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给我搜一下重阳节的作文(通用20篇)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直到唐朝时期才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现代人为了提倡敬老、尊老、爱老等社会风气,又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本文就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给我搜一下重阳节的作文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6390

作文

1000

重阳节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枝,在空中犹如蝴蝶般飞舞,最后以优美的弧线悄声无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金黄,为街道作了灿烂的点缀!秋天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真的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的时候,正是重阳节来到的时节!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又值重阳,我想起了慈祥的奶奶。我的奶奶今年54岁了,手脚灵活。寒假的时候,奶奶常常用她宽广的胸怀感染着我。奶奶有一颗常轻的心,平时是那么爱笑,她的笑,清澈而又慈祥。重阳又到,我应该为奶奶做些什么呢?对了,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干农活非常累,我为她捶捶背吧!

我想着那时的情景,我把手握成拳头,从颈部到腰部我都为奶奶捶了个遍。我能想象出她那激动、高兴的心情,灿烂的笑容!

如今,我坐在窗前,秋风习习夹杂着对奶奶的思念!我在迷离的秋色中,寻找着那一天一幕幕珍贵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重阳节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了解重阳节吗?如果不了解的话,那就我帮你们讲解一番吧。

重阳节又称“重九”“敬老节”“登高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小红旗,点上蜡烛灯。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歌谣也不少呢!陕北有首民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啊,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唐代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在198x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时,我和一起弹古筝的好朋友在花东社区表演,献给老人们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曲子“渔舟唱晚”,赢得了爷爷奶奶的热烈掌声。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阳节的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 “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节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托了“重阳节”的福,我和妈妈去观看了《天地告白》的电影!

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叫晨凤的记者,因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临死前手拿四个大字‘死不瞑目’要跳楼自杀的起因,而展开调查的故事。”

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是:“的儿子身患白血病,需要四十万的急救费,一家企业的老板拿出了四十万救她的儿子,让她不要揭发他的罪行,晨凤没有受金钱的诱惑,于是她的同事就拿出一个箱子,另外的同事们被感动了,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结果积到了四十万。救了她的儿子。”

我的妈妈感动的都哭了!我也知道了一个道理,邪不压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五年级重阳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老人,今天九九重阳节,让我们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吧!

我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今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这不,小伙伴们一大早就来了。我们走进敬老院。看见好多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大多数在敬老院老人都没有儿女。

首先,我们去到了一个老奶奶房间,看见老奶奶正行动缓慢梳头,我赶快走过去对老奶奶说:“让我帮您吧!”给老奶奶梳好头发,整理完房间后,我们便把老奶奶扶出去晒太阳了。

在院子里,我看见老爷爷、老奶奶们都不怎么活动,我们便把老爷爷、老奶奶们聚集起来,放起音乐,教他们做起广播体操来。做完后,我们又要陪他们聊了会天,知道了他们许多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是一个叫——李尹珍奶奶。

李尹珍奶奶虽然已经75岁高龄了,可她却非常活泼呢!

李尹珍奶奶又一双大大、水灵灵眼睛非常漂亮,有一个高挑鼻梁,还有……对了,李尹珍奶奶标志就是她笑容,她说,她年轻时候非常爱笑,她认为笑可以打败烦恼,她座右铭是:不开心要过一天,开心也要过一天,那何不如开开心心笑着过一天呢?

回到家后,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个世上最美、最好是老人,让我们对老人好些。你说是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重阳节见闻作文500字实用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应该去看望老人。可不,一大清早,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到梅城去看望老太公。

我该给他什么样的惊喜呢?送点什么东西好呢?“要不我们去三都老家摘些蜜桔?”妈妈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我们的认可。

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的车缓缓地停在山坡脚。只见漫山遍野桔树枝头缀满了大大小小橙黄色的桔子,有的随着微风你挤我碰,好像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有的探出头,伸长脖子,笑着欢迎你去摘呢!我一头扎进桔林,用力一拽,可是桔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像个调皮的娃娃,左逃右躲,怎么也摘不下来。这时,妈妈走过来给我做示范,只见她用左手握住桔子,右手用剪刀轻轻一剪,桔子就摘下来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20多斤。望着这些黄澄澄的桔子,我们开心极了!

“这么新鲜的桔子,我们赶紧给老外公送去吧!”在爸爸的提醒下,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跟随着我们来到梅城老太公家。当97岁高龄的老太公看到我们带来自已摘的三都蜜桔时,就像小孩一样,呵呵地笑了起来,兴奋地拉着我的手。看着他那满脸的皱纹,一双大眼深深地陷进眼窝,他身体还是比较硬朗的,这给了我们稍许的安慰。我赶紧剥开一个桔子,送到他嘴巴里。老太公咬了一口,说:“啊,真甜!”我和爸爸妈妈祝福他身体健康,活到100岁,他又是一阵地激动,连声地说:“谢谢!谢谢!”

