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星闪耀中国观后感400-作文(优秀20篇)

浏览

832

作文

100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曾经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但是我只是吃过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该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欢吃美食,也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新的环境,喜欢历史的痕迹,喜欢品尝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烟雨的江南,撑着一只油纸伞,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间,那定是另一种心情。或许还会坐上一叶小舟,走水路欣赏那江南的朦胧之美。或许还能坐在小楼上一边欣赏着朦胧的江南烟雨一边品尝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烧卖、鲜肉汤包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呢!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味道多种多样,而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从美味的火锅之都出来,是不是想来点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还真想来点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鲜笋。我去过黄山,那里有卖一种笋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两三天,再用高压锅蒸。蒸好后即可用来食用,比如做成笋干红烧肉、老鸭笋干汤之类的。这种笋干的味道虽不如刚挖的鲜嫩,但口感也是极佳的。如果有幸去黄山旅行一定要带回来几包才好。

吃过了南方的火锅、笋干后是不是应该来点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烧麦口味不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烧卖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吃了南方的烧麦我才体会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烧麦馅是像小笼包馅一样,不似真正的烧麦里面是糯米。现在真想再品尝一次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烧麦。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但是有粗犷豪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不是在东北,但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汤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过,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的。真希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己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伟大工程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没看之前,超级工程四个字总让我联想到长城、金字塔等劳民伤财的工程,但当我看完后,我被这些伟大的超级工程深深的震撼,它们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与人民能有更好的生活而被建造,它们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第一集的港珠澳大桥是这个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又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但这些世界之最并不是它的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三地的经济发展,我相信在以后经济的收入将远远大于现在建设的投入。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没有岛我们就造一个”的气魄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敢教日月换新天”!

第二集的上海中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超级工程,看完我才知道在黄浦江边上建一个“房子”是这么困难,那个会爬升的钢铁平台,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想法啊。上海的标志也将由这座建筑担任,以后提到上海将不仅仅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了。超级工程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第三集的帝都地铁,用十年时间在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下建造一个错综复杂的轨道交通网,以后的人们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是否能想到当时建设时对于工程师的困难与压力。用十年实现一个梦,这才是工程师的浪漫。

第四集海上巨型风机,绿色能源不仅仅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如今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是,中国的雄心不止于此。那个风扇叶片实验,连续四个

月,震动500万次,没看见真是无法想象啊!组装这么大的发电机组,全世界都没有先例,中国的工程师又一次完成这惊人的创举,向他们致敬。

第五集的超级LNG船,造船业的明珠,我们也能造了!高科技高工艺水准的体现啊!!国产造船业终于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升级,抢占制高点了啊!

从这些超级工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完成一项工程需要的不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无数敢想、敢做有着“十年磨一剑”的坚定信念的工程师,还有各个领域,各个团队的精诚合作。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工程师们建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业梦,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有一部卫视热播剧叫《红星照耀中国》,剧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本书启发了无数中国青年,轰动了海内外。鉴于这一点,我趁着假期特地找来这本书阅读了一番。

这本书叫做《西行漫记》。它的作者斯诺的姓名是中国人早已熟知的了。他早年在美国从事过无数的职业,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历经重重困难,来到中国成为了一名记者。其后,他又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及道路的封锁,经过长途跋涉,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红区,采访并收集了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写成了《西行漫记》(别名: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不得不说斯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徐徐翻开书页后,我彻底被震撼了。国民党曾称中国共一产一党,称中国工农红军为赤匪。那么这二万五千里长征,自然会被他们抹杀。然而长征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中国共一产一党在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首壮大的史诗!

长征如同一座熔炉,锤炼出中国共一产一党坚强的领导核心——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毛一泽一东同志重新回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一旦有了坚强的舵手,再大的浪涛也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道路。

长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共一产一党独特的先进性——红军离去那一晚,当地群众自行组织,打着灯笼,拿着火把,护送红军北上。二万五千里,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段传奇的胜利,更让整个中华民族看到了曙光。

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功绩震烁神州,红星照耀中国。这一群群衣衫褴褛的战士,传奇般的远征,以其执着和勇毅,为黑暗的世界点燃了一盏明灯!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它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__曾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__说过:“只有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斗中继续奋斗,才能挺立精神的脊梁。”

