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梦游天姥吟留别改写【经典20篇】

导语:短文,并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因而以前并没有短文这一提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牧童改写短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浏览

7116

作文

1000

《长相思》改写500字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康熙二十一年,皇上命令纳兰性德率军前往山海关,驻守边疆,抵御匈奴。纳兰性德扈从,火速率军赶往山海关。

将士们跋山涉水,翻过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上的雪没过了将士的小腿,趟过了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冰川中的水足以把人冻成冰块。

入夜,纳兰性德察觉天色已晚,但离山海关仍有一段遥远的路程,便下令让将士们搭起帐篷,一个个帐篷在雪山围绕的盆地中星罗棋布,当一个个帐篷在夜里点起灯时,犹如天空中的繁星,不断地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芒。将士们赶了一天的路,疲惫不堪,一倒下便昏昏睡去。纳兰性德在睡梦中不断地梦见自己的家乡,怀念起了自己和小弟博弈,帮助父亲下田耕种的情景。他笑了,像小孩子一样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开心……

帐篷外,肃杀的北风夹带着鹅毛大雪横扫营地,嘈杂的声音惊醒了将士们。将士们先是一惊,之后又躺了下去,可是大家怎么也睡不着了,不禁回忆起家乡的太平生活来。纳兰性德走出帐篷,抬起头,眺望着家乡的方向。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风雪之声的。潺潺的流水,金黄的麦浪再次浮现在纳兰性德眼前,使他的思乡之情又浓郁了几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不知他这一去,能否平安回朝?纳兰性德不停地祈求平安,希望能再见上家人一面。怀着浓郁的思乡之情,纳兰性德又一次昏昏沉沉地进帐入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最后一课改写800字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环顾四周,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

那院中的胡桃树长高了,那色彩鲜丽的紫藤也在春去秋来中绕上了屋顶,那一张张课桌,椅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细水长流中擦光了,磨损了。

转头注视着那把长长的戒尺,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银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啊!但-——

我叹了口气,眼眶中泛着晶莹的泪,如果没有它——

镇公所旁,熙攘的人群,各种嘈杂声,喧闹声,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我挤进人群,瞟了瞟布告牌,“什么!以后这只能教德语了!”我连忙跑回了家,换了身端端正正的绿色礼服向学校走去。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最后一堂法语课”,一眼望去,目瞪口呆——

班级后面坐着好些镇上的人,同学们也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痤位上,除了——小弗郎士。算了,他大概也不会来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流露着满满的不舍,“想必大家也知道了……”话语未落,“吱——”小弗郎士满脸通红地走进了教室。“快坐到位子上去吧。”我继续说着,“所以,我希望大家多多用心学习,因为——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

大家沉默着,“那……我们开始上课吧。”我打破了宁静。

我看着他们,可怜的孩子啊!他们全都挂着一脸的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时间仿佛停留在这个课堂,只剩下我和身边的一切,我多想把这一切都装进我眼中。我紧盯着时钟,那一分一秒的流逝宛如我的血液,滴嗒,滴嗒,滴嗒……

“咚,咚,咚……”教堂的钟声把我打回了现实,我如弹簧般“跳”了起来,脸色惨白,看着窗外——普鲁士兵已经收操了。

“我的朋友们啊,我说:”我——我——我咽了口唾沫,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紧接着,我像漏气的气球似的,头靠着墙壁,瘫坐在那,无力的挥了挥手:“放学了——你们走吧。”

空旷的教室只剩下我孤身一人,我环顾四周,却不经意间,一滴,两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卖油翁改写800字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卖油嘞!”“卖油嘞!”一天早上宁静的生活便被这三个字打破了。

我是一个以卖油为生的老头子,说好听一点就是卖油翁了,我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太多人会注意到我,一个平头布衣的我。我也在这不被人注视的生活中练得一手绝活,在给人倒油时露两手,看着别人惊讶的目光,我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

也许是从小爱出人头地,喜欢被人关注罢。

“我的小本领竟耍到陈康肃公的面前。”我对一个老百姓说。你一定会惊讶的说:“什么!你一个平头老百姓竟到官爷面前卖弄你的技术?怎么做到的?”“别急嘛,听我慢慢讲。!”

那是几个月前,文武双全、家喻户晓的陈康肃公擅长射箭而且很骄傲的消息传到了我的耳朵里,这对于爱表现的我来说,无疑是再好不过了,我想到了一个教训他的绝招。

终于等到“良辰吉日”,这位文武双全的官老爷要在园子里射箭,我赶紧加快步伐,挑着担子,赶至园子。放下担子靠着门,垂手而立。只见陈康肃公随手射了几箭,都是极高的命中率哇,箭箭射中靶心,博得一片喝彩。

为了引起大家注意我并没有喝彩,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在默念:“看我,看我,看我!”默念有效,只见那官爷陈康肃公终于看向了我。

他还以为我是某位“隐士高人”呢,用一种傲慢的表情扯着官腔慢条斯理的问:“你懂射箭吗?难道我的箭法还不够精准吗?”

