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语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汇集20篇)

导语:用英语做一个完成的自我介绍是一个很酷炫的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英语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欢迎借鉴!

浏览

3691

作文

1000

小学各类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506 字

+ 加入清单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1、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2、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3、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揭示人物的身份,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1、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2、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

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1、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2、 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3、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4、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四、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1、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3、怎样写植物

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五、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1、 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2、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3、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明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众多考生也进入了最后的紧张复习阶段,如何高效地复习,最大化地提高成绩呢?作文的分数很重要!有什么写作技巧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则是个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黑格尔也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 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

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一个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精心打造首尾。你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你的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不可遮遮掩掩,直到文章的末尾才露出姿容。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现”。河南一考生的《一把生锈的锁》,文章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自信随岁月逝去。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实实在在的锁,另一方面指心灵上的锁,生动形象。重庆一考生的《菊花飘香的时节》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

2.紧跟时代步伐。北京高职一考生的《时尚流行我心定》作者首先用“时尚”作为文章的开篇之语,继而用现实生活中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来阐述所谓的时尚。然后,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时尚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有时代特色。江西一考生的《把“意见”刻录成光盘》,好就好在不落窠臼,采取网络搜索的形式,从而似乎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感,历史和现实的例子就自自然然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搜索结果”就成了作者简短的点评,最后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本文的内容没有过人之处,出彩的就是它的形式。

3.敢于逆向思维。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七)》中,大对小,厚对薄的包容容易理解,但微小对广博的包容,静止对流动的包容,沉默对喧嚣的包容,此种创意实在是独辟蹊径,非同一般。江苏一考生的《项王项王若奈何》,作者进行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历史之中,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对历史人物 ——项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与诠释,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主题:灵动的水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可以造就一个英雄。

[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童话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童话故事能让我们在想象的空间里尽情遨游,让我们陷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里,置身于童话故事之中。童话作文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童话作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我们在写之前要弄清什么是童话 ?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丶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丶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丶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并非真有其人。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童话都有哪些特点呢 ?

第一:写童话需要幻想和夸张

幻想和夸张,是童话的两只"翅膀"。

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应运而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延的闹剧。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第三: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丶动人丶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童话的写作和要求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在创作童话时,还要注意五点要求:

第一: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第二: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脱离事物本质的夸张,只能让人感到荒诞、不可信,也就失去了童话的教育意义。

第三:童话中的拟人,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符合动植物的特征。

第四:在一篇童话中,表现手法要多样,这样会使你的童话故事显得生动感人。

第五:语言简洁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怎样创编童话故事?

1、利用"假设"进行想象

假设某一具体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想象可以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

提来到我们当中,会飞的猴子,鳄鱼拿着一支玫瑰花来敲我的门……这些都是合理的想象。这样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想、敢想,就能大胆创新。

2、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发展想象能力

在"创编童话"过程中,不要以"写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内容展示出来,而是打开绘画纸,展开想象,自由作画,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画好故事"以后,再给画面配上文字,就成为一篇简单的童话故事了。

3、利用"表演"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小红帽》,可以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红帽"、"妈妈"、"外婆"、"猎人"、"狼",将故事表演出来,表演时可以加以创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后,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样给故事欢歌结尾。

4、利用"续编"延续故事内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可以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小羊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个好办法战胜了狼,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与众不同的办法,就是你的想象力;把这些想象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话故事了。

[小学童话作文写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指导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记叙文写作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鲁迅《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阿累《一面》)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种方法各有千秋,同学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生写作基础及提升技巧

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3小学写作基础提升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三、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

翻开某些同学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雅思写作的五大方法

全文共 38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来,雅思写作考试的大作文主体段的拓展往往是很多考生在写作中突显的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其中论证过程单薄、不充分、没有力量,导致论点站不住脚是主要的原因,从而使得整篇文章留下失败的一笔。议论文,说到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读者对你在文章中所体现的立场认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论点和论证。论点要合理、明确,且不要重复,要有层次;论证要做到充分,要有强大的力量把论点支撑起来,让读者心服口服,认同你的想法。作为海外考试来说,考生要做的就是让考官明确地知道你的想法,并且认同你,最终让他给你一个合理且满意的写作分数。

