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孙文龙故居(推荐20篇)

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小编收集了孙文龙故居,欢迎阅读。

浏览

7494

作文

138

赵伯先故居参观记作文

全文共 3535 字

+ 加入清单

15年前,我在市政协文史委曾担任过《镇江辛亥将军录》的责任编辑,熟悉了解了一些因辛亥之功而授衔的镇江籍将领的史料。10年前,江苏省政协向我们征集名人故居(包括赵伯先故居)的史料,为此我们也曾探访并撰写过伯先故居的相关史料。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又恰是赵伯先去世100周年,梅雨时节,我们便应文史委赵康琪主任之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访了修缮一新并已免费对外开放的赵伯先故居。

赵伯先(1881——1911),原名毓声,后改为声,字伯先,号百先,曾用化名宋王孙、葛念慈。幼时好学,精于诗文,擅武事,体貌魁伟,性格豪爽,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称誉乡里。青少年时期,就慨叹清政府的腐败黑暗,有拯民救世的大志。1901年考入南京水师学堂,从此离开家乡,踏上革命征程。1902年,在江南陆师学堂毕业,次年,东渡日本,结识黄兴,革命之志日坚。归国以后,在家乡大港举办读书报社,宣传救国主张,唤醒国民觉悟。不久去南京任两江师范学堂教员,创作七字唱本《保国歌》,秘密散发,宣传革命。1905年任新军三十三标标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因向士兵宣传革命,被清两江总督端方发现而出走广州,历任督练公所提调,新军第一标、第二标标统。1909年与黄兴等酝酿广州起义。次年,广州新军庚戌起义失败。清政府获悉伯先为举义的主谋,悬赏拘捕,伯先与黄兴等化名匿居香港。期间伯先曾去南洋筹募革命经费,并任香港同盟会会长。1910年6月,孙中山先生到日本,伯先应召会见。同年10月,参加了孙中山召集的槟榔岛会议,回到香港后即主持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1911年1月,黄兴、胡汉民相继来到香港,成立领导机关统筹部,黄兴任部长,伯先任副部长,后来又成立起义指挥部,伯先以其统军的资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大家一致推举为起义总指挥,黄兴为副总指挥。由于种种原因,3月29日的广州起义失败。伯先痛不欲生,悲愤积劳,回港后即大病,1911年5月18日怀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病逝于香港,殡葬于茄菲公园山巅,时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其墓碑未用真名,仅署“天香阁主人之墓”。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特明令追赠伯先为上将军,将其灵柩从香港迁归故土,安葬于镇江南郊的竹林寺之东山麓,营建烈士陵墓,树立巨碑,文曰:“大烈士赵百先之墓”。陵墓前方建有“赵百先纪念亭”一座,中置巨碑,镌有烈士生前戎装乘马远视的雄武画像,规模宏肃,气象壮严。

1926年,镇江人民为缅怀先烈的革命功勋,在冷御秋的倡导下于云台山麓筹建“伯先公园”,历时五载告成。伯先公园山顶建有伯先祠,“文革”时被毁。公园前原有的南马路,改名为伯先路。

伯先有弟妹三人,也都是从这个家庭走出来的革命者。弟毓训,字驭六,又名念伯;次弟毓光,随伯先从事革命,参加过黄花岗战役、广州起义、北伐和讨袁战争。武昌起义后,念伯曾于沪组织先锋队,攻打江南制造局。其妹赵芬,在广州起义和光复南京战役中,曾亲制炸弹,奔赴前线。妻严吟风,为继承夫志,更名严承志,姑嫂二人在上海参加女子北伐敢死队,镇江光复时严任女子北伐挺进军总司令。赵氏满门忠烈,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殊功伟业。

赵伯先故居坐落在原丹徒县东乡大港东街,今镇江新区大港赵声路的西北部,是一座江南常见的青墙黛瓦明清风格的民居院落,它看上去既不似官宦府第,亦非豪富寓所,实系清寒书香门第之家。

据市文官会离休干部、九旬老人杨瑞彬先生考证,赵伯先故居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伯先太祖父时期,占地一亩许,坐北朝南,前后四进,硬山式,青砖墙,下实砌2米,上均为空斗子墙,工艺规范工整,古朴美观庄重。故居前进三开间七架梁,右为门堂,置有大门,明间通道。左为堂屋,与厢楼毗连,楼呈勾曲型,下有天井,与外间隔,院落幽静别致,可谓是别有洞天。第二进自成院落,为故居的主体建筑,三开间七架梁,厅堂高敞,用料硕大,宏伟庄重。厅门朝南,门两边有白石雕花门抱鼓一对,饰有“三狮盘球”浮雕,寓意此处将出高官贵爵、国家栋梁之材。第三进是三开间二层阁楼,为伯先出生之地。

由于年代久远,赵伯先故居历经沧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拯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7月,丹徒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镇江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镇江新区管委会成立了赵伯先故居管理处。2006年6月,镇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投入500多万元,本着“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对故居主体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修缮与整治。2007年3月竣工并举行了开放仪式。2009年7月,赵伯先故居修缮工程荣获第二届江苏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特别贡献奖”。目前赵伯先故居申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据介绍现已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

来到伯先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故居西侧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座5米高6吨重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身着戎装,身佩长剑,手执望远镜,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站在一个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底座的上面镶刻着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题写的“上将军赵声”。雕像四周绿荫环绕,与整个故居浑然一体,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故居大门东侧,立有2000年镇江市文官会立的“赵伯先故居”和2007年新区管委会立的“赵伯先故居重修碑记”两块石碑。

