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合集20篇

从“公车上书”开始,近百年来,中国大学生一直都担当着全社会的先锋角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历史,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751

作文

1000

不忘过去,牢记历史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印黎诚实验小学4年级

今天,我参加了“太仓日报”举办的小记者活动:到老年干部局中心慰问三位非常特别的老爷爷,他们分别是:张震爷爷、戴干爷爷和王志强爷爷。他们可都是战功赫赫的老革命啦!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震爷爷,他曾在17岁的时候,也就是1945年8月参加了新四军地下党,打倒蒋介石的队伍。他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他在监狱中被关了整整七个月,但是无论多苦,他都不向国民党屈服,始终没有动摇他打倒国民党的念头。难道我们不也该拥有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精神吗?

1946年5月,中央决定突围,全军分为五路,张震爷爷加入了往西南方的队伍,国民党布置了高层碉堡,还有地堡、铁甲车和重机枪,路程很艰难,但是再严峻的局面,张震老爷爷和他队伍的士兵们都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当时的国民党非常猖狂,即使道口上没人,他们也会放机枪。原来情报得知蒋介石会在7月新进更多美式武器,所以解放军要在6月突围,不料被蒋介石察觉了,就打了一仗,最后共产党漂亮的胜利了!

如今,张震老爷爷已经92岁高龄了,但当他回忆起17岁开始参军时的种种情景,他还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可见当时给他留下了多深刻的印象啊!

还有王志强爷爷讲的抗美援朝和戴干爷爷讲的参军的亲身经历,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不忘过去牢记历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美好的祖国将来也出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行走在历史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如长河般,从远古滚滚咆哮而来,裹挟着中华千年文化与历史。正如李白所感慨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何曾照古人。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人生显得多么的短暂与渺小啊!谁又曾见证那段历史呢?而若是问对历史的评价,我认为故宫就是一个代表,它的繁华或是衰败,不正式中华历史的写照吗?

昨晚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信手拿着金大侠的鹿鼎记,翻了起来。一个恍惚突然觉得不大对劲,我的复习资料怎么没了?一摸投可好!头发也没了!就脑后有个很长的辫子,身着鹿鼎公的官服,看着门口的亲兵,我恍然大悟!我穿越到了清朝!这里是哪儿?我一出门就听多隆跑过来,“韦大人,皇上宣你过去,好像要与罗刹人谈什么赏赐?”于是急匆匆地拉了我去。一路上宫殿林立,士兵、宫女、太监、大臣见了我都恭敬地拜见。养心殿!这不是故宫吗?我想,这可真繁华呀!卫兵森严,宫女们手拿花篮,中间还有精美的糕点。一切井然有序,皇家的气派从中流露了出来。还来不及想,只见多隆拉了我一把,向皇帝跪了下去,礼毕之间皇上在房中正与国外使节谈话,见我进来,一笑问:“小桂子,你看赏些什么好?”“就那些电信、玉器、珐琅,让他们见见世面。”我把途中所见一一说了,皇上一纸礼单递给了外国使节,我见外国人笑得合不上嘴,跪下不停地道谢。我由衷的感慨,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果然名不虚传,康熙真厉害,国富兵强,外国人都这么恭敬!忽然,我脚下一空……

这是哪里?!四周的断壁似乎诉说着它的不幸,周围尸身遍地,宫女的哭喊声不时传来,死去的卫兵还拿着刀剑,这是人间地狱?只见前方大喊大骂的外国士兵拿着金银。还是在养心殿前,可这却好像是地狱一般,火烧起来了,我眼前一黑……

我一睁眼,周围还是卷子们,可我的心却无心再学。从故宫的繁荣、外国使臣的恭敬,一直到烧杀劫掠的外国士兵,耀武扬威的八国联军,让我感慨万千。中华自清初强盛,到了破败的近代,故宫也是亲历者与见证者,故宫向我诉说着朝代兴衰:故宫的不幸不是故宫的错,是时代统治者的落魄!是国力衰败,闭关锁国的必然结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行走在故宫里,就是行走在历史中,穷则思变,变则图强。现如今,故宫如一个沧桑老人般的依然俯瞰着北京城。希望我辈自强不息,续写历史的辉煌。让故宫和我们一起扬名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共青团历史观后感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奋斗之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动员广大团员青年英勇投身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浴血奋战。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艰苦创业,忘我劳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共青团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作用,这是__年来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

回首中国共青团走过的光辉岁月,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青年在这所大学校中学习锻炼、建功成才,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涌现出雷锋、王杰、张海迪、李向群、秦文贵等英模人物,也涌现出五四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先进群体。

他们的事迹,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族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回首__年的风雨征程,共青团的全部奋斗都在实践着一个信念,就是永远跟党走;都在印证着一个真理,就是必须永远跟党走。

今天,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变为现实。

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共青团的光荣历史使命。

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共青团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着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开创21世纪人类的美好未来,青年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加强与世界各国青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一道,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共青团员们,光荣属于历史,奋斗成就未来。

