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人物先进事迹【精彩20篇】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它全面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开学吧小编分享了五则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大家快来看看吧!

浏览

3369

作文

876

感动中国2024年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2398 字

+ 加入清单

由潘建伟院士带领的中国科技大学量子技术科研团队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这也是今年该团队继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后,再次创造世界纪录。尽管已经成为国际上量子领域的引领者,但潘建伟仍然十分谦逊。他说:“目前我们国家只有在一两个点走在世界的前列,还不敢说领先,量子技术要达到国际上广泛认可的领先还要花10~20年。”

鬼魅的超距作用

此前,八光子纪录同样由潘建伟院士带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技术科研团队中陆朝阳、陈宇翱等研究组成员创造,并保持4年之久。该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学”去年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成为历史上获此殊荣最年轻的团队。

多粒子纠缠操纵作为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标,能够系统性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多个研究方向,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此次研究成果还将应用于大尺度量子信息技术。

“多光子纠缠”,顾名思义,就是让多个光子产生纠缠,这是利用光子做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计算的必要前提。量子力学中“纠缠”指的是多粒子的一种叠加态。当两个粒子发生纠缠,就会形成一个双粒子的叠加态,也就是一个“纠缠态”。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无论两个粒子相隔多远,纠缠态都可以存在,因此量子纠缠曾经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的超距作用”(spookyactionatadistance),并以此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因为违反了他提出的“定域性”原理)。但是,后来每一次实验都证实了量子力学的正确性,非定域的量子纠缠可以存在,定域性原理必须舍弃。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文卓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解释时表示:“随着量子信息学的诞生,量子纠缠成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核心。”

十光子的意义

张文卓表示,针对量子信息处理尤其是光量子计算的需求,纠缠的光子数自然是越多越好。在实验上,光子纠缠需要对光子源产生的光子通过各种光学干涉的方法来获取,这就是“多光子纠缠”和“多光子干涉度量学”成为一个整体课题的原因。产生纠缠的光子数越多,干涉和测量的系统也就越复杂,实验难度也就越大。

把双光子干涉产生纠缠的方法层层累加,扩展到更多的光子,就可以形成更多光子的纠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开资料显示,潘建伟团队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着纠缠光子数的世界纪录。2004年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五光子纠缠,2007年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六光子纠缠,2012年又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八光子纠缠,并且保持该纪录至今。

由于光子产生和光学干涉测量的概率都是随着光子数指数上升,所以每增加一个纠缠光子,光学干涉系统就要复杂一倍,纠缠的产生难度也会随着光子数指数上升。该团队以多光子纠缠技术为基础,在自由空间量子通信领域实现了世界首个百公里级的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在量子计算领域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光量子Shor算法和拓扑量子纠错。

但“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学”这仅仅是潘建伟院士团队的一部分工作。2016年,该团队承担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升空,将实现世界首个星地间的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同时,缘于该团队技术成果的世界首个量子保密通信主干网络“京沪干线”也将于明年初建成。

京沪干线在路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宇翱教授在12月24日的一场由潘建伟院士发起的“墨子沙龙”的科普活动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沪干线开通后就将进入实质性的运营阶段。“比起开通,商业化运营意义更为重大,好比造了大楼得要有人住进来才行。”陈宇翱说,“接下来就不是学校的项目了,京沪干线本来就是实用化的试点,发改委支持产业化就是希望建了以后有人愿意花钱来买。如果有银行愿意付钱来用,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量子保密通信对于金融领域的意义重大,那么银行究竟愿意花多少钱来买?据陈宇翱介绍,目前北京到上海的不带保密功能的裸带宽均价是带宽2.5G每年1亿元人民币,而新的采用量子保密技术的宽带能够提供100G的加密带宽,按目前的均价来计算,价值约40亿,而这仅仅是一家银行需要支付的价格。

潘建伟院士在墨子沙龙上表示,他的团队在未来会带给中国和全世界更多的惊喜。他介绍了目前团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精密测量等方面的进展。潘建伟说:“量子通信技术通过加密后要传输任务,是直接面向应用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先追求极高的指标,首试完成后,除了完成量子密钥分发,还要完成量子力学的检验以及地星之间的量子隐形传态。虽然量子隐形传态是面向未来的,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但是我现在必须要开始想起来了。”

