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身边的科学小知识作文精彩20篇

函的特点是不受公文规定的严格限制,如不用正式文件头,也可不编文件号,有时还可不拟标题,因此用起来极为简便。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身边的科学小知识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115

作文

1000

我的科学老师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快乐的小鸟,飞向天涯海角。只有那蜡炬在默默地燃烧。”这是对老师的最好写照。在六年难忘的小学生涯里,有严厉敬业的语文老师、有教学严谨的数学老师……但在我记忆的海洋里,为我起到指路明灯的还是富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科学老师。

科学老师长得不高,大概1米68的身材,剪着干练的板寸头,光光的脑门,似乎反射着光,我们同学认为他是聪明绝顶。一双小眼睛与一个大兔牙,透露着亲和,一看就是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人。

他读起书来摇头晃脑,像极了以前的老学究。但在科学教学上,他从不像老学究那样迷信书本,而是积极实践,并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对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天,有个同学叫道:“徐老师,教室的肥皂用完了。”徐老师走来,拿出一块肥皂,打开包装就想放上洗手台。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两只眯着的眼睛带着些许笑意。他对大家说,既然肥皂用完了,今天,我们就来以实验的方式上一场科学课,我们自己做一块肥皂好不好。“好”,在大家的欢呼声,徐老师让人去实验室搬来相关器材,如装有氢氧化钠的罐子、油、电子秤和烧杯,一样样在桌上摆开。他一边熟练地氢氧化钠用衬布垫着放上电子秤,一边向我们诉说着实验原理,让我们计算好比例,用小勺一勺勺地量取着药品。并且告诫我们:“药剂的剂量一定要精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科学实验一定要严谨。”

我们目睹着他将氢氧化钠倒入水中,其与水产生了化学反应,当温度上升到50度上下时,他用温度计仔细测量,并用漏斗倒入。每个动作都是那样细腻,那样严谨,一块肥皂做完,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科学课。

这就是我的科学老师,不仅仅以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向我们传授科字知识,而且以科学严谨态度,向我们传授科学精神,我想这些知识,定能让我受益终身。感谢您,徐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科学在我身边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水开啦!”弟弟大喊起来。爸爸急匆匆赶到厨房,笑着说:“还没开呢!”弟弟不解的问;“明明就开了啊,我都听到咕咕响的声音啦。爸爸你骗人。”“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爸爸依旧笑眯眯的。“这就是一句俗语,不一定是真的啊?”我开始反驳了。“哦?不信?走,我们上网查查看。”

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呢?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水中没有出现气泡时,是听不到响声的,而气泡的产生就会伴随着响声的出现。由此可见,烧开水时发出响声与水中气泡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要揭开“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之谜就要从气泡身上找原因。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向下面的文字瞟了瞟。哇,好多啊,而且看不懂。

“别急,通俗点说呢,就是当水壶里的水被加热的时候,在壶底形成了许多小气泡,每个气泡发出一个声音,汇合起来就变成了“嘶嘶”声。水壶被继续加热,小气泡体积膨胀离开壶底上升到较冷的水中,气泡破裂,发出了较强的噪声,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水温逐渐升高,气泡破裂的位置距水面越来越近。当水完全沸腾的时候,壶底的水气泡到达水面然后破裂,其声音反倒降低了,只有了较轻柔的溅水的声音。”

“好了,我服。不过爸爸你好像忘了什么事。”我坏笑着。“哦哦对啊,差点忘了水开了。”爸爸急匆匆向厨房跑去。

其实,科学一直在我们身边,它就像是一座金矿,等着更多的人来发掘它,只看你有没有这样的耐心与毅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科学有关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对于我们来说很熟悉,但又“不熟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隐藏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然而它就藏在我们的身边。

大家可能都知道吧,一般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般都穿深色的衣服;然而在夏天的时候一般都只穿浅色的衣服。总有人说,冬天衣服比较厚,洗起来不方便,深色衣服耐脏些;夏天换衣服比较勤,穿浅色衣服好看些而且还好洗。然而这些只是一些次要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颜色对于太阳光的吸收和反射。

