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节吃元宵的来历和寓意【合集20篇】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那么,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你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吃元宵的来历和寓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浏览

6994

作文

79

2024年写作素材积累:春节的来历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的来历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来历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春节的起源多种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我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我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文化——春节的来历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终于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去奶奶家。到了奶奶家,爷爷正在贴对联呢!我和妈妈看到奶奶正在包饺子,就和奶奶帮起忙来,奶奶说:“关于春节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来骚扰人们,让人们睡不好觉。又到了一年的初一,人们想逃跑,这时,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非要住在一个老婆婆家里。不一会儿,年来了,人们劝他说:“还是到深山去避一下吧!”他还不同意,人们只好自己去深山了。年刚走到门前面鞭炮的声音响了起来,年一步也不敢向前走了,白发老人披着红布走了出来。原来,年怕巨大的声音和红色,于是年被吓跑了。第二天,人们来到了村子里,发现白发老人还在那里,人们明白了,白发老人就是帮他们赶跑年的人。

今天,我不但高兴地过了年,而且我还收获到了许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吃元宵的作文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在12月份的欢乐生活周中,我们三年级的活动是包汤圆,大家都盼望这一天能快点到来。

终于,这一天来到了,大家都非常兴奋。

我们走进了餐厅,发现家长们已经在等我们了,我们赶紧跑了上去。

开始做了,我们组做的热火朝天,而且我们组做的汤圆又大又圆又白又正宗,没有一个不是白色的,我一边做一边东张西望,发现第五组正好有一个特点与我们相反,就是颜色。我们组没有一个白色的,他们却没有一个是白色的,这个太好玩了!

最后,我们组包得又快又多又大又圆又白又正宗,哈哈,我们真是个好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来历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能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关于元宵节猜灯谜的故事:

在古代,每逢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皎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

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布告,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吃元宵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幸幸福福过五天年,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因为我喜欢汤圆,妈妈说:“孩子,今年的元宵节咱们自己做汤圆!”哈哈!心动不如行动。

我与妈妈赶快进入到“做汤圆”的劳动中。做汤圆的材料有白白的糯米粉、果汁和豆沙。首先要把糯米粉倒入盆子里,接着将水蜜桃的果汁倒进糯米粉中。果汁在盆里到处流淌,变成一条条“小河”。我轻轻地将糯米粉从下面覆上来,“小河”不见,都慢慢地渗进粉里。妈妈站在一旁,笑着说:“要使劲地搓,这样糯米粉才会越搓越软。”一次又一次,糯米粉终于变得软绵绵的,可以任我捏弄。

我先将糯米粉揉成团,掐上一小块,搓圆,压扁,然后再中间按下一个圆圆的坑。该请豆沙“坐”进去,我又把它揉成圆圆的。转眼间,一个小小的汤圆便在我手下诞生。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做许许多多的汤圆。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妈妈做汤圆,个个比我的漂亮、精致!下汤圆喽!汤圆快乐地在热水里“泡澡”,几分钟过去。锅里飘来阵阵香气,好诱人啊!我咬上一小口,甜甜的,含着一丝水蜜桃的香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涌上心头。

至今,汤圆的美味仍留在我的嘴边,好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的来历经典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角;眼睛圆滚滚的。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活似两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做“年”。

一看到它,便吓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便瘫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另村有一位老爷爷说:“年有三怕红色,响声,火”

乡亲们听了,很快就想出一个好办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几只年跑下山。看到篝火,听到响声,果然又往回跑了。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第二天正月初一,乡亲们拿出红柑、花生米等好吃的东西一道吃,互相祝贺:“恭喜!”

