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浓的年味儿(合集20篇)

导语: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舌尖上的年味儿作文,希望的大家认真阅读!

浏览

2111

作文

181

年味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擦擦擦……”我与母亲齐心协力地工作着,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尘。妈妈认真地擦洗着玻璃窗,我卖力地拖地,直到没有一丝灰尘,直到没有一点污垢……

我看着窗明几净的家,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我望了望楼下,见一对夫妻正拿着红灯笼向楼道大门走来,我一拍脑门,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也去采购些新年装饰物吧,顺便连年货也买了!”妈妈二话不说,我们就出门了。走到三楼,便看见楼道保洁阿姨在卖力地擦玻璃窗,我关照地说了一句:“阿姨,小心地滑哦!”保洁阿姨回过头来对我笑着说:“过年喽,新年快乐哦!”然后继续埋头干活。走到二楼,我便闻到了鱼干腊肉的味道,抬头看,“哇!”一串串的鱼干腊肉挂满了满满一阳台,原来是二楼的一对老夫妻在晒“年货”呢!为了迎接新年,小区里的变化可大了:到处挂着红灯笼,红红火火的,每幢楼道门口都贴着对联,大门前的树上还挂着彩灯哩。走出小区,门口的保安一边敬礼一边向我们祝福:“新年快乐!”我也彬彬有礼地回礼:“新年快乐!”走在大街上,许多店都关门歇业,店主回老家了,但本地人开的店仍然“顾客爆满”,店主们把门面装饰得喜气洋洋的,这让大街不再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了。来到超市,门口大大的红红绿绿的四个大字“新年快乐”十分醒目,超市里满是迎接新年的物品:到处是新年装饰品,到处是商家特别改装的年货,到处是年味儿……我的眼睛目不暇接,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我深深地感受着新年的气息,深深地感受着过年的喜悦……最后,我向大家道一声:“新年快乐,阖家团圆!”2015,我们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受年味儿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铛铛铛……”随着时钟滴滴答答的“徒步”声,年已经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大街小巷洋溢着欢乐的氛围,奔跑着的儿童、温柔的阳光……这一幕幕构成了一个精彩的画面。

那年味又是什么呢?她的味道又如何呢?有人说,年味就是回家看父母;也有人说,年味就是洋溢在餐桌上的欢笑声、是春节晚会开始一家人其乐融融守在电视面前的评头论足声……众说纷纭。我细细地去品味着,感受并品尝着她那浓厚的气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年的开端,人们总会在幸福中开心的忙碌着,包饺子、办年货……为给自己生命的崭新日子一份心灵的承诺而快乐地准备着。到了三十晚上,一家人都团聚在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大家边品尝着旧年里靠自己的双手取得的果实,边辞旧迎新,那感觉,“真是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有道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踏着这欢乐的气息,走在闹哄哄的街道上,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我略有所思。走进一家别具一格且富有中国味道的饺子馆,一股股浓厚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我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不一会儿,热情的店员就端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饺子旁边有些汤圆等美味的佐料。店员还精心介绍道“饺子象征招财进宝,汤圆象征着合家欢聚……”。邻桌的吃客也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似乎饺子或汤圆里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老人小孩脸上笑意盎然,店家酒保也充满着热情与欢乐。

走出饺子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的热闹店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贴着洋气的年画海报。广场上,正在播放着凤凰传奇的《拜新年》,那歌声是那么的优雅且动听。

“乖乖!今天的人可真多呀!”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有拎着“年货”匆匆赶路的、有带着孩子嬉笑打闹的……而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脸上都充满了喜气。

无意间听到在广场某个角落有孩子嬉戏放的鞭炮声,“年味”已然越来越浓,抬手看看手机,时候也不早了,穿上已脱下的外套,向着原路返回。

告别过去,迎接未来,感受年味儿!品尝那浓浓的年味,你准备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浓浓的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虽然时间是一年一年的流逝,但年味儿却不曾衰减……

备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晚是每年过年都必不可少的流程。

过年最热闹的,当属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了。夜色还未降临,爸爸和妈妈就早早地忙碌在厨房中,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随着饭菜逐渐备齐,兄弟姐妹们也陆续赶到。热气腾腾的饺子,新鲜多汁的鱼,肥瘦相间、令人垂涎三尺的灌肠,让人欲罢不能。吃年夜饭,看春晚。

