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艺术周记(推荐20篇)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除了其艺术上的极高成就,更多的是艺术家伟大人格的支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家的“艺”和“品”满分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浏览

5493

作文

1000

追寻艺术,追寻科技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六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流逝,我们也即将面临小学毕业。于是,作为毕业班的我们和六(1)班一起来到了罗东的永嘉县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

一路上,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憧憬中,到达了目的地。首先,大家都在广场上集合,进行开营仪式。每个人都如那一巢出窝的小鸟,东看看,西望望,满脸都带着新奇与兴奋。接着,我们开始上课,我们班的三堂课分别是软陶艺术、智能机器人和丝网花艺。

软陶艺术课上,我们用黏土做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精美小挂件。我做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熊猫。而大家的挂件有的是小鸟,有的是花朵,还有的是圣诞老人呢!智能机器人则是为搭好的模型房装声控灯和编程序。

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做丝网花。做丝网花的大致步骤是绕圈、网丝、组装、造型。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制作,我们先用金色的铁丝在套简上绕一圈,在尾部缠绕,用钳子剪断,取下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丝网套在圆圈上,向尾部用力拉开,在底部合拢,让花瓣紧绷。可是我却怎么也拉不紧,周围的人都做的很好,我着急极了,向别人请教了之后才做好,然后在花瓣底部用尼龙线绕上几圈,要绕紧,可以不打结。不过,熟能生巧,我接下来的几片花瓣都做的很好。然后再把花蕊绑在茎上,将一片片花瓣错落有致的按顺序用尼龙线绑在花蕊旁。再做花瓣一样的步骤做出来一片叶子,用绿色胶带缠到叶子那儿做花萼,最后把花瓣调整为喜欢的形状就行了。看着手中的花朵,那么栩栩如生,我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回家的路上,我心潮起伏,明白了许多:生活中处处都有科技,智能就在我们的身边,科技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改进;而艺术是能给我们带来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艺术是一块瑰宝,一块绚丽的瑰宝,因为有了艺术,这个世界才会更美!艺术无处不在,科技无处不在!

让我们去追寻艺术,去追寻科技,去感受它们的独特韵味,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发现科技,去在艺术与科技的海洋中徜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身边的艺术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认为,艺术离我们很遥远,但我觉得,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音乐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家就有一架电子琴,很早就买来了。以前,妈妈一有空,就照着书弹,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瞎弹,那时的我,多么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呀:坐在电子琴前面,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但爸爸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一致决定让我学习这门艺术,我,欣然同意了。

真是“万事开头难”呀。耳边一阵阵“练琴练琴”的督促声,使我的脑袋都快要炸掉了。“我最讨厌练琴了”这句话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也不清楚流过多少泪?只记得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现在想起来,都令我记忆犹新:那天,我正哭丧着脸练琴,这时,妈妈走进屋来,对我说:“弹一遍,让我听听。”我便极不情愿地弹了起来,可还没等我弹完,妈妈就立刻打断了我的音乐,说:“你这儿应该给连起来弹。”“没有啊,我就是连着的。”我不解的争辩着。“要不然,你再弹一遍”。这时,我能够清楚地看出,妈妈生气了。我只好又弹了一遍,我又皱起眉头地说没有,妈妈真的生气了,边说边打我:“你怎么老和我顶嘴,你要是弹对了我还说你干吗!”那次,我悲痛欲绝,并发誓以后再也不弹琴了······

现在,我已经学到五级了。妈妈也不用督促我,而且,渐渐的,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练琴了,每次一说到练琴,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这本书里的每一首曲子、每一个音符,我都弹得相当熟练。虽然说,我有老师,但每一次,老师都直接给我留下一首,不给我辅导,只让我自己回家识谱,可以说,我是“自学成才”呀!从那时起,电子琴便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就像我的影子,与我形影不离······

[以身边的艺术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间艺术作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家到杏花公园去玩。

我们刚准备进公园大门,突然我被一阵迷人的香味儿吸引住了,回头一看,原来有一位师傅正在做糖画,四周围了好多人。

我们立马跑了过去,只见师傅的前面摆放了一张小桌子,左边放了一个火炉,火炉上面有一口锅,锅里熬制的就是做糖画的糖料了,糖料在锅里冒着小泡泡,颜色呈褐色,很美。师傅说,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只见他把一些溶化了的糖料舀了一勺飞快地来回浇铸在光溜溜的大理石板上,然后用光光的铜片把糊在石板上的糖摊平,再轻轻地雕出花纹,等 糖画成型后再把长长地竹签搭上去,用糖固定住,之后把它铲下来,一个完美的糖画就做好了!

