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詹天佑的事迹【优秀20篇】

导语:雷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人,对于雷锋的故事你有听过给多少呢,网整理了一些雷锋的事迹,我们一起看看吧!本文就是小编给同学们整理推荐的一些关于詹天佑的事迹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6115

作文

1000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守好一扇门,温暖一座城”应该是对__市金安区妇联__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最好诠释。新年伊始,病毒肆虐华夏大地,防控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公务员,__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女党员、妇联干部担当与风采。

勇做“逆行者”,这是对初心的最好诠释

在收到__市金安区委组织部印发得《关于城市社区选派干部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__同志积极报名,主动请缨,和千千万万的基层一线干部一样,没有什么防护服,一个口罩就是她全部的防护“家当”,但是带着使命、有着担当,她说自己不怕,前期每天的入户宣传,现在每天的卡点值守,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件小事。由于小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居民进出不是很方便,为了解决包保小区部分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们买菜、买药等实际困难,她在给居民登记发放出入卡片和登记外来人员进入小区时,便留心摸排的老弱病残困户,逐个登记造册,在区妇联党组的组织下建立了一支“跑腿小分队”,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快递员",她和妇联其他同志一起,为小区的21户老人送去“服务袋”,暖心地交代着:“老人家,能不出门不出门哦,有什么需要我们帮您办,现在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安全,如果万不得已要出门,一定记得戴口罩”。但是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别人不出门的时候,她逐户敲门送上明白纸,并叮嘱做好防护。在别人陪伴孩子的时候,她甘愿在风中坚守,检查是否有群众聚集聊天,是否有群众到处遛狗,是的,她所作的一切,就是最大程度确保群众安全。

防患于未然,就是对防控工作的最大贡献

疫情防控最难、最有效的就是阻止扩散,如何做好严密防控,避免密切接触是工作的核心。最土的办法往往也是最好的办法。为此,按照部署要求,__同志甘当小区“守门人”,从早到晚,严密防控出入人员,严格做好各项排查登记,耐心劝阻,积极宣传。半个多月来,__同志一直奋斗于防控第一线,未和家人共进一顿餐。因为她深知,阻止接触就是阻止扩散,就是对人民安全的最大保障。防患于未然,才是防控工作的最大成效。劝阻过程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但是“特殊时期用特殊手段,有股子干劲。我们的干部就应该这样,有些举措在常人看来可能有点偏激,实际是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算受点怨气,甚至挨几句骂,也是值得的。”__如是说。

无问于西东,才是新时期党员的最美情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疫情控制的关键时刻,基层的党员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防控疫情最前线,“大爷,您忘戴口罩了。”“大妈,您出入证带了吗?”“大姐,您有什么,我帮您拿。”“别慌,来量个体温。”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简单,但是由于有些人不理解、不配合,需要反复的解释、说明,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而__充分发挥了女同志细心、耐心的特点,一次次、一遍遍,不厌其烦,有时候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但是她说:相比于医生护士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每天清晨出门,等晚上回到家忙完所有的事,孩子也早已入睡,很难有亲子时光。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做细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让疫情止于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她们守护的是一扇门却温暖了一座城,相信这场疫情在无数个如__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被战胜!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时代楷模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事迹学习心得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始建于1949年,现有17个大队、70个消防救援站,共有1096名消防救援指战员和111名消防文员,承担着守护江西“北大门”1.9万平方公里土地、520余万群众消防安全的神圣使命。

在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队史馆里,满墙的奖牌、锦旗格外醒目。这支脱胎于人民军队和公安机关的消防队伍,先后荣获5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9年在全省获评“先进支队”,被视为“铁军”。特别是在今年九江发生的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面前,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消防救援指战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在持续一个多月的抗洪抢险中先后参加各类抢险336起,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3万余人,被誉为“群众生命的摆渡人”。

多年来,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岗位练兵成绩在江西省各支队中稳居第一。“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夺’的争先意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章新亮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秦玥飞颁奖词及事迹介绍:君子通大道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衡山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6年。改善灌溉系统、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他说成功不可能一夜间发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

秦玥飞事迹介绍: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秦玥飞颁奖词: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5月19日下午,县公安x治安大队长王凌正在赖村镇组织开展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接县局领导指令:紧急护运冲锋舟赴固村镇抗洪救灾。王凌从赖村镇火速赶回,与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红勇、民警余水明3人一起,护运团结水库和消防大队的2艘冲锋舟赶赴固村镇抗洪救灾。

到达固村后,经过对灾情的简单分析,由王凌与余水明带领镇村干部和团结水库的工作队员携带20件救生衣等装备,乘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老街的被洪水围困群众展开救援,并安排副大队长黄红勇则带领消防大队官兵和应急大队警力,乘另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下河村的被困群众展开救援。经过一下午地不懈抢险,2艘冲锋舟共进行了6轮救援,成功救出转移固村镇老街、下河村被困群众60多名。

王凌所指挥的冲锋舟在转移老街最后8名受困群众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上游洪峰渐至,水位不断升高,洪流也变得越来越湍急。当冲锋舟通过一个旋涡时,因水流湍急,造成船体失控,撞上固村大桥桥墩,冲锋舟瞬间被打翻,冲锋舟上的5名救援人员8名群众全部被卷入洪流之中。

