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燕昭王招贤的历史典故【精品20篇】

北魏分裂之战,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结束。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际,两派势力间相互争夺的发动战争。今天小编就来分享燕昭王招贤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5323

作文

1000

有关武则天当女皇帝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名副其实的女皇帝。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武则天当女皇帝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做了又一件震动朝野的事,那就是他执意废掉了原来的皇后王氏,改立他宠爱的武昭仪为皇后。这位武昭仪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天是她退位后,唐中宗给她上的尊号,也是她死后的谥号。

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召入宫,封为才人(唐代一种妃嫔的称号),赐号武媚。她称帝后,又特地造了一个“瞾”字作为自己的名字,表示日月当空的意思。

唐太宗病死后,武则天等妃嫔被遣送到感业寺当尼姑。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就在太宗宫中见过武则天,彼此倾心。高宗即位后,有一天到感业寺拜佛,与武则天再次相见。武则天一面跪接,一面禁不住哭泣起来。高宗很感动,就想找机会把她接入宫中。

高宗的皇后王氏性情高傲,对上不肯奉承皇帝,对下人也不知体贴,再加上没有生育皇子,已被冷落多年。高宗的淑妃萧氏生有一子,封雍王,深受皇帝宠爱。当时后妃之间的争斗越演越激烈。王皇后知道高宗思念武氏,就想利用武则天来打击萧淑妃。她派人让武则天留起头发,后来又把武则天接进宫中。高宗见了正合心意,就将武则天封为昭仪,越来越宠爱她。

武则天从小就聪明,有智谋。当年她被征召入宫时,母亲为她送别,哭得很伤心。武则天却神色自若地说:“我去见皇帝怎知不是福分呢,何必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她母亲倒不好意思再哭了。武则天还有很好的文史知识修养,爱好文学、书法。她出众的才华,使得只知道为争宠而争斗的皇后、淑妃,在她面前相形见绌。高宗便产生了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心思。

高宗知道,改立皇后是件大事,必须听取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太宗临终时托付过后事的顾命大臣。为此,他还亲自到长孙无忌家去说明心愿。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太宗皇帝为李治迎娶的,不能轻易废掉;就是要改立皇后,也应当从名门望族中选择更好的女子。武则天的父亲,当年只是一个木材商人,只是因

他们的意见,代表的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武则天代表的则是庶族地主阶级。从南北朝以后,士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就在不断跌落,庶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则在不断上升。而唐高宗当时又想摆脱顾命大臣对他的控制,这就使他必然要依靠有才干的,但是庶族出身的武则天。

一天,属于元老派的李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便问他:“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褚遂良很固执,坚持认为不可。他是顾命大臣,事情弄到这样,该怎么办?”

李回答说:“改立皇后是陛下的家务事,何必去问外人!”

听了李的回答,李治便下定了改立皇后的决心。公元655年,高宗李治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都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将武则天封为皇后;又将那些反对此事的大臣或诛杀,或放逐,连他的舅父、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

高宗在公元660年以后,头晕病日益加重,使他不能正常地处理朝政。武则天对政治很有兴趣,而且权力欲也很强,因此百官的奏章常由她代批。从此以后,武则天便参与国政。她极力树立自己的权威,不久就凌驾于高宗之上。高宗心里很不痛快,西台侍郎上官仪便对高宗说:“皇后专权,有失民心,请陛下废黜她。”高宗就让上官仪起草废后的诏书。

不料,此事立刻被人通报给武则天。武则天闻讯赶来,厉声责问高宗。高宗吓得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在上官仪身上。不久,武则天就找了一个罪名,杀掉了上官仪。

从此以后,高宗上朝,武后垂帘并坐。不论大小政事,都由武后说了算。公元674年,高宗称,武后称天后,朝廷内外,将他们二人并称为“二圣”。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亡。武则天先立儿子李显为帝,就是唐中宗。但中宗只是个傀儡,所有朝廷大事都由武则天说了算。中宗很不甘心,便自作主张,把皇后的父亲从小小的参军提升为刺史,并打算再把他提升为侍中。