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物质,如果颜色不相同,那么在收到热辐射的情况下,温度和放热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深颜色会吸收许许多多的光源,这样就会产生许多的热能;而浅颜色就不同了,它才吸收一些些光源,白色则会反射光源。所以在同一种光源下,穿浅色衣服会比较凉快,然而穿深色衣服就会比较热。

虽然我们把“为什么人们在冬天喜欢穿深色衣服,而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这个问题虽然解决了,可为什么白色能反射光源呢?

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太阳光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而一种颜色只能反射本色,只能吸收其他颜色。而白色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呈现白色;黑色则相反,什么颜色都能吸收,所以呈现黑色。

哇!原来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这么大的一个科学秘密,可我们的生活当中还藏着更多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加油!“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用共享网络搭起知识的桥梁作文900字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的科技随着时代车轮的碾过已趋向发达,而我孩提时代的传统学习方式仿佛与新的潮流渐行渐远。带着缕缕墨香的纸页诚然令我怀念,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认知和交际都是由互联网编织出来的。如今,我逐渐迈入各种各样的学习社群。于是“共享”又成了我必不可少的生活图案。利用假期的时间,我加入了IELTS培训机构,在这里学习的对象都和我有着较大的年龄落差。高中,大学毕业,以及在读研究生者较多。由此,在我的班级中感到自己有些茕茕孑立。初来乍到,总得先自我介绍一番,本来担心气氛尴尬的我在班级网络群的帮助下,成功地与在座的学者们有了初步认识。虽然知识桥梁还未起建,但它所给予的社交窗口大大的鼓舞了我。在这之后,学习生活正式拉开帷幕。由于这里英语课时,内容紧凑,繁复,所以我也很少能吃到“老本”。不得不说自己有些“心力憔悴”,却又不好意思主动当面请教。

“各位ladies和gentlemen,小A助教上线啦!今天我们来写一篇简单的变化趋势报告,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看到我把文件放到网上,自己取哦。”助教老师一番话后,班级共享网上炸开了锅。分享论坛上大家都列出了自己的写作思路,词汇以及需要注意的语法点,有的还研究了西方人惯有的思维模式,纷纷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的干脆放下手机,和成员共同把核心整理到纸上,而后传到班级网络上并详阐细节和方法,在嘈杂的“百鸟争鸣”中不断有人们发出有新的想法——原来在培训中心的每个角落都附上了共享网络的“魔法披紗”,而“智慧女神”也被这精致的人类产物所吸引,前来助阵,无论是谁,在这里都享有获取知识和传递知识的权利。——七旬的老教授,大学的研究生,初中的小伙伴们——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知识的结晶,而共享网络则建起了我们运送这块块结晶的通道,让我们在交流中有新的发现,是擦出创新火花的打火石。这样的平台,也促进了国际化的合作,因为我们培训班的学生不仅培养了东方的“螺旋型思维”,也能从西方的“直线型思维”去感知世界,从而在日常中得以拓展认知的程度。

我深深感到“共享网络”的魅力,它不仅仅搭建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更成为了我生活的专属图案之一,使得碎片化的一切“有血有肉”的地构成了美丽的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动物的科学知识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小蜜蜂。我们蜜蜂是过群体的。在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几千到几万只工蜂。我就是这千万只工蜂之一。

我的母亲就是蜂王,它的身体最大,几乎丧失了飞行能力。这没有关系,它有千千万万个儿女,我们可以供养它,也算尽了孝道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蜂王可以产卵,它一昼夜能为我们生下1.5万到2万个同胞。蜂王的寿命大约是3年到5年,在我们家族中它可以说是寿星了。

