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076

作文

630

2024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常见写作题型及策略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前一百字为开头,然后五十字为转折切入,然后的一百字是引入主题,这就两百五十字了,接下来的三百字,是对事情的叙述,这个叙述,里面是要有描写的,所有的这三百字,里面必定有一条线,是和题目紧扣的,必如:我想紧握你的手这个题你这个三百字中,手的出现要出现三次以上,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五十个字,出奇,就在这五十个字要峰回路转,出奇不意让别人想不到,阅卷老师一旦看见直接会眼前一亮,这五十个字写完,最后结尾五十个字,是对题目的升华,升华不要夸夸奇谈,要以德服人,以情服人,一个简单的排比,也许更能打动老师,比如,刚才那个题的结尾,你可以写成这样:这一紧握,也许只是一种亲情的体现,这一紧握,也许是尊敬的美德,这一紧握,也许就是一种不经意间的爱他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1200字

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考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高考满分作文,他们无一例外地写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写作上根本不存在“写什么”的问题。难道他们有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特殊生活吗?一般来说,是没有的。要说他们与一般学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比一般学生强,心灵比一般学生敏感,能够从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造成多数学生作文课上不知道“写什么”的原因,大概就是在这里。

那么,怎样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呢?

叶圣陶早就说过,要在平时充实生活,丰富经验,增长阅历,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认识事物的习惯,养成有条理地周密地推理判断的习惯。叶老还强调,“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如果是为了写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这就是说,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把叶老的说法化为实践,那么“写什么”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从高考满分的优秀作文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怎样思考生活的,怎样感悟周围人物的,怎样体验美好人性的。从这一切,我们不难获得关于“写什么”的启发。而对于“写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考生来说,“怎样写”则是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了。关于学习“怎么写”,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就是说,应该从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中去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大都是这类作品,它们应该是我们学的重点。最近几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也应该作为学习“怎样写”的对象。从这些作品中,学习作者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怎样谋篇,怎样遣词造句。平时人们都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

同学们不妨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阅读经典作品,如朱德熙先生所说:“重要的是得联系自己,要‘心中有我’,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照这样写是比原文好还是不如原文。如果不如原文,那是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一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

然而,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因为“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叶圣陶语)。自己写作文,材料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换言之,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只是借鉴,绝不是生搬硬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升初作文指导:叙事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17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会写记叙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怎么去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叙事文的写作方法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要有条理性,先要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好记叙的顺序,不然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我们要怎么写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材料议论文如何开头

全文共 4130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写文章追求“凤头、猪肚、豹尾”的境界,其中“凤头”的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短小、亮丽——犹如凤凰的头角。短小,便于让读者明白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亮丽,才能吸引读者。一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作为应试的材料作文,更应如此!那么,究竟怎样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呢?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7种开头方法。

1.顺——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如 2006 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的开头:

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心的洁净,就像一颗透视世界的水晶;我们必须时时保持灵魂的清醒,就像头顶上湛蓝的苍穹;我们必须时时坚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飞翔的沙鸥。屋外雨滴飘飞,但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此文开头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三个排比句使小作者的观点气势如虹,不容置疑。中心论点“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的提出,如爆竹,如春雷,干脆利落!

2.逆——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如 2006 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快乐的读书脚印》的开头: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记得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此文开头先论他人对书以及读书的看法,接着陡然一转,亮出“我”的读书态度——快乐读书,起到了引人深思的效果。

3.引——引名言名句打头。如 2006 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水到渠成地提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实在是巧妙至极!

4.喻——比喻开头。如 2006 年高考全国卷I高分作文《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开头:

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

用比喻表述深奥的道理,能使所讲的道理深人浅出的同时又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此文开头以“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为喻,顺势提出“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既形象生动,又不显得突兀。

5.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2006 年高考山东卷Ⅰ高分作文《梦想在现实中起舞》的开头: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仰望星空,给人以无限遐想;飞上星星,使人失去幻想的自由与权利。由此提出“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的观点。论点于对比中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显得既全面又深刻。

6.问——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议论。如 2005 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跳出枷锁,创造风格》的开头:

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延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跳出圆圈的枷锁,创造新颖的风格,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选择。

自问自答式的开头,有两个好处:一是观点自然引出;二是给人以思考的同时,润物无声地让人认同作者的观点。此文开头就有这样的智慧。

7.例——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做缜密的勇者》的开头:

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歌德说,勇敢的人可以用生命冒险,但决不用良心冒险;毛泽东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苏轼之勇,在于豁达淡定;歌德之勇,在于坚守诚信;毛泽东之勇,在于沉着大气。因为勇敢,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不平事;因为缜密,认清自我,他们永远在青史上留名,在黑暗的迷雾中照亮有志者的奋进之路。

苏轼、歌德以及毛泽东这三个论据,涉及古今中外——论据做到了既必要又充分,即典型性。接着提出观点就显得有理又有据,不突兀——读者愿意接受。

不少学生都觉得议论文好写,但写好却很难。他们写的议论文,观点不是不明确(鲜明),结构不是不完整,论据也不是不充分,他们的缺点在于不善于分析说理,使论点和论据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如何展开分析说理却又是目前学生感到无众下手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必须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

甲段

①让人三分不为低。②比如蔺相如是一个宦官头目的门客,出身卑贱,地位低微,可是他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维护赵国和赵王的尊严,为赵国立了大功,先拜为大夫,继而又擢升为上卿。虽与廉颇大将军“同列”,但“位居廉颇之右”。这使得出身高贵、地位显赫的廉大将军颇不甘心。不仅贬低其功劳,甚至侮辱其人格,说什么蔺相如只不过“徒以口舌为劳”、“素贱人”,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面对廉大将军,不惊不怕,处处谦让。上朝时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邂逅相遇,也“引车避匿”。相如的谦让最初颇不被他的门人们所理解,很不以相如为然,并以停职为要挟,唆使相如与廉颇决一雌雄,出这口恶气。可蔺相如一语惊天:“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我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了此事,竟被蔺相如谦让的品格、博大的胸怀感动得“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遂成刎颈之交,并传为千年佳话。③所以善于忍让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