潘建伟还介绍称,除了量子通信之外,他的团队还在进行量子精密测量的工作。他举例道:“例如直升机在大海上飞行时可以看到水底下的潜艇的活动。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陀螺装在潜艇里,过一两周就要浮上水面接受天上的北斗卫星位置的校准,而如果使用量子测量,一百天的误差也只有几百米,不用浮上来,也就不容易被发现踪迹。”此外,量子的精密测量还将用于癌细胞早期的监测、原子钟时间的传输等等。

目前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国家都已经成立重大科研项目。在量子计算领域,潘建伟团队已经和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了“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联合实验室”,在保持光量子计算世界领先地位的同时,将大力推动我国量子计算整体研究水平。

此外,针对未来星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是否还将发射多颗量子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总指挥、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王建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量子的很多科学技术难点在墨子号量子卫星中已经得到解决,但是科学卫星是做实验用的,后一步怎么做,一定要有应用。高轨同步卫星就是下一步的目标,在更高的轨道上量子通信的时间增加,真正实现实用化。虽然在更高轨道的量子通信的传输技术上肯定有难度,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讨论出技术解决办法,结果在5~10年后就会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九一八事变英雄人物事迹:李兆麟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李兆麟到北平参加由中共地下党员任骨干的抗日民众救国会,在平西一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不久,中共党组织派李兆麟等人以抗日民众救国会名义,回东北辽阳一带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展反日武装斗争。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被派到本溪煤矿从事工人运动。次年8月调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参与创建东北抗日武装。1934年起任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军)第6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曾与赵尚志、李延禄等领导的部队配合创建松花江下游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5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指挥,率部在广袤的松嫩平原上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游击战,打击日伪军,先后攻克讷河、克山、肇源等县城。1940年底,抗联部队在极其艰难险恶环境下遭受严重挫折后,他和周保中等组织整训部队,继续坚持斗争。曾任整训后的东北抗联教导旅政治副旅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中共代表身份任滨江省副省长,兼任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同国民党“接收”大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76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甘心做沉默的砥柱;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盛兰,残年风烛,拖着病弱的身躯,拾荒助学子,高贵的心灵在人间写下大爱;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守住誓言的陈俊贵;带领村民致富,甘做老百姓贴心人的段爱平;35年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的沈昌健;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的格桑德吉;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绝症母亲姚厚芝;在轮椅上度过青春,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的方俊明;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的龚全珍……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就在处理中心,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取、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无论是精诚合作,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还是拔得头筹,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我们几度眼泪汪汪。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发牢骚、对他人无尽抱怨、也常常在对国家的指手画脚中和面对社会事件时那犀利的言辞中寻找存在感,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就在你唾沫横飞地做个愤青的时候,就在你以为世界都欠你的而你将所有的怨愤化为对社会的抱怨的时候,而有些人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所以,请不要抱怨了,美好的社会不会因为袖手旁观而变好,它需要我们指出不满的同时还更需要我们行动,请相信好的建议和有声的监督迟早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请不要将一味犀利的批判当成自己获得存在感的工具,真的,那只能获得一时的口舌之快,我相信,在被吹捧和被转发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之后,你也只能徒留一地无聊和满心的空虚。而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想想自己献过爱心和做志愿者的经历吧)。请相信,文明和道德也是可以“装”出来的,装得久了就是你的习惯,也会内化为你的气质和品行,如果整个社会也跟着我们一起装的话,那它们最终会成为一个民族的品质和精神!所以,请相信那些美好吧,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还有,请在可能的时候,做个理想主义者吧,既为我们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做个理想主义者,首先对自己而言,证明我们是活着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继续活下去和将会活得更好的希望和期待。其次对身边的人而言,远离现实和功利的我们会带给他们更多阳光的生活态度;当然也会让担心我们的人儿梦里不再有呓语,能睡个安详踏实的觉……如果我们还没有那样博大的胸襟,也没有高尚的奉献精神,请你(当然也有我)不要气馁,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积极的道德和消极的道德里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践行积极的道德,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消极的道德开始,选择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所以,请做个温暖的人吧,你温暖,身边的人就温暖,世界也会有温暖!这个社会需要理想主义者,也需要可敬的傻瓜,有些事儿从相反的角度看,会是另一种结果,有些傻瓜就是忠诚和毅力的代言人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民英雄张定宇先进事迹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1月13日上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周会。院长张定宇做战前动员:“我们已经处于风暴之眼,这个时候我们绝不能退缩!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救治病人,保护我们的人民,保护我们的城市!”