在蜂群中还有一种蜂叫雄蜂,它和我们大不相同,它“人高马大”,身体粗壮,翅也长。它的责任就是和蜂王交尾。交尾之后,它也就一命呜呼了。

要说家族中数量最多、职责最大的还是我们工蜂。我们是蜂群的主要成员,工作也最繁重:采集花粉、花蜜,酿制我们的“口粮”,哺育我们的弟弟们,供养我们的母亲,修造我们的房子,保护家园,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别看这样,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弱小的,寿命也只有6个月,就像天空的流星一样——一闪即逝,仅有一点儿时间去闪耀自己的光辉。

我们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勤劳的了。开花时节,我们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蜜是很难酿的,我们每酿一千克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1.5千米,那么我们采一千克蜜就得飞上45万千米,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看样子,我们的功劳并不次于“阿波罗号”呢!虽然我们采蜜难,但每年一窝蜂都能割几十千克蜜。在广东的同族们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如果动物世界也有组织的话,那么我们蜜蜂一定能获得“最热爱劳动奖章”。

也许你要问:在漫无边际的大自然中,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植物在哪里开花呢?告诉你吧,我们有很多“侦察兵”,派它们去侦察,回来再把结果告诉同伴,我们的“语言”就是舞蹈。

我们的家族就是这样。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必担心,我们还有兄弟,还有接班人。它们会像我们一样继续劳动。我们的家族就这样不断繁衍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科学日记100字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上课了,老师拿着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根筷子和一个鸡蛋还有一包盐,我奇怪地问:“你是在腌鸡蛋吗?”老师说:“这个不是吃的,是用来做实验的。”

首先,老师往杯子里放上水,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就沉下去了。老师又往水里加了盐,再用筷子慢慢搅拌,鸡蛋浮上来了一点。然后,老师又往杯子里加了盐,搅过之后,鸡蛋浮在水中了。最后一次,加过盐之后,开始搅拌,鸡蛋浮到水面上了。

我惊讶地问:“鸡蛋怎么会浮到水面上来呢?”老师说:“因为水的浮力把鸡蛋托上来了。”老师又说:“今天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水中含的盐分越多,浮力越大,死海不死就是因为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科学考试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下午第一节是科学课,杨老师一走进来就宣布要进行第一单元测试,我立刻“懵”了,心里“怦怦”直跳:“怎么回事,杨老师事先没叫我们复习,突然就要考试了?”试卷发到我手中时,我看着一道道题目,就像见到一个似熟又不熟的朋友,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开始答题了,我努力回想着第一单元的知识,希望答案快点从我的脑袋瓜里“蹦”出来,可是它就是不出来……过了好久,终于答完了,我看着试卷,忧心忡忡地检查了好几遍,生怕漏了一题……下课铃声响了,我恋恋不舍地交了卷。

课间,杨老师就在我们教室改试卷,她已经把401班的试卷改完了,我看到了许多惨不忍睹的分数,心想自己肯定考得也很差。当杨老师开始改我们班的试卷时,我看到了好多个“××”,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使劲地挠着头,眉头紧锁、唉声叹气、忐忑不安地离开人群回到了自己的坐位,心里想着:“要是我也考砸了可怎么办呀?”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平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做好每一门功课的预习和复习,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对待每一次考试,不会像今天这样心惊肉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趣的科学课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我知道“掌中明珠”,也知道“掌中宝”,还知道古代的大美女在皇帝手掌上的“掌中舞”,我却不知道神奇却又非常有趣的“掌中火”。

从教室外面走进来了一瘦瘦高高的科学家,戴着黑框眼镜,白色的大褂子随着脚步左右晃荡着。他拿出一大瓶洗洁精,装了清水的水槽和量杯,还有一个神奇的红色瓶子。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纷纷搬着椅子坐到老师面前,好奇地东瞅瞅,西看看,非常认真地观察实验用品。不过这一危险的举动,立马被孙老师严厉地制止了,并告诫我们:“那里危险,不要靠近!”危险?我听到后更好奇了,到底要做什么实验呢?怎么会很危险呢?我不解地想着,一时还真有点害怕。

科学家已经开始实验了。他先往水槽里快速地挤了一点儿洗洁精,然后用手搅拌均匀,接着他洗了洗手,动作麻利地往水槽里用力挤压那个神奇的小红瓶。水里就响起了“咕噜噜”的声音,泡泡越来越多了,他用手捧起泡泡,再拿打火机往手上烧,手上突然燃起一股大火。金黄的火苗飞舞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大家往后直躲,发出“啊”的惊叹声。只见科学家非常镇静地抖了一抖手,火便灭掉了,而且手上没有伤!

