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寒节气养生习俗汇总【最新20篇】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寒节气养生习俗汇总,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2402

作文

1000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欣赏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吗?我想大家都会回答中秋节当然是吃月饼和赏月了!我就要回答你们,那就是:恭喜你,打错了。你们知道吗,中秋节不止这些。中秋节肯定少不了团圆饭了,你们都忘了。

还有呢!我给你们一一说说吧:中秋节还要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玩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穿行南浦桥、挂灯、拜月时请月姑、烧瓦罐、点桔灯、“看会”、祭土谷神、上坟祭祖、守夜、沿门吹鼓、讨赏钱、看串月、跳月,祭月,拜月等等好多呢你们肯定不信,如果不信可以上网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当然安阳也不例外,春节这天是阴历大年初一,是我国农历的岁首。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创立《太初历》,将每年的第一个月定为岁首,初一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元是开始,旦是早上的太阳。宋代《梦梁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现代的春联中我们还能看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字样。

春节前人们还要写春联,贴春联,挂红灯笼,除夕夜放鞭炮,大人给小孩们穿新衣戴新帽,一家人在春节中忙得不亦乐乎。自打除夕夜的钟声响过之后吗,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小孩子和年轻人要给老年人拜年,老年人要给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人们走亲戚,串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吃年饭,拉家常。一年中的故事都要在这时讲出来。生活的乐趣挂在人们的脸上。

大约在雨水节的前后,到了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人们一年中玩耍最尽兴的元宵节了。在元宵节里,家家都要吃元宵,因为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睦、幸福,国家繁荣昌盛。除了吃汤圆,人们还要参加一系列的节庆活动,比如在元宵节里猜灯谜。

到了正月十六,就到了该逛庙会的时候。小贩们在庙会上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各样的玩具。而且只要在安阳赶庙会,你一定要拿着柏树枝,走过那长长的安阳桥,这样代表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一眨眼,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上班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着。安阳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许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十分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相信这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个节日吧?可对于端午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呢?估计大多数人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第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第二个是纪念孝女曹娥,第三个是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是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公元23--220年),曹娥为救父投江。事情是这样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纪念伍子胥,关于这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那么,人们在过端午时又有什么风俗习惯呢?第一个就是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第二个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第三个是佩香囊,据说可以避邪驱瘟;第四个是悬艾叶菖蒲;第五个是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第六个是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小时候记事起端午节好像就只有吃粽子这一风俗,感觉家里人也不是很重视这个节日,不过我倒是挺喜欢的,因为我超喜欢吃粽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夏季即将来临,这让我想到一个夏天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春秋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不被楚王赏识,遭受官员排挤,被流放在外,屈原虽被流放,却仍然心系祖国,看着楚国渐渐衰败,屈原忧愤不已,最后跳进汨罗江自杀。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也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儿。而在我的家乡,这些习俗却颇有不同,下面我就与大家说一说我眼中的“家乡的端午节”。

粽子那是必不可少,可是我家乡的粽子却与大家眼中的粽子大相径庭,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家乡的粽子用法、用量都极其简单,只需在端午节前几天将糯米、粽叶采购完毕。把粽叶洗净,糯米泡软,就步入下一步——包粽子了。粽子的馅中也只需包入糯米,吃时,也只蘸糖,虽然十分简单,但却令人回味无穷。

在端午节这天,早晨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鸡蛋。薄皮馍卷鸭蛋和韭菜盒子,非常丰盛,现在你就明白了家乡的粽子,为什么这么简单了吧?

端午节这天家家门前还要挂“桃老虎”呢!你肯定要问:什么是桃老虎呀?它是用桃叶和纸做成的挂件,现在这门手艺只掌握在家里奶奶辈的手中。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提前准备好的桃树叶折成老虎耳朵样的圆弧形,在镶进两张相同的圆形纸板中间,在最外面一层贴上红纸,做老虎的脸,用毛笔画上“王”字图案,再剪好老虎的五官贴上去。这样,可爱不失威风的桃老虎就做好了!端午节,把桃老虎挂在门上,有拒毒,辟邪的作用!它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家乡的端午节正因它有着些许与众不同的韵味,才成为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文化习俗作文:立春的由来和习俗

全文共 1853 字

+ 加入清单

立春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节气各地的习俗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一、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文化习俗作文:立春的由来和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的习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过端午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可以吃到丰盛的食物,比如说粽子、咸蛋、绿豆糕,还能喝上雄黄酒呢!那时候,我只顾着吃啊喝啊,根本没在意这个节日的来历。

