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大全【20篇】

导语:在除夕前几日,人们通常都会分工打扫家里卫生,也会把被子清洗干净,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不顺心的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春节的作文,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浏览

3888

作文

207

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秋节,我想到了伟大诗人李白的两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个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打算去奶奶家过中秋节。

我们到超市里去买月饼,那里的月饼真多呀!有枣泥的,有豆沙的,还有我最爱吃的绿豆馅的,闻着月饼散发出的香味,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们精心挑选了爷爷奶奶最爱吃的五仁月饼和 芝麻月饼。我心想:爷爷奶奶一定会很喜欢的。

来到奶奶家,奶奶脸上布满了笑容,高兴地迎出来,大声说:“今儿是八月十五,我炖好了鸡,等你们回来吃团圆饭呢!”我一进屋,看到叔叔一家早就在看电视了。我们打开月饼,香味一会 儿就飘满了屋子,爷爷一个劲的说:“月饼真甜呀!”一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吃月饼,真开心啊!

到了晚上,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圆圆的,大大的,在天空中洒下一片银色的月光,好美啊!我问妈妈:“月亮上的那个阴影是什么?”妈妈说:“那是吴刚在砍伐桂树呢!”我心想:“长大 了,我要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登上月球去看个究竟,那里到底有没有吴刚和桂树呢?”

我希望在中秋节这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世界上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快乐,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家乡中秋节妈妈说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等。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每年过节,我们全家人都围坐在大圆桌前吃饭。爷爷奶奶做了许多可口美味的菜肴,圆桌中间放着一盘切小的有各种口味的月饼,爷爷说,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的。看着满桌子的好菜,我常常等不及就先对着我爱吃的菜和点心下手,妈妈说我像个小馋猫。吃好晚餐是我们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我和姐姐,妹妹拿着各种纸做的动物灯笼去外面玩。大人们也聚集在门前赏月、乘凉、聊天。我们围着大人跑来跑去嬉闹着,真是开心极了!我们还提着各自的灯笼比谁的漂亮……中秋节的夜晚真的好美哦!我睁大眼睛仔细看着又大又圆的月亮,想从月亮里面找到妈妈讲的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和兔子的影子,想象着月亮里是不是真的住着神仙。多希望神仙能从月亮里出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啊!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坐上飞船到月亮上面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中秋节优秀作文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酷热的暑假就快结束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昨天,爸爸妈妈给我讲了许多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朱元璋与月饼起义,吴刚折桂,等等……

每当中秋节来临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在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看着天空中又大又明亮的圆月,吃着美味可口的月饼。想到这样的情景,就让我回想起了妈妈教我的苏轼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家乡的中秋节并不只是吃月饼!更是一家人在月光下共享那团聚的美好时光。

我十分期待着家乡中秋节的到来,我爱家乡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中秋节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家乡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

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中秋节,青海人习惯上叫“八月十五节”。当沉沉暮霭布满人间时,人们在院落的西檐下支上供桌,摆上月饼、瓜果,并在主房内点上灯,插上香,藏族还在中宫里烧上“桑”。合家大小人等,静静地等待月亮升起。

逢上天高气爽,风清月朗时,大家喜笑颜开,将月饼、瓜果各取一些,向空中抛撒,象征着月亮娘娘品尝。然后,一家人吃“团果”、“团圆瓜”和月饼。中秋节,除了祭月、赏月、吃月饼这些熟悉的民俗外,青海民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偷。偷??正是。

