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作文五步法 写详细汇总20篇

我们生活到现在肯定有很多的事情在我们的脑海中很难忘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作文五步法 写详细,欢迎来参考!

浏览

5974

作文

783

详细解释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 居然 jūrán

[unexpectedly]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1).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地被山带 河 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 繆公 以来,至於 秦王 ,二十餘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别李参军序》:“ 江 汉 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余昔经 桐庐 古邑,山水苍翠, 严先生 钓石,居然无恙。”

(2).显然。《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唐 毋煚 有《古今书録》四十卷,又节略羣书四録而成,即体製居然可见,惜并不存。” 叶圣陶 《外国旗》:“她的声音不见得动听,但居然是一种哀怨的语调。”

(3).俨然。形容很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 释 氏,居然一头陀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纲盐改票》:“其黠者颇与文人名士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

(4).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唐 裴度 《凉风亭睡觉》诗:“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明 高启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诗:“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 秦牧 《深情注视壁上人……》:“这群雇佣兵在溃逃途中,烟瘾发作,居然躺在公路旁点起烟灯抽烟,结果一批批都被俘虏了。”

倨然。傲慢的样子。居,通“ 倨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而婆罗门居然简傲,垂帷以对,终不面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详细解释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 混沌 hùndùn

(1) [chaos(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2) [innocent as a child]∶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

(3) [muddled]∶糊涂(常用来骂人)

(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汉 班固 《白虎通·天地》:“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文选·班昭》“谅不登樔而椓蠡兮”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曹植 《迁都赋》:“览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 唐 储光羲 《仲夏入园中东陂》诗:“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云笈七籤》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西游记》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郭沫若 《七里山渠》诗:“相传在昔有 盘古 ,劈开混沌造区宇。”

(2).浑然一体,不可分剖貌。 唐 孙思邈 《四言诗》:“一体混沌,两精感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又有以两鸡子令占者, 简 曰:‘此物不难知,一雄兼一雌,请将打破看,方明混沌时。’”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汉 魏 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 季子 《革命其可免乎》:“彼 俄 满 之交也,呼吸一气,混沌无间,盖决然矣。”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十章:“天并没有放晴的迹象,仍然细雨蒙松,云雾萦绕,海和天混沌一气。”

(3).模糊;不分明。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二六》:“但我也不来做教员,也不想说明别的原因之所在。于是就在混沌中完结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她微微睁开眼睛呻吟一下,脑子里朦胧地、混沌地浮现出各种梦幻似的景象。”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他们的背被过重的挑担压成弓形,他们的眼睛被失望与怨愤磨成混沌。”

(4).糊涂。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这个养爷老的混沌了,我是 刘季真 的儿。”《水浒传》第二四回:“混沌浊物,我倒不曾见日头出半天里,便把着丧门关了。” 清 李渔 《蜃中楼·婚诺》:“谁想生下个儿子,愈加混沌,喫饭不知饿饱,睡梦不知颠倒。” 洪深 《现代戏剧论》六:“拿见形式不见内容的浮薄眼光和‘知二五不知一十’的混沌头脑去观察社会,固然觉得各种职业界很有高下的区别。”

(5).古代传说中央之帝 混沌 ,又称 浑沌 ,生无七窍,日凿一窍,七日凿成而死。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用使 周 秦 言辞见於 魏 晋 之代, 楚 汉 应对,行乎 宋 齐 之日,而伪修 混沌 ,失彼天然。”《南史·齐江王锋传》:“ 锋 闻叹曰:‘ 江祏 遂復为 混沌 画眉,欲益反弊耳。’”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破碎雕鎪为下。如 杨大年 西崑体,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谓七日而 混沌 死也。”

(6).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详细解释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1).使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受痛苦。 唐 白居易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多中更被愁牵引,少里兼招病折磨。”《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我贪图些甚么?受这些折磨!” 秦牧 《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她﹞受着穷困和胃溃疡的折磨,但仍然一心一意要写成这本书。”

(2).犹消磨。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二出:“无端花月成淹滞,有限韶光空折磨,俺衷肠您知么?”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还要死记背诵。这样,折磨了我好几年的光阴,却一点用处也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详细解释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 情谊 qíngyì

