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汇编20篇)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小编收集了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768

作文

320

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俗都和五这个数字有关联。而且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称为长命缕。

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都很多,说也说不完。其中有一个来历是这样的,古代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受到坏人的诬陷,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罗江而死,主张爱国主义。后来的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捞救他,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吃起来可香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节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端午节经典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它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山区。村庄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阴”。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涧溢出,淌过炊烟缭绕,鸡鸣狗叫的村庄。千百年来,古朴安宁的村庄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中,吸收着大地的灵气,沐浴着阳光的光辉。

野鹃花开过不久,就到端午节了。于是,我处在异国他乡而又回忆起在故乡过端午节的情景来家乡的端午节,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点钟,母亲起床,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小绳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绳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红一色,青一色,好玩极了。

端午节过了,等到第一场雨,孩子睡着后母亲在悄悄的把小声解下来,扔在水里让雨水将其冲走。

用五彩的纸叠了连环小宝灯挂在门楣上,象征着一年的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肿的流脓的脓包,疼得我不得安宁,这时八一公公说“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问八一公公缘由。他说“你这娃子走运,逢上端午节,不然,可够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吧!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如今,老妈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样,但入嘴后口感却不一样。我提醒老妈:“你用的是这里的酒,而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啊!”

我同老妈已离开家乡多年,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人情风俗在我心屏上总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节已经过完,我多想问问:亲爱的乡亲们,你们又酿端午酒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有许多丰富的节日习俗:元宵节要吃汤圆、炸癞虱;中秋节要吃月饼、供月华……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让我来告诉你,端午节那天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数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传说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却受到陈封旧贵族的打击,最终于五月初五怀着悲愤、绝望的心情投汨罗江。善良的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箬叶包粽子,投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这一天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而且馅的种类也有很多。粽子内咸馅儿有蛋黄、猪肉等等,甜馅儿有红豆沙、枣子等等。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说完了那香喷喷的粽子,再来说说精彩纷呈的赛龙舟活动吧。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是令人振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风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两岸上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也响起了,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龙舟赛力与美的比拼中,陶醉在声震云天的鼓声中……

端午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的节日。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这是一个最有节日气氛的节日了,当然我家乡的端午节也是不一般的惹毛繁华,不信你看。

人端午节一到,大人们都忙活起来了。为了包粽子,有的摘芦苇叶子,有的准备糯米,还有的去准备花生米、蜜饯和咸肉等。

只有我一个人闲着没啥事好干,就跑去河边玩,老家河边长着一丛象茭白叶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几株拿回去给爷爷瞧瞧。爷爷一看,说:"这是昌莆。你知道这种植物有什么作用吗?"我说:"这个我在网上查了,昌莆是一种可以驱虫的植物,在端午节同艾叶放在一起可以驱邪。但我不懂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传说或故事?"

爷爷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无恶不作的老龙王,经常兴风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宁。玉皇大帝听说以后,龙颜大怒,就命魏征在五月初五午时三分去斩了它。

龙王知道了,吓坏了。立即赶到李世民宫里去求情,并答应事成之后,给李世民无数珍宝。李世民满口答应。

于是,到了五月五日这天午时前唐太宗就把魏征早早请来,让他陪自己一边下棋,一边喝酒。眼看就要到时间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机。由于有心事,下棋都输了,酒就喝多了。结果醉倒在地。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叶做的马鞭,终于按时杀了龙王,为天下民众除了一大害。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端午这天把昌莆和艾叶挂在门前,用来驱邪保平安。

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

下午,我们去曲江楼参观。门前的宣传栏对端午节作了详细说明,不过没有爷爷给我讲的这个故事。而它让我明白了在我的家乡龙舟比赛已经移到四月去了,是为了纪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远近闻名的溱潼会船节。

在曲江楼听到服务人员的解说:"现在正是菜籽和麦子收获的时间,乡农开心地忙着收获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气氛不是很浓,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作文300字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青山环抱、树木葱绿的地方,那里的端午节可有意思了!

