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习惯话题作文:各族的风俗习惯(20篇)

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会前,同学门都非常努力地练习,每次总是不练到大汗淋漓决不罢休。大家盼呀盼,终于把这一天给盼来了。那天,天气非常好,同学门都很愉快,校长安排好各班的座位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习惯话题作文:各族的风俗习惯,供大家学习。

浏览

3927

作文

1000

在路上的话题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路,有的很狭窄,有的很宽阔。可是,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们走的路吗?我家楼下有几条蚂蚁的“公路”。

蚂蚁的“公路”在楼下地板砖的缝隙里,每一天都有蚂蚁在那里走过。有时候,它们在“公路”上搬运食物,搬的时候还不时用触角向前探探。有一次,我把一块蛋糕弄成碎块,让它们搬回去,我等待着。不一会儿,几只蚂蚁便过来了,它们立刻招呼其它伙伴;于是,许许多多的蚂蚁沿着“公路”跑来,它们用嘴巴把蛋糕碎块咬成碎屑,用前肢夹起来,上了“公路”。

在路上,也许蛋糕屑太大,压得它们摇摇晃晃;但它们坚定的信念,支持着它们,在路上没有落下任何食物。看到这一幕,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蚂蚁世界也有纷争。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两只蚂蚁在“打架”,它们在争抢食物时对峙。最后,强壮的蚂蚁打败了瘦小的蚂蚁。我以为那只胜利的蚂蚁会丢下“手下败将”不管了,谁知那只大蚂蚁竟然背起“手下败将”回到了蚁巢,看到这一幕,我怔住了。

这段个性的路上的这几幕,我看到的不只是蚂蚁,还有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这些蚂蚁高尚的品德,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以好习惯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做事是否会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有好的习惯

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养成态度,态度形成精神。王永庆先生因为有节俭的习惯,成就台湾的塑胶王国;爱迪生因为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会成为发明大王,可见,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有好的习惯。

妈妈不常让我喝饮料,我们也很少外食,我常抱怨妈妈处处限制我,不能像别的小朋友快乐的吃吃喝喝,虽然已成习惯,不会冲动去购买,但有时仍会对别人投以羡慕的眼光。直到最近这场塑化剂风暴,完全没有波及到我们,我才了解妈妈的苦心,妈妈真有先见之明啊!

小时候,我因为体弱多病,常以医院为家,医生叔叔建议爸妈多带我去打球、跑跳,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因此,每天固定运动如同家常便饭,现在我已不常去医院了,这都要归功于运动的好习惯。

我也养成储蓄的习惯,无论是奖学金、零用钱或压岁钱,一到我的手里只进不出,现在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富翁喔!

养成好习惯就像在累积财富,为将来的事业打稳根基,我要培养更多的好习惯,将来个有成就的人。

[以好习惯为话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窗的话题初中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开车回了一趟老家——四川达州。又到春节临近,那次老家之行让我回味不已,那窗外葱葱荣荣的大山让我懂得了许多。

姥姥家住在大山里,我们从武汉出发,一路坐了七八个小时的汽车,狭窄的空间让我觉得腰酸背痛,哥哥说“快到了吧,那么多山!”我赶紧摇下车窗,一阵清新的风拂面而来,让人倍感清爽,我不禁抬起了头,向着窗外凝望,久久地,我震撼了,那深深浅浅的绿让我长期迷蒙的近视眼得到了轻柔的抚摸与调节,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山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那份幽;“峻岭耸逸峰,遥瞻皆奇绝”那份艳;“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那份韵,大山似乎有一种道不明的魅力吸引着我……

老家因为有了大山让我倍感亲切!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伴着清新的风儿,让我思绪翻飞。老家的山,没有不可一时的骄横,没有为我独尊的霸气,比大海显得踏实,比小溪显得稳重。停车休息了,大人去山脚站一站,山石掩映着丛丛小树,枯黄的茅草一片片一片片,调皮的哥哥们点着了一从,火苗呼呼的窜,吓得大人赶紧捡起木棍灭火,一会儿,就停息了,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就像一位率性的山里人,没有一丝纠结难平。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曾归隐山林或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生活,简单生活,率性生活,多么的美好!

