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参观完广东省博物馆的感受【精品19篇】

新的一年、新的书包、新的心情,在新的学期里,我要辛勤的练习,成为新的自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感受作文,就汉英大家参考!

浏览

3197

作文

339

参观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起床,玩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学校寒假给我们的一个任务,去博物馆参观,所以我和爸爸开着车,去了古生物博物馆。

到了古生物博物馆,我和爸爸刚进博物馆,首先要检查身上有没有打火机和各种危险物品,进了博物馆,就看到了巨型恐龙的腿骨,还看到了会飞恐龙的化石,我已经完全投入在化石里了,到了三层,三层主要是铁矿石和比较小的化石,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铁矿石,还有三叶虫等等各种小化石,还有恐龙的脚。我和爸爸一边欣赏着奇特的恐龙化石,一边拍了很多和化石的合相,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难得到博物馆和几千万年前的生物化石一起照相。

让我们一起保护这些古生物的化石,一起爱护这些宝贵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参观博物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卢佩妤、屹屹哥哥和爸爸去参观丽水博物馆,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参观恐龙参观区、野生动物区、古物参观区和解放军战争区。

刚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们便向第一个参观区跑去,我定眼一看,原来这是恐龙参观区。我正想走进去,却被一头会动的肉食恐龙大玩具吓了一跳,就赶紧绕道从后门跑进去,还好后门没有这样的大玩具,但有恐龙骨架,我认认真真得看了一圈,就和爸爸他们上楼了。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个参观区——野生动物参观区,里面有许许多多动物标本。我便不由自主地一一看了起来,原来还有好多动物是我以往未曾见过的。心想:我太自以为是了,原来动物的品种是很多的,我只是知道了一点皮毛而已。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古物参观区,令我印象最深的东西是战国青铜剑和青铜大钟。一看到青铜剑,我就做起“白日梦”:瞬间我化身为一名身穿铠甲的战士,拿着青铜剑一下又一下地刺向敌人……当我回过神来时,爸爸他们已经在一个比爸爸还高,估计有两三吨的大钟前观摩了。听爸爸说这大钟是在缙云古代一个山洞里面发现的,大钟还是装在木箱里面的。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解放战争参观区!里面有一些枪支,看到这枪支我立马来兴趣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军事迷”。哈哈!这里的枪支我都知道,有捷克式轻机枪、三八式步枪、MP-18冲锋枪、汉阳造步枪……时间过得很快,直到爸爸叫我们离开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

丽水博物馆真好玩,下次我还要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民俗博物馆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近距离感受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南京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展演,我们七彩旋风雏鹰假日小队冒着风雪参观了南京民俗博物馆

南京民俗博物馆在古代是清朝一名商人的故居,名叫甘熙。他在院子里盖了九十九间半房间。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走进博物馆,首先来到的是古代小朋友生活用品的展馆,我们看到了虎头帽、虎头鞋、口水巾等日常生活用品,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讲解员介绍说:“这些用品都是父母做的,大家看口水巾有好几边,每一边都可以用一次。还有婴儿椅,下面放着炭盆,原来是给小朋友取暖用的。”接着,我们来到葫芦和花灯的展馆,画葫芦的张爷爷给我们展示了几款不同图案的葫芦,上面有的画着脸谱、有的画着娃娃,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葫芦上画着南京的城墙,讲解员问我们谁知道城墙是什么时候建的,结果没有人回答正确,看来我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很不了解。在花灯展示区,讲解员给我们讲了兔子灯的故事:“兔子灯很特别,它不是平常的兔子,传说是在天上捣药的兔子,元宵节如果买个兔子灯放在家里,就可以保护小孩子平安,所以人们都称它为‘兔爷’。大家对花灯的故事听得了入了神,一个个都好认真。

后来我们还去参观了其他民俗展区,例如南京水八鲜、戏台、妈祖祭祀活动、中国结等等。民俗博物馆好大,我们参观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有完全看完博物馆所有的展区,下次再来了解南京的民俗及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博物馆500字作文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河北博物馆要开展民间工艺面对面的活动,有五颜六色的面塑,精致灵巧的剪纸,还有浓墨重彩的年画,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我非常期待。让我们一起共赴盛会,相约博物馆吧!