那么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红军这种不怕牺牲,不怕困难险阻,顽强不屈的精神!以理想为魂,以信念为魄,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刻苦学习,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开学第一课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关于防疫方面的知识。这次疫情本身是一件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由于人们缺少对疾病,对健康的了解,导致了疫情的发生。因此,普及防疫知识,加强卫生健康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节目中涉及了很多防疫知识的讲解,比如个人做好自身的卫生,勤洗手,出门在外佩戴口罩,时刻保持室内环境通风等等,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在保护周围的人。

另外,节目中最重要的是向我们阐述了“少年强,中国强”这个主题。我们都知道,在这场战疫中,青年一代表现出了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勇气,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这是我们时时刻刻需要学习的精神和品质。许许多多的90后和00后,尽管稚嫩未经大事,但在疫情面前,披上铠甲,勇敢地冲到战场上。我想,这是时代的进步和必然。少年强,则中国强,年轻一代应时刻担负起这个责任,以这段经历为教训,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向逆行者学习。

《开学第一课》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们应该督促自己,好好学习,珍惜当下,努力做到“少年强,中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刚刚播完的五集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以赤子情怀和中国气派,倾情讲述了亿万中国人正在努力实践的中国梦。这种赤子情怀,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国梦发自内心的渴望与热爱;这种中国气派,就是中国梦所洋溢的血气、骨气和志气,所展示的生气、豪气和底气。

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从伏羲明道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同意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勤劳的华夏子孙不断地追寻着中国梦想。

从1840年鸦*战争后,为了实现“中国梦”,一代代,一辈辈,曾付出了太多的艰难和努力。数中国人就开始了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了不懈抗争,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留下了林则徐、魏源、谭嗣同、李鸿章、孙中山等一串串追梦者悲壮的身影,每一个中国人都尝够了梦之破灭的滋味,那都是一场场噩梦、凉梦、苦梦。上个世纪初,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描绘了新的“中国梦”,然而,那是一个永远未能完成的梦,那是一个残破的梦。“五四”以降,则开启了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涵的现代“中国梦”之旅,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都是梦之先觉者,他们彷徨过,叹息过,发出了一声声决绝的天问般的呼唤。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追梦的过程,步履蹒跚,涕泪交零,但追求“中国梦”的意志和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正是由于这些先觉者的前赴后继,筚路蓝缕,“中国梦”才在新的时代葳蕤绽放,蓬勃生春。

当今中国之梦就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新中国成立的65个春秋中,中国走出了遭人欺辱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用了35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发达国家一二百年乃至三百年走过的路。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坚持走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得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使得当代中国无疑是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期,也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期!曾经的辉煌、近代的苦难,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不是做世界霸主的梦,而是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平相处的梦;不是索取社会资源的梦,而是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梦。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提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并非空洞的,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习近*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战国苏秦坚持从政梦想,即使在其贫困潦倒、众叛亲离时,扔坚持“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政客。

拥有信心的力量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拿破仑儿时,向他的叔叔讲述他要当大帝国皇帝的梦想,但遭到叔叔的嘲笑,但他始终坚信那颗希望之星。终于,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善于把握机遇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孟浩然一心想做官,但当李隆基召见他时,他却诗一首:北阕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刚念到第三句“不才明主弃”,李隆基就显不悦,待他诵完之后责问道:“你曾隐居山林,从哪里得来我放弃你的意思呢?”然后拂袖而去,孟浩然游长安欲求闻达落了一场空。如果那时孟浩然抓住机会选择了一首适合做官时间的诗歌,那么孟浩然的梦想也将实现。

我们作为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正赶上国家伟大复兴的机遇,我们更应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梦想,并为之而不断奋斗,做一个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有用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航拍中国新疆观后感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3月8日,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播完《航拍中国》(第一季)最后一集。节目播完,但观众的热度仍然未减退――近日,超过3500名网友在豆瓣上给它的第一季打出9.4的高分。

这部被海外华人盛赞为“每一帧都美到想唱国歌”的纪录片,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在第一季里,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六地,成为纪录片拍摄对象。其中,“新疆篇”于第三集呈现。“新疆篇美哭了,是真哭了。”网友这样评价。

实际上,在2017年春节期间,《航拍中国》就已经播出了前4集。3月下旬,这部激起观众强烈反响的纪录片,一气将6集全部播出,最终,难以置信的航拍场面、美轮美奂的中国大地,令所有观众折服,并给出口碑一致的高评价。