修缮一新的赵伯先故居,建筑面积为1224平方米,用地面积为5482平方米(合8.2亩),基本再现了房屋当年的风貌。青砖黛瓦配以青砖和罗地砖铺就的地面,着实给人以一种古朴而清新,幽静而雅致的感觉。

进入故居门堂,看到左、右两面墙上分别挂着伯先家族支系图和故居平面图。门堂左边有两间房,一平房,一是小阁楼,门堂右边有一座小花园。

穿过天井,进入第二进大厅。见厅内摆设着一张八仙桌、几对仿古的靠背椅和茶几,还有几排长条椅凳。迎上屏风两边的包柱上刻有伯先“纵环海奇观开普通知识 借大江流水涤腐败心肠”的对联。这里曾经就是伯先父亲开馆设塾执教的地方。据《丹徒县志》记载,伯先之父曾蓉,又名镜芙,地方宿儒。对入学者,不计束修(读书费用)多寡,贫寒子弟,一律收容,东乡一带的读书人,多系门下,有500余人。其中有些人后来留学东欧、日本,有的饮誉华夏,颇有建树。当年伯先、赵念伯、赵启騄、解朝东、李竟成、赵绍甫、王维白等均在此读过书。其师教从严、敦品励学的精神,对伯先影响至深。1903年从日本回国后,与柳诒徵等在此开办了“阅书报社”,这里成为他们积极宣传救国主张,唤醒国民觉悟的一个重要场所。迎上屏风后面是通往第三进的大门。大门两边的墙上悬挂着伯先家人及其他与故居相关的名人照片。

第三进是重新修复的二层阁楼,楼上下各三间,中为堂屋,两边都各有一个卧室,这里曾经是伯先父母、伯先夫妻及弟妹们的卧室,里面摆放了一些生活用具。据说伯先出生时,正值院中百花即将盛开,又系“百花生日”前夕,故伯先号为百先,这有伯先的“我生偏在百花先”之句为证。在第二层中堂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天香阁”金字牌匾。阁楼为何名曰“天香阁”?究其缘由,有人说,因为阁楼庭院中植有许多花木,尤以牡丹为最,被誉为“国色天香”,故而得名;也有人说“天香阁”是取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究竟为何,我等今人已无从考证。

故居的第四进左边有两间平房,右边是一个小花园。院子中间有口古井,井水仍十分清澈。

故居东侧有几间厢房,曾是伯先家族以及后人的生活用房。现在是“赵声生平事迹展室”。第一展室内安放着一座赵声半身铜像。四个展室里用200多幅珍贵的文献图片资料及大量的文字、图表,绘画,分“青年壮志 以革命为己任”“宣传鼓动群众 培植革命力量”“组织新军 策划起义”“组织武装 领导庚戌之义”“策划组织指挥黄花岗之役”“奠基革命 万古流芳”六个部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伯先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一腔热血千行泪,苍茫血海怒翻花”。值得欣慰的是,伯先等辛亥革命先驱的浴血奋斗。终于迎来了国家共和新前途和新命运的曙光,封建帝制被推翻了,辛亥革命胜利了。100年来他们的光辉业绩已载入史册、深入人心。如今的赵伯先故居巳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目前已被多家单位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等。自开放以来,赵伯先故居已接待大、中、小学师生及海内外宾客10多万人次。2010年4月29日,民革中央副主席修金福专程来故居,缅怀这位辛亥革命的先行者。2011年2月25日,中央电视台1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辛亥》摄制组也专程在赵伯先故居取景拍摄。据悉,该纪录片将于今年10月与海峡两岸的观众见面。我们深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和先驱们的不朽精神,注定被所有的中国人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徐霞客故居的游览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长江后浪推前浪,英才辈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更是被古人震撼:李时珍跋涉千里,写出名著,被后人传颂;戚继光智斗倭寇,保卫边疆,留千古英名。正巧,爸爸去过旅游家徐霞客故居,于是自愿作导游,为我解说。

我们首先来到了后人建设的徐霞客园,立刻被一部104幅的围墙石刻连环画所吸引,石刻讲述了徐霞客的艰辛路程、感人事迹,他旅游只为科考,为后人做了铺垫。他不满20岁便开始了旅程,他不畏艰险,发现并纠正了地理书的错误。游遍了大半个中国,才恋恋不舍地与世长辞,终年56岁。

接着,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徐霞客故居,看着详细的图片资料介绍,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了梦想,他不惜钱财,不惜工作,不惜前程,甚至不惜家人和生命。这时,我感觉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我的上空。

回顾他的一生,无处不惊险,徐霞客却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徐霞客游记》。他靠的是什么?是兴趣,是渴求,更是信念,他的信念如此坚定,公平的历史才给了他公平的命运,公平的一生。

徐霞客,你,是真真的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爸爸的故居小学作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二,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拜年。初五,我与爸爸又开车来到了爸爸的故居,那是爸爸小时候住过的房子,房子如今变成我二爷爷家的仓库了。 屋子是个两层的标准的石头建筑结构,由黄土、白石灰和鹅卵石等材……

大年初二,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拜年。初五,我与爸爸又开车来到了爸爸的故居,那是爸爸小时候住过的房子,房子如今变成我二爷爷家的仓库了。

屋子是个两层的标准的石头建筑结构,由黄土、白石灰和鹅卵石等材料堆积而成,鹅卵石在爸爸的老家有的是。听说是当年由我爷爷一个人从江边挑来,用汗水和努力换成的。每个房间都有门槛,这是古老的艺术。

