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作文(经典19篇)

《金陵十三钗》是2024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031

作文

29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纵然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繁华的车水马龙的城市,天空仍留着一抹历史的烟云,挥散不去。

金陵十三钗》的上映,无疑在国人的心头又抹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霾,它讲述了十四个青楼女子为躲避日军的追杀而逃到一座有十三个女学生,一个男学生以及一个美国人的教学,她们都想让那个美国人带她们出城,可是那个人只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殓葬师,无意做这样的冒险,然而随着日军的进攻和接连发生的悲剧,改变了他和那十四个青楼女子。最后,那些女子替女学生坐上了日军的卡车,踏上了不归路,美国人则带领那十几个学生逃离了南京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反映的并不只有南京大屠杀,而是借这个事件完美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那个美国人约翰,他之当初进入教堂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一些钱财好让他离开南京,他冷漠无情,拒绝了她们想借他离开南京的请求,但是他却在日军强行夺入教堂,企图伤害那些女学生时,他本不是神父,却以高于神父的姿态挺身而出,像个伟大的审判官一样,厉声阻止他们的罪行,在经历身边一个个的伙伴离他而去之后,他开始重视人生的意义,当他为了寻找两位离开教堂的女子时,他遇到了与他一同来到中国的朋友汤姆,汤姆告诉他,现在有一条船可以离开南京,希望与他一起离开。但是约翰却在短暂的动摇之后,拒绝了汤姆,并说了一句让我感慨万千的话:“不,我不能离开,他们需要我。”

是什么导致了约翰的改变?

我想应该是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吧,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使约翰在紧急关头站了出来,冒着生命危险避开日军的耳目,修好教学中那辆破旧的卡车,载着十二位女学生离开南京城,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已经丧失了那种责任感,近段时间一连串的事件正在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何时才能唤醒这些鲁迅笔下的看客?何时才能像片中的人们一样,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

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在我们身边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我会不会勇敢地面对灾难?如果面前有数不胜数的虎狼之狮,势单力薄的我会不会为拯救他人而牺牲自己?是否我们都应该在紧急的时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

所有人都具备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奉献,他们都为了别人奋不顾身地做着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们这种精神应该才是《金陵十三钗》最想呈现给大家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说实话,如果不是组织的话我是不愿看这部电影的。害怕会太悲壮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电影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其实我很害怕写这次的观后感,我怕我的文学功底无法将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无法将电影中各种伟大的人物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枪手”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

这里的楼歪歪斜斜只剩框架,这里的街巷尘土飞扬尸横遍野,这里的空气充满着硝烟与血腥,流弹穿梭在烟尘之中。这里还有一座教堂,一群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个洋人神父。还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们身负骂名,被世人唾弃,却为了女学生们挺身而出。我想起豆蔻为了小男孩蒲生冒死回去取琴弦,甚至临死前手中还紧紧握着琵琶弦,想起豆蔻对蒲生纯纯的疼爱,想起这些秦淮河的女人们心底的善良,也痛心于豆蔻被侵略者用刺刀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

长谷川大佐用不带一丝怜悯的口吻要求女孩子们去为他们的庆祝会助兴唱歌,而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绝不仅仅是唱歌,女孩子们的宁死不屈让让我担心。南京城已经尸横遍野,这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害怕吗?“我们替你们去。世人说我们无情,姐妹们就做些有情有义的事,来改改这千古骂名。”这是秦淮河的女人说出的话,也是这部电影中最让我震撼和难忘的话。

送死前夜,她们还是笑着。在身上藏着镜子做成的小刀,笑着说能赚鬼子一个眼珠子。剪去曾经打着卷的漂亮头发,和一个守护着女孩子们的神父养子陈乔治,来到了鬼子的庆功会。

电影并没有交代结局,但这也足够了。这群秦淮河的女人如此美丽,令人仰视。

南京的硝烟还在飘荡,盘旋在南京的上空,盘旋在我们的史书中,飘荡在我们的心中,永不消散。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和平世界,是革命烈士的肉躯和鲜血,也是卑微的秦淮河女人的肉躯和鲜血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建造出的。赴死前,十二个女人展示着她们的风采,唱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不屈。“秦淮缓缓流啊,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啊。”

她们带来喧嚣、混乱、醉生梦死,大敌当前,她们还要吃要喝,嬉笑耍闹,卖弄风情。但她们的喧嚣透着生命活力,她们的调笑混杂着人性温暖。她们卑贱,却拯救了十二的女孩的生命。她们用自己薄弱的力量,为和平垒起一道墙。

2015年的西安,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中华民族为什么屹立五千年不倒。我们会铭记历史,感念前人,珍惜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2404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才看了张老头的《金陵十三钗》,因为打从《英雄》起就不看老头的作品了。出来好两天,也没啥看的了,才随便翻了翻。另一方面,本人素来对政治导演的战争厌恶至极,包括玩游戏都从来不玩现代战争题材。古代人打仗算没进化全了的话,现代人还靠武力解决争端,纯粹就是反人类的立场。

损老头的评论太多了,包括这部比《英雄》、《三刻拍案惊奇》要好得多的影片,最流行的莫过于谓之为《处女保卫战》,将影片分为三个部分:1、国民革命民保卫处女;2、洋人假教父保卫处女;3、金陵十三钗保卫处女。很有趣,但而已。娱乐时代,图的个乐子,也别捧出个臭脸讲国难要严肃,严肃就只要有纪录片,不要商业宣传得那么狠。公演之前各大电视台吼得耳朵都生茧了,不是眼下换成央视春晚打广告,这片还得折腾出更高的票房来。何况纪录片里的水份,大家心里也是有底的。说说不会死人,既然有人说了有人信,这是历史的必然,别学九斤老太天天叨叨一代不如一代!

除此还有说开始国民军站排炸坦克是不合史实的傻逼行为、还有豆蔻和香兰能逃过日兵的看护是天方夜谭、贝尔和玉墨笃笃笃后再帮十二钗化妆一夜完成简直超人……这种人和之前批评过的严肃者是一个德性,最好从此不要看常规的电影,只看纪录片就行了。其实他们都是要将电影中的煅造力排斥掉,和要求文学作品去掉艺术手法一样。这种行为不是求真,而是求傻、求弱智。

世上并无真相,所谓的真相都是建立在不成熟、不终极的观点上。古代人知道水往底处流,他们认知的真相就是这是水的特性,没有人会否定,思想境界只能到这个程度。而今都晓得是因为地心引力,我们也坚定地确信是这么回事,态度和古代人一样坚决。是不是就是最终的真相呢?只是人类没有拥有更好的解释而已,不意味着这就是真相。人类起源于古人猿都是近似推断,谁能拿出百分之百的证据来证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屋不扫而扫天下者多矣,成大事者焉能拘于小节?……

人嘴两张皮,说不死人、气死人。张老头是过来人,他知足了!谁比张老头还气,就傻过外婆桥,傻到外婆家了!争的是傻蛋,赚的是老头。

我不想谈这部片子的太多是非,尤其是战争的真相,那更是云里雾里。战争不是可恨,是可悲。因为战争从属于政治,部分人玩绝大部分人而已。我只想和一部分影迷一样,疼豆蔻!

