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煮汤圆的作文(最新20篇)

不同的地区,都有着大相庭径的元宵节节日气氛,在你们的家乡,元宵节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文字放飞快乐,一同欣赏元宵节所带来的欢乐吧!以下就是开学吧为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元宵节煮汤圆的作文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541

作文

1000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的节日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了,不是因为可以看花灯,也不是因为可以猜灯谜,而是因为这一天,妈妈会亲手做汤圆。妈妈做的汤圆是我的最爱。

记得那年,元宵节前一天,我就缠着妈妈要吃汤圆,妈妈拗不过,只好动手做了起来,为了多吃点儿汤圆,我连午饭都没吃,就等着晚上能放开肚皮,吃个痛快。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妈妈端来一大碗热腾腾的汤圆,瞧着碗里那圆圆的“小脑袋”,雪白的“皮肤”……口水就不自觉地流了出来。我赶紧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小脑袋”正要往嘴里送,突然,汤圆的皮破了,流出了黑黑的芝麻。我咽了一口口水,赶快拿来汤匙舀起一个汤圆,送到嘴边一口咬下去,芝麻顿时喷射而出,满口香甜。不过,真的很烫!那烫更能体现芝麻的浓香。我撸起袖子,索性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烫得我挤眉弄眼,不时地张着嘴哈气,不一会儿,就将满满一碗汤圆吃了个干净。我舔舔嘴唇,真想再来一碗,可是圆鼓鼓的肚皮告诉我:这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擦擦额头细密的汗珠,放弃了这个念头。

时光荏苒,我渐渐长大,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我也几乎吃不到母亲亲手做的汤圆了。又是一年元宵节,妈妈将我带到她打工的城市里,晚上,爸爸妈妈请我去一家小店里吃汤圆。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个,一口咬下去,发现这汤圆皮也太厚了,芝麻也少得可怜。于是我又想小时候,妈妈亲手为我做的汤圆,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唉!何时才能吃到妈妈做的汤圆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宵节日记500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吴地风俗要过元宵节。现在各种节日实在太多,所以逢节要过,但很多风俗都简化了。元宵节这一天,一般来说,早晨一碗圆子肯定要吃的。

圆子,别的地方人称元宵或汤圆,吴地方言叫圆子。用糯米粉搓成小小的圆粒状,内中不放馅,叫小圆子,煮熟后盛入小碗内,加白糖,一般还要放一些桂花,称之:桂花白糖小圆子。再考究一些,放入一团酒酿,称之:桂花白糖酒酿小圆子。如果将糯米粉搓成大一点的圆团状,内中放馅,就叫大圆子或者汤水圆。以前吴地人过日子考究,吃大圆子也有讲究。如苏州人要吃五色圆子,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现在生活快节奏,吃圆子也是“速食”,都是袋装的。

元宵节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俗就是挂灯、赏灯。记得小时候家人带我去工人文化宫去看灯,再小一点,带我去市中心玄妙观看灯,苏州人叫“扎闹猛”。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看走马灯。这种彩灯外形为宫灯状,多为六面,顶部有纸制扇叶,一点上蜡烛,就会自己转动,这时灯各个面上绘制的图画也随之转动起来,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煞是好看。图像太丰富多彩了,有三国人物,有水浒人物,有西游记人物,有红楼梦人物。我记得,什么“桃园三结义”啊,什么“黛玉葬花”啊,什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啊,等等,都是从“走马灯”上启蒙来的。

还有一种兔子灯,孩童手里拖着走的,也很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快要到学校开创的美食节了,同学们都在做自己的拿手好菜,我做的是酒酿元宵。

我和爸爸我的妈妈首先到菜场去买好了做酒酿元宵的用料:200克的小元宵,500克酒酿。回到家把酒酿倒入大碗里,接着用勺子把酒酿捣开,再打两个鸡蛋搅匀备用。在锅里放入三分之一的水,开火等水煮沸,放入买来的小元宵,等元宵在锅里浮起来时,立马将大火调到小火,把打好的鸡蛋淋煮,等蛋花熟了散开后倒入捣好的酒酿,开大火煮沸后关火就可以了。如果觉得不够甜,就撒一些适量的细砂白糖。这样酒酿元宵就做好了。