房子的外墙上是用黄土、石灰相拌粉刷的,大部分已掉了,露出一层层的叠得整齐规整的鹅卵石。听爸爸说石头间是用白石灰代替水泥的,那时候水泥、砖块很少又昂贵,而白石灰也有很强的粘性,用鹅卵石造房子已经是很好了,并不多见。爸爸说,他是十三岁离开这儿,去住村外新房子的,算起来也有二十八年了,房屋现在看起来还是那样的牢固。这几间小小的房间、客厅虽然旧得不成样子,但却包含着爸爸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房屋门口的村子里,便是爸爸小时玩耍的地方。爸爸小时候可调皮了,但也很聪明,所以村里的人对爸爸是又爱又恨。有一回天刚暗下来,爸爸的六爷爷在自家门口放了洗脚桶准备洗脚,旁边放了双干布鞋,看见爸爸仍在外面玩耍,便对爸爸说:“小调皮,你还不回家,天都黑了。”爸爸一听,竟然说他小调皮,于是趁六爷爷转回屋里拿擦脚毛巾时,把干布鞋扔进水桶里,撒腿就跑回了家。爸爸的六爷爷后来得知是爸爸干的“好事”,就告诉了我爷爷,结果不用说也知道,爸爸被惨惨地打了一顿。

从出生到现在,我是第一次见到爸爸的故居。以往,都是爸爸说他童年的趣事,比如上树捉麻雀、摘桃子、到江里抓鱼……想象着,却从没见过,但我却能感受到。

这儿卫生不如城里好,但空气还是很新鲜。这里是爸爸的故居,有爸爸的回忆。

[爸爸的故居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张居正故居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有文人曾说,荆州是一半宰相,一半诗。生于荆州的张居正,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张居正对楹联、诗词文化也十分喜爱。在位于荆州区东门景区的张居正故居,正门上就挂有一副楹联。上联,上相太师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下联,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学冠天人。这是后人对张居正的中肯评价。

张居正爱好辞赋,平时喜欢作对联。在故居内的捧日楼大厅里,就挂着一副张居正亲自撰写的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既是张居正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因此,他将这两句话定为家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绍兴似乎从古至今是一个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但是一踏上绍兴,脑海里便只有“鲁迅”这个深刻的印象罢。也是因为鲁迅,给绍兴添上了些许浓郁的“书气”。

绍兴总会给予人一种“老夫子”式的感觉。在冬天里,绍兴可算是生冷的,只不过还带一点清新,让人从沉闷中释放出来。昨晚的雪还未化完,便堆积在檐上。小水珠从中渗出来,极有声韵地“嗒叭”垂下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绍兴市区。第一次看见,真仿佛是几十年前的古镇,永不褪色的意蕴,与这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映成趣。在鲁迅故居的一条街上,有不少民间特色工艺品摆在那儿。还有弥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飘散,似乎再次强调了绍兴的饮食特色。中间的水道上三三两两的停着乌篷船,似乎还在重现昔时的江南水乡。不少戴着乌毡帽的游客与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别有特色。作文网:zw.yjbys.com

在这个昔日的辉煌的大户人家里,虽是大年初二,却还是挤满了前来探寻的游客,不乏有闻名而来的老外。鲁迅的故居已大部分被修建,只留下故屋里的木板中的裂缝去探个仔细了。最真的,还是鲁迅故居里破损不堪的椅子,还有不成样子的一触即崩的棉絮,还有鲁迅睡过的木床,反应着当年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我们还从被从远处“搬”来的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鲁迅所用的课桌与椅子,桌子上的那个“早”已经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还在描写着这一段“轶事”。则在“百草园”中,或许上面的杂草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还在,洁净的轻纱一样的雪把这方寸土地轻轻地盖住,令人不禁想觉三尺土追寻当年鲁迅的脚印。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那连珠中,竟让人品味出一段江南的气息。更像是一幅水墨画,挂在故乡的记忆中。

鲁迅走了,带来了一拨又一拨或许永无止尽的来凭吊的人们,绍兴的故居还在沉睡中,让游客忍不住多窥一眼,庸俗的土墙还在大话着上个世纪,如今,只能从一个个故事与猜想中,扪问当年时节。

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因仰慕鲁迅大名,所以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鲁迅故居参观。刚下车,门口的鲁迅雕像马上映入到我们的眼帘,给人一种亲切之感。随后,我们从百草园参观到了三味书屋。

一踏进百草园,一口幽深的小井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接着,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呈现在我们眼前,足足有一人多高,石上刻着“百草园”几个淡绿的三个大字。在巨石的后面,有一块正正方方的田地,到处翠色欲流。两旁矗立着几棵苍翠欲滴的参天大树,它们像卫士般守护着百草园,保护着鲁迅小时候快乐的天地。百草园的每一寸土地上,住着一个个“绿色小精灵”,它们陪伴着大树们,我想小时候的鲁迅,那时应该是非常的快乐。在鲁迅小时候,百草园里还出现过“美女蛇”呢!墙角,还有些破损,那是被“小鲁迅”挖的,看着这些景色,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鲁迅在百草园度过的快乐时光,多美妙啊!

我们出了百草园,向西走,不出半里,便到了鲁迅的先生家——“三味书屋”!起初,我听到这个词,还认为是一个书房呢!原来是鲁迅读书的地方。一踏进此处,忽然觉得安静地出奇,但我又仿佛听到了鲁迅和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抬头看,中间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这四个大字。三五书屋比现在我们的教室要小得多,但它古色古香,木椅、木桌、白墙、黑砖……也别有一番风趣!