直到今年端午节来临之前,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我才特地查阅了有关的资料,这才知道这个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大臣——屈原。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大臣。主张消灭侵略者,结果遭到小人的谗言,楚怀王也不调查清楚,就把他免职了,还把他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屈原满腔的爱国之情得不到赏识,悲愤至极,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诗,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投汩罗江自尽。当时的百姓都非常震惊,纷纷划船打捞,结果一直都没捞到。人们为了避免水中的“蛟龙”吃屈原的遗体,便纷纷往水里扔饭团,而我们现在端午节里吃的粽子,正是由饭团演变而来的。

不仅如此,当时还有人往水里倒雄黄酒,就是要把“蛟龙”给迷晕不让它侵害屈原。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掉他,他的爱国举动,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后来在每年的这一天,还在江面上敲锣打鼓划龙船为了驱赶妖魔鬼怪,让屈原安息,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屈原的敬意;而且都在为自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着。当今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不仅会吃着美味的粽子,更会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此来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学习,长大以后好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满节气关于养生的谚语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树木成了林,沙窝不起尘,能防干热风,小麦高产稳。

小麦要增产,后期多喷黄腐酸。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热干风,风干热,三管齐下就是祸。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小满玉米芒种黍。

小满芝麻芒种黍。

小满黍子芒种麻。

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辣椒栽花,茄子栽芽。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提纯复壮,单打单放。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串种技术严,苗子难保全,株距难掌握,割麦不方便。

串种时间要把关,低产麦田早,丰产麦田晚,一般麦收前十天。

割前一日串,玉米也增产。

麦前就把玉米套,麦后遇雨抗芽涝。

麦后才把玉米耩,大雨来临就够呛。

麦后才把玉米播,遇上暴雨就啰嗦。

串得早,收得早,下茬小麦种得早。

种得晚,收得晚,玉米小麦都减产。

小满花,不归家。

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小满不见苗,庚桃无,伏桃少。

麦前不锄不长苗,麦后不锄不长桃。

麦前不锄地,麦后草来欺。

麦前锄上三遍地,麦后雨多沉住气。

麦前治住蜜,过麦沉着气。

堵门蜜,治仔细,日后再治沉住气。

治蚜晚,棉叶卷,即使治下也减产。

麦前不治蚜,麦后棉“烫发”。

防治地老虎,喷药撒毒土。

现蕾一开始,陆续把杈擗。

早发棉田要擗杈,过麦再擗杈一拃。

杈子擗得早,养分跑不了。

根据苗子强和弱,是否追肥要斟酌。

有粪串粪苗儿壮,无粪空串好保墒。

弱苗要追肥,重施有机肥 。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苗期不壮,越长越黄。

苗子长得壮,桃多有希望。

早追长根,晚追长身。

施肥早,就主动;苗期追,蕾期用;蕾期追,供花铃。

地蛋勤摘花,挖时拿车拉。

麦前把炕换,砸碎堆田边。

苹果梨子早疏果,免得日后舍不得。

果树怕大风。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好蚕不吃小满叶。

小满见新茧。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习俗高中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一着糯米和枣子。煮熟后,剥一开芦叶,只见米一团一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一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一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一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生中也有节气800字作文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记得小时候,我总爱听奶奶给我讲二十四节气,当她说起每一个节气的含义时,我总是眨巴着眼,似懂非懂地仰起头注视着她。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等你长大,你就会明白人生的道理。”听完奶奶的话,我不禁产生了疑问,难道人生中也有节气?

201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因为在经历过“大寒”、“小寒”似的初三后,我迎来了在奉贤中学的“立春年”。原以为会是寂寞的高一生活,但因有了室友,同学,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而温暖。徜徉在校园里,那感觉,如春风般和煦,舒适。在这方天地,我将会开始自己的一段新旅程。

不知不觉,在我校运动会紧张地筹办中,“夏至”也渐渐到来了。运动场上,运动员们释放的热情与奔放难以阻挡;看台上,啦啦队员们的呐喊助威声向此起彼伏;就连老师们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运动员们一起冲向了终点……夏至的热情,已化为滴滴泪水渗透进每个人的心里。

秋分,是收获的季节,而对于我们来说,便是检验学习的成果。刚步入高一,还未完全适应高中生活,而高中的知识更是远不能与初中相比。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好基础,充分复习,为即将迎来的“战争”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但我们始终逃避不了寒冷的“霜降”、“寒露”、“大雪”,立冬的到来使我们不知所措。成绩摆在我们眼前,但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不知道立冬什么时候能熬过,说实话,我并不担心。我更在意的是,这次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我该如何改进?我该如何将皑皑白雪堆砌成大大的雪球,用力抛向那美丽的彩虹桥上?立冬,让我又爱又恨。