我们家的团圆饭分为两桌:一桌是大人们的,另一桌是小孩子的。大人们边聊边吃,可小孩子哪有这么多话说,早就争先恐后的吃完饭,跑出去放鞭炮了。小孩子放鞭炮自然是不放心,还得由爸爸领着。这时,爸爸将早已准备好的各种鞭炮搬到了楼底下,仔细的拆开包装,摆到地上,再找出导火线,拿出打火机,点着之后迅速地跑向一边,而这时孩子们早已捂好了耳朵,只待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之后再是烟花,爸爸还是同样的操作,导火线点燃了,火花一点一点的蔓延到中心,只听“咻——砰!”的一声,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绽放出巨大的令人炫目的光彩,剩下的烟花也逐次的发射到了空中,只留孩子们在地面上发出惊叹的声音。

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早晨,我们一家早早地来到爷爷家,给爷爷奶奶拜年,我也如愿收到压岁钱。爷爷会拿出崭新的春联,让我帮忙贴到了大门上,然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贴春联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过年习俗,应当传承下去。尤其是你们这一辈的人,太看重时尚,而忽略了传统文化。”我看着门上的这幅对联,陷入沉思。

是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许许多多的老一辈留下的习俗逐渐走向落寞。作为新一辈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尽力维护、传承、发扬,让年味儿更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不一样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庆的。家家户户做好年糕、晒好腊肉,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农历二十七开始,鞭炮声从零星的一声声到密集的一阵阵,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眼已是除夕,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

还是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望着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气息。

天空刚露出鱼肚白,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窗花,挂春联,爸爸踩着凳子,手里拿着刷了糨糊的春联小心翼翼地对着墙壁比划,下面的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喊着“歪了歪了”“往左些”“再过去点”“对!就是这儿!”边上早有妈妈将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还挂上了灯笼,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商人小贩们早早地摆出了摊子,贩卖各种年货,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人们踩着一地的鞭炮屑,来赶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早有贪吃贪玩的孩子来到琳琅满目的摊前,央求着要买。这天早上,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队也会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家店门口,说一些吉祥话,讨个好彩头。真是热闹极了。

家里,爷爷领着儿孙在祭祖,希望能够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厨房里,能干的妇女们各显神通,要将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顽皮的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乐不可支,那清脆的笑声荡漾在空中,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浓浓的、甜蜜的年味。

这忙碌的一天,这忙碌的一年都即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等待我们的将是崭新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味儿作文800字初一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空气中慢慢地有一种东西在流淌,且越来越浓,越来越浓,最终凝结成一股醇厚的气息——年味儿

打开门,走出去,最先感到凉意的是皮肤,那是寒冬的精灵朝你簇拥而来,在你身上覆了一层凉凉的膜。深呼吸,鼻腔里充斥着寒冷的空气,别急,你细品,会发现里面有的是活力,有的是一年刚起头儿的“新”的味道。在北方,空气中若是没有这种“冷”,是没有年的味道的,而这专属于过年的“冷”,也恰到好处地向人们传递了年味儿。

循着这味儿,走到了大街上。笔直的道两旁,一家摊儿紧紧挨着另一家摊儿,分不清面前摆的是这家的还是那家的,就这样绵延着,望不到头,连中间走人的过路上也摆上了摊,显得愈发拥挤。这是年前的最后一次大集,是最热闹的一次大集。我拽着老爸的胳膊,免得走散。我们是来进行每年一次的春节大采购的,老爸负责买招待客人的水果、蔬菜等,我则负责买充满年味儿的装饰品。摊前,除了红就是红,处处遍染。

“老板,来两个大红灯笼,一定要特别亮的那种啊!”

“好嘞!两个特别亮的大红灯笼,一定亮的能够驱散一年的黑暗,带来一年的光明。小姑娘,拿好喽!“摊主黑红的脸上是大大的笑,白气从他的齿缝间钻出来,飘散到空中去了。

又买了几串小灯笼,一截红纸,再抱着两个大灯笼就回家了。灯笼被寒气冻得发凉,我的心却热乎乎的。

“怎么才回来,我等得墨水都快干了!”刚进门,爷爷的大嗓门立马迎了上来。每年家门上贴的春联,全是爷爷亲手写的。我赶忙将还没热乎的红纸裁开,给爷爷送了过去,谁知他还当头敲了我一下,说到:“才回来,又拖拉了!”我也不示弱,朝他做了个大鬼脸,立马跑开了。跑到正在擀面皮的奶奶旁边,“怎么,你爷爷又欺负你了,等我帮你还过来,叫他再欺负你……”然后是奶奶爽朗的几声笑。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奶奶手里的小面团已经成了一张半人高的直径的大面皮,长长的擀面杖在她满是白面粉的手底下飞速转动,在我看来是变魔术。天快黑了,爷爷的对联也写好了,我去贴,苍劲有力的笔画中还带着墨香,红红的灯笼映着红红的纸,共同烘托出了这浓郁的年味儿。

