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怀念鲁迅先生六年级作文实用四篇 作文素材(通用20篇)

浏览

2609

作文

215

走近鲁迅先生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绍兴县打出了力塑鲁迅文章的文化牌,打造了旅游业的新景点——鲁镇,把鲁迅作品中的"鲁镇"搬到现实中来.在鲁迅笔下《祝福》、《孔乙己》、《明天》等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绍兴鲁镇,虽然是虚拟的,但绍兴县投入2亿多元,营造了一个占地9公顷的"鲁镇".在这里,融汇了昔日古城绍兴的民俗风情、民居建筑.鲁镇景区突出了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了鲁迅文化,并将绍兴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其中.

百年历史的绍兴水乡缩影的鲁镇,在这得到重放,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绍兴人亦或是外地人,徜徉在这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穿梭于民居村落,探寻绍兴的民俗风情,感受水乡的另一番情韵和意境……绍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是绍兴名胜的最独特之处,对各省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年来,“鲁镇”一直是个被国内外鲁研专家频频使用的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已成了鲁迅作品的代名词,与三味书屋、百草园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鲁迅文化语境.可当有人问起“鲁镇”在哪里时,我们便难指其实了,而要说清“鲁镇”的面貌,更是勉为其难了.确实,“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同时,当“鲁镇”历史的守护者们悄然离我们远去,古老的水乡风俗被现代文明逼进历史角落时,久居于繁闹与喧哗的人们便开始渴求一种文化的回归,希冀一种宁静、安适的生活,安然地在曲曲弯弯的窄巷、碧波荡漾的流水、垂柳依依的小桥观赏一种景致、品味一种风俗、寻觅一段历史.于是,建造一个新“鲁镇”便成了一种时代的召唤.

坦诚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鲁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貌我们越来越感到陌生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所发出的“鲁迅的书真难读真难懂”的阵阵感叹,为继承和弘扬先进的鲁迅文化,人们在做种种不懈的努力.如影视、戏剧界将《祝福》、《故乡》、《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搬上了银屏、舞台,出版界出版了《呐喊》、《朝花夕拾》等图文并茂的鲁迅作品,使广大观众和读者有了形象感受,读鲁迅原著相对轻松和容易多了.如今,鉴湖畔的“鲁镇”,更让所有文学爱好者有了读鲁迅的一把钥匙.

再看,鲁迅墓地位于虹口的鲁迅公园.墓地占地1600平方米,周围种植了松柏、香樟、广玉兰等长青树,墓前平台可同时容纳400人在此瞻仰.草坪上的鲁迅座像是浙江美院萧传玖所塑,墓栏里安放着灵柩的墓椁,上铺光洁坚固的花岗石,两旁两棵松柏系鲁迅夫人许广平及其孩子周海婴亲手栽植.墓穴后是花岗石做的大墓碑,上刻 “鲁迅先生之墓”六字,为毛泽东所题.

最后,在这次外调活动中,我们想对鲁迅老先生表达一种感情——尽管我们对鲁迅专题还存在种种困难,但我们总是以一种尊敬、敬畏的眼神去看待他,因为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六年级暑假作文500字素材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早早地做完作业,和解鲁璐去参加趣味英语学习班,有一天下课,英语老师对我俩说:“你们俩学习不错,参加我们的合唱团吧!”

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三、四、五我们与三十多位年龄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小朋友开始了专业英语歌曲的训练。这个合唱团可有趣了,开始的时候我还不好意思,心里想:“人家都学这么长时间了,我能跟得上吗?”可又不敢向老师说。咳!怎么办呢?只有自己暗地里加劲,叫爸爸买了一盒英语光盘,晚上跟着学唱,妈妈在一旁鼓励我;可我心里想:“唉,晚上的班没有白加,功夫不负有心人呢!”

八月二十日,东方广场搭起了大红的舞台,儿童艺术团汇报演出开始了。我们三十多个小朋友,统一身着迪士尼体恤衫,代表迪士尼培训中心三百多位小朋友参加演出,我化了妆,心里紧张极了,到台上,两眼只盯着指挥的节拍,高声唱歌,挥手跳舞,全然忘记了台下深情观注的爸爸、妈妈和观众。我们的节目刚刚结束,空中一个响雷,把我们的紧张情绪一下子驱散了,好像老天也为我们的精彩表演喝彩!

