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普说明文的方法有哪些【精选20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好高考作文开头的三种方法,欢迎阅读。

浏览

5400

作文

124

英语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272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英语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题型一: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题型二: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题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

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怎样快速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先看题目后看文章。一般大多数人做阅读时都是先看文章再做题,这也是考试的最一般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往往在做题目的时候由于印象不深需要重新看文章寻找答案。而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看文章,那么看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就仔细看,无关的可以粗略的看,这样既准确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节省了时间。

每段的首尾句要认真的看。阅读理解的题目中都会出现主旨题。例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对于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都在段落的首句,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在尾句中。所以一定要认真看首尾句。

运用猜测法。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猜测也是一种能力。同样一篇文章,有些人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另一些人能运用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排除错误的选项,找出最有可能的选项。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的,所以平时要多注意知识的积累。

细节题用快速阅读法。有些细节题,比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s nou true?对于这类题则快速跳阅文章,找到相关语句,仔细核对比较,直到找到正确答案。

最后要注意平时词汇的积累。词汇的积累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面临的巨大工程。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些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原著,先去猜词的意思,实在猜不出的时候再查字典,这样对单词的印象就极为深刻,不容易忘记。这比拿着单词本背单词效果要好的多。

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资料的选择

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做完后,我们应该反复的研读真题,思考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风格,从中摸索规律以提高阅读水平与做题技巧。

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比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断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题方法,不能说哪种方法更高明,要大家纷纷仿效。一种方法是先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一遍要快,不理解的地方跳过,然后做题。这时我们心中已大概知道答案的分布,跳过无关部分,快速找到答案所在处,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直到选出正确答案。可以用直接法和排除法相结合选择答案,排除法是四个选项都看,逐一排除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可提高正确率,但花费的时间较长。

另一种方法是先浏览文章后面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读完文章后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接着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英语阅读理解实用解题技巧

一、事实细节题

对于事实细节题,剖析一下不难看出,事实细节的内容不会单独出现,它总会与前前后后的段落内容相呼应。考生只要抓住整体大纲,看懂主题,利用内容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时间空间的关系转换,并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了理解,确定主题,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二、词句理解题

词句理解题主要讲究的是理解题意,通过短文的词、短语或句子的理解来充分理解题意,,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避过,先略读再通读,仔细推敲,尤其是对语境的理解要准确。

三、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最主要的就是注重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抓住关键词,结合有关的生活和社会常识,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进行推断。

四、归纳概括题

适合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通常具体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很多文章从一开头就直接说出观点,表达中心思想。所以对于这类题型,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主题句和主题段,绝大多数的短文类似于语文的老三段,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注意隐藏的中心思想,准确了解文章结构,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注重逻辑关系,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即可。

五、图表理解题

图表题一般最简单,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注意逻辑关系,分析其中的细节,找出符合图示所要求的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兔子的科普说明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爱的动物是兔子。每当我在公园里看到兔子时,我就会想起以前那段难忘的往事。

以前妈妈在市场里给我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子。一只兔子长着一身雪白的毛,而且眼睛是红红的,我叫它“小白”。一只兔子长着一身黑乎乎的毛,眼睛也没什么特别,我叫它“小黑”。两只兔子头上都长着一双长长的耳朵,我叫它“顺风耳”;上嘴唇有一条裂缝,那就是小兔子的三瓣嘴。身体后面有一条短短的尾巴,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

我和这两只兔子结下了友情。一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跑过去看它。我打算喂它们青菜,可它们却从我手里“抢”走了青菜,张开小嘴津津有味地嚼着青菜,吃饱了还用小小的舌头舔舔嘴巴。

我发现小白跑得比小黑快。我经常举行“兔子跑步比赛”。把两只兔子放出来,再离兔子2米的地方放两条青菜,“比赛”就可以开始了。小白只要0。6秒就可以拿到青菜了,而小黑则要0。9秒。小白还有一个特点:爱听音乐。有一次,我拿妈妈的手机放音乐,小白立刻用后腿站起来,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而小黑呢,只要我用手在它的头上摇来摇去,它以为是给它食物,立即站起来,看着我的手。我的小兔子真有趣,没想到它们竟有不同的特点!

虽然兔子已经送给别人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难忘的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好说明文的方法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写作文体,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体。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好说明文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 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 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三、 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1、说明的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引资料,摹状貌,做图表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作比较:这里拿和作比较,突出(具体)说明了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列数字: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 (列举了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解: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3、有时说明文借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帮助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应当紧紧围绕说明对象,依照说明文的要求。

四、 如何写好说明文。

如何使说明文物理并重、形神兼备的呢?首要的一点是观察。说明文写作的前提是对要说明的事物非常熟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成认真观察、深入了解的习惯:

观察要有针对性。要带着问题观察,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最好能在观察前列出观察提纲,观察时要记笔记、画图标。要善于提出问题。

观察时要分清主次。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有概括性观察和特写性观察之分。前一种方法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概貌,后者则利于把握观察对象的细节和特征。由概括到特写、由全局到局部,是观察的一般原理。

观察重在事物的形。要想传神,写出事物的内涵、原理等,则需要有很好的查阅资料、作调查的能力。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洛阳牡丹。在写好它的形状、颜色、品种之外,如果能够考察一下洛阳牡丹的来历、其中的牡丹名品在培育中的科学原理,这篇文章就会有说服力,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洛阳牡丹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的知识积累、广阔的知识面和优秀的调查能力。作为小学生,应当从小注重积累知识和调查能力的训练。比如通过剪报、记笔记、上图书馆和阅览室等途径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写作说明文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有合理的顺序,文章才能条理清晰,让人看得明白。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一般有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等。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等。什么是合理的顺序呢?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特征、规律而定。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往往以空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往往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事物的事理,往往以逻辑关系为顺序。

当然,大多数说明文会综合使用多种说明顺序。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说明顺序,理清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常用的结构层次有并列式、层进式和总分式三种。比如我们以水为题目进行写作,可以先写水的外形特征,再写水的分类,然后写水的用途,这是并列式的写作层次。我们也可以先写水的外形,再写水的成因,最后写水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害,这是层进式的结构层次。先概括水的用途和特征,再一一细述,就是总分式。结构层次能力需发同学们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全文共 5238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作用

【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强调了事物__________的特征。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__________的特征。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加以说明,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资料: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有效训练】

1.关于说明的方法,已经学过了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和引资料。阅读下面几段文章,指出它们各自要说明的是什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你尽管站在蝉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它都满不在乎。要是一只麻雀,就是比这种声音更低微,虽然它没有看见你,一定也会惊慌地飞去。

②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能通十万路电话;一束小小的激光,能同时通一百亿路电话;有一种玻璃丝激光电视电话,通过一根像头发那样细的玻璃丝,就可以使全世界亿万小朋友同时通话,还能相互见面。

③早在公元前2世纪后期,我国汉文帝时有个叫韩婴的人,在他所著的《韩诗外传》中就有这样两句话:“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雪花的结晶形态了。 ④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冬无雪,麦不结”、“入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冬天下上几场雪,预示着来年将要有一个好收成。

