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哲理故事: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合集20篇】

浏览

3676

作文

1000

哲理小故事:不要尽力要借力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一)每个人都喜欢成功,却又时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相信每个人都有同感。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小男孩。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到,往往是看自己的能力够不够。其实一件事情结果的达成,谁又规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呢?很多成功者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我们也把这个叫“借力”。

(二)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是“借力”用得最好的人之一。

有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3天之内,给我打造10万支箭来。”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为什么?打造不出可以借嘛!他跟曹操说“我想杀你,借我10万支箭好吗?”你肯定会说曹操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答应。

曹操脑子没进水,他真的借给诸葛亮10万支箭。在一个大雾蒙蒙的早上,诸葛亮派出几千艘木船,船上扎满了稻草,佯装攻打曹营的样子。曹操一看诸葛亮你真的要杀我呀,我先用箭射死你,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结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个时辰,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来的10多万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谁说借力只能面向“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有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对象。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会更宽广。

(三)讲一个国外的故事。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人给馆长出了个注意。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你肯定也想像大英图书馆那样“四两拨千斤”。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四两之力”(图书),并且敢于把“四两之力”用出去(免费借阅),一切就都不是问题。给予,有时也是一种借力。

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把根留住哲理故事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27岁那年,凡高觉得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理想,日子如同行尸走肉。

平淡的生活如同一个酱缸,而现实就是一种搅拌剂,形形色色的男女,纷纷扰扰的俗情,将恶性交融成为了常生态。于是乎,本质不在重要,芸芸众生如同一株株履水浮萍,无根无向。娼盛,权盛,赌盛,惟独初性败衰。

有汪君手术初愈,医生告诫要注意戒食修身,而此君终日流连于牌局,其妻无奈,愁面红眶,将饭菜端送于赌桌前,却被扫落一地。而后,我好奇一问:“汪先生,妻贤惠若此,为何羞辱之?”答之:“人生无趣无味,今朝得欢今朝喜,碍我享乐皆我敌。”我闻后无语,心头如萧萧冬日,冰辙万丈。

恶气当道,阴阳浑浊,行人与爬地足虫何异?

四年前,当脚步还踩塌在青春河畔那一片片青青草地上时,我与好友H时常徜徉于黄昏皎月,那时的世界是纯白色的,我们相信生命的质地就是坚守,就是对于理想与道义的永不言弃……。四年后的我们,除了相聚泪眼,叹息人生几何,也便只能在落寞的星空下追问——难道生存就意味着魅俗与堕落?

有时候直觉得生命就是受炼,自己每日孤独地沉浮于狂欢的人群,心智已麻木,黑漆漆的夜空里,生命一次次地迷失在凌晨的高地,十字架俨然流放的囚徒,生活本质上蜕变成了一种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罗素年幼时担忧无趣的人生何时会是个尽头,后来他是走过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生命也便成为了意义与智慧的凝结体。

根流放了,生命注定是轻放的,卑微的,虚无的,苦痛的;根留住了,生活便能收获厚重与庸实的福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高兴与痛苦的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

“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回答:“每当我有新收获。”

又问:“那么,什么是你最痛苦的时候?”回答:“一无所得。”

再问:“你是如何对待高兴与痛苦的呢?”回答:“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

来访者不解。

弘一大师解释道:

“高兴与痛苦,人皆有之,在高兴的时候,能心平气和地欣赏它,而在痛苦的时候,又能平平静静地回味它。

我不承认高兴与痛苦有什么不同,其实,它们是一样的。

人,由于没有开悟,许多痛苦由此产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太多的区别。

因为,高兴与痛苦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起来,那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生砝码的哲理小故事_哲理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邻居的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三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钱。

他特别生气,便开始向执法机关提出诉讼。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到了法官那里。

“您家里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

“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农民回答说。

“有很准的砝码吗?”

“没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码。”“没有砝码,那你怎么称黄油呢?”

“这好办”,农民回答说,“你瞧,就在面包师从我这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面包。我总是要同样的重量的面包。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

于是,法官判定农民无罪,而面包师不得不承担诉讼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从故事中看哲理

全文共 1502 字

+ 加入清单

看笑话中的人生哲理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3、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注: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4、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注: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5、有一个欧巴桑在首饰店里看到二只一模一样的手环。一个标价五百五十元,另一个却只标价二百五十元。她大为心喜,立刻买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环,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门。临出去前,听到里面的店员悄悄对另一个店员说:「看吧,这一招屡试不爽。」

(注:试探如饵,可以轻而易举的使许多人显露出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亏受骗的开始。)

6、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注:有些人总以为是上苍欠他的,老觉得老天爷给的不够多、不够好,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7、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注: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注: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8、后生可畏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麽没有发明电灯?

