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摊经济调查报告精选20篇

浏览

3078

作文

155

环保与经济发展四级作文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The two pictures above are both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picture, GDP is on the rise while the environment is drastically polluted. In the second picture, economic efficiency progresses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s easy to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i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in the first on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our country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avored the bitterness. Now,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any measures and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e aspect of the strategy is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way, we can develop our country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and our offspring can have enough resources to develop society. If we don’t put much emphasis on the environment issue and excavate the natural resources blindly, our country will become a barren land sooner or later.

In a wo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reasonable strategy which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a long time. The nature is providing us with plentiful resources generously, but it may punish us severely if we don’t care her.

[环保经济发展四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二、L型经济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L型是中国经济的2016 style。早在1月5日,《人民日报》就采访了“权威人士”,把当时的中国经济定调为“L型增长”,直到今年结束,中国经济并未走出L的长尾。权威人士批判了凯恩斯主义的局限性,代表了中央政府去产能、去库存的决心。

1月11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办的“十三五规划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专题报告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呈下行态势且还未见底,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不会呈现“U”或“V”型走势,而将是“L”型走势。他预计,中国经济将以低于7%的增速持续一段时间。

最直接的体现是,老百姓的财富增加速度在下降,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体会到,这一年生意不好做了,钱不好赚了。购买力的下降,最终也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下跌。为了强调这L型的长期性,《人民日报》5月9日再次刊发“权威人士”的《开局首日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权威人士安慰全国人民,说:“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L型经济,是2015年两会中“新常态”一词的经济学解释。L型经济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词语,在西方经济学中,它叫“经济萧条”或者“经济衰退”。在中国,这个高大上而又有点流行词色彩的经济学概念形象地告诉我们,经济真的一直在下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甚至预测: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未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长期沿着L型滑行20年左右。(解词/邝新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会的对策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会员。这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亦是职工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中,职工可能产生的变化和工会组织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发展会员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尤其是要针对近几年来工会基层组织受到改制冲击、工会会员大量流失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工会组建率和会员组织率下滑局面。在巩固、重建国有、集体企业工会组织的同时,尤其要重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组建,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大力发展会员时,必须注重会员意识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

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和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努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要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落实下岗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两个确保的工作。参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帮助政府和企业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的利益矛盾调整,做好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督促企业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推动政府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必要的保障政策,使符合低保的职工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大力推动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扩大就业。还要继续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进一步做好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扩大和完善职工解困基金规模和网络,积极推动企业建立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制度。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努力完善职代会制度,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作用十分重要;要在多年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着重抓好平等协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集体合同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保障职工的收入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在落实职权、讲求效益上下功夫。继续搞好厂务公开,推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当前,尤其要注重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还要积极促进国家和地方建立不同层次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定期就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协商,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的宏观协调机制。

四是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市场竞争加剧,结构性失业突出,对职工素质要求更高的情况,工会要把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和企业重视和搞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建立培训制度,落实《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受教育权利,不断增强职工的就业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技术教育阵地的作用,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要加快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会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很多,许多问题都突出起来。必须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从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出发,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加快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的改革,对现行工作机构和职能进行必要调整、改革,完善现行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坚持以会员和职工的意愿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加快工会干部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完善工会工作民主决策制度。工会要通过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依法维护、强化依法监督来实现依法治会。

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产业及企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工会必将受到重大影响,因而我国工会必须采取正确对策,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看待各种问题,完善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思路,维护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当权益,获得在国际多边组织中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在区域性和全球化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故事萨缪尔森的经济一生

全文共 1380 字

+ 加入清单

2009年12月13日,巨星陨落。美国经济学泰斗、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保罗·萨缪尔森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4岁。

