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远的岸作文(实用20篇)

浏览

7603

作文

504

永远的朋友作文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即将面临着毕业。在分别时,我想对你们说的话太多了。

在这小学六年里,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现在回顾过去,我们共同经历过多多少少的风风雨雨啊!以前的坎坷已成为过去,未来的成功正等待着我们。在分别之时,我要把一句诗赠送给你们,这句诗就是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亲爱的朋友们啊,四海之内有你这样的朋友,即使你远在天边也像近在身旁一样。无论我们相隔多远,心总是在一起的,不管岁月的流逝,我们的友谊是不会变的,永远是那么纯真。啊!亲爱的朋友们感谢你们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在我身边,因为有了你们,才让我这六年的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在此由衷地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我亲爱的朋友!”

祝我的朋友们身体健康,也祝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永远的恩师永远的朋友作文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2Na+2H2O=2NaOH+H2↑...”每当看到这些化学方程式,我的脑海里就会显现出您的身影。因为是您,托起我的双翼,助我翱翔蓝天;是您,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是您,默默地做路石,为了我们驶向远方,承担起所有重量。

回首往事:课堂上,您对我们严格要求,谆谆教导;课间,您和我们是朋友,时常找我们谈心,有时谈论一下把我们成绩提高的方法??因此,我们班的成绩总是第一。成功源自您的栽培,优秀出自您的耕耘。那段时光,我真得好开心。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年以后,分离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您走了,却没有告诉我们。您默默地离开这片已耕耘了四年的土地,去往别处的花园。您在这里精心培育出的花,颜色艳了,香味香了,花都开好了。

曾经还以为高中三年,路还很长,可以慢慢享受这种快乐。但是我错了,决心做的事不能等待,只能现在去做。因为世界很善变,所以只能留下遗憾。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

您把最博大、最无私的爱献给了我们,默默地燃烧了自己,无私地照亮了我们。您像一滴春雨,温暖了冰封的泥土;您像一缕朝阳,抚慰着心灵的湖水;您像一阵微风,吹抚着灵魂的花朵。您用青春的经纬编织着我们蓝色的憧憬,用生命的歌声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用希望的灯光照亮我们寻梦的道路...

即使您离开了我们,您的教诲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是大海,给我以广博、浩气、力量;您是灯塔,给我以明智、排难、进取;您是松柏,给我以常青、风毅、傲骨...

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季节别离?一个枫叶染红香山的季节,本来以为这个教师节会很快乐地度过,哎...

虽然不在一处,但今晚的月亮却是同一个,就让她捎走我的祝福:祝老师教师节快乐!在新的花园里,愿您育出新蕊亭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永远的偶像语文作文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是天上那闪烁的星光,彷彿光彩夺目的星辰,点缀着无垠的苍穹;他们,使生命,发光发热,使平凡,转换成奇迹;使累积的失败,在无形中转变为成功!这些偶像,永不畏惧失败,而选择勇往直前;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而抉择做自己。

她——是德蕾莎修女,她同时也是我崇拜的偶像。毅然决然地走出那座高墙——那贫困与贵族的界线。这一边,是贵族——另一边,却是最穷的贫民们。她,选择了走向那一边——象征着贫民们,充斥着贫穷,充斥着人性的丑恶,就是那一个声音,那促使她的原动力,天母的那一句话:“德蕾莎,去牺牲奉献自己吧!”她省悟了!避开从中阻挠的人群,这是——她的厉害!

德蕾莎修女的坚毅精神,我永志不忘。她,是那颗明星,是那颗钻石,是那善良的慈悲天使;她的爱,是不朽的;她的情操,是亘古的。德蕾莎的坚强,早已深深烙印我心。在遭遇了许多的失败后,她坚持着,将一切的失败化作垫脚石,将失败的悲愤化作迈进的动力,将人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永远的虎王作文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界的东方,曾有一个大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很多的动物,它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

那是个阴天,天上下着大雨。所有的动物都在自己的家里,没有动物出来。

忽然,一只身材魁梧的老虎出现在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闻声跑了出来。

老虎露出了自己的大嘴巴与尖尖的牙齿,大声说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这个森林的王!”

“就是,老虎大王不当王,谁还敢当王啊!”“马屁精”——乌鸦说道。

动物们很不乐意,却不敢说。

第二天,天气十分的好。虎王在森林里悠闲地走着。忽然,一个急冲冲的背影飞了过去。虎王喊住了那个背影,走近一看,才知道,那是邮递员——乌龟蒙蒙。

虎王开心的跟蒙蒙打招呼:“是你呀!这么急要干什么呢?”

“送……送信!”蒙蒙吱吱唔唔的回答了一下就飞速的跑了。

虎王不知道为什么蒙蒙那么怕他,难道是自己的样子吗?

虎王放慢了脚步,他走呀走呀,然后,他看见了一只兔子。

谁都知道,吃兔子是虎的天性,但是面对这只肥美的兔子,虎王还是忍住了。

那兔子一见虎王就像见了鬼一样,以十万火急的速度跑了。

虎王更加纳闷了,他低着头,加快了脚步——他只想快点回到家。

突然,森林里的警报器响了,这说明有敌人了!

虎王想都没想,就飞快的跑到了战场。

森林里的士兵全都在那集合了,虎王来到前线,拿起机关枪,“啪啪”的俩声,子弹向一个敌人射了出去。

谁知道,那敌人打开了一把不寻常的伞,把子弹都弹了回去。子弹射中了虎王的士兵。本来士兵就不多的“虎王队”一下子就败了阵,伤的伤,死的死。只剩下2位士兵和虎王了。敌军一看这情景,得意极了。有一个敌军拿起了炮弹,“轰轰”一声扔向了虎王那边。身手敏捷的虎王躲开了,可是其它俩位士兵都死去了。

虎王看着死去的士兵,心痛极了,他生气的吼了一声。然后,拿出威力极强的小型弹。

这小型弹威力太大了,只要一爆炸,远近200米的生物都会死去。

虎王没有考虑,引爆了小型弹。顿时,小型弹爆炸了,所有的敌人都死了,虎王也死了,他与敌人同归于尽……

又是一个阴天,森林里又来了一只老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永远的童年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一充满欢乐与幻想,那么天真. 烂漫.无忧无虑,没有需丝毫伪装的梦啊!那承载着欢笑的船啊!那欢乐的永远不疲惫的精神;如梦但却是如此的真实!

——题记

我的童年是充满欢乐的。不孤单,真实且不需丝毫的伪装的。这一切还要来源于奶奶家那二百平方样子的院子,似花园,似园林,似农庄,就像是万物聚在海洋!

院子里,春天的草嫩嫩绿绿,夏天的花竞相开放,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瓜果熟了时时诱-惑着我们,好像等我们来享受它的成熟,在冬天只有那粗大的树藤还在和寒冷抗拒。

那时我们和奶奶一起祝记得在墙角有一大团的树藤,中间有个大空隙,被我们擦的油亮。小伙伴们大家都很喜欢来奶奶家找我们玩捉迷藏。每次玩捉迷藏我都和姐姐钻进树藤里去,再把“豆豆”我们养的小狗叫过来挡住口,小朋友找我们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找好机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姐姐就带着我,还有“豆豆”跑到“老窝”这样使的我们屡屡成功。但“豆豆”这个目标太过明显,不久我们的“秘密基地”就被一窝端了。

奶奶家后院还有一块空出来的地方,地上用砖铺着,我和姐姐总喜欢在那里玩“过家家”姐姐总是当大人,厨师或医生……,我呢也非常想做这样的“差事”时间长了,我也就慢慢的开始不耐烦了。争吵起来,我就大哭。边哭边说:“你讨厌死了不能这样玩……”。许多次我都以这样的方式战胜姐姐,于是洋洋得意的作自己想做的那“差事”。

