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阳节的作文600作文(精品20篇)

导语:登高望远、遍插茱萸,你的重阳节有这些吗?下面是由小编为您准备的重阳节的作文600作文。

浏览

7509

作文

1000

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 样飞舞,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非常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重阳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如期而至,终于来临了! 在放学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该为爷爷,奶奶,作些什么.我安静的坐在长石凳上,双手搭在下巴下,东想想,西想西,抓耳挠腮,可还是想不出来-走到家门口,我一拍脑门,想出来了,做一张贺卡,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同样能代表我的孝心.我选了一张颜色鲜艳,同时也代表了青春活力阳光的纸,我在纸上工工整整写了5个大字:"重阳节快乐!"我还写了对老人的祝福与希望.做完以后,我将纸悄悄的塞进书桌的缝隙里。

我慢慢的走进书房里,静静的聆听书房里的声音。爷爷很快就发现了我的贺卡,把我叫进房里。我的心“扑通扑通”地之叫唤,爷爷深了一口气,说:“这个贺卡是你做的吧,记住,你爷爷喜欢实际的,比如帮我扫扫地之类的。”我瞬间发现了爷爷身上,有着一种浓浓的朴实无华的味道,这种味道,在我的眼里,也就是老人的象征,默默无闻。在今年,九九重阳,使我认识到了老人那默默无闻的精神。在此,我向各地老人表示祝福,希望你们快乐,幸福,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月九重阳节的优秀作文范文最新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于传统节日,一向是一知半解的,也不知懒惰和主观因素哪个占得。比如重阳,我对于个日期来源以及大致要做些什么事,还是明白一些的;至于具体到做这些事的细节,便是一问三不知了。

重阳,因阴数为六阳数为九,又称重九。顾名思义,是在每年的阴历九月初九。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我对“恒景杀魔”版更为相信些。这个传说也比较符合中国古代多数节日的起源:山里或者海里林里出了个妖或者魔祸乱人间,一个少年或者少女提剑或者刀杀之,于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永远铭记这英雄出少年的壮举就把当年做的事一年年延续下来云云。这样的传说是典型的面包加大棒记忆法,过节有吃有喝还有恐怖故事听,更容易记住和传承。

登高远游,配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便是在重九日主要所做的事。茱萸自然是做作邪用,也是受到了那个传说的影响。但凡糕点,在汉族文化中都有高升之意,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节日食品之一。汉族的传统节日都对吃什么很重视,当然民以食为天,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同时却把另外的活动给忽视了。比如这些年重阳有登高习惯的人是少之又少,倒是很多人的“过节就该放开肚皮”想法愈发根深蒂固。过节是为了铭记,但铭记的方式却已变了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在某年重阳作的两句诗。出门在外,离家万里,睹物思人,逢年过节即使是只看到块砖片瓦关于明月愁思的往事,都会让人静静回首,悠悠忆起当年,想到那千里之外的浓浓亲情。一个我忘了姓名的歌手唱道:“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弹指间依稀可见千百年前王维低吟的忧伤,一年年重演。有时想,这歌与张行的“故乡的云”一般,我都认做是流浪歌手的歌曲,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流浪。惟有览尽沧海桑田的人才能真正从喉间宣泄出这几曲,然后继续走下去。很像传说中的一种职业――歌行者,且歌且行,且思且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难忘的重阳节800字作文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时,我们便会想起一个特殊的日子——重阳节。说起重阳节,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除此之外,像:爬山、采菊、探望老人、踏青、插茱萸……这些一定都少不了啦!既然这样,那我就来讲讲我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做了什么吧!