每到端午节,小朋友就唱起了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阴。插艾叶,戴香曩。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线绳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也都要插"五端"也就是菖蒲,龙船花,艾草,蒜头,石榴花,求吉祥。

这一天,人们都会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房子里洒上雄黄水,还会用雄黄酒在儿童的头上画个"王"字,来保平安如意。每个人还都会戴上香气扑鼻的香囊。家家户户还都会互相送粽子,吃粽子。

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汕头市,那儿是一个繁华美丽的城市。有古朴自然的古钟园,有整洁美观的住宅区,有热闹非凡的自由市场,有……但是,值得一谈的还是我老家的文化习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们的习俗还真不少。端午节我们有称五月节,最主要的是赛龙舟。这既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项体育活动。

还记得在老家最后一次过端午节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边等待看龙舟,出乎意料的是,岸边不是稀稀落落的几十个人,而是那些和我们一样,怀着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雾紧缩得大江上,隐约传来嘿咻嘿咻的号子。一排排人划着浆,随着节奏,整齐而有力。身形狭长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这时才发现,岸边已是人山人海了。欢呼声,喝彩声,震撼运动员的心。显得更有气势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龙舟上的人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响亮的口号声,伴随着龙舟在激流中穿梭,来去自如。不禁让我陷入思考,这一刻,我才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集体才是我们发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总有干涸的时候。就像我们一样,不也需要集体的力量吗?

赛龙舟正进行激烈的比赛中,我的心情随之激动起来,我想看到,团结后的成功;我想告诉自己,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拥有一个团结的集体,一起向成功的顶峰出发。

那一次,最后一次看赛龙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赛的结果;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赛龙舟已是一个象征了。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千古的歌谣,作为文化,他已遗失了很多,但它的含义却被人们流传下来了。也许,当我无意间唱着这首歌谣,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亲身去体验赛龙舟,也只有龙舟矫健的身影,才能充分显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家乡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家乡端午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大家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都会有一些风俗习惯。比如,包粽子、早晨出去踏青、等。每年端午节那一天,我和妈妈都会早早起床出去踏青。我们来到公园里,看到许多人都来踏青了。“真是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然后,我和妈妈会一起包粽子。粽子很难包,我先把糯米淘洗干净,再用开水把干的粽叶泡开,然后,准备干净的绳子,妈妈再把肉切成丁,再把肉丁泡在酱油里......准备的东西还真多。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才准备好。开始包了,我们要包三角肉粽。包好后,我们就用高压锅煮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咬了一口,好好吃啊。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每一年端午节都办得很丰富,大家都过得很开心。我现在多么期待今年端午节快点到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中宁县石空镇新渠稍村。那里的粽子很特别。奶奶是村里包粽子的高手。奶奶包的粽子有棱有角,一个粽子足足有半斤多,人们都称这种粽子为“羊角粽子”。

每逢端午节,奶奶提前到芦苇湖边摘好粽叶,到集市上买回糯米,精选出最好的红枣,就可以包粽子了。每次包粽子前,奶奶早早地把糯米泡上,然后把红枣煮熟就可以开始包粽子。奶奶先把粽叶卷成羊角的形状,然后放一点糯米,再添一个红枣,再放糯米,再添枣子,如此反复几次,再将粽子捆好就把粽子包好了。然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大半个小时就煮好了。远远就闻到粽叶的清香味。

吃了后不仅让人感到十分粘香可口,而且看到粽子的模样感到十分稀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

爷爷一早就起来挂艾叶菖蒲,传说它能避邪,保平安。妈妈还给我佩戴上了一个漂亮的香囊,听说带上它,小孩能平安长大。

最有趣的是包粽子。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奶奶一大早就到市场上买来了粽叶、五花肉、红枣、咸蛋、糯米等,于是便包起了粽子,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红枣、五花肉、蛋黄等,包成三棱形,包好后放在大锅里煮了3、4个钟头,终于出锅了。我闻到那香喷喷的气味,口水直流!伸手去抓,却烫到手败下阵来。奶奶包的有大肉粽,有蛋黄粽,还有红枣粽。嗬!这粽子放在一起,真像是粽子大赛呢!既漂亮又好吃,要是让我当评判,奶奶包的粽子一定得冠军!