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当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据说这些风俗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逐渐演化过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吃元宵的作文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同学们的妈妈来教我们包元宵

妈妈们来到教室,只见红红的灯笼挂在我们干净的教室里。开始包元宵了,谢妈妈先教我们包元宵,其他的妈妈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了一团糯米粉。我们就开始包了,先把糯米粉搓成一个球形,再用大拇指把面团摁住,其他四个手指旋转面团做成小碗形的样子。做好了之后放一小勺的馅在“小面碗”里,把“小面碗”捏紧,再把“小面碗”在手掌上搓成球形,一个元宵就从我的手里出生了。

开始煮元宵了,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去抢元宵,我抢到了一个,咬了一口。啊!真好,自己包的元宵比在家买的元宵还好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吃元宵作文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从大年初一到这天,就可以说是过完年了。而我,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那为什么呢?因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元宵节那晚,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热乎乎的汤圆,一边观看精彩的“元宵晚会”。因为元宵是我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所以我吃了很多。/妈妈包了很多品种:有我最喜欢吃的豆沙陷的、有甜而不腻的芝麻糖陷的、还有香喷喷的菜陷的,对了,还有实心的元宵。元宵还没煮好,我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元宵一上桌,我就赶紧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猛地咬了一大口“哇!好烫好烫!差点把我的舌头烫到……”妈妈看了,一个会心的微笑地说:“看吧,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我想想,也是。我再贴近仔细地看了看元宵:好洁白光滑啊!好象一个白色绒球!我又夹了一个元宵,这次我一定要吸取教训。我心地夹了一个,然后放到嘴边吹了吹,轻轻地咬了一口“好粘啊,简直太好吃了!”我终于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心急,否则就像我吃元宵一样。

虽然只是一次吃元宵,但却给了我一个意义非浅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的来历年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要算春节了。腊月里,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因而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比起其它节日来更为丰富,而且这些活动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特色。

过去,在广大城乡圩镇,卖年画的,卖吊钱的和窗花的,卖灯和鞭炮的,卖脸谱和春联的一片红红绿绿,年货摊一个挨着一个,喜气洋洋,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到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午夜十二点(子时)的时候,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大家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早晨。

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商殷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据《诗经》记载,每到农历新年,农民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初,夜子之初,门外宝炬争辉,玉珂争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

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放鞭炮的来历150字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身边有许多传统文化,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春节鞭炮来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每次过春节的时候都来吃人。有一次,怪兽又来到村子里吃人,村里的人都跑到了山上,只有一位老公公没有走,仍然留在家里,有位好心的老奶奶叫他跟大家一起离开,可是老公公就是不去,那位老奶奶只好上山去了。怪兽来了,老公公就放鞭炮、贴对联,怪兽看到就马上逃跑了。但人们怕怪兽还会来,就像它一样,每年春节就会放鞭炮、贴对联。

从此以后,这个习俗一代接一代的流传下来。

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可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来历作文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动物叫“年”,每年的农历腊月三十,它就会出来伤害人命,可怕极了。有一年村里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说:“我能赶走那个圣物。”可村民们都不相信他说的话。这天村民们向往常一样,跑到深山里躲“年”兽,那们老人却坚持留了下来。老人把鞭炮放到后院里,夜晚“年”兽来了,鸡飞狗跳可怕极了!这时老爷爷把屋子里的蜡烛都点燃了,“年”吓得停下了脚步,然后,老爷爷拿出了鞭炮“啪、啪、啪”的,“年”吓得浑身发抖,老爷爷披着红袍哈哈大笑,“年”以为是一团火在笑,吓得撒腿儿就跑,原来老爷爷是一位神仙,他给村民留下了三件赶走“年”的法宝。从此以后每当过年我们就会贴红对联、放鞭炮、包饺子。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春节,我会告诉你,因为春节很热闹,还有很多的花灯,过年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春节和元宵的灯谜

全文共 4969 字

+ 加入清单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关于春节元宵的灯谜,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1.  前 (猜财经用语一) —— 谜底: 剪刀差