全院迅速被张定宇带入了“战时状态”。

一天前,他从每天由外院转来的病人和各种信息的分析中,意识到武汉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平静。

那天,他宣布,全院职工取消任何休假,全部到岗。他吃力地弯下患有渐冻症的身体,深深鞠了一躬:“拜托大家了!”

他拖着病躯坚守战“疫”一线的故事已为人熟知。

但他并不是靠一时之勇做到这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梦,我的梦作文700字_人物作文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迎着渐暖的阳光走向校园,心情格外清爽。看着小城街道上冰雪已经消融,街边向阳的墙角不知何时小草偷偷露出绿色,虽很单薄却也格外的顽强。爱美的人们按耐不住储存了一冬的冲动,虽还春寒料峭,却也换上了各色靓丽的新衣,为小城的春天提前注入了春的盎然生机。

走着,看着,想着。身为00后的我,有幸享受了祖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喜看中国奥运会、世博会,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看着来来往往的拥挤车流,在这个边陲小城生活的工薪阶层的父母,十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也能住上舒适的楼房,开上小轿车,手机上网,电话视频聊天等等,从大到小,无不体现出中国这个大国在无数炎黄子孙不懈追求下正一步步走向强盛,这是几代中国人的梦,这是无数中国人的梦,父辈们的梦正在实现,父辈们的蓝图已经绘就。

走着,看着,想着。我的梦呢?我们这一代的梦呢?中国的未来之梦呢?我要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我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要成为一个胸怀祖国的人。我也许会成为一个科学家,成为让美国人惧怕的年轻一代科学工作者;也许我可能成为工程师,让高铁安全提速,让道路永远绵长,让楼房美观舒适;也许我可能成为一个画家,拿起画笔信手拈来就是一幅壮美的祖国画卷;也许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那我也会爱岗敬业,做好工作体现自己一个螺丝钉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同样有着为实现祖国梦而不懈追求,不断努力的炎黄子孙的梦想。不要说我们孱弱不经风雨,幼鸟学飞,我们的羽翼正在丰满;不要说我们稚嫩经不起挫折,优越环境中的我们也有不屈的斗志;不要说我们胸无大志,中国梦,就是我的梦!

踏着轻快的脚步,我走进校园,朗朗的书声是我们庄重的宣誓;矫健的步伐是我们有力的行动,健康快乐的笑脸是我们不变的承诺——中国梦,我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大叔

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他是肩扛正义秉公执法的铁案法官

他是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

他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家国大爱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

他默默无闻却一直奉献

他当农民时,不怕苦不怕累,即使双手磨出血泡也咬牙坚持;

他当工人时,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再一次帮助他在最苦最累最险的岗位上坚持到底;

他当检察官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检察院和法院的31年里,阿布列林办理了许多案件,都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批捕、起诉以及刑事裁判正确率均达到了100%,件件都是经得起检验的铁案。可他即使手握权力也从不徇私,他这清廉如水的一生,每个人说起来都会竖大拇指。

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

这是我们哈密的骄傲

这是我们新疆的骄傲

他用五十年的家国大爱温暖着你,感动着我

如果你也被他的这种家国大爱所打动

请你动动手指

为他投上一票

让他的事迹传唱到每一个人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作文——“202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礼”观后感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在这个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舞台上,闪耀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单薄的力量,却能迸发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光芒,实在令人震惊。

在这些人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母亲陶艳波;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逝世的科学家师昌绪;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

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位为了让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他同桌6年的母亲。“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做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这是她的颁奖词。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她则被亲切地称为“同桌妈妈”。这是多深沉的母爱,才能有12年的陪伴苦读。每天从早到晚,她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做他的老师、陪读,十二年如一日。我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深深感动。

收看完这期节目后,内心随之涌上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无法言喻的人性的震撼。愿中国能有更多的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事,愿有更多的人能感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孙景坤,现如今已到了96岁的高龄。