如何成功地完成主体段落的拓展呢?要勾画出一个充实且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过程,我们当然要使用到一些论证手段,结合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协助我们较好地完成相对来说最困难的论证过程。

一、 举例论证法

要更为直观地反映问题,举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常见的引出实例的方式:如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as is reported, It is reported that…, 可作为插入语的结构使用在句中。实例也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如下:

1. 应用名人实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容易引起共鸣。如在教育类话题中有一个考点涉及到中学生要不要学历史,在论证古人的经验和智慧给我们很多借鉴意义时,就可以引用一些名人的例子。

Charles Darwin, for example, taught us that only the fittest can survive, which is more than ever true in today’s competitive society.

2. 应用某些调查研究结果,常结合具体数据,更能增强真实性说服力。社会类话题老人问题上,要求分析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其中谈到积极意义时,会提到老人对家庭及社会的贡献。我们可以在两个地方找到列数据的点,一是老人的年龄,二是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所花的时间,可以得出论证过程如下:

As is reported, the average time that the retired within the age group above 65 spend on the family and the community is at its length of about 5 hours per day.

3. 应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或有代表性的亲身经历。在文化这类较为抽象的话题中,有典型地要求分析文化差异会带来的不同国家人之间的冲突,可以引用这样的现象:

A western woman travelling to the Middle East may find it annoying to have to wear headscarf during a journey.

要做到恰当合适地使用实例进行论证,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准备过程中,就要着重对各大话题常见的考点进行典型实例的收集,最好是比较万能的一些例子,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举例子的优势,在考试中赢得高分。

二、 解释说明(拓展影响)法

中心论点表达一般比较空泛、笼统,作为论证,首先就要对空泛的意思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原因,解释过程,阐述影响,这是一种惯用的思维,这里打不开,后面说得再多也可能都是白搭。常结合定语从句,分词的语法应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By travelling abroad,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different customs, cultures and lifestyles, helping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whole world.

这个句子是对论点出国旅游有助于我们开拓眼界的论证,采取的就是解释的方式,目的就是协助论点表达得更透彻。

三、 因果推理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一个事实的陈述,推出它可能会产生的结果,然后一环扣着一环往下推,直至目标内容出现,也就是论点的内容呈现了。常结合因果关系的状语从句结构展开论证,要注意推理逻辑连接词的应用,如as, since, because, therefore, hence, thus, as a 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

论证高中生毕业后先去工作再上大学的这种作为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之一——这种方式容易使高中生误入歧途,论证过程如下:Since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mentally immature,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in the real world. As a result, they are more prone to some social evils, such as theft, drug abuse, and so on. So, they may easily go astray and even commit crime.

四、 对照对比论证法

拿相同或相反的事物做比较,相同关系叫对照(comparison),相反关系叫对比(contrast)。此类论证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一些对比对照关系的连词:in contrast, by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while, whereas, likewise, similarly, by the same token。

先看个例子,如:论证广告给消费者提供及时信息,帮助他们做决定中论述到:By contrast, without advertising, a consumer is at the risk of purchasing a product that fails to meet all of his or her needs, because of lack of knowledge of better alternatives in the market.这就是从反面着手,阐述如果没有广告,消费者会受到的影响,用反方的劣势达到衬托正方优势的效果。若想使论点具有说服力,可以尝试寻找对应的参照物相比较,在所选参照物明显的不足面前,本来事物的优点会立刻容易被人信服。

再来分析下对照的例子:They cite that in the sports world, records are always created when a sportsman is facing tough competitions. They believe that, by the same token, in a classroom where clever minds meet, students can achieve their best due to peer pressure. 拿体育比赛中的情况作对照,突出分班教学的必要性。

五、 让步论证法

欲擒故纵的高超写法,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先退一步承认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事实,再转折给出自己的观点,否定前者。让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较为全面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且反驳更能有的放矢。比如举一个大家特别熟悉的例子,一个男生向女生表白时被拒绝,女生会很委婉地表示,先肯定男生有很多优点,但最终会表示自己并不喜欢他,他不是她喜欢的类型。这种方式一方面不会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种论证中,常见句型如下:although / though /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as is granted / admittedly…; opponents would argue that…

用以下例子加以说明:

1. As is granted, saving money offers people a sense of security in case of emergency. However, people tend to believe that wise investment can get more profits.