“饺子味儿……饺子味儿!还是藕馅的!真香。”我们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夹着一个一个的水饺,香味在每个人的嘴里爆开,喜悦在每个人的心里爆开。年味儿就混在这水饺里,这氤氲的热气里,混在我们脸上的笑容里。

外面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年味儿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儿时还是现在,多愁善感的我总是既盼望着过年,又不想过年。过年时总觉得时间好快呀,我还没有玩够呢,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也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又老了一岁,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保护他们了。如今,年越来越近了,我不由得又开始感慨万千了:“时光时光慢些走吧,不要让父母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母所牵挂的孩子长大了……”

不知不觉,我又迎来了2018。从小到大,第一次亲眼见到,苞米花是怎么炸出来的?过去只知道《熊出没》里边的光头强,炸爆米花时可爱的熊大熊二,却把炸爆米花机当成了一个破坏森林的新武器。眼前,一个黑黑的炉子,真的有些像大炮哎,把糖和米装进去,加热到恰到好处,接着那个一直沉默着摇着“大炮”的爆米花老人,站起身,把大炮的一头链接到事先准备好的长袋子里,他的脚一踩,“砰”的一声,一大堆白花花的爆米花便风姿绰约地展现在眼前了。小孩子早捂上耳朵跑得远远的,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连忙捂上怀抱中孩子的耳朵,而那些小孩子呢,却兴奋得摇头晃脑。我们家的大黄狗也吓得夹着尾巴朝家的方向跑去。我端着饺子看着眼前这幸福的一切,几个小孩子站在我身旁,张大了嘴巴,我很配合的把饺子送进他们的口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不觉,2017年就要画上句号了。面对围在爆米花老人身旁的这一群朴实的村民,我又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这里的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却很朴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家人健健康康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在这片故土上,每天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满足。

已经进入腊月,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味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空气中荡漾着浓浓的年味儿,烟花,是我的最爱,夜幕降临,喧闹的大街小巷安静下来,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我知道花之雨即将到来了——

“哧”随着这一声巨响,一条红色的火蛇冲上云霄,我的心跟着往上走,“啪”火花一下子迸射而出,放射出第一朵红色的绣球花,它像一枚信号弹,远处近处都开始放烟花了,我非常兴奋,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喊,让花之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烟花竞相开放装点着万里大花园。

紫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烟花在黑色的幕布中组成了绚丽多彩的花束,天空被烟花占据了,五彩缤纷的,像春天的花儿一样艳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光彩夺目!我真想让那些烟花停留在这一刻,把绽放出最美的一面拍摄下来,可是我无法做到,只能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印在我的心上,映在我的脑海里——

烟花继续竞相绽放,并没有因为我的走神而停留,一朵接着一朵开放着,最后都没有了影子,只留下淡淡的硝烟,一切归于岑寂。短暂的停留后,紧接着,烟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轰炸,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紫的像萄还有一把一把的金币散在天空中,我突然跑过去,想把金币接住,一揉眼,她消失了,美好的事物还真是只在一瞬间……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烟花才完全消散,我揉揉脖子,闻到了空气中依然浓浓的硝烟味,我想这不就是我们期盼许久最炫美的年味儿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不一样的年味儿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是不一样的。平常过年我们全都是在姥姥、姥爷家,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开车回宁夏奶奶家过年。

一路飞奔,好在天气还不错,我们下午就到了。一进村子,一片红红火火过年的景象映入眼帘,家家门前都贴着对联,大门上挂着火红的灯笼;小朋友在街道上三五成群的放着炮,追逐玩耍。

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弟弟一大家子人都在等我们,真热闹!屋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丰盛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增。吃完饭,我第一时间就跑到院子里看小黑狗,顺便带它出去溜溜。大人们有说不完的话,我就和小堂哥、小表姐还有小妹妹在院子里玩。最开心的就是放炮了!火柴炮、钻天猴、五十发的火焰弹···从下午到天黑,我们也不管大人们的约束,开心的疯玩着,只是可怜了小黑,被炮声吓得都不知该往哪里躲,远远地跑到大门外去了。

等到天黑透了,我才发现夜晚的天空是那么美!繁星闪闪烁烁,离地面就是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空气也格外清新,让人精神振奋!