这就是我暑期印象最深、最有趣的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怀念鲁迅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宁静的夜晚,我自己坐在书桌前读书。偶然间,从书里掉出了一张照片,那是我的小学毕业照。脑海中浮现出同学的影子和快乐的回忆,我独步于往事的光辉中,挑挑拣拣,让它一点一点,拓展记忆的空白。

有人说,怀念不过是空虚的情感。毕竟,怀念不能让过去复活,也不能让旧日的情景重现。因为,时间不可能停止,人生不可能停止。也有人说,当你开始怀念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衰老。其实不然,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迫于生计的压力,早已没有闲适的心情去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一直到了尽头,都没有仔细回味过人生路上的美丽与艰辛,那么,这的确却是一次索然无味的旅行。

时常怀念的,是已逝去却又最不想逝去的:欢蹦乱跳的童年,干净清澈的梦想,飘荡在空中的云,陪伴在身边的清风。一碰就不见了的过往,就魔幻般瞬间消失了。曾经的一切,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影子,我将永远珍惜,并且怀念。

怀念是一次诉说,它诉说着梦幻般的过往,在心灵深处蹁跹起舞;怀念是一缕温情,和着银灰色的过去,温暖内心的最深处;怀念是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永不褪色,永不失味。怀念过去,无论快乐或是忧伤,都已永远嵌入生命。

我庆幸,这世上有一个称之为怀念的东西。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品味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可以暂时掩盖住城市的金钱与虚伪。正是怀念,让我对人生有深刻的爱恋。

回过头去,驻足凝望曾发生在我身上的片段,那些飘着花香的往事,与他们无奈的告别。然后,回过头来,朝着前方扑朔迷离的位置的目的地,带着希望,勇敢的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故事:鲁迅先生最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严九郎排行老三。他在读小学 时,同时跟酒井藩校教师 野坂先生学习过汉学。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 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1896年10月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 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老师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班主任老师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老师负责。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藤野生活朴素,当时教授上课,来回都坐人力车,而藤野则是步行,他住在空堀町,离仙台医专有步行三五分钟的距离。鲁迅离开仙台前曾到他家去过,他送给鲁迅一张照片,背面写上:“惜别藤野谨呈周君。”鲁迅为了安慰藤野,曾故意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据说后来藤野跟侄子藤野恒三郎说过:“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看来是为研究生物学才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恒三郎说,听藤野先生的口气,他是相信了鲁迅分别时为安慰他而说的想学生物学的话。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 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中考作文素材积累:鲁迅的名言

全文共 1809 字

+ 加入清单

·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 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 看罢,他们是战胜军国主义的,他们的评论家还是自己责备自己,有许多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 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 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 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 愈是无聊赖,没出色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

·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 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 ……别国的硬汉比中国多,也因为别国的淫刑不及中国的缘故。我曾查欧洲先前杀耶稣教徒的记录,其残虐实不及中国。中国青年久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但皆秘不发表。不能受刑至死,就非卖友不可,于是坚卓者无不灭亡,游移者愈益堕落,长此以往,将使中国无一好人。

· 爱国之士又说,中国人是爱和平的。但我殊不解既爱和平,何以国内连年打仗?或者这话应该修正:中国人对外国人是爱和平的

·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孙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六年级作文素材集锦:古诗词名句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1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心中的鲁迅先生500字作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只听父母说:“鲁迅”心中模糊一片,一阵迷雾。

自我学习了他的文章。让我不禁觉得,他是一个冰冷到极限的人,似乎他的每篇文章,都有那控诉社会的情怀,我很不喜欢。

可是,我错了。

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怎么可能不让人控诉这个时代的罪恶呢?我不该把生活把自己生活的这个年代来做比较,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在鲁迅先生的心里,我看到一种情。

他的情,在他对儿时的怀念。

我走进那充满趣味的百草园,带着我对那里的梦,我看到了鲁迅先生所描诉的所有的景象: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那一幕幕充满童稚,童趣的画面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鲁迅先生的儿时是那么天真快乐!他是懂得一个享受快乐生活的人,不冰冷,是火热的。

他的情,在他对自身错误的忏悔。

我听过那之间缕缕兄弟情的故事,带着我对鲁迅小兄弟的可怜,我看到了鲁迅的忏悔,一遍一遍,仿佛有无数图钉洒在他的心上,又一个个被有力踩去。我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天不如人意,他要道歉,他想到宽恕的时候,小兄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情吗?”小兄弟一点也不记得了,给那一张心中的纸永远填上了空白。天空,乌云翻滚,心情如同石头一般沉沉地落了,永远压抑着。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啊!你的心中不是冰冷的,是火热的,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烧着那黑暗社会的罪恶。

鲁迅先生,你是太阳,你是月亮,照耀着万物。

你是一颗在文学革命中永不坠落星辰。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眼光去了解别人,因此,我心中的鲁迅先生就和别人心中的不一样。

在我眼里,鲁迅先生可不只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慈善家和教育家。

说鲁迅先生是慈善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用金钱帮助劳动人命且不说,你看他,为了中华文学战斗了一生:用自己一生的时间作为战争的时间,以笔做武器,以生命做代价,为劳动人民呐喊了一生,同昏庸的当局战斗了一生!面对当局的压迫,鲁迅先生毅然坚持为劳动人民呐喊!

难道,鲁迅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就仅仅只是文学吗?不!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极富同情的心比那些文学作品更值得我们学习!