做好的酒酿元宵香气扑鼻,吃起来香甜可口,有一丝丝米酒的甜味,还有一点点米的香味。

看到这儿,大家一定口水直流了吧?那就赶快来我们学校参加“舌尖上的怡小”活动,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学做包汤圆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刚从午睡中醒来,走出大厅看见奶奶正在搓着一团粉团,我问:“奶奶你搓粉团干嘛?”奶奶说;“彬彬想吃汤圆吗?”我说:“当然想吃。”奶奶说;“想吃就动手。”

我说:“好啊。”原来奶奶是用粉团来搓汤圆,这一次我吸取削马蹄失败的教训,先细心观察奶奶怎样包汤圆,然后,卷起衣袖,从粉团里捏出一块小粉团,搓圆双手合起来把粉团压扁,用粉团把片糖粒裹起来再搓圆放到碟里,奶奶看见了说:“这汤圆包的真好,是你包的吗?”我说:“是啊。”奶奶说:“彬彬看来你学新的也学的挺快的。”我说:“我用心呗。”奶奶说:“你学习也这样就好了。”我说:“我一定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一元宵节中文的作文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猜灯谜了”“猜灯谜了!”我高兴的大声喊着。大约8点我就来到作文班了。一进屋“哎呀”叫我太惊讶的是满屋子全是人呀,谁也看不清谁。我来到一楼走一圈。“完了!”没我认识的。我想常家琪、小恐龙没来吗?不对,常家琪说来的呀,要是常家琪来了,小恐龙一定紧跟在他身边的。他俩可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哪。

于是我想起了2楼,我匆匆忙忙跑上去了。到了2楼:嗬!比楼下人还要多,叫我太不可思议了。我进了第2个灯谜屋,找到了常家琪和小恐龙。原来他们俩在2楼猜灯谜。我先大概的扫了一眼,整个2楼有好多五颜六色的猜灯谜条,都是长方形的。我看了一眼这个,不会,我又看了一眼那个,还是不会。我这聪明的小脑袋能不会吗?不会才怪了呢。我看常家琪坐在哪猜呢,我从后面看,他写出一个答案,我就抄一个,整整抄了十五条。然后我绕道来到常家琪和小恐龙的旁边说:“咱俩去兑奖。”小恐龙排在第一,我断后,常家琪第三。小恐龙领了两枝笔,我也领了,常家琪也领了。“才领了两枝太少了,”小恐龙不甘心地说:“咱俩接着猜。”常家琪说:“好”。那我也得安心的抄了。嘿嘿,我接着偷着笑去吧。

不一会我们又来兑奖来了。这回可跟上回不一样了,这回一条长龙,我们只好排在排尾了。看着小恐龙和常家琪崔头丧气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乐。哎呀!都等出汗了。“好没好?”我生气的叫着。看发奖那位,还挺不慌不忙的,10分过了……20分过去了……30分过去了……还没好,只听一个人说:“快了,马上。”这才让我的气停了下来。“到我了,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喊着,终于到我了。“不发了!”兑奖人喊道。“啊!不是吧?”我奋力的说:“还什么时候发。”“下节课。”真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到了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我迫不及待了,忍不住说:“老师什么时候发?”老师说:“好,好,发。”嗨这盘棋下的真劳累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吃汤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团、猜灯谜、放炮竹、赏花灯来庆祝元宵。

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爸爸叫住了我说:“儿子,这样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这样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让人嘴馋。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天空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有的礼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小孩子手持烟花棒飞舞着,欢笑着。

我爱包汤团,但我更爱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包汤圆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过完春节还有什么热闹的节日吗?当然有啦,那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要吃汤圆的哦!

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汤圆。我吵着也要包汤圆。正巧妈妈提着一大袋糯米粉进门来,我高兴得直拍手。

妈妈拿来一个大盆子,往盆子里倒了一些糯米粉,然后用温开水搅拌好。奶奶捏一小块糯米粉,搓搓圆,又往里面塞些芝麻馅,再搓搓圆,成了!我一看,啊,圆圆的,大大的,真想咬一口解解馋!

