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抗战诗词精选20篇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4844

作文

1000

寻找身边的抗战记忆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顾煊成老爷爷19xx年9月出生于桂东县。19xx年到第4军90师270团炮兵连服役。当年部队从平江转战到了江西铜鼓县,日本的飞机一直在他们后面轰炸,迫使他们不得不白天隐蔽,晚上行军。

为回击日军的嚣张,部队在井冈山一带排兵布阵,顾煊成老爷爷的炮兵连占据一个高地,观察哨所不停地向炮兵阵地发出敌人位置信息,指引一个个愤怒的炮口,喷出团团复仇火焰。指挥我们打哪就打哪,每天打出的炮弹不计其数。顾煊成老爷爷说,每场战斗下来,双方伤亡都很大。

部队从井冈山转移,又在泰和、吉安等地设防阻击敌人。飞机是日军一个有利的作战武器,让顾煊成老爷爷所在的部队吃了不少苦头。于是部队摸清敌人机场后,派出一支高射炮部队悄悄摸近江西遂川飞机场附近,敌机刚起飞不久,炮弹就直接命中,2架敌机顷刻间化为乌有。

看着敌机在空中冒黑烟往下直窜,部队官兵个个欢呼雀跃。顾煊成老爷爷说,遂川飞机场遭重创后,日军组织骑兵、炮兵、坦克、步兵等,对他们进行疯狂反扑,双方连续打了几场恶战。

日本人宣布投降前几天,顾煊成老爷爷和战友们与日本人,连续打了4天4夜,双方都想争夺最后的胜利,炮声连连,打得天都是红的。日本人宣布投降时,部队很多官兵都以为有诈,直到部队长官去遂川接受日军投降回来,才信以为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诗词大会观后感200字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近日的“中国古诗词大会”上,16岁高颜值少女武亦姝凭借出色的古诗词底蕴和 “飞花令”表现走红,答题时娴熟优雅的她,被网友们感叹“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 有想象。”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诚如《中国诗词大会》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 教授蒙曼所说,诗词之所以美,在于它承载着作者的人生阅历。因此读诗不仅仅是读诗, 更是读人,是读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日前正式公布,这也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在答记者问时,发言人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 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生活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诗意也是。在问答网站知乎上,一位网友关于“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读诗歌”的问题下,得票数最高的答案是这样说的: 你是愿意孩子从小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样流转缠绵的诗句,还 是让他跟着广场舞一起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你是希望他的童年记忆是“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还是“叫姐姐一声美女,姐姐就给你糖吃啊”?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当你处于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烂 熟于心的诗,触发了共情的钮,才能懂得诗词之美。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至少你“读过”。

当看到春天芳草初生,才会明白什么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日湖边纳 凉,看风乍起,才会感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毕竟如歌中所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我们的生活日渐浮躁喧嚣,好在,诗还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诗词赏析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诗词班会感想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商雨锋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中秋品月饼、赏诗词班会

在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让同学们拿出从家带来的月饼,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吃上了,我也不例外,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各自交换着月饼,我也分给别人一块。

这时,老师让我们上去读自己创作的诗,从第一组开始,我们这次是一边朗读诗,一边阐述诗的意境,同学们边吃边听,好像一下子都成了文人墨客。轮到我上去的时候,我心情十分激动,我知道自己写的诗有不足的地方,但我敢于上去展现自我,我在讲台前将我的诗向老师和同学们娓娓道来,虽然,我的诗是一首现代诗,但也是朗朗上口,写出了我对亲戚的思念和对老家的怀念。

在这个时候,教室里其乐融融充满了欢笑,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乐在其中的氛围十分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七十八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七十年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忆过去,缅怀英雄:遥想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

看今朝,铭记历史: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他们的浴血奋战,铭记他们的聪明与智慧,铭记他们的大公无私,铭记他们的深深爱国情。

承精神,开创未来: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 “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才能高奏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不断激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尽管历史的车轮仍在不停地翻滚,但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这个永不坠落的历史坐标。让振兴中华民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上回荡不息吧!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华彩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即将发行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定于10月16日发行2016中国丙申(猴)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7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0枚,银质纪念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衬以连年有余吉祥纹饰,并刊国名、年号。13枚金银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写实猴造型衬以装饰猴纹样,4枚金银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中国民间传统装饰猴造型衬以吉祥纹饰(局部彩色)。与去年一样,猴年金银纪念币有圆形、扇形、梅花形和长方形四种形状。其中,最小规格是1/10盎司的圆形金质彩色纪念币,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20000枚;最大规格是10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含纯金10公斤,直径180毫米,面额10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8枚。

