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版(热门20篇)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又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的属于自己的小奇迹,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简介版,欢迎参考借鉴。

浏览

7266

作文

1000

人物简介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乔丹即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是美国NBA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主打位置为得分后卫或小前锋,球衣背号为23号,被称为“空中飞人”。

NBA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世纪运动员”称号的巨星。

1984年,乔丹在NBA选秀中以第一轮第三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开始职业篮球生涯。

1990-91赛季,乔丹连夺常规赛MVP和总决赛MVP称号,率领芝加哥公牛首次夺得NBA总冠军。

1997-98赛季,乔丹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第10个得分王,并率领公牛队第六次夺得总冠军。 在19年的职业生涯中,乔丹两次宣布退役(1993年以及1998年),并于2003年4月16日正式宣布退役。

2010年3月19日,已经退役的迈克尔·乔丹成功收购NBA夏洛特山猫队,成为山猫队的老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1930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1月4日,长沙的四岁男孩李辰飞丢失。4天后,李辰飞父亲在香港的同学把李辰飞的情况发在了宝贝回家网站上。

网站志愿者进行资料比对,发现李辰飞的照片与长沙警方刚刚解救的一个孩子很相像,便联系家长进行确认。但家长当时根本不相信,发布求助一个小时,孩子就找到了,怎么可能?他们甚至把志愿者当成了骗子,怎么也不肯上网查看比对照片。

最终志愿者与李辰飞父亲的同学取得了联系,由他出面劝说李辰飞的父母。4天5夜没合眼的家长看到照片后,一下就认出了这就是李辰飞,连夜接回了孩子。

1个小时找到丢失的孩子,这一度是宝贝回家的最快寻亲纪录。

随着网站数据库的丰富,这一“最快纪录”频频被打破。很多时候,寻亲信息来了,志愿者在数据库中就找到了相符的资料,核实后就能确认,这就是要找的亲人。

推动多方关注 建立打拐DNA数据库

除了利用遍布全国的志愿者网络帮助寻亲者,张宝艳和秦艳友还想方设法推动全社会对打拐寻亲的关注。

20xx年,他们与浙江卫视携手开办了国内第一家公益寻人节目,先后与浙江卫视、搜狐、新浪、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民政厅联合举办了两届寻亲大会。

20xx年6月1日,组织北京、杭州等百个城市的志愿者进行百城反拐宣传活动。

20xx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宝艳、秦艳友夫妇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拉依萨和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提交了《加大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及强制救助街头流浪乞讨儿童》的建议。

同年,他们做了一份详细的被拐儿童现象调查,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把失踪儿童立案时间与立案规定做了修改,由原24小时后立案改为现接现立;建立了全国联网的打拐DNA数据库,免费为丢失儿童和家庭做DNA鉴定;首次把打击利用操纵流浪乞讨儿童牟利犯罪列入专项行动。

同时,全国公安机关专职打拐负责人进驻了“宝贝回家”QQ群,与“宝贝回家”建立长期打拐合作机制。目前在“宝贝回家”QQ群里,有全国各地打拐警察100多人。“宝贝回家”的寻子信息和警方实现共享。

20xx年起,在“宝贝回家”的呼吁下,由公安部牵头联合五部委下发了打击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专项行动的文件,开始了对街头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行动,现在只要发现身份可疑的流浪乞讨儿童就可以带到警方,警方会为这些孩子免费做DNA,核实孩子的真正身份。

20xx年12月,宝贝回家志愿者配合吉林省公安厅组织了全省范围内的对流浪乞讨的孩子进行清理救助活动。

在推动关注的同时,宝贝回家还不断完善网站各种搜索匹配功能,将人脸识别系统和催眠恢复记忆等技术应用到寻亲当中。

“20xx年,石家庄有一个孩子,失踪时年纪太小,始终回忆不起有价值的寻亲线索。”张宝艳说,专家对孩子进行催眠恢复记忆,他成功地回忆起儿时走失时的情景,最终志愿者根据这些情景,在成都为他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亲人。

张宝艳说:“其实找到1300多个孩子不是‘宝贝回家’的最大亮点,隐形的社会效应在于推动了公安部门打拐专项行动,使社会上拐卖犯罪得到遏制,更多孩子避免丢失,更多家庭少了骨肉分离的痛苦。”

随着宝贝回家网站影响力不断增大,社会各界给予网站的支持也越来越多。2009年,公安部提供了专门经费用于支付房租、购买设备;通化市委市政府为“宝贝回家”解决了办公场所、车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网站设立了5个公益岗位;还有许多企业主动上门提供公益赞助。

