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规划报建文本(经典20篇)

生活就这样,有一颗诗意的心,才能不负风雨兼程,走向远方,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规划报建文本,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2768

作文

316

假期规划的英语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I’m Li Hua, a student from Class One, Grade Nine. I read your notice yesterday.  I enjoy working with children so I’d like to choose Kids’ summer camp. At present, many children live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Therefore, they don’t form good habits.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provide them with all kinds of help. I have made up my mind that I will teach them to read every Friday afternoon . I think I can help them to learn the ways of reading. Besides, I’ll teach them how to look after themselves. I’d like to help them solve problems in some special situations. I believe that I can help them grow better.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汇总

全文共 1948 字

+ 加入清单

从多名权威人士处独家获悉,目前“十三五”规划的草案已经完成,将进入到征求地方、部委和专家等意见的阶段。此后,编写团队将根据各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在中共中央全会上提交审议。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意味着‘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表已经基本明晰,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后,规划纲要将会在明年两会上提请审议通过,届时规划将正式生效。”权威人士告诉本报,本次规划的特点之一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来部署,同时体现着远近结合以及创新等思路。

初稿已经完成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五年计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由于处在特殊时期,“十三五”规划的编写又格外受到关注。

从宏观看,“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个战略意义在于,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前述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此前本报曾独家报道,规划编制小组包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重要经济部门,此外,地方的主要代表也会全程参与编制。

开篇所述人士对本报表示,目前规划大框架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入到广泛的征求意见和论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和科学决策将尽可能地发挥作用。有关意见建议会经过统一讨论后再吸收到规划中。

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就公布了5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委员会名单。这份名单不仅包含中财办原主任、发改委原副主任王春正,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更不乏央企老总和知名企业家。

这名人士介绍,“十三五”规划将注重长短结合,既要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完成2020年目标,又要考虑更长远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打下基础。

此外,将具体研究部署一批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将主要集中在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方面,为补短板、促均衡、求发展提供支撑。

高层领导人主抓规划编制

作为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接棒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份规划对各方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有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主要领导人全程参与、关心“十三五”规划编制,目前来看,一些重点调研和人员配备力度也超过了以往。

本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就二季度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与超过18个省份党政负责人的座谈中都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也总是最关心各地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

例如,在5月份对浙江的考察中,习总书记就曾召集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就“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召开座谈会;6月,他又在贵州召集西南7省区负责人谈“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在刚刚结束的长春考察中,习近平又召开东北4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这最近一次的东北考察中,习近平再提新常态,强调“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在总书记调研的同时,政治局七常委也马不停蹄。据媒体统计,仅今年两会以来,七常委足迹就已遍布吉林、浙江、江苏、四川、贵州、福建、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宁夏、广西、重庆等13个省份,其间多次指导规划部署。

此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早在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编制“十三五”规划曾专门召开过会议。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上奋发有为、取得更大进展,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一名接近高层的智囊人士告诉本报,结合2020年的目标来看,“十三五”的任务将侧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民生领域。正如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专家解读十三五规划说明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就“十三五”规划建议亲自向全会作说明。这是30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首次就五年规划(计划)建议向全会作说明。

3日,中共中共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正式公布,官媒同日披露习近平就建议作说明的内容。分析指,中共最高领导人就规划建议作出说明,不仅体现了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从中也能反映执政党在未来五年治国理政的决策考量。

在这份近万字的说明中,习近平详细介绍了建议起草出台过程、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并就建议中的几大重点问题做具体阐释。

从说明中可知,建议的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本人亲自担任组长,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担任副组长,历时9个多月时间最终完成建议。

“这足见高层对‘十三五’规划的关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该规划是未来5年中国的大战略,实施的好坏,是否科学,不仅对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也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

说明还透露,在9个月中,文件起草组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了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三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两次会议分别审议建议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这体现了中共决策有较高透明度,也表明建议汲取了各方共识,取得最大公约数。汪玉凯则认为,广泛征求意见不仅可以汇集全党全国智慧,还可以使建议更符合实际,最大程度避免“拍脑瓜”做决策。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份规划建议,被指含金量十足。例如,在这份2万多字的建议中,除了具体的政策干货,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详细阐述了实现这些理念的每一处着力点。

汪玉凯认为,这是建议的一大亮点,中国未来只有按照这五大发展理念,才能矫正过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用五大理念引领中国中长期发展是对规划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不仅对“十三五”规划出台有着指导作用,也是对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习近平在说明中对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亦作了阐释。习近平说,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这被观察家看作是中共执政理念的一大变化。

专家注意到,作为一份指导性文件,建议中没有太多具体指标,只提到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习近平对此表示,考虑到建议通过后,还要根据建议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两个文件之间要有合理分工,而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则留给纲要去规定。

竹立家指出,实践中是不断发展的,现在到最终形成规划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规定的过细过于具体,则不符合实际,建议注重宏观性和指导性,实际上增加了可操作空间,可使建议更好“落地”。

须指出的是,习近平在就建议的几个重大问题作说明时,还细细算账,透露了决策背后的考量。

例如,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缘何定此目标,习近平用一系列数字明确算账予以佐证。他还“算账”指出,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要达到6.5%的底线。

再如,关于如何实现减贫目标,习近平则计算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最终可以实现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汪玉凯认为,这表现出决策者在具体决策中,是如何找到平衡度,使之既符合国情,又能权衡各方面。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思想动员”,汪玉凯认为,对建议稿的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较好统一全党思想,在“十三五”规划上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共识,这将对下一步规划纲要的形成,最终在全国顺利实施扫除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十三五规划全文解读

全文共 92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好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为此,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成立由我担任组长,李克强同志、张高丽同志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建议稿起草工作。

1月2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建议。2月10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建议稿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大家普遍希望,通过制定建议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特别是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提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件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真吸收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文件起草组成立9个多月来,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修改。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7月底,建议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建议稿。

从反馈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稿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建议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建议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更加深入和更具前瞻性的分析概括。二是建议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三是建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四是建议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五是建议重视促进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六是建议更加注重通过改善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全面汇总、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的起草,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第一,“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第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古人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第三,“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另外,考虑到建议通过后,还要根据建议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两个文件之间要有合理分工。所以,建议在内容上重点是确立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而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则留给纲要去规定,以更好体现和发挥建议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四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在结构上,建议稿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分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讲“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属于分论,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第三部分讲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7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讲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4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讲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6个方面展开。第六部分讲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6个方面展开。第七部分讲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8个方面展开。

第八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第八部分讲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从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6个方面展开。结束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三、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

建议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这里,就其中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稿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这是因为,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将持续乏力,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形成新的市场空间需要一个过程。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风险,如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同时,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第二,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意义重大。从供给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看,对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第三,关于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据测算,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今后,脱贫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大致能够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基本水平,可以继续采用。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因此,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具体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第四,关于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8月,我们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部署的项目和新部署的项目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国家实验室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等,均是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急需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主要考虑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第五,关于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均加大了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力度,核心是提高监管标准、形成互为补充的监管合力和风险处置能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对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重大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加强金融监管提出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的改革任务。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做法是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负责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重要的支付系统、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机构等,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第六,关于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这就是说,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现在看,这样做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根据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要研究建立双控的市场化机制,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双控目标。

第七,关于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仓储补贴负担较重。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耕地轮作休耕情况复杂,要先探索进行试点。

第八,关于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使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使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大量存在。综合起来,现行环保体制存在4个突出问题:一是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

建议稿提出的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这是对我国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这项改革要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力争“十三五”时期完成改革任务。

第九,关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变化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增加了,同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明显弱化,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一方面,据调查,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卫计委等部门经过认真测算,认为实施这项政策是可行的。

同志们!讨论、修改、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指导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要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议稿提出的目标、理念、任务、举措,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建议稿更加完善。最后,让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解读

全文共 3746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新一年的备考阶段。在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无论是行测常识题、言语理解题,还是申论科目,都是结合时事热点来选择命题考查点,因此时政热点不容忽视。

“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

(一)新常态: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原有的动力在衰减,新的发展动力没有接上,出现了发展动力转换期的空档。另外,是因为需求拉动力的作用一时还不能接替供给推动。

1、稳(保)增长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前提。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不是要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所以,关键就是速度转换,要给调结构和转方式留出空间。

虽然新常态表现为中高速增长,但是中高速增长不是自然达到的,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前,我们的经济仍然处于下行区间,这种下行不是新常态。如果速度持续下行,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如:产能过剩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债务违约的风险,局部性金融危机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走势的分化所引发的风险,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所产生的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防范这些风险的基础是稳增长。