相较玉墨为主剧情服务,豆蔻作为女二号不为过,震憾力是超过名义二号书娟的。

我甚至不想谈豆蔻最终惨绝人寰的命运,因为这是战争之必然。任何军队里都有违背军纪的垃圾,再正义之师里都有人渣。不要说美军虐俘事件、捅卡扎菲菊花、尿敌军尸首等等,就当前央视放的《断刀》,反映援朝战争中,我军俘虏美军士兵时,都先冲上去抢食物,导致部分美军士兵趁机脱逃。这种事是我军军纪允许的吗?当然,抢食不算太过份的事,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军需不足维持部队的窘境和革命前辈的艰苦。但因此使得俘虏逃跑,这要是胆大的敌兵就地生事,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呢?你这儿抢食,他那儿来个手榴……军纪尚且不能时时得以保证,还有什么能保证的呢?英雄一样的成吉思汗西征,恐怕他手下的血债不比日军少。

这都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值得可恨,而是战争本身就不得人心。我觉得当前的国防政策是正确无比的,敌不犯我,我不犯人。敌若犯人,我必歼之。嚷嚷着还之彼身来个东京大屠杀的,不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思想偏激得完全曲解保家卫国的理念。国富民强才不受外敌侵犯的理念都此一时、彼一时了,难道当下非洲很穷,美英帝国就去霸占了吗?现在放在人类眼前的命题是全球资源短缺,要全人类去面对地球危机,不是占山为王抢地盘称老大、整个武林都是爷爷的大侠年代了!

这一扯又扯远了,诸位勿怪,我就是信天游,想到哪儿码到哪儿,随心惯了,自然流露。

只想说豆蔻最真!

意思就是说哪怕豆蔻不是这么一个结局,就凭她对浦生说的那些话,就已经是最动人的了。所以很多的网友都表示,还没看到豆蔻结局时,就已经在她说出“我弹琵琶,你拿个棍,要饭给你妈吃……”时被感动了。相信很多人都不求大红大紫,小小的幸福就足够了,更别说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简单的幸福简直就是奢望!

有一钗说当时有人给她那对手镯,她没走,后悔了。可豆蔻比她更要简单,所求竟是那么少,连哪怕一起去讨饭也愿意。浦生有什么?浦生真的像豆蔻那样说的像她的弟弟吗?尽管豆蔻在姐妹们面前还故意强调了一番,但谁不知道不管像不像她弟弟,她都是用了真心的呢?其实豆蔻知道她的心愿是一场幻梦,在浦生并未给她任何表示的时候,她紧紧地把浦生的头搂在怀中。她知道浦生救不了她,甚至他还要她来救。

一个人在绝望中,能表现出这样的安祥与满足,需要多么清彻的心境?在我看来,她的心地甚至比那些吵得跟乌鸦似的、相互猜忌辱骂、理所当然接受替身的学生妹还要干净!

有人说豆蔻出去找弦是假得扎实,我想说,是那些人太少去感受真诚,因为生活中遇到一些虚假的事,就永远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且不说爱情可以令人如此不惜生命,就算是面对一个陌生人将死,愿意给他做点什么的都不乏其人。不要自己窝囊怕死,就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看别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知音故,何事不可抛?这其中的一些人本身就是苟且偷生之辈,和平年代指责别人怎么怎么,真要动乱时代,要么跑得比兔子快,要么做汉奸都只恨自己没学好外语。

书娟的爸爸只求再见女儿一眼,最终都没看到,还送了命。用这些人的价值观衡量又肯定要说不值了,然后假惺惺地讲“没必要这样啊,她爸爸应该这样……那样……”。真要像这些人的路子来拍,这历史灾难也能被改成大团圆的结局了。

影片不是最真实的写实,影员也不是真的死伤,影片要的是观众去理解应当理解的精神内涵,而不是专挑那些无关紧要的刺。看看网络间,除了无脑的街骂就是鸡蛋里挑刺的主儿,影片真正要宣扬的人文道德反而被当成鸡肋弃于一旁。

影片可以是烂片,导演也可以是无名小辈,但观众,你准备做怎样的人?

可不可以简单一点?像豆蔻一样,为了自己的家园——我弹琵琶,你拿个棍,要饭给你妈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整部电影的背景很压抑。小日本满南京的屠杀,沿街随处可见全裸的女人和鲜血淋漓的男人。14个教会学生、14个秦淮妓女、一个神父的养子和一个洋人殡葬师,一起出现在了一个天主教堂。学生看不起妓女,妓女不屑于和学生一般计较。一直是这样,其实,一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不知不觉,书娟竟然带着女学生避开妓女们躲藏的地窖往楼上跑,妓女们最后也替代了女学生,奔赴遥不可知的地狱。

身边的女孩不停的在抹眼泪、吸鼻涕。这部电影拍的太细腻,妓女丰润扭动的翘臀、洋教士与妓女的调情、孟先生压抑浓重的父爱,李教官的隐忍痛心……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是一场无声的控诉,它想要宣泄,想要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爱找一个出口。什么能够带着大家逃离南京,什么能够带领大家躲开战争。

实在是很喜欢约翰神父的演技,《金陵十三钗》是先在外国首映的,洋人们对这部电影反响不是很高,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情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妓女就比学生低贱,不懂得牺牲,不懂得隐忍。但是克里斯蒂安懂了,从一个贪财嗜酒的洋人殡葬师蜕变成为一个为灵魂祈祷的神父,他都演的淋漓尽致,看着他为十三钗祈祷的背影,我真的愿意相信世界上有上帝,愿意相信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平安无事。

谁说婊子无情,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豆蔻为了为浦生弹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险,用生命与尊严做赌注,只为找回缺失的四条琵琶弦……即使最后,那个爱猫的妓女低声的控诉“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时的挣扎都让我对他们有了更高的敬意。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害怕、哭泣,让妓女的敢爱敢恨又更一步地栩栩如生。

爆炸的炮火中,有美丽的五色花随着硝烟飘落,花儿落在地上,牵起一片轻轻的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贝尔,因为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可以这么说吧,我之所以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人的。十三个“女人”(电影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返回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返回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人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助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人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反正看了这部戏更加痛恨日本人了,这些狗日的上辈子一定没见过女人。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是导演心血的结晶,比三枪拍案好几千倍甚至几万倍,可以当做导演最有代表的作品,冲奥的机率那就看专业人士的评定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一定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当年不一定就是票房冠军吧,但是时隔多年你在电视或是网上再看到它的时候,还是愿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厌;而有的电影你花钱看过一遍,等有机会免费看的时候却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推敲。

俗语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牢骚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偶的60元大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上在电影院把好莱坞式《金陵十三钗》看完了,估计是删减版,电影主线是:在南京大屠杀中,各色人等都努力保护一群女学生免受日军“蹂躏”,最终,以一群妓#女和一个小男孩的慷慨赴难,换得女学生和她们新认的“父亲”——白人假神父的得救,处女保卫成功。

看完《金陵十三钗》后,想表达的意思也许是:要爱国,再也不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了。军人排队送死炸坦克的场景虽然没有让我动容流泪,但我知道了留在最后的是国民党,而不是GCD。

可是回归的现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网上多了,看到那些光怪陆离的镜头,早已麻木,只有发生到自己头上才会熬熬叫,这样下去只会到“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国破家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题记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沦为一座死城。满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无头苍蝇般乱窜,只求找到一栖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中国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在这个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却还是如往常那般轻慢嬉戏。这不禁让人唏嘘,她们真的是在向乔治求助吗?