(注:很奇怪,喜欢倚老卖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9、不必紧张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向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前,我该做什么?"

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注:放轻松些,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

10、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注: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会改变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培训课上,企业界的精英们正襟危坐,听管理学教授讲关于企业运营的报告。

站在讲台上的教授从包里拿出一只开口很小的瓶子放在桌上,然后指着旁边一个胀得圆鼓鼓的气球对大家说:“谁能告诉我,怎样把这只气球装到这只瓶子里去?当然,你不能这样,嘭!”教授滑稽地做了个气球爆炸的手势。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教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终于,一位女士走到台前,拿起气球小心翼翼地捏着。她想利用橡胶柔软可塑的特点,把气球一点一点地塞到瓶子里。但很快她发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

教授看到没有人愿意再上来试一下,他拿起气球,三下两下解开气球嘴上的带子,“哧”的一声,圆圆的气球变成了一个软塌塌的小袋子。教授把这个小袋子塞到瓶子里,只留下吹气的口儿在外面,然后用力吹气。很快,气球鼓起来,胀满在瓶子里。

教授再用带子把气球嘴儿扎紧。“瞧,我只改变了一下方法。”

教授转过身,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变”字,然后说:“现在,我们做第二个游戏。”他指着一个戴眼镜的男子说:“现在请你用这只瓶子做出五个动作,什么动作都可以,但不能重复。”

“眼镜”拿起瓶子、放下瓶子、扳倒瓶子、竖起瓶子、移动瓶子,五个动作很快就完成了。教授点点头,说:“请你再做五个,但不要与刚才做过的重复。”

“眼镜”又很轻易地完成了。

“请再做五个。”等教授第五次发出同样的指令时,“眼镜”突然大吼一声:“不!我宁愿摔了这瓶子也不想再让它折磨我的神经了!”“眼镜”把瓶子重重地放在讲台上,愤愤地走回到自己的座位。

精英们笑了,教授也笑了,他面向大家:“你们看到了,‘变’有多难!连续不断地‘变’几乎使这位先生发疯。可你们比我还清楚,商战中‘变’有多么重要。因为不变比发疯还要糟,那意味着死亡。”

精英们开始对这场别开生面的报告品出点味儿来了,他们微笑地互相交换着目光。

停了片刻,教授从包里拿出一只开口很大的瓶子放到台上,指着那只装气球的瓶子说:“谁能把它放到这只新瓶子里去?”

精英们都看到这只新瓶子并没有原来的那个瓶子大,直接装进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样简单的问题难不住头脑机敏的精英们,一个高个子中年 男人走过去,拿起瓶子用力向地上掷去,瓶子碎了,中年人拾起一块块碎片装入新瓶子。教授点头表示赞许,精英们没人对中年人的做法感到意外。

这时教授说:“先生们,这个问题很简单,我想你们都想到了这个答案。但实际上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改变最大的极限是什么。”教授举起手中的瓶子:“瞧,最大的极限是完全改变旧有状态,彻底打碎它!感谢在座的诸位,我的报告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钓竿哲理故事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小贴士: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智慧语丝哲理故事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智慧语丝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人生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于丹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列宁

上帝给了你一双脚,就是要让你自己去走路的。

———约翰·洛克菲勒

世界如同一枝玫瑰花,悲观的人只想它的刺可怕,乐观的人只想它的香可爱。

人一生的大毛病,多是对别人的事看得明明白白,对自己的事认识得糊糊涂涂。

———老宣

不要做别人已经做过的或正在做着的事,而要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

———刘谦

不要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当你一个指头指着对方时,其实有三个指头正指向自己。

———台湾电视名嘴江岷钦

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因此,你若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去听他没说出的话。

当两个女人交谈的时候,她们什么话也没有说;当一个女人自言自语的时候,她揭露了生命的一切。

———纪伯伦

即使一个智慧的地狱,也比一个愚昧的天堂好。

———雨果

繁体字“亲”的右边有“见”,“爱”的中间有“心”。后经简化,“亲爱”二字变成了现在的“亲”不见、“爱”无心。

———冯小刚

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科林·卢瑟·鲍威尔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女人,每一个不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两个女人。

———萧伯纳

1。最伤人的话,往往从最温柔的嘴里说出。

2。不年轻了,我们会说年轻真好;看到死亡,我们会说活着真好。

3。掩饰一个缺点,结果会暴露另一个缺点。

4。人最可怜的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那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哲理的故事及感悟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哲理的一些故事感悟你知道有哪一些吗?来看看或许能给你带来帮助哦!

