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许昌三国曹魏古城经典20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许昌三国曹魏古城,欢迎阅读。

浏览

3454

作文

468

古城幽幽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就是这座城。

徜徉在这座城里,你不难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水乡的气息。小巷依傍者河道,一块块染有苔痕的青石板一直延到河水里。偶见远方摇来一叶小舟,舟舷划出的水花一直荡漾到河边浣女的掌心。一声声吴侬软语钻入你的耳廓,你逃不开,只能任凭自己的听觉沉醉在这浅浅而寻常的音调中。在园林里闲逛,不时会遇上正下棋投入的老人们,左手娑着下巴的胡渣,右手食指中指间衔着一枚别致的棋子。往往周围会聚着好些个围棋爱好者,他们在那儿一站就是一个下午,似乎棋局的吸引力胜过在太阳下站着的辛苦。有时会从人群中迸出一声会心的赞赏,有时会有爱出风头的人忍不住上去为下棋路,有时他们睁着睁着就成了每天会聚于此打发时光的亲密朋友。

爱在雨天逛山塘是因为雨中的山塘有一种纸一样轻薄的质感,朦朦胧胧,小道却细细长长看得愈发真切,想必是雨的冲刷带来的效果。还有就是爱撑着买来的油纸伞,倚着栏杆,看雨点顺着屋檐滑落,听接下来清脆的扣打声。等雨停了,收了伞,在满鼻腔清新的空气熏陶下往前走。恰巧遇上一位老人和他的小重孙坐在屋檐下。老人苍老的手握着一把缠着纱布的剪刀,灵巧着剪着另一手上的薄薄的纸片。不一会儿,纸的一边就出现了织女的形象。老人戴着厚厚的圆眼镜,满脸慈祥,嘴里说着那牛郎织女的故事。小重孙撑着小脑袋在一旁边看边听得入神。时光仿佛慢下了脚步,太阳西斜,而老头手中的剪纸却越剪越快,更多的余晖透过缝隙投映到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就像一幅安详的肖像画。

出了山塘回到都市,看着满目穿梭的车影,却感到恍然若失。正当我失意的时候,一声苏州话传过来,“唉呀,都长这么大了?自己出来的?吃了没?”我抬头看是奶奶家以前的邻居王奶奶,她刚买了菜准备回家。我条件反射地用苏州话回应着,最后用目光送走了她的背影。然后再看到她被一个苏州青年搀扶至马路对面,然后几句话之后,他们又分别。我笑了。那种失落感则不复存在。

这还是那座城。

那座曾经活在姑苏繁华图里的城市。她饱经风霜,却依旧幽幽,她发展如此迅速,改变了这么多,却依旧幽幽。她幽幽因为生活在那座城里的人们。

我是苏州人,而那座幽幽的古城便是我的家乡。我想无论将来苏州发生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只知道她会一直这样下去,她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5我的家乡河南许昌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许昌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河南经济强市,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中西部非省会强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许昌连续多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现代工业体系齐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拥有许昌新区和东城区、许昌经济开发区3个现代化新城区;以电力和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是国家现代化机电研发基地。

许昌原名为许,因曹丕继位后说,汉亡于许而魏昌于许,故更名为许昌。许昌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大本营,故又被称为汉魏古都,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将汉献帝囚禁于此地。

著名的古迹有,春秋楼(因关羽在此夜读春秋而得名),丞相府,华佗墓,霸陵桥,文峰塔等。

[我的家乡河南许昌作文五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古城作文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湘西,这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可最美的地方还是要数凤凰古城

凤凰在哪里?凤凰在宋祖英的歌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沈从文的书里。凤凰这个在湖南西边的美丽古城,它——拥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

清早,迷雾朦胧、冷冷清清,勤劳的苗家姑娘们身着盛装、捧着一大盆衣服来到了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清晰镜子的沱江河边,准备洗衣服。七彩斑斓的花衣和那细脚伶仃的吊脚楼就全映入这面“镜子”中。

大家不慌不忙、悠闲的洗着衣服,时不时清清脆脆的唱上一段苗家的山歌。有唱就有合,这边的姑娘撂下一个问题,那边的青年就来一段应答,你唱过来,我回过去,此起彼落中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歌王。“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浑厚苍远的苗鼓声从山半腰传来,雄浑的声音吵醒了还躺在热被窝里贪睡的古城,他们揉着惺忪的眼睛,开始了晨练,这优雅、曼妙的舞姿和本来很静谧的古城在晨曦中溶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迷雾渐渐散开了,灿烂耀眼的光茫给古城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于是就有了古城的庄严与肃穆,河面上也银光粼粼,早起的船只穿插其间,那冷冷清清的古城顿时变得生动起来。翘檐屋脊上,金光灿烂,好像河边盖了一栋栋黄金屋;照在河边的柳树旁,柳树泛出透明金黄的光线,使你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迷茫飘渺、神话般的景象。

