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我简介简历范文(通用20篇)

古城,一般就是指历史文化名城。那么北京的古城是怎么演变的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自我简介简历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3137

作文

980

内容简介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白娉婷一向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

她是小敬安王的侍女,却过得比一般小姐更加矜贵,

孤芳不自赏 所凭恃的不是容貌,而是比男子更睿智聪敏的头脑;

她不需要旁人为她平庸的外在感到遗憾,

她想要的是能够并驾齐驱、一较高下的心灵。

因此,纵使那男人是敌国大将、纵使两人之间尽是谎言与阴谋,

她依旧无法不为这个男人动心,

但是在爱情与忠义之间,只有一个选择,

她仅能祈望,楚北捷的爱,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深……

天底下此女最恨最恶最该杀,天底下此女最柔最慧最应怜。可怜他苦苦追逐的,竟是这样的女子。她叫白娉婷,原是归乐国敬安王府的头号丫环,更是小敬安王不可或缺的军师,正因了她,归乐才可对抗东林国多年。

历来军功显赫的,下场都并不好。敬安王府也并不例外,之后她因一次意外被卖到了东林国,在机缘巧合下,竟认识了那个他,一直与她在沙场上对抗的镇北王楚北捷。

楚北捷初时并不知道她的身份,而她亦有意地隐瞒着身份,以便可知小敬安王下落。可既能与她抗衡,楚北捷又怎么是个平平之辈,任她欺瞒?于是她瞒他,他欺她,可是那感情啊,偏偏这一天天流逝的时间里,越来越浓厚。

可是抉择的那天还是来了。

他以俘虏试她,后她诱他入围,在兵戎相见的那一刻,再没什么可以欺瞒。日夜相对,温柔入骨,不是假的。互相欺瞒,用计诱骗,也不是假的。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国家,即便那之后夜夜对月离魂,她还是说了:“王爷请回,娉婷不送。”

真的很难想象那一刻她的心情,爱不假,民族情亦真,舍情取义,是高尚,可心里又受的是怎么的煎熬?家国之仇、兄妹之谊、知遇之恩甚至军事谋略融于一体,没有枯燥晦涩之感,读来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四国(东林、归乐、北漠、云裳)相争的乱世,两国交战的沙场上,归乐敬安王府婢女白娉婷使计侥胜东林镇北王楚北捷,在为敬安王府取得归乐人民爱戴的同时,也掉入楚北捷精心设计的反间计中,使小敬安王何侠招来毁家灭族之祸。

当精于谋略、骁勇善战的镇北王遇上七窍玲珑心的归乐双琴之白娉婷,在智谋的运筹和心神的交锋中,彼此赞叹,互为倾心。一个是雪月魂魄红颜纤手,一个是天地心志强弩宝刀,中间,却隔了国恨如山。

白雪纷飞的边境,狭道之上,是相伴十五载却遭毁家灭族的何侠;狭道之下,是深情包容并使之怦然心动的楚北捷,她的心何去何从?当理智战胜情感,她不忍无情战火,祸及归乐百姓,甘与之同日同时死,迫他立下五年不犯归乐之约。至此,人尤在,魂已离。

国恨如山,却情深似海,情恨煎熬之下,她选择远避北漠,望能心如止水度过余生。怎料世事多变,东林大军兵临城下,楚北捷于万千兵马之前,三招斩杀北漠上将,北漠国济济可危。为保挚友腹中胎儿不沦为遗腹子,白娉婷不得不与他再次对决于沙场。

独自一人孤立于北漠城楼之上,压下翻滚的思绪,冷然面对对千军万马。

轻抚一曲,弦断,声破,东林退兵二十里。

当惨烈的沙场渗入绵绵儿女情长,这血染的江山也透出柔情的颜色。

自古温柔乡,就是英雄冢。在经过阴谋、毒杀、计诱、猜忌之后,更多的是交付彼此的信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孤芳不自赏》[1]就像是一副大画集,儿女柔情似温馨漫画,江河秀丽似大气国画,战场激杀似血艳油画。书中,人物繁而不杂,情节曲折紧凑,文笔精练大气。作者精心描绘,细细勾画,感动——在不知不觉中沁入你的心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几米简介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几米,本名廖福彬(1958年11月15日-),是台湾著名绘本画家,笔名来自其英文名Jimmy。几米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后来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

1998年首度在台湾出版个人的绘本创作《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获选为1999年金石堂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开创出成人绘本的新型式,兴起一股绘本创作风潮。