看着老太公开心地吃着我们亲手摘的桔子,仿佛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感恩初一作文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我还像平常那样早早的起床,走去“小桔灯”培训中心。

到了“小桔灯”培训中心,同学疑惑的问我:“重阳节是什么呀?”我耐心地说起了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怎麽样?没先到重阳节还有这样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重阳节孝亲感悟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孝亲节。以孝亲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以敬老来感激长辈的关爱之情,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更是做人的根本,人的德行,最大的就是孝道。

记得有一次我晚上发烧妈妈喂我吃药后,一直守在我床边,一晚上都没有睡好,早上起床又给我做好早饭端到床边。

这件事让我感悟到,爱的伟大和无私,我们身在福中要知福,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因为一时的贪玩,而给父母添乱,让父母操心,生气。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命中第一次拥抱;是他们教育我们成人,给我们铺平了走向未来的道路。一生操劳,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要懂得感恩回报,懂得孝亲敬老,懂得要用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情和老师的教诲之恩。

重阳节--感恩节,感恩我们的父母和长辈,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与无怨无悔。祝福他们永远健康长寿, 平安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阳节对联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重阳节的日记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我问妈妈重阳节为什么又叫做“敬老节”呢?我和妈妈一起查阅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今天,我和妈妈准备做一张敬老卡,送给爷爷奶奶。我们准备用一张彩纸剪成树杆的形状,再剪出各种颜色的爱心,把爱心贴到树杆上。在我还一个个费力地剪着爱心的时候,妈妈突然说:“爱心的形状都一样,我们可以把一张纸对折很多层再剪。”这个办法果然很省时省力呢,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剪出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爱心。我们把这些爱心用胶水贴到了棕色的树杆上,这样一棵多姿多彩的爱心树就完成了。

每一棵爱心都代表着我们对爷爷奶奶的祝福,五彩缤纷的颜色代表我们希望爷爷奶奶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的故事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 X月X日 晴

今天袁老师给我们讲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重阳糕的图片,讲孝顺老人的故事。第一个在讲台上讲故事的同学是潘嘉瑞,他讲的故事是《弟子规》里的“冬则温,夏则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冬天天气冷了,就要给老人添加衣服,不要让老人受冻了;夏天来了,天气热了,就要老人脱衣服或扇扇子,让老人凉快。潘嘉瑞讲的很生动,后来张斯嘉,邹晨熙也分别讲了敬老爱老的故事,我讲的故事叫《卧冰求鲤》,意思是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

我一定要遵守我的承诺:就是每周给爷爷,奶奶捶一次背,让他们身体健健康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重阳节作文45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大诗人王维会在这天想念自己生活在远方的兄弟,而我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生活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所以我央求爸爸带我回老家,爸爸自然是同意了!

刚到门口就看见爷爷、奶奶无比激动,喜上眉梢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虽然满脸笑意却还是掩盖不住干活的疲倦,奶奶依然辛勤地为我们忙这忙那,一滴滴豆粒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滴落下来。我急忙上前,扶奶奶坐在椅子上休息,可她硬是不肯,要不是爷爷也来劝阻,奶奶一定不肯罢休。看着奶奶这么忙碌的身影,我决定亲手做一盘菜给奶奶尝尝。可是在我加盐时手一抖,盐放多了,我尝了尝,真是太咸了!正当我准备倒掉时,奶奶立即从旁边拿起一双筷子,夹了一块尝尝,然后夸赞道:“真是太好吃了!不愧是我孙做的!”其实我知道,一定非常难吃,而且奶奶一向不喜欢吃太多盐,她这么做也不过就是在鼓励我罢了。

爷爷一向非常忙,每年夏季的下午,他总是迎着炎炎夏日去河里下笼子,并且每天一大清晨,当我们还在梦乡时,我这位吃苦耐劳的爷爷已经去工作了。今天见到他时,他已骨瘦如柴,身上被晒的通红。为了不让我们心里难过,他还幽默地说了一句:“这是健康的肤色。”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爷爷一大早上就去菜场买了许多新鲜的蔬菜,为我们做了一桌子的菜。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定睛一看,竟然都是我上次回来时随口说的几道我最爱吃的菜。虽然每道菜的味道各有不同,但我觉得每道菜里都有同一种味道,那就是“爱的味道”!