要知道,第一季的6集内容,虽然每集只有50分钟,但整整一年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共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整个团队都很欣慰。其实,我们的初心,就是将创作模式和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让更多的大众能够无差别地介入到这个片子里来。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日前,《航拍中国》总导演余乐在微信中这样回复。

“我觉得新疆的美,只释放了一半,我还想再拍一次新疆。”新疆篇总导演、央视合作单位锐智九洲公司总经理王连明如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晚,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中国女排获得特别致敬奖。郎平率领弟子魏秋月和林莉来到现场领奖。

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

主持人问到魏秋月和袁灵犀的喜事,魏秋月带着幸福的笑容回答道:“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收获了求婚,然后准备在2017年底,可能会有好事。”白岩松将问题抛给了郎平,早就知情的郎指导犀利点评说:“我觉得他们的动作太迟缓了。”

说到林莉,白岩松特别介绍说她特别不容易,林莉是福建人,父母却远在贵州务工,日子非常不容易。林莉对着镜头动情说道:“我就想对我爸爸妈妈说,我觉得我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离不开他们在身后对我的鼓励和栽培。”

郎平:“我在中国的排球战线上已经走过了30多年,这么多年来,中国女排都是非常幸运的。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之外,我觉得我们所有的球迷,都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和包容,包括在低谷的时候,也是一如既往鼓励我们。借着这个机会,向他们感谢一路的关心和陪伴。我们中国女排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队伍,希望队员们能继续努力,继续创造女排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党员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每一个危险紧要的关头,总有一些人铭记着初心、担负着使命,逆流而行。她瘦小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本溪市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一同随着全市的党员干部守护着明山区,她就是明山区联丰中心校教师董岳楠。90后的她,本应在家里作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性倔强的她却偏偏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明山区文明办面向广大市民招募抗击疫情志愿者,董岳楠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董岳楠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努力践行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铮铮教育誓言。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一句简单的告别,春节假期未过,心急如焚的董岳楠就踏上了“逆行”返城的路上。几天来,新闻媒体上不断传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消息,让董岳楠果断提前放弃一年中仅有的和家人“粘”在一起的机会。她深知,防控好疫情,教育社会发展才有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自己即将迎来的防控工作任务一定会很艰巨,但这也是考验人民教师责任担当的关键时刻。

“抗击疫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抗击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十分匮乏。董岳楠经过多番协调沟通,购买到了120斤消毒液全部送到了疾控中心,并且捐款500元。她不仅出钱出物,更是走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家住本溪县的她,每天往返2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本溪市明山区抗疫的一线。她说,“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是抗击疫情的铿锵玫瑰。为人师表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教给学生们心中有大爱。”往返市内的运输车辆早就停运了,董岳楠的父母每天自驾车负责送她到市里抗击疫情。

董岳楠穿梭在社区楼道内,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致群众一封信、承诺书等,做到宣传动员不漏一户、全覆盖;为落实好公路卡口来往车辆检查情况,她义无反顾参加一线卡口检查,对经过卡口车辆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劝返,同时担负起24小时情况汇报的工作,及时将公路卡口发现的可疑人员上报至中心领导。她笑嘻嘻的说,自己一个人很厉害,“五大员”随时变换身份,既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宣传员”;又是疫情防控的“教导员”;还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更是疫情防控的“服务员”;同时是好疫情防控的“监督员”。乐观开朗的她给志愿队服务中心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务中心里的其他志愿者都笑着对她评价:“小小年龄,不怕吃苦。面对疫情,迎“楠”而上。”

