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经典20篇)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小编收集了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989

作文

320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450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端午节时,我就会缠着妈妈要吃粽子。每当这时家人就会叫我肇庆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老家在肇庆而肇庆的特产就是粽子。我们肇庆的粽子个儿大,有分量。就像肇庆人很实在一个粽子可定两碗饭,每次我都会吃撑。

每次回老家,我的亲戚们就会做好多的粽子让我带回深圳吃。小时候在亲戚家住时我会盯着窗台上的粽子,当粽子的“守护神”。每当要出去走亲访友时我总会问妈妈“拿不拿粽子啊!”这是大人们会笑着说:“拿吧拿吧!”我会嘟起嘴巴不高兴的说:“不要都拿完啊!给我留点。”大家都笑了。当要回深圳时我就会四处找粽子,大人们还以为我忘拿了啥。这时我会郑重的问妈妈:“粽子拿了吗?大家又哈哈的笑起来了。直到现在每当我们要回深圳时,我都会给在大人后面盯紧我的粽子,。

我为什么喜欢吃粽子呢?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好吃。这也得到了表姐的认同。每次到奶奶家奶奶问我们吃什么?我们会异口同声的说:“吃粽子。“一般我们吃的都是蒸粽子可是奶奶”发明“了个蛋煎粽子。听这名怪可很好吃。粽子一下锅我和姐姐的口水就都要流出来了。顺着香味“飘”到了厨房,我们使劲的想把香味全部吸进肚子里。粽子一上桌,我们迫不及待的把粽子喂进嘴里,粽子的火候正好,外香里嫩。我们口中含着粽子,含含糊糊的叫:“好吃!好吃!”

这就是我和粽子的一段“姻缘”我喜欢粽子,因为它飘香着我家乡的味道,因为我是肇庆妹!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在端午节的这一天,还会全国放假。这是为了让人们在休息身心的同时,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越来越近了,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在家过端午节的情景。

我的家乡过端午节并不像其它地方过的那么复杂,不知怎么的,在我印象之中,我的家乡过端午节都十分简单。

包粽子是一大习俗,粽子是用碧绿的棕叶包成的,馅是糯米、花生、红豆、红糖一些东西混在一起,再用线包起来,再打上结,拿去蒸。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去添加自己的口味。粽子的形状也十分特别,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类似于三角形的形状吧!等蒸熟了以后,拆开外面捆的线,剥开棕叶,映入眼帘是一粒一粒晶莹的米,米团里有着像红宝石一样的花生和红豆。它既可以驱邪避暑,又可以开胃,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所以,不论是大人或小孩都爱吃粽子。

做好粽子后,邻居或亲戚都会礼尚往来,你送我一点这风味的粽子,她送我一点那种风味的粽子,一起来分享劳动果实。这样在端午节这个传统习俗下,就可以吃到各俱不同的粽子啦!还可以增进朋友邻里间的友谊。

每年吃粽子的时候,爸爸都会说吃粽子原因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这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他还提出了很多爱国的治国主张,但国君不采用。后来导致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杀了。因为她爱国,为国家也做了不少的贡献。所以人们崇敬他、怀念他,因此,在两千多年钱,每到端午节,人们都把粽子投入江水中,作为献给爱国诗人屈原的祭品。朋友,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而且还要去学习屈原那种崇高品格与爱国精神。我们一定要把端午节这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节日我国的最快乐的就是端午节了。因为过端午可以吃到我最爱吃的。无比美味的棱角粽子。墨绿的叶子一剥开,就显现出白白的糯米和香甜的蜜枣,看起来都能让人流出一脸盆口水来,真是好吃极了。听说别的地方还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吃雄黄酒,吃十二红的风俗呢!