河岸两边,带相机拍照的游客开始多起来,他们走过来、走过去,忘情地抢拍沱江的美景,……看着眼前这一切,我顿时想到:凤凰能有今天的成就——最美丽的小城,全靠勤劳的祖先。若不是她们用纤细、巧妙的手织出一块织锦,若不是他们用壮实的身体扛着有几十斤重的砖瓦,建造着一栋栋特色的古楼……才造就出这么美丽、富有特色的小镇。

夕阳夕下,太阳近黄昏。我和妈妈慢慢的从沱江河下流一直漫步到沱江河上游,天一点点地“变”黑了。夜晚的古城变得宁静起来。我和妈妈不知不觉中走到万民塔边,宝塔里发出橘黄色的灯,塔成了整个夜晚最有看点的景色之一。

许多游客连忙拿起手中的相机给宝塔照相留恋。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宝塔?”妈妈慢条斯理地回答我的问题:“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呢!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沱江河里出了一个巨怪,很像鲤鱼。人们就叫它为鲤鱼精。这鲤鱼精用洪水祸害百姓,让苗族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这时,来了一位仙女,她奉玉帝之命捉拿这个祸害人们的鲤鱼精。仙女拿起玉帝赏赐的宝物——宝塔,把鲤鱼精镇压在宝塔中。人们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凤凰不仅景色秀美,而且还有优美的传说故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朴实、勤劳、聪明、勇敢,这里的山养育了这里的人,这里的人又创造出更美的奇迹。这个美丽而又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城,将永远刻在人们心中,让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商丘古城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 壮悔堂 ”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

在城南的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是河南宁陵县人,我很为河南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的,惭愧的是,至今偌大一个河南,除了故乡以及曾经在洛阳上过三年学之外,河南省内其他的名胜古迹几乎都没有涉足过,那今天就从我最熟悉的商丘开始吧。

商丘的著名景点有伯台和商丘古城,又在网上搜到一个郑州的旅行社推出了商丘一日游的路线是:商丘天文台(伯台),商丘古城,穆氏四合院,张巡祠,八关斋,应天书院。没有那些闲钱给旅游公司挣,正好我哥哥就在商丘做生意。一方面可以让他给我点帮助,所以我决定也按照这个路线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丽江古城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不逛丽江古城,枉来丽江。因此,我们也就在几天前的晚上来到了美丽的丽江古城,来感受丽江古城的别样景致。

刚一进古城,两个一大一小的水车在我们眼前转动,发出了“哗哗”的水声。“好大啊!”我看着眼前的大水车感叹道,这水车足足有三四个我那么高。你看这晚上的丽江,到处都是灯火辉煌,美丽极了。在七彩灯光的照射下,古香古色的建筑更显得别有一番景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穿梭在丽江古城内,更是给丽江古城带来了现代的气息。再往前走,就到了一家店的门口。我低头一看,哇,一条小河正在流淌。往远处一看,真是“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绕江南”。我顿时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东张西望,四处观赏风景,和我一起来的老妈、吴泳翔、吴泳翔妈妈也都沉醉在这美景之中。

我们在大理石做成的地面上缓缓行走,远远听到了喧闹声。挪步过去一看,竟然是酒吧区!这里的音乐声极其巨大,好像把我都快震起来了。这里的建筑也都是古香古色,木头做的房屋,而且都是两层楼。在古城的建筑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两层的建筑,第二层的小阁楼用来休闲真是美极了。这里的建筑设计也都是仿古的,垂下来的房顶,用来镇邪的各种巨兽……在现代都市的地方见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却是随处可见。

我一看脚下的溪水,真正领会了“顺水而入,逆水而出”的说法。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来到了丽江的小吃一条街。离着有三百米,我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于是以超越历史的速度狂奔过去。这一看,我的口水就情不自禁地滴了下来。只见什么纳西大串、过桥米线、虾锅米线、牦牛肉串、丽江糍粑……真是应有尽有,众多美食的香味在一起,这叫个诱人啊。于是,我和老妈、吴泳翔、吴泳翔妈妈一人买了一根牦牛肉串吃,还喝着美味解渴的牦牛酸奶。

我一边观赏着身边美丽的风景,一边大吃大喝,这叫个惬意啊!这丽江古城真是个不夜城,到处都没有关门的店铺。“为什么丽江古城没有城墙?”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于是问妈妈。妈妈一脸得意说道:“这还不简单,因为这样四通八达,便于逃跑。”“可这样子就没有办法守城啊,只能进行伤亡巨大的巷战。”我又说道。“哈哈,果然你老妈聪明啊。因为丽江人是投降派,谁来他们投降谁,谁强大他们投降谁。”老妈再次说道,一脸的高兴。“原来如此。”我暗暗地想道,“这可真奇妙啊。”