1、一头年老体弱的狮子,无力自行觅食,只好躺在洞穴中,他呼吸困难,说话有气无力,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笑话哲理故事及感悟。

这消息很快在兽群中传开了,大家都为病狮哀伤不已,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来探望狮子。哪知道这头狮子就这样呆在自己的洞穴中,轻而易举的把探望者一个个捉住吃掉。

狐狸对这件事有些怀疑,最后也来看个究竟。他站得远远的恭问万兽之王安好。狮子道:“啊,我最亲爱的朋友,是你啊!为什么站得那么远?来,好朋友,在我可怜的狮子耳边说句话吧,我快不行了。”

“愿上帝保佑你!”狐狸说。“但请原谅我,我不能久留。老实说,我感到十分不安,我看到的都是走进洞去的脚印,而没有看到走出来的。”

2、清代张殿英在朝为官,一日忽然接到老家书信。拆开一看,方知家中与邻人发生争执,起因是搁开两家院子的墙塌了,重新砌墙时都为多占些地皮而寸土不让。家人捎书请他出面说话,以让邻人退缩。

不久,官员的家人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回信,里面却只有一首打油诗:

千里捎书为打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尚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主动往后退让了三尺,邻人也不甘落后,也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中间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可供村民行走。

3、老和尚携小和尚云游,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4、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5、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

“那女儿呢?”

“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把梦想交给自己为题的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十分羸弱。伯杰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那里,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他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了。”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富丽堂皇的公寓,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在天堂一样适。”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着。

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不什么睡在这里?”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哪里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那里,他不仅领略了典雅的建筑,也见了众多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

“今天,我首先感谢的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完,亿在众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了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赫的钢材大亨特纳,原来就是

30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酒会上,特纳对伯杰说:“当你把我带进寝室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现在,我终于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准备的重要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一生应邀做过无数场的讲演,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就要他即席讲演,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讲演,事前需充分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

有一次,林语堂应邀参观一所大学。参观后,与大家共进午餐,这时校长认为机不可失,便再三邀请林语堂对同学即席讲话,林语堂推辞不过,于是走上讲台,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古罗马时代,暴虐的帝王喜欢把人丢进斗兽场,看着猛兽把人吃掉。

这一天,皇帝又把一个人丢进了兽栏里。此人虽然矮小,却勇气十足,当老虎向他走来时,只见他镇定地对着老虎耳语一番,老虎便默默地离开了。皇帝很惊讶,又放了一头狮子进去,此人依旧对着狮子的耳边说话,狮子同样悄悄地离开了。这时皇帝再也忍不住好奇,便把此人放出来,问他:“你到底对老虎、狮子说了什么话,为什么它们都不吃你?”此人回答说:“很简单呀,我只是告诉它们,吃我可以,但是吃过以后,你要做一场讲演。”

一席话听得学生哄堂大笑。

像林语堂这么擅长讲演的学者,他都不做没有预备的讲演,可见事前预备工作的重要。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堪作为吾人生活的座右铭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终归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哲理故事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结果,不到一星期就回了家。

母亲安慰她: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你不会教书不要紧,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这女孩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是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了。

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抱怨的话。

30岁的时候,女儿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又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并且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问母亲: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什么总对我那么有信心呢?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也许能种荞麦。终归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梦想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理由是70高龄已没有精力跟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作。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

学会运用:梦想虽好,圆梦之路却十分艰辛坎坷。欲使梦想成真,就必须具有圆梦的顽强意志跟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职场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沙砾与黄金

一队商人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行走,突然空中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抓一把沙砾放在口袋里吧,它会成为金子。”有人听了不屑一顾,根本不信,有人将信将疑,抓了一把放在袋里。有人全信,尽可能地抓了一把又一把沙砾放在大袋里,他们继续上路,没带沙砾的走得很轻松,而带了的走得很沉重。

很多天过去了,他们走出了沙漠,抓了沙砾的人打开口袋欣喜地发现那些粗糙沉重的沙砾都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

我曾想了很多次,一直未想出这故事寓意所在。

慢慢明白,在漫长的人生中,时间、责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砾,惟有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将这些普通粗糙的沙砾变成可贵的金子。不紧紧抓住机遇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固然轻松潇洒,但他们生命长河会黯淡粗糙,他们始终发不出金子般灿烂光辉。

更重要的是很多员工以为老板在画饼,工作态度消极怠慢,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为老板不能拿他如何,一旦这个饼实现的那一天到来时,获益的人里面也一定不会有他,与其看着别人满兜的黄金眼馋,不如问问自己,今天我抓了多少沙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学生必读经典哲理故事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在法庭上,律师拿出一封信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你回信了吗?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没有回信!