70多年前的1948年,年仅20多岁,正在家乡丹东担任农会副会长的孙景坤,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决定参军入伍,而那个时候,他才新婚不到一周。

加入军队的孙景坤在随后的几年间经历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这一路走来,他跟随自己的部队从北打到南,从未停歇。

跟着这些战役的还有孙景坤立下的赫赫战功。

1950年孙景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途因负伤回国治疗,但伤刚好,他立刻又重新回到战斗前线,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

经过多次战役的孙景坤对1952年10月发生的一场战役记忆尤为深刻,在当时,身为副排长正配合上甘岭战役的孙景坤接到了营长的增援命令——增援已处于敌人火力控制之下的161高地。

孙景坤老人回忆道:“营长告诉我,你带领这9个人,扛多少手榴弹,扛多少子弹。”

而当他们一出发,敌人的飞机就来了,连同孙景坤在内的十名战士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范围内,他们便等待时机,一瞅到机会,便奋不顾身地往上冲。

在敌人的强大炮击下,冲上阵地后,原先10人的“小部队”已所剩无几,但孙景坤无暇伤心难过,更强大的责任感让已身处轰隆炮声、战火纷飞的孙景坤立马进入到了战斗状态。

当时的161高地有三面正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但凭借着孙景坤同战友们的顽强拼搏,总共6次打退敌人的反扑进攻。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半夜,256发手榴弹全数用尽,仅孙景坤一人便击毙了21名敌人。

经过敌对双方的激烈交战,他们最终不负众望守住了高地,而身旁的战友们早已伤的伤、残的残。

因为这场战斗,作战英勇的孙景坤荣立一等功,并在1953年,作为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的成员,他受到了伟人的亲切接见。

1955年复员后,回到家乡的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就如他参军入伍时的果断决心一样,他决定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家乡。

而那段时间的孙景坤对于他曾经的显赫战功只字未提,就连那几年的事都鲜少和家人提起。

每次家人问起他当年持枪战斗的往事,孙景坤总是说:“我不能说,一个个熟悉的脸庞都倒下了,我不愿意说那些,心里难受。”

战斗的残酷更多的是对于人的残忍,这些幸存下来的民族英雄接受着我们的爱戴,但他们心里笼罩着的却是同伴们英勇牺牲时的画面,这种心理阴影将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在他们的脑海中永远的扎根留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在自己心中培植了一种感恩情感,向身边的人发出真诚的问候和微笑,帮助我民们树立了真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了我们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我们的思想素质。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到处洋溢着喜庆和欢乐,学校也给了我们许多吃的,我边看“感动中国”的电视,边吃零食。电视里有许多悲惨动人的情节,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参加救援队的那位叔叔-----武文斌。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灵魂;灾难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象疯狂的恶魔,瞬间夺取了8万多人的生命,吞噬了无数的房屋。面对这样的灾难,20岁,30岁……在这些父母的眼里都是一些稚嫩的孩子,可他们却表现出常人所发挥不出的力量,武文斌就是其中一个。

地震发生前不久的一段时间,武文斌刚进部队。地震发生时,部队才让武文斌参加救援队。出发时,他与部队战士众志成城,参加到救援队中。到了目的地,他为了救别人,嘴里吐出了鲜血,但他还要坚持去救人,最后他病故了。通过观看《感动中国》,我感受到面对躲不过的灾害,我们悲痛,我们哀伤,可是我们更在灾难中奋起。我们心手相连,我们众志成城。那每一次落泪,每一次微笑,每一缕关注,都是抗击灾害的无穷力量。那灾害中的坚毅,悲痛中的自持、危难中的凛然向前,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礼观后感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天来,细读各网站、公众号上有关叶连平的文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省优秀教师、当涂县江心初级中学老师陈宏亮说,为这样一位耄耋老人不顾九旬高龄,仍然坚持无偿家教、无私捐学的责任担当和矢志不移、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这束微弱但永不熄灭的“乡村烛光”照亮了乡村教育的前路和方向,更树起了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榜样和丰碑。

