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励志影片《逆光飞翔》观后感汇集20篇

浏览

4171

作文

531

交通安全的影片的观后感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从网上观看了《交通安全片》,里面发生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交通事故,让我感到万分的心痛,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从地球上渐渐消散,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高达10.9万!

“6分1命”,多么惊人的一个数据!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人高达320万人,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了意外死亡人数2.7%!交通事故,是一把令人恐惧的匕首,它夺走了无数个善良的人鲜活的生命,而它,却只是利用我们思想的一个“弊端”……

很多人,认为自己有“幸运之神”眷顾着,可是,他们不曾想过,被交通事故夺走生命的人,之前还想着自己不会离开人世,可是,下一秒……

你有没有想到?可能只是一个你闯红灯,横穿马路,跨越隔离栏的行为,你就和死神擦肩而过;你有没有想到?可能只是你一个不注意左右两边的汽车的行为,就使一家幸福美满的家庭跌落到人间地狱;你有没有想到?可能只是你懒得走安全的天桥,就造成你无法挽回悲惨案件……

如果,你的生命随着“120”的急救声淡淡消散,你的爸爸妈妈,你的亲人,你的好友,每一个关心你,爱你的人,会多么的伤心悲伤。你是你爸爸妈妈的一个最坚强,最大的精神支柱,你破碎了,那他们怎么办?

也许,每个人,都认为倒霉的事不会正好降临在自己头上,哪怕老师,我们的亲人。我深知,我们没办法强迫别人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执行,这样可以感染到别人,让别人和我们一起执行。

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们只要关心我们自己的生命,注意交通安全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影片夺冠观后感_中国女排夺冠观后感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励志电影《冲出亚马逊》观后感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电影冲出亚马逊》后非常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一直浮现出电影中惊心动魄的场面。

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各国想当猎人的人们来到了猎人学校,经过那里的上校一次又一次的艰苦训练,一批又一批的大军因接受不了这样的艰苦的训练而被淘汰了,剩下的大军都接受更艰苦的训练,然后去和贩毒分子决斗。贩毒分子为了毒品,绑架了校长的女儿,把她当作人质,我们中国大军知道后,顽强地与敌人决战了起来,抓获了贩毒分子,缴获了毒品,取得了胜利,还得到了一枚勇敢奖章。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大军训练时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被子弹击倒在地,身负重伤,可他们还是躲避医生,不肯躺着疗伤,仍然重回战场。

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顽强,不能向困难低头。我长大后也要做一位军人,为祖国效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纪实影片《南京梦魇》观后感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觊觎中华河山不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日本企图的也从来就不只是区区一个中国。日本军国主义政客的贪欲和疯狂使无数的人,也包括日本人,化为白骨。

假如只是将其看作一场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未免过于狭隘。日军留下的血债早已超过政治,化为野蛮生物甚至战争机器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蹂躏。他们所效忠的无尽欲壑如同绞索扭曲他们的人性,心灵扭曲的人,自然会动手扭曲起眼前的世界。

屠城的鲜血和腐尸已经堆积得失去刺激,毫无人性的酷刑博得快感的一笑之后,剩下的恐怕也只有空虚和恐惧。细菌战的活体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面前的“原木”在他们眼里的唯一身份,也不过是比小白鼠更合适的实验材料。不仅战俘,失去利用价值的日本兵或“研究员”也同样成为实验品。在日军凌辱成千上万异国女性之时,无数日本女人也正怀着“效忠”的热忱主动奔赴前线。自幼接受日本军阀政治教育,大概也早不将自己当作人类,不遵守机器人三守则的机器,便也无所谓“人性”。

由此说来,一路烧杀抢掠闯入中国的日本兵也是受害者。

政客的欲望剥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只留下麻木效忠的行尸走肉。因被抽去人性而腐烂的心,只能感受到地狱的炼火,只有靠拼命制造禽兽亦制造不出的惨案驱赶心中的空虚,用反人类的惨象喂食心中噬咬他们的阴影。阴影快速膨胀,胃口愈来愈大,他们身上的血腥也愈来愈浓,终于连自己被吞入嗜血的阴影。

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忘记人性的机器必然成为炮灰。森森白骨难填政客的欲壑,前线的战斗机器在政客眼中,大抵也不过是群弃之如泥沙的棋子。机器的残骸余血涂抹政客的红顶,更为幕后的操纵者抵挡了一部分来自国际上的仇恨和唾骂。

事实上,沦丧人性的从来也不止二战时期的日军。不论时代、不论地位、不论具体事件、不论国籍,他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称呼:文明的公敌。正如日军暴行最贴切的评价,也许不只是反华,更是反人类。

南京梦魇,不只属于南京,不仅属于中国,它是全人类的一场梦魇,一场人类文明的浩劫。人类避免它重演的唯一方法,大概也只有不再过度欲望的诱惑下昏睡,而始终保持人性的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青春励志影片《李雷和韩梅梅》观后感

全文共 2375 字

+ 加入清单

李雷和韩梅梅》一部号称中国电影史上最干净的一部青春片,一部怀旧80后青春时光的影片,上映以来,口碑直线下降,豆瓣评分已经低至2.9,很多人纷纷吐槽这并不是他们的高中生活,影片情节俗烂透顶,演员堪称零演技。导演杨永春为此不惜和众网友在微博上展开撕逼,声称剧情来自高中班级真实情况,而且自己有暗恋隔壁班一个男生8年的经历,在网友质疑后言语之中更有一种你行你上的意味,让人啼笑皆非。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的看法,我眼中的高中,以及,暗恋的感觉。