人生中也有节气,我开始相信了。一年四季的交替更迭,无数次的伤心喜悦,都在这二十四节气中变换着。它像是魔术师一般,顺序播放着春夏秋冬,任意调控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倘若你像保尔。柯察金一般热爱生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你就能够尽情享受人生中的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立秋节气的养生谚语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立秋节气谚语

立秋的雨和雾,与未来的寒暖、旱涝均有密切关系

立秋有雨倒春寒(桂)

秋日落雨秋飕飕(浙)

打霜立秋,干断河沟(贵)

立秋雾,地枯枯(湘)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鲁)

秋来伏,热得哭(贵)

节气谚语--立秋节气的晴好与未来天气的关系

立秋晴,八月雨;立秋雨,八月旱(桂)

立秋晴天秋天旱(鄂)

立秋晴,秋雨少(赣)

立秋无雨人发愁,庄稼顶多一半收(皖)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

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歉收(苏、鄂、川)

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湘)

立秋不落,寒露不冷(桂)

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川)

立秋下雨件件丢,处暑下雨件件收(冀)

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鲁)

立秋大雨,百日见雪(冀)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苏)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苏、鄂、川等)

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湘、甘、宁)

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飕飕(鄂、川)

早晨秋,着衣秋;夜里秋,脱衣秋;中午秋,赤膊秋(苏)

立秋节气谚语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冀)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新)

六月秋,及早收;七月秋,慢慢收(苏)

六月秋,丢的丢,收的收;七月秋,全部收(新)

立秋在六月,初雾来得早,影响秋季收成;

立秋在七月,初霜来得晚,秋季收成好(新)

六月立秋,早收晚丢;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晋)

七月立秋,早迟都收;六月立秋,早收迟丢(陕)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苏、鄂、川等)

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湘、甘、宁)

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飕飕(鄂、川)

早晨秋,着衣秋;夜里秋,脱衣秋;中午秋,赤膊秋(苏)

立秋节气谚语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冀)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新)

六月秋,及早收;七月秋,慢慢收(苏)

六月秋,丢的丢,收的收;七月秋,全部收(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节气的故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的稻谷在田园中生长着,稻穗发出金黄的光芒。我想着。

——题记

又是一年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和同学们依然在趴着等老师。

外面起风了。风还未停止,老师就冷不丁地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要在芒种那一天表演竖笛吹奏。我们都又惊又喜——上一次碰竖笛,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上一次参加表演,更是“如三秋兮”,不知有多少个月了。

第二天,我们都拿起了那根已经出现灰尘的竖笛。我们在教室里,将歌谱认认真真地抄好,不敢有一点儿疏忽。我们都其乐融融,喜溢于言表。但还是没有底子——只有一个月了,我们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炉火纯青呢?但我们怎么会有道理不努力练习。教室里,我们都看着乐谱,平缓地吹着悠扬的乐曲,萦绕在耳边……太阳虽隐在云后,却高兴地看着我们;淫雨霏霏,却在这时与我们的笛声相伴,一唱一和。

十余天后,天气越来越热了,太阳渐渐露出了头,俯视着人间。离芒种不久了。我们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下,乐谱已能倒背如流。就像稻穗渐黄,稚青将退,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我们可以正式的练习了,队形也开始进行排练。我们在前往排练厅的一路上欢歌笑语,谈笑风生。太阳的阳光照射在我们的脸颊上。就像麦穗在这时候渐渐在田里露出了金黄。

开始排练了。我们都很激动,轻车驾熟地在笛孔上一点一点地按着,美妙的音乐在耳边舞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排练厅的风扇挂在两旁,只有微风徐徐,我们却已经热得汗流浃背。早已有人抱怨热,但却没有一个人去问什么时候走。小休一下,继续乐在其中,不亦乐乎!正是那“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几近芒种。原本空空荡荡的学校,霎时摆满了桌椅。谁知道,今天会是怎样的热火朝天,怎样的如火如荼?!我的心怎能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正如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料想这时,也许那稻穗早已熟透,收成几近来到。也是,芒种到了。

天上太阳泼泼洒洒,向人间好不悭吝地洒着金光。我们快上场了。我瞅了瞅我那因训练太久,变得容易脱落的竖笛,不禁倒吸了一口热气。我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开始进行表演。

随着伴奏声如水的流淌,我们在太阳的注视下,吹起了如风的笛声。我们端端正正地提起竖笛,手指紧按着,已经陷到里面小半厘米了。我十分紧张——我不能让我们历经一月的练习闪出的金黄因为我而褪为绿色。历经了短短3分钟,我却出汗比平常训练还多;这正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掌声四起,经久不息。阳光照耀着我们。稻穗在这时一定已经收成!