这是过八月十五孩提们最兴奋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老人们说:没孩子者,偷的中秋的月饼,得子;无妻子者,偷中秋月饼,得妻。夜晚来临,小孩子们不会跟上大人到院子里闲庭信步式赏月,而是结成小团伙,驾着月光爬树翻墙,越渠蹓沟,潜入到左邻右舍偷月饼、偷尚在成长中的向日葵和炫耀着挂满枝头的苹果。然后将偷得的“赃物”平分了吃。每偷到一点东西,孩子们总会得意非凡,觉得自己身手敏捷,来去不为人知。等后来就会明白对于中秋夜的“贼”,人们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发出点响动惊走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过了端午节,中秋节很快到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中秋——这个一家人团聚赏月的日子里,写下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在中秋节的夜晚,明月皎洁,乳白色的月光像轻纱般披在大地的身上,显得扑朔迷离,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借着皎洁的月光,我和家人一同来到楼顶赏月观辰。

我们在楼顶架起一张小桌子,摆上各式各样的月饼,一家人欢声笑语,就在这样幽静的夜里不知不觉间漫延开来。

我买了一个小灯笼,点一支蜡烛立放在灯笼中间,灯笼就开始散发出黄色的光芒。传说,如果有人在漆黑的夜里迷路的话,就会有这么一盏灯为迷途的人们照亮方向。

明月似乎是夜的眼睛,深邃而明亮,而小星星就是小孩子的眼睛,调皮地眨着。在月光的沐浴下,我看见,我们种的玫瑰花悄然绽放,妈妈笑着说道,真可谓是花好月圆啊!

突然,原本漆黑的夜空一下子明亮起来,无数孔明灯飘飘悠悠向月亮飞去,明月千里寄相思,愿天下人美满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中秋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联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中秋节却是我最欣赏和喜爱的。

在我印象中,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似乎并不多,只有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而已。但似乎每一个又很有意义,充满着浓厚的感情。这也是我喜欢中秋节的原因。简单而又重要,单调而又不失真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五的圆月高挂在天,皎洁而又圆圆的,使人不禁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而这又为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浪漫的面纱,令人向往。初升的月亮是迷人的,似乎前面有一层云彩半挡住了她的脸庞,宛如一位戴着面纱掩面的羞涩少女。渐渐地,渐渐地,月亮更亮了,薄薄的云彩也散去了,又添了一种成熟美,也又多了一种“月下飞天镜”的感觉。人们望着明月,通常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遥寄对亲人的千里相思之愁。

十五的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特色。月饼的种类有很多,豆沙馅的、五仁馅的、红枣的、蛋黄的、果酱的……数不胜数。但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都会让人忍不住去品尝。月饼一咬,嘎吱一声,外面酥脆的皮儿便掉进了嘴里,随之,里面那诱人的馅儿便会露了出来。使人食欲大增。圆圆的美味的月饼配上皎洁的月光,也是一大享受!

团圆饭是我们小孩最期待的了,因为这顿饭可是非常丰盛的,一般都有十几道菜,个个让人垂涎欲滴。一般小孩们快速的吃饱之后,便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去了。而大人却正是享受之际,没有了孩子们的喧嚣声,大人们可以在月光下喝着酒,聊着天,吃着菜,“欢饮达旦,大醉,”真是人间一件快事。如此良辰与佳肴,众人何不享矣?

中国人讲究团圆,喜欢团圆。而中秋节正是团圆的节日,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的节日。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在我的家乡中秋节有好多的习俗,如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赏月,因为那天的月亮最美、最圆。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就带着我一起到公园里赏月。关于中秋的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故事,我最喜欢听的就是爷爷给我讲过的“嫦娥奔月”的传说。想着想着,抬头仰望天空,“啊,月亮出来了!”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有着皎洁的光环,像一个大月饼,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像孩子,月亮就像一位母亲。看!她们母子多么幸福啊!就像我们的一家人。我抬头凝视着夜空皎洁的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噢,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嫦娥和玉兔吧。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姐姐和小玉兔正在嬉戏,又想到绰号是“兔子”的好朋友陈俊泽,便大声笑着问月亮:“嫦娥姐姐和陈兔子,你们玩的开心吗?”

