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作文2篇 作文怎么写优秀20篇

导语:记忆在我脑海中慢慢汇成一条长河,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忧愁……,但有一个记忆最深刻难忘,那就是我学会了包饺子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冬至吃饺子的由来作文2篇 作文怎么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094

作文

230

冬至饺子香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冬至我都会吃到热气腾腾的饺子,但是今天的饺子就非常不同了。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有面、饺子馅、筷子、擀面杖。老师让同学们擀面皮。一位同学自告奋勇说:“我来擀,我来擀。”老师让他到讲台上,还提醒他只能擀,不能用手转动面皮。这位同学尝试了很多遍都没有成功,老师见状把袖子弄了上去,开始大显身手。只见面皮在老师的手下翩翩起舞,特别乖巧。

接下来就到了包饺子的时候。老师说:“饺子皮准备好了,接下来轮到你们包饺子了。”没有轮到我的时候,我认真看着其他同学包。有的同学包得像一个小笼包;有的同学包得像一朵小花;还有的包成了小元宝……

我等了好久,终于轮到我了。我拿起一张饺子皮,然后用筷子弄了一些肉馅放在里面,再用手把饺子皮捏好,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又按这样的方法包好了第二个。

虽然我这一次的饺子包得不怎么样,但是吃起来还是很美味的。我最感谢的是我的老师,是她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包饺子,没有她在背后默默付出,就没有今天这次特殊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01冬至包饺子作文900字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冬至,也是星期天。无霾晴冷,做完作业后,我无趣的不时来回在房间里跺着双脚取暖。奶奶说我们今天吃饺子,因为是星期天不用上学,我可以尝试下自己包饺子,我听了可兴奋了。

妈妈买菜回来,边择菜边对我说:“张一,你有没有听说这样一句俗语呀?”我急忙凑上前问道:“是什么俗语呀?”妈妈笑着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一个老传统了。

呵,这不,我要和奶奶一起去和面了。奶奶教我在面盆里放上面粉,倒上水把面和成团。可能是我力气小的原因老是揉不到一起,奶奶看着我急得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儿,笑着拉过面盆帮我收拾残局,面团在奶奶的手中三下五除二就光溜溜的成团了。奶奶说:“好了,让它醒一会。”该拌饺子馅了,只见妈妈先把韭菜、大葱、生姜等洗净一起切碎,再拌上绞好的肉馅,最后放上些调料、盐和麻油。我赶忙跑过去放到鼻子边嗅了嗅:啊,真香呀!接下来就是擀面皮了,由奶奶负责面皮的工作,妈妈和我负责包饺子。我用小勺挖上馅放到面皮上,在妈妈的指导下,沿边一点一点的把饺子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几个就会熟能生巧的。我和奶奶妈妈三个人分工合作,很快饺子就包完了。该下饺子了,奶奶在锅里添上了水,等着水烧开。奶奶说;“饺子下锅的时候,一定要慢哦,要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开水烫伤的,下到锅里的饺子,要用勺子轻轻的从锅底托起,以免粘到锅底,等开锅后倒上三次凉水,再开锅后,饺子就可以出锅了。”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端起包好的饺子,掀开锅盖,小心翼翼的把一个个小饺子放进锅里,水开了小饺子们像小精灵一样,一个个调皮的浮出水面,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向锅里依次放了三次水后,饺子煮熟终于可以出锅了。盛在盘子里的饺子,个个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光是看看就非常诱人,吃到嘴里一定更香吧?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太好吃了。妈妈端着一个调料小碗走过来说:“小馋猫,别急嘛,还可以加上这个哦,是蒜泥和醋、酱油混合成的作料,蘸着吃味道会更好呢!”。我夹起一个饺子放到调料碗里蘸了蘸,放到嘴里嚼了一下,果然是美味呀!