陈宏亮认为,和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相比,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到,还有许多地方能够做到。有人说,教育即“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任周遭环境再喧嚣,教师的心必须是宁静而恬淡的。叶连平老师始终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在宁静中寻找力量,将一生心血奉献给乡村教育,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业使命和毕生追求。只有教书育人者把心灵归于宁静,并坚守这份宁静,方能寻找到教育的美好和本真。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宁静而恬淡的心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进取的动力。叶连平老师退而不休,心系教育,将育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体现出来的正是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而在这一份尽职尽责之中,他也收获属于他、属于孩子们、属于教育的快乐。辛勤、专注、坚守,这就是敬业的本质,也是教育工作者快乐的源泉。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敬业和乐业的精神。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叶连平,作为一名老党员,扎根基层,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几十载的真实写照。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无私和奉献的情怀。

陈宏亮表示,正是无数个叶连平这样的优秀人民教师,他们将一生心血奉献给乡村教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的祖国才由当年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如今迈向强起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崭新起点,将在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心无旁骛,不改初心,逐梦前行,努力当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弘扬劳模精神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别着急,别着急,先去后面坐下”说这话的是_市公交公司10路车驾驶员_。开了22年公交车的他,衣着整洁,细心温暖憨厚,这是记者见到辛师傅的第一印象。

22年基本无休不给大家添麻烦

从1996年来到公交公司,_从事公交车驾驶工作已有22年,他的安全行驶里程已经达到了100万公里。每天6点上班,4点起床,一天多时跑6、7个来回,一个来回2个小时,这就是_的日常。

“有一次家属生病了需要住院,在_看了看说是住不了,就去青岛看,还记得那时凌晨不到三点,我就和家属坐着过路的大巴车到了青岛的医院,我给家属办了住院之后,就立马赶回了_,接着上班。那时家属哭了,嫌我不陪她。”说着,辛师傅叹了口气。不仅如此,辛师傅就连自己动手术都没有请假,上午做完手术,下午接着坚守在岗位一线。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请个假时,他说道:“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但不能给领导添麻烦,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每位乘客上车时,记者见辛师傅眼睛紧盯每位乘客的手,就怕漏下一丝一毫的危险。他说,我必须要检查清楚,以防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上车,我要为大家负责。

做一件事暖一座城

25日下午,记者跟着辛师傅的10路公交车体验了一把。一上车,印着“文明_爱心公交”的坐垫就映入眼帘。目前,只有辛师傅的10路公交车上有这个坐垫,所以,只要一坐上这独一无二的爱心坐垫,就知道这是辛师傅的车没错了。

环顾整节车厢,车头“公交_情温暖伴您行”的条幅也显得格外扎眼。据辛师傅介绍,这是他冥思苦想想出来的标语,为的就是让乘客看到这话,能自觉为老弱病残让让座,互相理解。还有后门处的“扶老助幼传递爱心扬美德

落脚生根留意来车保安全”。都使得整个车厢文化更加温馨,这也将成为_一个独特的温暖元素。

“我是第二次坐辛师傅的车了,每次去海边,坐在这特别的车上心情都格外的舒畅”乘客杨先生说。

摆摆手将温暖进行到底

银座商城站,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宝妈要乘坐10路公交车,辛师傅见状,立马喊道,前门上不来,你从后门上吧!宝妈上车时,只见辛师傅关心的看着后视镜,直到宝妈安全上车。宝妈上车后,辛师傅又说道:“你先扶好,注意安全。”简短的一句话,宝妈心里感激不尽,其余的乘客也纷纷点赞。

宝妈到站,说时迟那时快,记者还没反应过来,辛师傅便迅速到后门帮宝妈抬下了婴儿车。这时,只听见有乘客说道,这个司机师傅真热心啊!

