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年级的科学实验作文【精彩20篇】

夏天的夜晚也非常迷人。夏天的夜空向深蓝色的大海,亮晶晶的星星像海上的浪花,弯弯的月亮像是在海里航行的小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天的景色作文,欢迎借鉴!

浏览

6330

作文

332

一次科学实验吸引了我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张正楠

一次,我被科学书上的一个有趣的实验吸引住了:把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上面盖上一张纸,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我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去问爸爸,爸爸故意卖了个关子:“我们动手做一下这个实验,不就知道了吗?”

爸爸准备了一个玻璃杯和几张普通的白纸片,为我做示范。爸爸先在玻璃杯里注满水然后用白纸片盖在杯口,用手掌用力地压了压,反手握住杯子,笑着说:“我要倒转了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爸爸,屏住呼吸,身体不由地后退了一步,生怕水漏出来,洒在身上。爸爸迅速倒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杯子里的水安然无恙,一滴也没有漏出来。爸爸把手离开了一点,水还是没有漏出来,直到爸爸把手全拿开了,杯子里还是滴水不漏,白纸片居然也没有掉下来。“成功了!”我不禁尖叫起来:“这也太神奇了吧!”

我迫不及待地也要尝试着做一下这个神奇的实验。我心中忐忑不安,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拿起水壶往杯子里倒水,我的手不停地颤抖,时不时地看看水满了没有,直到水杯里的水满得都快溢出来了。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白纸片平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口,用手紧紧地压住杯口,使纸片贴在杯口,这时,我看到有一两滴水流了出来,心想:哎哟,不好,有水流出来,我的实验会不会因为这个而不成功啊!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提到嗓子眼。爸爸倒数,三二一,我立刻握住杯子,让杯子翻了个身,再慢慢地把手离开杯口,哇,纸片被牢牢地吸在杯口上,水一滴也没漏出来,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沉下去了。

看着我惊喜的表情,爸爸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是因为我们身边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之所以纸没掉,水没漏是因为大气压力帮纸片托住了水,杯里的水当然不会漏出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大气压力创造出了这个奇迹!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科学,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一年级科学小实验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科学探究课,陈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她拿出一个杯子、一个鸡蛋、一袋盐、一根筷子和一把勺子,开始做了起来。我认真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生怕漏了哪个细节。陈老师先往杯子里倒了一杯水,接着把一个生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到杯子里,鸡蛋像一块大石头似的沉到了水底。然后老师用勺子舀了一些盐放进杯子里,用筷子搅拌了几下,鸡蛋动也不动。她又放了几勺盐,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盐融化为止。

这时奇迹发生了,鸡蛋竟然慢慢地浮上来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学着老师的样,迫不及待地做了起来,我先往杯子里倒了一杯清水,然后放入一个鸡蛋,鸡蛋马上与杯底来了个“亲密接触”,我又往杯子里放了几勺盐,用筷子搅拌后,鸡蛋摇摇晃晃地离开了杯底,可它像顽皮的孩子停在杯子中间,就是不上来。我有些沮丧了。陈老师在一旁一个劲儿地鼓励我说:“不要放弃,这是因为盐放得太少了的缘故。”听了老师的话,我一口气又往杯子里放了好几勺盐,不停地搅拌。开始有变化了,只见鸡蛋摇摇晃晃地上来了,我又放了一勺盐,这时,鸡蛋挺着圆滚滚的大肚子,慢悠悠地浮到了水面上。“啊,我终于成功了!”

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与水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最初鸡蛋因浮力较小沉入水底,向水中加入一点盐,水的密度增加了,浮力变大,鸡蛋就慢慢上浮。继续加入盐,水的密度进一步增大,鸡蛋受的浮力加大,于是浮上了水面。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小的实验中也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作文记一次科学实验_其他话题9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过一项作业,那就是豆芽对比实验

那次,我一回到家,就准备了两个杯子,再拿了20几颗绿豆放在1号杯里,浇上水,等着它快快成长;又在2号杯里,放进20 颗绿豆,不浇水,看它能不能生长。

第一天,我发现1号杯里的绿豆长胖了,颜色变深了,有的已经撑开了豆皮,绿豆皮有了破烂的迹象,发出一点淡淡的豆腥味。冒出了小芽儿,黄黄的。而2号杯没有丝毫变化。我重新给1号换上水,绿豆开始了第二天的生长。

第二天,那黄黄的芽儿长高了一截,就像一根5厘米长的手工拉面,软软的,嫩嫩的,很容易碰倒,绿豆皮已经完全破裂,只显出了白胖胖的身体,有些泡在水里的绿豆已经变白,2号杯没有动静。我想:1号杯什么时候才能长出绿叶来呢?

