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镇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体会【合集20篇】

参与班干部竞选可以在同学们的面前展现自我。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班干部竞选发言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891

作文

1000

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378 字

+ 加入清单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推进精准扶贫,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农村地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也意味着农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对如此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市档案局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员,要以指示为指引,积极推进乡村脱贫攻坚工作。

我作为本单位“一帮一联”的干部,积极参加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在培训中主要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工作方法,扶贫领域廉洁和作风教育,“重精准.强基础”专项行动和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方式等内容。通过培训,我对扶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更多的帮扶政策,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在培训之余,我还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与第一书记和其他工作队员来交流,汲取他们的有效经验,帮助自己从容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当前,我们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以走过场等应付的心态来开展扶贫,必须保质保量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我们需要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各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精准是我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所以对于我所帮扶的车平村,要实现真脱贫,就要深挖致贫的原因,深入基层了解农户的所需所求,积极利用本地区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帮,就是我在驻村时遇到的一大问题。送上一袋米、一桶油,或者给几百元钱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贫困户的生活负担和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而这种输血式扶贫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策。要想帮助贫困户彻底走出困境,就必须帮助他们做些根本的事情,出主意,找对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有真心实意,带着感情,制定对策,精准帮扶才是保障。例如对于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贫困的困难户,首先要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民政相关救助,帮助其先渡过难关,再为其量体裁衣,摸清打算,针对性地找出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路子;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除了帮助他们落实低保政策以外,还要帮助他们的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以小养老解决家庭贫困。闭门造车并不能转变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时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支持贫困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成为带动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积极组织农村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在本地城乡从事二、三产业,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新阶段的扶贫不再是以金钱、食物等方式开展扶贫,而是转向了以文化扶贫、政策扶贫的转变。要从思想上、行动上使贫困农民能够自养,从而才能真正脱贫。

扶贫帮付,是一项爱心工程,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做好了资料档案的健全、入户改善户容户貌、过年过节慰问,那都只是解一饥,但不能解百饱。因此,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户干点实事,并以此为契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既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的初衷,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乡镇脱贫攻坚表态发言稿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省委、市委决定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这是提升扶贫开发精准性、构建大扶贫格局、提高基层组织脱贫带富能力、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

承蒙组织信任,让我有幸成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员,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驻村干部,感谢组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到广阔农村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驻村帮扶工作实践中积累基层经验。同时,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不容有丝毫的懈怠!在这里,我代表全市驻村干部郑重表态

一要勤学善思。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成事之基,注重学习新知识,吃透新政策,积累新经验,坚持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做到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腿,通过学习思考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破解生产生活难题。

二要深入群众。扑下身子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村情,体察民情,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村情、民情和群众的愿望、要求作为工作的根本依据,树立亲民、为民、爱民的形象,做熟悉农村情况的“知情人”,与农民肝胆相照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心人”。

三要恪尽职守。切实担负起驻村帮扶的职责和使命,把自己当作村里的人,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时刻关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住房、饮水、项目工程、精神文明、社会治安以及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用真心,动真情,出实招,干实事,全力以赴做好驻村工作,不折不扣地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研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制度建设的督导员。

四要严以律己。自觉增强自律意识,严格遵守驻村纪律,虚心接受群众监督,顾大局、讲奉献,坚守岗位,以村为家,做到不扰民、不添乱、不违纪,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使驻村的过程,成为实践宗旨、磨砺意志、丰富经验、增长才干、提升素质的过程。

队友们,使命在肩,征程在望!让我们用心血和汗水、勤劳和智慧,履行宗旨,担当使命,书写农村脱贫致富的崭新篇章。请组织放心,我们一定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员干部建设副中心向前站一步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9月9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付晓辉参加了宋庄镇“建设中心,向前站一步”交流研讨会,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会上,宋庄镇党委以“区域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剖析案例,举一反三,领导班子成员逐一发言,围绕“建设副中心,向前站一步”主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实际,深入剖析了自身在“不担当、不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并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经过交流研讨,宋庄班子成员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明确了在思想、行动、服务上“勇于向前站一步、敢于向前站一步”,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做贡献的具体措施。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付晓辉指出,宋庄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识到位、措施务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两学一做”是对广大党员的普遍性、基本性要求,“向前站一步”是立足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需要,对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标准更高、针对性更强的要求。

付晓辉指出,要提振精神,牢固树立副中心意识。通州不是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设城市副中心,这种形势下建设副中心必须依靠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筑牢基层基础,各乡镇党委必须把建强基层党支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放在首位。党委班子成员要切实把抓基层打基础的责任承担起来,为副中心建设有序高效推进积蓄力量;要改进作风,增强本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立足工作职责,主动思考、提前谋划,找准在哪些方面需要向前站一步。主动学习,提高能力,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进而推动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四足”重千钧 勤廉传佳话

粉荷凌波,桂蕊飘香。新都区的桂湖是明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杨升庵的故居,杨升庵祠为桂湖的主体建筑。

“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杨氏,历来清白传家。也正是在这种优良家风的沐浴下,逐渐孕育出了世代相传的杨氏家学文化。如今,在杨氏家族现存的光绪乙未本《杨氏族谱》和民国辛未本《新都杨氏家谱》两本家谱中,除记录着杨氏先祖的为官清廉事迹外,廉洁家训内容也得到了详细的记载与传诵。

杨升庵是明代四川地区唯一的状元。“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新都杨氏制定一条不成文的爱乡族规,凡是入朝或在外为官,均不能忘记新都乡亲父老,每次回乡,必捐资为故乡做一件益民的善事,以报答家乡的培育之恩。