★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5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将记住我们的努力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青年人最爱谈理想,青年人都说自己有梦想。理想与梦想?两个词仅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大冰说:“梦想不等于理想。光幻想不行动的叫梦想,而敢于为奔跑起来付出努力的,叫理想。”

理想只属于迎难而上,刻苦努力的人。马克思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研读了数种著作,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都被磨掉一层。中国首富马云也曾经历三次高考,多次被人否定,却不服输不放弃,最后成为了阿里巴巴的CEO。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理想,也为之奋斗,而历史终将记住他们的努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汪国真说:“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但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然是远方,理想只能是梦想。“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走向远方实现理想就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世上从不缺少聪明人,少的是聪明而又努力的人。

松弛的弦弹不出悦耳的琴声,懒散的作风练不出过人的本领。我们不能学花儿只将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我们要做大树,冲出天际;我们要做雄鹰,搏击长空。

努力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远方和理想的道路上,坎坷、荆棘是必不可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原地踏步。理想,只属于努力勤奋的行者。

回望历史,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终成为名将;司马迁忍受非人折磨,写成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李清照在乱世中漂泊,只为完成收集金石;诗圣杜甫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用诗句记录历史;诸葛孔明为完成先帝遗愿,写下流传千古的《出师表》规劝新帝……滚滚历史长河,人们都还记得,历史也记住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努力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常言道: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远方就在我们脚下,理想就在眼前。只有我们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砥砺前行,才能到达美好的远方,才能勇攀理想的高峰。

远方风景正好,追风赶月莫停留。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朝心之所向,素履而往。

我们要用信心锁定理想,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努力拼搏到达远方,实现理想。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在沉默中努力,在风雨里前行。历史终将记住我们辛勤的付出,终将记住我们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我 利用了一个寒假 的时间 ,读完了我 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鼎鼎大名的《三国演义》。当然,读完一本名著后,也有许多我 喜欢 的人物啦!嘿嘿,就让我 一一介绍 吧!

我 最喜欢 赵云,他字子龙,家乡 在常山真定,乃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大将之

一。他身长八尺,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有勇有谋,使一条长枪。在曹操与刘备的一次大战役中,刘备军大败。赵云保护 着奄奄一息的阿斗,在曹营军中杀进杀出,屡破重围,砍倒大旗三面,夺武器三条。他作战勇猛,威名远扬,一生中有着许多辉煌事迹,打过许多胜仗。

其次,我 喜欢 姜维。他字伯约,使一条钢枪,文武双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大事就交给了姜维。他曾多次打败魏国大将邓艾等人。蜀国一天天衰落下来,姜维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挽回汉室(蜀国),自刎了。他生前屡建奇谋,可与诸葛亮媲美。

我 还喜欢 诸葛亮。他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三国中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干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辅助刘备,常胜于敌人———魏国名将司马懿。但最终与敌对峙以久,不幸病死于五丈原。

我 说得都是真的哟!若你不信,可以在《三国演义》里面查找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胶漆相投的经典历史典故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雷义,另外一个叫陈重。雷义和陈重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

有一次,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参加考试,雷义考上了,陈重却没考上。雷义心想:「陈重的学问比我好,居然没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雷义就跑去找掌管考试的官员说:「大人,麻烦您将我的功名转给陈重,他比我优秀呀!」官员当然不理他:「胡闹,功名怎么可以随便转给别人呢?」雷义心里好失望:「那我也不要这个功名了!」雷义就假装发疯不去做官,终于被解除了功名。过了几年,雷义和陈重又一起去参加考试,这一次,他们两个都考上了,还很幸运地被派在同一个地方做事。雷义高兴的对陈重说:「陈兄,以后又要麻烦你多照顾了。」陈重说:「雷兄,您说笑了,都是您在照顾我呀!」两个人很开心能在一起工作,感情变得更好呢!大家看到他们感情这么好,都说:「胶和漆凝聚在一起很坚固,不过还是比不上雷义和陈重的深厚友谊呀!」

后来,有人就把这件事变成胶漆相投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好朋友间的深厚友情,就像胶和漆聚合在一起那么坚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将记住荆轲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诸雄割据,狼烟四起。在战火纷飞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一次文化的空前繁荣。百花竞放,百家争鸣,不少人的事迹流传后世。而燕国出了一个以感恩闻名的人--荆轲

其实荆轲不是燕国人。荆轲生于卫国一个叫朝歌的地方。和商鞅的出生地一样,都在卫国。我将他跟诸子百家扯在一起,不是要拿他跟孔子之流比较,是因为他是个纵横家。“荆轲好诗书击剑”,虽然司马迁对他的兴趣写得不多,但这种人在战国时期,也算不平凡了。荆轲喜欢“游”。他去过榆次,到过邯郸,也曾经与著名剑客盖聂论剑。但我说他是从燕国出来的,因为燕国是他人生的转折之地。

