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175

作文

1000

杯酒释兵权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典故】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释义】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斗争

【结构】主谓式

【同韵词】立盹行眠、难上加难、溯流从源、事非经过不知难、戒备森严、夜静更阑、侃侃而谈、无耻谰言、刻画无盐、凤翥龙蟠、......

【年代】当代

【谜语】赵匡胤请喝酒

【邂逅语】赵匡胤宴石守信

【英文】remove from military position by means of cups of wine

成语故事】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商定计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他们的兵权。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

【成语举例】你听说过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猜猜猜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笑容满面地宣布:“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成语猜猜猜’。”同学们听了,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一轮游戏开始了,老师指着一幅图,图上画了一个农夫,他靠着大树,好像在等待什么的图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有的同学索性站了起来,大声嚷嚷:“老师!让我来!让我来!”最后,老师请了小刘同学,她说:“是守株待兔。”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奖给她一个笑脸。她欣喜万分,我们羡慕不已。

过了第一轮,第二轮比赛开始了,老师在黑板画了一个嘴巴,在旁边写了个“祸”字,这时,我绞尽脑汁。小刘同学说:“是幸灾乐祸!,”小王说:“是祸从天降。”但同学们怎么说,老师总是一个劲摇头,这下,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似乎天花板上有答案。还有的正在飞速地查阅参考书。可任凭同学们怎么冥思苦想,还是想不出答案。老师一步步地提示同学们,终于被小林同学答对了:“是祸从口出。”老师奖给她一个笑脸。这下,同学们恍然大悟。

下课了,在“成语猜猜猜”的游戏中,我发现中华的成语魅力无穷,它们个个都很有意思,我真想再玩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贬义词成语及解释大全_2100字

全文共 19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语,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贬义词成语解释大全,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NO.1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NO.2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NO.3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NO.4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NO.5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NO.6 【奇装异服】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NO.7 【如见肺肝】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NO.8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NO.9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NO.10 【堂而皇之】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NO.11 【唐哉皇哉】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NO.12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NO.13 【头面人物】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NO.14 【完事大吉】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NO.15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NO.16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NO.17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NO.18 【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NO.19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NO.20 【狼奔鼠偷】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NO.21 【蠹居棊处】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棊:同“棋”。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

NO.22 【猖獗一时】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NO.23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NO.24 【狗傍人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同“狗仗人势”。

NO.25 【狗急跳墙】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NO.26 【阴魂不散】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NO.27 【兴妖作乱】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同“兴妖作怪”。

NO.28 【破门而出】把门砸破冲出来。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

NO.29 【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NO.30 【兔头麞脑】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NO.31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NO.32 【豺狼野心】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NO.33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NO.34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NO.35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NO.36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NO.37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NO.38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NO.39 【狼突鸱张】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NO.40 【上窜下跳】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NO.41 【蠹居棋处】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NO.42 【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NO.43 【狗仗官势】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NO.44 【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NO.45 【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NO.46 【兴妖作怪】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

NO.47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NO.48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NO.49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NO.50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给家足的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rén jǐ jiā zú

【出处】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解释】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社会繁荣

【近义词】丰衣足食、人足家给

【同韵词】渊蜎蠖伏、敦世厉俗、滋蔓难图、饕餮之徒、采光剖璞、糊里糊涂、角巾素服、照天蜡烛、尺竹伍符、惟利是逐、......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礼”不满,就另立新学说,主张“非儒”。墨家成员提倡“节用”与“节葬”,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成员内部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强调加强农业,节省用度,人人饱暖,家家富足。

【示例】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怀刺漫灭的四字成语故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怀刺漫灭

成语拼音:huái cì màn miè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紧缩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迹模糊消失。形容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

成语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成语造句: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若白白说些瞻依嫟就话头,就是司空见惯矣,不如学祢正平怀刺漫灭。”