2. Opponents would argue that some of the violence shown on TV is the true portrayal of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us and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know it. Although this is undoubtedly true, it also means that people who see them a lot may gradually develop a sense of insecurity and mistrust as they are forced to believe they are living in a dangerous world.

很明显,我们在写作的论证过程中,对以上五种方法可以灵活地加以结合使用,不断地积累相关实例,不断地练习这些思维,在论证中做到游刃有余,充分的论证无疑是考生的加分点。希望以上的方法能为各位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引用式标题的拟题方法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主要是指引用名人名言、名家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如:《谦受益 满招损》

从古至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它之所以流 至今,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三国时代的关羽可谓是蜀国一员虎将,从桃园三结义到建立蜀国这一时期内,他骁勇善战, 足智多谋,无人能敌,可是他晚年时却骄横自大,以至于大意失荆州,走麦城,最后兵败被 俘,引来杀身之祸。同时代魏国的杨修才华横溢,但恃才狂放,以至被曹操 忌恨所杀。古代的例子很多 很多,他们都因为自己的骄傲自满而挫败,甚至送掉了性命。外国的例子也不少:如拿破仑 、波斯帝国皇帝、恺撒大帝等,都是因为一个“满”字而成为失败者。

的确,骄傲自满是人精神上最忌讳的东西。相反,只有谦虚才能令你拥有世界上最崇高 最可爱的品格。

人们对待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许有的人是对的,有的人是错的,但 彼此互相勾通的最好办法就是谦虚。无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谦虚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就 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信赖与同情,彼此思想才会勾通。

福楼拜是法国作家,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因此有很多好朋友如莫泊桑、屠格涅夫、都德 、左拉等,当有什么问题时,他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总结起来成为自己的观点 。

对于牛顿,大家并不会陌生,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使他成为科学史上的巨人,但他始终 谦虚谨慎,不断地求索攻坚,攻克了不少数学、物理学上的难题。在钻研时他始终保持着清 醒头脑,从不骄傲自大。他曾经说过:“如果我普经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 膀上。”这么一个伟人能说出如此谦虚的话,可见他应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谦虚是一种美德,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保持谦虚谨慎更是必不可少的品格,让我们永远记住 “谦受益,满招损”。

这篇作文以名言“谦受益,满招损”为题目和论点并通过历史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有理有据 ,条理清晰,最后紧扣文题,说明作者对这句名言有较好的理解。

例文的不足之处是语言不够流畅,影响了文章的感召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升初英语备考英文写作中的词语选择_700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1.词语选择的重要性

在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的“序言”中,编者对词语选用的重要性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Using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is rather like wearing appropriate clothing for the occasion:

it is a courtesy to others,and a favor to yourself-a matter of presenting yourself well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

显然,说话或写文章时用词适当比穿着适当难度大得多,因而也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人写文章时常为一个词语的选用具思苦想,因而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

成语“一字值千金”也说明了选择词语的极端重要性。有时“一字之差”造成令人遗憾的败笔,或招致成千上万的经济损失。这些反面的教训也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词语选用的问题。

2.词语选择的可能性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了一个或大或小的词库,只要我们肯去发掘,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做好词语选用的主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广看,我们有各种类型的词典和参考书,只要我们平时多翻译、多阅读,写作时勤查考,就会在词语选用上不断进步。当然,一部好词典也不会毫无缺点,更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在这里我们应牢牢记住著名英国作家、评论家和辞书编纂家Johson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写作技巧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小升初英语写作技巧之一:用介词短语替代从句,例:

原句:While they were playing tennis, she started an argument that lasted all morning.

修改后:During tennis she started an argument that lasted all morning.

原句:When you come to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turn right.

