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 开学吧

0

剧本写作的格式要求合集20篇

在面对读后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写好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写作技巧,欢迎阅读。在读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小学生写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棘手的事情。其实,写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写法一般可归纳为“引”、“议”、“联”、“结”4个字,即引用原文的内容或观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然后由此及彼联系实际加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提出看法。

浏览

4315

作文

60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全文共 5463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是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用以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的文体。它强调处理事务、沟通关系方面的直接的实用价值,因而在写作上有其特定的要求。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明确、完备、合式、得体”八个字。

一、明确,是说行文的主旨要明确。“主”是基本、中心;“旨”是主张、宗旨。应用文的主旨,就是一篇应用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基本内容与中心观点,是作者具体的行文目的的体现。

写一篇应用文,不但自己要明确行文的目的与中心,明确为什么要写这一篇应用文,主要反映什么内容;而且要让读者能迅捷而准确地明了你行文的意图,了解你的观点、要求,了解你提出的主要问题,了解该文所涉及的事务与关系。不能让读者在读了你的来文后仍不明不白,无法了解问题的主次轻重,甚至对发文者的意图、观点产生误解。例如某校团委为组织登山比赛活动向党委申请活动经费所写的一份《关于组织登山比赛活动的请示》,文中详细地说明了组织该项活动的目的、比赛的时间、地点、活动的具体内容、经费开支情况等,却没有明确提出“请予拨款”的要求,加上标题又没有明确反映出申请经费的意思,这就使收文者看不出发文者是在申请经费、要求拨款,而理解为发文者已有这笔经费,只是行文请求党委批准他们使用这笔经费组织一次登山比赛活动。像这样的应用文,其主旨就是不明确的。

行文要实现主旨明确,首先要求作者对发文的目的、意图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要求作者对行文的中心、,内容的基本方面、问题的主次轻重做到心中有数;再次,要求作者在行文时还要做到“立主脑,去枝蔓”,在确定主旨、中心以后,应紧紧围绕中心、主旨来选择有关的材料,组织有关的内容。

二、完备,是说内容要素要齐全。所谓内容要素,指的是一篇应用文在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因素。

应用文写作总是直接地与具体的事务相联系的,旨在解决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最讲究现实的效益。内容要素完备这一要求,正是应用文实用性这一特点所决定的。看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齐全完备,关键就看其能否满足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实际需要。一篇应用文之所以缺乏实用价值,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容要素不完备。例如,某单位向当地石油公司请求增拨石油,理由讲了不少,可到底要求增拨多少石油却只字未提,以致石油公司无法作出答复与安排。内容要素不完备,有时还会造成主旨不明,从而影响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如上面谈到的那份“请示”,就是由于缺少了“请予拨款”这一项内容以致收文者对发文者的发文意图作了别解,使该请示失去了实用价值。

不同的应用文体有其不同的内容要素。例如,计划,其内容要素是制定计划的“目的”、“依据”(这两点虽不一定要见诸书面,却是制定计划时不可不加考虑的内容)、“任务要求”、“方法措施”、“进程与时序”;而经验总结的内容要素则为“总的工作成绩”、具体的“做法”、“效果”及“经验、体会”等;经济合同则有“标的”、“数量与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

即使是同一文体的应用文,因其处理的具体事务不同、写作目的不同等原因,其内容要素也会有所不同。就拿经济合同来说,其主要条款,除上述五条外,“法律规定的或按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也是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章第十二条)。可见用于不同事务的经济合同会有不同的条款,甚至因当事人不同,同类合同也会有不同的条款。这些不同的条款,也就是不同的经济合同各自应具备的内容要素。

再拿调查报告来说。即使是反映同一调查对象的调查报告,因报告的目的不同,其内容要素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的调查》(载1979年2月8日《文汇报》)。其旨在帮助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排除障碍、健康发展,因此报告的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的作用和贡献;二是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在继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障碍。前者写出了该调查对象继续发展的必要性,后者则写出如何扶持其发展。没有前者,看不出调查对象有无继续发展的必要,这就很难激发有关部门对帮助其发展的兴趣和积极性;无后者则看不出该对象在继续发展上还存在哪些障碍,有关部门就难以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可见这两点都是这篇调查报告的内容要素,缺一不可。假如这篇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城市的同类企业树立样板以指导它们多作贡献、健康发展,那么该调查报告就应着重反映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如何开展工作、取得成绩,如何健康发展等方面,从而使该调查对象工作上的成绩、做法、效果、经验、体会等项成为这篇调查报告的内容要素。

因此我们写作应用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该篇应用文有何非写不可、必不可少的内容,努力做到内容要素齐全完备。

三、合式,是要求符合所用应用文体的程式性要求。程式性是应用文的又一大特点,它主表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这一点,法定的行政公文与电报表现得极为突出。拿公文来说,标题、发文字号、主送及抄送抄报机关名称、正文、附件标注、发文时间、秘密等级、缓急程度等项的写法及其书写位置等都有特定的要求,甚至连文字的书写排印、用纸的规格及装订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有些应用文虽无明确规定其书面格式、书写体例,但一般都有其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如调查报告,其写法虽比较灵活,无固定的书写格式,但在写作中却常常采用“三部式”的结构方式:前言部分概述有关的基本情况(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多写关于调查活动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方式、基本过程;调查的对象、目的、项目、总的调查结论等。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则着重写关于调查对象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调查对象的历史、现状、组织结构、基本的工作及成绩、总的经验体会等);主文部分则根据报告的目的写出调查中形成的有关观点及说明这些观点的具体的调查材料;结语部分则对主文部分作必要的概括、总结或补充。

就一般的文章写作而言,格式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款格式,主要指文字的书写排印的规定;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定;标题、署名等位置的规定等等。二是内容表达的书面形式,如分条列项式、篇段合一式、分部切块式、表格式等等。三是正文的组织结构方式,包括行文顺序、开头结尾的安排等等。再具体到应用文的格式来说,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结构要素”方面。所胃结构要素,指的是构成一种应用文体的各个部分和项目(它不同于内容要素。内容要素是就正文部分的内容来说的,而结构要素则是对于全文的结构来说的。相对于内容要素来说,结构要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与外部性。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完备,往往一眼看不出来,必须结合处理事务的现实需要,深入到文章的内部,通过对正文的内容作认真分析后才能了解。而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是否完备,则一般可以从文章的外部形式上把握,往往可以一目了然)。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可以分为“一般结构要素”与“特殊结构要素”两类。“一般结构要素”指的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例如公文中的“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名称”、“正文”、“印章”、“发文时间”等等,这是每一篇公文都要具备的部分。至于“特殊结构要素”则不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是其中某些或某一篇章为了满足某种特殊的需要所特别具备的。仍以公文为例,除了上述那些“一般结构要素”外,秘密公文要标明秘密等级;紧急公文要标明缓急程度;有附件的公文要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与顺序;上报国务院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会议通过的文件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注明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这秘密等级、缓急程度、附件标注、签发人姓名、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等等,便是公文的“特殊结构要素”。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有如一部机器的零部件。少了一个零部件往往会影响机器的组装与正常运转。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残缺不全,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完整,影响到应用文正常的处理,会损害其现实效用。可以说,结构要素乃是应用文格式的主要方面。

对应用文的“一定的惯用格式”,应着重从上述这几个方面去了解把握,以便使自己写出的用文达到“合式”的要求。

应用文的程式性也是由应用文的实用性所决定的。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程式性掌握利用得好,有利于迅捷、准确地传递、接收与处理信息,有利于稳妥、及时地处理事务、沟通关系。否则容易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处理、贮存,甚至贻误大事。例如一大学生去信国外,因不懂该国书写信封的习惯、体例,照我们的习惯去写,结果信给退了回来。因此,我们不能把应用文的程式性理解为纯属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无视应用文写作“合式”的要求。

四、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得当、恰当。得体对于应用文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因其往往直接影响到应用文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现实效益。

得体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就应用文写作而言,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体的选用方面。不同的应用文体有不同的功用,反映了不同的行文目的和要求,有的还反映了收发双方之间不同的身份关系。这就有一个使用文体是否得当的问题。例如向非上下隶属关系的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就应用“函”而不能用“请示”,否则便是“搞错对象”,很不得体。又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就应用“报告”而不是“请示”。又如办学招生可用“启事”、“广告”而不宜用“通告”。二是行文方面。这里主要指表达方式的运用与篇章结构的安排。前者指的是要根据文体的特点来正确运用表达方式。例如“会议通知”,具有告知性、规定性。就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运用叙述、说明,而不用或少用抒情、描写。后者指的是篇章结构应适应文体的特点与要求。就拿开头来说,应用文旨在应用,要求“易见事”,其开头一般应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而不宜搞“曲径通幽”、“烘云托月”之类。其他如层次、段落的安排,结尾的处理等方面,不同的应用文体都各有其习惯的做法。三是语言的运用方面。这是应用文写作“得体”的主要方面。我们说应用文写作要得体,主要也就是说其语言的运用要得体。下面就着重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用文语言要得体,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即叙事论理、遣词造句时要注意一定的身份,要能正确体现出收发双方之间一定的关系。《文心雕龙·书记》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这“亲疏得宜”就是指正确体现了收发双方间一定的关系。如公文中的传送用语:“上报”、“呈报”用于上行,“印发”、“颁发”用于下行。倘用错了便不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文心雕龙》所谓“若夫尊长差序,则肃以节文”不能仅仅视为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从处理事务求得实效而言,这还是有必要的。

2.要注意特定的场合与氛围,要做到和谐协调。如贺喜时不说丧气话,严肃的场合不说俏皮话等。又如写请柬,用于商店开张、会议开幕的可以写“敬请光临指导”,而用于结婚宴请的则不宜写“指导”之类字眼。

3.要注意让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要分别对象,采用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言语。为了使对方乐于接受,有必要了解对方的个性、习惯、情绪、忌讳等等。如对比较幽默风趣的人说点俏皮话还可以;对一贯严肃、不苟言笑的人就不要耍噱头、说俏皮话。有的人很讲究忌讳,同这种人说话在这方面就应特别注意。一般人忌讳的话也要尽管少说。有一个储蓄所的营业员,把“要存定期还是存活期”说成“要死的还是要活的”,结果把前来储蓄的一个老人气走了。这就是说话不得体的后果。同一个意思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有的说法人家乐于接受,有的说法则令人感到不堪入耳。这就要求我们在遣词造句以表情达意时要十分慎重,要尽量做到让对方乐于接受(在这方面可以说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是有意要激怒对方)。此外,还要注意适合对方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等,使对方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例如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就宜尽量多用平易通俗的词语,而不要使用古奥的词语;对不熟悉某一专业的人,就不宜过多的使用该门类的专业术语。否则,“对牛弹琴”,于己于人都毫无益处。

4.语言色彩要符合特定的行文目的及内容性质的要求。如颁布政令的要庄重严肃;通报错误的要说理严正、义正词严;申请要求的要平和委婉;报喜祝捷的要热烈欢快,等等。《文心雕龙·诏策》里说:“故授官选贤,则义柄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诏策之大略也。”这说的便是语言色彩与行文目的、内容性质的要求相符合的问题。

5.要符合应用文体的语体要求,体现所用语体的个性。应用文主要使用事务语体,而事务语体最大的特点是“平实”,即通俗易懂,质朴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坚持“辞达而已矣”的古训,要坚决反对堆砌词藻、生造词语、半文不白、古奥难懂、追求含蓄而流于晦涩、肆意夸大其辞、说空话废话等等现象。平实,是对应用文语言的总的要求。在这个总的要求下,不同的应用文体对语言的运用还有其具体的要求。如公文,其语言除了平实这一点以外,就还要求简明、庄重。因此在写作应用文时,语言的运用要注意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也就是要体现出所用语体的个性。

写作应用文,说什么、不说什么、怎样说、何时说等等,都要认真考虑。语言得体将有利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是否有利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衡量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一把尺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校园课本剧本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069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认为,现在初中学生以编演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是对于学生语 文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是符合“大语文”教学观要求的,为此小编整理了关于校园课本剧的写作基础。希望更多同仁能 够参与其中,共同促进课本剧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课本剧。

课本剧是学校师生共同编写、排练的以所学课文、学校生活为素材,通过创 设情景,角色模拟,展示升华课文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反映学校生活、学习的 一种话剧表演形式。它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参与能力,提高他们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感悟掌握课文内容的自主想象创 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在推进语文课改,推行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 课堂,课本剧表演正独领风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怎样编演课本剧?