在这个休闲的丽江古城内,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美食,丽江古城真是带来别样的感受。想享受生活的人,赶快到丽江古城内住上两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凤凰古城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有很多风景名胜,其中最美的是凤凰古城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湘西的凤凰古城游玩。走进古城,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屹立在沱江边的木头房子,再来到沱江边,就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很多人在水里尽情地嬉戏,我也忍不住把鞋脱了,走进水里。啊!水很凉,一下就洗去了我旅途的劳累!向前望去,沱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翡翠;沱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块镜子;沱江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里的小鱼小虾;看着水中五颜六色的游泳衣,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盛开。在这炎热的夏天,要是能在水里游个泳,那多凉快啊!走过小桥,来到古城里,原始的苗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寨子里,苗家人穿着苗族的盛装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吹起牛角,排成整齐的队形,唱起苗族山歌,踏歌起舞,我们也忍不住加入他们的队伍中,和他们一起欢乐,一起舞蹈,整个苗寨顿时沸腾起来,成了欢乐的海洋。

凤凰古城的夜晚最迷人,看!沱江两岸的小酒吧的灯像一个个彩球,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虹桥上银色的弧线倒映在水中,那两道天蓝色的光更是给风情沱江增添了不少生机,两岸又有驻唱歌手们美妙的歌声,漫步在沱江边,看着美好的夜景,让人心情无比愉快。

凤凰古城,你让多少游客流连忘返?凤凰古城,你是湖南人的骄傲!你的美丽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城之旅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去丽江古城时,用的是古老的交通工具——火车,伴着火车机械的车轮声和一路的风景变迁,我似乎乘坐着时光机回到了很久以前……

这个古老的地方,到处洋溢着悠久的气息,这样的小城让我有种穿梭时光的感觉,到处是深隧的巷子,到处弥漫着老屋的木香。抬头是湛蓝的天空,毫不夸张的白云蓝天。

一条巷子,两排木楼,感觉天空格外高远而又狭窄,好像,好像井底之蛙。在这样的古城之中,几乎见不到任何现代化的建筑,嗅到的只有那一丝丝悠远与古朴。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正犹如一只井底蛙,而我恰恰只甘愿做一只井底蛙,如果能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踱步在古城的深巷中,木楼散发的香气回荡在巷子中,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巷口老人正煮着她的白米粥,用芭蕉叶制成的圆扇对着煤炉扇动,孙儿在一旁嬉戏。从她从容的神态中看得出,她的自在满足,安享着晚年及天伦之乐。这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或许从未离开过这里,从未见识过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她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她和自然有着最亲密的接触。

在巷子尽头有这么一户人家,据当地人说,是该地最富裕的人家。我们打算去拜访一下这户“富贵人家”。只是担心把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拒之门外。结果尽如人意,这家的主人——一个中年男人听说我们来自杭州,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惊喜之余,他讲了去外地发展的经历,他是个土生土长的丽江人,从小就十分想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等到20多岁的时候随着年长者一同去了南方的一座城市发展。在那城市做得倒也顺利,发了财,有了自己的事业,等到而立之年的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到了古城,打算成立自己的家庭,永远生活在故乡。究其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让他感到厌倦,毕竟生活了20年的故乡才是最好的归宿。中年男人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我打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住在大城市反而水土不服,我还是喜欢大自然。

科技在发展,自然同样要崇尚,一次古城之旅,让我对大自然情有独钟。若是能以山水为伴,过着古城生活,我也甘愿放弃身为都市人的骄傲,就像古人爱隐居山林一样。或许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楼兰古城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涌动的人群杂声不断,用极缓的速度向前推进。新疆博物馆,近乎成为新疆文明的证据。

我没有着急挤向人群,但墙上几个字把我拉回两千年前——楼兰古城

楼兰的名声,几乎家喻户晓,再次看到,不禁幽幽自叹。当远处荒漠中响起熟悉的驼铃,身后是鲜明的红日,不远处村庄的人们都看向驼队们。红日把沙漠照得更加鲜红,远处的空气模糊起来……

当丝路经过此地,便总能辉映“大漠孤烟”下的驼队。东汉,楼兰的名气响彻中原。但当沙土扬起,却无情地盖住了这童话般的城市。

《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楼兰严重缺水,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夕阳依旧,人面何处?

但,当我顺着楼兰往下读,其中却自豪地点到汉文化对楼兰的冲击,介绍了各样的交融。这座在汉人与匈奴之间徘徊的古城,却亦因文化交汇而意义非凡。当剩余的楼兰人逃亡中原,虽无法再重建楼兰昔日的光辉,或改名更姓,融入中原。但变朝迁代,他们的文明不也能够融入文明的洪流中?