修改后:At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turn left.

小升初英语写作技巧之二:删除诸如"who is”或"that is"之类的关系代词,变从句为短语,例:

句:The novel, which is written in three parts, told a story that took place in the Middle Ages.

修改后:The three-part novel told a story set in the Middle Ages.

注:把句中的"three parts"改用形容词来表达,节省了四个不必要的单词"which is written in"。我们经常可以将关系代词如"that"去掉,这只会引起最少的变动。

小升初英语写作技巧之三:剔除你不需要的单词,例:

Two joint partners will present their views over a long-distance telephone call.

写完这样的句子后,你自己再读一遍,挑出单词"joint"和"telephone",注意删去不必要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作基础:写一个人的记叙文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人的记叙文怎么写呢?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写好一个人的记叙文呢?我们来看看吧!

记一个人的写人记叙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文章写人只写了一件事,写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4、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

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以彩杨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三)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点。

(2)要写出人物的真实表现,不要捏造事实,采用拔高或贬低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作文写作方法内容

全文共 4367 字

+ 加入清单

(一)绝妙开头示范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问世间情为何物》)

②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圣者与小偷》)

③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旋转这只万花筒》)

2.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给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三国英雄开会》)

②梁山泊的聚义厅里,现在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百单八位好汉都齐聚在这里,大伙儿都在争吵不休。他们在争吵什么呢?原来梁山泊最近要评选打虎英雄。这个荣誉称号评上就了不得,谁评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众好汉齐聚在此,争论不休。(《谁是打虎英雄》)

4.巧用修辞

①“砰!”随着一声锤子的敲打声,问号先生清了清嗓子说,“时空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才是美’,请各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们积极发言。”(《什么才是美》)

5.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愚公寻思着: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②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 2000元;赞助费, 15000元。”(《全能学校》)

6.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题记

蝶曾是个美丽善舞的女孩。她一头披肩的长发,她窈窕的舞姿,曾给她带来了如雷的掌声与无数的鲜花,她曾被别人赞为中国将来的邓肯……然而,一切结束了,命运之神永远将她按在了轮椅里。生命暗淡了,寂静了,“白天鹅”变为无人关心的丑小鸭。多少次,她梦见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继续她的追求,可醒来时只听见“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漠秋风。(《星星夜话》)

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 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

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题记

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7.巧用解题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8.巧用名人作问答

①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

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魂一个支点》)

9.巧用诗文显诗意

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②美是什么?我知道,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的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鲍姆嘉通同意我的说法,并补充道:“美是感性认识,研究美学即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可康德却愤怒地瞪着我说:“片面,美是人类纯形式的主观感受,与事物本身毫无关系。我劝你还是看一看我的《判断力批评》。”我很虚心,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关于情感的美学著作。我正在为我的玄虚而洋洋自得时,黑格尔却泼给我一盆冷水:“不对,美应该是人类本质的外化”。接着,他就洋洋自得地谈起了他的美学理论。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马克思在我旁边耳语道:“别听他的,他乾坤颠倒,是非不分,你千万别掉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美其实应该是人类本质与自由形式的统一。”美究竟是什么?我决定离开莫衷一是的欧洲,去一趟东方文明的古国,寻找美的答案。(《美是什么》)

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寂寞的意韵》)

④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10.借用病历好行文

①病人姓名:吴良心

身份:商人

临床印象:诚信缺乏综合症(晚期)

病史:二十年前初次缺斤少两坑害顾客,染上此病。此病伴随吴良心坑蒙拐骗、投机倒把,手段日渐高明,此病日益加重。三年前诚信医院曾诊断过此病人,吴良心拒绝本院药方,逃离病房,赴境外经商。经查,此人诚实信用指数已下降为零,社会威胁力+100。(《吴良心病历》)