他的作品风靡华人圈,美、法、德、希腊、韩、日、泰国等国家皆有译本,部分作品还被改编成音乐剧、电影、电视剧。 学界和媒体多次以「几米现象」为主题分析评论。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几米以2500万元的十年间版税总收入,荣登漫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海子简介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姓名:海子

原名:查海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1989年

籍贯:安徽怀宁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出版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集》、《海子的诗》等,另外近年出版了《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1997年初版)。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来影响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学子并越来越引起各界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公开结集出版。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的节奏和字句的锻炼。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际残疾人日简介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只有一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

在许多国家,高达80%的残疾人在达到就业年龄后无法找到工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人。为强调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联合国将2007年国际残疾人日主题确定为“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以呼吁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充分发挥潜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朱熹简介

全文共 3380 字

+ 加入清单

朱熹,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朱熹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作仲晦),江西婺源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 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 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要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时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掂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发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朱自清-人物简介

全文共 1670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多所中学教书。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时期开始了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共产党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游行,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了《执政府前大屠杀记》一文进行控诉。他写作《背影》等散文,“意在表现自己”,展示“人生的一角”,开展对人生的批评。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做官。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预言在火的遗烬里必然“爆出个新中国”,他还冒危险参加了李、闻追悼会。1947年他又冒“坐牢”的危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任意逮捕人民,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了名。他集成一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对联勉励自己。此时,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但仍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临终前嘱咐家属:“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朱自清早期的诗作,既有对未来的向往,对光明的渴望,又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他的散文,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朴素,亲切,文字多用口语而加以锤炼,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1924年以后,他也曾写出一些激情如“火山崩裂”的文章,比如“五卅”惨案后写的《血歌》,亲身参加“三?一八”请愿后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等,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战斗性。

从20年代后期开始,朱自清躲进书斋,潜心研究学问,过着一种谨严的学者生活。他在《那里走》一文中宣告自己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目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

抗战胜利了,朱自清热切地希望“有血有肉的活中国”早日出现。可是,国民党政府再次挑起内战,把血淋淋的屠刀砍向人民。1945年,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相继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残酷的现实深深地教育了朱自清先生,他在日记中悲愤地写道:“自李公朴被刺后,余即为一多安全担心。但绝未想至发生如此之突然,与手段如此之卑鄙!”自此以后,朱自清更加坚定地战斗在争取民主与解放的道路上。1947年2月23日,参加签名抗议国民党当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宣言;5月24日,签名呼吁和平的宣言,并亲访各学院教授征求签名。1948年3月,朱自清胃病复发,病情日趋严重;4月12日,清华教授为“反饥饿,反迫害”而罢课,朱自清扶病参加,是宣言起草人之一;6月18日,签名抗议美帝扶植日本并拒领美援面粉的宣言。8月初,病情恶化;临终前,朱自清仍谆谆嘱咐家人,说他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名人武则天简介

全文共 2702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广元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

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

享年:82岁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陵寝:乾陵

生平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杀死了王皇后,自己成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撺掇高宗以孝顺的名义,把祖宗封了个遍。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他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于是为了避讳,唐高宗自称天皇,武皇后改称天后!可见武则天这时的欲望有多大!

无字丰碑的秘密: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宠幸男宠之谜:

《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武则天的面首(男宠)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等,他们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满足武则天的荒淫欲望。

武则天的男宠数量很多,为了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公元698年,武则天成立了控鹤监。公元700年初,她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成为历代皇帝的“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成为武则天“妃嫔”的总管。

武则天简介

历代名人评价: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清代赵翼:“女中英主”。

赵翼评价武则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毛泽东:“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家世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归义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齐镇远将军

曾祖父:武俭,北周永昌王洛议参将

祖父:武华,隋朝东都丞

父亲:武士彟,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贞)夫人,封荣国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兄弟姐妹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顺,字明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妹妹:名不详,嫁郭孝慎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子女

长子代王李弘,后封为太子,死后谥“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封为太子,死后谥“章怀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唐睿宗李旦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者简介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毛泽东简介

