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敬业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汇编20篇)

道德,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无生命可言。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448

作文

177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200字

全文共 1970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力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于家庭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发育障碍的特殊孩子,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自闭症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快乐成长,家长更是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社会压力和生活煎熬。那种煎熬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孤独症,后来才知道孤独症国际通用说法叫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还找不出准确的发病原因,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有效手段,前景比较暗淡。我的心情随之也黯淡起来。我能给孤独症孩子和孤独症家庭做点什么呢?于是,写了一首歌。歌写好了给谁呢?这时,吉林通化的刘丛凤来了。她就是一个做孤独症的专门家,为了做孤独症她几乎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是这个地区做孤独症的第一人。也因此我认识了我国做孤独症的第一人——田惠萍。

田惠萍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曾在四川外语学院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任教。期间,她被公派到德国留学两年。1993年3月创办中国第一家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公益性组织—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任所长至今。曾荣获中国国际交流学会及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颁发的“展望奖”,曾被美国《读者文摘》(亚洲版)评为“今日英雄”。

她还是中国“心盟”网络组织的发起者,作为全国最早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先驱机构的创办人。

有报道说:20多年前,当4岁的儿子被确诊患上孤独症时,田惠萍几近崩溃。这种病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存在,直到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凯纳才提出这一概念并确定下来。由于儿子是中国第一批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患者,田惠萍也是十分茫然,连她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孩子无法再跟正常人一样去上幼儿园,更不可能达到学龄后去读小学了。“不仅是孩子,作为母亲,我也将跟孤独症长期共处了。”

1993年,田惠萍从重庆来到北京。当时她只有一个信念,要办一所学校,要把像儿子一样的孩子都收到自己身边。几个月后,中国第一家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公益性专业机构——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

她估计,孤独症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八到九。而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估算,我国有10万精神残疾儿童,其中绝大多数为孤独症儿童。而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孤独症患者,国内达数百万之多。

孤独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因此医学上并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通过专业性训练有些症状可以明显改善,但疾病将伴随绝大多数孤独症患者一生。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社会服务NGO。由于缺乏政策性支援,很多NGO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是经济压力和技术压力。后者突出表现在怎样提供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的优质服务,如何培训教师等方面。

2005年,在德国米索尔基金会的资助下,通过一系列行业培训活动,由星星雨发起成立了“心盟”孤独症网络。田惠萍说,心盟的使命就是通过资源整合、行业建设和权益倡导提高成员的服务能力。目前,其成员近60家,遍布全国各地。两年来,已组织过11次能力建设培训,6次教师培训,组团赴德国访问1次,资助4家机构完成战略规划。

田惠萍是个理想主义者,正是患病的儿子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完全有意义的转变,“走向了一条更有价值的路。”现在,田惠萍的孩子每周一到周五在一家成人智障专业机构接受训练,“虽然他还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症患者,但生活得很好。”

2009年,通化的冬天格外寒冷。田惠萍突然来到了通化。她要为通化市的孤独症孩子和孤独症家庭、孤独症工作者尽心出力。那些天,她和她的伙伴吴良生,冒着风雪,一场一场地报告,一地一地地辅导,匠心独运,苦口婆心,诲人不倦,精诚所至,让通化人很感动。

作为当地孤独症爱心协会的名誉会长我有机会和她有了较多的接触。论起来,她稍稍大我一点,但看起来她更显年轻一些。她是一个一见面就能给人十分深刻印象的人,是一个听着十分骇人但一接触就能融洽相处的人,是一个有经历能够看轻一切的人,是一个不知天命,不知疲倦,不畏艰险的人,是一个啥都想知道、都想尝试的人。它特别的爱说能说。在我主持的座谈会,她自己就能说上几小时。

那些天,她在通化电台逗留的时间最长,参加通化电台组织的媒体座谈会,做客安琪的《百姓说事》直播间,接受通化电台名牌栏目王燕的《百姓访谈》。我们之间的交谈广泛而有成效。她对通化的文化历史饶有兴趣,她对通化的风土人情,情有独钟,因而深得通化人的喜爱。