我们一会儿和奶奶拉家常,一会儿又帮爷爷种菜,转眼间愉快的一天就过去了!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重阳节活动命题的作文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名老人节。今年的重阳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因为我们学校组织了三,四,五年级的中队长和五(1)班的全体同学到东成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陪老人们度过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来到敬老院我们按照辅导员的吩付在敬老院门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着抱者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们。公公婆婆看了我们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两队队伍欢迎我们。好象当我们是他们的孙子了。

后来,红十字会的一位阿姨和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们还有我们学校的校长轮流上台演讲。最受人欢迎的要数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冲冲忙忙地上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说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说就暂告一段落。

我们非常醒目,立刻把礼物交给了公公婆婆,而且我还对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说了一段祝福的话:祝老公公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呢!老公公听了乐呵呵的好象十分开心。为了哄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几个同学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虽然讲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细一听,故事里蕴含着老婆婆的热情和好客,使我百听不厌。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没有了像刚才来老人院时的兴奋,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见东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触景生情,担心我老了之后也会在那里安家,没有亲人来看望,每天孤孤单单,生不如死。不过,经过一会儿思考我那个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现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改变了很多,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好,所以,我又恢复来时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以重阳节活动命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10年优秀重阳节学生日记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十月十九日,刚好是重阳节,本来我还不知道,经老师的提醒,我才记了起来。

一放学,我便直奔接送地点。只见妈妈正在和别人聊天,我急忙拉过妈妈,问她:“今天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妈妈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我只好直接告诉她今天是重阳节。妈妈先是做出很惊讶的表情,然后二话没说,把我拉上车来到了四宜。只见四宜以人满为患,大家都抢着买糕点,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都没轮到我们,天也黑了,我和妈妈只好空着手,回到了奶奶家。

奶奶见了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听了我们说的事之后,奶奶的眼里闪着泪花,连忙答到:“买什么糕啊,我和你爷爷又不吃,只要你们回来就好了,你们回来就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和妈妈也不禁潸然泪下。

就这样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过了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欢乐的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丰收季节,菊花开时,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欢乐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重阳节它又可以称为茱萸节、菊花节,甚至“野餐节”。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奶奶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孙子孙女的应该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笑着说:“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奶奶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国庆节?”“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搀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边谈,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池水,饱览壮丽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奶奶过老年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轻了五年。

在欢笑中,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欢乐的重阳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喜爱的重阳节600字作文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可是,要说我最喜欢的,那当然要数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了。 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我和外公一起去登山。 秋天正是金桂飘香的时节,山上的桂花树在微风的吹拂下飘来一阵阵清香。在和煦的阳光照……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可是,要说我最喜欢的,那当然要数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了。

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我和外公一起去登山。

秋天正是金桂飘香的时节,山上的桂花树在微风的吹拂下飘来一阵阵清香。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树影斑斑驳驳,美丽极了。

我扶着外公慢慢地往山上走,快到半山腰的时候,感觉有些累了,我便提议道:“外公,我们休息一会儿吧!”于是,我们便在附近的一座亭子里坐了下来。我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重阳糕,递给了外公。外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还不住地点头,说:“你看,这里的树木枝繁叶茂,空气清新,出来走走可真好啊!让我们继续前进吧!欲穷千里目——”没等外公说完,我便接上去说:“更上一层楼!”于是,我们便又开始慢慢地向山顶进发。一路上,外公精神抖擞,给我讲述了许多他年轻时的有趣故事。“我20岁时,就去参军了。”他慢慢地说:“当兵可神气了!你一定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条路有25000多里,被称为地球上的红丝带。他们翻雪山,过草地,走了许许多多的路……”外公讲得绘声绘色,好久没见过他这么有兴致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山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外公抚摸着我的头,问:“你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当然知道,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重阳节,我们吃重阳糕,还要登高望远……” 见我说得头头是道,外公开心地笑了,映着山顶明媚的阳光,他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喜爱重阳节,因为在重阳节,我不仅可以登高望远,还能陪着外公欣赏秋天的美景,分享他的往事。我们约定,明年的重阳节还要一起品重阳糕,一起登高望远。

[我喜爱的重阳节6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写重阳节的优秀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因为重阳不光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苁嵌V鲆痪洌骸奥飞闲⌒目闯担鸸馔娑!”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全社会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阳节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我真的非常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我那可爱的妹妹是否长高了一些?我那年老的爷爷、奶奶是否依然健康?特别是爷爷奶奶.我是他们一手带大的.儿时的那些情景让我记忆犹新.

常听妈妈说:我刚出生一个月,为了不影响妈妈的工作,奶奶就带我回老家.而奶奶上要照顾90多岁的父母,如今又要照顾刚出生一个月的我.可以想象,已经60多岁的老人,在寒冷的夜晚,每日要起来几次,给我换尿布、冲奶.奶奶没睡过一次安稳的觉.在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那个小不点儿的我,越来越壮实,而奶奶却越来越瘦小.

渐渐长大的我,调皮又好动.一次,,我和小朋友玩单车时,不小心将脚伸进车轮城,被刮了好大一块肉,是爷爷抱着我直奔医院,而爷爷的脚因有骨刺,平时连走路都很艰难,但爷爷此时,为了我什么都不管了,因为爷爷心中只我这个孙女.

在这合家欢聚的节日里,我祝愿那可爱的妹妹快快长大!祝愿我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寿!我期盼着,我们全家相聚永不分离的那一日快快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节感恩初一作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贺卡。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年级重阳节话题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Like most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e Chongyang Festival also has ancient legends.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重阳节的习俗小学作文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