电影伊始,无论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她们,更别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热情的男主角,也只是冲着美色而去。她们粗俗、淫靡,与矜持、高贵的女学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因此也不配踏入这片还残留这着的净土。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最后电影的结局只讲述了约翰含泪开着载有学生的卡车逃出了南京,却并未交待女人们的下场。但谁都明白包括她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们的是死也不能轻易解决的可怖。

鲁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为纪念并称颂刘和珍所写的。虽然这些风尘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我看来“勇士”二字,她们当之无愧。或许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惨的黄土,永远无法摆脱那令人唾弃的卑贱身份。可我想她们并不会在意那所谓的身份与可笑的名誉,她们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让我们真正看到污秽外表下,原来藏着的是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爱国的电影,虽然不是什么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但很多动人的地方,会让我们不禁流下辛酸的眼泪。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金陵十三钗”。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发生在我们中华民族最难忘的那场苦难——南京大屠杀时的故事。在1937年,日本入侵南京时,有一位李教官带着他只有十几个人的小部队,护送一群女学生去文彻斯特教堂避难,因此错过了出城的机会。在约翰“神父”的保护下,女学生们脱离了危险。这时,恰遇秦淮河上的一群风尘女子,她们为救女学生,自愿顶替她们去参加日本人占领南京的庆功会。这样,女学生们就顺利地逃脱了虎口,可是这十三个女人(其中有一个是男扮女装的男学生)却再也没有回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泪史……

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李教官为保护女学生,被日本人发现的时候,孤军zuowen.zk168.com.cn奋战。虽然把敌人消灭了不少,但由于寡不敌众,在日本人强烈的狂轰滥炸下,英勇牺牲了,但他那坚韧不拔,拼死保护女学生的精神,把我感动了。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在非常艰难时期,具有正义之心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和支持;也深切痛恨日本人的邪恶、虚情假意、下流无耻……有一个叫书娟的女学生,为了不让日本鬼子发现那些女子,不惜以牺牲自己来引开敌人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那时候的孩子们勇敢和不畏牺牲的侠肝义胆的牺牲精神。还有一个叫豆蔻的女子,她为了能让一个貌似她弟弟名叫浦生的人在临死前聆听一曲家乡的《秦淮景》,不顾个人安危跑回妓院取琴弦,不巧被敌人捉住,可想而知……这让我感受到她的那种信守承诺的好品质。也更让我发现了日本人的那种可恨和可憎。

听完了这部电影的简介,你有兴趣去看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国破家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

--------题记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沦为一座死城。满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无头苍蝇般乱窜,只求找到一栖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中国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在这个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却还是如往常那般轻慢嬉戏。这不禁让人唏嘘,她们真的是在向乔治求助吗?

电影伊始,无论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她们,更别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热情的男主角,也只是冲着美色而去。她们粗俗、淫靡,与矜持、高贵的女学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因此也不配踏入这片还残留这着的净土。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最后电影的结局只讲述了约翰含泪开着载有学生的卡车逃出了南京,却并未交待女人们的下场。但谁都明白包括她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们的是死也不能轻易解决的可怖。

鲁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为纪念并称颂刘和珍所写的。虽然这些风尘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我看来“勇士”二字,她们当之无愧。或许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惨的黄土,永远无法摆脱那令人唾弃的卑贱身份。可我想她们并不会在意那所谓的身份与可笑的名誉,她们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让我们真正看到污秽外表下,原来藏着的是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5861 字

+ 加入清单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当年写《金陵十三钗》时我想一定是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了,也一定想到了杜牧《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且,脑子里也少不了秦淮河上著名的“秦淮八艳”。而具体的历史背景则是当年的“南京大屠杀”。金陵、女性,这些共同的历史聚合点很自然会把这些不同的历史材料缀合在一起,而南京大屠杀中最令人悬心者当然还是女性,尤其是那些艳丽妖冶的“钗们”,因为她们面临的将是奸淫和恶杀的双重残害。而这又更会揪紧那些一贯怜香惜玉的众男人们的侠肠柔心。悬念是很自然的,为艺术所钟爱的矛盾张力也就自在其中。而据说的确有一段真实的故事,根据当年金陵女子学院教务长魏特琳日记所记,当时日本侵占者提出要从其学院带走100名女生来建立一个“新妓院”,当魏特琳呼吁谁是干这一行的,能否替换学生时,的确有20多位风尘女子乐意前往。严歌苓的灵感正缘于此。这又可成就一部“反弹琵琶”的“翻牌”好戏。而中国古代历史中、文学故事中的柳如是、李香君们也早是这类刚烈、正义的“风尘女”们的榜样,当然也是严歌苓此时提笔挥毫的“法式”、前驱。

无法否认,严歌苓是犹如天启般地巧遇了一个很好的“文学故事”,她的联想、生发也堪称“神妙”,用后现代的写作策略定位叫“互文”。即十三位妓女与红楼女儿、秦淮八艳,还包括杜牧眼中、耳中的“商女”们相互比照、相互解释、相互丰富、相互成就,或简单地说就是:相生、相补、相成。文本的空间一下子就变大了。而性、暴力或战争、美女、人性历来也是电影经久不变的刻写对象。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也是顺着这个多重叠合尤其是为那些近于侠义的风尘女翻案的“反弹琵琶”的“妙思”而来的。他的选择也堪称明智,独到。因为“南京大屠杀”作为新的电影选项实已很难翻新。

我的意图是明显的,开头先说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是为说张艺谋同名电影做铺垫的。忘了说了,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很出色,她很擅长塑造人物,小说的篇幅虽不算大,但多数人物都已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特别是她的笔墨主要是集中在赵玉墨等妓女身上的,虽借用了一个故事中人“书娟”的内侄女的叙述视角,但主要刻写的对象却一直没有跑偏,而且是在写了妓女们亲眼目睹了五个中国伤兵、陈乔治等被日本兵残杀,还有已闻知豆蔻被极其残忍地轮奸、恶杀之后才选择“代人赴死”的方式来“复仇”的,因此她们的举动就不再简单是代人受过、代人赴死,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拼死复仇”之举了。她们的选择不独不牵强,毋宁说实在是合理的必然。而张艺谋的同名电影却显有美中不足。

据说张艺谋筹划、准备了五年,耗资六个亿拍摄了电影《金陵十三钗》。用时长、耗资大,已不用说。剧本的修改也高达56稿,并且也特意请原小说作者、奥斯卡最佳编剧评委严歌苓参与剧本的再创作,也足见其基础工作的严谨认真和不同寻常了。再就是还特别注意“美国化”和国际化的“品质”追求,如请奥斯卡奖得主贝尔担纲主演,诸日本明星参演,好莱坞的特效团队、剪辑团队加盟合作等,都表明了他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非常的期待。绝对够得上是巧心、细心、精心、耐心和雄心之作了。电影的实际品质如何呢?