[friendly feelings] 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敬爱的感情

情谊深厚

相互关切、敬爱的感情;恩情。 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诗:“君怀经纶忧,余负灾疾妨,騫沉固异趣,情谊结中肠。”《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只有兄弟们,生于一家,从幼相随到老,有事共商,有难共救,真像手足一般,何等情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林四娘》:“妾尘缘已尽,当往 终南 ,以君情谊厚,一来取别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 道静 并没有理会迫在眉睫的凶险处境,却被 郑德富 这真挚的情谊感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详细解释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 爱惜 àixī

[be sparing of;spare;treasure;cherish] 重视而不糟蹋

(1).爱护珍惜。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临人亲职,爱惜仓库。” 唐 杜甫 《古柏行》:“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套曲:“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 杨朔 《京城漫记》:“你要是懂得人民的生活,你就会像人民一样爱惜这块地方了。”

(2).疼爱,怜爱。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隆 愈爱惜,同於亲戚。”《红楼梦》第一○九回:“怎奈这位呆爷今晚把他当作 晴雯 ,只管爱惜起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 德夫人 因爱惜 逸云 ,有收做个偏房的意思。”

(3).吝惜,舍不得。《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朱子语类》卷二一:“有爱惜官物而不能施惠於百姓者。”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凭良心说,我没有睡大觉,也没有爱惜自己的力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详细解释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1).古时依社会地位的高低规定服饰样式。《管子·立政》:“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 汉 贾谊 《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

(2).指丧服。《后汉书·袁閎传》:“及母殁,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南史·张畅传》:“ 佩之 被诛, 畅 驰出奔赴,制服尽哀,为论者所美。”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既溺,里人大呼求救,得其尸已死,即号慟,为之制服如兄弟,厚为棺敛,送终之礼甚备。”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兄弟之妻无服》:“独兄弟之妻不为制服者,以其分亲而年相亚。”

(3).军人、干部、学生等穿着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沙汀 《凶手》:“傍晚时候,他看见他一个人从连长室里退出来,垂头丧气,胁下挟着一套制服。”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 李风 先跳下车,接着从车里跳出三个人,一律穿着整洁的蓝制服, 中国 布鞋。”

(4).用强力使之驯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 宋 苏洵 《几策·审势》:“其上之人卒不悟区区守姑息之道,而望其能以制服强国,是谓以弱政济弱势。” 巴金 《家》九:“学生也不是容易被人制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国大阅兵时间及看点详细解读

全文共 1908 字

+ 加入清单

2015中国阅兵时间:2015年9月3日

2015中国大阅兵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2015中国大阅兵我们看什么?:亮点详解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在北京举行。

中国阅兵安排

1949年-1959年

我国每年国庆都有阅兵。

1960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64年

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1981年

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

1984年

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再接下来就重新回到了逢10年一次阅兵的规律,1999年建国50周年阅兵一次,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一次。如果按照10年一大庆的规律,那么下次阅兵应该是在2019年举行。

中国今年大阅兵的消息终获确认。

昨日晚间,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援引“占豪”微信文章称,早前,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时举行阅兵式。对这一传言,当时有些半信半疑。最终,这一消息在北京“两会”上获得确认。据香港媒体1月24日报道,在北京“两会”22日晚的政务咨询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公安局局长傅政华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据报,这是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仪式。根据中国之前的声明,中俄领导人将参加彼此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所以这次阅兵普京估计将出席。

而在25日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方今年将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上述活动将在何时举行?将邀请哪些国家领导人出席?是否会举行阅兵仪式?外交部发言人当时回应称,中方将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目的是要让人们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至于庆祝和纪念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形式,包括邀请范围,目前没有消息可以发布。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援引“占豪”微信文章还分析道,从过去大阅兵的安排上看,这次大阅兵或是临时安排的一次阅兵,或是阅兵的相关制度有所改变。但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

文章指出今年举行大阅兵目的有四点:

一、展示中国军事实力。

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的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进行大国博弈,就只能当大国博弈的配角。

当前,大国博弈已经到深水区,大国之间可以妥协和腾挪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体现在具体的国际事件上,如美俄、欧俄因乌克兰问题撕破脸,再如在货币战层面各国互不相让等。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大棋局上的最重要棋手之一,是到了展示军事实力的时候了。