天造地设——“出生了三次”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自己说,他实际出生了三次。

第一次当然是他的自然出生。其后的两次都跟经济学息息相关。1931年,当15岁的萨缪尔森考上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后不久,他就将自己的出生日期改为1932年1月2日,因为这一天是芝加哥大学开学的日期,也是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与经济学这个伟大的学科邂逅的日子。那天早晨8点,当萨缪尔森第一次走进芝加哥大学讲堂时,讲座主题刚好是马尔萨斯脍炙人口的人口理论,天才少年立刻被神奇的经济学所吸引。那一刻,经济学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第三次重生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时间是1940年。这一年,他开始任教,并用他的经济学天才思维开创了该校经济系的新气象。在他的带领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系从1940年时一个尚未招收研究生的教学型小系,成为当今经济学界顶礼膜拜的圣地,学生包括克莱因、默顿、阿克洛夫、恩格尔、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及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

萨缪尔森曾说过:“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设的,也可以说我是为经济学而出现的。”他甚至在演讲中以第三人称来描述经济学与自己的关系:“经济学这一行天造地设般地适合他,仿佛是历代经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归宿。”而他也不枉负“天造地设”这个词,他对经济学研究具有别人无法想象的热忱,“说他做梦都在思考工作也不为过”。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让我干这么好玩的工作,还要付给我这么多钱,我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对工作的激情,再加上萨缪尔森的天才头脑,造就了经济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萨缪尔森几乎“染指”了经济学的每一块领域,他自己就曾宣称:“我的手指动过了每一块馅饼”;而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970年为他颁发诺贝尔奖的公告中,也称赞他的着作“几乎涉及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所有领域”。确实,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显示性偏好公理,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与完善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要素价格均衡定理,还有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乃至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函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中,无不留下了萨缪尔森的名字与足迹。

他所着的《经济学》初版于1947年,迄今已出了19版,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光是英文版的全球销量就超过400万本,是30年间美国最畅销的教科书。可以说,《经济学》是每一个步入经济学殿堂人的必备钥匙。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经济学人士都是萨缪尔森的学生。而萨缪尔森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领域,其重要性对于每一个学过经济学的人也不言而喻。“如果经济学没有萨缪尔森,人们就会像在牛顿出现之前处理力学问题那样(茫然无措,艰辛无比)。”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主席詹姆斯·波特巴对萨缪尔森的悼词如是说道,共鸣者众。

回顾萨缪尔森的一生,可谓与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经济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1931年,世界经济正处于大萧条之中;最后一次与经济学会面是2009年,遭遇2008年经济危机的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现,“生于危机,故于危机”,为经济而生的萨缪尔森真正做到了善始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最新时事新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全文共 2612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两会闭幕后一周,22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上,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境外官员、权威专家、跨国公司巨头与300多位中方代表齐聚北京,聚焦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全球视野下,换挡减速的中国经济是否会失去“引擎”地位?中国未来增长的新动力何在?中国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新进展?全世界在聆听北京的答案。

“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面对海外对中国经济的诸多质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开幕式上的演讲,向全世界展示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坚定决心。

1.中国信心:“世界引擎”失去动力了吗?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是7.4%。2015年,中国提出的增长目标是7%左右。20多年来的最低增速,引发世界关注。

“不必惊慌。”——这几乎是记者就中国增速放缓采访境外嘉宾时,大家给出的一致回答。

“尽管增速比过去低,但在全世界仍是很好的增速。”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说,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中国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消费服务成为最大的增长引擎,正是变化所在。”

已参加过15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视为“下一个中国”。中国的增长将更多依赖服务和消费,但这一过程必然伴随增长率的下降。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表示:“新常态带来的将是一幅新的画面。”中国今明两年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指明了新常态的方向。一方面中国还需要稳定发展以创造足够的就业;另一方面,这一增速足以为实现新常态目标所需要的改革提供动力和保障条件。

中国即便是7%左右的经济增速,也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发动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说,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13%左右,如果中国维持7%的增长,每年对世界增长的贡献就将近1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率无非就是在3%到4%之间,也就是说中国今年跟未来一段时间每年对世界增长的贡献率应该在25%到30%之间,中国仍然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林毅夫说。

“如果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一枝独秀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那么新常态下中国将扮演更重要的稳定器角色。”出席论坛的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在胡鞍钢看来,新常态下的中国正从一个吸引外资大国向输出资本国家转变,双向增长格局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一个与世界更深度互动的时代。

2.中国机遇:“双引擎”能否撑起中国经济明天?