2.  望帝姐 (猜古经书一) —— 谜底: 弟子规

3.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猜一词牌名) —— 谜底: 惜芳菲

4.  见笑 (猜后赤壁赋一句) —— 谜底: 顾而乐之

5.  诗意迷彩服梦中有志行 (猜李白七言名句一) —— 谜底: 云想衣裳花想容

6.  仙人跳是佳肴 (猜副食名词) —— 谜底: 山菜

7.  背负青天朝下看 (猜气象名词一) —— 谜底: 高空观察

8.  十匹宝马 (猜汽车品牌一) —— 谜底: 万里

9.  团结博古同志的方式 (猜外法律名一) —— 谜底: 联邦宪法

10.  精于此道 (猜电影名) —— 谜底: 神话

11.  酿酒技术 (猜刊物杂志一) —— 谜底: 曲艺

12.  是家长也是乡长,出国组团又当团长 (猜《红灯记》唱词一句) —— 谜底: 里里外外一把手

13.  “该来的没来” (猜5字语文教学用语) —— 谜底: 主谓宾不全

14.  愿为市鞍马 (猜税务名词) —— 谜底: 代征

15.  异国之旅 (猜足球术语) —— 谜底: 出界

16.  "九二共识" (猜中药名) —— 谜底: 木通

17.  从早到晚说自己(打一文学体裁) —— 谜底: 日记

18.  出嫁仪式(打一工具书) —— 谜底: 字典

19.  世间捣蛋王(五字市招) —— 谜底: 天下第一皮

20.  柳树再绿(指挥家) —— 谜底: 杨又青

21.  旧灯谜贵在用故实(手机软件) —— 谜底: 老虎宝典

22.  初试云雨手脚笨(餐饮用语) —— 谜底: 日本菜

23.  为人莫学余观主 (猜五唐一句) —— 谜底: 别来沧海事

24.  石油工人一声吼 (猜气象名词) —— 谜底: 地震

25.  《送元二使安西》 (猜中药一) —— 谜底: 王不留行

26.  飞行中紧急维修 (猜一生活日用品) —— 谜底: 空调

27.  最后发言 (猜法律名词三) —— 谜底: 自首、居中、不诉。

28.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猜刊物杂志一) —— 谜底: 人民警察

29.  人称令尊,自称家严,书面称父,当面称爸 (猜《红灯记》唱词一句) —— 谜底: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30.  嵩山名刹,誉满世界 (猜影目一[4字]) —— 谜底: 少林足球

31.  天下珍品 (猜著名商标) —— 谜底: 大宝

32.  荷展池塘静,莲枯雨声喧(打一八字俗语) —— 谜底: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33.  风涛翻复拂天池(打一地理词语) —— 谜底: 暴涨潮

