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古代成语的故事热门20篇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古代成语的故事,欢迎阅读。

浏览

3796

作文

1000

成语一曝十寒的故事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有个叫孟轲的人,大家称他为孟子。孟子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

当时,有人指责孟子不尽力帮助齐王。孟子便解释说:“比如说,天下有些易活的植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我一离开,一些和我主张不同的人,又带给他许多不好影响。我怎么能使齐王的思想、品质好起来呢?”

这个成语源于《孟子》—《告子上》

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无恒心。

另注:“一暴十寒”的注音为yi pu shi han ,“一暴十寒”是一个固定的成语,“一暴十寒”中的“暴”也是固定的,不能用“曝”这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铁杵磨针的故事及启示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铁杵磨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铁杵磨针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针的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鸟兽散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rú niǎo shòu sàn

成语故事】汉武帝刘彻任命大将李广的孙子李陵为骑都尉,驻守北方边境。一次他率领五千人马从居延杀出,攻打匈奴境内的浚稽山,把三万匈奴兵杀得大败,匈奴单于派八万大军前来包围,汉军孤立无援,李陵只好叫伤残士兵作鸟兽散以免全军覆没。

【典故】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释义】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溃败

【近义词】逃之夭夭

【相反词】云合雾散

【成语举例】粤兵素弱,见之即溃,如鸟兽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草草了事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草草了事成语何来

虽说僧经道忏,上祭挂帐,络绎不绝,终是钱银吝音,谁肯踊跃,不过草草了事①。

草草了事成语解读

①草草了事:匆忙随便地把事情了结掉。指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虽然说也有和尚、道士在讲经做忏,前来吊问祭祀的人也络绎不绝,但毕竟是钱财上不够大方,也没有人肯全心投入,一切不过是草草地应付了事。

草草了事成语故事

贾母病逝,贾府举哀。王熙凤仗着自己的才干,原想办贾母丧事会大有一番作为,不想现在的贾府早已今非昔比,仆人骤减,男仆只有二十一人,女仆只有十九人,难以点派差使;又加上支不出银钱,因此虽然说和尚、道士念经做道场,上祭挂帐,络绎不绝,但毕竟因银钱上吝音,没有人肯全心投入,不过草草了事。连日来王妃谙命也来得不少,但王熙凤也不能上去照应,只得在底下张罗,叫了那个,走了这个,发一回急,央及一会儿,糊弄过了一起,又打发一起。

虽然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王熙凤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邢夫人等见丧事忙乱,还以为王熙凤不用心。王熙凤一急,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里便喷出一口鲜红的血来,倒在地上。

草草了事成语史例

1908年,三岁的溥仪继清帝之位称宣统皇帝,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在登基大典上,钟鼓齐鸣,山呼万岁,把小皇帝吓得坐在龙椅上不住哭闹:“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醇亲王载洋是宣统帝的亲爹,他跪在龙椅下,死死按着儿子。无论如何,登基仪式总是不能出什么差错的。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小皇帝的哭叫也越来越响。载洋不停地哄着孩子:“快回家了,快完了……”

当时参加仪式的许多老臣听到载洋这句话,大惊失色。笼罩着一片悲哀气氛的登基大典草草了事以后,文武百官在底下窃窃私议:“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说要回家可是什么意思啊?”大家议论纷纷,垂头丧气,认为这是大清皇朝的不祥之兆。

后来,清王朝于191年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遗老遗少怪罪摄政王说,就是他在登基大典上说“快完了”,所以把大清朝的江山给葬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听成语故事大全:夜郎自大

全文共 1595 字

+ 加入清单

At the time of Han Dynasty, there was a small country in the south-west called Yelang, although it wa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the land was small and the people were few. But since Yelang was larger than the adjacent area, and the king of Yelang had never been to another country, then he thought his country wa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但是由于邻近地区夜郎这个国家最大,夜郎国的国王从没去过别的国家,他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