第三天,5厘米的芽儿长成了8厘米,形成小树枝那样苗条的身材,下端开始长出根须,绿豆已裂成了两瓣,还有一条线在牵连着,绿豆瓣随着茎,一直到了顶端。我想:接下来可能就要长叶了,但是豆腥味越来越浓了。我又想: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我可又犯愁了。2号杯的里的绿豆仍然在沉睡,我又把1号杯换上新鲜的水。

第四天,令我最兴奋的一天来了,这天,在绿豆上方,长出了两根枝,上面有两片叶子,嫩叶子绿中带黄,极为显眼。再仔细瞧瞧,只见枝叶里有一小小的花苞,我更加惊喜,赶紧给它换水。我发现有些绿豆已经泡软了,但我没有多想。那2号杯里的绿豆依然在沉睡。我想:2号杯为什么没有发芽呢?

第五天,真是想得好,做不好啊!放学了,我又照例去看我的绿豆,呀!豆芽腐烂了!发出了难闻的臭味。2号杯没有变化,还是一颗颗的干绿豆。我想: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或土壤,1号杯是因为加水太多才导致其腐烂,2号杯一直就没有浇水,所以没有变化。但这次实验失败了!我很懊悔!

总结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我又重新做了一次,这一次,我小心换水,注意水量,豆芽长势很旺。通过六天的生长,茎已冒出了杯口,四片叶子形成了菱形,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我的实验成功了!

通过这次科学实验,我知道了:失败是成功之母!难怪古往今来的科学家经过无数失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取得了辉煌的科学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做一项小实验小学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我双手捧起烧杯,慢慢地凑到火苗跟前,把杯子微微倾斜,火苗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仿佛在喊:“救命啊!救命啊!”随着我倾斜的幅度越来越大,火苗越来越小,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苗,只见火苗仍在使劲地向上窜,努力地挣扎着,不放过一些希望。可最后还是熄灭了。“实验成功了!”我兴奋地跳起来,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可是?火苗为什么会灭呢?白醋和小苏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一切还得从上课时说起。

“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隔空灭火。”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嘀咕起来,“隔空还能灭火?这怎么灭啊?”同学们都半信半疑,老师却丝毫没有理会我们。

实验开始了,首先准备一个烧杯,然后放入两勺白醋和两勺小苏打,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适量的水,再盖上玻璃片。我蹲下来,瞪大眼睛,只见烧杯中冒出许多泡泡,不停地向上翻涌着,像烧开了似的。这时,盖在上面的玻璃片也有些按耐不住了,慢慢地挪动着,我连忙伸手把它按住。过了一会儿,泡泡都消失了,我又用打火机点燃了一根蜡烛,一开始,只有黄豆般大小的火苗,渐渐地,火苗的胆子大了起来,慢慢地晃动着,犹如一位身穿彩色长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我凑近些,仔细地观察,发现火苗最中间隐约有蓝色的火光,第二层是近乎透明的橙色,最显眼的就属黄色了,周围还裹着一圈红色的花边。

“火苗为什么会灭呢?”我翻开了书本寻找答案,“哦!是这样啊!怪不得蜡烛会灭呢!”原来是小苏打和白醋遇水以后生成了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比空气要重并且不支持燃烧,遇到火苗后可以隔绝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从而将火熄灭。

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事情,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就一定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做一项小实验小学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我们的作文课堂发生了神奇的一幕:那就是我们见证了针会游泳,你相信吗?来,我邀请大家一起领略实验的魅力。

我们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了一个碗,碗里面装着水,旁边还有个针线盒和一盒牙签。我心里十分纳闷:难道顿老师中午吃饭后连碗都没有洗?真是太懒了。转念一想,不可能呢?我们的老师一向都是把自己打扮得清清爽爽的?该不是做什么实验,我的心不由得砰砰直跳,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室门口。

这时,老师走进来了,扫视了同学们一眼,笑着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名字叫针会游泳。”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瞧,我们可敬可亲的顿老师又开始吹牛了。”调皮大王故意尖着嗓门大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顿老师笑着说。