一进河北博物馆大门,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就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其中我最喜欢扎染了。扎染要先准备一块布,对折再对折做成一个小正方形(扎染的形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做出的结果也各有千秋),在小正方形布中间的那个角上扎一个皮筋,扎完后再将布打开分成四层,每一层布上再扎两个皮筋,接着,在每个皮筋上下都涂好颜色,晾干,再把皮筋脱开,瞧,一副漂亮的扎染就摆在你面前了。

接着,咱们参观金鸡报晓展厅,那里以铜、瓷、玉、画等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了鸡的风彩。这么多铜器中,最突出的就是朱雀衔环铜杯了,瞧,它高昂的脖子,明亮的眼睛,展翅翘尾,神彩飞扬,嘴里的那个金光闪闪的白玉环和十三块绿宝石,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这次相约博物馆,让我了解了丰富的民俗知识、精彩的民间工艺,并且自己动手参与到了其中,好玩又开心!特别是学习了许多关于鸡的知识,鸡年之初,春意融融,群鸡贺岁,欢乐多多,在这里,让我们同祝岁月静好,福寿安康!共祈金鸡献瑞,天地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博物馆作文

全文共 1443 字

+ 加入清单

趁着放假,我和妈妈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加了解了我们祖国成长的历史。进了博物馆,我们先看到了一个叫古代中国的展厅,我对此很感兴趣,就怀着好奇心开始了参观。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很简陋,主要工具就是石头,用石头来打猎、防御,吃的是生肉,很容易生病,而且一生病就必死无疑,还有被野兽咬死的、吃野果子毒死的不计其数,当时的生活条件真是太差了,人们可真可怜。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才有了改善,他们学会了耕田、种地,驯服动物作家禽,那时的石器也比旧石器时代的更薄、更锋利,打起猎来也更容易,后来还做出了弓箭,他们还会用火来烤家禽吃。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土地,人们组成了许多部落,并开始打仗,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慢慢的,有些人的土地、粮食、家禽比别人多,有些人则一无所有,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为有钱人打工,却得到极少的报酬,穷人就成了奴隶,富人就成了地主,后来,有了政权,就有了朝代,就有了国家。

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目前能证明夏的青铜器只有一个青铜爵。后面就是商,商朝的青铜器做得很笨重,上面的飞翎也很小,商王武丁的妻子是妇好,妇好很能打仗,是个女将军,在妇好墓里,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的奇形怪状的青铜器。从周朝开始,周王就给诸侯封地建国(诸侯国)。夏商周的时候就有了早期的青铜器,就代表我们用了冶炼的技术,一开始青铜器是用来当武器和日常用品的,但是,普通老百姓可用不了这些东西,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到了周朝,普通老百姓也能用上青铜器了。

因为有了周朝的封地建国,许多诸侯国强大起来,开始争夺土地,春秋战国,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等人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这时候,秦国变得强大起来,灭了其他小国家,秦王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钱币、统一文字,为我们的汉字打下基础。但是秦朝没统治多久,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开始了斗争,最终刘邦获得胜利,建立了汉。

汉后面就是三国,魏灭了蜀国和吴国后,又被司马家族夺了皇位,唉,三国一个都没得到好处。司马家族统治的朝代叫两晋,后面是南北朝和五代十国。

李世明打进京城,建立了唐朝,唐朝的时候,国家很繁荣,社会安定,老百姓的日子很好过,大家都安居乐业,唐朝的人都很胖,还讲究时尚,但是,没有可以永远统治全国的朝代,还是被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了皇位。到了宋朝,瓷器就到了高峰期,因为宋朝的瓷器很清秀,宋朝的瓷器做得很好,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上做得不怎么好,被蒙古铁骑忽必烈赶下皇位。蒙古人,就是元军很能打仗,打到了欧洲,不过,再能打仗的朝代也有灭亡的时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灭掉元朝的人,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朱棣迁都北京、建造故宫,编了永乐大典,这比伦敦的一本类似的百科全书早几百年编好。当李自成率领起义军造反时,明朝大将吴三桂在嘉峪关放满人入关,抵抗起义军,满人的首领皇太极压住了起义军后,顺便推翻明朝,自己当

皇帝,就是清朝。清朝的工艺品是很精细的,颜色很繁多,线条优美,十分好看。最后,民国推翻皇帝,共产党打败,解放了中国,一直到现在。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看完古代中国展厅,我觉得一个朝代再怎么繁荣,但总是有衰落的时候。朝代的更迭,物事的变迁,连缀成漫长的历史之河,在这历史长河里,出现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孕育了生死无畏的英雄豪杰,诞生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一直为人传颂,直到今天。