去年帮助420个家庭团圆 每天至少找到一个孩子

20xx年1月末,张宝艳和秦艳友回到了位于通化的家中。

“这次入选感动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获得了一个影响力更大的荣誉。”秦艳友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宝贝回家,开始关注被拐儿童。”

8年多过去了,从最开始几个月才能找到一个孩子,到如今每天至少找到一个孩子,张宝艳和秦艳友有了更大的目标:要在5年内帮助1000个家庭团圆。“目标是2014年底定下的,现在看来用不上3年就能完成。”秦艳友表示,仅是2015年,宝贝回家就帮助420个家庭团圆。

张宝艳说宝贝回家的最终目标是天下无拐。

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她坦言,“我希望网站影响力越来越大,能够帮更多的寻亲者找回亲人。但我更希望失散亲人的家庭越来越少,直到没有,那样就不需要我们了。”

8年多全身心的投入,张宝艳常年坐在电脑前,腰部和颈部会经常犯病;放下饭碗就上网,胃部经常不适。对此,秦艳友会经常要求甚至“胁迫”她离开电脑,去走一走或者休息一会儿。然而每当QQ群闪动,她还是要第一时间去看。甚至家里停电上不了网的时候,她也会拿起手机,去处理各种事务。

没有报酬,甚至要自己搭钱,还要经常遭遇各种非议和谩骂威胁,是什么支撑这对夫妇走到今天呢?

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张宝艳笑着说,“一开始,我的愿望是能给寻亲者带来一些帮助。现在支撑我的,是找到亲人后,寻亲者脸上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全国最美基层民警人物事迹学习感悟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忠诚,是公安队伍代代相传的政治基因,是融入血脉的人民警察之魂;是旗帜引领下的奋勇前行,是服务大局中的责任担当。

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深圳湾边检站执勤二队民警黄平37载坚守三尺验证台,从毛头小伙到边检“工匠”,近1.4万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近300万人次的出入境旅客无差错查验是他的“最美成绩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香憬坚守法医岗位13年,多年来一直是公安局的法医,从未请过一天年休假。问她为何,“我休假了,有现场了怎么办”是她的“最美作答”。

忠诚,让他们在生死抉择的瞬间选择赴汤蹈火;忠诚,让他们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礼赞致敬。

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区分局曹庵派出所所长鲍志斌因公致残后毅然重返岗位。面对煤气罐起火,用独臂举起灭火器喷射火源是他的“最美瞬间”。

吉林省吉林市看守所女子监区中队中队长陈丽莉在警营的18个春秋,是在高墙电网下度过的。

为在押人员清理粪便、擦拭身体,为传染病人当全职护工,“好姑娘”“好姐妹”是她的“最美称呼”。

忠诚,是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是朝朝暮暮、尽心尽力地守候与付出。

大漠戈壁,怪声森森。吃苦井水、点煤油灯,甘肃省敦煌市公安局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治安派出所所长兼雅丹公安检查站站长李生寿驻守“魔鬼城”21年,完成罗布泊探险遇难救助任务168次,从死亡线上救回20余个鲜活的生命,坚守是他“最美的奉献”。

13年间,17个村社、9125家农户,留下了他坚守的身影;13年间,4名山区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100余名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路,昆明铁路公安局昆明公安处拉鲊站派出所教导员杨绍院用一颗为民心、一双实干手,架起了与群众的“最美连心桥”。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凡岁月的点点滴滴。

你看,“最美”警察故事各异,但是共和国平安的风帆上永远镌刻着他们坚守的忠诚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心有忠诚信念,行将无悔坚守。

这是候选人共同的标签,更是全国公安民警共同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星期一度的法制课,太喜欢上了,终于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今天老班到班里表情很严肃,好像要举行什么隆重的事情似的,果不其然,老师打开立体机,大屏幕上显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吼……”这个歌声好熟悉呀!汶川大地震中,这个歌声响过……

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开始以后,我还在写作业,就是随便看看,后来,第一位老科学家钱伟长与钱学森齐名讲述了他这几十年,从考到清华大学,而又放弃上清华的行为,去探救国的方法,让我感到惭愧,来面对这样一位老科学家,应给予最真挚的敬意,我竟然还在写作业,真是悲哀,老人家讲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与三钱的研究的情况。虽然他已不幸长逝了,但他的忠精报国的精神让人感到无限敬佩,虽然他的儿子已白发苍苍,但他这种精神不会消失的。