乙段

①古人有一句为人处事的的叫作“让半句风销云散,退一步海阔天空。”细想来颇有一定的生活哲理。②人生群体之中,与人难免言差语错,磕磕碰碰,甚至吵闹争执,矛盾冲突,但往往一方先作忍让,对方也会火气顿消。方才好像电闪雷鸣,瞬间却又月明风清。这种神奇的效应,实在是谦让的功劳。广为传诵的《史记》中“廉蔺交欢”的故事就是一例。③蔺相如是一个宦官头目的门客,出身卑贱,地位低微,可是他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维护赵国和赵王的尊严,为赵国立了大功,先拜为大夫,继而又擢升为上卿。虽与廉颇大将军“同列”,但“位居廉颇之右”。这使得出身高贵、地位显赫的廉大将军颇不甘心。不仅贬低其功劳,甚至侮辱其人格,说什么蔺相如只不过“徒以口舌为劳”、“素贱人”,并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面对廉大将军,不惊不怕,处处谦让。上朝时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邂逅相遇,也“引车避匿”。相如的谦让最初颇不被他的门人们所理解,很不以相如为然,并以停职为要挟,唆使相如与廉颇决一雌雄,出这口恶气。可蔺相如一语惊天:“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我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了此事,竟被蔺相如谦让的品格、博大的胸怀感动得“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遂成刎颈之交,并传为千年佳话。④可以这样设想:假如蔺相如和廉颇一样争匹夫之勇,或者听信门客的怂恿一决雌雄,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两虎相斗”,必然“不俱生”;赵国这个大厦不也就倾覆了吗?蔺相如忍了也让了。我们说他忍得对让得好。这一忍一让,“忍”出了赵国的安定局面,“让”出了赵国的昌盛强大的国体,博大的胸怀和耿耿忠心。⑤这就是“让人三分不为低”这一哲理名言的印证。⑥由此看来,古人云:“有容乃大,能让为高”实属至理名言。

甲段:属于观点加论据加结论的形式,给人的感觉就是把观点和论据强扭在一块,油是油,水是水,很分明。

乙段:环环相扣,严密无间,说理透彻,无懈可击。

分析说理六步法 ①分析论点②过渡引入③论据概述④论据分析⑤过渡引申⑥深化论点

六步法的具体内容是:

①分析认点——总论点的侧面分析及论证分论点的确立;

②过渡引入——论点与论据间的衔接与过渡;

③论据概述——论证部分的中心内容;

④论据分析——揭示论据的含义,奠定分析、溶化论点的基础;

⑤过渡引申——论据与论点间的过渡与衔接;

⑥深化论点——照应分析论点。

写议论文,往往出现的问题,或分析空洞,或把握不住论据的实质,结果导致不合题意,东拉西扯,分析说理“六步法”的训练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

题目:谈毅力

运用分析说理“六步法”构成其中的两个层次(议论文本体部分),再加上引出论点、结论总结几个部分,让它构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第一步:分析论点——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

第二步:过渡引入——很多人都有美好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热忱,但他们缺乏毅力,开始是天天撒网捕鱼,不久便于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索性将网抛进垃圾箱里,而海底的珍珠只是可梦想而不可得了。

第三步:论据概述——有地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仙女幽居净舍,凡人难得一见。一天,仙女听到一陈悦耳的敲门声,正想稍等片刻再去开门,可那敲门声很快就停止了。几天之后,又有人敲门,灰心的仙女懒得去开,那人却直敲不停。仙女终于被他打动了,第一次开了门。

第四步:分析论据——这段动人的故事中,第二位敲门者终于达到了目的。他比第一个人多了什么?毅力,只有毅力!没有毅力,成功只是虚幻,虎头蛇尾的奋斗也是徒劳。

第五步:过渡引申——如果人类没有毅力,我们也许至今还住在山洞里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呢,然而,我们的社会毕竟在飞速发展。

第六步:深化论点——人们用毅力和着血汗,筑起了建设的丰碑。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分析说理“六步法”,环环相扣,严密无间,说理至深,无懈可击,构成议论文分析论证的一个层次。

逻辑分析说理六步法,可以给中学生训练议论文找到规律。反复练习,对说理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对联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对联写作指导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二、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广泛来分类

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

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

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

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

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

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例: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

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三、对联的形式:

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例:

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

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例:

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

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至少意义不全。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例: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4、工对 又叫严式,它要求同小类的名词相对,越小类则越工。以同类词或近类词相对或词性相同的联绵词相对等,都叫工对。例: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5、宽对 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它的特点在字词对中不苛求小类相对,只大类相对,平仄上个别不相对,句形结构大致相应即可。例: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6、回文对 回文又称回环,是讲究词序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修辞法,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回文对是一种别有情致的文学形式,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创作,是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的。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

1、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2、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

3、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

四、对联的写作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运用此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外一事物或情景,使人有个鲜明的印象,从而产生联想。例:

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2、比拟法:对联中,把事物当作人,或以人拟物,以一物拟另一物,就叫比拟。

3、夸张法: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例: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4、衬托法: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5、对比法: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是某一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写。例: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6、反对法:反对,是指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7、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例:

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中考英语写作指导:核心句型

全文共 284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英语作文是有规律可循的,你记住了一些英语句型,就可以直接套用。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welcometosp欢迎到某地

Eg.WelcometoChina。

2.What’sthematterwithsb./sth?

出什么毛病了?

Eg.What’sthematterwithyourwatch?