怀刺漫灭的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平原郡人祢衡,字正平,年轻时十分有才华与文采,性情高傲与刚强,喜欢矫时慢物,少与人交往。兴平年间在荆州避难,建安年初,到都城许昌游历。刚到颍川时,朋友给他一个大人物的名帖,祢衡揣在身上,直到名帖字迹模糊也没去找他。

怀字开头的成语

怀刺漫灭

包含有怀字的成语

怀刺漫灭 匹夫无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下面为大家分享自相矛盾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自相矛盾

成语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成语解释: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成语出处:《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成语用法:自相矛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辨形:矛,不能写作“予”或“茅”。

自相矛盾的故事

楚国与邻国发生了战争,楚王大购兵器、机械,以分发给新添兵勇,因此,楚国城中兵器行生意日益兴隆,许多人都靠卖兵器而发了财。楚城中有一人,平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却总想发财,这日见此情景,便造了些长矛和盾牌,也到街面上卖起了兵器。可是过了几日,他的摊位却一直无人问津。

原来啊,人们一见卖主是平日的游手好闲者,都担心矛和盾不好,这人一听说人们不买自己的兵器是为这,生气急了,第二日去卖,便想了个办法。次日,这人拿了一个铜锣,带上货物,走到人群密集处,便“咚隆咚隆”敲起了铜锣,同时大声吆喝着:“大家快来看啊!大家快来看啊!天下最利的矛!天下最坚的盾!快来看啊!”等众人都围过来,这人便取出一面盾牌,摊在众人面前,夸称说:“我卖的这盾牌,是天下最坚固的盾牌,不信大家来看看啊!这盾牌的坚固,大家从未见过,不管什么利器都不能将其刺穿,即使用天下最锐利的矛刺它,它盾面上亦不能被划伤,不留痕迹!”说着将盾牌在众人眼前晃来晃去,并让众人拍打细看。接着,此人又取出一根长矛,在众人面前舞来戏去,那矛早被他抹上了油,在阳光下明晃晃的,甚是漂亮。

他舞毕,又夸赞起他的矛来,他大声嚷到:“此矛诸位前所未见,乃是天下第一利矛,不论何物,与其矛皆为草木,轻挥其矛,物件皆为之而穿,就是天下最为坚固的盾牌,也能被其轻易刺穿!大家快来买呀!这里有天下第一矛、盾!楚国用之打仗定能大获全胜!”听完这人夸耀,众皆哗然,其人问道:“你们何不速买,为何大笑?”一位老者笑道:“既如你所说,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又会怎样呢?”其人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不能应答,众人更是哄堂大笑。一人提议说:“今日之事,甚是可笑,今后这等自相冲突的事,就称之为自相矛盾吧!”众人皆然其说。大家再看那人,早已悄悄溜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包含肉的成语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骨肉至亲]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骨肉相连] 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骨肉相残] 比喻自相残杀。

[骨肉未寒]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骨肉团圆]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骨肉离散]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至亲骨肉] 关系最近的亲人。

[情逾骨肉] 逾:超过;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感情极其深厚。

[情同骨肉]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情深骨肉] 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亲如骨肉]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骨腾肉飞] 腾:跳跃。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骨软肉酥] 形容全身乏力,肢体瘫软的样子。同“骨软筋酥”。

[朽骨重肉]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死骨更肉] 犹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枯骨生肉] 犹言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白骨再肉]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含着骨头露着肉]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肉薄骨并] 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生死肉骨] 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起死人而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开卷有益成语故事_50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 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赵 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 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 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所 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 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 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 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 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个中国成语故事的典故英文版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望梅止渴

Among the outstanding figures of Chinese history, famous either for their

intelligence or treachery(背叛,变节), Cao Cao is one of the foremost.