我们还来到了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门口还站着一个活灵活现的孔乙己雕像。咸亨酒店里还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孔乙己欠本店九文钱”!看着孔乙己当年的窘态,我们一家三口还体验了咸亨酒店里的食物。

此时,夕阳西下,鲁迅故居旁的酒家,也慢慢点起了通红的灯。夜里,灯光隐隐地闪烁,古色古香的夜晚令人陶醉入迷,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鲁迅故居一定会永远留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鲁迅故居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们绍兴的一个名人,也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次暑假,大阿姨和哥哥来我们绍兴游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首先,我们进入了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像在走迷宫似的。

鲁迅家的后面有个百草园,那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里面有许多品种不一的植物,看得眼花缭乱,真想知道鲁迅以前在这里是玩得多么开心。

在鲁迅家门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鲁迅的继祖母摇着扇子在讲故事,另一边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在听祖母讲故事,我看着看着,就感觉自己也沉静在鲁迅继祖母的故事中。

走出鲁迅的家扣,我们没走多久就到了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鲁迅的桌子上还能看见一个“早”字,这是因为有一天,鲁迅给爸爸买药就迟到了,还被老师骂,鲁迅就在上面刻了一个“早”字,提醒他不要迟到。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走累了,我们到一家店里买了两盒臭豆腐,那味道真好吃。

鲁迅的家的环境好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鲁迅故居一日游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了鲁迅故居游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了绍兴鲁迅故居。这里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小卖铺,有卖冰激淋的,有卖绍兴特产的,还有卖纪念品的。

随着人群,我们走进了这条街,走了不远,就发现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来来往往都是乌篷船。大人们买好了船票,我们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乌篷船。摇乌篷船的老大爷刚招呼我们坐好,船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起来。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随着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带来的一点点凉风,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摇右晃的,人坐在乌篷船上,简直惬意极了!船很快进入了一个隧道,抬头只见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的、黄的、蓝的,应有尽有,漂亮极了!

下了船,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曾经的三味书屋现在变得十分先进:崭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还有大屏幕投影和电脑呢。转过街角,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种满了各种草药,而如今的百草园,分成了四大块,分别种着大白菜和青菜,这让我不禁有些失望。

绍兴的臭豆腐,历史久远,因臭而闻名中国。我买了两盒臭豆腐,边走边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烧烤串、关东煮、山楂糕、鲜榨汁等等,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吃货的美地。

鲁迅故居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特色,还是美食天堂,不愧为绍兴的旅游宝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寻访瞿秋白故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流火,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来到瞿秋白故居寻访革命先烈的足迹。

一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瞿秋白高大的塑像和他的名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革命先烈的浩然之气,荡然而起。

往里走,是瞿秋白的房间,里面有桌子、椅子、床、书柜等。桌椅很旧,暗红的颜色,桌上放着一盏美孚灯。床上铺着蓝白的被子,非常简陋。我想:瞿秋白就是在这样的房间里日夜苦读,立下鸿鹄之志的吧。

转身到了一个小院子,看到一口井,虽然古朴的石头井圏看上去年代久远,但井水依然很满,很清冽,或许,就像是革命先烈的精神一样,长存不息,至今仍然滋养着我们。

穿过侧门,是瞿秋白纪念馆,迎面墙上写的是瞿秋白慷慨的宣言:“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往里走,展览分“江南一燕”、“光明之路”、“少年觅渡”、“诸夏怀霜”等七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瞿秋白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展柜里陈列着发黄的《新青年》《向导》《先锋》等杂志,还有各种书信手迹、珍贵文物。展板上呈现的是瞿秋白各个时期的照片。当我看到展览介绍瞿秋白在梅迳村被国民党保安团发现激战后被捕英勇就义时,心里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瞿秋白就像陆定一所题“他的高贵品质和毕生功绩将活在人民的心里,永垂不朽。”

从瞿秋白纪念馆出来,我们去了现代创意街区“运河五号”,在那里意外看到了《秋之白华》里茶馆的摄影场地。我想,不管是在清砖白墙、古色古香的故居,还是在现代气息、艺术氛围浓厚的“运河五号”,瞿秋白的精神都像那运河之水,延绵不绝,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参观吴承恩故居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给我和弟弟买了中国四大名著。我们对《西游记》情有独钟,对作者吴承恩十分仰慕。就缠着爷爷,让他带我们去吴承恩故居。爷爷被我们闹得不胜其烦,便带我们去了。

我们到了吴承恩故居,买了票就进去了。进去之后首先看见一座轿子横在门前,我和弟弟争先恐后地坐进去,尽情享受坐轿的乐趣。接着我们参观了他的书房,书房的陈设十分简单,只有几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我们又来到了后花园,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鲜花,一年四季都盛开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则在嗡嗡地忙着采蜜。花园的旁边有一个大水池,池中央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黄色的石鲤鱼,它的嘴里有颗夜明珠,从珠子里不停地喷出清澈的水流。池边的岸上有一个雕像,是吴承恩老爷爷在那里看书呢!我们在荷花池边还看见唐僧师徒四人的雕像。荷花池里开满了荷花,真有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觉!