荆轲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侠士。他来到燕国后,同隐士田光、高渐离还有一位狗屠结交。他人生的转折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田光向燕国太子推荐了他。太子对他行以大礼,常请他出谋划策,吃喝拉撒照顾得十分周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荆轲的不凡,不仅在于他的无畏,更在于他会感动,会感恩。

是的,荆轲留名千古,是因为他的感恩的心。

从现在开始,荆轲,一个在九州从未起眼的小人物,他将以自己的行动,让世界为之一惊。

易水诀别,荆轲上车,终已不顾。带上帮手,带上匕首,带上樊将军的人头,他要深入强秦,前方生死未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心情是沉重的。冒那么大的险,值不值?但他还是去了,他决绝的去了。他在路上,更多的大概是沉默吧。就像空中正在凝聚的乌云,浓墨一般厚重,并随时能放出一道闪电,震惊世人,照亮天空。

荆轲失败了,那又怎样?历代文人的评价褒贬不一,那又怎样?他的名字仍能在一千多年后,在我耳边回响。暂不论他刺秦是否合理。他当时只是为了感谢太子的知遇之恩。千里马遇到伯乐,尚且高兴满足,何况人呢?荆轲死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流传至今。而曾经诀别的易水,也在这些年中承载起珍贵的人文精神,成了无数人的精神寄托。

荆轲成名了,因为他的感恩,因为他感恩的由衷。“著名刺客”一词不是最适合他的,荆轲塔下的评价更好——“义士”。

历史记住荆轲。他会感恩。感恩说起小,但认真地、彻底地做好小事的人,永远不会简单。

历史将记住荆轲。我们将记住荆轲。我们的后辈也将记住荆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悠久的沈阳故宫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成“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其中又分为大政殿、十王亭、凤凰楼等古建筑。

刚走进故宫,就让我感到故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进了故宫,我首先看到的是大政殿。大政殿俗称八角殿,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殿顶铺满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看到这些,我不由得为这些民族设计师的构思所倾倒。没想到,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一点也不比我们后人的差。出了大政殿,就到了十王亭。它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上史所仅见,独一无二。其中,十王亭又分为左翼王亭、右翼王亭,并有以红、白、蓝、黄作为颜色的正、镶旗亭。在这八旗亭中,有各种盔甲、兵器,还有代表这八种颜色的对应衣服,据说当时这八件衣服还有由低到高的等级呢。在十王亭中间的空地上,屹立着一门大炮,仿佛在向侵略者示威:来吧,让我把你们炸个片甲不留!充分展示了当时军力的强大。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后花园,被风吹得摇曳的柳树,就像一位公主亭亭玉立。偶尔飞来几只小鸟落在“公主”身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和公主嬉戏。最后,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博物馆,这里陈列的物品多半是旧皇宫留下的宫迁文物。当然,传统的工艺品陶瓷、织乡、漆器等也不少。

看到这些工艺品,既让我大饱眼福,又让我看到了古代人的勤劳。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古代文物,让中华五千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历史悠久的沈阳故宫是神奇而美丽的,难道你不想去那里看一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不仅仅需要温故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该记住的绝不能忘记,历史的车轮前进着,而对于那些已尘封的过往,对于那些在历史的漫天沙尘当中留下的足迹,我们应当怀有的,是一份惦念和尊敬。历史,不仅仅需要温故。

温故不是为了哭泣、感叹和悲伤。言说昨日,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面对明天。历史,需要我们去温故,并从中领悟人生的意义。

通过《安妮日记》,我静静地走进安妮的世界。她告诉我要把握生命的点滴,不是孤寂,让思想在笔下生花,让生命在记忆中永存。

战争、歧视和危险充斥着安妮的整个生命。即使是在密室生活的两年里,她也没有变得抑郁,而是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着密室里的每一个人。她回忆着和伙伴们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她幻想着没有战乱、没有歧视的世界。这个世界到处开着和平之花,花儿中间有她大笑奔跑的身影。可惜她没能等到,她做着美丽的梦离开了世界,留下了思想的蝴蝶,翩飞了百年。这颗太早陨落的星星留给我太多的震憾。

是残忍的历史扼杀了安妮年轻的生命,她因此无法在阳光下畅快地奔跑,无法体会世间生活的百态。但这是她不可挽回的命运。命运,是神圣的,自我们呱呱落地那天便与我们形影相随。我们没有必要悲伤于命运的无情,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历史的潮流中细细地品味,品读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安妮在她最烂漫的时候死去,这无疑很悲伤,但安妮的乐观却让我意识到一个深沉的问题。如果,安妮躲过了那一劫,她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生命,那么她还能如此地被人铭记吗?有了死亡的威胁,人才会爆发出最大的潜能,正因为她的风华正茂时离开才让人觉得惋惜,才让人不由地去关注她。

