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古文人多忧愁(经典19篇)

分享是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分享是春风,拂去灵魂的尘埃。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自古文人多忧愁,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6981

作文

111

和朋友分担忧愁作文500字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伤放在心中不能说出来。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总是把忧愁放在心里,使自己的心沉重了下来。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与好朋友玩的时候便把另我忧愁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帮我出出主意,解决忧愁。

又是一个星期六的到来,我高高兴兴的。可是一想到那件事,我的心就不由自主的沉了下去。想着,我不由得叹了口气,闷声上楼了,连妈妈邀请我去百官逛街都拒绝了。

过了会儿听见了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们来找我玩了。于是骂我就把我的烦恼说给了她们听:我的朋友们都买了MP3,我也想要一个,可是我不敢和妈妈讲。只见她们沉思了一会就给我提建议了,你可以和你妈妈直接说啊,身边的同学都有了手机,你也想要一个,同时还应该保证不带去学校,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玩一会儿,平时都由妈妈保管。我点点头觉得这个方法可行,等妈妈一回来我就和她说,烦恼顺利解决了,我们就一起愉快的玩起来了。

回到家,我把这事和妈妈一说,几番挣扎后,妈妈也就同意了,我拿到了心爱的手机。

这件事告诉我,有烦恼要及时的解决,可以和朋友先商量下,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元旦作文600字:元旦忧愁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热闹非凡的圣诞节刚过,又迎来了元旦佳节。

元旦那天,我本来与王子锴约好上午八点半到图书馆去,不见不散,看一会儿书后,再到他家庆祝他过生日。可无奈,元旦那天,妈妈要去上班,爸爸倒是放假的,可他却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与他的汽车教练约好说要去学车。这一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了,爸妈决定让我去外婆家,并让表哥来接我,就这样,原来的计划泡汤了。

本来汽车教练一早就应该到我家来接我爸爸去学车的,但没想到到了上午10点多,爸爸约好的汽车教练又以有其他事为借口,不到我家来接爸爸去学车了。听到这消息,我如五雷轰顶,傻傻地在原地站了数分钟,最后一句话从我口中发出:“这教练真差劲啊!”要知道,爸爸自从开始决定学车到现在已有不少时间了,可这么长时间里,经常是爸爸与教练之前约定好,但这个教练往往又是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做到的。真是学个汽车比学飞机还费劲,这么长时间,就连飞机也该学会了吧。

爸爸不去学车后,就带着我来到了外婆家。我心里难受极了,还在为没去参加王子锴的生日而耿耿于怀。到达外婆家,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拖着疲惫的身躯向里屋移动,与外公、外婆打完招呼。这时,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原来我发觉,表姐、表妹他们到柯桥明珠广场的县图书馆去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时我的心情如雪上加霜,加了一层厚得不能再厚的霜,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现在好了,连个玩的伙伴也没有了。我陷入了沉思,假如我按原计划去图书馆的话,不仅能见到王子锴,而且还能见到表姐、表妹他们呢。我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摆弄着表哥的手机一遍又一遍地下起了四国军棋游戏。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我放下手机,走到外婆家门口的小河边。只见河水是那么的浑浊,以至于我只能模糊看见自己的身影。我抬起头,仰望天空,只见几只小鸟从我头顶飞过。我无数地在心中呐喊:老天,你就狠心用这种方式来惩罚我不守信用啊。我没有去赴约,这不能怪我呀,老天,你真的没长眼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忘记忧愁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培根曾经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分快乐,而如果你将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一半忧愁。”我也有如此的感触。

一个安静的中午,大家都在玩耍嬉戏。最显眼的就是坐在前排的小女孩了。也唯有她一个嘟着嘴巴,皱着眉头在位置上发呆,所以显得格外刺眼。心想情况不妙,于是飞快的跑到她旁边,我叫了她一声,可她没应我。我提手在她面前一挥,只见她又无反应。于是,我用手轻轻的晃她的身体,问了一声:“你怎么了?”只见她眼睛一闪,泪流满面。她先是啜泣了一会儿,再对我倾诉了她不幸的经历,对我吐吐心中的苦水。