“月到中秋分外明”。看着圆圆的月亮,妈妈告诉我:“人们为了日子能过得幸福圆满,所以要望着月亮许愿。”于是我也许了一个愿:希望每一家人都过得幸福。

月亮真迷人啊!我喜欢家乡的中秋节,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再赏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仰起头,望着天空的一轮皎洁的明月,意识到了这又是一个团圆节了。天色微凉,月光照映在我身上,使我想起了十多年钱的中秋节······那是,我才3岁,童年的事情不怎么记得了。只是那个中秋节我从未忘记,那个团圆的中秋占据了我全部的回忆。

我记得,那同样是一个月明的夜晚,我、父母、爷爷奶奶和一些亲人一同在家乡的四合院里吃团圆饭。我已忘记了吃的是什么,总之很好吃。大家一起欢声笑语的吃完饭。吃完饭后,大人们做了一些祭拜,但是年纪小,我也不记得他们祭拜的是什么,好像是家乡一带的神,而我只是在旁边好奇的看着。接着,我们一起赏月,我仍记得,院子的中间的桌子上有许多的月饼。爷爷一边笑着一边给我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叫嫦娥的人······“”兔兔是白的吗?“”是啊,很白?“”那嫦娥在月亮上待了几年了?“”不知道,反正有很多年了,数不清了。“……哦,我若有所思的看着月亮,怪不得老有模糊的人影啊,原来是有嫦娥和兔兔在那里,我天真的说了一句:”改名我去找她玩去,看看兔兔还在不在。“大家都笑了,我很疑惑,不过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单纯,而那”嫦娥“和”玉兔“成为了我纯洁无瑕的幻想。

”怡然,快来吃饭了。“是妈妈在叫我吃饭。我看着那和几年前一样的的明月,恍惚了一下,仿佛是在十年前,但又清醒了,意识到这是现实。这里不是十年前,这里也不是家乡,我们已来到北京十年了,离开家乡十年了,一年一年的中秋又不知不觉度过了。这又是一个中秋,只有我与父母度过。吃完饭后,父母各干自己的事情,我独自迎着凉风赏月。月亮似乎与十年前的一致,但又有些不同。明月依然那么皎洁,那么明亮,甚至还能看到广寒宫的嫦娥依稀孤独的身影,可是亲人们不在身边,也没有欢声笑语的气氛了。忽然想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们都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家乡,也有在几万公里以外大洋彼岸。但总是忍不住想起那年的中秋,心里隐隐的心酸,眼泪无知觉的流到嘴里,咸咸的,涩涩的,就像我现在的心情。

亲人们,但你们看到这轮皎洁的明月时,会不会想起我?会不会想起我们十年前唯一一个一起度过的中秋节?会不会想起那年的月饼?会不会想起那年的明月?我不知道。

愿这月亮能把我的祝福及思念,对亲人的祝福,对所有人的祝福,带到月光所能照到的地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中秋节到来的时候,月亮总是圆圆的,而且十分明亮,就像家人团圆在一起,每年到了中秋节爸爸妈妈都会买一些月饼回来,这是传统习惯,晚上所有人就会聚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亮,非常快乐。

在我的家乡,快到中秋节时,大家都会买好月饼,等待着外出打工的儿女回家来团圆,吃月饼。

到了中秋节,到处都是火树银花,非常好看。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了个小灯笼。虽然灯笼的光很微弱,但只要我们每家都在门前过一盏灯笼,就能把整个黑夜装扮成白天。

屋子里,家人们正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饭,桌上有丰盛的美食,人们并不是只顾自己吃,而是把那些好吃的拿给家人吃,吃完饭后,大家站在楼顶上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亮,十分开心。直到深夜,大家才去睡觉。

我爱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它是让家人团圆的节日。我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全家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1395 字

+ 加入清单

幼年时,我和妈妈、大孃、妹妹一起在重庆老家一个叫龙水镇的地方生活过两年,至今,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仍留在我的脑海里。