先说值得肯定的方面。第一,电影拍得认真、扎实、精致,可以看出张导是在老老实实地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其线索十分简单清晰,妇孺皆懂,不需要你再反复动用思维、智力去破疑、解谜。但故事又很抓人,环环入扣,很快就把你带入戏中,而且不容你片刻逃离。不消说这主要来自于故事的大悬念:死难压顶、魔鬼的血盆大口就在头上,羔羊般的一群弱者能否逃过此劫?这一总悬念赋予了故事难得的叙事张力。加上演员们上乘的表演和好莱坞团队的一流技术内涵,影片的好看、耐看,都在为故事的实际效果加分。同时,大家也不难看出,影片与此前张导的其他作品有了明显的区别:没有了张艺谋以往的那种强势影像的色彩,似乎显得中规中矩,平实、结实。很多地方还显出写实主义的那种“纪实”品质来,比如细节的真实和饱满,南京地方话的刻意使用等都表明它想以纪实风格取胜。这一点可能会让我们联想到冯小刚的《集结号》还有许多好莱坞的战争片,这当然主要是指影片开头部分的枪战桥段。第二,具有明显的商业意识、娱乐意识,比如前面的战争戏、后面的人性戏,似乎和《集结号》一样可满足人们“场面娱乐”和“人性审美”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影片还适度地添加了情色诱惑、爱情元素等,同时又把这些元素即场面、暴力、性、爱情等进行了比较均衡化地稀释、调和,配置成一盘比较平面化的消费快餐,与好莱坞等消费性影像产品比较接轨。这是它市场化、消费化的自觉。第三,人性戏比较感人。张艺谋说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表现人性、善良、救赎和爱。他说与戏剧化的高潮相比,他更喜欢表现人性的美丽。不容否认,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甚至不夸张地说,这恐怕是这部作品最为成功的地方。比如,再差一步就出城了,那是生的选择。可是为救未及逃走的一群教会学校的小女孩们,李教官却带领自己的战友选择了对她们的掩护、庇护,最终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女孩们为救妓女们主动把豺狼引向了楼上、引向了自己;不忍日寇暴行,为救女学生和玉墨等风尘女子,殡葬师约翰也假戏真做,放弃走而选择了留;妓女豆蔻为能在浦生死前为他弹奏琵琶曲,而不惜铤而走险,再到妓院去找琴弦,结果则被轮奸、残杀;赵玉墨等妓女们在关键时刻选择桃代李僵,替人赴死;还有,少年陈乔治为救女学生而主动选择牺牲自己……第四,影片还似乎表现出某种追求象征寓意的苗头,如那个平铺在教堂院里的大大的“十字”,谁都知道这是个著名的基督教符号,它代表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其内涵包括:受难、庇护、救赎等。但此时它却成了被人踩在脚下的东西,有意味的是在影片中还有画龙点睛的一笔:约翰情急之中为保护大家,从楼上垂下一条长长的十字旗,但却被日寇野蛮地一刀劈落在地,这明显地是在为地面上的“十字”做注脚。而更有导演巧寓隐含的一笔:士兵们用身体加炸药炸坦克时所排成的那个竖列和妓女们集体行进时走成的横列也可组合成一个一男一女、一竖一横的“十字”,比喻他们既是受难者又是救护者,以上三个“十字”就构成了一个互文关系,当然似乎还可提及的是:女学生在影片开头部分是从右侧进入画面的,而最后结尾部分则是从左侧离开画面的,这一右一左、一进一出似乎也可构成一个“十字”,代表着她们罹难和得救的完整人生历程。这样,在影片中则有四个“十字”了,两显,两隐,暗相呼应,有内在的互文、对话和虚实相生之妙。无疑,它是在刻画和表现影片的全部主题的,它说明这是一个受难和救赎的故事,而伟大又神圣的人性则是它全部的支撑点。而女孩子们的获救又必然预示着新生和未来之被拯救,故事的叙事逻辑最终就又指向了未来,这新生和未来是靠牺牲和救赎换来的,那么,人性、牺牲、救赎就成了一个前提性的条件被内设在了“未来”之中,又成了“未来”的遗传密码和生命原动力。要之,人性、牺牲和救赎,就可能被象征性地表达为人类某种永恒的“原型”,这当然属于我的积极的阐释和发挥了。不客气地说,是我的再创造,客观地看,该片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观表意力度并不够。

下面说它的不足。第一,失去了张艺谋招牌性的特色:影像奇观神话。张艺谋的强项是大场面造型和炫目色彩渲染。本来六个亿的投资可以支持他这么干,但他却有意地选择了一条“去张艺谋化”路线,转型为“冯小刚”,是也?非也?我认为是个重大损失。比较起来,用影像奇观来表现“南京大屠杀”中的妓女救赎肯定会更好看、更刺激或更震撼人,其娱乐快感和电影的大影像美感是其他艺术形式、其他电影导演都无法代替的。光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张导是大大地失算了。第二,风格有失统一。用南京话做道白,说明它想走纪实路线,但战士们炸坦克桥段和妓女们拼死复仇的情节却被导演做了象征化处理,这就不一致了,显得不伦不类,我认为要写实干脆一路到底,要写意也就再空灵、超越些,现在是两不靠,失去了整体风格上的“整一性”。第三,对妓女的把握跑偏了,“正而失真”,以至于太过淑贞、太过圣洁了,尤其是对玉墨的塑造简直是圣洁有余而淫荡不足。严歌苓的小说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她特意写了玉墨主动同戴教官的调情、陈乔治同红菱暗里多次苟且,以及妓女们如何放浪形骸、饮酒作乐。现在,是一个混混、色鬼(约翰)遇到了一群专以出卖性为职业的妓女(今天已有正当名分:性工作者),能发生什么是根本没有什么悬念的,而影片却把原本该有的“淫荡逻辑”人为地升华为一段很难令人信服的“爱情桥段”,同时又无法给它分配更多的笔墨,结果就显得非常苍白和“主观”。影片搪塞给大家的理由是:玉墨在有意调约翰的胃口,目的是想促成他带着妓女们一起逃亡。但我们不禁要问:头牌妓女的高超的淫荡技巧不是更能对约翰产生诱惑吗?说到底这里是有一个人物角色、性格的逻辑规定的问题,怎么说妓女毕竟还是妓女,即使是玉墨一个人想从良,那其他人呢?第四,妓女们大义救人的逻辑必然性没有给够了,结果就造成影片在具体的情节如人性的某些闪光处是比较感人的,而在整体上却不够感人,因为妓女们的最后赴死之举显得勉强、不合理。原小说是写了妓女们和伤兵、陈乔治等已厮混得有了感情(在生死未卜的战乱背景下这种感情是比较容易产生的,因为在生死、灾难面前人人都平等了,以往的身份差异现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又是在亲眼目睹了戴教官、王浦生等五名伤兵和陈乔治被日寇残忍杀害,英格曼神父如何被羞辱,同时也闻知同伴豆蔻如何被野蛮地轮奸、杀害的遭遇之后,才决绝地选择了以死来复仇的,因此,真正地说来不是她们在挽救女学生们,而是女学生们给了她们救赎和成全自己的宝贵机会。也就是说,在小说中其主动置换的必然性是够的,而在电影中却明显不足了,因而其感动人的力量也就大打折扣了。再就是,妓女们以死相拼的壮烈举动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是付诸阙如的,这在小说是长处,因为小说就是间接的、诉诸想象的艺术,而电影则是直观形象的艺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影片把妓女们最后同日寇军官们的肉搏、同归于尽的壮举表现出来,那就会把其叙事的逻辑力量推向高潮,其巨大的震撼力是不难想象的。因为,《金陵十三钗》顾名思义就是以这些妓女们为主角的,而在剧中把她们作为主角的全部缘由就在此一举,此处正应该响鼓重敲啊!现在,高潮成了女学生们的成功出逃,但这条线在剧中并未真正绷起来,缺乏叙事逻辑应有的张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影片的情节营造是不成功的,尽管其前后修改了56稿,那反而成了你的编剧智慧或整体谋划不够的反证。从而也给了我们一个由头:我们有理由说这是一部没有戏剧高潮的电影。反过来它也不是一部真正的散文化纪实之作。两不靠。这不免会让你感到有几分滑稽。第五,意义空间太小,主题显得单一。前面指出的那个“十字”的象征寓意其实是比较弱的,还需要再加强才行。不需要多,再重复给几个镜头其象征性就强了。另外,导演的目的是要在人性上做文章,这个意图在影片中也有具体表现,比如影片给出了人物的不同的内在依据:殡葬师约翰因为幼女死前的愿望而选择了殡葬职业,来教堂是为了挣钱(给英格曼神父殡葬),但不忍日寇的暴行,同时也因为爱上了玉墨和出于对女孩子们的怜惜(有来自爱自己已亡幼女的因素),最后选择了留下;玉墨13岁时被继父强奸,从此堕入风尘,她是因为不愿让女孩子们再重蹈自己的覆辙才选择大义;陈乔治为了践行养父英格曼的托付;孟先生做汉奸是为了营救自己的女儿书娟……但其结构还是小了,比如若从原型的意义上考虑,故事中有两个东西是可以再做做文章的,一是“父亲”、“母亲”原型,“母亲”在故事中是缺席的,妓女们大义“救幼”就相当于“替代性母亲”的出场。“父亲”在故事中的“戏份”最多:英格曼是神父、陈乔治的养父;约翰是已亡故的幼女的父亲,也是后来的“假神父”;而孟先生为救女儿则成了一个“汉奸父亲”;还有玉墨的那个强奸她的“继父”。同时还有教堂所隐含的“上帝”这个“父亲”。其中只有玉墨的“继父”是负罪者或否定的形象,其他都是拯救者、庇护者的形象。而最为有意义的纽结点则是殡葬师约翰——他为自己的女儿殡葬,最后实际上也在为众妓女们“殡葬”,而同时他又是女学生们的救护者。其殡葬师和“神父”的身份正好代表着这个“父亲”的两面性、双重性:送死;护生。再进一步看,“战争”和“父亲”可以具有相同的性质——灭绝生命,但反过来也可以成就人性的辉煌,这在这部影片中也正是如此。因而抵御战争是需要“父亲”的,而张扬人性无疑却需要“母亲”。众妓女最后的“升华”正有似于“圣母现身”。设若影片在这些方面再多几分自觉,其意义空间自然也就无形中被拓宽拓大了。再就是“一个人”的一体象征:即书娟与玉墨完全可以象征性地合成一个人。两个人的名字都是文雅的、书香气的;玉墨也曾经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两人一样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所不同的是:玉墨被继父强奸做了妓女;书娟却被“汉奸父亲”、“假神父”,当然还有玉墨等人救了。换个角度说,书娟就是玉墨的曾经、过去,而一个机缘变化,玉墨又可能成为书娟的未来。她们连起来就是那个未出场的“母亲”形象,她们的或“书娟”或“玉墨”又和“父亲”这个中介脱不开关系。而令以上这些“父亲”、“母亲”或“男人”、“女人”原型反转变奏的内在密码则是:战争(暴力)/人性(爱情、性),合起来则是历史、文化。这样,故事就走向了大象征:人类历史、文化的寓言。或人类、人性的哲学。不难判断,这只是张艺谋再往前跨一步的境界。可惜,现在这一切都只是我的阐释、假设和附加。张艺谋所缺少的正是这些非常关键、非常宝贵的“阐释、假设和附加”。坦率地说,这些也可能正是他和世界最伟大级别的导演们的距离。