34.  马虎(打一成语) —— 谜底: 千里同风

35.  虚心参加比赛(打一军队用语) —— 谜底: 空中战斗

36.  三头六臂(打一常用语) —— 谜底: 多面手

37.  力主议和(打一战争方式) —— 谜底: 阻击战

38.  羽(打一常用语) —— 谜底: 复习

39.  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一字) —— 谜底: 一

40.  东郊远树看如画(打一字) —— 谜底: 邦

41.  认祖归宗(打一民族名) —— 谜底: 回族

42.  洋为中用(打一民族名) —— 谜底: 纳西

43.  本地户口(打一民族名) —— 谜底: 土家

44.  公开课(打一宗教名) —— 谜底: 明教

45.  授课不虚假(打一宗教名) —— 谜底: 全真教

46.  满纸荒唐言(打一宗教节日) —— 谜底: 弥撒

47.  蓝天(打一佛教语) —— 谜底: 色即是空

48.  无息贷款(打一佛教语) —— 谜底: 舍利

49.  交(打一现代历史事件) —— 谜底: 八一起义

50.  药(打一现代历史事件) —— 谜底: 双十协议

51.  北风吹(打一省名) —— 谜底: 云南

52.  千里共婵娟(打一歌名) —— 谜底: 一样的月光

53.  童星(打一打西游记人物) —— 谜底: 红孩儿

54.  诗圣无恙(打一商标名) —— 谜底: 杜康

55.  犹如母子(打一词牌) —— 谜底: 似娘儿

56.  娇容如仙半掩面(打一雷锋式先进人物) —— 谜底: 乔安山

57.  严监生临终所指(打一元宵节别称) —— 谜底: 灯节

58.  秋后南宁又相见(打一元宵节习俗) —— 谜底: 观灯

59.  园中改变旧模样(打一节日) —— 谜底: 元旦

60.  “惊波四面起”(打一春晚主持) —— 谜底: 周涛

61.  抽刀断水白费劲(打一汪峰歌曲) —— 谜底: 一切都会流走

62.  村头几度人云集(打一二字词汇) —— 谜底: 机会

63.  改编一出《二进宫》(打一字) —— 谜底: 喧

64.  一再躲避(打一佛教语) —— 谜底: 三藏

65.  何以解忧 (打一饮品) —— 谜底: 杜康

66.  别后一逢人月圆(打一字) —— 谜底: 俞

67.  酒尽点滴宾客归(打一字) —— 谜底: 一

68.  报喜不报忧(打一影视演员) —— 谜底: 陈好

69.  转眼佳人已无踪(打一字) —— 谜底: 罣

70.  早退(打一六字常用语) —— 谜底: 走在时间前面

71.  粮草早断米也无(打一字) —— 谜底: 莨

72.  走自己的路(打一冯巩影目) —— 谜底: 谁说我不在乎

73.  每逢十五月分明(打一水果) —— 谜底: 草莓

74.  父母说儿子,不要吮手指(打一九字口语) —— 谜底: 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

75.  每逢清明泣坟前(打一外诗人) —— 谜底: 海涅

76.  光有风度无胸襟(打一5字环保用语) —— 谜底: 空气质量差

77.  前去就职者,大抵欠学识(打一李煜词一句) —— 谜底: 往事知多少

78.  绝大多数没骨气(打一三字植物学名词) —— 谜底: 稀有种

79.  三人答题会者少(打一多字成语) —— 谜底: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80.  临死方悟弃官印(打一合同用语) —— 谜底: 最终解释权