王凌被湍急的洪流冲向下游。凭着救生衣的浮力,王凌挣扎着浮出水面。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迅速镇定下来,心里记挂着8名群众和另外4名救援人员的安危。在黑夜洪流中,王凌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有没有人啊?有没有人?”一边搜寻落水的群众和战友。突然,王凌发现一中年男子在离其几米远处上下浮沉。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赶紧游过去帮一把。他奋力向那个中年男子游去,到了那个中年男子身旁,他使劲将其托出水面,并大声的告诉他不要慌张,要镇静。就在王凌抓住中年男子的瞬间,一波湍急地洪水向他们二人扑打过来,将2人同时卷入了水下。被洪水冲出数里后,王凌浮出水面,隐约看到前方水中有棵树,便奋力地游过去并抓住一树枝,爬到了一棵大树上。

王凌一个人在疯狂洪流中的大树上坚守了2个多小时。当晚8时许,3名消防官兵和2名熟习水性的群众驾着一艘冲锋舟过来,先后找到民警余水明和王凌并接上船。看到一起落水的余水明,王凌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7人乘冲锋舟欲继续搜寻,因洪峰冲击,冲锋舟再次被打翻,船上的7人再次落水。落水的一瞬间,王凌意识到必须将7个人聚在一起,集7人之力,生还的可能才会更大。王凌奋力挣出水面,并用手抓住了一名群众的手臂。这时他发现,另外6个人都在,且相隔不远。看到大家都在,王凌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王凌拉着那名群众的手,奋力向另外几个人游去。7人顺流漂游中,王凌抓住了身旁的一棵大树的树枝,大家一个拉着一个往大树靠近。最后,7人都安全地爬到了大树上。

随后,王凌用一名群众尚能通话的手机向王华聪局长汇报了当前的情况、被困位置及2次冲锋舟侧翻的情况。在爬到树上之前,为了减少水流阻力,王凌脱去长裤,只穿着一条裤衩,与群众和战友奋战在冰冷的河水中。天越来越黑,水越来越冷,只穿裤衩的王凌不断地打着寒颤。王凌一边安慰大家,一边告诉大家局领导正在安排人员即刻前来营救,鼓励大家抓紧树枝,坚持住。

5月20日凌晨1时许,王凌、余水明及3名消防官兵、2名群众等7人被外地调来增援的冲锋舟找到救回。

王凌获救后身心出现不适应状况。仅在县中医院住院观察了1天,21日,王凌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亲友的劝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在抢险救灾的同时,通过电话部署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一同救援的同事劝王凌保重身体,回家休息,王凌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大家在抗灾,叫我回家休息,我怎么能坐得住?”说完,王凌又冲在了抗洪救援的最前面。

5月22日,王凌努力争取各方支援,筹措救灾物资2万余元,将救灾物资和慰问金送到固村镇固村村委会和王坊村委会房屋坍塌的村民家中。(县公安局)

[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寻找最美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孟老师在我校工作18年,他历经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工作处主任、学年主任。18年,他送走了七届毕业生,为全校班主任做过200多次培训,组织过12届德育论坛,为10000多名家长做过讲座,撰写教育叙事40多万字。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他每天在校平均12小时,寒暑假基本在学校,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的工作量计算,他已经提前完成了近30年的工作。

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和同事们一同迎接学生的到来。然后是走遍全楼,走遍年级的每个班,和班主任交流,和需要沟通的孩子们谈心。学生们亲切的称他“老孟”,尽管他才41岁。

让学生们快乐成长,是“老孟”从教18年矢志不渝的追求。翻开他参与主编的《舞者乐律——佳木斯一中德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七大类共计38项德育活动,绝大部分是由他主持设计的。为了改变课间操运动量小,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老孟”的倡议和指导下,学年老师精心编排了“我运动、我阳光”韵律操,学生们喜欢得不得了。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学校体育节检阅式上,“老孟”设计了学年每个班级跨越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让孩子们铭记历史,勇于担当。说到历史,这是他的专业,说到历史课,孩子们说不清是因为喜欢“老孟”才喜欢历史课,还是因为喜欢历史课,才喜欢他这个人。“老孟”的课,板书漂亮,语言幽默,旁征博引,更重要的是思想深刻。

2001年结婚那年,爱人怀孕了,当时爱人是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师,第一次当班主任的他也即将把学生们送入高三,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选择了先不要孩子,没想到这个选择,竟成为跨越15年至今的等待。好在和学生在一起,老孟是快乐的,学校艺术节,孩子们原创歌曲《一中学生很忙》在网上点击量已经超过30万次,歌中“唱歌不跑调的学年主任孟爷爷”说的就是孟老师。

“老孟”,学生的朋友,一中的才子,学校的中流砥柱。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一直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他没有望洋兴叹的感慨,却有着滴水石穿的信念;他没有身为人师的骄傲自负,却用自己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专业素养,怡然地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大年事迹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看了习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之振奋,这为我们学习、纪念黄大年同志指明了路径,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化悲愤为力量,把报效祖国作为共同价值追求,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看了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内容,了解到黄大年同志是英国归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为国家资源探测和国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千人计划”专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伟大的胸怀?有多少人能在利益面前低头?有多少人可以大公无私?有多少人可以放弃优越的待遇?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深思......黄大年同志的一生是壮美的一生,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他无怨无悔,展现了一名新时期海归科学家和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与崇高品格,成为当代知识分子与坚定爱国者相统一的典范,成为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像黄大年那样努力培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真心热爱文化事业,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不可否认的是,“大发渠”是黄大发精神的一座不朽丰碑。尽管36年前的凿渠号角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前辈们锄头、钢钎、铁锤的交响,仍在草王坝儿女心中回响;前辈们期盼脱贫致富的眼神,依然在历史的深处凝视,成为大家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非常朴实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实干和方向的辩证关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黄大发将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富裕幸福的新农村,正是发扬了“低头拉车”和“抬头看路”的精神。