此外,面额1元的抗战胜利70周年普通纪念币将于12日在各银行网点现场兑换,每人限兑3枚。抗战胜利70周年普通纪念币的发行数量为5亿枚。由于其题材独特、广受青睐,该纪念币在淘宝网的预售标价已经达到6元,是本身面额的6倍。12日没有换到的市民,10月29日还有一次机会。国庆节前已经在银行网点预约兑换的市民,12日无需排队,10月30日前到指定网点兑换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赏菊颂诗词作文

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秋菊,吟咏诗词,真是别有情味。

重九日正值仲秋,金风送爽,菊蕊飘香。就像人们把艾、菖蒲和端午联系一样,菊花也和重九密不可分,所以重九也称作“菊节”、“菊花节”,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无菊非重阳了。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做过彭泽令的陶渊明写过咏菊诗:“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心,卓为霜下杰。”出国留学网又如《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对菊花所作的较早的赞赏。

唐代赏菊风盛,咏菊之作更是比比皆是:如王绩“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崔善为“霜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皇甫冉“不见白衣送酒来,但令黄菊花自开”;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九九重阳,门门菊花,可谓独占重阳。孟浩然咏菊更见其悠闲自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唐诗人元稹的赏菊诗却别有新意,与众不同:“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由于此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当作者的好友白居易读到之后,即写下了:“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晚唐才子李商隐大有怜香惜菊之意:“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郑谷则写出独具风韵的一道咏《菊》诗:“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首句即告诫王孙公子莫把菊与蓬蒿相提并论,直截了当,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的鄙夷。诗篇把菊花人格化,突出它的高尚气节。通篇不着一菊字,却句句有菊,清香四溢,爽人心脾。

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更是对菊花爱赞有加:“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到了宋代,重阳节完全堪称菊花节、赏菊节。赏菊风盛,吟咏必多,可谓数不胜数,俯拾皆是。佳作有如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女才子李清照填的词《醉花阴》,更是刊称一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代以后人们依然重视重阳赏菊。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有一首咏重九的《风入松。九日》:“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建似常年。” 在作者看来,重阳之日,只要有黄花,即可赏心悦目,实为一大快事,不要叹恨无钱。

明代开国文臣高启诗作《晚香轩》:“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才子文征明留有咏菊诗:“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历久弥新,菊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文人才子的生活中。而花市赛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等重阳习俗,也一直延续到明清。清朝乾隆皇帝游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流下“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佳句。古城开封等地,早已形成“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菊山花海彩云飞,古城巨韵动九州”的热闹局面。

近现代的文学家和革命家们,也爱菊如斯。臧克家《菊畔香》云:“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沈钧儒有赏菊诗:“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陈毅的《秋菊》诗更是老少能言:“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朱德爱菊,也曾赏菊抒心怀:“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董必武则赏菊养生诵太平:“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如今,民间养菊、赏菊、咏菊之风仍很浓郁。重阳时节,人们在暗香浮动中赏菊、品菊,吟诵着绘菊诗词之种种,尽情享受菊花凌霜不凋、高洁韵淡的“君子”之风,不亦乐乎。

[重阳赏菊颂诗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中秋诗词名句

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小编收集了关于中秋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诗句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名言诗句

中秋明月的名言诗句

2016年关于中秋的名言诗句精选

中秋节思乡的名言诗句

中秋节思念故乡的名言诗句

描写中秋节的著名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与诗词结缘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飞翔是需要翅膀的,而唐诗宋词——文学上的瑰宝,为我插上了文学的翅膀,使我自由自在地遨游语文世界。

早在我牙牙学语时,爸爸把我抱在怀里,兴致勃勃地教我背“鹅、鹅、鹅”。我像个小鹦鹉一样背的欢实。等到大了些,我可以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唐诗的兴趣愈加浓厚。我常常在房间背了“离离原上草”,又诵“为谁辛苦为谁甜”,想象完“白发三千丈”的模样,又揣摩“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妈妈说我吟诗的腔调很有“味道”。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和爸爸去书店,本来只想买本《唐诗三百首》,然后我看到还有一本书叫《宋词三百首》,翻开一看,我马上对爸爸说:“爸爸,这本我也要!”这是我接触宋词的开始,虽然它不如古诗对仗工整,押韵和谐,但是我仍然很喜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细腻;喜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缠绵;更喜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那是我兴趣最浓的阶段。