②姓名:张大毛

性别:男

年龄: 18

病史:精神分裂症

病例:不胜枚举

Ι. 8岁,幼儿园时。老师要求画画,画自己的爸爸妈妈。张大毛画了一只瞪着绿眼睛的大灰狼和一只温柔的梅花鹿和一只在地上哭的小白兔。老师给了零分。

医生诊断:老师判得好,大毛画的是森林里的故事,偏题。(《诊断书》) 11.巧用听课笔记

听课时间: 2000年9月15日

听课目的: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示范,研究探讨“诚实做人”,以《诚实的孩子》为内容,教育孩子“诚实做人”。

听课内容:……(《听课记录》)

11.巧用产品说明书

①产品:纯天然诚信口服液

主治:“信用”分泌不足,诚实缺乏症,“谎言连篇病”等等,由人体内“诚信”合成量过少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

用量:重度缺乏诚信者,一日三次,每次两瓶。

轻度缺乏诚信者,一日两次,每次一瓶。

妇女、儿童减半。

广告创意:……(《纯天然诚信口服液》)

(二)绝妙结尾示范

①年轻人,来生要记住,在迷津渡口千万别选错。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不可丢。仅以此诗作结:

〖JZ〗迷津渡口诚信抛,

〖JZ〗一生苦恨悔难消。

〖JZ〗且将虚伪付江澜,

〖JZ〗斩闯红尘任逍遥。(《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

②大会结束了,答案仍未有,世间事果真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是非均留给后人评说吧。“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英雄开会》)

③突然有人叫道:“大虫来了,快跑呀!”众人一听大惊失色,纷纷躲避,只听武松叫道:“老虎在哪?”李逵吼道:“虎在哪里?”待人们惊魂初定,回过神来,哪里有老虎?原来是鼓上蚤时迁干的好事。众人都吁了一口气,突然发现打虎将李忠早已不知去向。(《谁是打虎英雄》)

④忠信桥 信义里 诚信坊 …… 收笔处,不觉积习又起,以一首诗来抒我心志:

疏影不悔柳头风,

先贤诚信本相同。

欲借此言呈观众,

熟料笔底波澜重!(《诚信吴门》)

⑤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

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不管我们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诠释“家”的内涵,我们都应知道家中有等待,家中有爱。(《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⑦可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之家各个相同,不幸之家各有各的不幸”也不必完全奉为真理。关于幸福的答案,同样是丰富多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⑧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问号先生红着脸说:“刚才那位青年朋友讲得很对,但是我们这是时空讨论会,所以各位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其实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并没有统一标准,愿各位都能发现美。今天就到这儿,散会。”(《什么才是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做好话题作文的写作及文体选择的技巧

全文共 2340 字

+ 加入清单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最先出现在1999年的高考中。这种开放性的命题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充分的写作自由,因而受到考试命题者和广大考生的青睐;所以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从2001年“诚信”,又到2002年“心灵的选择”,连续4年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的形式。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强,比较符合现代选拔人才的需求的特点,因而一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目前,话题作文正日益受到广大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已经成为高中生日常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1.话题作文命题的结构

话题作文的命题分三个部分:话题前的材料或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材料或提示语用来引出话题,话题提供写作范围,写作要求是对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请看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材料: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口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机敏”、“诚信”、“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河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话题: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这个话题的内容是很宽泛的,作文内容只要与这个话题相关,都符合要求。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经历的事情、编述故事(包括小小说、童话、寓言、戏剧)、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等。

(3)无论是写记叙文(包括小小说、童话、寓言、戏剧)还是写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

2.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是话题作文的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特点为话题作文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从感受最深的一点出发确立主题,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比如“诚信”这个话题,可以围绕历史上有关诚信的故事来写,如古人一诺千金的故事;可以围绕现代社会中与诚信有关的事情来写,如国外的产品召回制度;可以围绕现实中不讲诚信的事情来写,如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的事来写,如考试中的作弊问题。同学们请看,在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下,你可写的东西是不是很多呢?可发挥的空间是不是很大呢?