3.bedifferentfrom与---不同

Eg.TheweatherinBeijingisdifferentfromthatofNanjing。

4.bethesameas与……相同

Eg.Histrousersarethesameasmine。

5.befriendlytosb。对某人友好

Eg.Mr.Wangisveryfriendlytous。

6.wanttodosth。想做某事

Eg.Iwanttogotoschool。

7.wantsb.todosth。想让某人做某事

Eg.Iwantmysontogotoschool。

8.whattodo做什么

Eg.Wedon’tknowwhattodonext。

9.letsb.dosth。让某人做某事

Eg.Lethimentertheroom。

10.letsb.notdosth。让某人不做某人

Eg.Lethimnotstandintherain。

11.whydon’tyoudosth?

怎么不做某事呢?=

Eg.Whydon’tyouplayfootballwithus?

12.whynotdosth.?怎么不做某事呢?

Eg.Whynotplayfootballwithus?

13.makesb.sth。为某人制造某物=

Eg.Myfathermademeakite。

14.makesthforsb。为某人制造某物

Eg.Myfathermadeakiteforme。

15.What…meanby…?

做……是什么意思?

Eg.Whatdoyoumeanbydoingthat?

16.likedoingsth。喜爱做某事

Eg.Jimlikesswimming。

17.liketodosth。喜爱做某事

Eg.Hedoesn’tliketoswimnow。

18.feellikedoingsth。想做某事

Eg.Ifeellikeeatingbananas。

19.wouldliketodosth。愿意做某事

Eg.Wouldyouliketogorowingwithme?

20.wouldlikesb.todosth。愿意某人做某事

Eg.I’dlikeyoutostaywithmetonight。

21.makesb.dosth。逼使某人做某事

Eg.Hisbrotheroftenmakeshimstayinthesun。

22.letsb.dosth。让某人做某事

Eg.Letmesingasongforyou。

23.havesb.dosth。使某人做某事

Eg.Youshouldn’thavethestudentsworksohard。

24.befarfromsp离某地远

Eg.Hisschoolisfarfromhishome。

25.beneartosp离某地近

Eg.Thehospitalisneartothepostoffice。

26.begoodatsth./doingsth。

擅长某事/做某事

Eg.WearegoodatEnglish。

Theyaregoodatboating。

27.Ittakessb.sometimetodosth。

某人花多少时间做某事

Eg.Ittookmemorethanayeartolearntodrawabeautifulhorseinfiveminutes。

28.sb.spendssometime/money(in)doingsth。

某人花多少时间做某事

Eg.Ispenttwentyyearsinwritingthenovel。

29.sb.spendssometime/moneyonsth。

某事花了某人多少时间/金钱

Eg.Jimspent1000yuanonthebike。

30.sth.costssb.somemoney。

某物花了某人多少钱

Eg.ThebikecostJim1000yuan。

31.sb.payssomemoneyforsth。

某人为某物付了多少钱

Eg.Jimpaid1000yuanforthebike。

32.begin/startwithsth。开始做某事

Eg.Thestartedthemeetingwithasong。

33.begoingtodosth。打算做某事

Eg.WearegoingtostudyinJapan。

34.callAB叫AB

Eg.TheycalledthevillageGumtree。

35.thanksb.forsth./doingsth。

感谢某人做某事

Eg.Thankyouforyourhelp。

Thankyouforhelpingme。

36.What……for?为什么

Eg.WhatdoyoulearnEnglishfor?

37.How/whataboutdoingsth.?

做某事怎么样?

Eg.Howaboutgoingfishing?

38.S+be+the+最高级+of/in短语=

Eg.Lucyisthetallestinherclass。

39.S+be+比较级+thananyother+n。

Eg.Lucyistallerthananyotherstudentinherclass。

40.havetodosth。不得不做某事

Eg.Ihavetogohomenow。

41.hadbetterdosth。最好做某事

Eg.You’dbetterstudyhardatEnglish。

42.hadbetternotdosth。最好别做某事

Eg.You’dbetternotstayup。

43.helpsb.todo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Eg.LucyoftenhelpsLilytowashherclothes。

44.helpsb.do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Eg.HeusuallyhelpsmelearnEnglish。

45.helpsb.with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Eg.Isometimeshelpmymotherwiththehousework。

46.makeit+时间把时间定在几点

Eg.Let’smakeit8:30.

47.takesb.tosp带某人到某地

Eg.Mr.WangwilltakeustotheSummerPalacenextSunday。

49.havenothingtodo(withsb)

与某人没有关系

Eg.Thathasnothingtodowithme。

50.主语+don’tthink+从句

认为……不……

Eg.Idon’tthinkitwillraintomorrow。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记叙文三步写作技巧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装”。我这里所说的“装”,也可以理解为“装傻”,指的是我们明明知道某一样事物的存在,但在写作时却要表现出完成不知道或者是没有发现的样子。以《美,就在身边》或者《原来,这也是一种美》为例,我们身边的一处美景、一件好事、一个心灵美的人物等凡是可以挖掘出“美”的特点的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但在确定好写作对象之后,我们先不要急着去阐述这一种“美”,而是有意地采用对比或者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反映出我们认为它不美或者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这一种美的存在,甚至还可以表现出自己对身边的美视而不见,反而苦苦地去追寻所谓的“美”。

第二步:“转”。我这里所说的“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行文结构上的过渡,也就是承上启下;二是因为某一件事情的发生促使我在认识或是思想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要告诉读者:前面所写的是我对某一样事物最初的认识或是它给我留下的坏印象,而这些都因为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情使我在认识或是思想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一步是文章的重点,除了要处理好过渡句或是过渡段之外,重中之重还是要写好这一件令我发生转变的非比寻常的事情,因此最好能够在这一件事情上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第三步:“醒”。我这里所说的“醒”,指的是在经历了第二步所写的某件事情之后,在认识上的颠覆或者是思想上的醒悟,或者说是由此开始“卖乖”。具体说来,就是要交待清楚自己对第一步所提到事物(写作对象)有了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或是新的认识?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或是思想上有了什么样的转变?从“卖乖”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告诉读者你从此变得懂事了、变好了、积极向上了,目光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短浅、人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不懂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_写作方法10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一、给学生创造发表园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发表法,即让学生的习作在课堂或墙报上得以“发表”,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给报刊发表。每次习作之后,我们都朗读优秀习作和片断,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功感,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练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加强语言训练,让学生自己感受并积累美的语言