她告诉我,她的语文书没带,被老师批评了;晚上买饭时,又被人插队,害得她连饭都吃不到。听她说完她的遭遇我很是同情,我以安慰的口气说到:“困难不是永远的,只是暂时的。只要你踏踏实实地走过这段坎坷,成功的大门终究会向你打开的。相信我,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说完,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觉。我感到快乐我为自己的行动感到豪。

她那含泪的表情使我无法忘怀,第二天她带着喜悦的心情,意味深长的对我说:“我们要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情对待生活。”

一直以来,她的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印在我心上。分享是什么?是在朋友受挫折进行讽刺?还是给予安慰?听她吐吐苦水?是在自己快乐的时候一人独享?还是和朋友分享快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忧愁清明雨高中优秀作文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点醒上帝泪,行人匆匆泪潸潸。孤独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忧愁?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题记

夜,寂静,寂静于无一丝喧哗。夜,喧哗,喧哗于雨的声响。夜,灰蒙蒙的,犹若披上轻柔的薄纱,模糊不清,但此时我不能辨别,那模糊是因为下雨,还是因为自己的眼泪。清明。在不知觉中,竟已到了。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闷热地令人难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着小雨,亦是清凉。被雨声惊醒,从睡梦中醒来,便已不能再睡却。

雨,下地很大。雨滴滴落在窗户上,发出刺耳的“啪啪”声。自然界的雨,是十分平常的事,只因云撑不住那沉淀的水蒸气,于是坠下雨滴。却有人说,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泪,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离去的人。这在科学原理上完全可以称得上“可笑”二字,但是人们却固然地认为确乎所以,因为清明,没有人能够大声地笑,因为清明,是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亲人,因为清明,是溢慢思念的节日。

雨依旧下着,依然下地很大。我已经两年没有回故乡了,鼻子想嗅那里的草和空气,眼睛想看那里天然的植物和景观,双手想要触摸那里纯净的一切,嘴巴想尝那里的特产美味点心,更是向往那里,向往那里的纯净、那里的天然、那里的一切。昔日的欢笑,昔日的清新,昔日的一切,只源于故乡的记忆,只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看那记忆的故乡。泪。不禁坠落在床边。碎成无数的泪花。绽放着。那样凄美。

雨依旧下着,却逐渐变小。夜依旧是灰色的,夜依旧发出低沉的吼声,夜依旧那样喧哗、寂静。雨是贪婪的,焦虑地飘洒在各处,害怕遗漏任何一处,害怕万物没有发现自己的到来。我轻笑两声,抹掉了眼角的眼泪,夜里很冷,我不禁缩了缩身子。望向窗外,依稀看到一个打着伞的人焦急地跑着、跑着,大概是加班很晚的人吧,忽然那个人跌倒了,伞被风吹到了那个人的不远处,雨尽情地讲那个人纳入自己的怀抱。那个人张着嘴巴说了什么,抬着头望着雨,苦笑溢满了那个人的嘴,虽然离地很远,依然能够感觉到那个人的悲伤。那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雨中,伞被雨击打地东倒西歪,风讲伞刮地面目全非,那个人并没有管。那个人把那把伞抓在了自己手里,离开了这里,离开了雨的怀抱。

雨停了,丝缕光束自远方放射出来,尽管渺小。灰蒙的天终于“笑”了,夜逐渐被亮光吞噬,夜凄冷的笑渐渐黯淡。不再冷了。丝丝暖流涌入心头。太阳的光与雨一样贪婪,一样照射着各处,害怕遗漏任何一处,害怕万物没有发现自己的到来。雨的痕迹依旧留着,清新的凉感依旧有着,只是变得很淡很淡。这幅雨与光、这幅夜与明、这幅温暖与凄凉的画,就这样在清明绘成了。也许每个清明,这画都是这样色彩分明。