临别我给她总结了六个“不”,这就是,不辞辛苦、不避风寒、不知疲倦、不耻下问、不辱使命、不畏艰险。

六个“不”远远概括不了她做人做事的风格、风范,但通化做孤独症的朋友都愿意记住这六个“不”,因为这是田惠萍在通化的一个写照,也是我和田姐友情的一个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道德模范观后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6日晚8时,CCTV-1播出了“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市信访局通知干部职工在家自行收看,大家无不热泪盈眶、感受良多。

“ 百岁老兵”王福昌、“板凳妈妈”许月华、“氢弹之父”于敏、“最美孕妇”彭伟平、“最美女孩”周美玲……一连串平凡而响亮的名字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颁奖典礼结束后,广大干部工纷纷把观后感传来,以下将广大干部职工的观后感归纳一二。

所感所思之一:在这个物欲横流、经济大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道德的力量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人,并将代代相传,这种力量是势不可挡的。道德模范为什么能感动人?因为坚守道德这块阵地,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和时代所需。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信仰和诚信上的制高点,而法律则是一个底线。人们关注这个典礼,不光是关注典礼的本身,更是关注这个社会的道德制高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坚守住这块阵地。

所感所思之二:金汉路遇匪徒抢劫一对母女,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是我们想起曾亲眼看到身边的扒窃行为、偷盗行为,也曾遇到他人的紧急求助……但我们又是否曾犹豫不决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亦或担心自己因此遇到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当我们在抱怨社会治安差时,抱怨生活的安全感逐渐缺失时,我们不应将责任一味地归咎于政府、归咎于公安、归咎于社会,匡扶正义、守护平安应该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共同义务。只要你、我、他能齐心协力站出来,肆意的扒手、小偷休想猖狂作案?犯罪分子怎敢目无法纪?其实,守护他人的平安也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平安,帮助他人的一时之需也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善良之门。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弱小,但很多人的力量聚集到一起,将成为一股强大的正气洪流。

所感所思之三:弘扬时代主旋律,是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普通群众的眼里,世风日下和少数党员干部的诚信缺失和渎职腐败有很大关系。党员干部是这个社会正气的践行者与模范带头者,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行动起来了,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面,群众就会自觉的跟上来,社会风气就会好起来。

所感所思之四:现阶段,我们要加大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让我们的同龄人,更让我们的下一代牢记道德之光。道德模范让人们看到了良知的希望,点亮了人们追寻美德的灯塔。相信通过党的领导、政府的牵引,人民的努力,温暖会流进每个人的心田,火炬永远不会熄灭,传统美德代代相传,道德模范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率先垂范 引领先锋作用——张建友

2021年7月3日凌晨1点多,中方镇塘家田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极端天气,狂风四起,洪水肆掠,导致村内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村352户村民中,受灾农作物达200多亩,部分农作物直接被淹没;村级公路受洪水冲刷多处断裂,无法通行;强风摧力设施,供电中断;通讯信号无法联系外界;

部分村民房屋倒塌……

风声、雨声、喊叫声,声声紧急,塘家田村张建友同志,按照村部拟定的应急预案,随即召集全村在家党员、年轻人一起开会,深入研究救灾具体方案。他把党员分为第一梯队、年轻人分为第二梯队,各队由一名村干部带队实施紧急救援。全村受灾群众达到500多人,特别是坨田湾组、力子冲组、岔路口组等最为严重和紧急,在通信中断、通路受阻的情况下,张建友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想方设法把灾民安全转移到村部,坨田湾组村民潘盛梅家里房屋面临即将倒塌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但她死死不肯离开那破旧的老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张建友奋不顾身把她背出危房,安置到安全地带,才侥幸躲过一劫,保住了一条命。

此次特大灾害发生后,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始终奋斗在抗洪救灾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走访了200多户,转移了37人到村部,从半夜到第二天晚上九点多只喝了几口水,一直走在洪灾一线,没有造成一名群众伤亡,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张建友是一名预备党员,他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共产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物事迹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抗洪救灾人物先进事迹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1、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虎泉站值班站长——江山。