新都至今留存的许多名胜古迹,都是杨氏爱民的历史见证。凡到西蜀名园升庵桂湖游访过的人,皆知园内有明代800米古城墙,此城墙与杨升庵高中状元还有一段历史渊源。明正德年间,当升庵金榜题名,成为明代四川第一位状元时,四川官员们纷纷送银相贺,地方当道诸公欲用此银为杨氏建制石牌坊以永垂后世,而升庵祖父杨春却再三婉辞说:“与其只宠一个新科举子,何不移银修建城墙,可保一方平安。”后来,地方上发生战乱,老百姓为了躲避兵荒马乱,扶老携幼拥进新都县城避难。所以,新都城墙的雉堞上都盖有二层红色石条,叫“城墙戴帽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遗迹。

新都城南护城河上,有一座明代初建的清源桥,这是升庵祖父杨春捐资修建的;桂湖公园饮马河上,有座古堰名学门堰,是由升庵之父杨廷和捐资修建的;在举世闻名的古刹宝光寺山门殿内侧,立着杨廷和、杨升庵父子的塑像,这是纪念他俩捐修寺院的功德。这些历史遗迹,叫人发思古敬贤之幽情,产生感情共鸣,清廉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乡镇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7月1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方能信心倍增。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连续执政67年、拥有党员8800多万,把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超凡卓著的智慧和能力。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不忘初心,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毛主席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何等的自信。所以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树立自信,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矛盾面前不畏缩,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唯有自信才能让理想信念坚如磐石,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

不忘初心方能克己奉公。公生明廉生威,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功名利禄。坚持用权为民,把权力使用的着力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造福一方的高度,出于公心、出于民意,出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要心存敬畏,敬畏党纪国法,不仅把党纪国法当做高压线,更要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不参与黄、赌、毒,不发表任何反党言论,自觉缴纳党费,自觉参加党组织生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潮、反党势力、反党言论作斗争,带头树正气,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在当今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不能丢,不能因为生活富裕了,战争和平了就不讲奉献了,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讲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但有些党员干部,不懂得付出,只懂得索取,只想着自己的工作是否轻松,前途是否顺利,腰包是否鼓起来了,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人民的公仆,违背了党的誓言,与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

不忘初心方能奋勇前行。超越过去使个人进步,超越历史使社会发展。党员干部面对已有的成绩,决不能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在学习上、思想上、工作上进行赶超,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过去,比学习、比思想、比干事、比节俭、比团结,在争先进位中把握主动,在加速跨越中抢抓先机,想别人所未想,干别人所未干,从实际出发,用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来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把超前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创业艰难百战多”,在难题面前要敢想、在矛盾面前要敢管、在风险面前要敢闯。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对深度贫困地区,今年各地都派了“督战员”。

战就要“轻装上阵”,杜绝“层层加码”。“督战”是好事,能够帮助基层把方向、谋全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基层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主战场,面临抓改革谋发展保稳定的复杂任务。如果上级在“督”的工作上再层层加码,势必成为影响“战”的突出问题。从而导致基层干部分身乏术,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严重影响基层干部出实策、干实事、求实效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会严重影响基层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因此,“督战员”要把“指挥权”交给“一线干部”,杜绝“层层加码”,好让他们轻装上阵。

战就要“齐心协力”,杜绝“袖手旁观”。有的党员干部凡事“揣着手重在参与”,事事都露面、事事不出力。对“督”战的党员领导干部,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从基层实际出发,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给基层“添乱”。因此,“督战”的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把自己当成“督战员”,又要把自己当成“战斗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急难愁盼,要和基层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战就要“真刀真枪”,杜绝“弄虚作假”。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村,加班整理的脱贫攻坚资料盒按顺序摆满了会议桌,一卷卷资料盒的标签依次排开,形成了一副“山河万里图”。可想而知,这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在资料整理上下了多大功夫。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不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吗?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其流行性。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想,有这加班制作“山河万里图”的功夫,还不如腾出手来多给老百姓干一件实事呢!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基层同志痛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常常又不得已而为之。“督战”的“指挥官”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给基层树立鲜明导向,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好氛围,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领导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总体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使扶贫开发工作站在高处,想在远处,干在实处。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今天,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1.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2.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领导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4.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5.大学生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6.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7.新形势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8.201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9.2017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0.脱贫攻坚推进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体会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我,自然也有不少小康的梦想,现在的生活,起码的丰衣足食还是有保证的,所以对于小康的理解,我更侧重于精神方面。

首先,我希望与父母相处更美满,现在,谈不上多么孝顺,顶多凭一张成绩单博取父母的一脸微笑,将来我得多抽时间陪陪他们,用自己赚的钱给父母买些营养品,或者带着父母出去走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让父母安想晚年,是我们每个作子女的最大愿望。

其次,我希望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我想大多数同龄人都有同样的.梦想,就是有一段美好的婚姻,相夫教子,日子虽平淡,不过却很踏实,可以想象,在周末的傍晚,一家人去吃顿丰盛的晚餐,然后一起逛街,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多有“小康”的滋味呵!

接着呢,我希望有几个志趣相投的好友,巴尔扎克说过: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所以,有几个能说知心话的好朋友,确实算是一大笔珍贵的财富,工作之余,又不想窝在家里的时候,找上好友,一起喝茶谈心,一起唱歌跳舞,多少生活和工作的烦恼,都可以抛诸脑后。

然后,我希望多看些书,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学生时代,偶读几本,也是匆匆略过,现在空余时间多了,午餐之后,夜寝之前,都可以翻上几页好书,细细品咂,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的多,会对人生更加充满热情,对小康的体味也更加深刻。

最后,我希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一个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组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康人”,“小康家庭组成”,所以,我必须努力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乐于助人,淡薄名利,活得潇洒自在?才是心灵小康的最高境界吧!