楼兰虽逝,当年的人面也冲入中原,或许哪一个人,身上便流着楼兰人的血脉,深通楼兰的文化。

再次随人流向前,楼兰的古物不暇地映入眼眸。人群中总发出沉重的叹息,我却笑了,为何悲伤,中华文明至今未逝,她用她的包容性,哺育了其他文化之婴,互相影响,留下各自的印记。她证明,不会撒手任何一个孩子。故,楼兰文明终存。

人群不断前行,朝代移到了魏晋之期。孝文帝吟鞭东指,即手下令对人民开始汉化,而匈奴文明也同时融汇于中原。展品中也不时出现中原的胡凳、胡椅。默默地,无论胡汉何论,交融的文明并未在践行后受大量反对,孝文帝拿出了诚意,纵多少人称子民“杂种”,中华文明的头衔始终未变。

这样的改革,仅是形式大小之异,本质与楼兰之逝并无差别。新疆的族群众多,而这些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满族,不也能为中华文脉包容万物的缩影?民族与文明的交融,从未断绝,从未逝去。

走完博物馆的朝代变迁,脑中的楼兰却挥之不去,一路走来,我的步子越加自信,文明之基愈加雄厚。没有水,只有瘟疫的楼兰,却能坚定地把步子迈向包容的中原。

楼兰一梦,文明依旧,在每个角落。

又听驼铃清脆,朴素的人民望着罗布泊,眼神深邃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丽江古城[200字]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丽江位于我国云南省境内。它和白沙古镇、束河古镇一起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既有现代化的商业,也有古老的古代建筑,把两个不同的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古城中小桥流水纵横交错,溪流边树木、花草枝繁叶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好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丽江古城不仅美丽,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还出了许多名人呢!比如我们今天喝的纳西古乐,它的会长就是一位名人。它既是牛津大学的博士,有是一位钢琴家。他很早就开始研究国外的音乐,还把我国的古乐整理、保存、传承了下来,使许多已经失传的乐曲得以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听着这些美妙的乐曲,好似天籁之音。

丽江古城真是一座文化丰富的古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平遥古城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三晋大地——山西。

我们的第一站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靠近平遥古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层层叠叠的古城墙,高大宏伟,古朴厚重,把整个古城牢牢地圈在它的怀抱里。平遥古城里的街道用青砖铺就,笨拙中透着古朴与整洁,街道两旁的民居与建筑古色古香,房梁上雕刻着吉祥花纹,使人感受到厚重的文化气息。

平遥古城的年味很浓,街道两旁挂着大红灯笼,房门两侧贴着喜庆春联,这里是中国年味最浓的地方!

我们徒步走到景区核心,那里人流如潮,人头攒动,热闹极了!旁边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路旁特色小吃摊上香飘千里,吸引了很多“食客”,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体验具有古代特色的中国年。

平遥古城中最有特色的特产是推光漆器,它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品,漆器多为首饰盒、袖珍屏风等。它们一个个雕工精致、古色古香,看起来很有民族特色。

我们还品尝了平遥的特色面食——炒碗秃,吃起来很筋道,满口留香。

在平遥古城度过了一个上午,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这座小城,爱上了它的古朴、爱上了它的安逸,再会,平遥古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大理古城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就起床了,吃完饭,我们就坐着车到了大理古城。远远看去,古城门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汽车停在了古城门下,这是一个古老的大城门,显得庄重、厚实。一进城门,全是古建筑或仿古建筑:木头、砖、瓦砌成的房屋,门窗都有雕花,房顶有四个角,每个角上都有一条龙;古城的街道都是用大麻石头铺的,街道的中间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流过,真是美,

古城两边的商店里有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大理石做成的工艺品,还有名贵、精美的银器,也有动听的民族乐器,最多的是葫芦丝了,每经过一、两家商店都能听到葫芦丝奏出的美妙音乐。

我们在大理古城游玩了二小时,爸爸说我们今天还要赶到丽江,我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诚信许昌作文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许昌也是这么一个地方,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古人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的“喻世明言”,今人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警世恒言”,都在提醒我们要言而有信,可见诚信在为人处世、立身行事之中是多么的重要。这些让我想起来上次去参观世博展馆的事。

去年,我和妈妈去参观世博园。在去之前就已经听说那里人满为患,从电视上也看到了排队的样子:一条几百米长的巨龙。我们在伯母家住下。伯母家有一个小宝宝,才刚满一岁,可爱极了,

我看着小宝宝,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带上他去参观世博会!要知道,带上婴儿、老人看世博会,可以不用排队,走绿色通道直接进入馆内。我有些沾沾自喜。

第二天,我推着宝宝车走在前面,妈妈和伯母走在后面聊天。我走在绿色通道前,总是要停下来,在正在排队的人群前炫耀几下。我们就这样参观了五六个展馆,感到开心极了。这时候,天色暗了下来,一轮明月代替了黄昏的余光。就在我们要回家的时候,我不经意间看到了那些为了参观展馆,排队等候的人们。面对他们,我有些惭愧和自责,好像我欺骗了他们似的。

第三天,我没有再像昨天那样带着小宝宝走绿色通道了,而是跟着大家一起排队等候。排了六个多小时,终于走进了我梦寐以求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馆。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我比昨天快乐得多。