奶奶还说:冬至天里吃了饺子,这个冬天就不会被冻掉耳朵了。我听了开心的笑了。这话妈妈说过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其实我心里更在意的是这次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许多快乐,也感受到了大人们做饭的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冬至吃饺子由来作文600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李明蔡东汉末年,在长沙有一位名医,名叫张仲景,因年事已高,便告老还乡。

当时,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张仲景回到家乡,发现这里已不是从前记忆中的模样了。以前,店铺无数,大街上的人摩肩接踵,客栈里满是客人。可现在,路上的行人极少,都是衣衫褴褛,食不裹腹。这时,正是冬日, 大量饥民不光衣不遮体,很多人的耳朵都冻裂了,溃烂发炎。张仲景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该怎么拯救家乡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冥思苦想了几个日子,张仲景吩咐自己的徒弟在路边架起了一个大医棚,把新鲜的羊肉、火红的辣椒还有一些驱寒药材放到大锅里精心熬制。

这天正值冬至,行人比往常更少,可肉香一下子就吸引来了无数家乡人,张仲景吩咐弟子将煮好的食材捞起来,剁碎,碾成泥,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状,这便是今天饺子的雏形。锅中煮熟的饺子和汤水香飘十里,医棚里接受施舍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吃了后,赞不绝口。几天后,冻裂的耳朵也因吃了饺子,喝了汤水而痊愈。这汤水人们叫它“驱寒矫耳汤”。

从此,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冬至的饺子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吃饺子,是习俗,也是一个家庭生活的节日。

今天是冬至,晚上吃饺子,于是准备好了面团,因为吃的是茴香馅的,所以又准备了茴香和猪肉。首先将面团揪成小块儿,撒上面粉,然后将所有的小块儿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饺子皮,接着做肉馅:将洗净的茴香摘下菜叶并切碎,把肉馅剁细,撒入调味料调匀,再加入切碎的茴香调成馅料。下面就开始包饺子了,包饺子的过程既枯燥无味但是又非常有趣,拿起一个饺子皮,把馅放到饺子皮当中挤成扁圆形,然后用手指轻轻捏压,做出可爱的饺子。饺子包好后下锅煮20分钟后即可出锅,香喷喷的饺子就做成了,咬一口,肥瘦搭配的肉馅中带有浓浓茴香的味道,好吃极了。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饺子也成为了众多人民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至的饺子初中优秀作文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手机上就收到了好友发来的冬至祝福短信,提醒着我冬至节气的到来,办公室的同事也热心地谈论着中午包什么馅的饺子。我很淡定,因为我家里的冰箱里已储藏好了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来过这个冬至。其实昨天下午母亲就打来电话让我回家去吃饺子,回到了家里才知道,母亲冬至这天要做血透,为了让我和父亲吃上饺子,她一大早就去超市买了肉,又去菜场买了韭菜,连和馅、擀皮带包饺子,忙活了整整一天才包好了这一百多个饺子。吃饺子的时候,母亲细细地叮嘱道:走的时候多带些存放在冰箱里,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不然这个冬天会冻耳朵的……母亲总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要为我考虑周全。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出差,母亲刚修完58天产假,就带着襁褓中的我挤班车去上班,没有座位,母亲又怕挤着我,总是撑着臂膀尽全力在拥挤的人群中为我撑开一个小小的安全空间,途中母亲需要保持这种姿势坚持40多分钟才能到单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在母亲温暖的胸口间,伴随着轰轰的车鸣声,我温暖又健康地慢慢长大。

沟里的冬天特别冷,每年到秋天,母亲都要想尽办法托人买当季的新棉花,然后一针一线的为我做棉袄,边做棉袄还边唠叨着:新棉花暖和,不挨冻。但幼时的我,总是嫌母亲做的花棉袄样子土气,不如同学家长买的成品棉衣好看而抱怨母亲,那时的我哪里知道正是母亲亲手做的新棉袄携裹着母亲宽厚的爱,护佑着我在寒冷的冬天不生病健康长大。