81.  看疯子耍戏法(打一五字医学名词) —— 谜底: 视神经病变

82.  一把剪刀变了形 (猜家电名) —— 谜底: DVD

83.  生来就有劲 (猜刊物名) —— 谜底: 活力

84.  整理干部档案 (猜京剧名一) —— 谜底: 清官册

85.  另改后马进六杀 (猜交通附属单位) —— 谜底: 驾校

86.  水渠流水无人依 (猜家具名) —— 谜底: 衣柜

87.  松棺埋堤前 (猜中药) —— 谜底: 官桂

88.  可燃冰 (猜棋类术语) —— 谜底: 冷着

89.  桃花流水逐春归 (猜训兽用品) —— 谜底: 马梳

90.  四方空前团结 (猜古状元一) —— 谜底: 吕宫

91.  风行天下 (猜温州名企一) —— 谜底: 大虎

92.  别后又回汕头居 (猜文艺形式) —— 谜底: 汉剧

93.  中间有一二圈中人 (猜食品) —— 谜底: 春卷

94.  女儿谋活总不用心 (猜民俗) —— 谜底: 说媒

95.  村头遭水淹,轿车没路旁 (猜唐诗篇目) —— 谜底: 洛桥

96.  秦二世胡亥如何能登基? (猜一法语语法) —— 谜底: 动词变位

97.  登上泰山始不疑 (猜国产手机品牌二) —— 谜底: 至高,首信。

98.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猜运动员) —— 谜底: 罗友佳

99.  国庆节这天分娩 (猜星体) —— 谜底: 土星

100.  妊娠反应(打一水果) —— 谜底: 樱桃

101.  吕奉先一出,百万人中任纵横 (猜百强小说) —— 谜底: 春桃

102.  “本是同根生” (猜国外电视剧三字) —— 谜底: 兄弟连

103.  没面目寻了短见 (猜象棋术语) —— 谜底: 挺卒

104.  话说“桃园结拜” (猜一教育用语) —— 谜底: 讲义

105.  网上落泪又相思 (猜农作物一) —— 谜底: 罗汉豆

106.  及时雨 (猜测绘名词一) —— 谜底: 水准点

107.  “缚太急,乞缓之”(打一作曲家) —— 谜底: 莫扎特

108.  八百里洞庭隔湘鄂(旅游景点) —— 谜底: 南北湖

109.  说的就是您(南北湖景点连方位词) —— 谜底: 白云阁下

110.  通奸有错(六字网球术语) —— 谜底: 非受迫性失误

111.  “踏破贺兰山阙”(打四字旅游用语) —— 谜底: 驾车攻略

112.  处暑,暑气至此而止矣(科技名词) —— 谜底: 光伏

113.  朱红印记(贵州地名) —— 谜底: 赫章

114.  大脚皇后有喜脉(外国地名) —— 谜底: 马六甲

115.  梨园亟待接班人(计生名词) —— 谜底: 优等生

116.  相片挂在首位(三字沪语) —— 谜底: 照排头

117.  群雁南归(外国名诗) —— 谜底: 《飞鸟集》

118.  床头屋漏无干处(四字口语) —— 谜底: 水到家了

119.  极品稻种(戏曲演员) —— 谜底: 谷好好

120.  绿树成荫蔽烈日(体坛新词语) —— 谜底: 生物护照

121.  雨中回想(京剧) —— 谜底: 天下归心

122.  敢怒不敢言(军事术语) —— 谜底: 哑火

123.  当爹了拒绝再出席(四字沪语) —— 谜底: 做大勿耒

124.  寻隐者不遇 (猜苏轼诗一句[七言]) —— 谜底: 只缘身在此山中

125.  拉犁三十天,一意求改变 (猜北京2008年残奥会优秀歌曲目一) —— 谜底: 胜利

126.  完颜阿骨打建国 (猜国产手机品牌一) —— 谜底: 金立

127.  东王兴起在南京(诺贝尔奖得主) —— 谜底: 杨振宁

128.  三更灯火五更鸡(打一央视栏目) —— 谜底: 读书时间

129.  此前宽心来中原 (猜植物名) —— 谜底: 白芷

130.  撤军(教育名词) —— 谜底: 大师班

131.  限制出境(新名词) —— 谜底: 国际范

132.  驴友(航天器) —— 谜底: 旅行者1号

133.  归来提笔回儿信(四字贬称谓) —— 谜底: 反复小人

134.  不醉不还家(四字酒名) —— 谜底: 回归赖酒

135.  侪是同样货色(三字交通名词) —— 谜底: 一票通

136.  ITALY(美术名词) —— 谜底: 大写意

137.  挥鞭有遗篇(三字企管名词) —— 谜底: 策划书

138.  在罗马演说(六字口语) —— 谜底: 不出意外的话

139.  群龙无首(三字民间誉称) —— 谜底: 高空王

140.  遗嘱(四字影视用语) —— 谜底: 终极预告

141.  书籍开启人的智慧(机械设备) —— 谜底: 卷扬机

142.  左右反叛者剪除已尽(摄影名词) —— 谜底: 侧逆光

143.  义丐(四字旧上海詈言) —— 谜底: 瘪三模子

144.  仰仗德才兼备之士(中超球星) —— 谜底: 冯俊彦

145.  黄鱼调带鱼(通讯名词) —— 谜底: 易信

146.  初中以后成绩一般(四字网络语) —— 谜底: 高大上次

147.  无一长者(四字新称谓) —— 谜底: 失独老人

148.  马蹄声声,车轮滚滚(三字沪语) —— 谜底: 得得动

149.  皇上见字大怒(手机软件) —— 谜底: 墨迹天气

150.  兼并策划书(掉尾格,港片) —— 谜底: 重案组

151.  十五赏月月团圆(卷帘格,股市用语) —— 谜底: 盘整观望

152.  约会改时间(三字商业术语) —— 谜底: 交易点

153.  剩男剩女速牵手(电视剧) —— 谜底: 独立连

154.  上了赛场别紧张(外国画派) —— 谜底: 巴比松

155.  寺中留宿,举箸把酒吟诗歌(五字廉政用语) —— 谜底: 刹住吃喝风

156.  被绑为质(票务名词) —— 谜底: 成人票

157.  很小一点空隙(电视栏目) —— 谜底: 微时间

158.  “要打此地过,留下买路钱”(名胜连票务名词) —— 谜底: 武当山,索道票。

159.  接着很快献一计(四字古代刑讯用语) —— 谜底: 从速招来

160.  晨练指导(四字教育名词) —— 谜底: 早教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春节小故事:压岁钱的来历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其实,关于中国的春节,以及春节的各种习俗,都有很多奇妙动人的神话故事,快要过年了,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宝宝讲讲这些关于过年的传说。