人行道前,辛师傅缓慢停下公交车,朝着路人摆摆手,意思让他们先过。一个简单的手势,便将温暖进行到底。

“妥善处理问题,顾全大局”是_的座右铭。22年的从业生涯,_累计获得有据可查的年度、连续三年安全行车奖21次,年度先进工作个人10次,拾金不昧先进个人6次。当兵出身的_,是一名党员,深知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他,回报社会,义不容辞。服务社会、乐于助人慢慢成为他的个人秉性,也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对此,他从来不解释,不宣扬,一直默默的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记者手记:

_驾驶着公交车行驶在_的街道上,安全行驶里程达100万公里。20年来,他风雨无阻,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改革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许多人正在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地奉献着,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年里他们让你心生温暖?让整个中国动容?我伴着寒风凄冷专注电视荧屏,观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至真至情的故事落泪,向至刚至伟的面孔致敬!迷茫的我找到心中的理想,教育我平凡但不能懈怠。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最让我感动的是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好人!好幽默!有医德!济世良医!一生全部奉献社会,因为有的大爱她生命的长度很长——98岁,可惜已经走了,但是我认为很圆满,她教育后人,永不停息为社会做事,力所能及就好。

奖典礼令我泪流满面,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种情怀是流露自内心的爱给予社会家庭幸福真情洒向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迹】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2月23日,一位在疫情来袭时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走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这位在医生家庭长大的年轻人,用生命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走进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的办公室,夏思思的办公桌上,红色的听诊器还放在那里,照片中,她站在樱花树下,头戴着花环,笑意盈盈。1月15日,刚刚下夜班的夏思思在回家路上忽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原来她值班时接诊的一位76岁的病人病情加重,初步检查结果显示疑似新冠肺炎,听到消息,夏思思立即返回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夏思思就住在医院里,不断为这位患病老人联系协调会诊、帮助转到传染科、转至定点医院。在同事们的眼中,夏思思就是这样一个总是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生。

然而5天后的1月19日,又忙完了一个夜班回到家的夏思思出现了感染的迹象。高烧39度多,CT出现磨玻璃影,于是入院接受隔离治疗。她在微信里告诉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自己会尽快归队。她还对母亲说,正月十五元宵节自己就可以出院了。夏思思的病情曾一度好转,给了所有人希望,但是十多天后,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月23日凌晨,夏思思病情突然恶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9个月零20天。

夏思思的父母都是医生,小时候她就常常陪着父母在医院加班,耳濡目染,让她很早就励志成为一名医生。医学院毕业,勤奋好学的她很快成为科室骨干,“有事叫我,我来。”这是她工作中的口头禅。每次下乡义诊,她总是积极报名。在夏思思所在科室主任邱海华印象里,她悉心照顾病人,对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

邱海华说,夏思思1月中旬接诊的那位新冠肺炎病人后来转到定点医院,经过悉心治疗,现在已经痊愈。

夏思思走了,墙上还挂着病人送给她的锦旗。锦旗下面,是同事们为她折的爱心和千纸鹤。其中一只千纸鹤的翅膀上写着:我们将用生命接力,战胜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2530 字

+ 加入清单

申亮亮

身份:赴马里维和战士

年龄:牺牲时29岁

推荐理由:

遇危险毫不畏惧,以生命奉行维和事业。

身边人评价:

“他是一个英雄,值得推崇与学习。”

——申亮亮生前所在营教导员任三军

“他是一个特别开朗的人。平时总会给大家带来欢乐与笑声,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走到哪里都有一群朋友。”

——战友黄立彬

人物语录:

“马里挺危险,千万不要告诉咱妈。”申亮亮在马里维和期间跟哥哥说。

“乐观面对一切。”申亮亮常这样跟战友说。 秋风瑟瑟,落木萧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集团军某工兵团的一个营部驻地,一道斜阳暖暖照着营房。进出的战士们在军容镜前都会驻足一下,墙壁上的大字红艳鲜明:学习申亮亮同志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精神追求,献身使命矢志打赢的过硬本领,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血性胆气,关爱战友服务人民的高尚品德。

牺牲

爆炸一瞬间 他推开战友

今年6月1日,我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遭遇恐怖分子汽车炸弹袭击,来自第16集团军的申亮亮同志不幸遇难,7名同志负伤。

当时,申亮亮和战友们抵达马里任务区仅有11天。那天晚上,申亮亮在2岗执勤,忽然发现一辆不明车辆高速冲向营区。申亮亮立即向作战值班室报告情况,拉响警报通知营区做好防护,果断指挥战友向目标开枪射击。短短几秒钟,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向营地外围的防御墙,瞬间爆炸。申亮亮奋力将战友推离岗楼隐蔽,29岁的他不幸牺牲……