编演课本剧选哪一 篇?怎样编?谁演什么角色合适?人物性格有何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

编演过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剧本不是课文,不再有大量 的叙述性语言,除了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外,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 要求改写剧本时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语音要准确,对话就要与人物 性格相符合。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

因此,为了演好某个角 色,演员对其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反复推敲、试演,在这个过程 中,其语文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编演《羚羊木雕》,人物语言 都很有个性,奶奶虽只一句话,但若没有认真揣摩、分析,其两难境地是很难表 现得那样传神的。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改编是一种创造, 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 解。改编后进入表演,根据实际,结合当代学生的一些特点不断调整、 充实,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使得形象更 为丰满。如《羚羊木雕》结尾,当“我”和“万芳”和好时,如用《友谊地久天 长》的背景音乐来烘托等,就是一种创造性,将会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

戏剧是一门文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编演课本剧就是用戏剧语言辅 以动作等来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反映生活的。这就需要学生将戏中人物与自己的 生活经验相结合,去把握其性格并注意对话语言的表达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是 如此。要具备了迁移知识到实际生活的能力, 具备了对生 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编演本剧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体验他说的每一句话,就更直接、更感 性地理解了人物, 不知不觉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精神所感染。

课本剧的选材 1、 课文内容 2、 学校生活 3、编写课本剧 4、安排好课本剧的结构

安排好课本剧的结构 创作课本剧要吃透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根据课文故事情节

据人物的出场顺序,创造性地设计好人物的对白、动作、表情。(后两 者可在“对白”的前面或后面用提示语注明。)

剧本开头要写明剧中的人物(给剧中人物起好一个简洁的代名称)

安排好场景(布景、道具的设计制作及其摆放位置)

依据课文内容情节的发生顺序,创造性地让一个个人物出场表演。人物 对白不要机械套用课文原话, 要在不改变课文原意的前提下, 创编更生动、 幽默, 更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对白,剧本的尾声一定要达到创作的最高潮,以利于揭示升 华表演主题,收到应有的体验教育效果。

剧本的尾部要注明“该剧据第*册中学《语文》同名课文改编”字样和 创作组、导演组成员和扮演剧中人物的队员名单。

明确编演步骤及要求 课本剧的编演,要有一定步骤,编演程序分为选、读、编、演(包括排练、 演出)、评五个步骤,其中每步相应地有具体要求。

选 要选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记叙性课文,如《摆渡》、《花的话》、 《皇帝的新装》等。所选课文不一定要很长(如选《蚊子和狮子》),长课文也 不一定要全演,可选其中一个层次(如《古代英雄的石像》)。无论长短,所选 课文要求情节性要强,人物性格要鲜明。要改编课文,就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研 读课文、推敲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使其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只有清 楚这些,才能更好地体会揣摩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因为人物的性格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改编课本时,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可适 当增删,还可做变动。但无论增删或变动,都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 需要、为主题服务,又要适合舞台演出。

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 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包括排练和演出。排练时,要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分为 多个小组,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各小组也可根据实际,对剧本稍作 修改。

演出时注意两点:

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 如《摆渡》船可虚拟;《七根火柴》中熊熊燃烧的篝火,则可用几块泡沫裁成火 苗的形状,再涂上红、黄广告色,绘成火的样子即可。

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微型剧本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2590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型剧本的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一、根据剧本特点编写微型剧本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

编写微型剧本必须突出体现剧本的三方面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懂得了剧本以上几个特点和要求,再参考学过的剧本课文,就可以试着学编课本剧了。

二、将剧本改写为故事

剧本与故事的共同点是,都有人物、环境,都不乏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刻画。所不同的是,故事不受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将剧本改写为故事,可以放开手去写,时间、空间不必那么集中。整个故事可根据剧本中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在故事中可以加强人物的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形象更为鲜明,思想感情更为丰富。同时,可将剧本舞台说明中的布景说明改为环境描写,为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总之,不论将叙事诗文改编为剧本,还是将剧本改写为故事,都要注意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原作,使改编后的文学形式更充分更准确地表达原作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三、剧本三大忌

1.写剧本变写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

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

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

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

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

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2.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舞台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3.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景,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

所以,写剧本难,写出好的剧本难上加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看图写话写作要求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1、开头空两格。有几幅图就写几个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确写清: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3、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必须详细写。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图中的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

4、能正确使用“,”“。”“?”“!”。能写通顺的句子,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可以写拼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影剧本的写作大纲

全文共 8230 字

+ 加入清单

剧本写作是从剧本创意开始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故事梗概,它的目的是让制片人了解剧本的故事内容。小编收集了电影剧本的写作大纲,欢迎阅读。

一、主题

主题不能过三行字,要过三行字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主题很清楚,很有点,很独特,有力量,人家一下就感兴趣了。

二、人物

人物的个性、特点、背景都写清楚,但是不要超过3行字,任何一个电影你写人物的话,写在故事大纲里面不要超过3个人物,就是主要人物。

三、大纲

大纲要一行一行写,写一点可以转,转的时候永远记住在10行左右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有一个桥段要完成了,要有一个小高潮上去了,要有一个空行。

写故事大纲里面永远不要写对白,整个故事大纲就这么一点内容,不要有形容词,不要有性格描述,不要有独白,这些虚的统统不要,它要什么?它就要中国白描画的线画,你可以画的很具体,但是必须是平面,可以把一个故事叙述清楚的白描的故事介绍。

在你的故事里面有没有这么4个字--起承转合,前面开始写的罗罗嗦嗦,但是中间的发展部分没有。写故事大纲的时候,一上来就进入状态,什么事件发生了,什么时候开始,主要部分就是写在重要两段,到高潮的时候,一到高潮,最后一句话马上结束,这就是起承转合,一定要检查你的故事大纲。然后再查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错别字,错别字是一塌糊涂,你有错别字,人家一看觉得你这个编剧一点文化都没有。

你本子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物要有细节,那个细节要很有张力,很有点,人家一看就是画龙点睛,就是你剧本的闪光点,就是你的细节,千万不要老声常谈。

故事大纲、分集梗概、分场景梗概

剧本的写作是从剧本创意开始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故事梗概,它的目的是让制片人了解剧本的故事内容。

梗概分三种:故事大纲、分集梗概、分场景梗概。

故事大纲是为了让制片人对剧本有个大致的了解,通常这个时候,剧本没有立项,也没有进入真正的写作阶段。故事大纲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把故事轮廓勾勒出来就可以了,简洁明快,不用写得太复杂,其次要尽可能地把故事的精华或者卖点展示出来,故事不一定很完整,一般1千到2千字。

分集梗概的作用有2个, 第一还是给制片看,使其更多的了解剧本的信息,第二,整理创作思路,为将来的剧本写作打基础,和故事大纲相比较,分集就详细得多了,已经形成了剧本的雏形,从制片人的角度看,会对整部剧的情节构思乃至剧作者的写作功力有所了解。分集梗概不一定要按场次来写,但应将每集戏中最主要的事件写出来,有时甚至要求把主要场景中发生的情节都写出来。

分场景梗概,要求把每个场景里所发生的情节简要地描述出来,有时还会有简单的对话提示。如果几个人合作写一部戏的时候,这一步是不可缺的,否则将无法连贯整个故事,通常编剧们不太喜欢这样做,觉得很繁琐,但就算繁琐,也要做,对于一个编剧来说,只有前期工作做好了,你后面的本子才会写得顺手。做完分场景梗概这一步,剧本的好坏已经基本上能看得出来了。

梗概的三个要素:你的梗概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你的故事有没有创意。

附:

投稿要求

1.作品名称及作品梗概

2.故事全章节目录及全章节梗概

3.故事片长及故事体裁、题材

4.故事情节前三章、最末两章及精彩片断二至三章

5. 作品卖点分析及主要人物介绍

6.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投稿守则

1. 投稿作品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2. 不得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3. 不得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 不得煽 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

5. 不得泄漏国家机密;

6. 不得宣扬淫秽、迷信或得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

7. 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

分集很简单的,如果按时间分每集45分钟,15000字左右就足够了,如果你想按故事分集也行,也就是说一集讲一个故事,但字数要求还是这个数。

我估计你要问的不是分集,是分场,分场也很简单,一般只要是同一场地的情景就可算做一场,如果场地没变,只是时空变了,那也可以分场,这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看你的写作习惯了。: X+ Q! p% U# ~$ g9 A+ u7 j/ S! w

剧本中当然可以加入对音乐的要求,如有特殊要求的音乐还必须得注明,但也不是说每场戏你都要加上音乐要求,你又不是写电影音乐的说多了就是画蛇添脚了。

剧本每集字数

①情景喜剧,以对白为主,一集约一打五千字。% ^ W4 n+ b+ b; N; z( T2 L, S

时装正剧,中间串插外景、过场、抒情乐等,一集约一万两千字。 r6 B* _! P) n8 N

场景在三十个以上。不过也不是绝对的,节奏缓慢的也有一万字的。最少不能低于一万字。

②10分钟约1900——2000小品( 7 ~4 q: I! D$ V+ S4 l

15分钟约3500——4000情景剧* O; a1 |( }3 K% { f

30分钟约7000——8000栏目剧/中型舞台剧% R1 Q& G) j4 p2 o3 W

45分钟约11000——12000/大型舞台剧

60分钟约19000——20000独立电影" C) o% Z3 x$ E9 s5 q/ |

90分钟约27000——28000(数字电影)5 ^* S8 f5 [% t( Y2 J

以上根据本人成品作统计而出,可做对比。

③45分钟的电视连续剧一般在15000------18000左右;场景一般为40------50个。* ]8 R+ w* g, e. L, |9 L( N+ p% g

% ^. p" A. k$ n4 @3 }

不过,场景镜头也得根据你的故事情节修订,也有做30多个镜头就能完成一集的,呵呵,量材而定。

④原则上一万二三就足够,但实际操作中,是能往多里写就往多里写,你要能一集写出二万多字来,更好。 g# R: ?7 R0 b9 U

但前提是,合同里要签明:以最后剪出来的集数为准。

基本上,写作风格简快明了的,一千字3分钟。现在电视剧没有时长45分钟的,得去片头片尾,所以基本上都是40分钟,一万二三千字就可以了。1 ~( [ }: L- y+ [

如果你写的罗嗦,那就无法确定了

我要成名——我们的剧本出路在何方

许多朋友们写出了剧本后四处发贴或向影视公司狂发电子邮件期望自己的作品有天能搬上影幕能一夜成名,忙完了一通后就在等待的焦灼忍耐的极限崩溃的边缘苦难的煎熬中苦苦守候度日如年企盼有一个结果。, `- h3 T- Y) ~2 {" o/ R

但等待的结果往往却是没有结果,心情变得苦闷彷徨。

有时我们不禁会问,是我们的剧本质量不好或是影视公司们的眼光太差?我们的剧本出路在何方?