04年,母亲被确诊患了尿毒症,我当时心里难过极了,虽然母亲积极配合治疗,但病后的母亲还是精气神大不如前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谁知母亲没有丝毫的气馁,还反倒安慰我说她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说到做到,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唱歌班,学习钢琴,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时地还给我和父亲宽心:放心吧,我会按时吃药的,家务活我会量力做的。所以直到今天,坚强的母亲每天仍旧是早早起来买菜做饭,和得病以前一样照顾着父亲的饮食起居,还不时地操心着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最近,母亲从病友那里学来了一种织披肩的针法,随后央父亲开车拉着她,到城西客运站的毛线批发市场买了漂亮的毛线,开始为我织披肩。母亲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把披肩织好,当我围着披肩站在她面前的时候,母亲脸上流露出欣喜满足的亮光,满眼都是浓浓的母爱,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不断地说:我姑娘这样打扮多漂亮啊!随后又热心地盘算着再买个什么花色的毛线,为再我织一条换着戴。

冬至这天,母亲躺在透析床上做着治疗,午饭吃的是饺子,我中午下班后回家后的午饭也是母亲亲手包的饺子,每吃一口饺子耳边就会想起母亲的话: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不然这个冬天会冻耳朵的。

母亲厚重的爱伴随着这一颗颗冬至的饺子,填满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漫漫人生路上有母亲浓浓的爱相伴,我将永远不会沮丧和孤单。

[冬至的饺子初中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冬至节包饺子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难得冬至节还暖阳高照,无风无霾很舒服。下午和妈妈从浴室回来就开始忙活着包饺子。妈妈拌好了饺子馅,我两就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站到底》一边包饺子。

我和妈妈协同作战,我负责给饺子皮蘸水,妈妈来包。

分工合作效率高,不到半小时,一盘饺子40只完工喽!妈妈去烧水煮饺子了,我哪能闲着啊,我自己独立包了几个饺子,从三岁看妈妈包饺子,四岁给妈妈打下手,五岁学擀饺子皮,六岁我自然能独立地包饺子了。嘿嘿,看看我的手艺还不错吧!

妈妈说冬至节包饺子这项民俗需要时代传承下去,就如同妈妈小时候跟着她的外公外婆包饺子,后来妈妈到了苏州仍然每年都亲手包饺子,在妈妈心里不仅为了传承民俗,更为了纪念她的外公外婆。我也要好好学习包饺子,甚至学着和面、擀皮、剁馅、拌馅一整套手艺,将来还要教我的孩子一直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至别忘了吃饺子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气更冷了,数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听爸爸说,冬至是一年里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长的一天。按照地理课上讲,冬至那一天呀,太阳跑得离北半球最远,也就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了。怪不得,快到冬至了,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太阳公公偏心眼了,把热量都给了南半球啦!

冬至很重要,家家户户都要过的,尤其北方。妈妈说,冬至以后就开始数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会冻坏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会给孩子们包饺子吃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坏了,真有意思!

其实,围绕冬至,还有好多学问呢。冬至之前是大雪,冬至之后是小寒,小寒之后还有大寒呢,大寒才是最冷的时候。小朋友们,你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开心地迎接冬至的到来吧,可千万不要忘了吃饺子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冬至的美味饺子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大家赶紧趁热吃吧!”

随着妈妈的一声喊,我蹭的一下从沙发站起来,一路小跑来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冲着目标——盘中的饺子而去,也顾不得烫了,慌忙夹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送去,咬下一口,嘴里还没品出饺子的香味,一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抢先一步进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闻着饺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发脾气了,可要状告我虐待它了。

一个,两个......我才吃了四个,这一大盘饺子可就没了。这不奇怪,因为我们家人多呀!爷爷、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婶婶有事今天没有回来,这一人一个,一大盘饺子很快就被大家消灭了。我是一次往我跟前的小盘里多夹了几个,要不我还吃不了这么多呢。大家可不要说我嘴馋,不懂事呀,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饿了,所以就什么也不顾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点,这可是冬至的饺子,吃了耳朵就不会冻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一边吃,一边还对我们三个人进行劝吃。奶奶的这个行为我们都非常习惯,也都非常乐意接受,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们都是吃的饱饱的。