家乡的中秋节

我们过中秋可热闹了,白天一般不咋红火,但一到了晚上,那个场面呦!首先,我们是搬一张桌子,然后摆上月饼和各种各样的水果,摆放在月亮底下,点上香,等到一炷香燃尽了,那些诱人的水果就可以进肚了,那才是我最喜欢的时刻呢!一下吃个够,真香。在我饱餐之后,就是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了,看着又圆又大的月亮,真美!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例如母亲节,父亲节,春节,儿童节,妇女节等的节日,他们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好好地来维护,但是现在,我们中国人自己已经没有大多数喜欢过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的节日,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思想,让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作文300字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海门,海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海门可就热闹了。家家户户包粽子,门口插艾条、香芪,并在小孩子们的胸前挂上灌了雄黄的香包,据说这样可以驱邪。

有一年端午节,我看见奶奶在包粽子,便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包粽子?”奶奶说:“因为今天是端午节。传说在楚国,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因为不愿投敌背叛自己的国家,所以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向河里投用芦叶包裹着的糯米团,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大家都要吃粽子。”“原来是这样啊!”我不住地点头,“我来帮你一起包吧!”“好啊,等会儿包完了粽子帮我一起打扫房子吧!”奶奶说。就这样,我们把粽子包完开始打扫房子,然后我们一起去看赛龙舟……

那一年的端午节就这样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盼望着,终于把期待已久的端午节给盼来了。又闻到那想念已久的粽子香,荷包香。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端午的习俗,每年端午家家都会包粽子,煮鸡蛋。青青的柴叶包着白白的糯米,煮熟闻一闻,清香扑鼻,没吃就陶醉了。吃完粽子,大人们会去野外采些或者买些艾草,青蒲等香草给孩子们煮水洗澡,驱蚊。洗完澡后会给他们换上新衣服,戴上香荷包和彩色绒线,祝福孩子们在夏天里蚊虫不侵,健康成长。换上新衣服的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玩耍,比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香包好闻,谁的绒线鲜艳,非常热闹。家乡的端午节,人们会一家子人聚在一块吃饭,一起品尝着粽子,谈论着孩子,享受这幸福的好时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悠闲,平淡。你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午饭过后,我来到河边,只见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多得像银河上的不计其数的小星星,有留平头的,有梳辫子的,有黑发的,有白发的……人人都穿上了自己喜欢的衣服:红的、黄的、紫的、花的……可真是色彩缤纷啊。

今天的太阳热辣辣的,晒得河两岸上的人个个都满头大汗。可他们都没把太阳放在眼内,都踮着脚,伸着脖子,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龙舟赛事的来临。突然,只听见枪声一响,主持人通过鞭炮声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顿时,人们大喊大叫起来,犹如一只只跃跃欲试的小鸟。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惊讶地叫了一声,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望向远处。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从不远处若隐若现看见一只只小艇陆续地划来。参赛的龙舟可真多啊!锣鼓喧天,龙舟越来越近了,上面坐着的不尽是年轻的选手,当中有许多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他们拼命地划着,争分夺秒,你追我赶,毫不相让。那神情,好像在决斗。生怕别人快自己一步,会追上自己。岸上也是汹涌一片,人们有的喊:“乐众队加油!”有的喊:“勒流队加油!”喊声震天动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转眼已经到了赛事的后半段了。可是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加油!”顿时,人们又高叫起来,都为他们打气。队员们终于鼓起了勇气,努力地往前冲,敏捷地往前划,又进行他们的“生死决斗”了。

电线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闹个不停,好像在为运动员们打气;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树舞动动着,似乎在为他们喝彩。水浪宝宝时而翻起浪花帮助。

一场激烈的龙舟赛结束了,第一名是乐众队。这场龙舟赛给了我一个启发: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前进,我们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为成功者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青少年儿童就合唱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端午又称重午,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脚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各户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棕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黄字,还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们都去看赛龙舟.比赛场上的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发令枪一响,龙船似离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挡.队长一边打鼓,一边为队员们加油,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下,队员们的力气也好像涨了三分.

其实,赛龙舟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端午节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佳节,也是一个热闹的佳节。我故乡的端午节也一样。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伟大的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人们非常伤心,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去吃屈原的尸体,于是就用蕉叶包住饭团丢进河里喂鱼。从此,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就要吃粽子,看赛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类别有很多,而且每种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讲究。首先,把粽子叶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进去,裹成一个圆锥形,用绳子扎起来,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节那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可热闹了。端午节时人们还会赛龙舟。随着鞭炮声的响起,龙舟手们划着船桨,龙舟越来越快,龙头不停地晃动,飞快地向前行驶。仔细看看,龙舟上画着美丽的花纹,非常精致。龙头上顶着两只大龙角,下面是两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着一只小花篮。眼看一只龙舟就要超过前面那一只了,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输,一口气冲过了终点。全场一片欢呼声,最紧张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了,龙舟赛真精彩啊。