学生并不是有了一定的习作欲望就能把文章写好,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学生胸中有话,胸中有情,却不能用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词是句子的组成单位,句意表达是否正确生动、恰如其分,依赖于词语是否准确。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切实到位的词语训练,使词语的色彩、形象、分寸感一同沉淀于学生脑海中,形成对该词语的强烈感受,这样,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应的词语便会在脑中凸现,准确表达的词语就会脱口而出。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语感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逐步积累语言,提高习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有了强烈的作文欲望,并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习作时才有话可说,并且要善于联想:即从眼前看到的事物、出现的景象,想象到曾经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另一个事物,取其彼此相似点或相同点,由此及彼,生发开去,进行想象思维的培养。比如,看到园丁在修枝剪叶,就联想到教师的教书育人;由蜜蜂采蜜联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细心观察,善于联想,就会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

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材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采取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记叙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4896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属于散文文体中的一类基本文体。由于应用广泛,写作形式灵活多样,在高考写作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第一个问题,叫做化虚为实。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个概念性的东西,你要把它表现出来。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往往虚一点,都不是概括性比较强的概念。比方讲,一说,哎呀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咱们同学一说安静,安静极了、很安静、十分安静、特安静,这个词用得太多了,怎么安静啊?是吧,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为什么会出现刚才那个情况,那是因为教室里面怎么样?安静。好了,你把这些写出来了,还要你在那儿说吗?教室里安静极了、教室里特安静,不行。影响你们得高分的好像就是在形象方面考虑得不够,把虚的化成实的注意得不够。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哎呀,挤极了、挤得要命、特挤,咱们同学们往往会这么说,有的同学稍微夸张一下,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这还不够,化虚为实,把它说破了,那意思就是说,你描绘出一个形象来,让别人看,别人看完了,让别人得出这个结论。你说“安静”,你写完了让我一看,多安静;你说“热闹”,最好你的文段里面不用热闹最好,写出来让我一看,这个同学写的这个场面多热闹啊。好,你回忆一下,遇到过挤没有?挤,你想想看,怎么个挤法?好,告诉你一段“挤”,大家注意听,“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这里面有挤吗?没听到有挤吧?挤呀,挤极了,挤得要命,好了,听完了以后挤不挤?挤。写作文就该这样,那么景物描写你也可以这么想,人物描写你也可以这么去想,我怎么把这个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让别人得出那个概念,是吧?你不要虚,你要化虚为实,你去描绘形象,让别人得出结论。

二、就是化显为隐。“明显”的“显”,“隐蔽”的“隐”,什么叫化显为隐?同学们都知道,写作文你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我们有的同学采用的方法,我觉得相对地说是不是笨了一点,“我虽然18岁,经过的事也不少,好多事我都忘了,唯独有一件事我忘不了,他告诉我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看到这个开头我就知道你底下要干嘛了,是吧?或者,前面写完了,结尾来了,这件事告诉我应当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这个中心假如你把它不直接说出来行不行?我认为是可以的。怎么办?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我感觉到,这个味就不够浓,你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像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了就没意思,是吧?咱们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电影不爱看,看了五分钟就知道后面该干嘛了?你说你爱看吗?

先让大家看一幅画,就是说乾隆皇帝他拿出一句诗来:“深山藏古刹”,说谁能把它画出来?那么我这儿,画了一个示意图,找了几个画家。第一个画家画出这个来了:崇山峻岭当中这儿有一个庙。乾隆皇帝一看大不满意,说我这句诗要害是什么,大家知道吗?“藏”,你这儿露了。那么这个画家说我不画出来这不就是一幅山水画了吗?谁知道这里有寺啊?第二个画家来画了:崇山峻岭里面,有一个寺的一角露在外边了,多数被挡住了。你瞧瞧,藏了吧?乾隆还是不满意,我说的是藏。好,第三个人说了,我有办法,崇山峻岭里面这儿有一根杆子上面挂着中幡。大家都知道大一点的寺庙前面都有一个挂中幡的旗杆是不是?这上面还写着一个佛字,你看看藏了吧?乾隆说不行,你这还不好,比前面两个可能好一点。最后这幅画出来了:崇山峻岭当中有一片水,一个和尚来挑水了。好,乾隆满意了。为什么?给人联想、想像的余地了。崇山峻岭里面有一片水,和尚到这儿来挑水,挑到哪儿去?挑到寺里去。好了,山里肯定有寺。我就觉得咱们写作文是不是这样写,把什么东西都直通通地告诉别人,不是讲究有含蕴吗!写作文,这就叫含蕴。当然我又要提醒大家,化显为隐,中心隐在里边,别隐得让人看不出来,模糊不行,写中心的时候,你不要直通通地把这个中心写出来,让它的语言比较形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不要太直白。前面我讲到想像、联想,它会帮助你把这个语言说得比较形象。