现在我已踏入初中的校门,开始体味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惆怅;开始欣赏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开始懂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离愁,开始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匆匆。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中让我平添了一份书生的气质。

因为与唐诗宋词的结缘,我见识了几千年唐风宋韵的风采;因为与唐诗宋词的结缘,我开始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唐诗宋词时时刻刻为我编织着我的翅膀,使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相信,这对诗词双翼将会载着我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生流亡抗战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119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失传了77年的抗战歌曲重获新声。师生们有幸见证了这首老歌新曲的首发。“我有恨,在九月秋;我有泪,向腹中流……”,这首歌是由东北中山中学国文老师、“清华诗人”郝泠若先生撰写歌词,在当年广为传唱。沈阳独立音乐人、新民族音乐创作人韩萧寒先生看完歌词被感动,为这首歌重新谱曲并演唱。“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也成了这首歌的首发地。韩萧寒因事未能到现场,他通过视频说:“为这首歌谱曲并演唱是我给当年的学生和老师致敬,是向当年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致敬。”看着不到五分钟的MV短片,一张张流亡师生的老照片闪过,再听着韩萧寒那略带沧桑的嗓音,一些人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出来,其中记者自己也是。“第一课”也在这首歌中落下帷幕。

课后作业:我们需要家国情怀

“世界只有两种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增无减,终生不变:一个是爱家,另一个就是爱国。希望同学们能从这堂课中感悟抗战期间爷爷奶奶们的家国情怀,也思考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国情怀。”

虹桥中学开讲——

学生惊诧:下大雨我们都停课,而他们……

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皇姑区虹桥中学早早在宣传栏中贴上了刊有“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系列报道的报纸,引来学生围观。“没想到,打仗了,学校还要继续上课;没想到,学生还要流亡到那么远的地方。看这些战争年代的读书故事,我们感觉就是震惊!不可思议!”在橙黄色的报纸前,同学们议论纷纷。而读到《重庆那一天,如噩梦般存在》时,有同学的眼睛湿润了。

“有时候我们上课,听到火车的声音,都无法安心听课。而那些流亡学生一边躲避炮火,一边步行赶路奔赴好远的地方上学,我感觉到他们求学的心思是多么强烈,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珍惜让我们汗颜!”

遇到战争,学校还正常运转吗?学生们还正常上课吗?播放《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纪录片前,记者在八年十七班做了个小调查。回答如下:“下大雨,学校都要停课,打仗了学校肯定不会上课了。”“万一同学们受伤怎么办?家长也不会同意的。”“我有个头痛脑热,我妈妈都会把我接回家,遇到战争怎么会有人去上课呢?”

短片开始播放,学生们的表情凝重起来,有惊恐,也有诧异。“真没想到,学校可以在那么艰苦条件下上课,我们看着都害怕。我懂了,学生只有通过知识来报国,才能改变国家命运。你看东北中山中学那么多学生最后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他们成了国家的栋梁。”学生宋津桥说。

“我太喜欢短片中‘有了学生,就保留了民族元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几句话了。一个社会总要有点精神,一个群体总需要一些榜样。我要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吕英哲说。

珠江五校:

看完纪录片,起立鼓掌

9月1日上午,皇姑区珠江五校学生们观看《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后,还在课堂上阅读了沈阳日报相关报道。

珠江五校六年九班刘子豪说:“姥爷说,日本鬼子侵占中国修‘围子’,设‘部落’,把群众赶进‘人圈’,老百姓过着牛马一样的奴隶生活。为了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这些学生到南方去求学,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佩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六年九班响起《松花江上》歌声。

“我以前觉得是为自己学习,看了这个纪录片后我明白读书救国的道理。”李启祥同学说。同学们上了特别难忘的第一课。

近20分钟的纪录片播完后,同学们起立鼓掌。

“开学第一课,我们要学生们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引导学生培养出健康、乐观、勇敢、坚强的人格,将来学生们要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珠江五校校长佟宁芳介绍,该校将在全校开展了解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的教育活动。

二经二校:

有这样一所中学?真没想到

开学前一天,二经二校就将刊登“从一所中学的流亡抗战看民族崛起”系列报道的报纸张贴到校园宣传栏。“东北还有这样一所中学?真没想到。”宣传栏吸引了不少老师和学生家长。