“我们的企业‘出生’在北美,三年前将全球总部迁至香港,而目前最重要的增长市场在内地。”作为一名欧洲人,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总经理戴雷说,中国领导人坚定推进改革、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让人有理由相信中国乃至亚太的发展潜力。

这代表了论坛上中外经济界人士的一种普遍看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固然面临挑战,但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经济体量更大,为各国提供的发展机遇只会更多,不会减少。

机遇首先来自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当前中国经济仍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支撑着一定的增长速度、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从而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传统增长引擎失去动力,旧的经济增长点经过转型仍能发挥作用。”法国巴黎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陈兴动评价说。

目前中国公共设施水平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公共服务甚至比部分和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低10%。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一项研究,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增加2.5亿至3亿,到2025年世界最大的600个城市中将有200个在中国。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基础设施等领域仍存发展短板。经合组织秘书长古利亚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广阔的国内需求、更高效的投资以及不断上升的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我们要实现城镇化的新常态。”

机遇同时源自中国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届论坛上“互联网+”、数据产业、智能技术、能源革命、“中国制造2025”等成为讨论热点,中外企业家们都密切关注着中国空前活跃的创业氛围和充满创新机会的大市场。

“去年中国消费者网上消费已经达到4400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在5年之内会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过去几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惊叹不已。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新的发展引擎也正在呈现,包括创新、绿色经济和国际化。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鲍达民说,2015年中国将启动“一带一路”等新战略,不仅为中国,也将给世界带来更好的互联互通、创造就业机会,带来福利和增长,将极大地推动地区和全球贸易的发展。

3.中国改革:能否淌过“深水区”的暗流?

史蒂芬·罗奇说,现在就庆祝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可能为时过早,因为转型将充满挑战和困难。

英卓华对此深表认同。“新常态下,中国发展最大的风险就是用过去传统的方式刺激经济。”英卓华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无疑是发展的“拦路虎”,如果没有深化改革,没有让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得更好,将会面临非常艰难的时期,不能取得可持续和稳健的经济增长。

“对中国来说,面临的并不是要不要打这个‘拦路虎’,而是怎么打虎的问题。”英卓华说。

在经济学家吴敬琏看来,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大阻力来自体制性障碍。“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中国政府的新一年改革清单中,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价格改革、财税体制、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等都将是改革重点。

“中国在改革中要重视通过法治、监管、税收改革等多种措施,提高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普华永道全球总裁戴瑞礼说。

史蒂芬·罗奇认为,行政审批或者是行政价格管制的解除,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光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应该考虑削减,金融市场上存款利率管制也应考虑解除。但这些改革措施仅仅是改革的起步而不是改革的尾声。

推进改革,中国政府信心坚定。“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新活力。”张高丽副总理在论坛上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新常态下,中国将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在高峰论坛上谈经济形势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低于全年增长目标,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GDP首次跌破7%。

当天下午,在“2015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高峰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讲话中表示,如今的GDP不能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现在6.9%在世界上也属于比较高的,目前更重要是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应。他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物价稳定、就业增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局势。

张高丽也强调,在经济转型过渡期,会比较痛苦和艰难,加上整个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和部分地区动荡,深层次问题和新问题并存。所以,创新创业是将来发展的动力,不仅可以解决就业,还可以激发新的产业,中国这么大,具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

“GDP还是很重要的数字。”张高丽说,经济增长要在合理区间,底线就是6.5%至7%之间。我们不追求GDP,但是合理的、绿色的和质量有效的GDP,我们必须保持,而将来的创新创业,在这中间肯定起到重大作用。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论未来经济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41. 在未来经济时代,只有既是高科技企业,更是高人性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未来的经济不仅要追求顾客满意,而是要追求顾客感动。做到令顾客感动的地步,是高人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42. 经济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低层次的好生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如果经济仍然只在衣食住行上打转,那么无论怎样拉动内需,也无法摆脱市场疲软。