2、改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既然讲到保增长,我认为当前需要改善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一般认为,在合理区间内国家不要随意出手调控,只有达到通货膨胀的下限或者失业率的上限时才要实施紧缩或者刺激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是给市场的自主作用留出更大空间。但现在宏观经济已经临近合理区间的下限,宏观经济需要加大刺激力度,如果到了下限才进行调控,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还要研究宏观刺激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要发挥政府投资平台的作用,经济处于下行,止跌回升更需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二是要活跃金融投资活动。判断我们金融是否落后,不只是看它有多少贷款、贷款项目的安排,关键是看金融投资活动是否活跃。三是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的负担。最重要的一个是降息,一个是全面减税。

(二)转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转方式需要创新发展方式,目标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转方式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由片面追求速度转向可持续发展;三是由单纯依靠改革推动转向需求拉动;四是要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1、转方式的政府作为。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式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政府要有作为,而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上。“十三五”规划对涉及到经济增长方面的指标,可以是指导性的,预测性的,但是对涉及发展方式的指标,必须是约束性的。增长的指标,物价上涨,就业的指标,可以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但是对于一些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如节能减排、土壤、水和空气质量、绿色技术的采取和采用问题,这些指标都必须具有约束性。

2、投资配合消费拉动。我们现在不仅需要消费拉动,也需要投资拉动。在“十三五”规划中,应该把这两者协调起来,更要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有三个方面特别重要,第一,培育消费力。消费力主要包括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第二,发展消费经济。消费型城市和服务型城市建设是城市化的新内容,城市的服务性、消费性发展起来了,服务经济也就能发展起来。第三,拓展新型的消费业态。网络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等,都是消费新业态,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调结构: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

中高速和中高端应该是“十三五”规则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主要有四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三次产业结构的中高端化。现在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占到50%,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占到了70%,所以,产业结构中高端化的第一个方向,就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当然,服务业化不等于去工业化,尤其是江苏工业比重比较大,追求服务业的比重绝不能以牺牲工业为代价,而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比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一点。

第二个方向就是产业类型、产业水准转向中高端。这首先要从理论上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理论问题是,拘泥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不可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产业距离,更谈不上进入世界产业前沿。第二个理论问题是,过去一般都是谈模仿,谈引进创新。模仿和引进进不了高端,只有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个创新起跑线,才能进入高端。因此,中高端的目标,应该是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或者说培育代替的比较优势,突出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个方向就是全球的价值链的分工进入中高端。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有规模优势没有附加值优势。产业结构进入中高端的重要方面就是依靠创新攀升价值链中高端:一是在已有的全球的价值链上,通过边干边学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攀登价值链的中高端;二是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建立以我为主导的价值链,在全世界布局,品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在中国,但是生产环节可以布局出去。

第四个方向就是传统产业进入中高端。一个地区的产业水平,不仅要看有没有新兴产业,还要看这些传统产业有没有进入中高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就是指传统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现代传统产业中高端化的路径,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智能化+,一个是绿色化+,这三化在中国的传统产业中间也得到体现。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效应。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应该把响应“互联网+”作为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促创新: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

从创新发展方式的角度说,创新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引擎。

1、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标志。从哪几个方面来衡量创新驱动?一是强调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两大评价指标;二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创新驱动不能仅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以下四条:一是技术创新向科技创新提升;二是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并且充满活力;三是人力资本成为投资重点;四是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成为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

2、以产业化创新培育新增长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产业创新是创新的终端。创新要实,实就实在要靠产业化创新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产业化创新具有两个导向,一是市场导向,市场决定创新的商业化价值;二是科技水平的导向,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发现决定创新的科技价值。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产业化创新,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并进入科技前沿的产业。产业化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有机衔接。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要在产学研的协同中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指每个人都创办企业,而是要求每个人都以己之长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就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尔普斯所说,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创意者”,变成了主导从开发到应用的创新过程的研究者和实验者,科学家和工程师往往被他们召集过来提供技术支持。使金融家成为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业成为弄潮儿。

4、产业化创新的主体。第一个问题,产业化创新的主体是谁?企业当然是创新主体,但要注意产业化创新往往是出现在现有的企业之外,而不是之内。第二个问题,率先发动产业化创新的一般不是已有的大企业,而是进行科技创业的科技型小企业。第三个问题,产业升级也往往是由率先进行产业化创新的小企业引领的。因此,所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首先是指从事科技创业的科技型小企业,创新成功的科技型小企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领跑者。这些企业爆发性扩张之路,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之路。

(五)补短板:农业现代化。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目标不可能同步达到,根据木桶原理,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是由“短板”决定的。“十三五”期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补短板。

1、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现在谈三农现代化,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发展的对象,要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农民的问题,通过非农化来解决农业问题。所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农业本身,要从根本上改变它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在内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二要从社会来讲,满足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量和质的需要。

2、农业技术发展范式。农业技术发展的范式即由农业剩余范式转到农产品的品质范式,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业。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也要调整。农业的科技创新分为两类,一类叫机械创新,目的就是增加农业剩余和节省劳动力;另一类是生物创新,是培育出优良品种,改进农产品的品质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符合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所以生物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3、谁来种地。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只是靠现有的留在农村的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体的农民,而是要靠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培养起来的新型的职业农民。因此,我们所谓的新型的职业农民应该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必须在农业和农村外围工作。据此,我们要激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城市的创新创业人才进入农村和农业部门,要在农业中形成与现代农业技术相适合的人力资本结构。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鼓励户籍外迁

全文共 6825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5年,北京将如何发展?昨晚公布的“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PM2.5浓度何时、怎样下降?2300万人口“天花板”目标如何达成?北京行政副中心建成什么样?长期在京工作生活是否有望通过居住证落户?北京怎样才能告别拥堵的城市公路?

作别“摊大饼”时代的北京,在“腾笼换鸟”、“瘦身健体”等决心中,借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用力摆脱“大城市病”。

在剥离“白菜帮”、只留“白菜心”的目标中,新京报记者综合梳理规划建议,以人口、环保、户籍、交通、城管、生态、城区功能、教育为关键词,逐一解读北京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

1 人口

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降15%左右

内容: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首都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发挥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的牵引作用,总结推广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调控人口规模。强化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坚持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双调控”机制,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确保人口规模不突破“天花板”。

解读

2014年,城六区常住人口为1276.3万人,十三五期间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也就意味着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和石景山的人口将减少近200万人。如何减少这近200万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是北京调控人口规模的主要方式,“一些大的批发市场迁出主城区后,能带动大量人口流出。”除了产业疏解外,2017年,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启用,也将能大幅度减少城六区的人口数量。

目前,北京与天津、河北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签署了一系列框架协议和合作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带来了人员的大量流动。公共服务资源流动起来,将能吸引人员的流动,减轻北京的人口压力。

2 环保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持续削减

内容: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城乡建设用地负增长,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污水全处理,重要河湖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环境容量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河道黑臭水体。推进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模式创新,强化并落实政府管网建设管理的主导责任,放开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市场。

解读

据悉,北京市2013年的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PM2.5的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数据显示,北京今年前10个月,PM2.5累计浓度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1.8%。

环境保护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认为,5年后PM2.5能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首先要看2015年的基数。如果今年的基数比较高,下降15%还是比较容易的。相反如果基数较低,那下降15%这个幅度比较难。他表示,每年PM2.5的年均值,除了污染物排放的因素,还有气象因素。气象因素造成的年均值波动范围在5%至7%左右。

彭应登说,不管2015年的基数高还是低,随着北京未来采取减少中心区人流、物流以及车流,淘汰污染企业等大力度的措施,15%的下降目标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针对黑臭水体,此前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据悉,北京将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无违法排污口,基本消除中心城、新城的建成区黑臭水体。

3 户籍

北京实施“居住证制度”研究鼓励户籍外迁政策

内容:实施居住证制度,稳妥推进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工作。建立住宅出租规范化管理制度,推动老城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立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中心城区商业门店、餐馆经营的标准和规范,依法治理“开墙打洞”和店外摆摊经营,严格控制低端业态无序聚人。完善促进人口转移机制,研究户随人走的迁出政策和鼓励户籍外迁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解读

针对“实施居住证制度,稳妥推进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工作”,陆杰华分析,这将体现在北京本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之中。“10月底国务院出台了居住证管理制度的上位法”,他说,之后各地会推出居住证管理办法。

而在北京的居住证管理办法中,除了工作居住证外还会涉及暂住证,因为根据目前的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将会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也就是说今后居住证会成为服务、管理流动人口的主要管理办法,并与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衔接,成为在北京长期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没有居住证就很难在北京生活”,陆杰华认为,目前的暂住证可能也会改变为居住证。

至于积分落户,则会是居住证管理办法的配套措施,“其中可能涉及在京工作居住年限、缴纳社保、稳定就业及住所等”,他分析,积分落户的准入条件可能会面向长期在京工作居住的流动人口放开。

至于其中的户随人走的迁出措施,陆杰华认为执行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鼓励北京老人去河北养老”,但在社保与户籍挂钩的情况下,要求个人离京后迁出户籍,很难实现。