又一大盘饺子上来了,三双筷子同时伸了上去,咦,怎么回事,怎么这个饺子夹不动呀?一看,原来是我和弟弟同时去抢同一个饺子了。算了,我大,不和你争,我再去夹另外一个。不对吧,我瞄准的那个饺子怎么又没有了,再一看,原来是被爸爸夹走了,饺子也已经进到他的嘴里了。不能再看了,得赶紧下手了,要不一会这一盘饺子也没了。没过一会儿,这一盘也空了。这一盘我吃了三个。

“再上十盘饺子来!”我忍不住喊了起来。我的这一声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冬至饺子终于吃完了。我自己计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个饺子。我的肚子吃的那个饱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冬至日包饺子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几天前,老师就告诉我们说,在冬至那天要我们和家人一起包饺子。这天早上起来,妈妈就说:“今天是冬至了,冬至饺子,夏至面,今天我们吃饺子。”我可高兴了,同时也期待着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

下午放学回家,我们一家人就忙碌起来,妈妈负责和面,爸爸负责调馅。我趁妈妈取东西的时候,偷偷地在面盆里忙活起来,可是越忙活,面越粘手,越想把手弄干净,却越弄不下来。妈妈回来了笑着说:“和面是有技巧的,急不得,要慢慢来。”妈妈边说边教我和面,水要慢慢放,还要随时往里加点干面粉,这样才不会那么粘手,果然在妈妈的帮助下,粘在我手上的面,很快就弄干净了,面也和好了。

爸爸在一旁把水饺馅也快调好了,我也过去帮忙。爸爸说:“要把馅搅匀。”看着爸爸轻松的样子,我就抢过爸爸手中的筷子来说:“看我的,我来搅馅。”可我干了一会就会就后悔了,调馅一点也不轻快,要用好大的力气才能搅匀。

面和馅都弄好了,开始包饺子了。妈妈耐心的教我揉面,切面,看似简单的活,可到了我手上都觉得不轻松,特别是擀面皮,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擀不出个“十五的月亮”,还总擀到自己的手上,擀出了好多奇形怪状的多边形,就这样,爸爸还在一旁夸我,干得不错。

妈妈又手把手的教我包饺子,妈妈拿着我的手把皮放在我的手心,用小勺把馅放上,拿着我的手,轻轻一捏,一个漂亮的水饺就成了,我看这么简单,就说:“太简单了,我会了,我自己来。”可真我自己包了,却觉得很难了,好不容易包出一个来,样子还难看极了。妈妈包的水饺像“弯弯的月亮”站在那里,我包的像厚厚的半圆面团躺在那里,就这样我还是坚持包了好几个呢!我可高兴了。

到了分享劳动成果的时候了,爸爸教了我煮水饺的技巧,在水中放少许食盐,这样煮出的饺子,既鲜亮还不粘连。很快第一锅饺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的劳动成果吃了起来,好香啊,我心里可高兴了。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条理,学会技巧,还要认真虚心的学,要多做多练,才能把事情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家的冬至饺子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这的习俗,冬至就应该要吃汤圆。为了让大家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我们班举办了一次冬至包汤圆活动。

同学们对这次包汤圆活动的兴致都很高,来到红案实训室,大家就分工明确,忙的不亦乐乎。同学们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团,剩下的同学就拿出老师事先调好的三种馅料开始包汤圆和煮汤圆。

经过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和老师在一旁的教导,同学们精心包制的汤圆终于下锅煮了。我们每个人都都尝到了自己亲手包制的“战利品”,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班的同学在分享美味时,当然也不会忘记任课老师们。课代表们给每位任课老师也带去了甜蜜滑腻、装满我们满满祝福之意的汤圆。