我的记忆中,在那一瞬间,那一次芒种,校园是金黄的,布满了阳光。我们在那时正如稻穗,经过长久的努力得到了收成。每当芒种之时,金黄的阳光又会照耀在我的心间。我由你们——我的朋友,知道了只有努力才会有丰硕的成果。

不知是芒种带给我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鼓励,还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持,使我在芒种时格外奋发,正如稻穗不滞于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年初一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国一年一度的过年即将来临。

关于"过年"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里一片匆忙的恐慌的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响。这时婆婆家的门开了,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炮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白露节气养生方法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是第十五个节气,大约在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从太阳移至黄经165°的时候开始。

白露时节,我们常常能在清晨看到花草上面附着的露珠。当温度降低之后,水汽便在地面或近地物体表面凝结成水珠,形成了“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白露”应该是天气变冷的一个标志。这一点,从气象记录中也能得到证实——白路之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温会交到20℃以下,而且正如民谚“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所说,随着露水越来越凝重,气温也越来越低。

秋季人们很容易触景生情,也正因如此,才流传下来了诸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千古佳唱。不过,赏景吟诗时,我们更要注意避免受凉生病,要根据天气适时增加衣物。

●润燥除热不矛盾

在中医理论中,外感疾病的诱因有“六邪”,分别是风、寒、暑、湿、燥以及火。而秋冬季节易染疾病的最大特点是“燥邪为病”,其中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古书《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中有这样的记载:“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这句话是说:到了白露,夏天的炎热还是没有完全褪去,而且秋天艳阳高照,白天还是比较热的,所以这个时候燥邪和温热邪气同时存在,会形成“温燥”。这样的天气很容易使上了年纪的,尤其是平时就体瘦阴虚火旺的人感染温燥之邪。所以,在白露时节,养生的重点就是“润燥除热”。

因为“温燥”是由天气变化和人身体条件共同形成的,所以“温燥除热”要从饮食和起居两方面调理。饮食调理上,中医讲“治燥不同治火”,因为“治火可用苦寒,燥证则宜柔润”,即治温燥要多吃一些辛凉甘润的食物。起居调理上,因为燥证为阳,而夏天的阳气尚未去尽,两股阳气并存,所以应该“凉”一些,衣服不要一下子就添得太多,晚上睡觉时也不要盖得太厚。

白露为霜,大家提防换季病

“天已cool,气渐肃,草生白露,人莫赤露。白露不露,长衣长裤……多事之秋,从不露做起……”“气象先生”的这条微博,引来无数粉儿。那么,白露之后,到底该如何养生?听听河北医大二院中医外科王晓媛怎么说。

女生不要穿吊带上街了

在之前的炎炎夏日中,基本上所有的女生因为怕热只穿着吊带与热裤出门,一方面当然是防暑,而另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青春美丽。而如今夏季已过,气温逐渐转凉,一些爱美的女生还是会只穿着吊带热裤出门。在白露节气中,这对身体有着巨大的坏处,很容易发生感冒发烧现象。白露早晚温差很大,所以各位在早上出门前,最好都能带一件外衣,防止夜晚会冷。

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时尚,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显示青春靓丽。但是,如果此时“刻意”露出后背和肚脐,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

肠胃不好的人少吃海鲜

白露来了,秋燥之气也愈来愈明显。秋天要防秋燥,养生更主张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黑芝麻,百合,银耳莲子粥,山药,枸杞子,沙参,麦冬等等。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炸鸡腿等辛辣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有哮喘、气管炎、咽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和辣椒等。

秋季情绪乐观很重要

在这个季节,有的人容易“悲秋”。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常和家人谈心,散步,参加集体活动等使心情愉快,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清静养神,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晚上睡觉最好关窗户

民间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睡觉前泡泡脚养肾气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全文共 238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谚语都是有一定寓意所在,而每个节气都有相关的谚语,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立夏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立夏的谚语:

1)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

2)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3)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4)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5)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6)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7)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

8)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9) 立夏大插薯。

10)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11) 立夏芝麻小满谷。

12)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13) 立夏种绿豆。

14)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15)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16) 立夏前后种络麻。

17)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8)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19)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20)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21)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22)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23)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4)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25) 立夏三日正锄田。

26) 锄板响,庄稼长。

27)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28)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9)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30) 锄下有水也有火。

31)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32) 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33) 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34) 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35) 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顾品种下霜期,千万不搞一刀齐(棉)。

36)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还可五、六、七(千)。

37)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38) 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39) 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40) 锄头早,僵瓣少。

41) 春锄深,夏锄浅,秋天锄地似刮脸(指早春作物)。

42) 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五、六、七遍莫伤根。

43) 头遍挖(间苗),二遍抓(深锄),三遍四遍大锄拉(浅快锄)。

立春节气谚语:

1) 立春晴,雨水匀。

2)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5)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6)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7)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8)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9)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立夏的由来: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开始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的传说故事: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以来的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的这一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就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

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中秋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以赏月、吃月饼。还有,如果平时亲人不在身边,中秋节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这天,全家可以欢聚一堂,一起快乐地吃月饼、赏月、聊天……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说很久以前,兔子长着长尾巴,它和狐狸、猴子是好朋友,整天在一起玩。不论谁有困难,兔子都会热心地帮忙。

有一天,它们在路边遇到一位饿昏在地的老人,它们三个二话没说,赶忙去寻找食物。猴子摘了许多野果子,狐狸捡了一大堆豆子。然而,这些东西都不顶饿。兔子呢,则把长长的尾巴甩进河里钓鱼。不大一会儿,就有鱼咬住了它的尾巴。可是这条鱼太大,狐狸和猴子赶紧来帮忙。两边一较劲儿,只听见“咔嚓”一声,兔子的尾巴被拽断了,鱼也游走了。眼看那老人饿得直哼哼,兔子咬着嘴唇,强忍住疼痛继续想办法,结果把嘴唇咬成了三瓣。最后,它把脚一跺,对狐狸和猴子说:“咱们先弄点柴,熬点汤,老人家喝了一定能好一些。”

于是,它们赶紧忙活起来。水烧开后,兔子平静地对两个朋友说:“兄弟们,我先走一步,你们要照顾好老人家。”说完,便纵身跳进了锅里……

突然,老人睁开了眼睛,用手一指,那滚开的水一下子就变凉了。兔子不但没死,反而更漂亮了。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玉帝,他想给月宫里的嫦娥找个伴儿,于是就变成快饿死的老人来考验人间的三种动物:狐狸、猴子和兔子。经过这一番考验,玉帝决定带兔子到月宫去,而狐狸和猴子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智慧。

据说,兔子到了月宫还不忘帮助别人,天天忙着捣药救人……

看了这个动人的传说,你一定会更深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以后再过中秋节,你应该就不会傻乎乎地只知道看月亮、吃月饼了吧,你应该抬起头来,观察一下月亮,仔细看看,你看到了那只舍己救人的小玉兔了吗?你看见那嫦娥了吗?呵呵,中秋,“人月两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习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不同的民族里,都有着不同的节日,都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对我们汉族中所有的人来说,最开心的节日就是春节

对我们来说,春节是最快乐的日子,在春节里,我们会长一岁,还会收到压岁钱,还能穿新衣。我们过春节时,都会把家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还有去街上买灯笼、对联、福字、窗花、还有买屋里需要贴的神灵。买回家后,把灯笼挂在屋里的四个角上。把对联贴在门的两旁,横联贴在门的上面。还要拿一个大点的福字倒着贴在门上,表示福到了。窗花有各式各样的,我做喜欢的事,就是把剩下的窗花上漂亮的图案剪下来,收藏好。令我最好奇的,就是贴神灵,这神灵有很多种,少一个都不行。有时候晚上,还需要给神灵烧香。

每次拜年的前一天晚上,有些孩子都会迫不及待的把新年衣服全部穿上好好的看一看,然后在脱下来放到一处。等着第二天醒来,孩子们就穿着新买的衣服去拜年。到了那里,晚辈们都会跪下,给长辈磕头,然后长辈们就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去亲戚朋友家拜年,也会收到压岁钱,不管是小孩还是18岁以上的大孩子,到最后,孩子们都会把压岁钱交给家长,让家长保管。

在春节的这几天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过得非常开心,非常快乐。过完年后,大人就又开始忙了,孩子们就又开始了学习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习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刚刚过去,过年期间我看到许多户人家的门上都贴了倒过来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这是为什么呢?我问母亲,可母亲也说不清楚,后来,我在书上看到,关于倒贴福字还有由来呢。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侄了。皇帝听取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十四节气大寒谚语

全文共 524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对于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家都来学学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二十四节气大寒谚语,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二)大寒大寒,一年过完。江西(南昌)

(三)大寒大寒,正月少水潭。福建(漳州)

(四)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五)大寒地不冻,惊蛰地不开。山西(临猗)

(六)大寒东风,五谷丰登。海南(保亭)

(七)大寒东风不下雨。湖北(罗田)

(八)大寒东风不雨。江苏(南京)

(九)大寒干,种湖滩。安徽(望江)

(十)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十一)不要挣冬钱,只要犁冬田。福建

(十二)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十三)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墉常巡逻。

(十四)大寒白雪定丰年。

(十五)大寒不冻,冻到芒种。广东(阳江)