我相信,只要努力,小康之梦便不再飘渺,只要拼搏,小康之路就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发言稿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发改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相关政策精神,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所在,作为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扶贫抓项目,夯实责任抓落实,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一、立足长远、主动作为,科学谋划扶贫项目

紧盯2018年实现脱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利用我市被纳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国家首个清洁能源消纳示范区和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政策优势,从生产扶贫、生态扶贫、生活扶贫三个主要方面入手,科学谋划项目。围绕生产扶贫谋划一批贫困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项目,一批惠及贫困户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项目,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项目。围绕生态扶贫谋划一批河湖连通、绿化造林、土地整理、草原治理、湿地保护、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围绕生活扶贫谋划一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类项目。着力破解贫困村基础设施“瓶颈”、公共服务“短板”、产业发展落后的问题。目前共谋划脱贫攻坚项目899个,计划投资3100亿元,下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真抓实干,力求实效,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项目资金是关键。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争取主渠道作用,在充分解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一方面跑省进京、积极沟通、主动汇报,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都能够挤进国家和省规划并得到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安排部署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时,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以工代赈、保障性安居配套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农网改造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将扶贫项目考核管理纳入全市重点项目监管范畴,严格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终考核奖罚制度。确保每一个扶贫项目程序合规、实施到位,及时发挥投资效益。

三、深入调研,周密部署,坚决完成包保帮扶任务

市发改委负责帮扶***市聚宝乡长久村。为有力地推进帮扶工作,我委成立了帮扶工作小组,选派了驻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精选2024年关于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这二者都是“精准扶贫”必要素。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将“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攻坚的重要方向,提出“扶贫先扶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进一步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治贫先治愚。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我们基层学校党组织更应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既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今天被帮助的孩子,长大后就很可能会成为帮助别人的人。这种感恩方式的持续传递,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激发社会扶贫热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程中,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精准扶贫,需要进一步解决面临的问题困难,采取更有力有效的举措。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师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让我们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人口的积极性,有赖于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教育扶贫是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为长远的脱贫奠定了基础。造成贫困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公共服务不均等,尤其是教育、卫生资源的不均等,是致贫的重要原因,脱贫攻坚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均衡。在教育方面,通过加大教育扶贫,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均等化,逐渐建立其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奠定更好的基础。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勤奋劳动改变贫困面貌。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让每一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党员干部学习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萨尔布拉克镇为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夯实党建基础,提出从落实“三项机制”入手做好党员管理工作。

一是落实教育培训机制。在内容上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组织纪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为主,持之以恒地做到用“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两会精神”武装广大农村党员;在方式上采取镇党委集中组织学习、支部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党员自学的三结合教育培训模式。

二是落实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探索严把入口、放宽出口、强化中间管理的措施办法,力求建设一支分布有序、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员队伍;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群众广泛参与、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党员监督评价体系。

三是关怀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关心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措施办法,从机制上构建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广大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干部问责提速从严心得体会

全文共 2080 字

+ 加入清单

9月16日,甘肃康乐县杨改兰案调查处置情况公布。康乐县副县长马永忠等县、镇、村三级工作失职责任人员被问责。这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公布后,又一起引发关注的问责案例。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自7月17日条例公布两个月以来,多地积极落实,对干部的问责提速、从严,并注重抓关键少数。

不同地方各有侧重,“终身问责制”切实落地

问责条例公布后,不少地方和单位快速反应,通过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集体学习、专题学习等形式,推进条例在基层落实。一些地方和单位结合各自实际,不同侧重地细化措施。

8月11日,甘肃省委正式印发《甘肃省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办法(试行)》,针对甘肃当前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对问责条例进行了细化。特别是针对甘肃面临的脱贫攻坚任务,明确将“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等作为“党的领导弱化”的问责情形之一。

在央企中,中国邮政集团制定印发实施办法,结合企业实际,细化出23条具体的问责情形,将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出现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和高消费娱乐场所、违规配备购买使用公务用车、公款吃喝送礼旅游等行为作为“维护党的纪律不力”的问责情形。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随着问责条例公布,“终身问责制”切实落地。

河北省纪委近日对外通报6起典型问责案例中,衡水市桃城区政协副主席李乃刚(时任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因为交通局运管站、路政站8名工作人员触犯刑法,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定州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刘建民(时任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因水利局违规购置公务用车并与下属单位调换车辆、白条入账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两名被问责的干部即使已被调离原岗位,或进行了职务调整,原单位出现问题后仍然被问责。

突出三大特点:提速、从严、抓关键少数

两个月来,各地领导干部的问责体现出提速、严厉、抓关键少数的特点。

--提速。在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发事件、热点事件中,对于相关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速度明显加快。

问责条例对外公布的当天,因在台风“尼伯特”救灾过程中工作不力,福建闽清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黄诗杨被停止职务,后被处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7月19日,河北邢台市发生连续强降雨,山区大面积山洪暴发,一些村民在睡梦中遇难。一周之内,邢台至少5名干部被停职检查,依据条例进行追责。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在以往各地的实践中,启动问责程序往往周期相对较长,“事后追责”的意味比较浓。条例公布后,给公众的感觉首先是快了很多,达到条例列举的情形便迅速启动,雷厉风行。

--从严。问责条例明确规定“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并且“越往后问责越严”。

江西一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条例公布之前,确实存在着“混过去”的心态,一些问责更多是靠领导批示和上级督办来推动落实,存在避重就轻的倾向。“现在中央有了明确规定,问责更加有规可依,各级纪委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铁面问责。”江西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王仁辉说。

据统计,条例颁布后广东从严落实,已有14名党员领导干部和4个党组织被问责。

--抓关键少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过去,一些问责情形的问责主体不明确,名义上是“一把手”负责,但在追责时往往只追究分管副职的责任,问责制成了“副职专属待遇”,“问小不问大”。问责条例对问责对象作了明确界定,突出“关键少数”,倒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真正负起责任来。