这次的冬至包汤圆活动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因为既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真希望明年的冬至赶紧到来,让我们再一起包汤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至吃饺子的优秀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应该知道二十四节气吧!今天是星期六,12月22日,阴历十一月十三。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冬至

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冬至——吃饺子!今天我们家就吃了一顿饺子宴!说到今天吃饺子,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

第一个功劳是——包饺子。今天我早早的来到了姥姥家,做完奥数,便感到很无聊,东看看,西逛逛!突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我想:要不我帮姥姥一块儿包饺子!于是我来到姥姥面前,给姥姥说:“姥姥我来帮你包饺子吧!”姥姥说:“行啊!”

我右手拿饺子皮,左手用筷子往饺子皮里放肉馅儿,然后,放下筷子,用手使劲挤了一下,便包好了一饺子。这时看看我包的饺子,哎!真是没得说,什么都不像!说像包子吧,又不像;说像狗骨头吧,也不像!再看看姥姥包的,个个都像样(像包子样)!

过了一会儿,看看我包的包子,个个都像打了个败仗一样!但是,再看看姥姥包得,个个都像将军带出来的兵。饺子包完了,下一步就该下包子了!

我的第二个功劳就是——吃包子了!嘻嘻!不用猜,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吃得特别香,吃得特别多,因为里边有我的一份功劳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北方冬至要吃饺子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冬至的由来与传说作文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冬至我学包饺子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到了,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句民谣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今天中午一放学,妈妈就说包饺子,并且牟星宇妈妈也一起过来包饺子。我高兴的说:“我们也学包饺子,妈妈同意了。

我们先学第一步,妈妈教我们把面放在盆里,然后一边往面粉里浇水,搅动面粉和面,我照妈妈说的做,可是一会儿两只手就被粘住了,妈妈往我手上撒了一些干面粉才把面弄干净。原来看妈妈和面时觉得很简单,现在觉得真难啊!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们笨拙的把面终于揉到一起。

第二步是切馅,今天的馅是藕和胡萝卜的,我们先把藕和胡萝卜插成细条,又剁成沫,然后阿姨放上较好的肉和佐料,馅就弄好了。

第三步是揉面和擀皮,首先妈妈在面板上把面揉匀,切成四小块,又把一小块面拉成长条,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把小段压扁,擀成一个一个小面片。我们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起来,可一到我手上,它们就变得不听话了,尤其是擀面片,我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拿着面饼,可是怎么擀也擀不圆,不是粘在面杖上,就是不听使唤地擀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我说:“唉,真难”。妈妈和阿姨包着水饺说:“挺好,挺好”。听着她们的鼓励,真希望擀得一个比一个好。

第四步就是学包水饺了,我把面片放在手上,又用勺子弄了一点饺子馅,可是这边捏好,那边漏馅了。我想:我再包一个,要少放一点馅,我捏好一看,没漏馅,可放在那,就像一个半圆的面饼,真难看。妈妈看我泄气的样子,就手把手教起来,他让我拿起一个面片,放上馅,然后把皮合起来,先再中间一捏,在向两边一捏,直到没有缝儿,我包了一个又一个,妈妈说我有进步,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我们共同努力下,饺子终于包好了。这时,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我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煮水饺,一会功夫,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了上来,我吃了一个水饺,觉得今天的饺子格外香。我第一次包饺子,真开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吃饺子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张祖瑞

今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姨外公和婶婶就忙着煮饺子。几分钟后香喷喷的饺子和排骨汤闪亮登场了。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饺子往嘴里塞,“啊!好香呀,真好!”