一会儿,爸爸进来了,笑眯眯地说:“你做一个给我看看。”我满不在乎地说:“好吧!”我自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哪知道做起来是那么难,不是搓不圆,就是散了架。我索性抓起一小团面,捏成像一只小的样子,再拿点肉放在里面。最后,我想把汤圆拢上,可总是拢不圆。奶奶看见了,笑眯眯地说:“你做的不对,应该用手心和右手手指转圆。”我照着奶奶说的去做,啊,终于做成了!我连忙拿着圆子给爸爸看,爸爸夸奖了我。

后来,奶奶又教我做小鸭子、元宝的小玩意儿,可好玩了!这天晚上,我很有收获,又学会了一种生活手艺!

这个元宵节真快乐,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吃汤圆,我还学会了包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就象狂欢节。晚上,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马路上灯火通明,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天地间洋溢着节日的狂欢。我和爸爸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开元广场。这里正在举行元宵灯谜活动,人声鼎沸,人头攒动。

我欣喜若狂,左蹿右蹿,几下就蹿到了舞台最前端。只见舞台顶棚挂着数十只大红灯笼,灯笼底部的吊坠上写着谜语,有打字的,有打成语的,有打网络热词的,有打作家名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最大最漂亮的灯笼,看出的是什么谜语。谜面是“断了线的气球,打一网络交流工具。”我双手抱肩,开始苦苦思索。就在我焦躁不安之际,突然灵感一闪,答案跃然而出,不就是QQ聊天吗?越想越觉得就是它,于是激动而紧张地来到后台找工作人员。果然,我答对了,工作人员奖给我一个笔记本。我欢喜的象吃了蜜似的,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元宵节,好一个狂欢的元宵节,人们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白生生的汤圆的热气中,在晚会的欢声笑语中,就这样度过了。我期盼着来年的元宵节更加热闹,更加美好而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的英语

全文共 3751 字

+ 加入清单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hel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really over. On this day, people watch

lanterns, set off fireworks and eat yuanxiao or tangyuan. I like watching

lanterns and appreciating lanterns best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When I came to the street, I saw that the street lamps were full of

lanterns, 16 street lamps in a group, 8 on one side. We walked to the bridge,

and the lantern "door" was also set up on the bridge. There are four big

lanterns in the first row of the "door", which say "congratulations on the new

year"; 10 lanterns in Row 2; There are 16 in a row below; Until the penultimate

row, there are 10 more; There are also four in the last row, with four big

characters on it, which are "Happy New Year".

Look at the rest corridor of the small square in the center of the bridge.

There are 10 marble seats. There are 4 large lanterns above the marble seats,

and there are also 10 groups of large lanterns. On average, there are four large

lanterns on each small lattice and each marble seat, which are arc-shaped, and a

large lantern is hung on the side.

Well, lets go somewhere else!

Lantern Festival - on the Lantern

In the middle of the big square, I saw a big lantern, about 10 times that

of me. Nine small lanterns were hung on the big lantern. There is a unicorn in

the middle of the big lantern. The unicorn represents auspiciousness, and a

crane on both sides of the unicorn just guarded it. Next to the crane is a pair

of rabbits. The rabbit holds a gold ingot in his hand. On the side of the rabbit

is a pair of cranes. Behind the main body are some gifts, firecrackers,

couplets, Fu characters and so on. Actually, this is a float! Its theme is

"blessing from the jade rabbit".

Lantern Festival - under the Lantern

Dont just look at the center, we still have some rabbits playing happily

on the lawn!

There are a pair of rabbits in the center of the lawn. Grandpa rabbit is

wearing a pair of small glasses to "congratulate you", while grandma rabbit is

carrying a fruit basket, which may be giving it to the rabbits! Look! There are

two little rabbits next to grandma rabbit, a little male rabbit and a little

female rabbit. The little female rabbit holds an apple in her hand. Oh, this is

what grandma rabbit gave her! The little male rabbit was laughing and holding a

lantern to see how lively the Lantern Festival was! There are three little

rabbits beside grandpa rabbit, two little female rabbits and a little male

rabbit. Look! Grandma rabbit also gave the little girl rabbit an apple. She is

laughing happily! Another little female rabbit sat on her favorite big mushroom,

wearing a big red bow, smiling and trying to say something. The naughty little

rabbit is not afraid to blow himself up with a string of firecrackers in his

hand! How brave!