这不,今天,爷爷奶奶来我们家过这个节日了,可是,遗憾的是外公去世了只有外婆来了,但我相信他在天上一定很开心吧。先不讲这些事了。爷爷奶奶和外婆一同踏上了楼梯,我就十分高兴,连忙跑下去帮他们拿东西。可是,我突然感觉拿多少东西都不会累,大概是自己因为爷爷奶奶外婆来了太开心的缘故吧。我把东西拿上了楼,便下去扶老人们上楼。爷爷奶奶他们看见我这么懂事,便开始夸起我来:“哎哟,琪琪,你变懂事啦!”我听了心里十分开心,因为爷爷奶奶很少夸我的,而且我小时侯很顽皮,经常惹事。上楼之后,我立刻倒茶给爷爷奶奶们喝,刹那间,我看到了爷爷奶奶们的笑容,我突然感觉到爷爷奶奶笑起来像五十多岁一样年轻!这时,爸爸妈妈回家了,他们进门之后便恭恭敬敬地向爷爷奶奶问了个好。

过了一会儿,门铃又响了,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舅舅、舅妈还有小弟弟,哇!还有大伯、大姑和小姑……这时,爸爸提出了个建议:带大家一起去爬山!我们听了分外高兴,因为我重来没有爬过山。车开动了,一路上,我哼着小曲儿笑哈哈的,路过莲花山公园时,我看到了一群老人在草地上跳舞、唱歌,可能是为了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吧。还有一面红旗上写着一行字:老人万岁!姜的还是老的辣!霎时,爬山的地点到了,我们随着激动的心情跑上了山。啊,好美!我头一次见过山上的美景。

外婆笑了笑:“孩子,来,上山吧,山上的风景更加美丽!在路上,我们还能采一些菊花泡茶呢!”我听了外婆的话,便刨根问底了起来,一路上,外婆被我逗得嘻嘻哈哈的,我也不例外。走了一会儿,我猛地闻到了一丝菊花的清香,就确切地知道了它的地点,飞速地奔向那里。“哎哟!”我摔了一跤,低头一看,脚流血了,我痛得快要哭了,这时,奶奶走了过来对我说:“别担心,这菊花可以止血。”奶奶说着,把菊花的液体滴在了我的伤口上,渐渐的,我的伤口开始了愈合,我在想:原来菊花的用处那么多啊!奶奶高兴地回了我一句:“姜的还是老的辣哦!”

我笑了一笑,继续爬山了。我们边走边收集菊花,一朵朵黄色的菊花十分显眼,我们也十分快乐!一眨眼,我们就爬上了山顶,果然,山顶上真的很美!外婆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你看!”我看到了,外公好像在对我们笑呢!这个重阳节让十分难以忘怀!

[难忘的重阳节8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节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姥姥来我家吃饭。我想今天是重阳节,我该为姥姥做些什么呢?我左思右想,最后一拍桌子说:"好,就这么办”

我悄悄地凑近妈妈的耳朵,对妈妈说:“今天我要为姥姥做顿饭吃,可我不会做饭,你得跟我配合才能做出来。”妈妈同意了。

我们进了厨房,妈妈把西红柿切开,她又把鸡蛋敲开,然后妈妈让我来炒西红柿和鸡蛋。等锅里的油热了,我就开始炒,炒好了,我就开始下面条。等面条熟了,我把西红柿鸡蛋盛到碗里,最后把面条也盛进去。我把碗端到桌上。我对姥姥说:“姥姥,尝尝我的手艺吧。"姥姥一尝香喷喷的面条,高兴地笑了,夸我是好孩子。

我心里非常自豪,今天真是一个难忘的重阳节。

妈妈的话: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很让我感动。叙事较完整,不过行文稍显罗嗦,在行动中缺少主观感受之类的描述。呵呵,不过我2年级还不会构思这些内容。多读多练,才能写好文章。赞一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快乐的重阳节的主题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On the ninth day of September of the lunar calendar, two nine are weighing, called "heavy nine".And because in ancient my country, six were vulnerable and nine were yang. Therefore, it was called "Chongyang".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重阳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小红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红问:“老妈,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老妈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红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老妈和老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老爸老妈催着小红去写作业,老爸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老爸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红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红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老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红相视一笑,小红甜滋滋地说了句:“奶奶,重阳节快乐!”