这时,婶婶告诉我说:“这饺子要粘酱才好吃。”于是我又夹了一个饺子把它放在调料碗里“洗澡”,我以为调料碗里加了芥末,就粘了一点点,结果,我一吃,并没有芥末,比原来的更加好吃了。就这样,不一会儿,一大盘饺子一扫而光。这只是煮的,还有蒸的,虽然蒸的看起来似乎没有煮的好吃,但是“洗澡”后也是美味极了!就这样,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数都数不清。

饺子很好吃,我希望每天都能吃到这美味的饺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冬至吃饺子作文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冬至,妈妈说今天要吃饺子,我问妈妈问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妈妈说:“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中国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和南瓜的习俗。”说完妈妈拿出一个大白萝卜,把它洗干净,然后切成薄片,放在锅里煮了煮,煮好后把萝卜捞出来放凉把水挤出来,然后把萝卜剁成馅和肉拌好,又拿出和好的面,妈妈擀的皮又薄有圆,包的饺子肚子鼓鼓的。

包好饺子,我们把饺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说开锅以后家三次凉水就熟了,很快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我吃着妈妈包的饺子真香呀,妈妈笑着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轩轩吃了饺子今年耳朵不会冻了。”我看着妈妈也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吃冬至圆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我还在梦中飞檐走壁,忽然,传来妈妈的一声:“快起床,去外婆家冬至圆喽!”我一听到有好吃的,一骨碌爬出被窝。吃了早饭,我和妈妈开车来到外婆家。

刚走进外婆家,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我已经口水直流。外婆已经在包冬至圆了,她给我一个小面团,让我也亲手做一个。我先把面团搓成一个小球,再用小拇指戳一个小洞,顺着这个小洞捏,捏成一个“小花苞”,接着往里面装肉,最后封口。我捧着这个“小桃子”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蒸笼里,把盖子盖好。

“ 小桃子”在蒸笼里一点一点长胖,过了十分钟,冬至圆就可以吃了。我咬着软软的皮,香喷喷的肉,乐开了花。外婆说:“吃了一个冬至圆,就大了一岁。”

“十月一,冬至到,我们来吃冬至圆。冬至圆,圆又圆,家家户户幸福又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冬至学包饺子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冬至,我们上学的时候,姚老师让我们自己尝试下包饺子,我听了,可兴奋了。

放学,回到了家,我打开电脑看作文要求是什么?看完老师提出的要求后,妈妈对我说:“笑笑,你有没有听说这样一句话呀?”我急忙说:“是什么呀?”妈妈笑着说:“这句话就叫,冬至饺子,夏至面。”看来冬至天吃饺子是一个老传统了,我要去和面了。

我在面盆里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团,让它醒一会,我先去拌饺子馅,把韭菜切碎,和上绞好的肉馅,放上些盐和油,一闻啊:真香。接下来就该擀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馅放皮里,在姥姥的指导下,把饺子沿边一点点的捏在一起,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虽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几个就会好的,饺子包完了,就该下饺子了,我在锅里添上了水,待水烧开了,我把饺子慢慢的放到锅里,下饺子的时候,一定要慢,要不然会被开水烫伤的,下到锅里的饺子,要用勺子轻轻的搅着,等开锅后倒上三次凉水,再开锅后,饺子就可以出锅了。盛在盘子里的饺子,个个水灵灵的,看看就诱人,吃上去一定很香,当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姥姥说:冬至天里吃了饺子,这个冬天就不会被冻掉耳朵了。我听了开心的笑了,其实我心里更开心的是这次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许多快乐,也感受到了大人们做饭的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冬至吃饺子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妈妈买回肉馅、韭菜,开始做饺子馅。妈妈麻利地拌好馅、和好了面,包了起来。我洗干净手对妈妈说:“妈妈,我帮您包好吗?”妈妈笑着说:“你还是帮我擀皮吧。”我挽起袖子,正准备擀皮,妹妹跑了过来,不由分说从我手里抢过擀面杖,擀起了饺子皮。“妈,你看。”“你让着点妹妹,那你包饺子吧!”