这些糖画在师傅精湛的手艺下,变得栩栩如生:有在空中翻腾的蛟龙,有在草地奔跑的山羊,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伸长脖子啼叫的雄鸡……看着师傅熟练的手上功夫,我惊呆了,看着这些造型美丽的糖画,我心动了。于是我就买了一个山羊形状的糖画,褐色的糖料有厚有薄,有的地方非常透明。刚刚拿到糖画,我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糖画很脆,一吃就“咯嘣”一声响,而且一点也不腻,实在是太好吃了,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就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了个干干净净。

糖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人可一定要尝尝糖画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艺术节观后感作文素材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残奥运过去了,迎来了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南市影剧院。一路上的花花草草,楼房建筑都让人耳目一心,心里头可别提多兴奋了。

虽然本届艺术节表演两个小时都不到,但我觉得每个节目都很精彩,有趣。我出乎意料在我身边竟有那么多多才多艺的朋友。虽然我没能向他们一样登上舞台,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释放激情。 但作为一名文明的观众, 我还是要为”小演员”,老师喝彩。

其中最夺我眼球的便是《小提琴与钢琴》合奏。其中,一个用她那灵活的巧手在那黑白相间华丽的钢琴上飞舞,另一个一边富有节奏感的摇头,一边手不停的来回拉动着灰色小提琴上的玄。小提琴那动听的曲调,钢琴那优美的旋??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陶醉于音乐的海洋,流连忘返不能自拔啊!我想她们肯定花了不少的功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暗自打从心里佩服她们。不过,归根到底还得感谢国家啊,没有国家,那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吃饱穿暖还是问题,更别提花钱学一门技术了。

还有老师们的服装秀也别有趣味,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富裕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善了衣着也变得更时尚,款式也多了,花样也多了,品质也越来越好了。教师们搭配这不同的服装,改造了不同的发型,让同学们蠢蠢欲动,令人兴奋不已,不停的喊着自己喜欢的老师,为他们加油鼓劲。每当教师走上舞台都会露出一张嘴角带有月牙似的微笑,让人感觉很有魅力,很有精神。特别是绍老师声情并茂地唱起《今天是个好日》,那嘹亮的歌声,这令我们羡慕,钦佩,此起彼伏的掌声环旋着四周。

我相信在下届艺术节上还会有更精彩的节目,更多的欢呼声,更多的雀跃,更多的震撼。我坚信下一届艺术节,中国会更昌盛,更繁华。

……

[艺术节观后感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艺术的魅力作文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因艺术魅力而丰富多彩

艺术的魅力是什么?艺术究竟有什么魅力?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信步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魅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增添乐趣,同时聆听着旋律优美的“月光曲”,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的“绝弦之情”,仰望“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观看“我的舞台”的戏剧风景。在大师们的眼中,一只笔,一片落叶,一只飞翔的白鸽,生活中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艺术,都是可以创作的主题,创作的灵感。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可曾画过画?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涂过鸦。因为,世界顶级画画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画般的纯真。”孩子的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体现出一个孩子的纯真、童趣和他们的梦。儿童艺术的魅力,虽然并不总是让人一眼就能体会出来,但它的确具有朴素的自发性,坦率的画笔记录着童年时代某一瞬间难以忘怀的愉悦。孩子对构图的感觉和驾驭形式、线条和色彩的能力,一再地唤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梦和经验。只要还有童年,就不会磨灭人们对这个奇幻世界的记忆和兴趣,就不会缺少表达这种细腻情感的工具和手段。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无法控制的自然规律中成长,而儿童画中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却一如既往。

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用艺术表现生活中的美、纯真和梦想。这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当我们看到东晋顾恺之画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时候,总要反复细看不肯离去。当我们看到唐代昭陵六骏的浮雕的时候,也不能不惊叹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技巧,我们常常会为之赞叹。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难道前人会比后人更高明吗?不。这样的艺术感受大概许多人都曾有过。似乎古代艺术巨匠手下刻划的人物、骏马以及其他形象,比起后来的同类作品还要生动得多。如果每个画家画出来的小鸡、虾、蟹、鸟、鱼等等,都死板地摹仿齐白石那固定的几笔,那固定的风格,没有发展和变化,千篇一律,有什么意思呢?这样的画法,巧则巧矣,可惜味道不够。所以,真正的大画家,却是大巧若拙,独创新面貌。正如古代的艺术家,根本没有一套固定的技法,因而不受什么束缚,可以灵活不拘,这正是艺术创作应该具备的特点。如果你说古人幼稚,我却要说,正因为看似幼稚才显得纯真,一尘不染,灵空飘逸。

如此看来,还是马克思说的对:“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稚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能令他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当企图在更高的阶段上再造自己的真实的本质吗?难道每个时代的本有的特质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对于我们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呢?”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身边的艺术记叙作文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我学过轮滑、画画、跳舞……但我样样都半途而废,只有钢琴让我坚持了三年。

第一节课,我心里有许多疑问:钢琴师怎样学的?音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带着疑问到了老师家。当我把肚子里的疑问全提出来时,老师却笑了,我奇怪地问老师:“您笑什么?”老师回答说:“这些你以后自然会知道的!好了,我们要开始上课了。”第一节课是学习do,虽然表面上意外得很,但心是却一点儿也不意外。