律师又拿出二十几封信,一一地询问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给予相同的回答。

律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不断咒骂。

最后,庭上宣布洛克菲勒胜诉!因为律师因情绪的失控让自己乱了章法。

寓意:

你也许会说: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为什么用如此的手段取胜?好吧,我们不论这些,也不管洛克菲勒的方法是否正确,但最终的结果是,那个律师因为情绪失控而败下阵来。

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关键,而保持好自己的情绪才是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是一种很滑溜的东西,有时滑溜得让人捉摸不到,但是,不管怎么滑稽,你都要想办法将它捏得紧紧的。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地生存。

有许多人能把情绪收方自如,这个时候,情绪已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表达,而且成了攻防中使用的武器。

有时候,掌控不住情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泄一通,结果搞得场面十分难堪。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这种擦枪走火的状况。但是,聪明人有将情绪马上收回来的本事。

自古以来,评价人的标准,只看一个人的涵养和行事的风格,就知是否可以成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将之风,因此你要成为人上人,除了常识与能力之外,全视其能否将情绪操控得当。

情绪处理得好,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帮你解危化险、政通人和。情绪若处理得不好,便容易激怒,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举止,轻则误事受挫,重则违法乱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念珠不在佛还在哲理故事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位弟子知道。7位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老住持问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名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位弟子留了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老主持又问:“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哲理小故事讲解心能看到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末年,山西有个商人信佛,想在自家的堂屋里立一尊佛像,于是就请来一位老石匠为他打造。商人要求佛像高两米,后半身镶嵌在墙壁内。

老石匠先按尺寸凿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开始加工佛像的正面。正面加工完后,老石匠吩咐徒弟把佛像翻过来,开始加工佛像的背面。

徒弟见此情形,不解地问:“师傅,东家不是说这尊佛像后半身要镶嵌在墙壁里面吗?我们把正面加工好就行了,反正背面谁也看不到。”

老石匠听后,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我们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二字,眼睛看不到,但心能看到啊!”

徒弟听完,满脸羞愧,暗暗发誓一定要跟师傅好好学,不但要学习师傅的技术,还要学习师傅的人品。

数日后,佛像造成了,师徒几人按要求把佛像镶嵌在了墙壁里,然后通知商人前来验收。商人看了,很是满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位商人的老宅动迁,人们在拆除房屋的时候,隐藏在墙壁里的佛像背面露了出来。当看到那精雕细琢的背面时,人们不禁肃然起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半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半是个绝妙的字眼,玲珑万物,若是遇上了它,便得了份妙不可言的味。半窗梅影,正是那横窗的几段傲骨腰肢,惹得多少人痴迷;花半开,眸半启,顿时多了几分朦胧与含蓄;半空烟雨,藏一半于云霾之中,留一半在视野之内,不多不少,刚好对了感觉。

半,不宜过,不宜亏。半池绿萍,满了不免涨眼,少了就太过单薄了。酒意半,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是不会让自己酣醉的,但不也至于滴酒不沾。略略带着醉意,园子里提步花前,此时的花,不浓不艳,不卑不亢。醉意更浓了,让人分不清是酒是花。

如果你喜欢欣赏面容娇好的女子,不妨也选择侧脸相看。琵琶半遮,剩一份遐想,半羞如琴。完全正面,可一览无余,品赏的兴致却被瞬间压缩了。女子的侧脸则是足够凝视的了,精致,随意,一眼就可知其人,但是又不会有囫囵吞枣之感。

最恰当的爱,便是只给一半。爱,太多是溺爱,太少是吝爱。溺爱甚至超过宠惯,想着安排对方的一切,方方面面,妥妥帖帖。给爱的一方,事事操心;被爱的一端,空间全无,强烈的窒息之感。认识这样两个人,一位父母娇宠,在家从来无需伸手,父母不会差遣她,甚至在她动手的时候也会夺过她手中的活计。她找对象的事也是父母在忙碌,考虑男方的工作、家境等,甚至让她在家乡工作,图的是好照顾她。另一位则与她相反,因为家中子女过多,他很少能成为父母眼中的焦点。他们常说,想匀一匀,这匀便是“半”的状态了。