忧愁清明啊,竟这样深刻地刻入我的心中。就若那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不同寻常的节日。一雨点醒上帝泪,行人匆匆泪潸潸。孤独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忧愁?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淡笑,溢慢嘴唇,今天,应该会是个晴天。

[忧愁清明雨高中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文学常识分享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 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 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 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 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 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 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 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 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 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 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文人写诗作文,能有佳句传世,并以此得到有趣的绰号,也称得上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忧愁作文高一6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湘西小镇,平凡宁静,它有着淳朴的民风,还有纯净的等待。那一夜雷雨,埋葬的,不仅是白塔,还有记忆的忧伤,曲折的命运。不知道,还会不会等来那个离开的人?

美丽总是让人忧愁

一老,一少,一白塔,一黄狗,朴素清贫里,孕育出了一个不幸的女孩。生活在宁静古朴的乡间,与花鸟虫鱼,渡船为伴,吹着山风,晒着山阳,触目为青山绿水,单纯,明净,无知无欲,浑然自存。生活即使清贫孤单,但翠翠依旧很快活。

相遇总是令人难忘。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小姑娘成长了不少,有着少女怀春的美好梦境。翠翠有了对生活朦胧的期待。她总是害羞。她不懂这说不清、道不出的情感。她期待着端午,又不希望这一天到来。她羡慕别的女孩子美丽的容貌,明艳的衣服,漂亮的首饰。她羞涩,在祖父提到二老时,总是“装糊涂”来隐匿自己的情感。

“有人羡慕二老得到碾坊,也有人羡慕碾坊得到二老。”老船夫知道自家外孙女的心意,可在最后却落得顺顺和傩送二老对他的误会。他是一个善良、淳朴、爱女儿、爱孙女的老人,也是一个孤独的老人。

《边城》的白塔边,美丽的阳光守护着孤单的女孩。未知的生活里,女孩也将在白塔边,等候着那个不知归期的人。也许明天就会开;也许,不再回来;也许回来时,一切都不复从前,物是人非。白塔见证着谁的旧忆,白塔又埋葬了谁的青春?

借一缕清风雅韵,饮一杯雨后淡茶。谁家唱断的锦瑟丝弦,惊起西风楼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将文人的笔化作护国的刀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1923年的中国,薪酬三千日元的医生工作意味着稳定与安逸,但郭沫若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拒绝的背后是妻子心酸的泪水,但他不曾动摇,因为“医生不过是医治少数患者的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无论如何,也必须创立新文学”。

暴力、血腥、杀戮,1927年3月,中国的革命天空是灰暗的,郭沫若是震惊与愤怒的。在北伐革命节节胜利之时,革命阵营内部发生了令人痛心的变故:蒋介石投靠帝国主义,策划反革命政变,先后制造了赣州和安庆惨案。

3月31日,在南昌花园角4号,当时的二十军党代表朱德家中,有一个人奋笔疾书,写成了著名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这人就是得知蒋介石反革命行径后愤然离开安庆,转赴南昌的郭沫若。文章历数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之后,号召“现在凡是有革命性、有良心、忠于国家、忠于民众的人,只有一条路,便是起来反蒋!反蒋!”文章揭露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痛斥了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看到这篇文章后咬牙切齿,勃然大怒,下令通缉郭沫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李劼批评北京文人“通病”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犹如一颗多年埋藏的地雷,突然间被人引爆——

6月15日,微博网友@荣剑2008 发出一条长微博,内容是文学批评家李劼的《北京文人墨客的皇权意识和中心话语情结》。该文3万余字,批评对象涉及当今中国文坛声名显赫的北京或具有北京背景的文人——芒克、北岛、顾城、海子、王朔、李陀、刘恒、莫言、洪峰、刘索拉、史铁生、王蒙、李锐,等等。

这条有褒有贬的长微博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作家陈村、洪峰、林白、解玺璋,诗人徐敬亚、臧棣等转发了此文,并发表评论。