⑤一切动物,从眼睛不容易看见的小虫儿一直到能够创造的伟大的人类,都是一样,他们的生活条件,第一是空气。就是那些住在水里的鱼,也只能住在含有空气的水里。如果将一只鸟罩在一个玻璃罩里,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罩里的空气,那只鸟就会立刻站立不稳,经过一阵可怕的挣扎,就倒下去死了。

⑥激光和普通光一样,都是由于分子、原子中的电子运动产生的。发光的过程归根结底都是原子的电子状态变迁的结果。但是,普通光和激光之间也有本质的区别。普通光是自发运动产生的,各个原子发光总是那样杂乱无章,在发光时间上有的早,有的迟,在方向上有的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上,有的又向下,完全没有秩序,所以这种光源亮度不高。而激光却不同,由于是受激辐射而产生的光,能使一个个原子都按统一步调,向同一方向,在同一色彩下发射,因此高度集中,具有亮度极高、颜色极纯、方向极好的特点。

⑦燕子育雏时捉虫更勤,乳燕脱壳而出,呀呀待哺,忙得老燕雌来雄往,跟穿梭一般不停。那情形,正如白居易所写:“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老燕一年育雏两回,有人计算:从4月到9月,一对燕子及其子女,要吃掉大约100万只昆虫。这对保护人类健康和农作物生长,贡献不可谓不大。所以,燕子是农业上的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

2.阅读《一天的行为与健康》,回答:

(1)什么地方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2)什么地方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的目的是什么?引用方式有什么不同?

一天的行为与健康

人人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然而健康的身体并非人人可得。健康通常属于懂得爱护身体、会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的人。

一天24小时的生活周期内,每人要完成许多作业——从起床到吃饭等一切活动。完成各项作业的方式方法,都同你的健康关联着,不是促进健康,便是损害健康。

清晨,有人贪图舒服,爱睡懒觉,当感到再躺下去要误事了,才无可奈何地穿衣,匆匆漱洗、吃早饭,手忙脚乱,丢三忘四,拎起书包就往学校跑。从懒洋洋一下子进入高度紧张状态,造成人体生理心理反映很不适应,长此以往,会成为致病的根源。有的人就不是这样,闹钟一响,即从容不迫地起床,有条不紊地搞好个人卫生,跑跑步,跳跳绳,活跃了身心,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实践证明,遵守科学的作息制度的人比睡懒觉者健康,学习和工作效率高。

一日三餐,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体内产生的热量和供脑力、体力劳动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强劲的肌肉,魁梧的身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水分构成。此外,还有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参与全身错综复杂的生命运动,缺一样都不行。缺少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缺钙会得软骨病,等等。一种营养物质承担好几种生理功能,因此缺少了某种养料,对人体健康与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每种食品含有的营养比例是固定的,食品单调,盯着某样东西,就无法保证体内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要使自己健康成长,务必杂食;偏食是最不好的习惯。任何美味的食物,都不能进食太多,否则,不但会胀坏肚子,使肠胃消化负担过重,还可能因营养比例失调而使身体受害。

行为举止,无不同健康有密切的联系。坐要正,站要直,这对少年儿童尤其重要。少年儿童骨头中无机盐少,所以骨骼柔软,可塑性大。坐或立常处于歪歪扭扭状态,就容易造成畸形发育,难以求得健美的体态。有的人长时间低头弯腰写字看书,脊柱变了形,长成“驼背”。驼背的人肺活量小,体质差,容易感染肺结核。小学生背书包,左右肩膀须交替使用。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让全身206根骨头和浑身上下无数块肌肉,经常获得锻炼和发育

的机会。 学习、活动都有生理卫生标准,占生命三分之一时光的睡眠也大有学问。一个正常人,经过白天忙碌后,晚上总要睡觉,这是全身必要的休息和调整,生命的节奏就在于这样周而复始。俗语说:“一夜无困,十夜不醒。”意思说,人一天不睡觉,就会搅得十天昏昏沉沉。这话虽有些夸张,但长时间不休息,对身体是确有损害的。有人用狗做过实验,不给它吃东西,可活上一个月;若不让它睡觉,很快就会神志不清。有些人在迎考的日子里,连续开夜车,造成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焦虑不安,结果事倍功半,实在得不偿失。一般7至15岁的少年儿童,每天应睡10小时左右。

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涉及生理卫生、心理卫生、环境卫生等许多问题。上面提到的,仅是每天要遇到的几件事,比理解它更重要的是实行。少年朋友们,认真生活吧!让健康伴随你。

3.阅读《壮丽的长江三峡》,对后面的一些看法进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壮丽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以壮丽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它西起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204公里,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同,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三峡的第一个峡叫瞿塘峡,又叫夔峡。长江流到了这里,骤然变窄,最狭窄的地方只有一百米。两岸峭崖壁立,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峡口有夔门,有

人说:“夔门天下雄”,意思是说,天下最雄伟的景色莫过于夔门了。

瞿塘峡全长只有8公里,人在船上,抽两支烟的工夫,就过去了。这8公里是三峡最险峻的地方,江水的最大流速,达到每秒8米,每小时20多公里。在这样的峡谷里航行,峭壁参天,奔涛拍岸,使人惊心动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这样描写:“舟行瞿塘口,两耳风鸣号??篇舟落中流,活如一叶飘。”郭沫若同志的诗中也有“若云风景异,三峡此为魁”之句。 瞿塘峡内,以前有块巨大的礁石,叫滟滪堆。船进峡的时候,掌握不稳,会被汹涌的急流冲到滟滪堆上,撞得粉碎。解放后,人民政府疏通河道,把滟滪堆炸了,过往的旅客不用再为葬身鱼腹而提心吊胆了。

过了瞿塘峡就进入巫峡,巫峡自四川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约40公里。这里水道曲折迂回,两岸奇峰兀立。船在江中行驶,好像处处被大山挡住去路,但是驶到跟前峰回路转,前面又展现出一段水道。两岸都是奇丽的山峰,形态变幻无穷,这就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有人形容这一段峡谷“是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

欣赏罢这条“山水画廊”,就到了西陵峡。西陵峡自官渡口到南津关,全长156公里。古人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说法。这里有几个险滩:青滩、泄滩、崆岭滩。过去,这一带触礁沉船的事故屡屡发生,青滩北岸还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解放后,这些险滩经过整治,数千吨的轮船都可以安稳地通过,险滩已经成了历史陈迹了。

在这条长达240公里的峡谷里,不但自然景色雄伟瑰丽,还流传着跟许多名胜古迹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瞿塘峡的白帝城,是三国时代“刘备托孤”的地方。相传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亲自率兵征伐东吴,为义弟关羽、张飞报仇,不料被东吴大将陆逊杀得大败而回。刘备退到白帝城,无脸回成都见群臣,就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宫,扎了下来,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他把诸葛亮召来,托诸葛亮扶助他儿子刘禅料理国事。因为有这段故事,白帝城成了历史文人喜欢游历的地方,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篇。

这里的每一段峡谷,每一座山峰几乎都有美丽的传说,其中以“巫山十二峰”的故事最为动人。传说有十二位天女悄悄到人间游玩,看见巫峡航道险阻,决定留在这里保护过往的航船。日久天长,十二位天女化成了十二座突兀的山峰,其中最俊美的叫做“神女峰”,传说是西王母的小女瑶姬化成的。“神女峰”在长江北岸,远远望去,有如一座亭亭玉立的少女。毛主席《游泳》词中有“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名句,其中的“神女”,指的就是这座神女峰。