弘扬“低头拉车”精神。“低头拉车”需要埋头苦干,草王坝村的巨大变化,全村群众的幸福,无疑都是黄大发带领村民埋头苦干的结果。向绝壁开战、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无论鸡鸣上山干、头顶烈日干,还是披星戴月干,无不是弯大腰、流大汗的苦干结晶。在黄大发同志的身上,始终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低头拉车精神,苦干加实干,有效提高了凿渠的战斗力。

弘扬“抬头看路”精神。“抬头看路”需要明确方向,发展需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找准目标才是成功的关键!黄大发同志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真学、真信、真用,将之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他没有怨天怨地,而是眼睛“向上看”、“往前看”、“回头看”,在苦干实干的基础上巧干。在第一次凿渠失败后,他主动学水利知识,讲科学,对分流渠、导洪沟的专业内容也有系统了解,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大发渠”成功修成,解决了当地千百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

“低头拉车”是精神,“抬头看路”明方向,此乃“大发渠”精神的精髓。新常态下,发展需要发挥埋头苦干的精神,但是形势纷繁复杂,光有埋头苦干的干劲,可能会迷失正确的方向,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各地的党员干部不妨多学习“大发渠”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做到“低头拉车”,同时别忘了“抬头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党员李保国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35年如一日,李保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李保国用扎根山区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奉献的一生践行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奉献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出生入死,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好日子。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太行山区“旱、薄、蚀、穷、低”的艰险面貌,李保国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太行山区的开发研究中。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李保国带领团队用数年的时间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奉献就是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教授,李保国坚持将科研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最需要、最受益的选题上,“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草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只要是能够为群众带来福利,为地区发展带来效益的技术,他都义无反顾的埋头研究。李保国扎实苦干、奋发作为,用“滚石上山”的勇气攻下一座座贫困的城池,让他不仅成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更成为了群众幸福的引路人。

奉献就是至始至终将责任担当扛在肩上刻在心里。在李保国心里有一道永恒的数学题,农民=自己。他曾表示,这辈子干得最过瘾的事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深深地了解,仅仅自己或科研团队掌握技术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群众都了解、熟悉、掌握,才能让野岭荒坡变成金山银库。办夜校、搞培训、出书籍、编口诀,李保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手把手的为乡亲群众讲解新技术,使技术真真正正的刻进群众的心中,成为群众的拿手本领。35年来,李保国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推广36向实用技术,培训人员达9万余人(次),成为群众当之无愧的职业技能导师。

奉献还是低调做人、谦卑处世的生活态度。李保国始终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的支持帮助,“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能够参与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千秋伟业而感到自豪。在协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路上,他始终秉持共产党员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记利当计天下利”,从不收百姓的一分钱,更不占企业的一份股,无怨无悔。

牢记党恩、对党忠诚;扎根群众,无私奉献。李保国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进取动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心中的丰碑。请让奉献成为新时代最美的旋律,成为共产党员最可贵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习钟南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 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 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 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 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 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

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 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 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 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 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 的信心和动力倍增。

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 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 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 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 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 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 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王华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连日来,镇江市援疆指挥组副组长、四师师长助理王华献身援疆事业的先进事迹在兵团上下传播开来,在兵团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深深怀念王华,并表示王华不愧是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学习的楷模,要向先进典型学习,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王华的事迹通过《兵团日报》及新媒体报道后,在朋友圈内刷屏。网友们纷纷表示,王华没有辜负祖国的重托、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期待,更没有辜负兵团干部群众的信任。他为兵团作出的贡献,必定成为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活着是援疆的旗帜,倒下是援疆的基石。得知援疆干部王华为援疆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感到非常悲痛。”山东省援疆干部、十二师发改委副主任魏先军表示,“王华的不幸虽然是一个个案,但他的事迹中援疆精神和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华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援疆精神,给予了包括我在内的兵团援疆干部非常大的精神鼓舞。在今后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用我们的工作来缅怀援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加深兵团与内地省市的交往交流,推动兵团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王华是个非常努力、能干、肯干、务实,积极奉献的人,是个优秀的援疆干部。跟王华一样,我们广大援疆干部都在不同岗位上为兵团事业努力奋斗,我为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乃至献出生命的援疆干部致以崇高敬意。”援疆干部、兵团水利局副局长徐雪红表示,兵团正处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阶段,我要以王华为榜样,立足岗位,更加努力工作,搭建起兵团与太湖流域水利部门沟通协调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兵团的改革发展做好服务。

通过兵团日报社微信公众号,四师六十二团宣传科副科长张丽远反复阅读了王华先进事迹。他说,没有矫揉造作,全是真情流露。“如果要评选当代中国最可爱的人,援疆干部当之无愧。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理解关心援疆干部,支持对口援疆工作。”张丽远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阅读了“新时代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他们在学习 生活,社会活动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

他们勤学善思,文明守礼,自立自强,友善互助,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貌,做到乐于助人,勤思好学,爱党爱国,孝老爱亲,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他们十名新时代好少年中有许多共同点,如乐于助人勤学善思等等,他们所做的事迹生动感人,我也有所感动,也感悟了许多道理。