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都想讲但是又什么都没讲好。

首先,我觉得整部电影差一个推动感情的内因,如果想表达一见钟情,那就在相遇的时候展现就好了,如果日久生情,不好意思还差点火候。还有李雷是如何喜欢上韩梅梅的?韩梅梅何德何能?就因为体育方面实力碾压男生?因为一口蹩脚的英语口音?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都不足以构成男生女生之间相互喜欢的因素。喜欢可以是先一见钟情,但维持喜欢的,还是自己眼中看到的对方的内在魅力与美。可是在《李韩》里过于肤浅,刻画力度不够。

其次,剧情虽然没有其他青春烂片的伤感打架堕胎撕逼,但是处处还是体现了一种与学生高中不符的天真和为了套上李雷和韩梅梅这个梗而故意安排的剧情。开场就是,初中时期的韩梅梅踢球赢了所有男生,男生纷纷把自己的东西给韩梅梅。且不说此等举动是小学生该做的还是初中生会做的,令我感到搞笑的是,Jim居然送了一只鹦鹉给韩梅梅。首先鹦鹉好歹也是宠物,和主人也应该有感情吧,主人说送人就送人了?而且只赢了一场球,这代价有点大吧?李雷也才给了一个手电筒而已啊?而且,这只鹦鹉也没有承担什么重要线索,这个情节完全不需要,很明显,这里就是为了强行套用教材梗,就算片名叫《李雷和韩梅梅》但是一切也没有必要完全固步自封吧?

第三,入学档案是谁都能随便看的?就因为想了解李雷,就去看入学档案?拜托李雷是你的初中同学啊!你tm初中同班三年,优势学科是啥你不知道?期末考试没有成绩单的?而且学校档案室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我高中三年,连我的档案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就算没有我这么粗神经的,档案室你能随便进?老师能这么不负责任?档案对于一个学生多重要不知道吗?

第四,高中值日是打扫教学楼?这个我问过几个同学,大家都是打扫自己的教室,最多是打扫本班教室外的走廊,什么时候连学校的楼梯杆都需要学生来擦了?难道是我的高中太娇惯我了?

第五,高中有这么闲吗?篝火晚会,沙滩排球,海边钓鱼?敢问《李韩》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少在真实的反映我们高中的生活状态?我们的高中仿佛只有做不完的练习册和上不完的补习班。能够和朋友出去看一场电影,玩一个白天就觉得很开心了?有多少家长能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这么重要的节骨眼上夜不归宿?倒不是说没有,而是有多少?

最后,这不仅仅是《李韩》的毛病,而是当下青春片都存在的一个通病。那就是亲子关系如阶级敌人一般,妈妈永远是那个不通人情,处处侦查,一有风吹草动就严刑拷问孩子的家长,父亲永远是那个老好人,孩子永远是战战兢兢,在和妈妈进行着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斗争当中。我想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是这种关系?如果全中国都是这样的话,那中国的亲子关系该有多么淡漠?可是中国的学生还是生活在幸福中不是吗?而且真正带给学生高考压力的,并不是家长的咄咄逼人,而是家长言语行为之中的关心,和有时略带焦躁的呵斥。高考,说难听点有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但是父母绝对不会因为高考而变得神经兮兮,因为在高考和自己的骨肉之间,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们深爱的孩子。

整部电影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揭示了教师乱补课的现象。但是这应该是初中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高中老师根本不需要在课堂上振臂高呼“你们快来补课吧”。而且,孙斯成,他的来路学历学校都不会查的吗?是不是斯坦福毕业的学校难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校找老师门槛这么低了?用人都不用审核的吗?

还有,大言不惭号称是“史上最干净的青春片”的《李雷和韩梅梅》,你们是没看过《青春派》是吗?虽然里面妈妈的角色依然不通人情,但是也并没有被刻画的相当刻薄,而且妈妈也是有苦衷的,人物小传写的十分到位,而不是《李韩》这种从头无厘头到尾的。《李雷和韩梅梅》并不是史上最干净,它只是一部干净的没有内涵精神的俗烂电影而已。

最后,我想来谈谈我眼中的高中时光。我想说,流水账一般的生活,才是我们的高中啊!我们的高中,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没有那么多的挤眉弄眼,没有那么多的爱恋作战计划。我们就是在平平淡淡的生活,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上课偷偷看喜欢的人一眼。即便和喜欢的人有交流,也不会假惺惺的回头装没看到。回到家父母关心你的课业之余,也会和你开心的聊着别的。导演自称暗恋隔壁班男生八年,可是我想问问你,暗恋真的就只是你描写的那样吗?暗恋的酸甜,委屈你真的有体会过吗?暗恋,真的有那么明目张胆吗?又或许,你真的还记得你的高中生活吗?我是一个看电影基本不会快进的人,可是影片结尾的那个募捐,那场演唱会简直要尬死我了,不快进我可能都会把胆汁吐出来。

李雷和韩梅梅只是一个梗,透过这两个人,可以回忆我们这代人很多很多东西。我们的高中,虽然很平淡,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感动的地方,可能是在高中遇到了一群逗比但聊的来的朋友,可能是一次考试失利后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可能是分文理时的纠结和争辩,可能是高三时压力太大,父母想问而不敢问的小心翼翼的眼神,还有可能是,怦然心动后却独自面对失恋的难过……这些都是流水账,但是都会比影片中的情节更有营养,更容易产生共鸣。

说了这么多,应该没有人质疑我是水军。我不是想故意黑谁,更没有很多时间来黑一个本来就不容易的小成本。我想说,你觉得你很走心,可是你表达的东西过于肤浅和脱离实际,就不要怪观众不买账。我相信唤起一代人记忆的不是只有收音机或者略有年代感的造型,而是我们当初那难以言明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本战争剧情影片《春妇传》观后感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1.美琴这个妓女有目的,不掩饰,又野又烈,有情有义,她看的清楚,我就是想要体会不同男人的身体,嫁人什么的老娘不做那个梦。她的心目中只是男人,是否跟你有身心灵的交通,你多大的官职关我何事,我只看你们脱光了衣服后的能力。2. 妓女如果都是好的写作者,那就真的不得了,绝对比书斋里研究什么社会学,人类学,性别比教学来的真切,踏实。