压岁钱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1、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2、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春节来历的作文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里,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因而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比起其它节日来更为丰富,而且这些活动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特色。

过去,在广大城乡圩镇,卖年画的,卖吊钱的和窗花的,卖灯和鞭炮的,卖脸谱和春联的一片红红绿绿,年货摊一个挨着一个,喜气洋洋,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到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午夜十二点(子时)的时候,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大家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早晨。

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商殷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据《诗经》记载,每到农历新年,农民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初,夜子之初,门外宝炬争辉,玉珂争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

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吃元宵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白白的皮,圆圆胖胖的身子,在水里咕嘟咕嘟的翻滚着,……”我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能猜出来我说的是什么,对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元宵,也有的地方叫做汤圆,不过我记得元宵和汤圆应该不是同样的东西,但是在人们的认知里面,这两种东西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圆圆的甜甜的,代表着幸福甜蜜的意思。

元宵节是我们每年的正月十五,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元宵,大街上到处都挂满了红灯笼,还有一些商铺,都会有猜字谜的活动,电视机里面也会播放元宵晚会,总之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仿佛要把春节大年初一的气氛全部带了回来,当然这也算是春节的一个尾巴。

说到元宵节,那就要说的是元宵了,说到吃元宵,我最喜欢的元宵就是黑芝麻馅的,因为黑芝麻馅的一口咬下去,满口的芝麻香,而且回味十足,即便是在你吃完了以后,仍然能够感受到黑芝麻的味道,除此之外,黑芝麻还有一种保健养生的作用,所以,对于吃元宵,我对黑芝麻馅的是情有独钟。

今年的元宵节,我一个人就吃了20个元宵,妈妈告诉我要少吃一点,因为元宵的皮比较有粘性,不容易消化,害怕我吃坏了肚子,但是我不管妈妈说什么,仍然是吃下了这么多的元宵。

元宵佳节,我真的很喜欢,尤其是喜欢元宵。小伙伴,你们喜欢吃元宵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吃元宵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而且饭之前还要放鞭炮,当然,晚饭也和以前不一样,要吃元宵。

大约五六点,怎没还不开饭呀。在一旁的我说道。这时,爸爸说到楼下放鞭炮去,我便去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挂到树枝上,拿起打火机。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起来。开饭,开饭。妈妈喊道。我端起一碗元宵,品尝一个,那种香喷喷的气味让我回味无穷。吃完元宵后,我便来到厉山公园去看烟花,来到现场,还没有开始,我们又等一会儿,烟花终于开始放,因为离得太远,看不清楚,我也挤进人群之中,忽然,一位小孩子说一个字,看。我仰起头来,只见天空中有很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噢,不对,星星哪有那么多颜色,这是烟花,大约五六秒过去,颗颗流星般的烟花落下来。哇,真是太逼真。再看看大街上,真是好不热闹,车水马龙。

十点,我也该回家,但看着耀眼的烟花,还是不忍心走,又过去五六分钟,我才依依不舍得离开厉山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大扫除的寓意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前为什么要打扫?春节大扫除是每个家庭年前的必备任务。那么这个习俗是如何来的呢?春节大扫除的寓意是什么?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年一度的大扫除除了有除尘布新、驱赶疾病和贫穷外,对人的健康有益,还有不少传说故事流出。

1春节前为什么要打扫:寓意除陈布新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春节前为什么要打扫:驱除病疫

春节为什么要大扫除,要从扫尘习俗的起源说起。

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

3春节前为什么要打扫:避免贫穷到来

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很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年除夕夜晚,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所以,除夕这天,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来历作文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