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较,也不能用来生加以更正。我想,如果有来生,安妮应该会同样选择在这个青春的年纪死去吧?即便没有战争,没有歧视。毕竟,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公平。

安妮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是努力把自己变成能扼住命运咽喉的勇者,乘浪而上,不畏艰辛。

死亡,有的时候是一种解脱,一种净化灵魂的方式。但是我们不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除非万不得已。以让人铭记的姿态死去,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正如玛丽莲·梦露给人的视觉冲击。

需知,我们不是安妮,不是梦露,所以生命可贵。它就像一滴晶莹的水珠,需要我们用尽全力去呵护才不至于陨落……

历史,不仅仅需要温故!我们要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走过历史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6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是埋藏在地底最深处的珠宝,是蚌里晶莹透彻的珍珠,是海底深处沉船内金灿灿的黄金。它外表的朴实却也挡不了内在的万丈容光。诸位,让我们走近历史之中去领略其中的美吧!

我想历史应该是在仓颉创字的上古时期,伴随着文字的发明而出现的。那时的它告诉我们的只是部族战争间的胜与负,部落某位酋长的贤明和巫师占卜得来的结果。而到了春秋战国时历史让我看见了中国当时治铁业的发达,诸子百家那让人应接不瑕、叹为观止的思想与文献。接着历史又带我走到了秦汉时期,让我看到了秦始皇帝一统天下时的威武、楚霸王乌江自刎时的凄凉悲伤。而有落雁之容的王昭君毅然出塞和亲让我潸然泪下、唏虚不已,而汉武大帝的雄心壮志和他的那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势让我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无疑,秦汉时期是个英雄倍出的年代。

正当我还在回味时,历史又悄然把我带到了隋唐时期。在隋朝我看见科举制的开创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赵州桥与由于炀帝的腐败导致一个朝代的结束。在唐朝,我看见了科学制的完善和唐太宗看见无数学子入长安参加考试时的感叹“天下英才尽收其中。”看见大唐的繁荣昌盛、科技繁华。可以说“唐朝,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可能,每一个民族都会经历落后带来的灾难吧。中华民族也不倒外,当历史走到清朝末年时中国的屈辱史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带来了科技的落后,而当时的统治者竟然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邦。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无情的打碎了他的美梦。随着战争的失败,清王朝的懦弱逐渐显现。这极大的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列强让大好河山支离破碎、让人民苦不堪言,而清朝的软弱却让人们寒心。

终于,一些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经常失败,但他们不放弃,因为他们明白:“黎明前的黑暗固然恐怖,但终究挡不了黎明的到来,挡不了光明的到来。”在无数次的失败后,一部分坚韧的中国人终于觉醒了,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坚持以民为本走群众路线。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在人民的拥护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天,举国欢腾,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一个时代不出英才?如今我们安稳的生活难道不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吗?我们不应该尊敬他们吗?而他们早已是历史,所以我们不应该尊重历史吗?而前几年的几件事让我感到很不解。一是几年前在网络上盛行恶搞名人风!许多值得我们敬仰的历史人物被恶搞,如“杜甫很忙”等,二是有二个省市竟然因为古人祖籍而少的不可开交。这两件事都让我惊诧!我们的历史竟然是被这么对待的吗?这么对待历史是对的吗?走近历史亲近历史是这么个走法、这么个亲法吗?我只能说:“走近历史就是尊重历史,而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比如:二战后联邦德国的总理跪倒在犹太人受害者的墓前,他们尊重了历史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不尊重历史就是不尊重自己。比如:日本由于他们不尊重历史所以亚洲各国人民都比较厌恶他们。而这种行为终将会付出代价!”

历史是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走近历史,走近过去;走近历史,做好现在;走近历史,展望未来……我们不应该肆意的恶搞历史,而是正确的面对历史、尊重历史!各位,让我们再一次的走近历史,在历史的大海中邀游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气真令人厌恶!寒冬腊月,虽无白雪纷纷,但那凄冽的西北风卷着干燥飞速而来,使人脸上手上都有些冻伤,我已经在这个气候下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为了看这样的景点付出如此之多,我实在是怒不可遏!

这便是坐落在重庆的渣滓洞革命烈士的囚笼,牢房是新建的,供人观赏,就不到十公顷的景区,如此费时费力,何苦来哉!

爸爸要求必须参观这个景区,我终于踏入那年久失修的破铁门,顺着参观通道观看,这里一片狼藉。有国民党值班的哨台,如今塌的塌,倒的倒,好的也是断壁残垣,许许多多的枯树根无规律地散落着。时而能越过一道破石墙或是钻过一个破洞子,我并不觉得这很稀奇,只觉得这是一些古建筑废墟罢了。

终于走到正区,正区的牢房并不是原模原样,而是推倒重修的,我走进去,环顾四周,十来平米的空间中挤着两个木头架子床,木头已经发朽,散发出一股怪味,这就是革命烈士的江姐所居住的女牢!