One day, when the king visited the border with his men, he pointed to the front and said: "What is the largest country here?" In order to appease the king, the men said: "Of course Yelang!"For a moment, the king looked up and watched the tall mountain, and said: "Is there still much higher mountain than this mountain?" The men replied: "There is no higher mountain than this mountain."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了!”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Later, when they came to the river, the king asked: "I think it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Our king is absolutely right," the men replied. Since then, the ignorant king had been more convinced that Yelang was the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Once, the Han Dynasty envoy came to the Yelang, the proud and ignorant king, who did not know that the country he ruled was only the same as a county in the Han Dynasty. "My country is larger than the Han Dynasty." he told the envoy.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对使者说:“我的国家比汉朝大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23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擅水战,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以抵御风浪。这一天,曹操正在大船上演练水军,程昱、荀攸都对曹操说:“铁锁连船固然有好处,可是万一东吴用火攻,便难躲避。”曹操听后大笑说:“你们哪里知道,火攻要靠风力。现在正是冬天,只有西北风。东吴若要用火攻,被西北风一吹,岂不是自己烧自己?”

却说周瑜有一天站在山上眺望对岸形势,忽然狂风大作,一面旗角不时从周瑜脸上拂过,周瑜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心里一急,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迷过去。

周瑜卧病在床,鲁肃非常着急地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都督的病,我倒是会治。”鲁肃高兴地说:“先生真能把都督的病治好,便是救了江东百姓!”忙请他去给周瑜看病。

周瑜见诸葛亮到,披衣坐在床上,诸葛亮问候说:“几天没有见面,想不到都督竟病了。”周瑜说:“人有旦夕祸福,谁也说不定。”诸葛亮笑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么能料得到呢?”周瑜听了,顿时变色,呻吟了两声。

孔明说:“都督心中是觉得烦闷吧?”周瑜说:“对。”孔明说:“这个病必须用凉药来治。”周瑜说:“已经服过凉药了,全没有效用。”孔明说:“得先理气,气如果通顺了,都督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周瑜估计诸葛亮一定知道自己的心思了,便用话试探着说:“想要顺气,该服什么药呢?”孔明请左右的人都出去后,在纸上写了十六个字的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完,大吃一惊,心中暗想:孔明真是神仙!我的心事他早猜到了。便笑着说:“先生已经知道我的病源,得用什么药来治呢?病情危急,请先生救我。”诸葛亮根据对气象的观察,已经预测到这几天会有一场突发的东南风,就说让周瑜筑造七星坛,他在坛上作法,借三日东南风破曹操。周瑜一听,病完全好了。

七星坛筑成,诸葛亮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身上穿件道士的法衣,开始借东风。到三更时分,果然吹起了东南风。周瑜正在高兴,突然想到诸葛亮的本领实在了不起,留他不得,立即派丁奉、徐盛去七星坛杀诸葛亮。谁知这时,诸葛亮早已不见了人影。

诸葛亮回到夏口,当即调兵遣将,到各处堵截袭击曹军。关羽见军师派了别人,却唯独漏了他,便问军师为什么,诸葛亮说怕他放了曹操。关羽便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才勉强答应,派他带着关平、周仓去华容道埋伏。

黄盖依计准备好二十艘火船,船内满载芦苇干柴,灌了鱼油,铺上硫黄,派人给曹操送信,约定夜间押着粮船去投降,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做标记。到了三更天,东南风很急,月光下,江水被风吹动,就像万条银蛇。曹操迎风站在大船上,遥望江面,想着不久就可以进军江南,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忽然,一个军士指着前方说:“江南有一队船过来了。”不大工夫,已经看得很清楚,那些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曹操高兴地说:“黄盖投降来了!这是上天在帮助我!”

来船越来越近,程昱看了一会儿,对曹操说:“黄盖的船是假的!如果是粮船,一定是又稳又重,可前边来的船却很轻似的浮在水面上,现在又刮着东南风,如果敌人用计可怎么办?”曹操一下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黄盖的船一点上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威,二十艘火船撞入水寨,曹军的水寨顿时大火冲天,把天空都映红了。甘宁带领部下,打着曹军旗号,往曹操的粮库放火。顿时水上、岸上大火连成一片,曹操在火阵中左突右闯,带领着张辽等人往乌林狂奔而去。