全文共 2962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毛泽东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36年-1976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简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新军。1913年-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的工人运动。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1月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湘赣边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率部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5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书记,后任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此期间的革命实践中,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着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1931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35年12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936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为了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1937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哲学着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着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1938年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3年3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着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抗日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分析了双方力量对比,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和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与军事原则,在粉碎蒋介石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立即转入战略反攻。1948年9月-1949年1月,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接着,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发动渡江战役,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党在全中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同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9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当选为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面在国内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一面迫于美国军队攻入北朝鲜、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选举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同年9月,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7年2月,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和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从50年代末开始,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斗争。7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着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着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毛泽东有三子二女。长子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内容简介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原网络著名“谋杀官员”系列,国内首部“反类型”罪案小说。本作品一经推出,立刻引发轰动效应,作者用直白、利落的笔触,透视社会夹缝中的罪恶之源,写就最悲怆的宿命。

众目睽睽下的杀人游戏,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匪夷所思的逃脱手法,出人意料的悲情结局。最普通但却最让人费解的疑问,最不合理之处揭示最合理的谜题。

突发恶性案件,工商所员工在旅行途中被绑架,所有人员连同司机在内,全部凭空消失了。在高速监控调查中,看到了这辆商务车驶入监控,却再没有看到此车驶出监控。警方把这段高速及周边寻了个遍,始终找不到车子的半点踪迹。有什么办法能让一辆车和整车人集体在高速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件陷入僵局,视线转移到以前的一起命案:一次聚餐中,还是这家工商所的队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毒杀。现场至少有十多位目击者亲眼看到了全过程,却无一人出来指认凶手。

背叛、忠贞、公义、邪恶,仇杀?情sah?命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更大的隐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真相归于何处?凶手到底是谁?难道真的是死神在出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水浒传内容简介

全文共 1400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水浒传内容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水浒传》作者 明 施耐庵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结识了少华山头领神机军师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鹰犬告发,当地官府派兵捕捉。出于无奈,史进焚毁了自己的庄园,投奔外乡,得遇一个下级军官鲁达。

两人共在酒楼饮酒,听得有卖唱女子啼哭之声,问知父女系受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事后弃职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卖唱女之父,将他接回家中藏匿;以后辗转去五台山出家,起法名为“智深”。

鲁智深耐不得佛门清规,屡次酗酒,又打坏山门、金刚,寺中长老无可奈何,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当名职事僧,职司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收服了一群泼皮。

鲁智深偶然结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两人甚为投机。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悉权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设计,约集了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山东郓城有个呼保义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阎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得以结识武松。

后武松于景阳岗上打死猛虎,一时名声大噪,被聘为阳谷县都头,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其嫂潘金莲羡武松英伟,欲求苟合,为武松拒绝。后乘武松外出公干,金莲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给兄长报仇。

事后他主动去县衙自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亦辗转投二龙山安身。宋江至清风寨寨主花荣处盘桓,因故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执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亦参加梁山聚义。

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安抚。

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还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几经征战,始得凯旋;接着又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

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溜的溜、隐的隐,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

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义军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内容简介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男宿舍夜谈,舍友们疑惑于大姨妈来了到底有多疼,男神何之洲一贯不屑参与这种低级趣味的对话,直到他变成了女人,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女宿舍夜谈,舍友感慨工学院两两成基的现况,沈熹有点好奇此类话题苦于无法证实,直到她变成工科男,面前掉下一块肥皂……人生无常,哪有不跑偏的?一次游艇集体出游,何之洲与沈熹意外互换了身体,为掩人耳目找机会回归原位,两人决定假装交往。然而……当翻开沈熹抽屉里五颜六色的小内内,何神疯了!(可不可以不穿?!)原本高冷的老大突然萌得冒泡,猴子和壮汉疯了!(满满都是粉色少女情怀呢!)明明被挖了墙角,情敌还不断向自己传递暧昧信息,林煜堂也疯了!

而沈熹,正好披着何神的外衣体验一下传说中的……(哔哔~)

亲密交换的时间里,921寝室爆笑、暧昧而温暖,骄傲的何神也逐渐被呆萌的沈熹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传作者简介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举世闻名的反战主义者。他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罗曼。罗兰出生于克拉姆西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家境富裕。少年时体弱多病,备受家人爱护,后来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家人迁往巴黎。他1882年考入大路易中学,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攻文学,后攻历史。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1888年列夫·托尔斯泰的信对他的艺术观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899年,他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罗—5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罗曼·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前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名人传》为他赢得了盛名,以《贝多芬传》为蓝本发表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佳作中的经典,此作品使他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他还写了《群狼》《母与子》《女预言家》等作品。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地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和平的各类活动中,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战士。

