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汇集20篇)

走进鲁迅纪念馆,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半身铜雕像。小编收集了参观鲁迅纪念馆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921

作文

1000

怀念鲁迅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带着他对当时社会的痛心,对劳动人民的关心离开了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永远不能忘记这位站在文化战线上的英勇战士。

“鲁迅先生的四,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这句话说到了每个人的心中:秃顶老人、小学生、杂志社工友、盲人……他们带着崇高的敬意,为鲁迅先生作最后的告别。我们不知道鲁迅先生是不是他们的恩人,但是他的一举一动,还有对普通市民的关怀早已深深地烙进人们的心中。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社会中,劳动人民受尽人们的侮辱和冷漠,但是鲁迅先生愿做一只“孺子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把劳动人民抬举起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一定希望劳动人民能抬起头来,自立、自强。

“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先生一生用笔作武器,文字中饱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憎恨。尽管他常常在“黑洞”里“碰壁”,但是笔下人物的悲惨命运还是激起了各方的共鸣。政府的压迫,无爱的人间,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的文字像针一般深深地刺痛的每个人的心。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在万国殡仪馆里,鲁迅先生是活在每个人心中的:他那亲切的话语,爽朗的笑声,萦绕在每个人的耳边;慈祥的面容,枯瘦的双手,浮现在每个人的脑海……

仿佛,“民族魂”旗帜下的那位老人,已经慢慢地起身,回到人们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继承鲁迅先生精神作文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 ,我终于再次在优习发文章了。首先,我要告诉大家 我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看完了一部神作 ,这部动漫叫做妖精的旋律,看完它我突然间唔到了真理。另外就是我懂得了我们学生的使命。

我们同学大家长大后都要干什么呢?有的想当宇航员 ,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有的想当教师,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培养新的栋梁;有的想当科学家,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跟好的生活环境和资料。其实,不管你选择哪个职业只要为祖国效力就好。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各种问题正在困扰政府。我们出生下来就背负着一种使命,就是为国效力,做祖国的栋梁。我们不能碌碌无为、平凡一生。我们不平凡,但我们不能把功名和钱财放在前面,我们要彻彻底底地懂得人生活的意义。我们要抗拒钱财等庸俗物质的吸引,彻彻底底为国家、人民服务。我们要学习雷锋与鲁迅,学习他们的精神。你别认为:你现在还小,不能为祖国效力。其实,我们虽然还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鲁迅、胡适和李大钊等人,可以在优习里、微博里宣传些这种思想 ,最好和我一样:我打算由写作来提高全民素质。

我现在正打算创一个社,叫做进步写作社,想和我一起为国家贡献力量、作祖国的栋梁的加!我期待你的加入!发纸条给我吧,也请加我的QQ!别忘了写备注!

[继承鲁迅先生精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怀念鲁迅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一生只选择一种姿势------跪着。

有的人,一生只保持一种姿势------站立。他就是鲁讯。‘鲁讯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这是毛泽东给他的评价。

那个年代的历史是一部黑白电影,人们的思想在封建文化的暗室里,囚禁了数千年.儿时的玩伴闰土的一声分明的“老爷”。使他知道这世间又多了一堵厚厚的墙,他和闰土的墙。

是谁害死了祥林嫂,那时的人十分茫然,他们不是凶手,他们只是看客,就如同《藤野先生》中看枪毙犯人的看客一样,他们不也都“酒醉似的喝彩”吗?还有《药》中的看客不也都“颈项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提住了的,向上提着”吗?

这样的看客多了,被看的人就越发显得无足轻重了,唯一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反复讲述悲惨遭遇的祥林嫂,还有为理想,为革命而牺牲的刘和珍君.......