曹操逃到乌林,见这里山势险要,树林茂密,忽然仰天大笑起来说:“我不笑别人,只笑周瑜、诸葛亮毕竟不懂计谋。若先在这里埋伏一军,那就厉害了。”语音未落,赵云率军杀出,曹操吓得几乎从马上跌了下来。曹操慌忙叫手下徐晃、张合挡住赵云,自己则抽身逃走。赵云拦杀了一阵,抢了不少旗帜,便领着人马走了,没再向前追赶。

曹操与众人逃到葫芦口,兵将饿得发慌,马也走不动了。曹操令人埋锅烧饭,自己又大笑起来说:“周瑜、诸葛亮到底没有计谋,要是在这里也埋伏一队人马,那我们还逃得了吗?”话刚说完,张飞便率兵杀了出来。曹兵在长坂桥见识过张飞的厉害,个个胆寒,有的连马都上不去了。匆忙之间,许褚飞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也上前夹攻,曹操乘机逃走。张飞缴获了不少战马、旗帜,回夏口报功去了。

到了十字路口,探路的军士向曹操请示方向。曹操便传令“走小路”。原来,曹操想:诸葛亮诡计多端,他故意派人在山路上点起烟火,使我军不敢从山路走,他却在大路上埋伏好了等我们,我偏不上他这个当!走了半天,路渐渐平坦了,曹操又哈哈大笑起来,部将知曹操又是在笑诸葛亮、周瑜无谋。笑声未落,只听一声炮响,关羽领兵拦住了去路。

众将已经人困马乏,看到前面是关羽,都吓得丢魂丧胆,不能再战。曹操愣了一会儿,说:“到这个地步,也只好决一死战了!”众将说:“就是人不怕死,马也没有力气了,哪里能够打仗!”谋士程昱建议曹操亲自去向关羽求情,也许能放曹操人马过去。曹操一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便硬着头皮去求关羽。关羽见曹军个个衣甲不全,浑身泥浆,泪流满面,心中不忍,再想起曹操当年对他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自己闯关杀将之后,曹操特意派张辽拿着文书,通知各关口放行,便不由得动起感情来,于是长叹一声,转过身子把他们放走了。

关羽猛然记起军令状,忙又勒马回头,大喝一声:“你们往哪里走!”曹军一听,吓得滚下马鞍,伏在地上哭拜。关羽到底重义气,还是放了曹军。曹操走出华容道,待曹仁赶来接应时,只剩二十七骑了。

这一仗杀得曹军死伤无数,大伤元气。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情意绵绵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情意绵绵

【汉语拼音】qíng yì mián mián

【近义词】:深情厚意、情深意重 、情有独钟、情真意切、开诚布公

【反义词】:虚情假意

【成语出处】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成语解释】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情意绵绵造句】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首歌,或长歌当哭,或情意绵绵,或伤心情歌。

【情意绵绵的成语故事

过南京,见着述弟;想象中下关车站,黄浦江畔,一刹那的别离难。同在世界上,说什么分散。何况情意绵绵, “藕断丝不断。”两月后,新大陆又见了述弟的足迹。大西洋的波澜,流不断你们的书翰;两个无线电杆,矗立在东西两岸,气通霄汉。三月后,马赛海岸,巴黎郊外,我或者能把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故事精选读后感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这本书,内容丰富,平且配有插图,使我更容易理解。

里面的成语故事有300多条,例如有不可救药,爱屋及乌,初出茅庐,南柯一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驴技穷》,故事讲的是在古时候,贵州这地方没有毛驴,有一个人就从其他地方呆了一头毛驴来到贵州,并且把它放在山底下,当地的老虎看见驴子长得比自己还高大,以为是什么怪物,不敢接近它,只是藏在树林深处偷看。有一天,老虎正在偷看驴子,驴子突然大叫一声,老虎以为驴子发怒了,要咬自己,吓得赶紧逃走了,后来,老虎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便一步步靠近驴子,驴子大怒,并用蹄子踢它,这时,老虎终于看透了驴子,原来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啊!于是,跳起来把驴子吃掉了。这个故事比喻只有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深入了解,才能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励志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典故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语故事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字千金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成语故事《四面楚歌》中英文版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At the end of the Qin Dynasty(221-206 B.C.) the State of Chu and the State of Han fought for control for the country. Xiang Yu, the king of Chu, was besieged(包围) at a place called Gaixia by the Han army led by Liu Bang. Xiang Yu was in a desperate situation, with little food and only a few soliders. At night, the surrounding Han troops started to sing Chu folk songs. Xiang Yu was very surprised at this, and said:"Has Liu Bang occupied the whole of Chu? How can he have drafted so many Chu people into his army?" Then he fled together with the remainder of his forces.