2月14日开始,本溪地区就迎来了10年来最大的暴风雪。面对这样严寒恶劣的天气,董岳楠仍然在一线检查工作。站岗的时候太冷了,就多穿几层棉衣棉裤,身上贴了好几处暖贴,可还是冻不得不行。尽管这样,董岳楠还称自己为“白胡子”战士。一句玩笑的背后是她的客观坚强的心态,更是她抗击疫情不悔的决心!每天回到家中都要晚上8点多,脱下厚厚的棉衣、棉鞋,脚都应经冻麻木了。父母心疼,她却说“报名那天我就准备好了,疫情不解除,我就不回家。爸妈,人这一辈子,心里不能只有小家,祖国现在需要我!”父母听了这些话虽然心疼更多的却是欣慰。“董岳楠不仅是我的好女儿,更是祖国的好女儿!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疫情就是集结号,自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前级响应启动后,全市广大党员争当表率,冲前锋,像董岳楠一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返工作岗位,为生命站岗,让“太阳底线最光辉的职业”抗击在疫情第一线。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20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中国。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98岁的胡佩兰奶奶一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格桑吉德教书的那个地方,拍的那个小孩子,穿的那么脏,那么破,我们随便给他们一点也是好的,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好意思浪费,怎么好意思随便把衣服什么的丢掉,应该捐出去。还有捡破烂资助孩子上学的刘盛兰爷爷,他活的那样勤劳;还有为孩子凑学费在生命的最后抢时间为孩子们绣制清明上河图的母亲姚厚芝,时间对她来说多么宝贵,我想她每天都会企盼哀求上天能多给他一点时间,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你所浪费的今日,是昨日殒身之人所期盼的明日。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真的是有很苦的地方呐,真的是有需要捐助的地方(不过还是建议有可能的话少通过红十字会神马的中间途径)。还看到因为急着救孩子跳水导致高位截瘫的方俊明,很欣慰他工作的工厂很够义气,他的母校也很好,会有孩子们组成专门的义工团去陪伴他,其实这就是他们学校的一个精神楷模。还有自己捡破烂省吃俭用的刘盛兰老爷爷,在他家里的墙上贴着义工团的孩子们去陪伴他的照片,他说这让他很温暖,我当时就想,原来义工团的工作真的是有意义的,有舍友发说说表示做义工很有意义因为老人们很开心,我当时还想她太傻太天真,你们去哪儿说一些不用不痒的话能有什么用呢,真的能帮到什么呢,但也许义工活动真的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转念一想,做义工也要有好的心理准备,因为毕竟很多需要义工帮忙的老人居住条件也不是很好,做好吃点苦头的心理准备再去。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我被他们的杰出事迹感动着!一个捡破烂为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俭用数年来捐出十几万元钱,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一个身患绝症的村官,能把自己的百万家产,都用到了村里的公益事业。自己到最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她叫唐爱兰,她说的一句话更让我感动!那就是你对大家付出了真诚,大家就会对你付出真诚!

绝对真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将军夫人,放弃安逸,回到艰苦的农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实现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还有身患绝症的母亲用几年的时间绣出清明上河图,用生命诠释伟大的母爱!还有为了救人落下终身残疾,笑对人生无怨无悔的见义勇为的英雄!还有义字当先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还有为了孩子们上好学舍弃小家的好老师!还有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英雄们!等等!他们的事迹使我非常感动!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钟南山》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疫情当前,小家和大国,无疑先有大国才能有小家。无数志愿人员奔赴疫情一线,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工作而剪短头发甚至剃成光头,许多热心市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捐赠口罩,不留名字。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奔走在疫情一线,从未放弃。

万水千山的距离,是你们,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用爱扛起生命的重量,我向你们致敬!

这场无声的战役打响以来,千千万万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自动请缨毫不犹豫毫无退缩,微信群里一句句“我请愿”“我报名”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誓言,请战书上的一个个红手印是我见过最耀眼的色彩,视频上掉落的一缕缕发丝是我见过最决绝的感动。

如果这算是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奋战在前线的全体战士,写给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的勇士,写给同是中国的英雄相见而又不能见的亲人,写给努力抗击疫情的所有人,待到春暖花开之际,见面必定热情相拥。

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运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每个人都应当牢牢坚守自己的战位,只要我们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无数“逆行者”的拼搏奋斗,一定能战胜疫情 打赢这场特殊战争,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王峰观后感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这样评价王锋: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磐,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此时,两个小学生走上前台,通过潘品向王锋颁奖,鲜花。

观众席上再次响起长时间掌声。

现场观看的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再次被王锋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褚清黎告诉记者:“第一次冲入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孩子,这是亲情使然,第二次冲入火海救出自己的学生和老师这是责任使然,第三次冒着生命冲入火海救出邻居,这是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是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

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随着歌声响起,电影《闪闪的红星》开始了。这部电影讲的是小英雄潘冬子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恶霸胡汉三把穷人们困在山上,想饿死他们。冬子的妈妈为了让群众撤退,被胡汉三活活烧死了。冬子为了给妈妈报仇,为了给百姓除害,他立志要当一名红军战士,铲除恶霸。