吴承恩故居让我们留连忘返。当爷爷催促我们回家时,我们还依依不舍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曾国藩故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格外的好。我、妈妈、太公、爷爷和舅舅突发奇想,准备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打算去曾国藩故居参观。

一路上,舅舅开着车,我们大家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红色帅旗,经过帅旗,我们从一个小门进去,沿着石板路来到了曾国藩的家。

曾国藩的家呈长方形,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和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都干净宽敞,墙上挂着曾国藩的名言和给子孙后代的家训。游客们大都驻足观看,有些还频频点头。可我却被他家院子外的小吃街吸引,小吃街有卖吃的,卖玩具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新奇又有趣,老板们一阵阵的吆喝声,惊走了旁边小树林的小鸟。

穿过小卖街,正对着曾国藩家大门的是一片大大的荷塘。沿着石桥往荷塘中央走去,正值冬季,荷花凋谢,荷叶破败,荷塘里没了往日的生机,看上去一片狼藉。我坐在荷塘边,看着眼前惨不忍睹的景象,脑子里一点点的浮现出夏日美丽的荷塘:粉粉嫩嫩的荷花在碧绿的大圆盘中绽放开来,青蛙们在荷叶间愉快歌唱,鱼儿们在水中穿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树上金黄的叶子随风摇摆,有几片树叶飘了下来,落在了我的脸上,把我从幻想中叫醒。

远处,爷爷和舅舅在唤我该回家了。我站在远处一座小山坡回望曾国藩故居全景,看到大帅旗正迎风飘扬,好像在对我们说:“再见,希望你们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蔡元培故居有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要去游蔡元培故居了,我好开心啊!我一早起床,草草的吃了早饭,把要带的零食放入背包,走出家门,这就开始秋游了。

到学校后,我冲进了班级,只见许多同学挤在一起,原来他们都在看手机、平板什么的,我放下包,走到了教室外,我很无聊,所以只能看风景。我一边看风景一边想象着蔡元培故居的风景。我想蔡元培故居应该和鲁迅故里差不多吧。

不一会儿,我们上公交车了,从里面看,世界像被一层薄纱盖着一样,真是太美了。马上,我们就到了蔡元培广场,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蔡元培旳石像,它是坐着的姿势。我们走了一小段路,我们就走到了蔡元培故居门前。

故居的门是用木头做的老门,周围有两三棵盆栽,很素雅。门槛保护的很好,用玻璃框起来了。走进去一瞧,有三个房间,中间的房间里有蔡元培的半身像,上面有一些白色的假花。每一个房间里都有蔡元培的经历。突然,我发现许多同学围在一起,我也聚过去,哦,原来是一个长方形的水缸,里面有许多硬币放在三个碗里,还有两条小鱼。除了这些房间,还有一些小房间,里面都有红绳拦着,应该是为了不被我们破坏。我还看见了蔡元培的寝室。蔡元培故居很美,毕竟是名人住过的地方。房子装饰的很漂亮,到处都有植物。

不一会儿,我们回去了,真留恋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记走读孙晓梅故居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我们的祖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耸立,一天天宽敞的马路直通南北,老百姓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但是,你可曾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前,整个国家满目疮痍,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一位位革命英雄抛头颅撒鲜血创造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忆苦思甜,今天,盛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行人走寻英雄足迹,缅怀先烈,不忘国耻。

首先我们来到了富春山馆,一进去,引入眼帘的是一副副名人简介,正当我们在孙晓梅的画像前驻足观看孙晓梅的简介和手抄家书时导游走了过来:“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要学习的人物就是孙晓梅,请你们仔细看看下面的简介。”孙晓梅,原名小蛮,又名肖曼,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她从小性格倔强,勇敢,受进步书刊的影响下投身于革命,可是在护送共产党员的回途中不幸被日寇抓捕,杀害于南京,年仅29岁。听完导游姐姐的介绍后,我们沉重地拿着手抄家书,那是一封写给孙晓梅母亲的信,我们自觉地排成一排大声地朗读这封家书,整个大厅都回荡着我们高亢激昂的朗读声,久久都不能散去。

接着,我们坐上了大巴车,前往龙门——孙晓梅故居,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巴车停在了一座民风淳朴的村子旁,我们陆陆续续地下了车。只见村子四面环山,一朵朵野花儿绽放,一株株小草挨挨挤挤地生长,一幢幢古朴瓦房依旧保留了当年的风貌。我们跟着孙校长有过一条小溪,穿过一条条小巷,来到了村子中央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看起来非常老旧,灰砖旧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屋子里,里面的一桌一椅好像都在诉说历史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气息。这是盛老师走过来对大家说:“同学们,这里就是孙晓梅故居,大家请看,这是孙晓梅铜像……”听完盛老师讲解了孙晓梅的抗日事迹,最后被日寇残忍的杀害,我紧紧地捏紧拳头,对当时的日军恨得咬牙切齿,同时又深深地对孙晓梅的英勇事迹钦佩不已。“你们可以几个人一组,做一个表演,还原一下当时孙晓梅被捕的时候,对日寇宁死不屈的情景”盛老师接着说。于是,我们五个人一组,分别饰演日军和孙晓梅,我虽然当时饰演的是日军,面对饰演孙晓梅的同学时,每喊出一句:“快,枪毙了她,枪毙了她”的时候,心里却像在滴血一样不舍。整个表演下来后,同学们对孙晓梅视死如归的气概又一次深深地折服。