这就是我故乡的端午节,如果有机会,你也来和我们一起度过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快乐的端午节_家乡的端午节450字作文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和我回到农村的爷爷家,一起过快乐的端午节。

眼看今年的端午节又要了,我的心里已经在欢呼雀跃着,不禁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刚一进门,香喷喷的粽子味就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心想:粽子,快点熟吧!我想快快吃你。想到这么美味的东西,一年只吃一次,我便问爷爷:为什么端午节才吃粽子呢?爷爷告诉我: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怕江里的鱼和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把米和饭投到江里喂鱼和虾,流传到现在就演变成粽子了。

爷爷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屈原的故事。我不禁被这位伟大的诗人而深深震撼了!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中国人。粽子熟了!奶奶的叫声把我从危机四伏的楚国拉回到现实。

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拿了一个粽子。打开粽子一看,里面包着大红枣和糯米,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粽子,太好吃了!可是,吃完后手粘粘的,这代表了我们对屈原无尽的思念和敬仰。

快乐的端午节,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要裹香甜可口的粽子。

谈起粽子,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投江自杀。人们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第二年人们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粽子外面包上箬竹叶,四角形状,系上五彩绳,再投进江里。

于是从那时到现在,人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裹粽子吃。家乡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叶、细长的棕叶、糯米、板栗、腊肉、蜜枣。妈妈先把箬竹叶与棕叶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并用刷子洗干净,把腊肉切成腊肉丁;然后将箬竹叶围成圆锥的形状,像一个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层一层的平铺在箬竹叶上,一边放上板栗,另一边放上蜜枣;接着将腊肉丁放在中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好像为板栗、蜜枣、腊肉盖上雪白的被子;最后把箬竹叶裹起来,成为一个个粽子,每头有两个尖锐的小角,好像一个穿着绿衣裳,顶着四角帽的小精灵。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功了。

粽子包好以后,放在锅中煮上几个小时,便可出锅拿来品尝了。妈妈打开锅盖,一股热气立刻冲了出来,热气中掺杂着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解开粽子的衣裳,里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软又黏,十分润滑。一颗颗糯米就像一颗颗白玉珍珠,一边的蜜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像一颗颗红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红了周围的糯米,使白糯米换上了红衣裳。蜜枣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虽有点苦涩,但苦尽甘来,使人回味无穷。

吃粽子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放在锅里煮,可以放在火炉上烤,还可以切成片状,放在锅里煎。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很久,想吃时再拿出来煮、煎着吃,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间的友谊。

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节里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们心中喜爱的食品。我爱你,家乡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妈妈问我:明天是什么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节!妈妈又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又回答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国和其他的国家打仗了,屈原见自己的祖国即将要被毁灭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着一颗大石头跳河了,楚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后来人们还做了许多木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没找到。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会做许多粽子扔到河里,时间长了,变成今天的端午节了。

妈妈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天带你去外婆家玩。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了高兴地叫:快进来,快进来!妈妈提着几个串粽子给了外婆,并说: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团和气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几个粽子,我和弟弟见了馋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乐进来了,我见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夺过粽子和可乐,弟弟见没吃的了,就使出狮子吼功出来,哇哇大哭眼泪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佩服的说:哇!不愧是狮子吼功。弟弟说:算你识货便一把夺过粽子。

忽然,外婆说:开饭了!其实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了,一听吃饭了,箭一般冲了过去,棹子上摆满了好我最喜欢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鸡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见了也过来了,大人们都也吃饭了。说是。

2家乡的端午节

广西左江是龙船的摇篮,农历五月初五发大水,叫龙船水。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在门前插艾叶,把樟脑丸装在小丝网袋里,挂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黄酒,根据古老的传说,蛇精变成的人,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形。而包凉粽的习俗,是因为古时候一位叫做屈原的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投江自尽,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民众划着龙船向江中投放凉粽喂饱鱼虾,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龙船竞渡的习俗。