2. 妓女尤其是这种军妓,更是观察男权社会里的阶级,命令服从关系,男性心理学等的绝佳训练场所。估计如果妓女从良,把所学应用到今后生活中,至少会是个成功的人,懂了男人,不就懂了世界吗?就不用从男人那里去索取一些东西,而是,站在他们上面,看的更多,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影片《合约男女》观后感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定档2017情人节的重量级爱情喜剧,为保证影片浪漫与欢脱的氛围,《合约男女》在中国深圳及法国巴黎精心选景拍摄,将最现代、最时尚、最自然、最浪漫的场景置于喜剧故事之中,“乱入”的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等法国浪漫美景,将欢愉气氛转至浪漫温馨,郑秀文和张孝全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个浪漫之都逐渐发生转变。导演刘国楠透露,之所以影片故事的三分之一发生在法国,不仅看重那里的浪漫氛围,“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那里的喜剧电影和爱情电影很受欢迎,而我们这部《合约男女》融合了喜剧和爱情元素,相信这个故事在那里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郑秀文在《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印证了自己“爱情喜剧女王”的地位,此次回归最擅长的类型题材,成为“男女”系列品质的最强保障。与她首次搭档的张孝全则完全颠覆往日“文艺男神”的高冷形象,看咸片、大跳脱衣舞、被称种马等“重口戏”接连不断,大展其喜剧天赋一面,表现惊人。二人首次合作就经历了“借种生子”这种非同寻常的故事设定,片中各种标签有望将二人推至浪漫喜剧片中最欢喜CP。

在都市爱情喜剧《合约男女》中,“爱情女王”郑秀文饰演将四大名捕特质汇集一身的高冷女总裁叶瑾,跟“文艺男神”张孝全饰演的快递员肖博的被动呆萌形成强烈反差,频抛重磅“笑果”,却也因为二人性格、年龄、地位等的巨大差异产生误解。直到肖博发现叶瑾经受由其父亲一手造成的悲惨童年,才明白她为何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一面,心生怜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纪念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观后感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大火种》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性事件,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它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平凡故事,它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中国共产主义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广饶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

故事首先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揭示了地主的丑陋面孔,老百姓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在何方?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摸索,直到有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清晰起来。

于是,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只身一人,懵懵懂懂中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不远万里来到山东农村,从零做起,向农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被恶势力发现后,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牺牲生命也不犹豫半分。我敬佩她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我也敬佩她敢于和世俗做斗争的意志。当世人都因为遵循世俗,而拖着一双小脚走路都艰难,甚至无法下地的时候,她却坚决反对缠足,甚至离家出走。再次回来时,她那双走起路来毫不费力让人艳羡的大脚,证明了她是值得的。

男主角刘忠良,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木匠,靠技术吃饭,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但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看到《共产党宣言》之后,他的使命感就更强了,把农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好生活作为自己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带领农民百姓和旧中国恶势力做斗争。直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播下革命的种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旧中国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农民百姓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他们从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苟延残喘,到团结一致和他们作斗争,为保护《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革命的种子得以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同时对当下的生活也更知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人影片《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家中无意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背起爸爸上学》片中讲述了一个名叫石娃的平凡孩子却拥有着无比顽强的意志和奋勇拼搏,自强自力的精神。

石娃和姐姐从小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可是家境的贫寒只能勉强供一个人上学。无奈的父亲只能用一把勺子决定俩人的命运,幸运的是勺子把指向了石娃,使他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姐姐却嫁人了。而石娃也十分懂事,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师范大学,面对录取通知书和已经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石娃并没有被生活艰辛所击倒,毫不犹豫毅然背起爸爸上学,他每天都背着父亲艰难地消过一条不深但很宽阔的河流面对生活艰难它毫无言弃看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而我们呢?

我们每天回到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就是这样,我们当中却有些人不珍惜这如此好的生存机会,与石娃相比,我们是否感到惭愧?是否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像石娃一样,用顽强的意志来克服,相信风雨之后见彩虹。

看完这部片后,我要讲给身边的朋友听,我们一样做个孝顺父亲,不怕吃苦的好人。从现在起,我们要对父母多一分爱心,对自己多一分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让我惊讶。

不惊讶于张伟平精明商人惯有的用情色、票房分账等营销手段多低劣,《金陵十三钗》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的老搭档张艺谋竟然用6亿投资做到了彻底去中国化:这是从主演、布景、叙事、情感(甚至念白)上完完全全的西方视角。贝尔和他的角色是西方的,“为了生命作出牺牲”的故事模式是西方的,大部分念白是西方的(英语),做到这些的是谁?是最擅长于中国化表达、也最被期待中国化表达的张艺谋。从影片外形上看,张艺谋似乎已经走出对自己所崇拜黑泽明的模仿年代,走出“我要把这些展示给老外看,这就是中国”的意气心态——再没有《红高粱》的真民俗、没有《菊豆》、《大红灯笼》的大色彩,也没有《英雄》、《黄金甲》的伪武侠、《山楂树》的假清纯——即使是秦淮歌女琵琶曲这样的桥段也只是甜点而不是主食,这个奥运会开幕式万人体操总指挥铁了心要拍一部“还是讲中国、老外好理解、国人能买账”的电影。于是他们精确于侵华日军的服饰,精心于战争场面的布景,精准于人为刀俎、风声鹤唳心理状态的拿捏。

