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梧桐树特点(最新20篇)

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主角,有着坎坷和挣扎的一生。下面是梧桐树特点,快来围观吧。为此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梧桐树特点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3233

作文

876

描写樱花特点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公园,就为了早早地观赏到那美丽的樱花。一进门,我们便被它们所吸引。两旁的主干道上种满了淡淡的樱花,开得正盛,有一种浪漫的感觉。

樱花的种类和颜色也各有不同:有粉红的,有白的,有……,真让人眼花缭乱啊!这时,我听到两位旅游者的谈话:“恩!樱花真美啊!”“是啊!是啊!也不枉我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啊!” “听说中山公园,春天有沱棠、紫藤等,接着夏天就是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紫薇……相继开放,直到深秋的桂花、菊花,冬天的山茶、梅花,一年四季鲜花满枝。”听了他们的话,我感到十分自豪。于是,我沉思了:要是中国到处都那么美……“姐姐!姐姐!”“什么事啊?”妹妹“娇娇”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姐姐!你快看啊!蝴蝶!蝴蝶!”“蝴蝶又怎么了!”我抬头一看。哇!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蝴蝶非来飞去。有些停在樱花树上,点缀了樱花;有些则在游人的身边飞舞,真好玩!

逛完樱花游园会,我们来到了小吃店,品尝了具有各种风味的地方小吃。吃完后,我们又去看在樱花会期间纷纷登台亮相的节目,乡土气息浓重的民间艺人演出、精彩的气功、魔术、杂技、驯兽表演往往又引得游客兴致大发。同时,还有许多文艺团体也在此期间奉献形式多样的精彩文艺节目。就这样,我们买了一些名、优、土、特产品,有些当作旅游纪念,有些送给亲朋好友。

第二天,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岛。

[描写樱花特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话题作文的特点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1)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是考生所熟悉的或应该知道的。对这一话题,学生能有所感触,能有话可说。

(2)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给一个范围,是由头,材料引出划定的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考生可以由材料出发,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所写的内容与话题述及的内容、结论相关即可。

(3)话题作文的内容不作较死的限制。要求比较宽松,显得比较宽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狭小空间,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4)文体淡化更为彻底,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避免了大家共写一种文体、单调专一,限制学生选择的现象。只要没有特殊限制(或不许写成诗歌)。文体的开放,一般文体上除诗歌,不作其他限制。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杂文、甚至散文、小说、寓言、散文诗等。不限文体,以便给各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个性发展的公平竟争机会。比如,长于形象表达的,可以记叙抒情;善于雄辩说理的,可以论理谈感。让学生或在生动的叙述描写中展现才华,或在丰富的想象中反映气质,或在冷静的分析思考中表现成熟。只要文章内容能切中题意,事实丰富充足,感情饱满真挚,语言优美,都可以写出上乘之作。

(5)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较以前放得更开,一般不少于800字。

(6)话题作文不限定文题。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由于话题作文限定较少,考生在作文立意、结构、取材、及其表达上,都能表现出创意考生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从面上看,话题作文考生可以耳闻四路,旁骛八极,内容可辐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点上看,话题作文可以挖掘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从事实挖掘对人生的感悟,可以表现形象的细节。应该说,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也避免了命题作文因思维定时而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我踏入小学以来,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在这些好朋友中,和我最要好的,徐文昊是其中一个。

徐文昊一双眯眯眼,使他笑起来时两眼就连成一条缝;那两颗洁白的大门牙,在他笑时总是会“暴露无遗”;那痩削的身材,让你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他来。这样一组合,便是徐文昊啦。

和我另外一些朋友最大的不一样,是他的见识比我们大的多,胆子也比我们大的多。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回家,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只西瓜虫。从小就怕虫子的我看到虫子就害怕,见了这只虫子便浑身紧张,正准备逃跑时,徐文昊倒是面无惧色,把那虫子放在手里津津有味玩了好一会儿后才把它放生。看到这一幕,我很是吃惊,而徐文昊却是很轻松,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不以为然。

虽然在生活中徐文昊像是一个“野孩子”,可一到了上课的时候,他却成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每次上课时,他的眼睛总是牢牢地盯着老师,神情专注,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下课后,他总是会和老师讨论一些问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等,有时候,他的想法连老师都没想到呢!他最专心致志的莫过于他看书的时候了。每次下课,他总是会从抽屉中拿出本书,抓紧时间阅读。有时候,他连吃饭的时间也不放过,边吃边看。由于我妈在书店工作,他常常托我妈买书,一买就是一大堆,都是些十分高深的书。

因此,你可别看他在平时生活中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十分淘气的样子,但他粗中有细,每次测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你看,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徐文昊,一个“野孩子”,一个“文绉绉”的书生,我非常佩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具盒的特点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送我一个特别好看的文具盒,是我看上很久的,因为比较贵,所以一直没有买。文具盒是淡蓝色的,塑料做的,它有正反两层,有23厘米长,8厘米宽,2厘米高,上面印着玩具总动员的图案。仿佛在说:“小主人,学习成绩可不要落后哦。”图案上面有一些英文字母:toystory.