“户籍在不在北京不会影响人口调控目标。”他说,在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户籍与公共资源影响不大,“北京人去了上海,也要按上海的居住标准落地”。

4 交通

适时出台拥堵收费政策差别化停车收费更有力

内容:加快治理交通拥堵。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系统,促进地面地下交通线路有效衔接和便捷换乘,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持续改造中心城区拥堵节点,改善街坊路及居住区内道路系统,畅通道路微循环。加快完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鼓励绿色出行。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适时出台拥堵收费政策及其他管理措施,切实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和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解读

拥堵费怎么收、何时收,还在进一步论证中。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曾表示,北京如果征收拥堵费,应该只会在部分区域、部分路段的部分时段实行。今年4月,市环保局透露,市交通委和市环保局正在联合研究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将分级设置收费标准,分析政策实施治堵及减排效果,并实行动态调整。

目前北京实施的就是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长安大学教授段里仁表示,进一步加强差别化停车收费,意味着需要进一步细化区域,即在地区差别政策的前提下,将停车收费与市场需求、地区开发建设程度联系起来,制定更为细致的停车收费政策,这也符合北京城市交通的需求。

交通专家王江燕也提出,差别化停车收费如果执行到位,对限制部分区域机动车过度使用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但目前停车公司管理仍有不规范的问题存在,个别管理员允许议价,造成有政策却无效果的局面。

5 城管

构建“大城管”体制 加大立法力度

内容: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清晰、服务为先、有序参与的体制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目标、方法和模式的现代化。加大城市管理领域立法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市重点领域的管理和服务标准。理顺城市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构建“大城管”体制。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法规执行监督检查机制,实现综合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健全重大活动常态化运行服务保障机制。

解读

北京理工大学行政管理学副教授杨彦曾解释,北京将构建的“大城管体制”,类似于“大部制”的构建,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解决城管执法难的问题。他表示,实行“大城管”体制后,市民向政府“求助”不需要再面对不同的部门,只需一个大城管部门。

此前,石景山区曾试点将更多行政处罚权力下放给各个街道。试点中,石景山区向街道下放380项行政权力,涉及城管、环保多个部门。石景山区城管委主任冯重北曾表示,权力下沉,一些小的违法违规问题,比如门前三包等,可直接在社区内解决,“减少了部门之间的协调”。

6 生态

逐步推行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内容: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逐步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解读

日前,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加强审计工作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今后,审计监督将在全市实现全覆盖,特别是领导干部离任时,不仅要接受经济责任审计,还要探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审计。

据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审计机关今年采取“一区县一试点”方式,在全市16区县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结合功能区划不同定位和自身资源禀赋,重点对试点范围和领域进行了探索,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经验。

彭应登表示,离任审计意味着,并不是离开岗位就没有责任了,不管离任还是退休,如果由于该人的责任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就要追究责任,包括法律责任。他认为,这样使得在任的领导干部不会存在侥幸心理,有更强的责任心,让他们意识到在职行为不是暂时的行为,他的所作所为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能得过且过地对付了事。

7 城区功能

调整各区县发展方向及重点产业

内容: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调整各区县发展方向及重点产业,推动形成各区县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建设秩序规范的发展格局。建立各区县差异化发展的统筹机制,完善区级事权、财权配置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市级统筹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落实区县功能定位、承接中心城区疏解功能、实施人口调控挂钩机制。

解读

北京市规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订,但各区定位已基本确定,会按“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各区分别承担不同功能。

其中,一主指的是中心城区,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六区,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一副”则是即将落户于通州新城的北京行政副中心,重点发展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和部分商务配套职能,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并推进城市东部地区面向区域协同发展。

“多点”则是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0个新城和海淀山后、丰台河西、北京新机场地区3个重要城镇组团,会按照不同的资源禀赋,承担分类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其中,位于平原区的顺义、亦庄、大兴新城及新机场地区,是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位于山前地区的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门头沟新城,丰台河西和海淀山后组团,会适度承接与环境禀赋、资源特色相适宜的功能,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设规模,突出特色发展;位于山区的延庆新城,严控规模,以生态保育为重点,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8 教育

合理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

内容: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针对学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适应生育政策调整,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引导素质教育落实,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终身学习通道。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实施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完善教育督导。引导支持社会高水平特色办学。

解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起草讨论,对于“合理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他表示将主要倾向于主城区,“解决远郊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实行非京籍儿童入学“五证”审核之后,远郊区的学位已不再紧张,反而是中心城区可能会出现学位缺乏的情况。

对于在生育政策调整后,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的问题,储朝晖认为在目前入园难的前提下,普惠的责任应由政府承担,“打通财政渠道”。他介绍,此前曾有大力办公办园解决普惠性问题的建议,但是考虑到办园体制的问题,最终合理的方法是保留多个主题办园现状,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方式支持民办园发展。

“解决政府职责定位的问题”,他说,入园难并不是没有幼儿园,而是进公办园难,其中既有享受政府资金的观念,也有公办园民办园差距大的问题,因此政府的角色应当是“托底”,而不是简单地让公办园替代民办园,或是打造条件过分优越的公办园。因此应当打通财政资金投入民办园的渠道,“我认为应当达到整个教育经费的9%”。

■ 综述

十三五规划为北京“瘦身健体”

北京的五年规划,是未来五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

十一五,北京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努力奠定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十二五,北京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而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

在关键阶段,承载着“路线图”功能的十三五规划将如何描绘未来北京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去年至今,通过向公众、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等征求意见建议,十三五规划也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明年初将提北京市两会审议讨论。专家认为,跟此前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重在“约束性”,将有更多约束性指标。另外,十三五规划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成为“治病”的规划。

开局

人口调控入前期研究课题

通常,一个五年规划的起草制定,需要约两年时间。从准备动员、前期研究、征求意见,到规划起草及审批发布等,都是围绕未来五年北京将干什么,以及怎么干这个核心问题。

去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北京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也全面启动。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王安顺为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发改委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去年8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这标志着北京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8月6日,市发改委发布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53项重大课题,其中有17项重点课题,包括加强首都人口调控、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根据课题研究类型,会安排不同经费资助,其中重点课题不超过50万元,一般课题和综合研究子课题不超过30万元,一般子课题不超过20万元。最终,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等50余家一流学府和研究机构中标。

开放

迄今最长的公众建言活动

规划的起草不能闭门造车。今年4月,市发改委启动了以“共话十三五,同绘新蓝图”为主题的公众参与活动。从今年4月21日至9月底,迄今为止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建言活动举行(十一五和十二五分别是1个月和3个月)。最终,共有3万余人通过电话等7种渠道参与建言,提出了3万余条意见建议。

同时,多场基层座谈会、公众建言会以及市人大、市政协及多部门的调研座谈活动,也为规划起草奠定了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由36名专家组成的市十三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于今年4月初成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任专家咨询委主任,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导演韩三平的入选也受到关注。

据悉,下一步规划草案将在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政府部门等征求意见,明年初提交市两会审议讨论。

改变

北京将走“瘦身健体”之路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7.7%,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最后一个季度的数据还没出来,但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预计十二五时期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的同时,北京在自身发展中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出现了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十三五时期,这个发展中的巨人,需要瘦身。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认为,十三五规划,主要将围绕北京的“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定位,来谋划北京的发展。

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过去是增量发展规划,而十三五规划应该是内涵发展规划,是“治病”的规划,要把“治病”和“瘦身健体”放在重要位置。符合核心功能定位的要提升,不符合的产业市场等功能,就疏解出去。在他看来,十三五时期,应更突显“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发展的成果要让老百姓共享,缩小城乡差距。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教授文魁认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会更强,“有些不能上的就坚决不上。”文魁说,从经济实力和国际交往各方面来看,北京总的说来已经是个国际城市,现在关键是“城市病”,如果解决了城市病、优化了环境和结构,就有望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新学期规划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就上六年级了。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终点,也是升入初中的新起点。所以,我要对六年级做一个总体的规划

首先是学习方面。本学期,我要在期末考试中进入前五。当然,这不是说说就可以进去的,我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每节课要发言2-3次,确保真正学会。课后按时复习,每周末做试卷,每月末考试卷,并且每次把试卷成绩记录在册,次次做比较。学习方面,我除了把成绩提高上去之外,我还要把字练好,能写一手漂亮清秀的好字,一直是我的梦想。这学期,我要向这一个目标好好努力,每天都要练1页字,争取早日达成这一目标。

其次是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学期,我打算继续做好何老师的小助手,担任数学课代表这一职务。同时也于老师多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与其他方面都提高些。

最后是小升初方面。我理想的初中是常州外国语学校,大家一定都知道常外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每年报考人数都很多,所以我要在众多报考者中脱颖而出的话,那我就需要比别人多下几分功夫,多参与各项比赛,并且要与同学们都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多帮助他人,让班级更加和谐。