听大人说小的时候我很霸道,但很勤快。不像现在大了却懒惰了许多,总是推三推四不想做。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奶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春天来了万物都吐露出生机,有一天奶奶买了一包豆角籽用水泡了准备种,我看到后便千叮咛万嘱咐的:“奶奶您种豆角的时候千万叫上我……”。不只是巧合还是怎么的,每次种东西我都没能赶得上。而奶奶因为怕我碍事,种时就没叫上我去。我发现后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般没完没了的哭闹起来,把豆角籽撒了一地还不停的踩踏破坏。奶奶不论怎么哄都哄不下我,后来奶奶生了气,就开始责骂我。那次她样子很生气更没舍不得打我。其实奶奶平时对我大声说话都没有过。我不管那些更是不依不让的一直大哭大闹,奶奶怎么哄也哄不下没办法不理我。刚刚不哭妈妈回来了,我扑向妈妈象受了天大委屈似的又开始大哭……。其实奶奶是非常疼爱我的!我也是很乖的。

记忆中儿时发生的那些事情清晰而又模糊,儿时的每一件事都在我的脑海中时隐时现。每每大人跟我讲起我小时候的事情时,我就象翻开“检阅”使我不由得一阵大笑,而又有些羞涩。

那些真实而不虚伪的梦啊!你去哪了?为什么你“走”,还要带走我那回忆的基地呢?让我如何去找寻您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永远的铁道兵宣传片观后感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六十六年前,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铁道兵正式成为独立兵种登上历史舞台。此后,他们活跃在祖国的戈壁荒原、冻土沼泽、蓝海孤岛上,战争时则抢修线路,保障物资命脉和军事要线;和平时便开山架桥,为国家铺架安全便捷的交通线路。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三场大规模战争极大地考验着这支队伍。炮火隆隆,枪林弹雨,他们毫不退缩,坚定地建设、守护着交通线路,为胜利夯实了基础。“当时美军出动了很多战斗机、轰炸机到我军后方破坏铁路、桥梁,他们破坏一次,我们就重修一次,修修补补,绝不耽误物资输送。”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当年战争中铁道兵不屈不饶的坚韧斗志。

承平时期,大自然便是最大的对手。鹰厦线、成昆线、贵昆线等铁道线路,面临着崇山峻岭、河川密布的难题,铁道兵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掀起了铁道建设浪潮,为福建、云南、贵州等偏远省份打造了出省通道,加强了各省的交流联系,推动了物资流通、经济发展。

一九八二年,铁道各师成立工程局,划归铁道部。铁道兵从此成为历史,但铁道兵精神一直传承下来。铁道兵们脱去了军装,但没有卸下那股“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的锐气,依旧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山架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承铁道部队军魂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作为企业精神,鼓励员工发扬铁道兵精神,不畏惧艰难险阻,以坚韧的意志和先进的技术,攻克重重难关,不断争先创优,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都成为过去,然而,那面飘扬的八一军旗、那首回荡的《铁道兵志在四方》,依旧在那,在所有铁路员工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远的歌声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驮着轻轻的仰望……”——周杰伦《蜗牛》

一个学期过去了,时间匆匆来又悄然离去,我付出的努力结出了怎样的果实呢?试卷上一道道鲜明的红叉叉,夺走了我的信心和希望,扑灭了我雄心壮志的火焰。我不是骏马,我无法和其他选手一起在跑道上飞奔,我只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爬行的蜗牛,我爬得很慢很慢。

走在回家路上,天色渐暗,天空灰蒙蒙一片,两旁的大树不停摆动着枝桠,像在打击我对学习的热情。似乎连脚边的小草也在嘲笑我的失败,我的心被黑暗团团围住。就在这时,街上的音像店传来一阵悠扬的旋律“我要一步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我仿佛看见一只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在街上爬,蜗牛的坚持像雨水般滋润了我的心,心扉顿时拨开了阴霾,如月光般皎洁明亮。面对困难,蜗牛没有放弃自己,而是一步一步努力去达成自己的梦想,他背着重重的壳,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持着往上爬,“我要一步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听着这首歌,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也要不断向着理想奋发,用自己的汗水酿造甘甜的美酒。

试卷上的一道道鲜明的红叉叉,蜗牛爬过留下的一条条淡淡的痕印,我努力时走过的一个个浅浅的脚印,这一切最终化作激励我继续奋斗的最强音——“我要一步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歌声是我人生路上永远的歌声,它指引着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敢地向成功的彼岸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永远的长征

全文共 10485 字

+ 加入清单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源朝,在他任江苏省委书记时曾接见过一位接近百岁的老红军,当时,李源朝对这位老红军说:“我们要向你学习,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像你那样做人,像你那样做共产党员,像你那样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你就是我们学习《党章》的一个生动典型和生动范例!”

而在古城扬州,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大人到孩子,大家都认识这位老英雄、老模范、今年已经百岁高龄的离休老红军。你随便在路上询问一个行人,“听说过那位百岁老红军吗?”那人家一定会告诉你——“当然!”

人们认识老红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最多的是这三种情况:年龄小些的会告诉你,老红军是自己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岁数大些的会告诉你,听过老红军的报告;其他人嘛,他们也会告诉你,他们在电视里、广播里看到过、听到过老红军的事迹报道。

那你就要问了,这么出名的一位百岁老红军,他究竟姓是名谁呢?

你别着急,我这就告诉你,百岁老红军叫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一位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离休老干部。参加过长征、三次过草地的他,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150多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荣誉勋章。

你又要问了,一位百岁老人,那他的身体怎样、精神又怎样呢?

我跟你说,如果刘应启老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一定不敢相信他已是百岁老人,因为他走起路来步伐仍旧那样坚定、稳健,全身依然保持着那副笔直的军人姿态;虽然看上去显得有点瘦弱矮小,但精神抖擞、气宇不凡,简直要赛过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呢。

说到十八、九岁的小年轻,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刘应启十八、九岁时候的故事。

整整一百年之前,也就是1911年的9月,刘应启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刘应启小的时候,父母早逝,家境贫寒,是个放牛娃。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不甘贫困、不愿被剥削被压迫的他,在1930年2月,离开了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与他搭伴同行的,是他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叔叔。

那是一次秘密的出走,叔叔连在婶子面前都没有透露一点风声。当时,正值春寒料峭的时候,刘应启在为大伯家放牛。天刚蒙蒙亮,刘应启和叔叔就起了个大早,赶着一头牛,沿着田埂向村外走去。到了村口,刘应启把那头牛拴在山坡上,就和叔叔一直沿着大路去寻找红军部队。两、三天之后,他们终于在离家百里之外找到了一支红军的小分队,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参加了革命——当时,因为赶路,刘应启和叔叔的脚上都打起了好几个水泡。

三年之后,刘应启因为在战斗中不怕牺牲,打仗勇敢,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而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1933年6月26日,跟随部队转战到四川王长坝时,刘应启和4名战友被召集在一起,光荣地面对着墙上马克思的画像,举起了右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70多年之后的今天,刘应启依然还能够清清楚楚背诵出当时他在宣誓时宣读的入党誓言,而且,他说,这也是他参加革命后毕生执着的追求。当时他的入党誓言就是——“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你也许要问,参加红军之后,刘应启有什么战斗故事吗?