一位位感动着我们的人物出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东林,他呀,是出于农民工头,在腊月二十九那天,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回家过年的钱,冒着大雪在公路行驶,最后发生车祸,妻子和儿子都在这场车祸中不幸去世,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自己,诚信在自己眼里到底算什么!必须要严以律己,才能取得成功。

面对这一场场用鲜血和眼泪换来的感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潘建伟观后感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央视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名单公布,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成功入选。

对于潘建伟,“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说,在巨大的名利声望前,坚守学术的真谛,这是学者最难能可贵的。“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潘建伟的颁奖词为: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2016 年8 月16 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让我感动的人物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让我感动人物是张海迪。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与别人不一样的生活,她无法上学,只有在家中自学小学中学的课程。

面对残酷的病魔,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做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张海迪虽然没有进过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翻译英语小说,创作文学作品。20多年来,张海迪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出版了《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重印了3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更是超过100多万字。

多年来,张海迪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海迪不仅自己学医,学针灸,不仅为自己针灸,解决痛苦,还帮其他残疾人针灸,解决他们的痛苦。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我觉得张海迪是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于社会,奉献人民,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的骄傲。

张海迪那“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深深地让我感动,我们应该向张海迪学习,做一名新世纪的有志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作文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读了一篇叫:《感动中国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的书,文章介绍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向他们学习。真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

在书中,我吸收了一股无形无色的力量,使我的心不断的被震撼,不断的潸然泪下。书中讲述了一些感动中国人物,有的已经离我们而去,也有的依然生活着;有的我们很熟悉熟悉,也有的我们比较陌生。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叶欣;以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钱,一心为国家,一切为人民为宗旨的铁人王进喜;为四川输送25。8吨却不信离开我们的邱光华;以笔为武器为祖国效力的鲁迅;邮箱包里的东西跟生命一样重为责任的王顺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一个个动人的篇章,真所谓天之骄子。我也从中学到了可贵的品质:坚持不懈,舍己为人,勇往直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些将伴着我走过一生。

回味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拥有高尚情操来之不易,更让我懂得应该热爱祖国,保卫人民,为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而这本书将成为我成长的伴侣。

面对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我深感惭愧。在学习上,我也经历过大风大浪,可总是觉得困难太强大,自己战胜不了,于是做了缩头乌龟等待热心人的帮助,才勉强伸出头来,继续往前走。可经过这本书的诵读与感悟,我下定了决心,面对困难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战胜他们。我突然明白:自己最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退缩与胆却,战胜自己的退缩与胆却,就能获得成功。难怪古人云胜已者,胜天下,通过学习他们,我终于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懂得了什么是超越自我。这是我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也是我最需要改正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这些英雄模范人物付出的汗水;知道了他们背后的崎岖坎坷;懂得了他们崇高的品质。是它,让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方向,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记住了他们饱经风霜的经历;记住了他们意味深长的教诲;记住了他们极其宝贵的品质。让英雄模范、杰出人物不离我们左右,激励我们争做时代先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作文——“202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礼”观后感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单薄的力量,却能迸发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实在令人震惊。

在这些人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母亲陶艳波;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逝世的科学家师昌绪;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

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为了让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亲。“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这是她的颁奖词。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她则被亲切地称为“同桌妈妈”。这是多深沉的母爱,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读。每天从早到晚,她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做他的老师、陪读,十二年如一日。我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深深感动。

收看完这期节目后,内心随之涌上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无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愿中国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吕子研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每次看这个,我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

其中,我最感动的是黄大年,他是顶级科研家,他常年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我国首台“地壳一号”已经使用,并且研发完成。他有科技强国的梦想。他在一次飞机上,已经休克了,他对空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死后,请把我的电脑献给国家”。他说这句话,是想为国家做贡献。他回家查了查病情,是胆管癌,因为他经常很晚睡觉。它的病情恶化了,年仅58岁的黄大年离开了。他是为国牺牲的。

他的颁奖词是:作为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我很感动,他是为国而牺牲的,牺牲的很有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榜样的力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反而因为它的伟大而历久弥新。12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进入投票阶段。连日来,我区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和魏德友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全国的网友,他们和我区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踊跃为他们投下了神圣一票。截至12月25日19时30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得票315074票,魏德友夫妇得票2652261票,得票数分列20位候选人的第15名和第8名。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是新疆哈密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的一名维吾尔族干部,被誉为“新疆焦裕禄”,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76岁的魏德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的一名退休职工。52年来夫妇俩人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被誉为边境线上“活地图”。