老爸老妈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阳节思念作文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我想给奶奶打了个电话问个好。

“喂,你是谁?”电话那头,想起了久违的声音,是奶奶。奶奶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和蔼,那么亲切。“奶奶,我是小霞呀,您的身体好吗?”“好,好,你们就放心吧,”“奶奶啊,您年纪大了,要当心身体,活少干点---”我话还没说完,奶奶就接过话来:“不干活哪有饭吃呀”。“那也是,但您不要太劳累了,干坏了身子,我们会着急的……”。我不由的想到:我爷爷早就去世了,只留下我奶奶孤独一个人,我随爸爸妈妈打工到了杭州,只有奶奶一人在家乡。只有在暑假里,我才可以回老家在奶奶身边,陪陪奶奶,平时里,想奶奶时只能打电话-----想到这儿,我的眼眶红了,如果时间能够回头,那该多好------。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在电话里我和奶奶聊了半个多小时。晚上,我躺在床上,心理还在想奶奶。我多想马上能回家看到奶奶呀!

奶奶,希望你重阳节快乐,等放假了,我一定回来陪您。你可要保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九九重阳节敬老5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是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或“敬老节”。重阳节历史悠久,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它有着非常多的习俗,比如说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九九重阳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日子。于是,我准备给奶奶一个惊喜。

回到家,我弯着腰、蹑手蹑脚地上楼,像小猫一样悄无声息地踱到房门口,“噗”的一声,我跳了出来。咦,怎么没反应?哦,原来奶奶出去买水果了。我想,可以趁奶奶不在家,准备点什么。

首先,我将作业完成了,接着帮奶奶泡了一杯热茶。在倒开水的时候,些许热水烫到了我的手背,痛得我哇哇大叫,但一想到奶奶能喝到热茶,这点疼算得了什么!

这时,奶奶回来了,她进门放下包,准备倒一杯水喝,我指指那杯热气气腾腾的绿茶,奶奶惊讶地问:“这是你倒的吗?”“不是。”我答道。“是开水先生和茶叶小姐在杯子里约会哩!”奶奶听了后,明白了我的心意,开心的摸了摸我的头,欣慰的笑了。

我看看钟,已经到新闻的时间了,便拉着奶奶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调到新闻频道,说:“奶奶,您看您最喜欢的新闻吧。”在一旁的我,还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给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小肉拳头敲得奶奶笑眯了眼,直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可开心了。

吃饭时,我把妈妈买的一只炸鸡腿夹到了奶奶的碗里,把另一只留给了自己。奶奶说:“这鸡腿还是你吃吧!”“不行,您吃!”我坚定的说。“你吃吧,这样你就能长的高大结实。”“不行,要胖的,我减肥!”“那我吃了就不会胖呀?”“您以前总是省给我吃,吃一两次不会胖的!”“你吃……”“您吃……”这只鸡腿就不停地在我们的饭碗里“转悠”。最后,奶奶拗不过我,只得把鸡腿吃了。“嗯,太油了!”奶奶说。“嘻嘻,这样才好吃嘛!”我得意地大笑。奶奶也笑了。

晚上,我睡得可真香,大概连导弹爆炸也吵不醒我。还做了个好梦,梦是怎样的?你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一大早我就想着该为爷爷作点什么呢?

一大早, 我跑到爷爷的房间看到那胖胖的身体,心想:怎样为爷爷做一件事情呢?我问爷爷:“今天是农历初九重阳节。你说,今天我应该为你做一件什么事呢!”爷爷说:“不用你为我做 任何事。只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听了之后,我认真的对爷爷说:“我保证完成任务。”爷爷 听了脸上出现了微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我们应该爱老敬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重阳节各地风俗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1)陕北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2)江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3)莆仙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4)土家族

对重阳节,黔东北土家族较为重视,须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说。

(5)云南

在滇西的一些乡村,每年九月重阳节,老人们都会相约到一块,泡制着一定掺上收获在七月间的金银花的茶。那是特别的饮品,尽管那些茶与那些金银花都是滇西山间随处可采的东西,却被端到重阳节的餐桌上,成为招待客人的上品茶饮,问题不在于金银花茶的药用,而是有一个植根于滇西山乡的传说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来世上,草木一秋,人不外乎是一棵有一点点思想的草罢,那么短暂的一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和缺点,而金银花在当地人们思想里就是解除失误的灵丹妙药,把它加入茶中,便成解除痛苦的琼浆玉液。