云南省委主要领导公开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关键少数”的监督,用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一利器,以问责激发担当精神和倒逼责任落实。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表示,当更多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将会在干部中形成一个共识:“出了问题即使不是你的直接责任,但身在其位就要负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也要被问责。”

记者梳理公开通报的问责情形发现,据不完全统计,两个月以来,已经先后有辽宁、江西、海南等省份通报了70多起因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问题。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多因下属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贪污腐败等违纪违法问题被问责。

推动基层加快落实,与其他党内法规形成制度合力

“条例把问责工作的原则要求细化成可操作的措施,对问责情形、程序、方式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实现了实体规定和程序执行的有机结合。”徐行说。

不过,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也发现,有少数地方和单位在条例公布之后,只给党员发了一本书,甚至还没有组织过集中学习,更不用说如何落实。

对此,专家认为,基层应该加紧学习宣传,并结合各自情况加以细化,以问责倒逼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例如,民族地区可以将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问责情形,贫困地区则要着重问责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也要有企业的特点。”谢春涛说。

专家还建议,应探索建立一种内在机制,把问责的压力层层向下传导,让各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部门都负起责任来,做到问责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实施过程中要与其他党内法规——如巡视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无缝衔接,形成制度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基层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为弘扬优秀家规家训、弘扬清风正气的氛围,激发家风建设正能量,以好家风带动政风清、民风淳、党风正,街道党工委将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活动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讲、晒、传”三字诀推动立家规正家风活动,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

一是请专家学者讲一讲。邀请关工委老师、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老师开展“传家风·颂家训”、 “德在心中”等系列专题知识讲座,通过列举我市古代先贤、当代名人的家风家训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传承好家训、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向各基层党组织发放王阳明·姚江王氏家规“三字经”,参观王阳明故居等廉政文化基地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继承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倾听先贤的家训,从中汲取好传统、好家风家训,做到立好家规、正好己身,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让先进示范晒一晒。开展了系列“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活动,举办“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交流座谈会,开展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征集、道德讲堂分享等形式活动,发动优秀志愿者代表、全国劳模、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女性、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志愿者、献血明星等党员干部群众带头晒家风、说家规,传播生动感人的家风故事、向上向善的家庭文化,从而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形成传承优良家风、共建幸福家庭的浓厚氛围;同时,教育党员干部家庭吸取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等反面典型案例的教训,自觉查找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鼓励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机关党员干部立好规矩约束、有自身特点、通俗易懂的家规家训,守住家庭廉洁底线。

三是创优载体传一传。为把“立家规、正家风、建设清廉兰江”活动搞的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街道创设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党员家庭”挂牌、“党员示范户”创建、寻找“最美党员家庭”等活动,组织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推动党员家庭在家风家教方面走在前列,引领社会风尚。与党员亮身份、晒承诺活动相结合,依托兰江先锋微信平台,选树一批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家规家训教育深入人心。以“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各类节日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宣传活动,使家风家训教育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同时把开展立家规、正家风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自觉践行“四讲四有”;把家风家训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之一,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充分利用家风家训廉政文化长廊、廉政警示栏,家风家训宣传文化活动等载体,广泛开展比家规、亮家训活动,树立文明新风、抓好家风家训教育,以榜样力量凝聚民心,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厚德向善、修身律己,传递崇廉倡廉正能量,做到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建设清廉兰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党员干部学习四讲四有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4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对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工作实际,践行群众路线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不在于“搞活动”,而在于转作风。作为一名在税务部门基层一线从事服务工作的党员,在办税服务厅每天与纳税人面对面打交道,更要深刻地认识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特别是国家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常葆为民情怀,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提升纳税服务品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而努力奋斗。

首先要尊重纳税人。纳税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贡献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强化群众理念,真正走进群众身边,深入其中,聆听群众呼声,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始终把群众最盼、最急、最怨、最难的问题铭记于心,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自觉摒弃以管理者、执法者、监督者自居的观念,充分尊重纳税人的贡献,尊重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切实将纳税人视为心中的上帝、贴心的朋友和服务的对象。

其次要保护纳税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是税收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工作中要主动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不浮夸、不作秀、不扰民,要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工作生活服务;要通过政务公开等形式,积极推行权利公开、透明运行、阳光执法,坚决保障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要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等措施,使纳税人权益得到最有效的保护。

最后要服务纳税人。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贯穿征纳之间的一条主线。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把为纳税人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根本职责要求;要由行政执法机关调整为执法和服务并重的机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服务的理念贯穿税收工作的全部过程,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营造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要使每个岗位都成为服务岗、每名干部都成为服务员,通过不断倾听纳税人心声、满足纳税人需求、解决纳税人困难,实现让纳税人满意的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党员干部鸭绿河农场事件心得体会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黑龙江某农场一副场长上任当天,上午宣誓遵守八项规定,中午接受班子公款宴请“喝了不少酒”,下午被发现身体异常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坚强的队伍,更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应再次认识到当前整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要迅速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要严明工作纪律,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下班不迟到早退,擅自离岗。要严以律己,从我做起。其次是要严格执法办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再次是强化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真正做到“落实”二字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是我们队伍建设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自己要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扎实整改,用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扶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5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并深入联系实际、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全面提升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化水平。商洛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姜继美同志根据十八大赋予扶贫开发的新内涵、新任务和新要求,立足市情,深刻领会,积极探索,提出了该市在新阶段推进“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管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巩固发展大扶贫格局等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对于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全文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围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一系列新要求。同时,确定“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河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又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部门和扶贫干部,必须立足市情实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确立的奋斗目标上来,坚持真扶贫、扶真贫,更加注重转变扶贫方式,更加注重提高扶贫资金效益,更加注重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全力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大力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