当然有了。从参加红军、到八路军、再到志愿军,23年金戈铁马,刘应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身经150多次战斗,立下战功无数,头上、肩上、腿上、脚上也留下了一块块枪伤疤痕。

我就先来讲一个发生在刘应启跟随红军长征时的战斗故事。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决定强渡四川嘉陵江,以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在强渡之前,部队首长临时组织一支32人的突击队偷渡过江。刘应启时任团宣教股长,被指派参与行动。

借助苍茫的夜色,突击队勇士乘坐小船、牛皮筏直向对岸,不料船过江心为敌人所发觉,密集的炮弹、子弹倾泻而来,勇士们牺牲的牺牲,受伤的受伤,落水的落水。二月的天气,江水寒冷澈骨,加上战士大多不通水性,动弹不得。这时候敌人的一颗子弹从刘应启的头顶穿过,所幸只是伤了一层头皮。

负伤后的刘应启,凭借他小时候练就的水性,终于艰难地回到了战友们身边。一支32人的突击队,只有他一人生还。

偷渡失利成了后来强渡成功的前奏,而刘应启头顶的那道弹痕,至今还清晰可见,老人微笑着说,“那是历史留下的永久的纪念”。

再来讲一个刘应启在担任八路军129师28团团政委时,巧遇邓小平的故事。

那是在1940年8月,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当时,刘应启任28团政委,激战中,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反扑,战斗中并使用化学武器。当时,28团的一个连在攻占火车站时遭遇日军的毒气弹袭击,包括营长、连指导员在内,全连100多人中毒。紧急关头,他奉命去见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师机关驻地,刘应启见到了正在和大伙一起吃饭的邓小平。亲切、和蔼的小平同志在起身和刘应启握手、让座之后,详细询问了他们的作战情况,叮嘱刘应启一定要保护好伤员和老百姓,并鼓励他们多打胜仗。

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刘应启与漂亮的女军医田静之间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于是,在1953年7月28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第二天,刘应启和田静这两位志愿军战士用鞭炮代替了枪炮、婚礼代替了葬礼、洞房代替了营房,他们在防空洞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战地婚礼。因此,刘应启和田静也成为赴朝以来志愿军部队里的第一对双飞的鸳鸯,婚礼当然也成了欢庆胜利的一场庆典。

说完了战火纷飞的战争故事,让我再来给大家讲几个这十几年来老红军刘应启身上发生的新故事。

你也许又要问了,作为一位老红军,建国之后大概就到了离休的年龄,还能有什么新故事呢?那你就错了,自从1965年离休之后,41年来,刘应启始终保持红军本色,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积极帮扶困难群众、支持希望工程,续写着老英雄辉煌的人生篇章,先后荣获全国、全军“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和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等光荣称号。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讲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

刘应启享受的是正军职待遇,一个月有好几千元工资。但是,刘应启的生活一直非常朴素,早饭是烧饼夹油条,晚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吃一顿菜肉水饺就算是改善伙食了。为了节约,刘应启早已戒了烟、酒、茶,就连写东西的稿纸,都要正面写完了反面写,旧文件的背面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年到头,刘应启几乎不添置什么衣服,始终穿的都是军装。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也陈旧简陋,一张饭桌已经用了三十多年,厨房里的那台老冰箱,油漆已经剥落,磨损的把手上缠着厚厚的一层胶布。

这么说来,像刘应启这样节俭的生活,银行里一定存了两个“百万”了吧?

但事实上,他却又没有一分钱的存款。那他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呢?用刘应启的话来说:“每个月的工资,留下一部分保证家人生活,其他的,用来办点实事,办点好事。”

刘应启所说的办点实事、做点好事,就是资助失学儿童、帮扶困难群众、捐助受灾地区。每个月,他的收入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捐出去了,剩下的钱就是过日子和贴补孩子,本可以腰缠万贯的他两袖清风、甘于清贫,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刘应启说:“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现在回报人民是很正常的。”

说到这些,就得再插一个刘应启自称“梅岭老头”的故事。

前面我介绍过,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的离休干部,这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就位于因民族英雄史可法而著称的梅花岭一侧。

有一天,两位老师模样的人来到干休一所,打听一位“梅岭老头”。

原来,前不久,有位老人到过他们杨庙乡茶场幼儿园。第一天,他是路过,发现那里缺图少图书和文体器材,他沉默不语;第二天,他又来了,专门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小人书。老师询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了。后来,幼儿园派出老师分头在梅岭一带打听、寻找,经附近居民的指点,他们才找到这来了。

幼儿园老师一提到捐款、捐书的事,工作人员就笑了,“那你们这算是找对了,我估计你们要找的‘梅岭老头’,就是我们这里的老红军刘应启。”

果然,当工作人员带着幼儿园老师一起找到刘应启,两位老师立刻认出了他。从此,“梅岭老头”就成了刘应启的别称。

1993年,刘应启通过扬州团市委与革命老区仪征市月塘乡的特困学生包金华结成了“帮扶对子”。第一次见面,刘应启就捐出了500元,这也是仪征市“希望工程”的第一颗火种。

钱捐了,刘应启还是不安心。从这个教室转到那个教室,他了解到还有不少孩子家里很困难,上学也需要帮助。于是,刘应启来到校长办公室,恳切地对校长说:“再给我找5个孩子吧,咱们达个协议,我捐资助学,你教书育人。”5个贫困生来了,刘老给每人捐了200元。校长带着贫困生,向刘老举手敬礼。没想到刘老两眼先湿润了。他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上不了学,上哪找希望啊!”

后来,刘应启专门来到团市委,办了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希望工程五年计划”,以后的每个月,刘老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孩子,这一捐就是五年。

这以后,刘应启读报纸、看电视,关注“希望工程”;与人谈心交流,常问“希望工程”;外出办事,也留意“希望工程”。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保存着一份统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刘应启多年来先后资助的特困学生共有120多名,累计捐款超过15万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长征也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70多年前,刘应启参加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70多年后,刘应启心系“希望工程”,又播下了爱心助学的种子。今天,这粒种子已经发芽、长叶、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刘应启也成了贫困孩子心目中的“希望爷爷”。

刘应启常说,过雪山草地是老百姓一程一程送过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老百姓。见到群众困难,他就想着帮一把;看到乡亲们未脱贫,他就出力扶一下;得知孩子们上不起学,他就出资助一程。2002年苏北里下河遭受洪涝灾害,他自发捐款2000元;邗江、泰兴等地区遭受龙卷风侵袭,他主动捐款2000元;2003年扬州出现洪涝灾害,他又向受灾群众捐款2000元……

2004年年底,扬州市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走门串户,联系群众”的送温暖活动。刘应启得知情况后,请维扬区民政局帮他物色联系一户双下岗家庭。春节前三天的早上,刘应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带着一件崭新的夹克衫、两只电烤鸡、5斤牛肉、20多斤猪肉等年货,走进了平安社区特困户赵建伟的家中。刘应启对赵建伟说,“快过年了,我给你家捎点年货。家中有什么困难,都说给我老头子听听。”当听到赵建伟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有困难时,刘应启说,“小孩读大学的学费,由我承担。”

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接受过刘应启帮助的困难群众已有110多人。

如果按一般人的理解,刘应启正军级待遇这么高的级别,省市领导又是如此的关心他,那么,他的孩子只要他动动嘴,一定个个是单位好、待遇高、出人头地吧?你别说,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有一次,在扬州大学做完报告之后,一位女大学生还真的就当场站起来向刘应启发问道:“刘老,您的报告讲得那么好,请问,您的子女现在都在干什么?都像您要求的那样吗?”

显然,这是一个极具火药味的问题,但听了刘应启不假思索的回答,在片刻的寂静之后,礼堂内响起了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当时,刘应启是这样回答的:“我有三个儿女,路都是他们自己走的,两个是下岗工人,一个是农民,他们都曾经是先进工作者。现在他们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还可以!”