“不过学do之前,还得教你指法和手法哦!”说着,老师叫我把整个右手握紧她的拳头,然后说:“你的手就像握了一个小苹果。”我握紧之后对老师说:“老师,我握紧了,下一步呢?”“我要放手了,但是你的手型不能变哦!”老师说着就把手放开了。我把这个手型放在钢琴上,不料,手一下子就塌了下来。我不泄气,一连试了好几次,也没用。我一下子就成了泄了气的皮球。老师轻轻地对我说:“手指站好,手腕不要塌!”我按照老师说的做,果然没错。

要学指法了,老师对我说:“do是一指,re是二指,mi是三指,fa是四指,so是五指。”我一下就学会了,老师连声夸我学得快,我高兴极了!自然do学了之后也是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心里暗想:学钢琴真不容易呀!

第二节课明显好多了,第三届课已经能弹由do、re组成的乐曲了。

后来,我弹了《小汤1》、《拜厄》、《599》等钢琴书。再后来,我换了老师,这个老师比前面那个老师严多了!不过“严师出高徒”,我今年7月中旬要考4级了。

我一定要把钢琴学得更好,更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论文

全文共 3082 字

+ 加入清单

关键词:歌曲衬词 结构 类型 形式

摘要:在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衬腔的运用最能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衬词作为一种情感表达语言,其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但可以强化歌曲的抒情性,也可以使歌曲形象化、生活化。由于衬词的结构类型、表现形式的各异以及在歌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其音乐中的表现性是不一样的。因此,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传统,提高民族音乐演唱水平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它诞生起就始终伴随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反映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情感。民歌中衬词的运用十分广泛,由于它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因此,在民间和民族歌曲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歌曲情感的抒发、演唱的流畅、风格的形成、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刻画、歌词的表达都是不可缺少的。从“衬词”的特点(用语习惯,表情达意的方式)以及运用的规律来看,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单音节衬词、双音节衬词、多音节衬词。由于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的各异,以及在歌曲中运用方法、位置的不同,它在音乐中的表情性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同一结构的衬词在不同的曲调中也能传递各不相同的情感信息。因此,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音乐演唱水平以及对民族歌曲创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单音节结构衬词

由一个音节结构组成的衬词,称单音节衬词(也叫“衬字”)。在汉族民歌中,演唱时在正词中加“衬词”(虚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首歌、每句词都有加虚词衬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性用语”衬词,或者叫“语气辅助”衬词。常见的衬词有:“啊”“哪”“呀”“啦”“哇”“哎”“嗨”“哟”“咿”“喂”“耶”等。这些衬词多用于歌词的词或词组中间、句读助词之后以及句末之后。其作用有三种:一是调剂节奏。在正词中加虚词衬字,使词或词组之间增加字数,促成节奏细分,使歌曲的节奏产生变化,从而达到轻快活泼的艺术效果。二是保字、行腔。使语音中的闭口音(清音或浊音)变化成张口音(元音)来增强歌词的可唱性和润腔。特别是在句末有拖腔时促使字音纯正、收韵完美、行腔圆润。三是起感叹词、语气助词的作用。

1.用于单音节词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它可以插在正词的中间,借正词的歌腔见缝插针,与正词裹在一起唱,且时值较短,没有独立的表现意义,必须依附正词而发挥作用,起着垫字和华彩的作用。

如湖南嘉禾民歌片断:

歌中“送”是一个动词,“姐”是一个名词,同属单音节词,在单音节词中加上一个语气衬词“那”,促成了节奏的细分,产生了轻快活泼的艺术效果,也增加了歌曲的韵味。

2.用于词或词组之间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也是灵活多样,除了调剂节奏、起烘托的作用外,能使正词中的闭口音变为张口音,很好地起到了保字行腔的作用。

歌中衬字“呀”用在一更的时间名词之中,“啊”用在时间名词“一更”和方位名词“里”所组成的词组之中,使正词中的闭口音变为了张口音,不但使歌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变化,同时也较好地起到了润腔的作用,使歌曲更具地方特色。

3.用于句间停顿处与句尾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能扩充乐句和衬托色彩性衬腔来抒发歌曲情感。特别是在拖腔时,促使字音纯正、收韵完满、行腔圆润,是句尾拖腔收润不可少的。

歌中衬词“啰”用在“一塘莲”的名词之中与之后,“哟”用在句间停顿处,即形容词“红红绿绿”之后与“水上”名词之后,使拖腔收韵圆满、行腔圆润,不但扩充了乐句,而且较好地抒发了歌中情感。

二、双音节结构衬词

双音节结构衬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其表现形式是经常出现在句中或者句尾,往往词组中第一个衬词都与语气衬词相联系,使之唱起来顺口、听起来自然。歌中运用双音节衬词能使乐句扩展、句幅延伸,有一定的结构意义。常见的双音节衬词有:“哎哟”“哎嗨”“哟嗬”“呀嘛”“哼嗨”“唉呀”“那个”“那么”“哈咳”“里格”“哟喂”等等。双音节衬词的运用,可增强民歌的地方特色和趣味性。