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孝老爱亲“小当家”,阳西县程村学校的郑小淇姐姐,郑小淇姐姐从出生就遭到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不幸,不过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她的养父郑兴尚一家的爱心收养。可是,在郑小淇九岁时养父瘫痪,养母出走,奶奶一病不起的不幸,.她不得不扛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郑小淇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照顾养父一家。小小年纪就要背起如此重任,这是平常人不可想象的。随后,奶奶病逝了,小淇只能和养父相依为命。在2012年,郑小淇的亲生父母来认亲,希望郑小淇能够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但她却拒绝,原因是养父一家对她恩重如山。生活的压力促使郑小淇越发勤奋学习,对养父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近几年来还获得了许多荣誉,今年被广东省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郑小淇,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懂事,面对幸福生活和艰辛,她选择了艰辛,懂得知恩图报,对瘫痪在床的养父不离不弃,得到社会的爱心帮助后会决定以好好学习报答社会。

这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迹,使我奋发向上。所以我立志今后一定要做个像郑小淇一样的好少年,做到乐于助人,勤学善思,孝老爱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动物的感人事迹:两头猪的真爱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农庄里养了两头猪。每天晚上,公猪总是给母猪放哨,他生怕主人乘他们熟睡时,把母猪拉出去宰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母猪日渐肥胖,公猪则一天天瘦了下来。

有一天,公猪突然听见主人在跟屠夫商量,要把长势见好的母猪杀了给卖掉,公猪伤心至极,于是从那天开始公猪性情大变。

每当主人送来吃的,公猪总抢上去把东西吃的一干二净,每天吃好后便躺下大睡,并且告诉母猪现在换做她来放哨,如果他发现她没放哨的话就再也不理她。

母猪很奇怪公猪突如其来的变化。日子一天天过去,母猪渐渐地觉得公猪越来越不在乎她。母猪失望了,而公猪还是若无其事的过着安乐日子。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主人带着屠夫来到猪圈,他发现一个月前肥肥壮壮的母猪瘦的没剩下多少肉,而公猪则长得油光。这时的公猪拼命的奔跑,想引起主人的注意,表明他是头健康的猪。

终于,屠夫把公猪拖走了,在拖出猪圈的那一刻,公猪朝着母猪笑着说:"以后别吃这么多!"

母猪伤心欲绝,拼命的冲出去,但圈门被主人关上了,搁着栅栏,母猪看着闪着泪光的公猪......

那晚,母猪伤心的躺倒在以前公猪每天睡的地方,想念着他们过去的美好回忆。突然母猪发现墙上有行字:“ 如果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 !”

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个人,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能读懂你,能走进你的心灵深处,能看懂你心里的一切。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的在你身边,默默守护你,不让你受一点点的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习毛丰美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4月1日下午,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辽宁人民会堂举行。5位报告人从不同角度,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们心中的毛丰美,引起在场1500余名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毛丰美的“干”字精神,苦干实干加巧干,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勤勉务实、建功立业。

毛丰美是新时期辽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是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干部楷模,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宣传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省委组织部会同丹东市委组建了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由凤城市第五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站长岳海英,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正新,大梨树村党委副书记王丽辉,大梨树村旅游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毛丽丽等5人组成。

“我要让全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干能出成果,出经验,促发展,不干,别说是成果和经验了,就连总结教训的机会也没有!”报告会上,毛丰美感人至深的事迹和话语,激励着现场每个人。

省直机关干部张迎说,真是受教育、受感动。毛丰美是典型的“实干家”,老百姓最欢迎也最满意这样的干部,敢于担当和真抓实干是他留下的最宝贵精神财富,实现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最需要这种精神。

对党忠诚,是大家共同的心声。“毛丰美就是我们全体党员的一面旗帜。”听完报告,刘金良依然很激动,“从毛丰美身上我们能看到信仰的力量,就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姜玲说,过去就看过毛丰美先进事迹,今天这么多鲜活事例更加生动地诠释了他的精神,党员就要对党忠诚。

“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向毛丰美学习,”张雅洁说,“毛丰美就是我们的榜样,他的精神我一定要深学笃行。”胡炜枭说:“毛丰美把生命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人虽逝,但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据悉,从4月1日起,报告团将在全省进行巡回报告,本次是首场报告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庭生活事迹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摘草莓了。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呀!

一来到这里,我就闻到了难得的农村特有的新鲜空气。我忍不住大吸一口空气:“啊,这儿的空气真美好!”

盼了许久,摘草莓的时刻到了。这让我迫不及待的奔向草莓园。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放眼望去,竟然都是绿色!很显然,这是被别人“大扫荡”过的。因为草莓早已所剩无几,所以我只拿了一个篮子。但是,等我一下去的时候,却看见了很多草莓!有未成熟的,半成熟的,熟了的······我两眼冒光,连忙跑过去疯狂地摘起草莓了。

我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有草莓就摘。结果,摘了一大堆都是青色的。妈妈看了,说,唉,多可惜呀,本来这些青色的草莓是可以再生长的,可是拔了之后就没用了。后来,妈妈告诉我,不要看到草莓就摘,要先站在一个地方,看看哪边的草莓多,就去哪边摘 。我试了试,果真不假,摘得又快又好呢!快乐摘草莓——古寒钰

不一会儿,在我和妈妈的合力“绞杀”下,很快就把草莓“杀”的片甲不留。啊,“杀”的真够爽呀!倍儿爽 !