老师先让一个同学做实验,我连忙站起来,直盯着碗。只见他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针,轻轻地把针放进碗里,针一下子就扎进了水里,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可是顿老师宛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根本不为所动。首先,老师拿来一张纸巾放在水面上,接着,他把针轻轻地放在纸上。这时纸巾缓缓地下沉,针渐渐地离开纸巾。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然后,老师从牙签盒里掏出一根牙签,把纸一点一点拨到了一边,掏出碗中。我们都惊讶地叫出声来,针竟然浮在水面上了。

接着,老师分组让我们自己来做这个有趣的实验。我们小组按照老师的步骤津津有味地做起了实验,老师在我们小组旁边做“技术指导”。瞧,我们成功了,只见针仿佛一位游泳健将似的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巡逻,我们都欢呼起来。

老师告诉我们:“水的表面有张力,如果针的重量比张力轻,吧针轻轻地放在水面上,针就会漂浮在水面上。”听了老师的解释,我们都恍然大悟。

原来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大胆实践,就能会揭开大自然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二年级作文科学小实验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掉下去了,掉下去!”“好神奇啊!”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谢老师正在给我们做一个“会吃鸡蛋的瓶子”的实验呢。

老师像魔法师一样,拿出了一个玻璃瓶子,一个去了壳的熟鸡蛋,一些碎纸和一个打火机,然后神秘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看虽然鸡蛋比瓶口大多了,但是这个鸡蛋有可能会掉进瓶子里哦!”我们都带着半信半疑的眼神期待着这个实验。只见老师先用打火机点燃一些碎纸,然后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立刻冒出一股股浓浓的白烟。接下来,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上,“呀!鸡蛋的腰变细了!”有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我们也不禁站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鸡蛋腰变细的过程。突然,鸡蛋真的被瓶子吸下去了。我们都惊讶得目瞪口呆,然后又兴奋地对老师说:“老师,太神奇了!鸡蛋真的掉进瓶子里啦!”我仿佛听见瓶子得意洋洋地说:“信了吧,鸡蛋!我说过我可以把你吃进我的肚子里哦!”

老师看着我们兴奋的样子,笑着对我们说:"大家想知道为什么鸡蛋会被吸进瓶子里吗?其实原理是这样的:当纸条在瓶子里燃烧时,会用尽了瓶子里的氧气,这会使瓶子里的大气压力变小了,而瓶子外面的压力大,就把鸡蛋压进了瓶子里。”我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原来是这样啊!”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神奇有趣的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探索,就会有所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趣的一次科学实验年级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组织假日小队活动,我们今年的假日小队是家庭小实验假日小队。今天的活动在我家进行。

小队成员到了我家先玩了一会儿,然后认真地做起实验来。第一个实验的名字叫“水火山”,是我在我的《60个家庭小实验》这本书上找到的。我们先打开书本研究起来,然后分工负责找材料,最后开始实验。首先我们把绿色水彩颜料挤进一个小瓶子里,再把热水浇了进去,然后把这瓶子整个浸入放满冷水的脸盆里,马上就看到瓶子里有绿色的水从瓶口慢慢溢出,不段向四周扩散,过了一会儿又沉入了水底,真的很象一座正在慢慢喷发的小火山,而且还是喷着“绿色的岩浆”的小火山呢。

接下来我们又开始了第二个实验“蒸气船”。先看书,准备材料。先把一只刮干净果肉的柚子的外皮用吹风机吹干,然后做成一只小船的模样,里面还插上了我去年过生日留下来的生日蜡烛。再把钢丝穿入柚子里做成烤炉的模样。然后把新鲜的鸡蛋扎一个小孔把蛋清和蛋黄掏出来,再往蛋壳里注入清水,放在钢丝做的支架上,把做好的小船放在有水的脸盆里,点燃蜡烛。我们耐心地等蛋壳里的水烧开,可是水烧开了,蒸气也从蛋壳的嘴里喷出来了,可就是没看见书上描述的现象,原来蛋壳上的洞太大,气一下子就跑掉了。我们都很失望,一个个低下了头。这时妈妈鼓励我们说“这个实验虽然现象不明显,并不表明你们真的失败了,况且你们想想看刚才你们通过准备实验,收获也很大呀。”