说鲁迅先生是教育家,自然也有我的理由:就冲他的侄女周晔说的那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来说,也足以说明鲁迅先生的教育能力是很强的!再说前文提到的,不也是鲁迅先生在以身作则的教育我们做人要善良吗?用这两点来说明鲁迅先生的教育能力,足矣。

这,就是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作文600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曾有过这样的大文豪,他忧国忧民、憎恶旧社会。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牙黄羽纱长衫,瘦的叫人担心,头上那寸把长的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胡须似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他,就是鲁迅先生

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对它的侄女周晔,鲁迅先生用幽默又委婉的话批评她读书不认真、太马虎。并且在一个寒冷又阴暗的地方救助了一个与他素不相识的黄包车车夫。甚至连它的女佣阿三也曾回忆,鲁迅先生对它的关怀,常常叮嘱她多休息,不要干重活……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憎恶黑暗犹如憎恶魔鬼的人。他的文章犹如一支支锋利的匕首,抨击了旧社会的黑暗,反动派的霸道。在旧社会,人们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能够安居乐业。而鲁迅先生却用笔划破了黑暗,无情的揭露了反动派的恶行;他用笔唤醒了民魂,让那些绝望、懦弱的人重新站了起来……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青年的人。他一生接待过来访的青年约305位,亲自写给青年的回信更是不计其数。她还为萧红等一代青年人在荆棘满地的前面开路,帮助一批青年作家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他一生对青年人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没错,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写照,他把一生全部献给了人们,人们尊敬他,爱戴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您好!

随着光华流转,岁月流逝,在这匆匆的初中三年中,您带给了我太多,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

您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正是这一幕幕清新且童真的生活片段,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每当忆起它,我便仿佛穿梭在这古色古香的学堂中,吮吸着教室中传来的阵阵甘甜,宁静地留恋着那古色古香的眷恋与不舍。我仿佛也置身于那杂草丛生的后院,轻抚那丛丛青翠,低语着奇闻怪事。

在这封存的土地之上,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童稚的幸福,感受到了晚风的低吟?

一步又一步地循着您的脚步追啊追,恍然间,却如同隔世。窗外的明媚春光消失了,生机也消失了,只余下皑皑白雪。

跟着您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童年之地,却发现,这一切早已不真实。我与您共候在屋中,低语着记忆中的美好,期盼着再次迎来尘封的记忆。孰知,即使擦再多次眼,却也无法看清乡邻的背影了……面黄肌瘦的闰土,客套虚伪的面孔;尖酸吝啬的杨二嫂,也再也不复当年的美貌。

看着这些逝去的记忆,您沉默着告诉了我现实的残酷与无情,惋惜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也正是这些,才使您笔锋一转,从一位医生俨然变为学者,理了理灰白的头发,义正词严地开始抨击资本主义。

回翻您的文章,重温您荡气回肠的思想精粹,我又再次沉浸在了《社戏》中生动精彩的表演,漫游在月?绺呦碌拇?埃怀两?诹恕短僖跋壬?分凶ㄗ⒀辖鞯闹卵??扔胱鹗χ爻さ拿赖拢弧段蕹!返狞白也令我深深沉思这世间的阴阳……

是您用这质朴的语言陪伴了我三年光阴,更多的便是带给了我关于心灵的感悟与升华。谁说一草一木不能被赋予思想?谁说一人一事不能被予以情感?在我心中,您既是一位奋发向上的民族战士,一位闻名四海的笔者,也同时是我的良师,您用平和的文字抚平了我心中的不解与急躁。

愿我也能拥有您的严谨与执着,拥有您内心中不懈的民族之魂,用热血去奋斗,去拼搏!

精神不朽

敬仰永驻

×××

xxxx年x月xx日

[ 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郭先生逃走以后?_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那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京城里一片混乱。老百姓都说那南郭是个没用的家伙,滥竽充数,简直不知廉耻。

南郭听了这话,更是提心吊胆,有家也不能归,穷酸极了。一路上,他靠乞讨为生,踉踉跄跄地到处流浪。

有一天,南郭来到了一座观音庙,饥寒交加,他可怜巴巴地缩在一个角落里。顿时,心中像打碎了五味瓶——喜、怒、哀三感聚加,一齐涌上心头。喜的是,从此以后不必再提心吊胆、装模作样地吹竽了;怒的是,那什么齐泯王,搞啥花样,偏爱听独奏;哀的是,自己竟落魄到这种程度,又没有一技之长,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他心烦意乱。

突然,一只手掌大的老鼠从一个洞口蹿了出来,在南郭先生满是污泥的脚上狠狠咬了一口。“天哪!”南郭大叫一声,“连庙里的老鼠也来欺负我,我还是人吗!”南郭从地上爬起,咬了咬牙,整了整乱七八糟的衣袖,一横心,坚决投师而去……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京城里来了一位吹竽高手,那人吹出的竽声婉转动听,无可比拟。听竽的人特别多,一传十,十传百,这人名声大躁。