当央视网公布了他们的故事和投票页面之后,网友纷纷留言和问候发起了一场向榜样致敬的行动。

网友“亲爱的小壁虎”说:“无数次踏雪访贫问苦,冒雨送救济粮款,关心孤寡老人、失学儿童……这些年来,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像一颗不会生锈的螺丝钉,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新疆下雪了,爷爷奶奶注意保重身体 !”“让我感动的不仅是守边,还有平淡而真实的陪伴和不离不弃!祝福爷爷奶奶!”“为老魏叔夫妇投上一票,向屯垦戍边的兵团人致敬!”投票、致敬、牵挂、嘘寒问暖……网友们自发的这场向魏德友夫妇再致敬行动,让这个冬天一下子温暖起来。

兵团第九师宣传部部长李伟道说:“投老魏就是投新疆精神、兵团精神,就是在全国面前力挺大美新疆和真实的新彊人。”

乌鲁木齐市居民林枫说:“他们在平凡中产生了不平凡的力量,这种力量震动了我,感动了我,促使我反思,使我有力量举起手为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和魏德友夫妇投票。”

网友新疆人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些人能够守护着精神的乐园,不得不为这些人的举动所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__;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__;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__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__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__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__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__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

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__,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物简介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 沈括学识渊博,从事研究的领域极其广阔,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是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这部以笔记体裁形式写成的科学著作,内容包括农业、水利、天文、数学、物理、化学、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梦溪笔谈》原有二十六卷,后来增加《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总计三十卷。全书分成十七类,共六百零九条,十几万字,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昙花一现,虽短暂,可她毕竟绽放过;鸟儿在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可他毕竟飞翔过;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我们虽不认识您,但您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1林俊德,您虽然走了,但我们永远怀念您。

林俊德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他1952年入伍,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的任务。但在2016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但是他还没有完成他的遗愿……

是他带给我们的,我想,是忠于职责。现在的社会上官员贪污、以公徇私的现象很普遍。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是真正的战士,他为的是国家、是人民的利益,他用50年默默坚守信念,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那可贵的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才是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起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献出微不足道的小力量,就能感动中国。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每一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那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人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晚20点整,中央电视台《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准时播出。自2002年起,《感动中国》每年都会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

在本次颁奖盛典上获奖的除了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几位普通人,他们的故事让我很受感动和教育。如三次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救人的河南小伙王锋,在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正是因为他的义无反顾才保证了20多位邻居无一人伤亡,然而他本人却因多脏器衰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让我们再次向这位平凡的英雄致敬!还有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已有6个年头的湖南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他的故事同样十分感人和励志,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如今,他们的创客团队已经在15所村庄开展产业扶贫与创业创新,得到了当地政府与村民的好评。最后我们要提到的是一位大国工匠,他叫李万君,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这种永不服输、不断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非常值得我们电力人学习,只有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挑战自我,永不满足,我们才能取得进步,我们的企业才能取得跨越发展。

颁奖盛典最后还特别向为国著功成的中国女排进行了致敬,整个节目虽然只有2个多小时,但说实话我真的很受教育,就让我们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一点点进步,为了公司的三大创建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让我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精神铸就高超技艺,

三十载风雨磨练铁的意志。

怀揣满腔的热忱,用双手托起患者低垂的头,

梁益建,男,主任医师,骨科硕士、神经病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科主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医生,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入围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他被称之为神医,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他也是患者心目中的"脊柱侧弯的男天使"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平庸的医者,是医人,是尽力为病人减轻痛苦。

而大医精诚,是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他以心为灯,愿作患者的守护天使。平庸的医者,是医人,是尽力为病人减轻痛苦。而大医精诚,是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多少个日夜为病人之痛而辗转反侧仿佛痛在他心。多少里路途为病人之急而奔波劳累仿佛急在他身。

他,是无数个驼背患者的筑梦者,给予他们端正的脊梁与逐梦的希望。

医生,是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职业。你们是感动的支点,曾经艰难险阻,仍对生命负责,你们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只有爱心能促使你去做一个更好的医生”

作为该专业的医者,梁益建是病人公认的“善人”。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除了经常向医院申请减免患者就治费用外,还常常帮助拿不出钱来的患者筹钱。

对于梁医生而言,医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治好更多人的信仰。他让患者重生,挺直脊梁直面梦想。

他是我们的骄傲

他是那么的善良,是那么的谦和

得知梁益建入围“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后,护士长陈澜第一时间就把消息发布到了科室微信群和个人朋友圈。“这是梁主任的荣誉,也是医务工作者共同的荣誉。”陈澜的声音里透着笑。