古往今来,讲诚信的名人犹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耀耀生辉,他们以自身的品行获得了他人的信任,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我也要诚实守信,发扬“诚信”这个传统美德,发扬诚信许昌这个城市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玩凤凰古城日记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3月14日这是第一眼的凤凰,和了解的差不多,沱江边挂着红灯笼的吊脚楼,沱江上来来往往的轻舟和唱着山歌的摇桨人。

一下长途车就被当地的客栈老板们包围了,虽然来之前在网上了解到一些情况(凤凰古城网上一篇“凤凰沱田汽车站拉客人员猖狂至极”)心里有了准备,可到了此地还是被拉客的架式给吓到了,热情度之高实在无法恭伪,我的左臂,我的右臂,我的左衣角,我的右衣角,都是手,竟然还有小孩在里面凑热闹,喊着:“到我家去,到我家去”,无奈之下,用上了网上学的一招,说已经定了旅店,预付了定金,他们才松开了手,我一路小跑逃开了,绝对是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城西安游记8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五一,我和爸爸妈妈去了美丽的古城西安,这座城市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爸爸开着车,我们踏上了往西安之旅的路上。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路上的风景宜人,让我不知疲倦。傍晚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一见到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

第二天,导游很早就来了,她今天带我们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兴奋极了。到了历史,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有很多,让我目不瑕接,导游告诉我们,这里面的文物长达100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千姿百态的陶俑,以及汉唐的金银器,壁画。所以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这让我又学到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见识。参观完后,我们去吃了好多西北美食,有肉夹馍、羊肉泡馍、臊子面等,太多的美味,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我们还去了国家森林公园骊山,骊山的风景秀丽,还有三十余处驰名中外的文物景点,我们坐索道上山,然后一边下山一边欣赏风景。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曾使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得陵墓建在了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在现代史上,着名的”西安事变“旧址兵谏亭也在这里,。去了骊山以后,我们还去了华清池,华清池的温泉水日夜流不停,至今还有很多人在这里跑温泉呢!

第三天我们去了威名远扬的秦兵马俑,去参观的人可多了,一进去,我就被这威武的场面震撼了,很多人都驻足观看,合影留恋,看到二千多年前的兵马佣栩栩如生的站在你的面前,感觉自己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回了两千年前,导游告诉我们,里面发掘的铜车马,工艺巧夺天工,连现代人都无法比拟,让我由衷的佩服这些古代人的智慧,更佩服秦始皇这位伟大的皇帝。我们还参观了皮影戏和剪纸艺术,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西北人的智慧。

这次旅行让我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知识,西安,这座美丽而厚重的城市,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我会把它留在我的记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平遥古城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平遥古城,一座小小的围城,表面破落,内涵丰富!

走进平遥我不禁惊讶,周长不过六千余米的古城承载了那么丰厚的内容。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氛围中,恍惚时光倒流……

低估了平遥。原以为头一天已登古城墙,留下大半天走一圈内城时间够了,不想最后我们不得不狂奔着赶赴下一个景点。此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游览古城的时间太短了!最终通票上20个景点只到了12处。虽然剩余的几处与看过的某些景点内容小异大同,但我们仍觉遗憾!平遥的城墙、街市、票号、镖局、当铺、道观、庙宇、县衙署,每一处都想好好看。

然而,平遥值得细品的地方远不止那些游人摩肩接踵的开放景点。走在平遥的寻常巷陌间,不经意步入一家寻常庭院,都有可能令你感慨,让你收获意外。

两千七百年历史的平遥厚重、内敛,谁知它积淀了多少历史碎片?

[描写平遥古城的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城民俗风——开封陀螺

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漫步在新柳如烟、丛丛新绿簇拥的开封滨河路环城公园,你会感动于古城开封那勃发的生命力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一袭白衣白裤的鹤发童颜的老者,那精准到位的一招一式,颇有太极张三丰的骨;几位虽已两鬓飞霜但却风韵绰约依旧不减当年的阿姨,认真地练习猫步,正组建老年模特队;酷爱书法的残疾人掂着活好的泥浆桶,正在澄净如洗的瓦蓝地砖上泼墨……而这其中最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那响彻古城上空、惊心动魄的“啪”、“啪”抽陀螺的甩鞭声。

有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原,中原的传统文化在两都——河洛文化和汴宋文化。”而东都汴梁一直都是一个“八方争凑、万国咸通”的旅游休闲城市。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开封文化宝库中,具有浓郁的开封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又是她最炫丽的一个篇章;在古风古韵、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中,流传久远的一种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打陀螺”又是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源远流长的陀螺史话