(6)山西

九月九日,山西的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7)北京

北京人在重阳节时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意思是"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8)惠州

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9)台湾

台湾重阳节庆,配合九月吹起的无雨北风,有放风筝的竞赛习俗,如台湾俗语所说:「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哮」。竞赛中,当败者的风筝落地,成为众人抢夺的猎物时,那就是「风吹(风筝)断落土,抢到溶糊糊」。

(10)香港

除遵循重阳节的一些普遍习俗外,香港行家指出,秋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但重阳节过后大闸蟹的品质会更佳,重阳节为吃大闸蟹的最佳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年级重阳节满分作文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那可真是顺口就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数不胜数。我也与这些传统节日之间都发生过一些故事,第一次包饺子,大扫除……可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就属重阳节的那次登翠枫山。

俗话说:“九九登高”正值重阳佳节,我和妈妈也决定去登翠枫山,也趁着去赏赏枫叶,翠枫山的枫叶可是很有名的。

早晨八点,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清晨,天气较凉,太阳也刚露脸不久。第一抹晨光抚摸在翠枫山的面颊上。往前瞧,路非常平坦,远没有我想象的那般怪石嶙峋,奇岖危险。哼哼,大名鼎鼎的翠枫山就这点能耐啊。我信步向前走去,仿佛这不是来爬一座高大的山,只是来散散步而已。

山路两旁,枫叶又多又杂,但每一片都可以称作是叶中精品,金黄的颜色,却不是普通落叶那般毫无生机,它们虽然已经面临着死亡,消失,可依然在用尽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散发自己最后的光彩。我和妈妈看着,说着这些秋天的精灵,时不时得捡两片欣赏。清爽的山风拂面,惬意极了。

向前走着,突觉得山坡逐渐增多,道路也不像之前那样一马平川,越往前走,路就越窄,石头就越多,台阶也挑不出一个完整的,大多都是缺个边,少个角的,有的干脆给你放块石头得了。叶子也不像那样金黄,可爱了。变得狰狞,衰老,黑褐色的。这时,山风突然刮起来,他似乎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在山中跑着,呼啸着,肆意的撒野,把尘土扬的满世界都是。日光也渐渐变得强烈,毒辣。似乎是体力快要耗尽了,我没站稳,差点一个趔趄栽倒下去。辛亏抓住了旁边的一根树干,可手却被生生的划破了,好疼啊。我忍着没让泪水溢出来。妈妈看到我有这种放弃的念头,就鼓励我说:“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这样你永远征服不了它,而只能让它驾驭你,山顶就在前面,在使把劲,就胜利了,好吗?”让一座山驾驭我?笑话!我点点头,继续往前走,刚刚还像灌了铅似的腿,现在却变的轻盈无比,也顾不上手的疼痛,终点慢慢离我近了……

到山顶了,这里的景致还真不错,薄雾围绕着它,山风迎面扑来。清爽极了。我真为刚才的坚持而感到骄傲。

感谢你,重阳节,是你让我有了这次独特的经历;感谢你,翠枫山,是你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双九重阳节的四年级日记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重阳节。窗外,芙蓉含笑,秋菊吐芳,此刻,我不禁想起一位老人。 is another year of Chongyang Festival.Outside the window, Furong smiled and Qiu Ju Tufang. At this moment, I couldnt help thinking of an old man.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和奶奶在乡下住着。到了冬天,我们那里特别冷,奶奶的手又裂开了,摸上去感觉十分粗糙,我见了劝奶奶去买一双手套,这样手就不会被冻得这么厉害了。可每次奶奶都对我说:“不行,有些东西能节约就节约下来给你交学费,看这天冷了,我也老了,不怕这点痛,反倒是你,皮肤又嫩,如果被冻的厉害,那你还怎么学习?”我被奶奶的话深深的感动了,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在炕前安静的烘着手。