到了傍晚,大家欢乐地在一起喝起了雄黄酒,饭后,外公还带我到苏州金鸡湖看赛龙舟,真是好看极了。这一天真是太有趣了。所以,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端午节高一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上午8:00至11:00,泉州市鲤城区文联、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协会和《东南早报》在滨江公园举行现场活动,庆祝屈原、古乐、古舞,并在仪式后与观众互动。

端午节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也是一个诗人的节日,一个体育节日和一个健康的节日。还有一些地方叫做重阳节。我们的地方叫做五月节。端午节习俗的起源是流传最广的屈原死于河中的日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包粽子……从历史上来说,是对屈原的记忆使端午节更加丰富和有意义。早上,我邀请了一位同学早早来到活动现场。祭祀屈原的活动刚刚开始。面对东南面的晋江,有一个上菜的桌子,上面放着泉州当地的肉馅饺子、香包和彩色丝绸。香炉上点燃了三根香。二十个穿着中国服装的年轻男女正在读悼词和屈原的《离骚》。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穿着中国服装站在人群后面,心里默默地为屈原祈祷。仪式结束后,七位身着古装的姐姐向在场的来宾献上了一曲简单而优雅的舞蹈。他们跳得轻快,比仙女更优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活动的高潮是与现场观众互动,(1)系上五色丝线,用丝线祈祷;(2)刺五毒:人们认为当五毒(全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在五月横行时,应该用各种方法来防止五毒的危害。(3)扔锅;(4)雄黄:将雄黄酒涂抹在群众手中,寓意辟邪祛疫。活动一结束,所有在场的孩子都收到了香包和彩色丝绸。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更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端午节与屈原无关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满街的条幅,听到粽子的叫卖声,读过网络上铺天盖地有关屈原的贴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而明天的端午节,只是城里人亲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摊小贩赚钱的契机,是商家推销自己的良策,与屈原无关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里人的端午节,而在家乡,端午节却是五月十五。因为五月初五农活正忙,稻田里的秧苗还未插完,棉田里的杂草还未除净,正是农人们播种丰收播种希望的黄金时期,他们哪里会有闲心坐下来过节呢,即使勉强自己将身体坐到了餐桌的旁边,他们依然会魂不守舍,他们的心仍在田间地头,仍在那些庄稼的身上。于是我们的祖先便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节也要过,农活也不耽误,只好让端午节作出让步,等农活做完后,就把端午节作为庆祝播种的节日吧。这样的端午节,自然与屈原无关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家乡人每年必过的四大节日之一。根据农活完成情况的不同,家乡人又把端午节分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乡起初是没有的,后来因为农村与城市亲友网络的扩大,有好些嫁到城里的女儿都在这一天回家来过端午节,于是有亲友在城里的人家便把这一天当成他们的端午节了,后来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实的大户人家以此作为端午节的前奏,于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说了。而那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里都请有长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长工或短工都还在为他们辛勤的劳动,他们有些之所以选在五月初五过端午,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慰劳一下那些长短工们,让他们死心踏地的为他们卖命,同时也是一种积德行善的途径,以此博得乡邻的口碑,可谓一举多得,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即使家乡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这一天依然与屈原无关。

家乡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称正端午。顾名思义,这一天才是家乡人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因为到这一天为止,家乡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里,农活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为了纪念他们播种的辛苦,为了庆祝他们阶段性的胜利,他们便借用了这个传统的节日,只是赋予了它暂新的内涵罢了。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因为在这一天,姑娘女婿都携着子女回娘家过节,其实也没有谁作出一个什么规定,只是大家都这样,于是便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后来在家乡便有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端午节便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也就与屈原无关了。