我要用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100天为我的学习生涯打下一层牢固的底砖,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在以后六年的学习生涯中越走越平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生规划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漫长的人生路上,要让路越走越宽广,梦想成真,则需要对人生做一个好的规划

规划人生是成功的基石。为弘扬佛法,唐三藏立志取真经,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大乘真经;为壮大国力,邓稼先致力攻“两弹”,他隐姓埋名二十八年,为“两弹”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改善环境,乔建平一心搞绿化。他二十二年永不放弃,造就了三十万亩森林。

规划人生是创造奇迹的法宝。一个全身瘫痪症者规划自己的人生,霍金,用自己的思想洞悉宇宙奥秘,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一个考试七门挂科不得不主动退学的人规划自己的人生,韩寒,挖掘自身特长,成为80后最杰出的代表;一个机器维修工规划他的人生,方文山,执着地以作品求职,成为华语流行乐坛第一词人。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有规划的人生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创造奇迹,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对于人生却常常是不知道规划,也不敢规划。

因为不知道规划人生,原本小学,初中的尖子生,上高中后却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于是,不仅成绩不堪入目,精神也异常萎顿;因为不敢规划人生,选科时只能按父母的意愿违心地选择了理科,于是,不仅学习不给力,离自己最初的梦想也越来越遥远;

由此可见,可悲的不是我们规划了人生而没有取得成功,而是人生的道路在眼前却不知规划,人生的梦想在心中,却不敢规划。

当然仅仅能做到对人生知道规划敢于规划是不行的,还要为实现规划执着努力,因为唯有行动才能最终让梦想之花结出现实的果实。如果没有二十八年的潜心攻关,邓稼先成不了两弹元勋;如果没有二十二年的植树造林,乔建平依然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如果没有成百上千封的求职信,方文山只能成为一名水电工。

规划和努力并重,人生之路,将愈走愈宽,精彩纷呈。

朋友,准备好了吗?从现在开始,规划你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全文共 19855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县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快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国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正确研判国内外形势环境,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为科学编制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供依据,对未来五年象州县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加快富民强县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三五”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绩显著

“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象州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建塑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旅游旺县”五大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拓奋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我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调结构、强后劲、增活力、惠民生,克难攻坚,奋力拼搏,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十二五”期末,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可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100亿元,年均增长11.65%;财政收入可完成6.58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384.50亿元,年均增长15.48%。“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市各县(市、区)前两名。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以转型促升级,以特色促优化,助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2015年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4:44:22调整为29:46:25。工业的主导支撑作用增强,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98.40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工业主导作用显著。象州县工业园区获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认证,“三大园中园”[1]建设初显成效。志光家具实现“三个广西第一”[2];太粮米业成为“全区三最”[3]的精米加工企业。现代农业亮点频现,2014年粮食总产量为19.56万吨,象州红米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象州华金养殖场被评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农作物和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57.21%和78.22%,居全区前列。“十二五”期间,我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来宾市桑蚕生产突出贡献奖、来宾市桑蚕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2014年接待游客203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古象温泉度假区、象江水利风景区分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利风景区,象州凉泉、石贵生态村分别评为自治区、来宾市农业旅游示范点。商贸物流和金融业发展日趋活跃,形成以家家福超市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企业成效明显,累计为县域企业融资13亿元。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城建塑县”战略,以人为本推进人口聚集,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2014年底城镇化率提高至36.70%。县城全力做好“六篇文章”[4],“五大中心”[5]雏形初显,城镇面貌展现新形象;小城镇建设抓好 “十个一”工程[6],石龙镇重点镇建设已初具成效,中平古镇、运江古镇开发正在加快建设,建设了罗秀菜厂村等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城镇管理能力提升,市容市貌发生较大变化,“十二五”期间连续三届荣获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南珠杯”特等奖。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道路设施方面,完成百丈至寺村、石龙至象州等通乡(镇)水泥公路改造,柳武高速已基本建成,柳梧高速已进入施工阶段,柳肇铁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港口建设方面,成柳江象州段四级航道整治工程,钓鱼公作业区一期工程、猛山作业区一期工程初具规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桂中治旱土地整理项目19处,水库除险加固23座,完成中平镇河村防洪工程和大乐镇防护堤工程,实施了水晶河灌区、罗秀河灌区末级渠系防渗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6处,解决不安全饮水11.1728万人。

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完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完成29000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完成8850元,年均递增11.70%。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得到全面落实,象州县中学通过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复查评估,本科上线率多年位列全市前列。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申报专利65件。文化事业喜结硕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三馆一站”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天候免费开放,“象州壮欢”被列入自治区级名录。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在全区率先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全县医疗机构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有效应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实现灾区群众“五个有”目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xxx万人,并荣获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称号。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加强城乡空气和噪音、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工业污水等防治工作,全区首个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寺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使用。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太阳能环保技术、清洁能源得到大力推广。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实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1.2%,农村沼气入户率68.7%,位列全区前列,饮用水达标率100%。全面完成“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6%,先后获评为广西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县、广西“森林县城”,连续三届荣获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南珠杯”特等奖。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财税、行政审批、国企、农业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十二五”期间,核定全县xx个单位行政审批事项xx项,行政审批同比提速50%;保留重组工作部门24个、挂牌机构12个,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我县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模式在全区推广。抢抓“柳来河一体化”、“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与东盟、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围绕三大产业园区,加强对外合作,开展特色招商,201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8亿元。

社会治理能力增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14年中央巡视组、自治区和来宾市交办的信访积案办结率达100%,全县信访总量下降19.7%。获自治区依法行政示范点等自治区级荣誉。社会安全感有效提升,率先在石龙镇建成全市首个乡镇“天网”工程,连续11年实现“命案”全破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2014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下降100%。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95%,对辖区内餐馆监督覆盖率达90%以上,对县乡两级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经验与问题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十三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总结“十二五”时期发展实践,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是必须结合象州县实际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来宾市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善于在国家和自治区战略实施中抢抓机遇,促进本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必须重视培育特色,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立足港口西江黄金水道重点节点港口优势,重视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经济,立足温泉优势,大力发展象州温泉旅游,提高知名度。三是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做好各项社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虽然“十二五”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和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县域经济总量GDP不足1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三产业所占比例小。二是工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研发、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工作滞后或缺乏,转型升级难度大。三是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特色农业规模优势尚未形成。四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矛盾突出,象州县位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上游,兼顾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建设和企业引进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环境压力。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判断国内外环境形势,我县发展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从国际看,一方面,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极其深刻复杂的变化,后金融危机下,经济复苏还很脆弱,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秩序调整加快,传统西方大国复苏乏力。在经济持续低迷的作用下,各国政治和社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国关系走向出现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合作与稳定仍然是主调,这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经济局势,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国家根据国内外局势,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对内推进“四个全面”,加快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对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中国对外开放升级版,不断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为广西和我县“十三五”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内外部环境。

从区内看,一方面,广西“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战略政策导向,是有效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打造中国对外开放升级版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深入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确保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我县须紧紧把握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战略,发挥我县作为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城市的地理优势,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我区经济增速延续近几年逐年降阶态势,风险因素和面临困难依然存在。但随着国家和我区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自治区政府全力帮助实体经济尽快恢复的决心,这给我县经济实现稳增长带来良好局面。

(二)面临的机遇

——“新常态”下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带来转型发展的机遇。一是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中央简政放权,继续推进财税、价格、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稳定的国内局面。二是高铁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其中农产品的交易额不断增长,有利于我县有机农产品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平台打开海外市场。

——国家及自治区系列战略部署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首先,“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五年,国家将大力推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有利于我县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和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有效推动人口聚集,促进城乡发展,实现全县人民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其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的实施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有利于我县有效参与中国与东盟国际区域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拓宽与国内外及区内合作平台,把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再次,“柳来河一体化”的实施,将通过工业的集聚发展,联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大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后,根据《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我县可以依托“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特殊定位大力发展我县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县特有资源禀赋潜力带来的发展机遇。首先,我县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3亿元,增长11.1%,高于全区水平。高起点将为我县步入“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我县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及矿产资源,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县境地域与南宁毗邻,有利于开拓产品市场。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和工业产品易于集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展开,投资12亿元的“两横两纵”道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工业生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再次,我县是来宾市唯一一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有利我县依据生态发展规划,围绕“生态乡村”的目标,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最后,我县建置历史2100多年,是历史悠久的古州郡,拥有较浓厚的文化底蕴,现留有雷山寺、郑小谷故居、薛仁贵衣冠墓、中平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等人文遗产,有利于我县抓住机遇发展文化旅游。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三)挑战与困难

“十三五”时期,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同时,我县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