我顶着被赶出去和被打的危险用轻蔑的口气说:“没别的,手熟罢了!”

果不其然,他发怒了,直接大吼“你敢轻视我?!”

我揉了揉差点被震聋的耳朵:坚持一切按剧本进行。

机会终于来了啊,我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币覆盖住葫芦口,只留一个钱眼,我取了一勺油,向葫芦中倒去,那油犹如金丝一般,穿过钱孔,进入葫芦。油倒完了铜钱依旧干净如初,竟然未被沾湿一丝一毫。在围观人群的目瞪口呆和持久的喝彩里,我收起了葫芦和油勺。说出了这射箭与我倒油无二,都是凭手熟的道理,这官老爷受了教育和启发,笑脸恭送我回去。一改平日里的傲慢自大之态。

“厉害吧!我给陈康肃公官老爷讲道理了!”旁边问我的一个老百姓早已目瞪口呆,下巴快要掉到地上。过了一会儿,他收起快掉到地上的下巴,向陈老官爷家跑去:他要干什么,莫非也想教育教育官老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改写破阵子为陈同甫500字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是夜,寂寞,幽静。我一人坐于桌前,一杯杯喝着闷酒。酒渐少,人渐醉,我早已分不清是何时。瞥见墙上悬挂着的宝剑,我把它摘下来,挑亮了油灯,仔仔细细地抚摸着它,就好像它是我的孩子。我“噌”地一声拔出剑,立正站好,拿着剑指向北方,多希望我眼前有千军万马!

我渐渐地困了,在睡梦中,我仿佛来到了收复国土的战场上。身为将军的我,听着雄壮的军号,心中豪情万丈。快要打仗了,我把军中的牛肉分给士兵,来激励他们。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呐喊着夺回失地,死战到底。

开战了,我军士兵奋勇当先,争先杀敌。我也身先士卒,勇猛冲锋。我把坐骑驾驭得像的卢马一样飞快,我拉开弓箭,使之成为满月状,似惊雷一般的离弦声一出,敌方帅旗便掉了下来。敌军立刻崩溃,我们乘胜追击,收复了大片失地……我的北方,我的中原,都回来了!

回到朝廷中,皇帝对我大加赞赏,史官也将我的功绩写出书中,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不是因为可以名垂青史,而是这本是我一生的理想!

我猛然醒来,却发现一切只是梦,而我的衣衫却已湿透。

唉,这竟是一梦!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我收复失地呢?我的梦想何时得以实现?

可惜,我现在已生白发,这壮志,恐怕只能实现在梦中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诗改写成故事古诗改编故事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溪的两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和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阵风轻轻的吹过,荷叶翩翩起舞。瞧,溪里倒映着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谁呢?原来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树呀!柏树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条爬上了房顶,结了许多个大南瓜。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眺眼望去,那儿还种植这一大片的禾苗呢!

屋里,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老爷爷笑着对老奶奶说:“你哟,可真是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了哟!”老奶奶一听,可乐了,说:“甭说这个,是不是今天又做错了什么事,回来巴结我呀?”

这时,太阳已经在当空高照。

大儿子十分勤快,再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望着刚发芽的苗儿,大儿子甩了一把汗,高兴地说:“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到了秋天,我要给爹娘和弟弟们一个惊喜!”

二儿子正坐在大柏树下编织着鸡笼呢!他一边编织一边想:等到鸡笼编织完后,小公鸡便可以住进来,这可是它们既安全又舒适的家呢!

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吃,还喃喃自语地念叨着:“人间的佳肴,我给爹娘和哥哥们带个去!”瞧,他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向远处流去。小溪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乐得弯下了腰。小溪旁,有一个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树长在茅屋的左边,给茅屋前洒下一片阴凉。屋后长着一片浓密的小竹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茅屋的主人是知道这句话的。围绕茅屋的篱笆旁长着几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双手握着拐杖,向前探着身子,用吴侬软语和老奶奶说笑,老奶奶一面缝着衣服,一面和老爷爷聊天。老爷爷笑着说:“今年真是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说:“秋天,卖些粮食,扯些布给孩子们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们有说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小溪的东面,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锄着杂草,期盼着黄豆快快长大。他头上的草帽也挡不住太阳的热浪,汗水一个劲的向下流。二儿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编织鸡笼,他正神情专注的为小鸡们编织一个新家。最淘气的小儿子趴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一面望着满池盛开的荷花,一面剥着手中的莲蓬,把莲子放进嘴里.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或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莲蓬。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散步,无意间看见一座又小又低的茅屋。小溪两旁有许多碧绿的青草;南瓜藤随着竹竿爬上屋顶;屋旁的大树弯曲着身子,好像正在欢迎我;小溪里的荷叶伴着莲蓬随风舞动。