武则天对此十分愤怒,立刻把中宗贬为庐陵王,另立豫王李旦为帝。但只过了半年多,她又把睿宗李旦废了,改元为光宅,亲自掌握朝政,并重用武氏家族。武则天随便地废立皇帝,是对封建社会男权的挑战,也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不能容忍的;加上武氏家族仗着她的势力横行霸道,李唐皇族人人自危,因此引起一些人公开反对她。

先是徐敬业、骆宾王等人在扬州揭竿而起,他们公开提出口号:****武太后专权,拥护李显复位。不几天就聚集了十万之众,攻占了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淮阴等地。为了号召全国响应,作为唐代着名文学家的骆宾王,还亲笔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这篇檄文是一篇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檄文中,有些文字把武则天责骂得非常厉害,但武则天看了以后却赞不绝口。她不仅不生气,反而认为朝廷没能任用骆宾王,实在是“宰相之过”。由此可见这位女皇帝的胸襟肚量。

武则天派大将军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压了徐敬业。此后又有唐宗室诸王起兵,反对武则天,但也被武则天镇压了。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将国号改为周,自己加尊号“圣神皇帝”。就这样,她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柳宗元被贬柳州

全文共 191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能接触到柳宗元的诗,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柳宗元被贬柳州,欢迎阅读!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永州出产一种很毒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

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柳宗元看他痛苦的样子,非常同情,就说:“你既然怨恨捕蛇,那么我去跟当官的说一说,更换这个捕蛇差役,恢复原来的赋税,怎么样?”

不料那个姓蒋的慌忙摇着手,更加悲伤了,他说:“您千万别这样!我虽然苦,但是比我的邻居要好多了。我只要捕到蛇,还能太太平平过日子。我的邻居们天天有死亡的危险啊!我就算因为捕毒蛇死了,也要比我的邻居们死得晚一些……”

柳宗元听了非常有触动,写了一篇名为《捕蛇者说》的文章。他由衷地说:“官府的赋税对人民的毒害原来比毒蛇还厉害啊!”

柳宗元对当时社会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除了写游记外,还采用寓言的形式写了不少作品进行讽刺。他的《临江之麋(麋,鹿的一种)》,写一只麋得到主人的宠爱,狗怕主人,所以只能跟麋玩但不敢吃它。三年后,麋外出,见到其他的狗还以为是同伴,结果被狗吃了。柳宗元借这个寓言讽刺那些依仗权贵得意忘形的小人。在永州,他还写了不少其他寓言,有的讽刺贪官污吏,有的讽刺剥削人民的封建地主。他的寓言,大家都很爱看,流传很广。

就这样,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又回到长安。他当时还想为朝廷做点事。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惯那样官僚只顾升官发财,拍马奉承的坏风气。不久又被排挤,贬到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栉州)。

柳宗元已经养成了习惯,常常到民间走走,了解一些情况,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一次,他看到几个凶横的家伙抓住一个中年汉子,后面,这个中年汉子的妻子和儿女在悲惨地哭哭闹闹。一打听,原来这个中年汉子欠了债,到期还不出,债主就把他抓去当奴隶。柳宗元实在看不过去,就下令全带到官府去。经过审问,柳宗元才知道这是柳州的一种陋习,有许多奴隶和奴婢就是这样失去自由的。柳宗元非常心痛,他决心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下令,所有的奴隶或奴婢一律可以由亲人或朋友按原来所借的债还清赎回;要是因为贫困一时没有能力赎回,可以为债主打工,等工钱和债务相当的时候,就应该解除债务关系。柳州的贫苦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奔走相告。

可是不久柳宗元就发现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有些奴隶或奴婢,已经失去劳动能力,他们没有办法打工,又怎么能赎回自己呢?看到这种情况,柳宗元心里非常悲痛。他拿出自己的俸禄,送到债主家里,把赎回的奴隶和奴婢送回他们的家中。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了人身典押的陋习,对附近的州县也有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还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柳州人民怎么能不爱戴他呢!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柳柳州”。

公元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重去世。

在唐代,柳宗元还跟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对改变当时只注意形式不重视内容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写了不少寓言、传记、政论散文,还写了许多诗歌。有一首诗是我们熟悉的,其实也是他为人的象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一杯羹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yī bēi gēng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典故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一杯肉汁。多指可分享的部分利益。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分”后

【结构】偏正式

【押韵词】泣不成声、心迹双清、东鸣西应、弄月嘲风、风兴云蒸、扶危翼倾、夺席谈经、谈笑风生、往渚还汀、满座风生、......