相思也是不宜越半的。相思太浓,深陷于此,便觉得苦了,泪毕竟伤身。相思,一半告知与他,一半自己咀嚼,别让对方听到你啜泣,那样他亦只能与你一同赔泪,别无他法,否则便可不受相思之痛。情在厚处,其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便可退却相思,又何至于独噬相思,一个人为两地的愁苦埋单。相爱的人啊,何须苦罢自己,再去苦煞心上人。

有人说,爱情不是1+1=2,而是0。5+0。5=1。双方要各裁去自己的一半个性,方能完整结合。两个人各留一半,组成最恰当的甜蜜爱心,不可增不可减。

生活的状态难得的也便是这“半”了。半朴半闲之妻在侧,可厅堂宜厨房,想这半生岁月,真真足矣满矣。如若得有半山半水之境,即便抹了半生光阴又如何。

半,是一个适当的位置,不偏不差,如同一个巧合,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房子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河边,有一座老房子。老房子的四周,都是石头和小小的树,还有一些绿色的青草。春天的时候,老房子的屋前屋后,开满了漂亮的野花。有一对小燕子在老房子的屋檐下做了窝。很快,他们就有了可爱的小宝宝。老房子很老了,原来的主人去别处建了新房子。老房子喜欢阳光,喜欢花朵,喜欢飞来飞去的蜜蜂和蝴蝶,喜欢潺潺的小河流水声。

自从小燕子住在这里后,老房子又喜欢上了小燕子一家人的说话声。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像唱歌一样好听。刮大风的时候,老房子把眉头皱的紧紧的。下大雨的时候,老房子把仅有的几颗牙齿咬的紧紧的。老房子用力挺着,保护小燕子一家人。在原来的主人走了之后,在小燕子一家人没来到之前,老房子喜欢看着小河里的落叶,一边看,一边叹息:“叶子漂走了,我也会漂走的。”现在,老房子再也不那么想了。每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老房子就眯着眼睛笑。

又是一个明亮的天。小燕子夫妇去觅食了,他们的孩子在窝里快乐地唱歌。小家伙们不时探出可爱的小脑袋,惊奇地打量着老房子周围的风景。有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老房子摇摇晃晃的,感觉自己的关节很疼很疼,好像要碎了一样。老房子想:“不行了,我真的要漂走了。危险。”老房子摇晃着小燕子的窝,摇啊摇啊,可是,小燕子一家人睡的很香。

老房子往石头上丢了一片瓦,哗啦!两片,哗啦哗啦!十几片,哗啦啦啦啦!小燕子一家人终于醒了。小燕子夫妇赶忙把自己的孩子移到了一棵树上。尽管他们不喜欢乌鸦住过的家,但是现在只能先避一避了。

等他们完全安顿好后,听见“轰隆”一声,老房子塌了。风刮了一夜。第二天,小燕子夫妇看见石头上落满了碎瓦片,在碎瓦片中,他们做的窝还好好的放在地上。清清的小河中,从远处漂来一片落叶。漂呀漂呀,向远方漂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故事,大哲理——陈志宏作品阅读

全文共 1370 字

+ 加入清单

【人文印象】

陈志宏出身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对写作的兴趣,从初中开始,每天写一篇日记成了他必须做到的事情。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小说家或大作家,然而苦心创作的十多篇中篇小说却并没有得以发表,于是他开始转型写短篇故事,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心灵鸡汤”,这种文章就是要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讲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样的创作经常刊登发表。

——《心灵鸡汤温暖多少普通人》/佚名

他的笔下,幸福是一种轮回,总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事实上,人生的幸福,归根到底是心灵的选择,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水穷处,坐看风飘云起;绝望时,静听心跳雷鸣。”这是陈志宏于赠书的扉页留下的一句话。我想,大抵经历过人生风雨、人生沧桑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触。

——《向幸福看齐》/程应峰

【美文链接】

阿尔卑斯山的羊铃

陈志宏

那年,她去瑞士旅游,和一个牧羊人不期而遇。牧羊人是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从车里钻出来,将羊群赶往阿尔卑斯山南麓。牧羊先生开的车居然是豪华奔驰,她暗自一惊,有些纳闷了,能开上奔驰车,怎么还甘愿放羊呢?