龙水镇的中秋节过得热闹而古朴,要打糍粑、吃月饼、赛歌舞、放焰火。

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一样,中秋节则要吃糍粑。有劳力的人家都是自己打糍粑,只有我们这种妇孺人家才出钱请人打。妈妈在小学教书,我们住在学校里,学校大门斜对面就有一个用来打糍粑的石碓窝(石臼)。那石碓窝很重,像生了根似的,无人能挪动。它平时孤寂地蹲在那里无人问津,只是在中秋节打糍粑时才被人想起。

中秋节那天吃过早饭,妈妈端着糯米饭同大孃带着我和妹妹去打糍粑。队伍已排得较长了,大多是举家出动,一来为了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二来为了观赏一年一度的打糍粑。

打糍粑的人是从别处来的,是两个壮年男子。别看糍粑吃起来绵软,打起来却相当费劲。将糯米饭倒进石碓窝后,一个赤膊男子就手持长长的木杵用力向下舂,另一个赤膊男子蹲在旁边,用沾了水的双手翻动碓窝中的糯米饭,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舂一些时候两人就会互换。糯米饭越舂越茸,也越来越粘,在糍粑快舂好时,费劲的不是往下舂,而是将木杵往上拔。看到木杵上粘着的糍粑被拔得长长的,小孩子们就欢呼起来:“糍粑舂好啰!吃糍粑啰!”这一家的糍粑舀起来,另一家的糯米饭又倒下去……

将近中午时,我家的糍粑打好了。把糍粑端回家热了吃,因为当地有“冷甜酒,热糍粑”之说。糍粑和粽子一样,都是蘸红糖水吃。但大孃比较讲究,我们的糍粑是蘸了白糖芝麻面吃的,真是又甜又香呀!

吃完午饭,就到学校教室看表演文娱节目的人化妆。节目是各个街道出的,听说还要比赛。一个教室里化好妆的人正在排练,又唱又跳。我带着妹妹看了一会儿,就学会了那歌:“郎对花,姐对花……”挨着看下去,最好笑的是祝英台居然是男人装扮的,头上戴着假发,胸部还塞进两个小南瓜,把我们一伙小孩子笑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一切准备停当,在校门外的坝子上就开始了文艺演出。秧歌队、连响队、花鼓队跳得节奏整齐、热火朝天;舞蹈队且歌且舞,乐声悠扬,曲调是《对花》、《十大姐》、《采茶扑蝶》等;川剧队演员化着戏妆,在川剧锣鼓声中腾挪扑闪,裙袂翻飞。还有四人抬着一座高高的布房子,里面坐着童男童女,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之所以记得,是因为他们穿的衣服是借的我和妹妹的。表演完后,演出队就排着长长的队伍,边走边跳,上街巡游去了。

看完表演,我们就去供销合作社买月饼。那时的月饼品种很单调,就是红糖馅儿的芝麻饼。供销社里人很多,但大多是来看稀奇的,因为里面挂着一个铜锣般的大月饼。问问价格,令人咋舌——5角钱!当时当地的5角钱是什么价值?比鸭蛋略大的泡粑都要买100个!本来妈妈和大孃是打算买小月饼的,也许是见了我和妹妹盯着大月饼那渴望的眼神,也许是慰藉我和妹妹对在成都工作的爸爸的想念,于是,妈妈在众人“啧啧”的赞叹声中买下了这个全镇唯一的大月饼。我和妹妹兴奋地轮换着将大月饼提回家,一路上又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吃过晚饭,几乎全镇的人都聚集到学校东侧的大坝子上,准备观看节日里最精彩的节目——放焰火。中秋节的前一天,这里就用木头搭起了高高的焰火架,令人十分向往。焰火是10点钟放,习惯于9点钟睡觉的我和妹妹,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10点钟,因而从没见过放焰火。听看过的小伙伴说,焰火是红色的,很好看。焰火放完后,还会出来一只猴子做表演,很有趣。

焰火放完,众人散去,这个中秋节就算过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水果之乡龙泉。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俗话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时,远方的人们就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圆。

中秋节的晚上,亲人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团圆饭,谈天说地,开心极了。这时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时而露出脸蛋来东瞧瞧,西看看,时而躲进云层里,时而爬得老高老高,时而又滑到树梢,像是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可爱极了!看到人们幸福的生活着,她也露出幸福的笑脸。这时月宫里的嫦娥仙子和她的玉兔也许也在思念她们留在凡间的亲人们吧?