屋子里,两位满头白发的老翁、老妇,正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说笑呢!在溪的东面,老人的大儿子正在卖力地为自家豆田锄草,不时用毛巾擦头上的汗;二儿子正坐在树下,编织着鸡笼,看他认真的态度,他家的鸡一定是很久没笼子看护了;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卧在溪边,剥着莲蓬呢。我猜想,他肯定想把莲蓬的果实,送给辛苦了一天的大哥,让大哥尝尝这甜甜的味道,忘记一天的辛劳。

有一天,李白去伯伯家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李兄,我家这里有千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特地请你来看看。汪伦寄。李白一听,心想:这等风景实在好啊!于是便向汪伦家走去。

到了汪伦家,汪伦急忙叫万家酒店的老板拿来了一杯最好的酒,然后便和李白聊起天来。李白说!汪兄,你说千里桃花在哪里呀?我怎么一朵桃花都没有看到呢?汪伦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是桃花潭呀!于是便带着李白走向桃花潭。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天,李白要渡江去别的地方了。为了不让汪伦伤心,他一大早就来到了江边,准备上船时,忽然听到了岸上踏歌声,原来是汪伦来告别他,还给他带来了美酒,并说道:“李兄,保重啊!”李白也说道:“汪兄,你也要保重啊!”说着就恋恋不舍地上了船。

李白对汪伦的友情深厚,于是写了一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天净沙秋思改写为散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秋思

在一棵枯老的树上,几片枯黄的落叶,随着苍凉的秋风摇晃,好像立马就要掉下来一样,一根根快枯死的老藤缠在老树上,在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下,一只要回巢的鸟儿从树上飞起来,慢慢的朝远方飞去,显得无比孤单。

我远离家乡,内心涌起一阵阵悲伤,在我的脑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在一条流淌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古桥,河边有妇女洗着衣服,有孩子在嬉戏,桥边,有几座小屋静立着。天上飘着缕缕炊烟,一个女孩,手里捧着几朵鲜花,拿出一朵别在妈妈的头上,妈妈笑着,从女儿手中拿出一朵花,戴在女儿的头上,一家人粗茶淡饭,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我一边回忆,一边落下了泪水,脸上满是沧桑的我,走在一条古老的道路上,还牵着一匹无比瘦弱的马,一阵西风吹过,那匹瘦马好像要被风吹倒了一样,路上卷起漫漫黄沙。一轮夕阳挂在天的西边,天空似乎都被染红了,我的影子被夕阳拉的很长很长……

太阳落山了,我还是走在小路上,不知道该去往何方。一边走,一边在嘴里念叨着:“秋天都快过完了,我什么时候回家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梦游糖果世界作文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小朋友,醒醒,醒醒……”

我睁开眼睛,看见一位白发老者站在我的床前。我疑惑地问道:“你是谁啊?怎么会在我的房间?”那老者神秘一笑,对我说:“我是糖果世界派来的使者,是来带你去糖果世界的。”我开心地说:“快带我去吧!”老者点点头,大手一挥,一条白色通道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进入通道,刺眼的光芒使我睁不开眼睛。过了一会儿,白发老者叫我睁开眼睛,我慢慢地把眼睛睁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大的牌匾,上面写着“糖果世界”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股股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老者笑着对我说:“嗨嗨,这里的东西可以随便吃,吃了还会再变出来。”“真的这么神奇吗?”“当然,不过我们要先去见国王和王后。”“好。”此时,我很想看看糖果世界的宫殿是什么样子。

我随着老者走进一座极其温馨的宫殿。国王和王后坐在大殿上,和蔼可亲地对我微笑,国王说:“这位应该是来自地球的小客人吧,来人,把这位小客人带到餐厅去用餐。”“是。”一个卫兵上前答道。

到了餐厅,只见饭桌上有各种各样的糖果,有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王后亲切地对我说:“快吃吧,吃完了还有。”我开始大吃起来,反正吃完了还有嘛!国王和王后看到我贪吃的样子,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天天享受着甜蜜的糖果大餐……

好景不长,过了几天,我忽然觉得牙齿很痛,就像被电钻钻过一样。我对着水晶糖镜子一看,只见以前洁白的牙齿已变得黑黄黑黄的,上面还有许多小洞。我吓得哭了起来。忽然间,我好像听到了奶奶的声音:“小宇,醒醒,快起床……”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真是虚惊一场,我以后再也不吃那么多糖了!