再驱车向着老家接近,窗外的山静静的矗立着,一座座从窗边闪过,看,那座多像一朵莲花,那座多像欢迎我们回家的侍女,那座像只憨憨的熊,最远的像个大钟,外公说“上面记着我们十年才回来一次!”老家的山总是三五成群,连连绵绵,起起伏伏,好像谁也离不开谁,似乎教会了我什么叫乡情,什么是牵挂!我好像看懂了外公外婆脸上的笑容。

窗外,群山绵延,夜幕降临了,山间灯火零星,我看得更加专注,老家的山,我爱你的率真,我爱你的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44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小编整理风俗习惯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饮茶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过去和现在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第二篇: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饽饽,满族的风俗习惯。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

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肉血肠,风味绝伦,深受消费者欢迎。

涮火锅是最为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游猎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不论是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吃起来都会令人联想起"噼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如今风靡全国的火锅老祖。除菊花火锅外,比较有名的有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

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农村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炸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

第三篇:壮族的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荆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傣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xx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xx主要从事种植业。xx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xx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xx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咱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xx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xx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xx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xx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国庆节爱国话题作文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来临了,妈妈准备带着我和哥哥去月亮湾游乐园游玩。我们高兴极了!

国庆节的的早晨,阳光明媚。我们出发了,狭窄的马路上,游人如织,人们欢声笑语,路边彩旗飘飘,路灯上挂了一串串红彤彤的小灯笼,大家都兴高采烈,马路上热闹非凡。

月亮湾游乐园终于到了,我兴奋的跳下车迫不及待地冲向月亮湾的大门。

走进月亮湾游乐园,我们首先玩了一个双人飞天自行车的游乐项目,这个项目我从来都没玩过,他特别刺激,因为这辆自行车运行在一个又细又窄的悬空轨道上,我和妈妈一起用力得蹬着,自行车的速度有时相当的快,不一会就撞上另一辆自行车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有时却又自己停下来,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坐完了自行车,我们又去了鬼城,这个地方非常恐怖,到处弥漫着可怕的气息,有的时候你一走到那里,棺材盖子就会被一只神秘的幽灵打开,里面飘出来一只全身系着白色绳子的木乃伊,吓你一跳差一点我就被吓晕了!

我还玩了很多游戏,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这个国庆节过得既开心又刺激,令我难忘,我爱国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以和为话题初三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和,不仅仅是那舞台上响荡的,八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更是整个组合、每个人心的和。团结创造了和声,和声携来了和谐、和文化。

不曾忘记,那次会演,我们合奏的曲子。报幕的人的响亮声音好似淌在流水里一般,逝去了我们的紧张与不安,携来那光亮的时刻。手牵着手,一齐踏上舞台,整齐地鞠躬,心境也平和下来,有序地到自我的位置上,准备好了。

“哒哒哒哒”马蹄声从远处渐传渐近,声音洁净而又和谐,空灵而又稳健,心头掠过一丝温暖,一群健壮的马儿和谐地踏来,让每个人的心头都注满了温情与感动,为这和声而感动。低声部和高声部有节奏弹奏着,高音织着那绿草茵茵的美丽草地,低音勾勒出那位气派的将军,他的胡子翘得多高啊!眼神中透出对整支胜利凯旋部队的欣慰。气派的各种奖章闪着光,又映上了高音那和煦的阳光,微缓的徐风。马蹄伴奏着部队前进,昂首阔步,不畏惧一切。各种声响都奇妙地融合在一齐,好似拥抱成一团,在礼堂上空为观众展现了这支百战百胜,丝毫不胆怯的自信队伍。

滑入抒情篇章,我们的音乐变得更加和谐。柔软的白云,衬着一方蓝天,绿水波漾,映照万物,层层白云随意飘动。这时其他温柔乐器加入其中,粗犷的音乐也乖乖避让,不敢打扰将军饮马图。他们脸上挂着微笑,陶醉在这美景中了。湿润的虫鸣,婉转的鸟叫也汇进来,马儿们不再奔跑,柔顺地俯下脑袋,轻柔浸入水中,清凉的气息丝丝沁人肺腑,让人不愿离去。一切是那么和谐……我突然发现我们的音和,竟让听堂里的人心,和谐地聚在一齐享受音乐。

军队又要赶路了,闻着鸟语花香,壮阔再次袭卷全场,虽然震撼人心,但我听到,每种乐器,每个声部,刚中透柔,慢中有快,分中有和,织出那和谐却不失震撼的结尾。观众们随节奏也拍起手来,这次,虽没彩排过,可是音乐,却与人声合而为一。“一”则化为整支浩荡军队,走上了胜利之路。