二、震慑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

近些年,在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对华越来越猖狂,不但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国有化”,还试图否认历史,否认对华侵略,并有再次走向军国主义道路迹象。对于日本的猖狂表现,近几年美国采取了默认和支持的态度,美国甚至帮助日本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如果不出意外,日本将会进一步修改和平宪法,推动国家正常化。

这些动作表明,日本是在试图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试图改变日本的战败国地位。

如何遏制这些疯狂企图?只能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向日本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让日本知道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绝不容许改变,谁挑战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谁就是动中国的核心利益,谁就是中国的敌人,谁就要有心理准备接受中国的强烈反击。

此时大阅兵,中国就是向日本展示中国有这样的能力。中国是绝不会允许日本挑战关于中国的战后秩序。

三、向国人展示我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军备,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

反腐两年多,成果丰硕;整风两年多,成效显著。过去两三年,国家面貌有了一新的感觉,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有了不小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一些提振人心的事件发生,来提升国人的凝聚力,增加自豪感。

四、向腐败分子展示,除了纪委、政法系统这两个“刀把子”外,解放军这个“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有了纪委这个党的“刀把子”,政法系统、军队这两把国家的“刀把子”,三把刀就能形成合力,就能稳住国家大局,扫除国家蛀虫,震慑腐败分子,就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

YJBYS作文

2015年北京大阅兵放假通知

2015年9月3日大阅兵放假安排通知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阅兵安排时间表

2015年中秋节放假安排:9月26日9月27日放假两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九一八事件经过详细资料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细节一:炮轰北大营的大炮从何而来?“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关东军并没有配备重武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日本陆军省高官永田的协助下,石原悄悄从国内运来两门240毫米口径的野战重炮。这两门重炮,被拆成一堆散件,连同不多的炮弹,从神户港运抵旅顺,然后秘密送到驻沈阳日军独立守备队,并在那里重新组装起来。石原对手下说,沈阳城外东北军的北大营很大,我不要求你们一炮打死多少人,只要把炮弹打到北大营里,就算完成任务。炮轰北大营,就在这悄然之间做好了准备,只等石原一声令下。

细节二:爆破柳条湖铁路有何玄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必须寻找一个借口,石原把目光投向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这里距北大营只有800多米,便于嫁祸东北军。石原对实施爆破任务的河本提出要求:爆破后,必须保证这段铁路还能顺利通过火车。在石原看来,炸铁路原本就是个借口,炸完了还得修,那不是犯傻?河本按照石原的要求,经过仔细估算,使用了42小包黄色炸药,爆破后只是把这段铁路的枕木炸毁,铁轨轻微弯曲。20分钟后,从长春开过来的火车,虽然震动了一下,仍然安全通过。然而,随着柳条湖爆炸声响起,一场重大事变也拉开帷幕,关东军随后以南满铁路被炸为借口,向北大营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就这样发生了。

细节三:2万关东军何以打败20多万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关东军的正规部队也就一万多人,加上南满铁路上的独立守备队等满打满算只有2万人。东北军有多少?正规军20多万,沈阳附近就有6万多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双方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日军仅以伤亡24人的代价,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沈阳,并且缴获东北军300余架飞机,此时距柳条湖爆炸还不到12小时。在日军攻打北大营时,张学良正在北京前门的戏院看梅兰芳的戏,得知情况后,经过与部下紧急商量,张学良作出了决定:按局部事件处理,以免给日本人扩大冲突的口实。这种决策的实质就是“不抵抗”,如此一来,不仅丢掉了沈阳,而且让日军很快席卷东三省,张学良的东北军全线撤退到锦州一带。

细节四:弃守锦州最终铸成历史大错。“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把辽宁省政府和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迁到锦州,20多万东北军也系数部署在锦州周围。面对这种形势,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担心东北军一旦抵抗,很可能让兵力处于劣势的关东军吃大亏,因而连下四道命令,要关东军马上住手,别再妄动。但此时石原和板垣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把东京的命令扔在一边,决心继续在锦州冒险赌一把。不幸的是,这两个狂徒居然赌赢了,尽管当时主政南京国民政府的孙科明令张学良指挥东北军进行抵抗,不得再放弃锦州,但关东军用缴获的飞机刚在锦州扔了几颗炸弹,张学良就决定弃守锦州,把20多万东北军全部撤进山海关。这位少帅的理由是:缺少武器和中央的支持,不想作无谓的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详细解释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1).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碧石。《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维龙之山 ,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 晋 王嘉 《拾遗记·瀛洲》:“刻碧玉为倒龙之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 梅圣俞 以为碧玉。” 田汉 《南归》:“﹝湖水﹞緑得像碧玉似的。”