其实,此文是李劼2003年的旧作,收录在《中国80年代文学历史备忘录》一书中。李劼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接触,直揭皇城传统笼罩下的北京文人墨客的“通病和习性”,痛批以李陀、北岛、芒克、海子、顾城为代表的北京作家的皇权文化基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对话语权的迷恋;揶揄了王朔等人所根植的具有平民意识却缺乏自由平民心态、“狐假虎威”式的大院文化;激赏以史铁生、郑义、李锐为代表的有生命修为和使命感的北京“栋梁型”作家。

李劼,上海市人,现旅居美国。主要作品有:《论红楼梦——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长篇小说《丽娃河》、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学常识:关于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孤雁》一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许多人大为赞赏,并给鲍当起了一个绰号“鲍孤雁”。谢逸写有三百首《蝴蝶》诗,其中的佳句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晓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人们称谢逸为“谢蝴蝶”。北宋的翰林王观写有《清平乐》词:“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当时的太后读了,说这首词是在亵渎皇帝宋神宗,就将王观罢职,于是,人们称王观“王逐客”。

北宋的寇准被封为莱国公,却无田园房舍,当时的诗人魏野写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魏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无地起楼台’相公”。乔子旷写诗比较生僻,人称“孤穴诗人”。杜默作诗总是凭空捏造,不讲韵律,于是,后世称凡事由臆造而无所本者为“杜撰”。

明朝的袁凯写诗道:“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人们称他“袁白燕”。

清朝的吴绮写有“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的句子,传诵一时,人们称他“红豆词人”。吴修龄写有“雁将秋色去,帆带好山移”的橘子,人们称他“吴好山”。扬州的张哲士在《咏胭脂》一诗中写道:“南朝有井君王入,北地无山妇女愁。”人们称他为“张胭脂”。管水初写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对联,人称“管杏花”。鲍以文写有“一匝人间夕又朝,晚来依旧满闲寮。疏分霜叶秋容淡,细点征帆别思遥。淡淡欲随城角尽,明明还带酒旗摇。迷藏惯匿西楼影,不似春愁不肯消。”人称“鲍夕阳”。乾隆年间,王苹写有“乱泉声里才通屣,黄叶林间自著书”的诗句,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人的魔力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想了解魏晋,那就去聆听阮籍的饮泣,它流淌着魏晋风骨的呢喃;如果你想了解盛唐,那就去聆听李白的高歌,它宣告了盛唐气象的博大;如果你想了解大清,那就去聆听曹霑的絮语,它倾诉了没落王朝的无奈。

竹叶林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世事若海,浮沉难料。也许只有在文人的感召下,点点滴滴才能转化我们的心,使我们更广大、更深刻、更能看见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每次内化过后就会发现自己更纯粹的内在。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诗文使人陶醉,犹如在痛快淋漓的风景里,采撷风的轻盈和水的清凉。

文人,建构了中华儿女特立独行的风骨。魏晋狂狷的名士,日出时怀风而行,日落时采月而返。耿直的文人,酒醉、痛哭;酒醒、饮泣。纵使时人的不解将你淹没似洪水,你如雷的呐喊和正直的品格却回响在每一代人的血液里;大唐王朝的遗风,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面南而坐的帝王,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柳州这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如雨的马蹄踏乱你一切的骄傲与善良。谁料,你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庙,放了奴,让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那么多高峰性的构建。在你的岁月里,中华儿女不是任何统治者手中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博爱与清醒的人格营筑了一个可人的小天地。

文人的品性呵护着我们走过漫天的泥泞与荒凉,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文人,壮美了辽阔的大好河山。你是否,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你是否,在冗长的梦境中梦到过滕王阁?你又是否,披着热烈的朝霞拜访过寒山寺?正是因为文人的召唤,你的脚步才会去踏遍那些充满诗意的旧地。余秋雨说:“对于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寻找它们的焦渴,简直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

于是,文人的魔力竟然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高山流水从此都有了脾性,有了神韵,一个古色古香的美丽中国在人们心头自行搭建。

是谁把千年的爱恨情仇,镌刻得荡气回肠?是谁站在阡陌之上,远见卓识,自在逍遥?是谁把烟雨江南、大漠孤烟,描绘得风生水起?