苏叔阳,生于1938年,当代著名作家,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大学教师、工人。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曾任作协全委会委员、影协副主席等。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文华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乌金奖及全国作协散文奖、短篇小说奖等。其作品《中国读本》获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金奖。曾获“《儿童文学》金作家”称号,并荣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中国电影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奖,“中国话剧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2011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国演义》简介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作者简介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半妖倾城剧情简介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清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聂如风带着妻子应蝶和二个女儿躲避追杀,应蝶策马将如风和女儿赶走,独自迎敌,应蝶突然长出黑色的翅膀飞了起来——原来她竟然是妖:明末清初坠落人间的外星生物。但寡不敌众死于乱枪之下,而她变身的一幕被人偷偷地拍下。十五年后,聂如风的大女儿倾城结识了富家公子明夏,经过一番波折,两人相爱并成为一对。医院院长江伯年得到了偷拍的照片,抓住了长着翅膀的幽瞳要去研究,结果被女儿雪舞给放走了。雪舞意外发现了倾城的身份,还拍到了倾城变身过程的照片。明夏救出倾城,二人去天津躲避。爱与恨,追与逃,人与妖再一次掀起一段的惊人的倾城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荀彧简介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早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曾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陈薇人物简介及其事迹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陈薇还被誉为“埃博拉的终结者”,被认为是电影《战狼2》中Dr. Chen的原型。

2004年,埃博拉病毒还不为国人所知,陈薇却已经带领团队开始对致死率最高的病毒的研究,她说:“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

2006年,陈薇团队“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2014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致死率高达50%~90%。已经研究了十年的病毒又发生了变异,并迅速向外蔓延,传播到了欧洲和美洲,引起全球恐慌,陈薇毅然决定前往非洲一线。

在塞拉利昂,展开临床试验的陈薇还曾到访一家当地的孤儿院,“当时有48个孩子,全部都是因为埃博拉夺去了亲人生命的孤儿,这让我想把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

2014年,陈薇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埃博拉疫苗,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疫苗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

2016年1月,因在抗击埃博拉战“疫”中的突出贡献,陈薇荣获CCTV-10“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同时入选的,还有因发现青蒿素而过诺贝尔奖的屠哟哟教授。在颁奖典礼上,陈薇说:“不是我一个人,今天我们穿军装的整个团队都在这里。”

2016年12月,重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塞拉利昂开展的二期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了两篇相关学术论文。

1月25日大年初一,陈薇院士带领军队专家组驰援武汉,至今仍奋战在武汉救治一线,开展疫情传播流行规律调查研究,为疫情防控提供应对策略和科学依据。

1月30日上午,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后,陈薇和她的同事们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了确诊速度,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取得的一项重要应用成果。

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陈薇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大病之后重在休养,过去很多康复者不愿意捐献自己的血浆。”

1月31日,拿着科技部下发的《关于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血液样本的函》,22名康复患者表示愿意让专家检测血液标本是否符合献浆标准。其中有的人身体依旧十分虚弱,连采血都很困难。感动之余,陈薇表示,应当从立法层面要求康复者在知情同意、符合伦理、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捐献宝贵的血浆,用于他人的急救。

“我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样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陈薇曾在1月30日在金银潭医院,见到了张定宇院长。张院长本身是一个渐冻症患者,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还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陈薇对他说:“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张定宇回答:“彼此彼此。”

3月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由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闻令而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展开科研攻关,在新冠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她还建议国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单,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学家”体制,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追热点,敢坐冷板凳。“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内容简介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就像走在一条小弄中,台湾人气作家藤井树新作。

六弄的老板是个年轻人,男的。大约三十岁吧。六弄是店名,所以就叫做六弄咖啡馆。奇怪的是,店并不是开在某巷六弄里,它的地址甚至只有某巷某号,没有某弄。

在某个加完班的深夜,因为道路施工,她绕道平时不大可能经过的地方,逗弄一只可爱的小猫时,被突然出现的老板拐进还没正式营业的店里,喝了一杯咖啡。

黑咖啡使她无法成眠,于是,她又来到六弄咖啡馆,听老板说起那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诗四大家的简介