省委、省政府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确定为“两不愁、四保障”,这既包括了生存的需要,又包括了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更新、更高要求,标志着新一轮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全新阶段。按照2500元的新扶贫标准,目前商洛大约还有82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郧岭等六大山脉,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这部分群众之所以贫困,从表象看,是自然条件差、耕地不足、交通不便、社会发育滞后、人口素质低下等原因造成的,但深入分析这其中的致贫原因,实质在于这部分区域和贫困人口还没有获得必要和同等的发展机会,有限的扶贫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资源,还没有全面、直接、及时地送达他们,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对接机制还没有科学有效建立起来。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要求商洛必须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目标,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大力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尽快将扶贫机制由区域性瞄准转变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投资于人上来。当前,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商洛新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为准确掌握贫困农户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定扶贫重点区域和扶持对象,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开展扶贫工作创造了条件。在下一步工作中,商洛要充分运用识别确认成果,全面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 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意见》,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集中各类项目资金,聚合全社会力量,统筹解决贫困问题。围绕“一村一策”,要逐贫困村制定扶贫规划,对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且具备发展条件的,全面启动整村推进,集中实施“六到农家”(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到农家)工程,着力建设功能齐全、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对自然条件恶劣、没有发展潜力的,按照“小城镇建设、产业支撑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加快实施整村整组移民搬迁,坚持做到“三靠近”(靠近县城、靠近集镇、靠近中心村)、“四为主”(集中安置为主、城镇安置为主、多层安置为主、统规统建为主),努力实现避险减灾、脱贫致富、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统一。围绕“一户一法”, 要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通过实施专项扶贫、社会保障、教育提升、卫生健康、文化惠民、住房保障、转移就业、改善环境等项目,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收入有稳定来源,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养老得到全面保障,居住条件和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

管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提高扶贫开发成效,管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核心和关键。目前,中央和省上都已建立起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年都在以较大幅度增加。就商洛来讲,2011年,中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2亿元,同比增长77%;2012年,中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1亿元,同比增长30%。并且省上确定从2013年开始,逐步下放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权限,实行项目资金年度计划备案制,这对市县来讲,责任更加重大。财政扶贫资金是“救命钱”,一定要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贫困群众利益的角度,将资金更多的用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增收产业上,培育长期稳定增收来源,不断增加他们的经营性收入;将资金更多的用在贫困群众移民搬迁上,加快建设一批规划科学、设施到位、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宜商宜居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不断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将资金更多的用在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上,着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财政扶贫资金是“高压线”, 一定要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严格执行中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全面推行公告公示制,着力构建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扶贫资金监管体系,坚决杜绝、坚决查处扶贫款项被截流和挪作他用,确保把扶贫资金足额用于扶贫对象去促进发展,让贫困人口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巩固发展大扶贫工作格局

解决一村一户的脱贫问题要强化到村到户,解决大范围的贫困问题必须靠区域发展带动。着眼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中央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分布特点,确定将秦巴山片区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确定为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作出了“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商洛七县区既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又全部处于中省确定的连片贫困区域,可以说,商洛扶贫开发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种大好工作局面,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全面落实《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在专项扶贫上,要瞄准最贫困区域和群体,加快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充分发挥“雪中送炭”作用;在行业扶贫上,要立足于打破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安排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特色主导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着力发挥“发展引领”作用;在社会扶贫上,要强化舆论宣传,做好组织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各类形式帮扶活动,着力发挥“协同推进”作用,努力以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来带动扶贫攻坚,以扶贫攻坚的显著成效来促进商洛突破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干部抵制人情风心得体会

全文共 6056 字

+ 加入清单

赈酒请客,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已逐渐异化变质。在官场、职场、民场等各个社会阶层中,莫不充斥着“人情”,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沟通着人际和公共关系,甚至替代着程序和社会正义。如果全民性的人情风是无形的杀手,那么干部的人情风便是推动这无形杀手的催化剂,当人情风成为一种国民习惯,一种干部吃喝宴请的“潜规则”,就成了另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力量,对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对我们的发展效率和社会进步将构成极大的破坏。因此,破除人情风陋习,迫在眉睫。

一、人情风的基本现状

据走访座谈,宜都而今的人情风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名目越来越多。过去,人情消费只限于婚丧等少数项目,现在则增加到十几种之多。如过生日、新居落成、乔迁、升学、参军、开业等等,都要大操大办,收取礼金。农村有的地方连老母猪下崽子也要请客收礼,真是“欲收之礼,何患无辞”。二是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婚丧嫁娶只限于亲戚朋友和本单位同事。现在只要找个名目,就四处通知、八方招呼,甚至有过一面之交的也要通知,通知者理直气壮,被通知者心不甘、情不愿,又怕以后见面难堪,心理矛盾,处境尴尬。一次宴请动撤就是几十、近百桌,盛况空前。县城以下本来就是一个“熟人社会”,没有几个不认识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有人调侃:“过事比三级干部大会还齐整”。三是“礼金”越来越厚。过去,人们信奉的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送的礼很少,并不影响日常生活。现在的礼金由过去的3元,5元发展到少则50元、100元,多则200元、500元,甚至更多,远远超过人们的承受能力。松木坪、洋溪一带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我赶你100,你得还我100以上直至翻番,赶情成了变相的投资,低风险高回报。“雪球”越滚越大,有人一年要拿出几万元,实在是玩不下去了。四是“频率”越来越快。过去,一年之中能碰到几次随礼的事情,现在则平均每月都能接到三四次随礼的通知。到“五一”、“十一”结婚的黄金季节和升学、参军的日子,随礼的通知更是应接不暇,有的一天就得随几份,一家人分头跑还来不及。医院、学校等人员多的单位更是无力招架。五是浪费越来越严重。过去到饭店吃饭,吃不了的打包拿走。现在赶“人情”吃饭,一摆就是几十近百桌,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动几下筷子,拿又拿不走,大部分都倒掉了。存在种种讲排场、比阔气的浪费现象,比如白事竞相炸鞭、红事比着唱戏、点歌等,耗资之巨真是触目惊心。六是有的人办酒席,庆贺不是目的,而是借机收钱,发财。少数有点实权的干部喜欢这样做。利欲熏心者喜欢这样做。少数无权无势的人送礼送得太多了,想捞回来,找不到理由,于是就闹出了很多笑话。同一个人一年过几次生,假开业收了礼立即关门,给没有满70岁的老人办大寿,给猪崽赈“满月酒”。 “一家有喜百家愁,红包强压市民头。来往人情风日盛,可叹钱财送酒楼。”这首诗是当前“人情风”泛滥的真实写照。