进入男牢,环境也好不到那里去,破木桌,朽木桌上放着一张残缺的草稿纸,旁边倚着一条三条腿的凳子,比起国民党老大蒋介石的华清池,这些简直是不堪入目。我渐渐对这里产生了兴趣,直到看见一张简介——罗广斌,此牢房的党员,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国民党杀戮日。罗广斌为了越狱,和同伴用自己所打造的铁器与对手的机枪交火,终于他钻出铁丝网,同一部分党员离开了这活棺材,书写了《红岩》这部著作,让人们铭记历史上这厚重的时刻。

刑具间令人发晕。在这渣滓洞中,皮鞭铁棍只是刑具中的无名小卒,真正的刑具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其一,老虎凳,所谓老虎凳,便是把人固定在一张钉满铁钉的凳子上,并且将膝盖夹在一点,脚下加砖块,膝盖在水平线上,而脚已抬高许多,腿就这样被废了。我不知是何人创造此物,也不知是何人如此狠心使用此物,我的面前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我们的共产党员被五花大绑,伤痕累累,施刑者面目狰狞,想要从共产党口中获取情报,可是我们的共产党员鄙夷地看着他们只是沉默。我佩服共产党员的信仰。这种无论身处断头台仍然守口如瓶毫不动摇的信仰,使他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我十分痛恨那些国民党,他们为何用如此残酷的刑具去伤害自己的同胞,却不抵抗外寇。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能读懂《囚歌》的豪言壮语了:“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连同我与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中热血中得到永生!”

不去感悟历史,怎解其中厚重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历史老师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刚开学,对于新老师,我们心中都有大大的问号。随着一节节课的结束,神秘的面纱也一个个揭下,我们认识了他们,领略了他们的风采。但因为一些原因,历史老师却迟迟没有露面……

“下一节课是历史课!”小喇叭杨景慧扯着大嗓门喊道。历史课,一听就是让人觉得关乎“家国天下”的枯燥的课,不会是一位很古板、很严厉的老头教我们吧?我在心里暗自揣测。

竟然不出我所料,一个老头走了进来。喔!NO!不会跟我想象中一样古板又严厉吧!随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流逝,我惊喜地发现:他十分幽默风趣,不时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那节上课,老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讲课,一会儿,他退回到讲台,准备拿鼠标。胡云伟的腿正放在老师后退的路上,他发现后,马上收了回去,生怕把老师绊倒。这一幕正好被老师看见了,他看着胡云伟,意味深长地说:“你,你怎么可以‘谋害’老干部呢?”我们听了马上笑了起来:“老干部”和“谋害”,老师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可怜”的云伟呀,就这么被误解了。

还有一次,讲到某个问题,胡云伟又和历史老师“争执”起来,简直谁也不服气谁。这时,历史老师指着他的胸膛说,“看我的胸!我的胸,胸怀天下,我用知识哺育这位同学,他还咬我!”我们一听,笑得更厉害了,连历史老师也忍俊不禁,只留下胡云伟一脸迷茫地看着老师,一时没明白笑点在哪里。

历史老师的口头禅很多。每次遇到学生打闹,就让学生在讲台上站着,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教育他们,跟他们说大道理。不管什么样的说辞,最后,他都要以“我胆小,怕惹事”结尾;每次有个别学生说小话,他都狠狠批评那些人,并且用上只有生气时才会冒出来的标准信阳话,将那些人骂得不知所措,然后反问我们:“我是不是很可爱?”我们总会笑得人仰马翻,配合地说道:“很可爱,很可爱!”当他发现我们很多人都在课下模仿他时,又故作潇洒地说:“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就是我那诙谐的历史老师。他的课堂,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他的课堂,高潮迭起、笑声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尊重历史初二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历史,我想很多人心中一定会“涕泗滂沱”。快停下!历史啊,还真没有这么可怕。

历史,说难点,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进程事件。但说的通俗点,就是一堆小故事堆成的连环画,何况其中的许多故事还非常有趣,并非是枯燥乏味的一堆字。

我个人最喜爱的是唐朝历史,或许是因为它的繁盛,又或是跌宕起伏。那个年代,神龙年间,张莒进士一人自曲江酒醉后,在雁塔上题写下自己的名字,后面的进士们纷纷效法,这就是雁塔题名。这些人中最出名的是白居易,题下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被竞相传颂。可惜唐武宗时的丞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心怀妒意,命人除去了学士们的题名。

可怜秀士名,一日尽除去。不过,好多人将后唐、南唐与唐朝混为一谈,可真是不该啊!