陀螺起源于宋而定名于明。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苏汉臣(开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画院当过招待,以刘宗古为师,工於释道人物之画,尤其婴戏画更有独创之功力)《婴戏图》中,画面的前方有两个孩童,正打着陀螺玩耍,也证实当时确有倒钟体的陀螺出现,由画面考察,当时的陀螺应是木制的,像个圆锥体,用绳子缠好了,往地上前抛后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转起来。一直到现在,大陆北方的儿童在冬季及早春时节还流行这样的玩法,尤其在结得厚实的冰面上抛打,更别有乐趣。另外一幅苏汉臣的作品《秋庭戏婴》中,有个推枣磨的道具,利用两个枣子,加上一个剖了一半的枣子作成支架而成枣磨玩具,那是一种旋转、平衡的游戏,游戏时,谁能让枣磨保持平衡、转得久,谁就获胜;这幅画也能证明当时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态出现。发展到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无异;刘侗的诗歌《杨柳活》撰述:杨柳儿活,鞭陀螺。这时期“陀螺”一词已正式出现。

二、老少皆宜的陀螺运动

如今,随着开封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以及市政规划的休闲广场越来越多,这项流传久远的古老的民俗体育活动——打陀螺,逐渐成为开封人茶余饭后健身项目的首选。放眼滨河路的环城公园、西郊的金明广场、龙亭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打陀螺者,有挥舞长鞭把一个硕大的陀螺抽得滴溜溜直转的老者,待陀螺达到一定的转速,却又不停地甩动长鞭,享受那“噼噼啪啪”炸响的清脆,直甩到大汗淋漓,索性光着膀子,率真、惬意而又酣畅;也有不太老道的玩家,虽说抽不出鞭鞭脆响,陀螺也往往转不了个把分钟,但手中挥舞的长鞭偶尔也能爆响一次,陀螺也颇有默契地转上三五分钟,那种成功的初体验便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咧着大嘴宽厚地呵呵笑上几声;还有学生模样的少年,正眼馋地盯着老爷爷手中上下翻飞的鞭绳,终于耐不寂寞,捂着自己并不太鼓饱的口袋,同路边卖陀螺的小商贩激烈地讨价还价;更有蹒跚学步的幼子在父母宽大的臂弯里左冲右突,不停地追逐地上旋转翻腾的陀螺,那清水般的眸子里分明写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欣喜。小旋风般的陀螺、爆响的长鞭,该有着怎样的魔力,让这些小小的人儿心里装下多少新鲜事?

三、花样翻新的陀螺玩法

陀螺按制法及玩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纸陀螺、竹陀螺、铜钱陀螺、线轴陀螺、木制陀螺以及时下小学生最喜爱的塑胶类陀螺等。不同的陀螺,玩法当然不同:纸陀螺只须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陀柄的上端,急速捻转放在桌子上,纸陀螺就会单脚独立旋转起来;线轴陀螺与之类似;竹陀螺则先将一根粗棉线穿过竹片,然后缠卷在竹柄上,缠绕方向应由上至下,等到缠好后,一手执线端,向后用力抽,一手执陀螺及竹片,向前推,两只手同时用力,陀螺就会向前冲过去,并且发出嗡嗡声。木陀螺的玩法最常见,但中小型及大型陀螺的玩法与小陀螺是不一样的,前者须先缠绳,右手将绳圈过陀钉,用左手按住,再用右手沿钉向外缠绳,再双手搬起陀螺,斜空里往地上掷去,同时迅速用力抽回鞭子,使陀螺在地上旋转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制作精良的塑胶发光陀螺受到广大小学生的普遍青睐,随便走进开封市的哪一所小学,都能在课间十分钟看到孩子们玩陀螺的情形,那花花绿绿旋转如飞的塑胶陀螺,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一只小小的陀螺,转出了孩子们多少的童年快乐,又传承了老开封人多少的民俗情怀?

每天天刚蒙蒙亮,在金明广场的西南角,开封市政法系统的退休老干部李孝堂师傅就和其他几位老人开始了一天的晨练——打陀螺,那陀螺大的粗如酒桶,小的细如酒杯,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李师傅打的一只直径达30厘米,重达15公斤的巨型陀螺,只见精神矍烁的李师傅挥舞着手中长达5米的长鞭,用尽全身力气,朝陀螺“啪”的一声抽去,在围观市民的喝彩声中,陀螺乖顺地旋转如飞。在南城墙环城公园锻炼的唐振民老先生,从2004年打陀螺至今,由刚开始打的2斤重的陀螺一直到今天打的20公斤重的“巨无霸”,老人今年快80岁了,每天在此打陀螺一个半小时,锻炼下来,大汗淋漓,以前的肩周炎、高血糖、高血脂全好了。老人言谈的眉宇间透出自豪与英气。