好似一次盛大的阅兵,我们做到了心和而音和。因为只要有团结,我们的情才会和,这和,虽只是音乐,但却能将社会的大和谐带到人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回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711 字

+ 加入清单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穆斯林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

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丧葬

回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洗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片、麝香。然后移入"塔布匣子"(即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对"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诵读《古兰经》章节(内容是祈求真主宽恕死者,祝愿死者安息),旋即抬往坟地。坟坑深两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称"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一米,长可容体。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后,用砖封好洞口(热合提门,然后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火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葬后三天、七天(头七)、月斋(一个月)、"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请阿訇诵经。主麻田、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老人亡故后,还要请阿訇"走坟"、"守坟"四十天或一百天。

饮食习惯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 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节庆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果子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古尔邦节

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阿述拉节 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白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财礼较厚重。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先后敬苦茶、甜茶、泡酒,蕴含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父母送以家畜家禽。当天要返回男方家。

白族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小家庭制。儿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也有少数"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白族社会内部存在看家法制度,家族和家庭成员间的辈份很严,平辈兄弟姐妹间,也以"长支为大",亲属称谓上,哥哥或姐姐的子女不论年龄大小,均一律称兄、姊。家族内部有族长,族内士切事务和纠纷必由他仲裁方为有效。 白族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

都可通婚。碧江白族堂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婚赌。大理海东、剑川一带行姑舅表优先婚。

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订婚要测"八字",送厚礼。剑川与大理海东地区的自强少在订婚后,凡逢年过节(主要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男方必须向女方按时送礼,直至结婚为止。中间若男方停止送礼,或女方拒而不受,就表示解除婚约。

大理中心地区婚前除再次过大礼外(俗称"催嫁银子"),还必须送一只绵羊祭女方的"本主"(村寨守护神)。结婚当天,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用花轿抬至男家大门,再由新娘的兄弟一人炔步背入新房,途中有许多围观小孩向新娘撤米花,还一边争着掐捏新娘子周身,表示"祝福"和"取吉利"的意思。待新娘一进洞房,陷郎们又将辣子撤入火盆,使满屋发出呛人的气味,新娘新郎相对大咳;在喜酒肉中,也加了很浓的辣子面和花椒面,使新娘新郎汗流满面,无法下咽,逗得人们笑仰不止。因为白语中的"亲热"与"辣"同读音,"亲"酥麻味读音"构"的意义相近,所以借用撤辣面和花椒面作为闹喜节目,确是想的巧妙,灰谐有趣。

洱源罗乎山区白族还保留有原始群婚残余的婚姻制度。即女子结婚前可以有自由的性关系,婚后也可以保持这种关系,或婚后男家有外客(男子)时,多以妻子作陪,负责招待客人,认为这是对客人的最大尊敬。"把节"中还有这样一种风俗:刚生婴孩的家庭,要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剑川石宝山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三日还有"八月会",届时男女老少,盛装朝拜山神。青年男女则野营山赞,昼夜弹唱,结对比赛,声震苍窜,兴尽始散。

洱海一带的白族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来说亲。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主要任务是转达男方家求亲的意图,夸赞准备联婚的男女双方,促使女家同意允婚。女方许婚后,媒人便按约定日期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取回由男方请人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媒人即带礼物聘金等到女方家回话。给女方家回话时,男方家还要在男方的八字帖上一副对联的上联,交给女方对下联。女方接到回话及礼物聘金以后,在男方送来的八字帖上对好下联,然后送回男方家由男方收藏。至此,定亲一事即告完成。

婚事定下以后,结婚之前一二个月,男方家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协商结婚日期,谈妥彩礼数目。根据女方家的意愿,男方家或者把彩金如数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家备办嫁妆,或者按女方家的要求把嫁妆如数备办以后送女方家,然后才最后确定新娘出嫁的日期。

迎亲前后共需四天时间。第一天是贺新人和搭喜棚。新娘的女友和母亲一边将新娘的陪嫁衣服花鞋等装进衣箱,一面向新娘祝福叮咛,当晚还需要一位女童来"暖被"。男方家则忙着搭喜棚布置新房等等,晚上也要请一位父母双全的一对男童来"压床"。第二天为嫁日,由男方家备花轿组织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人们给他们献上意为先苦后甜的苦茶和甜茶。第三天新郎新娘双双到堂前三拜祖宗父母,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第四天新郎与新娘回门,拜见岳父岳母,认识亲戚长辈。