文学家经过三峡要写诗作文,抒发对三峡壮丽奇景的感情。科学家想的是怎样让三峡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为人类造福。长江从重庆到宜昌河道长500公里,落差达140米,可以分段筑坝,利用水力来发电。毛主席在《游泳》这首词中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就绘出了这幅宏伟的图景。

现在,利用三峡水力的想法正在开始变成现实。宜昌上游的葛洲坝一个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在修建中,峡口水上、岸上,正是一片繁忙景象,水上,装载着建筑石料和其他物资的驳船,穿梭不断;岸上,起重长臂耸然林立,载重卡车呼啸而过,这里将筑起一条长达二千多米的大坝,把长江的水截住。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发出约138亿度电力,还将抬高三峡的水位,改善三峡的航道,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也可以基本解除。 到那时候,三峡不但更使游人们神往,而且也为四化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①“长江三峡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是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长江三峡的特点。( ) ②先说瞿塘峡,再说巫峡,然后说西陵峡,这属于分类别的说明法。( )

③第一段引用李白的诗,既说明了三峡的奇丽,又使行文显得生动有趣。( )

④第七至第九段介绍有关三峡的传说和历史故事,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

⑤文章多处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如,“有人说:‘夔门天下雄’??”“有人形容这一段峡谷是‘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古人说‘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说法。”等。( ) ⑥“文学家经过三峡要写诗作文,抒发对三峡壮丽奇景的感情。科学家想的是怎样让三峡蕴藏的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为人类造福。”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⑦“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发出约138亿度电力。”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4.用作比较、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也可以同时运用其他说明方法)写篇说明文,内容自选,题目自拟。写完后,要注明什么地方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什么地方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什么地方用了其他方法。

提示:这是限定说明方法的说明文,目的是为了通过写作实践真正掌握某种或某几种说明方法。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内容适合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要想在文章中运用作比较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要认真考虑选什么内容,拟什么题目。

[附]参考答案

1.

①说明蝉没有听觉。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②说明激光的特征。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说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后期人们已经注意了雪花的结晶形态。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④说明下雪预示来年将要有好收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⑤说明动物的第一生活条件是空气。用举例法。

⑥说明激光具有亮度极高、颜色极纯、方向极好的特点。用作比较的方法。

⑦说明燕子是农业上的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和列数字的方法。 2.

(1)第三段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拿遵守科学的作息制度的人同爱睡懒觉者作对比,说明科学合理地生活有益健康、学习和工作。作比较的方法起到了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2)第六段用了引资料的方法:先引俗语,再引实验资料。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睡觉的重要。俗语的引用方式是直引原文,实验资料的引用方式是摘引原意。

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说明文的三种说明方法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小编收集了说明文三种说明方法,欢迎阅读。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浅谈借助形象思维教好说明文的方法

全文共 2956 字

+ 加入清单

就语文教学而言,初中学生对那些形象性较强的叙事类文体感兴趣,而对说明类文体(说明文)缺乏兴趣。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让学生较好地掌握阅读和写说明文,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分析说明类文体的特点,我认为,说明文并不只是抽象的解说事物,像其他叙事类文体一样,有抽象,也有情感。就是说也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借助形象思维方法来进行说明文的教学。

如何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来教好说明文呢?

一、抓住关键词语,启发想象,从解说事物的准确性词语中使学生领会被解说的事物及其特色。

本来,形象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神与物游”,而被解说事物的特征大都被体现在一些关键的词语上。如果我们让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关键词语,那么抽象的解说同样可以“活”起来,学生就有可能“神与物游”。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两句话。教学时,我先要学生图示这一物象,并要求依课文申述理由(在这个图示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意误导,在词语的解说中,可以进行斟换或删除的比较)。结果,大家都明确一边画两个小拱是由“各”字决定的;小拱不能画在大拱的两端或其他位置,是由“肩”字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讲解说明文的特点之一,就是用词的准确性。“各”字准确地说明了小拱的数量,“两肩”不仅准确地说明了小拱的位置,而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把这座桥梁的石拱形状,形象而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若换一个字,就很难收到如此的效果。这样,学生对赵州桥不但造型美观,而且结构坚固(小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的特点就有了深刻的理解。由此,深深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此课中还有许多词语,如“大约”、“几乎”、“左右”、“有些”、“全部”“在当时”、“最”等等,我把这些词都拿出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去掉它们换上另一个词,句子意思会不会有变化?是不是不够准确了?从而使学生懂得说话写文章用词造句都要经过认真的推敲,周密的思考,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学生在体会说明文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周密性中,思维也会渐渐变得周密起来。

二、利用文学因素,用再造想象的规律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体会说明方法的生动性。

所谓再造想象是指根据对于某种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这一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即在脑子里“放电影”。在教学中,借助于再造想象,使学生头脑中重现出教材中所说明、描绘的事物,培养、丰富和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牢固地掌握知识,并转化为技能。

初中课本说明文中不乏形象描述的部分。教学中,只要注意引导“观文”、“览物”,带入那些以描写作为说明手段所创造的情境,体验一定的情感,就会由于美的感受而引起兴趣。梁衡的《晋祠》是一篇“发现美,表现美”的优秀说明文。作者把准确说明与生动描写相结合,充分表现了古晋明珠——晋祠的自然美与社会美“浑然一体”的突出特征。讲说时,我注意抓住那些以动写静的动词,引导赏析,带入情景,让每个学生头脑中放映出晋祠。文中写山,用了一个“拥”字,表现其巍巍的气势之美。山拥抱着祠,“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轩榭”的祠,多么壮伟;祠,偎依着山,高大、幽深,景色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魅力无穷的山,何等怡适。文中写树,用了“荫护”一词,表现其苍劲的风骨之美。树,以自己“挑着”的青枝,“如盖”的绿叶,“荫护”着古老的祠,好大的力量;祠,正由于隐身于“托天”、“拔地”的古木荫中,才显得格外的幽静而典雅,这又是多么的美好。文中写水,用了一个“飘”字,表现其柔静之美。晋祠的水多、清、静、柔。作者把水与祠和其他景物连在一起写。水在祠中“穿”、“绕”,祠在水上“飘”着,水面有波,是微微的波;水“带”在流,是静静地流……水中有景,是数以万计的亭台楼阁的倒映之景。可以想象,在那景色如画,“飘带”如“织”的水边游览,移情于物,该是一种何等美妙的享受啊!由于生动的动态描写,本是静止的历史文物“三绝”,也处处给人以动势感,动则生势,势则感人。千百年来,山因祠而名,祠以山而存;苍劲的树,柔静的水,都成了古祠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美丽的自然风景,璀璨的古代文物就是如此动人的“浑然融为一体”!教学此文,由于我引导学生“观文”如同“览物”,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练习写说明文时,也初步学会运用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中,借助课文本身的文学因素,将学生引入描述意境,不仅能促进对被说明事物的理解,而且能学到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三、分析具体形象,揭示本质,把握说明文的主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从具体形象入手,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教学说明文,自然应该本着这个原则,通过各个局部形象的具体的分析,抽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教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时,我先具体分析它的位置(在天安门右前方)、外观(面积宽、体积大、轮廓巍峨、色调淡雅)、内景(装饰富丽堂皇,立面层次繁多),先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画面。然后通过抽象概括,得出“雄伟”的印象。分析课文中“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架”这句话时,我引导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来理解,北京是祖国的首都,长安街是北京的一条主要街道,它的路面会有多宽?可能比我们娄底新城的街道路面要宽些吧。而大礼堂顶部的钢屋架却比长安街路面还要宽。这时候,学生的头脑中马上就会放出“电影”,形成鲜明的画面,即使没有到过长安街的学生也可以间接地想出大礼堂的宽度,并由此抽象出大会堂“雄伟”的本质特征。课文用“七十六米”、“六十米”、“三十三米”、“八万六千立方米”分别说明了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和体积。我引导学生把万人大礼堂和教室比一比(公布了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数据),通过比较想象,学生就会深深感知到,课文运用这些具体数字,不正表明了大会堂的雄伟吗?这样从形象思维入手,抽象出人民大会堂结构整体所形成的雄伟的风格特点,而这也正是这篇说明文的主脉,对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性也是不无裨益的。