___年7月5日晚至6日,武汉迎来梅雨季最强一次暴雨袭击,面临外洪内涝最艰难的时刻。强劲的降雨致使武汉地面交通一度陷入瘫痪,轨道交通则在此刻担负了起城市运输的重担。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7月6日一早,作为站区防汛抢险小分队一员的江山一接到支援武昌火车站防汛抢险电话后就立刻动身赶往现场,但此时江山所住的南湖片区也发生了严重淹水情况,根本无任何交通工具可以出行。见此情形,江山没有抱怨、没有推脱,二话不说的直接从家开始淌水行走。最终,江山在淌水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后于7:30分赶到了4号线武昌火车站,并没有片刻休息地立即加入了抗洪防汛工作中。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江山同志一直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觉悟水平,树立起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江山同志都时刻铭记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身不正则令不行,在立足岗位的同时,竭力带领身边的人共同前进。

2、6月中旬以来连续不断的降雨,山洪爆发,道路阻断,南平地区进入了防汛抢险的紧急状态。

在抗洪抢险保通信的战斗中到处都能见到一个“瘸子”的身影不断地穿梭在抗灾抢险的第一线——他就是省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移动松溪分公司建维中心主任潘佐健同志。潘佐健同志在邮电分营前因工伤造成了大腿股骨骨折,目前两腿长短相差约4公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人们习惯把他称为“瘸子”,是一个伤残七级的残疾人。

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小潘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一方面要积极筹集各种抢修通信材料和备品备件,另一方面又要负责调集抢修队伍,制订抢险方案,亲临故障现场指挥解决各种线路障碍。为确保公司通信畅通,近十几天来他没有安心的吃过一顿饭,也没有安稳的睡过一个觉;在险情发生时,大家总能在第一时间内看见他拖着伤残的左腿出现在抗灾的现场。

6月18日下午16:36分,由于山洪暴发导致汉福国干南平至建瓯光缆被毁全区除延平外通信全阻,为了及时抢通被洪水毁坏的线路小潘带领大家一直寸步不离地守侯在主机房进行调测,连续工作了9个多小时,直至19日凌晨零点35分抢通恢复通讯。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已是深夜1点多钟了,大家饥肠辘辘,这时大家才发觉晚饭还没有吃呢。

潘佐健同志就是以这样忘我的工作精神,积极奔赴在松溪分公司各抗灾抢修的第一线,哪里基站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线路损坏,哪里就出现他指挥的声音,他就是以这样一种朴实的精神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他以坚守和奉献成功诠释了移动人的“责任”和“卓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物事迹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观后感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日,我观看了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各位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着我,特别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关头仍不忘工作、与死神相搏斗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命垂危的林院士宁愿放弃治疗也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了多工作哪怕是一秒钟,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不愿躺下来,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再也没法工作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人啊!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还是实现个人价值,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恪尽职守,在提高自己职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祖国。我们应以林俊德院士的精神为镜子,时刻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有信心、决心。

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走到人生尽头时,已经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也有资格这样说一声!向令人尊敬的前辈致敬!

于是,转身,抱起毯子,迈出了房门,走向母亲,轻轻地为母亲盖上。

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不过是低头的瞬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过是迈出房门的那一步,而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人物作文合集事迹

全文共 2507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一)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二)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是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三)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颁奖典礼》终于在201*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人物作文素材解读与运用——王石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我喜欢的卡通人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误区一:将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作为写作内容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人物的优秀事迹有的在有关书籍上记载过,有的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宣传过,如果考生再以他们的事迹作为构思文章的基础,显然是无法获得理想的分数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这些材料已缺乏新鲜感,难以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其二,与那些专职文人写过的同类文章相比较高低立判;其三,此类文章属于复述故事类文体,它与自主构思写出来的文章既不是同一回事,也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规避策略:1.尽可能不选这些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作为写作素材。2.如果非写不可,可选其不为人知的一个典型侧面来写。3.可把新闻稿中报道过的先进人物的基本素材作为框架来构思,因为新闻稿中报道的仅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它没有动人的情节及感人的细节描写,考生可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进行构思再创作。如果从这些方面入手,既保证了材料的典型性,又保证了材料的新鲜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观后感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为聆听道德故事,感受榜样力量,致敬道德之美,汲取向上力量,临沂汪沟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观看学习活动。让大家进一步感受道德模范们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在新的一年给自己和家人满满的正能量。

教师们观看道德模范故事,学习不畏艰辛、义务守边的阿迪雅;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的黄文秀;“英雄机长”刘传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等,学习道德榜样,树立高尚师德,汲取有形正能量!