打开文具盒,里面是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有助人为乐的橡皮,有无私奉献的铅笔,有沉默寡言的直尺,还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它们都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橡皮 可以把错字擦得干干净净,铅笔可以帮我写作文,抄单词,做算术。直尺可以帮助我量物体的长度,钢笔可以帮我练一手好的钢笔字。

我喜欢我的文具盒,因为它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我服务,给我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伴随我度过整个美好的小学生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说明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小编为你整理了说明文运用词语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准确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如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和语气等都要准确无误。阅读说明文要特别注意文中怎样运用限制、概括等手段来修饰中心词语,从而进行说明的。要细心地捕捉这些词语,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表达作用。对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的考查,主要是解答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这类问题时要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

首先要明确加点的词语的含义;其次要理解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效果,还要答出删去之后会有怎样的后果。比如“改变了原意”,“不合真实情况”,“与事实不相符合”,“与上下文失去照应”,“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原则”,“说话过于绝对,要留有一定的余地”等;最后,总结时扣到突出说明文语言要准确这一点上来。

如《中国石拱桥》有一个句子:“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问:加点的“约”和“几乎”可否去掉?为什么?答:“约”表示推测,说明8米并非实地量得,而是估计而已,是个约数。如去掉便成了确数,与事实不相符合。“几乎”表明并非真的与河面平行,只是差不多要平行,它强调桥面平的程度。如去掉,便成了真的平行了,这就不真实了。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表现在许多的方面。

(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或描写事物状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中国石拱桥》对卢沟桥的石狮子的描写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引人入胜。或通俗或深情地议论,令人深思,启人智慧。如《苏州园林》:“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对说明苏州园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活泼清新。如《生物入侵者》一文把“生物入侵者”比喻为“偷渡者”“移民”,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你一定会听见的》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描写风声,按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句子,一气呵成。

(三)句式富于变化,成语、四字句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如《生物入侵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或四字句,准确而简明。如“安家落户”、“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为所欲为”、“无动于衷”等成语用得恰到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梧桐树的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南京,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南京的树了。无论是开花的,还是那不开花的,都让人难以怀忘。在宽阔的马路两旁,矗立着高大的梧桐、雪松、银杏筑成了绿色长廊,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高大的梧桐树

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就矗立着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树干是那么粗那么直,树顶是那么高,它就像是一个解放军叔叔在为我们站岗,保卫着我们美丽的校园。每天上学或放学我都会从它身边走过,它给我安全感。

春姑娘来了,梧桐树开始发芽了,在那甘甜的春雨滋润下,芽渐渐长成嫩绿的叶片,仿佛从树干上探出了一个个小脑袋,在争看那春天的美景。夏天,梧桐树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郁郁葱葱的树叶好像一把绿色大伞,给我们带来了夏日的清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在树下乘凉、聊天、嬉戏玩耍。一阵风吹来,树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像是在给我们唱歌。

秋天来了,梧桐树开始落叶,绿油油亮晶晶的树叶渐渐地变暗,先是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风呼呼地刮了起来,树叶便打着旋儿,跳着优美的舞蹈飘落了下来,落地的树叶变得十分脆弱,轻轻用手一摸,便碎成了小片小片的。

冬天来了,满树的叶子落尽了,梧桐树变成光秃秃的枝干,但仍挺立在寒风中。一场冬雪过后,雪花落在梧桐树上,像是给梧桐树穿上了雪白的衣裳,把光秃秃的梧桐树打扮得像个站在雪地上的卫兵。

看,这就是我喜欢的梧桐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校园的梧桐树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校园里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长在校园的南边,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树皮是黑褐色的,摸上去很粗糙。它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春风习习,春雨蒙蒙,它抽出新的枝条,树头冒出一个个黄绿色的芽苞,慢慢地长处了嫩绿的叶子。小鸟在枝头欢快唱着美妙的歌。

夏天,梧桐树的树干又粗又大,树叶又圆又宽,像一把把扇子,我们正热得要燃烧的时候,梧桐树就撑开绿色的大伞,我们凉爽了。

五彩缤纷的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的树枝上长满了一串串黄色的小果实,上面全是刺,从远处看,真像一只只刺猬挂在树上。

严寒的冬天来了,梧桐树的叶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可它还是顽强地屹立在刺骨的寒风中。