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彻底地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惊心动魄的历史和绚烂的艺术文化,收获颇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陈*熙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今天老师带领我来到了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学习陶瓷的历史和制陶方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最开始陶瓷仅仅是作为排水道使用,后来古人发现好像放东西不错,便拿来储物。茶水杯的出现让古人不再用手舀水喝,盘子的出现,让古人的饭菜有地方放。最开始的陶瓷都是陶土的质感,虽然它并不好看,但现在功能性强。当陶瓷画出现后,陶瓷的外观逐渐美丽、丰富起来了,有各种图案,形形色色。

随着现在陶制工艺发展的炉火纯青,近期出现的文化砖,不像其他陶瓷要粘上去,它只需要在上面刻就行了,艺术家陈复澄先生就用文化砖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并放在各地供人观赏。从这些就能看出,在历史长河中,陶瓷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改进。现在陶瓷不但被制作成盘子、水杯等等了建筑材料,更是被做成各种美丽、精细的艺术品。

现在陶瓷不仅仅是一个盘子、杯子,它还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参观贝壳博物馆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大连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今天,我们来到了贝壳博物馆。

一进展场,先看见的是小形贝壳,象牙螺格外引人注目。它小小的,但长的像一枚象牙,所以叫象牙螺。在象牙螺旁边,有一种叫不出名的贝壳,它长得像珊瑚,呈粉红色,分出的每一枝上都有一个小孔来透气。

接下来是一堆大贝壳,有一个贝壳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左旋螺。要知道,左旋螺壳少见了,它是因为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而它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却只有一百万分之一。

虽说是贝壳博物馆,但也有不是贝壳的稀有动物,这里就有一只大王鱿。大王鱿是鱿鱼的一种,它属于食肉动物,非常巨大,能把人都给吃掉,光是幼仔就有三米。大王鱿一般都在深海,而这一只是在航海时偶然看到的,就用一张网抓了上来。

大自然真神奇,有这么多的奇妙生物,但还有更多的生物等着我们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李*浜

陶瓷中国最出名的代表之一,为了能更加深入了解陶瓷文化。老师带了我们来到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

当我进入博物馆,我就闻到了一阵历史悠久的气味。伴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陶瓷的发展图,里面记载各种瓦片的朝代。

接着讲解员又带我们去看瓷器,其中令我感兴趣的是瓦当和复澄壶。

瓦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上面有许多朝代的图案,例:西汉有四灵、秦朝有神仙兽等等。瓦当的图案刻画的栩栩如生,上面的动物炯炯有神,让我感觉它随时都会跳出来。

复澄壶是最闻名的茶壶之一,它是由陈复澄制造的。上面的文字是他亲手雕刻而成。当时我在想,幸好爱茶壶如命的外公没来,不然被外公知道了,这里肯定会天天来。

看了这么多的瓷器,手早已痒痒,于是老师带我们去亲手做陶艺。看完老师的讲解后,我已经迫不及待了。首先把手弄湿,再用手掌的力把泥拉高,然后用大拇指把壁给弄薄,再弄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在做瓷器时要保持动作大胆和心情放松,做到全神贯注。

这一次的参观中我看见了陶瓷的精神。和它经过千辛万苦之后获得的美丽的身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首都博物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首都博物馆,我好开心哦!

经过上次去自然博物馆的教训,这回我特地带上了《语文暑假实践手册》。进了博物馆,我们就先去看青铜器,因为手册上面有关于青铜器的作业。一边观赏着美丽的青铜器,我注意到了古代的钱。大家猜猜是什么?你保准想不到,是贝壳!以前贝壳就是钱!谁家贝壳多,谁家就有钱。我想,要是现在贝壳是钱的话,哈哈哈……我们家有好几罐呢!那我就发财了!不过想得美,嘿嘿!古人的装饰品有些也是用青铜做的。我还看到了古人戴在指甲上的指甲套,原来他们指甲长了就带它保护一下。我还看了玉器,其中有玛瑙做的棋子,好漂亮!有红色的,有白色的,还有透明的,我最喜欢透明的了,看上去很光滑,非常纯洁。

接着我们又去看了佛像展。好多好多的佛像,有的佛像比人还大,有的却比指甲还小,真的是长见识了!我还看到了涅槃的佛,佛在灵柩上,飘在半空中,升上了天空,好神奇啊!