[梦游糖果世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天净沙·秋思改写600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看那凄凉的秋天,我独自一人骑着马,在那乡间的的小路上慢慢地走着,而那曾经皮毛润泽的马儿,在随着我漂移多日后,也渐渐的瘦了下来,看起来,再也没有往日的健壮和活力了。

看看那道路两侧毫无生气,色泽的老树立在那里,树叶也早已不知所踪,只有那几根枯藤病病歪歪地缠绕在树上,发出哀伤的呻吟,已经承受不起岁月的蹉跎。那样扭曲着打在树上,也打在我心里,仿佛有着无数的寂寥之意,阵阵痛楚让我欲哭无泪。

天空中时不时传来乌鸦的叫声,把这原本就是凄凉的秋天衬托得更加萧瑟,久久的回荡在天地之间,它飞到这里,落在树上,不知在做什么,而我却能感受到它内心的凄厉,仿佛是要通过这阵阵哀鸣,来发泄它心中的凄凉之情。而我离家多日,没有了母亲的安慰与鼓励,何尝不想放声大叫,把自己的忧愁全部倾泻出来呢。

听那四周并无在城市中的喧闹,能听见那汩汩的流水声,闭了眼,仿佛已经能听见那清澈见底的河流了。我随着那流水声继续前行,一座桥横跨在溪水的两岸,几处人家也逐渐映入眼帘。伴随着那星星灯光,袅袅炊烟,我仿佛已望见母亲和蔼的微笑,在门口对我招手,我不禁流下两行热泪,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出门前,母亲对我的深切嘱咐。现在却看见这毫无别致与乡趣,只显得是那么平淡无奇。

转过弯来,看见那古道,显不知是何年何月所修,但看着仿佛满是年月。

头上的太阳渐欲落山,西风阵阵,刺痛我心,在那凄寒的夜中不禁想起与家人离别的场景,如今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作为一名极度忧伤的旅人呀,毫无音讯,不知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了?那思乡之情充斥全身,让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多么希望一觉醒来就能有家人的陪伴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中传02-12年新闻基础真题

全文共 41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媒大学:20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试题

(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舆论学2、第四媒体3、新闻网站4、“竖三民”报5、拒检运动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注意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2、简述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2、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3、试论延安《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策划2、记者述评3、非线性编辑4、背景音响5、新闻广播节目

二、问答题

1、简述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以及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2、简述广播专稿接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的要求。

三、论述题

1、结合广播(或电视)新闻实践,谈谈隐性采访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作品分析

结合《一场不寻常的交通肇事风波》论述连续报道的特点,并分析该报道在舆论监督的特色。(亦可指出不足之处)

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新闻业务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录音评论2、现场直播

二、简答

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三、论述

何谓新闻谈话节目?其特点及制约谈话节目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发展的看法。

新闻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2、爱德华。莫罗

二、简述

简要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

三、论述

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

新闻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批评2、新闻手段

二、简答

简述资本注意新闻自由的实质。

三、论述

试论述我国社会注意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20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电波战2、新闻理论3、新闻事业

二、简答题

1、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背景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

三、论述题

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体裁2、消息

二、简答题

社会新闻的由来、特点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晋绥日报》2、路透社3、徐宝璜

二、简答题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情况、宗旨、特点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情况

三、论述

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客观性2、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三、论述题

谈谈当前新闻界“三项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集纳2、社会新闻

二、简答题

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三、把1000字的新闻稿改写成一则500字的消息,要求用倒金字塔法。(30分)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炉边谈话2、反“客里空”运动3、梁启超4、爱德华。莫罗

二、论述

《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新闻理论

一、名解

1新闻价值2《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简答

1事实对新闻传播者的制约。2新闻事业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方式有哪些。

三、论述

1联系实际,谈谈新闻事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新闻史

一名解

1《新莱茵报》2林白水

二简答

1简述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办报活动。2简述“新生事件”的经过。

三论述

1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经过及其影响。

新闻业务

一名解

1广播传播符号2谈话节目

二简答

1现场报道对新闻记者的要求2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三评析题,就《解放日报》的一则消息按照消息和新闻传播的特点,分别从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判断其优、缺点。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新闻学考研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新闻学2、新闻政策

二、简答:(10分/1)

1、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区别2、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三、论述:(20分)

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阐述

新闻史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苏报”案2、邵飘萍

二、简答:(10分/1)

1、简述20世纪20年代我国广播电台的创办情况2、简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三、论述:(20分/1)

论述廉价报刊的创办和意义

新闻业务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编辑方针2、同期声

二、简答:(10分/1)

1、主题设计的内容以及与主题先行的区别2、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区别

三、写作题:(20分)

两篇稿件,根据内容写消息.要求:双行标题,消息头和导语要规范,标出主标和副标.材料是:有关鸟巢工程钢结构卸载,引用的北京娱乐信报和北京晚报的消息.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五个根底2、新闻手段

二、简答题

1、新闻事业反应舆论的两重性。2、新闻事业联系群众的方式。

三、论述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请阐述你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2、星法庭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二、简答题

1、略述《人民之友报》的创办情况及意义。2、略述《申报》创办初期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

三、论述题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广播通讯2、公共广播电视

二、简答题

1、采写经验性新闻的要领?2、什么是新闻体裁?广播新闻体裁包括哪些?