1.用于句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大多是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延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规范,遇词即可套用。它们起着对正词的陪衬和烘托的作用,使音乐地域化、生活化、口语化。

歌中每句词中都加了“那个”双音节衬词,很具地域特色。这种“衬词”是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延留下来的,如果说词中“那个”衬词用在句中是为了体现口语化、生活化,顺应节奏的话,那么歌中“哎呀”这个双音节衬词用在句头处,效果实在是好。它不但承上启下,更为重要的是生动地表现了一种期盼、一种深情,较好地表现了热恋中的姑娘急切盼望情哥归来的质朴情感。这是实词都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2.用于句尾的表现形式

这类衬词的表现形式大多都是用在句尾处,起收字归韵的作用,体现生活化、口语化。如:

歌中每句词的结尾处都用到了衬词“哟喂”,体现了一种生活化、语气化,扩大了句子结构,使旋律自然流畅,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

三、多音节结构衬词

多音节结构衬词是由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这种衬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语气式衬词,如“哎嗨哎嗨呀”;口彩式衬词,如“嘚儿嘚儿”;拟声式衬词,如“七不龙冬锵冬锵”等以及多种类型的衬词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混合型衬词”。这类衬词有较强的结构意义,它可以拓展成大段的衬词、衬腔,甚至可以发展到一个乐段,它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完善乐意、深化强调主题、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使歌曲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它一般常用于乐句的开头,乐句中部以及句尾处等。

1.用于句首的表现形式

多音节衬词用于歌曲首句的开始处,有的是作意境描述,起引子作用,有的是作感叹语,起“引腔”作用,无论起什么作用,它对歌曲情感的表现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江西兴国的客家山歌。这类山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开始的多音节衬词“哎呀嘞哎”是当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感叹语,在这里是起“引腔”作用的,凡是以“哎呀嘞哎”作“话引子”,即表示他要讲话了。歌中开始处运用“衬词”,使旋律明显具有粗放豪迈的山野气息,很好地起到了“引腔”的作用。

2.用于句中的表现形式

多音节衬词用于句中,其目的是扩大句子结构,烘托、渲染正词,增强歌中欢快热烈的气氛。 歌中运用衬词“哎咳哎咳哟”较好地起到了情绪渲染的作用,不但陪衬、烘托了正词,还扩大了句子的结构,体现了地域风格,使歌中的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欢快。

3.用于句尾的表现形式

句尾运用多音节“衬词”是起补充作用的,其目的是使正词的乐段旋律继续和发展,把主题思想予以深化和加强,使歌曲的表现更深入一步,形象更丰满。这是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代表曲目之一。描写了恋人专一、思念以及思念中略带幽怨的情节。衬词“呀啊个呀呀朵”是“开花调”特有的衬词形式,大都用于歌曲的结尾,它不但补充了词意,扩大了句式,而且形象生动、俏丽娇美。

总之,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从一般规律进行分析。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运用相当广泛,且表现力十分丰富。了解、掌握“衬词”语言艺术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2]湖南民间歌曲集.郴州分册[Z].湖南:198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难忘的艺术节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李昱曦

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大家期盼己久的艺术节。

一大早,全校师生集合在操场参加开幕式。接着由老师带领从低年级到高每个展室逐个参观。

同学们的作品琳琅满目都非常精美,有雪糕做的房子,有橡皮泥做的海底世界,有五谷做的鸟儿……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可是在我的心里,我觉的我做的是最好的,我的作品是由绿豆、红豆、黑米等贴成的两只可爱小猫,在完成这个作品时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当我做到一半时,纸和桌子贴在一起,取下来时把画给弄破了,我给妈妈说:“我不想做这个了,我想做别的”妈妈说:“你想想办法还是把这个做成功,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无论如何,我都要做好,于是找了一块硬纸板用双面胶把画贴在上面,接着把剩下的贴完。看到刚才弄破的地方,我剪了个红心贴上,为了美观,我用红心把它围成一圈,没想到这样一来,这幅画看起来更美了,做完这一切,我己经很疲惫了,但看到自己亲手做的豆贴画《可爱的小猫》,心里别提多有多高兴了。

希望这次艺术节,我的作品能得奖,如果不能获奖,我的心里也十分满足,因为在我的坚持下把它完成了。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不怕吃苦,多动脑,坚持到底,我也可以把一件事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雕刻艺术的作文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姥爷总说雕刻是门很有趣的艺术,可是,雕刻的艺术究竟在哪里?