说后唐,大多数人第一印象便是唐末五代第一将——李存孝了,又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不过最厉害的应该是他们的养父——“黑鸦儿”李克用。李克用所帅的军队叫“黑鸦军”,因为作战勇猛无比且都穿一袭黑甲而得名,南征北战,打下了一片后唐的土地,可惜庄宗是个虎头蛇尾的人,年少时远近闻名,而年老后却沉溺声色,败掉了后唐本就不多的家底,典型的“用昏庸毁掉一切”。再说南唐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若此生不在帝王之家,定是能够成为让人羡慕的文词大家,不过被其他大文豪批评“为赋新词强做愁”;可惜在帝王之家,他的悠闲的性格,让他这个皇帝……总之当得十分不称职。可怜一代君,迫于军敌北封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不过他的邻居,比起他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后蜀。

后蜀的末代帝王是孟昶,既昏庸又奢侈,自己有能力管理国家,却选择撒手不管,偏安江南,还向宋朝挑衅。最后宋朝派大军前来一举歼灭,就是说,后蜀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可怜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倒是忠贞不渝。身到宋朝帝王宫,心念后蜀君王容。后来在宋太宗打猎时不慎被射死,真是红颜薄命。

中华上下五千年,今日一文道不明。若君欲再解古史,不妨多读文学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佛山历史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佛山人,醒狮是儿时那点难忘的记忆,是辟邪的吉祥物,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寄托。锣鼓声一响,便知那狮子要随节奏舞动了。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香港学生一同前往龙狮训练基地观醒狮,内心的激动自是不言而喻,可面对香港学生的疑惑,身在醒狮发祥地的自己却感到无比愧怍。

谈笑声渐渐散去,厅堂内寂静无声,我的目光聚集在铁桩台的一侧,只见师傅手握狮嘴中的一个木柄,捋顺狮身上的毛,准备上场。

一个突然,站在铁桩台后的拿鼓锣敲的师傅举起手中乐器开始演奏,震耳欢快的锣鼓声,响彻厅堂,交织一片。两个举着狮子的师傅,摆正姿势,迈着轻快的步伐,出场的嘴巴上下张合,眼睛炯炯,似是要放出光来,踩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步伐,逐渐走向铁桩,这时狮纵身一跃,稳稳地停在铁桩台上,旋即一个狮立,傲视全场。我内心对醒狮师傅的敬仰油然而生,狮毛在灯光照耀下更显柔滑,顺整个狮身倾斜而下,太壮观了!掌声与锣鼓声夹杂在一起,如闻霹雳,又似洪水涌来,望着香港学生眼中的惊叹,我不禁为此而自豪。

转眼的恍神,狮已急转回头,继续在铁桩群里灵活地跃上、落下,鼓声忽然停息,我屏住呼吸,狮猛地向前扑去,四脚悬空,狮身急速往下坠,全场惊呼,这时却见狮用前脚紧紧夹住铁桩,后脚向上一蹬,落在铁桩台上,不见丝毫疏漏。这才松了一口气。

狮子从铁桩上下来,走到观众席前与我们互动,指尖抚过柔软的狮毛,心生崇敬。随着“砰、砰、砰”的鼓声,狮子退回表演台前,凝神、甩头、鞠躬,这便是完美的谢幕。顿时潮水般的掌声袭来。

在我拼命拍掌,意犹未尽时,忽听见师傅在一旁大声教导徒弟:“现在练习上桩,口号喊大声点。”我转过头去,只见一个个像我这么大甚至比我还小的少年举起了狮头,刚开始他们还缩着头,后见师傅一个一个口号地吼着,他们便一个接一个大胆的跃上了桩,场面壮观,拨动着我的心弦,这是醒狮的传承吧,一次次的跳跃与翻转,便是师傅授予徒弟的醒狮最精华的部分,无言,只是震撼。

后来,我明白醒狮带给佛山人的,是表演时的喜悦,是对未来平安的祝福与希望,更是代代宗师的坚守与少年的传承。

只愿醒狮精神永流传,如狮眼里迸发出的种种火光,坚毅纯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囫囵吞枣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以下为您带来囫囵吞枣的历史典故,欢迎浏览!

囫囵吞枣:欲速不达,细嚼慢咽方能吸取精华

【出处】(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历史典故】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成长心语】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还不知道为何成绩没有提高。学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认真读书,精于思考;遵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点滴中不断地积累。凡事欲速则不达,只要养成稳扎稳打的习惯,就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的见证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看到这张图片时,心情沉重而悲伤。虽然历史已经过去很多年,我似乎仍能看到火光冲天的爆炸,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道,感受到那惨烈的场面。

1936年7月1日,上海周围的一座小镇里,一个可爱的孩子出生了,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东北三省,国家在动荡之中。但一个新生命的降生,还是让全家人非常高兴,大家沉浸在幸福中。父母为了让他们的孩子长大后能够保卫自己的祖国,给他取名——张国生。

国生一岁生日后,日本侵略者铁蹄向南践踏,上海地区十分危急,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生和父母跟着父老乡亲们打算到更远的地方避难。