(2).人名。 南朝 宋 汝南王 妾。 北周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定知 刘碧玉 ,偷嫁 汝南王 。”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 碧玉 小家女,来嫁 汝南王 。”

(3).人名。 唐 乔知之 妾。一名 窈娘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 补闕 乔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艳能歌舞,有文华。 知之 时幸,为之不婚。伪 魏王 武承嗣 暂借教姬人梳粧,纳之,更不放还 知之 。 知之 乃作《緑珠怨》以寄之…… 碧玉 读诗,饮泪不食三日,投井而死。”《剪灯新话·翠翠传》:“ 緑珠 碧玉 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儂!”

(4).借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 唐 白居易 《南园试小乐》诗:“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清 赵翼 《垂杨》诗:“红綃枉自思公子,碧玉仍怜嫁小家。”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碧玉瓜年之及,季兰苹涧之时。”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六幺令》调情娟倩,如髫年碧玉,凝睇含顰,读之令人悵惘。”

(5).比喻澄净、青绿色的自然景物。 唐 柳宗元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 破额山 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宋 秦观 《陈承事挽词》:“铭旌暮暗黄梅雨,乡路秋横碧玉天。” 清 徐绪 《新竹》诗:“森森碧玉已成行,一雨长梢尽过墙。” 清 陈维崧 《满路花·荷珠》词:“红綃水面粧,碧玉波间柄。”

(6).乐曲名。 唐 韩湘 《言志》诗:“琴弹《碧玉》调,鑪炼白硃砂。” 宋 苏轼 《牡介熙熙堂》诗:“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详细解释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 几乎 jīhū

(1) [within an ace of;within a trifle of]∶差一点

几乎撞在一根电线杆上

(2) [almost;nearly;practically;be as good as;be pretty nearly]∶差不多,接近

他的个儿几乎有两米高

这事他几乎忘了

(1).接近于。《易·繫辞上》:“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孔颖达 疏:“几,近也。”《宋书·孔琳之传》:“近 孝武 之末,天下无事……几乎家给人足。” 宋 欧阳修 《问进士策》之三:“然自 秦 以来,治世之主几乎三代者, 唐太宗 而已。”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和先生的蜜月旅行,几乎延长到两年。”

(2).差点儿。多谓达到了即要发生而结果未发生的程度。《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 素梅 在房中心头丕丕的跳,几乎把个胆吓破了。” 柔石 《二月》:“妇人几乎哭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 拘束 jūshù

[restrain] 过分约束;束缚

不要太拘束孩子

◎ 拘束 jūshù

[stiffness] 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

他已不再感到拘束,开始笑起来

(1).限制,约束。《晋书·愍怀太子遹传》:“殿下诚可及壮时极意所欲,何为恒自拘束。” 宋 李元膺 《鹧鸪天》词:“薄情风絮难拘束,吹过东墙不肯归。” 清 曹寅 《菜花歌》:“平分千巷画船閒,农家儿女无拘束。” 周恩来 《雨后岚山》诗:“自然美,不假人工;不受人拘束。”

(2).拘谨不自然。《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疎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颜延之 诗﹞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 清 方东树 《书后》:“先生则袭於 程 朱 道学已明之后,力求充其知而务周防焉,不敢肆;故议论愈密,而措语矜慎,文气转拘束,不能宏放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六章:“ 彭总 亲切地说话,让 陈兴允 拘束的感觉消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 烦闷 fánmèn

[be unhappy;be comfortable] 心里厌烦而郁闷;不畅快

心情郁闷不畅快。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齐服一药,而或昏瞑烦闷者,非毒烈之有爱憎也。”《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是时 摩耶夫人 梦想有孕,月满将充。宫中烦闷而愁怨,遂伴嬪妃游后苑。”《红楼梦》第二二回:“想到此处,甚觉烦闷,大有悲戚之感。” 鲁迅 《后记》引 微知 《从与说起》:“这时 中国 青年外感外侮的压迫,内受政治的刺激,失望与烦闷,为了要求光明的出路,各种新思潮,遂受青年热烈的拥护,使文学革命建了伟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详细解释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 料想 liàoxiǎng