兰坪一带自称"那马"的白族,家里的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以后,家长大多要在住宅旁为她建盖一间小房让她居祝晚上,小伙子们便结伴到姑娘的小房里去拜访姑娘,在小房里,他们或弹口弦唱调子,或低声细语,互诉衷情。夜阑人静,双双困倦时,便和衣相儇,进入梦乡。金鸡啼鸣,小伙子才与姑娘依依惜别。如两情相投,即可私订终身,父母一般不予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春节,是我们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先从除夕说起。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大扫除,擦窗户、扫地、收拾房屋……打扫完后,就要贴对联。我和弟弟都抢着帮爸爸刷糨子、贴对联。说起糨子,是由黑面粉熬成的,对于我们这粗糙的墙壁和门,可比胶带强多了。弟弟刷糨子,高处的对联由爸爸贴,低处的由我来贴。望着里里外外那一张张红彤彤的对联,我们可开心了。

第二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鞭炮声,礼炮声不绝与耳。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吃过早饭,几家人一起结队去拜年。我们这些嘴馋的小孩,到了别人家,一边叫着“叔叔,婶婶过年好”,一边忙把糖果往兜里送。大人们则嗑着瓜子,一起聊天,那欢乐的气氛,令人有说不上的高兴。

拜了一上午的年,吃过午饭后,爸爸妈妈就出去串门了,弟弟则拿着遥控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我也跑出家门,和小伙伴们去寻找对联。晚上回家,要吃饺子了。饺孑是我最爱吃的食物。我和弟弟烧火,爸爸则忙着将妈妈包好的饺子放入已经烧开水的大锅里。那自己煮熟的饺子多么美味啊吃完饭后,全家人聚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笑声与甜蜜充满了整间屋子。

啊!我爱春节!爱这个充满快乐与甜蜜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朋友的力量六年级话题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巴金曾说:“友谊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一张灿烂的笑脸上镶嵌着两颗黑宝石般的眼睛,高挺的鼻子,厚厚的红嘴唇荡漾着天真的笑容。他就是我童年的一位好朋友——李佳宇。

李佳宇学习勤奋,踏实。课堂上他总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课后有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同学请教;作业书写得很工整,他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

李佳宇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古灵精怪的我像只猴子上蹿下跳,在玩耍中,不慎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我爬不起来。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一个温暖的声音,宛如春风抚摸着我的心田:“雷轶淳,你没事吧?疼吗?”一双有力的手将我扶起来。我心中充满了感激,觉得一股暖流倾入我心。

李佳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跳绳比赛,我和他为一组,我俩利用课间时间练习双人跳绳,我们互相配合,认真练习。有时,我的腿手搭配不协调,脚总被热情的绳儿缠住,一会儿像海草拥抱鲤鱼,一会儿又如章鱼盘旋,弄得我心烦意乱,失去了耐心。李佳宇便微笑着鼓励我说:“别着急,只要我们坚持练习,就一定能跳好,我们是最棒的,加油。”“啪,啪,啪。”跳绳似彩虹上下翻飞,我们俩如雄鹰展翅,脚下发出“嗒嗒嗒”的节奏声,宛如乐队演奏的交响曲。

李佳宇心地善良、宽以待人。记得有一次,课间我无意发现一个伤心的背影躲在角落里,低着头擦着眼泪,我走过去了解情况。得知他被李松泽扇了一个耳光,我气得火冒三丈,准备找李松泽算账,这时,那双瘦弱的手紧紧地拉住了我的衣角,哽咽着说:“现在不疼了,他不是故意的。”说完便含着泪花冲我笑了笑。

朋友间的感情可以使人同舟共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五彩缤纷。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持之以恒、胸襟宽广的好朋友李佳宇而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知识改变命运600字话题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我们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就能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为什么每个人从小就得送入学堂,甚至是大学毕业还要读研考博。都是因为知识,学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往后人生的影响程度。