三、改写消息

要求:将一篇新闻改写成500字左右的消息,题目自拟。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试题考研真题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分)

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责任论2.媒介公信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闻业务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则。2.简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二、论述题(15分)

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试结合实例)

三、应用题(15分)

分析下列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篇幅不超过800字。

标题:时评需要更多样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忽视。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应,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而一些网络评论的写作者也由于其文字清新或辛辣而被传统纸媒所借重,成为专栏作者。这样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相互支撑的互为掎角之势,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的空间,对于社会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有极为正面的价值。

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经济情况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相当迅速,所以公众对于快速反应的时评有着强烈的需求。时评往往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是一种充满了“确定性”的文体。这对于公众在复杂生活中寻求某种确定性是有相当的帮助的,也对于公众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参与公共事务有相当的意义。因此,简单地否定时评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一些否定时评的言论其实也是被当作时评发表的,这其实也说明了时评的价值和时评作者们对于社会的贡献。

但时评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我想时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时评多数是由一些时评人写成,他们对于时评文体有很好的掌握,但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简单化,往往倾向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以及只求痛快淋漓、不求客观理性的策略。时评具有网评般的尖锐犀利,也有网评的一清二白。时评往往从一种情绪化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网络博客和跟帖的风格来理解事物,常常结论来得过快过大。期望见微知著,却难免无限夸大;期望深入浅出,却难免过甚其辞。这样的文体风格对于一望而知的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和鞭笞是有所贡献的,但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各种矛盾纠结的多重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却难免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和具体入微的分析。其次,时评往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切实观察。往往仅仅依靠一些网络中或媒体中的报道来发表意见,于是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引申,往往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距离。这可以说是时评当下所表现的明显弊端。时评往往可以帮助宣泄公众的情绪,却无助于公众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入体察和理解。

有这样的弊端,其实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不应该简单否定时评的贡献。现在所需要的是时评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中有弗里德曼这样的名记者,也有克鲁格曼这样的大学者。像记者这样接触第一手现实材料的人写出的时评往往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学者是术有专攻的专家,对于问题的复杂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让更多的记者和学者加入到时评人的行列之中,这样,时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意见的相互参照和相互对话,显然有利于时评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当下时评的问题不是应该做“减法”,让现在的时评压缩,而是要做“加法”,让更多的不同的人来写时评。这样,社会舆论的空间才会扩展,而舆论的理性和客观才可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尊严》改写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郭博雅

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和一群逃难的人逃到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沃尔逊人既朴实又善良,家家都做饭给我们吃。可其他的人连声谢谢都不说。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他们。

我来到了镇长杰克逊先生的家里。当杰克逊先生将食物给我时,我觉得白白吃人家这么多东西多不好意思,就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回答我说:“不,我没有什么活需要你做。”他说的有些犹豫。

我说我是不会吃东西的。思想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背吗?”说着就蹲在我跟前。我也蹲下来,轻轻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到了我的面前,我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我,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我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十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我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年语文下册《春的消息》诗歌改写范例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春姑娘架着五彩云飞来了,她拂一下衣袖,一阵春风吹过,只见大树上长出了嫩绿的树叶;她一甩头发,一汪春水流入小溪,把正在游泳的小鸭子的羽毛洗白了。我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五颜六色的春装。一群群小鸟飞过树林,飞过山岗,飞上蔚蓝色的天空,操场上我们的心也随着小鸟飞得很高很高……

我看到了第一只蝴蝶,正在空中飞舞,我马上用手去捉它,蝴蝶突然转了一个弯,还不忘回头看了看我,似乎在和我做鬼脸,又似乎在说:“你休想捉到我!”我迈开双腿飞快地扑了过去,在花丛边冷不丁把它捉住了,它在我手中不断地扑愣着翅膀,努力地挣扎着,我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小萝卜头和小飞虫的故事,我又爱怜地把它放了,看着它飞回到花丛中,我也高兴地好像和它一起翩翩起舞。

在草丛中我发现一朵雏菊已经被春姑娘吹开了花瓣,我禁不住欣喜地雀跃着,自言自语地说:“小雏菊你还认得我吗?我就是去年陪你一起玩儿的小男孩儿啊!”小雏菊似乎听懂了我说的话,在春风中摇摆着点点头:“认得你!认得你!你可长高了不少呢!”

我来到去年秋天掉光树叶的大树下,“大树大树,你要快点吐出绿苞,长出茂密的绿叶,变成参天大树,我还要在你的怀抱下乘凉呢!”我又去叫醒沉睡的小溪流:“小溪小溪,你快醒醒,我要听你清脆的歌声,还要和你赛跑呢!”

走累了,我就躺在春天的田野上,头顶上明丽的太阳照得我睁不开眼睛,咦,我觉得有人在挠我的面颊,是谁,原来是一棵刚从土里钻出头来的小草,正在给我挠痒痒呢!