二、人情风盛行的危害

人情大于债,人情猛于虎。这股变味的人情风,使干部群众几多困惑,几多无奈。有人戏言,请柬是“红色支付令”、“温柔罚款单”。人情风“灾难深重”。

一是随着“人情风”的蔓延和人情消费的上涨,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增添了不少的额外支出,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受害最深的是农民和“工薪族”。在农村,很多人被“人情债”搞得东挪西借、入不敷出。在城市,不少职工每月辛辛苦苦只挣几百、千把块钱,刚能维持日常开销,再增加人情消费,对于这些低收入的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还有那些低保人群、退休职工,更是难上加难,不堪重负,一些老人恨自己怎么不死,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是败坏了社会风气。在“人情风”蔓延、人情债上涨的情况下,礼越送越厚,人情却越来越薄,有的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今天我送了你,明天就要想办法收回来,有人遇到不认识的人也去赶情,目的是自己有事可以收取更多的回礼;我收了你的,就要找机会赶紧还回去。转来转去,这些钱都送给饭店了,谁也没受益。大家都是“人情风”的受害者,许多人却又是“人情风”的始作俑者。人人都厌恶这种风气,但又都感到很无奈,无法抗拒,互相埋怨,又互相效仿,甚至推波助澜,长此以往,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三是腐蚀了少数党员干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情风”盛行,与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直接关系。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置上级三令五申于不顾,巧立名目,借机敛财。有的为躲避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在操办上化整为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次请上三、五桌,分批通知,有的甚至连续操办十天、半个月。还有的领导干部违反关于除婚丧之外不准操办的规定,找出种种值得庆贺的理由,借机收礼,更有极个别人收受贿赂,违法犯罪。

四是人情严重变味。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礼尚往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往来已越来越扭曲人际关系,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金钱的多少表示着人情的轻重;礼品的贵贱,显示着关系的亲疏。因为礼金的多少,长辈与晚辈变脸,兄弟姊妹反目,亲朋失和。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每次消费金额都不能少。这种礼尚往来,已被一种庸俗的金钱关系所取代,人情礼的多寡几乎成了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抵制人情风,就会被指责为“屋脊上开门”,被视作“另类”而遭受冷遇。

三、人情风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剖析

当前人情风愈演愈烈,甚至泛滥成灾,原因很复杂。

(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重视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正常的人际交往,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交流、沟通信息,增进感情、互帮互助,改善环境、繁荣文化,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作用。比如,有的地方通过新居落成庆典,动员几个要好的“捧场”、“抬庄”,建房的资金就相差无几。“人情风”催生了一些戏班子,催生了很多餐饮服务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礼尚往来的习俗得以沿袭。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件好事。但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过犹不及都不好。

(二)生活水平的提高。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廉耻。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上追求娱乐和享受,精神上追求体面和尊严。据调查,某镇人均银行存款达6000多元,还有更多的资金在民间流动。但一部分人思想还很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消费观念落后,作风不踏实、不正派,导致与众攀比、炫富等心理作祟。婚丧嫁娶总喜欢讲排场,比阔气,搞得热热闹闹,以显示自己的价值。有的家庭明明经济比较困难,无力大操大办,但碍于情面,屈于压力,还是到处借钱铺底请客,到头来是得不偿失。

(三)交往空间的扩大。改革开放,使人们有了活动的自由,加之交通和通讯越来越便利,人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广泛,无论相隔多远。请客只需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连送请柬就免了,更不用拿着红包登门去请。更有甚者,某些乡镇的人们乐于在电视上打飞播,经常数人同时飞播告示,好不热闹。人情风泛滥有了便利的条件,请客送礼的圈子越来越大。

(四)逐利、“赶本”的心理。有些干部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或手中的权力,为别人办了一点事情,留下了一些人情,因此,借办事为名,达到敛财的目的。不少人在你办我也办,不办就吃亏的心理下,自己也加入了“赈酒”、“过事”的队伍,通过赈酒收回吃酒送的礼,以求得经济上的收支平衡,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治理起来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

(五)正面引导的缺失。传统文化也好,外来文化也好,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没有人做全面、系统的甄别与分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能够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远远不够,尤其是偏远农村还存在文化沙漠,无论是“营养快餐”还是“垃圾食品”都饥不择食;就拿“人情”来说,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什么名目该办,什么名目不该办,请客范围应限定在多大,随礼数额多少合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社会舆论上,过事场面越大越有面子,越风光,经济拮据,过事冷清的抬不起头。某镇过一次事,收个三、四万是常事,收个十几万也大有人在。

(六)多种力量的推助。人情风泛滥,送礼的和收礼的不一定都是赢家,而从中稳赚不赔的就是打广告的、唱戏的、搞餐饮服务的、销售鞭炮的。因此,他们乐此不疲,盼望天天过事。这些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七)不良风气的促成。现在社会上送“人情”风气甚浓,送了“情”就话好说,干部事好办,关系好处理,不送就是关系差、有意见、该办的事也办不成,收送礼金人情成为一种社会“潜规则”。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对人情酒是不敢不吃,只能是“笑脸接请柬,背后吐怨言”。另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把送人情作为一种钻营的手段,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铺路搭桥,乐于为领导干部送情送礼。