而更深入的去中国化的更在电影的意识形态。事实上拍摄一部反映侵华时期南京的电影在缺乏共识、左右决裂、上下断裂、内外割裂的时下中国是艰难的,《南京南京》就是前车之鉴:他要控诉日本,最后又狗尾续貂来了个反思;他要民族主义,又搞了搞国际主义;他想表达人性之美,但全片都是平庸之恶,最后以认真的中庸,换来多方指骂。在回答立意这个问题上,张艺谋,或者说严歌苓切了很好的一题:这个美籍华人作家以跳出中国看中国的视角,巧妙以人道主义大旗完成一次完整的叙事:他们让左派看到了公正和牺牲,让右派看到普世价值,让民族主义者看到了抗日,让精英看到了现代观念,男人看到了英雄,女人看到了尊严。与《让子弹飞》用红楼梦式隐喻完成这些功能不同,《十三钗》是开放、清晰与自然的。张艺谋说,让知识分子笑很难。好吧,这一次,他的团队努力做到让大部分人“哭”。可以说,这一次他走出了中国导演专注于帝王将相的小格局,走下中国成名导演在成绩前亦步亦趋的伪神坛,走向中国所有导演都应该直面的真世界。

此外,在讲故事上,他们这次算是下足了功夫,为了照顾到所有人,张艺谋对“以妓女换少女”这个大命题成立的合法性做了难得的反复论证:第一,少女以死相逼,情不得已;第二,妓女主动受恩以报,理所当然;第三,妓女为己证明,大义凛然。但这些还不够,他拉上了那个小男孩作为神父/基督教精神的化身,再一次用“责任与救赎”的合法性来夯实这个论证,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你信服,最后小妓女临阵脱逃则堵住了“人之常情”这个漏洞。于是,带着不屈、不敢、无奈和无望,一辆卡车远远开走;带着惊恐、感恩、铭记与希望,另一辆卡车静静开去。

这部电影是经得起市场和口碑检验的。归功于张艺谋猛然回归也好,严歌苓妙手回春也好,张伟平打砸抢闹也罢,一部努力让大多数人满意(必然不会是所有人)同时遵循市场经济的作品值得尊敬。因为真诚,故事站住了脚、情节打动了人、思考深入人心,一部好电影能做的无非如此。对于创作者而言,相比于虚名、投资、噱头和炒作,真诚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抗战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90后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曾经历战争,只能从书本影视上了解一点战争历史,最让我喜欢的战争题材是抗击外来侵略者,尤其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机智勇敢,壮烈不屈,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1956年拍摄的《铁道游击队》,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年代能够拍摄出如此佳作,实属不易。而今观赏,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难怪父辈们反复观看,喜爱有加。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小说《铁道游击队》不是凭空杜撰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真实传奇。铁道游击队,是从百姓中走来的抗战特种队伍,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1945年10月,在枣庄和临城的1000多日军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

电影《铁道游击队》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观后感《抗战影片观后感300字》。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飞虎队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刘洪在战斗中负伤,得到寡妇芳林嫂精心照料,两人产生爱情。

不久,日军前来偷袭,刘洪、李正指挥有方,大败冈村特务队。日军恼羞成怒,四处烧杀,肆意报复。被激怒的刘洪欲在微山湖上与日军正面对阵,幸亏李正赶来及时劝阻,飞虎队实力得以保存,但李正却因此负伤。飞虎队休整后,力量壮大,在与冈村特务队的激战中,全歼敌人。可是芳林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却遭敌兵逮捕。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xx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

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充满了豪情和浪漫,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家喻户晓。时至今日仍让人心动不已,具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欣赏电影《铁道游击队》,使我又一次感受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抗日救国,不分老少。由铁路工人、小摊贩、矿工和流浪者组成的非正规部队,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才提高了思想,具有了组织纪律性,明确了打鬼子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其次电影情节曲折、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机智勇敢,舍生忘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良好品质。这其中,我认为团结就是力量,也正是因为团结一心的凝聚力,才有了步调一致的号令,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看了这部红色革命电影,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才能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抗战影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国主义影片《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火焰让凤凰浴火重生.烈火让一个民族重生,让一个个灵魂在火红的光影下永生...

在这个解放的前夕,鲜血染红了残阳。当歌声响起,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泰山般的牺牲,用鲜血,铺下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8年,当丈夫身死,愤怒与悲伤充满了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因悲伤而颤抖的心。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世事无常,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游击队员们前来营救,狡猾的敌人却将江姐从水路押走。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敌人便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命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拍拍胸口,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华这条巨龙沉默时,一位位前辈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如今,巨龙开始了腾飞,那么我们是否该尽一份力呢,是的,今天朝气蓬勃的学子,将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向知识的颠峰进发,那么,明天会更美好。

影片烈火中永生》振动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心,而今天,那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再现。

在这个解放的前夕,鲜血染红了残阳。当歌声响起,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泰山般的牺牲,用鲜血,铺下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8年,当丈夫身死,愤怒与悲伤充满了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因悲伤而颤抖的心。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世事无常,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游击队员们前来营救,狡猾的敌人却将江姐从水路押走。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敌人便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 …”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拍拍胸口,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华这条巨龙沉默时,一位位前辈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如今,巨龙开始了腾飞,那么我们是否该尽一份力呢,是的,今天朝气蓬勃的学子,将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向知识的颠峰进发,那么,明天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励志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受触动,女主人公利兹经历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成长道路,最终实现了梦想,走进了哈弗大学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经崩溃。有一次她和她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这一刻,我感觉母亲又回到了身边"是对她当时心里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见她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她只是个孩子,可是为什么要让她承受那么多?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又发,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