This idiom is used metaphorically to mean to be in a helpless and critical situation, surrounded by the enemy on all sides.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天罗地网的学生成语故事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罗”是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比喻包围得非常严 密,无处可逃。

元代的李寿卿创作了一个杂剧,名叫《伍员吹萧》,说的是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一段曲折经历的故事。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楚平王身旁有个很会拍马的人,名叫费无极。一次,他奉命到 秦国去给太子华建迎接新娘,见新娘非常美丽,便怂恿平王把她留 作自己的妃子。昏庸好色的平王居然照办。这件事传开后,成为一大 丑闻。

太子华建的老师伍奢,是个刚正不阿的大臣。费无极生伯他今 后帮助太子惩罚自己,便怂恿平王诱杀了他及其长子。这样做还不 够,费无极又怂恿平王把太子华建送到城文去把守边疆。后来仍不 放心,又派人去杀害他。

公子华建得到风声,连夜逃跑。他知道伍奢的次子伍员在樊城 镇守,便赶到那里,告诉了他父兄被杀的情况,并说费无极已派他的 儿子费得雄即将赶到樊城来骗你回去,然后杀掉。

伍员听到这些消息,大骂费无极心狠,平王无道,决定采取适当 措施对付赶来的费得雄。 。

过了几天,费得雄果然来到樊城。见了伍员后,他谎称平王因伍 员屡立战功,要重加赏赐,请伍员立刻启程回朝,接受赏赐。

伍员故意问道: “我已半年未曾回朝,不知我家父兄等是否安康?” 费得雄装模作样他说: “你们伍家好生兴旺,有哪家比得上!” 伍员听了勃然大怒,一把抓住费得雄的衣襟, 痛斥道: “你们这伙坏蛋,把我全家杀绝,还无耻他说我伍家兴旺!”

费得雄以为伍员不可能知道这件事的详情,便要求伍员举出证 人。 伍员愤怒他说: “如果不是公子华建来到这里说明内情,道破你这个坏蛋的谎 言,我险些儿被你骗进天罗地网!” 费得雄这才无话可说。伍员痛打了他一顿,弃官而走。

后来他来 到吴国,打扮成一个要饭的,在热闹的街市上吹萧唱曲,终于被吴 王请去,当了吴国的大夫,促使吴国战胜楚国,为父兄报了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光彩夺目成语故事_500字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guāng cǎi duó mù

成语故事】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光彩夺目的珊瑚送给他。王恺自叹不如。

【出处】乃令左右引于宫内游观,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

【解释】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颜色鲜艳耀眼

【相近词】光辉灿烂、光芒耀眼、色彩鲜明

【反义词】暗淡无光、黯然失色

【其它使用】

◎ 远方,绿色的原野上有一座村落,那红艳艳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 红的火红,绿的碧绿,黄的金黄,白的雪白,光彩夺目,漫天飞散。

◎ 他们在山外穿着光彩夺目的民族服装,虽然引起人们的注目,但都以友善的眼光相看,亲切相待。

◎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 其时天色已近黄昏,马路对面的绿灯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喜怒无常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喜怒无常

【汉语拼音】xǐ nù wú cháng

【近义词】:喜怒哀乐、喜形于色

【反义词】:一成不变、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 诬徒》:“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成语解释】常:规律。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忽好忽坏,十分多变。