梧桐树是我们忠实的卫士,它和我们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赞美梧桐树的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树木中,有青翠欲滴的松树,有姿态优美的柳树,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为人着想的梧桐树!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梧桐树也从沉睡中醒来。梧桐树展现它那嫩黄色的叶子,卷卷的的,仿佛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敢探出头来。梧桐树的果实养一颗颗小绒球挂在枝头,可爱极了。

夏天到了,梧桐树变得枝繁叶茂,遮住了半边天。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刚买的雪糕不到半分钟就融化了,人们实在无法忍耐,便想起了梧桐树的阴凉。有的人在梧桐树下下象棋,有的人下五子棋,有的孩子在梧桐树下追逐打闹,有的小朋友手拉着手将梧桐树围了起来,好像在拥抱着它,还有的在树下乘凉聊天。

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来,会下起阵阵金黄色的雨,如果再来一阵风,树叶又像只只黄色的蝴蝶。树下孩子正在接落下来的叶子,不禁让我想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花丛无处寻。”

冬天到了,梧桐树光秃秃的,人们用稻草将梧桐树的树干裹了起来,以便让它安全过冬。夏天梧桐树为我们服务,冬天我们为它穿棉衣。

梧桐树这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爱梧桐树!

[赞美梧桐树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爷爷家的梧桐树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有很多的记忆,那些美好的记忆都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这些美好的回忆,成就了我们的童年。

我小时候是在爷爷家长大的,因为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每到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家,给我带许多的好吃的,所以,我跟爷爷奶奶是接触最多的,爷爷家中的所以物品我都清楚,什么东西我都了如指掌。

爷爷家的门前有一棵梧桐树,我们都叫做它—泡桐树,这种树有着很大的叶子,每到了夏天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都会在这一棵梧桐树下乘凉,爷爷总会搬出他的逍遥椅,躺在上边慢慢悠悠的摇晃着,很休闲,一个手拿着小茶壶,另外一只手拿着扇子扇着,十分自得。奶奶总会陪在爷爷身边,自己戴上一副老花镜,看着当天的报纸,有时候眉头紧皱,有时候嘴角微翘,有时候还会抻着报纸给爷爷看,爷爷总是不耐烦,因为爷爷不喜欢看报纸,这一幕每天都会上演着,这一幕我也看了很多年。

前不久的时候,爷爷家的梧桐树因为挡住了电线的位置,所以只能砍掉,砍掉梧桐树的那一天,爷爷一直没有从屋子里走出来,奶奶望着这棵树望了好久……

梧桐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承载的是一辈人的记忆和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说明文的特点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虽然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作说明文的角度讲,如果能确切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文就能写得有声有色,文采斐然。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后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前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作假设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天梧桐树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我妈妈的单位有一棵法国梧桐树

这棵梧桐树高大魁梧,粗壮而又挺拔,它有四层楼那么高,枝干有粗有细,枝干上分着很多树杈,上面挂着一个个毛茸茸的黄色小球球,风儿一吹,小球球就荡来荡去,好像金色的小玲挡在荡秋千。

春天,这棵梧桐树从梦中醒了,穿上她那绿色的裙子,去参加春季比美大赛。

夏天,梧桐树像一把大伞立在那里,为人们带来了绿荫和凉爽。

秋天,天凉了,梧桐树的树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落了下来。

冬天,梧桐树拿出大自然送给它的白棉被,盖在身上,开始睡觉,一觉睡到春天。

不光这棵树,树木们都给人们带来清新好空气、凉爽等好处,请不要再那样大量伐木,难道你砍它它就不疼吗?请你站在它的位置想一想,保护树木,保护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梧桐树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树木中,有青翠欲滴的松树,有姿态优美的柳树,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为人着想的梧桐树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梧桐树也从沉睡中醒来。梧桐树展现它那嫩黄色的叶子,卷卷的的,仿佛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敢探出头来。梧桐树的果实养一颗颗小绒球挂在枝头,可爱极了。( )

夏天到了,梧桐树变得枝繁叶茂,遮住了半边天。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刚买的雪糕不到半分钟就融化了,人们实在无法忍耐,便想起了梧桐树的阴凉。有的人在梧桐树下下象棋,有的人下五子棋,有的孩子在梧桐树下追逐打闹,有的小朋友手拉着手将梧桐树围了起来,好像在拥抱着它,还有的在树下乘凉聊天。

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来,会下起阵阵金黄色的雨,如果再来一阵风,树叶又像只只黄色的蝴蝶。树下孩子正在接落下来的叶子,不禁让我想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花丛无处寻。”

冬天到了,梧桐树光秃秃的,人们用稻草将梧桐树的树干裹了起来,以便让它安全过冬。夏天梧桐树为我们服务,冬天我们为它穿棉衣。

梧桐树这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爱梧桐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位性格开朗的人

她,古灵精怪,像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她,活泼爱笑,是个充满阳光的小女孩;她,可爱幽默,像个富有童心的小朋友。

她头扎马尾辫,端坐窗户边,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她那可爱的脸蛋上,显得更为神秘。嘴角总是微微上扬,露出俩醉人的酒窝。个子高高的,头发长长的,眼睛大大的,有时会向别人吐吐舌头,诡异的笑一笑。也许男孩子看着她的笑容是蛮好的吧!