[expect;presume;think] 预料,预先设想

真是料想不到

猜测;猜想。 唐 方干 《残秋送友》诗:“料想还家后,休吟《行路难》。” 明 唐寅 《琐窗寒·秋思》词:“渐江枫玉露初匀,料想 衡阳 雁来宾。”《说唐》第四二回:“ 殷 马 二人见人多了,料想寡不敌众。”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一章:“从她那洒脱的外表看来,谁都不会料想到,她也曾为 小胖 的病,失过眠,掉过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细解释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 格外 géwài

(1) [especially]∶超出常规常态之外

格外壮丽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天山景物记》

(2) [all the more]∶比原来更多、更大量或更长时间

格外亲热

(3) [in addition]∶另外;额外

我分这件果实还得格外雇上个听差的给扛着不成?——王希坚《迎春曲》

(1).额外;另外。《南史·张绪传》:“ 元徽 初,东宫官罢,选曹拟舍人 王俭 为格外记室。” 宋 岳飞 《奏辞母亡格外赙赠及协办葬事札子》:“奉圣旨 岳飞 母身亡,已降指挥起復於格外,特赐银绢一千匹两,令户部支给。” 沙汀 《闯关》:“就这样吧。也格外找不出办法来了。”

(2).特别,异乎寻常。 宋 侯寘 《风入松》词:“少年心醉 杜韦娘 ,曾格外疎狂。” 元 耶律楚材 《请容公和尚住竹林疏》:“我 容公禪师 一条生铁脊,两片点钢唇,参透 济 下,没把鼻禪説得格外无滋味话呵。” 老舍 《骆驼祥子》二:“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些不是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详细解释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 挥霍 huīhuò

(1) [spry and light;agile]∶轻捷

跳丸剑之挥霍。——张衡《西京赋》

摇手曰挥,反手曰霍,极言其动作轻捷也。——焦竑《字学》

(2) [spend freely;squander;extravagent expense]∶任意浪费钱财

大肆挥霍

挥霍无度

(1).迅疾貌。 汉 张衡 《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文选·陆机》:“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紜挥霍,形难为状。” 李善 注:“挥霍,疾貌。”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冥心想前事,一梦何挥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尝舟行,夜遇盗,手无寸刃,惟倒持一烟筒,挥霍如风,七八人并刺中鼻孔,仆。”

(2).奔放;洒脱。 明 方孝孺 《关王庙碑》:“是气也,得其灵奇盛著则为伟人。当其生乎时,挥霍宇宙,顿挫万类,叱电噫风,雄视乎举世,故发而为忠毅之业。”《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跣足蓬头,疯疯癲癲,挥霍谈笑而至。”

(3).豪奢;任意浪费财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会冬至, 需 家致宴挥霍。”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挥霍的是一锭锭响钞精银,摆列的是一行行朱唇倈皓齿。”《水浒传》第十八回:“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闻一多 《秋之末日》诗:“春夏辛苦了半年,能有多少的积蓄,来供你这般地挥霍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高中生寒假一天详细计划表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寒假又来啦,放假虽然开心,但是也不要忘了学习呢,下面应届毕业生网为你精心准备了这篇关于寒假计划的文章,仅供参考:

1、早晨合理安排30分钟读一读英语

2、利用上午2节课的时间分别独立完成2科寒假作业

3、中午适当午休

4、和上午一样,利用下午的时间做些寒假作业,但不可一下子贪多。要均衡、科学安排。

5、自由时间可以干一些喜欢的事情,但要控制在半小时的时间里

6、晚饭之前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看电视等,但要看看新闻。

7、读一些好的小文章,写日记或是读后感,或是精彩的摘抄

8、每天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7-8小时(上课时间包括在内)

9、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

10、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

11、制定学习计划,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作业,应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学习科目。千万不要总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12、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

13、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或翻书再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14、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死抠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

每日 【具体】

7:00 起床

7:20 洗漱完毕

7:20----7:50:锻炼【跑步,爬山等】

8:00吃早饭

8:20---9:05 做作业【第一节课】

9:15—10:00做作业【第二节课】(可以利用第一、二节课时间上家教课)