啊!在农村过年挺棒的,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年味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浓浓的年味儿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到外公家去过年,外公住在一个小村庄里,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在过年过节时,他们会做一些好吃的来招待客人。

这不,过年前几天,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了。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红灯笼,人们把家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好让客人住到家里。

当然,过年时小吃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有的做豆腐;有的爆爆米花;有的做香肠;有的杀鸡、杀猪、杀牛羊。豆腐的香味传遍了每家,人们纷纷拿着碗来舀豆浆喝,欢声笑语传满了整个村庄;爆爆米花时的声音像一阵阵炮声,给这个平日祥和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一丝热闹。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村庄虽然小,但也不比城市差,这里的人们每天都很快乐,他们生活在这里,非常满足。

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人们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做好一切准备,人们等待着新年的到来。这朴实的人们,这热闹的场景,这美味的佳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年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自行车上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车轮踏着火红的炮纸,欢笑声与鞭炮声共载我驶向新的一年……

你是否欢快地同父母贴上一个个大大的“福”?你是否满怀孝心地向长辈拜年,收获满怀压岁钱?你是否与小伙伴嬉戏玩耍,并放起了鞭炮?而我,在这些之外,学会了一项新技能——骑自行车

当我看到小外甥早已把自行车骑得风生水起时,就下决心要学会骑自行车。从连车把都握不好,到能勉强骑一段路,我不知费了多大的劲儿,我感觉枯树上的小鸟、骑车的小外甥都在嘲笑我……

我哼着歌,“在布满力量的大地,带着痛狂奔,凭着一颗永不哭泣勇敢的心……”渐渐地,失望与不安被打消,我鼓起勇气继续上路。我观察着小外甥骑自行车的动作,学着他的姿势,用力踏上脚板。终于,我一次比一次骑得远,小外甥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骑行在平坦宽阔的道路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沿途的小鸟欢歌不停,村庄里响起一阵阵鞭炮声,我载着小外甥,小外甥载着笑声,我们一同回到了满是年味的家中……

[自行车上的年味儿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腊八味儿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刘怡筠

明儿就是腊八,传统农历上清清楚楚记着一笔,从明儿始,就真的开始过年了。

从深冬清晨天边淡淡的青白色,映在初开白梅还带着浅霜的瓣尖儿上时,腊八儿笑意盈盈地溜进每家每户,趁着当家的老爷子眯着眼睛坐在灶前打盹儿,盘着手舒服地听着砂锅里小火慢炖的腊八粥欢快地“咕嘟咕嘟”响时,调皮的腊八姑娘悄悄一挥手,冬枣儿莲子儿软烂,黑米白米炸开了花儿,红豆扁豆香糯可口。混着冰糖温暖而清淡的甜意,氤氲在湿软的白雾中,袅袅腾起。倏的,老爷子微微一趔,惊得睁开眼睛,仔细一瞧砂锅盖子,已经左右摇晃地在锅肚儿上跳舞,“咕嘟咕嘟”唱得更加欢快了。老爷子忙颤颤巍巍站起来,伸出皲黑的手,平日里的破抹布也忘了垫,徒手一把掀开锅盖,猛地白雾朦胧了眼睛,涌入鼻中,老爷子别过头猛咳嗽了几声,再回头看锅中炖的正好儿的腊八粥,拿着大木勺搅了几搅,翻了几翻,笑意便漾在嘴角、眼角、额头深深浅浅的皱纹里了。

“今年的腊八儿有着落喽!”说罢老爷子又捋捋花白的胡子,盖上了灶火。一转身,从阳台上抱来了已经撂在那儿了一年的老坛,仔细地擦干净,细细地,一滴不漏的倒了白醋,一瞬间小阳台清冷的凉水似的空气升腾起醋的醇香。老爷子将昨日晚上熬夜剥好的一搪瓷碗的雪白蒜瓣儿一股脑儿倒进去,再细细封好坛子,重新置回墙隅间,静等年三十儿的“腊八蒜“开坛。待一切都忙好了后,老爷子一碗一碗将粥盛好,摆在桌席间,开了餐厅暖黄色的灯光。凉菜、酱菜、熏肉、还有一碗碗色美鲜香的腊八粥。