未来经济,要充分满足高层次的好生需求。高层次的好生,就是追求健康、追求长生。

43.娱乐经济的风生水起,风起云涌,正说明: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空前的革命——过去,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但是现在“快乐”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数据九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以上:经济减速就业不“减码”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与去年目标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

“面对经济放缓的现实,新一届政府全力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态度鲜明。”辜胜阻说,“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中国经济不用维持过高速度就可以保证一定的就业增长。”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正逐步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转型,整个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正在加强。

“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业创新措施将在2015年发挥更大的作用。”辜胜阻说,新设立的企业大多属于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多、成长性强,是中国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态文明建设将引领经济发展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位列其中。

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了202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今年6月消息,环保“十三五”规划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气水土三大环境战役将推进实施,并计划明年3月上报国务院。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十三五”规划将从单一目标即总量控制目标、减排目标,变成双目标即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内容将涉及绿色经济、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李克强谈经济形势热点

全文共 2651 字

+ 加入清单

不平凡的2015年已进入第四季度。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明年和“十三五”时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要而迫切。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铸就辉煌。

日前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再一次印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本面。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进程中,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正在成为广泛共识。

发展态势稳中有进忧患意识不可或缺

近期发布的部分9月份经济指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仍然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势头——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再次小幅回升;

出口降幅在三季度逐月收窄,7月、8月、9月降幅分别为9.5%、6.1%和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说。

发展信心不是无源之水,来自于经济基本面的坚实支撑。

“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来自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来自经济增长的成长性,来自于经济结构持续改善,也来自对各种经济风险强有力的防范能力。”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说。

看大势、看长远、看潜力,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不为一时起伏所扰,不为数据波动所惑,咬定发展不放松,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信心是“催化剂”,忧患意识则是“清醒剂”。正如这次座谈会所指出的,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风险挑战增多,稳增长增效益仍需付出很大努力。

向外看,世界经济仍在调整分化,复苏动力不足,主要经济体需求萎缩,深度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

向内看,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需求总体依然不振,工业领域价格和企业效益低迷,新旧增长动力接替尚需时日,结构调整阵痛仍会持续。

赵振华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的道路上无不充满着矛盾和风险。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不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没有矛盾和问题,而在于我们敢于正视问题,有能力和信心化解矛盾。”

巩固经济基本面培育发展新动能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诸多亮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持续稳定增长;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凸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就业比较充分;高技术产业增长强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这无不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表示,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稳中向好,得益于新一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以简政放权为特点的改革措施,释放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激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周清杰说:“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制度约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唯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培育优化创业创新的主体和环境,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源’。”

当前,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培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越来越倚重市场内生动力,这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一场深刻革命。

这次座谈会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精准实施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管控好潜在风险,巩固经济基本面,培育发展新动能。

——深化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相结合,必将促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智能改造升级。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水利、中西部铁路、棚改、城市地下管廊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促进产城融合,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升级,将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自贸区正在成为我国探索适应深化开放要求的体制机制新平台,在因应国际形势变化中趋利避害,在合作共赢中拓展发展空间。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进程。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对冲下行压力,我们必将能走过“成长的烦恼”,让经济稳步迈向中高端。

调动两个积极性同心协力谋发展

为更好地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日前上海市政府宣布在临港地区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以50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基金、保费补贴、提供人才优先落户等配套政策,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在当地集聚。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迫切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积极性,像上海这样积极承接国家战略的地方政策,有助于营造实干氛围。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表示,中央在战略上做好顶层设计,给地方留有改革试验的空间,地方结合当地情况差异化执行,不搞一刀切,这更有利于地方敢闯、敢试。

只有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各地竞相发展的环境,才能让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形成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发展态势。

这次座谈会提出,给地方以更大的决策自主权、资金统筹权和改革先行先试权,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获得更多支持。用合理的“容错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创业创新者的活力不断涌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举例说,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落实不是很好,个别官员对PPP运作模式的复杂性不了解,没有组织好社会资源参与。“背后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够,需要迫切解决‘中梗阻’和‘懒政怠政’问题,这样才能把已经出台的措施尽快落实落地。”