四、依据逻辑结论,展开幻想,深化说明的主题。

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揭示了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之后,说明文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因为说明文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和读写说明文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例如前面提到的《中国石拱桥》一课,作者对芦沟桥的桥面装饰作了生动的描绘,“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态,惟妙惟肖”。对石狮子的这种神态逼真、活灵活现的刻画,显示了桥的高度艺术价值,增添了说明的文采,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带解说性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段,无须多做分析,只要张口诵读,闭目神思,细细品味,便可以想象到作者观桥时的那种喜悦之情,体会到作者作此文时那种对祖国古代灿烂文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赞颂之情。同时,学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科学家、科学事业的热爱景仰之情就会涌上心头,增强民族自豪感,立志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说明文有哪些写作方法

全文共 8845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写作方法,欢迎来参考!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科学地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特点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并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生活。(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在阅读自然科学类说明文和科学类说明文的过程中,能理解说明顺序,分析基本说明方法的作用,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信息,准确把握说明对象,掌握说明内容,获取科技和人文知识,从而培养科学兴趣和人文精神。

说明文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议论文、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国石拱桥》。语文课本上的《恐龙》《海底世界》等等。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中国石拱桥》)。

特点  说明文虽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作说明文的角度讲,如果能确切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文就能写得有声有色,文采斐然。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后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前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引用说明、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的顺序

总体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说明的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总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个别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据这些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 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我们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并且还有梁衡的《晋祠》描写圣母殿——围廊——屋架——廊柱——屋顶——泥塑;《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空间顺序,按空间部位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知识概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P根据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二)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三)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b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f: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二、梳理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到次、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一般到个别(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总到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能还是不能)。(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①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一般往前找)。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牢记】总之,无数次的考试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文体的阅读题,我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说明文也不例外。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事理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3750 字

+ 加入清单

事理说明文复习什么、如何复习,大家都知道。可为什么会出现有些人复习效果好,另一些人却不尽人意的情况呢?究其原因,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复习过程中是否有“深度”的思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事理说明文阅读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一、 归纳说明中心,要着眼:为什么是这样的

说明文必须围绕中心进行说明。说明文的中心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理说明文是阐明抽象事理的,这种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关系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等,其特征常常隐藏于内,须从性质、原理、功用、成因等着手把握。即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要使读者不仅了解事物“是这样的”,而且要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以课文为例,要归纳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的中心,就必须从成因的角度揭示花“红”的原因。

归纳事理说明文的中心既要着眼从全文去整体感知内容,也要重视对重点语段的整体概括与理解,抓准揭示事理的中心句与关键句。

题例: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第四段,请辨别出造成沙漠中出现“魔鬼的海”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时候有魔鬼在作怪。

B. 沙漠里根本就没有光怪陆离的现象,这是古人的错觉。

C. 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D. 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高许多。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理解与把握事理的能力。要准确提取信息,首先要读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在文章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和归纳整合,在甄别信息的“真”“伪”时,要排除那些属于“现象”的信息和“不科学”的信息,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我们很快就能抓住“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这句话,准确作出选C的正确判断。

归纳事理说明文的中心,除了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通常出现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外,读懂文章、熟知文章内容也是关键。

二、 分析说明顺序,要理顺:内在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说明顺序是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不同要求来选择的。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性质、原理、功用、成因等,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主要运用逻辑顺序(有时也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相结合)。逻辑顺序有很多,如: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假设到证明等等。时间顺序主要表现为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或事物的生产、工作过程。空间顺序主要表现为上→下、左→右、前→后、远→近、内→外等。无论是哪种说明顺序,我们都必须通过句与句、段与段的内在联系去把握。

题例:根据说明内容,写出活版印刷的简要工作流程。(《活板》)

这道题目意在弄清活字印刷术的工作顺序。我们要通过对选文语句之间关系的分析,抓住“其法”“欲印”“用讫”等关键词语,理清其工作展开的过程:制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

1. 要分析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说明文的层次或段落中都有表明中心意思的中心句。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再概括其要点。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再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先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然后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以课文《叫三声夸克》为例,如果抓住“物理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最里面是什么?”“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金子吗?”“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吗?盒子里还有盒子吗?”等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的句子,联系起来思考,全文的逻辑顺序就十分明晰了。

2. 要重视标志词、句的提示功能。

说明文的三种顺序各有不同的标志词,如表时间顺序的时间词、表空间顺序的方位词、表逻辑顺序的内在关系词等。抓住它们,判别文章的说明顺序就比较容易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二至七段在介绍花红的内部原因时就用了“首先”“还需要”“还有”这些表逻辑顺序的标志词。

有些起过渡或总结作用的句子也能对文章的说明顺序起到提示作用。

题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可以说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人工培育的成果,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道题提示我们:课文解释花红的原因是按照从“自然选择”到“人工选择”的整体思路安排的,这是由古到今的纵向说明顺序,而且“是……更是……”句式体现的是递进的关系,因此不能调换。

三、 指认说明方法,要突出:具体作用是什么

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比较容易,复习时抓住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去理解即可。讲出说明方法的具体作用稍难,因此,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这一部分。只要明白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清楚、让说明的事理更加明了,再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抓住语境中的重要信息,讲清其表达上的具体作用就不难了。

题例:阅读《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第二段,说说作者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各种说明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如:下定义能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严密性,简明扼要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子能把事理说明得明白、易懂;分类别可以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明白;列数字能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作比较能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打比方能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摹状貌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生动形象等等。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表达作用都可以套用这些话呢?显然不行。因为任何说明方法都是针对具体的说明内容而言的,完全套用这些话,就失去了针对性。做这道题时首先应找出例子,然后在语境中筛选出它说明了哪些具体特征或事理。抓住这个信息后,说明方法的作用就明确了。原来,作者把千百年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是为了说明知识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把事理介绍得通俗而生动,富有趣味。