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发问和思考。一生都在研究地质学,为国家做了伟大的贡献。小的时候他很喜欢问为什么,他的老家是在湖北的一个村庄,在那里有一块石头。他经常在那里玩。据说那块石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早以前那里发生大水,洪水凶猛的向村庄扑来,是一个正好走过的仙女为了救村里人的姓名而化身成一块石头堵住袭来的洪水。可是开始学习自然科学的李四光越来越不相信这样的说法。有一次他问教师,教师说这块石头在没有村庄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听老人们说是天上掉下来的,于是他去问他的父亲,父亲也说有可能是天上的流星掉下来这就是陨石。李四光还是不明白于是又问到,陨石是怎样来的。父亲告诉他,自然界有很多的奥秘,要想明白未知的东西就要好好学习。从这之后,李四光牢记父亲的话,发奋读书。于是童年的这个疑问让他爱上了地质学。最终证明了这块石头是冰川漂物质,属于片麻石岩。

李四光一生的经历就是最好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不仅仅成就了自我还造福了社会,为国家做出杰出的贡献。小的时候父母总会为我们的成绩而操心。总会关心你的语文考试多少分,数学考了多少分,英语等等考了多少分。从小就关心我们的学习情景,期望能够每门课程都得满分。考得好有奖励考不好说不定还要挨揍。

小时候的学习习惯会影响我们未的来人生思考习惯,正如孙中山先生一样,从小就不耻下问,他说不懂就要问,每次课堂上爱问为什么的总是他了,这也就有了之后的三民主义。命运因知识而改变,你会发现上过大学的人和初中毕业的人思想完全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同样的一个问题,上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理解,而没上过的完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就像我们此刻的年轻人,每个人都会用微信支付,手机看电视,淘宝购物。可是我们的父母往往不能理解,还是过着以前一般的生活,得需要耐心的教才能勉强掌握。就像很多中大型,中小型企业的董事长大老板,也会花很多的钱和精力去听讲座,听培训。完善自我的企业文化,绩效,企业管理。甚至是自我思想上的交流。等等。成功因求索而精彩,命运因知识而改变。成功者都是经过刻苦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而产生的。

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当然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高分,考大学或者是混一张文凭。知识能够让你成为一个懂得思考,懂得为人处世的人,让你的生活变得趣味,让你在困难面前明白该如何应对如何找方法去解决,让你陷入挣扎的时候,如何控制好自我的情绪。让你学会如何去规划你的未来,筹划你的人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知识丰富了,你会发现这个大千世界竟然是那么的鲜活,在我们人人都用的手机电脑屏幕之外,也有一番别样的山水。你会对同一个问题,想出一百种解决的方法,应对工作,应对感情,应对生活,你都能调整好自我的心境,拿出百分百的状态。这就是教育这就是知识带来的好处。

记住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2017年关于风俗习惯的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喜欢冬天六年级话题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冬日至,一丐蓬头垢面卧于市。腿有脓,恶臭,上有苍蝇数只,临近者皆掩面而避。

公子陈氏,晓通医术,乐善好施,面白肤嫩,温文尔雅,博览群书,且好舞枪弄棒,时人称“白面及时雨”。那日正值隆冬,腊梅初开,陈氏领老仆上街游玩,忽见一处人群喧杂,行不过五步,即闻恶臭扑鼻而来,待那人群散去,见一丐卧于街旁,衣薄且破,神情呆滞,其凄然无所归。陈氏见状,佛心即生,跪地以口吸其毒脓。丐见状愈凄然,曰:“伤虽愈,然身无居所,为之奈何?”陈遂邀其至家中,嘱仆人清一屋,以青纱帐布于屋,待其如友。

次日,天未明,丐即打呼:“吾欲食肉,腹中甚饥。”陈氏闻声,持灯而至,寻之为何。丐曰:“饥甚欲食。”陈即命人备酒食。如此三四日,管家烦恨之,于一风号之夜,以柴草围丐之屋,风助火势,灼浪翻滚,顷而火光冲天。邻人相呼救火,陈氏见火光,慌忙出门相救。一晚人闹犬吠至清晨,火方停,而屋早已化为灰烬。陈氏惶然寻丐之骨首,未果。忽闻呼呼声,见丐躺于地面,酣然睡之,陈氏方知丐为神人。丐醒,惊呼:“吾屋何在?”