我国首次派出军用运输机,跨越11个国家,连续飞行2.7万余公里,接运烈士和伤员回国。6月9日下午,我国赴马里维和部队遇袭伤亡人员回国迎接仪式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隆重举行。

6月10日上午9点,申亮亮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吉林市殡仪馆隆重举行,送党的好战士、祖国的好卫兵、“四有”的好军人,我们的好战友申亮亮同志最后一程,表达最深切的缅怀,致以最深沉的哀思。

怀念

连里每晚还要点他的名

“当时我们就跟申亮亮的父母说过,全连官兵从此之后都是你们的儿子。这个命令,我们会传承下去。”申亮亮生前所在连队的指导员历明哲说,大家约定,每个月最少打一两个电话给“大家的爸妈”。

每个月,申亮亮的老乡、战友孙雪峰,都会不定时给老人打电话,主要是打给申爸爸。“不敢给申妈妈打,她到现在还没怎么走出悲痛的阴影,提起来就哭。”历明哲说,打电话都是问问近况,提醒老人注意天气变化,询问家中是否有困难等。

“每天晚上,连里都会点名。第一个要点的,肯定是申亮亮,大家一起答到,之后才会一一点名。”历明哲说,斯人已逝,但他仍然活在大家的心中。大家以这种方式来怀念申亮亮,仿佛他还在身边,和大家一起点名、一起训练。

申亮亮的老家在河南省,温度比东北高不少。“过一阵儿那边冷了,连里决定给申爸爸、申妈妈每人买套保暖内衣,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的温暖。”历明哲介绍。

同宿舍战友经常想起他

在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之前,申亮亮是16集团军某工兵团二营班长,担任车场站长室站长。近日,新文化记者来到他生前所在部队,在战士的引领下进入营部三楼,楼梯口正对着的房间,就是申亮亮生前所在宿舍。

“他对军装有特殊的感情,非常爱惜,每次洗完军装,都熨得板板整整的。”33岁的肖雄是部队的文书,与申亮亮在同一宿舍住了近三年,二人同在靠窗户的下铺。在内务卫生上,申亮亮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床铺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虽然亮亮的遗物拿走了,床铺也换人居住了,但还是能经常想起他。”

有一件事让肖雄非常感动,至今依然记忆犹新。营部人少,每次只能有一名战士休假。去年2月,申亮亮休假,假期刚休了一半,肖雄家里突然出了急事。“妻子生病了,我当时心急如焚,可休假只能一个人,我没法回老家。”肖雄给申亮亮打了电话,“申亮亮二话没说,让我赶紧订票,他这就赶回部队。”

聚餐给他摆放一副碗筷

与申亮亮接触时间最长的,可能就是他的战友黄立彬了。他早于申亮亮4年来到工兵团,和他一直在同一个连里。

“他是一个特别开朗的人,平时总会给大家带来欢乐与笑声,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走到哪里都有一群朋友。”黄立彬介绍,申亮亮去马里之前,赶上了黄立彬的婚礼,当时大家一起聚餐,热闹非凡。

“可是,刚刚一个月,就听到了噩耗。我和媳妇儿一直不肯相信,直到现在都不愿相信。”黄立彬黯然低首,“战友聚餐的时候,会摆一副碗筷放在那里。那是申亮亮的位置,永远为他而留。”

张振曾经是申亮亮的助手,帮他一起维护车辆、设备,和他一起值班。在张振的心中,申亮亮是个值得尊敬的好师傅。

“我们天天在一起工作,睡在上下铺。”张振说,东北的冬天很冷,但是维修车辆时戴手套不方便,申亮亮就会摘掉手套,冒着严寒搞维修。

“他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们非常有默契。没想到他临去马里前我们的拥抱成了永别。”张振说,现在他每次去站长室值班或者去修车,都会想起申亮亮。夜里也会经常梦见他,似乎回到了以前,一起共度的时光。

“这里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里的每个物件,都有他的痕迹。”张振说,现在锅炉又坏了,营里正在组织维修。“如果是以前,应该就是他在忙前忙后。”

弘扬

英雄精神将永久流传

申亮亮的姐姐申海霞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河南省军地共同组织了申亮亮烈士英雄事迹报告会,她和父亲申天国以及申亮亮生前所在部队领导及战友等6位报告团成员,讲述了申亮亮生前的训练、生活片段以及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的英雄事迹。