她很爱笑,升入初中刚到学校时,我挑逗似的对她说:“小闺女又长漂亮了呀!”谁知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转过头,故作生气的样子。看到她这副模样,我转身笑了起来,她也转头冲我吐了吐舌头,笑了笑。还有一次,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来到教室,我一扭头就看到了她,她对我笑了笑,又摆出了许多滑稽的动作:斗鸡眼、鼓嘴巴、伸舌头、做鬼脸……我瞬间被逗笑了,她也哈哈地大笑起来。突然,老师走进了教室,全班顿时鸦雀无声。回想起她刚刚的样子,差点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是谁呢?我们班的郭欣悦呀!

正是她的开朗,让她在前进的途中面对困难和挫折都一笑而过,为着自己的目标一直努力奋斗,从未停止过,即使受到不少的打击,也从不放弃。风雨后终会是彩虹,愿开朗能伴她一生,也能影响到每一个人,快乐度过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一个人的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场上,那颗耀眼的星】

我们班有个整天脸上挂着开心笑容的小女生,她个子矮矮,扎着两条小辫子,一股可爱的样子。她就是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张天钰。

张天钰不但学习成绩令人羡慕,她在运动场上洒汗奔跑,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深深低印在我脑海里。

就像800米,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项要命的运动,每次跑完我总要在地上休息好长时间才可以站起来。而张天钰,在运动场上却跑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象脱缰的野马般奔了出去。远远看去,她们像一团黑烟似的绕着跑道飞奔。小小的张天钰在这些高大的运动员中显得那样渺小。尤其在最后一周转弯处,文苑的运动员还跑在了张天钰的前面。我正想着她能否坚持到终点。突然,一个人从“黑烟”里冒了出来,将其他运动员远远地甩在了后边。我仔细一看,惊讶地发现那竟然是张天钰!张天钰奋力地跑着,和后面的运动员距离越拉越大。“张天钰,加油!张天钰,加油!”我们看到张天钰快要到终点了,拼命地喊起来。我发现张天钰明显不太跑得动了,可她仿佛听到了我们的喊声,竟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加油,加油!”张天钰离终点越来越近,我们情不自禁地喊起来。“耶!”我们又快乐地喊起来。原来,张天钰拿了第一,还破了年段记录!

后来我才知道,为了迎接这场运动会,几个月来张天钰几乎每天都在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翠鸟的特点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翠鸟比较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显得可爱极了。

一双又尖又长的嘴巴,一双明亮的眼睛,加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凑成了活泼又机灵的翠鸟。它的羽毛五颜六色,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赤褐色的衬衫。

翠鸟的眼睛非常机灵,水面上的泛起的微波它都能看见。小鱼悄悄地游到水面上吹了个小泡泡,翠鸟看见了就像箭似地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上游飞走了。

我们问老鱼翁翠鸟的家在哪里,老鱼翁告诉我们;“就在上游那陡峭的石壁上。”我们真想抓一只翠鸟来饲养,老鱼翁告诉我们说:“翠鸟飞到这里是要和我们做朋友的呀。”我们脸红了,静静的站在那儿,生怕惊动了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励志类文章的标题特点

全文共 2414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本文以励志类图书《卡耐基成功学全书》中的文章为例,着重从语音的修辞、词语的使用和句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对励志类文章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励志;语音;词语;句式

引言

励志类文章有的是鼓舞人们走出困境,有的是启发人们发现自我、找回自信,有的是传授读者的或者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励志类文章作为颇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其标题理应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我们以励志类图书《卡耐基成功学全书》(下文简称《全书》)中的文章为例,对励志类文章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

1.语音的修辞

语音修辞是修辞现象的一种,指的是通过对语音的选择、组合和调整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语音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条件或重要因素,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音响效果。下面,我们从平仄的协调、音节的配合、四呼的有效利用三个方面对励志类文章标题的语音美加以讨论。

1.1 平仄的协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和阳平属平声,上声和去声属仄声。通常情况下,平声显得舒缓柔和,仄声显得急促挺拔。《全书》中的《描绘生命的蓝图》、《焕发热忱的能量》、《保持积极心态》、《称赞的魔力》等文章的标题,充分利用了汉语语音的平仄交替,形成声音高低、轻重、缓急的变化,读起来铿锵悦耳,能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1.2 音节的匀称