这个问题实在是令人难以回答。8 Q3 x+ K: i c: K7 m0 y. ~

让我们看看今年影视剧本征稿的一点信息,重要的莫过于2008夏衍杯影视剧本征集活动和上海文广集团影视剧本征集活动。要求主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作品,其它不限。9 P3 P% U l! `* ]( h- A

纵观建国以来的影视作品,你不难发现,赞美祖国歌颂党的作品或者说红色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主旋律,是否长着一张国字脸往往是国家机构的专家评委们评定剧本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9 E+ `: S( n9 ]1 K/ s+ ]

那年发大水夏衍杯获奖的影视剧本是《惊涛骇浪》,今年反映汶川地震中人民军队不畏艰险克服万难抗震救灾为人民题材的影视剧本应是获奖剧本的首选,当然还有中国举国同心办奥运同样会是获奖剧本题材的大热门。1 x9 n9 T, O0 p$ l4 v

在我国,国企影视公司是为国家这座大机器服务的,加入游戏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这也决定了我们影视剧本的定位和方向,红色,蓝色一路通行,灰色亮黄灯,黑色亮红灯。

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合适的剧本吗?剧本要求必须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谐统一的作品。

若你手中的剧本属于商业性娱乐性的,那么你可以尝试着走另外的路。比如刘德华先生发起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曾志伟先生扶植新人新作的“九降风”计划,在网上查找他们公司的网址可以把自己的剧本寄过去试试运气如何?( M9 u! Y L6 G5 k9 g

还有,你觉着自己的剧本真的不错从长远稳妥的角度考虑,那就去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的网站上有剧本登记业务。手续费是五百元,那是香港剧作者们的老巢。# w6 K L/ j& g f( N5 g

或者你可以参加深圳文博会网站上有剧相推广的业务,但必须是会员。而且普通会员的权限不够,最起码得加入黄金会员,还有白金会员,钻石会员,黄金会员的会费好象是三百八十两银子。比如成龙作品《我是谁》的电影剧本就是2004年文博会上交易成功拍卖出去的。

还有些别的路线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但你不管选哪条路最后万流归宗都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审批立项关,这道关口要过去很有难度哦。( c- F; `# U$ _# Q) B

孙悟空戴上金箍或许是去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n7 w. v- X( p ]+ M# o

我看见大奖赛的门外人头涌涌,除了有我们这些弱势群体的业余编剧们在激烈竞争,在我们前排的那堵厚厚的人墙是有着先天优势的国家御用的专业编剧们,我们能够手持自己的剧本在人潮人海里越众胜出吗?

尽管剧本中标的概率和希望就如彩票中五百万大奖般的渺渺,但我们仍愿相信明天会有奇迹发生。

祝天涯影视剧本创作的朋友们一路走好,也许明天真的会有好运临门。

基本的一些影视常识

第九个问题:基本的一些影视常识:

1、电影的工具论或者叫电影的属性论:

电影是宣传工具;这显然就是国内的主旋律的概念。

电影是商品工具:这就是指商业性电影;

电影是机械记录现实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搞记录电影的一些人的理论本质;

电影是表达爱与非爱的工具:这是所谓欧洲个人化电影的理论本质;

上面这些工具论是我看中戏的一个影视学院的一本编剧教材上的,说实话那本书我大概只记得这四句话。但我认为已经非常值得了。

上面这些论点并非从创作角度来讲的,而是讲的创作目的。没有限制你可以写什么或者不能写什么,只是从传播的角度上讲了电影的一个基本分类。

不同的创作目的,必定有不同的理论支持,也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清晰知道自己的目的,然后再去进行创作是有很大好处的。

2、影视剧的字数和格式:

电影剧本:28000—32000之间。

电视剧本:8000---12000之间。

情景喜剧:5500字以内。

这个字数是标准的。编导一体的人写的剧本,比我给的字数还要少。我不想再究字数的到底应该是多少的问题,因为这并不是很重要。真正跟过组,到现场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该怎么写。

为什么强调字数这个问题:因为字数代表的是时间,和抒情是无关的。这看起来有点机械,但实际上就是这样。

如何计算自己的字数呢?

第一个办法:你掐着表,看看自己一分钟正常速度下,说多少个字。这应该不难吧。如果这个计算出来,你再去数数自己的对话是多少个字。然后时间不就出来了。

第二个办法:练习写广告,按15秒和30秒格式写,然后你看看自己能写多少字;

第三个办法:有个编剧家软件,是美国编剧常用的,中国汉化的。去下载,可以免费使用999次。

如果你能熟练使用那个软件,不感觉到吃力,你再算你的字数,就肯定跟以前大不一样。

国外有一种格式纸,1页的容量是拍摄出来的一分钟的内容;国内没有这样的纸张。

3、时间和场次:

电影剧本一般是80到120分钟。平均一分钟一场戏;

电视剧本每集一般是40—45分钟。国内大概在20—30场戏。国外基本上是1分钟1场戏。

情景喜剧一般是20分钟。大概是8—12场戏。

4、影视的容量:

电影90分钟。

电视单本剧每集40分钟。连续剧一般是20集;特殊情况另议;

情景喜剧每集20分钟。一般是40集。

5、投资:

电影的投资:最少应该在200万起。大了就无限制了。

电视剧的投资按每集算,目前的状况是每集应该在20万—40万之间。

情景喜剧的投资:大概是每集10万元。

电视电影的投资:大概一部是40万—60万元。

6、编剧的报酬:

除非你是很有名气的人,平均算下来,编剧的投资通常占一部戏总投资的5%--8%。

特殊情况另算。

每场戏的时间应该怎么把握

首先剧本只有“字数”,没有“时间”,我们所说的“时间”,显然是指的文字化的剧本经导演和演职人员完成拍摄和剪辑以后的影视成片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一个剧本的时候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是这个剧本通过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在转换成银幕或荧屏画面以后,所占用的真实时间究竟有多少?

一个剧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话。

2、空镜、过场。

3、动作。

(注意:严格来说对话也是一种动作。)

显然把这三者所可能占用的时间相加,就可以大致预计成片时间。

以下就分别来谈:

1、关于对话要注意,影视对话要慢于我们的正常语速,因为涉及到表演,它会有抑扬顿挫、情绪起伏和伴随动作,所以不要用正常说话的语速(尤其不要用默诵的语速)来衡量对话。

不够熟练的时候,可以一边写一边念叨,甚至掐着表念几段你写的对话,这样对自己写的内容多少字占多长时间,会有一个很感性的认识,以后在写作的时候基本就能兑出一段对话所需要的时间。(即使你不会表演和朗诵,带着情绪有节奏地读一段对话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同时最好最好还是去片场看看演员是怎样表演的,没有这个条件,起码要多看看戏。

每场对话的长度并不是平均摊开的,你在写了一个对话很丰满的重场戏之后,要有意识地在其它场次控制对话,各场次的长度对应起来,最好能形成起伏和节奏。这个节奏把握好了,每场的长度平均起来也就差不离儿了。

2、空镜和过场戏一般很短暂,大约在几秒到十几秒之间,但不要觉得在计算时间的时候无关紧要。电视剧节奏慢,空镜和过场不多,但对于时间紧凑、画面节奏快的电影来说,空镜和过场所占的时间就不能忽视了。这里要求编剧应该有必要的导演、摄影和剪辑知识,知道一段空镜和过场大概走多长,当然这方面导演将来还可以根据整片的长度去调整。

比如一个很常见的开车来人的过场,可以是车从街上拐到院子里、停下、人走出来、接待的人把人接进去,走十几秒的戏,转上若干个镜头,(要注意类似情况下,车在路上和进院如果不是一个镜头跟下来,就是两场戏。)也可以是车在门口“嘎”地停稳,外景一个镜头结束。(这样人进屋可能还需要换场再给一场戏。)显然根据你设计的不同,最后累积起来的时间差别还是比较可观的。

还有一种类似空镜和过场的情况就是渲染情调和情绪的场面,比如主人公从天际线缓缓地走来,一匹马慢镜头奔过原野,这种戏一般很拖节奏,要慎重使用。

(八十年代之前的一些电影作品之所以让人感觉叙事节奏慢、情节容量偏小,我觉得有一个因素就是过场处理不够干净利索,情节和情节的视觉衔接不够流畅。)

3、动作是最难掐的。象战争、枪击、格斗、追车这类激烈场面没法掐,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导演和动作指导会怎么处理,只能大略匀出这场戏的长度。好在一般也遇不到这种场面。(好莱坞剧本可能会把这类动作戏写得非常细致,这点从悉得.菲尔德所引的《终结者2》剧本就可以看出来——写得太棒了——但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这种写法,因为没有一个中国导演会有那么多钱让编剧海阔天空地去造。)

普通人物动作也并不容易估算时间,因为这里涉及了导演、表演和剪辑的因素,所以动作多、对话少的戏,伸缩空间非常的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戏、多了解导演语汇,尽可能地去估算导演会怎么样处理这场戏。(一般宁可多打出一点时间,必须给导演处理预留下余地。但也要注意从整个戏的角度来说仍然是宁长勿短,所以不要让预留导演处理空间的想法挤占本来想写的戏。)

在相对了解导演技术的情况下,可以拿几场动作戏在脑子里完整走一下,这样几次以后,对一定动作占用的时间也会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前提是要记住脑子里摹想的场面永远比实际动作要快得多。)

实在没有条件了解导演技术,拿DV找几个小哥们按你的意图去晃几个镜头,用绘声绘影拿到电脑上去剪一剪,感受一下,也比闭门造车强之百倍。

有一种极端的认为,就是电影的动作越多、对话越少越好,这显然是没有根据的。对话在我们可以预期的未来,仍然是戏剧最重要的表现手段,(语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手段,戏只要表现的是人,恐怕就很难离开对话。)废除和严格限制对话,最多是一种实验型的表现手法,没有必要去认真尝试。所以控制一部戏的长度,调节对话还是最基本的手段。(关于对话,《裸岛》和《十二怒汉》是非实验性电影中两个对立的极端化的例子,但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吸引人,创作难度也更大。)

最后整体来说,一部戏的长度其实在最初和根本上决定于它的故事。

在梗概阶段,这个戏设置多少情节、每个情节具体怎么处理、这样处理大致需要多少场戏,这个心里基本得有数,如果情节塞得过多或者不够,到时候写起来,神仙也没有办法。所以到了剧本写作阶段,掐时间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技术和经验活儿,这个练练就可以掌握,困难的是了解一部戏需要设置多少情节、这些情节又如何恰当地用戏剧、影视手法来处理和表现。只有这两点把握好了,一部戏的长度才不会离大谱,其它的增增删删都只是小修,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两点。

学习了,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来逛逛,本来是冲着那个聚会来的,可惜我不在北京。楼主说的关于时间的问题我也曾苦恼的想过,也作了一些工作,基本上挺同意二楼和小倩老师的说法,在时间的处理上,我也是通过看大量的片子,把他们的分场记下来,分析一下几场戏写一个小事情,也就是几场戏构成一个情节,一部影片大致需要多少个情节,每个情节需要多少场戏,每一个序列又是怎么组合,多看看,多练练应该基本上就可以把握了。譬如《暖春》(数据记得不是很清楚),一共有33个序列,104场戏,除了六个空境,还有98场戏,平均2-5场是一个序列,重头戏可以多一点儿,甚至六七个,这样多看多练慢慢应该可以把握。我就是个新人,三个月前大学毕业后进入影视公司第一次写剧本,可惜,本子写出来厚度不够,叙事上也太平淡了,节奏也不够紧凑,重要的是影片很空洞,本来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又写一个不是很熟的环境的本子,还赶鸭子上架,所以暂时本子不能用,不过这次对剧本写作算是了解了一些,但大多数(可以说基本上全是)都是自学的,也不知道这样想正不正确,所以现在非常想找个老师带带,圈子里的前辈们,有时间的话请多教教我们这些新人。

拉片子我就拉过两次,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电影《大智若鱼》,我拉的时候,我总是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情节放到这里,假如我来写会怎么写,两者之间谁是最佳的方法。对人物的对话也是这样首先想他为什么这么说。我写会怎么说?哪个是最佳的。前天把《集结号》也拉了一遍,突然发现他的错误点,我很高兴,因为当我把这个给师傅说并告诉我的修改意见后,我师傅说:去你大爷的,你没钱就多学少找人家的错!!!