概括起来说:张艺谋的致命缺憾在于把一个可能的大作品做小了,做浅了,使它变得如此简单而没有深度。这种浅平化,是不是正是一种合理的必需的“市场化模式”?像又不像。不要说《通天塔》等不是这样的,就连真正的美国商业大片如《阿凡达》、《盗梦空间》等也不是这样的。看来中国电影的自我“救赎之战”仍未完成。尽管自觉地引进美国“援手”也还是不行。真正的“救赎”如同该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都应以某种内在的逻辑必然为根据。

有人会说,你前面在肯定这部电影,而后面则似乎又在自打嘴巴地批评它、否定它,这岂不是在既卖矛又卖盾?我曰非也。前面是尽可能地从正面来说的,这也是该片自身的事实。后面是进一步辩证地予以深究的,是从理想的目标来衡量和要求它的。

批评总是理想化的。历史证明,现实的批评总是不如理想的批评更有价值。当然,所予以批评的也的确是它应达而未达之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落座影院,犹如坐在灯光摇曳的一方四方桌前,听一个老人娓娓讲述一个惊心动魄而又美艳动人的悲惨故事。老人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于我,自然是托腮凝神,听者用心。

看他挥洒所有气力,泼墨挥毫,堆砌出一个多维度的废墟,最后,让一朵美艳不可方物的花朵在其顶上灿烂盛开!那如死灰般灰白的大地、那浸透鲜血的残垣、在他的指挥下,统统成为舞台的半尺背景。能够看出摄影出道的他仍然忠诚于画面镜像中巨大的视觉反差:行走于硝烟烽火中的女孩,炮火声中低吟浅唱的女子,还有一个维系于她们之间的异国男子。毫无疑问的是老谋子这次拿到了一个好剧本,想比之前的几部作品,这个故事更加撼动人心,情节也更加跌宕且符合逻辑。

观影完毕,感觉身边的人与我一样,沉重、悲愤的情绪犹如拥堵在喉,无法言语。纠结其中的,无非爱国情、民族恨之类的东西。但细细品味整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却好似夜幕中的秦淮河水,薄雾蔼蔼,模糊难辨。手捧琵琶吴侬软语的绝色女子也好,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智勇双全的狙击手也罢,清澈如水般的小女孩和英俊正义的假神父,人物一个个的都浓墨重彩一一呈现。就如张艺谋本人所说的,整个故事就是想要展现出战争中的一抹粉红,他最终做到了。但是,于我,也仅仅是这样一副精美画面,仅此而已。

想起同样战争题材的一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让人在快乐中流泪、悲伤中微笑。人性的雕刻在最平凡的情感流露中打磨出深刻的印迹。此片曾囊括3

项奥斯卡大奖以及 6

项提名。老谋子这次也想要角逐奥斯卡,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姑且不论整个故事描绘的方式是否得当,众多初试演戏的演员肤浅的表演也会成为此片的一大致命伤。也许老谋子真的是距离平淡的生活太久远了,用尽各种雕刻的工艺技术、耗费巨资所雕琢出来的作品,外表炫目却无法触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毕竟,既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又要对得起巨额的投资是很难兼顾到的。但愿如我这样的观众很少,毕竟太贪心了一些,也希望中国电影市场上少一些我这样的挑三拣四苛刻者,也许这样的话,中国电影人才会信心满满,走得更远。

之前看过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金陵十三钗》,这也是成为我走进影院的主要原因。幕后工作人员努力的工作、导演整夜整夜的讨论剧本、小演员们剪掉长发时的伤心哭泣、巨大的战场和气势恢宏的教堂从无到有。每一个镜头十几二十次的重复,所有这些背后的点点滴滴均因为真实、因为执着,所以美丽。于是,过程相比结果本身,更甚于深刻与动容,于我来讲,这份背后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秦淮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纪伯伦的《先知》里面有段话:“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会为一体。”最近看了《金陵十三钗》,收获很大,我也慢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一部电影,一段时光,就是一段人生经历,里面有很多元素,战争,爱情,亲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但这里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爱。