(十六)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十七)大寒不翻风,冷到五月中。广西(横县)、广东(茂名)

(十八)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十九)有水犁冬,不如浸冬。广东

(二十)大寒不寒,谷种成堆。广西(横县)

(二十一)大寒不寒,没水插秧。海南

(二十二)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安徽(阜阳)、广西(罗城、上思)

(二十三)大寒不寒,无水插秧。广西(荔浦、龙州)

(二十四)大寒不寒,一二月必寒。江苏(常州)

(二十五)大寒不寒终须寒。江苏(淮阴)、吉林

(二十六)大寒不加冰。山西(大同)

(二十七)大寒不觉寒,人畜遭病缠。云南(昆明)

(二十八)大寒出日,母牛死绝。广东

(二十九)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三十)大寒出日头,临春冷死牛。广西(横县)

(三十一)大寒出太阳,雪打早稻秧。广西(横县)

(三十二)大寒吹南风,早春有大冷。广东(肇庆)

(三十三)大寒吹南风,正月赶狗不出门。广西(上思)

(三十四)大寒大白定丰年。江西(赣东)

(三十五)大寒大冻,冷到芒种。广西(上思、田阳)

(三十六)大寒大寒,滴水成团。安徽(涡阳)

(三十七)大寒干本田,小寒旱秧田。广西(横县)

(三十八)大寒干旱,春雨较多。广西(横县)

(三十九)一犁十二月,二犁清明节,三犁两搭边。江西

(四十)大寒见三白,农人心喜悦。江西(赣北)

(四十一)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河南(新乡)、山西(永和)

(四十二)大寒见三白来年丰。广东(连山)

(四十三)大寒落雨到立春,立春有雨到清明。湖南(长沙)

(四十四)大寒没有风,冷到三月中。海南

(四十五)大寒南风,五谷丰登。湖南(常德)

(四十六)大寒年底春雨早。福建(永定)

(四十七)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陕西(安康)、内蒙古

(四十八)大寒年玩水,四月才透水。海南(儋县)

(四十九)正月犁田如小春。湖南

(五十)大寒牛滚塘,春分冷死秧。广西(平乐)

(五十一)大寒牛滚溪,四月稻草做扫帚。海南(琼海)

(五十二)大寒牛浸湿,冷到明年三月三。

(五十三)大寒牛浸湿,冷死早禾秧。

(五十四)大寒牛浸水,来岁旱春头。广西(平南)

(五十五)大寒牛揽湴,冷到三月三。广东(化州)

(五十六)大寒牛练塘,春分冻死秧。广西(融水)

(五十七)大寒牛练塘,春来冷死秧。广西(罗城、柳江)

(五十八)大寒牛恋塘,春分冻死秧。湖南(株洲)

(五十九)赚冬钱,不如犁冬田。福建

(六十)大寒牛恋塘,冷到来年三月三。广西(上思)

(六十一)大寒牛恋塘,冷死早稻秧。福建(诏安)

(六十二)大寒牛辘湴,冷死早禾秧。广东(连山)

(六十三)大寒牛辘湿,冷死早禾秧。广东

(六十四)大寒牛辘塘,冷死早禾秧。广西(来宾、田阳)[壮]

(六十五)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

(六十六)大寒牛睡水,春天旱一季。海南(儋县)

(六十七)大寒牛趟湴,冷死早禾秧。广东(广州)

(六十八)大寒牛下塘,冷死早造秧。海南(保亭)

(六十九)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七十)大寒暖几天,雨水冷几天。广西(田阳)[壮]

(七十一)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七十二)大寒若逢天下雨,二月三月雨水多。广西(上思)

(七十三)大寒若寒,惊蛰就暖。广东(肇庆)

(七十四)大寒若然天落水,正二三月沤水多。广东(肇庆)

(七十五)大寒赛春天,家家哭青年。安徽(泗县)

(七十六)大寒三白,极宜菜麦。江苏(无锡)、河南、江西(赣北)

(七十七)大寒三白,一定丰年。河南

(七十八)大寒三白,宜菜宜麦。江苏

(七十九)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八十)大寒三白,最宜莱麦。江西(九江)

(八十一)大寒三白定丰年。广西、河南、山东、湖北、江苏、福建(德化)、江西(新干)

(八十二)大寒三日白,来年害虫少。福建

(八十三)大寒尚有大雪来,明年定是大旱灾,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贵州(黔南)[水]

(八十四)大寒水源枯,来春大雨铺。广西(栛浦)

(八十五)大寒四九、五九心,檐口滴水都成冰。江苏(连云港)

(八十六)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半。江苏(徐州)

(八十七)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湖南(常德)

(八十八)大寒闻雷,冰冻三尺。安徽(宿州)