(2)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你不只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还可以写一个童话、一个科幻故事,可以写一篇日记、一封书信,还可以写一个短剧、一则新闻、一篇采访记等等。在近两年的高考中,考生的文体选择可谓异彩纷呈,出现了不少很有创意的佳作。

(3)话题作文写作的自由度虽然很大,但也有其限制性,同学们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内写作,超出范围就属跑题。比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就要求我们应该写在这一假定前提(“记忆可以移植”)下可能发生的事情或问题,如果你写记忆移植绝对不可能发生、或者写情感可以移植就属于跑题了。

二、话题作文不能忽视审题

话题作文的写作空间很大,降低了审题难度,有些同学就认为话题作文的审题不重要,不需要重视了。其实不然,每次考试话题作文都会有跑题、偏题的文章,而且题目审得好不好对能否写好作文至关重要。审题时我们自然要从话题作文命题的三个部分人手:

1.审话题

审话题要注意两点:审出话题丰富的内涵及审清话题中的限制。

(1)审内涵:有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深刻理解话题内涵,对我们写作话题作文、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讲,内涵包括本义和引申义两层。

以话题“珍宝”为例,珍宝的本义指的是珠玉等宝物,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立意,可写的东西很少;但我们若考虑到“珍宝”的引申义,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对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来说,良好的制度是珍宝;对一个单位来说,人才是珍宝;对个人来说,珍宝的含义更是丰富多彩,有人把金钱视为珍宝;有人把时间视为珍宝;有人把品质视为珍宝;有人把事业视为珍宝;有人把家庭视为珍宝;有人把感情视为珍宝;有人把快乐视为珍宝……显而易见,从“珍宝”的引申义来立意,不仅容易写,而且文章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

(2)审限制:知道哪些是话题范围以内的,哪些是话题范围以外的,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能扣紧话题,避免跑题、偏题。

下面是两条具体的注意事项:

①准确理解话题,才能把写作范围搞清楚。例如话题“诚信”,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我们就不能只写诚实,如果写狼来了这种故事,或写同学犯错误后大胆承认显然就偏离了题意。

②抓住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有助于理解话题。例如话题“战胜自己”,其关键词是“自己”,我们就不能写成战胜困难,比如写做实验时缺乏器材,同学们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器材,终于战胜了困难,这样写无疑就跑题了。

2.审材料或提示语

认真审读话题前的材料或提示语,有助于我们理解话题和打开思路。

比如一道作文题目“偶像”,话题前有这样一段材料:

人们往往崇拜自己不熟悉的人和远离自己的人,因为这会有一种神秘感。而神秘感一旦消失,崇拜的情绪就可能淡化。

据说,耶稣在外游历了很长时间后,返回家乡布道。起初,人们为他的学问和智慧所叹服。当大家仔细一瞧,发现眼前这个口若悬河的人,原来不过是本地一个木匠的儿子,诚服钦敬之心顿减,立即变得不恭不敬起来。耶稣还是刚才的耶稣,乡邻却已不是刚才的乡邻了。

这段材料能帮助我们理解话题,找到思路。耶稣的故事说明偶像是靠距离、神秘感等维系的,而这些维系条件一旦消失,可能偶像就不复存在了。同学们可以顺着材料提示的观点去进一步阐述,也可以逆向思考进行反驳,还可以挖掘其原因或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3.审要求

看清话题后的写作要求,弄清在内容、文体、字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限制再下笔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记事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2080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记事作文写作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人物(事物)正面陪衬,反衬就是从人物生存的环境或反面人物来陪衬,从而突出主要事物,强化感情,突出中心。如人教版八下的课文《藤野先生》:选段写到了“几个职员”和“本级的学生会干事” ,这对于表现本文的主要人物藤野先生来说,是否属于赘笔?为什么?

解答思路:不是赘笔,这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先明确手法);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是为了下文写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作正面陪衬。而写日本“爱国青年”对我的寻衅无礼,则是为了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其次结合文本具体阐释),以此更加突出了藤野先生高尚的境界和我对先生的崇敬怀念(最后结合中心简述具体作用)。

(二)铺垫,就是上文为下文的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是对下文的必要交代,铺垫能使行文构思更加严谨。我们可以根据人教版七上的课文《皇帝的新装》来设题:开头为什么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

解答思路:写皇帝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铺垫(明确手法、结合文本具体阐释),使得前后照应,行文构思严谨(结合结构简述作用)。

(三)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这种手法不仅能突出人物形象,还能使情节错落有致。如人教版八上《阿长与山海经》:文章刻画了长妈妈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具体说说有什么作用?