在潘冬子十岁的时候,他的爸爸要跟红军队伍走了,给冬子留下了一颗红星,对冬子说:“遇到困难时,可以把红星拿出来鼓励自己!”潘冬子就每遇到困难,就拿出来这颗红星,看一看,摸一摸,给自己鼓劲。这颗红星给了他力量,让他勇往直前,与敌人斗争。

潘冬子协助游击队拆掉了敌人逃跑用的木板桥,消灭了很多敌人。他们还打沉了敌人的运粮船。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信、送盐。最后,潘冬子勇敢地混入胡汉三的住处,在胡汉三的被子上浇了油,点上火,拔出刀砍死了胡汉三,为大家除了害。

潘冬子是一个勇敢、有志气、机智的男孩。他面对敌人沉着冷静,想方设法的取得胜利,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机智、勇敢、不怕艰险,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几乎瘫痪。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无论是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摔断三根。她没有

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吃饭、跑步、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础、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李万军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他从1987年19岁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焊接,虽然焊接工作又苦又累,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用30年的时间,用手上的焊枪证明了自己的坚守,从普通的焊接工人变成了焊接大师。

他眼里的焊接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功夫。李万君手中的焊枪已“出神入化”,他能把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而不留一丝痕迹;他能在20米外,从焊接声中精准地判断出电流地大小、电压的高低。他不仅自己技术高超,他培养的徒弟也本领惊人。如今,“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已攻克100多项技术难关、总结出20多项操作法,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他的10多位弟子已获“省首席技师”称号。李万君还陆续撰写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焊接艺术化标准》等册子,把自己严谨的质量追求,变成了广大焊工的操作规范。

他在节目中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我的技能和荣誉是企业、是党给的,尤其我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自己的岗位干出个样来”,这就是独具匠心的大国工匠的坚守,就是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坚守,需要这样的大国工匠,需要这样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精选2024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观后感个人学习心得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为集中展示当代优秀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评审出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与集体,同时还共青团中央公布“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勤学上进、扶贫济困、敬老爱亲”120名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为此,作为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发挥青年力量,我们该如何担当起“五四青年”角色?

聚焦政治能力,坚定政治方向。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青年干部要始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器,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在工作中,要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搞清楚党和国家的要求是什么、我们的措施是什么,弄明白群众的期盼是什么、自己应该干什么。强化理论武装,做知行合一的“活字典”,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既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知识视野上求突破,最重要的是在推动工作发展上见实效,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金钥匙”。

聚焦正风肃纪,当好廉政干部。严明党的各项纪律,积极参加党支部集体学习和单位纪律和廉政教育,认真对待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正身律己,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不断锤炼过硬作风,慎独慎微慎行,真正做到“底线不丢、红线不越、高压线不碰”。

弘扬奋斗精神,创造幸福生活。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梦最有力的动员。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勇做不愧于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向所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致敬,向榜样学习,担当起“五四青年”角色,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必须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现在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特别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心情。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面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机长观后感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中国机长》作为国庆献礼电影,其中的爱国之情不言而喻,同样也是电影的主旋律。在电影院,当看到袁泉饰演的毕男因为旅客情绪波动,引发旅客骚动危机,一脸笃定坚信,掷地有声的说的一段话时,我没出息的哭了,不知哪来的代入感,觉得自己就是飞机上119位旅客之一。

“我们乘务员也是儿子,女儿,也是父亲,母亲。相信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这段及其质朴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的修辞,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危险混乱的场合,由她嘴里说出来,就像一针镇定剂一样,给每一位旅客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都相信机长,相信他们会一起回家。

由此联想到,前几天学校组织的地震安全疏散演练,非常明确的强调了一句话,所有的任课教师,教职人员,在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离开后方可下楼。在没有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对这句话并不是很理解。有时会疑惑,为什么,教师要最后走呢?在危难面前,所有的生命不是都平等的吗?可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才真切的明白了,肩上的责任,心中的担当,岗位的职责,道德的要求,等等,这些,都不允许我把学生留在最后。

就好比如,解放军、公安民警、消防员这些天天与死神搏斗的人,他们就活该奉献自己保卫其他人吗?当然不是,只因,他们内心的信仰,他们所处的岗位职责,他们无私奉献的大义大爱。只有他们砥砺前行,方可有我们安居乐业。同样,在遇到危及生命的大灾大难面前,身为教师,义不容辞的站在学生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有了崇拜的偶像,第一次开始分辨好坏,第一次知到了中国人民艰难坎坷的历史,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回味这个故事,它纯真美好表露无遗,还有那炙热的革命情感。