——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够强。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象州县经济发展迅速,但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发展趋缓、产业转型压力增大,物价上涨、用工紧张等系列因素影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需要依靠本地财政投入解决的各项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我县作为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城市,处于国家规划的柳州、来宾转型发展区域内,按照要求承担多项工程建设,包括港口、码头、工业园区、高速公路等多个重大项目,任务艰巨。目前个别项目存在融资难,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的状况,要同柳州、来宾一起按照国家要求建设成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存在较大压力。

——征地拆迁难。客观上存在着群众利益诉求平衡难、违规“抢种抢建”处置难、矛盾问题协调难、征地拆迁补偿费分配难等问题。使我县民生服务工作存在较大压力。

——用地指标紧缺问题依然突出。中央紧收土地闸门,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部分项目用地无法保证;土地指标偏少,土地报批所需时间较长,很多项目因用地指标未落实,迟迟未能实质性施工,项目进展缓慢,难以早日达产增效,无法对县域经济形成有效支撑。

三、“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考虑

(一)指导方针

初步考虑,象州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自治区“两个建成”“双核战略”“三区统筹”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机遇,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以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为动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目的,围绕打造广西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温泉特色旅游经济名城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以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城工业综合开发、象州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为重点,全力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然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现实基础,象州县“十三五”新常态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旨,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港口、温泉旅游资源等优势,释放潜能,实施追赶和跨越战略,提升象州县综合实力。

——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赋予的区域政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鼓励社会和企业创新发展,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模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开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谐发展。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使我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坚持开放合作。抓住“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机遇,加快建设与东盟国家、广东等国家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开放开发步伐,拓展开放合作新领域,扩大招商引资,实现对外开放合作新突破。

(二)战略定位

立足象州资源禀赋特色,建设打造中国温(凉)泉健康养生旅游胜地、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温(凉)泉健康养生旅游胜地。以得天独厚的温泉和凉泉资源为基础,以“中国泉都”和“千年古郡”的品牌美誉为依托,以生态泉水养生为主题,充分挖掘“象”文化,完善冷热泉生态旅游路线以及朱氏王府古建筑群、运江古镇等人文景观旅游路线,加快温泉小镇建设,推动生态休闲旅游、小商品贸易、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打响“象州冷热泉养生胜地”的品牌。

——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依托广西第二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和丝绸产业园,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桑蚕产业,加快广西首个、最大的丝绸印染项目建设,引进服装设计企业,构建水、陆路综合交通枢纽,培育茧丝绸服装物流网络,建设茧丝绸服装贸易中心,建立桑蚕茧-丝绸-服装-物流全产业链,实现由单一“桑蚕原料供应”到“丝绸深加工”再到“服装设计”的角色转变,把象州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

——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依托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象州富硒土地资源、有机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无害化之路,打造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

——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充分发挥我县沿江临港的区位优势,以石龙半岛经济区“三港六区”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为方向,加快港区园区工业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临港产业,推动工业产业向临港地区集聚,有序引导人口向“港产区”聚集,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建设象州成为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

(三)发展目标

我县“十三五”规划目标要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国家及自治区应对经济新常态及全球经济放缓趋势重大战略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重点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发展仍然是我县“十三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二是调结构转方式是我县“十三五”发展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县“十三五”时期重要落脚点和出发点,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民共享发展与和谐发展。

“十三五”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十三五”时期,象州县县域发展实现突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构建中国温(凉)泉健康养生旅游胜地、中国西部蚕丝绸轻纺工业城、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西江经济带石龙半岛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县取得明显成效。

(四)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现实基础,提出县“十三五”目标指标体系的初步考虑如下:

——关于“十三五”目标指标体系。体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出台的重大规划、重大战略目标及要求相衔接。因此象州县“十三五”目标指标体系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设置,注重目标指标的指导性、可测性、简约性、约束性。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十三五”时期,象州县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建议按8.5%来把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需实现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二是从象州县“十二五”发展实际出发,预计年均增长8%左右,“十三五”期间“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与保持经济增长矛盾较突出,经济增长保持稳中趋好。三是从与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指标衔接上,国家预期增长6.50%左右,自治区预期增长8%左右,考虑象州县属于限制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有限,比自治区增速略高。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三五”期间建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关于结构调整指标。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时期突出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考虑围绕提升质量效益设置相关指标。

关于科技创新指标。科技创新是工业发展“加速器”,也是河池市长久以来的短板。指标设置主要考虑以改革创新激发投资活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设置相关指标。

关于公共服务指标。按照均等化的原则考虑预期目标,逐渐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主要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等方面指标。

关于资源环境指标。环境资源是承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营造生态宜居环境也是我县发展定位和发展要求。“十三五”时期,主要围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国家、自治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要求来设置资源环境指标。

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实力象州”

我县工业产业链短,转型升级难度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小。“十三五”期间,要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城工业综合开发、象州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着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态农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实力象州”。

——调结构促转型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创新对我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提高投资规模和效率。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农业农村、民生事业、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促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健全保障就业、加快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完善职工工资、最低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的正常增长机制,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体系,构造便捷的电子商务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着力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带动工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争取设立创业基金,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扶持创业创新发展,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在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公共软件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

——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现代工业发展。我县工业生产形势严峻、产品附加值不高,要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区园区工业平台建设。发挥“三港六区”优势,完善石龙半岛经济区港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丝绸产业园、温州工业园、临港工业园,重点引导先进制造业、茧丝绸产业链、港口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集群,构筑承接国家“东绸西移”产业转移战略和柳州汽车产业辐射的重要平台;加快木材工业园、纸品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家具工业园等园中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做好制糖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糖业产品附加值;继续做强重晶石及钡盐化工产业,重点培育联壮化工企业上市工作,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钡盐加工基地;加快茧丝绸加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建设华象丝绸印染项目,加强丝绸、丝织品、服装等下游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形成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加工、服装、副产品综合开发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加快发展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建设加美木业胶合板生产线,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做优粮食加工业,充分利用桂中粮仓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企业,重点开发生态有机米加工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来宾乃至广西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力配件、重型机械制造、装备制造业、养老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挖掘新型产业新增长点。

——加快发展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我县现代服务业起步较落后,发展水平不高。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温泉生态文化旅游。整合温泉、凉泉、古郡等旅游资源,以县城旅游综合服务为中心,重点建设温泉养生区、古镇休闲区,积极培育森林游憩区、田园度假区、产业观光区等一批旅游新增长点,推动旅游产品档次提升,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打响“中国泉都”、“千年古郡”品牌。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依托“三高一铁”和西江黄金水道优势,提升先进物流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构建现代物流网络,打造面向珠江-西江沿岸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商贸业发展。大力发展城区商业中心和农村商业;加快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县乡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速融入“互联网+”时代,支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产业、商务服务等产业发展。统筹发展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房地产、社区、酒店、餐饮等产业,实现服务业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广西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县。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程度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农机化装备水平低。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样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马坪、石龙、运江、水晶等乡镇重点发展糖料蔗、超级稻和桑蚕产业;百丈、中平、大乐等乡镇大力发展优质谷产业;妙皇、象州、寺村、罗秀等乡镇要突出发展特色水果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创建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巩固提升优质谷、甘蔗、桑蚕三大优势农业产业;实施“退桉还果”战略,培育发展蜜柚、砂糖橘、葡萄为主的“三红”种植业;推动新型农业发展,将“生态农业”、“规模经济”和“旅游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村。打造象州富硒和有机农业品牌。依托“中国富硒行业金奖产品”称号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大力发展富硒锶紫红米和有机米,加快开发富硒有机肥、稻米、茶叶、红薯和花生等农产品,推动富硒和有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植发展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农业新型主体,引导新型主体进行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进优质的新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便捷象州”

象州县目前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健全,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港口优势尚未能充分发挥。“十三五”期间,要紧抓统筹推动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象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支撑保障能力。

——构建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要推进现代化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立,加快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路全面协调发展的交通格局,逐步打造成区域水路运输门户和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围绕黄金水道建设和石龙半岛经济区开发建设,加快港口码头和航道建设,发挥水运航运功能,加快把象州打造成区域水路运输门户,促进沿河(江)工业园区和企业联动发展。围绕广西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工程,以高速建设为主骨架,重点推进梧州至柳州(象州段)、钟山至象州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柳州至梧州(象州段)铁路建设,进一步扩大路网容量。围绕努力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力推进国道、省道、县道改造升级,重点建设和完善象州县对外交通体系,加快构建象州作为连接鹿寨、柳江、武宣、金秀等周边县城互联互通中心枢纽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围绕象州温泉景区、凉泉景区、寺村镇交址村革命教育基地等重要旅游景点,加快主干道延伸到景区(点)公路连接线建设,全面改善旅游交通可进入条件。围绕畅通城乡交通路网建设,打通乡村交通“毛细血管”,实施县乡道提等改造项目,以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突破点,重点推进公路桥梁新建改建、村道扩宽、“断头路”联通等项目,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设。