如今,鲁迅笔下的阿q已经被戏剧家们变为了十足的小丑,但毒害人们的阿q精神却随着时间的步伐逐渐的蔓延,现实中的阿q正穿着名牌衣冠,梳着标致的发型,对着舞台上的阿q露出轻蔑的笑。

“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也许时间从不曾用来尘封历史,一个时代的结束,总会带给人们一些苦痛,人们总该带着这样的教训去面对现实的挑战,就像在中外军人面前请愿,被子弹穿过了胸膛的刘和珍君,她永远那样的微笑着,她们是真的猛士,是敢于面对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作为那个时代最初醒来的人。

雪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先生可以不必再那样声嘶力竭的呐喊,那曾经永无止尽的彷徨也终于变得坚定,这位曾经在妙趣横生的百草园在墨香横溢的三味书屋中体验所有富家子弟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也想再对着夕阳中的朝花,沉浸于阿长妈《山海经》的情趣之中。有可以再续一段往昔与那些称他为迅哥儿的玩伴们一起摇着船桨去听戏的悠闲生活。可他终于成为了拎着生命在刀锋上行走的人,一个在旧社会的血雨腥风中游荡的笔者。

用怎样的关联词,才能将这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系在一个人的命运之上。也许只有那些真正读懂鲁迅和他的文章的心才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他的笔----那锋利的匕首狠狠地刺向敌人的胸膛。哪怕因此而被全世界反对,他也毫不畏惧。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是这样的执着。他在遗嘱中的那一句‘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饶恕’是一首怎样荡气回肠的壮歌。

鲁迅,你不会离我们远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鲁迅纪念馆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54岁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 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

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zk168.com.cn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描绘中国农民的《祝福》等。

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鲁迅博物馆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位于阜成门内北街的鲁迅博物馆,关于鲁迅,我可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知道他是很久以前的人,是谁都知道的名人,但是跟很多歌星明星不一样,鲁迅好像永远是名人,爷爷说他小时候就知道鲁迅,现在我这么小也知道他,我和爷爷都熟悉的名人还真不是很多。

要说我熟悉鲁迅,好像也不是,知道他的文章很有名,看过几篇,似乎不是很懂,不光内容不懂,连句子好像也和现在的不一样,要是我这么写句子,老师肯定会判为病句,学过日文的爸爸说,那是因为鲁迅去过日本,好多文字受日文的影响。那他到底为什么那么大名鼎鼎,而且经久不衰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很多的资料、照片、手稿,都是介绍鲁迅写的文章和参加过的活动,内容我虽然看不懂,但是我可以看出来,鲁迅当年的文章很受欢迎(要是放在现在开一个博客,肯定会招来很多粉丝关注),好多人请他去讲学、演讲,他去世时好多人自发地给他送葬,可见其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至于他的文章为什么那么给力,除了犀利的文笔,更主要是其敏锐的洞察和深邃的内容,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似乎发现鲁迅做到这一点的其中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去过好多地方!博物馆里详细介绍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绍兴、南京、仙台、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鲁迅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而且不是短暂旅游,都是在当地学习、生活、讲学、结交当地名流,见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思想就活跃,写的文章就吸引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我今后也要尽量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各地风土人情,结交各类人士,有机会还可以到国外去看看,这样我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写出让人叫绝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名人鲁迅的爱情故事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体验是许广平给他带来的。关于鲁迅与许广平由相识相交到相知相恋的过程,在《许广平的一生》、《许广平的故事》等专着中已有详尽的介绍。去年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又联合摄制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近期将在荧屏与广大观众见面。在这篇短文中,没有必要再费笔墨去复述那些广为人知的内容,只想着重介绍他们相恋的思想基础和某些生动细节。

用世俗的眼光看来,鲁迅跟许广平的结合存在诸多障碍:论年龄,双方相差有十八岁之多;论外貌,鲁迅身材矮小,并无特殊魅力;论金钱,鲁迅不但家庭负担沉重,而且因购置北京西三条二十一号寓所而债务在身;论地位,鲁迅固然在文坛享有盛誉,但当时却因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而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免去佥事之职,甚至面临着被通缉的危险。最大的障碍,还是鲁迅有着一位形式上的太太,如果离婚,按绍兴旧习,女方会因为被“休”而倍受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鲁迅宁可陪着做一世的牺牲,也不愿伤害虽然无爱但却无辜的异性。然而,许广平仍然主动果敢地向鲁迅献出了纯真的爱情,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着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害的共同遭遇(许广平刚生下三天,被酩酊大醉的父亲“碰杯为婚”,将她许配给劣绅家的子弟,后逃婚离家,北上求学),又有着反抗旧社会、旧礼教、旧教育的共同思想。