我们有些累了,就稍作休息。我们刚到首都博物馆的时候,看到那里有卖莲蓬的。恰好我昨天一直吵着想吃莲子,妈妈就给我买了一个玩儿。这是我第一次吃新鲜的莲子,可是我感觉太苦了,比中药还苦!我说,莲子好难吃啊!我嚼了嚼就吐了。妈妈说,里面还有莲子心呢!唉,真是的……妈妈帮我把莲子心剥掉了。嗯,真的是好香啊!一股香气就从我的舌尖渗到了我的肺腑里面。太好吃了!我一连又吃了几个。

最后我们去了书店,看了好多书,就和妈妈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参观深圳博物馆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小记者们午饭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往目的地的客车出发了。

客车开动了,速度也在慢慢的增加,窗外的小树在隐隐约约的,再加上那庞然大物的楼层,给这次旅途增加了不少乐趣,车上的小记者们有说有笑,好像很期待这场博物馆的旅程,当然,我也不例外。

突然,车子刹了车,天空上开始下起了牛毛细雨,我们陆续地下了车,有些小记者开心的欢呼,有的露出很期待的眼神看着博物馆,有的惊叹不已地赞叹着这高高的博物馆。我拿好红树林小记者的旗帜,高高举起,带着雨的微风慢慢吹过,旗在带雨的微风中精神地颤抖着,演绎了我们的精神和期望。

小记者们纷纷地排好了队伍,准备往我们的活动圣地——博物馆出发。首先是进入大厅,我们就在那非常期望着那位解释员的到达,小记者们分为了4队,2队先去,后2对紧跟着。第一位解说员不紧不慢地来到我们前2组的前面,带我们先浏览,我们轻快地脚步经过了大厅的中央,许多好奇顽皮的小记者往上瞧几下,都发出惊叹的声音,整个大厅热闹起来了。

我们上了2楼进入了第一个房间,“哇”一进去,有个可爱的小男孩拿着一只漂亮的白鸽,手台得高高的好像要放飞这只和平的鸽子,解说员慢慢地解释着,我们都好像没什么耐心,早去浏览其它的了。

不知道走到了那个房间里,里面用陶瓷做的古人,非常得真实。吓得我们,还以为是真的呢。接着,解说员带我们上了3楼,这栋博物馆大概是4楼吧。也不怎么清楚,在3楼的文物都是现代的,有旧时代的冰箱、电脑、电视。等等,不可数的。接下来我们来到一个关于毛主席东西的展览厅,里面都是陈述着毛主席的作品,衣服,画像,等等。

我们跟着解释员到处乱逛、到处乱窜。还有一个地方陈列着各种古物,铜器之类的。据解释员说:都是战国时期用过的东西。我们都想申手去摸摸,但只是想象。只能依依不舍地看着了。

哎,都快一个下午了,我们都垂头丧气地坐在某个楼层上休息,快3点了,我们的第一次活动也快接近尾声了,天下的雨,渐渐变大,我们坐着客车,往各自的家里开去,许多小记者都累的在温暖的车上慢慢地回忆着刚刚浏览过的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铜陵博物馆作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三下午,我们东方红小学的小记者跟着《安徽青年报》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到铜陵博物馆参观,去感受青铜文化的魅力。

我们随着讲解员的解说,开始了一段难忘的青铜之旅。我们首先来到了瓷器展览区,这里的瓷器应有尽有,个个样式精美,外形独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瓷枕。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始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开始作为的冥器,后来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有的瓷枕做成镂空状,可以降温散热。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铜文化主题成列区、铜工艺品成列区,解说员阿姨告诉我们,铜陵有着三千多年的青铜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早已在这里采铜、冶炼和铸钱了,汉代就在这时设立了铜官来管理了,铜陵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铜都”。阿姨还说,铜的作用很多,被广泛地用于航天、电器、钱币、乐器等制造中。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了镇馆之宝——饕餮纹爵前,它是1983年在本地狮子山区西湖镇墩村出土,是铜陵,也是整个皖南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珍贵文物之一。饕餮纹爵上镌刻着精美的花纹,它的出现,说明铜陵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炼制铜器了。