——提高水利设施保障水平。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以防洪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为核心的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加快城乡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大力推进中小河流与易发山洪灾害的河沟治理,积极推进桂中治旱工程下六甲灌区节水等重点工程。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构建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加快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构建稳定健康的农村水利发展体系。

——增强能源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加强能源建设和电(气)管线规划,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电网和天然气管线设施的输配能力和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统筹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围绕满足工业与生活用电需求,重点推进输变电工程、电网改造工程等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电网体系。围绕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加快建设全县天然气储配站及输气管网,提高区域气化率。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沼气为主的新能源,改善农村环境,造福农民群众,有序开发风电、太阳能光伏、天然气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完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县、乡、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2G和3G网络,积极建设4G基站,提高4G无线网络覆盖率,实现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有线数字电视全覆盖。依托“互联网+”,为象州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做好优质服务。加快“数字象州”建设,推进全县信息化服务云计算平台建设,实现交通、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卫生、水利、气象、环保、应急等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的物联网应用。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基本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网上办公,提升政务应用水平。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打造“魅力象州”

全县城镇化水平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格局,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现代新型城镇及特色化小城镇建设,打造“魅力象州”,有序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格局。围绕象州县构建现代城镇化发展体系战略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优化空间形态,形成“一核一轴三区”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以县城区为核心,以沿来宾—金秀一级公路的石龙—马坪—象州—寺村—罗秀—大乐为主要城镇发展轴,全面统筹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三区”协作发展。县城以城东新区和江滨园新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构建功能完备的县城综合经济区。“一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构建百里绿色长廊生态经济带和美丽乡村示范带。强化“三区”统筹发展,尤其要加强西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协作互动,进一步辐射和带动东部经济区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合理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加强交通枢纽和区域路网建设,提高区域内城镇间通达效率。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布局。

——实施大县城战略扩大城区规模。抓住自治区实施大县城战略契机,坚持提质扩容与凸显特色并重的要求,推进“四化”同步,积极打造经济强县。以扶贫生态移民和“综合转制”为手段,增加城镇人口。拉大县城框架,向西拓展至河西沿岸,向东扩展至花山村,向北扩展至柳武高速延长线,重点建设城东新区和江滨园新区。加快旧城改造,以县城高坡街、南街、北街等老城区改造为重点,加强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品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结合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契机,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及区域路网结构。提高城镇产业支撑功能,大力发展石龙半岛经济区(象州镇片区),提升港城融合力度,全面提升县城的要素吸附力、资源转化力和内生动力。

——统筹推动重点特色城镇建设。以“象”文化着力点,积极推进城镇建设由量向质、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特色城镇。按照“区域协调、持续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多层次、多元化推动城镇建设。加强规划引领,以总体规划、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为指导,合理定位城镇,梯次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鼓励探索创新,示范带动,把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的小城镇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中平镇依托三逍岭古墓群、桂林郡城遗址、太平军指挥部等文物遗址优势,打造旅游型特色城镇。加强特色城镇产业支撑,引导乡镇企业集聚、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繁荣经济,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妙皇镇依托县城区建设,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重点打造综合型城镇;马坪、石龙等乡镇以石龙半岛经济区建设为重点,优化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贸交通型城镇。加强特色城镇政策扶持力度,在改革用地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强化社会保障、管理效能等方面给予可操作性指导意见,为特色城镇发展注入动力。

——鼓励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围绕“进得了城、留得住人”的目标,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增强小城镇集聚能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扩大就业机会,增强产业支撑和人口吸纳能力。着力建设县城、中心镇和特色专业镇,通过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逐步培育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城镇。依托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人、城镇留人的发展格局,实现人、产、城互动融合。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合理有序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尽量把安置点设置在城镇、工业园区周边,解决生态移民群众就业和再生产问题;结合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等相关工作,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政策上、措施上帮助解决生态移民户口、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贴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社区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社区集聚发展能力,促进农村居住向社区集中,加快形成新型农村宜居兴业共同体,全面提升和谐发展水平。

——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深化户籍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逐步打破居住证与城镇户口间的差别,实现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大力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等,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安居,鼓励和扶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教育均等化步伐,有序推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利;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采取廉租房、限价房等多种形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

(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幸福象州”

“十三五”时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原则,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造“幸福象州”,不断增进象州人民福祉。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均等化发展的原则,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建立教师均衡配置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特别注重农村教师队伍和教学水平的建设与提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统筹发展民办教育,努力构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水平。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和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三合一”体制机制,严格抓好控费改革,构建现代管理制度,实现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完善药品采购制度,改革药品配送模式,切实减少医保和患者的不合理支出;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大力推进分级诊疗试点,积极组建医疗联合体,切实转变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孕产妇健康、老年人健康等类别管理,做好中央和自治区共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县工作;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责权对应的管理新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更加牢固。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积极扶持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民间文艺表演、体育运动、民俗节庆等群众性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县群众艺术馆项目建设,重点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继续推进以“象文化”为主题的万象公园建设。深入挖掘古郡文化,推进文化博物馆建设,引进文化旅游项目,依托旅游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和精品战略,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充分整合全县“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村村通”广播信息及数字电视等现有网络设施,初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构建覆盖县、乡、村(社区)的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增强均等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促就业,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强社会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乡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建立符合全县实际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多层次的政策性住房体系。

——统筹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合理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电视通讯、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管理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城镇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轨。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解决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等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让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高度关注土地已经流转的农村家庭长远生计问题,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五)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打造“生态象州”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加大县域生态功能区建设保护和城乡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镇,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象州”。

——落实主体功能区划严守生态红线。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科学划分生态空间,明确各区域范围、主体功能和开发方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据全国、自治区、来宾市主体功能区划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划,结合象州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生态服务保障红线、生态脆弱区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和重金属防控区域边界红线,制定生态红线保护对策,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加大触动红线行为惩处力度,确保各类生态红线区域得到有效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科学划分城镇发展区、协调发展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明确各区域范围、主体功能和开发方向。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评估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等建设与完善。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保护河流沿岸线等重要生态地区的空间管制,加大恢复、治理、保护和建设力度。继续开展“绿满象州”行动,进一步优化林种结构,严格控制林地占用征收。保护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切实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保护野生物活动区域通道及关键水域,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和预警制度,维护森林生态平衡。推进植被恢复工程,加快坡耕地治理、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力度。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建设。全县面临着城乡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治理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围绕全面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狠抓节能减排,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工业能效提升。全面提高城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率和处理水平,加强城乡“三废”排放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控制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突出抓好工业废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筑废弃物及道路扬尘等。全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为重点的生态乡村建设示范活动。抓好清洁乡村示范村建设升级,着力构建乡村绿网系统,全力推进“生态乡村”工作取得实效。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师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立试点试验区,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石龙半岛经济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食品加工、淀粉加工、缫丝、造纸、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项目,建设生态工业循环经济链,推动经济区实现绿色发展,争取将其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甘蔗、桑蚕等优势资源为基础,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挖掘甘蔗循环经济产业链,创建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活力象州”

“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战略部署,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抢抓重点区域合作开放机遇,加快融入国家、自治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深化与东盟地区的开放合作,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打造“活力象州”。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多规合一”改革创新,构建起“一张蓝图”的规划平台,促进规划管理效率提升。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专项资金整合及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广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PPP模式,重点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城镇综合开发、提供城市公共产品的模式,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加快金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组建象州县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积极培育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关爱帮扶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基层医疗卫生县乡联动和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改革投资核准制度,减少、简化、整合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提高投资审批效率。

——促进开放与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抢抓“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柳来河一体化”等战略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开放合作创新区。依托“三港六区”,加强西江沿线尤其是南宁-柳州经济走廊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吸引客商建设港口物流集散中心,探索政商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强化沿线地区经贸合作。深化与柳州、河池、贵港地区的合作,推进合作共建产业园;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积极融入桂西北旅游圈,共同开发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深化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推进与东盟投资贸易、工程承包、资源开发、金融、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深度合作,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七)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打造“法治象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我县依法治县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用权、公证司法、强化监督,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稳定,打造“法治象州”。