学生和家长们也一同观看节目,道德模范的真实事迹和名家演员的精彩表演感人至深,让人心生敬佩,真情礼赞,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道德最美的种子,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最美家庭。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全校师生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一次精神的洗礼。节目观看完毕后,家长们和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全民教育,也是一场深刻的家庭教育。新的一年已经开启,学校将继续引领全体师生、带动家庭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榜样、争创道德高尚的社会新风,用榜样的力量,踏步文明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向道德模范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一)

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二)

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道德模范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最美孕妇彭伟平、人民教师陆荣飞,他们可谓新时代道德文明的典范,在危机来临,关键时刻,置生命于不顾,毅然决然地担负着救助危难的使命。其舍己为人的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值得我们广泛学习。“十佳公仆”和“道德模范”表彰报告会,是对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表彰,是对他们高尚情操的一种激励,更是对社会正气的大力弘扬。

有人说,这是一个道德严重滑坡的时代,经济社会的急速转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变得暗淡与消失。城市越来越大,大厦越来越高,而人的心却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人性的美好被功利淹没,道德的光辉也因势利而遮蔽。不容否认,我们的社会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人性的阴暗、道德的沦丧也在某些时刻不经意间暴露。但是,我们却绝不能一叶蔽目,只见黑暗,不见阳光,因为社会上还有诸多美好的人与事,这些常常令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最美孕妇彭伟平、人民教师陆荣飞的英雄壮举,让我们坚信道德的力量,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阳光,而这阳光将照耀人心,长久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诚然,“道德模范”的产生有其关键性事件,并不是每人都可以碰到,具有偶然性的因素。但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高尚的举动,却是要以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基础,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保障。道德模范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高尚举动,正是其长久道德自我约束下的无意识行为。而这也是我们学习道德模范的重要内涵。

学习道德模范,并不是学习其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学习其高尚的情操。每一位市民都要立足平凡,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件小事,给他人带来方便,为自己带来快乐。只要我们本着“人人献出一点爱”、以诚待人、以和为贵、以善为美,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学习道德模范,也不是抽象而孤立的。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而榜样也绝不仅限于彭伟平、陆荣飞。“宿州好人”是榜样,“十佳公仆”是榜样,“先进典型”是榜样,我们身边的优秀人物更是榜样。对于生活中的先进典型,我们需要建立长效的表彰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广泛弘扬先进精神,积极营造“人人学先进,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学习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道德模范的事迹让人感动,先进典型的精神让人鼓舞。然而,我们却绝不能限于感动上,而要真正行动起来,学习典型,争当模范,这才是表彰报告会真正的价值导向。

向道德模范们致敬!向模范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郭小平,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颁奖词: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全文共 35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段人生,不同故事,皆为净化灵魂的精神史诗,如一首如歌的行板,悠扬抒怀的大爱,缓缓地流入心田,滋养心灵。感动之中,有无名之火:该是政府的责任不应由弱势的个人凭爱心去承担。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视频:在央视播出,一位位让国人感动的面孔亮相荧屏,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催人泪下。其中,第一个出场的便是在南通家喻户晓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一身旧衣、肩背微弓、满脸风霜……老人踏着红地毯一出现,就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吴锦泉,一位88岁高龄却仍在坚守老手艺的磨刀老人,而更可贵的坚守,则是数年如一日,将磨刀积攒下来的一枚枚硬币,捐给灾区和慈善机构。他每月生活费不过300元,而捐出的善款却超过了4万元。

吴锦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

【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今晚,磨刀老人的善举“感动中国”

今天8时不到,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委会议室,数十名电视观众就早早地围坐在吴锦泉身旁,观看央视“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况。此刻,这位普通的农民不仅是观众中的主角,更是央视荧屏上的主人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颁奖盛典的开场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背景是老北京胡同。主持人白岩松和老人在街角相遇了,开始讲述他的爱心故事。