关于拉片

就是精读一遍片子,把他的场景一个一个写在纸上,然后考虑每一个细节

如何写分场大纲

①个人体会,如果是写给自己看的,怎么写并不重要,只要方便用就行。比如说可以用电子表格,列出集号、分集内容、场景数、主要情节及时间,需要修改补充时,采用插入批注及编辑批注功能。这样用起来很方便。到了你想往外推销时,把分集内容拷出来,再改一下,应该就可以算分集大纲了。大纲对于老手来说,不是问题。老手怎么写怎么有。对于刚写作的人来说,更不是问题,反正你怎么写都不是。新手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剧本写出来再说。反正就是个练。

常常说大纲重要,其实指的是在往外推销时写给别人看的大纲。这份大纲,其实不是你事前设计的,而是你事后总结的。这时你就会发现,写大纲比写剧本难很多,它决定你作品的生死。你是个新人,人家没兴趣也没工夫看你拉拉杂杂的几十万字,人家只看你的大纲。这时你最好老实点,别掖着藏着怕别人剽窃你的构思。你得想尽一切办法把你最抓人的东西写出来,最好要具体到事件。用大白话不温不火写出来就好。很多时候,为了向别人推销,你会夸张你的故事,这时你就有了新的灵感,然后再回头去改。新人嘛,只能这样磨。如果别人看了大纲想看剧本,就说明你的大纲写得不错。

以上所言,仅仅是一点体会。如果你跟我一样,没有过写作经历,也没有人指点,也没指望靠这个为生,只是写着玩玩着写,那么可以借鉴一下。

②由粗而细的加工过程:

剧本大纲:对整部戏总括;

分集大纲:如全剧25集,每集一纲。共25纲;

分场大纲:如每集50-60场,每场一纲。

③分场是形成剧本前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一个过程。必须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要求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The number of applicants for civil servants has increased abruptly in recent years. Manypeople believe it is an appealing job, while others don’t think so. What is your opinion?

Write on Answer Sheet Two a composition of about 20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Is Civil Servant an Ideal Job?

You are to write in three parts.

In the ? rst part, state speci? cally what your opinion is.

In the second part, support your opinion with appropriate details.

In the last part, bring what you have written to a natural conclusion or a summary.

Marks will be awarded for content, organization, grammar and appropriateness. Failure tofollow the instructions may result in a loss of marks.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作要求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假设不久前你们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款举办了一次慈善行活动。请据此在制定的位置上,以“Walk for children in poor areas”为题,为某中学生英文报写一篇报道,内容要点如下:

1. 目的: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款

2. 10月23日,星期六

3. 路径:学校—市中心

4. 简况:学生把自己分成四人一组,出发前计划好了一切,步行很艰辛,但活动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最终在许多人的帮助下,筹得善款5万多元。

5. 感受:每个人都很累,但都很高兴,因为…

注意:1. 报道须包括所给内容要点,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 第5要点的内容须用至少2句话展开合理想象,作适当发挥;

3. 词数80个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毕业论文的写作基本要求

全文共 4356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考核论文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小编收集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基本要求,欢迎阅读。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1989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

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全文共 434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将作详细论述,这里先说说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些原则要求。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1989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写说明文是对中学生的要求

说明文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简单地说,说明文就是把你要写的对象介绍给读者,其标准就是介绍的是否清楚、明白、易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明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你经常要向人们介绍事物或者某种道理。所以,说明并不是神秘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

对于写说明文来说,其题材领域十分宽广,大到宇宙小到一根铅笔都可以说明,都能写成说明文。比如,做饭、做菜、穿衣睡觉、治病防病、吃饭喝水,这些日常行为都可以写成说明文,再比如,春夏秋冬、风雨雷电、水、空气这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写成说明文,钢笔、课桌、书籍、本子这些学习用品还可写说明文,城市、村庄、学校等等地点场所也可以写成说明文。与此同时,怎样写作文、怎样听课、怎样考虑这些做事情的道理也可以写成说明文,称为事理说明文。应该说,我正在写的这篇《说明文的特点及写作要求》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在于说明、介绍。与记叙文不同,记叙文是记人叙事,所以说明文不以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为主,它是对事物的静态介绍。与议论文也不同,议论文是海阔天空地摆事实讲道理,有论点、论据、论证,而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就是就此事的道理做静态介绍。

知识性、通俗性和条理性是说明文的三大特点。

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本质特征。对一个事物缺乏知识,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但绝对写不成说明文。说明文正是要介绍该事物的知识,没有知识怎样说明呢。

通俗性也很重要,事物本身的结构、形态、历史及其科学知识是很复杂的。我们写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复杂变简单,把深奥变通俗,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要使有点文化的人都能看懂,不要把明白人给绕糊涂了。

条理性是指说明文的行文结构。既包括整篇文章的结构,也包括一个段落的结构,还包括两句话之间的结构,都要有条理。要按部就班地去说明,有条有理地、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在结构上,说明文没有记叙文和议论文那么自由。

所以,在说明文的写作中,要普遍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有该事物的知识,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三是要科学地安排说明顺序,四是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微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全文共 1579 字

+ 加入清单

要写好微电影剧本,掌握剧本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必备的,小编收集了微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全文共 2467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能够存在和发展这么久,人们喜爱愈烈、流传愈广除了某些客观原因:帝王的提倡,名人的创作,人们的需要外,主要在它自身具有许多艺术优点和长处:文字美、声韵美、民族特色、应用价值等,能与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里将探讨它构成那么多优美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要求,即对联写作基本要求。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从前有个故事说,甲乙二人对对,甲出句:“三宝殿前三个塔”,乙对以“五凤楼台五层楼”,本很工整了,但甲又说:“还有塔、塔、塔”,乙由于不能以五个楼字去对三个塔字,没能对了。它不像“三光日月星”可对以“四诗风雅颂”。因为雅包括了小雅大雅二诗,乙没有办法以三个楼字包括五层楼,只得认输了。因此,上联五个联(五言),下联也要五个字,上联七个字(七言),下联也要七个字,如下列二联:(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长天。两联上下联字都相等,前者是李大钊烈士所引,气概非凡。后者是杨昌济教授(毛主席的岳父)的名联,表示决心培植救国材人。

不论多少字的对联,都一样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能象词赋那样对偶句容许引头词和语尾词。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第四句“看漫山红遍”,下阕第三句“恰同学少年”中“看”和“恰”都是引头词;鲍照的《芜城赋》有“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句,其中“岂忆”是引头词,“哉”是语尾词,在对联是不容许有的。因为对联的上下联必须互相对称、整齐、美观。理由很简单,从许多生物自然器官都成对就可说明了:鸟有两翼,兽有一对前腿,牛羊各有一对角,人的耳、眼、手、脚都是成对,长短大小一样,每对器官都在身体匀称地分布好,给人以对称、整齐的美感。对联的互相对称、整齐的意义也一样,是给人以美的观感,美的享受。对联如果不这样,就像人的器官不全,不成残废,也是缺陷,成为丑陋,给人以难看的形象。所以一切东西要得人喜爱,首先就要有外表美,形式美,对联就具有这特点。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哀世凯对以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但也不能说字数相等的两行字或两句话就成为对联,因为对联还要讲究对仗音韵等艺术构造。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既无异议了,但它应以多少字数为佳呢?从现有的对联看,少字多字都有佳联,若有字数划分联形,七言为最多,其次是八言九言,又次为五言和十言至十二言,四言六言和十三言以上则较少,至于少于四言的短联和几百言以上的长联,有点似凤毛麟角了。因为字数过少过多都难于写作。对联的字数多少应以内容决定形式,由作者根据题材来决定,既不宜过短,也不宜片面追求长。

(二)同词性的字词相对

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根据词类讲究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偶艺术的关键。古人对词类的划分和今人的说法不尽相同。古人云:“实对实,虚对虚”。何谓实?古人编有《词林典腋》一书,《诗韵合璧》附载了它。它把实字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帝后、职官、政治、礼仪、音乐、人伦、人物(事)、闱阁、形体、文事、武备、技艺、外教、珍宝、宫室、器用、服饰、饮食、菽粟、布帛、草木、百花、果品、飞鸟、走兽、鳞介、昆虫等三十门(类),外编八对:抬头对,颜色对、数目对、卦名对、干支对、姓名对、人物对、虚字对,都是同词性相对。只是漏掉方位词。照工对要求,要各小类中的字词相对。天文类对天文类,人伦类对人伦类……。若只说“实对实”,则三十类中任何一类的字词都可同其他二十九类的字词相对了。其实不然。因为其中有动词、形容词怎能同名词相对?“游览”怎能对得起“太阳”?何谓虚?古人编有《虚字韵薮》一书,附载于《诗韵合璧》末尾。它列举虚字一百三十八个,但其中包括有代词:他、其、谁、孰、何……等,动词:谓、曰、云……等,是不能同焉、矣、也、乎、哉相对的。由此可见古人谈对仗虚实之说,不但笼统不准确,而且有些混乱,是不科学的。

词分虚实是必要的,真正的科学划分,只有今人以汉语语法区分词性属类才准确。现在说的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按语法特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至于方位词附属于名词。颜色词属形容词了。

(三)内容相关或相反

对子的上联和下联虽无律诗那样严格的承接转折关系,却也不能随意拼凑和拉扯。如我们拼凑这么一联:“鹈鴂悲啼血;鸳鸯喜订盟”,论对仗平仄则工整成对,但上下联情调各异,中间没有任何可联系,读了不知何意,不应认为是对联。又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对仗平仄很工,并有点巧,只是中间缺乏联系,也不能认作对联。凡要成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所形象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四)平仄相间和相反

对联为了音节和谐,声韵铿锵,要依照近体诗的格调讲究用字的声律。声即平仄,是汉语声调最低的概括。律即平仄排列的规律,但它没有象律诗那样固定位置。能排列得像音乐的旋律那样有节奏、有起伏、有抑扬,给人以美感,得人喜爱。因此。对联的声律是不能缺少的。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文字平仄怎样划分,那些字属平,那些字属仄的问题

平仄定义:是中国诗中用字的声调。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调平仄。*平调:分两种,基本上是平缓轻柔的声调。**阴平-较小声**阳平-较大声而且声尾上扬*仄调:分三种**上声-高昂明亮**去声-尖细哀柔**入声-短促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短片剧本的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全文共 5166 字

+ 加入清单

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小编收集了短片剧本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用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其它技巧

>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剧本三大忌

>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剧本写作方法之25个写作技巧

全文共 386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剧本写作方法之25个写作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编剧】编剧是一 种职业,正如木匠、铁匠、厨师、开锁匠等一 样,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看来,只要打 算、正在、已经靠写剧本为生,或者可以把剧 本卖出去的,都可以自称“编剧”,没什么高贵,不就木匠而已吗?