你认为那是谁呢,不就是南郭先生吗!他自从庙中发狠以来,便四处走访亲友,终于受到名师的指点,十天练,练得口干舌燥,两嘴起泡。十年寒窗,南郭先生终于练出一套出神入化的吹竽技巧。于是,他再次来到京城,发誓要雪洗往日的冤情。

再说那齐泯王,自从南郭逃走后,大发雷霆。最近,听说南郭回来了,立即带人亲自抓回来问罪:“南郭,你可知自个儿犯下的欺君之罪?还敢回来!”南郭必恭必敬地回答:“小民知罪,恳请殿下让小民在临死之前,为陛下吹奏一曲。”“好。”

南郭接过竽,鼓起腮绑帮,吹了起来。那纯熟的技巧,动人心弦的声音,真可与天仙相媲美。齐泯王听着,把什么烦恼都忘记了,立刻封南郭为宫廷竽师。

南郭感动至极,更潜心吹竽,教育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藤野先生

您好!

我与您已阔别整整二十年了,我多年以来十分怀念远在日本海东岸的恩师,想必您的身体还安好吧?由于琐事烦扰,一直没有时间给您写,还请先生见谅。

当年因为我觉得中国是个弱国,犹如一个身患各种痼疾的中年病人,内忧外患,被称为“东亚病夫”;仅凭医术是无法治愈她的顽疾的,我由衷地意识到振奋民族精神势在燃眉,故而回国弃医从文了。由于当时的情形实在不便对您直说,所以在离开仙台前夕向您撒了谎,您应该不会责怪我吧!

您没有民族偏见,使您在学生会干事写匿名信向我寻衅时为我解围;您治学态度严谨,是您为我细心地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您以宽大的胸怀、公正的态度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您对我极大的关心和鼓励始终激励着我前进,您的谆谆教诲我时刻铭记在心间。您是令我终生感激的恩师,您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早年我在东京的时候就下定了救国救民的坚定决心,我剪掉了辫子,并用一首诗抒写我的志向:“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如今我一展抱负的时候到了,我决心和我的同道们一起奋力呐喊,推广新文化运动,以寸笔为匕首投枪直刺反动势力的心窝。为了救国救民的光荣使命在黑暗中战斗!尽管有很多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指责我、批评我、攻击我、迫害我,但我身后却有亿万爱国青年和人民大众支持我、拥护我、爱戴我、敬重我,所以我决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希望您一定理解我这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您现在过得还好吗?您的学术成果一定很丰硕了吧!

再次向您表示敬意。

弟子周树人敬上

民国十四年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鲁迅先生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用笔来拯救中国的人,他所面对的社会是我们所不能想像的,是那样的阴暗、凄清与恐怖,可仍义无反顾地用笔在写,用心在呐喊。虽然曾经也有过彷徨,但内心的信念最终战胜啦一切。

也许最难过的不是“醉生梦死”的麻木,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唯我独醒”这是一种何等的寂寞啊!能够战胜孤独的人也许才是真证的勇者,想到这不禁让我对鲁迅先生肃然起敬,

在先生的众多文章巾我是最喜欢《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子,这里的文章大多都是记述鲁迅先生幼年时期的生活,故事平淡,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温暖,一种家的温暖。这里没有杀戮,没有争斗,有的只是那平缓的心境。这也许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天性,让我总是不由得去偏爱那些舒适祥和的文章。

什么是传世的孤寂?胸膛里大开大合的悲痛,像拉动的风箱一般沙哑地呼唤起来;一丝光线涌出,把所有沉睡的过往轻轻唤起。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可正是我现在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与崇拜的鲁迅先生一起生活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千古风流人物将永远照耀着华夏大地。有一个人的名字,将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千古传诵!

他,就是鲁迅。偶然翻书与他相见,心底便涌起了一股崇拜之情,思绪也飘进了书中的那个年代里,与鲁迅一起生活

那梅花飘香处,便是鲁迅的三味书屋了。他跟着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写字,很快就找到了读书之法。他自己在纸上写下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此后,他将纸条夹进书里做书签,时时勉励自己读书要专心。他读书也从不死记,而是去努力地理解、想象,然后再将书牢牢地记住。他对书更是爱不释手,三伏盛夏读,数九隆冬读,从未停息。书伴着他跨过了无数个坎坷,帮他找对了自己的路。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我坐在他身旁,学着他的读书之法与他的勤奋刻苦,继续读书。

不知不觉,我又随着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教室前的屏幕上放着中国人被日本人砍头时,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受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画面。鲁迅看到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说:“我只救了他们的生命,但我必须去救他们的灵魂。”于是,他便离开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筹办起了文艺杂志。后来,他走上了文学之路,用笔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心灵,也用笔当作了武器,让中国人战胜了日本。我看到后,默默感动,发誓一定要学习鲁迅,一心为国。

很快,我进入了鲁迅的卧室。鲁迅此时已身患重病,躺在轮椅上,胸部有节奏的一起一落,呼吸声在门口都能听到。但他依然手不释卷,忙着写作、翻译。他写字的手不停地抖着,额角不时流下几滴汗珠。可是,他没有放弃。他定是忍着剧痛在工作吧。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仍然在工作,直到他已无力抓笔。我抹下泪水,深情地望着一生为人民服务的鲁迅。

他,55岁辞世,终身为国为民,哪怕舍弃自己,也要报效祖国!