乱世凡尘,只有文人在时光的刀刃上行走而毫发无伤,只有文人深陷泥淖也作无瑕美玉,只有文人给得起高山诗意的耸立,衬得上湖水温润的情怀。

这就是文人的魔力!

评点:

文章纵览星光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撷取极具代表性的文人典型,通过对他们的身世经历进行概括,对其名作佳品进行评点,对其精神风骨进行提炼,剖析了他们对后人深入骨髓的浸润、熏陶和历久弥新的影响。这些文人通过文学,生成文化,形成了穿越时空的永恒形象、特立独行的精神风骨和蕴含乡愁的文化符号,这正是文人的无可替代的功绩,也是所谓“魔力”之所在。

三个层次均因人论文、由古鉴今、史论结合,浑然一体又层次清晰。通过排比、对仗、比拟、借代等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张力。对每位作家的概括评述都切中肯綮、一语中的,极其精准恰切,如“阮籍的饮泣、李白的高歌、曹霑的絮语”,看似平常,实则凝练之至,文学功底、语言功夫均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忧愁的反义词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一、【反义词

喜悦、爽朗、畅快、开朗、欢乐、痛快、高兴、欢欣、欣喜、快活、欢快、欢畅

二、【基本解释】

忧愁yōuchóu

[sad;worried;depressed] 忧虑愁苦

忧愁满面

三、【英文翻译】

1.sad; worried; depressed

四、【短语造句】

1. 它给他的情绪带来了忧愁。

2. 她忧愁得像瘦鬼一样了。

3. 他一直用忧愁的目光望着玛莎。

4. 于是我一切的忧愁又回到心头。

5. 她的温柔话语驱散了他的忧愁。

6. 她沉浸在忧愁中。

7. 爱玲忧愁之极。

8. 我暂时忘掉了过去积聚的忧愁和烦躁。

9. 哈里顿象往常一样忧愁地坐在壁炉旁边。

10. 我忧愁极了。

五、【详细解释】

忧虑愁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平 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 明 刘基 《起夜来》诗:“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冰心 《繁星》:“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例文:文人的家风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徐谓以此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他曾告诫子女:“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子女的“日课”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自古文人重“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忧愁的心情的词语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乐以忘忧 慢易生忧 眉头不伸 迁客骚人

饱经忧患 多愁多病 哀而不伤 愁眉不展 愁肠百结

愁肠寸断 愁云惨雾 独坐愁城 怫然不悦 疚心疾首

虱多不痒 日坐愁城 视丹如绿 无忧无虑 休戚相关

忧心如捣 忧心忡忡 债多不愁 自贻伊戚 惴惴不安

坐卧不安 鳌愤龙愁 愁肠九转 愁潘病沉 愁山闷海

愁绪如麻 愁云惨淡 额蹙心痛 鬼哭神愁 闷海愁山

排忧解难 千愁万绪 柔肠寸断 消愁解闷 悒悒不乐

忧心如焚 忧形于色 玉惨花愁 雨泣云愁 郁郁不乐

愀然不乐 愀然无乐 替古人担忧 万恨千愁 忧愤成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雅:文人把淮扬菜带进文苑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如此精致的菜肴,当然要细细品,才能吃得出味道。江南有着文人辈出的传统,淮扬菜自然就与文人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在八大菜系中,淮扬菜可以说是最“雅”的菜系。

淮扬菜系的文化渊源极为精深,早在《四书》中已有记载。文人、园林、饮食支撑起淮扬菜的文化架构。园林是依托,文人是主体,饮食是对象。在这个淮扬饮食文化传统中,园林是依托。扬州城是园林城,湖山园林、住宅园林、寺观园林数百。酒馆茶肆园林化,而且多为吟诗作赋、以文会友之地。