课本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这里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精确地说明原子核十分微小。

四、 赏析语言特色,要思考:准确、严密在哪里

准确、严密、科学、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把话说得恰如其分、符合客观实际是对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这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的词上,还表现在一些插入语或关联词上。因此,分析、体会这些词语是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和功能等,将有助于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1. 要体会精确、肯定的语言。

题例(1):“昆虫参与自然选择,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中的“参与”能换成“主导”吗?为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道题目就要求从“参与”“主导”的表意程度上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造成各种不同植物和花色的原因有很多种,昆虫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参与”一词科学地说明了昆虫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应有的作用,如果用“主导”就与客观实际不符了。“参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题例(2):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请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A. 自古以来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了。(《叫三声夸克》)

B.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体会语言的表达作用,同样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进行,要突出针对性。“都”,强调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认识,说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这一认识根深蒂固。“仅”,说明人工选择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却大大加速了花形、花色的变化过程,突出了人工选择的优越性。

2. 要特别注意那些看似模糊、不确定的词语。

这些词语也是语言运用准确、严密的体现。课本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题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A. 基于长期的经验,我似乎发现,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这种境地:知识越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B. 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岸边,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似乎”和“约”都不可以删除,因为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似乎”表明“我”的发现是无意识地形成的,从朦胧的感觉而逐步清晰,删去后就没了这层意思。“约一百米”表明这是目测、猜想的结果,作者并没有经过严密的测量,“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五、 关注表达方式,要牢记:服务的宗旨什么

一般来说,说明文中的记叙、描写、议论都是服务于说明的。记叙,能使事理过程具体清楚;描写,能使事物形象、生动;议论,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复习时,要牢记表达方式的运用目的,关注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特定作用。

题例:阅读“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选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细致记述他寻蝉的发声原理的过程?(《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由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我们在思考记叙的作用时,就应该从这种表达方式对说明事理的作用这个角度去探寻原因。这样,我们就不难明了:细致记述是为了表现他的探索精神,突出“科学无止境,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一事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兔子的科普说明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一只小白兔,十分可爱。

这只小白兔刚到我家的时候,看上去十分胆怯害怕的样子,我刚一松手把它放到地上,它就惊慌地四处逃窜。我越追它越跑,几个回合下来,我累的直喘气,小白兔则缩在角落里不肯出来。我拿来一把鲜嫩的小白菜试着去喂它,它一见到小白菜就迅速的蹿过来从我手中拽走,然后又躲回角落里去吃。我知道这是小白兔和我还不熟悉哩,我不气馁,坚持每天放学喂它吃青菜,一个星期后,小白兔终于肯直接在我手里吃食了。我兴奋极了,我就要和小白兔成为好朋友了!可是我这个好朋友还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随地大小便,我要帮它改掉!

于是我在显眼的地方给它放置了一个便盆,可是它还是乱跑,而且还边跑边拉屎,时不时还撒尿,完全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看来我的这个计划要泡汤了。这时,妈妈告诉我说:“要想小白兔养成定点大小便的习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你要坚持训练才行。”我急不可待地追问:“要多长时间呀?”妈妈说:“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可要有耐心哟!”我看着可爱的小白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

对,我要帮小白兔改掉坏毛病,也要帮自己养成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科普说明文教学策略

全文共 2252 字

+ 加入清单

一、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1.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科普文凭借着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让他们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如《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2.了解说明方法,品析语言文字,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一篇篇科普文,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在介绍国际互联网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

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在课堂上,若能引领孩子进行细细品味,了解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就会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提高阅读这一类文章的能力。

3.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习得表情达意的逻辑性

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每个句子的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一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一克隆造福人类一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通过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二、科普说明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重视读

读是传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尽管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和文体不如文学性的作品那样有感染力,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会包括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

(1)读懂科学与知识

科普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

解。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的第一小节,围绕“孪生兄弟”展开。正因为四个“同样”,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

“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这是全文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时,就应该抓住这四个“同样”,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读、齐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书方式,走进文本,读通读顺课文,读懂科学与知识,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读出准确与生动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第一节引出了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心问题“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余下的课文则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敏锐地抓住“推测”与“推断”,让学生把“推测”和“推断”调换一下,读一读,再说一说觉得怎样,并发表白己的看法。学生不难发现:火星和地球上有没有水和生命,是人们根据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点进行的一种想象、估计;而用推断,是因为在做钻孔分析之前,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火星河床,所以,科学家们的判断就更加肯定。抓住这些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2.巧妙写

(1)仿

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习作的兴趣,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恐龙》这篇文章时,可先让学生比较“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两句话,体会第二个句子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让学生估算雷龙的实际重量,调动学生积极想象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音,具体感受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让大家感到形象、具体、生动。最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雷龙的方法,用几句话来描写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一些小动物,如狗、猫等。

(2)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然后,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入感知文本,体验到“干瘪生硬”的说明文同样需要巧妙的架构和生动的语言。由此可见,适当的改写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二度对话文本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3)补

补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

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当学习到“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写练习:

“想象一下,未来的餐桌上会出现哪些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呢?”当学习到“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可以启发学生补写“这座海底城市会是什么样的?”请抓住一个方面写一段话。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科普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恰当、合理之外,还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知识,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全文共 5637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说明方法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知识概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P根据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二)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三)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b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M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f: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二、梳理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到次、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一般到个别(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总到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①的说明顺序对②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能还是不能)。(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①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一般往前找)。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牢记】总之,无数次的考试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文体的阅读题,我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说明文也不例外。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说明文阅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3936 字

+ 加入清单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下面为同学们整理了说明文阅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说明文是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语文测试必考的一种文体。所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对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复习备考效率非常重要。

不论命题者如何出题,同学们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掌握说明文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明白说明文答题程序,都是能够顺利答题的。笔者结合近几年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及题型,提供一些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对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例1: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是想说明……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在《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其中,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就是以上三段文字的第一句: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三、如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经常出现的考点,其类型如下:

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引用说明)的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2: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作用是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3:人工消雾有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气空中混合,促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例4: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就好像鸭蛋的蛋黄。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5: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 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上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说明了臭氧浓度过高对人体的危害。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例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解析: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引用说明应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如何分析“说明的顺序”

考点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一: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多用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南西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局部、总—分。

对策二: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五、如何分析“说明的语言”

分析“说明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科学)、风格(平实、生动)。

知识要点: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即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说明。

类型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例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通常”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 公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产生的震荡波引起的。

解析:“通常”表明这只是一般情况,说明除了地震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引起海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8: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

解析:“一丝”说明变化之小,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变化对动植物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类型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示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多”“有余”等表示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语,并体会。

对策:找出准确性的词语,然后说明其作用。找词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2)找有模糊数据的句子;(3)找使用限制词语的句子。

类型5 指示代词的含义。

类型:“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对策:找指示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离其最近的一句话。要注意有时指代的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例9:巴西生物工程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据介绍,科研人员正在根据蝗虫的这一特殊技能,着手研制开发车用行驶监视装置,以帮助减少公路上日益频繁的撞车事故。

文中的“这一特殊技能“是指什么样的技能?