【喜怒无常造句】老陈经常喜怒无常,让孩子非常惧怕他。

【喜怒无常的成语故事

《吕氏春秋· 诬徒》:不善于学习的人,跟老师学习态度不认真,却想学得很精;跟老师学习不求甚解,却想学得很深。草木、鸡狗、牛马不能用粗暴的行为对待它们,粗暴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粗暴地报复人,又何况是精通教学的老师和道术的讲授呢?所以,不善于学习的人,对待老师不忠实,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入,学习不努力,辩论起来分不清是非,教育人不精深。对老师怨恨,安于世俗,在眼前杂事上花费精力;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因此沉迷于耍弄奸巧计谋,迷恋微小的利益;在嗜欲上惑乱,处理事情前后矛盾;作文章观点杂乱不一致,即使简单也会有相反之处。分散的东西不能综合起来,综合的东西不能分析,重大的事来临却不能承受,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的毛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嚼齿穿龈成语故事_300字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jiáo chǐ chuān yín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大将张巡守睢阳,被人尊称为“张睢阳”。他作战英勇,而且善于领导。在讨伐安史之乱时,他经常大声呼喊,鼓舞士气,在一次动员大会上,他情绪激昂,嚼齿穿龈。

【出处】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穿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宋·苏轼《东坡题跋·偶书》

【解释】齿:牙齿。穿:咬破。龈:牙龈。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仇恨

【相近词】嚼穿龈血

【成语示列】颜平原鼓烈气,握拳透爪;张睢阳愤义声,嚼齿穿龈。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经典成语故事集锦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典故】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长风破浪的故事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南北朝的宗悫(que)小时候,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十四岁时,十几个强盗来抢劫,他挺身而出,打得强盗狼狈而逃。

后来他从军作了军副,随军出征林邑(今越南),林邑国放出象群出战,士兵无法抵抗。紧急关头,宗悫做了几头假狮子,摆在大象前,把大象吓跑了,接着就攻下了林邑。获得了许多珍奇异宝,宗悫一件也没有拿,连穿的衣服也是原来的那件。

当宗悫还没得志的时候,他的同乡庾业有钱、有势,请人吃饭时,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宗悫来了,庾业只给他吃有稗子的杂粮,对客人说:“宗悫是个粗人,习惯吃粗茶淡饭。”宗悫没有一点怨言,照样吃得饱饱的。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太守,请庾业做了长史(书记长)。

“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推己及人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tuī jǐ jí rén

【出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解释】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以己度人、设身处地

【反义词】诿过于人

【同韵词】芝残蕙焚、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尸位病民、遐迩着闻、乌帽红裙、皓齿红唇、进种善群、政出多门、遗俗绝尘、四体不勤。

【年代】古代

【谜语】岂一仙

【英语】treatotherpeopleasyouwouldyourself

【德语】vonsichaufandereschlieβe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景公穿着温暖的狐皮袍子站在窗前欣赏雪景。他觉得景致十分美丽,高兴地对晏子说天气很温和。晏子直截了当地说:“古时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还想到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还想到别人在挨冻,经常推己及人,这样国家才会兴旺。”

【成语示例】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够搞好团结。

【成语造句】

◎ 还有,儒学的双向关怀原则、特别是推己及人思想也被市场经济所重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等思想,在经商中被推广为"以情促销"、"一片爱心献给顾客",收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效果。

◎ 仁为任何实行"中和"的行为所得之价值,故我们中国人认定行为中所具有的道德意义,亦在于和合;即人类之理想追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推己及人",或"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均是德。

◎ 准此,推己及人,则马老的大名似亦可解释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认识和找到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才能引导中国踏上繁荣富强之路。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秋传说成语故事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鹤发鸡皮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鹤发鸡皮

【汉语拼音】hè fà jī pí

【近义词】:鹤发童颜、白发苍苍、瘦骨嶙峋、步履蹒跚、齿牙动摇、老眼昏花、慈祥和蔼、腰弯背驼、老态龙钟

【反义词】:明眸皓齿、鹤发童颜、青面獠牙

【成语出处】

1、北周、庾信《竹杖赋》:“噫,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2、清、蒲松龄《拟上加意养老诏……谢表》:“山岩洞谷之中,齐呼万岁;鹤发鸡皮之叟,俱颂三多。”

【成语解释】白发皮皱。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鹤发鸡皮造句】看着那村长大人鹤发鸡皮的样子,杭杭终于忍不住扑的笑了出来。

【鹤发鸡皮的成语故事

你老了,头发像白鹤羽毛那样白,皮肤像鸡皮那样粗糙而发皱,头发蓬乱,牙齿稀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