妈妈说得很对,我们也知道了不少东西,失败是成功做实验

之母,下次我们会更加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次科学实验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上午第三节课是科学课,我们全班同学都喜欢上科学课,因为可以做许多的实验。上课铃刚响,王老师提着一个手提筐,里面有烧杯、铁架台等实验器材。我们班同学开始小声议论“今天的科学课又要做实验了”“真好!是什么实验呢?”这时,王老师宣布:“今天我们来做——水沸腾——实验。”

实验开始了,王老师把实验器材安装起来:先把铁架台固定在桌子上,再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然后把铁架圈安在铁架台上,铁架圈上放上石棉网,石棉网上放上烧杯,烧杯里加上适量的水,铁架夹上夹一根温度计,温度计浸在水中,然后点燃酒精灯。

安装完器材,王老师让同学观察实验,并报出温度计上的刻度。第一个上去的是原浩瑜,看到了烧杯中的水没有变化;第二个上去的是李子潇,她看到水面上有一些水汽上升,温度计已经有50℃;第三个上去的是赵星宇,他看到烧杯底部开始出现小气泡,水面上存有小气泡数量较多,并且有油状物在水面上漂浮,“70℃!”赵星宇喊;第五个是周航逸,他看到大量气泡往上升,现已是90℃。这时,王老师叫到我的名字,我迫不及待冲上讲台,我观察到,底部有非常多的气泡在上升,并且上升过程逐渐大了,到水面破裂,气泡之间也相互碰撞,发出“哗啦啦”的微响,温度计读数105℃,王老师宣布,水已经沸腾了。我们的实验结论是:水的沸点温度是105℃。

对照课本,发现我们实验结果和书上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王老师对此进行了解讲:水在一个大气压的条件,沸点的温度是100℃,今天我们的结果是105℃,说明我们教室里现在气压比一个大气压要高。

经过这次实验,使我全面掌握了水的沸腾实验过程,并理解了水的沸腾条件,真希望下次科学课王老师能再给我们上一次有趣的实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科学小实验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科学王老师说:“回家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到一块,再点燃一根火柴放在水面上方会出现什么结果。”

放学后,我就买了小苏打和白醋、火柴。回到家,我就拿来小碗,先倒进白醋,再把小苏打粉倒进白醋里,小苏打粉一接触到白醋,小碗水面上就冒起了雪白的泡泡,像倒出来的雪碧一样,同时我闻到有一种刺鼻的味道。我点燃火柴,放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液体上方一厘米处,火一下就灭了。

我又把水到掉,只放了小苏打,又点燃一根火柴放到上方,但是火没有灭。我又把小苏打到掉,只放了白醋,又点燃一根火柴放到上方,火还是没有灭。现在我知道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到一块的气体把火灭掉的。

我想再试一试,先把小苏打粉倒进小碗里,再倒进白醋。碗里发出“嗤嗤”的声音激烈地冒出雪白的泡泡,像水煮开了一样;难闻气味一下来了。我又划了一根火柴,慢慢接近水面,离水面一厘米的地方火又灭了。

我追着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上网查一下吧!”。在网上我看见是这样写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这种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着的火熄灭。

我以后要做更多的小实验,才会懂得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科学实验作文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我上英语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惊险而有趣的实验——口吞“烈火”。

上课铃一响,老师就走教室。只见她左手端着一个玻璃杯,里面盛着透明的液体,液体中有几块白色的东西,老师说这是梨块,然后,她拿起一块点燃,火苗一下就窜起来,雄雄火焰印红了老师的脸,同学们都目瞪口呆了,而老师却若无其事地放入嘴中。“啊”同学们发出了尖叫,过了一会儿,老师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想:“老师这是怎么了?难道老师不怕烫吗?”这个时候,老师故意张开嘴让我们看。咦,梨块没了。老师说:“啊,可好吃了呢!”我们都不相信,一个个摇着头,于是,老师就让我来试试。

我走上台,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把事先准备好的两厘米见方的梨块点燃,我的心像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老师说:“没事的,只要你把梨块放进嘴里后,马上闭上嘴,停止呼吸几秒钟就行!”我壮壮胆子,把冒着火苗的梨块放进嘴里后,按照老师说的一做,嘿!真是不热,还挺凉爽的,真好吃!我问老师:“为什么烧着的梨块嘴里不烫,反而好吃呢?”老师笑了笑,说:“这是因为梨内含不较多的水份,加上浸泡在放在白酒中后,水份进一步渗入,因此,在点燃以后,梨块外面的酒精燃烧,而内部有大量的水份供蒸,把梨块放入口中,停止呼吸,口中缺氧,火就会熄灭了,口腔自然就没事了。”同学们听了以后沸腾了,都想口吞“烈火”。

这次的科学小实验真有趣,我以后一定要探索科学的奥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年级作文关于科学小实验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我又到吴老师家写作文了,一进门,吴老师拿来一块橡皮、一把尺子和一张白纸,吴老师问我们:“你们猜我要做什么?”