母亲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亲的棺材上,试图寻找到那迷失的母爱,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凄凉的家庭,颓废的生活,无法捡拾的亲情,同学的歧视和欺负,可是明天还是要继续。拾起那残碎的记忆,路还是要走,而此时,她是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依靠,连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没有,人海茫茫,而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踽踽独行。可是她还有梦,她要改变生活的现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可以看出她的决心和意志。一个柔弱之躯,却用努力争取了机会,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感动了所有人,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依然要爱他们,他们一样爱着我们。最后当她站在哈弗大学的演讲台时,我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她的成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爱国主义影片《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虽然制作年份是遥远的,色彩是黑白的,但影片中任务、情节所绽放出来的光芒又怎么会因为这些小方面而减弱呢。现在某些所谓的大片,空有华丽的特效、打打杀杀的场面,还有什么更高层次的精神意义呢?《烈火中永生》这部影片以许云峰、江姐的斗争活动为中心,表现出当时艰难的地下革命斗争和严酷的狱中斗争的情景,以及身陷囹圄的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献身精神。这是整部电影中心,观众都能看出来,但我想讲的却是几个侧面,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共产党员的优点——严谨沉着的心态、团结互助的品德、坚贞的信念。

叛徒甫志高在为江姐送行时,江姐提醒他要注意隐蔽,为什么不找个伙夫,因为像他西装革履的人,却要自己搬运那个大皮箱,会被人家怀疑的。同样许云峰也是批评叛徒甫志高,在没有弄清身份前,不要随便吸收任何不明来路的人物进入他们的圈子里。在沙坪书店里许云峰揭穿了郑克昌的面目,从他抄的古诗上许云峰认为他们已经暴露了,沙坪书店也暴露了。在江姐看到贴在城墙上的自己的丈夫的画像时,在甫志高来到江姐的住处,企图将江姐骗走时,更是将她那沉着冷静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团结互助的品德,在监狱中是最明显的。虽然被关在不同的牢房,但他们的心全部凝聚在了一起。江姐被压去拷问,战友们站在门口翘首而盼,心里无时无刻不鼓励支持者她;当江姐被虐待时,战友们集体绝食,作无声的抗争,逼迫敌人屈服;当江姐被虐之后抬出来时,战友们纷纷将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水集起来派代表送与江姐,并为此牺牲了生命。看到这里,泪水再也止不住了。一间间的牢房,隔断了人却隔不断心,看似散乱的个体却是一个真正的整体,在暗处有序高效的运作着。

整部影片处处都体现着共产党员坚贞的信念,每一个正面人物都不是常人,因为他们比常人具有更高的觉悟,拥有着一种崇高的信仰——江姐在面对死亡时说“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许云峰在面对死亡时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是何等的气魄,共产党员要的就是它!

文革时期,江青埋没了这部著作,历史终究还于它公道,黑白之中闪现着耀眼的金色光芒,苦难之中透露着巨大的希望。看完之后心情沉重,新时代的公产党员们要牢记它,我们没有烈火可以过,没有死亡去面对,我们所要面临的处境与事务已发生巨大改变,但唯有一样永恒不改——信仰——为了无产阶级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仰不可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与梦想影片《爱乐之城》观后感

全文共 2308 字

+ 加入清单

爱乐之城》就像一颗色彩鲜艳且华丽无比的炮弹,打响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一炮,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近两年最好的电影节开幕片。而我,早上10点多抹着眼泪从Darsena大厅出来,在颇为简陋的官方纪念品店转了一圈,就又钻进了11点15分第二场放映的等候队伍中。

纵观十几种传统影片类型中,歌舞片可能是最不受观众、影评人待见的一种类型。不知多少人看到电影中的角色突然唱起歌跳起舞就大翻白眼。确实,如果处理不好,在剧情中突兀的插入歌舞场景很容易造成观感的割裂,甚至尴尬。所以在那个歌舞片的黄金时代过后,这个类型始终在走下坡路。2002年的《芝加哥》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几乎已经是该类型的绝唱。最近10几年来,歌舞片已经逐渐走向灭亡,值得拿出来说的无非是褒贬不一的《悲惨世界》。再有,就是贩卖男色的《魔力麦克》了。

而Damian Chazelle带来了《爱乐之城》,这个在两年前凭借《爆裂鼓手》一片惊艳全世界的年轻人,在自己的第三部电影中使用了更大牌的卡司(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和跃升数级的制作规模。且冲破新秀墙,即使在影片后半段逐渐抛弃了歌舞片形式,也可堪称拍出了应该是近十年最好的歌舞片。

《爱乐之城》中穿插始终的音乐类型,也是主角Sebastian(Ryan Gosling饰)所追求的梦想——爵士音乐(Jazz),就像歌舞片这个影片类型一样,逐渐走向死亡。而Seb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最大梦想就是开设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并一举拯救濒死的爵士乐。而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在高档餐厅弹奏钢琴的乐手,靠着弹奏节日乐曲赚取聊以果腹的小费。

影片的女主角Mia(Emma Stone饰),则是一个四处碰壁的女演员,白天在咖啡厅做一个受尽白眼的服务员,业余时间试镜了无数角色,但无一例外,均毫无音讯。事实上她没有什么梦想,卧室里挂着众多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海报,却连《无因的反叛》都没有看过。和其他3个女孩租住在一间房子,流连于无聊的约会与派对。

因为一段音乐,两人终于正式相遇,Mia在Seb身上找到了理想的模样,Seb在Mia身上找到了奋斗的理由,他们和其他我们熟知的爱情电影一样,虽然路有坎坷,但还是彼此相爱。

《爱乐之城》是一部足够好看的电影,Chazelle抛弃了他在《爆裂鼓手》中备受好评的碎片式剪辑,化繁为简,避免了所有不必要的剪辑点,只是利用流畅唯美的运镜来展现。开场的长镜头尤为明显,一段5分钟歌舞长镜头直接镇住了场,行云流水的镜头配合着数次角色的更换,鲜艳的色彩和街头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虽然回头想来这段与影片主题并无太大关联,但难度极大的拍摄和出色的观感让影片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赢得现场媒体的一片掌声。