春天来了……

[三年语文下册《春的消息诗歌改写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教你区别大数的“改写”与“省略”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区别大数的“改写”与“省略

文章摘要:把大数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那么“改写”与“省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在做这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编者按】在学完万以上的大数之后,会出现两个不同概念,譬如把大数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

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刚讲完大数之后,小学生课后错误较高。其实“改写”与“省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把这个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改写”一般只改变被写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所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776400=77.64万(要用“=”连接)。而“省略”既要改变数的计数单位,又要根据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值。所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776400≈78万(要用“≈”连接)。

显然,“改写”和“省略”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附注:1.无论是“改写”还是“省略”,都要在得数的后面加上计数单位。

2.根据要求改写后得到的是一个与原数相等的数(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而根据要求省略尾数后得到的数是原数的近似值。

3.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最高位(或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4.要保证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和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正确率高,必须做到“一找”、“二看”、“三用”。“一找”,找到“万”位或“亿位”。“二看”,看省略部份的最高位上是几。“三用”,采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夜上受降城间笛改写400字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瑟瑟几笔冷风飘过,黄土沙漠上,尘土飞扬,扬起一波不小的风浪,似雪,又让人心灰。

烽火台上的火燃烧,却不再热情,仿佛连它的思绪也飘向远方,那个我们日日夜思念的地方。

抬头望去,月亮大又圆,柔和而凄凉的月光下,受降城盖上了白霜。这时的家乡应该是打打闹闹,灯火通明吧。孩子们在嬉戏,或许还会有影戏哩。自嘲地笑笑,又将目光转回到了月亮上,那里是多么寒冷啊,似乎不存在感情。广寒宫里,嫦娥的心也是冰冷的吧,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呜——呜呜呜——”不知何处,竟响起了笛声,缠绵,似乎从不见得断下。那笛声似乎与他共有心意,笛声中,在诉说着属于它的苦衷。在这静悄悄的夜里,笛声笼罩了大地,在笛声的衬托下,月光更加惨白了。可是又有谁知晓银色月光下,埋藏着多少游子的心愿呢?

“呜——呜呜——”笛声突然停止,月亮也被黑压压的云遮住了。可是,那属于游子的情感却还在我心中挥之下去。在这座受降城中,又有多少与我相同的征人呢?离别温暖故乡,来到了冷酷的战场,又是何苦呢?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想到这儿,婉转凄惨笛声再次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呼兰河传改写600字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遇见祖父——根据萧红名著《呼兰河传》改写

寒假到了,我登上高铁,到了呼兰河去见祖父。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驰,我们下了车,乘坐出租车来到了河边。只见河变成了一个溜冰场,很多小孩子都在上面玩耍。这时天寒地冻,地上有许多裂缝,车子很难通行。

突然,迎面走来一个老人,他对我说:“你好啊,我好像没见过你,你是谁?来自哪?”这个老人很高大,手上拿着一个手杖。嘴里抽着一口大旱烟,身体看起来很健康。

我说:“祖父,我是顺德人。”他一听,就说:“哦,原来是远近闻名的顺德啊。我们家的冰箱和空调都是顺德生产的,质量可好了。”于是,我俩就搭上了话,说着说着也跟对方熟悉起来了。

祖父看着我,心里好像在想:“这小孩可真有趣,看看他能否破我老爷子的老妙招。”于是,他对我说:“你看,天上有一家雀。”我早知道他要使这招,便忍住没看。他又说:“你看,这只家雀可是白色的,可像白鹭了!”我忍住了诱惑,又没看。他还说:“这只家雀可真特别,还有一根毛。”我忍不住看了一眼,我的帽子就被祖父夺走了。

我的头一下就开始发凉了。其他人一看,就说:“顺德那么暖,但在这边要是帽子被人一脱了,会不会很冷?过了一会他应该会哭的。”有人说:“你的帽子在祖父的衣襟或袖口里!”我像爬树一样爬到祖父的背上,抓他的衣襟,翻他的袖口,可就是在他身上找不到帽子。最后,我只好十分气愤地下来了。祖父说:“家雀把你的帽子拿走了?帽子正挂在那棵树上呢。”我一看,果然在树上。我走过去,把帽子拿下来,戴好了,一下子便暖和多了。

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时候,他们把我送到高铁站。我登上了高铁,望着这冰天雪地的呼兰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改写《回乡偶书》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陈靖皓

贺知章年事已高,经过了王爷的允许,返回家乡。知道了这个消息,贺知章十分兴奋,照了照镜子,虽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但两鬓上的毛发,已经苍白了。他回想起他刚来当官的时候,是那么英俊,五十年后的他毛发已经如此苍白了。