这次学校要举行绘画比赛,我顶着寒冷,手被冻得通红,认真的在桌前练习画画,奶奶见了、叫我注意保暖,随后便出门买东西去了,我满心迷惑:奶奶很少出去买东西的啊,平时什么都很节约,现在家里什么都还有,她出去买什么呢?接着我又低下头继续画画了。

到了比赛前一天晚上,奶奶一干完活就在他房间里去了,不知干什么还把门关上了,隔壁张大娘过来送甜饼给我们吃,以前奶奶最爱吃了,不知怎么的,叫他出来吃,死活也不肯出来,还说有什么活没干完,叫我不要进去,不是都给干完了么,还有什么活没?我摇了摇头便去吃甜饼了。

第二天我要去比赛了,奶奶在我出门前给我备好了画画用品,我走出门没多远时,奶奶便把我叫住,塞给我一双毛线织的粉色手套,奶奶告诉我:“这天冷的这么厉害,如果你的手被冻坏了那可怎么的第一名?带上吧,好好比赛,奶奶等你的好消息!”说完,还送我一个微笑。我被感动了,这一根根毛线不就是奶奶对我的爱吗?我热泪盈眶,向学校走去……

窗外,是谁唱起《九月九》这只熟悉的歌。啊!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平安而祥和,脸上都挂着舒心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节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c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有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二年级重阳节日记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我为家人布置了一份惊喜。

晚上放学,我急急忙忙的买了一枝花和一张贺卡,就快步走回家。到了家,我把花插到花瓶中,又把花瓶稍微的装饰了一下:在花瓶的周围围上了一层薄薄的蕾丝,又把那枝鲜花凸了一个造型,我又把贺卡填写完整,放在桌子上。

我想:就这么点东西不太好吧!于是,我从冰箱里拿了几个橘子,又倒了几杯水。我想起来:水和橘子不能混在一起食用,橘子是甜的,而水是没有味道的,会感到苦的!于是,我把水放了回去,拿了几杯酸奶:“这样总行了吧!这两样都是甜的。”

我想为大家做一个东西,我明天该做什么既省钱又环保的礼物好呢?大家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作文重阳节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首是杜甫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咱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 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咱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重阳节的小学生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现代中国的老人节。它用了九的谐音“久”,也就是长久,而且,“9”也是数字中最大的,用来比喻长寿。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乡的我不能亲自到老人们身边给老人问候,给他们送去礼物。但是可以用电话联系他们,让声音传到他们的耳旁,传到他们的心里,这应该是最好的礼物。

早上,我自告备勇地对妈妈说:“今天晚上,我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我很不喜欢打电话,但是有这个美丽而艰巨的任务,我左右为难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我心里有两个小人在对打。

“对了,就这样嘛。”我叫道,两个小人都被我枪毙了。又出来一个念头:先让爸爸打头阵,等他说完了我再上。

我把爸爸请来,让他打头,在拨号的时候,我心里忐忑不安,拨通后,是奶奶接的电话,爸爸说:“妈!严哲雨说今天是重阳节,来问候一下!”说完,就让我说,我虔诚地说“奶奶,重阳节快乐!”

奶奶说:“你也快乐!学习好不好?”

“好!”我高兴地说。接着我们就聊开了,先聊家里忙不忙,奶奶说,忙的时候还没到。我心里想,电话打得真是时候。我又问爷爷身体怎么样,奶奶说,爷爷的身体很棒。我听了十分高兴,在屋子里又蹦又跳。聊了很久,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爸爸照样子又给外婆家打了电话,说了差不多的话,又让我来说,我也说了差不多的话。当然,老人们听了都非常高兴,还夸了我一番,说我真孝顺。听了这样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