One hot day, he marched out his troops under a burning sun in a mountainous

area. Bewilderingly(令人困惑地) he lost the way. The journey was long and the sun was

scorching. After their fruitless and tiresome march, all voiced their great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leadership of Cao Cao. They bitterly complained of

their great thirst. The antagonism(对抗) of the soldiers was growing fast and they

were on the verge of staging a mutiny(兵变). The subordinate officers were

helples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Cao Cao, however, in the nick of time cleverly and treacherously gave

orders to his troops to march to the nearby plum trees for a rest and announced

that soldiers would be allowed to eat the juicy sour(酸的) fruit as much as they

desired.

At the thought of the sour fruit the soldiers complaint of great thirst as

well as the antagonistic feeling were quickly forgotten.

Based on the story the later generation formed the proverb "to quench ones

thirst by looking up at plums", to illustrate a case where one takes comfort in

believing that they have already attained that which was expected or

desire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形容恐慌的成语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不可终日 胆裂魂飞 心惊肉跳 失魂丧胆

形容恐惧的成语

惶惶不安 惊魂动魄 跼蹐不安 毛骨耸然 毛骨竦然

杯弓蛇影 不寒而栗 怛然失色 呆若木鸡 胆破心寒

道路以目 动心怵目 股战而栗 汗流浃背 魂飞天外

惊心悼胆 恇怯不前 毛骨悚然 面无人色 丧魂落魄

亡魂丧胆 望而生畏 五色无主 闻风丧胆 胁肩累足

战战兢兢 惴惴不安 坐卧不安 重足而立 伏首贴耳

肤粟股栗 伈伈睍睍 汗流至踵 汗洽股栗 结舌杜口

惊魂丧魄 惊神破胆 惊心破胆 惊心丧魄 脸无人色

临难不惧 临难不恐 临难无慑 毛发悚然 破胆寒心

碎心裂胆 忐上忑下 提心在口 亡魂丧魄 闻名丧胆

雉伏鼠窜 重手累足 担惊忍怕 八公草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表示说的成语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滔滔不绝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娓娓动听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唇枪舌剑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舌剑唇枪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比手划脚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不容分说 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不声不吭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不言不语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不言而谕 言:解释,说明。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惨不忍言 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不声不响 不说话,不出声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言语混乱或空洞,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足挂齿 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表示不值得一提

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语故事_800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秦朝末年,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阳,谁就在关中一带为王。

结果,刘邦先攻破了咸阳,控制了函谷关。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他想我有四十万大军还没称王,你十万人马居然称王啦!于是要找刘邦决战。

项羽的一个远房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听到这消息,他连夜告诉张良,劝他赶紧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经张良介绍,刘邦热情地接待了项伯,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劝刘邦亲自去向项羽解释、道歉,以避免这场大战。

第二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亲自去鸿门向项羽陪礼道歉。项羽的谋士范增劝项羽在酒宴上除掉刘邦。宴会上埋伏了一批武士,约定项羽一举杯,就立即动手。

在宴会上,刘邦对项羽态度谦卑,处处陪着小心。那项羽是个直性于,被刘邦哄得渐渐高兴起来,根本不再想杀他了。所以对范增的几次示意,都没有反应。

范增眼看没按计划进行,就把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找出来说:“项王太仁慈了。你快进去借舞剑为名,趁机杀了刘邦。”

项庄回来便到宴会上敬酒,并请求让他舞剑助兴。只见剑光闪闪,项庄越舞越靠近刘邦。项伯担心出事,对项羽说:“一人独舞,兴致不高,让我和他对舞吧!”项伯也拔剑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刘邦,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张良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出去对刘邦的武将樊哙说:“现在项庄舞剑,他的用意就是要杀沛公啊!”樊哙一听,立即拿起武器,闯到宴会上。

在张良、樊哙的保护下,刘邦终于借机离开宴会,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军营。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后来张良说的“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演化成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沛”本是地名,刘邦曾在那里作过官,所以沛公指刘邦。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行动或言语隐约针对某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倒绷孩儿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成语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成语繁体:倒綳孩兒