当他回到家乡时,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杨树,他轻轻拍着树,说:“树兄啊,多年不见,你依旧这么年轻,可我年龄却不小了。”他想起儿时和伙伴们在这棵树下玩耍时的情景,那是这棵树还是一颗小苗哩。

这时,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儿童在远处玩儿,孩子们一看见他,就好像熊看到了蜂蜜似的一窝蜂的跑了过来,开始连珠炮儿似的问他。一个孩子天真地问:“老爷爷,你从哪里来呀?”接着,又有一个孩子问他:“老爷爷,你为什么来这儿呀?”还有一个孩子热情的问:“老爷爷,你是迷路了吗?”贺知章听了这些话,潸然泪下,说:“我从京城来,可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是这儿的人啊!”一个孩子眼珠一转,说:“我想起来了,我爷爷说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贺知章,五十年前去京城做官,莫非就是您?”他转涕成笑,说:“没错,我就是,快带我去看看你爷爷!”那孩子的爷爷就是他儿时的伙伴儿啊!这时,他拿起毛笔,写下了《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绵绵相思,默默爱——“春江花月夜”改写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默默温情。

一幅深沉、寂寥、宁静的春江花月夜图在江水中,海浪里,朦朦胧胧生起来了。

月光摇下了满地的落叶,湿淋淋的。绵绵丝丝的流霜打落着湿漉漉的空气,空荡荡的。那静寂的流水飘碎了从天而落的月光,思苦苦的……

我,一个飘泊游离的游子,每逢月圆时,每逢叶落时,每逢水静时,只有悠悠惆怅,只有阵阵清苦,只有叠叠无奈,水另一端的家人是否也如同我一样思念彼此?

我,就这样一个,月光下,听着流霜的孤音,听着寂静水面下生命的召唤,听着落叶与枯枝别离时的泪眼,我的心,一颗快到崩溃的心,对生命还有什么好怀念,对青春还有什么好珍惜,茫茫宇宙中,我多么渺小,多么无助吗?

这些景多么的死寂,叶儿打落我的脸颊,霜儿打湿我的密密针缝的衣服。我的心也湿了,凉透了。这衣服,是母亲在微灯下给缝的,竟这样让你们打湿了。

时间一把一把在流走,月儿又回到了水边,可为何不见那鱼儿跃出寂静的水面,鸿雁飞出那澄澈的月光中?替我送去家人所等待的人儿,迟迟未归的一点,想念吧?

月儿沉到水里去了,我看见了母亲的笑容,“生命值得你怀念,青春值得你珍惜,我们是屹立于东方的一个伟岸的大中华民族……孩子,天凉了,母亲又为你缝了好多件衣服,等你回家呢……”

“母亲,儿知道,儿知道,这湾海水有多深,有多咸,我对您的爱便有多深……母亲……”

月儿的光也清散了,清晨的阳光洒在昨晚那幅画中,我倒在树边,却是朦朦胧胧想了一晚,只是满地是花瓣,却不是落叶,脸颊湿湿的,那不是泪,是昨晚的流霜,我知道。

我的心儿,母亲的心儿,牵连着,在春光中,更觉伟大。

心儿,柔婉似水儿,绵绵相思中饱和着默默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净沙秋思改写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张欣怡

夕阳的余晖伴随着一串悠长的脚步,身旁的景物被镀上了一层薄金。此时正值深秋,枯败的老树和枯藤,也无疑给这样的寒秋添加了一份萧冷的气氛。

窄而长的古道旁,一位年轻人正慢慢走来,他身后跟随着一匹手瘦马,步履蹒跚,满身泥泞。黄沙漫天,微抬起头,沙尘便直扑脸上,风一道道刮过,犹如刀割,脸被刮得通红,却也寻不着健康的颜色。只有眼中才会偶尔闪出瞬间的光彩,却又立马暗了下去。

又是一阵凉风掠过潺潺流水,带来无限柔意。年轻人近去,似要洗去那纤尘,却洗不去那满脸的倦意。立于小何之上是一座小桥,水流‘叮咚’从其下流过。

年轻人骑上马,瘦马走得缓慢,可以让他欣赏景色,近处,坐落着一个小村庄,炊烟袅袅,男女老少,其乐融融,孩子们的嬉闹,大人们的谈笑风生,如此刺耳。

此时,天已尽黄昏,夕阳渐欲落山,把最后几道红光洒向大地。随后,星星爬上了天空,好似也化为了繁星溶于夜空,游子之心,情归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长歌行改写600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园中青翠的葵花正在茁壮地生长,青翠欲滴的颜色显示了无穷的生机,叶子上的露水亮晶晶地闪耀着。过了一段时间,太阳出来了,叶子上的露水在慢慢地蒸发,升腾。