根据汉语习惯,要求在不影响意义表达的情况下,选择音节匀称、成双成对的词语,因为这样能给语言自身带来一定的“形式美”,使语言音节匀称,音调和谐,节奏优美。励志类文章标题也很讲究形式的美观、音节的匀称和字音的优美。

例如《全书》中的《保持积极心态》、《学会喜欢自己》、《不要干涉对方自由》、《携手应对生活的挑战》等多是双音节的组合。这样的组合,看上去很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力度和感染力,让人读后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1.3 四呼的有效使用

齐齿呼且没有鼻音韵尾的“i”,读起来声音很低,而且悲悲戚戚,与励志类文章鼓舞人的目的相背离,因而在标题中运用得较少;撮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用得比较多一些,因为它们比单纯的齐齿呼韵母“i”洪亮得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使人振奋;开口呼读起来声音洪亮,使人感觉雄壮开阔,与励志类文章让人振奋士气的目的相一致,因而用得较多。例如《全书》中的《保持本色》、《态度决定活》、《怎样让他爱你》等等,多为开口呼,能够唤起人的精神,给人带来震撼。

2.词语的使用

文章好不好,是否吸引人,语音修辞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使用词语也同样重要。下面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三个方面,探讨励志类文章标题中词语使用的特点。

2.1 名词的使用

2.1.1 目标类、梦想类名词

励志类文章目的就在于激发读者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励志类文章中含有许多目标类、梦想类的名词。例如,《全书》中,《人生的精彩来自于目标的精彩》、《人生因为梦想而伟大》、《不断翻新人生计划》、《描绘生命的蓝图》等文章标中的“目标、梦想、计划、蓝图”等名词就是这类名词。

2.1.2 经验、方法类名词

励志类文章在唤起人们的觉醒之后,还要引导读者采取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因此励志类文章标题中还经常出现技巧、方法类名词。例如《全书》中,《一个给你带来奇迹的原则》、《对婚姻的忠告》、《即席演讲的技巧》等文章标题中的“原则、忠告、技巧”便是“技巧”、“方法”类名词。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往往会用前面的限定词对此类名词进行了限定,从而把经验、技巧限定在某一方

面,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

2.2.1 自主动词的使用

励志类文章旨在鼓舞人们取得成功,因此,励志类文章标题中的动词经常为语义特征为[+自主]、[动作]的自主动词。例如,《全书》中,《当太阳升起时再度充满精神》、《打开听众的心扉》,《学会调适自己》等文章标题中的“充满、打开、学会、调适”等动词都是自主动词。

2.2.2 褒义动词的使用

为了达到励志类文章鼓舞人的目的,作者经常会提出一些积极的现象并表达自的肯定态度,这样才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积极情感的影响。例如,《全书》中,《学会喜欢自己》、《真心欣赏对方》、《称赞的魔力》等文章标题中的“喜欢、欣赏、称赞”等动词都是褒义动词。

3.句式的选择

3.1 祈使句句式

祈使句具有敦促、动员和呼吁的作用,这正好切合了励志类文章的初衷。励志类文章多用祈使句来达到劝说或鼓励的目的。例如《全书》中,《处理好夫妻的职业冲突》、《学会喜欢自己》、《每天为自己打气》、《学会控制你的愤怒》等文章的标题即为祈使句,不仅仅述说了作者认为正确的观点,同时也给读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读者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3.2 疑问句句式

为了吸引读者,励志类文章标题多运用疑问句,但并非有疑而问,多为设问句和反问句。“表达者之所以采用问句表达自己明白确定的见解,为的是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然后再通过文章中具体内容的阐述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达到励志类文章启发、鼓舞人的目的。例如《全书》中,《怎样让他爱你》、《怎样让她爱你》等文章的标题即用了设问句,一方面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另一方面在文章的具体内容中对答案进行阐述,进而传授经验或提出建议。

3.3 名词性短语句式

除了前面的两种句式以外,有的励志类文章标题是以名词性短语的形式出现的。所谓名词性短语句,指励志类文章标题是由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构成的或者是由几个名词并列在一起组合而成的。例如《全书》中,《称赞的魔力》、《对婚姻的忠告》、《即席演讲的技巧》等文章的标题即为名词性短语句式。这种名词性短语的句式最大的优点是针对某一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或者是传授了具体的经验、技巧,简单而实用。

4.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语音的修辞、词语的使用和句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对《全书》中的励志类文章的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探究,想以此为突破口来探求励志类文章的语言特点。励志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保证金黄金投资的特点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特点一:利用杠杆原理——低投入、高回报,资金利用率高

通过控制仓位达到杠杆放大效应,以小博大.

举例:投资人10000美金开户, 8月10日20时伦敦金价格658.4美元/盎司,投资人买入一手黄金, 使用了1000美金保证金,客户相当于只用了1000美金购买到了价值100*658.4=65840美金的黄金,此时保证金杠杆原理放大大约60倍. 当日23时金价上涨到676.8美元/盎司,投资人将黄金卖出,那么他的获利额为(676.8-658.4)*100=1840美金.