《爱乐之城》更是一部足够好听的电影,让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听着影片中的原声就落泪的体验。爵士乐不必多讲,对Mile Davis,Charile Parker戏谑般的致敬定会让很多爵士乐迷会心一笑。John Legend的友情出演,为影片加入了融合爵士(Jazz Fusion)和电子舞曲(EDM)的现代风格。而在男女主角的爱情对手戏中,旋律动听的流行乐让影片的好听度再上一个层次。可以说,影片在各个层面上满足了几乎全部音乐类型的乐迷,“爱乐”两字名副其实。

而Chazelle在《爱乐之城》中又一次展露出了自己对影片结尾的超强把控力,一段对于整部电影再解构的梦境戏,穿插了众多影史上的拍摄形式,从画面、声音、再到情感三方面冲击,让我两次为了这一场戏泪流满面。

在导演Chazelle的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别为Guy和Madeline,而这正是雅克·德米的经典歌舞片《瑟堡的雨伞》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在《爱乐之城》中,导演也无处不在的向《瑟堡的雨伞》和那个黄金时代致敬。而这样的致敬,从布景中张贴的海报,到片中影院所放映的电影,还包括且并不局限于《无因的反叛》、《卡萨布兰卡》、《雨中曲》、《黑猫》、《绣巾蒙面盗》等等。两个主角甚至来到了《无因的反叛》里著名的取景地Griffith天文台,上演了一出星空中的无重力宇宙舞蹈。

影片分为5个章节,冬、春、夏、秋、再到冬,就如同两个主角的情感经历。而据导演Chazelle所说,《爱乐之城》是关乎艺术家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故事。影片也从第三章节起,就将主题聚焦在了两人追逐梦想的过程。生活所迫的Seb受到金钱的诱惑走上了商业之路,坚守自己的Mia却因为天赋的不足再次失败。

这可能才是导演在《爱乐之城》,甚至《爆裂鼓手》中一直想要讲述的东西:偏执的理想主义者通常都会走向两种结局,一是撞到南墙立刻折返,二是撞破一面又一面的南墙,而等在最后的究竟是深渊还是辉煌,全凭个人天赋。

即使抛开这所有的表达,只从最肤浅的层面去观赏《爱乐之城》,这也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绚丽色彩、动人音乐、你可能不会对于影片中两人的情感有所共鸣,但你一定会记住Seb和Mia在Griffith Park的紫色天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也不会忘记两人喃喃的唱出City of Stars的动人模样。

你很难找到一个形容词去定义《爱乐之城》,因为它太过丰富。它关于爱情、也关乎理想;它讲述成功、又不免失败。它是艾玛·斯通的轻吟浅唱,也是瑞安·高斯林的低声哼曲,更是他们两人在Griffith公园紫色夜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它可以是理想主义者的奋不顾身,也可以是失败之后的沉沦、振作、再次尝试。它是对歌舞片黄金时代的完美致敬,也更是返璞归真的电影本真。

任何的溢美之词都无法精准的形容《爱乐之城》的精致与美丽,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观看,在泪奔之余拍红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影片《三峡好人》观后感

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看片子以前,心里一直在猜想三峡好人是怎样的人,他长什么样,性格是什么,为什么是好人……但是看完以后才明白,"三峡好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一直很害怕看类似的文艺片,因为总在最迷惘的时候故事便结束了。

首先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演员韩三明的形象:他在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特别的行动能力。

一男一女,一个是为了找回老婆,另一个是为了找到老公。本片延续贾樟柯一贯对故乡及底层的情感,讲述两段挽回和舍弃的爱情故事。三峡建了,奉节要拆;一个在建,一个在拆。没有人说拆就不该,建就理所当然。所以沈红的拆,与韩三明的建也正是这个非常时期的主旋律,人们被这个旋律所牵制着,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故事以及拆迁中的奉节是急剧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烟,酒,茶,糖,分成四个联系的小节,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爱情而言,也反映了两代人的爱情。"荼"是沈红的写照,现代的年轻人不会想得太多,讲求的就是个味道,敢做敢为。"人一走茶就凉",何况一走就是两年。沈红真是为了找到老公,她早就下定了决心,这是难能可贵的。烟,酒,糖是韩三明的爱情写照也是更多平民的爱情的写照,就是那么现实那么不可改变。十六年前花了三千块钱换回了老婆,十六年后又用三万块钱再次把她买了回来。

"好人一生平安","上海滩"的手机铃声成了人物性格的代表。"两只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使一个时代,平民特色反复出现。那些原滋原味的生活场景,那些处在急剧变化的城市,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现实。

大家没有到过对方的故乡,在人民币的背面,他们互相自豪着家乡的美丽风光。

四川奉节县,是产生李白名诗《早发白帝城》的地方。"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工程使其成为一片废墟,即将也被淹没。

原先住在这里的人成为新的一代被动移民。他们失去了家园,也没有了故乡……

小马哥说:"好人一生平安?操,这年头奉节还有什么好人!"其实何止奉节,整个社会不都是这样吗?在现在这个崇尚"黄金"的时代,还有谁会关注"好人".无论是老实的韩三明,还是那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民工兄弟,他们都是好人。生活太难了,我们只能选择乐观,即使是身不由己,也要很大牌地笑笑。

电影中最高超的是导演自己在片中说了话,而且说得恬到好处。他的每一个镜头都倾注了精力,那些构思在电影中表现出来就成了导演的语言,比如UFO、标志建筑的升空、片末的走钢丝的人,即使是沈红同学的一句"***"也是导演在说。那些恰到好处的文字注释,如烟、酒、荼、糖、努力、二期水位……这些都是导演在说话。他把人的思维紧紧地牵着,让人沉思。