(八)社会监督的乏力。现在有一种说法,领导干部“生财之道”最安全的是“赈酒”、“过事”,法律管不到,纪律管不了,人情往来成了腐败问题的“防空洞”、“保护伞”。虽然中央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规定“不准用公款公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和借机敛财”,但过于原则,对人情与敛财的区别没有明确界定,对违规后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监督流于形式,监督部门对事前、事中、事后缺乏系统的监督,特别对事中监督,没有过细、过硬的监督手段,时紧时松,宽此严彼,禁止党员干部人情风往往是写在制度里,喊在会议上,就是难以落实到现实中。

四、破除人情风的对策和建议

人情风愈演愈烈,泛滥成灾,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原因。要破除人情风,究其根源,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引导与规范、破旧与立新相结合的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

(一)宣传教育是基础。人情往来,是一个道德约束的范畴。因此,治理人情风,关键得靠公民自身。只有人们认识到人情风的危害,并从自我做起,人人抵制,才能变恶俗为良俗。要把治理人情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教育公民向旧生活习俗宣战,改变庸俗的人际关系和攀比心理,引导人们移风易俗,把有限的资金用来改善生活,发展生产,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宣传部门要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契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对人情交往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大力宣扬,对各种陈规陋习大张挞伐,推动人情回归纯洁,让生活充满真情。可以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共青团、妇联、工会、文明办,在城乡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一次“反对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包括在宾馆、饭店张贴公益性广告,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人们对不正常的人情消费现象展开讨论,用身边人、身边事宣传人情网越结越大的危害和遇事简办的好处。同时剖析自身,制定整改措施。对那些有敛财心理作祟、遇事大操大办的干部要进行无情的揭露,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应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大操大办可耻、新事新办光荣”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是关键。抓羊群先抓领头羊。治理人情风,首先必须端正党风,纯洁干部作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作为先锋队的党员以身作则,作为社会中坚的干部率先垂范,人情风自会好转。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作为领导干部,应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事前申报,事后报告,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从简办理婚丧嫁娶事宜,为群众树立新风、作出榜样,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坚持干部典型引路。在广大干部中广泛推行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树立干部典型,提倡通过一束鲜花、一杯清茶、一首歌曲、一句温馨的话语等全新、文明的方式来表达善意、增加感情。

(三)依法治理是根本。法正风必顺,官清民自安。治理人情风也离不开法制。要将有关人情交往的一部分习俗从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律范畴,依法规范人们的社交行为。必须建章立制,规范党员干部的人情交往,党员干部有事不得在广播电视上“广而告之”,人情交往和宴请范围仅限于亲友,对送礼金额做一个界定,严禁党员干部大操大办酒席,借机敛财。根据外地做法,党员干部过事仅限于自己的父母过世和子女结婚,一次宴请不得超过30桌,每人送礼金额不得超过200元。提倡回礼与送礼对等,反对螺旋攀升。严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让人民群众既能表达情意,又能量力而行,不影响正常生活。创新方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健康的新风尚。

(四)加强监管是保证。近年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干部无视党规、党纪和政府的有关规定,既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带坏了民风。要彻底铲除这种不正之风,就必须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行为,当前,特别是要结合落实中央八条规定、治庸问责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自觉破除传统的人情风陋习,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违反规定,不构成违纪的,给予谈话、诫勉谈话、责令检查、整改、通报批评、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借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之机给领导干部送钱物的,按有关党纪政纪条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纪律责任;对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突出问题不制止、不查处,导致直接管辖范围内违纪行为屡禁不止的,取消单位评先评优资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纪律责任;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所收受的礼金、礼品,按规定予以收缴。监管的重点是领导干部,但不能局限于领导干部。应该把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村干部都纳入监管范围。

(五)践行宗旨是核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益的交换,一些干部借此机会请客送礼拉关系,谋求利益,其目的是要通过拥有一定权力和社会影响的人获取更多的回报,而“拥有一定权力和社会影响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的干部。所以我们干部只有依法行政,树立一心为民的执政观念和公正廉明的形象,坚决克服“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歪风邪气,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们感到不请客送礼也能办成事,老实本分人不吃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正之风的产生。

人情风的蔓延,既扭曲了同志、亲友间纯洁的友谊亲情,丢掉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社风,损害了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危害极为严重。我们在充分认识狠刹这股人情歪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要把制度抓细,把监督抓真,把处罚抓严,真正纯朴民风,健康社风,端正党风政风,促进文明新风的形成。

看来人情风是有办法治理的,借鉴的手段很多的,也很容易得到的。关键看有没有人真的下手整治。

1.机关抵制人情风心得体会

2.领导干部抵制人情风心得体会

3.干部抵制人情风心得体会

4.抵制人情风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乡镇换届纪律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中央对换届纪律提出的“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的要求和江西省纪委机关、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十个严禁、二十二个不准、十一个一律”纪律规定,在以后工作中会继续坚持做到立足本职、廉洁自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自我剖析,查找不足。坚持以民主生活会、座谈会、谈心谈话等形式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自己存在的不足,虽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原则,但在生活工作中的小事上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象,在同事之间、下属之间、群众之间对于小错没有及时的给予批评指正,自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坚持做到严于律己,用新时期对党员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加强自己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人格品质的锻炼。做到工作认真、务实,在工作中严格纪律、一丝不苟,廉洁奉公,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加强学习,弥补不足。坚持记录学习笔记,加强对调处矛盾纠纷处理方式方法的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领会和把握,从较高层次上掌握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上作好文章,不惟上、不惟书、不惟人、只惟实。