她跟鲁迅当时所能选择的惟一的结合方式,就是同居。许广平后来对此做出了明确解释:“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在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们不是一切的旧礼教都要打破吗?所以,假使彼此间某一方面不满意,绝不需要争吵,也用不着法律解决,我自己是准备着始终能自立谋生的,如果遇到没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么马上各走各的路……”(《〈鲁迅年谱〉的经过》,原载1940年9月16日上海《宇宙风》乙刊)。

关于鲁迅与许广平恋爱的过程和细节,大致是这样的——他们相识于1923年10月,那时鲁迅开始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每周讲授一小时中国小说史,而许广平是该校国文系二年级学生。在每周三十多点钟的课程中,她最盼望听讲小说史,上课时常选择第一排座位。在学校,鲁迅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而许广平则是一位听课时喜好忘形而直率地提问的小学生。他们相交于1925年3月11日,当时女师大发生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正是学潮中的骨干。为了解除时代的苦闷,探讨中国女子教育的前途,她主动给鲁迅写出了第一封信。从此他们在斗争中相互支持,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怀。他们相恋于1925年10月20日(这个日期是绝对正确的,但笔者暂不准备披露材料来源)。这一天的晚上,在鲁迅西三条寓所的工作室———“老虎尾巴”,鲁迅坐在靠书桌的藤椅上,许广平坐在鲁迅的床头,27岁的许广平首先握住了鲁迅的手,鲁迅同时也报许广平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许广平脉搏的剧烈跳荡,正跟鲁迅逐渐急促的呼吸声相应。于是,鲁迅首先对许广平说:“你战胜了!”

许广平不禁报以羞涩的一笑。(以上细节,参阅许广平:《风子是我的爱……》,原载《鲁迅研究动态》1985年第1期)。接着,两人热烈地接吻。第二天,刚刚写完小说《孤独者》四天的鲁迅,又一气呵成了一篇以婚恋为题材的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

1927年10月3日,鲁迅和许广平终于在上海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鲁迅承认,在他和许广平结合的全过程中,许广平都比他决断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近鲁迅先生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这张脸有点不买账,有点无所谓,有点酷,有点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很好;一根根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对,他就是鲁迅。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

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鲁迅真是聪明,用这种方法使理发师自己承认错误,我要向他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读鲁迅有感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家里闲着无聊,就想到看一些课外书吧!于是,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鲁迅,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那么,这本书中,会写他的哪些故事呢?我真有点迫不及待了,便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每到读书的时候,学生们都放开喉咙大声朗诵.而鲁迅的读书方法却与众不同,他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熟读深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他同学背一本书需要一个月,而鲁迅用这样的读书方法20天就能背得滚瓜烂熟."读到这里,我不禁深感惭愧,想想自己平时朗读背诵的时候,不也是死记硬背吗?读书,不一定要硬塞,应该掌握一些方法,灵活地运用.这样,我们可以节约多少时间呀!看了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我想,应该改改了.

当我继续读下去时,眼前突然出现几本书的名字,>,>......再仔细一看,噢,这才知道,这些书都是鲁迅先生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的.这些书,鲁迅先生是利用了课内外的时间博览的.鲁迅先生不仅爱看书,他更爱护书,他每次去买书时,都会检查书是否有破烂,如果有破烂他就会去书店把书换一本好的。回到家,他还会把书用书套包起来,重新装订,这样书才能保存得更久。还有,鲁迅先生他从来“脏桌子不放书,脏手不翻书。”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的确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让我获得了无穷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鲁迅故里作文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迅我想对您说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绍兴人,我很惭愧对你不是很了解。

在这里我想对你:你是我们后人的榜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句话是我认识你的开始。

你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叙述了自己是如何弃医从文的缘由。中国人当时在世人眼中被“尊称”为“东亚病夫”,出于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你东渡扶桑,师从藤野先生学习医术,希望以高超的医术来振救国人的身体。在观摩课上看见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被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人们。“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你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 “改变他们的精神”!从此,你走上了弃医从文、以笔为枪的终生战斗!