9月1日,该校组织学生观看了《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纪录片,并围绕“流亡抗战”在学生中开展征文、写观后感活动,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六五中学:

“流亡抗战”是活动主题

走进一六五中学,操场上,几名解放军战士正在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军训。

校长金至涛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军训已经成为该校开展国防教育、抗战教育的一部分。今年该校又多了一项内容:组织学生观看沈阳日报、沈阳网和市教育局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流亡抗战·爷爷奶奶当年读书报国的故事》,并围绕这个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将其当成新学期开学的主要活动。

九年一班学生杨济同说,当年东北中山中学的学生流亡途中不忘抗争,不忘学习,千余名学生参加了拯救民族危亡的“一二·九”运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写了浓重的一笔。今天的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谈到“家国情怀”,九年三班学生童尧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像爱家一样爱国。每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建设我们可爱的国家。

70年前“第一课”

谁见过大衣当黑板?他们见过……

这堂课的主讲人是沈阳日报记者周贤忠。他受几位参与流亡抗战的东北中山中学老校友委托,讲述70年前的“开学第一课”。

我们共走访了8个城市,采访到平均年龄达88岁的近40位校友,其中有四位校友提到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开学第一课”。

南京板桥:上课时日本飞机来了

93岁的赵德本讲了在南京板桥的“开学第一课”。他是1937年从南京考入东北中山中学的。他入学上的第一课就是听老师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老师说,秦灭楚,楚国虽只剩项羽等少数人家,但他仍带着大家不畏强暴,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暴秦。我们也一样,总有一天我们打败日寇、打回东北老家去……正讲着呢,日本飞机来了,但大家谁都没有动,老师坚持讲,同学继续听。为听故事不躲警报,那时的师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抗战到底、读书报国”的决心。

广西怀远:黑板在老师的大衣上

82岁的穆杰校友讲了在广西怀远的“开学第一课”。穆杰是当时国文老师乌荫棠的儿子,怀远复课时,他最小的弟弟不幸夭折。乌老师忍着巨大悲痛,告别家人回校上课。这就是东北中山中学可敬的老师,无论正经历怎样的苦难,都永远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让穆杰印象最深的要属生物老师王虚中。当时在怀远,复课条件非常艰苦,上课没有黑板,学生问:“还上课吗?”他说:“上!”随后他用粉笔在自己的大衣上画图示,说:“黑板就在我的胸前!”

四川静宁寺:“第一课”是追悼会

93岁的白晶泉在沈阳金秋医院病房里讲述了在四川静宁寺的“第一课”。1939年5月3日下午,学校在重庆储奇门码头集合准备前往静宁寺,在等船的时候,遭遇日本飞机轰炸,五名师生不幸罹难。学校到静宁寺后上的“第一课”就是开追悼会。郝泠若老师还专门写了挽歌:你们安息吧,在荒原上,星寒兮月冷兮风雨兮凄凉!抗战的旗帜正在高张,报仇的单子让我们来承担。老校友白晶泉说,这场追悼会后来变成了声讨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抗战到底,收复失地!呐喊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

沈阳:一堂校史课记了一辈子

85岁的高清宝讲的“开学第一课”就发生在这个礼堂。他是1948年秋考入东北中山中学的。那时东北中山中学已经北归沈阳。入学第一课便是听王虚中老师讲校史。高清宝说,这堂校史课让他记了一辈子,就如精神雕像,时时立在他的眼前。他为这所学校在抗日烽火中弦歌不辍而感动。虽然他只在这所学校上了三个月,学校并入东北实验学校,也就是今天的省实验中学。但他始终认为东北中山中学是沈阳最好的中学。一堂课竟对一个学生的一生产生了影响,这也是我们沈阳日报和市教育局开办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的一个初衷。希望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能在每个同学心中打下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抗战电影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小兵张嘎》这部书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它展现了一个个光辉的形象,一段段爱憎分明的历史片段,使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为了替奶奶报仇,加入八路军。在部队里,嘎子成了保障部队安全的眼睛——小侦察员。在攻打鬼不灵的战役中,小嘎子运用他的机智和勇敢,用柳条鞭搅乱了敌人的内部,立了大功。小小年纪就能打鬼子了,他的勇气、聪明、才智实在令人佩服。