老人踏着红地毯第一个出现在屏幕中,敬一丹充满深情地宣读“感动中国”给老人的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当屏幕中的吴锦泉高高举起水晶奖杯接受致敬,小小的会议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老人却一如平常地谦虚:“我做的这些事很小,人们却给我了很高的荣誉,让我很感动。”

荣誉,对老人来说,是鼓励和认可,但更是一种责任和鞭策。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吴锦泉的家时,他推着装有窄条凳、磨刀石的自行车才刚刚做生意回来。“春节用刀多,生意好做些。这不,今天早上就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磨刀。”吴老说。

1月下旬,经过民主推荐、网络投票和最终评议,“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最终从22名候选中人推举出当选人物,吴锦泉高票入选。受中央电视台之邀,23日,老人推着他的磨刀行头走进央视演播厅录制今晚播出的节目,并捧回了沉甸甸的心形奖杯。但回到南通,他便把奖杯小心翼翼地锁进木箱后,每天依然冒着严寒,骑着老旧的自行车,踏行几十公里,走街串巷磨菜刀、剪子。三块、四块地小心积攒着零钱,储存进他的慈善梦想中。

每月仅花300元,他却捐出4万多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后第四天,南通红十字会募捐点,一位衣着陈旧的八旬老人走了进来,将随身携带的布包向募捐台上一倒,一堆硬币“哗啦啦”地倾泻出来。“我是一名党员。四川受灾,我心里很难过。这是我磨刀挣的钱。虽然我今年已经80岁了,但我身体还好,还能挣钱。这点心意捐给灾区人民。”

这名老人便是吴锦泉,一位走街串巷靠磨刀赚辛苦钱的手艺人。当天,他向四川灾区捐出了1002元。“我力量不大,否则还能多捐点。”握着空空的布袋,老人满脸歉意地说。

汶川地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心,让吴锦泉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他,要做这种力量的传递者。

磨刀,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从62岁退休后操起磨刀旧手艺,吴锦泉送走酷暑、迎来寒冬,坚持了已26年。

“锵,锵锵……”在南通市港闸区一带,居民们只要听到清脆的“吊金龟”声(六片铁板串成的敲打器具),就知道是磨刀老人吴锦泉来了。接过居民送来的菜刀、剪刀,吴锦泉停下车子,支起窄条凳,摆好磨刀石,弓着腰,一丝不苟地磨了起来,“老人家的手艺特别好,我服装厂的剪刀都是送来给他磨。磨一次能用一年,价格还便宜。”港闸一家服装厂老板张郭平说。

从起初每磨一把刀收几毛钱,到现在不过三四块钱。吴锦泉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每天仅赚着几十元的微博收入。他生活十分简朴,青菜自己种,几乎没买过新衣服。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过300元。他省吃俭用,却将磨刀积攒下的微薄收入,以及政府颁发的慰问金、奖金慷慨捐了出去。

孤残儿童需要帮助,他将1000元政府慰问金和316元磨刀收入捐给了红十字会;玉树地震第二天,他就蹬着自行车向募捐点捐去1000元;舟曲泥石流,老人又捐出一大堆硬币,共1001元;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筹建,他捐款3000元;雅安地震,他又将两大罐硬币捐给了灾区,近2000元……哪里有困难,哪里总能看到吴锦泉步履匆匆的脚步。近年来,吴锦泉共向灾区、孤残儿童、贫困家庭捐款达4万多元。

榜样的力量,满城爱心如泉涌

4万多元,对于那些大慈善家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靠磨刀为生的近9旬老人吴锦泉来说,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的善举,一次又一次感动着社会。但他更像一盏烛光,召唤着无数胸怀善意的爱心人士,也感染了满城爱心犹如泉涌。

有吴锦泉为榜样,老人所在的五星村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吴锦泉带头捐款3000元,还发动儿子捐款。村里的15家企业也自发捐出了3万多元,就连一些普通村民也加入到爱心捐献中来。目前爱心社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向伤残、重症、贫困家庭发放救助款1.4万余元。“更多的人不一定向吴老一样去捐款,但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做贡献。他给村里带来一种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家庭。”五星村党总支书记褚君芳说。