(八十九)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九十)大寒蚊子叫,旧谷有人要。广东、浙江(湖州)

(九十一)大寒蚊子叫,四月有谷无人要。广东

(九十二)大寒无过丑寅,大热无过未申。

(九十三)大寒勿寒,人马勿安。浙江(丽水)

(九十四)大寒雾,春头早;大寒阴,阴二月。

(九十五)大寒下雨,来春雨多。广西(柳江)

(九十六)大寒像春天,家家哭少年。

(九十七)大寒小寒,滴水成冰。内蒙古

(九十八)大寒小寒,冻死老汉。内蒙古

(九十九)小雪不下看大雪,小寒不下看大寒。

(一百)大寒小寒,冻死老牛。江苏(南京)

(一百〇一)大寒小寒,冷成一团。四川

(一百〇二)大寒小寒,汽水成团。陕西(咸阳)

(一百〇三)大寒小寒,人畜不安。四川

(一百〇四)大寒小寒,太阳在南。湖南(株洲)

(一百〇五)大寒小寒雨雪多,冻坏百鸟卵。安徽(休宁)

(一百〇六)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江苏(常州)

(一百〇七)大寒须守家,出门受寒冻。内蒙古

(一百〇八)大寒雪白,来年好麦。湖南(常德)

(一百〇九)大寒雪纷纷,打狗不出门。广西(柳江)

(一百一十)大寒要保温,无事不出门。福建

(一百一十一)大寒一场雪,来年麦堆田。

(一百一十二)大寒一天寒,三日雨绵绵。湖南(湘西)

(一百一十三)大寒一夜星,稻米贵如金。安徽(宣州)

(一百一十四)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一百一十五)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湖北(保康)

(一百一十六)大寒有雨沤出正,新旧两年不见晴。广西(玉林)

(一百一十七)大寒月短,不刮风就暖。山西(永和)

(一百一十八)大寒在年底,早春雨水多。福建

(一百一十九)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一百二十)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凶。广西(资源)

(一百二十一)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一百二十二)大寒转南风,雨顺五谷丰。福建

(一百二十三)大小寒,白漫漫。江西(黎川)

(一百二十四)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内蒙古

(一百二十五)东赚钱,西赚钱,不如塞水就犁田。

(一百二十六)冬翻畈,腊水浸,田不肥,不肯信。江西

(一百二十七)冬翻晒土起白雪,烤田烤至鸡爪裂。福建

(一百二十八)冬畈田,冬耕晒白;春花田,干耕晒白;缺水田,犁冬浸水。广东

(一百二十九)冬耕毕,春犁易,早稻好密植。福建

(一百三十)冬季里犁金,冬季外犁铁。福建

(一百三十一)冬季西风紧,不久天放晴。海南(文昌)

(一百三十二)冬季早耕田,功夫在来年。广东

(一百三十三)冬节内犁金,冬节外犁银,起春犁铁。福建(长乐、龙溪)

(一百三十四)冬入大寒,冻成冰团。宁夏

(一百三十五)冬三春三。江苏

(一百三十六)冬天不犁田,春天喊皇天。陕西、甘肃、湖南、湖北

(一百三十七)冬天犁田一遍,胜过春天施肥一片。广西

(一百三十八)冬田犁两道,明年收成好。四川

(一百三十九)冬无雪,麦不结。上海

(一百四十)冬至底翻金,冬至外翻土。福建(福清、平潭)

(一百四十一)冬至犁金,立春犁银,谷雨犁铁。福建(德化)

(一百四十二)冬至犁金,立春犁银,立夏犁土。福建(周宁)

(一百四十三)冬至犁金,清明犁银,谷雨犁铁。福建(邵武)、山东

(一百四十四)冬至前翻金,冬至后翻银,大寒时节翻铁饼。湖北

(一百四十五)冬至前犁地,禾苗高三寸。福建

(一百四十六)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立春后犁铁。福建

(一百四十七)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立春节犁铁。福建(仙游)

(一百四十八)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立春犁土。福建(南安)

(一百四十九)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清明犁铁。福建(龙溪、武平)

(一百五十)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小寒犁铁钉。福建

(一百五十一)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湖北、浙江

(一百五十二)冬至前犁田,当过一次粪。福建

(一百五十三)冬至数一九,两手揣袖口中;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皮发绿;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柳絮长上翅,九九八十一,农民打早起。河北(安国)

(一百五十四)冬至雨,除夕晴;冬至晴,除夕地泥泞。

(一百五十五)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一百五十六)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一百五十七)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一百五十八)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一百五十九)隔年不转冬,来年一枝葱。江西