解答思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明确手法),先写阿长的种种不是,表达厌恶之情,这是 “抑”;当她把我渴慕已久的书摆在我面前时,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这是“扬”,(结合文本具体阐释)这样不仅使情节曲折有致,更突出阿长精神的可贵。(结合中心等简述具体作用)。

(四)对比。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人物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某一方面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根据人教版八上的课文《雪》来设题:作者旨在写朔方的雪,那么前文为什么要写南方的雪?

解答思路:把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对比(明确手法),突出朔方雪的独立、张扬、富有抗争精神(结合文本具体阐释)。也表明作者更欣赏朔方的雪(结合中心简述具体作用)。

(五)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设置谜面(把事情的结论或结果放在前面写),使读者产生期盼的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的一种手法。起到吸引读者,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的效果。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的开头:“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一开始就用妈妈的惊慌质问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从而设置悬念,(明确手法)吸引读者的兴趣,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具体作用分析)

其他的表现手法如伏笔、照应等与上面的解答思路基本一致,细细揣摩,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金题回放】

1、衬托

示例一:(2011年青海卷《雪中小卓玛》)文中写天气的寒冷尤其多次写到雪,有何用意?(2分)

示例二:(2011盐城卷《做客》)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3分)

解题思路:示例一用高原恶劣的环境衬托小卓玛勇敢、坚强、镇定的形象(明确手法,阐释作用),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主题(结合中心分析)。示例二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2、铺垫

示例:(2011年山东菏泽卷《苦瓜》)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解题思路: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明确手法),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结合中心分析作用)。

3、欲扬先抑

示例:(2011年云南玉溪卷《那一声吆喝》)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解题思路:用了欲扬先抑手法(明确手法),先写卖花老人朴素平常,后写她美好的心灵(结合文本具体阐释),这样更能突出卖花老人的“伟大”。(结合中心简述具体作用)。

4、对比

示例:(2010年山东泰安语文试题《夜读岳飞》)文章第①段,作者在书房挑灯夜读,为什么还要写远处高楼上明灭不定的五彩霓虹灯以及近处泛滥新潮的流行音乐?

参考答案:用滚滚红尘中欲浪拍天的现代生活与岳飞挑灯夜读形成对比(明确手法),表现我对纵情享乐的芸芸众生的反感和不满(结合文本具体阐释),突出岳飞精神人格的高贵(结合中心简述具体作用)。

5、设置悬念

示例:(201年安徽芜湖卷《母亲的窗前》)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设置悬念(明确手法),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急于了解母亲为什么最爱呆在窗前(具体作用分析)。

【答题方法】

根据以上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归纳出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步骤:

一、明确手法。

二、具体阐释该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

三、再进一步,结合人物、结构、情感、主题等,简述该手法的具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GMAT写作水平的提高方法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GMAT写作水平,要从熟悉和准备GAMT写作入手,然后在结构规划上下工夫,提高机考打字速度,熟悉GAMT写作的要求和评分标准,还有就是注意写作的结构规划等。

首先是熟悉GMAT写作,就是要熟悉计算机化考试的模式。考生必须要提高打字的速度和准确度,就能大幅减少浪费在凝视键盘和删除修改上的时间;另外善于使用复制和粘贴也会对写作速度有所提高。GMAT写作分为Issue和Argument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时间均为30分钟,考虑到构思时间和字数要求,考生应将自己的打字速度至少保持在20~30词/分钟,并且尽可能提高拼写的正确率,从而避免频繁修改,这样对提高GMAT写作水平是功劳不小的。

熟悉GMAT写作的下一步就是熟悉GMAT写作对作文的要求与评分标准。考生要仔细阅读官方给出的判分标准和参考范文,尤其是对于范文的评价。通过分析上述材料,考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在日后和范文与标准多作比较,从而不断修改自己的作文,以使得写作水平日益提升。提高GMAT写作水平要慎重地考察范文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准备GMAT考试首先就是针对写作的准备,换句话讲,就是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述。而针对提高GMAT写作水平的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能力,更是衔句成篇的思路。考生首先要设法完善思路和框架,再去力求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一)师法生活