“画画”?“写字!”“折纸!”同学们讨论着,好不快活!

“停!”吴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把尺子放在桌子上,让尺子三分之一悬空,尺子悬空的地方好像在说:Oh

no!你想干嘛?吴老师又拿出橡皮这个“炮弹”,准备“投弹”,吴老师瞄准了,“开炮”!橡皮准确无误地打在了尺子上,尺子像个跳水运动员三百六十度大旋转,然后就掉在了地上,老师也让我们试了试,尺子被成功击垮,非常准确。

这时老师把一张A4纸压在尺子上面,A4纸像个防护罩,盖在了尺子上面。吴老师问我们:“这时如果我砸下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这时同学们又讨论开来,我觉得尺子和橡皮会一起落在地上。

又到了紧张的实验阶段了,尺子好像在说:小橡皮,我不怕你了!当“炮弹”落到尺子上,尺子跛了几下,但没掉下来,我们都惊了,吴老师拿手用力向尺子砸下去,尺子也没掉下去,同学们纷纷说吴老师没用力,吴老师就叫我们自己来,尺子还是不掉,轮到我时,我虽然很用力,但尺子还没有掉下去。

老师看我们很用力,就告诉我们,噢!原来是大气压问题呀!吴老师跟我们说:“我们身边都有大气压大气压在A4纸上,才使A4纸压在桌子上。”我听完,心想:“科学的世界,真是奥妙无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次科学小实验年级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记忆匣子,回想起往日上科学课一次有趣的实验:老师让我们测量平静时一分钟的心跳和运动后的心跳,我便明白了不少奥妙。

看,老师做了个示范,把手放在身体的左上角,有也不由自主地放了上去。扑通,扑通,心跳的声音发了出来。哇塞!好神奇呀!心跳在跳跃呢!我惊叹道。接着,老师便让大家也试试看,但这次要计时,一分钟大家的心跳是多少。预备开始计时!我有模有样地学着老师的动作,提起右手,抬了起来,放在身体的左上角。扑通,扑通。心跳顿时蹦了出来。一下,两下,三下心跳数越来越多。我想:心跳跳得可真快,如果去跳绳,准能拿下个冠军呀!停!时间到!我数着自己的数,把手放下来。嘻嘻!我的心跳64个,肯定没人比我多。这时,老师问了几位同学的心跳。68个,72个,58个原来比我心跳多的大有人在。这时,老师叫大家去操场上跑一圈,再到老师这里计时心跳。我听了,迫不及待地抬起脚,二话不说,便像待在笼子里久久不能平静的野兽奔向了操场。

到操场了。我连忙站好起跑线,就让同学帮我预备。预备跑!我便像枪里的子弹似的飞出了起跑线。不一会儿,我便跑了回来。大汗淋淋地走向老师那重新计时心跳。老师看到我气喘吁吁的狼狈样,再摸了摸我的心跳。哇!心跳好快呀!隔着厚厚的羽绒服都摸得到呀!我也摸了摸,哇!真的好快呀!计时开始!我摸着心跳,一、二,三耳朵听着,嘴里微颤,心跳有些太快了,一次跳了出来,又一次跳了出来,数得我眼花缭乱。停!你的心跳次数是多少?我脱口而出:152个!

原来,平静时心跳跳得慢,运动后心跳跳得快。我恍然大悟,又长一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年级小实验精选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名字叫“硬币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

我先把做实验的工具准备好,有玻璃杯、水还有不同大小的硬币。

我先往杯子里加水,加到杯子上面有一道弧线为止。然后把一分钱的硬币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硬币居然浮在水面上了。我想:那一元钱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于是我又往杯子里加了一杯水,又做了一次实验,可是硬币没有浮在水面上。

我心里又想:为什么一分钱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一元钱就不可以呢?