同学们都纷纷举手要上前去体验。老师点了一位同学走上讲台,他貌似很勇敢地伸出手,学着老师的样子,老师一点火,同学就“原形毕露”了,很害怕地在那儿使劲抖手,他紧闭双眼,一副已经被烧到的样子。其实火早就灭了,只能羞红着脸,在同学的哄堂大笑中低着头走了回去。

可是那个小红瓶子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是丁烷气体。丁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在洗洁精的帮助下,可以在泡泡里面烧,所以并不会烧到手。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完成了这节难忘的实验课——“掌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科学创意实验有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六一”前夕,行知小学热闹非凡。有些同学一手拿个瓶盖,一手拿个叉子;有些同学两只手都拎满了东西,还抱着个大箱子;有些同学居然还拎了酒瓶和脸盆;有个同学竟然还带着几个柠檬和苹果。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他们究竟要干什么呢?

第一节课铃声刚响,这些同学就像脚下装了个滑轮似的,飞一般地向各个教室滑去。原来,他们要向大家展示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一听科学实验这事,我就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教室。

只见一个同学一手拿着个柠檬,一手拿着个番茄。我正疑惑呢!却看那桌上的灯突然亮了,咦!这灯上既没有电池,也没有发电机,这灯究竟是怎么亮的呢?难道还靠这水果不成?我愣是二丈摸不着头脑,只能急切地等待着原理的揭示。那同学笑盈盈地说:“就是靠水果发电的。”天哪,天底下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事情,连水果都可以发电了,真是太奇妙了。可这电又是怎么发出来的呢?我急切地询问那个同学。原来,水果里有自带的生物电,而上面插了铜片和锌片,中间又有电线连接,难怪能亮起来。

路过另一个展位,那个实验也令我大吃一惊。一个小小的软木塞,插了两个又重又厚的叉子,居然可以悬浮在小小的指尖上。难不成这就像磁悬浮列车一样,动了些手脚?我疑惑起来,把它放到我的指尖上,为什么也不倒呢?我手指上明明没有磁力呀?原来,两具叉子相互平衡,重心在中间的软木塞上,自然实现了重力平衡。唉!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如此妙趣横生。

活动即将结束,我仍旧有些依依不舍,如此有趣的实验,我真想再多玩几个,享受科学实验带给我的妙趣和神奇。我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懂得了许多原理的应用,不得不说,科学,真是我们灵感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考知识更考习惯和态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参加了小记者数学亲子讲座,这是一场专门分析我们期末数学考试卷的讲座。我这次期末数学考了98分,没有拿到满分,正需要认真的总结和分析下原因,今天的讲座可真是及时雨呀!

参加讲座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小记者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主讲的是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金牌教练章老师,章老师做完自我介绍后,开始了讲座。他告诉我们考试其实是考三个要点:考习惯,考态度,最后才是考知识!章老师说我们想要成绩考得好,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平时要有,考试时也要有,比如数学要多用草稿纸打草稿、多验算等。再要有好的学习态度,你的态度怎样,成绩就怎样,好的态度才会有高的成绩。最后才是考知识,如果前两个考点你不过关,那你肯定不会有好成绩,因为学习习惯和态度决定你的成绩!