腊八儿的一天匆匆而过。

晚间,老爷子领着小孙女,走到阳台上,拉来两把躺椅,舒舒服服地蜷在柔软的垫子里,浅浅淡淡地望着窗外被霓虹灯染得光怪陆离混沌颜色的夜晚天空。已经晚间八点过半了,这日的晚上和平日并无两样,形形色色的人们都扮演了这条街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西装男举着电话,粗鲁地朝电话那头的客户喊着写什么;打扮的再正式不过的白领低着头,踩着高跟鞋,“啪嗒、啪嗒”的匆匆前行,手里捏着一份密密麻麻的资料,还时不时瞅两眼腕上的表;三三两两的高中生在车站下站着,手里捧着手机,页面不是在近些天火爆的游戏的对局界面上,就是在QQ、微信等即时聊天系统界面上停留,时不时的提示音也显得苍白而机械化;道路的转角会滞留些个年轻人,脸上带着微醺的醉意,和好友坐在长椅上看天空,聊八卦。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腊八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节日。老爷子没转头,只是开口,带了一丝无可听闻的叹息:“爷爷小时候啊,村子里过腊八儿,家家户户都出门庆祝,庆五谷丰登,拜岳飞,演社火,说书,五花八门的看都看不完……那时候,我们村兴吃腊八面,不喝粥的……”

馋嘴的小孙女睁着一双亮亮的眼睛,脆生生的打断道:“爷,腊八面是啥?好吃不?好吃不?”“好吃呢!”“啥味儿呀?”“拿新磨得小麦揉好面,切成丁的土豆、萝卜、豆腐、黄豆做成臊子,浇在面上,再淋一勺肉臊子,三两下一搅,用搪瓷大碗盛着,味道可香着呐!”“那爷你啥时候也给我做呗,我也想尝尝,就定在明年腊八儿,好不好?”“哎——,爷不行,爷老了,没那精力、也没那手艺。我们村那腊八面做的最好的是老李家的媳妇,三年前去了,也就再没人做出来那味儿了……”。老爷子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小下去,又恹恹地打起小盹儿来,“呼噜呼噜”,很浓重的呼吸声。这一年的腊八,也就算是过完了呦。

……

腊八,不知道怎的就逐渐在人们的脑海里渐渐谈去了身影,不见腊八粥摆在桌席之间,不见阳台角隅里泡的瓶瓶罐罐的腊八蒜。看着眼前的台历,忽的想起自己还是个小小丫头时,家里过腊八的情形,便忙找到厨房里那个忙上忙下的身影,提醒道:“爷,明儿是腊八节,可别忘了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寻年味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我饶有兴致地寻找起年味儿来!

年味藏在春联里。每到春节,妈咪与我总是拿起毛笔,镌刻出一幅幅的精美的春联,今年也不例外。我拿起毛笔,因为已经几天没碰了,所以略显生疏。妈妈看我那拿着笔的手略微颤抖,便一边微笑着,一边俯下身子,用她那纤细的瘦手包住我幼小的嫩手,一笔一划的教我,我顿时觉得写下的字,是那样的充满爱,充满温馨与祥和。幅幅春联,镌刻出了母爱的年味儿!

年味躲在年夜饭上。除夕那天晚上,家人们团圆在一起,围在餐桌旁吃年夜饭。你听!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祝福声:“曾祖父啊!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侄子啊,我就祝你学业有成,长得也来越帅!”我见大人们一个个都举杯敬酒,便耐不住性子,高高举起红酒(嘻嘻,其实是葡萄汁,只不过颜色很像),脸颊绯红的说:“阿婆,我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哦!”“哎呦!阿婆也祝你志存高远,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我又向妈妈敬起了酒,装出一副酊铛大醉的模样,摇摇晃晃的举起酒杯,曰道:“妈咪也,我祝你工作顺利啊!”“呵呵,妈咪也祝你新一学期,学习更上一层楼,在学习之路上自由驰骋!”“谢谢母妃大人的恩赐!小的定会努力!”我话还没说完,爸爸妈妈们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句句祝福,诉说出了温暖的年味儿!

年味也藏在红包里。在大年初一,人们都前去亲戚家拜年。我兴高采烈的去了姑姑家,一踏进家门,姑妈就拿着一个厚厚的红包,笑着递到了我跟前,说道:“哎呀!娇娇,我给你的压岁钱,收好了呀!”“来,娇娇。姑父给你一份大红包。要吗?”“姑父啊!你人长的帅,又有内涵,你就把红包给我吧!”我嬉皮笑脸的凑近姑父说。“好啦好啦,不跟你玩了,给你吧!”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坐在沙发上,个个抓着手机,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咦?这是干啥呢?凑近一看,哦!原来是在手机上抢红包。我便兴致勃勃的拿起手机,等待着第一轮的红包。过了几分钟,倩姐发了一个大红包。我急忙点开一看,啊呀!我抢了个15块97,这是个大数啊!于是,大家都嚷嚷着让我发红包,我神秘一笑,悄声说:“嘻嘻,我来个100元!”大家见红包已发出,便争先恐后的打开红包,我的耳畔传来了阵阵惊叹声:“姑父,你真厉害,抢了个55块3啊!”“呵呵,姑父,你得发红包了”……大家其乐融融的继续进行抢红包大赛,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个个红包,传递了爱的年味儿啊!