【年代】古代

【英语】acupofsoup

【成语举例】战争刚结束,各派都来分一杯羹。

出处:

项王已定东海①来,西,与汉俱临广武②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③数反梁地④,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⑤,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⑥,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⑦,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⑧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

注:

①东海,泛指东方,东边。当时,汉军彭越渡河击楚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境内),项羽亲自东击彭越,破之。

②广武,城名。在今河南荥阳境内。在广武涧东西各有二城,东广武(城)为楚所筑,西广武(城)为汉所筑,所以称"俱临广武而军"。

③彭越,字仲,擅将兵,拜魏相国。

④梁地,先秦时期属梁国。

⑤俎,砧板,肉案。

⑥下,投降。急下,赶快投降。

⑦若,同汝、尔。若翁,你的父亲。

⑧益祸,加重祸患。

[历史典故:一杯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东周列国之太子做抵押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11 字

+ 加入清单

郑庄公到了洛阳,见了周平王,就就向他辞职,说:“多蒙天王大恩,叫我父亲做卿士,我父亲死了,天王又把我收在朝廷里当差。可是我没有什么能力,实在不配占这么高的位子,求您准我辞职吧。”

周平王没想到郑庄公有这一招儿。他原来暗暗地和虢公忌父商量,要他做卿士。虢公忌父知道郑伯的厉害,不敢答应。这种私底下说的括,怎么都给郑伯知道了呐?睑上有点儿挂不住。只好说:“我好些日子没瞧见你,心里直惦记着。这会儿你来了,我就跟鱼儿见了水似地那么痛快。你怎么说要不干了呐?”

郑庄公说:“因为我的能力抵不上虢公啊。”

周平王一听见他提到虢公,当时脸就红了,使劲地压住自己,一边说:“那阵子我怕你太忙,正好虢公来了,我想叫他暂时代理几天。可是虢公又一死儿不答应,我早让他回去了。你别为了这事多心。”天王越是低声下气,郑庄公就越是趾高气扬,怎么说也是不干,弄得周平王就差给他磕头了。他说:“你们一家对朝廷都有功,这才叫你们在朝廷里当卿士,从桓公、武公、到你,已经四十多年了。这会儿你疑心我不用你,我怎么能叫你明白我的心意呐?要是你再不信的话,我就把太子送到郑国去,好不好?”

郑庄公推辞说:“这可不行。用人不用人,本来都由着天王,怎么能把太子送到我那儿去做抵押呐?”

周平王说:“不是这么说。都因为你把国事管理得很好,我叫太子上你那儿学习学习去,一面也好叫你放心。这有什么不行?”朝廷里的大臣们听了他们君巨俩的括,又要顾到周平王的面子,又不敢触犯郑庄公,就说:“依我们瞧,要是太子不去,去不了郑伯的疑心;单叫太子去,也没有这个道理。还不如一边送太子上郑国去学习管理国享,一边叫郑伯把他的公子送到这儿来做抵押,这才说得过去。”周平王和郑庄公都同意了。往后太子狐就住在郑国,公子忽住在洛阳。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51年,郑庄公24年),周平王去世了。郑庄公和周公黑肩一同管理国事。他们叫公子忽回郑国去,又打发人去接太子狐回来。大子狐一直在郑国做抵押,连他父亲怎么害病,怎么死去,都没见着,心里挺别扭,一路上哭着回来。他本来就病病歪歪的,这回又伤心过度,一到洛阳,死了。太子狐早就有了儿子,大臣俩就立太子狐的儿子,也就是周平王的孙子,做天王,就是周桓王(公元前719-796年)。

周桓王因为他父亲在郑国做抵押,已经够丢脸的了,这回又为着奔丧,伤心太过而死,就把郑庄公恨到骨随里去了。他和周公黑肩商量,干脆不用郑庄公,用虢公忌父做卿士。周公黑肩说:“现在郑是强国,郑伯又挺厉害。天王不用他,他准得恨您。万一他不服,恐怕要出事。这还得多想想。”周桓王气呼呼地就说:“我偏不用他,他敢怎么着!”