“亮亮牺牲了,我们全家都很悲痛。但他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听从党的召唤、履行军人使命牺牲的,我为有这样的弟弟感到骄傲。”申海霞说,现在一家人化悲痛为动力,用宣讲的形式,弘扬英雄精神,让更多人学习。

申亮亮生前所在营教导员任三军介绍,申亮亮在明知危险的情况下还要冲上去,体现的是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营里包括团里将会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部队也不会忘记他或者他的家人。“他的精神已经被确定为营里永久流传的精神。”任三军称,他也曾赴马里参加过维和,知道那里的艰辛与动荡,不过现在派驻的官兵都表示,会学习申亮亮,继承、发展他的遗志。

工兵团宣传股长尹航表示,申亮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四有”的好军人,献身强军革命的历史担当,诠释了集团军智勇、英勇的勇士精神,是“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代表。“我们以英雄为标杆,以岗位为平台,不断掀起群众性的学习热潮,筑牢军人本色,强化使命担当。”尹航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小学生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少年,生活在新时代社会,游走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潜行于知识的海洋之中;贯通于每次小小的历练。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充满了光明的时代,新时代少年,是这片邃蓝天空大幕下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新时代少年,不畏于失败,敢于拼搏向前。望着眼前的失败,却也敢向失败挑战,成为自己的主人。

望着失败的试卷,回想自己的过失,心中仍有太多的不甘。想到自己的努力,却不能有回报的蜜果,被冰霜袭心的少年真有些伤心。但风暴过后,他看到更多的仍是彩虹,那条指引他走向成功的彩虹。他看到,成功,在另一个地方召唤着自己。他立刻,就会有了拼搏向前的决心与希望。

新时代少年,热爱历史,珍爱生活,充实人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领悟人生的真谛。

在那厮杀不停的古战场,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对于战争所带来的迫害,发出了最深的叹息;在那风雨摇曳的夜晚,我们看到诗人陆游发出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国之感慨;在景色秀丽的清泉寺,游一程山水,使我们真切的体会到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人生情绪。

游遍了诗词的世界,翻开历史的书页,又有了不一样的真谛。在充满激情时,我们竟也会有“秦王扫六合”的豪迈之气;在怜悯孤苦时,竟也会把自己比作葬花的黛玉;在奋力学习时,竟也想与西汉的张良相比。

新时代少年,虽然人生的经历并不多,却也乐意学习古人,领悟做事的真谛;新时代少年,对万物都充满了好奇;新时代少年,充满了新的活力,在这个新的社会,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观后感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些许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简单,但却能点燃心中的激情与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献与坚持,这伟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样。榜样就像久违的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榜样好似无华的丰碑,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这是榜样的无穷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色彩!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像当初那样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了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献的支老师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共产党员的朴实无华,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们用不负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把毕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榜样的力量,这力量会让富裕代替贫穷、康健代替疾病、友爱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园,也终将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这双手握住了奉献,又攥住了信念;这双手握住着焊枪,更握住着共产党员的坚守。这是握住了党旗的双手,更是一个充满家一样温暖的爱的屋檐。正是千千万万个“支月英”用这样的一双双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撑起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红旗上璀璨的星。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镜,时时思考应当如何对待党的重托与群众期盼,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盖军衔先进事迹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军衔一起走过了32个年头。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是整天忙碌而心心相印的好丈夫,是四处奔波而情系家庭的顶梁柱。

军衔常年出差在外,我们聚少离多,而在家里,他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他20岁进厦工当学徒时,只念过小学。成家之前,他对我说:“没文化,做事太吃力,看技术书,很多东西理解不了,想再去上学。”我说:“你能读得进去,我支持你”。没想到,他学习起来一发不可收,我则支持了几十年。他的学习不全为了文凭和职称,更多的是专业需要。

1997年,他第二次去南极,中间两天考察队与外界失去联系。后来考察队和北京恢复了联系,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他们每人一小段录像。前面的人都跟亲人问好。他出来第一句话就是:“工友们,大家好!”到最后都没提到家人,我既高兴又委屈。可他就是这样,对家人的关爱总是埋在心底。他虽然走了,但他留给我的是温暖一生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