There are some little rabbits next to me. I wont introduce them one by

one. There are many lanterns. Ill take you to see them with my own eyes next

time Im free!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元宵节这一天,春节就算是真正地过完了。在这一天,人们要观灯,放烟花,吃元宵或汤圆。我,最喜欢在元宵节看花灯,赏灯了。

来到大街上,只见大街路灯上都挂满了灯笼,16个路灯为一组,一边8个。我们走走走,走到桥上,桥上也支起了灯笼“门”。“门”的第一排有4个大灯笼,上面写着“恭贺新春”;第2排10个灯笼;下面就16个一排;直到倒数第2排,又是10个;最后排也是4个,上面也有4个大字,为“新春快乐”。

再看桥中心的小广场的休息长廊,一共有10个大理石座椅,大理石座椅上方有4个大灯笼,大灯笼也是10组。平均每个小格格,也是每个大理石座椅上都有4个大灯笼,呈弧形,最侧边还挂着一个大灯笼。

好了,让我们再去其它地方看看吧!

元宵·赏灯上

到了大广场中间,只见一个大灯笼,大概是我的10倍,大灯笼上边挂9个小灯笼。大灯笼中间有一头麒麟,麒麟代表祥瑞,而麒麟两侧刚分别有一只仙鹤守护。仙鹤旁边是一对小兔,小兔手中抱着一个金元宝,小兔侧边还是一对仙鹤。大主体后边则还有一些礼品,炮竹,对联福字等。其实,这是一辆花车!它的主题是“玉兔送福”。

元宵·赏灯下

别只顾看中心的,我们还有一些小兔在草坪上愉快地玩耍呢!

草坪中心有一对兔子,兔爷爷戴着一副小眼镜,向大家“恭喜恭喜”,而兔奶奶却提着一个果篮,可能在发给小兔们吧!瞧!兔奶奶旁边有两只小兔,一只小男兔一只小女兔,小女兔手拿一个苹果,哦,这是兔奶奶给她的吧!小男兔则一边笑,一边拿着灯笼想去看看元宵节到底怎样热闹呢!而兔爷爷身旁有三只小兔,两只小女兔,一只小男兔。看!兔奶奶也给了那小女兔苹果,她正开心地笑呢!另一只小女兔则坐在她最爱吃的大蘑菇上戴着大红蝴蝶结,笑嘻嘻地想说些什么。那只调皮的小男兔手拿一串鞭炮,也不怕把自己给炸喽!胆子真够大呀!

旁边还有一些小兔子我就不再一一介绍了,花灯多极了,下次有空我再带你们去亲眼看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的习俗日记200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汤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其盛行,民间有“吃汤圆大一年”之说。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物,即用黑芝麻猪油作馅儿,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面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这便是汤圆的最初形态。

汤圆的制作用料很少,一盆面,一些水,一块豆沙即可。

备好料后,我和小组同学撸起袖子加油干。顿时,六手齐下,原本以为我们手到擒来,也可以玩一场大厨的精妙手法,三下五除二,米粉可以乖乖成为一个白花花的米团。孰知,本应是一团的米粉一下子成了无数颗米疙瘩,散落在盆子里,任凭我们如何揉搓,竟不为所动,依然各自为政。我们思来想去,决定只让厉皓天一个人揉,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运足内力,两只手上下翻动,左右开弓,好似两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可每一下都很有力气,不漂不浮。

终于,一个大米团在三双充满渴求的目光下形成了。我们饿狼争食般地抢了过去。掐下一小块白白的,软软的米团,人手一份,两手呈反方向肉戳,一个白花花的“胖小子”出现在掌中。再用大拇指一压,就出现了一个凹处,大家又一次把豆沙馅儿五马分尸,塞进米粉团,把周围的米粉一拎,以犄角之势包围了豆沙,再一搓,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包好了。我细细一闻,啊!满教室弥漫着一股香香的米粉味儿,再一嗅,还有一股或浓或淡的豆沙味儿,勾起了我肚子里忍耐了半天的馋虫。

闻着这诱人的香味儿,我仿佛回到了儿时去外婆家,外婆精心熬制的小汤圆,当时的我只知道这汤圆好吃,却不知这小小的汤圆背后其实浓缩了外婆浓浓的爱。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工业化,人们工作更忙了,每逢春节,爸爸妈妈更多时候是在超市冰柜中买上两袋现成的,回家放锅里一煮就可以了。虽然精致了许多,均匀了不少,可都是机器生产的,里面的亲情却没有了。