1975年,刘应启带头响应号召,把女儿刘兰新下放到了金湖县塘港乡。女儿家庭生活拮据,农忙之余就到集镇上烤烧饼卖。一次,刘应启和老伴去探望女儿,看到女儿两只手被炉火烤出了蚕豆大的水泡,两位老人心疼地流下眼泪。回来后,老伴对他说:“老头子,这辈子就求你一件事,把女儿调回来吧。”刘应启却开导老伴:“没有烤烧饼的,哪有烧饼吃?刘应启的女儿不烤烧饼,那王应启、张应启的女儿就得烤烧饼。”

落实知青回城政策时,刘兰新想请父亲出面把一家的户口迁回扬州。刘应启对女儿讲:“农民的孩子可以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而且,红军的女儿就得做个好样子给人家看看!”父亲的教诲,刘兰新全部听进去了。后来,刘兰新不论是种田、还是烤烧饼,不论是做晒粮工、还是当会计,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直到现在,刘兰新的一家还幸福快乐地生活在金湖农村。

在扬州城北吕庄小区,有一个摩托车修理摊,摊主叫刘中冬,他是刘应启的二儿子。那年,公安干警队伍扩招,刚从部队复员的刘中冬去报考并通过了考试。可鉴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刘应启劝导刘中冬:“咱们家的孩子,就别去赶那个场子吧。”结果,刘中冬没当上警察,几年后所在单位倒闭他不得不下了岗,于是就在这里摆下了摩托车修理摊。

再后来,刘中冬的妻子张经梅也下岗了,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扬州军分区领导知道后,亲自上门征求刘应启的意见,看看给张经梅重新安排个什么岗位。面对军分区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从未向组织开过口的刘应启在沉默了一阵之后说:“不好意思,就麻烦你们一次吧,要照顾,就批个报亭让她卖报吧。”刘应启提出的“照顾”,只是请组织帮助批个卖报纸的报亭。军分区领导听了十分感动,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与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很快就让张经梅在史可法西路上卖起了报纸。

也许你要认为刘应启这样做太“无情”了,但事实上,刘应启在心里深深地爱着孩子,只是在党性原则和亲情之间,他总是首先选择前者。因此,私下里,刘应启甚至对孩子也产生过愧疚之意。大儿媳夏小秋就曾在家中看到刘应启独自垂泪,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对不起孩子,但对得起党。”

刘应启对儿女的要求看似苛刻,但他一以贯之的行的正、做的直,决不是在表面上做政治秀,而是一种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因此,他的亲人都能理解他、支持他,并更加的关心他、孝敬他,刘应启的家中始终充满了融融洽洽的亲情、温情。

休息的时候,刘中冬喜欢从背后亲切地搂抱着刘应启,一老一小开心无比。他曾告诉要好的朋友说:“做老红军的子女不轻松。不过,家人都很理解父亲的做法。我们小时候,他就经常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人们都说,人老了就会有一种“隔代亲”,平时,刘应启也非常疼爱孙子刘文斐。每逢孙子来吃饭,他都会专门去买孙子爱吃的烤鸡。每个月零花钱和春节的压岁钱,他也会早早地备下。但就是这个心爱的孙子,几年前中考成绩差了几分,不能被理想的高中录取。有人给刘应启出主意,凭老红军的面子,找人说说情进高中一定不成问题。可是刘应启不同意,最后送刘文斐进了一所职业学校读书。刘文斐毕业前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目前在市区一家西餐厅工作。

谈起爷爷,刘文斐不仅没有丝毫的埋怨之意,反而是一脸自豪的神情。他说:“尽管很多人认为爷爷‘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从小就很尊敬我爷爷,这个时代别人做不到的,爷爷却做到了,这有多伟大呀!”

哎呀,你一定要怪我了,说了好几个故事了,怎么还没有说到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啊?那两个“百万”究竟指的是什么啊?

我现在就告诉大家,两个“百万”是指刘应启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听过他报告的一百多万人次——这两个“百万”,指的不是金钱,却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丰盛无比的精神财富。

刘应启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是个放牛娃,根本上不起学。参加革命后,刘应启在行军途中、战斗间隙,从不错过读书识字的时间和机会。直到现在,只要有新思想、新名词出现,刘应启都会认真学习。刘老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经常提醒和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他都要拿到街上自费打印或者复印,发给党小组成员人手一册。

刘应启所住的房间不大,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放了好多书,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史》、《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学习问答》等等。翻开这些书籍就会看到,不少地方都被他用红笔划了横线。紧靠着床头还有一张简易书桌,以及用一块废弃瓷砖和一把坏了的自行车软管锁做成的“镇纸”。

读书看报是刘应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等十多种报刊,每当有新的政策法规出台,他都找来阅读学习。刘应启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睛却不花,现在还能用放大镜读书看报。而且,他还有个边读边作笔记的好习惯。由于上了年纪,他抓笔的右手往往写着写着就会不听使唤,钢笔经常会滑落到地上,他就弯了腰捡起来再写,捡了掉、掉了捡。就这样,刘应启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剪贴的资料本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

这是第一个“百万”,是说老红军刘应启的百万读书笔记。另一个“百万”,说的是听过老红军刘应启作报告人超过了百万人次。

自从1965年离休以后,宣讲红色经典、传播光荣传统,成了刘应启41年来离休生活的主旋律。当年最早听过他报告的那些孩子,现在都有40多岁了,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在听着刘应启的报告。

刘应启说,“离休了46年,我是一直坚持正常上班。别人在机关上班,我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去上班,上班做的事就是讲革命传统。”

扬州梅岭小学,刘应启在这里已经担任了30多年的校外辅导员,1996年,他在这里创建了少年军校,以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搞一次“阅兵式”,并邀请刘应启出席。梅岭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回忆说,“前几年的一次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到校外开展活动,因为不是很远,老师和学生都是走着去。老师们把刘老送到校门口,帮他叫了辆出租车。没想到的是,刘老知道大家都是走着去,便甩开大家径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附近的社区也经常请刘应启去讲课。有一年夏天,丰乐社区居委会邀请刘应启去讲党史,考虑到他的年事已高、天气又热,社区就和刘应启说好只讲一刻钟,但刘应启说必须要用40分钟才能讲清楚。那几天,正是扬州最热的时候,社区学堂里又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台扇,近一个小时的报告讲下来,刘应启早已汗流浃背,不停地给老人递着毛巾擦汗的主持人眼睛也湿润了。台下的听众近距离地感受到老红军、老党员为人处事的态度,心中对刘应启又多了一份尊重和敬佩。

机关、学校、工厂、部队邀请刘应启去作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报告,刘老是有求必应。尽管是有请必到,可刘应启把“老党员、老红军”的形象视为第一生命,他给自己“约法四章”:一是邀请单位两公里之内的,一律步行;二是不收取任何劳务费;三是不收邀请单位的礼品;四是不参加宴请。每次报告前,刘应启都精心准备,稿子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每次报告后,刘应启上车时都要让陪同人员打开汽车后备箱,亲自看看里面有没有主办单位送给的礼品,一旦发现,当即拿下来,婉言谢绝。

刘应启离休了46年,也宣讲了46年,当年战斗过的晋冀鲁豫、湘鄂赣大地、巴山蜀水、白山黑水、西北高原、江淮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扬州,刘应启常年担任30多家机关、院校、企业的政治教育辅导员,先后为800多个单位作报告1000余场,听众总数超过了100万人次。

刘应启讲历史、讲传统,从不给自己个人摆功劳、论成就,而是为了联系社会实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用革命理想、社会主义理论来沟通的桥梁。多次现场聆听过刘应启报告的共青团扬州市委书记曾经这样说过,“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报告,讲这些革命传统,刘老他还是在长征,还是在播种啊!”

刘应启不仅通过作报告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他还在耄耋之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社会没有旁观者,党员都是主人翁”。只要需要,事不关己也要管起,事大事小都要管好。每次植树造林活动,刘应启都积极参加。2003年植树节前一天,部队参加蜀岗风景区义务植树活动。刘应启得知后,肩扛铁锹就上了车。干休所的领导考虑路途较远,劝他不必参加,可是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说,他还是走进了队伍中,与官兵们一道挖坑、培土,一直坚持到最后。

2003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高邮湖湖水暴涨,形势十分危急。那几天,刘应启坐不住了,不时去打听抗洪救灾的消息。当他得知分区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即将开赴抗洪前线,刘应启就像当年战场上的自己一样,当即找到所领导请战。“哪能让您老上呢?”所领导当然不同意,但刘应启将自己的胸脯拍得咚咚响,他说:“别看我九十几岁了,但我骨子里有股子劲呢!”所领导拗不过他,只好同意将他送到了大堤上。刘应启拄着拐棍,指挥保障分队送茶送水。面对抗洪官兵,他大声为他们鼓劲:“同志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人定胜天!”刘应启的鼓劲声,伴着官兵们的呐喊声,盖过了咆哮的洪水声。