又过数日,陈氏待那丐毕恭毕敬。一日,见一白鸽衔信至丐屋,陈惊奇,应邀而至,俩蝶引陈入屋,屋内金碧辉煌,丐身着锦衣,与前大不同。陈曰:“汝为何人?”丐曰:“吾乃百禽之长。”言毕,请陈入座,上有一鹦鹉款款报菜名,顷而,酒菜俱至,皆为天肴地珍,琼脂玉露。丐潸然曰:“谢君冬日之暖意,吾奉天地之命审人间冷暖,原想以恶语讥人间,幸遇君,见人心之善,见冰天雪地之暖,如今处于君家十日有余,已至回归复命之日,特设此宴谢君之佛心。”宴毕,丐脚踏彩云,迎空而去。

此后,陈氏家兴族旺,乐善好施之名传于华夏。冬日之事,丐感于陈氏之善,与人处之,亦如此,心怀善意,可有万事之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广州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在广州过,广州的习俗我喜欢,如果大家去了那,相信你们也喜欢!过年嘛,就得走亲访友,到处给红包呀,拜年呀,说吉利话呀。

广州的拜年习俗可真特别,随便到谁家都给红包。这不,今天去一个姑姑家,我都还没认识,一进门她就塞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想不要,但小姨说这是他们这里的风俗,让我收了。回到家我打开红包一看,呀!里面只有5元钱。我还以为会有几百元呢,看着这5元钱,我哭笑不得啊!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出门拜年当然是免不了的,到了一位伯伯家,伯伯热情地招待我们,还拿出许多好吃的要我们吃这吃那的,我们和那位伯伯交谈了很久,互相都谈得热火朝天的,直到快中午时我们才起身要走。伯伯把我们送到门口,他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红包塞到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我们本想不要,但又想起这是他们这的风俗,必须要收的,便“毫不客气”地拿在了手中。在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打开了红包,一看,这回给了10元钱,仔细一瞧,这个大红包里还有一个“小红包”呢,打开一看,这“小红包”里只有1元钱。哎!又是空欢喜一场呀!不过也没关系,红包里有钱总比没钱好吧!我想,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有自己的民族风俗,那就只能入乡随俗了。

这天晚上,我爸妈、舅舅和舅妈、小姨和姨爹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了,我的表弟和表妹都高兴得不得了,而我却无动于衷,因为我想肯定又是发“小红包”我才不稀罕呢!小姨给了我一个红包,我说了声“谢谢”便面无表情地收下了。睡觉前我打开了小姨给我的那个红包——里面有200元钱。后来我问了小姨才得知广州给红包有个说法叫“利是”红包里钱的多少是有含义的。听小姨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可是这广州的习俗也真奇怪,给个红包居然也有那么多的说法啊!

广州不但红包给得“怪”就连这里的东西也很便宜,这可不,昨天去逛广州的超市,我看见一件红色的外套,听售货员说这件外套还是外贸货呢,价钱也挺实惠的,只要50元,我看这么便宜,又是外贸货,便当机立断买了下来。后来,爸爸又看中了一条冬草绒的裤子,也很实惠,爸爸也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他还说:“好久都没有穿过冬草绒的裤子了,现在穿穿,还挺舒服的呢!”广州这里不仅衣裤便宜,就连一些小吃也挺实惠的。不过这里的鞭炮可不实惠,这过年的必备品不实惠还真是一个令人伤脑筋的事呢!这里的小冲天炮在长沙买,只要20元就可以买到漂亮的了,可广州这边一般的小冲天炮都要90元呢!更别说大冲天炮了,那价钱就令人琢磨不透了!听这里卖花炮的老板说,这些花炮都是从浏阳运输过来的(因为浏阳盛产烟花炮),加上运输费及一些费用,这些花炮出个对于我们算很贵的价已经够便宜了。“你们本地难道不生产花炮吗?”爸爸问道。老爸问出了我正想问的话。老板无奈地说:“自从有一次生产花炮时出了一次大事故,炸死了好多人,因此广东省禁止生产花炮。”后来我一想也是,安全第一。我觉得这些卖花炮的人不但没赚钱,倒还贴了钱。因为从浏阳进花炮过来,一路上花的费用远远超过了他们卖花炮挣的钱呢,他们生意要是不好,岂不是还亏可吗!

在罗定市里,到处都可以看见成群的摩托车和自行车,小车都只有两三辆,姨夫说,罗定人民其实很穷苦,像买得起汽车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呢!

在罗定市内转了一圈,我发现罗定人民并不是很富裕,我想,他们要是能够合理地利用商品价钱的话,这个城市一定会富裕起来的。因为罗定人民是那么的大方、热情、可爱呀!