——深入推进依法治县。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服务效率;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执行效果评估,确保政府决策合法合规。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推行政府班子成员履职承诺公示制、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公示制,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着力推进财政、征地拆迁、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推行政府问责制,完善行政赔偿制度;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牢固树立务实、清廉、亲民政府形象。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以解决影响象州县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依法治理,要加强法治保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养社会治理主体与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与习惯,强化社会治理活动与治理行为的合法性。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重视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要通过各种形式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要努力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要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实现道德规范对社会治理主体、群众行为的软约束。构建基层网格化社会管理,建立协商对话机制。注重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通过协商对话机制有效协调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利益冲突,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文未来规划高一大全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中国的科技发展逐步发达,很多新型的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人们眼前。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转眼间就来到了2040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040年我已从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白领。清晨我睡得正香,耳边便传来了“起床了,起床了”的声音,这是谁呢?原来是我的私人管家‘阿乐’。你肯定很好奇,一个普通的白领还能请得起私人管家吗?没错,不过和很多年前的私人管家不一样了,他是一名机器人管家。他已经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小管家了。刚起床,来到洗漱室。一看,牙刷、牙膏还有今天出门准备穿的衣服都已经准备好了。原来,阿乐,会根据天气的情况为你自动准备衣服,你只要提前设定上明天去的场合就可以,那挤好牙膏牙刷对阿乐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了。在来到厨房,只见餐桌上一桌子的营养套餐,你肯定又有疑惑了,谁做的?告诉你吧,现在是智能厨房,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设置三餐的吃饭时间,智能厨房都会为你准备好,洗碗等一系列的杂活,也不用担心,智能厨房全部包办。

该准备出发去公司了,只见从门的右侧自动出来一个比自行车大比汽车小的交通工具。你只需要设定上要去的地点还有预计想要花费的时间,它会自动匹配出一条适合你的路线,还有适合你的出行方式,遇到堵车它可以变换好几种模式,如自行车、小型飞机,前些年的堵车再也不用担心了。这么先进的交通工具你一定又会担心它的环保问题了吧,放心吧,它现在应用的全是新型能源,电能与太阳能兼备。

不到五分钟,我就来到了我的公司。只见眼前的摩天大楼有四十层这么高,没有电梯,可怎么上去呢?哈哈,我来告诉你吧现在的这种大楼的电梯都是隐形的,每个楼层的办公人员都配有一把电动钥匙,只要一摁,电梯会自动展现,这样既节省空间,也有一定的安全性。

这就是未来的科技生活,未来的科技都为人类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但需要智慧和知识才能创造。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将幻想变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科技都能实现,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职业生涯规划书1000字论文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知道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好。生活和工作就会没有了方向,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迷失方向,不知所归,为了高效的利用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作以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一)、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以后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学习专业课,每门专业课都要争取考高分,力争努力在学习的机会。

二是积极和老师探讨一些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三是积极撰写专业论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并在一些竞赛中获奖。

(二)、如果自己创业那就要做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做兼职,或者去打工,熟悉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增加感性认识。

二是尝试创业实践,在校期间可以尝试摆地摊、推销产品,或者开一家小店,自己创业,及早体验创业的酸甜苦辣,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宏观上、理论上为运作大企业搭建知识框架。

三是广泛积累人脉,与学校老师、企业老总、同学好友保持良好关系。学校老师特别是有较多科研项目的老师,其科研成果可以经自己包装上市;学校一般都会聘请一些著名企业的老总到学校做兼职教授或者做演讲,要努力抓住机会,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最好能与之建立起较好的友情;此外,还可以是自己以后创业的伙伴和经营的战友。

(三)、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四)、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我作为一个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学期新规划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多月的寒假生活马上就要过去,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我马上就要见到我最敬爱的老师和分别一个月的同学们了,我心里无比的兴奋。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寒假生活,并且对寒假生活有着不同的感受。快乐、难过、有趣……它们都已成为了过去,我们现在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学期。在新学期,我们都要做一个全新的自我。

新学期,新目标,新计划,为了能在这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特地为新的一学期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和新的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在上一学期,我的数学成绩是97,英语94,语文100。在新的学期里,我的学习成绩的目标是:数学98分以上,英语98分以上,语文100。

学习计划:总的来说,我这学期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改掉自己马虎懒惰的坏习惯。以前我无论做什么事都想着投机取巧,任何事能做一遍绝不做两遍,就连做题时也要想着怎么做最简单、最方便,如果是简单的题往往会题还未读完,不经思考,便挥笔往卷上写。导致我考试时,常常特别难的大题全答对了,可简单的小题却错得稀里糊涂,为此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总之新的学期,在学习上我要再接再厉,勇攀新高。在生活上,我要自立自强,勇于磨练。我要认真遵守学校纪律,团结同学,更要做老师的好帮手。

这便是我在新学期中的目标和计划了,愿我的新目标和新计划圆满完成,愿我的一切更上一层楼!

[新学期新规划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十三五规划建议图解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3日向社会公布。这份引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里,对延迟退休、户籍改革、就业收入、养老、医疗保障等老百姓关切的问题提出建议。同日还发布了习近平关于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就经济增速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小编特意将其中的13条经济民生领域干货摘录出来,并进行点评。一起来看看,十三五规划讲了啥!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召开:十三五规划看点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这份万众瞩目的规划,将如何布局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一起来了解。

相比以往,这次要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有如下看点:

1.目标已经明确

按照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也将围绕这个目标来布局。

2.时间节点关键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最后冲刺在这五年,决胜也在这五年。

3.十个方面将成规划的重中之重

如此关键的五年,中央会做出怎样的安排?习近平在多次调研讲话中已为“十三五”定调。

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就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这10个方面,无疑会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4.改革在规划中将占有重要分量

推进改革也被普遍认为将在规划中占有重要分量。李克强近期频频强调依靠深化改革开放破解难题,仅在10月19日至23日的5天内就4谈改革,因此,在“十三五”蓝图中,改革料将会重点着墨。投资消费、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能否有更大突破,值得期待。

5.民生改善有大动作

民生如何改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最高领导层在各种场合曾多次表示,GDP增速高一点、低一点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同时民众收入要实现稳步增长。有专家分析指出,从高层最近透露出的诸多信息来看,“十三五”规划或将在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上有进一步的大动作。

人事并非五中全会重点,这次也不例外。不过,由于多名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落马,这次五中全会的人事变化也备受各界关注。一是按照党章,一些落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被开除党籍的处分,要经党的全会追认;二是从以往经验看,空缺的中央委员位置也可能被递补。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解读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全文昨日发布,这是一张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蓝图。

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化国企改革、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能源革命、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等等,将改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和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明确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6.5%!这是中央划定的“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底线。

6.5%意味着什么?

关于“6.5%是经济增长底线”早有“预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末在韩国首尔首尔出席韩国经济界欢迎午餐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需要今后五年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保持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解读:如果今年经济增速按7%测算,那么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年均增速必须达到6.56%,即6.5%左右是底线。

对于未来五年经济增长,中央的定位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而这个增长的底线是6.5%。这意味着什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目标包含了一个区间运行的概念,即给定了增长的底线,也给出了适度增长的区间。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的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区间调控。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对经济运行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与“十二五”期间接近8%的年均增速相比,“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会明显放缓。但在习近平看来,“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与经济增速相比,中央更注重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

正如李克强多次强调的“只要就业平稳,GDP增速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习近平在五中全会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6.5%是底线,但不一定是目标

6.5%是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底线,但这不一定就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速要维持中高速增长以实现到2020翻一番的目标,以及确保过剩和落后产能出清、就业不出大的问题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话,经济增速可能要介于6.5%和7%之间。“因此,我理解6.5%是底线,而同时隐含7%的目标。目标不一定要完全达到,但底线是不能突破的。”

“既然中国有能力保持更高的速度,为什么要向下引导预期呢?”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上证报记者说。他认为,“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比较合适,“因为中国潜在增长率没有问题,城镇化、改革等创造的空间还很大。而结构调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但中央高层对于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可能更为乐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明确表态,“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为何中央对经济增长潜力如此有底气?潜力来自何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给出了答案: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从内部来看,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都是推动力。

此外,徐绍史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市场主体”。这句话也经常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翻译过来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是大家一直指称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十三五规划十大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职业生涯规划书1000字左右

全文共 1765 字

+ 加入清单

一、自我认识

1、兴趣爱好:喜欢运动、音乐、看一些励志书籍、交友、逛街等。

2、优点:学习和适应能力强,勤于思考,做事仔细、认真、塌实和负责,积极主动性强,时间观念强,自信心强,考虑问题深入而全面,待人友善。

3、缺点:性格偏内向,交际能力一般,做事过于执着顽固,有点保守缺乏足够的冒险精神,办事略显急噪,有点惰性。

4、生活教训:少一点抱怨,多做点实事。

二、社会环境和职业分析

1、社会总体环境

在科技发展迅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跨国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促使我国企业不段提高自身竞争力,力争走出国门

“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然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促使了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化,于是怎样在社会竞争中处与不败之地,成了当今求职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管理职业分析

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且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同时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三、行业分析

21世纪,全球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市场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而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一环,必须与上游、下游的其他企业共同合作,形成有力、有效的供应链,以此与对手企业所组成的供应链进行市场竞争。对物流与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是企业实施降低成本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这就促使整个社会尤其是企业需要一大批一流的具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知识的人才。