我终于抗拒不了它艺术魅力的召唤,面对雕刻毫无感觉的我竟也在姥爷的帮助下拿起刻笔,去享受它所独有的艺术乐趣。

在那个初春的早晨,我第一次走进了姥爷得雕刻房,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照葫芦画瓢的妙处了一个带有字样的苹果,姥爷说:“初次雕刻,不用太难,直到你也可不了太精致。”一个已有苹果雏样的木块摆在我面前,心里暗笑,一个苹果有什么好难得,小菜一碟。老爷看了看我拿着刻刀的手笑了笑,我一点也没理会,一下一下的可着木块希望将其刻的圆滑些,可没想到,这可恶的木块,每刻一下都会有新的棱角出现,我气得恨不得扔掉刻刀,摔掉木块,可我还是吸了一口气,继续着我艰难的雕刻体验,哪有做事不遇困难的阿!姥爷慢悠悠地走过来了“刻不好了吧!”尽管有着太多的不愿,却还是扭捏的嗯了一声,姥爷一边笑着一边拿过我手中的刻刀,那长满老茧的手,将刻刀全部握到了手里,不想我干什么都用一副握笔的姿势,刀似乎不再是刀了,仿佛化作了姥爷手的一部分,一个个棱角北修的直反光,原本渐渐变小的木块,已经基本上固定了大小,三下五除二,苹果已经成型。

姥爷也算是个民间雕刻家,家里曾摆有一对檀木椅,那是姥爷最得意的作品,他用那微逗的手为我写了个倒“学”字,指了指说:“试试看,能刻出来不?”我尽量像姥爷那样握住刻笔在灯光下一笔一画的刻着,再耐心的陪伴下,汗水的低落声中,一个镂空的学呈现在眼前,不算精致,不算完美,可它包含了我辛勤劳动的汗水。

原来每一个雕刻者都要有一个这样漫长的经历才能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后得到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夜已深在微弱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姥爷在精雕细琢的雕刻着他的得意作品,我仅仅市感受到了雕刻乐趣的开端。真正的雕刻乐趣的开端。

真正的雕刻艺术享受者们那些为雕刻而辛勤付出的人们,姥爷说得没错,雕刻是一门有趣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身边的艺术作文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落叶伴随着秋风习习而落,秋姑娘给大地编织了一件金色的纱衣。然而,秋姑娘送给了我们一场美丽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争艳菊花。

走进西湖,两旁的菊花映入眼帘。走过桥,菊花一簇一簇的紧挨在一起。走进一个旁院内,会发现‘绿叶’从墙上垂挂下来,几朵鲜艳的菊花和几只花色斑斓的小蝴蝶依在绿叶上。在深入房内,各色各样的菊花分散各处,有纯洁高尚的‘雪狮’,风姿音韵的‘绿安娜’······他们各个体型巨大,像一个个霸气的领头王一样。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菊花的艺术魅力。在一个小亭中往湖面看去上面的菊花形式各种各样:有懒惰的猪;顽皮的猴子;乖巧的小兔;威武的老虎······真是千姿百态,不得不令人赞叹不已。

现在往公园的小径穿过,会见到两种用菊花形成的状物。先来看这面城墙,上面的菊花呈统一的金黄,城面上还有一个骑士,他身穿盔甲,手握一支矛,骑一匹烈马。这面城墙十分庞大,谁能想到这壮观的‘建筑’竟是由一朵又一朵的菊花建成的呢?

这座城墙的旁边有一艘‘巨无霸’——海盗船,这艘海盗船所用的菊花朵数显然比那面城墙。并且它所用的菊花不是为单一的金子黄,还添加了暗紫色,花瓣上还会有一种纯洁的素白色若隐若现。在海盗船的下方有一座‘金子桥’,我不禁纳闷:这桥是用来干什么的?摆在这也没什么用啊。

我把独木桥、海盗船、城墙以及满地菊花连在一起看,脑海中不知不觉浮现出了一个画面:在一个岛上有一座壮观、华丽的城池。有一天,一艘海盗船的首领经过此地后,便对这座城池动了歪念他命令船长靠岸停歇,然后与海盗小弟们一同拿起武器,整装待发。船长把木桩放下,然后调整海盗船的位子后便也拿起武器,抢夺城池。一位大将军见了,便上阵抗敌。可是,敌众我寡,他抵挡不住死于海盗手写下。但他不甘心这么无颜死去, 在倒下的时候,他用矛抵住大地,身子倾在马上,就这么逝去了。顿时,一大桶油从城墙顶上倾泻而下,紧接着一大棒火棍相继而落。霎时间,城墙前方燃起了熊熊烈火。刹那间,海盗们措手不及,全都葬身火海······

画面结束后,我回过神来,不由得感叹到:原来艺术无处不在;艺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拥有陶醉人心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微笑的艺术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永远微笑的人是快乐的,永远微笑的面孔永远年轻。也许这缘于我对一位哲人的拜访。我问哲人怎样才能永远年轻和快乐。哲人笑而不答,刹那间,我大悟道:对啊!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开放,心灵越是高洁,微笑之花越美。

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微笑着面对一切。它缘于佛祖拈花的智慧,于是,佛教便有了无语的禅宗。微笑便成了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只要你可以自信而不轻狂,悲伤而不颓废,年老而不僵化,青春而不摇滚……