电影真实得让人觉得可怕,我们都是影片最后那走钢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青春影片高考1977观后感

全文共 1590 字

+ 加入清单

怎么拍好主旋律电影,仍然是官方体制下各大电影制片厂的难题。《云水谣》可能是近几年最受欢迎的主旋律制作,但除了几个官方认定的奖项,它的含金量还不足以代表中国电影的某个侧面。

给我印象最好的是《离开雷锋的日子》。和雷锋无关的故事,却比雷锋本身更贴近人心。当年在电影院里把不少人看哭了。除了刘佩琦出神入化不露痕迹的表演,它自始至终落点都在普通人身上。乔安山是一个背负着“救赎”的凡人形象,这是此片天生的优势。

如果是典型,是模范,还要拼票房,挣口碑,主旋律电影的胃口可就太大了。在中国过亿的电影里,有一部叫《生死抉择》,外国人肯定很难理解为什么它能挣到撑。那是我们中国特色,宣传部下命令,各大机关单位还有学校组织的,叫做包场电影。

但再走这个路子,主旋律电影根本不要想与时俱进。于是有了另外一批人,号称要独辟蹊径,把主旋律拍得好看精彩,于是走了特效路线。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政协委员冯小宁同志,他的代表作是《青藏线》《超强台风》,等等。

可惜我觉得《青藏线》是我从小到大看过的拍得最糟糕最恶心的主旋律电影——不过据说如果看了《超强台风》之后,前者要退居第二。我想,自上而下可能都不会有人觉得《青藏线》是个好片子,甚至包括冯小宁自己。出于起码的尊重,我抑制住了一次又一次退场的冲动。

如果只跟人拼砸钱,意识形态宣传的本事还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那我们的各大电影制片厂们可就太傻了。这是《青藏线》影响食欲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幸好《高考1977》没犯这样的错误。

它有一种回归到80年代电影的朴素和诚恳,这让人可以原谅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比如仍然掩饰不住的急切表达欲,又或者毫无必要、观点陈旧的感情戏,以及电视剧一般滥情的几个小转折。

导演和演员让《高考1977》站住了脚。江海洋是传说中的第五代,但其实我之前并未听说过他,查了资料才知道,1977年高考生之一,进了北电著名的78级。这起码是他自身出发的真实履历,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导演是没法拍出一部让别人相信的电影的。

紧接着就靠孙海英了。孙海英在媒体上形象并不好,常常被网站做成标题来刺激80后和90后,然后能在回帖里看到大量人身攻击的字眼。他喜欢开炮,而且习惯性地上升到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如果去做政协委员,一定会成为被追逐的对象。

孙海英因为《激情燃烧的岁月》而红,但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他演得好,而是他就是石光荣。孙很难驾驭别的角色,他从戏里到戏外,从作风到思想,整个都还生活在那个被市场经济扫荡殆尽的年代,所以在媒体上偶尔的大嘴事件并不奇怪,也该为社会所宽容。

在《高考1977》里,孙海英的角色,一个北大荒的革委会主任,是最出彩的角色之一。同理可证,不是他演得好,而是因为他就是角色本人。在他后面的是被打成反革命的大学教授,同样是老演员赵有亮。一个讲述高考生的电影里,两个老头子成了最有光彩的角色,说来有点滑稽,也可以说是编剧的歪打正着。

很可惜的是,教授这个知识分子,其戏份处理得简单潦草,力度上相当差,倒是一贯在伤痕文学中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革委会主任”,有人性,有感情,一副老大粗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这可能是《高考1977》对影视作品中的传统文学形象一个小小的翻案吧。

触及文革的电影很少,此片是一个侧面。我们的批判高度都停留在谢晋的年代,几乎由他一己之力达到。《高考1977》没能突破,在片子里呈现的流放生活并无残酷,也无丑恶,少见压抑,对伟人改变历史寄托了老一套的感激之情,在全片视点能够做到以今观古的同时,这样的温和无论如何不太正常。

当然了,既然是上影集团出品的献礼片,不可能要求它在批判上作出什么贡献。《高考1977》的价值在于文献意义和个人史,江海洋有足够的资历讲述,而又聪明地采取了通俗剧手法,所以,作为一个完全跟那段历史不沾边的年轻人,尽管瑕疵点点,我在银幕前仍被不自觉感动。就冲这点,它比《青藏线》强至少十倍。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温情治愈影片《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全文共 1592 字

+ 加入清单

《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很有名,它在打分网站上拥有9.2的高分,在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电影排名中,位居第13位。其实,霍尔斯道姆最著名的作品,不止《忠犬八公的故事》一部,他曾凭借电影《狗脸的岁月》和《苹果酒屋的法则》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提名。拥有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的2017年新作《一条狗的使命》颇为引人关注。

一同看这部电影的朋友,收养了一条一只腿残疾的吉娃娃,她蒙混过关躲过了检票员的眼睛,带那只玲珑的吉娃娃进了影院,整个观影过程中,这只吉娃娃一会儿盯着银幕,一会儿盯着影厅里不断被银幕光芒闪烁着的观众背影。整个观影过程里,愣是一声没吭。这么乖的狗还是第一次见到,让从不愿意养狗的我立刻就喜欢上了它。而它的主人看完电影之后,鼻子都哭红了。

爱狗人士看与狗相关的电影,肯定是不客观的,受强烈的感情因素驱使,爱狗人士比一般观众更容易被情绪带动,走进故事里,被一切的细节触动。但即便不爱狗,也很难不被《一条狗的使命》打动,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物电影,更是讲述变与不变、爱与忠诚、祝福与守候的电影,这些关键词,都是人类普世价值观中最为朴素的组成部分,一条狗在电影故事中,所起到的只是激发作用,它帮助人们麻木的心灵迅速地苏醒,去感受,去感动,然后产生爱的冲动。