(一百六十)隔年翻了冬,禾仓不会空。福建

(一百六十一)耕畈田过冬,是多禾的祖宗。安徽

(一百六十二)耕田不犁冬,割禾打半空。广东

(一百六十三)过冬起畈闭了气,禾矮吊又细。湖北

(一百六十四)过了大寒,杀猪过年。宁夏

(一百六十五)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一百六十六)过年过年,犁耕辘轴就下田。江西

(一百六十七)寒潮过后天转晴,一朝西风有霜成。

(一百六十八)寒耖油泥夏耖沙。江苏

(一百六十九)寒冬不寒,来年不丰。

(一百七十)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一百七十一)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丰收年。湖北(黄石)

(一百七十二)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一百七十三)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一百七十四)今年不翻冬,明年禾仓空。福建、山东

(一百七十五)今年不转冬,明年怕手空。福建

(一百七十六)进大寒,跑不停。广西(马山)[壮]

(一百七十七)浸了冬,楼棚满咚咚;失了冬,楼棚半边空。广东

(一百七十八)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没处放。北方

(一百七十九)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内蒙古

(一百八十)腊月冻,来年丰。

(一百八十一)腊月挖田腊肉香,正月挖田豆腐汤,二月挖田喝米汤。云南

(一百八十二)冷不冷,大寒足下问。贵州(遵义)

(一百八十三)犁冬晒田,好过用肥。湖南

(一百八十四)犁冬田,灌冬水,抵得温州生意做一水。福建

(一百八十五)犁冬田,烧冬灰,赛过杭州作客归。浙江

(一百八十六)犁好隔年冬,当过肥来壅。福建

(一百八十七)犁田冬至内,一犁比(抵)一金。湖北、河南、浙江

(一百八十八)犁田过冬,扁挑会挑断。福建

(一百八十九)犁田过冬,虫死泥松。广东、江西

(一百九十)犁田过冬,胜过担粪壅。广东

(一百九十一)犁田划破皮,耖田拉满犁,春耕不带底。湖北

(一百九十二)犁田晒冬,好过买麸壅。广东

(一百九十三)犁田晒霜,粮食满仓。广西

(一百九十四)犁田晒霜,赛过粪过岗。湖北、河南

(一百九十五)立了冬,翻田赛粪壅。广西

(一百九十六)莫赚冬季钱,应翻冬季田。江西

(一百九十七)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一百九十八)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一百九十九)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二百)南风送大寒,正月无日暖。广东(肇庆)

(二百〇一)南风送大年,宜快不宜迟。海南(定安)

(二百〇二)年年浸冬土变深,年年晒冬土变浅。福建

(二百〇三)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内蒙古、贵州(黔东南)[侗]

(二百〇四)暖大寒,育秧难。广西(扶绥)

(二百〇五)千壅万壅,抵不得犁田炕冬

(二百〇六)禽舍猪圈牲口栅,加强护理莫放松。

(二百〇七)人到大寒衣满身,牛到大寒草满栏。湖北(黄冈)

(二百〇八)若要田里工夫搞得好,必须冬天犁得早,一来烂泥,二来死草。河北、湖南、湖北

(二百〇九)三百钱一工,不如在家转冬。福建

(二百一十)三春靠转冬。福建

(二百一十一)南风入大寒,赶狗不出门。广东(江门)

(二百一十二)南风入大寒,冷死早禾秧。广东(肇庆)

(二百一十三)南风入大寒,穷人修补烂衣裳。海南

(二百一十四)南风入大寒,水浸南天门。广东(江门)

(二百一十五)南风入大寒,早禾团打团。广西(博白)

(二百一十六)南风送大寒,车水灌田秧。海南(保亭)

(二百一十七)南风送大寒,冷死早禾秧。广西(防城)

(二百一十八)南风送大寒,早稻一把秆。广西(防城)

(二百一十九)生意怕大债,做农怕大寒。广西(崇左)

(二百二十)田不冬耕不收,马无夜草不肥。河南、宁夏

(二百二十一)头年不转冬,十个禾仓九个空。福建

(二百二十二)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二百二十三)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养生茶不宜泡太浓饮用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就有喝茶养生的这么一个说法。每天喝茶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来说多多少少都有着很大的益处。茶水中溶有许多茶叶营养元素。所以当茶水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但是喝茶养生需要注意泡茶不宜太浓。经常喝泡过浓的茶叶会影响到人的肾功能以及骨质的疏松。浓茶中含有很高的氟元素。人们在平常生活中经常喝浓茶很容易引起慢性氟中毒。

所以如果经常出现食欲不振,及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要注意下自己泡的茶叶是否过浓了呢?提醒您:在每次泡茶叶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五克。

普洱茶含氟量是最多的。所以需要谨慎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