园林化的茶坊酒肆,幽静淡雅,内设雅座,闹中取静,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文化人的雅集,醉翁之意,在于诗情画意,有酒一壶,烫蒲包豆腐干一碗、肴肉一盘,熏鱼上碟,白汤鸡丝面条如数,也就尽兴了。这样慢慢产生了以诗文为主导的茶会或酒会,是食事的升华。

饮食是对象。从满汉全席到面点小吃,都成了文人们笔下浓墨重彩的咏叹主调,淮扬菜荣幸地被骚客们从食苑领进了文苑。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流泽世代,大大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文人是主体。文人是淮扬菜走上巅峰的催化剂。自古以来,淮扬菜入诗、入文、入书、入画、入联、入戏者,或以诗词名句、成语典故等命名淮扬菜者,不胜枚举。

文学介入淮扬美食,早在唐诗、宋词时便已结缘,但清代最多,那时的咏食史、咏采料、咏菜点、咏宴席、咏厨艺、咏酒楼、咏食俗、咏饮话的诗篇有两百多篇,使淮扬菜格调更加高雅,大大提升了文化品位。

从枚乘写王府园林文宴,到唐代的李白、刘禹锡、高骈,宋代的黄庭坚、秦观、陆游、司马光、梅尧臣等,都吟咏了大量扬州美食的佳作。清代文人荟萃,孔尚任、曹寅以及扬州八怪也都留下了可观的烹饪文学及绘画遗产。

西汉辞赋大家枚乘在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涉及多种菜肴、羹汤、饮料、饭食,反映淮扬一带饮食活动,文章盛赞江淮一带的食馔为“天下之至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美丽的淮扬风景增添了几分浪漫,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农历三月不但要欣赏扬州美景,由于此时的蔬菜与河鲜都是当季最新鲜的,因此更是品尝淮扬菜的好时候。李白曾几下扬州,他赋诗:“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美食家风度跃然纸上。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东坡和欧阳修在扬州时,曾大宴宾客,挥毫万字,为淮扬菜系带来文学血液。苏东坡曾作扬州太守,留下了对淮扬菜的很多溢美之词。“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这首《扬州以土物寄少游》简直可以当作淮扬菜的历史教科书,它所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都是淮扬菜中的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童年忧愁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长大,到了上小学的时间了。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依旧那么害怕,但是很快我就适应了,和新同学玩了起来,甚至有时我还常常会惹是生非,以至妈妈也曾因此被“请”到学校,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后来随着年级的增高,作业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起来。玩的心事也渐渐淡了下去,到了五年级,作业更多了,经常做到10点钟以后……时间如流水,一转眼,我小学就毕业了,六年时间我辗转三个学校,每到一个新学校,开始都让我担忧,我最终未能如妈妈所愿,考出优异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桥·文人·文化700字作文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赞山之险峻者,心中定有凌云壮志。

观海之无崖者,心中已有广阔天地。

得浮云于目者,必有淡薄名利之情。

爱花之人,定赞花之妖娆追鹰之人,心定慕起自由慕桥之人,定向往桥之清闲。

雨丝如弦,与月儿弹奏出伤感的音符,郑板桥忧愁的眼神在桥上徘徊。终于在朦胧的雨中,桥上穿来朦胧的低吟鸡声毛店月,人际板桥霜。

血红的黄昏,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一座座被夕阳染红的小桥沉睡在清闲里,乌鸦凄凉的一叫,打破了这种沉寂,落日的苍凉背影中,马致远低声吟唱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尘笼罩着咸阳附近的独桥,一对对士兵加快了脚步无声无息的载入死亡。一个销售的身影站在一旁黯然神伤,眼里含着泪水。看着这些壮丁奔赴前线,知道是送死,却非去不可的悲凉像一根一根的银针一样,深深的刺伤了杜甫,于是《兵车行》都了一句话尘埃不见咸阳桥。