成语简拼:DBHE

成语注音:ㄉㄠˋ ㄅㄥ ㄏㄞˊ ㄦ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倒绷孩儿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不应该的失误。

成语结构: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绷孩儿,亦复何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念秧》)

成语故事:

宋仁宗时期,读书人苗振做了几年官然后去朝廷应试,当朝丞相晏殊让他温习功课。苗振说自己不会倒绷孩儿的。结果苗振在考试中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写成“普天之下莫非王”而落选。苗振见晏殊觉得十分羞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牛衣对泣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亦作【泣对牛衣】牛衣:牛畜御寒遮雨之覆盖物。 原指睡在牛衣中,相对涕泣;后喻夫妻共度贫困之生活,常用此语。

【出处】典自(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涕泣。其妻喝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典故】汉代王章,字仲卿,少时为诸生,求学于长安,与妻共居。一日,王章得病,因贫无被,睡于麻编之牛衣中,自料必死,与妻诀别而泣。其妻斥之曰:“仲卿!京师朝中贵人无一超乎君?今贫病交迫,不自发愤图强,反而啜泣,无志气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贫贱夫妻

【用例】(明叶宪祖《鸾鎞记第十四出》):“我曾把讥评句,聊申劝勉情,也只为牛衣对泣怜同病。”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义猫》):“翁家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躇,牛衣对泣而已。”

(清陈烺《错姻缘第一出》):“堪叹家贫似水,恁凄凉泣对牛衣。”

成语故事】汉朝书生王章到京城长安读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因为家里很穷,只好与妻子躺在盖牛用的蓑衣里御寒。一天生病,他担心自己会死,与妻子在蓑衣里相对哭泣。后来当官,因看不惯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不听妻子的劝告上书而被赐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鞭先著成语故事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yī biān xiān zhuó

【出处】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

【解释】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先吾著鞭

【同韵词】以约驭博、闭关锁国、强死赖活、魂丧神夺、毂交蹄劘、才轻德薄、守约施搏、殴公骂婆、颠扑不磨、棋布星罗。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年轻有为的刘琨胸怀大志,想为国家出力,好友祖逖被选拔为官。他发誓要像祖逖那样为国分忧。后来他当官从司隶一直做到尚书郎。他曾经对亲友写信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成语示例】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划粥割齑成语故事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huà  zhōu  gē  jīu

[成语解释]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成语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他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牐牱吨傺椭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牐牱吨傺偷淖婕原来是陕西影州,迁到江苏吴县是后来的事情。他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十几岁时,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应天府书院,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牐犚惶欤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

牐牴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

牐牱吨傺托α诵λ担骸袄闲治蠼饬耍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牐犚淮危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提出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死而不朽故事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死而不朽

【拼音】:sǐ ér bù xiǔ

【解释】:指身虽死而声名、事业长存。

【成语故事】:

公元前549年,鲁国的大夫穆叔奉命到晋国去访问。晋国的卿范宣子接待了他,并且与他交谈起来。范宣子问穆叔道:“古人有话说:‘死而不朽。’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穆叔不清楚范宣子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没有马上口答。范宣子以为穆叔答不上,得意他说:“我的祖先,虞舜前是陶唐氏,夏朗后是御龙氏,在商朗是象韦氏,在周朝则是唐社氏。周王室衰败以后,由晋国主持中原的盟会,执政的是范氏。所谓‘死而不朽’,恐怕说的就是这个吧!”穆叔听他这样说,觉得很不入耳,便说:“据我所听到的,这叫做世禄,也就是世世代代享受禄位,而不是‘不朽,。鲁国有一位已经去世的大夫,叫藏文种。死了以后,他的话世世代代没有被人们废弃。所谓‘不朽’。说的是这个吧。”他接他又说:“我听说,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死了也久久不会被人们废弃。这叫做三不朽。若只是保存和接受姓氏,用来守住宗庙,世世代代不断绝祭祀,那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不能说是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封豕长蛇