周桓王就在朝堂上对郑庄公说:“你是先王的大臣,我不好意思委屈你在我手下当差,请你自便吧。”郑庄公说:“我早就要求辞职,就是先王不体谅我。这会儿天王答应我回去,我打心眼里感激您!”说着就回到本国,把天王不用他的话跟大臣们说了。他们听了,一个个捧眉毛、瞪眼睛地直生气。有的说:“打到洛阳去,把那个昏王废了。”有的说:“先忍耐一下,赶明儿再去朝见他,看他后侮不后悔。”大夫祭足说:“还是这样吧:我带领一队人马上洛阳那边去借点粮食。要是天王派人来责备咱,咱们就有了话了,一直打过去就得了。要是他不跟咱们为难,那会儿主公再去朝见他。”郑庄公点了点头。

祭足带颁着人马到了天王的温邑,对温大夫说:“我们国内王闹饥荒,筹划跟您借点粮食。”温大夫说:“没有天王的命合,我不敢作主。”祭足说:“救命如救火。我们等不了天王的命令,眼前正是麦子熟了的时候,你帮不了忙,我们自已来吧。”说着就叫过那些士兵来,都拿着镰刀,把地里的麦子割下来,运到郑国去。祭足指挥兵马交往复去地接应着。温大夫见了,连气都不敢出,哪儿还敢跟他争呐。

到了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上成周去。那会儿成周的谷子全都熟了。他叫将士们各处埋伏着,等到半夜,一块儿下手,把谷子也全割了。第二天,成周那一溜儿的庄稼全给割了。等到成周的地方官知道了,郑国的人马早就满载而归了。

温邑和成周的地方官一先一后地都向天王报告,说郑国人偷割麦子和谷子。周桓王气极了,就要出兵问罪。周公黑肩说:“这不过是边界上的小事,郑伯自己不一定知道!要是真办起来,反倒把事情闹大了。不如让它去,郑伯知道了,心里准不安,说不定会亲自来赔不是。”周桓王只得告诉守边界的士兵,多留点神,别让外面的人马进来。割谷子和麦子的事也不追究,郑庄公这才掂出了天王的斤两,筹划去朝见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俗话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资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时,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

“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他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心中更加喜爱此乘龙快婿,即准允所奏。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见母亲。

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朱母一下子惊呆了,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来,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朱耀宗大惑不解,惊愕地问:“娘,您老哪儿不舒服?”

“心口痛着哩。”

“怎么说痛就痛起来了?”

“儿呀!”朱母大放悲声,“你不知道做寡妇的痛苦,长夜秉烛,垂泪天明,好不容易将你熬出了头!娘现在想着有个伴儿安度后半生。有件事我如今告诉你,娘要改嫁,这贞节牌坊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娘,您要嫁谁?”

“你的恩师张文举。”

听了娘的回答,好似晴天一声炸雷,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了娘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您若改嫁,叫儿的脸面往哪儿搁?再说,这‘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

朱母一时语塞,在儿子和改嫁之间无法做到两全其美。

原来,朱耀宗8岁时丧父,朱母陈秀英强忍年轻丧夫的悲痛,她见儿子聪明好学、读书用功,便特意聘请当地有名的秀才张文举执教家中。由于张文举教育有方,朱耀宗学业长进很快。朱母欢喜,对张文举愈加敬重。朝夕相处,长年累月,张文举的人品和才华深深打动了陈秀英的芳心,张文举对温柔贤惠的陈秀英也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业后即正式结婚,白首偕老。殊不料,这桩姻缘却要被蒙在鼓里的朱耀宗无意中搅黄了,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

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值左右为难之际,朱母不由长叹一声:“那就听天由命吧。”她说着随手解下身上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晒一天一夜。如果裙子晒干,我便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就不用再阻拦了。”

这一天晴空朗日,朱耀宗心想这事并不难做,便点头同意。谁知当夜便阴云密布,天明下起了暴雨,裙子始终是湿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

陈秀英则认认真真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违!”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如实报告了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军队,进至牧野。

商纣王闻讯后,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后来,《尚书·武成》中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读到这里颇有感慨地说:“尽《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之流杵也?”按照孟子的看法,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肯定是《尚书》的记述有问题。

经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不断成功,用得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书上说的只是理论和经验,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书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一味相信书本上的东西,就有可能被误导,反而不如没有书本了。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死抱着书本,两眼不见现实,进行所谓的研究。他们的作为充其量不过证明他们自己是书呆子而已。