他有一颗自信的心,活泼好动,勇敢无畏。与朋友生死与共,对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抗日,将生死置之度外。

与他相比,我不得不自叹不如了,我既不乐观自信,又没有无所畏惧的精神。整天依偎在父母的身旁,像温室里的鲜花,经不起磨难,遇到困难就轻易地低头屈服,这样将来还能成大器吗?看过《小兵张嘎》后,我们从中感悟到要学习小兵张嘎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处处以嘎子为榜样,从爱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做起,爱学校,爱学习,爱父母,为人民服务,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抗战胜利71周年阅兵观后感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扬我军威,耀我中华,铁流滚滚,气势如弘……。2016年9月3日上午,北京******广场秋高气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之胜利日阅兵仪式隆重举行。

真是棒极了!咱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直播,一睹阅兵盛况,热血沸腾,眼眶湿润。

毋容置疑,在国际重要活动中进行阅兵仪式是为国际惯例。今天的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不会也不应该忘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首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抗战最为复杂、最为艰难的时期,正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嚣张时期,中国人民孤军奋战,顽强地抗击着日军的侵略。

中国人民曾面对强敌,靠手中寡劣的武器装备,抗击着猖狂无比的现代化强敌,他们是在用生命、热血捍卫国格,保种保族,他们描绘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瑰丽画卷。

八年抗战经历艰辛,有3500万中国军民倒在御侮疆场上。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挺起坚实的胸膛,浴血奋战。最终,日本在中国的顽强阻击下,也陷入了全世界反侵略人们的对立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终惨败收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中国大阅兵,一方面既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精神。另一方面,这也是展示中国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担当,中国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心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保驾护航的决心。

这一次的阅兵仪式上,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咱中国自行验发制造的武器装备,有许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可是世界不太平,虽说中国曾经也靠“小米加步枪”打赢过日本鬼子,然而若面对现代战争,就必须要向现代化、向信息化迈进,高精尖武器不可少。

壮哉,大阅兵!中国抗日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巨大牺牲,做出的巨大贡献,永远不应该被忘记。展示力量、团结力量,大阅兵也有效促进着中国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诗词中的酒香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寻觅着诗词中的韵味,我闻到了那从诗词中发出的酒的香气。多少人为诗词中的清新飘逸或气魄雄浑所迷醉,而在这令人迷醉的诗词中竟也蕴藏着无数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这首诗带我们走近田园中的美丽景色。菊花庐山、庐山、飞鸟、树林构成了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让人感到优美而宁静。诗人在这风景中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饮一壶美酒,赏青山绿水、日出日落。这里没有马车的喧嚣和官场的腐败,只有悠然自得的心情。这酒香中,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东篱把酒黄昏后,又暗香盈袖”。这略带忧愁的句子,把我们带入了深秋时节。一幅秋日景色的画卷也由此展开:远处的园地里栽种着菊花,近处秋风刮起,卷起了窗帘。此时正值重阳佳节,萧瑟的秋风加上黄昏的天色,使人心生凄凉,使词人更加思念远游的丈夫。在这酒香中,使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幅落日的风景画又展示在人们眼前。但这夕阳西下的景色引发的竟是作者内心的惆怅,也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感叹。这酒香是作者对时光流去的无奈。

诗词中的酒香令人沉醉,我愿做一个感受者,去感受那流传千百年文化的神圣和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心中的诗词“小康”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小康,是我最近几年才听说的词语,一开始,还真不懂是啥意思,随着知识的增多,我对这个词语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在西汉的《礼记》中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代名词。

妈妈问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小康社会吗?肯定不是。强烈的社会对比,贫富差距太大,而且还有冻饿而死的人,我们现在的小康社会,一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

“那应该用哪首诗来形容呢?”妈妈问。

我想到了形容开元盛世的情景,脱口而出:“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妈妈又问我:“除了温饱问题解决了,还需要什么?”

我说:“需要和平,治安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是小康社会的写照吧。”

“对,这句正好反映了国泰民安,民风淳朴。’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现在我们所在的城市石家庄,就是一个幸福指数非常高的城市。那你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妈妈继续问我。

“现在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课文里已经学过很多了。我前几天去革命圣地西柏坡又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我学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一辈革命家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备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取得胜利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呵呵,还挺能说,现在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了,作为学生,你觉得需要怎么做呢?”

“我们这个年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当然是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经典,继往开来!”