《呐喊》是你的第一部小说集,它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沉闷和国人灵魂的扭曲,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抒发了对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你在流言谣诼的不断困扰袭击下坚持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奋斗不息。但是,你的逝世并没有使谣言断绝。从你逝世后直到今天,仍有少数人,重拾历史诬蔑者的牙慧,重新包装,行销于世。这当然丝毫无损于鲁迅的伟大,却恰好暴露了你们自己阴暗卑劣的灵魂。各式流言绝不可能遮掩历史真相的。鲁迅毕生为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你那热爱人民、刚正不阿、坚韧不屈的崇高品格,永远辉耀人间。正如郁达夫的诗句所写:“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如果说法国文学不能没有莫泊桑、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的话,那么中国的文学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 ——你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

我作为一位学生我要象你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祖国。而做出自己该做的。可能在现在的太平时代的我说这样的话有点夸张,但这可以代表我,我们爱国者的内心。

鲁迅先生你是我的榜样。你永远留在中华人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一进入步行街,一个巨大的石碑引入眼帘,上面刻画着一个抽着雪茄的鲁迅。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石碑的主色调是黑白两色,令人眼前一亮。前面还有几座正在嬉戏的儿童,和一位教书先生。

一直往前走,左侧又是大字,还是金色的,上面刻着“民族栋梁”。而右侧便是鲁迅故居了。进入鲁迅故居,你会发现它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还有可能迷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可想而知,当时鲁迅的家庭条件是多么好。大家总是认为家境贫穷的人学习可能会更刻苦一点,功成名就的肯定是他们。其实,也有些例外,比如鲁迅就是其中一位。

接着我们来到了在鲁迅故居算是非常著名的一处景点——三味书屋。这就是曾经鲁迅读书的地方。里面有几套桌椅整齐的摆放着。鲁迅先生的座位在角落。接下来,我们将要跨越时空了,在鲁迅的桌子上,刻着一个“勤”字。这大家肯定也知道这个故事,也就是鲁迅在小时候,经常迟到,常常要收老先生的批评,所以才会在桌子上刻一个勤字的。在这勤字中似乎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看看旁边绿色的小河,就像翡翠一般。在小河之上,有着几艘乌篷船。船上有着乌漆墨黑的船篷,在水中游荡,像黑鳞片的小鱼,但又看上去有许些破旧不堪,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这里充斥着整个绍兴的文化,也充满了绍兴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鲁迅简介及作品

全文共 134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 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 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 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相信大家都了解,他是一名大文豪,也是一位伟大的讽刺家。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什么讽刺人的话,都可以是鲁迅说的了。

有一些,是用来娱乐的。我给大家提供一下:所有的名言都是胡扯的,包括这句。——“鲁迅”。这句的话一般是用于网上论坛之间的调侃或之间的谈资,是十分风靡的一句话。

还有,比如说这句:我从没说过这句话。——“鲁迅”。这句话就比较好玩了,既然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那何来这句话呢?

还有这句话:“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四样东西: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义的朋友。”这句话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似乎真的就是鲁迅曾经说过的。但是你要仔细一查,咦,这句话哪儿蹦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再给大家来一句:我还能怎样?能怎样?还不是像父亲把你原谅。——“鲁迅”。大家听说过这句话吗?我真是佩服网友们的想象力啊。

“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我没说过这句话。”——“鲁迅”。从这句话我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执着啊,到死的他也自己打假,尽管这句话也不是他说的。

刚刚我还查到了一种,没错,是一种,不是单单一句。来,我给大家复述一下其中的两句:表情包多的人,没有对象。晚睡的人,没有对象。这两句都是“鲁迅”说的,但是他们有没有对象关鲁迅先生什么事啊?他给他们相亲吗?

世界上最大的洞不是黑洞,而是网友们的脑洞,希望大家能小心一点,不要再被假名言所迷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又去鲁迅故里玩。

鲁迅故里的游客真多啊。我先去鲁迅小时候玩过的百草园。妈妈给我讲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我在想,这么高的桑树,蚕宝宝怎么爬上去呀?我在矮墙边发现一只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进草丛,再也找不到。