晚饭后,我们开始给月亮过生日。首先端上一盘月饼,再焚上一炷香,真诚的祈福着亲人们能永远的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在皎洁的月光下,大人们一边品着茶,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谈论着各自的生活和畅想自己的未来。孩子们却在一起嬉戏打闹,相互追赶,享受着这快乐的时光。

我望着这圆圆的月亮想:“外国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和我们的一样那么圆那么亮呢?”真想长上一对翅膀飞去看看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也是我盼望已久的日子到了,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傍晚,我们一家人和表哥一家回到家乡,看见家家都在庆祝中秋节,那欢乐节日的笑声淹没了平时冷冷清清的村子。我们马上上了天台,在那清凉的微风下品赏着那美味的月饼和各种各样的水果,盼望着那像玉盆一样的月亮。“哇,这月饼真好吃!”表哥说。我也觉得是,因为月饼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现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饼,我特别觉得我很幸福,月饼也很好吃!突然表哥说:“人们都说,月是故乡圆,今年是不是这样呢?”说着说着,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天上有几朵云在天空中飘荡。我仰起头,看见月亮升了起来,就兴奋地叫起来:“月亮升起来啦,升起来啦!表哥也立刻张望说:”是啊,月亮升起来啦!于是大家也抬头望。我想起了表哥的话,就说:“是啊!表哥说得没错啊!真是月是故乡圆呀!在家乡看的月亮又大又圆呀!因此,我们继续赏月。此时此刻,正是中国各地人民全家一起团聚的日子,让我们高高举起月饼,共同畅吃这一块高兴的月饼!夜色已经很深了,深夜也渐渐地浓了,皓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亮,我们都流连忘返,怀着高兴无比的心情,依然坐在天台上赏月。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今年在家乡度过的中秋节,真是高兴无比,我希望明年也是这样度过这开心又充实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中秋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家乡中秋节作文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篇二】家乡的中秋节作文

早晨,我刚刚起床,人就异常兴奋。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妈妈还有我就一起到超市买菜,月饼等食物。 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鸡,杀鱼,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乐乎。

吃晚饭的时候,我埋头吃饭,简直有点狼吞虎咽似的。不一会儿,我就第一个吃好了饭。我马上去做好了赏月的准备工作。

等啊等,等啊等,我始终没能揭开月亮神奇的面纱。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月亮怎么还不现出真面目,我想一睹书中所说:多么圆,亮,大,美丽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询问家长,原来我的是受第13号台风“森拉克”的影响。虽然今天没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节的月亮,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 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 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 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 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 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 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 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正因为那天是秋季的正中,得名中秋节。

家乡,中秋节这天有吃月饼赏月的习惯。中秋这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到了晚上,月亮就像初次登台表演的小姑娘一样慢慢升起,害羞胆怯,洁白如玉。月亮上的图画像小孩子信笔涂鸦,又像大师的奇书异画,让人捉摸不透。你看,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是很像山丘;可是换个角度再看,又像一片茂密的小树林。皎洁的月亮洒落在大地上,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早早地吃完晚饭,人们便都出来赏月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有的还唱歌、背诗助兴呢。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苍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八月十五正值农忙季节,人们欢欢喜喜吃月饼,高高兴兴收粮食,其乐融融。中秋节,代表丰收,代表喜庆,代表团圆,农民们收获辛辛苦苦种来的五谷,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小孩子们可以约好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则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赏月,或是在家里聊聊天儿,这是多么美好的节日呀!