1、短期规划(大学本科阶段:20__年——20__年)

目标:继续发挥自己优点,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通过争取社会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完成学士学业,最终考上研究生以获得更好的深造条件。

本科方向: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产业

2、中期规划(研究生阶段:20__年——20__年)

目标: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获得研究生奖助金,考到物流工程师证,主动利用各种实践机会来增加自身含金量,完成硕士学业,最终在东南沿海进入著名企业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长期规划(工作5——10年:20__年——20__年)

学历目标:至少硕士学历或硕士以上学历

职务目标:世界500强高级管理人才

能力目标:在不断克服自身缺点的基础上,学好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并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善于沟通尤其是与公司决策层;能从容应付各种突发事件,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交际能力,形成广泛的社交范围。

经济目标:年薪50万。

4、晚期规划(35岁到55岁)

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持之以恒地学习,且学习的内容必须聚焦,力争在管理的某个方面成为专家,塑造个人竞争力最终形成知识创新。使自己的职业转型,如担任培训师、管理咨询师、学术专家等职业。

四、改进自身的举措

1、教育培训

在校学习期间,不断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期间充分利用学习培训机会并争取更多,不断给自己充电去适应新事物。

2、实践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饮食习惯;锻炼自身的注意力以及做事情时的关注度;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3、讨论交流

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朋友交流讨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话题,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工作后,多和同事和上司交流,获得同事支持和上司的肯定。

五、成功标准

个人事业和家庭生活协调发展,先立业再成家,28岁左右拥有幸福的家庭,有房有车,每年拥有足够的基金和节假日用于陪伴家人,比如旅游等。

六、对此职业生涯的说明

总体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时事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灵活多变,富有弹性,不会因为压力太大导致遭遇过大的挫折。不时得拿出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书看看来激励下自己,力争各个击破,最终实现人生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十三五”计生规划出炉:2024年总人口将在14.2亿左右

全文共 1616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外公布《“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针对2020年前中国的计生事业发展制定出明确路线图,其中包括,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在14.2亿人左右,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 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2以下,等等。

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多少?

——预期性目标14.2亿左右

对于未来的总人口数量,此次出台的《规划》提出了预期目标,即到2020 年,全国总人口在14.2亿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在6‰左右。另外,到202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预期将从2015年的1.6左右提高到1.8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约为13.75亿,这也就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总人口数量预期增长空间在4500万左右。

出生人口性别比将有什么变化?

——到2020年降至112以下

“十二五”时期,中国计划生育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17.94下降到113.51。依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一步下降到112以下。

据了解,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107之间。

《规划》提出,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全国集中整治“两非”( 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流产)专项行动、部门配合、区域协作长效机制,依法打击“两非”行为。

另外,还要加强执法监督,健全监管制度,建立“两非”违法机构和人员信息库,研究建立联合惩戒制度。健全考核评估办法,加大对重点省份的督查指导力度。继续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两孩政策实施如何保障?

——合理配置妇幼保健等资源 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待遇保障

《规划》将“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列入了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要加强部门协同,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 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增强社区幼儿照料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服务设施建设。

在休假制度方面,《规划》也提出,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配偶陪产假等奖励假的待遇保障。

生育服务水平有何改善?

——将加强再生育技术服务保障

在提升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方面,《规划》提出,将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

《规划》还强调,要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此外,《规划》中还特别提出,将加强再生育技术服务保障,鼓励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置再生育或高危孕产妇门诊。

计划生育家庭能享受啥政策?

——在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予以倾斜

《规划》提出,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在社会保障、集体收益分配、就业创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

另外,《规划》还强调,要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息档案,全面落实联系人制度,协调完善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扶助关怀政策,不断提高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

未来计生工作怎么干?

——加强村级专干队伍建设 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对于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规划》也制定出了详细的路线图。

《规划》提出要健全乡级计生办或设立卫生计生办,按照常住人口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强化计划生育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体系。

另外,要加强村级专干队伍建设,协助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做好人口信息统计以及承担健康教育等相关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工作。妥善解决好村级专干报酬待遇、养老保障等问题。

《规划》明确,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次五中全会上,五年规划是主要议题之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不过也有例外,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而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会议由华国锋主持,全会通过的决定比较多。(1)决定提前召开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3)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共12条,总结了党几十年来处理党内关系的经验教训。(4)建议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取消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5)决定彻底为刘少奇平反,恢复名誉。

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完成12个五年规划(前10个为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政策

全文共 173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利工作,把“水利”列入基础设施网络之首,把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合理制定水价、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更加凸显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利工作,把“水利”列入基础设施网络之首,把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合理制定水价、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更加凸显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从户籍制度向居住证制度的转变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我们国家有2.7亿人在外打工,可能有一亿多人不愿意回到农村去,他们在城市有很好的工作,但在城市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相对较弱。

未来,我国希望实行城市居住证制度,在这里居住,就应该享受到本地居民一切的服务。居住证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落户。对于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的人,可以选择慢慢在城市居住下来,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买房等),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比率按照户籍制度才30%左右,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们有一半的人在城市居住了,这10%左右的缺口可以通过居住证制度改革,让这些人待下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服务。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也可以退出,使得农村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好处。

关键词

《建议》里说的“就业”主要是指年轻劳动力,而“生活”则包括他的家人。“举家进城落户”从客观上讲,对于解决农村留守的老年、儿童、女性等问题,是一种利好的信号。过去的年轻人单独出来打工,容易造成对家庭的断裂,形成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而“举家进城”概念的提出,也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际上是为此前提出的“城乡户籍统一”提供了路线图。

在谈到“居住证”制度时,陆杰华认为,建议提得很精炼,内涵还需要再丰富。由于特大城市普遍面临人口调控、公共财政的问题,包括如何与此前提出的“积分落户”形成统一的制度,这些都需要细则进行完善,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就很难做到让这些“漂”在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真正受益,真正享受到和户籍人口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没有“可预见的前途”,就会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让进城和留守在农村的人都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是城镇化过程的应有之意

《建议》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现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依然很大。我们要做到,不仅仅让人进城,还要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减小城乡差距。

以金融服务为例,在城市银行网点很多,在农村就很少,存个钱不方便。怎么能通过互联网金融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服务,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是让已经到城市的人享受到一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让留在农村的人通过一体化的服务也享受到同样的服务,这也是城乡一体化一直以来强调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元旦晚会邀请函文本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元复始,万象更新。

我们即将告别20**年,

迎来充满希望的20**年。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向所有佛教同修和各界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新年伊始,佛陀教育音乐网在此瑞祥之际,特举办新春新气象贺岁晚会,倾力打造新年首贺节目,回馈朋友们一年来的支持,为诸佛菩萨和一切众生献上我们真诚的问候和祝福2016元旦联欢晚会邀请函范文2016元旦联欢晚会邀请函范文。

晚会时间:XX年X月X日晚8:00

晚会地点:

晚会内容: 新年贺岁及节目表演

真诚欢迎您的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年新规划作文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经历了蝶飞燕舞凭香处,雾里桃花迎客开的春天,经历了清风醉月短松冈,欲使银霜伴我狂的夏天。走过了秋寒露冻草逢霜,半掩藤门晚日黄的秋天,连那无风怎去浮身土,裕雪方知俗世凉的浪漫而又凄美的冬天都要过去,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新的一年,20xx,美好的一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20xx已经要离我们而去了,在20xx这个平凡的一年,但对自己有了不平凡的认识,有很多的波折,但也充满了希望,在2014,对自己有了新的展望。

人都说做什么事都要制定计划,可见,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戴尔。麦康基说过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重要,就好像我们国家为现代化主义建设制定了经济计划,空间站计划,航天站计划等等,做为青少年,我觉得应当在新的一年里把自己的计划制定好。使自己更加接近于成功,与中国梦接壤。

夫特赖特说过计划往往夭折于实施之前,这或者是由于期望太高,或者是由于投入太少。可见,有了计划以后,我们往往缺少的是行动。中国计划的成功都在于行动。对于自己,我的期望是为了理想而奋斗,付出行动。虽然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但我相信,理想只要奋斗,就可以开花结果变成现实,行动是成功的源头,青少年的行动将是国家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与祖国息息相关,两者少了谁都不行。当我自己有了计划与行动以后,那么在新的一年里便有了一个期望。那就是对梦想的期望,自己那小小的梦与千千万万的人的梦聚集在了一起,便成了一个伟大的梦——中国梦。

每个中国人虽然都有不同的梦想,但那个希望祖国繁荣的的梦是中华子女的共同的梦,自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流过每个人的内心,当自己和每个中国人离自己的期望不不远的时候,那么中国梦的实现也不远了。

在新的一年,让自己回首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展望自己的梦,展望中国梦,用计划,行动等实际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展望梦想成真。让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实中国梦成真,我期待这这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