当年味儿不只缠绕在一片繁华的商业街里,当年味儿飘在每一个人的心上,你是否有一股暖流融化了心底的那座冰山?2018的每一天,我们都努力地拼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年味儿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我问爸爸:“什么是年味儿?”爸爸说:“通过传统习俗,表达人们的情感,就是年味。可现在年味淡了,不像我们那时…"

是啊,现在过年,根本没有年味儿。要是能回到爸爸小时候,该多好!

那时,当每家每户都开始杀年猪、做年菜、裁新衣、置年货时,就知道,年,已经很近了。

那时,孩子们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服,而不用憋屈在哥哥姐姐穿小了的、打着无数补丁的旧衣服里;因为过年就可以吃荤菜、吃点心,这可都是平日里没有的呀!

每逢过年,什么芝麻饼、驴打滚、花生米、桃酥、蜜枣、奶糖等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更别说吃过的各种“奢侈品"都出现在了饭桌上。尽管每样只有一点点,但对那时的孩子们来说,已经可以算上饕餮盛宴了。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只要吃饱穿暖、健康平安就是人们最大的心愿。年味对于他们来说,是白面膜上鲜艳的红点;是满桌丰盛的食物;是亲人团聚的欢乐情景,年对于那时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而盛大的节日。到处悬挂着大红的灯笼;到处充满了欢乐与笑声;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这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浓浓的年味儿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每天都看着日历,掐着指头数着、盼着,离过年还有几天,八天、七天……。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晚上,我缠着妈妈,撒着娇说:“妈妈,我们一起去大润发采购年货吧!”她爽快地答应了。

“行,既然过年了,今天让你潇洒走一回,随你买什么,总额也不限,只要袋子里的钱够,呵呵!”

“那平时不让吃的垃圾食品呢?”我试探着问。

“也行!”

来到大润发,嘈杂的说话声,不时的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传入我的耳边。人流如潮,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好多啊!”我定神一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味道,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挂满了各处、喜庆的福字贴满了货架、红色的招牌、红色的纸蛇,到处都是红色的,真是红红火火呀!

“真是人挤人!”我们随着人流一起往前走,五花八门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帘,吃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比平时的货源多了好多呢,“好热闹啊!”

“瞧!那边围了好多人”我探了探头,一股好奇的感觉迫使我挤到了那里,噢!原来是在买喜庆用品,我和妈妈也加入到了里面,“五颜六色的,好漂亮啊!”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漂亮的门贴,上面有一个卡通版的小蛇,手上拿着一个倒福,我又环顾四周,还有好多我喜欢的,有大的,有小的,我站队在中间,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摸摸那个,犹豫不决,“唉,该选哪个呢?”

这时,妈妈走过来,好像看明白了我的心思:“今年是蛇年,而且你又属蛇,你就选个关于蛇的吧!”我听了妈妈的建议,连忙选了一个刻有小蛇图的门贴,可喜气了!

渐渐地,购物车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接下来就是零食区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两眼直放光,嘴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哇!又脆又香的薯片、又甜又辣好多鱼……这些全都是我的最爱。我一会儿跑到这边选几种,一会儿又奔向那边挑几样,没多会儿,就装满了整整一购物车的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结帐区,哇噻!几十个收银台全都开放了,而且每个收银台后面都排成了一条长长的“蛇”队。我环顾了一下周围,几乎每个人手里也都推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车,每个人都露出了欢乐的笑容,他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好不容易,我挤进了一个队伍里,终于轮到我结帐了,我兴奋地取出一样样狂购的物品,心里不禁喜滋滋地想道:要过年了,就能随心所欲,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我真希望每天都过着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

走出了大润发,挤出了嘈杂的人群,没有了叫卖声,没有了欢笑声,没有了……,耳畔一片宁静,让我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我毫不客气地撕开了一块糖,含在嘴里,刚才的孤单感,全都化成了甜味,我闭上眼睛慢慢地享受这一颗年糖的全部味道,遐想着过年时的无限乐趣。

浓浓的年味,感染了家家户户,让大家享受不尽,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味儿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生活常常都要讲究一个味儿。我们吃饭要有吃饭的味儿,过年要讲究年味儿,其实这种味儿,说到底,就是我们的一种感受、一种趣味、一种格调。世间万物都有味儿,有人喜欢平淡,有人喜欢浓厚,有味儿的人生是一种追求。