最后总结一下,我心中的诗词小康就是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社会环境,有“宝马雕车香满路”富足的生活,有“诗酒趁年华”的心情,有“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文化传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嘛!丈夫未可轻年少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抗战戏《不许动》观后感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不许动》,在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壮士广场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片总制片人赵严,导演杨林、出品人杨睿敏,建川博物馆有关负责人,率杜珏、卓玛、陈吉彬、罗二娃等20多位演员亮相。一直在北京拍片的川籍笑星赵亮说:“今年中国电影市场非常红火,四川本土电影也要趁热打铁,不能落后。我和矢野浩二会努力拍戏。不会拍成神剧,雷人戏。一定要拍得真实精彩搞笑,把川军抗日的精神拍出来,拍成令人开怀大笑的好电影!相信《不许动》票房一定会在全国大卖!”

据了解,《不许动》讲述的是一群川军抗日战士,在血战山东台儿庄战役中被日本兵打散后,来到山东临沂某山村,和山东当地一群孩子巧奔妙夺,共同打击日本鬼子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1500字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不强就要受辱。一个民族要自强、自立,就要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强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关键在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此,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也是如此。只有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才会有繁荣和富足,才会占据发展的制高点,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当前,我们正处于二十一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肩负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这一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既充满艰辛又充满希望。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

继承发扬抗日战争民族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体现到热爱家乡,为中国和平崛起做贡献上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证明,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如此彪炳千秋之伟业的凝聚力,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零散的个体力量聚合为宏大的集体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把热爱家乡、建设祖国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觉行动,尽心尽力地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继承发扬抗日战争民族精神,必须把远大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中去。推进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动力。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要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就是要围绕实现祖国的强盛和富裕,从具体的工作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就是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在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就是要敢为人先,创优争先,以自身的创新发展,以敢于挑战前人、超越前人的勇气,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就是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立志干大事,勤于干实事,肯于干小事,善于干成事,在推进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事业中强势发力,建功立业。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先辈们已经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用流血牺牲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现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力支撑,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2500字

全文共 191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天都是英雄祭日,每一处皆是忠骨墓地。血火战场已沧海桑田,尸骨遍地已城乡沃野。但血写的历史永远刻在民族的记忆里。忘记,就等于背叛。

**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铭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重要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以史为鉴,弘扬爱国主义,发扬抗战精神,走和平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我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主力。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700余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短短的4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率先捐弃前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就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同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官兵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但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逼迫迁都重庆。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改编了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从战略上配合了国民党军作战。

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在《论持久战》指引下,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同时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同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命令,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抗战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环境发扬抗战精神走和平强国之路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环境,发扬抗战精神,走和平强国之路。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更加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国家实力。以史为鉴,战争就要死人,我们要牢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要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史为鉴,斗争才能胜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不会改变,面对帝国主义的挑衅,我们绝对不能退让,只有针锋相对,才能保证国家安全,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抗战精神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团结奋斗、反抗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发扬抗战精神,可以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发扬抗战精神,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心,灵动在诗词里作文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如水良辰,温一壶白月光,在落花深埋的小院,抚一曲《云水禅心》,那拨动的琴弦,又落在了谁的指尖?

——题记

问世间最难得的是什么,不是飞鸟般的光阴,不是转瞬即逝的海市唇楼,而是拥有一颗充满诗情的心。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是独特的僻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是开怀的舒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是别致的闲情。

还记得那个叫做江南的地方,如今,早已烟水迷离。“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那个叫做江南的地方,千百年来,一直美在诗中,醉在一阕清词里。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小舟停岸边,窗外传来阵阵笛声,驿外边,皇甫松与亲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而晚唐杜牧来时,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香烟缭绕的寺庙,矗立于朦胧烟雨之中,好一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古以来。赏江南,写江南的的诗人数不胜数,这诗词的背后,或许就是一个又一个江南梦吧!

夜深了,一轮弦月依苍穹而悬,黄盈盈的月牙着一袭朦胧的雾沙,无不让孤独者,愁思满面。你瞧,豪迈的东坡登楼畅饮,大醉,月亮在天,人影在地,写下千古思亲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意境深远。“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凄冷的月光,断肠的铃声,或是唐太宗在思念杨贵妃,或是白居易被贬时的愁绪。皎皎明月,浸润了多少迁客骚人寂寞的灵魂,温暖了多少游子无眠的夜晚,这秦风汉韵,这唐诗宋词,让我的心驿动起来。

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深秋怀人,这离愁别恨,是否是在悬思着人生的方向?柳永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尽的离愁,凄楚的气氛,执着的态度,柳永,是你在苦索这人生吗?辛弃疾之“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是辛弃疾对人生的顿悟,虽受冷落,却不同流合污,那人是否就是诗人你呢?悬思、苦索、顿悟,这难道不就是人生吗?诗词里,真有一个人生啊!