全文共 2263 字

+ 加入清单

“元诗四大”是指虞集、杨载、范梈(pēng)、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诗薮》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以下是小编提供的元诗四大家的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虞集:(1272-1348),元学者、文学家。安伯生,江西临川崇仁人,人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属今四川),迁崇仁(属今江西)。成宗大德初年到大都(今北京市),任国子助教。文宗时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等编纂《经世大典》。素负文名,有《道因学古录》。虞集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虞集诗歌内容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他在《挽文丞相》一诗中,对宁死不屈的南宋忠臣文天祥充满了哀悼,以至有人这样说:读此诗而不泣下者几希!文字亦流畅宛转。在《赵千里小景》诗中,他说残云野水三百年,也有凭吊宋亡的意思。虞集生二岁而宋亡,但由于元代民族关系紧张,以至在作品中表露出民族意识。“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他擅长律诗,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都写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而深微,意境浑融,风格深沉。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这是元诗中少见的名篇。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感慨溶进严整的艺术形式中,沉郁苍劲,感人至深。虞集虽然宦途比较顺达,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乡归老田园。他的《风入松》词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这种意境也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杨载:当时文名颇大,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文章以气为主,赵孟頫等对他都很推重。他的诗对现实一般是歌颂的,有时也微露不满。如《怀钱塘故人柬应中父》、《寄维扬贾侯》,都为怀才不遇者愤愤不平。另外,在他晚年感到事业无成就时,也每有叹老嗟卑的情绪,他的《客中即事》诗说:渐觉星星雨鬓皤,推愁不去奈愁何!客中忘却春光度,惊见前林嫩竹多。道出了新陈代谢的客观情况。其诗总的基调并不消沉。杨载的一些比较好的诗作,特点是含蓄,老练而不陈腐,颇有新的意境。《题文丞相书梅堂》歌颂文天祥的高尚品德和节操,表达了由衷的景仰心情。他的《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诗,颇象唐诗,圆润而不枯涩,风格雄健。他把典故融化在诗句中,平易通顺,全诗意境空灵飘忽。他炼字造句,下过苦工夫。他自己说: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于七言歌行,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范梈最长于歌行,诗风豪放超迈又流畅自如。他的五律专学杜甫,颇有杜诗沉郁凝炼之风。如《京下思归》: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

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

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范梈:(1272~1330) 元代官员、诗人,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字亨父,一名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少聪颖,过目成诵,善诗能文。年三十六,作客京师,驰名于朝廷官吏之间,御史中丞董士选聘为家庭教师。由朝臣推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任满后,由御史台提升为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职官名称)。在任时,不畏风寒瘴疠,巡历偏远地区,兴学教民,审理冤错积案,颇有政声。旋迁江西湖东道。随后,又由御史台提升为福建闽海道知事。1329年,授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以母老末赴任。次年病卒。范梈的散文学秦汉,其诗好为歌行古体,学颜延年、谢灵运,但多趣而高妙。他的诗多写日常生活和朋友来往应酬。但也有一些作品涉及社会现实,如《闽州歌》描写了民间疾苦,《社日》也写了社会习俗。在风格上比较多样,而以冲淡闲远为时人所称道。虞集称他的诗:“如唐临晋帖,终未逼真。”。著有《燕然》、《东方》等稿20卷,后人辑为《范德机诗》、《木天禁语》两书传世。范梈诗中有一些句子,如“雨止修竹闲,流莺夜深至”(《苍山感秋》)。他自己非常得意,也得到吴师道、陈旅等人的称赏。他有些诗,如《看东亭新笋》,写得自然而有新意。

揭奚斯:(1274-1344),在元代宫廷皇家讲坛上,一位学者正在给太子殿下和王公大臣子弟讲课,他那高博的见识、精辟的议论、透彻地说理使听者动容。后来,他的学生当中有两位登上了皇位,即元惠帝、元顺帝,而那位教了两代皇帝的学者则是元朝“儒林四杰”之一的大文学家揭奚斯。揭奚斯,字曼硕,元代富州(今丰城杜市镇朱揭村)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揭奚斯幼年家境贫苦,从5岁开始跟随父亲读书,父子互为师友,昼夜不懈。到他成年以后,已经是一个满贯经史百家、文采出众的青年学者了。由于生计年迫,揭奚斯开始出游湖湘,以教书自给。湖南宪使卢挚、湖北宪使程钜夫非常赏识他,程还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他为妻。湖南宣慰使赵淇以“知人”著称,当他看到揭奚斯的文章以后,称叹地说“他将来定会成为翰苑名流。”

揭傒斯的诗以清婉流丽见长,有些作品则质朴无华,别有寄托。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此诗暗讽蒙古统治者一面掠夺南人的财富一面又歧视南人的行径,是元代中期罕见的讽刺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