接下来,章老师给我们分析了三年级数学课本中的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也是这次数学期末试卷中最后一道大题的知识点,章老师帮我们分析了解题思路并给我们讲解了几何题中的三个重要的数学模型:阶梯、凹型、凸型的解题方法,还介绍了此类题目的奥数解题思路,使我茅塞顿开。

在讲座结束前,章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一句话:考试不可怕,学会分析,学会总结!这次讲座让我知道了考后总结的重要性,明白了习惯和态度比知识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年级做科学实验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针能够浮在水面上吗?难道针会“仰泳”吗?

这天我就做了一个搞笑的小实验--针浮在水上。

针,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它怎样会浮在水上呢?我十分好奇,就动手做起了实验。首先准备一个妈妈用的缝衣针,还有盛满水的大口碗,一张普通的餐巾纸和一个牙签。

我先将餐巾纸平摊在桌面上,再把针放在餐巾纸上;之后,我用双手拎起餐巾纸的两端,连纸带针一齐轻轻地放在水面上。顿时,白色的餐巾纸浸水变成了透明的,十分均匀平整地浮在水面上,我赶忙迫不及待的拿起牙签想把餐巾纸从碗里拿出来,但是没想到针一下子就落入了碗底,实验失败。我想,有可能纸还没有完全浸透。

第二次实验开始,这次我没有上次那么心急了,等餐巾纸的四个角全都沉下去以后,我看到纸的中间部分却仍然一动不动,针和纸还紧贴在一齐。于是,我拿起牙签,轻轻地将餐巾纸慢慢地按入水中,然后用牙签把餐巾纸再轻轻地从碗里捞出来。我留意翼翼的做着,眼睛一眨也不敢眨,生怕碰到针,等餐巾纸完全从水里捞出来的时候,我看到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我高兴地拿着牙签大声的说,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但是,针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这时,我想到了电脑,上网查了查,原先水的表面有必须的张力,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针就不会下沉。我明白了针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看到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我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原先,一根小小的缝衣针都有如此大的奥秘,以后,我必须要多做实验,来充实我的知识,给我带了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科学的作文600字初1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无处不在,连普通的作文课中,也能探究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奥秘。它就像顽皮的小娃娃隐藏在你我身边。

这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去上作文课,可老师却有所改变。瞧,他正眯着眼看着桌上的一个空瓶子,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不用手就让瓶子凹下去呢?”大家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地用了各种方法,有的说把瓶子里的气吸完,有的运用了残忍的手段——用脚踩,有的将挺沉重的书包压在了瓶子身上……可最后大家都败下阵来,瓶子还是圆鼓鼓的,哈哈,可能是因为“脂肪”太多了吧?

后来老师“拯救”了我们,他神秘兮兮地将滚烫的热水倒入瓶中,瓶里顿时升起一缕白烟,“有什么变化吗?”“没有!”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大家看仔细了!”老师一边笑一边把水全部倒出,一滴不剩,随后迅速盖上瓶盖,“接下来我们把舞台交给时间!”我们屏息凝视,半晌,一位同学叫起来:“看,瓶子“瘦”啦!”只见瓶子中间,渐渐凹下去,仿佛是深吸了一口气,形成了怪异的“壮观”现象,真是有趣!我们又是一片翻江倒海的议论,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仿佛个个脸上写满了“我不相信”四个大字。

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外界强大的力量都无法让它动弹,而一点热水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瓶子变形?原来是因为热水吸收了瓶子内的一部分空气,压力变小,相比瓶外的空气与压力就大一些。这样,就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压扁瓶子。

科学真是有趣,其中的奥秘数不胜数,我一定要快点长大,去接触更多的科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走近科学的观后感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其实天底下有许多事,尤其是自然界的奇景,我们在表面上并不能看出它的奥妙,只有深入其中,也许才有可能有机会去一窥究竟!

观看了两期节目,我的感触很深——大自然的智慧我们是比不上的。这世界上有太多我们人类不可以解开的谜题,但是只要我们有毅力,或许,我们也能成功!