2012年,南通市红十字会还创建了“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吴锦泉个人捐款3000元,截止目前,基金已收到各界捐款15万余元,惠及60岁以上的特困老人、困难环卫工人、困难农民、贫困学子等人群。“磨刀老人”也被注册为江苏省首个公益商标。

就连吴锦泉踏着自行车外出磨刀时,人们也都认出这位就是用微薄收入慷慨行善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不少人在磨刀时,特意给老人一张整钱:“吴爹爹,不用找了,我们都知道你是在做好事,挣的钱捐给了困难人群。你也算帮我捐一点。”对于这样的好心人,吴锦泉心里感动着,但他一定让人写下自己的名字,代为捐赠。

“我是一个磨刀的,也是一名慈善大使。通过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成为有爱心的人。”吴锦泉说。如今,他是南通年纪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我要活到老,磨到老,捐到老”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港闸区五星村。村里大多数人家洋房耸立、生活富足。但来到吴锦泉老人的家,却让人有些心酸。三间低矮的旧瓦房修了又修,老人已住了40多年。旧桌椅、旧被铺,家里几乎没有新的家具和值钱的生活电器;走进厨房,没见到半点肉丁,半只吃剩的煮山芋老人还不舍得扔;老人身上的衣服,还是补了又补的旧物。穿的黑裤子已经有39年了,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

物质生活寒酸,但放眼四周,墙上一帧帧老人获奖或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以及一块块奖杯,又填充着老人的精神世界,富足又让人敬仰。吴锦泉先后获得中国好人、中国公益良心奖、省道德模范等荣誉。“去年老伴去世了,就我一个人,吃自己种的菜,也花不了多少钱,能存下来多少,我就捐多少。”吴锦泉说。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告诉记者,那是他2012年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楷模”荣誉时,在中南海接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接见。当时他对总理说,自己要磨刀磨到90岁,做好事做到90岁!“现在政府接我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听力都很好,身体没问题。现在我要说,我磨刀肯定不止90岁,我要活到老,磨到老,捐款做好事到老。做点好事,这辈子的最后几步路也走的舒坦。”吴锦泉说。

继入围201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后,吴锦泉又入围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央视发起网络投票以来,他的事迹感动了国内外无数观众。1月19日网络投票最后结果显示,吴锦泉共得票近300万票,在22名候选人中位居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我观看了10月1日晚上播出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晚会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环节。每个章节采用播放电视短片,现场访谈、歌曲舞蹈、朗诵颁奖礼致辞等多种形式交替进行,诠释了震撼心灵的道德之美,让我们走进了感人事迹后的他们。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高淑珍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了“炕头小课堂”;天使何玥捐献器官延续了三个人的生命??他们有着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但平凡的背后,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我们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是他们的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人间。

曾无数次被感动的落泪。特别是杨小玲老师的事迹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做为一名普通残疾人舞蹈教师,却培养了那么多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而且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杨小玲老师从教22年,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称号。并且开创了一套用鼓声、气息传递节奏的教学法。

在义务指路的老爷爷身上我明白了人要热心,也知道了为人民服务是快乐的事。在刘子元身上我学会了看见别人有困难就帮助,如果不帮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我还明白了只要别人有需要就要伸出援助的手;在赵国强生身上我明白了看见有让自己打抱不平的事时,就要拔刀相助,因为自己不是自己的,而是全世界的,我们都应该有帮助别人的一颗心。

愿在他们的带动下,每个人都能够高举“道德”这面精神大旗,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让道德的力量去温暖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抗日英雄人物事迹马本斋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ming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岗敬业模范事迹材料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xx一个80后组工干部的代表,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对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他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

敬业奉献,是他的组工情怀

组织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的应对临时任务,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过。

春节期间为摸准全县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他和同事连续奋战一周,起草调研材料,当家家户户团聚时,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早已把过节忘在了脑后。妻子分娩,他在加班,医生说:“他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家里装修房,他白天上班,晚上打扫家,邻居抱怨:“半夜吵得不让人休息”……逐渐地,家人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直至现在为了给他腾时间干工作,都习以为常的支持他。