我又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有些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有些硬币却不能呢?”妈妈告诉我:“如果你把水放在杯子口还要多出一点,水面就会产生张力,如果硬币的重力大于张力,就会沉下去,如果硬币的重力小于张力,就会浮上来。”我心想:科学的道理太有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年级科学小实验优秀作文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前天晚上我刚把毛衣脱掉,爸爸就用他的胡子来扎我,“哎哟!”老爸大叫了一声,我很奇怪,就问老爸:“明明是你用胡子来扎我,为什么您却叫了一声呢?”爸爸说:“这是因为你刚脱了毛衣,身上就产生了静电,我用胡子来扎你就被静电给打到了。”“静电又是什么呢?”我打破砂锅问到底,“明天自己去查资料。”爸爸说。

第二天我在网上查到了关于静电的资料: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冬天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较大。我想:“怪不得我每天晚上脱毛衣时会发出霹雳哗啦的响声,原来是静电搞的鬼。”

查完了资料,我和爸爸作了个实验,用一个盘子,里面装了一些胡椒粉和盐,只见爸爸用一件毛衣和一个塑料口袋不停地摩擦,然后让我把毛衣放在盘子上,我想:“爸爸要干什么?”我刚把毛衣放在盘子上,胡椒粉就吸在了毛衣上了。“哇!”我惊呆了,“这就是静电的威力。”爸爸笑着说,“利用这一点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静电吸尘器、静电打印机等等。”

这次实验让我懂得了静电如果被好好利用就会给我们带来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实验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妈妈很忙,除了到笑天影城听“家长课堂”,还得到单位加班,爸爸又出差在外;姑姑知道后,就决定让我和姐姐一起去“小牛顿”听课。那里的老师可好了,看到姐姐带着我来,不但没批评姐姐,老师还让我用他的工具做实验呢(小朋友每人一套)!你们一定想知道小实验的内容吧?

老师(先)发给我们每人一条绳子,(用绳子)把磁铁和曲别针串起来(放在一起),老师(又)拿出打火机,帮我们把酒精灯点燃,然后让我们把磁铁和曲别针放在火上烧,不一会儿,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磁铁和曲别针就分开了!真是太神奇啦,小朋友们可是都知道磁铁和曲别针是可以吸在一起的呀!

今天,我特别的高兴!特别的开心!后来妈妈告诉我说,磁铁加热到一定温度,磁性就会消失掉,等冷却后磁性就会恢复!我觉得这个小实验真是太有意思了!妈妈还一直夸奖我语言表达清晰、叙述完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_小学写事作文1100字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嗨,你们喜欢做实验吗?我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遇到什么有趣的现象都想去实验一下。下面这次不经意的经历就引发我做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玩乒乓球,突然想去看看妈妈在厨房里干什么。我拿着乒乓球小心翼翼来到了厨房门口,只见妈妈正在洗着碗。我想给妈妈来个恶作剧,于是我对准了妈妈洗碗的水盆,使劲将乒乓球扔了过去,只听到嗖的一声,乒乓球落到了水里,可是乒乓球并没有溅起水花,反而被水龙头急速的流水给吸了过去。

我惊讶极了,而妈妈却被突如其来的乒乓球吓了一跳,我趁妈妈没有生气,疑惑地问道:妈妈,乒乓球为什么没有被水流冲走呢?妈妈这才缓过神来,紧皱的眉头有些舒展:臭小子,考妈妈是吧,你呀去科学书里翻翻,做做实验吧!

我转身向书房走去,边走边想:乒乓球这么轻,一阵风都能吹动,可是流水却冲不走,太神奇了吧!

为了验证一下刚刚碰到的怪事,我找到了《趣味科学实验》一书,对照上面的例子,开始动手做起了实验。我拿了一个脸盆,放在水龙头下面,装了些水,并把乒乓球放进了盆子里。然后打开了水龙头,可是在水流到盆里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刚刚的现象,乒乓球还是被水流给冲走了,我又把水放大,放小,反复尝试,可是每次都没有看到乒乓球被水吸住。我百思不得其解,都有些灰心了,百般无奈下我又打开书去寻找答案,原来,实验没有成功的原意是因为我太着急,没有注意到需要把乒乓球放到水流的落点处实验才可能会成功!我又开始了尝试,这次,我特意把乒乓球放到了水流的正下方,果然,奇妙的现象再次发生了,水流无论多大都吹不走一只小小的乒乓球。原来,刚刚在妈妈洗碗的水盆里看到的现象,碰巧乒乓球落到了水流的落点处,才没有被水冲走!