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其次要有求知的欲望,我观看的两期——《小河里的“金娃娃”》、《离奇的老龙洞》一开始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随着事件的一步步推进,真相便水落石出。

科学可以消除人们的迷信与无知,在

《小河里的“金娃娃”》中村民丁发平在河边捡到的金光闪闪的石头,由于村民的知识面不广,对金子没有正确的理解,所以才把它当作金子,村子里弥漫着“淘金热”,看到这我也有点心动,但是随着节目的介绍,这不过是“愚人金”也就是黄铁矿

,因为黄铁矿的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人误认为黄金,故称愚人金。如果不是专家的及时检测,我想村民一味的拾捡这“黄金”必定会浪费金钱和时间,所以我们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不能迷信,更不能盲目从众。

狭义的自然界。它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大自然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更加想揭开她的面纱,在《离奇的老龙洞

》种奇怪的红水,令人想迫不及待得想解除谜团,这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做一次科学实验年级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项小实验,叫做神奇的变化水,并且我还当了一回“魔术师”呢!

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器材:取七个同样大小的量杯,其中三个各放入100毫升清水,再取其中三个各放入50毫升清水。准备好搅拌棒和滴管就可以开始“变魔术”了!

我们将准备好的100毫升清水量杯分别滴入三种不同颜色的试剂来制作三原色。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试剂瓶,缓缓滴入5滴试剂液,用搅拌棒快速搅拌量杯,使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均匀。第一杯原色溶液就做好了。用同样的方法做好黄、蓝色备用。接着,我们将准备好的50毫升清水的量杯做好编号,1号量杯中滴入10毫升红色试剂和黄色试剂用搅拌棒均匀搅拌,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杯中的清水变成橙色,我迫不及待的将?2号量杯中加入10毫升黄色溶液和10毫升蓝色溶液,在没有用搅拌棒交班前,我心里想:这次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哦!原来是绿色,慢慢的两种颜色混合在了一起,变成了绿色。用同样的方法,在3号杯中加入红色和蓝色,咦?怎么不是紫色呢?我记得美术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红和蓝可以变成紫色呀!我摸着脑袋,百思不得其解。爸爸提醒我:“是不是应该看看说明书啊?”我拿起说明书,看到了一行小字——“颜色浓度决定实验结果!”哦!原来是颜色溶液滴少了,我立刻加深了溶液浓度,果然第三个量杯颜色变成紫色,我开心地笑了,最后一步是将三种原色溶液各取20毫升倒入空的量杯中,借助搅拌棒,它变成了黑色。

其实还可以混合出很多种颜色,那它们究竟是怎么得到的呢?我查阅了资料,原来红、黄、蓝三种颜色是色彩三原色,是不需要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的基本颜色,红色的颜料只反射红色而把蓝黄两色吸收了,同理黄、蓝两色都一样,当两色混合后,光度低于两色各自原来的光度,合色越多,被吸收的光线越多,就越接近黑色。

这个实验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启发我对科学实验探索、思考的能力。神奇的变化水给了我快乐和对知识海洋的畅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次科学实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应该都做过一些实验吧!比如说:手握着鸡蛋握不碎、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不会掉下来、鸡蛋放在水杯里能浮上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今天,我就做了一个科学实验,让蜡烛在水中燃烧,而且还不会灭。你们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

首先,我先拿出了一个碗和一小截蜡烛,然后把蜡烛的底部燃烧固定在碗上,给碗中加了一半的水。到了最后一步——点火了,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打火机把蜡烛点着,快速的收回了手。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碗看。

一开始,火燃烧的挺旺,像一个威武的将军一样,得意洋洋,根本就没把水放在眼里;过了一会儿,蜡烛的火快要接近水面了,此时的火又像一个退缩的战士,战战兢兢,却还是没有灭;这时,蜡烛的中间已经燃烧成了一个小坑,周围好像一睹“城墙”,密不透风,保护着里边的火焰,不让它受到水的“侵害”。又过了几分钟,奇迹发生了,水和火连在了一起。我已经被眼前的这一幕彻底震惊了!这时的火焰又像是水中的一盏莲花灯,照耀着黑暗,美丽极了。蜡烛又燃烧了一小会儿,最终彻底被水打败了。