篮子已经装不下了,我这才依依不舍得离开草莓园了。

这次,我玩的真开心,回去可以吃草莓喽,草莓万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蔡松松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1月24日中午,泸县8岁男孩小奎、小翔到地势陡峭的玄滩幸福水库堤坝上玩耍,不慎滑入水中。只请了2个小时假的蔡松松,正准备抽空儿和岳父吃个团年饭,听到路人的呼救声,立即冲出大门,第一个奔到几百米外的堤坝。

为了赢得救人时间,他只脱下外套,就跳进了水里。

目睹这一幕的泸县玄滩镇居民廖明清说,蔡松松奋力游向落水的孩子,死死托住他们,一点一点把他们推向岸边。堤坝上的群众朝他们伸来竹竿,他没有去抓,而是奋力推着两名小孩,让孩子抓着竹竿上了岸。

此时,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蔡松松再也坚持不住了。“他双手将两名孩子托出水面时,水已经没过了他的鼻子,我们只看到了他的眼睛和头顶。”泸县玄滩镇通山村村民王开贵说,身体已经发僵的蔡松松此时再也够不着人们伸出的竹竿,一点点沉入了水底。“养儿子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他英勇献身就是报效国家了。”谈起独子的牺牲,蔡松松的父亲蔡邦楷强忍着泪水。追悼会后,四川省公安厅提出要护送蔡邦楷回湖北老家,老人却再三拒绝说:“不给组织添麻烦。”

坚守高原 爱岗敬业书写忠诚警魂

曾在武警凉山支队服役的蔡松松,2008年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被评为优秀士兵,后考入四川警察学院。2009年,他在支援藏区警务中受到嘉奖,毕业后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公安局,一干就是6年。

谈起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打黑除恶”“缉枪治爆”“雷霆”等专项行动,回忆起那30多次圆满完成的抓捕任务,同事们唏嘘不已,总觉得他不曾走远。

理塘县城海拔4200米,在湖北长大的蔡松松却坚守在基层应急处突前线,2014年、2015年连续被评为“理塘县优秀公务员”。

每年的治安隐患高发期,他与大伙在山区巡逻执勤一干就是两个月。在坚守雪域的6年里,他只回家过了一次年。

2016年3月,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蔡松松被调到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之后驻石桥派出所工作。“他走到哪里就把敬业爱民的好作风带到哪里。”石桥派出所所长谭迎说。从去年9月到所工作开始,蔡松松没有休过一天假,他经办的案件没有一起行政复议或被要求补充侦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

人物事迹】阿布列林,男,维吾尔族,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工作46年来,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十佳青少年先进事迹

全文共 1783 字

+ 加入清单

我叫庞红艳,女,12岁,是六年级的班长。六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童,逐渐成长为一名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长大要报效祖国的优秀少先队员,并把这一远大理想运用到日常的具体行动中。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事执着,有毅力。我学习认真,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各科成绩名列前茅,爱好广泛,作为班上的舞蹈队员,训练刻苦,而在美术方面的素养,班内每期精彩的黑板报则是有力的证明,音乐方面更是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还擅长演讲。自我入学至今连续六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面对众多的荣誉,我对自己有了更加充分的自信,却从未被荣誉冲昏了头脑。因为我深知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通过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深深地领会到知识的浩瀚。我酷爱看书,只要有时间我总是拿着书看呀看,从小到大看的书已无法计算主要有《我们爱科学》、《小学生读写》、《上下五千年》、《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观》、《十万个为什么》以及一些儿童文学名著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我写作水平的提高。我的作文选材新颖独特,经常被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2012年在大池镇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诗朗诵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并推县参评。喜欢研究问题、探索问题也是我的特长之一,这一点在数学课中表现尤为突出。对于课后的星号题以及一些趣味性思考题我总是不放过,

有时为了一道题,冥思苦想老半天,连饭也顾不上吃,身为数学老师的妈妈想提醒一下解题思路,我都不让她给我讲,我要凭借自己的钻劲去解决难题。我始终牢记家长的嘱托,老师的教诲,第一名、一百分并不是最重要的执着、有毅力地把每一件自己必须做的事,做深做透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知道了为什么而学习,怎样寻找最佳的方法来学习。把从前的成绩作为一个坚实的基础,面向更广博的知识海洋。所以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六年来我不但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积极参与了班级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丰富了自己的多彩的生活。在学校的书法大赛和手工制作中都获得过一等奖。每年六.一的时候我都担当学校汇演的节目主持人,还在汇演中加演过课本剧---白雪公主,在文艺方面,我作为舞蹈队的一员,训练刻苦,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2011年六.一庆祝活动中,《来吧跳跳跳》小学第一名。我积极拼搏最终为班上获得荣誉。

我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自入学以来,我一直担任卫生委员、班长,我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我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当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我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因为我是班长,劳动时我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我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我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我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

一切,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大胆管理。主动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后进生更是倍加关心。作为班长我为班集体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班干部我以身作则,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练就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少先队活动中,我是带头人,是组织者,我团结大家,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在管理班中的各种事务时,我与其他班干部配合,加强对班集体的建设,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也使班级总体成绩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成为老师的好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不乱花一分钱。曾经好几次妈妈见别人家的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想给我也买几件新衣服。我说“我有衣服穿还都很新呢。再说,我长得也不快,很多衣服还都合身,穿得时间长了我和它们都有感情了。”委婉的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平日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我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我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