平时,不论什么社会公益活动,只要有空,刘应启都积极参加。驻扬部队官兵为扬州火车站义务劳动,当时已经94岁的刘应启也亲自上阵。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所领导本来没打算让他参加,可刘应启非要亲眼看看新落成的火车站。到了现场,官兵们都劝他看看就行了,可刘应启很较真,一定要拿起扫把跟大家一起打扫不可。他说,火车站是扬州人的百年梦想,扬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定要为火车开通出点力。

在关心扬州建设发展的同时,刘应启也时刻牵挂着自己的老家,关心那里的发展。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刘应启修建“红军井”的故事。

刘应启的老家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位于大别山的腹地,从十八、九岁离开家乡投身革命转瞬就是76年,这块贫瘠的土地是刘应启的衣胞之地,家乡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山山水水始终魂牵梦萦,甚至当年为参加红军而没来得及赶回家的那头牛,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战争年代没有机会回去,离休后虽然去过几次,但来去匆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牵挂家乡的刘应启计划重回家乡,第一年,因为华东地区突发特大洪水,使他的计划泡汤;第二年,他要去北京出席英模报告会,家乡又没去成。第三年,刘应启终于踏上了重回家乡的旅程。

刘应启知道,同富饶的江苏、优美的扬州相比,家乡仍然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因此,他给乡亲们带去捐助的钱物。同时,刘应启感到,家乡更需要知识,特别是家乡的干部更需要知识,有了知识他们才能带领群众奔向富裕之路。因此,他还特别买了十几本笔记本、十几支钢笔,郑重其事地亲手交到接待他的县长、乡长手中。他说,家乡经济困难,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提高文化知识、发展生产力才是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送给你们笔记本和钢笔,一是希望你们多读书多写心得笔记,二是希望你们密切联系群众,多作调查研究。

临行前,刘应启看到村民吃水要到五六里外的山沟里去挑,就找到村干部,掏出口袋里仅有的钱,对他说:“乡亲们没水喝,是不是打口井?我这里有2000块,不够,回扬州我再给你们寄。”很快,井打好了,乡亲们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饮水思源,乡亲们于是特意在井口边刻上了三个字——“红军井”。

离开老家的八十年里,刘应启曾先后回去十几次,每次回乡探亲,他都想着要给乡亲们带点礼物。建国初期,他带去抽水机泵;困难时期,他送上米面粮食;发展经济,他又运去了花木苗种——细心的刘应启总是将家乡最需要的东西送到乡亲们的手上。

为了让乡亲们能早日脱贫致富,从2002年起, 90多岁高龄的刘应启连续三年带着自费购买的花木、乘着自己雇来的卡车,颠簸10多个小时,亲手将花木送到故乡的乡亲们手中。毕竟是90多岁的老人了,一路下来刘应启疲惫不堪,看着仍然兴致勃勃的老人,乡亲们感动了,村长代表大家给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革命,您的心意家乡人领了,路这么远,您这把年纪咋吃得消?”但刘应启说,“家乡不脱贫,我的心不安啊!”正是带着这颗不安的心,刘应启先后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1200棵琼花、大樱花和其它数十种名贵花种送往家乡。

前几年的秋天,刘应启又带着大儿子一家又踏上了为河南老家送花木的漫漫长途。这一次,他除买了两万多元的花木外,还花了5000多元,为10个贫困户送去毛毯和慰问金。在一个特困户家中,刘应启看到他们穿的衣服又旧又破,临走时硬要把自己身上穿的外衣、羊毛衫脱下来送给他们。女主人流着眼泪不肯要。刘应启生气地说:“你们穿得不好,我这个老革命穿得再暖和、再漂亮,也是丑的,也穿不出去!”

就是在这一次,刘应启花光了所有积蓄,穿着单薄的衣服返回扬州。老伴田静见状,戏称他为“穷光蛋主义”。刘应启听了,不但没生气,还哈哈大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命名,我是孤儿出身,原本就是无产阶级!”

一个90多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坐在大卡车的驾驶室,跋山涉水,千里颠簸,来到大别山的腹地,他运送的难道仅仅是花木吗?一次又一次,几年过去了,刘应启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家乡的山绿了、花开了、树也结果了。

红军井甘露的浇灌,让树木郁郁葱葱、花圃姹紫嫣红。现在,刘家洼村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花木之乡,乡亲们也开始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每到阳春三月,刘家洼村便会琼花绽开、樱花怒放、丁香飘舞、芙蓉欢唱,村民们说,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官”刘应启给故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刘应启想得更大更远,他说,要让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大花园,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生活。

刘应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更是一位纯粹而崇高的共产党员。从1930年参军起,刘应启就把个人的一切全部交给了党。81年来,刘应启既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青松,又像一支始终燃烧的火把,铁心跟着党,赤诚为人民,兑现着当年对着马克思画像所立下的入党誓言。他纯洁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人格,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位老红军、老干部的光辉形象,树立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

百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应启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宣讲红色经典,宣讲长征精神,宣讲革命传统,永葆党员先进性,帮助困难群众,为他们分忧解难。”

刘应启曾写过一首诗,

铁心跟党是我魂,

为党分忧是我志,

助民解难是我责,

永葆本色是我求。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这恰恰可以用来表明一位老红军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可亲的老红军的名字——刘应启,也记住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永远的父亲为题的1000字作文

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那天是笑着离开人世的,眼神中带着些许不舍,但他还是选择了微笑。

那天父亲正在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精神饱满,一点儿也不像生病了。突然,父亲像一个稻草捆似的倒下,故事还未听完,讲故事的人已经远去。

记的在生活中。父亲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笑过,除了最后一次的离别,昔日的容颜,纯真的欢乐,随着你的离别而离去。我尤其喜欢您给我讲故事,那种声调真是好听极了!没有它的陪伴,我怎么也无法入睡。你说每个人都会有故事,就像鸟儿心中装着天空,鱼儿心中装着大海,融入其身其心,才会品尝到每一个故事的真谛。但我还是觉得您口中的故事真是精彩极了!

父亲第一次在工作岗位上倒下时,我都吓得哭了,连上课也没心思总,想着下一秒回头,你会离我而去。父亲后来批评了我,说一个人要处变不惊,还说眼泪改变不了命运,后来我就很少流泪,我也没看到过父亲流眼泪。

然而回想起来,父亲还是流过眼泪的,那是在舅舅家。舅舅家只有一个儿子,所以看的十分珍贵,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不想读书了,在家呆着怎么也不肯去学校。父亲叫去做说服工作,可他硬是不听,他俩以前关系很要好的,这一刻却变得僵化,父亲说着说着就掉下了眼泪。还说读书是对人有好处的,不管怎样都要把书读下去,不要再重走我们的老路,可得为自己争口气啊!

“我就是没读过书的人,巴掌大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走到哪都抬不起头来,你们这一代可别重走我的老路啊!”父亲语重心长的说,回忆着自己没读书而饱受白眼,生活苦不堪言,不知不觉中父亲又流下了眼泪。没有撕心裂肺,只有坐在椅子上,默默流泪。没有谁上前去劝说,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男人严肃的外表下也有一颗脆弱的心,脑海中有一段过去的故事,不肯讲给我听,是不想让我伤心流泪,把一切都埋藏在心底,留给我的是深沉的爱。

父亲病了,爷爷坚持要送他去医院,可父亲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他不愿意去。说没什么大病,自己挺挺就过去了,爷爷知道他惦记着那昂贵的医药费,才不肯去治病的。可前天父亲却给我交了学费,还买了一大堆好吃的说是给我补补营养。

参加学校演讲比赛,我请父亲去听,父亲说:“我儿子有出息了,去、一定去,你就放心比赛吧!”