家乡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称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为止,家乡的端午节才算过完了。据说之所以有这个末端午之说,一是为了与早端午相呼应,二是照顾那些田多劳少又无力请工的人家,他们往往在正端午这一天还在地里劳作,等到他们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过完了,于是他们便在五月廿五这天过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车吧,只是节日的气氛淡了许多,但亲情依旧,庆祝的心情依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为端午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只是,这样的端午节,依旧与屈原无关。

从早端午到晚端午,家乡的端午节足足要过二十一天,而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灯送年为止,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乡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便大声呼吁,乡亲们啊,端午节的战线再不能拉长了,否则就要超过春节了,那还成什么体统呢,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啊!到这时,才遏制住了端午节继续发展的势头,否则,家乡人一定会把端午节弄得比春节还要隆重。由此可见,端午节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只因家乡的端午节象征着播种,象征着希望,所以仍然与屈原无关。

其实家乡并不叫端午节,他们叫过端阳,就如他们把春节说成过年一样。尽管说法不同,但实际意义却是完全一样的。过年的意思便是年年难过年年过,那么过端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本是一条苦难的长河,偶尔在长河中拾起一小瓣精致的贝壳或者到银河采撷到一丁点星光,以此来点燃乡亲们播种的希望之光,自然也不失为一种东篱采菊的怡然自得。只是,过了这些节日之后,他们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在他们求索的空隙中,忙里偷闲度过的这样的端午节,真的与屈原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我特别喜爱端午节。每到端午节我就想起妈妈教我唱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粽子,里面嵌着红枣、赤豆、葡萄干、蚕豆仁之类的馅。粽子的外形也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它包含着好几个顶角、平面和三角形。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米团里面嵌着各色各样的馅,味道美极了。吃一口馅,甜而不腻,黏而爽口,真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这天,我不但能吃上粽子,还可以戴香囊。色彩鲜艳的香囊,让我爱不释手。这天奶奶还要拿出事先用红、黄、蓝、黑、白五色线编成的丝带系在我的手腕上,说这样能长命百岁。每逢端午节这天,爷爷总要拿来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插在门窗上,我不懂是什么意思,就问爷爷,爷爷神秘兮兮地说:“孩子,这是‘五端’,插在咱家门窗上可以祛邪避凶保平安!”

我爱端午节,它既喜庆,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不少的传说。最着名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种,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啊!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还有的说是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更有的说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这一天要驱邪辟邪……,你相信那一种?我们家乡还是为了相信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人们在江中撒米扔粽子是为了让鱼吃饱避免吃屈原遗体,打捞屈原要用船,有了现在的赛龙舟。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穿上“五福衣”,衣服上有蝎子、蜈蚣、毒蛇、壁虎和蜘蛛五种毒虫组成的图案,以此来驱毒。再佩戴上一串串玲珑可爱的香囊,脚穿虎头鞋。这是衣。

再来说说食。说到吃可多啦。粽子是家家都包的,有各种馅料的粽子。甜的、咸的、荤的、素的都有。还有五毒饼,咸蛋、时令水果。大人们饮上一杯雄黄酒,据说可以身心健康,驱除百病。

住:这一天家家门上都挂着菖蒲、艾草,老人说可以驱除妖魔鬼怪。那个我不知道,但我晓得可以驱蚊。

行:就是到江边,河边观看赛龙舟。

听我介绍的“衣、食、住、行”,你想不想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节日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而这些节日,在胶东,都能跟“吃”扯上关系。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会肯定地说:端午节!