解析:这一特殊技能指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

六、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七、如何分析“文段的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八、如何分析中心句

类型1 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九、如何解答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说明文方法教学设计

全文共 1868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 体会作者在介绍说明对象时材料的详略安排。

3、 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的自豪感。

二、 教学重、难点

1、 理清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 体会材料安排的详略得当和说明的条理性。

三、 课时安排及教师准备

1、 时间:一课时

2、 准备:PPT课件

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金秋十月,盛世华诞。天安门前,大阅兵那威武雄壮的场面,仍在我们的脑际反复展现。而在天安门的后面,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黄传惕的文章一起去游览那宏伟壮丽的宫殿。

(二)学生浏览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同学合上书,一起欣赏《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影片。看完之后,请说说你知道了故宫里的哪些建筑物?

(学生凌乱地说出一些建筑物的名称,教师点评:“如果不按一定顺序来介绍事物,就没办法向别人说清你所要介绍的对象”。)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建筑物的名称,并把它们按顺序排好。

(三)看故宫平面示意图,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详略安排。

1、 教师演示故宫的平面图,各种建筑物由南到北依次出现。

2、 教师提问:作者在介绍故宫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回答:按照由南到北的游览顺序行文的。)

3、 教师提问:文中出现的宫殿名称不下十个,不可能面面俱到,请问作者详写了哪些宫殿?

(学生回答:详写了三大殿中的太和殿)

(四)细读文中描写太和殿的段落,了解如何详写说明对象。

1、教师提问:文中哪些段落是详写“太和殿”的?

(学生回答:5-8段是写太和殿的)

2、请四名同学每人读一段5-8段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你读的这一段,介绍了太和殿的哪个方面)

(学生回答:第5段:外观(大小、颜色、构造);第6段:内饰;

第7段:位置;第8段:功用。)

3、细读文章第6段,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太和殿的内部陈设的。 (学生细读课文后,讨论得出:作者是按照容中间到两边,由平视到仰视,即从下到上的顺序来写的。)

4、教师强调:在对室内进行介绍时,一定要先选好立足点,再围绕这个立足点用准确的方位词介绍其它事物。

5、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太和殿呢?

(学生讨论:它是故宫最大的建筑,最具有代表性;它是皇权最集中、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五)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

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看它们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开头是引出说明对象,结尾是总结全文,在文章结构是是“总—分—总”结构。

(六)总结本课的学习心得

在介绍规模宏大的建筑物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按浏览顺序来介绍;在介绍内部陈设时,一定要选好立足点,用准确的方位词来介绍;在材料的安排上一定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七)课堂实践

(学生欣赏一幅卧室图片)

教师提问:

1、 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这个房间的总体印像。

2、 你将以哪一块作为立足点,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个房间?

3、 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介绍重点介绍对象,会分别从它的哪些方面来介绍它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把学生们说的内容攒在一起形成口头作文。出示范文《我的卧室》,加深体会)

(八)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以《我们的校园》为题,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五、 板书设计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

文章结构:总

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整体:游览顺序 局部:立足点 (外观、内饰、位置、功用) ——分——总

一、导入新课

金秋十月,盛世华诞。天安门前,大阅兵那威武雄壮的场面,仍在我们的脑际反复展现。而在天安门的后面,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黄传惕的文章一起去游览那宏伟壮丽的宫殿。

二、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首先巩固一下生字词

生读一遍 生领读 其它跟读两遍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击磬(qìng)鎏liu金 鳌头áo 迥然不同jiǒng 蟠龙(pán) 琉liu璃li

2、其次检查一下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通过预习现在你对故宫知道多少呢? 请用一句话说一说

三、预习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吧。

1、我们先选出7位声音响亮动听的解说员。

2、同时在听时。请六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游览的平面图。每三人一组共同完成。

3、其他同学在下面边听边完成两个问题:1、按文章的说明顺序用铅笔填写115页的图。2、看一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3、并找出介绍最详细的地方?

师生评价黑板上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

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写作能力为最高,写作能力又以说明文写作为最难。现根据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说明文写作的教学技巧作简要论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由形象具体的个性化操作上升到抽象知识的关键一步,这样获得的程序性知识是加上了个体亲身感受的、一旦拥有便终身不忘的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技能后概括出来的“真知”。

总之,说明文的写作,我的经验就是引导学生首先获得关于说明对象的知识,再进行口语演练,最后形成文字;在作文讲评的时候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成文的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形成关于技巧的程序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亲身感受、亲自发现的特点,使学生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并形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说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一) 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事物往往有方面的特征,介绍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因此,要写好说明文,还必须把握说明文的中心。如:《漫活圆周率》是一篇介绍数学基础的说明文。文章题为“漫话”,并没有漫无边际地随意堆砌关于圆周率的材料,而是围绕求出圆周率的更精确的数值这个中心,向人们介绍了古今中外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数值所做的贡献。

抓住事物特点,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说明文的一个重要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写作者必须在写作前对被 说明的事物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懂得只有熟悉被说明的事物,认识并掌握被说明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科普说明文类作文

全文共 3711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筷子】

筷子身带五颜六色的小木棍,筷头的筷嘴下,筷头大,远看他像一个人一样,但近看,他却像一棵挺拔的松树,横看还像一根长长的标枪。

因为在古时候人们是吃生的食物,可是,后来因为有了火,人们就开始吃熟的食物,但是,总是把手烫伤,这就是最早的筷子。当然,现在的筷子已经做的越来越精细了,使用起来也越来越方便了。

可以顺利地将饭菜送入口中,在遇到大的肉块时,用筷子夹住肉块,启到动物爪子的作用,人之所以文明斯文于动物,就是人会用筷子。

有多种筷子筷子有很多类,有竹类、木材、金属、动物骨骼、各种化工材料等。其中,名贵木材……其中,名贵木材,如红木、楠木;、银……,首先部分人会觉得店面里面的筷子不干净或者怀疑店里没有消毒就把筷子放到桶里面了。

还有就是外卖的话,用一次性筷子由于身边没有筷子,就会使用一次性筷子也有些贪图方便,不用洗筷子也使用了,店家也避免筷子的损坏和去掉洗筷子的步骤,就采用了一次性。顾客就不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篇二:网络与我】

按下桌面上的“e”字符号,使我走进网络的天地里,打上关键字,数千个网页立即出现,让我一一的探索现实生活中缺少的那份自由,都可在这虚拟的天地里自由的奔跑;许多现实无法实现的梦想,都可以在这片天地里成真。

但是,简单又快速的动作,让我逐渐沉迷在这片虚拟的天地里,遗忘现实的责任。在我身旁,有许多朋友离不开网络,曾经我和他们一样,下了课只担心能不能玩电脑。常常一开始玩网络游戏,就无法克制自己玩的欲望。时间一久,不但近视加深、体力变差、功课更是每下愈况。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开始迷惘,网络的神奇和神秘使我不由自主的想靠近,而沉溺于网络的世界而耽误了学习,成了我的苦恼。

我曾经有个惨痛教训:我订购了一台随身听,图片上物美价廉,我二话不说马上叫妈妈订购,但实际上的物品,却是使我大失所望,让我了解到网络拍卖,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网络是帮助我们查阅资料或适当的休闲,而不是让我们毫无节制的玩电脑游戏,或是被有心人士做非法的事情;网络是要被用来使用在正当的用途,小心提防各种的诈骗。