康河上康桥的妩媚,蛟河上赵洲桥的华丽,永定河上泸沟桥的自然,西湖断桥的忧郁

时常想起这些桥的名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桥给了我清逸的心情。清逸中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去寻访这些早已被历史风化的桥梁,仅仅因为它们美丽?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在寻诗,寻找文化的历程,寻觅古代文人那褪色的青衫。童年时候我们自己把这些桥想象得过于完美,我们便利用这些桥梁返回远古,去感悟文人墨客的心境。

桥与文人的魔力,竟然能把那些冷僻的角落,变成人们梦幻的对象。那是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艰难,它有着诉不尽的苦,无人倾听,只有默默的流泪。一滴,两滴文人们便把这些泪珠,铭刻在心底,然后铭刻在桥上。这些桥,这些诗句,蕴涵着中华文化的见证。去走,去品,就像对那一部分文化的实地探访。

[桥·文人·文化7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人的傲骨

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视百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舒畅,安贫守志。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不屈不卑,年仅17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壮歌。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难得。与他不同,毛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谁。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毛泽东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当今时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这种傲骨不是清高自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不与尘俗,不触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没有道德底线无知无畏的冲锋陷阵。它是一份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静气,是一种摒弃了俗累的自由性灵,是一种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更是一份充满了理性的社会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山水与文人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山水是大自然的画,挂在那里,一挂就是几千年;画前的文人是历史的笔,望着画,望着望着就把自己溶进了画中……

有的山雄伟,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山腰间云雾环绕;站在山脚,极力仰视山顶,望到云层遮住视线。

有的水激荡,或渲泄成瀑布或奔涌成河。瀑布一落千丈,粉碎石块撞到悬崖底,溅起万千水花;江河浩浩万里,奔腾不息,汇入汪洋。

有的文人向往这些山水的豪迈大气,他们为山水称颂,于是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他们融入山水,于是有李白有“写万里黄河”的胸怀,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感叹……

有的山青翠连绵。汲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养万物之天年,一座又一座接连起伏,构成锦绣山川。

有的水明净秀美。从地下浸出,流动着甘甜,汇成小溪,在山间嬉戏;流入湖泊,静静地倒映周围美景。

有的文人喜爱这样的山水。青山绿水显得那样和谐迷人。于是有陶渊明“见南山”的悠然,有王维“鸟鸣涧”的幽静……他们痴迷于这样的山水,于是有白居易吟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有朱熹喜悦的探求和发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是骨架,水是血肉,山水相互融合展现出人间美景;山水养育了文人,文人滋润了山水。

哪里有山水,哪里就有文人的向往;哪里有文人,哪里就有山水画。

山水依旧挂着,画前站着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酒与文人的不解之缘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文人,他们都与酒之间有着不解之缘。文人们写酒文,抒酒情,名家名篇,千古渊源不断。酒在文中,文在酒中,在文与酒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李清照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自幼受父母熏陶,勤习古词诗文,研习百家经典。一次到郊野游玩,她在溪亭饮酒直到黄昏,醉酒驾船找不到归路。后来,她时常想起这段美好经历,于是秀笔一抖,一首《如梦令》脱口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时间,这首小令像是一阵清风掠过平滑的湖面,在京城荡起了层层涟漪。十六岁的李清照初试文墨,竟一鸣惊人!

孟浩然与酒也有不解之缘。

孟浩然善饮酒,却从未在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让酒香氤氲在诗行中。从他的诗中散发出的酒香弥漫千余年,依然如此强烈。

有一年秋天,一位朋友请他去家中饮酒,他欣然前往。江南的秋天如同暮春,风轻云淡,草色凝碧。一路欣赏风光,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朋友的村头。小菜已摆上桌,酒杯已斟满。喝到痛快时,他诗兴大发,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客二人开怀畅饮,闲谈家常,一派田园风光,充满无限乐趣。

李白也与酒有不解之缘。

他是诗歌王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然而,即使是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谪仙人,也有遭遇挫折、困顿失意的时候。他之所以爱酒,很大程度和失意有关。他曾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来到长安,然而,他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城市中落了空。这让年轻的气盛的他感到无比失落。但他似乎永远都不会沮丧太久,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茫然都是暂时的,美好的一天总会到来!