最后,我们又去了木雕馆了,这里的木雕虽然不多,但足以让我们让大饱眼福。这些木雕有门窗、木撑、元宝……

不知不觉,我们参观完毕。在回去的路上,我依然沉浸在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达利集团,感受丝绸文化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当天,我和妈妈准时抵达达利集团,在集合签到后,走上楼梯来到了一个房间里,在那里我们观看了企业宣传片和《蚕的一生》纪录片,提升了对丝绸从养蚕、吐丝、织茧到缫丝、纺织、印染、整烫完整生产链的初步认识。

看完短片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丝巾,我摸了摸,“哇!凉凉的、滑滑的……”带到脖子上就更舒服了!”

接下来,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楼下的丝稠制品,我来到一个展览馆,看见里面有许多花纹的小布料和图片,有古典、现代、甜美等各式各样的风格。原来,这个地方是设计师用来设计服装的,这些风格各异的小布料可以做成小衣服穿在娃娃身上当模特儿,体现布料的美感。我走下楼梯,又参观了其他展览馆,这些展览馆里面分别展出了各种丝绸制品,有不同颜色花纹的丝巾、枕头、被子、领带、衣服等,看起来可漂亮了!真想把它们带回家!原来,蚕宝宝的丝可以做那么多东西呀!真让我大开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参观山西博物馆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煤炭博物馆,很早就知道山西的煤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省份,今天可以亲眼见识一下,学习更多的知识了。

当进入第一展厅,导游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山西省主要产煤在哪几个地方,同时也看到了用煤堆成的旺火,也看到了许多用煤精雕刻而成的作品,每个作品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别看全是黑色的作品,但每幅作品都有各自的特色,非常的漂亮。

在第二个展厅里全是挖煤的工具,从最早的古代到现代的挖煤工具,真是大开眼界。第三个展厅是煤的形成,为了更深的了解煤的形成,我们观看了一部立体电影,进去前每人发了眼镜,看到的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还感受到亲自和那些动物在一起的感觉,也感受到海洋向我扑来的感觉,真好玩。

下一个展厅里导游阿姨告诉我们煤的用途,我们也看到了煤的生产过程,也看到了煤是怎么被人们所利用的,煤的用途实在多,知道现代化的管理给我们的煤炭管理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同时也了解在井下会遇到的几种情况,当遇到危险情况时,煤矿工人会怎么处理,会怎么和上面的人联系。

随后我们又到了摸拟矿井,导游阿姨给我们每人一顶安全帽,帽上还有灯,我们随着电梯下到了了井下,井下好黑,我紧随阿姨,生怕自己走丢,在井下我看到煤矿工人怎么挖煤,怎么运煤……我们在底下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里面的设备全是现代化的,而且和煤矿井下一模一样,阿姨讲解让我懂了许多知识。

当我们从井下出来,就到了调度室,阿姨告诉我们煤炭井下情况这里全都知道,哪有情况,这里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我也看到了好几个电视在上面,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井下所的地方。

今天的参观很有意思,让我,让爸爸妈妈都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下次我还要来,更深了解煤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参观国家军事博物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8岁的一个寒假中,爸爸带领了我前往了首都北京,参观军事博物馆

我们到了军事博物馆,进入大厅,便在无数的武器弹药中形成了凝重的肃杀气氛,但这刚刚凝结成的气氛,就被旁边熙熙攘攘的人群的喧闹声给消失了。那无数的炮弹连成一片,有核弹、闪光弹、鱼雷、加长版AK-47炮弹,也有许多坦克车:K-2、K-18、S-1876a……使人眼花缭乱。

我们先到了地下的鱼雷区,那里的鱼雷有大有小,有笔袋那么大的,有一个屋子那么大的,甚至还有可以“隐形的”超轻鱼雷。里面的鱼雷应有尽有,我在鱼雷区中找到了一个两栖鱼雷,这种鱼雷有强大的适应性,可以装在潜艇上,也可以装在特别制作的坦克上,只需投入发射舱,就可以发射。

然后我们前往了机枪子弹和机枪区,那里的枪都与子弹牢牢地绑在了一块,每一个枪都十分威武,那上面的简介令人惊心动魄,谁都不会想得到这小小的手枪能爆发出了如此之大的威力。