比赛开始了,我却抽到第一个上场,面对从来没有过的陌生感,十分紧张!心怦怦跳个不停,手心也捏出了汗。然而,我习惯地将目光向前扫去,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分明坐着父亲。我一下显得十分镇定,我发挥得极好,后来走下讲台掌声还响个不停。

演讲结束,我穿过一排排座位走到最后一排,那里竟然空无一人,父亲根本就没来参加我的演讲。

当天下午捧着奖杯,一路跑回家,我想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然而,老天开玩笑地给了我一个更意外的惊吓。父亲走了,听着晴天霹雳的噩耗,手中的奖杯滑落在地上,我冲进父亲的房间。看着他微笑着躺在床上,床边放着一张纸,爷爷说是留给我的,上面写着:孩子你要记住,爸爸是微笑着的,即使面对死亡也坚定不移,所以你要坚强。眼泪改变不了命运,只会是带来更多的悲伤。你要做一个男子汉撑起家中的脊梁,爸爸会在天上继续爱着你。

“不哭……不准哭,你忘记了自己要做个男子汉吗”我一遍又一遍的对自己这样说,也许是为了更好受一些吧!

那一次没有流泪,只是我面前不断出现了父亲的身影,心中装满了他深沉的爱。

——追逐

[永远的父亲为题的10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远的节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我叫江梦歆,来自初四三班。我是个沉默的女孩,我喜欢独自一人,可我也喜欢与人交朋友。我可以在房里作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写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不在乎他人,我只在乎自己高兴。愿自己像风一样,做一个被自己欣赏的女孩。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总会有一些特别的日子,让我们深情留恋,总会有一些故事,是因它而流传。

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月亮的圆满正是中秋节的寓意,表示着在这一天,许许多多的人在家中忙碌着,虽然辛苦但也是一家人的快乐,因为没有任何人缺席。

皎洁的月光打在地面上,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雪白的霜。而我正在家里像只小麻雀似得给爸爸打下手,我很喜欢给爸爸打下手,因为这样我就能提前吃到那些美味的食物,但有的呢?是不能碰的,是要贡献给神仙和祖先的。其实,并不是因为他难吃,是因为我有一回吃了一口,被奶奶看见了,奶奶说的我不好意思,脸也红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碰过那些东西。

中秋,也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把太阳射下来的英雄叫后羿,向菩萨求得能上天当神仙的仙药,却被妻子嫦娥吃了,嫦娥便飞到了月亮上。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后弈就会在家里摆上嫦娥最喜欢吃的月饼,盼望有一天,嫦娥会回来和他团聚。每到中秋节的晚上,我最兴奋的不是看电视,也不是吃月饼,而是看月亮。

洁白的月亮在天上高高悬挂,月亮在黑色的天空上显得很孤独,月亮独自在天上,没有星星的陪伴和爱护。她不孤单吗?或许不会,有我们在陪着她呢。

在我家门前,有几颗月季,月季开的格外鲜艳,使她旁边的那些花儿都黯然无色了,仿佛只有她才配得上这晚的美景。我们一家人在门口摆上一个小圆桌,把上面摆上各种好吃的月饼、瓜子、糕等等,就着十五的月亮,我们一边赏月一边聊天,这时,我可爱的弟弟突然来了一句:“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还很美。好诗,好诗啊!”

我们全都笑了,笑他的聪明可爱,也为今天感到开心,因为中秋节是我们永远都不会改变和变化的节日,我们都不会忘记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年级永远的好朋友作文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一生中和我最亲密的要属我的好同学了,因为我们已经生活了四年了。

在这四年里我们创下了无限大的友谊之情,在这四年里我们渡过了许多风风雨雨,体验到了生活的乏味和辛苦,也是在这四年里,我们重无知到聪明,重无声到有声,重默默无闻到七嘴八舌。

我们像是一株株竹笋等待着老师和父母的哺育我们也像一个个调皮的猴子,喜欢捣蛋,喜欢整人。四年我们无时无刻的在学习,努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无瑕的梦想。

可就要我们升到五年级的时候,我却要转学了,我很难过,自己想如果告诉他们应该也很难过,谁知他们却沉下心来,给我办了一场离别会,在那个离别会上我哭了,因为我实在不想离开他们。

我想对他们说你们永远是我的好朋友,好伙伴!

如果有机会我们来世一定 做永远的好朋友!再见拉,同学。

[三年级永远的好朋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永远的朋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小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哥们。

记得有一次,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我们队吃了大亏,对方一个“流星飞踢”将球踢进了,“真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啊!”小明难过的说。“我们又不是关羽”我小声说。进入赛场,到了重要关头,对方一个球过来了,我没注意到,一下扑了空。裁判尖声说到:“球进了,3:1红方胜。”

下场后,我们个个垂头丧气。小明斥责我:“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可以反败为胜了,看你这傻大黑粗的样子,只会给我们抹黑,还是滚一边去吧。”我气愤的揪住他的头发,说:“你说谁傻?有本事再说一遍。”他用脚把我踢开,说:“我就骂你,来打我啊!”此时,乌云满布,一如我现在的心情,我受不了愤怒的说:“亏我还把你当做我最好的兄弟,到了今天我想我的眼睛是瞎了。”他面不改色说:“我跟你的想法一样,你以为和你做朋友是一件好事呀,没错,确实是一件坏事。”我迈着沉重的步伐重重的给他了一拳,突然,雷声大作倾盆大雨“哗哗”而下。“轰隆隆,轰隆隆”雨水将树叶打落在地上,小明也被我打倒在地上,雨水将我们淋湿。小明站起身,眼里含着泪,用沙哑的声音吼道:“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是朋友了。”说完我们愤怒的离开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突然,有一天我觉得无聊就想听听音乐,听到高进和小沈阳唱的《我的好兄弟》时我的心如刀扎一般,我后悔极了,听说小明到了上海生活,我十分难过,站在窗户边高声呐喊:“小明,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是我永远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永远的永远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从无知到现在,已过去了好多年。那时还很傻,一有空,在家旁的草丛里捉蛐蛐,就可以在土地里玩闹着,也许这是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吧!

一天,无意中翻开了一本相册,看见了以前的照片。呵!多好玩!突然我发现时间变得很仓促!我放下相册望着外面,以前从没感觉到这里是多美!从小,我非常喜爱家乡,这里花木都是人们种的,而温州市区的花花木木,都是强栽的,没有家乡的那种自然。

以前,温州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许说在小学书包里没放几本书,轻松自如,而到了中学,不但书多,科目也繁多。对着黑板密密麻麻的数字就会想起家旁边的梅花大概也开花了吧!可惜时光留不住。再见!永远的再见。安静时风在朗诵着诗歌,时光静静地从我身边溜过,我却没把握住。每周只能回来一次,每当夕阳洒落时,我便回头望望家乡,小巷深处都是旧旧的围墙,给这里披上了一件古老的纱衣。

又听到了下课的铃声,就马上抓起书包赶回家之路,日复一日,对家乡的深情留恋。许多小孩子喜欢在草丛里捉蛐蛐在土地里玩闹着。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还了,在草丛里捉蛐蛐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我是多么想念家乡的景色和人物啊!默默地,也是不知不觉中写了这篇小文,慢慢地,默默地写,耳边又听见小孩们在草丛里捉蛐蛐的欢叫声,童年重临我心头!童年永远地消失在了无声之中!

永远……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永远的校园初中作文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青春是一条河,那么,这条河淌过的树木芬芳、草丛湿润的两岸,应该大部分属于校园。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只有蓝得像水洗了一般的高远浩渺的天空,还有那流动着的湿润、带着树木的清香,弥漫在身旁。只有在校园里,一切才变得如此清新,青春的血液像是过滤透析一样,清水般的清澈。

校园是我心灵的寄所,校园是我心灵的净土。校园,在我心中,总是那么美。我漫步在校园,回望这里熟悉的一切。

文海的竹园,不久前还是一片没有长出竹笋的空地,没想到只见一棵棵冒尖的竹笋,竞破土而出,努力地伸出小脑袋打量着这个世界。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些竹笋不在晴天时冒出来,却一定要在阴雨天时冒出来呢?小小的竹笋竟有如此的气魄,那是因为它们有勇气,不怕风雨!