我家住在左江边上,从小时起,每年的端午节都观看龙船比赛,看惯了划龙船的队员矫健的身影,听惯了他们奋勇拚搏的呼喊和有节奏的锣鼓声。而最为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数年前,我县龙头乡的女子龙船队曾经参加澳门国际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边吃着凉粽,一边欣赏着精彩的龙船比赛,缅怀着古代的仁人志士爱国传统,立志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唱起这支儿歌便想起童年在家乡端午节的事。端午那天,一早我就起来,穿好,洗好,正准备下楼吃早饭,来到楼梯口,一阵粽叶香扑鼻而来,我身体里的馋虫被这粽叶香味给钩了出来。我急忙到餐桌前,三口两口就吃好了早饭。跑去奶奶那:“奶奶,你可以教我包粽子吗?”奶奶笑呵呵的答应了。我在放粽叶的盆子里精心挑选了三片差不多大小,长短的粽叶,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卷成漏斗状,接着舀了两勺糯米放进去,可糯米全漏光了,奶奶心疼地说:“你要记住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点点头,又重新开始,我特别注意小心,把叶子卷得更紧些,又舀了两勺糯米放进去。我小心翼翼的把口封好,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成功了啦!嘿嘿哈哈!到了中午,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糖甜似的。我的家乡虽然没有赛龙舟,但是我们都知道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童谣说的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在战国时期一位大诗人屈原所说楚国的都城被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汩罗江边,怀抱石头,投江自尽。楚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遗体,还把粽子扔进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躯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外婆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外婆和妈妈先买了一些新鲜的粽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里煮一会儿,同时将准备的糯米浸泡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选取两片粽叶,从中间把叶子卷成圆锥状,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米,猪肉,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外婆喜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蛋黄粽,妈妈喜欢肉粽,外公喜欢板栗肉粽……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还没等粽子出锅,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马拿出来大饱口福。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备的活动。看,河上停着十几条颜色各异的龙舟,龙舟上的健儿个个意气风发,如同出征的战士。比赛一开始,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蒲扇,鼓动队员向前奋进。站在两岸的观众们,也是个个神采奕奕,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一条条奋力前进的龙舟,心情像大海般波涛起伏。

端午节那天,外婆家门上还会插艾叶,外公在角角落落里喷上雄黄酒。听妈妈说,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端午节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往年的粽子总是外婆包,今年我缠着外婆,硬是要学包粽子,外婆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另外。

初四下午,我就跟着外婆学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外婆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外婆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外婆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外婆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清一些,把粽叶捏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捆绳。只见外婆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岁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因而庆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端午节有的说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有的说祭屈原的,有的说祭伍子胥的,也有的说祭龙的,还有的说辟邪的。家乡人的说法是祭屈原。家乡的人以祭屈原为由。家乡的人是这样过端午节的:当端午节到来时,家乡的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上插上柳枝和艾叶意在避邪,妇女们和面洗菜忙着蒸包子,这时她们早已为孩子做好香包。端午节的这天,小朋友们胸前挂着形状各异的香包,早早的来到草地上,一起游戏,载歌载舞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端午节第二天,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以及艾叶插在屋内,以此达到人们消除毒气、驱恶辟邪、预防疾病的朴实愿望。家乡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虽然家乡并不产雄黄酒,但是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用青稞酒代替雄黄酒涂抹孩子的额头、口鼻等习惯,希望孩子们平平安安。有的人们在端午节当天,拌凉面、做凉粉,带着吃食走到大自然中,尽情地唱着青海花儿、喝着醇香的青稞酒.你跳我唱,尽情欢乐。家乡的端午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不亚于家乡的春节。和春节一样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嘢,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伴着粽香,又来到了我最喜欢的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与外地一样,端午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草,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满心想精忠报国却被奸臣所害,就投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这一天,天空灰蒙蒙的,而我们一家的心情恰好相反,轻如棉的风浮过我的脸颊,舒服极了!一大早,我与爸爸妈妈骑着车子去奶奶家过端午节,奶奶还炸了糖包与菜角,一定很好吃。可是在半路中,因前天下雨形成一条条泥路,坑坑洼洼的,使我们的车子很难再往前骑,无奈之下,只好把车子停在正好路过的同学家里,单身前进!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艰难地向前走着,鞋上沾满了泥巴。终于,在重重困难下到了奶奶家,实在把我们给累坏了,我一屁股瘫在奶奶家的床上,打开了电视,画面上正放映着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赛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我顿时倦意全散,拍手叫好,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场面真是如此壮观!

这时,奶奶轻轻地走过来,手里给我拿着粽子,糖包和菜角,让我趁热吃。我就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一边看着赛龙舟壮观的画面,真是两全其美!家乡的端午节和外地的习俗一样,过得红红火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