的“月亮上的蝴蝶”。

上述文章结尾的技巧特色:

各种修辞多排比,

优美语言写短句。

标题意蕴要点缀,

实在不行梦里去。

下面请看近近年中考满分作文的结尾技巧。

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1、(首)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2、(首)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 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 (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

技巧点拨: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上例相比,此例为简洁明快,开头提出论点,迅速入题,结尾再次反复,呼应开头,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二: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1、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2、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选自福建省中考满分文《给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掩,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憾。

三: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1、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2、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 (选自湖北省中考满分文《哈哈镜中的我》)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针对老师的评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老师不必磨灭学生个性,最后再以问句结束,启示人们进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5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必须放弃! (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2、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 (选自陕西中考满分文《阅读身边的人》)

3、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选自四川内江中考满分文《创造美好的明天》)

4、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 (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五: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1、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 (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从天空想到的》)

2、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文《花样年华》)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1、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 (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雨中品读》)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2、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 (选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满分文《在阳光下成长》)

技巧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写人物的作文是最常见的一种作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写好人物作文,就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能感受得最真切最鲜活,对他(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才能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印象。如下面例文《我是你爹》(见后文),写的是作者非常熟悉的人,所以全文写来既栩栩如生,又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如果你写一个陌生的人,虽然也能够写,但写出来的就可能毫无特色,会是千千万万个中的一个,这样写来不要说感动别人,有时就连自己都觉得别扭、生造。

其次,要凸显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共性的东西人人都有,写得再多作用也是不大的。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以冲击,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称奇。

第三,不要什么都写,更不要事无巨细地写,要择其一二浓彩重墨地写。这当然是要根据主题需要去择取了,决不能无的放矢。如《我是你爹》中,“爹”的话语很少,前后加起来总共才三四句而已,可一个独特的“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了。

第四,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六十岁人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无文化的老太太专说些理论大话等,否则就是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而乱写人物,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个性特点了。

第五,写人物离不开写事、写细节。要仔细地观察人物的日常行为,挖掘他们的典型事例,而且事例要新颖,因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热心肠的人,就要写他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或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出现等事例。写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特定的环境等的描写。描写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个人的每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动作都描写清楚、具体、详细。

[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方法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1、按顺序。可以

仿造单元里的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季节变化顺序)、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来写。

2、文章结构采用:总——分——总

(1)开头(总起):

介绍你要写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说说它总的景色特点。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中间(分写):1、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观察顺序来写。

1、如按照观察的顺序来写(即按照作者的脚步的移动,目光的转移去移步环境)。最好按照方位的顺序写,在写的时候用上(东边、西边、南边、北边、东北角、西北角、东南角、西南角、前、后、左、右)这些词语。

2、如果写一个您去了很多次的地方,那里的景色你已经熟悉得不得了,您就可以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或者(早上、中午、傍晚、晚上)不同的时间去描写它的景色美。

3、不一定所有景物都要写得详细,可以把你认为最美丽的2-3个最美的景物详细写,把次要的景物简单些,尽量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结尾(总结):总结这个地方给你的总体印象,写感受或者表达赞美之情。

《美丽的河滨公园》结尾:美丽的河滨公园就是这么美丽、有趣,我爱江滨公园,更爱我的家乡。

3、展开合理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法写出景物的特点,使文章更生动。

四、范文引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