【篇三:森林】

说到森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还是要跟大家来介绍一下。

森林的作用为:对土地。空气。和人的作用。对土地,首先为下雨时,森林的树冠像一把把大伞,挡住了一部分雨水,不让他们直接冲刷地面,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孤枝败叶也能够挡住一部分雨水。如果没有森林的保护,到了讯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对空气也是有很大的帮处,现在的空气污染随处可见,但森林吸收到足够的阳光后,就会制造淀粉,而制造淀粉的同时也会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氧气。

对人们的帮处是最大的,就前面两项来说事实告诉了我们。你想,水泛滥成灾,谁受苦啊?没有了氧气谁能呼吸啊?森林不但可以避暑,而且还可以优化城市,还可以做家具……

可是一些贪婪的人却得寸进尺,乱砍滥伐。所以现在大片森林屈指可数,空气也得到了破坏,河山经常泛滥,给人们带来灾难。

现在我要对他们说:如果没有了森林,那人类怎么办?如果没有了地球,那我们有能够去那呢?好好珍惜和爱护森林吧……

【篇四:电脑的自述】

我是一部功能齐全、外型亮眼的电脑,不但俱备完整的资讯,还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功能。我能让你即使不出门,也能够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不用上街,也能购买到你想要的物品;让你不必到图书馆,就可以阅读很多书籍;还可以让你玩很多不同种类的游戏。除此之外,我还是人类生活上的好帮手,我不但能看家,还可以远端监控、记事、预约、订时,更可以节省许多人力上的开支,可说是无所不能,照顾人类无微不至啊!

我希望我的主人,是一个爱物、惜物的好朋友,而不管在任何时刻、任何时间,我都会和他好好配合,尽我所能,提供主人最完善的需求,使他在生活上和课业上,都能得到最大的帮助。也希望主人会好好的爱护我,千万不要在网络上随意下载程式,让我生病、中毒,导致我功能丧失,造成生活上极大的不便,如果一切事情都必须回归到人工处理,那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总之,现代人对于电脑的依赖,是与日俱增,我很庆幸我是一部电脑,能为人类服务,尽我一份心力。

【篇五:玫瑰花】

玫瑰花虽然没有“花王”之称,然而,它却以纯结、美丽和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为之陶醉。玫瑰原产我国,栽培历史已久。既是优良的花灌木,又是重要的香料物。

落叶直立丛生灌木,茎枝灰褐色,密生刚毛与倒刺,羽状复叶,小叶5-9,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钝锯齿,质厚,有皱纹,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被柔毛或刺毛,叶柄及叶轴疏生小皮刺及腺毛。托叶大部与叶柄连合,具细锯齿。花单生或3-6朵集生,花径6-8厘米,花芳香,密被茸毛及刺毛,花瓣紫红或白色,单瓣或重瓣。蔷薇果扁球形,红色,尊片宿存。花期5-9月,果期9一10月。

现在玫瑰花的种类多达一百多种,有白玫瑰花、红玫瑰花、蓝玫瑰花、粉红玫瑰花、淡粉红玫瑰花、黄玫瑰花、双色玫瑰花等等,其实大部份的玫瑰花都是利用几种常见的玫瑰花去改良、研发而成的新品种玫瑰花。

玫瑰的原生种类不多,但是经过杂交育种,光是正式登录的起码超过一万五千种。按玫瑰花的大小可分为大轮种、中轮种、小轮种、蔓性种四大类。达拉斯,花深红色,花苞较大,瓣质硬,叶片墨绿,枝硬挺直,有细刺。其分级标准为:一级,花枝长度60cm以上,花枝粗壮,花苞饱满,鲜艳,叶片浓绿,无病虫害。二级,花枝长45-60cm,花枝较粗,叶片浓绿,花苞饱满,无病虫害。三级,花枝长度45cm以下,花枝较细,叶片绿黄,花苞稍虫害。

【篇六:我的小天地】

每逢假日,到了下午,我最喜欢一个人清闲的躺在自己的床上,望着外面明亮的阳光和那宽广的天空,做着美丽的梦。

我觉得在房间里是最自由的,没有人会来打扰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在我的房间里有许多的陈列物品,如:书桌、音响、书柜和床……等,当我的心情快乐时,我会自己在房间里高兴的哼着歌,也会把音响的音量慢慢调大,当我的心情不好时,我不会藉由任何事物去发脾气,因为这个小天堂可以使原本心情不好的我,慢慢的平息许多。房间里的各式摆设或房间的色彩可以影响我们心情的好坏。像我房间门口的窗帘是白色纱质的,虽然有点单调,但有时被风轻轻一吹,给我一种明亮清新的感觉。

我的房间还有一个我喜欢的角落,当我看着书桌旁的角落,就会想起小时候的那段回忆,尽管那只是个小地方,不过那个小角落却有我、哥哥和表弟一起创造的许多点滴的回忆。

当我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快乐,我会想象自己发生了好事,如:考好成绩或功课变少了,虽然这些事都不太可能发生,我仍然觉得在自己的房间里还是最快乐的。

【篇七:葡萄】

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众所周知,闻名世界的法国葡萄酒就是用它制成的。而且葡萄的糖分也很大,经过加工后可提取出一种适用于人们用做血糖低人群的药物。而且葡萄本身也是美味无比。

葡萄还没有成熟时,酸酸涩涩的,比成熟的山楂还要酸一点。这时候的葡萄是翠绿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是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发出灿灿的光芒。没成熟的葡萄也很小,稍大一些的跟樱桃差不多大小,小的葡萄比珍珠还小点。

成熟的葡萄则不同了,吃一口,甜甜的,又十分清爽,简直就是天堂美味!它浑身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味道可口。成熟的葡萄紫紫的,却又带着一点红,这时候的葡萄已经比原来大了许多倍,有的可以跟桂圆相比。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摘葡萄的季节。栽葡萄的人们都会兴高采烈得来到葡萄园,动作娴熟地拿起剪刀,剪下葡萄来,好拿去卖。有的葡萄没熟透,就被拿去卖,这样的葡萄虽然有些甜,但是酸味胜于甜味,不好吃。熟过了的葡萄则会被鸟啄食,有的还会烂掉,水分也会越来越少。

葡萄的颜色和种类非常多。颜色有紫的、绿的、白的等等。种类有巨峰、玫瑰香等。葡萄形态也是各式各样、红光十色的,很漂亮。

葡萄籽的用途也很大。它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起到解毒、增强免疫力、抗过敏、保护血管的作用。

葡萄全身都是宝,它对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篇八:狗】

小狗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乖巧,通人性,很讨人喜欢。狗的叫声响亮,不大不小,而是中气十足。它们的颜色丰富,有灵敏的器官。狗的生性灵活,如果你仔细观察了,就会觉得非常有趣。

狗毛的颜色以黑、黄、白为主。黑的紧守家门,凶猛无比。黄的漂泊流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白的却温顺可爱,纯洁活泼,言听计从,适合居住在楼房里的人伺养。