年初,xx接任研究室主任,面对工作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他经常贪晚起早甚至通宵达旦地加班,从不叫苦叫累,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勤学肯干,展示了青春活力

从事信息工作以来,他就把搞好宣传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通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短短三年他从一名帮忙干部,转变为业务骨干、科室主任;从进部之前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

不管写什么材料,要写就写精,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是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钻研、踏实肯干的热情,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来,撰写信息2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2篇,其中《中组部组工信息》采用4篇,省、市委组织部内刊采用35篇,23篇文稿在《中国组织人事报》、《河北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新闻网等报刊和网站刊发。8篇党建经验做法被省电台、市电视台报道。特别是中央创先争优简报刊发的《康保县创建“四个窗口”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6篇信息受到县委书记批示。

起草的文件、讲话等材料达60多万字,撰写的创先争优活动、党委换届工作等汇报材料多次受到中组部、省、市组织部领导的好评。积极参与了北京市大兴区流动党委组建、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委赴康考察、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多起大型活动的策划,特别是参与组织的“对标右玉建设坝上生态强县”专题活动,受到了省、市组织部领导的批示肯定。在村官联谊会筹备、村官刊物《青春印迹》创办、组织系统调研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严谨正派,是他的律己准则

组织工作的程序就是原则,缺少哪一项程序,往往就容易在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始终牢记和模范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个严禁”,把公道正派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和落实在工作生活中。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我为组织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道德模范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道德模范。这个城市有了他们才更加美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洗却了心灵的污垢,诠释了道德的真谛。

我就认识这样一个人。这位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的特等发明奖。

年过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袁隆平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袁隆平告诫助手们:“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他要的就是抢占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袁隆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世纪的第一年,超级稻首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顺利实现。

袁隆平同志等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百折不挠,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轨迹——记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李丽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迷途孩子眼中,她是打开心锁的钥匙;在失足浪子眼中,她是引路回家的航标;在志愿者眼中,她是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姐;在亲朋好友眼中,她是历经磨难却始终微笑面对的强者。

她就是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丽,一个在轮椅上书写爱的人。今年47岁的她,创办了衡阳市“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帮助百余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为近万名学生树立自信;她深入学校、企业、社区、监狱,义务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听众达10万余人次。她的善行使20多万人获得心灵的洗礼。

因患小儿麻痹症,7岁之前的李丽从未站起来过。8岁开始,在经历了40多次痛入骨髓的手术后,李丽终于拄着拐杖站了起来。然而,40岁那年,一场车祸,再次让她回到了轮椅上,身上留下了270多道切口和6块钢板。

李丽没有被不幸打倒,而是坚强地面对人生。她在日记中告诉自己,要“把挫折当存折,把苦难当享受,把失败当财富”。

2003年5月,李丽自强不息的经历深深打动了衡阳雁南监狱的干警,他们邀请李丽给服刑人员作报告。“你们被自己的心结囚禁,我被自己的身体囚禁。”推心置腹的一番话,李丽“走”进了2000多名服刑人员的心中。她和他们分享自己的苦难人生和奋斗经历,许多曾经杀人越货的汉子,在这个孱弱的女子面前流下了眼泪。

后来的日子,服刑人员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李丽一一亲笔回复。除了写信,近年来,李丽还接听电话1000多个,寄送书籍500余本,先后帮52名刑释解教人员找到了工作。在她的影响下,郴州监狱的服刑人员成立了以李丽名字命名的志愿团爱心基金会,已为社会特困人员捐资5000余元。

在服刑人员的信中,李丽发现他们由于家庭教育出现严重问题,心灵的天平在年少时就已过早倾斜。2005年春节刚过,李丽毅然北上求学,用近1年的时间,认真学习了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并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回到衡阳后,她创办了公益性机构“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致力于帮助迷途少年。如今,工作室已积累辅导案例200余个、“家庭教育辅导手记”20多万字,还吸纳爱心志愿者240多人。

在付出爱的同时,李丽也收获了爱。她先后获得2005年度感动湖南十大新闻人物、2007年湖南省学雷锋标兵、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