我的第一次科学实验一次就成功了,我手舞足蹈起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以后要多做实验,因为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的,只要你用心观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会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火星上的生活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裴翊森

2500年由于人类的污染,地球已经无法让人类在生存了,人们只好对火星进行了改造,地球上的科学家,还打造一艘太空飞船。把人运到另一个星球——火星。我就是被运往火星上的居民。

“洪”,一声巨响,飞船成功的降落在火星,一大群人从飞船上走了下来,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宇航服,这种宇航服和以前的宇航服可不一样,这种宇航服可以从二氧化碳中提取氧气,还能阻挡辐射,更能调制温度。

这时我也从飞船上走下来,走向了火星上被人们开发出来的地下生活区。进入地下后,我感到光线并没有变得暗淡,反而这里的阳光更明媚了,处处充满了一阵阵花草的清香。我抬头一看,只见天上挂着一轮火红的太阳,原来这是人类在地下创造的人造太阳。这个人造太阳,可以对植物产生光合作用。人们就可以在地下种植蔬菜水果和植物。接着我又向前方走去,只见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地面上,耸立着。我又向前了一会儿,看见了一所学校。这里的教室跟地球上的不同,桌上各有一台电脑。没有讲台,也没有教师,只有学生。他们都盯着电脑屏幕,原来这种电脑是用来学习。上面播放着老师讲的课,老师们在电脑上监督学生学习,并布置作业。

走了许久,我十分疲惫。来到了我的房子里,这个房子也十分方便,整个房子都有系统控制,如果你想要做什么事,就可以提前对系统发布指令。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今天的我们只要多思考,努力学习知识,就会有更多的、奇妙的科技来造福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简短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千万年以来,自仓颉创造了美丽的文字以后,中文能够说是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的产物之一。

听,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看,诗人们心境来潮时谱写的一首首诗词……这些都用了汉字,汉字成为人们沟通、交往中的工具,但它更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愿与全世界各族人民和平相处与交往的精神。

一个个方块字的结构是如此的复杂多变,造字是如此的美妙、精巧。一笔一划之中,变化无常,一个个千姿百态的汉字如同一只只蹁跹而出的彩蝶,散发着生命的朝气和人文的魅力。

诗人们更是将文字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飘逸的李白仿佛带着我跳进了一个世外桃源,我与他一齐做在光滑的石头上,观看那三千尺的飞流,在我们眼前泻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潇洒的杨万里又仿佛把我拉进了一个池塘边,同他共同静静欣赏荷花绽放的动人场景。从古至今的诗人们,通通用文字来宣泄了自我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抒发了各自伟大的梦想与抱负。

若不是有了这不老的文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泉如何传承下去?文字见证了历朝历代的重要事件,各朝史官用文字来谱写历史,它记载了秦始皇如何统一中原,又记载了秦朝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它看见了繁荣昌盛的唐朝,也同样看到了腐败无能的清朝。它见证了这么多,我们又怎能不尊称它为一身“智者”。

汉字是美丽的、是神奇的、是源远流长的。它为我们插上了一对对灵感的翅膀,带我们翱翔古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简短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是2320年了,现在科技十分发达,20__年的许多梦想在这时都变成了现实,像磁悬浮列车、喷气背包……都成了常见的事,但科技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现在的科学家一点也不满足于现状,一心想研究更高科技的物品。

这不,今年一个高科技产品横空出世,它就是“无轨列车”,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不需要轨道的列车,它的每一节车厢可以任意组合,合起来就是列车,拆开可以当一辆小汽车。它可以像磁悬浮列车一样悬浮在空中,可高可低,但没有磁悬浮车的苛刻要求,速度一样。最重要的是它用清洁能量,车厢车顶上有太阳能板,可以把太阳的光亮转化为电能。