每当快到端午时,父亲就会在窗上别一束艾草,看到艾草,我就知道,端午节又要来了!再深吸一口气,艾香争先恐后地扑进鼻子里,到达五脏六腑,令人感到无比惬意。这艾香,虽没有香水那般豪华,却有它自己的朴素;虽没有清新剂那般芳香,却有它自己的纯洁。这难道不是端午节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吗?它不但闻起来令人舒畅,还有驱蚊的功效。有了它,蚊子就不敢来打扰我们的美梦了。在夏夜,没有了蚊子在耳边嗡嗡叫,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艾香之后,便是粽香了。一到端午,我们全家便会驱车回到姥姥家。一进村子,便能闻到浓郁的粽香———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这才是真正的家乡的端午!在街上玩的小孩儿,手上、脚上都系了五彩线,据说这会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一进姥姥家门,姥姥养的小狗摇着尾巴高兴地扑上来,仿佛也受到了节日的感染。走进厨房,只见得雾气中姥姥正在埋头干着什么。走近一看,姥姥正在将粽子装进盘子里,并没有看见我走进来。我悄悄走到姥姥身旁,趁她转身时,端了盘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姥姥一回头,正好看到我的恶作剧,伸手点了下我的脑门:“小坏蛋,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虽说看起来姥姥很生气,但语气中只有浓浓的关爱啊!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对各种美食都来者不拒,但对姥姥包的粽子,却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偏爱,百吃不厌。拆开缠绕着粽子的丝线,打开包裹在外面的粽叶,一瞬间,屋内便香气四溢。这浓郁的香气,使人如身置天堂。这气息沁人心脾,令人久久沉醉,难以自拔。在粽子表面均匀地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白糖的甜,纠缠在一起,在舌尖上跳着舞,味蕾也活跃起来了。争着品尝这粽子的美好。姥姥包的粽子很实惠,一个就足以吃饱,但我每次都要再吃半个,再次享受这味觉的盛宴!这叫做———舌尖上的端午节!

城市的端午节无非就是买个速食粽子吃,完全没有乡村的热闹,然而现在乡村的端午节也城市化了,姥姥家的端午节,算是村中最原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辽宁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端午节高中生作文

全文共 3319 字

+ 加入清单

郭文斌的获奖小说《吉祥如意》我最初拿到手时一口气读了三遍,后来又陆续读了几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与作者是同乡熟悉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意境紧紧地吸引了我。

作品描述的是端午节的清晨五月六月一家人按照传统习俗采集“吉祥如意”的过程,小主人公五月和弟弟六月被母亲煮在瓦罐里发酵的甜醅子“香”醒以后,“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便开始了一早晨短暂而充实愉快地节日之旅。于是,插杨柳、上供、吃花馍、绑花绳、戴香包、上山采艾(其实还应当有抹雄黄和点高高山)等民俗活动便被抽丝剥茧般地徐徐绽开。童年的端午节便在《吉祥如意》里徜徉。

《吉祥如意》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心灵美升华为语言美,语言美构建了意境美,意境美揭示了生活美、人性美。

由于“美在心里”,所以满目皆是春风,皆是祥和。“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不用吃,光闻着就能让人醉”;“长长的巷道里,散发着柳枝的清香味”;巷道里和山上的雾也是香的,就连跪在雨后“湿漉漉的”地下上供、磕头,“膝盖和额头挨到上面凉津津的,有种让人骨头过电的爽”。戴香包,绑花绳,吃花馍馍,采艾,作者都用了浓墨重彩,描绘出了一幅乡村节日风情画,让人在宁静恬淡中感受热烈狂欢,在清凉肃穆中体会温馨祥和,在纯朴含蓄中领略隽永庄重﹍﹍而这些感悟,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组情节中。