文人与酒的故事,正印证了李白的诗:“惟有饮酒留其名”。文人与酒,总是有不解的情缘,更有不解的情怀。在诗情诗意、酒情酒意的历史中,人与酒、酒和诗,烁烁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人中的异类,正统文化的放逐者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柳永年轻时踌躇满志,应试科举,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 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写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本是书生意气,本是发泄牢骚和不满,但柳永的词太火了,一写出来立马广为传唱,传到宫里,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及到后来,柳永科举进第,进士放榜时,仁宗一句:“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且去填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皇帝不买他的帐,自此柳永仕宦的道路被彻底堵死了。他天涯羁旅,一头扎进勾栏瓦肆之间,开始了他饮酒狂歌空度日,朝朝楚馆,夜夜秦楼,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日子,并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百年之后,唐伯虎步了柳永的后尘,因口出狂言,走上一条不归路。弘治十一年,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十八岁的唐伯虎在考试前的一次酒宴上,当着平生关系最好同为“江南四大才子”的另三个人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的面,成竹在胸地说: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他果然不负众望,在这次乡试中,考得第一名,成为应天府的解元。唐伯虎蟾宫折桂,应天府无人不知,江南地无人不晓,当时人都叫他唐解元。

弘治十二年,唐伯虎赴京参加会试,满腹才华的他满以为自己定可以名标金榜,扬名天下,他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他将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可是命运有时候是很残酷的。

赶考期间,他获邀与江南巨富、前科举人徐经(徐霞客曾祖父)结伴赴京参加会试,二人终日高头大马往来,颇为高调。会试结束后,众人在客栈里七嘴八舌的议论谁能够夺得会元,唐伯虎意气风发之下口无遮拦说出了一句话:“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以江南名士自居,天纵逸才的唐伯虎自恃才高,狂妄自负,完全没想到这句话被有心人利用,引来杀身之祸,断送了大好前程。

在这一年的会试中,考官出了一道让人十分费解的题目,据说当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能找到题目的出处,还有人只好交了白卷,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徐经。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答出来说明你才华横溢,答不出来说明你水平不够,可关键是,唐伯虎说那句话的时候,成绩还没出来,你怎么就能提前预知呢,更何况听他说那句话的不再是他的好朋友,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很快,江阴巨富徐经花巨资贿赂考官并购买试题一事被人告发,唐伯虎参与其事,以合谋舞弊的罪名被牵连下狱。科场舞弊和如今的高考作弊一样,性质很恶劣,后果很严重。会试舞弊,虽不至于脑袋搬家,但亦属触犯刑律之重罪。此事引起了皇帝的关注,经过审理,案件内部判决如下:

主考官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合谋作弊查无实据,但其仆人确系出卖考题给徐经,失察行为成立。结论:勒令退休。

江阴举人徐经:购买考题查实,作弊行为成立。结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吴县举人唐寅:……。结论: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给事中华:胡乱告状,所言不实。结论:贬官。

可笑的是告状的人被判胡乱告状,所言不实,被贬官。而被告的人也同样罪不可恕。《明史》中隐隐提到这是一场冤案,有人看上了主考官程敏政的位置,于是唆使他人诬告他接受江南举子徐经重贿,然后泄露考题给徐经。唐伯虎与徐经结伴而来,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加上其他人的诬陷,于是有此牢狱之灾,徐经、唐伯虎不过是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但从此,唐伯虎晋升仕途的门被关死了,高居庙堂的梦彻底碎了,他耻于为吏,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遍游名山大川,迷恋青楼柳巷,开始他日日饮酒,夜夜笙歌的放旷不检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