可是我还是有些纳闷:难道水真的有吸引力?或者乒乓球有什么法力,哎,别瞎想了,还是赶紧查查书上怎么解释吧!我把书打开,找到了实验原理: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快,力量大,压强小;而乒乓球外层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并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能在那个落点处不断翻滚,却不会被冲出来,除非关闭水龙头。我终于明白了乒乓球没有被水冲走的奥秘了,一种快乐感油然而生!

一次小小的恶作剧,却引出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原来实验是源于生活的。虽然前几次实验没有成功,但是亲自动手尝试做实验却带给了我许多乐趣,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实验也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需要不断尝试,就像牛顿一样,通过不断的实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总结经验,体会科学道理的同时,同样会体会到实验带来的乐趣。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上科学实验,去体验实验的乐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科学小实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最喜欢的实验课,不知道老师会带我们做哪些实验呢?”我自言自语道。“叮铃铃……”上课了,老师走了进来,只是手上多了个大盆子,盆子里装了好多东西,如果我猜的没错,里面装的一定是这次实验课需要的材料。

老师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与火有关,因为它的名字叫做——掌中火。”全班顿时炸开了,有的说:“是不是在手上点火呀?”有的说:“手会不会被烤熟呢?”还有的说:“手上怎么会有火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老师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开始了实验。

老师讲盆子拿出来,把水壶中的水倒入盆中,将洗洁精倒入盆中搅拌,随后将神奇的气体瓶放进去喷了一下,只见水中冒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泡泡。老师将泡泡放入手中,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一点,手中的火苗就已窜得老高。我们感叹道:“真神奇啊!”话音刚落,火苗早已熄灭。

接着轮到我们自己实验了,我被幸运地选中了。我无可奈何,将神秘的气体瓶往水中喷了喷,也将泡泡放入手中。当点火的时候,我因害怕紧闭双眼,只听见同学们“哇”的一声。我感到手不烫了,便睁眼和同学们再见。睁眼时,火苗熄灭了,可手中还残存着洗洁精的香味和火苗的余温。我兴奋极了!有了我这个前锋,其他的同学也纷纷尝试,他们脸上都乐开了花!

实验做完,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个实验的原理:水和洗洁精产生的泡泡中含有那神奇的气体——丁烷,用火烧着以后,看起来烧的是手,其实烧的是手上的那些泡泡。

我一定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我的一次科学实验的年级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昨天让我们今天带去学校的鸡蛋,原来是要教我们做不用画笔也能在鸡蛋上画画的小实验!我们走进实验室,已经看见老师的桌上摆放着了一个画了笑脸的鸡蛋了。

老师除了让我们各自带一个鸡蛋来,其它的实验小工具,他已经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验桌上都放着白醋、水杯、蜡烛、毛笔、美工刀、玻璃杯以及打火机。就在我们都好奇老师是如何不用画笔在鸡蛋上画出了笑脸时,老师让我们用打火机点燃了摆在面前的蜡烛。紧接着,老师让我们拿起那支毛笔,在被融化了的蜡烛油上蘸两下,然后在鸡蛋壳上用蘸了蜡烛油的毛笔画上自己想画的图案。

我们从没有用蜡烛油画过画,都一边画一边在叽叽喳喳地讨论“这蜡烛画上去,一会儿不还是透明的吗?”老师大概是听见了我们的讨论,他笑哈哈地示意我们安静,让他带着我们继续做完这个实验。等我们在鸡蛋上画完了图案后,老师示意我们在玻璃杯里倒入半杯白醋,然后把画好的鸡蛋放入白醋中,等待30分钟。

当我们听见老师说要等待三十分钟时,我们都觉得老师像是在逗我们玩儿似的,我们哇哇乱叫又被老师哈哈大笑着示意安静等待。我们一个个凑近了玻璃杯观察里面的鸡蛋和白醋,除了鸡蛋壳的颜色,慢慢地,我们也看见了蜡烛的白色,还看见鸡蛋和白醋在一起时长出的许多小气泡,我们感到它们应该开始起反应了。

三十分钟还未到时,我们都已经看见我们画在鸡蛋壳上的图案真的都显现出来了!这一小实验让我们想到了在电视里看到的无字天书,或许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次科学小实验年级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期待的科学实验课到了。我们马上站好队,到了科学实验室。