【逻辑力】对于做一个编剧的要求,与其说需 要想象力,不如说更需要逻辑力。想象力像孩子,逻辑力才是成人。你听一个孩子讲他漫无边际的幻想,最多赞许他天真烂漫,但不会为 他的“故事”着迷,不会探究,不会好奇,不会 较真,不会期待,不会震撼,不会深思,而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个逻辑缜密的创作才能达成。

【熟识角色】谁是主角?他出场前在做什么? 家庭状况体貌特征?学历教育?优点缺点个人 喜好人际关系……认识他非一次性完成,反复琢磨并与其他角色相互砥砺,仿佛在生活中遇见 人,对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断深化。最重要, 人物设计为你写他的目的服务。结论:人物小传须反复多次完成,并服从于剧本主题。

【A点】下笔前一定问自己:这个剧本你非写 不可吗?什么让你如鲠在喉?也许是一个愤 怒、一段思念、一个画面、一场高潮戏、一个流泪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总之,找到 这个动力源,把它作A点确定下来。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也许往下推演不顺而回过头来调整A,但是,写剧本必须找到 A。

【编剧秘笈】影视剧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 却是倒着写:从尾往头写。观众不知道结局, 可有一万个猜测,增加观看乐趣;编剧不知结 局,也会有一万个可能,那就让自己迷失而无 法前行。不仅倒着写,还要反着写,结局是和 解,前面就是误会;结局是顿悟,前面就是迷 瞪,拧巴。总之,想好了最后一个高潮再下笔!

【寻找首先出拳的人】无论一部电影、一个短 片,还是一个戏剧段落,开场3—5分钟,必须 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块骨牌,第一个撞击,第 一次危机。这第一拳最好足够的狠,才能激起 强烈反响,被撞击方和观众才能被打懵,才能 引起足够大的波澜,才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 应,才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好奇心:后来呢?

【关于题材1】什么是题材?回答“你的剧本是 讲什么”的答案,就是题材。讲教育、讲抗战、 讲父爱、讲复仇……。题材重要吗?重要,许多 题材不能拍,有些题材太难搞,还有些题材被人写烂了,制片人拒绝,是因为哪怕你作为观 众也拒绝。听劝,不要动笔。有些题材一下让 人感到有亮点,会有人鼓励你写。重要!

【关于题材2】题材也不重要,太泛,无实质意 义。除了某些特定题材被禁止之外,理论上没 有冷题材和热题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 人,也仅仅是把题材作为交谈的第一句话,接下来还是要看编剧怎样去写某个题材。从什么 角度、挖掘到什么深度、表达什么思想和情 怀、反映什么问题、何处有升华,这些才重 要。

【关于明星】如今明星片酬过高已让电影电视 剧不堪重负。为什么明星涨价?因为明星不够 用。明星为什么不够用?因为缺乏造星机制。 其实,每一个明星都是从非明星小演员变幻而 来,靠什么变?靠一部好戏。好剧本,好导 演,好的班底。但如今的电视台和出品公司似 乎忘记了这一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可否主题先行】可以!编剧常接到命题作 文,主题先行也出过经典作品。关键:1.不求 主题深刻,所有的主题都是大路货;2.不能直奔主题,越曲折越好;3.主题不重要,用什么 故事去说明它才重要;4.弱化主题的存在,隐 藏它,主题是观众品出来的;5.主题是有意 义,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后有意义。

【动作】编故事的关键是找到角色动作。动作 分两种: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前者是我想干 嘛。想考研,出击准备,迎接挑战。被动动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在头 上,流血抢救、血型不对、没带钱,医生不 在…编剧的任务就是给角色动作设置障碍,他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或转危为安,就是故事。

【事件】用简略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 定情景后,必须发生事件。只有事件才能让人 物活起来并让观众感同身受。事件要件:1.有 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动起来;2.须引起观众 的关注和期待;3.能引起连锁反应;4.能造成人物冲突(外部)和纠结(内在)的空间。一部电影需要3—5个相互关联的事件。

【拐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转折。人物动作带领观众朝某个方向走,或达到目的或出现意外使得人物动作方向改变的那个点,就叫拐点。拐点特征:1.逻辑的必然;2.关注和情绪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编剧挖坑给观众跳);4.具有节奏调节能力;5.体现变化与多元特征;6.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

【下狠手】故事产生于动作,动作来源于人物,人物发力源于编剧给他的压力。我称之为压弹簧。编剧压弹簧越给力,人物的动作发力越大。所以,老好人当不了好编剧。编剧对心爱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让他受苦,被凌辱,遭打击,让他危机重重、走投无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

【生活质感】什么是剧本的生活质感:1.人物 鲜活,2.故事贴近生活,3.对话生动有趣,4.细节丰富,5.平和但有张力……如何变成剧本?大 概:1.善于观察;2.保持敏感;3.准确截取;4. 学会提炼;5.大胆推理;6.坚持积累;7.复合表达。这些大体属于技术层面,其实功夫在诗外,保持和培养自身人文情怀最重要。

【个性化对白】编剧困惑之一,总不能千人一 面,千口一腔吧。但语言又有极大的同一性, 我们都说人话,不说鸟语,过于特别会造作。 人物个性化对白应该是:1.不能违背人物性格;2.尽量有一些个性化标志(口头禅、用词);3.说话的方式比用词更重要;4.人物内在依据大于外在形似;5.强化亮点避免刻意。

【和观众谈恋爱】写剧本好比和观众谈场恋 爱。观众是美女,你首先必须爱她,然后挑 逗、讨好、诱惑她,弄清楚她想什么,她要什 么,然后给予、付出,满足她。可一味地附和,无原则的让步也不行,你得有坚守。你不 能过分宠她,对她的弱点你得抑制、教训、警告、恐吓,随后(高潮时)征服她,方抱得美人归。

【戏剧任务】是一场戏、一个段落甚至整个剧 本中编剧想要完成的任务。它可以同时是角色 的任务,也可分开。攻打无名高地,角色任务 是战胜敌人,戏剧任务却是展现战争的残酷或 兄弟情。要点:1.必须提前明确;2.与角色任 务同步;3.指挥角色动作的真正灵魂;4.角色任务包裹戏剧任务;5.全剧戏剧任务=主题。

【可恨的编剧】编剧是什么?编剧是无中生有的人(虚构),是无事生非的挑拨者(冲 突),是狠心郎负心汉(让人流泪),是奸妻不共戴天的仇敌(激怒),是大乱的贼子(高潮)……从前有个帅哥巧遇一个美 女,他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此过上幸福 的生活——这样一帆风顺的故事谁看呀?

【合理与奇特】写剧本设置人物和事件时常纠 结,因为合理与奇特注定相互矛盾,处处合理 则易平淡,过分奇特又难免违背逻辑。首先考虑奇特,先出奇招,然后将其合理 化。如果费老劲也没能使其合理,弃之。然后重新再寻找并设置一个奇特。即便没有奇特的 事件,也尽量换一个奇特的角度。总之要奇。

【小高潮】相对大高潮而言的,在电影里突 出,因电影一次观赏,结尾前定有最大高潮出现,之前的小危机及解决(拐点)被称为小高潮。电视剧太长,难找大高潮(多次观影),加之电视剧分集实际由导演最后任意切割,更难准确设置拐点,所以只能模糊。经验:以故事段落为标准,3到6个拐点配一个段落高潮。

【首三集】电视剧约定俗成为长篇评书,在漫长观影过程中,观众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关注,于是首三集成为观众决定是否继续看的关键,也成为购片者和电视台(搜集收视率)评判依据,至关重要。英雄三板斧新官三把火: 1.信息量大(人物场面风格视觉动作);2.节奏紧凑;3.冲突迭起;4.戏剧张力强,玩命!5. 制造大悬念(让人觉得后续有大戏要唱);6.有趣(台词、机关设置、细节)。总之,编剧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剧本标准】罗伯特·麦基曾在好莱坞当剧本编 辑,他常写下评语说某剧本场景诙谐、感觉敏 锐、文笔通顺、用词恰当,但故事令人失望。 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评语:该剧本语法糟 糕、拼写错误、对白拗口、方位杂乱、打印格 式不规范,但它故事精彩、动人心魄、人物深 邃、高潮迭起。前者坏剧本,后者好剧本。

【交代戏】虽然对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事件 来龙等需要必要的交代,但应尽量避免纯粹、 单独的交代戏,好的交代应该是:1.非一次性 在不同场景和对话中泄露出来;2.留下可补充 的残缺让观众自己去概括或推理;3.符合场景 和人物自身逻辑自然流露;4.尽量用交代带出 人物性格特种;5.尽量对情节发展有推动。

【过场戏】为衔接两场戏设置的过度段落,特点是游离于剧情之外。不好的剧本通篇都是过场戏,而写得好的过场戏应该是:1.逻辑的一 环,因而不可或缺(虽本身不推动剧情,但拿掉则破坏剧情);2.节奏调节器(不从剧情上起作用,但为下一个高潮做情绪情感铺垫);3.可玩味的闲笔,展现抒情幽默风格趣味风情。

【高潮】指文艺作品中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及 其解决。电影中主角贯穿始终的动作不断遇到 阻碍(冲突),阻碍来自敌对方(人、自然、有形或无形势力、甚至自身等),并越来越大,主角危机四伏。结尾前最后一个危机越不过去,酿成遭灭顶之灾,主人公用尽全力反败为胜战胜对手(正剧喜剧)或失败(悲剧)。 要点:1.最后的危机须做到极致(将主人公置于死地);2.一定要形成拐点(顶点急转直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最新版

全文共 989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的作者是美国的悉德·菲尔德(Sid Field),这本书是电影编剧专业的必读教材,自1982年首版以来已被译成二十四种语言,为全球超过四百所大学所选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新版本中作者修订了大量内容,增加了一批更为当代观众所熟知且更风格化的片例。

以下是全书内容:

第一章 电影剧本是什么?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第二章 主题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了。

每个电影剧本都有个主题。

剧作家在决定如何把故事戏剧化时,常常要进行选择和履行责任。

你的主题会找到你的,只要你设法去发现它。

从寻找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开始做起!