其实我更加愿意相信,味儿其实是一种情怀,一种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割舍的情怀。外出到外地上学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常常会怀念家乡的味儿,每到夜晚,看到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我们甚至都会感慨,这异乡的明月仿佛都没有家乡的味儿。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不过是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情感罢了。

而这便是味儿的含义,不光是情怀,有时也反映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把自己的一生过好,让自己的人生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这才是一种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我们面对的人生中所有不如意,都是我们的一种体验,都是我们区别于别人独一无二的味儿。

因为味儿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能够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细细体味属于我们自己的味儿,以及用心去感受更多的味儿,人生有味儿才自在,人间至味是清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关于过年的作文300字:那种年味儿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的夜空,偶尔会升腾起一多多绚丽的烟花,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新年的脚步正在悄悄走近。

临近新年,山村里的年味和城市里的真的很不一样,山村里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为新年而忙碌了。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按照习俗是送灶神上天过年的日子,人们会准备一些甜甜糯糯的食物,如腊八粥、糖水年糕、糯米汤圆,送灶神,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多美言几句。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准备了好酒好菜隆重地把灶神接回来,让灶神爷在一年当中好好照看整个家。

送完灶神,接下来家家户户就开始掸尘了,掸尘就是把家里的积尘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接新年。

除夕这天,人们最开心也是最忙碌,贴春联,挂灯笼,贴门联、贴窗花,把家里打扮得热热闹闹的。

到了晚上才上过年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特别丰盛的晚餐,餐桌上肯定会有一条鱼,但这条鱼是不能吃只能看的。因为“鱼”和“余”是同音,餐桌上有鱼,就代表着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了年夜饭,小孩子可开心啦!不仅可以拿到鼓鼓的红包,还可以尽情的放鞭炮,“九龙戏珠”真像九条龙在天空中嬉戏飞舞。“哨声月旅行”也很有意思,就像有谁吹着优美动听的哨子,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人的约束,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因为这叫“守岁”。

乡村的年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那种年味儿我想没有亲自品尝过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父亲母亲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父亲老家三王庄,再去母亲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父亲的母亲。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很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我们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母亲的母亲。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婆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我们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浓浓的年味儿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在人们热切的期盼中姗姗而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还未到来,大街小巷早已有了卖鞭炮的小贩。他们吆喝着,一边讨价还价,一边抹着头上的汗水。他们憨厚的笑容和鞭炮的喜庆化为了欢乐的年味。

家里,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给孩子们准备压岁钱,收送节礼,去超市购置年货,发祝福短信……孩子们也不闲着:他们一会儿跑到这个长辈前说几句:“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会儿跑到那个长辈前说几句:“年年有余,大吉大利!”,乐得大人们合不拢嘴。当然,孩子们也不忘要几个压岁钱,更忘不了要些零食甜甜自己的嘴。大人们的忙碌和孩子们的顽皮化为了祥瑞的年味。

除夕夜,一家人欢聚一堂,享受家庭的和睦。天真的孩童拎着鞭炮,挨家挨户的拜年。大人们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频频举杯,一饮而尽。电视里有趣的相声,让人捧腹的小品,优美的舞蹈,惊险的杂技,使除夕夜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饭菜的香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化为了温馨的年味。

瑞雪兆丰年。此时,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白雪和火红的灯笼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雪花飘飘悠悠的落下,在为这温馨的春节鼓掌,为这美丽的夜色歌颂,为这家庭的和睦舞蹈!除夕夜这样感人、欢乐的场景,更胜于画家泼墨,更雄于书圣挥毫。纷纷扬扬的白雪和暖融融的灯光化为了美丽的年味。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针和分针重合,落在了第12格上,时间仿佛定格在了那一刻。大人们微笑着祝福,孩子们雀跃着欢呼。这时,如同穿过无数的时光,大人孩子回忆起一年的点点滴滴,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在经历了风雨挫折后,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大人们喜笑颜开地将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孩子早就坐不住了,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通,才心满意足地去放鞭炮。“柳绿花红春即来,杏盛桃绽冬已去。”家家户户的门窗上贴着窗花、年画、对联、……神气的年画和精巧的窗花化为了热闹的年味。

窗花,红透情结;福字,传达心愿。这么多年味混在一起,成就了我们传统的节日------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味儿悄然而至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一阵寒风吹过,带来了浓郁的腊鸭、腊肉等风干年货的香气。一抬头,便看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挂上了风干年货,放眼望去,窗口被清一色的酱红色、白色等遮掩,增添了几许年味儿