我要微笑着面对自己,不论是冒犯,还是恭维。微笑会让冒犯者无地自容。正是你的宽容包容了他人的狭隘,你的理智唤醒了他人的良知,你的胜利不在是言语的得失,不在是争一日长短,而此刻他的心中便会有一粒微笑的种子发芽。佛家云:“不悟既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面对周围的喝彩,我还以微笑。这微笑更是提醒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的态度最难就是看淡眼前的虚华,把思想放飞却脚踏实地的前行。

我要用微笑去点缀今天,用歌声去照亮黑夜。不用在去苦苦寻觅快乐,不在乞求光阴的怜悯,而是面带着微笑走过四季,在将它们贮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如果命运允许我平凡,那么好吧,我会欣然接受,微笑着继续……

我不会去为自己辩解,我要用微笑去说明一切。也许你此刻正沐浴着幸福或遭受不幸,但是无论悲伤还是不幸,请记住:微笑着面对。

看那一条条林间小溪,悠然而新鲜的流过树根,穿过草地,看那小草高高的长,花儿默默的红,叶片轻轻的绿,一切都在微笑着前行,成长,继续……

[几篇关于艺术的六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艺术精神观后感

全文共 1201 字

+ 加入清单

从大二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中国绘画后,就经常听到有人谈论中国艺术精神,当时也只是凭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浅浅的探讨一下,并不能深入。随着学龄和阅读的增长,自己也能够把中国艺术精神谈两三分。这其中对我影响对大的一本书就是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书一共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整部著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中国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

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提出的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理解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比较重要的路线。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一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翻阅资料,对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

庄子虽说不言艺术,但却对中国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数不胜数,其优美的山川景色,适合安顿人的心灵,因此古代的许多名人隐士寄居于这美景中。对于绘画,他们在忘我、丧我的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影像来表现心中对山川那种空灵玄远的境界的追求,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在这种追求之下,中国绘画艺术摆脱笔墨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由此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

徐复观先生虽说不擅长绘画,但其著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虽说是无意于言“美”,却是提升了审美意趣,丰富了中国美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以艺术话题的作文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篇一

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便是我闲时的最大乐趣。有人说,读书是一种艺术。是的,读书实在如此。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篇二

我所有的爱好中,学弹电子琴也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它在我的生活中占去了一定的休闲时间。大家猜猜我是怎样爱上和享受这门艺术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在学校,有一次比赛合唱,全校里的人纷纷来参加,我也不例外,报完名便开始了课余时间的培训。我们的培训是由老师弹琴,教我们唱。当我听见美妙的琴声,大家的歌声便脱口而出,使我对琴有了一些了解。四年级上音乐课,老师爱带我们去音乐室上,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弹奏,我慢慢的对琴产生了兴趣,琴声优美,能让人的神经进行休息。

在家里,我从学校学来的几首歌总是来家里唱一下,爸爸妈妈看见我天天这样唱,也知道了我对琴有点感兴趣便跟我买了一架电子琴。刚买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弹上了,可是我真是乱弹琴,这时,爸爸叫我静下心来,弹最简单的练习曲:《欢乐颂》,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听、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开始乱弹,学习电子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我开始以为只要弹好哆、来、咪、发、唆、啦、西七个音,就万事大吉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这七个音阶要弹好都很难,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认识简谱,掌握节奏。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我学会了这首曲子,还能自弹自唱。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更多的曲子:《童谣》《义勇军进行曲》等。现在在家,时常陶醉在电子琴美妙的乐曲中,每当我用手指在键盘上流畅地弹奏出校园歌曲《童谣》的时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游戏、玩耍。每当我沉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也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显得无比舒畅,就好像吃了一个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开放了。

我爱音乐,我爱电子琴,我爱这能陶冶性情的琴声。我愿美妙的音乐充满我的未来,愉悦人们的心田。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继续练习提高我的琴艺,让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优美的琴声。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科技艺术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二届科技艺术节。当我刚走进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同学们的各种作品。有手工制作和拼装玩具,什么战船、战车、飞机、基地;有粮食画,什么天空、太阳、大海、动物;还有刺绣品,什么蜘蛛、小猪、小狗、小猫等等;更精彩是摄影展,遗憾的是没有我的杰作使我感到很是惭愧。

更美丽的要数那如诗如画的操场了,使校园内一片喜气洋洋。主席台上坐满了省里的市里的还有国家科技发展研究院各级领导。周围站满了观看表演的家长们。首先是领导讲话,接着是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表演的《激情飞扬》格外精彩、生动有趣。我们年级表演的《乘着知识的翅膀》也不逊色,赢来了阵阵掌声。还有四年级的表演唱《红旗飘飘》和五年级的诗歌朗诵也很精彩。