小学就要毕业了,回顾六年来的小学生活,我非常感激学校老师为我付出的心血,为我提供的一个个学习比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我在自己的作文中曾写到,长大后一定会经常回忆起大池镇小学的美好经历,包括这次举办的“十佳少年”评选活动。

我,一个懂得感恩,有着远大理想、执着精神和顽强毅力,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怎样去学习的优秀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先生对青年的期待,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少年何以强 何以智 何以富

何以独立?5月2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

为民造福。”“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正是最好的答案。

时间和历史记录下了中国青年的征途。接触救国理论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随后辗转北大不断寻求真知,积极投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周恩来吟罢“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毅然决然,掉头东去,寻求救国道路和本领,后又转到法国终于找到“一生之事业”;朱德放弃高官厚禄自觉追求国家民族正确道路“成就大我”……一群群中国青年走在追求真理

增长才干的正确道路上,一代代伟人亲身践行着“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誓言。

青年精力充沛,青年大有可为,青年欲成就“最好之自我”,须有能把自身才干融入国家民族和社会大势中的真本领。换句话说,唯有求真,有真学问

真本领,才能成就“最好之青年”,唯有“最好之青年”才能成就“中国强中国智中国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全文共 35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段人生,不同故事,皆为净化灵魂的精神史诗,如一首如歌的行板,悠扬抒怀的大爱,缓缓地流入心田,滋养心灵。感动之中,有无名之火:该是政府的责任不应由弱势的个人凭爱心去承担。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视频:在央视播出,一位位让国人感动的面孔亮相荧屏,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催人泪下。其中,第一个出场的便是在南通家喻户晓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一身旧衣、肩背微弓、满脸风霜……老人踏着红地毯一出现,就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吴锦泉,一位88岁高龄却仍在坚守老手艺的磨刀老人,而更可贵的坚守,则是数年如一日,将磨刀积攒下来的一枚枚硬币,捐给灾区和慈善机构。他每月生活费不过300元,而捐出的善款却超过了4万元。

吴锦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

【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今晚,磨刀老人的善举“感动中国”

今天8时不到,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委会议室,数十名电视观众就早早地围坐在吴锦泉身旁,观看央视“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况。此刻,这位普通的农民不仅是观众中的主角,更是央视荧屏上的主人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颁奖盛典的开场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背景是老北京胡同。主持人白岩松和老人在街角相遇了,开始讲述他的爱心故事。

老人踏着红地毯第一个出现在屏幕中,敬一丹充满深情地宣读“感动中国”给老人的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当屏幕中的吴锦泉高高举起水晶奖杯接受致敬,小小的会议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老人却一如平常地谦虚:“我做的这些事很小,人们却给我了很高的荣誉,让我很感动。”

荣誉,对老人来说,是鼓励和认可,但更是一种责任和鞭策。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吴锦泉的家时,他推着装有窄条凳、磨刀石的自行车才刚刚做生意回来。“春节用刀多,生意好做些。这不,今天早上就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磨刀。”吴老说。

1月下旬,经过民主推荐、网络投票和最终评议,“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最终从22名候选中人推举出当选人物,吴锦泉高票入选。受中央电视台之邀,23日,老人推着他的磨刀行头走进央视演播厅录制今晚播出的节目,并捧回了沉甸甸的心形奖杯。但回到南通,他便把奖杯小心翼翼地锁进木箱后,每天依然冒着严寒,骑着老旧的自行车,踏行几十公里,走街串巷磨菜刀、剪子。三块、四块地小心积攒着零钱,储存进他的慈善梦想中。

每月仅花300元,他却捐出4万多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后第四天,南通红十字会募捐点,一位衣着陈旧的八旬老人走了进来,将随身携带的布包向募捐台上一倒,一堆硬币“哗啦啦”地倾泻出来。“我是一名党员。四川受灾,我心里很难过。这是我磨刀挣的钱。虽然我今年已经80岁了,但我身体还好,还能挣钱。这点心意捐给灾区人民。”

这名老人便是吴锦泉,一位走街串巷靠磨刀赚辛苦钱的手艺人。当天,他向四川灾区捐出了1002元。“我力量不大,否则还能多捐点。”握着空空的布袋,老人满脸歉意地说。

汶川地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心,让吴锦泉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他,要做这种力量的传递者。

磨刀,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从62岁退休后操起磨刀旧手艺,吴锦泉送走酷暑、迎来寒冬,坚持了已26年。

“锵,锵锵……”在南通市港闸区一带,居民们只要听到清脆的“吊金龟”声(六片铁板串成的敲打器具),就知道是磨刀老人吴锦泉来了。接过居民送来的菜刀、剪刀,吴锦泉停下车子,支起窄条凳,摆好磨刀石,弓着腰,一丝不苟地磨了起来,“老人家的手艺特别好,我服装厂的剪刀都是送来给他磨。磨一次能用一年,价格还便宜。”港闸一家服装厂老板张郭平说。

从起初每磨一把刀收几毛钱,到现在不过三四块钱。吴锦泉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每天仅赚着几十元的微博收入。他生活十分简朴,青菜自己种,几乎没买过新衣服。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过300元。他省吃俭用,却将磨刀积攒下的微薄收入,以及政府颁发的慰问金、奖金慷慨捐了出去。

孤残儿童需要帮助,他将1000元政府慰问金和316元磨刀收入捐给了红十字会;玉树地震第二天,他就蹬着自行车向募捐点捐去1000元;舟曲泥石流,老人又捐出一大堆硬币,共1001元;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筹建,他捐款3000元;雅安地震,他又将两大罐硬币捐给了灾区,近2000元……哪里有困难,哪里总能看到吴锦泉步履匆匆的脚步。近年来,吴锦泉共向灾区、孤残儿童、贫困家庭捐款达4万多元。