【汉语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近义词】:毒蛇猛兽、牛鬼蛇神

【反义词】:祥麟威风

【成语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成语解释】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多无厌,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豕长蛇造句】 可恶的侵略者如封豕长蛇残害平民老百姓。

【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

四年春季,三月,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这是为了策划进攻楚国。晋国的荀寅向蔡侯求取财货,没有得到,就对范献子说:“国家正在危急之时,诸侯 正怀有二心,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袭击敌人,不也是很困难吗!大雨正在下着,疟疾正在流行,中山不臣服,抛弃盟约而招来怨恨,对楚国没有什么损害,反而失去了 中山,不如辞谢蔡侯。我们自从方城那次战役以来,到现在还不见得能在楚国得志,只不过是劳兵伤财。”于是就辞谢了蔡侯。

晋国人向郑国借用装饰旌旗的羽毛,郑国人给了他们。第二天,把羽毛装饰在旗杆顶上去参加会,晋国就因此失掉了诸侯的拥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狐假虎威续写成语故事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有一天,老虎的肚子饿了,就四处找食物。可巧,他碰到了一只狐狸。老虎就扑了上去,把狐狸抓住了。

当狐狸被扑倒在地下后,眼看逃不掉了,就故作冷静地说:“住口!老虎,你好大的胆子,连我也敢吃,我可告诉你,我是老天爷派来的百兽之王,是来管理你们的。你若是吃了我,看老天爷会怎么收拾你!”

听了他的话,老虎愣住了,想了一会儿,不相信地说到:“瞧你瘦弱的小身板,没有一点力量,说自己是百兽之王,你怎么统领百兽呢?”狐狸却说:“我可是靠智慧而非力量成为百兽之王的。不过,你要是不相信,就跟我到森林里去转一转,自然就明白了。”老虎心想:反正你也跑不掉,跟你到森林里走一趟又如何,看你有怎样的能耐。

他就跟着狐狸来到森林里。狐狸让老虎走在前面,老虎想自己全身都是肌肉,动物一定都会怕自己,可是大家看到它,却都当没看见一样,老虎很纳闷,因为以前小动物们都非常害怕他。正在这时,狐狸跳了出来,动物们看见了狐狸这个干巴巴的小身板,却都是撒腿就跑。老虎很是吃惊,他问狐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狐狸告诉他:“这是因为以前我都是跟在你的身后,动物其实并不是因为你才跑的,而是因为我。只是今天我一个不小心,叫你碰上了。”于是老虎真的相信了狐狸是百兽之王,他害怕老天爷会对他刚刚想要吃了狐狸的行为做出惩罚,慌忙逃走了。

而在他走后,小动物们却又都从树丛里钻了出来,叽叽喳喳的围在狐狸身边。原来,这一切,都是聪明的狐狸所设下的圈套!狐狸假借着老天爷的威势,狠狠地打击了老虎的威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年级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时,有个名叫牵秀的读书人,年轻时就有些才气,也能说会道。后来被权贵看中,任为司空从事中郎,当上了皇帝的侍从官。

牵秀好说大话,常把自己夸得了不起。有一次竟对人说,他如果能居于督察百官的地位,就一定像冲除脏水、浮上清水那样除掉恶人,奖励好人;如果能担任军事要职,就一定会建立将帅的功勋。但是,他不过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没有照这样去做。公元二九○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司马衷患有痴呆症,第二年起,皇族之间为了争夺政权,发生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

当时牵秀担任尚书,但他对诸王专权、惠帝沦为傀儡,从不敢反对。相反,他见哪个有势力,就去投靠哪个。他先是为长沙王司马义效力,接着又投奔成都王司马颖,后来再投靠河间王司马。最后,牵秀在这场皇族大混战中,被司马颙的部下杀死,以致他根本就没有做到自己说的,像冲除脏水、浮上清水那样除掉恶人,奖励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