戴香包香包(我们家乡叫荷包)本来是未过门的准媳妇绣好送给婆家人的,五月还小,没有订亲,就由娘代替。但为了及早培养“女靠一个巧”,娘就让还是幼女的五月戴了她的大顶针学做香包,以致因不熟练针扎破了她的小手。香包里装了棉花,棉花上撒了香料,这样的香包“既是鼓的,又是香的”,六月为了品味香气,竟抢夺了姐姐五月的香包尽情地吸息,“鼻孔一下一下张得更大了,窑洞一样。”他真感觉到“能把鼻子香炸”。香包对于节日里农村的孩子来说显得太重要了,六月因为看到姐姐的香包而想起自己忘了放在家里的香包,“一下子就崩溃了”,他不顾姐姐的感受,抢夺了她的香包,后来想象到爹给娘往口里吹香气可能用的是自己的香包时,断然要放弃采艾这样重要的事情回家去取。然而,他随后却大大方方地把姐姐的香包送给了女孩子白云。白云接到香包就“有点担当不起的样子”。而姐姐五月“胸前没有了香包一下子暗淡下来,就像是一个被摘掉了花的花杆儿,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绑花绳端午节孩子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绑了花绳,就“像是布下了百万雄兵”,蛇蝎就会绕道而行,所以姐弟俩选购花花绳就格外地用心,“每人手里攥着两角钱,蜜蜂一样在这儿嗅嗅,那儿闻闻”。他们认为“街的新媳妇最漂亮”,因为它的“一个大胳膊上就戴了那么多的花绳儿”。当他们“手里各拿着五根花绳儿”的时候,“那个美啊,简直能把人美死。”绑了花花绳的胳膊是神圣的,就是在上山采艾的路上,他们也“不停地把手腕上的花绳亮出来看。”当他们真正遇到蛇时,尽管心里发虚,以致分别在手心和裤管上留下了紧张恐惧的体液,但在整个过程中还是以腕上绑的花绳作为心理防线为自己壮胆。

吃花馍馍花馍馍是端午节的特有食品。作品中有两段精彩的描写。我们倒过来先说它的做工吧?“花馍馍当然不同于平常的馍馍了,是娘用干面打成的,里面放了鸡蛋和清油,父亲用面杖压了一百次,娘用手团了一百次,又在盆里醒了一夜,才放到锅里慢火烙的。一年才能吃一次,嚼在口里面津津的,柔筋筋的,有些甜,又有些淡淡的咸。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另一段是娘为姐弟俩分花馍馍,“先从中间的绿线上掰开,再从掰开的那半牙中间的红线上掰开,再从掰开的那小半牙中间的黄线上掰开,给五月和六月每人一牙儿﹍﹍”寥寥数语,把花馍馍近乎神圣的“不平常”描绘得入木三分。小时候,因家里生活困难,记得嫂嫂就是这样为我们姐弟叔侄分花馍馍的,好象作者就是在写我们。

采艾艾的药用功能十分广泛,有祛寒、中和、防腐、止痛、化瘀等疗效,相传还能避邪。在端午节凌晨带露采集的最好。这一点,作者是了解的,所以他用了相当的篇幅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表述。这一点无疑是“吉祥如意”主题的点睛之笔。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以“太阳蛋蛋”和“露水蛋蛋”来形容晨光下露珠的纯洁、美好,也昭示生命的短暂。看见艾一株株倒在自己的手上,天真无邪的六月“就觉得有无数吉祥如意扑到他的怀里,潮水一样。”这里也写出了“黛玉葬花”般的意境,当六月“觉得这珠露儿太可怜”还是下不了手采割时,五月笑着提醒他:“如果你觉得它们可怜,你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慢慢睡去,你再动手啊。”也许是因了姐姐的这句富有人情味儿的话,作为弟弟的六月才倏然生发出一种想象:姐姐就像一株艾。如果她真是一株艾,那么该由谁来采呢?这种依恋的怪怪的思维,正好与前面的“等我考上干部后,就让我姐嫁给我”相呼应。

《吉祥如意》中的亮点太多了,在有限的篇幅里是难以尽述的,许多评论家已经有过精辟地评论,这里就不再赘述。我倒想竭诚为这篇得意之作找点毛病,与作者和广大读者商榷交流。美玉尚有微瑕,《吉祥如意》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些措辞牵强,不附和人物身份