主人公叫潘冬子,他的爸爸在1490年参加了解放军,去很远的地方打仗了。小冬子在1497年参加了儿童团,他妈妈也是党的人。大家都受着胡汉三的欺负,过着艰苦的生活,很可怜。

直到红军来了,大家又感激又兴奋,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可是红军要去远征,胡汉三又回来了。

一天晚上,冬子得知地主要把大米运给鬼子,于是他偷偷把"今日无米"的牌子改成"今日售米"挂在了店门口。清晨,店门口一下子聚集着无数的百姓,"砰砰砰"地敲着大门,冬子探出墙头,嘴巴朝后面一歪,就有人心领神会,大声叫道:"米从后门运走了,要给鬼子当军粮了!"群众们愤怒极了,纷纷跑到船上抢米,场面一片混乱,冬子又一次立下了大功。

最后冬子把胡汉三杀死了,冬子也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红军。

冬子的勇敢聪明,小兰的善良友好,伢子的义气,帅气的红军叔叔,还有那个"我又回来了"的胡汉三,我已经完全将自己融入到这个故事当中。然而我没有想到最让我感动的竟是那位母亲,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的贤妻良母形象,虽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深知让孩子上学的重要。最后,在冬子的泪水中我们送走了这个伟大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八集观后感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纳斯的湖水映着晚霞泛着瑕光,塔里木湖在沙漠中流淌,广阔无边的新疆;风雨磨砺的新疆,神秘玄奇的新疆,热情好客的新疆,载歌载舞的新疆,不可分割的新疆谁也拉不开新疆同祖国的臂膀,谁也擦不去新疆同祖国的历史,历史在流长,新疆在成长

从公元前60年到公元2008年,从西域都护府到新疆人民政府,从匈奴帝国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13个民则大杂居到55个民族小聚居,从一条古丝绸之路到8个国际通商口岸,从不可能变为可能……新疆人民在为人民生活奋斗,新疆人民在为国际和平尽力!

从公元前60年到公元2008年,从西域都护府到新疆人民政府,从匈奴帝国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13个民则大杂居到55个民族小聚居,从一条古丝绸之路到8个国际通商口岸,从不可能变为可能……新疆人民在为人民生活奋斗,新疆人民在为国际和平尽力!

纵观新疆地方史,是一个灿烂而且神秘的足迹它记录着新疆人民的历史进程在这片广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由古老的塞人、月氏、乌孙、羌人、汉人及匈奴人等各大小部落他们在战争中成长,在和平中发展是他们建立了古老的西域随着中原地带对新疆的发展与管辖,历代皇帝在新疆特派使者设立军事机构及驻军他们认为,只要控制新疆的治安就能保证天下的苍生,就能维护边疆的稳定至今,我国任然将保卫新疆的安全稳定作为首要问题,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就是维护民族的发展,就是国家前进的前提,所以,新疆不容任何分-裂势力的干扰,新疆肩负着和平事业的重担

早在隋唐时期,新疆人民就已经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形式其中以伊斯兰教最为广泛人民在宗教的教诲下进行着和睦的发展,没有暴-力和背叛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新疆后,党中央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根据其深远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特制定出了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其中以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独立自主自办的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策,以及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团结教育的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为新疆少数民族团结一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揭开神秘的面纱,大漠的孤烟连通着天地四周一片荒芜远方传来一阵舒缓的驼铃声,楼兰古城那神秘的钟声载着历史厚重的车轮向前,蹒跚而行古兰经的奥义孕育着信仰伊斯兰的圣徒们在新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成长是宗教教会他们待人,是宗教哺育他们思维

时间在指尖跳荡,转眼间将我带到了战火纷飞的楼兰古城是谁,手持戈戟在为新疆而战,又是谁,淋漓的鲜血,为了民族的荣誉而战多少年的血雨腥风,多少次的刀剑相交,不灭的是新疆民族精神,不熄的是中国历代王朝与新疆民族地深切友情!新疆,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古至今,恒古不变谁也撼动不了,谁也改变不了

对《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学习,教会了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把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同推进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同西部大开发结合在一起同新疆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