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

这条规则值得再重复一遍: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越多。

调查研究工作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具体要素。

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冲突、斗争、克服障碍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成分。喜剧,亦是如此。剧作家的责任就是创造足够的冲突去使你的观众或读者发生兴趣。故事始终要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它的解决。上述就是你对主题应该了解的一切。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也就没有动作。

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莎土比亚有句名言:“即便一只麻雀的死,亦有特殊的天意。”而宇宙的自然法则是: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你的故事。这就是你电影剧本的主题。

要了解你的主题!

第三章 人物

人物是你电影剧本的根本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在动笔之前,你必须了解你的人物。

首先,确定你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他(她)生活的内容分成两个基本范畴:内在的生活与外在的生活。

要从内在的生活开始。

写作要具备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发展人物称之为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人物的外在的部分发生在电影剧本的开始到最后的淡出之间。首先,要逐个分析他们生活的各种因素或各个组成部分。你应该通过人物与其他人或事件的关系来创造你的人物。所有的戏剧性人物都在三个方面相互作用:

1)在争取他们的戏剧性需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冲突。

2)他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敌对的、友好的,抑或是冷漠的。请记住:戏剧就是冲突。法国著名的电影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曾跟我说过:描写一个混蛋比描写一个好小伙子更有戏剧性效果。

3)他们内在的相互作用。

把你的人物的生活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职业的(Professional)生活部分,个人的(Personal)生活部分,私生活(Private)的部分。

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实际上是他所做的事。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剧作家的责任就是选择一个视觉形象或画面,用电影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戏剧化。

对话是人物的一种机能。在你第一稿的前六十页之中会到处出现别扭的对白,这没关系。别担心这些,写到后六十页它就会流畅并起作用了。你写得越多,它就变得越容易。这时,你可以再回来把你电影剧本中前半部分的对话修改顺畅。

对话是和你人物的需求、他的希望与梦想相互联系的。对话必须把你故事的信息或事实传达给观众。它必须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它必须提示人物。对话必须展现人物之间和人物内部的矛盾冲突,以及展现人物的感情状况和性格的独特之处。对话来自于人物。

第四章 构成人物

你如何给你的人物“注入生命”?如何去构成你的人物呢?

关键的词是“过程”。需要一种途径去实现它。

首先,要创作人物的来龙去脉(context)。然后把内容注入其中。确定人物的需求。

人物就是观点——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来龙去脉。

我们都具有某种观点——要保证你的人物具有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你创造了来龙去脉,内容就随之而来了。

人物还是一种态度。这也是一种来龙去脉,是展现人物观点的一种感情和行动的方式。

你越能清楚地确定人物的需求,就越容易给这些需求制造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这有助于你创作一条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线索。这在喜剧中也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规律。

确定人物的需求,然后针对这一需求制造障碍。你对你的人物知道得越多,在故事结构中创作的尺度就越宽。

人物还是个性。每个人物从视觉上都显示出一种个性。

人物还是行为。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什么样的人干什么事。行为是动作。行为向你揭示很多东西。

人物还是我所谓的启示。在故事进程中我们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

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所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家常常在一个作品接近完成时,坚持写下去而没有写完。

只是别指望你的人物从第一页就开始跟你讲话。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并熟知你的人物,那么你就会体验到某些阻力,然后才能有所突破,和你的人物发生接触。你的全部工作、研究、准备工作和思考时间的最后结果将是那些真实、生动、可信的人物——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第五章 创造人物

写剧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先有了想法,然后按照这种想法去创造人物。写剧本的另一种办法是创作一个人物;从人物身上会产生出需求、动作和故事。

要记住,剧本的主题是动作和人物。我们已经有了人物了,现在该去找动作了。这是一个漫无目的的创作过程。我们提出一些想法,做出修改,重新安排,也犯错误。我刚说了一件事,接着又反驳了自己。不要着急。我们在寻找一个特定的结果——一个故事。我们必须使自己“找到”它。

要记住,这是一个创作过程,混乱和自相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情节点。要记住,它必须是一个能“钩”住动作转向另一方向的事变或事件。

第六章 结尾与开端

方向!──对,正是它!你的故事是从A向前发展到Z;从建置发展到结局。请记住,电影剧本结构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戏剧性的结局。这就意味着你的故事是从开端向前发展到结尾。你应该用10页(10分钟)向你的观众或读者介绍三件事:⒈谁是你的主要人物?⒉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亦即故事讲的是什么?⒊戏剧性情境是什么──意即围绕你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

很多人不相信,动笔写剧本前需要一个结尾!我听到多少次论证、争论等等。

当你开始动笔时,你必须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尾。

你的故事总要向前发展──它沿着一条途径、一个方向、一条发展线,从开端到结尾。方向就是一条发展线,一路上遇到一些事情的途径。知道你的结尾。你不必知道具体的细节,但是你必须知道结尾发生了什么事。

你的故事就象是一次旅行,结尾就是目的地。二者是联成一体的。凯特·斯蒂汶斯在他的歌《就座》中概括了这一点:“生活就象多重门的迷宫。扇扇门都得往里推才打得开。伙计,你就只管推门而进,不论你怎样走,你都可能绕回到开始的地方。”

中国有句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结尾与开端是相互联结的,这一原则可适用于电影剧本。

所以一个结尾始终是一个开端,而另一个开端也就是另一个结尾。如同生活一样,电影剧本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相互关联的。

结尾和开端犹如一枚银币的两面。一定要仔细地选择,从而戏剧化地构成你的结尾。

当你知道了你的结尾.你可以有效地选择你的开端。

如果你已经决定了结尾,你可以选择一个事情或事件能引导到影片结尾。

一种类型的开端,可以是视觉感染力很强、很令人兴奋的进程,它能一下子抓住观众;另一种类型的开端,可以以一种速度极快的解说式的镜头去建置剧中的人物。你的故事决定了你去选择哪种类型的开端。

在什么地方出现片头字幕,这是个由电影片决定,不是由你剧作者决定的事。决定在什么地方出现字幕是一部电影制片时最后的事情,是由电影剪缉和导演来决定的。

你的电影剧本一开始的前十页是最为重要的。在这十页之内,一个读者将要知道你的故事是否引人入胜,它是不是开始布局了。这正是读者的工作。

对卖给好莱坞的电影剧本设有一个专门阅读剧本的人(reader)。在好莱坞那里,没有人读剧本,制片人不读,只有专门阅读剧本的人读。

对编剧人员来说,看电影是最重要的事情。去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好的影片、坏的影片、外国影片、老影片和新影片等等。你从看的每一部影片中都能获得经验,如果认真地看,它就会帮助你逐渐地对电影剧本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看一部影片应该象参加一次工作会议,要去谈,去讨论它,并且看看它是否和哪个示例相吻合。

对一部结构很好的影片说来,结尾和开端是最重要的。所以,写电影剧本的开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那就是:要清楚知道你的结尾!

第七章 建置

电影剧本中的一切都是互相夫联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介绍你故事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首要的。你有十页的篇幅去抓住或钩住你的读者,这样一来,你就必须立刻建置你的故事。

你必须以视觉的方式把故事中的信息建置起来。读者必须知道:谁是主人公,故事的戏剧前提是什么——也就是故事要讲的是什么,以及戏剧性的情境——围绕动作的境况。

第八章 段落

“协同动力学”(synergy)是对系统的研究,它研究系统作为整体而独立于它的各个工作部分时发生作用的情况。

电影剧本是由一系列的元素组成的,可以把它比作一个“系统”,即很多互相关联的独立部分有秩序地加以安排成一个统一体或整体。

电影剧本象一个系统,它由若干特定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由动作、人物和戏剧前提联系和统一起来的。我们是通过它能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来对它加以衡量或评价的。

一个电影剧本做为一个“系统”,是由结尾、开端、情节点、镜头与特技效果、场面以及段落构成的。这些故事的诸元素由动作和人物的戏剧性推动力统一在一起,按照特殊的方式加以安排,然后从视觉上展示出来,从而创造一个整体,就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剧本”──用画面叙述的故事。

从我的角度来说,段落(scquence)①是电影剧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电影剧本的骨架或脊梁骨;它把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

段落就是: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联结在一起。它是统一在单一思想下的一个单元或一个戏剧性动作的单位。

段落是电影剧本的骨架,因为它把一切都安排妥贴。你可以直接地把一些场面“串”起来或“挂”起来,从而创造成一大段戏剧性动作。

一个段落也正是这样:通过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联系在一起。

每一段落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连结或联系在一起,并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它就是电影剧本的一个缩影,就好比一个单细胞亦包含着一个宇宙的基本特点一样。

它是理解如何写电影剧本的重要的概念。它是电影剧本的组织框架,是形式,是基础,是蓝图。

开端,中段,结尾。

第九章 情节点

写作最困难的事是知道要写什么。当你写一个电影剧本时,你必须要知道你要写什么;你必须有一个方向──一条导致解决、结尾的发展线。如果你不这样做,那就麻烦了。那你很容易就会迷失在自己的创作的迷宫之中。

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方向。

它把故事推向前进。

它们是你故事线上的锚。在你开始动笔之前,你需要知道四件事:结尾、开端、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以及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

掌握情节点的知识,是写电影剧本的最基本要求。要注意情节点,你们在看电影时要找出它们来,读电影剧本时要讨论它们。

每部电影都有情节点。

当你看一部影片时,确定它的情节点。

了解和掌握关于情节点,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基本要求。每一幕结尾的情节点是戏剧动作的环节;它们把一切都串在一起。它们是每一幕的路标、目的地、目标或指定点——是戏剧性动作的链条中的链环。

第十章 场面

场面是你剧本中最最重要的因素。在场面里发生某件事情──发生某些特殊的事。它是一个动作的特殊单位──是你讲故事的地方。

良好的场面产生良好的电影。当你想到一部好电影时,你记得的是场面,而不是整部影片。

你在纸上表现场面的方式最终影响着整个剧本。剧本是一个阅读的经验。

场面的目的是推动故事前进。

场面根据你的需要可长可短。

每个场面都具有两样东西──地点和时间。

场面的变换在剧本的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切都发生在场面中──是你用活动影像来讲故事的地方。

每个场面至少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必要的故事信息的一个因素。它很少提供更多的因素。观众接受的信息是场而的核心或目的。

一般来说,有两类场面:一类是,这里发生了某些视觉性的事情,另一类是人们之间的对话场面。大多数场面是两者的结合。

你要找出场面内的成分和元素。

当你写一个场面时,设法寻找一种与场面“反衬”的戏剧化方法。

你能驾驭你的故事,而不是让故事驾驭你。作为一名作家,你必须在场面的结构和表现中进行选择和承担责任。

寻找冲突,制造困难,尽可能多的困难。这能增加紧张性。

喜剧就是要创造一个情境,然后让人物对这个情境或相互之间做出动作和反动作。在喜剧中,你不能让你的人物故意去逗笑。他们必须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否则就会变得牵强和造作,因此也就不可笑了。

找到场面内的成分从而使场面运转起来。

一个场面很少是全部表现出来的。更经常的是表现整体中的片断。

在场面中某一特殊动作行将结束之际才进入。

第十一章 构筑剧本

每一幕都是戏剧性动作的一个单元、或组块。

在每一幕中,你都是从一幕的开端开始向这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发展。这意味着,每一幕都有一个方向,一条从开端到情节点的发展线。而第一幕与第二幕的结尾的那两个情节点是你的目的地;它们就是你在构筑和结构你的电影剧本时,将要去的地方。

