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最新20篇】

引导语: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相信有不少人去过,而有关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的作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浏览

7153

作文

59

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所以因地而异各地春节习俗也各有千秋,就北京地区来说。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如果那年我能在北京过春节那该多爽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老北京春节习俗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家家都要彻底清扫,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京的春节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所以因地而异各地春节习俗也各有千秋,就北京地区来说。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如果那年我能在北京过春节那该多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xián)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老北京的春节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写老北京春节的作文500字 老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他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爆竹和玩具,贴近年根就去赶集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北京春节的谚语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年到二十一,人家欢喜涯叹息。

年到二十二,无心又无事。

年到二十三,紧想就紧惊。

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年到二十五,一入年架心更苦。

年到二十六,年关难过出目汁。

年到二十七,雪上加霜债主逼。

年到二十八,想去想转“无括煞”。

年到二十九,无钱债无路走。

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扭一扭,

大年初一拱拱手”三六九,往外走 。

二五八,好回家。

上马饺子下马面,起脚包子落脚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春节期间北京天气预报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2月18日(除夕)

白天晴间多云,北转南风2、3级,最高10℃;夜间晴转多云,有轻度霾,北转南风1、2级,最低-2℃

2月19日(初一)

白天多云,有轻度~中度霾,北转南风2、3级,最高9℃;夜间多云转阴,有轻雾,南转北风1、2级,最低-2℃

2月20日(初二)

白天阴有小雨,山区小雨夹雪,有中度霾,偏南风2、3级,最高6℃;夜间雨夹雪转雾,偏南风1、2级,最低0℃

2月21日(初三)

白天雾转晴,南转北风1、2级转4、5级,最高11℃;夜间晴,偏北风4级,最低0℃

2月22日(初四)

晴间多云,偏北风3、4级,-2℃至9℃

2月23日(初五)

晴转多云有轻度霾,北转南风2、3级,0℃至9℃

2月24日(初六)

多云转阴有轻度霾,北转南风2、3级,0℃至10℃

气象信息由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2月16日18时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京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习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莱州,我们这里的春节习俗可谓五花八门,听我介绍一下吧!

在腊八那天,家家户户都熬腊八粥,那是把农民一年辛辛苦苦收获的各种豆类米类放入锅中熬。那粥色味俱全、热气腾腾,让人忍不住就想上去尝一口,在大饱口福之余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有了腊八粥,当然缺不了腊八蒜,腊八蒜是用醋泡制而成,等到过年的时候蒜泡成了翡翠绿,醋也酸甜可口了,蘸着饺子一定会让人想多吃几个。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家那边都会大扫除一次,让人有着焕然一新的感觉。到了晚上,鞭炮声也会响起,噼里啪啦,象征来年红火。

除夕那天,我们会贴对联。中午,父母忙着做午饭,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还要准备过年的饺子,饺子馅五花八门,有的里面放钱象征着来年发财,有的糖象征着甜甜蜜蜜……到了晚上,我们会放鞭炮,左邻右舍,鞭炮声不间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饺子,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在四面八方传来的爆竹声中起床,爸爸到外面放鞭炮,妈妈在里面下饺子,饺子做好了,我们开始吃饺子,饺子十分香,再沾上点腊八醋,让人大饱口福,吃饱了,到邻居家,朋友家,亲戚家拜年,下午召集亲朋好友,唠嗑聊天。

元宵节到了,早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糯米元宵盛了上来。到了晚上,处处张灯结彩,我们开始了逛花灯,猜灯谜,猜中了,就会送一些精美的小礼品,让我更加起劲。

这就是我的家乡莱州的春节习俗,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想体会浓浓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北京的春节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北京是个大城市,是我国的首都,但是,它也和我们一样,过热闹非凡的春节

农历腊月三十为一年的除夕。过去,老北京大多数人家常年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下,是一定要上供的。供品五花八门,有油炸的面食、月饼点心、苹果柑橘、什锦果脯、黄白年糕、饺子馒头,真是应有尽有。除了供品之外,供桌上还摆香炉等供品,供桌前面的地面上摆蒲团,行礼跪拜的时候用。

据说,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诸神要下界来考察人间的善恶,这些神里面有财神、土地爷诸位,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也在此时回到人间,继续做他的“一家之主”。这时候,人们都要恭恭敬敬,谨慎行事,还要烧香磕头,请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关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时光。先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享受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吃食。菜肴中大多是炖鱼、炖肉、炖鸡、丸子、扣肉之类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凉菜,比如:用蔓菁、大红袍萝卜做成的辣菜,还有糖辣白菜、芥末墩什么的。主食则以饺子为主,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猪肉韭菜做馅儿。吃饺子时,决忘不了拿“腊八醋”当调料。在所有的节日里,“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乐呵的一天了。

北京的春节过得真热闹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北京的春节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猪杀鸡用来祭灶。

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炸油香玉。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忙自己的,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圆。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

人们都从家里出来,看小孩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忙碌的过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在北京过春节的作文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北京度过的。

北京的天空真的是蓝湛湛的,朵朵白云飘在空中,她们有的像一只只在吃草的牛,有的像在奔跑的马。晴朗的天空,总是那么的干净,使人心旷神怡……

在北京我参观了向往已久的鸟巢和水立方,虽然那天很冷,但我的心里很是暖洋洋的,他们的美丽和壮观深深震撼了我……

我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哪里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地方。在城楼上,看着哗啦啦飘动的五星红旗,我真的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还游览了北京著名的地坛庙会,这里非常的热闹。各种灯笼、木偶、面具和小吃等等,啊,庙会里最多的就是人和各种牛的玩偶啦,今年是牛年嘛,牛气冲天!