1937年8月28日,天空阴沉沉的,下着细细的小雨。上海南站,人们行色匆匆,十分焦急,爸爸抱着国生不断地安抚他。“呜——呜,”火车开来了,然而这时……

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小黑点越来越近,越来越大,接着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这时人们才看清楚,几架印着日本国旗的轰炸机正逐渐向他们呼啸而来。“轰炸机来啦,快跑啊!”人群顿时乱作一片。此时,几颗罪恶的炸弹投掷下来。顷刻间,房屋倒塌,天桥摧毁,爆炸的声音夹杂的石块崩裂声,玻璃碎裂声,满目苍夷,尸横遍地,惨不忍睹。一颗炸弹在他们不远处炸响了,爸爸妈妈倒下时,把国生死死地压在了身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日军轰炸停止了。国生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从爸爸妈妈身下爬出来。他的衣服划破了,身上沾满了鲜血,“爸爸、妈妈!”他呼唤着哭喊着,然而他不知道爸爸妈妈再也不会站起来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他了。

两个多小时后,国际救援队赶来了。他们从废墟中救起了国生。把他带回了苏联大使馆。国生得救了,他是幸运的,他是8。28大轰炸的唯一幸存者。之后,他一直在苏联生活。

长大后,他没有忘记日本人的罪行,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不断搜集、揭露日本人的罪行,呼吁世界和平,他说:“自己就是日本侵略恶行的最好见证。”他希望后代子孙都能生活在没有战争,没有伤亡的幸福家园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的回声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两年的高中生活里,我只有两次在地铁上看到过星耀天空的夜景,而这两次都是在这次“研学”旅行的时候。

不同的是,第一次看到的是刚出发时正待醒来的城市天空,第二次是返回时城市刚刚摘下白天的忙碌的面纱,把自己展露在黑夜面前。

我也只在“研学”旅行有过乘坐高铁的经历,一次是去程,一次是归程。

“研学”旅行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毛泽东诗词里的娄山关。

似乎是我们的来访打破了娄山关的宁静,清晨的山林空气中仍然有些凉意,可以听到茂密的山林里鸟儿的飞鸣——在惨烈的战斗结束后,鸟儿又回到了这个地方,生生不息。不知道红军士兵们在二度进军娄山关时是怎样的心情,或许有些惶惑,或许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那两场战斗早已成为遥远过去的革命纪念碑,但当我站在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石刻墨迹下方时,我似乎真的看见了“长空雁叫霜晨月”的景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苍凉感也分外真实。

我们头顶数十米空中就是长空桥——一座连接了两处陡峭山崖的铁索桥,尽管桥身被加固过,走在上面完全不会摇晃,但往下看时惊人的高度还是让我胆战心惊。我想起了泸定桥之战,那时桥面已经被敌人拆得一块木板都不剩,只有几根悬在空中的冰冷铁索,战士们还要面对敌人猛烈的火力,然而凭借着惊人的意志与牺牲精神,红军最终做到了世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第二站是历史教材图片里鼎鼎有名的遵义会议会址。

走到开阔的景区中央广场上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遵义会议纪念馆巍峨的灰色建筑,然后才注意到好像是把自己藏在角落里的遵义会议会址,古色古香又带了一点西式风韵的小别墅。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参观会址的二楼,只能在一楼转了一转。一楼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张地图,上面用红蓝色的小旗子分别标出我军和敌军的兵力部署,导游激光笔红色的光点在地图上游走时,我好像看见红军的指挥官们用笔在地图上画了一道又一道,随即想起电影《长征》里一群红军领袖深夜挤在会议室里商讨作战行动的场景。历史创造了这支红色的力量,它又在历史中不断壮大,最终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建立了全新的中国。不知道当时会议室里的每个人是不是都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但今天我们回望过去的时候,从未后悔继续前辈们开创的这条道路。

“研学”旅行的最后一站是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息烽集中营。

天气阴沉,整片天空都是白茫茫,看不到阳光。车停在息烽集中营外的时候,窗外绿树成荫的景象使我完全想不到这里是个杀人的魔窟。甚至当我走进集中营的大门、脚踩在大概和几十年前没什么两样的石板路上时,我都没办法把这里的景色和脑里关于集中营那钢筋水泥的灰色世界的印象对上号。

里面的牢房从外面看就是普通的小木屋,但每间牢房只有一扇小小的窗子,阳光根本就没办法从窗子照进去。女牢左边是所谓“感化室”,里面更没有什么光亮,甚至直起身都做不到。我想如果他们以为凭借这样恶劣的环境就可以“感化”革命者的坚定信念,未免太过看轻信仰的力量。

女牢对面的院子里有一株樱花,樱花的花瓣是白色的,开在深棕色的枝干上像点点繁星。我心里默默地想:这棵樱花树知道自己身处在哪里吗?曾经被关押在这里的革命者们见过它吗?这个世界如今已是怎样的一个朗朗乾坤它知道吗?《扬州慢》里的花是不知年年为谁生,这株花如果知道它身处何处,恐怕早就在凋零了吧……