真可惜我们没有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不然,在这样美好的节日里,我们可以到老人们的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烧饭,做一些家务活,陪他们聊聊天。但是,我们离得太远了,现代通迅如果发达到普及可视电话就好了,但现在什么也不行,只能原始的打一个电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节活动作文小学生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刚吃午饭,就接到电话叫我们班主任两点到校。很纳闷:有什么急事呀。长期午眠的我,只好牺牲这宝贵的午休时间,提前五分钟赶到了学校。。只有校长一脸灿烂地给我们介绍了来校的原因,活动负责人我们所有班主任居然等了她一个小时,手机打不通,不得已才打座机,原来她还在美梦中呢。等来后,就那么一句话:明天搞捐赠仪式,准备鼓号队和给领导戴红领巾的队员。我们就为这句话足足耽搁了自己两个小时。并且这些常用的队伍是现成的呀。随要随到。

为确保仪式质量,下午两节课还得训练,其他学生跟着玩呗。

今早提前半小时到校,本想改作业,则坐到办公室,就叫去组织集合,准备出发。一切准备就绪,突然打电话要鲜花队,并且在二十分钟内出发,这可乱套了,叫出鲜花队的学生,服装却不一致,也难怪呀,今天星期五,许多学生的校服脏了,早换了。没办法,只好叫出所有穿校服的学生,重新选了一批,原来鲜花队员有的也连忙到处去借校服,学校那阵可热闹啦。负责人更象热锅上的蚂蚁。突然电话来了,说我们迎接的人还在八十公里外。哎……

等啊,等啊,终于可以出发啦,已经是第三节下课了。来到捐赠地点,只见主席台上鲜艳夺目,对联、幕布喜气洋洋,两边音箱高垒。迎宾小姐,市、县有关领导早已在周围闲谈。台下大操场里坐满了兄弟学校的学生。气势还真大呢。

盼啊,望啊,阴冷了好几天的太阳这时不知是好奇,还是有意竟高高地悬在了头顶。许多学生解开了外套。

三辆警车相继来了,领导的车终天出现了。鼓号齐鸣。颗颗晶莹的汗珠从那吹号队员的额上滴落。

还好,仪式前后不到十分钟,可已接近下午一点,学生回校后再回家,不知该是啥时候了。

宏大的场面,来去的耗资,两天十几个班学生的时间,捐赠的钱物,这是什么式子呢?下午到校后听说这好象又是一个非等式。

同样的事件在某校也有过,他们所受的捐物与学生不对号,可他们迎宾的钱不知要买多少适合的书了。

形式呀,这就叫什么特色来着?

好一个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重阳节拜访老人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为老人服务的小站都是真诚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机销售一些所谓的治疗仪器。这边刚免费为老人做了简单的身体测量,那边就忙不叠拿出仪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浑身解数,巧舌如簧,誓必让老人买下不可。

一些单位在重阳那天,肯定会有行动,名为给老人送爱心,实际为单位赚名气,送些不靠谱的礼物,诸如视力保健仪之类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平时就经常有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还是照样要开的,只是换个名字重整旗鼓而已。至于服务质量有没有改进,那就不得而知了。基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小孩的,到我们年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或孩子身处外地或工作关系,或自身原因,无暇照顾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机会进老人院安度晚年,这样的状况怎么不让人为以后担忧呢?

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重阳节日记作文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依旧像以前一样,坐上公交车去上学。

在路上,我发觉今天好像特别热闹,有一些排着队,击着大鼓,拿着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乐地走着,公交车内很热闹。有的在亲切地交谈;有的看着写在公交车前“祝们身体健康”这几个字出神,还流露出笑容。我有礼貌地向一位老太太问:“老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阳节。”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还带着一种自豪感。

这时,我不知不觉就想起了爷爷,想起爷爷那慈祥的笑容,温暧的怀抱,他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记得每次爷爷出去,我就像是一条“小尾巴”一样和爷爷形影不离。每当傍晚,我们来到人民路的香樟树旁听着们拉二胡,有的人干脆在音乐伴奏下起舞,爷爷也边学边哼,边唱边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开心极了!

爷爷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爷爷走了,临终前,他给我说了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我发奋学习,让九泉下的爷爷能够安息。

现在,我身边的只有外婆一个了,我们要好好对她,满足她的愿望,让她有个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阳,谢谢你!是你让我懂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