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节目已进入尾声。通过这次科技艺术节使我感悟很深,我以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多动脑、勤动手,创造出更精彩更有趣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六年级作文:艺术伴我成长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到处涂鸦,妈妈就送我上了美术兴趣班,5岁那年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了一等奖,那个时候我的兴趣可高呢!星期天风雨无阻的去参加学习。随着课程的提高老师就开始教授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天天画对着石膏模型进行素描临摹。这时我感觉学习越来越枯燥、乏味,也没了精神。上课马马虎虎,回家也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进步也不大。

有一个冬天的晚上,我画到很晚我的画画作品也没有画完,妈妈非常生气,严厉的对我说:“如果你怕艰苦,不能坚持,那么你就不学了吧。”我撅了撅嘴,毫不在乎的说:“哼!不学不学了。”双方剑拔弩张,妈妈顿了一顿,将我拉到沙发旁边坐了下来和颜悦色的给我讲了一个宜昌历史名人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曾任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他小时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他的母亲没钱买笔,就用芦苇杆在地上写写画画,教儿子学习。欧阳修也十分刻苦读书。后来中了进士,文章名冠天下。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其他五家差不多都出自他的门下,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他长期坚持、刻苦努力的结果。”我想到了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妈妈都送我去学画画,当时我的心里感到十分惭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那以后我学画画就更加用心了,又多次获得了全国和省市美术比赛的奖励。去年暑假爸爸妈妈为了增长我的知识面,还专门带我到武汉去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欣赏到了很多古代精美的艺术品呢!

[六年级作文:艺术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艺术的魅力作文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到今,高雅的艺术作品与通俗的艺术作品似乎总是水火不容。高雅的作品是阳春白雪,厚重深沉,能给人精神的洗涤与身心的净化;通俗的作品易于被大众接受,却往往只是“快餐式”的文化享受,难以给人长久的精神滋养。面对高雅与通俗之争,愚以为,在感受一定的通俗作品的同时,不妨适当感受经典,与高雅使精神得到升华。

通俗的作品固然有其受人欢迎的地方,它的碎片化与功利化,能满足人们短暂的精神需求,然而,在它发挥了自己的功用之后,便往往为人们所淘汰,变得一无是处了。像如今的商业化时代,电影本来是贵族们才能享受到的高雅文化享受,但自从第一部商业电影问世,品味高雅文化的权力下移,普通大众在五花八门、类型多样的电影中各取所需,电影的内容变得功利化、通俗化,人们看电影也不是为了得到精神滋养、灵魂的升华,二仅仅是为了在忙碌的、为名利奔走的生活中得到暂时的休憩,抑或是给自己空虚的精神注入一点活力。因此,人们不厌其烦地追求看这种快餐式的文化享受,也成就了通俗作品的价值。

然而,高雅艺术作品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尽管大多数读者对于《百年孤独》、《红与黑》这类厚重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死活读不下去”,它们还是应该成为我们的阅读选择和文化追求。因为推究原因,读不下去是因为大多数人的阅历不够,审美品位仍有待提高。同时,人们的功利心太强,远远盖过了纯粹的“因为热爱阅读而阅读”,与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存有隔阂,不能了解它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超越时空的意义。如果我们想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而不致于被商业的气息熏染,我们不能抛弃高雅的艺术追求。

时代呼唤我们能放下浮躁功利的目的,静心适当感受一下高雅作品所带来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就算对于《论语》、《庄子》等作品的理解仍缺乏深度,就欣赏一场古典音乐比听偶像的演唱会要枯燥乏味得多,就算许多世界名画十分抽象、难以吸引眼球,在耐心品味它们的时候,我们不管阅历深浅,都能体味到厚重而凝练的气息,渐渐体悟到它们长久不衰的原因,感受不同于通俗作品的精神的陶冶,与心灵的触动,这时功利化的时代应孜孜以求的啊!

因此,适当地感受高雅作品的魅力,不强求完全领悟它们的内涵,只为一次与高尚的心灵、与过去的时代、与伟大的思想的对话,在拯救功利化社会方面显得更为急迫和紧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彩的艺术节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到来了,老师为我们精挑细选了比赛节目,这一次我参加了毛笔书法。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比赛现场,拿出了工具,再认认真真的写起了美丽的字。

接下来是我们班跳群舞的同学上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手上还戴着一个闪闪发光手环,漂亮极了!她们手舞足蹈各显其态,她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这一次的艺术节让我们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我更期待下一次更精彩的节目展现给老师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绘画艺术作文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都渴望成为一个艺术家,看到别人写出苍劲有力的的毛笔字,心想我要是能写成那样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一下。看到有人用画笔刷刷几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跃然纸上。每每看到这些,我那个羡慕嫉妒恨很难用文字来形容。可惜我的学习压力山大,哪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到神笔马良自学都能成才,我不能试一下嘛,说不定我会一鸣惊人呢!