那么我现在要用一个例子来说话,我曾经让同学写过这样的作文,题目叫做《一件小事》,我对同学的要求是什么呢?事是小事,理要是大理,小事大道理,这是一;要求二:大道理不要直通通地给我说出来,让它形象化。我现在先把这一件小事我念给大家听:“眼一睁,糟糕,七点三十分了!我赶快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裤子,套上鞋,顾不得洗漱,拿上书包,推着自行车,腿一骗,迅速地向学校骑去。刚刚骑出大院的门,就看见门边停着一辆卖小吃的餐车,我赶紧下车,买了两个油条,接着上车,一边骑车,一边吃着油条。这时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件往事。有一次,也是眼一睁,七点三十分了,我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裤子套上鞋,拿上书包推上车,飞快地向学校骑去。当时心想,去学校的路上,路边有个小吃店,经过那里的时候,买个火烧带到学校里去吃,既不至于迟到,也不至于挨饿,但当我快骑到小吃店就被那长长的由里排到外的人龙吓坏了,我只好带着失望继续向学校骑去。刚在座位上坐定,上课的预备铃就响了,第一节我还能专心听讲,第二节肚子就向我提抗议了,抗议的激烈程度使我再也无法专心听课了,要不时地安抚一下自己的肚子,安定坚持一下。想到这里,下意识地往回看了看,大院门口那个卖小吃的餐车,隐隐约约还看得见,我不由地心头一阵发热,我想,”你们看看他想什么了,“我想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向那位卖早点的师傅一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前面写得很形象,挺不错的,最后你能说他不对吗?对,但是好吗?不好,我给你介绍两个结尾,你看看什么叫做化理为形。前面完全一样,没改,就是到了大院门口那辆买小吃的餐车,隐隐约约还看得见这儿,下面这么写的:“我不由地觉得:那不是一辆普普通通的摊车,那分明是一座加油站,在我们奔向“四化”的道路上。正因为有了一座座这样的加油站,才使得一辆辆车能多装快跑,以飞快的速度向“四化”这一宏伟而远大的目标驶去。”怎么样,比刚才那个结尾更形象了,加油站,多装快跑,飞快地驶去,这位卖早点的师傅他是一个典型,是人们一心奔四化的典型,我们亿万人民正在一心奔四化呢。人家把这个中心表现出来了,但是没有直通通的意思吧?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不是的。多好啊,我再给你念一个结尾:“在我的眼里,那辆卖小吃的餐车忽然幻化成一朵花,一朵鲜艳夺目的花。正是这一朵朵鲜艳夺目的奇花异葩绚丽绽放,把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打扮得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怎么样?花儿,鲜艳夺目的花儿,奇花异葩绽放,精神文明的百花园是万紫千红,春意盎然。多好啊。从这个卖早点的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家都在讲精神文明,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充分体现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你看看他把这个表现出来了。我再给你念一个结尾,你听第三个结尾的时候,你别白听,你想想我为什么要给你念三个结尾:“远处的那辆推车,好像是一朵花,一朵小小的浪花。这一小小的浪花汇聚起来,汇成了改革开放的巨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东汹涌奔腾而去。”怎么样?我原来为什么挨饿呀,物资不丰富,今天吃的怎么能送到家门口来了?改革开放使得物资丰富了。因此,人们拥护改革开放,谁敢阻挡改革开放的潮流,我们老百姓不答应。这个中心引出来了。多好呀。前面一点没动,后面怎么样?化成形了。我刚才要你们把这三个结尾想一想,我现在点破了。

写作文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时代感。

第四,就是化平为奇。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你把它化了,能够达到什么?让人惊奇,哎呀感到意外。我想我这个奇,我有两个含义。俗话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是不是波澜起伏呀?这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平铺直叙的,不行;还有一个,别一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了,那不行。好了,至于“文如看山不喜平”,起伏,几起几伏,说还有两个月,我们许多同学说我马上几起几伏我做不到。但是我认为意外结尾你做得到,那么,比方说你写提纲,我用那些材料,什么材料我放在最后用,让你感到意外,这就很重要。你把这个做好了,作文的分就上去了。有的作文表面上你一看没有看出什么来,一看那个结尾不得了。《项链》怎么样?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怎么样?初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怎么样?是不是都是意外结尾?到考场上我先列提纲,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一定要养成写提纲的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提纲上你要让文章尽量有点起伏,不要平铺直叙,让这个结尾,让人感觉着意外,立刻就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第五个我想讲的,叫做化情为物。有三句话大家可能都背熟了,老师可能都给你们讲过:“说明文以知育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感人”。这个情怎么才能感人?许多同学比较习惯的做法:所谓议论跟抒情相结合。比方讲,文章写到一定的地方了,“妈妈我爱你,一千倍一万倍地爱你,假如有下一辈的话,我还做你的儿子,我还做你的女儿”。好像有的时候给人一个感觉,这个情怎么样,跟挤牙膏似的它挤出来的,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真情应当融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字字句句里面你都在表达一种情。我说的化情为物请大家注意,我这个物,是广义的物,人物、事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你做到情物交融、情景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要做到这一点,不要在那儿空着喊那个情,那个情打动不了别人,我认为是这个。我下面我再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人家怎么把情融在物里的。

“爸爸,春天又到了!窗外那片竹,那样挺拔,那样秀颀,那样生机盎然。六年来,黄昏走来又走去,可我只能看到那片竹,爸爸,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初春时还飘着零落的雪花,当冻土还未化尽时,您带回来了几株瘦竹,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虽无生气,却有壮实的根。您种下了绿的希望,给我留下了窗外那片竹。就在当年暮春,你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爸爸,那片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活得很旺盛,我整个的思念都系在了那片竹上,在那里,可以拾起您遗落的脚印,可以掬起您爽朗的笑声。夏天裹着燥热姗姗走来,昏黄的夕照中,我倚窗凝望那疲惫的竹,连日暴晒,叶面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叶片向下搭拉着,竹干微微倾斜,竹林似乎疏朗了许多,显得那样疲惫不堪。爸爸,这神情多像您!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就这样,您还忙着为那片竹浇水!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涌动着阵阵酸楚。我觉得您很可怜,也恨自己无能。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使您幸福。而今,我连着唯一的心愿也未曾兑现,您就走了,永远地走了!窗外的那片竹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哀思有多深!”

写竹实际上也是写谁呀?写爸爸。“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但是怎么样?有壮实的根,是不是?爸爸虽然不能让家里富起来,但是在家里面怎么样?他是顶梁柱,顶着这个家承担着养活全家的责任。你看看是不是他的情融在对竹的描写上?融在对人的描写上?我觉得咱们写作文要这么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文写作指导整体构思确定主旨

全文共 2652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确定主旨",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就是语言的运用,也要受主题的约束。可见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如何确定主旨呢?