10:10---10:55 复习【第一科】

11:05--- 11:50阅读 【包括语文课外必读篇目,优美散文,作文范文等】

12:00吃午饭

12:30---13:30午休 【午睡,实在睡不着的话休息会】

13:40—14:25做作业【第三节课】

14:35---15:20复习【第二科】

---------半小时自由时间【阅读,体育活动,或娱乐】---------------------------

15:50---16:35做题【做数学题,物理,化学题】(单周)【英语训练→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双周)

16:45---吃晚饭 自由时间【看报纸,电视→新闻、科普类等】(此段时间不固定)

吃完饭后---21。:30进行一天的总结,检查背诵、默写等签字类作业,并背单词或古诗古文等

10:00睡觉

注:每科做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应高效的完成该科作业,像考试一样,若为试卷类作业,则按照试卷规定时间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详细解释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 清楚 qīngchǔ

(1) [understand]∶了解

我清楚他的历史

(2) [put in order]∶整理

你把这些乱堆乱塞,倒要我们替你清楚。——《英烈传》

◎ 清楚 qīngchǔ

(1) [clear;distinct]∶清晰;明白;有条理

言词清楚

(2) [cool and bright]∶清朗

不随红紫争妍媚,清楚精神自一家。——《醉翁谈录》

(3) [quiet and severe]∶清峻严整

道院清楚

(1).清晰;明白;有条理。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蜀门讽》:“ 蒋貽恭 本 江 淮 人,无媚世之諂,有咏人之才。全 蜀 士流,莫不畏惧。初见则言词清楚,不称是非,后来则脣吻张皇,便分丑美。”《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等我把这件事料理清楚了,来接大哥。”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 大文 ,先把你的案头整理清楚。” 浩然 《艳阳天》第十一章:“ 马连福 说:‘分麦子的事儿不是早就说清楚了,你们怎么一个劲地穷嘀咕!’”

(2).清朗。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烟花品藻》:“不随红紫争妍媚,清楚精神自一家。”

(3).清峻严整。 宋 林逋 《台城寺水亭》诗:“清楚曾经 晋 ,荒唐直到 隋 。”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 善才姐 ,你做了仙娥,消瘦甚的?俺説道院清楚,胜却人间多少。”

(4).整理。《英烈传》第六回:“只见这些和尚走来埋怨説:‘你把这些柴乱堆乱塞,到要我们替你清楚,你独自在此耍子。’”

(5).犹齐楚。清洁整齐。《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虽然女子,却只打扮如男子,衣服、鞋袜,头上头髮,前齐眉,后齐项,一似个小头陀,且是生得清楚,在房内茶饭针线。”《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看那女子,人物清楚,比门前站的,更胜几分。”

(6).了解。 吉学霈 《洛阳桥上》:“当然啦,我清楚咱们的干部不会打人,也不会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详细解释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 当时 dāngshí

(1) [then;at that time;for the moment]∶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时

当时的形式

(2) [now]∶指过去发生某事的时候

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民当时给他重大荣誉

◎ 当时 dàngshí

[right;immediately;right away;at once]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韩诗外传》卷一:“臣先殿上絶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致。今幸得用於臣之义,尚可为王破 吴 而强 楚 。”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近来怕説当时事,结徧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田汉 《江西杂咏·初访井冈山之四》:“龙潭日夜奔飞瀑,犹作当时怒吼声。”

(2).指当时的人们。《文选·任昉》:“公秉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 李周翰 注:“言既研几而为断决,则当时之人嗟叹而服之,若有神明之道也。”《新唐书·苏晋传》:“ 晋 与 齐澣 更典二都选,既糊名校判,而 晋 独事赏拔,当时誉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沉传师 ﹞亦为史官,及出领 湖南 、 江西 ,奉詔在镇修《宪宗实録》,当时荣之。”

(3).指在位的皇帝。《后汉书·邓彪传》:“ 永元 初, 竇氏 专权骄纵,朝廷多有諫争,而 彪 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故颇以此致讥,然当时宗其礼让。” 明 李贽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 苏长公 以文字故获罪当时,亦以文字故取信於朋友,流声於后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试读檜枝词,掉舌刺当时。这根株深泉无曲处,分明是妬杀九重飞。”

(4).正当青春之时。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粧成持照尚当时,只畏愁多遽变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徐 氏 丹桂 ,年正当时,误了佳期,心中常怀不足。”《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这姑娘年纪已在当时,情竇料也开了。”