我更高兴了,学着妈妈的动作,把一个饺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馅,放到饺子皮中间,将两头对折,贴在一起,两手用力一捏,可饺子开了一个大洞,馅漏了出来,我赶快交给妈妈处理。我又拿起一个皮,心想,这次少放点馅,可不知咋的,皮对折后,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我泄气地说。妈妈看了看说:“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难要找原因。”听了妈妈的话,我又包了两个,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说:“妹妹,看我包的饺子咋样?”妹妹抬起头来,只见她脸上、衣服上粘满了面粉,真像个圣诞老人。妈妈望着我俩,笑得前仰后合。

吃着美味的饺子,我们三人会心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冬至的饺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扁食两头尖,下到锅里成万千。金勺舀,银碗端,放到桌上敬老天……”你猜这是什么?这就是闻名中外的美食——水饺。饺子是北方人冬至和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是南北朝张仲景发明的。

“去包饺子喽,去包饺子喽!”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食堂包饺子。因为今天,就是这个传统节日——冬至。我迫不及待坐下,桌子上放着雪白雪白的皮子,红红的胡萝卜馅,绿油油的韭菜馅和一大碗清澈的水。我先拿出一张薄薄的皮子,再把皮子放在手上,然后拿起一双一次性木筷,接着夹上韭菜馅,最后把饺子的半成品对折、按紧,按出精美的花纹,一个饺子就做好了。

真是人多力量大。那两大叠皮子被我们这群毛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揉捏后,霎时间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娃娃。有的皮开肉绽,像小白娃的头上带了一朵小红花;有的鼓鼓囊囊,像快撑破肚子的小妹妹;有的矮子看戏,像三天三夜没吃东西的小宝宝;还有的玲珑剔透,像一条美丽的裙子。

“哇,蒸饺可以吃啦!”大家争先恐后地都拿了一碗,这饺子粘满了水珠,一股迷人的香味飘进我的鼻子里,我连忙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嘴里回荡。咦,这里面是什么?哦,原来是红枣。

一阵阵香气迎面扑来,“煎饺,”我猜,“这一定是我最爱吃的煎饺!”我猛一回头,哇,好一锅金灿灿的煎饺呀!我拿了两只就往嘴里放,葱的香味和肉的鲜味一起涌进嘴里。

冬至离不开饺子,饺子离不开冬至。这个冬至,我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吃饺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家里来了好些客人,非常热闹。他们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只有妈妈和奶奶在商量着中午什么。我刚好听到了,说:“妈妈,我们中午吃饺子吧!”

“好主意!走,妈妈带你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去!”妈妈平时最好客了,我兴高采烈地问:“妈妈,我算过了,一共12个人,我们要买多少个饺皮和猪肉呀?”

“有客人在,我们宁愿买多了吃不完,也不能少买了不够吃,懂吗孩子?”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来到菜市场卖饺皮的地方,妈妈说:“老板给我来200个饺皮。”老板很快称好了饺皮说:“一共16块钱。”

妈妈继续问:“200个饺皮需要几斤猪肉呢?”

老板回:“三至四斤左右就差不多了。”于是,我们又来到猪肉摊买了四斤猪肉。老板说:“15块一斤,一共60块。”接着妈妈又买了5块钱的大葱。一回到家,亲戚们洗葱的洗葱,剁肉的剁肉,拌馅的拌馅,很快把馅料准备好了。只见妈妈一手托着饺皮,一手夹了块馅料放在饺皮中间,然后用清水涂了一下饺皮的四周,快速地把饺皮合起来,捏出了几道褶子,一个饱满的饺子就包好了,妈妈的动作太利索太快了,三两下的就包出了一大盘子的饺子出来,特别的好看。我依然样画葫芦地学起来,亲戚们也是一起动手,很快饺子就可以下锅了。

终于可以吃饺子了,一个个又白又胖的饺子出锅了。看着这些裹着晶亮汤汁的饺子,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了下去,太美味太香了。今天的饺子特别的有意思特别的好吃,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