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属于李丽的颁奖词这样写道——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几个月前,当镇领导说要评选镇道德模范时,我觉着好迂阔,认为在现在社会里,这很可笑。现在,我却改变这一想法。

现代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忙于追求自己的物质生活,往往忽视一些更宝贵的东西,或者说被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蒙蔽了双眼,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

可是,对和谐美好的社会的向往是人类恒久的梦想!而再丰富的物质社会如果没有美好道德的流动,那社会就是一座冰冷的孤城!有时我想,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消失,只

留我一人,那会是什么样子?让满城的人都对你冷脸相对,一言不发,又会如何?想一想简直不可思议!所以,世界需要温情、亲情、友情、爱情,需要各种各样的感情,需要责任和担当,需要规范和约束,需要自律和反省。

道德人物的背后故事是他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的。也许他们很平凡,但是任何有生活经历的人都能理解他们的伟大所在。有一些很小的事我们从没做过、从没想过、从不屑做,这折射出了我们的势力、市侩、浮躁。

我想伟大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一颗朴实的心、平凡的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这样的名人轶事我可是见了听了不少,都可算是美谈了。作为读过几年书的人,教育他人的人,不更应该把人做的更朴实、真诚一些吗?

叶鹏教授在任校长时图书馆草地图案是:要把人字写端正。后来他退了新领导上任,草地图案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听起来意味深长,但都不错!不过根据现在的时政来看,“做人”追求的是精神文明,“发展”好像更物质化一些。

我很崇敬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不随波逐流媚俗的人!比如屈原、鲁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朗读者》人物事迹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敦煌女儿”樊锦诗

人们叫她敦煌女儿,可她生在北平,长在上海。25岁那年她前往大漠深处,守护国宝54年,发表论著百余篇,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只是为了与莫高窟的千年衰亡之命搏上一搏!

2014年,樊锦诗筹划30余年的“数字敦煌”档案落成,它的实现,宣告了莫高窟的消亡,从某种意义上,永恒停摆。敦煌莫高,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季羡林先生极力称赞,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上,也曾这样评价:“莫高窟以非凡的远见,展示了有效的遗产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护遗产地的价值,树立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形象。”

樊锦诗的心全部献给了敦煌,献给了莫高窟。

她的年龄大了,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了,数字敦煌的网址却能脱口而出,那是她毕生的心血。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她拼着命把莫高窟记录下来,送到千千万万人的眼前。

用董卿的话说,那是“逆天”的勇气啊!

“体操王子”李宁

他是体操王子,也是商界传奇。他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微笑,他用坚强的意志成就了世界体操的神话。他是王子,魅力能颠倒众生;他更是一个传奇,让一个品牌成为中国的骄傲。

有人说“李总这一辈子,活了别人好几辈子。”在完全不同的领域,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在此过程中,他也几度沉浮,经历挫折,用一颗勇敢的心一次次战胜困难。顺心顺意的成功并不能检验一个人的勇气,而面对困难破釜沉舟的魄力,才是勇气最好的写照。

“支教演员”江一燕

她的心灵如她美丽的容颜,她为大山里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她喜欢用镜头记录看见的美好,用爱心去抚慰孤独的心灵。她深刻的领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江一燕,一个具有纯净、优雅、成熟、知性气息的演员。

她从自己的老师那儿接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勇气,同时也把这份珍贵的礼物传递给了更多孩子。

勇于挑战者翟墨

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曾经说过:“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你永远不可能跨越大洋。”从古至今,大海一直是人们从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引无数航海爱好者鼓足勇气去其中探险和挑战。而在当代中国,一位航海爱好者,翟墨,从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自驾帆船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成为“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

爱的使命:秋爸秋妈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对于秋爸秋妈来说,当他们的孩子秋歌秋语被诊断为自闭症的那一刻起,接下来生活的每一天,都需要勇气。

面对不幸的反应和态度能检验人的勇气,他们面对双胞胎儿子的疾病,没有退却,选择抗争。他们把一个悲剧改写成幸福,把一种无奈替换成胆量。他们热爱生活,直面困苦!他们是平凡的父母,却有不平凡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