中秋节如果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中秋节家乡的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家乡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

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中秋节,青海人习惯上叫“八月十五节”。当沉沉暮霭布满人间时,人们在院落的西檐下支上供桌,摆上月饼、瓜果,并在主房内点上灯,插上香,藏族还在中宫里烧上“桑”。合家大小人等,静静地等待月亮升起。

逢上天高气爽,风清月朗时,大家喜笑颜开,将月饼、瓜果各取一些,向空中抛撒,象征着月亮娘娘品尝。然后,一家人吃“团果”、“团圆瓜”和月饼。中秋节,除了祭月、赏月、吃月饼这些熟悉的民俗外,青海民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偷。偷??正是。

这是过八月十五孩提们最兴奋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老人们说:没孩子者,偷的中秋的月饼,得子;无妻子者,偷中秋月饼,得妻。夜晚来临,小孩子们不会跟上大人到院子里闲庭信步式赏月,而是结成小团伙,驾着月光爬树翻墙,越渠蹓沟,潜入到左邻右舍偷月饼、偷尚在成长中的向日葵和炫耀着挂满枝头的苹果。然后将偷得的“赃物”平分了吃。每偷到一点东西,孩子们总会得意非凡,觉得自己身手敏捷,来去不为人知。等后来就会明白对于中秋夜的“毛贼”,人们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发出点响动惊走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也喜欢棕子飘香的端午节,但我更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按照风俗习惯,人们在这一天要吃月饼,表示团圆的意思,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年中秋节,妈妈带我去超市购买节日商品,超市里人山人海,人们都在争先恐后的采购,货架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味道一应俱全,我和妈妈买了许多月饼带回家。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院子的小桌旁,桌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当然也少不了中秋必吃的月饼。我们一边吃一边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明白了人们中秋为什么要赏月祭拜,还要吃月饼。这时我看见月亮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我高兴的叫起来,“月亮出来了。”只见一轮圆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中,慢慢地月亮像跟我捉迷藏似的,躲进淡淡的云层里。我问妈妈:“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妈妈说:“那只是一个传说,等你长大了,掌握了科学知识,乘上宇宙飞船到月球上去探索。”听了妈妈的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争取当一名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家。

啊!我爱家乡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中秋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天依旧很蓝,海依旧很宽;阳光依旧刺眼,那一轮明月下的家乡,依旧在我心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连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诗,简单易记,但每每念起,总勾起我思乡的无限情绪。我的家乡并不是什么着名的旅游景点,但是我还是很爱很爱我的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除了春节或者是什么比较重要的节日,否则我会老家的机会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每年我回去的次数也就两三次。回去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就马上回来了。每当我坐在车里,看着我的家愈来愈远,愈来愈小,直到房子变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头。

我从小跟着父母来到厦门念书,那个时候还觉得离开家乡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书,多好啊。但是渐渐长大了,开始懊悔那个时候我的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弃生我养我的家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家人们回老家时,每个晚上我和姐姐们都会坐在三楼的阳台,聊着天,别提多兴奋了。我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很美很美。那个时候,我们总会在阳台那,聊上整个黑夜,不开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有时候会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这片土地,我就不会对这一片厚土有这么一份特殊的热忱。如果我的亲戚们中的一部分不是农民,也许我也不会将“粒粒皆辛苦”诠释。如果…

感谢这些如果,没有这些如果。

很多人都觉得农村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好,甚至有的人会嫌弃那里。不过,别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热爱那片土地。有谁曾想过,如果没有你们所说的这些“土农民”抑或是“乡巴佬”或者不好听的词汇,没有这些你们口中的社会阶层的人民,你们吃什么喝什么。没错,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也正因为他们处于底层,所以他们撑起了这个社会。甚至有人骂粗口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说别人是“乡巴佬”,但是你们所说的“乡巴佬”真的是那些为人民服务而默默不问的人们么?他们不是“乡巴佬”,他们是这个社会上最最无私,最最高尚的人!他们的心如同月光般纯洁、无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谓的“高阶层人民”,他们在社会上久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世俗一点一点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颗肮脏的心。