与鲁迅生活的时光,是我永恒的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文素材之:对于青春和大学的怀念,我们至死方休

全文共 326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朋友说,那些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大都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

我们对于青春大学的怀念,至死方休。

这种怀念的程度到了随便一部烂片,只要是关于校园的青春电影就可以骗我们进电影院的地步。

在学校附近小馆子里喝掉的啤酒,深夜与同学轧过的马路,谈情说爱的校园情侣,食堂,宿舍,教学楼,操场的草坪,打开水的暖壶,点名签到,期末考试刷夜,社团活动,老师,同学,班花,校园歌手大赛里唱民谣的男生,女生节,一二·九大合唱。

这些都是曾经的好时光。

只是后来毕业了。

朋友说,那些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大都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

并没有遇到很爱自己的人,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没有看到明天会更好的希望,所以,才会疯狂地贪恋过去,并且高估自己的青春。

你毕业几年了?过得还好吗?

很多人都在称赞90后多么勇敢,多么出色,多么不同,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只是在害怕衰老、崇拜年轻,又或者,他们看到的只是杰出的少数。大部分90后都会在毕业之后,进入一个社会岗位,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起来。

从学校到社会,完全是两种心境,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变化。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所在的高中是当地最好的高中,校服丑得像空调修理工的工作服。但是每次有人通过校服认得我是一中的学生时,我能瞬间就地变身成一只神气的大公鸡,抬头挺胸。

考进大学,我还是可以乖乖地跟别人说一声,我是大学生,还在念书,上公交车刷卡打四折,社会对学生有着格外的优待和宽容。

毕业之后失去了“学生”这个身份,变成一个初入职场的社会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领导不是老师,同事也不是同学,四面八方的现实会让我们在一次次碰壁之后渐渐变得学着迎合,不服气的通通服气,胡思乱想通通放弃。

四五年之后,很多人的面容都会发生变化,就像一道新鲜翠绿的蔬菜下锅后失去了水分,渐渐地增加一些老到沉稳。

我研究生室友月姐,上学期间彪悍无敌,课间她趴在桌子上睡觉,后排同学打闹太吵,她直接抬手砸过去一本书让他们闭嘴。

可是上班之后被前辈使唤得跟小丫鬟似的,她是公司财务部门的一员,然而每天都要负责给领导端茶倒水,有时候为了帮领导去学校接孩子,她可以下班很早,还曾给领导孩子做英语课作业的PPT(幻灯片)。如果只是辛苦就好了,领导还经常批评她:“你真的太笨了”“做事之前能不能多动脑子”“你根本不适合干这一行,你在这一行就是给其他同事添麻烦的”“你要感恩公司,给你这种菜鸟工作机会”。

无论怎么伏低做小,都无法让前辈满意,总是战战兢兢,有问题都不敢问,越做错越多。

不再是一个代表祖国未来的花朵,而是一个低眉顺眼的社会白丁。

毕业之后,第一个容易丢的东西是骄傲。

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说,想找个男朋友,一个人压力太大了,也太寂寞了。

上学期间,一个宿舍五个人,一个班级三十个人,一个年级一百五十个人,都是同状态同步伐的同龄人,上课没有记作业下课还可以问同学,招招手就能叫人一起来刷剧或者打《DOTA》(一款游戏),随随便便就能凑一桌出去吃香锅、火锅和烤鱼,跟所有喜欢的朋友住在一栋楼里。

毕业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失去了同龄人环绕的生活环境,工作单位的同事上至60后的大叔,下至刚毕业的1995年小妹妹,各个年龄层的都有,大家想的都不一样,又都很忙,自己的圈子越来越小,几乎认识不到什么新朋友。职场经也屡屡告诫年轻人:只有跟前同事才能做朋友——毕竟有利益纠葛在那里。

工作一天拖着困乏的身体坐一小时地铁回到冷清的出租屋里,打开客厅的灯,发现放在客厅门口的垃圾桶已经满了,早上出门忘记丢,隔壁住着的人还没到家,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躺一会儿,掏出手机把有红点的公众号刷一遍。那时候就很希望有个人陪在身边,问问自己,白天工作可顺利,现在肚子是否饿。很想有个人可以聊一聊,就算不聊,知道身边有个人是在关心自己的,也好。

在电脑前拖延着不肯睡觉,又害怕第二天上班起不来床,起身洗漱,准备睡觉,把手机电台打开,主播的声音回荡在屋子里,有时候也听听段子和相声,再也不用担心打扰同寝室的室友,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卧谈会。