富阳的抗日英雄还有好多好多,一个个的名字都刻在了纪念碑上,一段段的历史永远都不曾忘记,更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抗战中牺牲,我们如今这么美好的生活多么地来之不易啊,我们这一代人担负的又是怎么样的重任,我们要时刻不忘历史,不忘英雄的脚步,好好学习,用知识的力量去保卫我们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览徐霞客故居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了六十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是江阴马镇人,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马镇和其它两个镇合并成了徐霞客镇。

我们到了徐霞客故居,开始参观。我们先到了第一间房,里面是他在岩洞里探查的岩石,有钟乳石、水下石葡萄、铁矿、铜矿、铝矿等等。他在岩溶地貌研究方面已攀登了当时地理学发展的世界最高峰。我们接着参观了第二间房,里面是徐霞客的旅行线路图。他的足迹遍及了21个省市自治区,在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步行,他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还看到了陪伴徐霞客长大的古井,和他自己种的罗汉松,这棵树已经450多年的历史了。然后我们参观了徐霞客游记碑廊,在湖边我发现了三只鹅,一只灰的,两只白的,我想抓住它们,鹅被我吓跑了,跳下水里游泳了。我一直在岸边跟着鹅,看到它们打开翅膀在欢快地歌唱。

这次游览徐霞客故居收获很大,我想像徐霞客一样,写一本《周阅行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乌镇和鲁迅的故居八年级作文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I woke up at half past eight this morning. Then i got up and had breakfast. Yesterday with you, i want to go to Wuzhen and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u Xun play. So , i got up early. I first went to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u Xun play. The facilities in the room, the decoration, the bed, the chair are all in ancient times. There is a big wall out here. Write "the hometown of Lu Xun".After visting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u Xun, i went to Wuzhen by through train. I spent 1.5 hours on the road. I came to Wuzhen, i feel that i came to Yunnan. Here is a water Village style. People go boating. Unfortunately, although the weather is good. The light of the sun is very strong. I am going to get a tan. It is still hot. I have got my back on my back. To travel once may have to pay the pr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

意思:我今早在八点半的时候就醒来了。 然后,我起床吃了早餐。昨天跟你们说好了,我今天要去乌镇鲁迅故居游玩的。所以,我早早的就起来了。我首先去了鲁迅的故居游玩。屋子里面的设施,摆设,床,椅子,全都是古代的样子。在外面还有一面很大的墙。写着“鲁迅故里”。接着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坐直通车来到了乌镇。我花费了一个半小时在路上。来到乌镇的我,就感觉来到了云南的我。这里有着水乡风情。人们出行都要划船。可惜的是,天气虽然好,但是太阳的光太强烈,快要把我晒黑了。我很热。吧我的后背都晒得蜕皮了。去旅游一次可能就要付出美的代价吧!

[乌镇和鲁迅的故居八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好干部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我区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安排,3月14日城区老干部局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到阳城县河北站孤堆底村孙文龙纪念馆接受廉政教育。

我局首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孙文龙纪念馆前进行了庄严宣誓;其次观看了孙文龙事迹教育片,最后实地参观了孙文龙纪念馆展厅,深入了解了孙文龙同志一生清正廉洁、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大家观看后纷纷身有感触地说:孙文龙同志的一生是在苦难中成长、实践中锻炼、风雨中创业、清廉中为官、拼搏中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给了我们智慧,使我们看到了人生真谛,真不愧为是人民干部的好榜样,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率先发展、打造首善城区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毛泽东故居参观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里,爸爸开车带我去旅游,从三亚回来的路上,我们去了韶山冲——毛泽东故居

参观毛泽东故居的人车水马龙,门前排了好长好长的队。在排队的过程中,我浮想联翩,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毛泽东学习的场景,我想他和我这么大的时候是怎样学习的呢?是在什么环境下学习的呢?有没有和我们一样宽敞明亮的教室?有没有像我们一样和蔼可亲的老师呢?还想少年时的毛泽东是和我脑海里长的一样的吗?一边想一边就随着人群慢慢的进入了毛泽东的故居里。

故居里面和我想的还真不一样,看了好多关于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才知道毛泽东是个这样的一个人。首先,我看过毛泽东的书房后,发现他的学习环境和我们的教室一点也不一样,他的书房没有我们教室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也没有我们教室里大大的黑板,还没有窗子,只有一个方形的桌子和一个长长的凳子,而且他的老师就只有一个私塾先生教他所有的知识。有一次,他因为私塾先生对他管教太严厉了,他就离家出走了,去外面流浪了好几天才回来,回来后他体会到了私塾先生对他的用心,从此以后他就更努力发奋读书了。这个事迹让我也很受感动,我现在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以后我一定要更用心的学习。其次,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我看见毛泽东写的好多书信,里面我能看懂的好些话,让我很感动,其中有写给他儿子的书信,知道了伟人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有一个和爸爸、妈妈一样爱孩子的心,感受到了毛泽东一生既伟大又平凡。最后,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是毛泽东的孝心,爸爸给我读了毛泽东写给母亲的《祭母文》,生动地展示了毛泽东母亲以及毛泽东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更懂得了父母亲的不容易,我要从今天起好好孝敬我的父母和长辈。

走出故居,我又回头看了看毛泽东的故居,他的故居不像天安门那样庄严雄伟,而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农舍,农舍的前面有绿水、有绿油油的菜地,后面还有绿绿的山,故居显得这样宁静和古朴。这次韶山冲之行,既增长了知识,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副活灵活现的《松鹿图》,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大概就是说明了生命、读书的真谛吧。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我从课本上了解到:当年鲁迅父亲生了病,鲁迅为了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就永远没有迟到过,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书屋,天气炎热得很,我们便找了一个小吃店坐下,吃着金黄、香喷喷的臭豆腐,品着凉滋滋的冰绿豆汤,想着鲁迅给予我们的道理,心情无比舒畅……写鲁迅故居的作文500字走访鲁迅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苏步青故居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姑姑去苏步青故居游玩,我们约上晨晨姐姐一起去。出门前,我带上笔和本子,准备记录一下那里优美的风景。