三、严格要求,转变作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进取,在工作中树立超前意识。打消对自己的工作盲目的满足感,服从上级的安排,尽力把工作干好,向那些业绩突出、进取心强的同志看齐,克服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惰性思想,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这次主题学习,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适应和跟上新形势。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方法,把自己的工作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四、加强修养,提升素质。要多读书。读书明理,读书使人明心净气,读书使人正确面对历史和世界。要淡泊名利。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追求高尚,鄙薄陋俗,乐观向上,富于同情心,坚守正直感。文明其生活,高尚其情操。“不畏浮云遮望眼,褒贬荣辱等闲看”。牢固树立自己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这次的严肃换届纪律和风气专题学习,我深刻领会到严肃换届纪律和风气的重要性,我会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前列,有力地促进党密切联系群众作用的充分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优秀达州儿女勇甘当排头兵,勇战第一线,擂鼓前行,攻坚拔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生动诠释着“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军精神”一直是推动达州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走到今天,贫困这只拦路虎挡住了达州的改革与发展之路。达州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是四川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一个市州。无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达州脱贫攻坚更需汇聚“红军精神”的磅礴力量。

决战脱贫攻坚,我们要发扬“智勇坚定”的红军精神。脱贫攻坚是检验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是“两学一做”的具体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捍卫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贯彻达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广大党员干部应有敢战的勇气、善战的谋略、胜战的信念,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精心部署、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决战脱贫攻坚,我们要发扬“排难创新”的红军精神。通往小康的路上遍布荆棘险阻,这就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任何时候都要敢于亮剑,不被困难吓倒。当然,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打败贫困,除了高涨的热情和坚决的意志,更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上它的人才知道。党员干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解决好“怎么扶、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早日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决战脱贫攻坚,我们要发扬“团结奋斗”的红军精神。团结,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团结,任何敌人都可以战胜。党员干部要带头将人民群众的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脱贫攻坚这一中心工作上来,万众一心,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拼搏。还要注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党员处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是脱贫攻坚的具体实施者、受益者和经历者,要努力做脱贫政策的明白人,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做脱贫帮扶的热心人,以自身的致富实践,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增强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

决战脱贫攻坚,我们要发扬“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就需要我们始终自觉增强使命意识、职责意识,始终保持硬的精神、硬的能力、硬的作风,发扬“我是共产党员,我来担当”的大无畏精神,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罢休,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小康!”2016年10月12日,在达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上,达州市委书记包惠铿锵有力的声音,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响彻在达州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格外嘹亮与豪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让我们继续发扬红军精神,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英勇战斗!

1.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2.2017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3.教师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4.扶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5.扶贫创业心得体会

6.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7.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8.领导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9.新形势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0.201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1.2017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干部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17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于xx年11月12日下午闭幕。为期四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政策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很深的感悟。《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是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而我认为推进法治改革对于会议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些一系列的改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就如同木桶理论中各块木板,每一项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块木板,而改革的总体目标既国家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可以视为木桶之中的水,任何一项改革的确实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具有很大的牵连性。从推进法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撑。《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对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通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民主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和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实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需要法律权威的支持。法律绝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在更关键的另一个方面,法律也是社会控制和规范政府与公共权力的工具。法律至上应成为安排法与权关系的基本原则,法律在公共权力面前取得独立和最高的权威地位是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既一切公共机构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无论是具体的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本身,违法行使公共权力都会引起法律责任,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推进法治改革对于此次整体的改革有着不可言喻的重大影响,法律从某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其影响到了改革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坚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党员干部学黄永腾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活到老,学到老在黄永腾身上得到印证。“我永远都是学生,还有很多东西不懂。”黄永腾说,看书时,书本就是自己的老师,自己就是学生;交朋友时,把对方当做高手,他们身上肯定有我需要学的东西。

黄永腾一直都说,书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也很乐意将阅读的快乐分享给他的学生,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细节之处见真心,黄永腾对学生的爱,从他每个时期不同的引导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黄永腾喜欢跟学生讲书中的故事,但是这里又藏着黄永腾的一点小小的“心机”。“我讲故事都是讲一半,把他们带入故事之后就不讲了,他们吵着让我继续讲,我就说,故事都是从书里来的,你们自己看书。”黄永腾说,“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自己去看书,久而久之阅读的习惯就会养成。”

60年代,边境地区缺书少报。黄永腾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购买3000多册儿童读物,腾出自己一半的房子,办起当地第一个“家庭图书室”。黄永腾说:“每次出去开会都买一些书报回来。”然后添置书架、购置台椅,第一个“家庭图书室”逐渐壮大。

70年代,因为要经常下乡,他成立了流动图书箱,每次下乡都背着一捆书,去到哪个学校就将书放在那里;80年代,成立跟踪图书箱,每次搞活动,都带着一些书跟着活动一起走;90年代,成立解烦恼读书柜,班级小书摊;如今成立了解烦恼室,从图书馆借一些书回来,谁想看课间都可以过来看,看完自己放回去,就像是阅览室。每天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人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但是黄永腾依然是全天候开放,除了下乡。

自从学校2005年成立了“解烦恼室”,“解烦恼室”也就成了黄永腾去得最多的地方。这里也是让小小少年快乐成长的地方。“学生要健康成长,首先要让他们高兴,教育也要跟活动结合起来一起做。”当了60年的孩子王,黄永腾早就摸索出经验来。

学习黄永腾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黄永腾同志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立志用毕生精力培养知行合一、对社会有用的祖国下一代。他矢志不渝把坚持办好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最高追求,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62年来,他从不向任何困难妥协,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扎根基层,坚定不移地奋斗在青少年思想 道德教育工作一线,始终用坚实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黄永腾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矢志不渝地在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息中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