[广州风俗习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话题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你说,人类终有一天因肆意破坏环境自食恶果。我以坚定的信念与殷切的希望,展望着一个更好的明天。

枕流亭馆,昔年行处半荒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却未曾珍惜过自然。浓密的绿荫被林立的高楼取代,一座座头在机器的轰鸣下变得荒芜,羁鸟再无苍苍旧林,池鱼再无清澈故渊。水污染、荒漠化、大气升温、冰川融化……卫星云图下的地球不再是连绵的青绿,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像逐渐收紧的绳索缠住了人们。黄沙漫天,黑水滚滚,或许是日益增加的口罩需求量点醒了人类,或许是浑浊不堪的污水蔓延到太多城市,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幡然醒悟,不忍再负青山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人们行动起来了。七十年代,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萌芽。197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环境法律,恢复美丽祖国的征程迈开了第一步。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开端,我国迈入规模化治理阶段,先后成立数个环保治理部门,让美化环境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更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部分,民众意识更是大为提高,不论是耄耋老人抑或咿呀稚童,“青山”的意识深深扎根在心底。“美丽中国”载入党章、全国推行垃圾分类、长江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写进学生课本……点点滴滴的行动让荒芜化作生机,将浑浊变为清澈,黄沙不再肆虐,曾经的“差”已然蜕变为“好”。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如今中国已取得一系列成就,向着“碳中和”目标迈进。放眼四周,垃圾分类屋前的“红马甲”已成为常态,地铁出行与骑车出行已随处可见,遍布的水网游回了青色的小鱼。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江南是“小桥流水人家”的一片碧色,西北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绵延青绿,青藏高原白雪皑皑,冰山始终如一地矗立在天地交接之际,仿佛未曾感受过阳光的毒辣……你我努力着,社会努力着,国家努力着,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着,绿水青山仍似旧,时间线的那头,会是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你说,人们付出的努力有了些许收获。我说,你我会坚定走下去,这片热土已然变好、奔赴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以梦为话题高中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在森林里住着一群无忧无虑的小鸟。在鸟王的带领下,过着快乐的日子。但是,有一天,猎人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静谧。鸟王从一位仙女的口中得知:太平洋的对面的森林是鸟儿们的净地。鸟王为了它的臣民的安全,决定出发了。

这群鸟儿出发了。刚开始,海面上风平浪静,它们跟着鸟王一路说说笑笑轻松地向前飞。可是天公不作美,不一会儿,天空变得灰暗,空中响起了雷鸣,打起了闪电,海面波涛汹涌。鸟儿们惊慌失措,顿时一团混乱。在这紧要关头,鸟王飞出来镇定自如地说:“同伴们,不要怕,跟着我飞。”鸟儿们咬紧牙关,顶着风雨,飞了过去。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难关等着他们。

雨过天晴,鸟儿们继续踏上旅程。但好景不长,空中出现几只肚子空空如也的老鹰。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时,发现了这群鸟儿,心想: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呀!这么多鸟,够我们几个饱餐一顿了。老鹰们马上向目标飞去。鸟儿们四处逃窜,鸟王立即组织鸟儿们一起抗敌。它朝老鹰一指:“同伴们,我们的天敌——老鹰,来吃我们了。我们不能只顾自己逃,我们一定要勇往直前,奋力抗敌。”鸟儿们全部大叫:“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大家蜂拥而上,人多力量大,鸟儿们用尖利的嘴巴赶走了老鹰。

一眨眼,春天过了,炎热的夏天来迎接这群虽然疲惫不堪但仍然坚持的鸟儿们。太阳发出强烈的光芒,他们忍受着日照的炙烤,不时衔来树枝扔在水面上,停在树枝上,任树枝向前流淌。一只大海龟游了过来:“孩子们,你们这是往哪儿去呀?”“我们去太平洋对面的森林。”鸟儿们齐声回答。“那你们可要小心了,这水里住着一只凶猛的大白鲨。”“海龟爷爷,谢谢你的提醒,再见。”鸟王感激地说。话音刚落,突然前面不远处涌起层层大浪,水中杀手——大白鲨出场了。鸟儿们立即奋力向空中飞去。鸟王边飞边说:“快,快飞到天空。”可已经有几只小鸟被“请”到鲨鱼的肚子里“做客”了。鸟王边流泪边说;“同伴们,我们已经战胜了雷雨和老鹰,我们还怕鲨鱼不成?冲呀。”鸟王和其他鸟儿齐心协力,终于将鲨鱼赶回了水底。