(5).官名。《管子·五行》:“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蚩尤 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冢田虎 曰:“当时,官名。”

(1).适时。《荀子·解蔽》:“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汉书·严安传》:“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 欧阳山 《苦斗》六一:“如今 何 家又是官,又是富,正是当时得令,势大财雄。”

(2).就在那个时刻;即时。《海内十洲记·祖洲》:“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时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详细解释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 权利 quánlì

(1) [potency and money]∶权势和货财

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后汉书》

(2) [right]∶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人民的权利

(1).权势和货财。《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羣众不能移也。”《后汉书·董卓传》:“稍争权利,更相杀害。” 明 方孝孺 《崔浩》:“弃三万户而不受,辞权利而不居,可谓无欲矣。”

(2).指有钱有势的人。《旧唐书·崔从传》:“ 从 少以贞晦恭让自处,不交权利,忠厚方严,正人多所推仰。”

(3).谓权衡利害。《商君书·算地》:“夫民之情,朴则生劳而易力,穷则生知而权利。易力则轻死而乐用,权利则畏法而易苦。”

(4).法律用语。指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胡适 《国语文法概论》:“二十年来,教育变成了人人的权利,变成了人人的义务。”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他觉得他既没有辜负过任何人,他就应当享有这点平安与快乐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详细解释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 老实 lǎoshi

(1) [honest]∶诚实的

没有一个老实的商人会有脸去要那么高的价钱

(2) [frank]∶坦率、不掩饰的

老实说,我很不赞成这个意见

(3) [well-behaved]∶规规矩矩的

这个人很老实

(4) [simpleminded;naive;easily taken in]∶不聪明

(1).忠厚诚实。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恰巧他有个亲眷,在 上海 南市 那边,开了个大钱庄,看见他老实,就用了他做个跑街。” 老舍 《柳屯的》:“ 夏大嫂 是全家里最老实的人。”

(2).循规蹈矩,规规矩矩。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哥也,老实的博。”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我也只是博耍子,有什么老实不老实。”《老残游记》第三回:“及至各县捕快捉来的强盗,不是老实乡民,就是被强盗胁了去看守骡马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二:“老实点!别教大家听见!”

(3).顺从,服从。 老舍 《茶馆》第三幕:“他们就那么老实,乖乖地叫你打?”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七:“毒刑是会把人打老实了的,他不愿看老人就这么老老实实的认了输。”

(4).犹正道,正业。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他他他从小里,他他他不务老实,便把那鎗儿棒儿强温习,偏不肯拽欛扶犂。”

(5).愚笨的婉词。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愚翁放浪》:“东家西舍随缘住,是箇忒老实愚父。”《儒林外史》第七回:“ 范学道 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説的是笑话。”

(6).指文词平直无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词人忌在老实。老实二字,即纤巧之仇家敌国也。”

(7).真实;确实。 明 唐顺之 《答王北厓郡守论均徭》之二:“少时尝读《衍义补》,论均徭负米之喻,亦深以其説为然,及今日下老实行之,乃见其害。” 茅盾 《子夜》五:“至于企业界中钩心斗角的内幕, 唐云山 老实是全外行。”

(8).着实。《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 惠莲 孩儿,你有甚么心事,越发老实叫上几声不妨事。”《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寻着他,老实打他几下。”

(9).犹言实在,不客气。 清 李渔 《风筝误·梦骇》:“ 戚相公 请老实些,上门的生意,不要错过。”《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道:‘论年纪也是 周先生 长,先生请老实些罢。’”

(10).犹牢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半山老人》:“前世大臣欲任意行一事,或可以生死祸福恐之而回,此老实不可动,故曰坚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详细解释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厌恶,腻烦。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罗童 正行在路,打火造饭,哭哭啼啼不肯吃,连 陈巡检 也厌烦了。”《红楼梦》第九四回:“还有 寳玉 ,素常见了老婆子便很厌烦的,偏见了他们家的老婆子就不厌烦,你説奇不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土老儿在家里住得厌烦了,到 上海 去谋事。” 巴金 《灭亡》第三章:“在这痛苦底熬煎中,他不仅怕到姑母家去,怕走那条街,甚至这城市他也住得厌烦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