而外婆的汤圆,如今却再也没有吃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噼哩啪啦!”天还没亮呢,我就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吵醒了。我穿上衣服,推开窗往外望。哇!耍龙的队伍好长啊,一眼望不到头。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我突然想起,今天是元宵节。我和堂姐约好,晚上要去看花灯的。夜幕降临,花灯亮起来了。我们来到公园时,这里早已人山人海。从南大门挤进去,绕过“蝴蝶谷”,我们俩小孩就被一组花灯深深地吸引住了,这就是“糖果世界”。也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世界。老村长站在高高的蛋糕上面,喜羊羊和沸羊羊正拿着勺子津津有味地吃奶油。这下,红太狼眼红了,她两手叉腰,怒目圆睁,指着灰太狼的脑门。不用说,她肯定又要指使灰太狼去干坏事了。我对堂姐说:“我敢肯定,一会儿红太狼准会回家拿个平底锅砸在灰太狼头上!”堂姐点点头,哈哈大笑说:“对对对,电视里都是这样演的……”。爸爸举着手中的相机左拍拍,右拍拍,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他正陶醉在美丽的水上花灯呢!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响声。我们抬头一看,天空突然明亮起来。“看,是烟花呢!”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只见那烟花时而像仙女散花,时而像一条银龙,时而像瀑布一般。红的、紫的、绿的……五彩缤纷,把天空装点得如梦如幻。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妈妈诗兴大发,我和堂姐也随声应和着。今年的元宵节真高兴啊,我和堂姐约好明年的元宵还来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年级作文关于元宵节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元宵节嘛,肯定少不了吃元宵啦!当然还有围在电视旁看“元宵晚会”喽!

打开电视,早已到了武术节目,只见那几个武术精英的动作行云流水、刚劲有力、气吞山河,令人惊叹!精彩的武术表演过后,就是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时光飞车”了,只见那几个骑着摩托车的杂技表演者在一个巨大的球状体中来回穿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对了,大家一定都很关心“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的结果吧!在这个元宵晚会上就揭晓了评选结果,“开锁”、“疯狂股迷”这些有趣的小品和歌舞还有杂技等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喜人成绩。当然,“飞天”、“公交协奏曲”、“火炬手”这些优美的舞蹈和有趣的小品理所当然的获得了一等奖喽!“菊花台”大家都熟悉吧!这首歌从周杰伦嘴里唱出来和由西装革履的男高音唱出来是完全不同的风味,周杰伦唱出了这首歌里时尚浪漫的风味,男高音们却唱出了“菊花台”里抒情典雅的格调。

元宵晚会里我最喜欢的就属歌舞“青花瓷”了,里面的演员服饰非常有特点,舞蹈既优美又华丽,相信有很多的朋友们都喜欢“青花瓷”吧!“士兵突击”大家知道吗?里面的许三多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今天元宵晚会里的小品“特殊采访”里憨厚老实的王小虎就是他扮演的呢!一米六五的王小虎居然徒手抓住了一米八五的歹徒!

呵呵!结果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身高只到歹徒腋窝的王小虎居然是用“挠痒法”战胜歹徒的!

今年的元宵晚会可真是精彩啊!华丽优雅的舞蹈,趣味可笑的小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元宵节又叫灯节,今天学校也放了许多烟花礼炮,场面蔚为壮观,我还拍了几张照片呢!感兴趣的话就来我这里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的传说:白蛇吃汤圆成仙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妻。

三月三,西湖边上非常热闹,游人多,摆摊的人也多。吕洞宾也来凑热闹,挑个担子卖汤圆。他喊:“大汤圆一文钱三只,小汤圆三文钱一只!”大家都笑他,以为他说反了,可是吕洞宾还是这样喊。大家都围过来买他的大汤圆,一会就卖完了。这时有个老头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也想吃汤圆,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老头就买了一个小汤圆。

(小男孩吃小汤圆是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而大汤圆卖完了是因为大汤圆个子大反而比小汤圆便宜。每件事都有前因后果,丝丝入扣。)

小男孩吃了汤圆之后,三天没吃饭。老头去找吕洞宾,吕洞宾说,我的汤圆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啊。他倒拎起小男孩,汤圆从小孩嘴里吐了出来,滚下西湖。断桥下面有一条白蛇和一条乌龟,白蛇脖子长,抢着吃到了汤圆。乌龟赖白蛇抢了汤圆,跟白蛇打。两人本来都是五百年道行,但白蛇吃了汤圆,这汤圆其实是仙丹,相当于五百年道行,乌龟打不过白蛇,跑了。