特点二:双向交易,投资灵活

双向交易就是指投资人即可买黄金上涨,也可买黄金下跌,这样无论金价如何走势,投资人始终有获利的机会。

举例:8月16日22时金价663.5美元/盎司.投资人通过分析判断,认为行情要下跌,于是在此价格卖出1手做空,当日23时金价跌至653.0美元/盎司,投资人此时再买入一手平仓,当晚该投资者获利为(663.5-653.0)*100=1050美金.

特点三: t+0交易,及时操作,扭亏为盈

一旦发现判断失误,立刻平仓出局并反向操作,挽回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猜猜他是谁写人物特点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他长着一张大大的国字脸,浓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扇又黑又长的眼睫毛扇子。他,中等的身高,还有可以跟猪八戒相比的大肚子!

他最喜欢去野外捡石头了,经常骑车带我和妈妈去野外捡石头。因此,我们家放着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他把这些石头当作宝贝,每天呵护它们。经常给石头洗澡,他告诉我:“石头要经常洗澡才会更漂亮的。”除了给石头洗澡,他还会给它们打蜡,这样石头看起来就像披上了一件闪闪的外套,美丽极了。他真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人。

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个对石头充满爱的人,同时他也很爱我和妈妈,会和我们分享他漂亮的石头。我爱他,他的行为也让我明白,就像石头一样,再怎么不起眼的东西只要经过打磨和呵护,一定会绽放光芒。所以,我要爱护妈妈和他,因为他们是我最亲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没错,他呀,就是我的爸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气候特点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

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优美抒情散文:老家的三棵梧桐树

全文共 4378 字

+ 加入清单

抒情作文就是通过借物或者借景来抒发自己情感的作文类型。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欣赏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老家的三棵梧桐树

我离开老家很多年了,抹不掉的是阔别不散的记忆,那些浅浅的、深深的魂,如老家的三棵梧桐树。要是乡情可以托付,我会把全部的思念,寄托给老家小桥沿那三棵亦兄亦弟、情牵乡韵的梧桐树。春夏,风语叶话;秋冬,骨枝独啸。

我在老家的时候,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它是牵连散居村落四邻八舍的进出通道,向南蜿蜒,向北缓缓起坡,顶着东西贯通外乡的村路。与村路衔接处,隔着一条西流的排水沟。沟的上方,齐小路跨铺着三四根宽窄相仿的石板条,以作简易小桥,故小路镶口十来平方米的地方,被乡人俗称为“小桥沿”。

像兄弟亲样的那三棵梧桐树,就立在小桥沿的小路两旁。老大粗些在外、老二中粗在里,并列西侧;老小细些,面着老大,位立隔路的东侧。说粗些,齐腰处不过三、四十公分的径口;说细些,其树围大约在二十公分左右。老大、老二,许是年长,皮肤粗糙棕黑,有些老成持重。老小细皮嫩绿,光滑润泽,枝枝杈杈都是青青扬扬。老大、老二之间连着一条长条石;老小根处是一块垫起来的青石板,坐摩得十分光滑,向南有一条半圆形的长石柱。这树,这摆设,当然是我的乡邻乘凉小憩、家常闲聊的地方。

大概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早些,小桥沿梧桐树根西下,一个小四方的位置,有两穴小陈家陈姓祖辈的坟。后来,陈姓人家迁坟后,我家隔壁邻居,在其上面盖了间小屋,做起了日杂小卖的生意来,不光红火,就连婚后至中年不孕的人,还竟然生育了一个儿子。

这三棵梧桐树,是否奔着这灵气来的,没有文字考证。若果真是冲着灵气来的,那它一定比这路、这桥、这坟来得早些,还应该是悄悄生长成树,不然难免遭劫,不然难以长成。是否还有一种可说,那就是铺路铺桥的辈上种植的,之后用来乖凉。不过,何种由来倒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真的能给人乘凉了,真的能细听乘凉人的乡间笑谈了。

过去,乡下的村事乡闻、家长理短,主靠乘凉人咂嘴出来。张门婚娶,李家添人,王姓拌嘴,还有刨根溯源,道古论今,无一不是。邻里的样样件件,甚至连床上的那些事,都会被用作谈论捧笑的聊料,而所有那些舌嘴喂耳的轶事,又无不多在如小桥沿那样的聊间滴滴流出。

现在的光景不一样了,大家都可指点一屏,千里相聊于目下,无论多远,随时都可以点来目睹,一网尽收天下事。不过,这样一来,多少会冷落志在为人乘凉、已能为人乘凉、又可聆听乡趣的三棵梧桐树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被冷落,有了眉梢愁云。那些流年里留在枝间叶片上的乡音,散了吗?