四、小小陀螺转出大乾坤

随着陀螺运动在开封的风靡,部分精明的市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开封市各大广场周围都会有许多陀螺租售车,商贩们推着三轮车,车上放满了林林总总、大小不一的各式陀螺。晚上8时的龙亭广场热闹非凡,一个在此经营陀螺生意的摊主王国庆向游客介绍,他做陀螺生意已经多年了,做陀螺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从他记事起父亲就教他做陀螺。在他旁边的两轮货架车上,整齐地摆放着大小不等的四十余个陀螺。每天晚上,王国庆都会在这里摆摊。据王师傅介绍,他每天仅靠小三轮租售陀螺,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万元。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为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流传久远的小陀螺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为适应现代人白天工作、晚上休闲的现状,各种发光陀螺应运而生,这些现代因素的注入,不仅满足了市民健身的需求,更受到了来汴参观的游客的喜爱,成为能反映开封民俗文化的特色纪念品。靳林春在开封陀螺界可谓小有名气,自2002年发现陀螺商机开办小型加工厂以来,随着开封陀螺市场的逐渐升温,他的工厂年销售量已达到五六千只,并且产品远销至上海、广东、新疆、东北等十多个省市。据开封民间工艺协会会长刘金良介绍:目前开封制作陀螺的工厂及小作坊有十余家,年产量达8万只,产值近百万,其中本地销售占8%,89%销往全国各地,另有3%出售给外国游客。

小小陀螺旋出了快乐,带动了经济,转出了乾坤,开封陀螺要用鞭声震响全中国,震响全世界,要用弓步低腰、抛陀甩绳、展身回步的优美姿态亮相中国、亮相世界。百年静默的石狮、沧桑古老的城墙、雄壮古朴的黄河风、威武庄严的龙亭大殿、能辨忠奸的潘杨湖日日年年岁岁地见证着这种古老而又久远的民俗活动,是怎样地代代相传。究竟是开封的历史孕育了陀螺文化,还是陀螺文化成就了开封的厚重?古老又淳朴的开封人一直享受着民俗传统的滋养,创造着生活,他们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艺术,他们以执着而大气的心态演绎着千年帝都的文明,他们固守着自己的快乐,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们以自己从容淡定、疾缓自如的方式上演着一曲曲最炫的民俗风。

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七代帝都的古城开封,像极了一位已不显赫、没落的贵族,而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民俗的文化则使这位老态龙钟的旧国都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令人振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平遥古城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平遥我不禁惊讶,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氛围中,恍惚时光倒流……

进入古城,我们便爬上了城楼。从上往下看,是一个四方城,故称“瓮城”。古城又像一只乌龟,所以,其又称龟城。

从城楼下来,我们便来到便来到平遥县衙——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进去后,导游便指着一个上面红,下面黑的东西说:“这简称板子,又叫水火棍”,虽说水火无情,但打起来却很有情。比如,犯人给官差送了银子,他便用宽的地方打你,虽然声音大,但不痛;如果你不送,便用细的地方打,虽然声音小,但很痛。听了导游的话,我受益匪浅。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古城当时最繁华的一条街——南大街,这里有工艺品、博物馆、服装店、小吃店……爸爸还给妈妈买了一个首饰盒——平遥推光漆器。

我们来到“日昇昌”,“日昇昌”是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名称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日昇昌”三字便成了“日日升日日”讨个好彩头。

之后,我们又从城门出来。突然,我觉的就像穿过了时空隧道一样,从古代突然就变成了现代。

平遥古城,虽表面破落,却内涵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凤凰古城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我们去了湖南着名的凤凰古城游玩,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早上六点半左右,我和爸爸去看沱江。沱江水非常清凉,也非常深,深不可测。沱江水很绿,绿得发亮,像是岸边的柳树把它染绿了。有一些胆子大的人还在江里游泳呢!那天比较凉爽,雾很大。我发现,我们走到哪儿,雾就跟到哪儿,好像将整个凤凰城围得水泄不通。站在高处眺望,对面的大山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感觉。不过七点半后,像箭一样的阳光就将雾形成的罩子射破了。

接着,我们又去了苗寨。在去苗王洞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山泉。泉水冰凉清爽,“叮叮咚咚”地从山沟里流下来,有些苗人还在泉水旁洗衣服呢。我们到了苗王洞,我才知道,原来苗王洞是一个教室大小的山洞,洞口有两个身材魁梧的青年正起劲地打着鼓,欢迎客人的到来。青年身后有两门石大炮,洞中央还有一支火箭炮。

我们接着往前走,攀登了高高的云梯。我估计了一下,这云梯至少有七十多米高。往下看,下面有一些形态不一的石笋,还有各种各样的石块,有的像乌龟,有的像老鹰,还有的像巨型甲虫。我们又穿过了一条短短的栈道,壮观的瀑布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犹如千匹天马飞奔而来。后来,我们经过了一条长长的隧道,只见隧道两旁装上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隧道装点得很美。走完隧道,我们又重见光明了。

啊,美丽的凤凰古城,中国的文化古城!你的美丽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喜欢这蕴含着文化气息的古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昭化古城一日游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昭华古城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小镇.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去昭化古城游玩参观.

当我们到达古城时,一下车,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古式风格的居民房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围绕古城,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别有一番风趣.古城店铺熙熙攘攘,店中的商品更是种类齐全.闪闪耀眼的饰品、图案新颖的披肩、小巧精致的民族娃娃、还有色香味俱全的昭华特色小吃.