狗有灵敏的器官。它的耳朵就像一个接收器一样灵敏,不管你在方圆100米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叫它,它都能朝你所在的方向奔来。狗的嗅觉也很了不起,即使你把它丢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它也能找到你。像犬寻找主人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美国就有一对候妇曾经把自己最心爱的牧羊犬丢失了,但半年后,这条丢失的牧羊犬却靠着自己灵敏的嗅觉和四条了不起的小腿伤痕累累地出现在了主人面前。

睡眠是恢复体力,保持健康必不挎筚的休息方式。狗每天都需要14到15小时地睡眠,它们不是一次就睡足,而是分成几段。狗的智力大约是人的四分之一,如果经过良好的训练ガ它们将会非常优秀。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觉得狗是非常可爱、了不起的小动物呢?既然我们成为了它的主人,就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照顾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说明文的方法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统筹方法》一文,画了三幅箭头图,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事物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①认真观察说明对象,抓住了特征;

②说明讲究了一定的顺序,条理性强;

③依据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采用合适的说明方法;

④语言表达讲究分寸,用语准确,并力求多样性。怎样才能写好说明文呢?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本身的某一点(或几点)的独特属性,也就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本质上的差别,即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要准确地把握特征,一要靠观察,二要靠比较。

观察,必须认真、仔细、全面,这就是发现、抓住并说明事物特征的前提;比较,有纵向比较,如现在和过去相比;有横向比较,如此物与彼物相比。对于事物说明文来讲,还要通过调查资料、向人请教等途径弄清事理。只要善于观察研究,就能把握特征。

同是建筑,有的以雄伟著称,有的以精巧见长,有的简朴自然,有的典雅华丽;同是动物,有的凶猛,有的温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观察来把握的。比如要你写一篇介绍水的说明文,你必须介绍水是一种什么物质、水的种类和形态、水的重要性等。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观察研究,知道水是由氢、氧组成的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呈液态、固态和气态,水是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1993年全国高考小作文,要求根据所绘图画介绍圆规。小而平常的圆规,乍看无特征可言,但一深究,圆规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当然是画圆,这是它最大的属性,也是特征。抓住这一点,文章就好写了。

按要求要写圆规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但这一切又必须紧紧围绕画圆这个主要特征,其作用是画圆,而它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也都是为画圆服务的。

第二,用词要准确。在说明事物形态、性质、功用或操作程序时,必须将数量、范围、程度、次序等表达清楚、恰当,尤其要注意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的选用。第三,条理要清楚。根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不同,分别选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及主次顺序、因果关系等。

最后,要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这四种主要的说明方法。把所要说明的对象说清楚,就应做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有条有理地予以介绍。说明文写作的重点也就应放在这三点上。

大纲要求初中生能写简单的说明文,中考说明文写作考查只要求写小作文。从说明对象的类型看,常见的考题有以下几类:①根据图表内容写说明文;②介绍某物的制作过程;③介绍某一物件的结构、性能等;④介绍某一特定环境的位置;⑤说明某种现象的成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说明文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718 字

+ 加入清单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小编收集了说明文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说明文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

一、概括介绍的方式

1、概述式

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如《故宫博物院》是这样开头的: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开头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称、性质和年代。通过概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况。

2、描述式

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开头描述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状态特征,然后用神话传说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述补充说明这一特征。

3、设问式

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4、定义式

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二、具体说明的结构思路

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了这种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形。说明这类事物,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说明一个古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处在一定的空间方位上,排列有序,内部建筑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间位置,先写外部城门,后写城内建筑,写内时先写主,后写次。整篇文章层次井然有序。

2、按人们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结构

对读者陌生以及读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事理。由个别推及一般。在具体说明中,宜先写状态,后写功用或成因,最后揭示性质特征。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具体说明部分先说一种现象:传说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把俘虏的奴隶投在死海里,但奴隶却安然无恙。然后解释原因,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接着进一步解说死海的成因,说明时先叙事,后说它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这样说明,读者易于理解。

对读者并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一般,再叙说个别现象。这种写法宜先写性质特征,后写状态,人们可先获得事物或事理的总体认识,然后具体理解。如《苏州园林》,一般读者都知园林这一事物,但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有所不同,因此,写作时宜先说出它与其它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具体说它的形态。这种结构安排有利于读者尽快地认识事物。

说明文的结尾一般是自然结束,说明清楚了,文章就结束了。有的说明文最后再次归结特征,有利于读者区别事物。如《故宫博物院》最后写道:“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结尾直接点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宏伟、和谐、统一。有的说明文,结尾作一些补充性的说明,或开拓读者的视野,或增强说明的准确、严密程度。如《看云识天气》结尾是这样写的:“在某些情况下,看云识天气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还是要依靠天气预报。”这一补充,比较全面地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说明文的写作方法·learn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四)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

选用准确的语言,精当地解说事物的事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性内容为主的,只有如实反映被说明内容的客观情况,才能保证知识的科学性。相反,语言不准确就会失去知识的科学性。

明代学者徐光启笔译古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其中的一节:

“凡论度必始于一体。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自面积之而为体,各自三大纲。是心有长而无阔者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者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者谓之体。唯点无长阔厚薄,其间不能容,不可以数度,然线之两端即点,而线面体皆由此生。点虽不入于数,实为从数之本。”

这节解说数学基本概念的说明文,把什么是点、线、面、体,点与数度的联系和区别作了确切的阐释,语言也很精当。

此外,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些内容是带有专门化的科学知识,涉及一些专门名词和专业术语,在说明中特别要求把它们运用得准确无误,使读者便于领会。如:“航空”与“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篇文章作了这样的解说:“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称为航空;卫星、飞船在大气层外飞行,称为航天。它们是采用不同的飞行器在不同的空间来完成飞行任务的”。这种解说是十分准确的,使人对什么叫“航空”、什么叫“航天”得到了科学的了解。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简要精当。看下面的这段文字:

“蝉的幼虫脱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先出来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翅膀,只留下尾边尖儿还在那层旧皮里。这时候,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部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脚的爪子钩住那层旧皮。这个动作使它的尾巴尖儿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脱出不了。那层旧皮就只剩下空壳,成了蝉蜕,。从开始到完全脱出来,大约要半个钟头。

这段文字不到二百个字,具体说明了蝉的幼虫脱皮的整个过程。用简明的语言把幼虫脱皮的复杂动作细致而真切地写出来了。文字不枝不蔓,语言富有表现力,给人很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和一些内容,往往是一般人所不熟悉的内容人,要把专门化的科学知识解说清楚,让人易于了解,必须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如,《洲际导弹自述》是一篇介绍洲际导弹知识的科技小品。文章用拟人化手法把洲际导弹问世、分类、构造、特点及其威力和弱点都解说得十分清楚,文章把它赋予假定的人类行为,读起来生动风趣,易于理解。为了把说明文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人们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形象性、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的考核一般都是考核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使用说明

方法的好处。这样的阅读题答案其实就那么几个,孩子掌握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只要细心就能很快又准确的完成阅读任务,就不一一赘述了。

通过上面对语文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给大家的学习很好的帮助,同学们认真解答此类的题目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超详细实践详解

在语文学习当中,阅读理解是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丢分最多的地方。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份做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各位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帮助很大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