在夜深人静中等入睡。

毕业后容易丢的第二样东西是热闹。

下班后终于可以摆脱工作、同事和领导,没有力气热闹,也没有人可以热闹,放假后不想去任何人多的地方,最好的休息就是待在家里安静地看看书,睡睡觉。

同学聚会,密友聊天,总是会谈到钱。

钱、钱、钱,无论从什么话题开始聊,都会拐到这上面。

毕业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缺钱。

在学校时老师带我们学习金融市场宏观经济,讨论社会主义中国宪政法治,没想到走出校门后最先直面的就是为钱所困的生活。

对大多数从农村和小城出来漂泊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来说,在头几年的奋斗中钱和理想几乎是可以画等号的,这并不是简单的拜金,而是存身立命需要钱,维持尊严和承担责任也需要钱。

读过再多充满哲理的书,做过再大的梦,也没办法忽略每月缴完房租后银行卡上可怜的余额,也没办法直视父母操劳半生后眼角的皱纹。

毕业那几天我陪着朋友Z一起找房子,我们把北京城五环内地铁附近的一居室全部列在Excel表格上挨个打电话看房,看了几天就绝望了。北京的房价一路疯涨,但凡稍微合适的房子价格都要近三千,而她的预算不超过两千。一个小区内朝北的房子便宜三百块钱,要签合同的时候她父母打来电话说给她补贴房租还是租一个朝南的吧,不然冬天太冷了。最终她咬咬牙以两千八百元的价格租了一个离公司还算近的小卧室,大半工资都付了房租。

晚上我们坐在小区楼下望着白胖的月亮聊天。

她说,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比一无所有更让人难过的是,发现自己一无是处。

自己根本没自己想的那么牛。

越是名校毕业的人,恐怕心理越难以平衡,曾经也是人上之人,在全省考到前百分之二十才能上985、211,后来发现曾经引以为傲的学历并不能同价转化为赚钱能力,工资上涨赶不上房价上涨,信用卡刷爆也付不完欲望的购物车,才惊觉自己已从金字塔的塔尖跌落到社会底层。

去银行工作的同学说,我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吧,我工作单位看起来也很体面吧,为什么感觉自己已经快要累死了,还是跟裸奔一样,什么都没有,买点好用的化妆品还要咬牙切齿地反复下狠心。

大家都像绕着胡萝卜转的驴,绕着绕着就累了。

有很多女生朋友,结婚生子之后,把生活的大部分转移到家庭上,望着伴侣和孩子熟睡的脸,仿佛也没什么不满足,曾经的那些梦想,就忘了吧。

岁月匆忙,来不及多想,人已到中年。

毕业后的我们,最后一个容易丢失的东西,就是梦想。

毕业就像一道门,往里是游乐园,往外是大熔炉,我们从这里走向不同的人生。

这一路丢丢捡捡,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曾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这些话,说起来很丧气。

然而必须知道是怎么回事,才会知道用什么方式应对。

我已经经历了两次毕业。

已经懂得,毕业不只是喝醉了拥抱,掉着泪挥手。

生活对我们来说,就像打游戏一样,整个换了场景,在新的战场上,要从零开始跟世界较量。

别丢掉骄傲。

在什么都没有的年纪,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所以面子不能要,里子也要不起,只能低头忙进步,猛学习,愿的是早日学会逢场作戏,早日习惯伏首做低,然后,有能力把这些都一一看轻。

改变不了的,并不意味着接受,暂且接受的,也不意味着认可。

别害怕孤独。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应付不了,又该如何去应付外面的世界?

寂寞可以用娱乐排遣,只是,年轻如此金贵,何必想方设法地浪费?

别忘记梦想。

在风华正茂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一样,恰好很缺钱。

只是有些人是缺钱,有些人是缺乏赚钱的耐心和能力,有些人焦虑的是如何变得更强,有些人焦虑的是不能一夜暴富快速发财而已。

别让钱把你逼得更现实,让钱把你逼得更务实。

我承认。

这个社会远没有在学校那么简单,是否有人脉资源,是否有本钱,是否有工作经验,差别很大,不是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在新的跑道上,过去的一切心高气傲和学有所成对于迎击现实的社会都不够看,也不够用,最有用的反而是自己当初与千万人竞跑跨越独木桥时的坚忍悍勇,最有用的是自己那颗虚无缥缈的上进心,好学而勤奋。

这是我依然保有信心的底气。

来日方长,现在说放弃还太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_1500字

全文共 227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今天,咱们高67班的全体同学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学完第五册语文课本中第三单元的课文《阿Q正传》,那是您的经典佳作!你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自己对阿Q的态度。您自己说,您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先生,我很佩服您的洞察力,阿Q给后人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机钻营、色情狂……说不尽的阿Q呀,给咱这群衣食无忧的“90后”的学生引来激烈的讨论:吴妈该不该那样做?阿Q应该怎样革命?自己身上有没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不久,李老师将“走向鲁迅”的征文活动通知张贴出来时,马上有较多的同学围看:“为促进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引导广大中学师生进一步了解鲁迅,把握鲁迅作品的美丽和价值……”李老师在旁边加的提示语更惹人注意:“中学语文教材所收作品论数量及范围之广,非鲁迅莫属。让我们用笔发自内心地怀念这位中国的和世界的文学泰斗!”