作品中的主人公五月和六月,尽管作者没有交待她和他的具体年龄,但从姐弟俩同睡一个被窝和他们天真的思想和举止来看,他们的年龄不会超过六岁,或者更小。这样小的年龄再加上身居偏僻农村,孤陋寡闻的环境,他们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应该是很有限的,有些感受他们是体会不出来的,即使有过体会感悟,也不可能用丰富的词汇表达出来的。如绑花绳时,“六月就觉得绑了花绳的胳膊上像是布下了百万雄兵。”他们还没有上学念书,父母亲也没有文化,“百万雄兵”这个词语不可能出自六月的意念。后面还用了“崩溃”、“过电”、“委曲”、“美女蛇”、“崇拜”、“深不可测”、“遗憾”等只有有知识的大人才能感悟和说出口的词汇。如果是作者的直接表达倒也罢了,但上述词汇全都是通过小主人公的思维和意念表达出来的。当六月把艾株上的露珠用手摇掉后,他感到是自己的手“让这些美死去”时,就“突然觉得它不单单是一只手,它的里面还藏着一些深不可测的东西”。“深不可测”出自儿童六月的思维也是牵强。“过电”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通常来形容身体的某个部位在接触某种现象时爽快的感觉,这是大人们常用的词语,六月用这样的词也不洽切。

二、一些词语和词义重复

不必要的重复和雷同是作品创作之大忌。《吉祥如意》中雷同的词语也有几处。一是上面提到的“过电”。一处是,当六月按照父亲的指点跪在湿漉漉的地上磕头时,膝盖和额头挨到上面凉津津的,“有种让人过电的爽”。另一处是,六月在父亲的指导下杵香料,当他领悟了杵香料的技巧时,“激动得头皮一阵阵过电。”一个小孩子他身体没有接触过电击电疗,也就不会有“过电”的感觉,况且“过电”也不爽,他一再产生“过电”的感觉不尽合理。二是对于花馍馍的表述。在如何做和怎么吃花馍馍这两个环节上,在不到百字的篇幅里,作品两次强调了“这么好看的花馍馍,让人怎么忍心下口啊”和“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这样的类似雷同的情节和词语还有几处。如果是作品人物语言或行动举止,这样的表达是无可质疑的,因为有的人他在语言上行动上总是习惯成自然地重复自己的话和行动。但在一篇不长的作品中,作者还是应该严而又谨,惜墨如金,避免不必要的雷同与重复。

三、有一处不合时宜的“硬伤”

在作品的第三节,东家在桌子上供了甜醅子和花馍馍时,“还有新下来的梨和大枣,在蒙蒙的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谁都知道,梨和大枣是秋果,一般在八九月份成熟,不可能在端午节“新下来”。这是一处“硬伤”。退一步说,如果上面的其它两点还可以找理由“忽悠”的话,这处“硬伤”却是没办法处理的,它像一块瑕疵一样醒目地镶嵌在美玉之中,尽管影响不了美玉的质底,但也让人感觉不尽其美。

笔者无意鸡蛋里面挑骨头,是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班门弄斧”。作者文斌是笔者的同乡和曾经的同事,还很年轻,今后创作的路子还很长,他不仅要以获得“鲁讯文学奖”为总结和荣耀,而更应当以此为里程碑、新起点,再次或多次获此殊荣,摘取其它文学奖项桂冠也应该是他刻意追求树立的目标。所以才“吹毛求疵”,提醒作者本人和所有作家,创作时精益求精,尽量不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我特别喜爱端午节。每到端午节我就想起妈妈教我唱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粽子,里面嵌着红枣、赤豆、葡萄干、蚕豆仁之类的馅。粽子的外形也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它包含着好几个顶角、平面和三角形。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米团里面嵌着各色各样的馅,味道美极了。吃一口馅,甜而不腻,黏而爽口,真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这天,我不但能吃上粽子,还可以戴香囊。色彩鲜艳的香囊,让我爱不释手。这天奶奶还要拿出事先用红、黄、蓝、黑、白五色线编成的丝带系在我的手腕上,说这样能长命百岁。每逢端午节这天,爷爷总要拿来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插在门窗上,我不懂是什么意思,就问爷爷,爷爷神秘兮兮地说:“孩子,这是‘五端’,插在咱家门窗上可以祛邪避凶保平安!”

我爱端午节,它既喜庆,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