在腾蛟镇政府前下了车,我的眼前一亮。一条白蛇般的石板桥盘在我面前,走在这条长长的石板桥上,阳光正照在我的身上,桥下溪水在欢快地流淌,似乎唱着快乐的歌欢迎我的到来。穿过石板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路欣赏着古老的打铁铺,听着店铺里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铁锤敲打声,我们来到苏步青故居。

故居门前有一片旺盛的菜地,菜地里的菜有着绿油油的叶子,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我被这片绿包围了,不由自主地把脚迈进了菜地。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真清新啊。要不是姐姐把我拉出了菜园,我肯定会像只蜜蜂,停留在绿的世界里,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走进苏步青故居的大门,院子里有一间矮矮的木结构平房,我们走进平房,屋子里陈列着很多战争时期的炸弹模型和20世纪的生活用品。平房对面的苏步青爷爷雕像很高大,雕像的底座上刻着苏步青爷爷的简介。苏步青爷爷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他的努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要像苏步青爷爷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为国争光的科学家。

游完苏步青故居,我们又来到了棋王碑林。棋王碑林是棋乡人民为了纪念百岁棋王谢侠逊而建造的。棋王碑林里有关于百岁老人谢侠逊的介绍。我们在棋盘前玩,一盘没下完的棋吸引着我,那是周恩来爷爷和谢侠逊老先生对奕的《共抒国难》的残局。我不懂棋局,在棋盘前站了会,便和姐姐去了雕像前拍照留念。

依依不舍地离开苏馆,夕阳正照着棋王碑林,四周青翠的竹林更加翠绿,拾级而下,一幅幅棋盘在夕阳的余辉中更显壮观。我们即将上车离开,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小桥、溪水,青绿的环境,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苏步青和谢侠逊老先生的事迹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鲁迅故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明天学校组织去绍兴春游。”全班发出震惊的声音,因为平常我们都是去大佛寺或者江滨公园,而我们这次竟然去绍兴春游,这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去绍兴玩。“这一次春游,是去绍兴的鲁迅故居。每个人都可以带手机,但是零食只能带一两样,只能带面包和纯牛奶,不能多带。”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学校,看见一辆辆大巴车停在我们学校门口,等着我们出发。一进教室,老师就叫我们出发,我满怀激动地坐上了大巴车,来到了鲁迅故居。

我们有秩序地走下了大巴车,排好队伍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早”字的故事:鲁迅的爸爸生病了,鲁迅每天都要去街上买药给爸爸。有一天,鲁迅为了这事儿导致上学迟到了,老师严厉地批评了鲁迅。于是,鲁迅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个字他不但刻在桌上,而且也刻在了他的心里。从此,他再也没迟到过。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鲁迅纪念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关于鲁迅的东西:有鲁迅的家属和鲁迅的照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写的书,足足有两面墙之多。在路上我买了许多的东西,比如烤串、棒冰、奶茶和饮料。当然,我还在三味书屋买了一把扇子。

这次的鲁迅故居之旅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使我终身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参观阿炳故居作文

全文共 2666 字

+ 加入清单

阿炳,江苏无锡人,生于1893,卒于1950,民间音乐家。本名华彦钧。自幼随当道士的父华清和习音乐。15~16岁时已成为无锡道教界出色乐师。35岁时双目失明,人称为瞎子阿炳。由于社会动乱,贫穷潦倒的阿炳开始了流浪艺人生涯,至卒。就这么普普通通的民间艺人,却谱写了一首流芳百世的乐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是尚德礼乐之乡,又是民族民间音乐之乡。秀丽的太湖山水自古以来就是孕育音乐大师的摇篮,生于斯长于斯的阿炳就是这块土地上聪慧悟性的结晶,是众多大师中最杰出的一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锡百姓收听有线广播,阿炳的《二泉映月》每天作为终了曲播放,每天晚上他的琴声穿过大街小巷,进入千家万户,无锡人几乎都是听着这首曲子进入梦乡的。

我一直以故乡出了这样一位民间音乐家而自豪。一直痴迷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无论是拉二胡还是小提琴最喜欢拉的曲子也是《二泉映月》。因为这首曲子最能叩击我的心扉。如果说屈原的《天问》是诗歌界的命运交响曲,那么阿炳的《二泉映月》就是音乐届的《天问》。

阿炳故居早在2007年就修复了,和我工作的单位相距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心里一直惦记去看看,但也许是离的太近了的缘故一直没有去拜谒过,只是去锡惠公园他的墓地参祭奠过。2012年11月21日中午一个冬日暖阳的时刻,我决定独自一人去他的故居看看,了却我心底的愿望,毕竟我用他创作过的名曲《二泉映月》的名字在榕树下成立过一个文学社团。另外年轻时我喜欢拉小提琴,最喜欢拉的也是他的《二泉映月》算是他的忠实粉丝吧。