先生,您是我崇拜的偶像,每每老师讲解您的文章,我的回答常常能得到他们的喝彩!这种成就感源自您的作品,我无法回到您的过去,我只好在文字中默默地与您对话——

深夜,灯下漫笔的您是孤独、寂寞还是伤感的?朝花若能夕拾,惆怅是不会浮现于字里行间的。眼下,我已慢慢融进您的思绪,随着飞扬的思情在解读“嬉笑怒骂皆是文章”的您。

解读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解时代赋予您的使命。当所有人都在沉睡中您却是醒着的。您以笔为剑,用犀利的语言刺醒沉睡中的人们。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遍体鳞伤的您仍奋然前行。难怪至今人们一直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评价您的话语:“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先生,在黑暗中,您就是一抹希望的亮光,照亮了那个黑暗、阴森的冷酷世界。回想往事,记忆里仍有浓浓真情的流露。

您回忆着充满无限乐趣的百草园——您怀念着采桑葚、拔何首乌、捕鸟的日子;回忆水乡故里、寄托思情——儿时的闰土给您讲述无尽趣事;回忆里得得锵锵的戏曲声,夹杂着香气飘然的豆子——简单的水煮豆,吃在嘴里却是无上的美味;回忆里那本“三哼经”,它倾注了多少长妈妈对您的爱,以至于您最后说:“黑暗人后的地母啊,远在您怀里永安葬她的灵魂吧!”这些往事您都记着,怀恋着。

然而,现实很难让您以悠闲的心情去欣赏美丽的田园和享受淳朴的乡情。现实让您紧握秃笔发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个病态百出的社会里,使您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您活灵活现再现现实中的“病”,“深味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最后,笔尖挥动,您一发不可收拾了。

您选择了穷困潦倒,守着孤灯,于是,有了破布长衫挂在身上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他也败在这“之乎者也”之下;有了在飘荡祝福之声的雪夜中死去的祥林嫂,她悲惨的人生际遇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欺凌怕势的阿Q,心里的“得胜法”使人感到悲哀,就连死到临头也不明白是怎么死的;再有一位以为有一剂“什么痨病都包好”的“良药”的华老栓,愚昧无违让他走向老年丧子的惨景。“人血馒头”,烤得焦黑的人血馒头,是现实最贴切的写照。呵,好冷,那时一种彻骨的凉风吹遍祖国大地。问苍茫大地,谁能“救救孩子”?就这样不幸中的人展露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够冷漠,够可悲,够诙谐的了。您的笔下驰骋纵横,把文章做绝了,散文够散了,杂文够杂了,小说够味了。您吹起革命的号角,号声震荡人心,余音绕耳,快醒醒吧,沉睡中的人们,您疾呼!您诠释自己的笔名——迅速猛烈!彷徨之后的声声呐喊如战鼓!

1936年10月19日,您生命的“鼓声”骤然停止,遗憾啊,举国上下抚胸悲叹,慨叹您为何没等到国民彻底醒来的那天。一面鲜艳的旗帜覆盖在您的灵柩上,先生,九泉之下您知道国人看到这面旗帜的无限感慨与悲痛吗?阿累在一面中说道:“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走完就倒下,我们只能踏着他血的足迹继续前行。”先生,听到这句话您一定倍感欣慰,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这条路上您并不孤单。残阳落日,不是消逝,而是另一种重生!今天,我从您的格言中重生——“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您姑且尝试做一回狂人,呐喊的最后余力,终于走过彷徨。朝花夕拾的美好岁月,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袭来。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的今天,那气势壮阔的文浪,经久不退,到了不可磨灭的地步。先生,您留下的不只是墨宝,而是您整个瑰丽的人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先生,您一定是永远活着的那个人。百年后的今天我以我的方式悼念您。因为,在您身上分明写着——文无止境,那是一种激人上进的不屈的力量。

先生,正是有您这种不屈的力量,凝聚在您灵柩的旗帜上,形成三个震撼人心的大字——

民族魂!

崇拜您的一位少女:李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走近鲁迅先生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是中国人杰地灵的省区.”“浙江大学是中国的一所名牌大学.”“杭州的西湖是中国古代诗歌描写最多的湖”……“好了,既然有这么多诱惑人的地方,我就去杭州的浙江大学留学吧!”5个月后我走进了杭州.

其实我心里还有另一个选择杭州留学的特别理由,那就是———杭州离绍兴不远,而绍兴是我最喜爱的中国作家鲁迅的故乡,在那儿我可以饱览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百草园.