一轮明月,照亮我的家乡,照亮他们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中秋节风俗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的月饼总是给我甜腻但有时又会很想吃的感觉。在淮北市区的周边农村,最好的月饼不是商场超市买来的诸如现在出现的香辣牛肉味的各种馅料的月饼。而是最传统的五仁,手工制作的五仁,我们现在说起来很不喜欢吃的五仁。

旧时每年的中秋,总是还像过年有压岁钱收有新衣穿这样带着浓厚的节日味道。

这边的传统不如说是传统的月饼烤炉。就是家里的女人带着孩子,买来诸如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还有牛皮糖,花生油面粉等制作月饼的必需品。去乡里乡亲或者邻村加工月饼的地方,亲手制作香喷喷色泽金黄的月饼。负责加工的月饼的阿姨、师傅一边和母辈们唠着家常,一颗颗月饼就在手下漾出花来。

传统制作月饼是用一个木制的模具。妈妈和小姨曾亲手教过我,将均匀包裹着各种果仁的面团满满的塞满模具,然后用力在桌子上灵巧的拍出一个“啪”,慢慢把模具拿开,如果拿捏得当,一个连上面字迹都清晰可见的月饼就成形了。

一家人一起制作月饼是中秋的一部分。记忆中总是妈妈和阿姨们在将牛皮糖、核桃仁切碎时塞一块到在一旁馋嘴的我嘴里。

然后便是烤制。将月饼一个个整齐的搁置在一块巨大的长方形铁板上,几个人合力把它平放进巨大的、用红砖垒成的炉子里,下面烧着旺旺的木柴。月饼慢慢烤熟的香味儿会漂的很远很远,烤制月饼的时候周围总会围着像我这样的一群小孩,一边好奇的盯着师傅在根据月饼的色泽掌控火候,一边急切的等候着自家的月饼可以快快的做好,第一时间拿几个在小伙伴们一起尝尝,那时的月饼总是搁置了几个小时,还是留着火炉里带着花生油香味的余热。

中秋节快要到了的时候,各家都是要要走亲戚的。我有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六个小姨还有一个最小的舅舅。而我的爸妈都是奶奶家外婆家的老大,而叔叔阿姨们都渐渐各自成家,所以阖家团圆的日子各家的小孩子聚在一起就热闹非凡。

中秋节那天天将黑未黑的时候,爸爸就会帮我拎着好多好多酒还有月饼,沉甸甸的,走一段路敲开大奶奶家还有三奶奶家的门,给她们送去这份礼物。这个时候的她们总是很开心,挽留我留下来吃饭。

最后是要到奶奶家的,叔叔姑姑还有我的哥哥堂弟堂妹都会来。一家人将吃饭的饭桌搬到小院子里,吃完饭的时候,爷爷总是拿出每年都会给分给我们的超大石榴,我们一家人围着饭桌,吃几块月饼,听爷爷给我们讲叔叔爸爸们小时候的事,讲小时候爸爸带着叔叔偷摘人家的杏子从树上摔下来,讲叔叔有一天离家出走只是因为看了李连杰的电影想出家当和尚,讲曾爷爷在村子里埋藏的至今还未被找到的几杆枪,讲以前村子里被挖出来的一罐银元,讲爷爷自己年轻的时候用几把斧头成功敲击发射的一颗子弹。

过去的时间即是传统,这样传统的中秋永远在记忆中鲜活,笔记笨拙,道不出十之一二。现在在学校,也已是有几年不曾动口吃一口月饼,今年不能回家,便希望家乡的亲人能和我在心里一起吃一口月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中秋,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吃月饼、赏月。可是却充满了趣味,也充满了欢乐。