记得,每当枝枝挂满叶芽,那三棵梧桐树总会面露正意,青春抖擞,有着乡里壮汉少男般的模样。一群群春鸟,在丫条芽头,抓枝闻芽,又盘旋翩跹,流连往返;每当枝枝扇叶葱茏,又总会手舞足蹈,跟风荡漾,有着神采沛腾、风流跌宕的姿貌。不息的蝉鸣,唱着他们的歌谣。东风徐徐,与眸及可见的溪流一起,在风语里找出最美的意境,叶话流吟,在枝里水间呢喃,合和着欢享那一春一夏的时光。

记得,每当秋风吹黄他们的绿叶,那追根的行程,就会在枝条上出发,一叶一叶地起程,以最美的落姿,装点秋景,安卧根土。一叶知秋,更是一叶知根知土,酝酿明春。每当薄霜轻覆,凉里透出冷意的时候,那些杈杈条条,都会挺出不惧寒侵的骨感美,任风嗖刮,长啸豪歌,以瘦傲嘲笑冬天:冬天不用得瑟,迟早会成为真正的春天。雪奔旷野,以雪为花;冰封大地,以冰明心。所见的是一身傲骨,一心清明。当梅花寒放报春时,根根枝条流淌着青液;活跃的根系,在充满水分的土壤里寻找最合适的伸展。杼情的根心,在新的年轮里再次澎涨。

我坚信,家乡那三棵梧桐树,一定不会老去,他们根植于浓浓乡音的土壤里,更是根植于怀怀情深的心灵里。即使枝枯树残,那根一定会扎得很深,让我的乡情源远流长!

【一季花香一季流觞】

作者 钥之华

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刚刚过去几天,几场秋雨,北方的天已经微觉寒意,我觉得冷便从柜子里,拿出了尘封了一个夏天的披风穿在身上。北方的天就是这样,热浪来得快去得也快,几声悉悉率率的蟋蟀的叫声,几声知了知了的呢喃声,秋季便迈着款款的的步子,揭开羞涩了一个夏天的面纱,带着成熟少女的风韵,带着满腔的热情出现在你的面前。

没有人能拒绝秋天的收获,就像没人能拒绝少女的多情,鲜花肆无忌惮的开放着,用她们最美的身姿,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当然鲜花也许没有多情,是人们赋予了他们太多的情感。他们把美丽赋予短短的的生命,只为在这一季灿烂!唯把相思轻作茧,只为在这一季流年不负这一次生命,这一次相遇。没有人知道鲜花为了谁开,只是看花的人赋予了她太多故事;没有人知道鲜花为谁馨香,只是爱花的人给了她们太多幻想;没有人知道花为谁美,只因为惜花的人把她赋予了太多真情。春天的花开的顽强,夏天的花开的多情,秋天的花却是成熟。因为经历了春的寒风,夏的炙热,经历了两个季节的冷暖,才知道秋天收获的甜美。

一季花香一季流觞 ,每个生命从春天走到秋天,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轮回。为什么不在秋季里把自己盛情绽放。我喜欢秋季,就像喜欢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在这个多情的季节去收获一段感情,一段人生、一段悲喜,一次拥有,不管痛了、爱了、失去了、拥有了、经历了你就不是失败者。给我一次生命,便不负这一季轮回。秋云渐远天湛微蓝,秋高气爽的季节,在院中沏一壶新茶,赋一阕新词,和家人一起闲话桑麻,在星星点点的夜空下围坐一桌亲朋好友来畅所欲言,何不美哉妙哉。看着院子里的瓜果蔬菜,清脆的苹果、黄橙橙的梨子个个透着水灵,你要是来到这农家小院,也会让你馋馋的,有上去咬一口的冲动。苹果树下梨子树下的油菜也绿油油的,努力着在享受着初秋的阳光,生怕被淘汰出局。

没事的时候你也可以去登山,张家口的山不同于别处的山,一个山湾一座城,可谓是城中有城 ,你站在大街上只能看到城市的一偶,想要看清城市的全貌你就得去爬山。在秋天这个舒爽的季节去爬山,你可以享受那种天高云阔的感觉,那种发自心底的豪迈会油然而生。站在山上看着半山腰的柏树林,看着星罗棋布的各个小区,看着从城中川流而过的河。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给予。站在山顶享受着风从身边虑过的感觉,轻轻柔柔的,会让你把一天劳碌,一天的心情放逐。看着城市中忙碌的人群,看着马路上川流而过的车辆,看着乡村一阵阵炊烟四起,你会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我在天地间,天地任我行,尽情去感受空间的宽广,空间的清灵。