走在街头,道路两旁的店铺都基本打烊了,除了卖烟花爆竹的生意还挺好,不时有小孩子和大人过来购买;路上,车辆和行人都少了很多,远处传来稀疏的喇叭声,大多数人都赶着购物、拜年、回家过年……在空旷的草地上,传来一阵阵“嘭啪”的爆竹声,给冷清的大街小巷增添了几许热闹和喜庆。

傍晚,家家户户都飘出了酒肉的香味,引得流浪的猫狗都垂涎三尺。屋内,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近期的生活,大家举杯换盏,谈笑风生。饭后,一家人看着春晚,嗑嗑瓜子,唠唠家常,很是温馨,连空气中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孩子们则冲上街头,用压岁钱买来了烟花爆竹,到家找个空旷的场地就“噼哩啪啦”放了起来,嘻嘻哈哈地玩耍一夜。

一串串烟花窜上天,在夜空中绽开出朵朵“火花”,把天地照得雪亮。除夕就这样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度过了。大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年味儿就这样悄然而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年味儿高中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呢?后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人们看重的是春节的这种氛围,团圆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好玩的氛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传说除夕夜有叫“新年”的怪兽,许多人还会整夜不睡,这种习俗叫做守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过年固然好,可是,春节又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却发现,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了。春节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节日,成了给幼年的小孩子们乐一乐,玩一玩的日子。

过年领着5岁的表弟去玩,走在街上,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样子,一会儿要去买氢气球,一会儿又要去游乐场玩,还有广场许多小吃也令小家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买这买那。玩一次旋转木马能让他高兴很长时间,买一盒炮来放,能把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不敢露面。看到广场有漂亮的花灯,拉着我的手就往广场跑,要去看花灯。叔叔给了他二十元钱零花,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给我钱了,我有钱了。我们去买好吃的!

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姐姐就显然成了个陪玩人士。对我来说,氢气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去游乐场也只是高兴一小会儿而已,广场的小吃都吃的腻了。陪着表弟去玩旋转木马,看到都是一群小孩子,似乎旋转木马也只是童年时代美好的梦了,去看花灯,花灯也只能图个漂亮,去放炮,放炮不过是噼里啪啦响几声罢了。至于表弟对二十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是没有了,表弟才5岁,没人一次性给过比这二十块更多的零花钱了,可是对我来说,这二十元零花就很普通了。表弟喜欢的东西,对我都没有了吸引力,而对于过年来说,我也没有了从前的那股热乎劲儿。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以前过年时,总是盼着年关时候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对子贴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扫屋子,能架起年货来准备点年货,总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觉守岁,能放包饺子吃饺子,总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妈妈领压岁钱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老爸老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有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过年的时候爸妈总会领着我们一家到摄影馆照许多相片,我总是摆出各种姿势来显摆,妈妈总说我爱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妈也会给买很多漂亮的衣服,亲友也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娱节目天天有,好吃的随处可见,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数码照相机,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赶了两天的车程,终于回到了我的故乡——重庆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不同地域过年有不同的风俗,但那团圆的气氛是亘古不变的。南方的春节风俗和北方差异甚大,就说重庆,刚进腊月的时候就已贴好了红对联儿。走在大街上,街道两侧也已是张灯结彩,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大年三十,家家都忙着熏腊肉,庆祝腊月结束,户户的烟囱往外冒着滚滚的黑烟,与此同时还要去祭祖坟。在族里老人的带领下,带上十几株香,十几根蜡烛,三五盘鞭炮,几队人就这样去了山坟。

先是烧长钱,把厚厚的黄纸钱交错撕开放入火堆,再点上两支蜡,三炷香,然后放鞭炮,只希望先人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健康,学业有成。

三十下午大人们开始包饺子,孩子们这时最开心,要么在一旁玩耍,吃糖果;要么走街串巷看哪家吃席就去“扫荡”一番;要么去空旷的场地上放鞭炮。除夕晚上家家都在守岁,期望明年万象更新,吉星高照。

正月初一这天,无论开饭馆儿的还是住家的都在烹制一种食材——兔肉。把兔肉切成丁,加上水、辣椒、花椒、酱油、香油等各种佐料放进锅里炖,而且每家做的量都非常大。做好后菜的颜色显现出一种深红色,一段一段的干辣椒浮在上面,翻白的兔丁像一粒粒大米堆在一起,入口便是一种深厚的辣,一直在口腔内回荡,接着是花椒的麻,味道甚是浓厚,吃一口,嘴里回味无穷。

正月初三女儿女婿回门。春节渐渐远了,年味慢慢淡了,可合家团圆的气氛却更浓了。

我虽然成长在异地,可总觉得南北两地过年的氛围是一样的,都是那么喜气洋洋。我希望这气氛永远继续下去,永不间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