你的故事决定你需要用多少卡片。

用卡片是极好的方法。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安排场面,和重新安排,增加几张,去掉几张。它是简单、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你以最大的灵活性去建设电影剧本。

牛顿的运动第三定律吧:“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条原则在构筑电影剧本中也起作用。

动作──反动作,这是宇宙的法则。在电影剧本之中,如果你的人物作出动作,而别人或其它物件作出的反动作是能引起你的人物再作出一个反动作。这样他一般就创作一个新的动作,而这又引起另一个反动作。

人物作出动作,有人做出反动作,动作──反动作,反动作──动作,使你的故事朝着每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发展。

很多新手或者没有经验的剧作家总是让主人公遇到什么事,总是让他们对他们的环境作出反动作,而不是根据他们的戏剧性需求去动作。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必须采取动作,而不是反动作。

第十二章 写电影剧本

写作的最难之处在于知道要写什么。

要弄清楚这是否是你最佳的工作时间。

写作是件日复一日的差事。你要逐个镜头、逐个场景、逐页、逐日地写你的电影剧本。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天写三页是合理的和切实可行的,这大约是一天近一千字。如果你的电影剧本有120页的篇幅,每天三页、一星期工作五天。那么,完成第一稿需要多少时日呢?四十个工作日。

当你专心写作时,虽然你在外部很接近你所爱的人们,但你的思想和注意力是在千里之外了。

当你需要些时间来写电影剧本时,不必感到“内疚”。

制定个写作日程表:上午10点30分至12点,或是晚上8点至10点,或者晚9时至深夜。有了日程表,遵守纪律的“问题”就容易掌握了。

制定好写作日程表之后,你就可以工作了,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坐下来着手动笔。

出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阻力!不错,正是它。

写作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需要写作的技巧与协调的能力,就象学骑自行车、游泳、舞蹈或打网球一样。

当你真坐下来写的时候,又蹦出个另一个“新”的念头,如此反复不已。它是个阻力,一种思想上的开小差,一种逃避写作的方式。

我们全都是这样的。在编造出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写作这方面,我们是大师。这是创作过程中的“障碍”。

写作是日复一日的劳动,一天要两、三个小时,一星期三、四天,一天三页,一星期要写10页。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接一个场面,一页接一页,一个段落接一个段落,一幕接一幕地写下去。

在写电影剧本初稿时,你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把字“写在纸上”的阶段。这时你把一切都写下来。

第二阶段。即对你所写的东西作一次冷静、严厉而客观的检查。这是电影剧本写作中的最机械、最没有灵气的阶段。

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要检查一遍你所写的东西,真正把故事写出来。你要进行加工,突出重点,进行润色,或重写一些,让它更精炼一些,使它活起来。

写电影剧本,你必须学会忍痛割爱。

坚持写,日复一日,一页复一页地写。写得越多,就越感到容易。当你几乎要完成时,也许在最后的10页—15页,你会发现你在“拖拉”。你也许会用四天时间才写一个场面,或一页稿纸,并且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你就是不想结束,不想完成它。

当它结束后,你会体验到种种情绪反应。首先,是满意和松了一口气。几天之后,你会感到消沉、压抑,不知该怎样打发时间了。你可能会贪睡,浑身没有劲儿。我把这称之为:“产后郁闷”时期。这就象生孩子一样,你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致力于某件事,它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它使你一早就醒过来,夜里睡不着,现在一切全都过去了。所以消沉和郁闷是自然的。但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总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这不就是开端和结尾吗?

上面就是写作电影剧本的全部体验。

第十三章 剧本的形式

千万别给读稿者以口实来不读你的剧本。这就是剧本形式的问题。什么样的是专业剧本,什么样的不是。

剧本的形式是简单的。实际上它简单到大多数人都试图把它弄得复杂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加利福尼亚州技术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曾谈到:“自然的法则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必须提到科学思想的复杂性的高度之上去认识他们。”

剧作者的工作是写剧本。导演的工作是把剧本拍成影片,把纸上的字变成影片上的形象。摄影师的作用是决定场面的照明和摄影机的位置,从而以电影化的方式抓住故事。

电影是合作的媒介。人们一起工作,共同创作一部影片。

镜头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场面是由镜头组成的。是单个镜头,还是一组镜头,无论多少,还是什么样的镜头,这都无关紧要。镜头有各种各样的。

别怕犯错误。掌握它要有个过程。你写得越多就越得心应手。

从一开始就要按电影剧本的形式写。这是对你的忠告。

找出你的镜头中的主体。

术语:1、【角度对准】一个人、地点或事物(镜头的主体)。2、【主要表现】也是对人、地点、或事物。3、【另一个角度】镜头的变化。4、【更宽的角度】场面中焦点的变化。5、【新角度】另一种镜头变化,常用来“冲破纸面限制”而获得“电影化的面貌。6、【视点】一个人的视点,他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7、【反拍角度】视角的变化,通常与视点的镜头相反。8、【过肩镜头】通常用于视点和反拍角度镜头。一般把一个人物的肩头摆在画面的前景,他所看到的东西处在画面的后景上。画面是摄影机所看到的界限,有时称作“画框边”(frame line)。9、【运动镜头】重点在镜头的运动。10、【双人镜头】镜头的主体是两人。11、【近景】就是近:要少用,只为强调而用。12、【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把不论是一份电报、报纸报道、标题、钟面、表盘或电话拨盘等镜头插入场面之中。

第十四章 改编

把一部小说、一本书、一出舞台剧或一篇文章改编成电影剧本跟创作独创的电影剧本是一样的。“进行改编”(to adapt)意味着从一种媒介改变成另一种媒介。改编(adaption)的定义是:“通过变化或调整使之更合宜或适应的一种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变更从而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造成变化,以便调整得更恰当。

换句话说,小说就是小说,舞台剧就是舞台剧,电影剧本就是电影剧本。把一本书改编成电影剧本,意味着把这一个(书)改变成为另一个(电影剧本),而不是把这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之上。它不是拍成电影的小说,或者拍成电影的舞台剧。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个是苹果,另一个是桔子。

当你改编一部小说时,你没有必要把自己仅限于忠实于原素材的地步。

T·S·艾略特有句名言:“历史不过是编造的通道。”

如果你必须增添新的场面,做就是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进几个事件,使得故事更加个性化,只要它们能导致准确的历史结果就行。

在电影剧本中,事实支承着故事;你甚至可以说,它们创造了这个故事。

在电影剧本写作中,你是从一般到特殊,你先找出这个故事,然后收集事实。在新闻报道写作中,你是从特殊到一般;你先收集事实,然后再找出故事。

第十五章 论合作

电影是一门合作的媒介。

电影剧作家始终在和别人合作。

剧作家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而进行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有三个基本阶段:一、建立合作的基本规则,二、写电影剧本所必须的准备工作;三、实际写作本身。这三个全是重要的。如果你决定合作,你必须睁大眼睛去这样做。

合作意味着在一起工作!

合作或任何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互通信息。你们必须相互讨论。不互通信息,就没有合作,那只能是误解和意见不一。这没有出路。

有时你不得不批评你的合作者写的东西。

“要判断别人,首先要判断自已。”你必须尊重和满怀希望地支持对方。

合作也是一次学习的经验。

合作意味着“一起工作。”

第十六章 剧本写完之后

把原稿保存起来,千万、千万不要把原稿交给任何人。

当他们读过剧本之后,倾听他们说些什么。不要为你所写的东西辩解,不要装着在洗耳恭听,而事后感到气愤或伤心,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向他们提出问题,追问他们。

和他们一起研究那个故事。找出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哪里打动了他们,哪里没有。

扉页就是扉页。

第十七章 作者札记

人人都是作家。

麦克唐纳公司(theMcDonaldsCo.)的海报《再接再厉》概况了它的格言: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持之以恒:才华不能代替──是常见的是失败的天才;天才也不能代替──没有成果的天才只能被当成笑料;教育也不能代替──这世界充满了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持之以恒和决心,才能有无上的权威!

当你完成了你的电影剧本时,你已经取得了一个伟大的成就。你把一个构思,发展成一条戏剧的或喜剧的故事线,然后坐下来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把它写下来。从开始到完成,是一个满足和得到回报的体验。你做了你决心要做的事情。这是值得骄傲的!才能是天赋的,你具备它或者不具备它,但是这并不妨碍写作的体验。写作自身会给你带来报偿。要享受它。努力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要求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世人瞩目,中国的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朋友的关注。请根据提示,以“The Spring Festival”为题写一篇短文,向外国朋友介绍我国的春节。

要求:1、字迹工整,规范;

2、 80词左右;

3、根据所给要点及参考词汇,可适当发挥。

①春节是中国农历年(the lunar year)的第一天;

②春节前:一个月前开始准备(prepare)食物,打扫卫生,装饰(decorate)房子;

③除夕(On Chinese New Year’s Eve):家人团员(get together), 吃年夜饭(big dinner),守夜(stay up till midnight), 放烟花鞭炮(play fireworks and crackers);

④大年初一(the first day):穿新衣(put on new clothes),向父母拜年(greet parents),收压岁钱(get lucky mone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论文写作的要求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学论文的写作基础要求

全文共 4359 字

+ 加入清单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小编收集了大学论文写作基础要求,欢迎阅读。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1989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

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要求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英语社团在举办征文比赛,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内容,写一篇题为“The Person Who Has Influenced Me Most”的英语文章。内容要点如下:

1. 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妈妈,她四十几岁;

2. 她总是耐心倾听我的问题,并建议我如何解决它们;

3. 作为一名医生,她常说再怎么仔细也不为过。她总是加班,把她的大部分时

间都奉献给了工作;

4. 所以,我认为她不仅是位好妈妈,也是名好医生。

5. 我希望 ……

要求:1. 内容须包含所有要点,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 词数90个左右;

3. 第5点的内容需展开合理想象,用2-3句话补充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大事记写作要求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大事记的格式分为标题、正文两部分。

(1)标题

大事记的标题应标明年(季、月)度、内容、文种类别(大事记)。也可以只标明年(季、月)度和文种,或者标明机关单位、年度(月、季度)和文种。

(2)正文

正文一般分条记叙,每条独立一段,先标明具体月、日,然后记下当日发生的大事。

大事记与其它文件的写作不同,它一般不是一次起草而成,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各单位的大事记可以作为某系统或上级单位编辑整理大事记参考之用。

大事记一般主要记本机关的组织变动情况、重要会议、上级机关的领导活动、本机关组织的主要活动等,要求提纲挈领、文字简洁、真实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人物的描写

全文共 51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已经谈到通过人物传记和分别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物关系的人物创作的基础了。小编收集了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我们已经谈到通过人物传记和分别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物关系的人物创作的基础了。

现在该怎么办呢?

你怎样才能把对一个人物的零碎和杂乱无章的想法变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呢?怎样才能把他变成你能与之结为一体的人物呢?

你如何给你的人物“注入生命”?如何去构成你的人物呢?

这是有史以来的诗人、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教士们反复思索的问题。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它是创作过程之所以具有神秘感和魔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的词是“过程”。需要一种途径去实现它。

首先,要创作人物的来龙去脉(context)。然后把内容注入其中。来龙去脉和内容——这些抽象的原则是你创作过程中珍贵的工具。它们构成一个概念。书中将要经常用到。

这就是来龙去脉:

比如说一个空杯子。向杯子里面看,杯子里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盛着咖啡、茶、牛奶、水、热可可、啤酒或其它液体。这些液体就是杯子的内容。

这个杯子盛着咖啡。杯子里盛咖啡的空间就是来龙去脉。

想着这个,我们往下讲这个概念就清楚了。

让我们从来龙去脉的角度来探讨构成人物的过程吧。

首先,确定人物的需求。

在剧本的过程中,你的人物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得到什么东西呢?