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加大问责力度,让“太平官”混不下去。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此前8月底,在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中,已有7个省对58名干部问责。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发展势头,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不轻松,多数传统行业转型发展压力较大。

张占斌认为,不必为中国经济运行过度担心,“政府的工具箱里还有不少稳增长的举措,关键是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做改革发展的‘促进派’,面临转型升级困难时期,让措施落地,为明年打好基础。”

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随着中央一系列调控措施的落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层推进,稳当前、谋长远都有了坚定基础,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和明年工作的开局,也就有了坚强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女生经济独立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在传统的观点,当女孩结婚后,她们应该辞掉工作、做一名家庭主妇,照料所有的家务。但在现代社会,一些女孩不再接受这些老规矩,她们出去工作,保持经济独立

对于每一个女孩来说,嫁给一个王子是她们的梦想,这意味着她们找到了理想伴侣,英俊,有钱的人。在大多数人眼中,女孩们不再需要工作,可以呆在家里,享受生活。这听起来是完美的选择,对于一个女孩来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一个女孩困在家里,与外界隔离,她和丈夫之间的共同话题会越来越少。

俗话说没有钱,就没有说话的权力。挣钱让女孩独立和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尽管女孩挣的钱并不多,但是有很多女孩都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经济独立让女孩变得自信,保持自己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1月5日上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传达了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结了去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科学阐明了2017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部署了重点工作,并对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都很强,为我们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定讲看齐、坚持总基调、贯彻新理念、把握新常态、突出抓主线、着力促创新、力创新业绩、喜迎十九大”的总体要求,并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们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合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会议要求,要精心安排部署,学习领会好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深刻领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重大部署和加强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明确要求。要紧密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推进好今年经济工作,在全省发展大局上多作贡献,在推动创新发展上担纲承梁,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步调一致,在加快城市建设上走在前列,在推动区域发展上主动作为。要切实抓好统筹,着力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切实做好访贫问苦、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更加注重党风廉洁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福布斯》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十大富豪名人故事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的财富和他在世界的影响力并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在评出2003年度全球富豪榜之后,《福布斯》又依据各位富翁的公司规模、政治权势、影响范畴,以及对社会的公益贡献,评出了10位最有影响力的富豪。它认为,正是这些人左右着世界经济发展

第一名: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

资产:407亿美元、财富排名:1

连续6年蝉联世界首富的盖茨,当仁不让地入选最有影响力的亿万富豪。电脑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工具,而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全球93%的电脑上运行,盖茨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盖茨同时还是最大的慈善家,去年捐款十几亿美元,尤其关注疫苗研究。

第二名:“股神”华伦·巴菲特

资产:305亿美元、财富排名:2

巴菲特在华尔街绝对是一言九鼎,如果他看跌哪只股票,那只股票将难逃股价狂泻的命运。现在全球经济衰退、股市低迷,他的经济预言尤其受到市场的关注。他拥有王牌投资公司BerkshireHathaway的3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他承诺身后将资产留给慈善组织。

第三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

资产:59亿美元、财富排名:45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集政权、财富于一身,他是500强企业、投资公司菲宁维斯特集团的老板,拥有意大利最大的电视网络,还涉足银行、保险和出版业。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拥有老牌足球俱乐部AC米兰队。

第四名:传媒大亨默多克

资产:55亿美元、财富排名:54

拥有电影公司、出版公司和卫星电视的默多克,在传媒界的影响力日益强大,而他的对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却陷入了债务的泥潭。多样化的经营将他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他麾下的电视台福克斯的节目备受欢迎,比如《大富翁乔》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王牌节目。目前他正在推出第二家卫星电视DirecTV。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经济强镇乡”“最美农村”展示评比征稿启事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为弘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梦情怀,展现我市乡镇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从而吸引投资、推动发展,让更多的人关心乡村、关注农业、关爱农民,唐山劳动日报社将开展“2015唐山经济强镇(乡)、最美农村”展示、评选活动。

本次参展、参评范围为我市范围内的行政镇(乡)、自然村。参展标准如下:

“经济强镇(乡)”参展、参评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

1.经济强:上年度和今年上半年社会生产总值、税收、公共财政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本县(市)区位居前十名;产业布局合理,注重节能减排,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平稳,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面貌新:干部作风过硬,镇(乡)容整洁美观,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绿化覆盖率高,文化教育丰富多彩,居民就医、居住、交通、购物、就业条件有较大改善。

3.管理好:各项管理制度完善,集贸市场、商业网点、专业市场等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到位,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

“最美农村”参展、参评标准:

(一)经济发展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村级综合经济实力和集体经济实力较强。

(二)群众生活好。农民就业充分,收入稳步提高,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以上;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村民饮用水达标,村级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比较健全和完善。

(三)村风村俗好。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和巩固,农民素质有较大提高,农村文化设施齐全,农民生活方式文明健康,农村社会秩序井然有序,邻里关系和睦相处,崇尚科学、诚信友爱、懂法守法、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基本形成。

(四)村容村貌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力度大、效果好。村庄规划科学合理,房屋建设经济实用,街道整洁,环境良好,村内道路硬化、街道净化、村庄绿化,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

(五)民主管理好。村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廉洁奉公,带领农民致富能力强,在群众中威信较高;村级党组织达到了“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村民自治机制比较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比较健全,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展示、评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8月3日—12月10日,为参加“经济强镇(乡)”“最美农村”展示、评比的镇(乡)、农村报名、投稿(文字和照片)、报社实地考察阶段。按照联系报名时间顺序陆续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刊发各乡镇、农村形象展示专版。

第二阶段:2015年12月12日—15日,通过读者、网友投票和专家投票,确定并公示“2015唐山市经济强镇(乡)排行榜”和“唐山市2015最美农村排行榜”。

第三阶段:2016年1月适时举办“唐山市第一届乡镇长论坛”“唐山市第一届村官论坛”。邀请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颁牌并讲话,为今后乡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导航指路。

欢迎各乡镇、各村踊跃参加。

联系单位:唐山劳动日报社广告中心政务事业部

邮箱:baoshezwb@126.com

联系人:孔祥华 1553156556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经济方面存在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企业效益有所回升,金融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隐患。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我们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压力为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荐读

全文共 227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12月18号到21号,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重点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这次“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被认为是“十三五”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它的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形式,制定来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每年会议召开前,中央领导同志要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全国各地调研,研究经济政策,因而也被认为是 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 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面对这些内容,普通农民又有哪些看法?

会议提出,要加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

河北沧州农民王长胜,办了个农机合作社,在全县范围内作业,并参加过多次跨省作业。在他眼里,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实现规模化,也要实现绿色产业化,更要政策联系实际。

王长胜:现代农业是一个规模农业,首先是种植规模,表现在硬件设施上是,连片的、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再就是,做到有机肥的利用,绿色和环保的农业。农民的意愿和中央政策完全步调一致的,关键是中间的落实。现代化农业不能是完全按照既定的政策,要一事一议,一村一议。比如,我和邻村,他那里种水稻,来到我这里就不一定适用。

党的十八大就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而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未来,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补齐四化的这一“短板”,需要农业生产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

姚景源:现代农业就是讲我们农业要由传统农业走到现代农业。现在看农业的问题主要不是产量的问题。我们大的问题是什么?还是一个质量和效益问题。就是怎样使我们农业的产出能在稳定数量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质量和效益,进而使农民能够进一步增收,也就是说,使我们的农产品能够有更多的附加值和增加值。这样又涉及到农业的一个生产方式问题和诸多的科技问题。应当说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的一个根本发展方向,我们确实应下大的气力解决这个问题。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来自湖南永州的农民工张剑,在深圳打工将近十年了,如今他已经做到了一家杂志的编辑,月薪六千多。他自认已经进入白领行列,但是说起在深圳买房,他还是觉着很不现实。