据人们说,昭化古城素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

昭华古城最著名的就要数“瞻凤楼”了,登上瞻凤楼,仿佛我带着千万兵马准备开战,有一种气势昂昂的感觉.听老师介绍说,以前的城墙使用汉砖建造而成的,而到了现在,汉砖有了昂贵的“身价”当地的老百姓就偷偷的把汉砖抱回家,汉砖越来越少,只得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砖.

不知不觉,太阳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热,也变得饿了起来,现在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狼吞虎咽,满满的一桌菜,被我们“消灭”得干干净净,也许是太累了的缘故吧!

吃完饭,我们还有幸去参观了娃娃鱼,从饲养员叔叔那里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娃娃鱼的知识.

同学们,快到昭华古城来游玩吧!这里一定会让你们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曹魏风三国情许昌行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历史上的一个文明古国,它历史悠久,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明城市,许昌就是其中的一个。许昌是三国胜地,曹魏故都,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命名的“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蜡梅文化之乡”、“烟草文化之乡”。

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东汉末年建安元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汉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三国时期,许昌为魏五都之一。许昌的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曹魏文化堪称一绝。著名景点有:曹丞相府、汉魏故城、受禅台、春秋楼、灞陵桥、毓秀台、射鹿台等。

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年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九锡,封魏王。后曹丕篡汉,曹氏府第由相府而王府,复又演变为皇宫。

灞陵桥,这是关羽辞曹处。首先映入眼帘是一组关羽辞别曹操的浮雕,园中树木葱笼,一条河道穿公园而过,桥东有高大的关羽塑像,关羽面东持刀立马于桥头,甚雄壮。

这就是富有三国情义的许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丽江古城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多次,在旅行杂志上看到有关丽江的文字。在那些文章中,只能恍恍惚惚的勾勒出丽江大致的一个模样。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决定亲自前去看看。

真正到了,才发现丽江的魅力是什么都无法掩盖的。

尽管丽江经历过一次地震的打击,然而古城现今所呈现的完好,真的令人赞叹。

虽然游客很多,但仍不妨碍欣赏它安静的极致的美丽。

如若说西湖的平静无澜似内蕴丰厚的词人,太湖的烟波浩渺如风姿绰约的美妇,那在我眼中,这丽江,更像是在深闺中尚未出嫁的少女,带着无知的清澈的眼神看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而她的无知,却不是因为愚笨和与世隔绝,而是与生俱来的对世界的信任,对人性最纯本质的追求。

沿着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尽管身边喧嚣熙攘,但当听着脚板与青石的叩叩声时,心中是无比宁静的。只想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像是远古的生存方式。哪怕艰苦,哪怕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然而只要能与这石板路、青石桥、清澈流水为伴,天天微风拂面,柳丝飞动眼前,就已经无憾了。

怀着如斯心情信步于此,无需多虑下一步应踏向何处,只要与这秀美相伴就已不必再言。不怕迷路,反正无论何时,古城的古朴民风自会指领着我哪里才是归途。而现在,只需要抽出平日生活中万分宝贵的几个小时来平静游览,就已足够。

途中经过无数小店,里面的东西,廉价精致,爱不释手。早已没有如此的冲动,想要购下着许多的东西,哪怕带回去亦是无用,但现在拈在手上,就无论如何都不想放下了。

可着终归是不可能的。再三的权衡利弊,买了一条带着复古风格的手链。戴在纤细的手臂上,略略大些,沿着小臂上下滑动。链上的小小零碎OO簌簌得响个不停,却怎么也不会感到心烦。正如这古镇,总是安静而不焦躁的。如此想来,无论平日里多么性急且精于算计的人,到了这里,都是免不了会停下脚步驻足欣赏的吧!什么侃价的本领,在这里,用的话真的会觉得羞愧。

清澈的水流,不带一丝污浊。河底的幼鱼,灵动的摆动着鱼尾,轻轻巧巧的拨动一丝的水花游过身边。看着它们的时候,嘴角是忍不住要带笑的。像是看着刚出生的幼童,带着未曾历经沧桑变动的空灵的活泼滑过心田,撩拨起心弦的微微颤抖,抖起一波温柔。

不禁想起了那个极可爱的造句:“鱼儿游过了,水很活泼。”

我想,也只有孩童的心性才会有这么特别的想象吧!同样,也只有怀着孩童般未曾受到玷污的心灵静静观赏,才会发现丽江古城的美丽。

生活中的有些事,总归是身不由己的。但我所庆幸的,是还有丽江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平静下来,甚至安于生活在这里,每一天,只要能看着这古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座石桥,就好。

所以哪怕离开了,只要,在这里,我回归了本性的纯真。就像个孩子一样,做些什么,都不必计较后果,只要开心,只要觉得这世界纯洁无匹,就不会遗憾了。

小桥、流水、人家,用心灵深处最最清澈的地方,我永远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