我又去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鲁迅纪念馆。最好玩的是三味书屋,我早就听妈妈讲过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找到那张桌子。接着,我和妈妈坐在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上的是《三字经》。老先生很瘦,穿一件长衫,戴一顶有长辫子的帽子。他让我们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念不出老师要打手底心的。我觉得挺好玩,忍不住大笑起来。老师还教大家作对,对上有小礼物。老师说:“茴香豆。”妈妈第一个对:“花雕酒。”还有的对:“霉干菜,臭豆腐。”老师把小礼物送给妈妈,妈妈又送给我。后来,妈妈又用“比目鱼”对出老师的“独角兽”。老师说:“妙哉,这正是鲁迅小时候对的。”原来,妈妈刚好看过这个故事,想不到派上用处。

今天真不错,游鲁迅故里有这么多的开心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览鲁迅故里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副活灵活现的《松鹿图》,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大概就是说明了生命、读书的真谛吧。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我从课本上了解到:当年鲁迅父亲生了病,鲁迅为了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就永远没有迟到过,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书屋,天气炎热得很,我们便找了一个小吃店坐下,吃着金黄、香喷喷的臭豆腐,品着凉滋滋的冰绿豆汤,想着鲁迅给予我们的道理,心情无比舒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藤野先生》读后感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我们学习了《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它选自于鲁讯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这篇课文写的是:青年时期的鲁迅先生去日本留学,当他来到东京时,却失望至极,他看到清国留学生生活的污浊,失望以及不满。当他来到仙台时,受到了特殊的待遇,这里的学校对自己不收学费,还为自己食宿操心。接着,鲁迅便遇见了改变自己一生的老师—藤野先生,在这里作者又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了几件事情使鲁迅学医的信心转变了。第一件是先生为“我”添改讲义,这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认真态度。第二件事是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而鲁迅只将解剖图中的一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藤野先生就给改正好了,这表现了先生的细心与认真和对学生严格的品质。后来,藤野先生又关心起“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了他的热情与诚恳。接着,藤野先生又了解女人裹脚的事,这又表现了先生的求实精神.

在鲁迅身上有两件事真正使他改变志向。一件是匿名信事件,另一件是看电影事件。“中国是弱国,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是鲁迅先生擅长的反语,表达了自己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受到的极大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从文的决心。从这以后,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作者认为应该从精神上救国民,即使身体再健壮,也改变不了愚昧的思想,只有从精神上唤起国民的觉醒,才能救国。

从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思想,也知道了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因今年教高年级学习关于《早》这一课,推荐孩子读鲁迅作品《朝花夕拾》,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时学过的课文,只记得百草园里乐趣多多,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之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玩伴,陪着他吹秋日的微风,然后静默着小憩。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口渴时还可以摘珊瑚珠般晶莹剔透的覆盆子,含在嘴中是满满的甜蜜。即使是萧瑟无味的冬日也如梦幻般,可以在冬季白色的纱裙中穿梭,可以支起架子捕鸟。那些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忌惮,没有焦愁,没有痛苦。是鲁迅童年最快乐的乐园。

可最近再读时,感触颇多。也许是儿时只关注“玩”点吧!而忽略了“三味书屋”当自己成了老师时,换个角度再读时,视角都变了。有这样一段: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读着,读着,发现自己原来白学了,什么都不好了,不懂了。猜?不行吧!还是动手好好查阅资料吧!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哦!原来这样读,瞬间也明白了句意。以前怎么都没关注过呢?也没去过问啥意思。看来不是寿镜吾老先生眼中的好学生啊!

为师重道也。要想教好学生,授予一滴水,自己得装满一缸缸的水啊!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开始了自己的学业。每天都要和厌烦绕嘴的古文打交道,而百草园则早也就丢在那里渐而荒芜起来。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趣的,可是在多少年后,这本书中,鲁迅先生还是很怀念那个“让人生厌”的地方。那里的寿镜吾先生也成为了鲁迅一生所铭记的人。

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愉快的无虑的。而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也曾走过那段懵懂的时光,也会在之后去怀念那时还带着稚气的自己。自己儿时走过的街,穿过的巷,巷弄里留着长胡子卖冰糖葫芦的老头子,院门口缠绕的老树根,还有树根上自己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迹,在多少年后还是依旧清晰可见,似乎多少年的光阴都不曾打乱他的章节,多少年的风雨都不会吹散他的印迹。他还是那样分明地站在那里,当光线都昏暗时他还是那样散着微光,那样毫发毕现地站在那里。那些童年的故事也刻画在心房壁上然后就慢慢风干成图腾,像是一座横亘在过往和现在两个彼岸的桥,成为心中魂牵梦绕的想往。