先说电影里面的父亲,被女儿冤枉是汉奸,但是血缘关系的爱,就是这样,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女能活的更好,父爱,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关于弹钢琴的日本军官,从他的眼神和音乐里面可以看到他有多么的厌倦战争,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童年的那种幸福快乐。但是自己却又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他是一个军人,只能服从,即使是错误的,除非他能为了真理抛弃尊严甚至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有多少人被生活绑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关于陈乔治,我认为他是演的最好的,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到的最多,可以说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他没有逃离教堂,他一直在保护女学生,他一直在尽忠职守,他一直很听神父的话,他是为了信仰而活的。他用“youcan!youcan!”的期待,让一个贪财贪酒贪色的人,变成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智慧光芒的新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亲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无私,我想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关于李教官,我觉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护自己的下属,保护女学生,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可能觉得后者更弱小,后者更有希望。战争的残酷在他身上也体现出来了,死也要一起死。

关于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从小经历波折,职业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这部分人在关键时候最能挺身而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价值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妩媚、温柔、善良和勇敢。尊重你身边的每个人,即使他的职业你感觉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是他用牺牲来换取了你的性命。

关于约翰,我想起了以前一个学哲学的领导说的,不是好人先装好人,装久了你就是好人了。不成功先装成功,装久了你就成功了。

其实还有很多有爱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加努力的去爱这个世界,而我们应该抓紧现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从其中发现美,发现人性的优点,发现自己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截止目前,国内耗资最大(六个亿)、高薪(三千万美金)聘请好莱坞一流男演员为主角(《蝙蝠侠》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贝尔)、制作团队最优良(集数国优良影视技术团队)、宣传力度最广泛、张艺谋自称最有故事深度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公映一周即回收三亿票房,并有进军欧美电影节市场之野心。

如此巨大投资与宣传的吸引,本人却在公映不足一个月时,就免费在网上看到了高清晰完整影片。

说实话,对于《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技术场景、战争效果、背景音乐、演员表演等电影手法与技巧,本人顶礼膜拜。可对于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本人却不能与张大导演苟同。

《金陵十三钗》紧紧围绕“南京大屠杀”中,为拯救十几名教会女学生而展开的故事。国军残余士兵,为拯救被日军追逐的女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让女学生们逃进了战场上唯一残存的外籍教堂;美国殡葬人士约翰。米勒(贝尔饰演),为阻止追逐进教堂对女生施行暴行的日军士兵,假扮神父,正气凛然,惨遭毒打;最后的国军英雄李教官(佟大为饰演),为分散教堂里日军的兽行,一人对付几十个日军,直到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一群逃难躲进教堂的秦淮青楼妓女,目睹女学生们为保护她们而引开日军注意力而惨遭欺凌,在看到女学生们为了不再遭受欺侮而准备集体跳楼自杀的时候,在头牌妓女玉墨(倪妮饰演)的提议下,顶替女学生们前去“赴日军庆功宴”;接受神父遗愿保护女生们的陈乔治(黄天元饰演),在最后差一名额(因有两名妓女之前死于日军之手)的紧要关头,男扮女妆顶替女生前赴死亡之邀;女生书娟(张歆怡饰演)的父亲(曹可凡饰演)为了能让女儿离开血腥的南京,不惜倾家荡产并遭受亲生女儿的歧视,假作汉奸在日军中周旋,最后时刻没有暴露妓女顶替女生的真相,恍惚中也惨遭日军枪杀;最后,假神父约翰终于成功把十三名女学生用自己修理好的卡车送出了南京。

整个电影的场景真实性再现,让观众是在精神极度压抑中看完的。从而,也让观众对那场人为灾难怀有极其沉痛的深思。更让观众对战争中人性的认识得到一种别样的感知。

可是,剧情场景的真实掩盖不了故事情节的虚假。首先,南京大屠杀时外国人的“安全区”都没有安全可言,何况一个小小的教堂。特别是日军士兵已经对教堂侵犯,并遭受了“一个人的重创(李教官的打击)”之后,更不可能有日军军官假惺惺的致歉。其次,清纯女学生与堕落妓女之间的矛盾开始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后来却能和平共处,相互救赎,令人难于信服。再次,人的天性“大难临头各自飞”,却被《金陵十三钗》演绎成了“大难来临,舍命救他人”的壮举,这能让人相信吗?!虽然这样的主题是应该提倡,也必须提倡的,可体现在对社会、对人生都“看破”的妓女们身上就更难以让人信服!

《金陵十三钗》最大的败笔是没有交待清楚妓女们顶替女学生们“赴日军庆功宴”的最后场景。她们的结局最终如何成了一个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也是画外音里书娟的“迷”,更让观众产生这真是个“壮举吗?”的疑问。已经花费六个亿,难道就舍不得多点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妓女们“真实的悲壮”?!从而让观众更多相信她们的“伟大”?!

好的电影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故事真实感人,二是场景艺术逼真,三是主题正派具有广泛社会教育意义。而《金陵十三钗》欠缺的正是第一条,故而,本人觉得《金陵十三钗》算不上好的电影,也不具备进军奥斯卡的条件。不过,《金陵十三钗》比起张艺谋前几年的纯娱乐“商业大片”来已有很大进步,特别是他又一次推出的这新一批第一次上银幕的年轻演员就给观众留下了非常震憾的深刻印象。希望张导再接再厉,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37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有个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中国有没有妓女,周总理说有,就在中国的台湾,当我读过这段史料时,我非常钦佩周总理的机智,既很好的回避了老外刁难的问题,又申明对台湾的立场。如果周总理也能读过金陵十三钗的故事,他还可以加一句,这些妓女中有些还很高尚,很伟大。她们的故事可以大书特书,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我知道这样的题材有人会不喜欢,中国的历史向来都是男人的历史,女人只是配角罢了,至于妓女之流更是拉不上台面的。所以说红楼梦伟大,因为你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居然有一部作品描写那么多美好的女性,不带偏见,甚至可以说是歌颂。

都说是红颜祸水,头发长见识短。而那十二个女人,在昏暗的历史背景中,选择了成为英雄。这不是什么民族大义,不是什么家国存亡,不是舍生取义,而只是“我就是看着那十二个女娃可怜。”这些女人从来不用那些,只有男人们才用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言辞,这就是最朴素的人性,真真切切。

有人说豆蔻傻,至于吗,就为了一把琴弦,冒那个险?这种豆蔻的逻辑,男人不会懂,她们就是感情动物,情真了,意切了,生啊,死啊,也就淡了。一个镯子,一块帕子都是寄情之物。说豆蔻傻的人读不下红楼梦的,因为黛玉也傻,司棋也傻,甚至尤三姐。浦生死时没听见豆蔻给他唱《秦淮景》,但这一生也值了,他碰到两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是李教官,一个是豆蔻。

有人说,李教官怎么和豆蔻一样呢?人家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是,他是英雄,但他不仅仅为保家卫国,李教官也有着自己感情,不然,不会捡那只鞋子,在门缝的微弱灯光下,他轻轻放下那只鞋子,听见里面的学生在唱颂歌,他眼里含满了泪水,轻轻的对发现他的书娟做了一个手势“嘘!”,然后默默的离开了,他也许在想那些死里逃生的孩子,安静下来,多不容易啊,如果发现一个身穿军装的人就站在自己门口,会是怎样的一种惊愕。