这次“研学”旅行,是去了一个不曾认识的全新的世界。

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走过历史陈迹,聆听它们讲述的属于那个已然过去了的旧日故事,如同听见从远方流淌而来的时间长河发出的回声

我们是生命之舟上的过客,在被水流推着前行的路上,打捞起这些来自遥远过去的闪着光的珍宝,心中对历史怀着感念,对未来怀着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将记住李清照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

——题记

立于湖畔,一席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发乌黑如泉,化黑眸韵律其间,如花事般绚烂的一生,将会被历史永远的铭记。

藕花深处惊鸥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日暮共斜阳,翠水薄烟纱,易安女子,泛舟藕花深处。

湖畔,垂柳依依,湖心,荷语切切。乘着酒兴,悠闲而又随意,小舟载着女儿家的嬉笑声,渐渐划入藕花深处,划出一阕词的清香,萦绕着平仄的韵脚。夏日黄昏中,雾色脆笑,穿过时间的帐幔,落于溪亭泉,溅起点点水花。不远处,被欸乃声惊起的几只白鹭振翅而起,追着月光飞去。看着白鹭远去的身影,女子的目光投向紫蓝色的苍穹。“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白鹭好吗?或者,就做一株冰清玉洁的月下清荷?”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生在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泉城,泉清风荷柳韵孕育了这样一般荷韵的你。如一株婉约的清荷,将一世情愁化作荷蕊的幽香,在苍茫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独自美丽的绽放。

一种相思两闲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世间离别,也无可奈何。

荷已残,香已消,凉秋至。独自泛一叶兰舟,荷风微摆的裙角,散落一地相思情。乱世,将有情人分隔两地,但永远割不断缠绕心上的相思。心间绵绵的离愁,诉说对爱情的坚守。在舟首,翘首盼郎归,如雾里看花,看不透,剪不断。执笔落花,碾一泓雅墨,填半卷清词,轻吟渐行渐远的身影,押韵了离别后的伤感,描罘罳下的倩影,述花逝别离后的伤感。

叹息吹不走满腔郁郁的失落,泪水冲不尽心上厚厚的蒙尘。丝丝愁情,萦绕在婉约细腻的字句中,才情流露,尽致淋漓,绽放出水墨美丽的淡花。

试问忧愁几人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深秋菊花残,惨淡梧桐叶,颠沛流离,物是人非。

心已残碎,被黑暗乱世所伤。笑容依旧如温香萦绕,但有掩盖不住的凄美。纤弱无骨之手,娇弱无力之躯,演绎得令人刻骨铭心。已然不是女儿家的闲愁,那种空落的悲凄,又岂是一个愁字说尽的。那一笺失色感伤的诗行爬满了浓郁的心房,只剩下一抹心酸的晶莹之花。

是谁的思绪,曾在天涯一端守望着清愁若许的孤单?醉卧在噬骨冰冷的佳期如梦,用半杯残酒念往昔尘缘如烟,湮灭昨日欢颜成了水月空流连。是谁的心事,曾在流水一方飘零着暗香盈袖的惆怅?摇曳着千丝万缕的一地柔情,用泪水也无法挽回依稀的依恋,换不来风雨共蹁跹?

当初的清丽少女只剩遥远的一个背影,当依旧不变的是那满腹才华,浇灌的是少时早已盛开的那朵美丽的花。易安居士,你用你绝世的孤独,在文化长河上跳了一支震撼人心的独舞,你已被世人传颂了千年,但未来也将被历史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晁错削地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A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淫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候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历史渊源流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流淌着无数英雄的鲜血,无无数名人伟客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五千年的上古文化中鲜为人知的就是哪一位位仁德兼备的君王。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虽不是什么王公贵族的后裔,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一统天下。这个人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原名刘三,及沛县人,家中排行老三,先前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秦末汉初,嬴政失去民心,各地人们都揭竿而起,一心推翻秦王暴政。刘邦在妻子吕雉的劝说下,在沛县起义,自号“汉”,一路攻向咸阳城。因为刘邦推行仁爱,所以一路上愿意投降和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天下大势已经很明了了。可是还有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那就是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项羽收下兵多将广,个个以一当十,再说项羽,他二十岁便能举起青铜鼎。论武功,恐怕无人能敌。项羽对咸阳城亦是虎视眈眈,刘邦可是遇上了劲敌。项羽在新丰鸿门摆下鸿门宴,欲置刘邦于死地,席中刘邦逃跑。刘邦又用计将项羽围困。项羽随厉害,但也寡不敌众。最后,二人在鸟江畔决战,项羽失败,自刎于乌江畔,刘邦一统天下。刘邦之所以胜利,依靠了除了能力和智慧外,更重要的是两个字“仁爱”,这也正是我们该学习的。

中华古人固然值得尊敬,不过,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跟应该学习古人经验,吸取古人教训。说不定,哪一天,你的名字也会出现在历史史册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