漫步在清晨浅浅的阳光中,路边的野花静静地开放,林中的鸟儿缓缓地飞过,这时,只需一首唐诗,或一阕宋词,就会如此地拨动我的心弦!

我的心,一直都在诗词里灵动

[我的心,灵动在诗词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诗词歌赋里古人关于春天的雅称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春天的呢。下面就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词歌赋里古人关于春天的雅称,欢迎阅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刘大白《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者三年。

“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诗歌中的这个“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个月的90天,按10天划为一春,这样整个春天就是“九春”了。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蘂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是春天。《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唐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徐迟《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连如今的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也是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其他还有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是后人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庆国庆祖国颂诗词会朗诵词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祖国

我看见你,今天

吐纳历史慢慢风云

傲然屹立,东方的雄姿

难忘你从一穷二白中起步

黄河长江的血脉奔腾不息

昆仑泰山的心智坚定不移

踏平坎坷,披荆斩棘

荜路蓝缕,追梦不已

十三亿颗火热的心

十三亿双勤劳的手

让茫茫沙漠变得郁郁葱葱

让江河湖泊辉映天光云影

让大地一派丰收景象

让天空永远蔚蓝如洗

中国的高铁走向世界

中国的舰队驶向远洋

中国的大飞机傲翔蓝天

中国的是制造业傲然崛起

贫困与落后正悄然消失

一带一路舞动整个世界

大国形象正辉映五大洲

我看见大河上下硕果累累

我看见天山南北姹紫嫣红

我看见我的祖国

我看见,中华民族

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紧紧的拥抱你啊,我骄傲

厉害了——我的祖国

紧紧的偎依你啊,我自豪

辉煌了——我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在没有诗词的日子里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诗词日子,看不到大漠孤烟山山黄叶千寻之塔,听不到笛中折柳歌管楼台响出疏桐,思不到落花时节漫漫故园前路无友。不能在缠缠绵绵的江南烟雨中,撑起一把莲叶伞,品一口醇醇的白玉酒,欣赏眼前的诗词之美。

没有诗词的日子,不能一览山水的光环。迷人乱花掩映了漫漫长路,看不到长风破浪的豪情点燃希望的火种;漫天飞雪开出了千万梨花,看不到雪上空留的蹄印送走久违的友人;遍地荒草点染了沦陷国都,看不到天上北归的雁阵捎来无尽的失望;小扣柴扉换来了落寞的等待,看不到一枝出墙的红杏摇曳红颜的妩媚。王谢堂前未停驻一群金丝燕,和煦春风吹不绿一片江南岸。痴迷的不是画山绣水,倾吐的也不是悠然的心境。

没有诗词的日子,不能歌颂人间的冷暖。烟笼寒水驱使了夜泊秦淮,听不到黑暗腐朽的贵族断送国家的前程;丰年瑞雪昭示着年关将近,听不到声声入耳的爆竹打破旧年的乏味;沉香亭前醉卧着薄命伊人,听不到放荡不羁的青莲吟唱无奈的调词;魏文殿前架起了沸腾的大釜,听不到漉菽为汁的豆羹哭诉手足的无情。东方二小未辩论一轮如火日,七子之歌唱不出一曲思乡情。流连的不是大江东去,送走的也不是脉脉的情谊。

没有诗词的日子,不能拨动感慨的心扉。寒冽秋风吹破了茅草小屋,思不到万千林立的大厦遮蔽天下的寒士;澹澹之水拍击着竦峙山岛,思不到热血澎湃的心灵营造千里的志向;山河破碎只弄得身世沉浮,思不到孤苦伶仃的洋中涌动身世的孤苦;重阳佳节登上了五岳的巅峰,思不到远在家乡的茱萸只少我这一枝花。枫林静坐未坐出一曲千古恨,江边垂钓钓不起一江如许愁。神往的不是明月楼高,期盼的也不是得意的春风。

没有诗词的日子,不能用微风的手翻动书页,端起一杯白玉酒品味诗词之美,呜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