之前李教官看到惊慌逃命的女学生,只说了一个字“打”……放弃了出城的最后机会。

玉墨很惊艳,举手投足间透着高贵,不像是妓女的作风,对那个二流子,酒鬼,胆小鬼似的老外根本看不上,玉墨求他是为了活命,还为了她那些姐姐妹妹的命。自从她发现这个老外试图拯救女学生,她改变了观点,说:“我不喜欢你胡子拉碴的样子”,爱上了他。她不愿让自己悲哀的过在女学生身上重演,所以第一个说要替女学生。女人的决定有时比男人还坚定!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也许没有那么多女性像王昭君,刘胡兰那样标榜史册,但更多的女性,有的只是一点点承受,一点点隐忍,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怜悯心,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人类的良心。这是不可以被抹的历史。张艺谋,严歌苓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逝的历史一点点的回忆……。

那么贝尔呢?连自己的安危都无法顾及,一个陌生的民族,一群黄皮肤的孩子又关他什么事呢?他完全可以蜷缩在书柜下面,直到外面的挣扎声消失…。,但他听不下,看不下,他的孩子若还活着也许也是十三四岁,这种事不应该发生在孩子身上,他觉得。他站了出来,不再是那个让玉墨瞧不起的入殓师。

电影中出现老外,我觉得是特别精心的一笔,这是人类在遭受战争的苦难,没有国籍,没有民族,这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反抗!这一笔逃出了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我们不是在说“中国不会亡!不会亡!”而是在说“人人生来平等!”。

正是这些细微的人性关怀在打动着我们…。

影片快结束时,我看到陈乔治的女装扮相,我含着泪笑了,这是我见到的最娘们的纯爷们,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中国的导演们挖了个坑,都以为以西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得到认同,更容易得奖,于是争先恐后往里跳,其结果是中国外国都不买账,一个个死得好惨。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让人哭了笑了那么简单,还要有比情绪宣泄更深刻的内涵,能唤起观众的价值判断,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反思和对比。广义地讲,观众们的每一次观影体验,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无关,只是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价值判断,任何人在观后都会很直观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好或坏。

当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民族信仰也许会影响某一个人对某一部电影的具体评判,但并不会影响到总体,因为全人类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普世价值的衡量。自推翻巴列维国王之后,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教合一在文化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但即便是这样,伊朗的导演们也还是能拍出一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电影来,比如说《白气球》《小鞋子》之类,原因无它,就是展示了人性,讲述的都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我曾说过,自《秋菊打官司》之后,张导演似乎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当时有几个张的同学在场,都说他要是不会讲故事,中国谁还会讲故事?张、陈是导演中的老大,而他们的同学在影视界也是个个如日中天,自然听不进这样的批评。

我所说的“讲故事”,其实就是基本功,就是素材的取舍和切入的角度,在技术上与剪辑相关,在创作上与主观意识相关。张导演在画面营造上堪称大师,但是“讲故事”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弱项(这也与编剧有关,但导演起主要作用)。在这方面,日本的黑泽明是个高手,他能把一个事件的台前幕后用镜头交待得条理分明。

观看《金陵十三钗》,张氏风格一以贯之,营造画面不惜工本,战争炮火渲染得像焰火晚会。尤其是十三钗们身上那曲线毕露精致华美的旗袍,对男性观众有一种暧昧的暗示,跳脱于残酷故事背景之外,不能不说是气氛渲染的败笔。再对比斯皮尔伯格对《辛德勒名单》的黑白处理,以及那个小女孩红衣的出现对观众感官与心灵的冲击,高下立判。

对于贝尔这个演员,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他所饰演的那个人物,比起小说,因电影的形式所限被压缩了不少,显得不够丰满。他的表演,总体上中规中矩,但给我的感觉还有些游离于中国演员之外,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相比于《三枪》那样的庸俗电影,张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评论称是“回归了水准”。但是在艺术上,至少在艺术观念上,张导演还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突破。文艺作品,说到底都是制作者自身素养的客观反映,大作品需要大胸怀和大人格,需要更高的人文视点和人文关照。题材可以讨巧,技术也可以讨巧,但也只限于一时一事,不可能获得永恒。

写到这里,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有几部好电影?细想了一下,我认为有三部。一部是张导演的《红高粱》,尽管不乏粗糙,但拍得荡气回肠,充满了象征意义;再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细腻深刻地诠释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能引起观众对历史的认知与反思;第三部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哀而不颓,歌颂人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至于这部电影能不能获得奥斯卡,实话实说,真有点儿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金陵十三钗》一点也不晦涩难懂,其情节的连贯与故事的缜密甚至是张艺谋电影创作团队的刻意为之。电影通过一系列情节与人物彰显了人性的温暖与伟大,它们由无数的小溪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已经成为死亡之城的南京城里到处都是枪炮声与嘶叫声,还有日军的烧杀抢掠与奸淫;无数的被俘士兵遭到日军的集体屠杀,躲避战火与日军追杀的青年男女在残垣断壁中逃窜;战火与硝烟,还有恐怖,笼罩了城市的每一个空间。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本可以侥幸撤退出城,但他们却突然发现了十几个女学生被日军疯狂地追逐抓捕,遂放弃了逃离,就地阻击日军,与之展开激烈的巷战。女学生们逃脱了,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却几近全部阵亡。仅存的李教官在将一受伤的少年送进教堂后,重新回到巷子里,将数颗手榴弹布置在教堂周围。当发现冲进教堂的日军--女学生时,李教官对日本兵扣响扳机,然后与冲进来的一伙日军进行了最后的拼死搏斗。明知寡不敌众,明知还有逃生的希望,但他们在那一瞬间里,却选择了解救女学生。他们面对日军的坦克与枪林弹雨,挺起胸膛,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中国男人的血性。作为电影的开端,他们的鲜血为这部电影涂抹了鲜红的英雄底色。

贯穿电影始终的是一名美国的殡葬师约翰,贪财的他冒死应约来教堂给被日军炸死的牧师作法事,不但没挣着钱,反而被卷入因保护女学生而与日军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他本来有理由,也有机会与同伴一起撤离南京,但他亲眼目睹的日军的罪恶与暴行激发了他身上善的力量,他用他的勇敢与才智,并在“汉奸”、妓女及小杂役的协助下,成功地将女学生们救出。

约翰的出场,一切都是为了钱;而随后的遭遇,他不仅仅是由殡葬师转换成了牧师,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超越了国家与民族,让人性具有了人类普世的价值与意义。小杂役陈乔治用自己的生命替代一名女学生赴日军庆功会,出身的“卑微”遮掩不住他底层生命那微弱的闪光。十几位女学生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集体跳楼自杀,这一壮举确实让我们难以置信,她们还只是刚刚离开母亲怀抱的十四五岁的孩子。而女学生书娟在日本兵追逐她时向躲在地窖里妓女们的一瞥,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咀嚼的意味呢?