(这乌龟就是后来的法海,他和白蛇的仇就是这时候结下的。乌龟和白蛇的本领本来差不多的,乌龟打不过白蛇是因为白蛇吞了汤圆,多了五百年道行,而白蛇能抢到汤圆是因为蛇比较长。每一步都必然而合理。)

白蛇多了这五百年道行,才能变化成人。她后来遇到许仙,许仙自我介绍说:“因为我小时候遇到过神仙,所以取名许仙。”许仙就是当年吃汤圆的小男孩。

(完美解释了许仙名字的由来。许仙的名字是因为当年的汤圆,白蛇能变成人也是因为当年的汤圆,两人的缘分更是因为当年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包汤圆的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噢!终于包好喽!”“哈!看我的得意之作!”食堂里传出一陈欢声笑语。原来是五年级的同学在包汤圆啊!

食堂里学生、家长、老师济济一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再把目光聚焦到第109号桌。哈哈,我们已经开始和面啦!搓、揉、压。重复几次这样的动作后,面团就做好了。

终于可以开始包啦!我揪了一些面团放到手心,搓成圆球,然后压扁成“面饼|,用勺子挖一些馅摊到“面饼”中央,再用手将“面饼”捏成球状,放到手心,双手揉一揉。不好!力气用大了,圆子裂了一道口子!我把口子捏紧,继续揉,可是又裂了一道口子。我一捏,另一边又裂开了。我失望地叹了口气。唉!看来这个汤圆要报废了!我一扭头,看到了那团大面团,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主意。我从大面团上揪下一团小面团,把它贴在那道口子上。虽然样子不雅观,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自己包的嘛!我把它放到盘子中,忽然发现旁边立着一个光滑的汤圆,上面没有一个裂缝,像一盏白色的小灯笼,又似一块白玉,漂亮极了,简直是鬼斧神工。原来这是黄炎娇妈妈包的。我赶紧向她讨教方法。听完后,我又包了一个,果然好多了。真是“听了长辈言,成功在眼前”啊!现在我包的汤圆比以前可爱多了,个个圆润光滑,排在盘子里是“昂首挺胸”,就像一排排训练有素的战士。看着这些汤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热气腾腾的汤圆就上桌喽!我夹起一个尝了尝。嗯!软软的汤圆包着甜甜的花生馅,美味极了!这汤圆包含了我们的努力,倾注了我们的爱心,是我们合作胜利的果实!

呵!包汤圆真是乐趣无穷,我喜欢包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小学4年级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一定吃过元宵(汤圆)吧!那你有没有做过元宵呢?今天我就教大家做元宵吧!

今天下午,奶奶说要做元宵吃,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我叫奶奶教我一起做,奶奶爽快的答应了。

首先,奶奶先把面团揉好,再把面团切成一小块,然后把早已经买好的芝麻放在一个小碗里。要开始做元宵了,我照着奶奶教我的方法,先把面团搓圆,再把它压成小饼状,用小勺把芝麻放在那儿,然后慢慢地收拢五指,并且不断转动面饼,慢慢得就变成一个圆球了,再把多余的面团摘去,继续搓圆。几遍做下来,我的动作也熟练了,不一会儿,一个个元宵就包好了。包好后,要开始煮元宵了。只见奶奶把煮元宵的锅洗干净,装上了一点水,待水开后,把元宵一个个放下去,等元宵浮起来的时候就可以捞起了。

不知是自己做的还是什么的缘故,今天胃口特好,不知不觉的多吃了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宵节日记200字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奶奶又去公园观看花灯了。

两天没去,公园里的花灯又增加很多。有十二生肖灯、九龙灯、莲花灯……在迎宾湖边,几位叔叔用瓷碗、瓷碟、瓷杯等瓷器组装了两条盘柱龙和一条大鱼,真是活灵活现的。他们的巧手技

艺,引来了很多游客的赞叹声。在公园南门的小广场上还装了一个大佛灯,这个坐着的笑佛有3米多高。他慈眉善目的笑着前方。我想,他一定是在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祝福吧!