到中国的第四天,我就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盼望已久的圣地,凭着我的竭力介绍,一些本不愿去的朋友也与我一同前往了.

吃午饭的小饭馆离鲁迅故居虽说不远,但10分钟的路程却走得很辛苦.太阳一直在分分秒秒地盯着我们,晒得我们真头疼.买了票我们就一头扎进纪念堂去了.里边也很热,但挂着许多照片和立着的两座鲁迅和藤野先生的雕像把我们给吸引住了,暂时忘却了燥热.不少情况我们在鲁汶大学已经知道,可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去了解、感受鲁迅先生还是第一次;再说有不少情况确实鲜为人知,因此收获不小.走过热闹的鲁迅路,再穿一条弯弯曲曲的幽巷到了三味书屋.我们对鲁迅先生描写的三味书屋已经模糊了,但是脑子里还留着一个印象:那就是三味书屋的匾和画着的那只肥大的梅花鹿.然而这也与眼前所见不一样了,匾上的字黯然失色,梅花鹿也不知上哪了,满屋的浮尘犹如蒙住了记忆,鲁迅孩提时代摇头晃脑的读书模样也若有若无了,我真的有点奇怪,怎么到了三味书屋反倒离鲁迅先生远了?幸而还有个百草园,它在鲁迅笔下可远比三味书屋更有趣味.可惜我们看到的百草园,好像许久没人精心照管,花儿和树木,杂乱生长,那些有无限趣味的油蛉、蜈蚣、蟋蟀们不见了,吃了能成仙的何首乌也不知去向,幸亏竖着的一块牌子上还写着一些与鲁迅先生描写的百草园有关的事,让我们还能依稀找出一两样原先的痕迹.不变的是百草园依旧充满野气,鲁迅小时候听长妈妈讲的美女蛇会不会显现还真让我紧张了一阵.这倒是在欧洲怎么看这文章都感受不出来的情景.

我在去百草园、三味书屋求“实”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远离鲁迅先生,虽然近百年的沧桑使原来的景致发生了变化,但鲁迅先生求知的渴望,作品中显现的求实作风,却让我坚定了在浙江大学这所有着“求是”风格的学校里求知的决心.

[走近鲁迅先生作文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曹聚仁与鲁迅的“懂得”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曹聚仁鲁迅曾有过这样的对话:“为您写传我肯定不是最适当的人,因为我不姓许。”鲁迅听后哈哈大笑:“就凭你这句话,你是懂得我的人。”

一句“你是懂得我的人”,可看出两人非同一般的关系。就是这位自称“不是最适当的人”,于1956年在香港写成并出版了《鲁迅评传》。

在民国历史上,像曹聚仁与鲁迅之间这样互相“懂得”的人,还有很多。

1939年夏,19岁的汪曾祺怀揣着已读了多遍的《沈从文小说选》,顺利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关于个中缘由,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好像命中注定要当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从此以后,汪曾祺就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上文坛,而后成为“京派小说”的领军人物。

他是最懂沈从文的人,在行军过程中,只带了沈从文的书,只想听这个人说话。而沈从文在向文艺界推荐这位学生的作品时,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

丰子恺崇拜李叔同,两人的师徒之情天高地厚。1918年李叔同出家做了和尚,而为了回报恩师对他的培育和引领,丰子恺用自己的画笔、46年的时间和一段坎坷艰危的道路,实现了一个宏大的誓愿,这就是直到现在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六集《护生画集》。丰子恺懂得李叔同。所以,有生死之约,一个写,一个画,后来李叔同仙逝,剩下的一个,继续画。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予学生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蒋天枢是懂得陈寅恪的人,他也值得这种信赖。1958年,他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师生关系,无党派……”这在当时来说,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文人之间的“懂得”是一种千古知己的情怀,是一种“斯世同怀视之”的默契,如清风之于明月,虽无形,却自有一股清辉耀人寰。

有人懂得是一种幸福,能懂得别人是一种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怀念鲁迅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都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作巨星,比他作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助。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然而把这样的一个人单单看作中国文艺界的珍宝是不够的。我们固然珍惜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也和别的许多人一样以为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们更重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在人类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驱。

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尤其是在国难加深、民族解放运动炽烈的时候,失去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导师,我们的哀痛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了,鲁迅先生!你说:“忘记我。”没有一个人能够忘记你的。我们不会让你静静地死去。你会活起来,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你活着来看大家怎样继承你的遗志向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是谁吗?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今天我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两篇文章,分别是:《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从《少年闰土》这一课我知道:鲁迅先生小时候不自由,和许多少爷一样: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也知道鲁迅先生很幸运,有一个见多识广的好朋友,给他带来好多快乐。

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我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鲁迅经常工作到半夜,咳嗽不止,但他对自己的病满不在乎,看不清东西的女佣阿三劝他休息,但他反倒劝阿三多休息,不叫她干重活。

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乐于助人、深受爱戴的人。

敬爱的鲁迅先生,我们会记住您的,也会以您为榜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