刚进门,我们便看见,屋上有一些是像一样的灯。众星拱月板坏绕心的地球图。还有一些是一些科学名言。还有许多科学家,有:爱因斯坦、牛顿、邓稼先老先生。他们都是著名的科学家,曾经都对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上面写着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邓稼先老先生增强了农业技术……

孙老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是:摩擦力都跟______有关。首先我们要知道力的单位是:牛,用字母表示是N”接着孙老师让我们拿实验器材,第一个是“车子”,第二个是测力计,第三个是钩码。我们组加了一个砂纸。接着老师让我们去做实验,来时教我们如何使用测力计,先将测力计旁边的小钩子,钩中一个物体,然后匀速进行,数据则出来了。一个小格是0.1牛。是否跟地面光滑有关。我们先在桌子上试了一试这个摩擦力的力度是0.2牛。我们在桌面上试了一试,按照使用步骤,将测力计匀速进行。测得的结果是0.2。然后又在砂纸上测了测,得出的结论是:测得时候,如果表面粗犷的话,那么,摩擦力就越大。如果表面光滑的话,那么,摩擦力就越小。接着,其他组汇报了一下,实验就完了。

接着,我们开始了参观科学实验室,看见后面的黑板上有的科学道理,有:月亮为什么变黑,海洋里前200米都生存得什么生物……接着,孙老师对我们说:“这里有许多标本,还有人体骨骼。”我们迫不及待的,到了那个屋,好多标本,有:“蝴蝶,蛇,蜻蜓……”好多好多,下次我还要上科学实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年级下册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科学书里说,金属铜的体积,受热会膨胀,遇冷能缩小。我想在501班做个实验

我先去实验室向鲍教师借了一套实验器材,它们是:半截蜡烛(因为没找到好用的酒精灯)、一只打火机(因为买不到火柴)、一只烧杯、一根用链子吊住铜球的塑料棒和一根带铁环的塑料棒。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拿起带铁环的塑料棒,把它在半空中放平,再让铜球朝铁环中心落去,看它是否能穿过。在三十多双眼睛的注视下,铜球一点一点地往下移,忽然,随着轻轻的一声“哇”,铜球简便穿过了铁环。之后,我点燃蜡烛,将铜球放在烛火上炙烤了三分钟。时间一到,我立即让加热后的铜球迅速往铁环中央落下,期望赶在它冷却之前完成第二次的“铁环穿越之旅”。只听“叮”的一声响——铜球被铁环卡住了。这回,台下的学生发出一片响亮的“哇”声。难道铜球真的变大了?为了保险起见,我顺手拿起讲台上的一支铅笔,在卡在铁环中央的铜球背上使劲敲了几下,铜球纹丝不动。看来,这家伙真的在火中“变胖”了。然后,我赶紧将铜球往烧杯的冷水里送去。入水的一瞬间,爆出一阵“嗤嗤”声,几股白白的水汽从烧杯里腾空而起——呵,你还真是一枚滚烫的铜球啊!最终,大约过了两分钟,我估摸着铜球的“体温”已经下降了一大半,便将它从水中提起,第三次往铁环中心落去。你猜怎样着?嘿,铜球又能毫无阻碍地穿过铁环了。教室顿时里响起一片掌声。实验成功了,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又惊又喜的笑。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金属铜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这真是一颗“可大可小”的铜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柄放大镜,今天,我准备做一个实验——放大镜取火。

准备好了材料——一张纸和一柄放大镜。便走出了家门。

我面对着太阳,把纸放在地上,用放大镜对准了纸的边上。果然,一个又亮又热的光点出现在了纸上,我异常地兴奋,本以为,纸很快就会燃烧起来。十分钟过去了,纸还是没有燃烧。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纸一点也没要燃烧的意思,就在我绝望的时候,爸爸来了!我请教了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爸爸说:“要把光聚在一个点上,一动不动,而且聚光点越细越好。”听了爸爸的教诲,我又尝试着做了一遍。可是,纸就和我作对一样,就是不燃烧。我决定放弃实验,讨论,研究一下。

回到家我和妈妈研究了很久,发现了几个问题:放大镜度数不够,照射的时间就要好久;其次是焦点一定要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左右摇晃,不然热量不够大,纸是不会燃烧的。

虽然,实验失败了,但依然是一次有趣,难忘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