1、循规蹈矩

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准确,在立意时首先要做到合乎题意,对于有要求的作文,就必须紧扣作文的要求去写。正确,则是正确积极。要想立意正确,首先必须考虑主题是否符合科学性,没有根据的片面性的东西不能作为立意根据;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校纪律及国家法xx。最后就是明确表达。作文时确立主题要非常明确,下笔前应有明确不含糊的立意,文章反映的是什么,心中一定要有数,作文时将其明确地贯注于全文表达出来。如《选择》(原文略),就是一篇处处紧扣题目,且符合立意三个基本要求(准确、正确、明确)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紧扣主题在写。作者叙述了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自己态度坚决,毅然做出回国学习的决定的事,可见立意是正确积极的。

2、着意求新

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的。列宁曾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鲁迅先生的多数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如《独闯世界的孩子》(原文略),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文中的"他"正是当代一部分中学生的缩影。作者对"外面世界"的诠释新颖深刻,文章的立意能扣住社会脉搏。

3、逆向求异

所谓逆向求异,是与顺向思考的立意方法相对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运用逆向求异的立意方法有哪些呢?第一,对作文题目进行反向思考,单凭题目字面之意去作文难免陈旧、平庸。第二,就是运用批驳错误看法,提出正确认识的反意存真立意法。第三,对某种事物、事理从多角度看。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逆向求异的立意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不能违反准确、正确的原则。如《狗拿耗子,精神可嘉》,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没有附和前人看法,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耗子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当把它消灭干净,不管是用老鼠药,还是灭鼠器,或者是用其他什么方法。狗拿耗子有又什么错呢?猫可以捉耗子,狗为什么就不能呢?"由此展开议论,从而得出迥异于前人的新见解:"狗拿耗子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管闲事,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正事。相反,见到耗子不拿,见到坏事不管,只会害人害己,以至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4、深入开掘

所谓"深入开掘",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

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生活材料只能提炼出相应的一定的主题。对事物认识不深,主题就肤浅;认识上"拔高"、"牵强附会",主题就脱离实际。作者的主观认识必须做到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达到主题思想与全部生活材料相一致的要求。有时,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可能不止一点,当然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但开掘得深,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思想意义的主题,是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的。

主题思想提炼深化,是作者对题材的社会意义进行反复研究,深入认识的结果。着名歌剧《白毛女》主题的提炼对我们是不无教益的。这一剧作取材于一九四零年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起初有的人认为这个传说不过是一个"神怪的故事",可以利用来宣传破除迷信;也有人可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结合起来处理。但经过剧作者们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才选择和提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恰切的反映了事物本质上的思想意义,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如《我和陈早阳》一文,作者记叙的是同学间的一段交往。她没有把这写成歌颂同学之间的相互友情之类,也没把这写成赞扬同学身上的某种精神、某种美德之类。记叙这段交往,展示的却是两种社会制度下两个少女的不同思想性格,不同精神境界,写出了自己的自强心、祖国情,以及肩上的责任。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深刻而有意义。

5、咏物意蕴

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这类"借物寄怀"、"托物言志"的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井岗翠竹》。这些作品都有一个表层的作为媒介的象征性的形象,在这形象的里层蕴藏着一个高尚美好的"意",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这类文章中的"意"一般都有社会性的内涵,或是人的某种崇高的品质,或是某种可贵的感情,或是某种人生的哲理,它们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这个"意"附丽于想象而存在。

首先,要选好象征物。这象征物应是大家所熟悉的,形象鲜明的,是美好的。同时,这象征物应与象征义有联系的,而且联系越贴切、越新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越自然、越新颖。其次,要充分显示"意蕴"的审美属性,处理好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意"自然的、巧妙地升华起来。

6、画龙点睛

在一篇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先用大量篇幅写景记事,写文人墨客的"悲"和"喜",最后笔锋一转,归结到"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与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最后这两句将作者的本意予以点明,成了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这是古人作品中将"画龙点睛"法用得最好的例子之一。

运用点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者要独具慧眼,善于从貌似平凡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开掘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的哲理,然后在行文的关键处不失时机地运用浓缩精练、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加以点化。二是点睛的语言要尽可能生动形象、含义深刻,令人警醒,要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艺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作文指导:中学生记叙文怎么写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记叙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盘云珍同学,在描写数学李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李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李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李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盘云珍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李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小升初作文指导:写作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先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四: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五: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六: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七: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八: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九: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小升初作文要求都不低于500-6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留下最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最新中考议论文写作基础指导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亲戚上你家来玩,一个亲戚摸着你的头,笑呵呵地问你:“家里你最喜欢谁啊?”你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回答道:“我最喜欢奶奶。”亲戚又问道: “为什么你最喜欢奶奶呀?”你想了想,又回答道:“因为奶奶从来不打我不骂我,还一直在家陪我,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那你喜欢爸爸妈妈吗?”“不喜欢,我一有点错,他们就打我骂我,还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我。”

你知道吗?你小时候这段与亲戚的对话,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交流”,而且你在回答亲戚的问题时,无意中口述了一篇小型的“议论文”——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对事物的看法,也叫观点。在议论文中它可用一句既简洁又具有明确态度的句子来表达,就如上文中你回答亲戚的第一句话——“我最喜欢奶奶。”言简意赅,态度明确,不模棱两可,不转弯抹角,这就是论点。

论据——有了观点,还必须要有证明你观点的根据,这样,你的观点才站得住脚,才具有说服力。这些能证明你观点的依据就叫做论据。论据一般有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就是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上文你回答亲戚的第二句话其实就是事实论据。但如果是要写较为正规的议论文的话,事实论据应选用名人事例、确凿的数据和可靠的史实等,而不能用诸如“我就是这样做的”、“我的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人”等,因为你和你同学的例子没有那些名人来得有说服力,不具有代表性。还有一种论据是道理论据,一般指的是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格言,当然,作者自己很有说服力的一些逻辑推理和分析总结也可以作为道理论据。