有志者事竟成,半年后,这群鸟儿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跨越了太平洋,来到了它们向往的梦一般的鸟儿们的“梦幻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安全生产话题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筑牢“红线”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扎牢“防线”篱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筑牢“红线”意识,思想上绷紧“弦”。“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人为疏忽与思想麻痹是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纵观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几乎都存在思想麻痹的影子。部分企业抱有侥幸心理,存有“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与我无关”等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甚至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放松安全生产这根弦,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红线”意识,牢牢守好“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在思想上要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努力营造“人人有压力、个个担责任、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树牢“底线”思维,工作上铆足“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牢“底线”思维,时刻铆足抓好安全生产的“劲”。坚持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深入基层和企业一线,重点针对矿山、尾矿库、危化品、油气管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涉爆粉尘等安全生产事故“高发地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找出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建立问题台账,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建立应急预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要解决在萌芽之时,把风险排查在成灾之前,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对已经出现的安全事故,要第一时间上报,并根据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扎牢“防线”篱笆,责任上压到“底”。“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再好的制度不执行就形同虚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牵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层层压实责任,扎牢“防线”篱笆。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生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和问责,坚决纠治重视留在口头、行动止于文件、查患浮在面上、整改等靠拖延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安全生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隐瞒险情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安全生产无小事,点点滴滴须落实。唯有在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上压实,才能真正构筑起把安全生产的堤坝,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快到了,春节有许多习俗: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吃完年夜饭放鞭炮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鞭炮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兽常常到村子里来吃人,年每次都在大年初一来吃人,人们十分怕它,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对村民们说年很怕红色和声音,村民知道对付年的办法了,又到了大年初一,人们在门上贴“福”字,开始放鞭炮,年看到了红色的福字,听到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害怕得马上跑回了深山,再也没出来吃过人了。

每到吃完年夜饭时,我和小伙伴们便来到楼下开始放鞭炮,我们每个人拿着一个鞭炮,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鞭炮,生怕烧了我自己的手,点好了鞭炮我马上把手收了回来。

只听见“嘭”的一声一颗好似流星的东西飞上了天,“嘭”的一声开出了一个个图案有花形的,有心形的,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形状,我入了迷的看着天空,大家也都跟我一样入神的看着,那声音好像地动山摇,像千军万马在奔跑似的。顿时天空变得五彩缤纷、炫丽多彩。

这就是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我喜欢春节放鞭炮的传统习俗,因为放鞭炮既热闹又喜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美为话题的初一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平凡也是一种美丽,不必轰轰烈烈,但有温馨感动。”

——题记

落红的美丽,是它无情却化作春泥更护花;白云的美丽,是它无形却散聚点缀着蔚蓝的天;流水的美丽,是它无声却用那泠泠敲击和着高山流泻,而平凡,这也是一种美丽,温馨协助着奏出它的二重曲。

简简单单的人生中,质朴的人儿也有一种平凡的美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一句简单的话语,折射出雷锋同志那高涨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浴血奋战的战场,没有丰功伟绩,但他拥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一般人送没有的——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他的美,平凡的人生中透出耀眼的美。

在十字路口,你是否会关注那斑马线上的守护者——交警,他们每天,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烈日寒冬,始终都守护着人们的安全。你是否会注意,他们都有一张大众脸,没有明星般的闪耀,没有科学家的格物致知,但他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心。这也是一种美丽,一种平凡,却无私的美。

春雷夏雨中,一个个身影在田间忙碌,一年又一年的辛勤,换来丰收的喜悦,看着田间嫩芽抽出,那饱经风霜的面庞露出满足的微笑。一粒粒白米,是他们成功的结晶。“春种一粒米,秋收一颗谷。”在平凡的人生中,他们也拥有美,辛勤劳动的美。

风习习,在树姿的摇曳中找到美。

光暖暖,在和风的低吟中寻到美。

在平凡之中发现美,平凡之中寻到美。寻到人生微微诺诺的美,寻那平凡中微小感动的美。

平凡,渺小——这也是一种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寒节气的风俗习惯汇总

全文共 1959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祭灶和除夕等,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食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

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喝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

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生活——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运动——日出后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