张剑:目前的形势看,农民工在城里买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城市里提供的都是环卫工、快递等低工资的工作,普遍工资不高。目前状态下,很不现实。鼓励我们在中小城市买房,但中小城市没有就业机会,很多人在县城卖了房子,但还是要去深圳广州打工。能就业的地方,深圳一套房子三百多万,我们买不起房。所以很难。

能就业的地方,买不起房子;买得起房子的地方,又缺少就业机会。这是城镇化过程中一对现实的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指出,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政府出面,探索提高进程农民工购买力的途径。

叶兴庆:这个时候政府在这个中间能够起什么样的作用?一个就是尽可能地把进城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范围。就可以用住房公积金、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帮助一部分对未来有稳定预期、愿意在城镇生活的农民,让他们有购房的能力。还有一个,农民配置农村的宅基地、农房,在城里面买商品房的时候能够相应地扣减他的土地置放金,这样的话就能够降低他在城里面购房的成本。这些在上海、重庆有很多地方也在做,这也是政府能够帮助提高进城农民房屋购买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性的做法。我想这方面应该有这个潜力。

会议提出,要保障民生,兜住底线。要扩大有效供给,打好扶贫攻坚战。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四川郫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是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让农民廖万平看不懂的是,个别地方的扶贫“扶富不扶穷”。在他看来,扶贫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找对人。

廖万平:真正贫困的,没有指标,家里有楼房的,偏偏又这个名额。大家对这个不太满意。真正贫困的,应该从物质上和技术上,有些东西没有,政府有指标的话给予帮助,派技术人员指导怎么干,怎么从贫困中走出来。这当然是一个办法。还有个事不平衡。以我们这儿为例,吃低保的就不能有扶贫这一项,如果你吃了低保,你又有扶助,会有人眼红不干,造成矛盾。

今年的中央扶贫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脱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精准帮扶,兜住底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指出,通过精准扶贫和社保兜底,七千万人如期脱贫应该不是问题。

李国祥:首先一定要把这部分人准确界定下来,要给每个家庭建立档案,根据他家里的资源条件,我们对其进行扶贫,就叫做精准扶贫。整个全国来看,应该有5000万人口可以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让这种家庭能够摆脱贫困。还有2000万人口,他们的家庭没有劳动力,或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管再怎么扶贫,也很可能仍然达不到脱贫的标准。这部分的人口就要靠社会保障来兜底了,可以通过提高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养老发放的标准,还可以相应的增加资产收益的补偿、补贴的标准,让实惠保障的功能,保障这2000万人口如期脱贫,发挥兜底作用。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经济全球化对工会的挑战

全文共 2060 字

+ 加入清单

1.工会是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按传统的观点,工会是阶段斗争的产物,是工人运行的产物;这是从政治学角度的看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在比较流行地说法是: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一般的说,这是对的。但是,这还没有说在根上,没有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因而,在谈到工会的调节作用时,只说“工会在经济关系方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没有说清楚工会是靠什么来进行调节的。

从根上说,一切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呢?是劳动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任何市场都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两类市场。在一个需求、供给平衡的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价格是一个供需双方都不能对它施加影响的均衡价格。在一个现实市场上,劳动要素需求的资本所有者一方,总是希望把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变成一个不宣传竞争的垄断市场。这样就可能打破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为了打破需求方的价格垄断,工人们认识到团结起来的重要性。工会便是工人们组织起来打破资产所有者垄断劳动要素价格的最好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会越来越成为平衡劳动要素市场价格的抗衡力量。