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一英语写作练习

全文共 1997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练习:旅游活动(中段考范文)

【单元财富运用】

假定你是李华,上周末和家人开车去大角湾度假。请你根据以下要点,给你的美国朋友Tom介绍你的旅游经历。

1. 出发时间:周六早上7点;

2. 准备物品:零食、衣服、相机等;

3. 旅游活动:游泳,欣赏海水、海滩、日出和日落等美景,吃海鲜,买纪念品;

4. 你的感受。

【注意】:1. 词数100;

2. 开头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3. 可以适当增加节,以使行文连贯。

Last weekend my family and I went to Dajiaowan Gulf for a holi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1:认真审题,提炼要点。

一定体裁:记叙文,记叙一次旅游活动

二定时态:旅游发生在过去,因此描述旅游前的准备和过程都应该采用一般过去

时;而感想则可以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

三定要点:结合写作内容,整理和罗列要点。

表达旅游活动的常用词汇:

步骤2:整合信息,连词成句。

1. 星期六早上7点开车出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准备好零食、衣服、相机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海滩游泳,欣赏海水日出和日落等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吃海鲜,买纪念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连句成段,用上适当的关联词。

not only…but also…, where, what’s more /besides / in addition, then, because…..

【我的作文】

Last weekend my family and I went to Dajiaowan Gulf for a holi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又要求写作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类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一般表述为“思路通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可见,打好坚实的记叙文写作基础,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作文,600字—800字的考场记叙文,要写得出彩,至少应符合以下五美:立意美、充实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15条法则提高你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2241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若你同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随便涂鸦: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里,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看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若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是我发现像我们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没有叹生词)。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文章如溪水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叙事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小编收集了2018年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文章溪水,欢迎阅读。

叙事作文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是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对于小学生来讲,叙事作文往往又与另一个词联系较紧密---“流水帐”,叙事作文写作技巧。作为教师,我常在学生习作中发现“流水帐”这类文章,统观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过于偏向“叙”、“记”,光叙事情的顺序,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忽视了叙事作文中的“思”、“情”、“议”,这些文章的枝叶,光剩下一副骨架,自然文章也就成了干枯的秃树,吸引不了人了。

叙事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只记录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是一本“帐”。陆游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也就是“思”、“议”、“情”,将你们思考到的,你的观点说出来,你对这件事的感情色彩,表达在你的文章中,这样,文章才会丰满,再大的树干也需要枝叶的铺盖,才会生机盎然。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对学生来讲,生活的经历不算是丰富,固定的生活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公式化的记忆,叙起事来自然也就成了“流水帐”。但孩子的生活细节是丰富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范围、观察视角、观察兴趣,如果将这些详细的叙述出来,作文自然也就丰富了。

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深挖叙事过程中的“思”、“议”、“情”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想象作文写作成功的技巧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就是继续沿扑一种事物或现象设想下去,设想出不在眼前讯新事物或新景象。

示例

1、看到鲜关的大草幕,我们觉得它们恰似一个个漂亮、害羞的小姑娘。头上戴着缘色的太阳帽。

2、看到池特里挨挨挤挤的荷花,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装,站在阳光里,随着一阵徽风吹来,翩翩起开。

3、看到小壁虎少了一截尾巴。我们推侧它受伤的原因。

4、看到彩虹。我们忽然感到像做梦一样正走在通往天宫的七彩桥上。

写作文时,如果只会“照实写”,不会想象,那么笔下的事物、人物就会显得死死板板。在写“眼前所见“的同时。如果能够写出“脑中所想”—融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文帝就会丰宫多彩。把想象融人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儿点:

(1)要大胆,想象出与众不同的内容。当然。想象要大翅,但这绝不是说可以乱想、瞎想。

(2)要合情合理,尊重科学与生活。

想象要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想象的内容要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想象才新奇又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