《一条狗的使命》使用了重生元素,一条名字叫贝利的狗,在人世间死亡了四次又复活了四次,狗的名字在变,狗的品种也在变,唯一没变的是他那颗忠诚的灵魂。影片最为感动人的一幕发生在结尾时刻,当小主人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贝利想方设法让主人意识到了它就是几十年的那个贝利,用理性的思维看,这不真实,但并不影响这种设定的震撼性。人们往往愿意在虚构中,去寻找在现实里得不到的东西,这不叫自我欺骗,而是为每一颗苦难的灵魂寻找避难所。

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故事里贝利历经的四个主人,他们的生活境遇都很糟糕,要么摔折脚骨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与女友分手,要么是一个经常失眠的孤独的警察,要么是一个身材肥胖失去生活自信的家庭主妇,还有那个被男朋友逼迫着抛弃贝利的女人……最后的贝利前半生很惨,被拴在院子里数年,但如果它那些同样命运充充满各种悲剧的主人一样,最终都能够迎来救赎的机会。被抛弃的贝利,换另一个视角看,也获得了狗狗最为在意的自由,也正是因为有这自由的存在,它才可以重新撮合第一任主人与他的女友在老年时重温旧梦。

我猜霍尔斯道姆有意地使用了故事的阴郁底色,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映衬出一条狗的使命价值,在故事里狗狗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贝利几乎以“一狗之力”,为整个悲剧故事注满了温度。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心灵与眼睛会牢牢地被贝利吸引,没有心思去关注人类角色的命运,但看完影片后静下心来思考,会觉得这部影片有着鲜明的寓言色彩——在人类坠入越来越深、越来越孤独的情感深渊的时候,像一只狗狗那样的单纯、热情、盲目,或才是帮助人们重新找回对生活与命运的热爱的唯一方式。

拍电影时最难拍的是孩子,比孩子还难拍的是动物,但电影人多年来对动物电影的热爱始终不减,拍摄出了一部又一部好看又感人的作品,如果电影按类型来打分的话,动物电影在整体打分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电影一定会有很高的优势。霍尔斯道姆在《一条狗的使命》中,再次展现了他对动物演员出色的调教功力,四条狗的外形区别很大,但在性格方面却是贯穿始终的,尤其是在对贝利的灵魂塑造上,观众完全意识不到狗狗的外形变化,那是因为大家已经深深被贝利的灵魂所吸引,电影也因此具备了灵性与灵魂。

动物电影会一直拍下去,这类故事无论怎么变化,其实关于动物的定位以及创作者对于动物的表达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最重要地是,电影人如何发现人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并敏感地将之寻找出来,用动物当作一面镜子,来映照人类的不安与恐惧。我们喜欢一部电影,往往不是被片中的故事打动,而是因为电影里的动物,恰好填补了我们内心因为受伤而长久空洞的那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焦裕禄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电影《焦裕禄》,使我对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的优良传统进行了一次重温,

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投入到封沙、治水的战斗中。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吴县长送来的大米他送给了技术员;因为他把钱救济了困难群众儿子没吃上红烧肉;别人送的鱼,他又让孩子送回去,孩子没有好衣服而让同学嘲笑…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无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现。

今天,交通发达、物质丰富,与影片相比我们面临的条件不同,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困境和问题。在困难面前,我们要不推诿、不扯皮,迎难而上,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客观解决困难和问题。

今天,经济快速发展,与影片中有着天壤之别,工作内容随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学习焦裕禄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职权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为革命掌权。在生活上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做个群众信赖的、组织放心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真人事件改编《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1、可是我想试试看,不要每件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2、当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心跳好快,然后,也只有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正的存在。

3、既然你都这么觉得,那你更应该试试看,如果你不试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4、现在我要你想象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

5、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就会整个不一样。

6、感觉好像有了翅膀一样,也许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

7、“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如果,你真的可以看得到,那你想做什么?”

“其实如果可以看得到的话,我希望能够自己出去逛逛,然后…不会撞到什么东西。也许找一间咖啡厅,坐靠窗的位置,很一般,反正没什么特别,因为这样,也不会有人一直看着我。”

8、闭上眼睛,跟你一起去感觉,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9、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

10、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一次,我要用我的方式飞一次。

11、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12、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13、如果不试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14、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就会整个都不一样。

15、你需要更多的机会让别人看见你,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么。

16、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

17、当我在跳舞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跳好快,也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真的存在。

18、不急不急,听听你心里想的声音,跟着那个声音,慢慢的,往前走……

19、我自己想试试看,不要没见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20、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爱情)

21、“你需要更多的机会,可以让别人看见你。”

“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是在90年代的中国城市弱势群族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悲惨生活,这部片子的风格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点相似,但格调相当阴暗,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让人悲观地发现在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中生活是多么地无望。

影片的中心都围绕着一辆单车发展,而单车似乎也是一种隐喻,指的也许是对个人来说非常珍贵却很容易被别人夺走的东西,比如自由,人权,当一个人最珍视的自由被这个社会无情地夺走,而脆弱的个体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悲哀,所有我们当初以为美好的东西,或者是初恋或者是爱情,或者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都象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碎了,得到的都只是永远的欺骗和压榨。当我们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而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因为我们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我们是社会变革中天经地义的牺牲品。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影片的结尾,主角拿起砖头掷向强者,最后被强者追杀,即使无关的人也难以幸免,心爱的单车被砸烂。似乎预示着:在这个森严的充满暴力的等级社会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人能逃脱地出去--要么同心协力,拿起武器,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影片的主角抬着破碎的单车走在城市中的情景,似乎预示着一种无奈,我们所曾经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最终会被这个肮脏的等级社会砸得粉碎。

[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