我们不但看了手枪和鱼雷,而且看了新展出的航母。我们知道军事博物馆刚刚展出了与真正航母10:1的袖珍级的航母,但没想到人排得那么长,足足有30多位。终于轮到我们登上航母了,那精致的零件,那细腻的线条,那宏伟的设计,都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参观完了所有的物品,不禁赞叹:科技宏博发展,人才衡量之己!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准备,好好加油,争取努力,拼搏奋斗,争取在“小升初考试”中成为21世纪最好的“初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参观青岛海军博物馆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2008年7月21日,是奥运圣火传递到青岛的日子,路上非常拥挤,但是大姨还是领我和妈妈去海军博物馆参观

青岛海军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历史的军事博物馆。馆里有潜艇、飞机、鱼雷、导弹驱逐舰、各种水中兵器和坦克等。

在博物馆内,大姨和妈妈说,男的看海军身上的徽章就能知道他的职位。于是我就把他背下来了,又让妈妈反复考我,现在我已经背熟了。

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增加了许多知识,更使我对我国海军历史有了初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参观糕点博物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下了车,我们参观完了徽州文化博物馆,走向了旁边的另一个博物馆——糕点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门口,我猜测着糕点博物馆?糕点?不会是展示著名的糕点吧?算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等进去看的时候就知道了。

进入博物馆,馆内并非如此。正厅有个大磨,大石磨非常大,直径大概有五米,呈正圆形。圆的外围有一圈凹槽,推动这个石磨需要人力和兽力。用法非常简单:将五谷杂粮放在凹槽内,再推动石轮,五谷杂粮就会被碾碎。

我们走过大石磨,来到后面一楼。我立刻震惊:因为看着大石磨就有种里面古老的感觉,没想到里面这么繁华。

我环顾四周,发现有很多饼子摊。咦?那不是黄山烧饼吗?在呈坎有,这里怎么也有?

不等我思考,教官就带我们在一楼参观了一下,又去了二楼。不一会儿,教官又把我们带下来了,让我们自由购物。我看了下黄山烧饼的价格。啥?十八元?才一袋?而且还是一袋!在呈坎十元一大袋!我又去看了下肉松饼,问了一下:十元四个。我口算了一下:十除以四等于二点五元一个。嗯,这么多肉松,这大小,这味道,二元五角划算!

我随后又看了木质玩具……

一会儿,参观完了,又要走了,我排队上车去了,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参观山西博物馆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十日,我、妈妈、刘新颜和官阿姨到博物馆去玩。

到了那里,我和刘新颜便迫不及待的参观起博物馆来。博物馆有植物厅、动物厅、地质厅、中国古代文化厅等,还有科学画廊、书画廊和辉煌成就展览。

就说中国古代文化厅吧,那里有许多象征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有原始人用的石斧;有古代人用的青铜剑;还有出土的古人陪葬品等。有一个站着的猪头俑特别奇怪,身子和人一样,穿着古代的衣服,头却和猪差不多,长着长长的嘴巴,两只大大的猪耳朵耷着,有趣极了!可惜展品介绍里我们有很多字不认识,无法读出“它”的名字。于是,我把妈妈叫上来用手机查,有一个字是“钺”,我猜它读“yue”,刘新颜没猜出来,我妈妈用手机一查,果然读“yue”,我高兴地大叫:“我猜对了!”真没想到,在这里参观,我除了增添了不少科学知识以外,还认识了很多汉字,实在太开心了!

不知不觉,我们在博物馆里已经参观了两个小时,直到坐上了回家的车,我还沉浸在刚才参观时的情景里。难忘的峨眉山博物馆,我一定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参观博物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来了,终于有足够的时间依照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真好。

恰好深圳博物馆有特别的展览——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专门展览青铜器的。青铜器,古时称“金”或“吉金”,是重要的文物研究门类之一。最近我特意去市民中心东翼的博物馆新馆,参观这些神奇的“铸史”。

说到博物馆,我并不陌生。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博物馆是在小学一年级,那时,我刚知道博物馆这个地方,恰好父母带我去参观。第一次相遇博物馆,我以为那里挺好玩,就邀请相好的同学一起去。我们俩因为学识浅薄,并不知道那玻璃罩下的一件件文物有何价值,有什么意思。即便我从小对历史有兴趣,喜欢听历史故事,我还是走马观花,并没有仔细参观。