榜样的力量,满城爱心如泉涌

4万多元,对于那些大慈善家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靠磨刀为生的近9旬老人吴锦泉来说,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的善举,一次又一次感动着社会。但他更像一盏烛光,召唤着无数胸怀善意的爱心人士,也感染了满城爱心犹如泉涌。

有吴锦泉为榜样,老人所在的五星村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吴锦泉带头捐款3000元,还发动儿子捐款。村里的15家企业也自发捐出了3万多元,就连一些普通村民也加入到爱心捐献中来。目前爱心社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向伤残、重症、贫困家庭发放救助款1.4万余元。“更多的人不一定向吴老一样去捐款,但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做贡献。他给村里带来一种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家庭。”五星村党总支书记褚君芳说。

2012年,南通市红十字会还创建了“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吴锦泉个人捐款3000元,截止目前,基金已收到各界捐款15万余元,惠及60岁以上的特困老人、困难环卫工人、困难农民、贫困学子等人群。“磨刀老人”也被注册为江苏省首个公益商标。

就连吴锦泉踏着自行车外出磨刀时,人们也都认出这位就是用微薄收入慷慨行善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不少人在磨刀时,特意给老人一张整钱:“吴爹爹,不用找了,我们都知道你是在做好事,挣的钱捐给了困难人群。你也算帮我捐一点。”对于这样的好心人,吴锦泉心里感动着,但他一定让人写下自己的名字,代为捐赠。

“我是一个磨刀的,也是一名慈善大使。通过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成为有爱心的人。”吴锦泉说。如今,他是南通年纪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我要活到老,磨到老,捐到老”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港闸区五星村。村里大多数人家洋房耸立、生活富足。但来到吴锦泉老人的家,却让人有些心酸。三间低矮的旧瓦房修了又修,老人已住了40多年。旧桌椅、旧被铺,家里几乎没有新的家具和值钱的生活电器;走进厨房,没见到半点肉丁,半只吃剩的煮山芋老人还不舍得扔;老人身上的衣服,还是补了又补的旧物。穿的黑裤子已经有39年了,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

物质生活寒酸,但放眼四周,墙上一帧帧老人获奖或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以及一块块奖杯,又填充着老人的精神世界,富足又让人敬仰。吴锦泉先后获得中国好人、中国公益良心奖、省道德模范等荣誉。“去年老伴去世了,就我一个人,吃自己种的菜,也花不了多少钱,能存下来多少,我就捐多少。”吴锦泉说。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告诉记者,那是他2012年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楷模”荣誉时,在中南海接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接见。当时他对总理说,自己要磨刀磨到90岁,做好事做到90岁!“现在政府接我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听力都很好,身体没问题。现在我要说,我磨刀肯定不止90岁,我要活到老,磨到老,捐款做好事到老。做点好事,这辈子的最后几步路也走的舒坦。”吴锦泉说。

继入围201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后,吴锦泉又入围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央视发起网络投票以来,他的事迹感动了国内外无数观众。1月19日网络投票最后结果显示,吴锦泉共得票近300万票,在22名候选人中位居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时代楷模”黄文秀个人事迹作文素材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而立之青春,生如绚烂夏花,绽放壮美芳华。这世间的美好再多,不及她微笑的刹那;正是她的无私与无畏成为中国当代青年干部最美的榜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30岁的壮族姑娘黄文秀,用无悔的青春选择,做出了令人敬仰的时代回答。

黄文秀,1989年生,201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同年同月被录用为广西定向选调生,自愿回家乡广西百色老区工作,组织安排其到中共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生前担任理论科副科长。曾挂任中共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前往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在返回驻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因公殉职。

黄文秀用其短短的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黄文秀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同志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是广大青年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激励我们以更坚强的信心和毅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做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新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青年文明号长先进事迹

全文共 2947 字

+ 加入清单

一、 抓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造就一支优秀的年轻干部队伍

治税必先治队。办税大厅是我们直接与纳税人进行面对面、心与心交流的窗口,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税务系统的形象和声誉。我们青年文明号集体坚持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基点,严把“三关”,加强队伍建设。一是严把政治思想关,以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为突破口,抓好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二是严把业务关,以公务员岗位培训为重点,改善队伍的专业结构,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以学历教育为切入点,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三是严把“入口关”,在干部的选择上,严格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全分局精心筛选出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税务干部,作为我们青年文明号的成员,并实行年龄动态管理,保证了青年文明号集体充满青春活力。五年来,我们征收科共轮岗72人次,向其他科室输送业务骨干35名,有9名干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为全分局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输送了清新血液。

二、立足窗口,优化青年文明号的软硬件环境

办税大厅是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提供上门申报、缴纳税款的主要场所,也是税务干部面向社会公开办税的重要窗口。在分局党政的支持下,我们先后投资140万元,建立了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办税大厅,并设置了服务厅导税图、纳税人须知、工作流程图、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空调和办公用品。这些设施的建设,使办税大厅真正成为服务功能齐全、设施环境优雅的文明创建“窗口”。硬件环境改善之后,我们又实施了优质服务“五个一”工程。就是“一张笑脸”,热情欢迎纳税人,做到生人熟人一样热情,企业个体一样对待,闲时忙时一样周到,税多税少一样负责;“一杯茶水”,热情接待纳税人,让纳税人进入办税大厅就产生自己是主人的亲切感;“一部电话”,热情解决纳税人与外界联系不方便的问题;“一个咨询台”,热情为纳税人解答疑难;“一本意见薄”,热情欢迎纳税人提意见,改进和开展工作。