我的家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家乡的每个人更是淳朴善良。每到中秋节前夕,街上几乎每家店都在买月饼。圩天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凡。整个市场就像一锅沸腾的水,这边“妈妈,我要吃水果 味的月饼!”那边“香香甜甜的月饼,快来买啊!”小贩的吆喝声盖过了孩子们的叫囔声、顾客的还价声。

孩子们选月饼是很仔细的!首先看外包装,一定挑好看的,因为觉得外表好看,味道一定好,也许事实并非如此;其次,挑形状好看、字样清晰的,那些形状不好看,字样被挤坏的月饼只能靠边站 了。

买回家以后,看着香香甜甜酥软的月饼,真想咬上一大口。可是不能!到了中秋节那天,早晨七点多,各家点蜡烛,放鞭炮,再供上月饼。老家人信佛,任何东西都要先让菩萨和灶神先吃,就连每 天早上的饭,都要放一碗咋灶上,叫做“菩萨饭。”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终于可以吃月饼了!可是看着手中的月饼,又舍不得吃。一般老家人喜欢买一块大的月饼,午饭和晚饭过后,再切着吃。

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每年中秋节都是买两三块大月饼,午饭过后,切开再端上桌。为了吃月饼,我总是饭吃少少的,就连最爱的粉皮和粉干也是如此。端上桌的月饼,切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块。而不 懂事的我,总要左右端详,仔细对比,把最大、最好看的那块挑走。而外公外婆则笑而不语。

晚饭过后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了。大家围桌而坐,赏着周围的月亮,一边嚼着酥软的月饼,一边玩各种游戏。猜谜语、品诗文、捉迷藏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还有讲故事、老鹰抓小鸡……阵阵欢 笑声此起彼伏,连天上闪烁的星星也注视着我们。星星、灯光、月亮、楼房、青山、果树……这一切,汇合成一支无声的小夜曲……

如今,我已有三年没在老家过中秋节了。真的好想在家乡和伙伴们一起过中秋,一起在月亮下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到了,对小孩们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吃月饼吧。可对于我来说,最留意的却是那一轮月亮。

抬头仰望星空,最显眼的则是那一片漆黑。今晚的夜空,寻不到一颗星星,转过头来,发现的却是那一轮明月。在这个黑暗无垠的夜空中,它是最亮的那一个;在今晚的夜空中,它成了主角,虽然没有星星的伴舞,它仍然是最美的;在寥寥宇宙中,它用力的绽放自己的光辉,照亮大地和夜空,它不曾放弃,不同周围的事物一样,它不畏黑暗,它努力地尝试用自己的光明去战胜黑暗。想到这里,我便想起了自己,在学习中,自己常常是粗心大意,碰到难题就不爱思考,考试成绩不够优秀,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看着这轮明月,心想:我怎么能这么软弱呢?我应该要像明月那样,不要惧怕眼前的黑暗,只要不断努力,还怕发不了光吗?我点了点头,望着那一轮月亮说:多么明亮!

在我家附近,传来阵阵的鞭炮声,周围的邻居们都在热闹的庆祝这一天的来到。我望着自己的家人,爸爸在看书,妈妈在和邻居聊天,弟弟忙着复习功课。而我,却单独的望着这轮明月,感到一丝冷清和哀伤。想想那轮明月虽是那么的明亮,却又是那么孤独的悬挂在那高高的夜空中。这一轮明月照过长城,照过黄河,照过多少人的美丽与哀伤啊!他悲凉如水,纯洁如山花,让思念与等待沾满泪水。母亲望着月亮,盼望着远在他乡的儿女们早日归来,老人望着月亮,回忆着年轻时的种种事迹……月亮扮演着另一个角色,那就是人们思念的寄托。在某一个黑暗的角落,也会洒满哀伤的月光。

今晚的月亮,明亮的夹杂着一丝的哀伤,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伴我在人生的茫茫黑夜寻找方向,不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