走进崇安寺老图书馆的广场上就看见他的雕塑,一个投入的拉着二胡的阿炳映入我的眼帘。一个愤世嫉俗的阿炳惟妙惟肖。

走过阿炳的雕塑,就看见他故居的大门,也是阿炳的纪念馆。我想一个乞丐般的瞎子阿炳除了几首流传于世的音乐作品,还能有什么遗留物给我们展示呢?刚想走进,却有售票员提示我说要十元门票。于是买票进入,居然只有我一个人!也好,让我静静地看,静静地拍。阿炳生于此,逝于此。走进这个大门就听见低回婉转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在园子里飘荡,一如阿炳在如泣如诉。

此地原来是一个道教的祖庭洞虚宫,雷尊殿就是阿炳父子当年栖身的地方,但是这里的牌坊已经不是原来的遗物,为了增加些故居的内容是从别地移来的。

我能够理解崇安区政府修复阿炳故居的愿望,他们觉得阿炳故居里应该有些文物的。但窃以为: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民间艺人,能够有一间茅草房安身立命已经不错了,除了他的音乐能有什么贵重的物件留下呢?

阿炳和他父亲华清主持的道教道场雷尊殿。当然是2007年重新建造的。

门口的对联: 上天无私霹雳一声惊世梦 下民有欲电光万道照人心

要了解近代中国的民族音乐,必须聆听阿炳创作演奏的以《二泉映月》为代表的六首乐曲。要认识这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必须走进他充满传奇坎坷跌宕的艺术人生。阿炳出生于道教世界,家世凄苦。一生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经历军阀混战,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等多个时期,生命终极时才赢得解放。人民在水火中煎熬,个人命运的艰难坎坷,给予他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也为他的音乐创作赋予丰富的内涵。传世的《二泉映月》等六首乐曲,给人以悲壮深沉的美,是音乐的天问,是东方的命运交响曲。

阿炳是音乐的奇才,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从小受到道教音乐、民间音乐的濡染,一生勤奋好学,刻苦磨练技艺,多方拜师,广文博采,学而化用,因而他演奏的乐器具有独特的创造和个性的魅力。音乐是他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的灵魂,是他生命的呼吸和人格的尊严。听他的乐曲总是觉得有浩然之气浸润全身,触发你的隐微,令你潸然泪下!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一不精。他特别善于运用时事新闻,编词说唱,揭露时弊,嬉笑怒骂,痛快淋漓。他的“说新闻”成为无锡人民喜爱的“一绝”。

阿炳的一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而且也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启示。不朽的阿炳,不朽的《二泉映月》!(我把前言拍下,回家将文字一一打印出来。)

阿炳的一生可以用十个字概括:坎坷人生路,一把辛酸泪。

走进雷尊殿,这里已经布置成为一个展厅,一些图片和寥寥无几的纪念物。“处于逆境中的阿炳从来不肯舍弃音乐,也不向命运屈服,《二泉映月》回肠荡气充溢天地的气韵。他向命运的挑战,《二泉映月》是东方的命运交响曲。”

电脑合成的几位无锡籍的音乐大师合影。最左边的是阿炳。

阿炳的六首乐曲,我最喜欢的还是《二泉映月》。我理解的《二泉映月》不仅仅是哀怨委婉、愤世嫉俗的情愫,更有屈原的《问天》般的风骨。也是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真是倒不尽的人世苍桑、酸甜苦辣,都凝结在这潺潺流淌如二泉水一般的音乐中了。开始的一段由突兀起头,再平缓、舒畅低回,像是向人们倾诉着内心的不平和对旧世界的愤恨,浅唱低吟过后,是一阵急回宛转的高音,像是泉水湾过了九道湾似的面对一马平川的太湖水一泻千里,淋漓畅快的表达着阿炳的问天气势,问一切天下不平之事谁人能与评说?旋律反复、跌宕起伏,尾声部分急促高昂,像是透过黎明看到一丝曙光照亮着阿炳的心,使他的冰冷的心升腾起红色的火焰。这就是我聆听到的《二泉映月》啊!

阿炳留下最为有名的六首民乐为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龙船》《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走到这里,广播里的一曲终了,我觉得灵魂得到了一次透彻的荡涤。感觉阿炳的音乐是在灵魂中的沉淀中撞击着我的心灵,用凄凉,悲恸的音符让人感知浮华之外的真实。它像是一个精灵,衔着歌声的翅膀,盘旋在我的内心深处。与其说是我读懂了阿炳,不如说是阿炳读懂了我们。每次倾听,我便拥有一颗感激的心,虔诚地思索和感动着,拥有了美好的静谧的心灵,仿佛听禅一般透彻的洞悉了这世界。

有人问,阿炳出身道教世家,文化不高有双目失明,穷困潦倒沦为街头卖艺的艺人,他怎么会成为一代民乐大师,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他的六首二胡琵琶曲又怎么会传之于世?要解开这些迷,我们不妨走进远去的时空和阿炳进行一次对话,触摸一下和他冷暖相知的琴弦。那把琵琶据说是他用过的原来物件,那把胡琴却不是。

走到他斑驳陈旧的老屋,感觉沧桑依旧。

阿炳的穷家里该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啊?

只有一顶旧蚊帐,一片单薄的竹床。墙上挂着阿炳和他妻子董催娣的照片。那个桌子上的青瓷瓶是原物吗?

家里的东西少的可怜,只有最基本的用具。

这张照片据说也是邻居发现的良民证上他唯一的一张存世照片。梳着道士头,面容清廋。

一些碗盆和油灯。也不知道是否真是他的遗物。

据说这个皮箱是阿炳的原物。

二胡、琵琶、旧被子旧草席破衣烂衫,从这些东西可以看出阿炳的穷困潦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