这几天,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可谓“全体动员”,“不只是我们科室,普外、脑外、神经内等科室的主任、护士长,都在转发梁主任入围的消息,发动身边人投票。”不过,梁益建本人依旧是查房、调支架、做手术,没有什么变化,“他从没提过自己入围的事情。”

这几天,有108人的“天自己的朋友圈里。”作为“天线宝宝”的音乐老师,龙音音从群里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点开链接投了票,“梁主任确实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我应该向他学习。”

市民说:这位医生有医术更有医德

市民张燕说:“自己有位朋友是脊柱畸形患者,他渴求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身高,四处求医但屡屡碰壁,即便有医院愿意收治,治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眼见着这位朋友艰难的求医过程,张燕非常理解脊柱畸形患者内心经受的煎熬。“那是一种渴望治愈,又不得不放弃治疗机会的矛盾心理。当我把关于梁医生的报道讲给这位朋友听时,30岁的小伙子流泪了。”张燕说,自己虽然与梁医生素不相识,但被他想方设法救助病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

他带给我们的领悟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是梁益建医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医者的仁心。我们为他而感动,更希望医生与患者之间能够更加的和谐友爱。医生自是希望患者能够好起来的,他们每天或许会因为能力不足而自责内疚,不得不去面对死亡。似乎看上去已经麻木了,可表面上的冷漠并不代表他们的心就这样熄灭了。他们仍然坚持着,为医学事业更进一步而奉献着自己,甚至是到了生命尽头却又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以供医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简介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

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擅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特别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2] 《南京大屠杀》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任务颁奖典礼上,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两个人就是教师夫妻李桂林、陆建芬,他们在一个很穷的山村教书。那是在大山的最深处,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村上的人们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两位教师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可想而知,所谓的“卧室”里只有一张用泥巴堆出来睡觉的泥床,一盏煤油灯,教室更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稻草房。他们两个白天教书,晚上回到“卧室”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天要到很晚才睡觉。通向那个穷山村的,只有一条路,一条笔直的山路,要靠梯子才能爬上山的山路。如果要走出山村,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过只有两条铁链横贯的大渡河。生活在那样的地方,是多么的艰辛啊!

可就是这样,那儿还是整个大山里最好的学校,连其他村的孩子也会到这里来上学。所以,每周一,他俩总要把孩子们接上山,周五再送下山,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一年,两年,不知不觉,他们在大山里呆了整整19年。19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19年的时光足够使一个无知的

婴儿,变成一个活泼懂事的少年。可见,他们受了多少苦啊!可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呀。试问,这种爱岗敬业,专门为人的精神我们又做到了多少呢?我们应该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感到知足,只有知足才能感到快乐、幸福。正如为他们的颁奖词上所说: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他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不愧为人师。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学会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台综合频道播出,节目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各地群众在评论中认为,《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继2016年春晚之后的又一暖心力作。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杰出的文艺工作者阎肃、为国家努力奉献的优秀军工匠人徐立平、一心为群众服务的少数民族村官买买提江、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奋不顾身救助落水者的好战士官东、为抚养孤儿茶楼卖艺的戏剧名家王宽、专门帮助寻找被拐儿童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为学生鞠躬尽瘁的中学校长莫振高等人获得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抗战老兵和海外侨胞表达了特别致敬。

而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寻找被拐儿童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的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是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春天是美丽的,人是受感动的。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孙家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五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人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人才,我个人也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自己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孙家栋把自己看得很简单:反正国家需要你到哪里,就到哪里。交给任务,就把工作做好。2007年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也是孙家栋最为繁忙的一年。为了探月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大量的事情需要协调落实,他还肩负着中巴资源卫星和北斗卫星总设计师的重任。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有时一周内要去三四个城市,打“飞机的士”成了他的家常便饭。这一年里,年近80岁的孙家栋10次进入发射场,在发射现场指导了5次卫星发射任务,主持、参加了近百个与航天有关的会议,空中飞人似的从北京飞了20多个地方。从9月初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发射准备状态开始,一直到11月26日卫星出图的近百天时间里,孙家栋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月工程的实施中。卫星发射成功后的一个月里,孙家栋虽然人在北京,但心系“嫦娥”,天天都坐镇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时刻关注着卫星每个动作的准确性。老伴魏素萍心疼地说:“他总是天天跑,穿皮鞋太累,我每年光布鞋就要给他买四五双。”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全国的电视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被摄影师抢拍到的镜头,当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的扬声器里传出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的消息时,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欢呼跳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他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在偷偷擦眼泪,这个镜头令许多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