三、抓信用,重实效,不断创新青年文明号创建机制

热情服务是对“青年文明号”的基本要求,但要达到优质服务的目标,优化服务程序更重要。我们率先在全局提出办税服务“三个一”制度,即“一条龙”服务、第一责任人和一次办税承诺。“一条龙”服务就是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文书待批、税务咨询、发票发售、银行结算等各个环节统一有序集中在办税服务厅内,纳税人在这里办税从受理申报到发票发售,只需要用10分钟;“第一责任人”制度,就是每一位接触到纳税人的干部,必须完成和协助纳税人办好各项税务事宜,如有违章就要追究第一接触人的责任;一次办税承诺制度,就是只要纳税人手续齐全,所有事宜在纳税大厅一次办完,并严格按时限完成开票、办证、售票等工作,缩短纳税时间,提高办税效率。办税“三个一”的实施,不仅规范了办税大厅的工作程序,更重要地是提高了执法服务的质量,变松散服务为密集型、综合型服务;既密切了征纳关系,又方便了纳税人。

四、抓廉政,重监督,不断强化青年文明号创建监督机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了保证“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崇高荣誉,我们强化文明创建监督制约机制,大力推行以办税服务“八公开”和税务行政执法公示制为主要内容的廉政建设“阳光工程”。办税“八公开”,就是向社会和纳税人全面公开税收政策、办税程序、处罚规定、工作纪律、工作职责、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时限、服务要求及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服务质量标准上着力追求文明、规范和效率原则。同时,我们还在办税大厅设置公示栏和两卡两箱。两卡两箱就是服务卡、评议卡、重点税源企业资料传递箱和纳税人意见箱,定期传递资料、定期汇集纳税人意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检查服务质量。襄樊市一位公司经理在评议卡上写道:樊城分局征收科的服务卡是我们纳税人的“护身符”、权利卡;是国税青年文明号的监督卡和约束卡。

“阳光工程”的推行,提高了办税的透明度,强化了内外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信用服务,促进了税收规范管理,避免了暗箱操作。在2000年襄樊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执法评议中,我们征收科以高票获得了“人民满意的执法单位”荣誉。2001年3月10日,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远志同志在考察我科推行税收政务公示制的做法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要求在全省行政单位推广我们的这一做法。

五、建立团员服务示范岗,因势利导,营造青年文明号创建氛围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了营造创建青年文明号的氛围,我们在科内设置了三个团员示范岗,在办税大厅设置了两个“青年文明号”示范窗口,并制定了《共青团员服务示范卡》,开展定期评议活动,请纳税人用评议卡进行投票,每月选出一名服务标兵。团干部钟梅是征收科的一名微机操作员,上了示范岗后,为尽快提高自己录入数据的速度,白天用科里的微机练速度,晚上用小孩的学习机练指法。一段时间后,女儿怨她抢了自己的学习机,丈夫怨她不管家务。但倔强的小钟为了上好示范岗,依然“我行我素”,专心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了征收科公认的微机操作能手。有一天,发高烧在家休假的她,老惦记着科里的事,硬撑着身子来到办税大厅,望着排着长队等待申报的纳税人,她二话没说就走到微机旁,向刚上机不久的实习生说:“小张,人很多,别让大家等急了,让我来吧。”她一边操作一边冒着虚汗,脸色苍白。当她正准备开完最后一张税票时,一头栽倒在操作台上。送到医院后,她被确诊为急性肺炎。就是这样一位干部,三年来,她先后开票8000多份,准确率达100%。

正是凭着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团员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窗口发挥了样板效应,在其影响下,我们征收科涌现出了为征管质量达标工作而放弃为父奔丧的李群;涌现出了主动为企业出主意,牵线搭桥,帮助襄樊市第二毛巾厂解决积压产品的“金牌税收员”李君;涌现出了启动青年志愿者“希望号”的焦唯……,他们的名字如闪烁的星星,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增添了五彩的亮色。

六、延伸服务触角,不断拓宽青年文明号创建舞台

在职业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延伸服务触角,一是搭起税企共建“彩桥”,加强与纳税人的联系,把文明服务工作落实到户。我们对纳税人实行分片划区,科室人员分组包片,先后组织78人次深入企业,为企业在节约成本费用上出点子、想计谋,帮助上百家企业为企业健全了财务核算体系,搭起了税企共建的“彩桥”。二是启动青年志愿者“希望号”,为特殊困难纳税人完成申报纳税。三是开展“我为++树新风”活动,利用周末走向街头,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进行义务劳动。四是开展结对子助学活动,先后帮助28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并资助他们解决每年入学的学费问题。

国家赋予我们以税收重任,民族寄予青年以殷殷期望。时代可以作证,在我们这个精心打造的青春税苑里,我们做到了依法办税、诚信于民;廉洁奉公,公开透明;优质服务,心系纳税人,以文明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为“青年文明号”争了光,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青年税务干部战斗集体。在新世纪改革大潮的洗礼中,我们樊城分局征收科“青年文明号”决心不断提升创建活动的境界,充分展示青年税务干部的文明风采,为祖国税收事业的发展奉献无悔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