初春的太阳用它所散发的光辉,尽情地照耀着大地,将恩惠散布于世间,万物经过太阳的洗礼,更加生机勃勃。

很快,春去夏来,万物的生命力达到极致,但是,他们越来越怕,怕秋天的到来。但时间总是不如人意的,秋天还是来了。来得是那么突然,世间仿佛就是一个晚上变成秋天的。叶,渐渐变得枯黄,飘下,落地,尔后,埋没于土中;花,变得衰败,失去了原本属于她们的光鲜艳丽。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从出生开始,注定要经过时间的洗涤。露的蒸腾,叶的飘落,花的衰败,都是时间的手笔。我们,从一个细胞分裂形成婴儿,也是它的杰作。生,老,病,死,是我们必须经过的。历史过去了,它永远不会回来,人也是,死了,也不会复生。

正如滔滔江水,仿佛它们就是为大海而生的,不停地,不停地奔向东南,流入大海,却从不后悔。时间就是如此,它冷漠无情,却又心地善良,它只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前走,从来不会倒退,更不会停留。

我们迈着青春的脚步,走过时光的路。学业,功课,是每天陪伴我们的必需品。可我们总是把她们往后推,因为我们总是在想:明天也不迟。一个明天,两个明天,三个明天,无数个明天过后,我们随时间走到了老年。那时,我们就该想想,还有明天留给我们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二古诗改写改写古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在驿外短裂的桥边,梅花在飞舞的雪中静静地绽放。这时,我住进了附近的一座客栈里。无意中看到了在雪中独自开放的梅花。“梅花啊,你在雪中独自开放,是否只是为了吸引游人的眼光。”一阵刺骨的寒风吹了过来,远远看去,就像梅花在摇头:“并不是这样啊,我选择在冬天开放,是因为我并不想与百花去争抢春天。”我摇了摇头,怎么也不相信梅花所“说的话”。“这世间有多少人为了权力、官位而不择手段,可又有多少人是清廉正直的呢?”梅花接着说道:“与百花去争抢美丽的春天,引来的却只会是百花的嫉妒与讽刺。”我摇了摇头,轻轻的叹息着,又回到了房间。不一会儿,就听见马车与刺骨的寒风结合的声音。声音渐渐消失后,就从窗外传来一阵淡淡的幽香。原来是凛冽的寒风把那支梅花吹落到了地上的泥坑里。这时,一辆马车急速赶来,把那支梅花碾成了如灰尘一样的粉子了,接着就有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梅花啊,梅花,你虽然被马车碾成了粉,可你却还保留着自己原有的香味,那样神圣,那样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登高改写成散文5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难道我就是那片离开家乡却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叶子么?诗人登到山顶高处,望着眼前朦胧的山色,默默仰头问天。而天却也是沉默着……

就在这一瞬间,山雾遮掩住了阳光撒下的金鱼绫,这淘气的小东西却不愿就此罢休,仍在山的怀抱里若隐若现。

但诗人的眼里只有让人眼眶打湿的山雾。在山的对岸,似乎传来了阵阵猿啼声。无精打采的鸟儿在天上斡旋着。他们是迷失在了诗人的世界里吗?他们一如既往地挣扎,却无法自拔,自始至终困在了这片悲伤地水域。

磅礴的长江就在脚下,孤身一人的诗人伫立在这条祖国的血管上,感受着血液流淌,气势如虹,身后那棵可怜的小树呵!枯黄的落无力地往下飘,秋风毫不留情地玩弄它们,它们脆弱的身子禁不起风的萧瑟,无方向地摔在了冰冷的地面。它们太冷了,蜷缩着抱在一起取暖,铺成了一条暗黄色的地毯。

诗人潸然泪下,泪水停留在了灰色的鬓前。诗人能察觉吗?然而,他只是不断地咳嗽,时不时细细地抚摸自己的双鬓。诗人闪烁的眼睛里容纳的不只是所谓的山清水秀,还有那关于岁月的一段段感人故事。

一股似曾相识的香气夹着秋天的气息从突兀峻拔的山后传来,那是酒!诗人为之一动,却又安静下来。他知道,只有雪鬓霜鬟的他,又能怎么样呢?

秋风习习,一位疾病缠身的老人,站于高山之巅感慨着人生苦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两小儿辩日》改写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风和日丽。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到东方游学,途中见到两个小孩在辩斗,便走过去问原因。

一个小孩在头头是道的对孔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些。”他指了指另一个小孩说:“他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请孔大圣人明鉴。”

另一个小孩突然开口:“我的原因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 非常清凉,而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前一个小孩反驳道:“孔圣人请不要乱听别人的谗言,请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的盖子一样大,而中午的时候却像一个盘子一样大吗?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却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孔子见两个小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了半天也争不出谁是谁非,便问随行的弟子,弟子们也说不出对错,孔子觉得很没有面子,便带弟子偷偷回去查书了。

两个小孩见孔子都不知道这问题谁对谁错,就回家找小伙伴说:“孔圣人的智商与我们的差不多,不必整天想着向他拜师学艺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