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纽带。如果说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那么论证就是解决“如何来证明”。

初中阶段我们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三种:举例论证(也叫例证法)、引用论证(也叫引证法)和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就是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上文“因为奶奶从来不打我不骂我,还一直在家陪我,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就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我最喜欢奶奶”的论点。

引用论证是运用名言警句等道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如我们常用“xx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对比论证则是通过意义相反的两个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准确性,如上文例子中最后那句“不喜欢,我一有点错,他们就要打我骂我,还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我”就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证明“我最喜欢奶奶”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1、提出问题(引论部分):

用来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讨论的话题)。这个部分我们应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让人能一眼明白你的观点是什么。

2、分析问题(本论部分):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来分析论证引论中提出的论点或论题。这部分就是用你准备好的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的论证过程。论据不要太单一,否则成为孤证就没多大说服力了,所以平时多积累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和名人名言,对你写议论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3、解决问题(结论部分):

这部分主要用来作全文的总结、下结论,揭示和深化文章的中心。你可以在这里再次重申和强调你的观点,发出呼吁和号召。

以上是议论文写作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和知识,我们可以就某些话题进行讨论后,尝试着将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篇具有以上议论文元素的文章。相信经过一定的训练后,你会写出像模像样的议论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汇总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属于散文文体中的一类基本文体。由于应用广泛,写作形式灵活多样,在高考写作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现在写作讲究创造性思维,讲究创新,那么创新需要什么,从思维这角度来讲,需要联想、需要想像,就是你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把日常生活当中储存在自己大脑里面的形象加以选择、加工、组合,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来。还有就是联想。联想有: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等。

记叙文的写作要提高,要提高怎么办,要提高那么就得把自己原来是问题的地方把它解决,那么你就提高了,我有一个想法,我感觉到,影响大家写作文提高的,可能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对于考试或平时的写作,只要你考虑了这个,它都管用。五个方面总结为:化虚为实、化显为隐、化平为奇、化情为物、化理为形。同时,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要注意时代感,要有时代意识。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对于写作,我们要注意: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比如写留给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例如,描写一个人晚上行走在郊外,可以从天色,周围的小虫,树林等刻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记叙文写作常见技法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有哪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常见技法,欢迎参考阅读!

一、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一人称的。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

其用法有:1、“他”。如“他既然这样完全失掉了理性,就发生了哪个疯子头脑里都不曾有过的一种奇想......”(《堂吉诃德》)

2、人名。如“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一次难忘的航行》)

3、指代。如“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多收了三五斗》)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写作时倒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

二、叙述的方式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使用倒叙应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插叙:指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三、叙述的要求

第一,线索清楚,要抓住主要线索叙述。

第二,“叙述六要素”应交代明白,一般要把时、地、人、事写清楚,有时可省略其中一、二个要素。

第三,详略得当。第四,要有波澜。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曲”。记叙文写作技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224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

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

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1、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好的记叙文,故事性都强。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

作文原理:

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

故事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故事,就是“事情+缘故+事情”。

故事故事,就是一串相互联系、有缘有故的事件串。

2、没有故事的流水帐,超失败的记叙文章。

3、记叙文的真正要素:故事的主题点、素材侧重面、情节串联线(含起因、过程、结局事件)

4、记叙文的基本精彩模式:

第一种:单一情感类情节线

第二种:情感+逻辑类情节线

第三种:情感+结构悬念

第四种:逻辑+情感+结构手法

5、悬念吸引人,反差震憾人,夸张折腾人,渲染感染人

6、让段落风情万种

7、一篇600字的文章,开头30个;中间500个;结尾70个

文章开头多用短句,结尾用长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人记叙文的指导及参考作文

全文共 2902 字

+ 加入清单

一、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事文的六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三、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四、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五、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六、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七、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却需要课外的功夫,这课外的功夫,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路。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同学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之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总言之:

1.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那么选择哪一个人不会成为问题,会成为问题的是,怎样描写这个人,很显然,按照我们老一套的写法是不行的。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比如说《孔乙己》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我的爸爸

我有一个善变的父亲,我们有时像朋友一样,心心相犀,近在咫尺;有时又像陌生人一样,彼此生疏,远在天涯。他的性格特征完全可以用七匹狼的广告词来形容。

男人的关爱面

我的父亲很爱我。但他却不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以至于我常认为他讨厌我。每当我犯错挨打的时候,我常有一种打算从厨房里拿把菜刀砍死他的冲动,被打的时候我总会想,我和他究竟有没有血缘关系。

记得我随夏令营去北京旅游时,父亲没来送我,就只有妈妈来了。看到别的同学都是父母在送行,我感到父亲和我一定没有任何关系,否则他不会这样,要远行了也不来送我。在去北京的路上,我想父亲现在一定在家里庆贺吧,庆祝我这个一代瘟神总算离开他了。从北京回来的那一天,妈妈问我想不想知道去北京的那天父亲为什么没有去送我的原因。我不屑地说:“他讨厌我,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妈妈语气坚定地说:“知道吗?你父亲舍不得你,一直在家里念叨着你,他怕去送你会让他更难过??”听到这里,我鼻子一酸,眼里噙满了泪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父亲是如此的关心我,原来父亲用一种严厉的爱在关爱着我。

男人的孤独面

一天傍晚七点钟,父亲打电话回来说要加班,不回来吃饭了。父亲的工作很辛苦,经常加班,加起班来又是彻夜不归。因为加班,父亲苍老了许多。常坐在计算机前加班,父亲的眼睛极度疲劳,视力直线下降。是父亲撑起了我们这个家!想起父亲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忙碌地工作,想起父亲的孤独与寂寞,我又流下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悔恨的泪水。