[历史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2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

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刺客还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以为司马懿要不是风瘫,一定会吓得跳起来。司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着眼望了望刺客,身体纹丝儿不动。刺客这才不得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

司马懿知道曹操不肯放过他。过了一段时期,让人传出消息,说风瘫病已经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他就不拒绝了。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魏明帝又调司马懿去对付辽东的叛乱。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重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跟司马懿差得远。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马懿,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主意,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他的兵权。接着,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曹爽大权在手,就寻欢作乐,过起荒唐的生活来了。为了树立他的威信,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被蜀军打得大败,差点全军覆没。

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了。

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亲信的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

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不用提有多高兴啦。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人请他去。

哪儿知道等曹爽一帮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儿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氏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乌鸟私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私情(wū niǎo sī qíng) 成语。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晋代)李密《陈情表》。

【释义】乌鸟:古人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历史典故】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陽人,西晋文学家。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相传,祖母生病的时候,李密痛哭流涕,每天晚上衣不解带,守在祖母的身旁,侍奉其左右。所有的食物、汤药,一定要先自己尝过,然后才给祖母进食。

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准备让李密做太子洗马这个官,郡县不断催促他前去任职。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李密舍不得离开祖母,于是,就上书给晋武帝,陈述家里情况,说明祖母年老多病,需要人侍奉,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李密在《陈情表》中恳切地说:“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祖母需要我,否则就不能安度晚年。据说乌鸦都知道喂养衰老的母鸟,人岂能不如鸟呢?况且陛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许多官员都受到您的垂怜,何况我比他们更加特别。我请求陛下准许我奉养祖母,让她安度晚年!”

《陈情表》言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成长心语】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其实,孝敬父母,不需要作出多伟大的事业。每天早晨,让我们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或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最重要的是,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父母的爱。

[乌鸟私情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曲突徙薪的历史典故_1000字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释义】曲:弯;突:烟囱;徙:迁移,移动;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历史典故

霍光,字子孟,他是西汉中期的权臣,汉武帝临终时,霍光遵从遗诏辅佐汉昭帝。汉昭帝死后,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又迎立汉宣帝。霍光执政二十多年,辅佐汉昭帝、汉宣帝两代帝王,有功于汉朝,受封为博陆侯。

茂陵的徐生看霍氏家族生活过度奢侈,曾经多次上书汉宣帝,请求不要过分放纵霍家,对于他们奢侈成性的生活应该及时加以制止,以免造成后患,但都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霍光死后,果然有人告发霍光的后代阴谋叛乱,汉宣帝下令镇压,给举报、镇压的相关人给予了奖赏,而茂陵徐生没有受到任何奖赏。因此,有人给汉宣帝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他的朋友。客人看到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筒的,在周围还堆满了干燥的柴草,便对主人说:“要把烟囱改成弯曲的,并把干燥的柴草搬到别处去,离开烟囱越远越好。否则的话,将要引起火灾。”主人听了不置可否,心想: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事,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过了不久,这家果然失火了。邻居们纷纷赶来救火,大家共同努力,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主人于是杀牛摆酒,感谢救火的邻居们。凡是救火时被烧伤的都被安置到上座,其余的则依次而坐。主人举杯敬酒,感谢邻居们的帮助,却始终没有提到那个建议改建烟囱、搬走柴草的客人。

于是,有一个人对主人说:“假如听从客人的劝说,就不会发生火灾,也不用杀牛摆酒了。现在感谢各位前来救火的邻居,却忘掉了那位劝您防患于未然的客人。”主人听后才明白过来,赶紧命人请来了那位客人。

汉宣帝听完了这个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就赏赐给茂陵徐生绢帛十匹,并任命他为郎官。

【成长心语】

习惯是很可怕的,如果你习惯于安逸的生活,便会失去改变的勇气;如果你习惯于一个人的照顾,便会失去自理的能力……当一切都变成习惯时,人生也就变得平淡如水了。并非所有的习惯都会将你引向如水的幸福,有些习惯本身是具有危险的。一味地按照习惯去考虑问题,不仅不能使危险远离自己,防患于未然,反而会使危险一步步逼近,直到爆发。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将危险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人墓“九千岁”魏忠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五人墓 “九千岁魏忠贤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打那以后,东厂的特务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再不敢窜到各地乱抓人了。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魏忠贤杀害了杨涟、左光斗后,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把迎合他的官员和徒子徒孙统统提拔起来,担任朝廷要职。有的帮他出谋划策,有的专门干特务杀人的勾当。民间给他们起了一些绰号,叫做“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