池塘里,有一群小鱼在迎接夏天的降临,它们一会儿悠闲地转着圈,一会儿互相追逐,箭一般在水里穿梭,看起来十分喜欢这里的夏天。操场上,同学们脱掉了笨重的冬装,在打闹、游戏,欢声笑语在空气中传播开来,他们用行动宣布夏天的到来,述说着夏天的快乐。

印象中,以前最爱和一群小伙伴去教学楼旁的花园玩耍。花、草都是我们的玩伴。几个女孩子总是拔三根草,打个结,编个麻花,然后盘在头上,比谁的最美。我呢,就是爱花,摘朵花,往头上一插,然后到处炫耀开去,逗得大家直发笑。

毕竟是小女生嘛,不像男生,下了课就追追跑跑,打打闹闹,然后又大汗淋漓地跑回教室上课。我们总爱做点小玩意,最经典的是“香水”。

两三个小孩结伴去寻花,一个去接水,一个守“阵营”,以防不测。待一切备齐后,我们就开始动手。把一些花瓣呀什么的都放进水里,摇两下,再过滤出花、叶,留下泛着清香的水,那水便是香的。我们喜欢沾了这香水涂在手腕,耳根......

今天,我又站在这里,忆起往事。我想伸手抓住时间的衣襟,却又感叹时间的飞逝。一路寻去,迎面而来的总是闻不完,看不完的,一波又一波的花海,把我埋没在时间的流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永远的黑夜作文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

群星璀璨的宇宙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地球,但很不幸,它,被妖王光雾给盯上了。

“哈哈哈哈!只要我偷走太阳,地球人就会灭亡!地球就是我的了!

光雾双手一撑,反离子球就凝聚起来,紧接着,射出!轰!太阳慢慢旋转,最后成为一个小小的火球,停在光雾手上。

洒满金光的太阳系,一下子黑了起来,奇怪的是,太阳系的温度竟没有改变!这当然是光雾搞的鬼,要是地球结冰,他住个什么?而且,他还让地球人打不开灯。

“哼哼!享受永远黑夜吧!”光雾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阴险的笑了……

一、黑色的天空

1.享受无法回避的的痛苦

“唉,两天了,天还是一如既往的黑……”洛杨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是的,此时是正午11:17分,天还是黑的,不知为什么,这里又不是南北极,而且整个地球都黑了,没有一处有光亮,太阳消失了,就像被变没了似的。

电视报纸微博微信里正疯狂报道这一奇闻,太阳消失了!

洛杨昱走回家,打开灯,电灯嘶嘶的几下就灭了,其他电器都打得开,就灯打不开!他打开电脑,果然!网页上也说电灯打不开,就只有煤油灯才能用。

洛杨昱点开一支蜡烛,心里暗想:太可怕了,难道世界将永远处于黑暗之中么?是谁,偷走了太阳?但是既然没有了光,我只好去多买点蜡烛了,否则没有蜡烛就简直什么都看不见了。

洛杨昱走在黑暗的街道上,拿着一支蜡烛,他只有5支蜡烛了,来到一家杂货店门口,洛杨昱问:“老板!有蜡烛卖吗?”

“去去去!我还要用蜡烛呢!哪轮的到你?”老板说。

走了几家杂货店,都是一样的回答。

终于,在一家杂货店,老板说:“反正我也喜欢黑,蜡烛都送你好了!”

多么惊喜啊!当洛杨昱回家时,他手里多了几十支蜡烛。

可是他不知道,在他走后,那个老板开始变形,变成一只蝙蝠,飞走了。

可光雾的手下——那只蝙蝠更不知道,他的背后,燃起了熊熊火焰,一个人,站在火焰里,轻声说:“光雾?哼,可不要小看妖灵猎手,我们猎人,该再一次出动了,呵,好好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吧,这才是真理!”

说完,那人灵动的身影早已跳上房顶,与蝙蝠追逐起来……

2.妖灵猎手

“呼——”洛杨昱长呼一口气,第三天了,天还是黑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叮!门铃响了,洛杨昱去开门,一个人站在门口,“请问,您是?”洛杨昱问,那人说:“我没有名字。洛杨昱,你身上有妖灵猎手的基因,你将成为第六代妖灵猎手,这,是命中注定!”

洛杨昱惊呆了,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妖灵猎手又是什么东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让我进去,我给你讲一讲妖灵猎手的由来,唉。”那人叹了口气。

……

“这……就是妖灵猎手?”洛杨昱半信半疑的问,再怎么说,他也才14岁,是孤儿,跟他说话的人太少了,他不相信。

你不信?”那人用刀一般的眼神盯着他。接着,那人身上燃起了火焰,他手一挥,火焰自动排成了妖灵猎手的符号。

“给我思考的时间,行不行?”洛杨昱问。

“好吧,”他说,“尽快给我联系。”说完他消失了。

洛杨昱重重的打了一个寒噤,妖灵猎手?不!我可不愿杀戳!

“还是逃走吧……”洛杨昱站起身,缓缓地说。

他打开门,拿了一些东西,夺门而逃!跑了一会,他一脚踩进了一个像泥潭一样的东西,慢慢的下陷。洛杨昱眼前一黑,昏倒过去。

待他醒来后,他看见了最惊奇的事件,不由得惊叫起来。

3、这是……什么地方?

“啊!”强烈的光线刺痛了洛杨昱的眼球。“竟然有阳光了!耶!”

“咦?”洛杨昱发现了不同,他听到了一声啸叫。很像是……翼龙!

他环顾四周,果然,他前方是湖,有一条溪流从湖后的雪山上流下来。湖上有几只翼龙在在盘旋。身后是一个森林,右边是没雪的山,左边是平原。

他花了一个小时平静下来,发现自己在山脚下,他便登上右边的山。爬了几百米。洛杨昱发现了一个山洞,洞不深,也就十几平方米大,洞口洛杨昱要弯腰进去,他点燃一根备好的蜡烛,发现了一只稍比自己大一点的小龙,小龙有气无力叫了一声。

洛杨昱发现小龙脚受了伤,便帮他消毒,包扎(他带了医药箱),他想:希望小龙能成为他的朋友。

已经晚上了,洛杨昱带着满身的疲惫。睡了下去。

早上醒来,小龙消失了。

洛杨昱静坐了一会,小龙从洞外走了进来。把一堆果子推过来,给洛杨昱吃,洛杨昱吓了一跳,忙说:“谢……谢。”

小龙仿佛听懂了似的摇了摇脑袋。叫了一声。

“天天这样呆在这也不行,得想个办法才是。”洛杨昱喃喃自语。

小龙叫了一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它跑了回来,嘴里叼着一个十字镐。

“啊!小龙!你是从哪儿找的?”

小龙又叫了一声,转身就走,洛杨昱跟在后面,走了几十米,在一个角落,洛杨昱发现了一个箱子,里面有一个瓶子,镐子,一把石斧和石刀。

洛杨昱小心的拿起。放回那个山洞,他还用几块木头挡住洞口,防止被其他龙发现。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4.第二天

洛杨昱是被小龙的躁动惊醒的。他凝神一听,好像有人的声音!

“洛杨昱那小子跑到了哪里?”问话的人很凶,“我们也不知道,不过大概是在这附近!”这人就是上次自称妖灵猎手的人!“嘿,这小子还真胆大,不过却他一个也没关系,反正打败了光雾,我们就可得到天下!!”

“嘘!小心被让人听见了!!”

“那么洛杨昱,既然不参加妖猎协会,我们只好除掉他!防止他泄露秘密!”他们骂骂咧咧的走远了。

洛杨昱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

不过,幸好他躲在里面,没被发现。

但是,洛杨昱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他等了几分钟,就直接带着装备,和小龙直接冲了出去,好家伙!这一冲,动静可大着呢,况且妖猎协会的人还没走远,立马就被发现了,四个妖猎协会的人直冲过来,紧追洛杨昱。

“你们凭什么追我!我不参加又怎么样啊!还杀人灭口!?”

“刚才的话被你听见了?”一个体型较瘦,但速度很快的男子说。

“那又怎样?”

“那就更留不得你了!!”