带着疑问,她问牧羊人:“这辆奔驰车是你自己的吗?”

他微微一笑,说:“对呀!”

她问:“能开这么高档的车,怎么会放羊呢?”

他说:“我喜欢呀,放羊是多美的事呀!政府也鼓励放羊,给我们发薪水。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从中获得收入,这不是很幸福的事吗?”

这就难怪了。人一旦喜欢上什么,做起事来,就会不计得失,才会有不管不顾的兴头。更何况,牧羊人不但喜欢做这事,还能从中获得相应收入和难得的幸福感。

她不停地点头,释去内心疑团。

牧羊人说:“政府要我们放羊,不为别的,是想制造一种视觉美感,你看呀,蓝天之下,青草之上,绿树丛中,一只只走动的羊多像一片片流动的白云,动感,明丽,多美啊!”

疑团散尽,敬意浮生。瑞士人放羊,不为吃羊肉和剪羊毛,已然超越形而下的物质追求,只在乎唯美的精神享受。她有些感动了,感动于眼前这个普通人的单纯可爱,还有这个国家对美的孜孜以求。

没料到,更绝妙的还在后头。

牧羊人说:“除了如此美丽的视觉效果,我们还追求听觉享受。我们在每只羊的脖子上,挂上一个铜铃铛,它每走一步,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为游客增添一丝悠然野趣。”

她发自内心地称赞:“你们想得真是太细致,太绝妙了。”

牧羊人说:“我是听着山上悠悠铃声长大的,不想让这美妙的铃声在我们这一代消失。因为清越的叮当声,阿尔卑斯山才更纯美,更有韵味。”

听完旅美女作家的讲述,我心怦然一动,仿佛醉倒在一种纯美的意境里。多么可爱的政府,多有个性的牧羊人啊!他们诗一般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没想到,放羊也可以如此浪漫。他们的追求简单却野趣天然——好看好听。铃声和着阿尔卑斯山美的旋律,在蓝天为经,大地为纬的美丽织锦上,添上一朵一朵动感的白花。

面对一只羊,只取肉和毛,是生存之需,只图看和听,那是生活之美。“生”之后,一字之差,照见我们生活的欲望和直白,也让我们看到那遥远国度唯美、可爱和自然的一面。期待有那么一天,美和诗意就像阿尔卑斯山的铃声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如水般静静地回荡。

国际笔会散了,那些日子那些人,渐渐淡出我的记忆,唯独那位开奔驰的牧羊人和阿尔卑斯山的铃声,日深一日地印刻在脑海,渐明渐亮。明灿如月华,清越如诗吟。

想念那群悠然漫步在阿尔卑斯山的羊,还有那如歌如诗般美妙的羊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棵古树的眼泪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经过出去上班的路上,在一旁闲置着三棵古老木的树干。

我一下子被它们吸引住了,它们仿佛在呼唤我。

我轻轻走近,发现树干上有一个牌子,写着:“百年老树,低价出售”。

这一下,可是把我的心顿然地敲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滋味正是一位年轻人的愤怒,也正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小孩的哭泣。

我在三棵古树身边绕着圈子,心里满是感慨,心里想着,如果我是一位植物医生,能不能把他们抢救过来呢?

看着他们洒在一旁的嫩叶,夹着很多的是枯叶,正如他们的发丝,我仿佛看见了树立路旁,在烈日寒风中屹立不倒。

他们老了,发丝正如老人家的银发,他们老了,树干正如站立在边防上战士的腰杆。银发见证了他们的长寿,腰杆看出了他们的坚毅。

如今,这三棵古树,被那一些为了开发建设而狠心的人们杀害,没有人能听见它们的哭泣与哀求,而我,这一刻,仿似听见了他们在呼唤着我。“年轻人,我们老了,是时候要休息了,你不要恨他们,我们的死,如果能换回路上的美好,路两边可以建起房子,人们的生活能更加地融洽,那,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听着,心里难过呀,此时此刻,在我的心里,充满了泪水,古树们仿佛听见了我的心跳与哭泣,也流下了眼泪,泪水结成了琥珀,永远磨灭不去,这,就是这种精神,一种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一种敢于去爱,去恨,敢于去聆听大自然“老人”的心思与它们的哀伤。

我挥挥手,告别了这三位老人家,希望他们永远种在人民的回忆里,希望他们的死,能换回一些热爱大自然人民的哀思。

再见了,三棵古树的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