工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主要是以集体议价取代个人议价。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资产所有者有一条明确的行动原则即利润最大化。但是,工会在经济上的战略目标却不止一个。例如,工会可以以扩大会员的就业为目标;或者以争取会员总收入的最优化为目标;还可以选择只为其中的一个特殊集团的利益服务为目标,例如为掌权的集团利益服务,并利用罢工为要挟手段,将这个集团的工资定在更高的点上。然而,工会的每一种选择,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要提高工资率,就必须限制就业量。工会不是限制工人参加该工会,就是限制非会员得到工作岗位。在西方一些国家,手工业工会曾经规定很长的学徒期,一般不增加会员,老会员死后才进行补缺,会籍一般由父辈传给子辈。 如果工会选择增加会员工资为其战略目标,并且不直接限制劳动就业量,工会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对于富裕的劳动量,工会也不予过问,是让雇主自行处理;二是设法阻拦那些为本行业高工资所吸引前来寻求职业的其他工人。在西方,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工会要求增加工资的方式,如美国汽车联合工会和矿工联合工会就曾经采取这种方式的。如工会选择以“扩大就业量”为目的,则工资率又会上升,工资率的增加,必然要带来产量的增加。工会怎么办?工会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协助雇主替其产品作广告,使其产品有竞争力,以促进销售量;二是或者说服国会通过立法提高关税以保护工会所在行业不受或少受进口货的冲击。1999年底世贸组织的西雅图“千年回合”谈判期间,美国劳联—产联组织的示威活动就是如此。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工会也采取这种战略,阻止中国入世,阻止中国产品进入。

很显然,工会既然是调整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那么,工会的一切活动就必须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束缚。工会无论对其战略目标做何种选择,都要受制于市场供给、需求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工会的这种局限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2.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要素资源的格局,尤其影响了劳动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和供给关系。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削弱了工会在双边垄断中对劳动供给的控制能力。使跨国公司有了规避工会垄断劳动卖方市场的法子。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扩张,直接削弱了工会对传统劳动市场的控制,他们可以绕开本国工会控制的劳动供给市场,到劳动力更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去办厂。如果说,保持劳动要素买方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内在动因,打破工会控制的卖方市场则是西方企业选择跨国经营的外在动因。换句话说,跨国公司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之一。

3.经济全球化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伴随工人阶段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工人、工会经历了竞争、联合的过程。它使工人们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才能增强与资产经营者在劳动议价中的地位,增强本组织在劳动议价中的竞争力。分散——竞争——联合,反映了传统工业社会工会发展的历程。

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又遇到这个问题。历史在重演,不过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演。资本通过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来调节劳动要素的供需关系,从而也在世界范围内挑起了各国工会围绕劳动供需之间的价格竞争。发达国家工人的高工资、高福利,使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劳动要素的价格竞争中失去了部分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提出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当前,并存的三大世界工会组织(世界工会联合会、世界劳工联合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还不足以协调和消除这种竞争。

4. 中国工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加入WTO后,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更快地发展,也为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会,工会是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发展的,工会也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发展。离开市场经济,工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习近平经济会议讲话优选

全文共 2797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台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号到21号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可以胜利收官,使我国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会议认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加大力度化解产能过剩,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改善利用外资环境。要抓好 “一带一路”建设落实。

会议强调,要坚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科学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坚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抓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要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要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要保住基本民生、兜住底线。要健全督查激励问责机制,促进各方面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会议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握正确方向,脚踏实地推进,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经济形势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会议强调,下半年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要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财税、金融、创新、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要发挥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十八届五中全会经济是重头戏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BBC中文网26日报道,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6日在北京召开,预期提振经济将是4天会议议程的重头戏,“十三五”规划将给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确定方向。分析人士称,中国经济刚刚经历2009年以来最慢的季度增速,特别是今夏曾遭遇股市波动、人民币贬值,预计提振经济将成为全会的重头戏之一。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25日报道称,中国发生的事情对全世界的影响日益加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值得关注经济议程上确定的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今年增长预期为7%,将是1/4世纪以来的最慢增速。巴克莱银行、野村证券预计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最低目标约6.5%。报道预计新的五年计划会加大环保支出、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并推动金融领域进一步自由化,包括促进中国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科研投资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报告的首要结论是,尽管全球经济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但全球范围内用于研究与发展的国内总支出仍取得大幅增长。2007年至2013年间,这项支出从11320亿美元上涨至14780亿美元,增幅达31%,高于同期全球国内生产总值20%的增幅。

目前,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占全球28%,依旧处于领先位置,中国紧随其后(20%),超越欧盟(19%)和日本(10%)。占世界人口67%的其他地区仅占全球研发投资的23%,但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新兴国家用于研发的投资正在迅速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