魏忠贤权力大得不得了,无论是朝廷和地方的官员,要想保住位子,就得向他奉承。魏忠贤出门的时候,排场苞皇帝一模一样,大家也把他当皇帝看待。封建时代把皇帝称做“万岁”。魏忠贤不是皇帝,不能叫他“万岁”。有个官员把魏忠贤称作“九千岁”,魏忠贤听了很高兴,重赏了那官员。打那以后,魏忠贤就成了“九千岁”了。还有个浙江的巡抚,为了讨好魏忠贤,给魏忠贤造了个祠堂。一般祠堂都是为纪念死去的人造的,魏忠贤还活着,就造起祠堂来,所以叫做“生祠”。这样的怪事一出来,就有人反对,魏忠贤把反对的人革了职。各个地方官怕得罪他,纷纷造起魏忠贤的“生祠”来。

那个时候,朝廷上下都是阉党和迎合阉X的官员,稍微有点正义感的人不愿意跟他们同流合污,都辞了职。有个官员周顺昌,看不惯阉党横行,请了长假回苏州闲居。公元1626年,魏忠贤又一次大捕东林党,兵士押解了一个东林党官员路过苏州,周顺昌替他摆酒席送行,在宴席上指名道姓大骂魏忠贤。押送的兵士回去,报告了魏忠贤。魏忠贤大怒,命令东厂派出兵士,由南京巡抚毛一鹭带领,到苏州捉拿周顺昌。

东厂到苏州抓人的消息一传开,轰动了苏州市民。二十多年前,苏州市民在葛贤的领导下,曾经跟税监斗争过。现在魏忠贤的特务又到苏州来抓人,怎么不激起大家的气愤。再说,周顺昌为反对阉党遭到迫害,大家也都同情他。所以到了东厂兵士到苏州的那天,苏州成千上万市民拥上街头,声援周顺昌。

大家拦住毛一鹭的轿子,推了几名秀才向毛一鹭请愿,要求取消逮捕周顺昌的命令。毛一鹭见群众声势浩大,吓得满头大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旁边的兵士着急了,他们把手里的铁镣往地下一扔,厉声吓唬说:“我们是东厂来的,谁敢阻挡!”

铁镣发出“当啷”的声音,市民们被激怒了。有人站出来责问兵士说:“你们不是说奉皇上的圣旨抓人吗?原来是东厂搞的鬼!”

兵士还来不及回答,群众都高叫起来:“原来是东厂来的奸贼!”大伙一面叫,一面向毛毛一鹭和兵士冲过去,声音像山崩地裂一样。这些平日仗势欺人的兵士吓得东奔西窜,想逃出群众的包围。愤怒的群众赶上去,把他们揪住,劈头盖脑地痛打。一个兵士被击中了心窝,倒在地上滚了滚,就断了气。其余的兵士也被打得头破血流,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市民们痛打了兵士,一不做,二不休,要找毛一鹭算账。毛一鹭还算乖巧,早钻出轿子,趁人群乱轰轰的时候,脱了官服,从一条小巷里溜出去,正见到前面有一个粪坑,也顾不得体面,钻到臭气熏天的粪坑角落里。直到市民群众散去,随从们才从粪坑边把吓昏了的巡抚拖了出来。

东厂特务逃回去后,立刻向魏忠贤哭诉。魏忠贤哪肯罢休,命令毛一鹭派兵到苏州镇压。他们把那天带领市民x动的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抓进监牢,加上一个煽动叛乱的罪名,把他们定了死罪。

当五个人被押到刑场就义的时候,他们神色自若,还指着魏忠贤、毛一鹭的名字大骂哩!