洛杨昱才跑一会儿,就跑不动了,突然就被绊倒在地上,而他感觉底下的草动了一下,接着一个巨大物体冲天之上,洛杨昱被带入空中飞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永远的榜样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人,总是要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的。

在我的心中,一直藏着一位始终激励着我,催使我努力奋发的榜样——她就是身体残缺但精神完整的伟人海伦·凯勒。

虽然,我今生都无法亲眼见到海伦·凯勒;也许,我永远也无法目睹她的光辉人生。可是即便是读她的书籍,阅读她的人生历程,我也同样备受感触,更能感受到书中,从海伦身上散发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海伦,在满一周岁的那个春天,患上了一种病,导致了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同时也丧失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海伦她渐渐长大,慢慢的发觉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于是她的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时常摔东西、发火。后来,在安妮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凭借自己的顽强不屈,勇敢的走出了阴霾之中。无论是曾经被黑暗笼罩,还是后来欣然接受了生活的苦乐,海伦的意识始终都是清醒的。在她觉得未来迷茫、打算一蹶不振的时候,海伦便尝试去打消自己这个念头,她开始寻找这世间美的存在;去体味,体味大自然无尽的甘甜。从此,海伦真正地甩开了曾经的自己,开始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学着不再抵触。

在这之后,海伦开始发奋读书,每日都全心投入学习当中去。白天,认真学习莎莉文老师教给她的单词,语法等等;而到了晚上,海伦仍在反复练习今天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在她的书中,海伦曾经这样说过:“或许只有我本人才更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是从各类知识中寻求生命价值之人。”在上学的期间里,海伦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战胜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但,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个坚强的女孩。在海伦考入哈佛大学后,因自身条件的不便利,导致她无法与其他人同步学习。海伦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外界的帮助,更加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在哈佛大学伯克利女子学院毕了业!

阅读完海伦不屈不挠的一生,谁都会为之所震撼。我认为,在这世上的无数身体残疾的人中,没有几个人会比海伦天生的命运更艰难;同时,也没有谁会比海伦更乐观更坚强地生存!海伦,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们传播一种高尚的精神——自强不息!我不止一次的被海伦凯勒勇敢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勤奋刻苦、坚强不服输的斗争精神所撼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永远的贝多芬_1000字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作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被人们冠以“乐圣”的头衔,并不为过。人们敬仰贝多芬,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短暂的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厚的音乐财富,更多的是他那坚忍不拔,敢于同命运相抗衡的非凡品格所给予我们的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贝多芬的命运极其坎坷,甚至可以说“一开始,人生对于他就只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战争”。当他还是孩童时,就被父亲剥夺了原本可以尽享欢娱的童年时光,在严酷体罚的压迫下,苦学提琴。然而,痛苦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叩门。在他30岁时耳聋又无情地对他施以酷刑,这对贝多芬内心深处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也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绝望之际,他几乎好几次寻求自杀。于是,他从内心深处发出惨痛的哀号:“我躲避一切交际,我不能对别人说 ‘我是聋子’!倘若我干别的职业尚可,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

但与此同时,他又发出另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让我完全屈服!”这斩钉截铁的不屈誓言,怎能不令人惊服、振作、讴歌呢?究竟是什么力量拯救了这颗趋于毁灭的心?还是让贝多芬自己来回答吧:“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还是道德!”可见,贝多芬强忍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残,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神圣使命的执着追求。他把对音乐的追求,对人类的奉献视为比生命更可贵的灵魂。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抗拒生命的不竭动力,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贝多芬的耳疾和他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恐怕在许多人眼中仍是一个谜。最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聋子是如何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英雄交响乐》?又何以能谱写出豪放宏伟的《命运交响曲》?更是怎样去神话般地弹奏柔和明澈的《月光曲》的?翻阅他大量音乐作品,更令我惊奇的是,他的大部分音乐巨作都是在耳疾之后以靠咬着木杆来感觉音符所完成的。贝多芬从何而来如此非同凡响的灵感,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激昂的性格?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久久翻腾,无不让人感奋不已,并使我油然想起奥里森·马登的一句名言:“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杰出人物,他们当中一大部分人曾经有过艰辛的童年,甚至备受命运的虐待,但强者总是善于找到生命的支点,及时调整心态,并承受艰难困苦,用恒久的努力去打破重重围困,铸就卓越与伟大。”

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狂风暴雨中,贝多芬结束了他57年的人生旅程,孤独地死去了。死时拳头紧握,或许在最后的时刻,他仍然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让贝多芬他那高贵的品格,善忍的德行,升华的灵魂,以及稀世的人生价值亘古永存!让贝多芬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去勇攀知识高峰,共创辉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永远的父爱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父爱是什么?在你遇到困难之时他不会助你一步登天,但他会让你自己去解决困难,他会不断地给你线索的。这就是父爱。

在月考考完试后的第二天,成绩就出来了,结果语文成绩很不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爸爸妈妈会不会批评我呢?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到家。我跟爸爸妈妈说了语文成绩。我可以看出来他们很不高兴。

“把试卷给我。”爸爸说。

我打开书包不安地拿出试卷给了爸爸。

爸爸拿到试卷后第一步就是问我考完了有没有检查试卷?我说:“当然检查了。”

他的第二步就是打开试卷看阅读部分。我可以看出他脸上那一瞬间的怒意,我立马意识到不好。爸爸肯定要打我了。我微微往后退了几步。但是他却出乎我的意料。他就站在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说:“这阅读部分你几乎没有扣分。那就是你在基础知识部分丢分的。按课文内容填空也没有什么错。那么就是在标点那儿丢分了。”

我心虚地往后退了一步。虽然爸爸是在分析试卷,但实则是在让我明白丢分的原因和做试卷的方法。

啊!多么伟大的父爱;睿智的父爱;永远的父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永远的鲁迅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这个一听就另人生畏的名字。首先就是他的文章,有人认为太生硬,难以理解。其次是他与世格格不入的态度。甚至有人编了一句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以表示对这个怪人的憎恨。

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喜欢鲁迅的原因大抵有这么几个。

首先,我对他炼字的功底佩服的五体投地,例如他在《阿Q正传》中说道:……阿Q便飘回土谷祠了……

这句子中的“飘”字我认为用的相当好,既说明了动作也写出了状态。使人感到简洁明了,又带者一些幽默色彩。

其次,那就是他的针对性了。与其说是针对性不如说是爱国性。他的文字就像匕首,像投枪………深深地穿透敌人的心脏。这句评论他的话说的一点不假,这位爱国人士对国家的赤诚在文章中溢于言表,就连现在的我们也很难做到,虽然现在是太平盛世。

最后是他对世事的洞察力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性。“当你沉默时,你感到很充实。你将开口,同时又感到空虚”“真的猛士,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这些都是他经典的语言,由小见大,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你不得不佩服这是哲学家的哲学。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的共鸣。

鲁迅,永远的丰碑;鲁迅,文化史上的奇葩。

让我们静静地为这位文化巨人,同时又是爱国主义者的他默哀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永远的坐票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温馨提示: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永远的清明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这天,阳光明媚,春风习习。几声清脆的鸟鸣声早早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家西边的小河边许多人都在采摘嫩嫩的杨柳叶。

奶奶也做了杨柳摊饼。奶奶的手艺还真不错,摊饼做得像个圆圆的锅子,烤得黄黄的,上面均匀地撒者一些碧玉般的杨柳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真是既好看又好吃。

吃过午饭,我和爷爷、爸爸妈妈一起去祖坟上祭祖。一路上,看到许多人大老远赶回老家来祭祀祖先。我家后面很大一块地方去年刚刚□,今年有了一片不一样的风景。大路边上陆陆续续停了许多远道而来的车,麦田间稀稀落落地摆放着一些饭菜,糕点,也看见几束鲜花。空中,是飞舞的纸灰。爷爷说:“这些人虽然□了,可是不管多忙,清明节总得赶着回来看看,总还是忘不了老祖宗的。”曾祖父的坟墓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间。爷爷默默地给祖坟添上了几把新土,也烧了一些纸钱。

我有些不解,妈妈告诉我这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人们想起死去的亲人,心里怎么会不难受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