男人的自豪面

有一年期末考试,我因为沉迷网络,结果只考了24分。到家后,我正猜想父亲会怎样惩罚我,但父亲却出奇平静的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自己总结此次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为起点,争取获得好的成绩。”然后父亲和我一起分析原因,并辅佐我学习,为我解答难题,经过父亲的辅导和我的不懈努力,我的成绩直线上升。在期末考试中,我超常发挥,终于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这是我第一次获得荣誉证书!回到家后,看到我的荣誉证书,父亲欣喜若狂。第二天,有人向父亲提起这件事,父亲自豪的挺起胸膛。这是父亲最自豪的事情。这时,我看到了父亲的自豪面。

男人的征服面

我经常在网吧上网玩游戏,被抓的次数也是不计其数。无论是父母的打骂,还是老师的劝阻,我都是屡教不改。老师每次打电话给父亲后,因为父亲坚信“棍子底下出好人”的道理,有时我被打得皮开肉绽、惨叫连连。不例外,这次又被抓了。我正猜想父亲又会用什么残酷的手段来惩罚我。但却没想到父亲破天荒地原谅了我,并告诉了我一个真实的故事:父亲以前和我一样经常出去上网,也是屡教不改。我出生后也去网吧玩,且常常是通宵。后来奶奶告诉父亲有家庭,应该为家庭负责。这就像一条韧性十足的绳索拴住了父亲这条脾气暴躁的烈马,使他变得温顺。父亲说,我也应该找到一条绳索来鞭策我,那就是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父亲的一席话,使我深深地自责,这让我看到了父亲的征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四、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离不开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有效写作步骤,我认为离不开想、说、写、读、改。

想:写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作文要求是什么。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选材做及时地指导,引导他们打开记忆,选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这样既可以紧扣作文要求,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想好后,同桌先练习说一说,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出对方用词不当之处,交代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进行再思考调整。这样做,既避免了写作时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觉得自己思路清楚,说得通顺连贯,比较满意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读:写完后,还要读一读,找出错别字及用得不当的词句等,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改: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修改自己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然而许多小学生有这样的问题:若要他把自己写的东西进行修改,那他就找不出毛病来,但如果让他去修改同学的作文,去挑别人作文中的毛病,他倒真能找出许多不当的地方,有的甚至连老师也想不到。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因势利导地让他们通过作文的“互改”去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指导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这则材料以小见大,影射高考作文“科技与生活”这一主题。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述进入大数据时代,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极大便利,第二层次讲述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隐患。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高科技的利与弊,具有明显的思辩色彩。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然而,生活在高科技时代,人们往往只顾享受便利,感悟其中的乐趣,而常常忽视了物极必反,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做了高科技的奴隶,甚至成为受害者。

解读这则材料,要以科学审慎、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审视,不可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利”。如有了手机,人们可以聊天、购物,甚至视频对话,视通万里,无所阻隔;有了机器人,就可以给航天飞机贴防热瓦,完成危险位置的长时间焊接;有了火箭,人们就能更多地了解了地球,使中国5000年来的飞天梦变成了现实。真可谓:科技成就梦想;科技推动了人类进步;高科技为现代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第二,高科技给人带来的“弊”。无论是环境污染造成物种灭绝还是人身安全失去保障,无论是淫秽消极言论的传播还是网络诈骗,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以说:高科技威胁着人类安全;网络使人们的隐私暴露无遗;高科技,要说爱你不容易;都是网络惹的祸;注意网络安全。第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单纯地肯定或否定都是不严密的,面对高科技,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要学会变弊为利,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从这个角度,我们要懂得:不做数据的奴隶(不做简单低头族);趋利避害,让高科技更好造福于人类;便利亦可带来不便;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世界是辩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庆见闻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为期一周的国庆假期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一定会发生那么一两件或有趣或难忘的事情,各个学校的老师应该也会布置上一篇以“国庆见闻”为主题的作文让小朋友们来写,那怎么样才能把这篇作文写好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见闻

写作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到底什么才是见闻。顾名思义,见闻其实指的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国庆见闻就是指在国庆期间,自己的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自己听说了什么事情,自己对这些事情又有着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比如说去旅游所看见的景色,回老家所经历事情,国庆外出期间大街上的小事和节日的整体气氛等等,这些都可以写。但需要注意的是,所写的事情必须都是自己亲身参与的,这样才符合见闻的写作要求。

二、见闻写作要点

1、时间要点明:文章所叙述的事情发生时间必须是国庆期间的,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容易忽略时间直接写内容,文章最后也没有点题,这样就不符合“国庆”这个时间限制的要求。

2、过程要交代完整并突出重点:把一件事情写完整,文章中就必须要具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结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后三个要素。通常,每件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发展过程和结果的,就好像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总在在开始之前交代好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最激烈,最吸引人的情节,以及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而在这三要素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稍微交代一下,中间的高潮部分才是读者最想看,也是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写作选择切入口时要小而细致。另一方面,国庆所经历过的事情活很多,写完整并不代表你要将“吃喝拉撒”什么都写了,不然就会让读者感觉很乏味无趣。正确的写法是恰当地选择其中的一件小事写,同时放大事情切入点,无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细微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你这篇文章的亮点,都可以成为你重点描写的对象,使之贯穿全文,文章自然就不会成为流水账,反而变得集中而又灵活有趣了。

如: ① 喝结婚酒——新郎发开门红时,怎么折腾新郎的或抢新娘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② 游景点——将你觉得最有趣或者最美的景色进行描写,而其他普通的景色略过 ;③ 去逛街——看见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④ 坐公车——一个小小的故事情节中人物的某个动作或者表情 。

3、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幽默的语言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公园里有很多树”和“公园里长着很多高大茂密的树,这些树就像战士一样守卫着公园”两个句子相比,明显后面的句子更长同时写得更好,这就是修辞的魅力。再比如说看到别的小朋友随地扔香蕉皮,我上前去说“你怎么能随地扔香蕉皮呢?”和“大哥哥,你的香蕉皮掉到地上了,你把它扔到这里,那边的垃圾桶会很伤心的。”这两个句子相比,依然是后面的句子略胜一筹,所以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遣词造句”。

国庆见闻作文具体提纲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