这个列车一发明,最受影响的可能就是学生了,学生上学最怕的就是堵车,一旦堵车就可能迟到。有了这个“无轨列车”,迟到?不存在的。没有了道路的限制,这个列车飞高飞低都可以,哪里堵,绕一下就可以。再说,这个列车速度很快,五六分钟就可以到学校,提前半个小时走,堵个十几分钟又有何妨?如果有了它,旅游就是一个方便事,旅游可以省许多在路上的时间,开个自己的列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告别未来,回到现实,想象是对未来憧憬,想要让想象变成现实,要付出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堂有趣的科学课作文350字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上课音止住了,许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收起懒散样,精神抖擞迎接老师。今天的课对于我们太具吸引力了!因为今天老师要对我们做的生态瓶做评价。

同学们做的生态瓶各不一样。沈涛很贴心,在生态瓶的两边做了根拎的绳子。里面的鱼很大,但老师说他的水草太少了,鱼会因为缺氧而死亡。陈如卉做得不赖。她的生态瓶是个塑料鱼缸,水草也不多。陈如卉竟然荒唐的把塑料水草放在里面。老师说过塑料在水里会污染水域。

最受好评的是范伟浩做的生态瓶。他的瓶中水草正合适,生物种类也多,又泥鳅、小鱼、螺蛳……他还很用心的把沙子洗净后装进瓶里,怪不得小家伙们游得那么开心呢!

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让我们观察生态瓶。真神奇啊,瓶中的小家伙眨着眼睛好像也在听老师讲课哩!

不一会儿,下课音乐响起,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这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5、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科学小常识

6、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7、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8、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9、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10、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11、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生活处处是科学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有地心引力的,所有的水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但是,我从一本科学书里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玻璃杯,竟然可以把脸盆里的水从下往上吸。真的是那样子吗?难道是杯子把水吸上来的吗?我决定做一次实验,按照书里的方法,准备了一支蜡烛、一个玻璃杯、一盒火柴和一个脸盆。

我先把蜡烛点燃,把它放在脸盆上方倾斜。只见蜡油滴在了脸盆里,我马上把蜡烛固定在蜡油上,随后把两个杯子的水倒进盆里,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住。我仔细地盯着火苗,心里数着数。大概16、17秒之后,火苗越来越弱,直至完全熄灭。只见,外面的水越来越少,而玻璃杯里的水却越聚越多,超过了外面水面的高度。玻璃杯真的把水从下往上吸了呀!我不禁一想:脸盆里的水如果多一些的话,吸上的水会不会也多一些呢?于是,我用记号笔在玻璃杯里水面相应的地方做了个记号,开始第二次试验。

这次的试验步骤跟第一次一样,不同的是在脸盆里多加了两杯水。火苗熄灭之后,吸上的水越来越多。本以为吸入后的水面会超过记号线,可是水一到线就戛然而止。看来,只要脸盆里的水足够多,玻璃杯罩住蜡烛后吸入后的总水量是一样的。那么,如果脸盆里的水不够多,少于吸入后的总水量,又会怎样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把脸盆的水倒出了许多,开始做第三次实验。火苗灭掉之后,杯子外面的水也慢慢减少,只听“哧哧哧……”杯沿开始冒泡泡。一会儿,没了动静,外面滴水不漏,一干二净。我去拿杯子时,脸盆居然与杯子吸在一起,也跟着上来了。

为什么脸盆里的水会向玻璃杯里涌?为什么水足够多时,玻璃杯吸入后的总水量一样?为什么水少时,玻璃杯会把脸盆吸起来?带着这些疑问,我查阅了相关书籍,咨询百度。

原来,空气是混合物,它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能够帮助蜡烛燃烧,等到杯子里的氧气用完,蜡烛就会熄灭。这时,玻璃杯里的气压比外面的气压低,外面的水就要流到玻璃杯里,等玻璃杯里、外气压平衡时,水就不再上升。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大脑去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