从山上往下走,会经过一片柏树林,这几年政府为了丰富市民生活修建的娱乐场所。柏树林中用砖石铺了小路,为了给人们锻炼方便又用小路隔开了一个个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域里有唱京戏的,唱歌曲的,还有打太极拳的,跳广场的的。吊嗓子的不时发出啊,啊,啊的韵律声,有的人做着仰卧起坐在数着记忆的数字,也有人再锻炼着腰的灵活度,在健身器材边慢慢的扭着腰。小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或跑步或竞走,在这里你会觉得生命是何其珍贵,才发现自己老了该去珍惜生命了。因为是秋天了,没有了夏天的潮热,夏天的烦躁,人们也来的多了,直到万家灯火闪烁人们才恋恋不舍的,一路谈着笑着回家去。

山脚下有条小河,也是人们锻炼身体的的好地方,晒了一天的河水温温的,人们穿着凉鞋在水里来来回回的趟着玩。也有的人把车开来在河里洗着车。河里有小鱼小虾小扇贝,也有爱钓鱼的在河边钓鱼。也有撒网捕鱼捉虾的,再等待许久以后也会有一兜半兜的鱼儿、虾儿入网,虽说数量不是太多,也是满满一兜子的希望。河岸边有一排高高的柳树,爱对弈的大爷大妈们在树下甩着扑克,杀着象棋,时不时的传来一两声将军杀马的咔咔声。落日的余晖透过柳树的缝隙照射下来,洒落在人们的身上,组成了一副极美的画面。晚上的清水河边也是篝火点点,那些爱野炊的人们,拿着自己的买的烧烤炉。支开一片地方三五好友相约,一起来河边野炊,也很是惬意。

当万家灯火陆续亮起的时候,小河边终于恢复了宁静,奔波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安静下来,回家舒舒服服的冲个热水澡,然后带着第二天的憧憬再做一个美美梦,不信?你看他在梦中露出的笑脸。

【今生最美,不过那片向日葵】

他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学生时代拼死拼活考进大城市的一所美术院校,他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很努力地生活。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为了在公司站住脚跟,他沉溺于工作中,几乎放弃了休假日。

几年下来,他坐上了广告总监的位置,却得了严重的胃病,同事们都不理解他,埋怨他爱表现,牵累大家要跟着一起加班,他感到心力交瘁,决定回乡散心。

他的家乡在向日葵小镇,经过橘林小道时,他望见一排金黄的向日葵,迎着太阳的方向昂着沉甸甸的头颅,在他的心里投下一道明媚的颜色。空气中流动着阳光的味道,他闭着眼睛深吸一口气,心里顿时被阳光充得满满的,仿佛有一朵葵花在他的心里绽放。

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孩子站在一排葵花前,伸开双手,脸上带着一抹醉心的微笑,葵花的明媚映在孩子的脸庞上,这一刹那,他被孩子脸上的快乐所吸引,连忙拿起带在身边的画板,将这温馨的一刻落于画纸上。

孩子好奇地望着他,问他是什么人?他心里一动,说,我是美术老师。孩子脸上带着一丝惊喜又盼望的神情说,你真的是新来的美术老师吗?我们小镇已经有五年没有美术老师了!

他看着孩子,狠狠地点着头,在心里下了决心:停下来,找到内心的自己。

他把这幅向日葵画作送给了孩子,往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走去。第二天,他成为了向日葵小学的美术老师。他常常利用课后的时间带孩子们去小道、田梗、橘园写生,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没想到,在大城市毕业的他能来到小镇为他们停留。他儿时的朋友劝他,不用那么累,当老师嘛,尽好本职工作就好了。而他却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享受着从未感受到的轻松和快乐,就像在内心植上一朵向日葵,欢喜,绽放。

他总是善于抓住每个孩子快乐的瞬间,在小溪边、在林荫旁、在校园内,孩子们欢快的玩耍时,总能看见他背着画板,掏出画笔在纸上涂抹。有时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时,看见他就高喊着,看,那个会画画的老师。

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画画而磨出老茧,但他的内心是快乐的,他把孩子们的画作送到市里参展,市美术馆通知他,有一个孩子获得了第二名的奖项,他竟激动得流下眼泪。

周末,他仍然带着画板去写生,经过郊区的砖瓦厂,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一面断壁上胡乱涂画,他上前与孩子们攀谈,才知道,这几个孩子的父母都出外打工,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他想起自己幼年虽然过得贫困,却有父母的陪伴,他希望自己可以用微薄的力量带给这些孩子一缕阳光,他和孩子们约定,每周带学校的孩子们出来写生时,也一同教他们作画。

从此,人们经过小镇,总会看见这么一道风景,一个年轻人背着画板带着一群孩子们写生,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阳光的朝气,他们的画板上有天空的白云和飞鸟,也有小溪与绿树,还有那一丛丛闪熠光辉的向日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全文共 74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

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