记得当时看那一件件文物,我只看好看的,尤其是那些玉石宝石,而青铜器陶器因为不光鲜耀眼而被我忽略了。岁月流逝,我日渐长大,一年又一年的学习与积累,使我对青铜器有了新的认识。虽说它没有玉石金子闪亮好看,但也有自己的价值与美。我渐渐喜欢上了青铜器,也喜欢去博物馆了。

如今,我再次来到博物馆展厅,看到一件又一件青铜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用途不同,我倒觉得亲切起来。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鼎,子龙鼎——迄今发现最大的商代圆鼎,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真有缘,那里是我的老家。子龙鼎形体巨大,铸造精细,给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因鼎上刻有“子龙”而得名。铭文“子龙”,也是目前所知的带有“龙”字最早的青铜器。“子龙鼎”与“司母戊大方鼎”并列,一圆一方,合称商代青铜器双璧。

看到在《国家宝藏》上介绍的文物,妇好尊,我不由得心生敬意。尊的主人妇好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战神,战绩辉煌。我想象着她辅佐商王武丁的传奇,似乎她的智慧和勇气能穿越时空,令我敬佩。

再往里看,各式各样的器具都依次展现,小到拇指大小的摆件,大到一人无法举起的大鼎,有吃喝用的器具,也有战场上的刀剑。我在想,在科技水平极其低下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怎么会创造出如此神奇的物品?相隔几千年,我该怎样参透其中的奥秘?

展品大多刻有铭文,我凭借自己对文言文的一些了解,细细读起那文字。依据铭文,我大概知道了器物的主人是谁,它是用来干嘛的,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我还能从中知道很多我未学过的知识,我也更有兴趣了解这些古代文物了。

再看外形,这些青铜器无不做工巧妙,其细腻的纹路让我惊叹,真的难以想象在那个落后的年代居然能造出如此精巧的器物,这不能不令现代人折服。

参观博物馆,欣赏吉金铸史,我在青铜器里认识古代中国。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辉煌文化的各类器物,实在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扬。这个寒假能参观这么“遥远”的展览,我深感幸运,以后假期也会多多亲近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民俗博物馆作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四(2)班的快乐出发小队来到了南京的熙南里甘家大院。我们在里面看到了许多的中国民俗文化。

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花园,这个花园可美了,小草长出了嫩芽,黄色的蜡梅花都开了,一个个,一朵朵,一串串,风一吹过,淡淡的香气随风飘荡,飘进了院落。再往里走,有一个水池,水池正中有一个假石山洞,我们在里面玩了好久呢!现在,我们要继续前行了。

下面,映入眼帘的是具有中国民俗特征的民间艺术,有:抖翁,陀螺,布艺,剪纸和中国结等等。我们看到了屋里一位艺人爷爷正在玩抖翁,抖翁在他的手里做出了各种造型,有照镜子,猴子爬树,吃面条等等,艺人爷爷的精彩表演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了。

接着,我们看到了挂满两面墙壁的中国结,各式各样的,非常好看,我们一行队员不由得想向艺人奶奶讨教中国结的编织方法。艺人奶奶非常和蔼可亲,她耐心地教授给我们一种最简单的中国结——“双钱结”,我们认真地听着,手里跟着奶奶的口决编织着。好不容易编好了一个,下一个又忘记了。唉,一个简单的“双钱结” 我也是三番五次地拆了编,编了拆,好不容易能熟练编成功了。想不到一个简单的绳子,在艺人奶奶灵巧的手中竟能编织出成千上万种花样来。可想我们中国的文化艺术是多么的深奥啊!

通过这次活动,我从中认识到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南京的民间艺人更是藏龙卧虎。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大家都很兴奋、开心!

进入了博物馆,大家就开始讨论去什么馆?我微笑着说:“作为广州的小学生,也应该好好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不如我们就去历史馆吧!”“好呀,这主意不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历史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冲进馆内。发现了许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状的酒坛、与众不同的三脚盘、美丽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惊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厉害,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和乾隆皇帝有关的典故。

大家来到一个仿真的陈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来的,由于我在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于是讲给大家听:据说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苏州,当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寻找,没想到在酒楼找到了,但现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万一出现刺杀情况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对乾隆皇帝表示礼意。乾隆皇帝觉得不回礼不合适,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表示谢谢。扣子礼由此而来。我心想: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

广东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身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