将女学生们从集体跳楼自杀的刹那解救下来的是13名妓女,她们无疑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最让人在人格与道德上进行多重诋毁的群落;而且她们强行进入教堂既破坏了教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还污染了学生们的心灵与宗教的神圣,并与学生们之间发生诸多龃龉。然而,就在女学生们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她们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代替女学生们前往日军的庆功会。她们的血性与大义并不输给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的军人。她们那轻松灿烂的笑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苦涩的泪水,还有永恒的怀想。这一情节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思想,无论是电影艺术的呈现,还是理论批评的阐释,都有广阔深厚的空间。至此,人性的深度,或曰人性的光芒,在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得到极其鲜明且丰富的张扬与呈现。编剧之一刘恒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2058 字

+ 加入清单

金陵十三钗》的名字很别致,如果改名为“处女保卫战”,未免太剧透,因为,整部电影的主线就是这个:在南京大屠杀中,各色人等都努力保护一群女学生免受日军“蹂躏”,最终,以一群妓女和一个小男孩的慷慨赴难,换得女学生和她们新认的“父亲”——白人假神父的得救,处女保卫成功。

女学生们一出场就导致了一堆想保护她们的士兵的战死,这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她们那惊恐的小小身体,值得他人用生命捍卫。一个幸存的士兵把她们遗落的一只皮鞋郑重归还,如同完成了一项军功,在接下来为解救这些女孩免遭强奸而惨死的命运中,他完满地献祭了自己的男性英雄气概。这些女孩很快找到了下一个男性保护者,用“父亲”这个强加的称呼,她们成功地让一个偶然闯入的白人浪子承担起了这样一份责任。

妓女们亮相时被刻意夸张的欢快佻达是不祥的信号,因为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力正适合被一部通俗电影毁灭以提供悲剧感的消费。她们的美属于被当代想象的上世纪30年代:大红的唇色,精细修剪的眉形,画得挑起的眼角,蓬松又规整的卷发,斑斓的丝绸旗袍……她们是活的月份牌美女,由导演借用当代关于“民国”的怀旧传说而制造,仅凭那被镜头时刻仔细勘察的女人味儿就够撑起整部电影的观赏价值。她们让一片惨淡的屠杀背景成了性魅力的游戏舞台,白人男主角迷醉了,小男孩不知所措,女学生们偷窥着,暗自艳羡着,又自尊地排斥着——在妓女的衬托下更显出处女本色。

片中最有能动性的是白人男主角贝尔,和妓女们的领袖玉墨。两人间以英语过招的性游戏,强化着他作为“洋人”的优越性,而当这两人转入深情倾诉,所唤起的,是对保护女学生之必要性的共识:他有一个小女儿在女学生们的年龄上死去了,而她呢,则是在女学生们的年龄上被强奸,因此失去了前途沦为妓女的。这情节暗示他应该做好这些小女孩的“父亲”来弥补人生的缺憾,而她呢,在美丽高傲的外表下,原来理应这样自惭形秽——失贞是女人价值的拗点,不可不察。

日本人的威逼又一次说明,处女身是所有人都认可的硬通货。玉墨在妓女中发起了代替女学生去接受强奸的运动,理由是这些女学生受不了强奸、被强奸后会活不下去,而“我们什么男人都见过”——同是女人,为什么妓女就可以不在乎被强奸?惟一的原因是她们已经没有贞操了,所以,强奸就不算什么伤害。这种千百年来曾解脱过多少强奸罪的蹩脚说辞,因通过女人的嘴说出而被再次正当化。而且,这些因为性污名而被践踏到底,连处女的茅厕都不能进的女人,看到了一个在主流道德框架中重塑尊严的机会,那就是,身为“婊子”,做件“有情有义”的事给人看看。为了这个机会,她们甘愿去死,当道德洗白被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时候,在导演的眼里,这群本来不知亡国恨的女人升华了。

妓女们以歌舞表演最后展现了一番妖娆风采,但告别妖娆开始改成朴素的女学生装扮时,她们却是多么惊喜,甚至想到自己的母亲也会高兴——为这个赎去堕落之罪的变身,她们深深自我感动着,而女学生怎么那么心安理得呢,只是生硬地叫了一声“姐姐”?她们连这些替死的女人的名字都不问,更没有阻止过她们这样做。这些以无能为理由安然领受保护、只送上几行眼泪的女学生相信这种替换是正当的。或许,这才是整部电影最可怕的地方:它以贞操为界限,离间了妇女的同命与共情。

导演也留下了两处裂隙,让贝尔想起“上帝说人生而平等”,让一个妓女在临走之前挣扎哀哭“我不是女学生,我不上车”。不过,这两处设置远远不够扭转整个情节的脉络,当消失的妓女们在女学生的想象中重现光华,那哀悼仍在点出,她们是注定的被毁灭者和悲剧角色,因为,她们外向自在的性魅力就源于不贞——所谓“奸近杀”,让放荡者在忏悔中死去而灵魂获救是最老套的脚本。而逃向南京城外的女学生和贝尔,心里应该唱的是唐僧之歌:“送死你去,黑锅我来背”。

在日军侵华的创伤记忆中,妇女被强奸的惨烈总是被凸显,她们受伤和死亡,而性的羞耻感却由整个国族承担——国家、民族、男人,没有能够保护属于它和他们的女人,羞耻莫此为甚。这种无法修复的羞耻感,一直是民族自豪渴望重张时抛不下的包袱,虽然,羞耻也转为不忘的仇恨,成了强化民族认同的养料之一。然而,控诉和叙述,都只终于日军强奸那一刻,此后,再不见强奸幸存者的故事,仿佛,被强奸就是她们的社会生命的终结。其实,这终结就是另一面令人憎恶的真相的开始,那就是,当年被日军强奸过的女人们,在被当做举国控诉素材的同时,却因“失贞”而从社区开始承受着国人自己的歧视,而这一面真相在过去多半个世纪中极少能被说出来,更遑论被整个国家承认和检讨。这种对幸存者之声的极度压迫,与对性暴行的极度羞耻,正是一体两面。在这种语境下看《金陵十三钗》,可见它其实是又一次试图从民族羞耻中自救的努力,通过以无尽悲愤的口吻将这种羞耻放大演绎作为洗礼,以及通过证明国家、民族和男人已经尽到了拯救“好女人”的责任;也是又一次压迫——通过把受害者刻划成一群“自愿”的坏女人。总之,女人又象征性地治疗了一番无法愈合的民族自尊心,而且,通过通俗大片的操作,还提供了一次让观众围观暴力、消费性受害者惊惧哀惋之美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前天,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时下最流行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片战乱,到处都是尸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出逃。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先进,损失惨重。

看到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残忍了,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简直惨无人道。镜头转向教堂内,管理这个教堂的是一个外国人,他细心地照顾着中国伤兵,这一幕与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同时藏在教堂里的还有十三个女学生和一群风尘女子。

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杀时,躲在一个草堆中的人发出了一些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那几个人找出来,谁知,他们竟然用刺刀狠狠扎进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来的刺刀上已经染上了殷红的鲜血,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虽然我早在历史书上了解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还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恶了。而另一场戏,是日本军队到教堂搜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直说着:“让学生进来。”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这一刻,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安危的态度,一种是无私的态度,处处为别人考虑,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实这两种态度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两种人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心都是一样的,有善良就会有自私啊。

最后一段,是学生在唱歌时,日本人听了之后,要求她们去给日本军队唱歌。这天深夜,几个女学生商量决定一起跳楼自杀,决不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们那种宁死不屈的勇气,更是她们的中国情结让我感动。就在她们准备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现了,说愿意替她们去。看到这里,我深深感动。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决定啊,为了他人,牺牲自己,不也正是体现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的精神吗?最后,她们一起带着“暗器”去了日本军队,而学生们安全离开了。

结局没有放出来,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看了之后,依然回味无穷。最后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点,是对中国团结精神最好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