我们学生也有自己的百草园,也有他们心中的三味书屋。那些躲藏在记忆里的是永远也不会消退的。我想让我的“三味书屋”成为孩子心中的“百草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参观鲁迅故里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暑假的第二天,我们的小队活动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了。

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十多个小朋友聚集在了鲁迅故里。我们先后参观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和百草园,了解了鲁迅爷爷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味书屋,听妈妈说,这是鲁迅爷爷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他上课的那张桌子的角落有一个“早”字,这个“早”字有一个励志的故事:鲁迅以前常常迟到,先生会骂他,他为了催自己早睡早起,所以在桌角刻了个小小的“早”字。

妈妈说,以后我们的语文课本会学到不少鲁迅的文章,等我再大一些还可以阅读鲁迅的书,会对这位伟大的故人有更深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鲁迅公园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54岁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描绘中国农民的《祝福》等。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鲁迅是个勇士作文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一位文学家,你用自己的文字激励一代代有志青年;你是一位思想家,你用文字扛起了中国人的灵魂;你是一位勇士,你用笔杆作为武器向敌人的咽喉刺去!鲁迅先生,你是永不屈的勇士!

在您的文字中,我读到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存轩辕”的忧国忧民,读到了“无情未必真豪杰,伶子如何不丈夫”的壮志豪情,读到了“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的乐观豪迈,读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屈不挠与对人民的鞠躬尽瘁……您那尖锐的目光,犀利的文笔,辛辣的讽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挽救一个时代的思想。您以文为剑,刺入腐朽思想的心脏,然后血淋淋地丢到国人面前,用那刺眼的红色来震动人们麻木的灵魂,来惊醒所有沉睡的梦中人!

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您因激昂而伟大。在那个时代,您无疑是枝头上的一朵奇葩,凛冽的寒风摧残着您,您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散发独特的花香,不曾萎谢。有人曾说:“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也许只有您。才真正地呈现了这种强有力的孤独,亲自走过了那一段孤独的历程。

您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目睹着生和死,目睹着生命的逝去和死亡的来临。但您不会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深刻的悲观,您以愈战愈强的勇士情怀来纪念着这生和死,赞颂着这生和死。您把体验着生和死、背负着苦难和黑暗、面对着历史的废墟的情感,化为文字。所以,您的孤独才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您的文学才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鲁迅先生啊,永远的勇士!您的不屈不挠,像一面高举的旗帜引领着人们前进!

[鲁迅是个勇士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见到鲁迅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个读书时很马虎的学生。星期天,老师留了一篇作文,是要抄写作文书上的事改成自己的事。我把所有的作文书都拿来,反复思考,可是和篇合我心意的都没有。不知不觉我睡着了。在梦中,我乘坐在空飞船,读着一本鲁迅写的书,不禁有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时,飞船停到鲁迅先生家。我轻轻推开门,发现鲁迅先生正认真写作。我拍拍他的肩膀,心情十分紧张。知道自己会见到鲁迅先生,我的心砰砰跳。当他回过头来,我惊呆了。他并没有高大的身体。长得十分瘦小。我兴高采烈地说:“您是鲁迅先生吧!请您先生我,您平时是怎么读书的。”鲁迅先生先是惊疑了一下。又看看窗外的大飞船。点了点头,说:“读书,要有八种方法,有背书法,抄书法,多翻法,博览法,剪报法,立体法,阅读法,五到法。”还依依给我翻译意思。我想:鲁迅先生生平一定很刻苦。把整个时间都用在读书上。所以,我又请教了写好文章的秘诀。鲁迅先生说:“写作时要留心观察要写的事物。不可以硬写,要多找些好词名。写完后还要反复修改,这样就能写出好文章了。”我高兴的把读书和写作的方法记在纸上。这时,我看看手表,该回家了。我坐着飞船,在飞船上和鲁迅先生恋恋不舍道别。

睡醒了,我发现自己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读书写作的方法。我才知道,这梦是真的。我按纸上方法做,读书不在马虎,文章水平也提高了。从此以后,我越来越敬爱伟大的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