想要一百万元钱?抢劫曼哈顿银行吗?要打破以上竞速纪录吗?要象乔·沃伊特那样到纽约去成为“午夜牛郎”吗?要象《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中的艾丽斯那样去实现到加利福尼亚的蒙特雷当一名歌手的长期梦寐吗?要象理查德·德莱福斯(Richard Dreyfuss)在《第三类接触》中那样去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吗?这些全都是人物的需求。

可问你自己——你人物的需求是什么?

然后,做出人物的传记。正如前面所建议的,你写上三到十页,多写点也行,弄清你的人物是谁。为了有一幅清晰的图景,你可能想从人物的祖父写起。别管写几页稿纸,你所开始的这个过程在创作的准备阶段中还要继续增长和发展。人物传记是为你自己写的,根本无需摆进剧本中去。它只是供你用来创作人物的工具。

人物传记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人物的外在生活部分了。你要从人物生活的职业的、个人的和私生活的等因素分别加以考虑。

来龙去脉——这就是起点。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什么是人物的问题。

什么是人物呢?

人都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都是一样的,你和我——我们都有同样的需求、同样的愿望、同样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我们都希望被人爱,希望得到人们的喜欢,希望能成功、幸福和健康。我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某种东西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可是什么东西把我们区分开来呢?

把我们区分开来的是我们的观点——我们怎样看待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人物就是观点——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来龙去脉。

你的人物可以是作父母的,因此就有“作父母的”观点。他可以是一名学生,那就会用“学生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你的人物可以是政治活动家,就象《朱莉娅》(Julia)中的范尼莎·雷德格雷夫(Vanessa Redgrave)。那是她的观点,她为之献身。家庭主妇有其特殊观点。罪犯、恐怖主义者、警察、医生、律师、富人、穷人、妇女——解放了的或反之——全都会表现出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

你的人物的观点是什么?

你的人物是自由党人还是保守党人?他(她)是环境论者呢?还是人道主义者?或是种族主义者?是相信命运、天数或占星术的人吗?是相信医生、律师、《华尔街日报》或《纽约时报》的人吗?或者是相信《时代周刊》、《人民报》和《新闻周刊》的人吗?

你的人物对自己的工作持什么观点呢?对婚姻呢?他是否喜欢音乐?如果喜欢,喜欢的又是哪一种音乐呢?这些因素都成为你的人物的独特而有机的组成部分。

我们都具有某种观点——要保证你的人物具有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你创造了来龙去脉,内容就随之而来了。

例如,你人物的观点可能是认为不加限制地捕杀鲸鱼和海豚的行径是道德上的错误。他通过捐赠,提供志愿服务,参加集会,参加示威请愿,穿印有“救救鲸鱼和海豚”字样的汗衫等活动来支持这种观点。鲸鱼和海豚是地球上智力水平最高的两种动物。有的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比人更精明”。科学资料证明海豚从未伤害或攻击过人类的任何成员。还有许多关于海豚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落海的飞行员和水兵免受鲨鱼的凶猛攻击的故事。必须有一种方式去解救这些智力发达的生命形态。你的人物可能会以拒绝购买金枪鱼来抗议商业渔民滥捕鲸鱼和海豚。

要想办法使你的人物以行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使之戏剧化。

人物还是什么呢?

人物还是一种态度。这也是一种来龙去脉,是展现人物观点的一种感情和行动的方式。人物的态度是高傲的?还是卑下的?是个正面人物?还是反面的?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还是意志消沉的呢?

戏剧就是冲突。要还住:你越能清楚地确定人物的需求,就越容易给这些需求制造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这有助于你创作一条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线索。

这在喜剧中也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规律。尼尔·西蒙的人物一般都具有一个能激发矛盾的简单需求。在《告别了的姑娘》(The Goodbye Girl)中,理查德·德莱福斯扮演一个从芝加哥来的演员,他从一个朋友手里转租了一套纽约公寓套房,当他到那里时,发现房间被朋友原来的同房(玛莎·梅森Marsba Mason饰)和她的年轻女儿(奎恩·库明斯Qui-nn Cammings饰)占了。他想住进去,但她就是不搬。她声称这套间是她的,占有在法律上总是占上风的。这一冲突是他们关系的开端,它基于双方各自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亚当的肋骨》(Adams Rib)则是另一种情况。在迦逊·卡宁(Garson Kanin)和路斯·高顿(Ruth Gordon)所写的这个剧本里,史宾塞·屈塞(Spencer Tracy)和凯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主演两个律师。他们是夫妻,同时又是法庭上的对手。屈塞对一个被控向丈夫开枪的妇女(裘迪·霍莉黛Judy Holliday饰)进行起诉,而赫本则为她辩护。这是一个有关男女“权利平等”这一基本问题的出色的喜剧情场。这部影片摄于1949年,它预示了女权

斗争运动,至今仍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喜剧电影。

确定人物的需求,然后针对这一需求制造障碍。

你对你的人物知道得越多,在故事结构中创作的尺度就越宽。

人物还是什么呢?

人物还是个性。每个人物从视觉上都显示出一种个性。你的人物是欢快的?幸福的、伶俐的、机智的或外向的?还是严肃的?腼腆的?内向的?是举止可爱,还是难以接近的、

邋遢的、死心眼儿的、呆头呆脑的或缺乏幽默感的?

你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她是为人冷谈的、凶悍的,还是恶作剧的?这些都是人物的个性特征。它们都反映着人物。

人物还是行为。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什么样的人干什么事。

行为是动作。比如说一个人从高级轿车中走下来,锁上车后穿过马路。他看到路边水沟里有一个镍币——那么他怎么办呢?如果他四下看看,见没有人瞧着就弯腰去拾起那个镍币。这个行为向你揭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如果他四下看看,见有人瞧着他,就没有捡起那个镍币。这也向你揭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他的行为把这个人物性

格戏剧化了。

如果你是在一个戏剧性情境中设置你的人物的行为,就可能引导读者和观众深入审视自己的生活。

行为向你揭示很多东西。我的一个朋友得到一次飞到纽约去接洽工作的机会。去还是不去,她的心情是复杂的。这次去谈的正是一项她很想做的既有地位工资又高的工作,可她拿不定主意是否下决心搬到纽约去。她为此斗争了一个多星期,最后还是决定去了。她收拾起行装开车到飞机场去,可当她把车停在飞机场时,“不小心”把钥匙锁在车里,而发动机还开着。这是行为动作展现人物的一个完善例子。这件事向她揭示了她内心始终明白的事——她并不想去纽约。

这样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明人物的许多东西。

你的人物动不动就生气吗?他是象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在《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中那样生起气来就乱扔东西吗?还是象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那样虽然怒火中烧,却只是阴险地冷笑,并不表露呢?你的人物赴约总是迟到、早到还是准时呢?你的人物对官方的反应是象伍迪·艾伦(Woody Allen)在《安妮·霍尔》中那样当着警察的面撕毁司机的驾驶执照吗?建立在独特的性格特征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动作和话语都可以扩大我们对你的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你在剧本中写到某处时不知道你的人物在这种情境下该怎么做的话,那就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吧。看你在类似的情况下会怎么办。你自身就是最好的材料来源。好好练习。

你既然提出了问题,你就能解决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

一切取决于你对人物的了解。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你的人物想达到什么目的?是什么驱使他努力去达到目的?或者没有达到?在你的故事中,他的需求或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他

们在那里?他们要得到什么?读者和观众对你的人物感觉如何?这是你作为作家的任务—在真实的环境中创作真实的人物。

人物还是什么呢?

人物还是我所谓的启示。在故事进程中我们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比如在《秃鹰的三天》中,罗伯特·雷福德在邻近的一家饭馆叫午饭吃。我们知道他有文化,是个“收集了世界上最全的一套退稿信”的作家。然后,我们极富于戏剧性地接受了他适应新情况的那种态度。这新情况就是有人要杀他,而他还不知道是谁和为什么。小劳伦佐·杉波尔

(Lorenzo Semple)和大卫·雷菲尔(David Rayfiel)的紧凑的剧本向我们展现了罗伯特·雷福德这一人物的某些东西。

剧作家的职责是把人物的不同方面展现给读者和观众。我们必须对你的人物有所了解。在剧情进展中,人物往往和观众同时了解到他在故事中的困境。这样人物就和观众一起

寻找那个支持戏剧动作的情节点。

同一性也是人物的一个方面。“他就好象我认识的某人”,这一识别因素是作家所能得到的最大的赞誉了。

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所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述所有的性格特征——观点、个性、态度、行为——在构成人物的过程中都是互相关联并且会互相重叠的。这样你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你可以选用这些性格特征的全部或部分,也可完全不用。但是知道了它们是什么,你就能得心应手地掌握构成人物的过程。

这一切都来自人物的传记。从人物的过去可以得出观点、个性、态度、行为、需求和目的。

在写作过程中,写到二十页到五十页纸.你才会发现人物开始向你说话,告诉你他们要做什么,说什么。一旦你和他们有了接触,和人物建立了联系,他们便自为了。让他们

做他们想做的事。要相信你有能力在“白纸黑字”的阶段选择动作和方向。

有时你的人物可能改变故事线索,而你也可能拿不定主意是否让他们做下去。那你就让他们做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最糟也不过是你花几天时间认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犯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出事故、犯错误也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如果犯了错误,只要重写这一部分,一切就又重回正轨了。

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他告诉我他正在写一出戏。这出戏要有不幸的“悲剧性”结尾。但在第三幕开始的时候,他的人物开始变得“滑稽”了。不断出现插科打浑的对话,而且结局也变得滑稽、不严肃了。每当他坐下来写的时候,幽默不停地涌现出来;他无法制止。他变得灰心丧气,最后因失望而放弃了。

他几乎是找我来认错的。他开诚布公地解释说,他已束手无策。我建议他坐下来再写.就让字和对话听其自然地写出来。如果是滑稽的,就让它滑稽好了。那么他就能看到写

出来的结果。如果它一直是滑稽的,而他又不喜欢,那最多把它锁到抽屉里存放起来就完了。然后再回过头来按他最早的设想重写第三幕。

他照办了,果然灵验。他扔掉了第三幕的喜剧方案,然后按他早先严肃的方案写了一稿。这个喜剧是他不得不写的;但又是必须摆脱的。这是他回避“完成”剧本的一种方式。作家常常在一个作品接近完成时,坚持写下去而没有写完。完成之后你还有什么可干的呢?你是否读过一本书而不愿读完它呢?我们都曾有过。只要承认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就

行了,不必为此担心。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那你怎样想就怎样写,看看结果如何。写作总是要冒风险的,你很难知道结果如何。最糟也不过是你再花几天时间重写那些行不通的东西!

只是别指望你的人物从第一页就开始跟你讲话。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并熟知你的人物,那么你就会体验到某些阻力,然后才能有所突破,和你的人

物发生接触。 你的全部工作、研究、准备工作和思考时间的最后结果将是那些真实、生动、可信的人物——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

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