节日的夜晚,我燃放了各种造型的烟花和爆竹,五彩的焰火,映红了天,映红了地,也映红了欢呼的人们的一张张笑脸……

这个春节,我很开心,在北京和阿公、阿婆、爷爷及其他的亲戚们团聚,大家都说我长大了,学习进步了,也更懂礼貌了,我还收获了好多的红包包呢。

[在北京过春节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京的春节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龙年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蛇年。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黑夜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闪着金光的春联,在各自比拼着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每当春节到来时,我都会这么想: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也长了一岁,过去顽皮淘气的我们也应该变懂事了;懒惰贪玩的我们也应该变勤奋了……大家都会发生着变化。不变的是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到处张灯结彩、年味依旧。辛苦一年的人们,纷纷走亲访友、逛庙会……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

除夕守岁

除夕,这是旧年的结尾,也是新年的开头。在除夕夜里,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还要吃一顿年夜饭,与吃年饭不同的是,它讲的是守岁迎新。它是从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的,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待到快到12点,屋外用爆竹摆成的一条条长龙,正等待点火信号。每到这时候,央视就会开始倒计时,大家就一起跟着大声喊:“5、4、3、2、1,点火!”这时候,除了鞭炮声,就再没有别的声音了。再看爆竹烟花那璀璨的流光溢彩,像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真想不到小小的纸筒里,竟有着那么美的灵魂——火一般的热烈,花一般的迷人,它把绚丽的一生,献给了新春……

庙会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们走亲访友赶庙会的时候。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东西多的数不清、应有尽有,吃的、喝的、看的、玩的……热闹非凡,看得我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的评书,秧歌、高跷、武术、舞狮、舞龙、旱船、打腰鼓、皮影戏等。各场精彩表演都引得观众满是喝彩。表演者还频频向台下鞠躬,像是对观众们有道不尽的祝福一般……

看着到处都是欢乐祥和的景象。我想: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北京的春节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北京春节的作文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猪杀鸡用来祭灶。

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炸油香玉。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忙自己的,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了红红的对联。在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圆。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到了元宵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

人们都从家里出来,看小孩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忙碌的过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北京春节旅游攻略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鼓楼、后海(什刹海):位于北二环,老北京胡同汇集于此,闻名的南锣鼓巷就在附近,后海是最有京味儿的酒吧区,是来北京必去的一个地方。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王府井、前门:位于北京正中心,是品尝老字号和购物的好去处。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三里屯:位于东三环,着名的酒吧一条街,唐会、MIX等夜店就在这里。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四环,地铁8号线可达,鸟巢、水立方等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所在地 。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北大、清华校区:位于西北四环,地铁4号线可达,莘莘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798艺术区:位于东北五环,是北京艺术文化的地标之一。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庙会:庙会是北京年味儿的集中展示,每年春节,北京都有数十场上规模的庙会,天坛、地坛、北海、厂甸、龙潭湖、莲花池公园……但凡有名一点的去处,都有热闹的民俗庙会上演。如果在春节期间去北京旅游,庙会是不能不去的。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地坛公园:地坛春节文化庙会是京城恢复最早的庙会,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多彩民族特色闻名于京城。在古坛的红墙碧瓦、苍松翠柏、坛台殿堂之间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等市井元素,形成一幅绝无仅有的现代民俗画卷,其胜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和中国的狂欢节。

2015北京春节旅游景点推荐——北京莲花池:北京莲花池庙会集民俗、历史、现代文化于一身,集歌舞、戏曲、民间花会、奇人绝技、陕北地方特色二人台等表演于一会。庙会努力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点击现代前卫时尚的活力,文商并举、风雅荟萃、雅俗共赏,全园开花、满园绿意,给游人营造一个热烈红火的节日氛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這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在腊八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時,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時候就叮叮地响。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時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北京春节的作文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八这一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他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爆竹和玩具,贴近年根就去赶集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在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节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短小的篇幅,质朴的文风,却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了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怎能不让读者于新春佳节同喜同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北京春节游记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爸爸妈妈为了锻炼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希望我参加汴梁晚报校园记者北京冬令营活动,我听说后,高兴而又爽快地同意了。

1月27日晚上九点,我坐上车,与爸爸妈妈挥手告别,离开了开封,踏上了去北京的路程。

到达北京后,我们去了很多的地方,有风光秀丽的颐和园,有像公园一样的北大校园,有鱼的世界的海洋馆,有有趣的科技馆,有看不到尽头的万里长城,还有金碧辉煌的故宫。其中,最好玩、最有意思的地方要数海洋馆了。

那天,我们来到海洋馆,只见鱼儿们在巨大的透明的水缸中快活地游来游去,那里的海生物有很多种,都姿态优美地浮在水中,它们有电鳗、海鳝、海参、水母、小丑鱼、海葵、珊瑚等等等等。

我们还在海洋馆中见到了胖乎乎的企鹅。企鹅走路时摇摇摆摆的,像一个个醉汉子,游泳时它们的速度却十分快,比鹅划水的速度要快得多,真是太奇妙了。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海底隧道,透过玻璃,你可以看到头顶上的大鲨鱼自在地游来游去,看着可真是令人胆战心惊呢!但,不时会有很多五颜六色的漂亮小鱼在你身边游过来游过去,好像自己真的在海底一样,让你感到很有意思,好玩极了。

参加这次冬令营我还认识了好多的朋友,我们约定,长大了一定要到北京上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