回家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兴高采烈忙着购物的人们,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我觉得我们的生活真是充满了阳光!我们的日子真是比蜜还甜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话题年级600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calendar, is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my country -Lantern Festival.

两日的冰雪封住了条条小道,封不了人们欢度佳节的热情。夜幕降临,万家灯火辉煌璀璨,一只只红灯笼,映衬着那一轮灿烂的亮晶晶的月。高高的月儿,浓浓的情,轻柔的抚摸着多少双仰望的眼睛;咚咚的爆竹,绚烂的花,震耳的炮声颤落几滴相思泪?

这个欢乐祥和的小镇里,春节每一天无不是被爆竹声淹没的,元宵佳节更是如此!

莹莹的月光刚撒下大地,一声声巨响便7由远而近的飘舞而来了。渐渐地,这响声如潮水般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猛烈。一道道彩显腾空而起,一丛丛火焰燃烧上天空,一朵朵礼花绽放在云霄,一声声巨响震得个云淡田清。一阵阵巨浪汹涌地拍打过来了,一次次风暴疯狂的袭卷而来了,这气势,好似千军万马呐喊而来,好似亿万花朵频频献芳。看着满天娇艳,万紫千红,如临仙境,又入神谷,一缕缕芳香让人心神荡漾!如果说月是一首永恒不变的诗,满天烟火便是一卷千变万化的画。

突然,出现了难得的稍许寂静。可霎那间,一条金黄而渺小的细条溜向了烟气弥漫的天空。嘭,一朵硕大而灿烂的礼花在空旷的天空中傲然开放了。它是那么美,那么耀眼,鲜艳的红色和绿色交融在一起,好似一朵被绿色相衬的桃花,照亮了整个大地!家家挂的大灯笼也顿时黯淡无光,被它那强大的光辉征服了!

一花未平,群花又起,另一朵礼花便在它的余晖下绽放了,是金色的,不怎么美丽,让人感到十分无味,突然被分散开的淡淡金丝,顿时大方异彩,一下子变得闪亮烂漫,“哗哗”地闪烁着,而且越分越多,即像夏日的满天星辰,又像万千个小金猪扇着耳朵。转瞬间,这朵美丽的礼花也要瓣尽香散了,可是另一朵礼花又开放除了金色绚烂的菊花,延续了上一朵的美丽。就这样,一菊飘香,万花献瓣,它们用消逝来延续着绚烂的身姿,金得耀眼,亮得赛阳,让人叹为观止,让人赞无言词!

春园的百花哪能看绝!不一会儿便看的乱目,听得响耳了。也许是纷纷白雪阻挡了人们舞狮观灯、猜谜踩高跷的热情,但却被空中异彩纷呈的烟火映成了一幅幅“彩雪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快乐的元宵节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黄祁其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瞧,四(4)班的同学们正在做花灯、猜谜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家委会的妈妈们给我们准备了做花灯的材料,这些材料可齐全了:有十二根灯笼骨架,一根用来手提的棒子,四张灯笼纸,一个圆柱形的蜡烛等。

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拿出说明书,一目十行地看了过去,随后便开始搭骨架。我心想:搭骨架有什么难的?我两三分钟就能搭一个最好的。于是,我看也没看,这儿插插,那儿拍拍,本以为一个灯笼骨架就搭好了。可仔细一瞧,我顿时吓了一大跳,这“正方体”一边高、一边低,像一个调皮的娃娃故意耸着肩膀。怎么会这样呢?我耐下心来,细致地观察了一番。原来长方形棒子上的小孔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灰溜溜地拿回了惨不忍睹的灯笼骨架,把它拆开,重新开始。这次,我不再鲁莽,而是先观察研究了一番。我拿起一根长方形的骨架,小心翼翼地把细圆形那端插进小孔里,轻轻地用手掌往里推了推。按照这样的步骤,我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长方形,再用两根圆形骨架把两个长方形连接了起来。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搭好了,一个挺漂亮的骨架初步完成。

最后,我绕上了线,粘上了灯笼纸。一个精美而大气的灯笼大功告成!看着亲手做的灯笼,我的心里暖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漆黑的夜晚,灯笼的光虽然微弱,但它却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今天,我不仅做了精美的花灯,体验了元宵做灯的乐趣,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真希望以后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元宵节二年级百字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calendar, we have to eat dumplings, noise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watch the lantern session.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

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节煮汤圆作文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

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