对说干就干,首先我要画一只老虎。我找来了腊彩笔和一张白纸,像模像样的作起画来。等我下笔的时候我犯了难。老虎虽然在电视上见过,可具体长什么样子还真不知道。我问爸爸怎么才能画出一只老虎来?他说:这可真有点难,不过咱们家有只小花猫,你照着它画,然后在脑门子上添个“王”字不就成了一只虎了吗?我一想也对,俗话说照猫画虎,虽然说猫不是虎,可它们都是猫科动物,除了毛色不一样,个头小了点,其它还真有点像。对说干就干,于是我对着我们家的那头猫像模像样的画了起来。

等我画好了交给妈妈看。妈妈一看笑得前仰后合。我问她,我画的那点不对。爸爸拿过来我的画看了看说:“与其说你画的是老虎,倒不如说你画了只老鼠。”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艺术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源于生活。通过我这次的“照猫画虎”我深刻的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艺术来自于勤奋与努力。没见过老虎的人要想画只老虎是不可能的,天天见老虎的人如果不研究怎么去画也不会画出老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让宝宝学会倾听艺术作文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专心地倾听孩子的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也才能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发达,难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往往是通过激烈的情绪表现出来,所以,倾听不只是分享快乐,更是要了解并疏导孩子的各种情绪,用动作和感情来向孩子传达爱,传达“我知道你的情绪情感,我就在这里陪伴你、帮助你的信息。

当孩子需要倾听时,妈妈—定要留在孩子身边,放下手头的一切,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专注、认真地倾听。这样,在倾听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积极的倾听从正确认识开始

倾听孩子是一种亲子沟通的姿态,代表着平等与尊重,代表着父母对孩子情感和精神上的关怀,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很多父母不知道,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做父母的不但要保持态度可亲,还要耐心地关注孩子,帮助他发泄不良情绪,让他进行自我疗愈。

在心理学上,倾听具有净化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

倾听能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纽带,传达出无条件爱的信号

孩子需要与父母的感情纽带,就像需要营养、水和睡眠一样。感情纽带虽然能够给孩子力量,但这种感知也很脆弱。生活中,很多事情会损坏孩子与成人的感情纽带。比如,成人间的粗暴对待等。很多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能让孩子由于不理解而害怕。当孩子感到危险、沮丧或无法感受和父母的感情纽带时,他们会变得烦躁不安、大发脾气、大哭大闹或狂笑;甚至会变得行为怪异。而倾听孩子,能帮助孩子治愈创伤,恢复对感情纽带的感知,恢复正常思维,恢复自己可爱的天性。

倾听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自信自主

孩子只有在感到他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时候,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下心里的包袱,勇于坚持真我。而一个孩子能否自由地表达自我与他的安全感紧密相连。如果他觉得你通常都尊重他的想法,对他表现得很友善,他就会觉得有安全感。他会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犯了错会平安无事还是会遭到责骂?哭会不会得到你对他的尊重和重视?如果向你倾诉内心的恐惧会不会得到你的同情?孩子很会察言观色,当他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被父母倾听与接纳的时候,他们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倾听能让孩子自我疗愈,孩子得到倾听后能消除不良情绪

孩子天生具有治愈创伤的能力,当孩子感到不安,发泄情绪,就表明他们正在尝试治愈所受的创伤。只有亲近的人能倾听自己,孩子就会通过大笑、发抖、挣扎、冒汗、发脾气来治愈所受的创伤。一般大人总是把这类情绪发泄看做是“不好的”、“孩子气的”、“没有自制力的”、“想操控成人的”令人厌恶的表现。实际上,大哭大闹的孩子正在做着他们的处境中最险当、最符合逻辑的事情。他们在排除自己的烦恼,使自己能恢复安全感、放松情绪。

[让宝宝学会倾听艺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间艺术作文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从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的规律,出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理想。书法是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形式,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喜爱,也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的起源首先归功于汉字的产生,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不公成为记载中化历史、文化的工具而且其形体结构还衍生出了独特的书法艺术,甲骨文是已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壮丽宏放、有的工整秀丽、有的劲峭整饬还有的纤细紧密。从殷商到西汉暑期的甲骨文、金文和篆书的特点是结构复杂,线条单纯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东汉到南北朝暑期的书法家开始注重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变化和空间构造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书法艺术更加抽象化,而到了隋唐以后,书法艺术更是异彩纷呈,书法作品的特点更趋于多元化,形成了不同的书法流派。

记得上中班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参观书法展览,一幅幅书法作品真是美不胜收,我陶醉在了这书法艺术中,于是我便对书法产生了好奇心,就这样踏上了“书法之路”。第一次我看见陶老师挥舞大笔,在宣纸上写下“国粹”二字,我认为写书法很简单,只需要身子摆一摆,手指动一动就能写出一手好字,于是我照着想的去做,我写出来的字却横不像横竖不像竖,经过我五年的练习,我的字终于进步了不少,学好书法既是对传统精粹的传承,可以提高一个的品德修养,还能陶治人的情操,我要继续练习书法的变化多端和妙不可言,将它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