他们牺牲之后,当地人民出了钱,从刽子手那里领回尸体,把他们安葬在虎丘东边的山塘上。后来,还立了墓碑,碑上写着“五人之墓”。

[五人墓 “九千岁”魏忠贤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徐福东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12 字

+ 加入清单

徐福东渡传说起源于秦汉时期。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史记》。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第五次东巡,曾到浙东,并命徐福等方士出海求长生不老之药,徐福出海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并在平原广泽上住了下来,自称为王。后在《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中均有记述。晋代陆机在《陆士龙集》中,也有秦始皇到浙东宁波一带的记录。

自此以后,有关徐福东渡的传说和故事散见于各类诗词作品之中。自宋代有方志体例的专门书籍问世后,徐福东渡的故事则载入了志书。如南宋宝庆《四明志》、元延祐《四明志》、明嘉靖《宁波府志》、明天启《慈溪县志》等,记述尤为详备。

徐福东渡传说主要流传于慈溪市龙山镇一带。该镇南部有座山,原名香山,因秦始皇曾到过这里,且又能从此出发到达蓬莱仙境,故改名为达蓬山。在这座山上,至今仍留有与徐福东渡有关的遗迹十余处。

在山岗上有跑马岗,平坦而宽敞,是传说中秦始皇车马行驶之道;十八磨坊,是徐福东渡前屯粮加工之处;埋马山,又称马坟,是秦始皇驾骑倒毙后埋葬之地;千人坛,是徐福东渡前举行祭天祭海仪式的场所;秦渡庵,是后人为纪念徐福而专门建造的庙宇;佛迹洞,为一天然石洞,内有摩崖题刻三方和大足印一个,使古今游人慕名而至;小休洞,据传是秦始皇休憩之处;石刻画像,为宋代作品,其内容反映了徐福东渡场景,及在海外定居后的田园生活。在达蓬山下凤浦湖边,有徐福村和徐福庙。在山腰间望火塘和旗盘石,均与徐福东渡传说有关。

“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概然。浪中鼓万叠,鲸背血千年。何物始秦皇,于此求神仙。”这是明末史学家黄宗羲登上达蓬山后的一首诗,反映了此时徐福东渡传说已十分盛行。有关徐福东渡传说大致可分为景物类传说、风物类传说和人物类传说三大部分。

景物类传说以达蓬山上下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为依托,讲述这些景观的来历及徐福东渡前后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所搜集的此类传说约40余篇。风物类传说是反映徐福东渡与当地风俗之变迁,也有讲述当地特产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徐福最后选定在此出海东渡的种种原由。目前已经搜集的此类传说约20余篇。

人物类传说除了秦始皇和徐福这两个主要人物,另有与此传说有关的人物也丰富多彩,如徐福拜师的传说,打虎将军黄天琼等,目前已搜集到的约20篇。这些传说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情节复杂,朗朗上口,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才使这些传说故事得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徐福东渡的传说既有史书的记载,也有民间的流传,地域广阔,内容丰富。搜集整理徐福东渡传说的意义有三。

一是可以弥补史料不足。在历代史志中,虽然有徐福东渡传说的零星记载,但均语焉不详,通过民间传说,可以让我们更为详尽地了解当年徐福东渡的历史背景和某些场面。

二是通过当年徐福东渡的路线勾勒,使徐福东渡的文化空间得到极大扩充,从而使徐福的起航地、途径地和登陆地连成一线,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深入。

三是搜集徐福东渡的各类传说,让我们看到了徐福坚韧顽强的性格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为研究研讨徐福东渡的历史真相,整理发掘徐福东渡的各种传说,1995年11月,成立了慈溪市徐福研究会。自成立至今,多次参加中国徐福会、日本徐福会、韩国徐福会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均有论文发表。编辑出版传说故事集和研究文集9种。2009年9月,在慈溪举办了徐福文化国际论坛,慈溪市徐福研究会专门编辑出版了故事集和论文集各一册。故事集内共收录徐福东渡故事76篇,约18万字。《达蓬山徐福传说故事集》的出版,是一项抢救性的保护工作,使这些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用书面的形式得以系统整理和保存。

徐福东渡的遗址和传说在国内外有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1984年以来,来自江苏、北京、山东、河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徐福研究学者和徐福研究的学术机构约千余人曾来慈溪考察和交流。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徐福研究组织和研究人员也对徐福传说和达蓬山遗址产生极大兴趣,每年均有访问团来慈溪参观考察。2007年,以徐福为纽带,慈溪市与日本佐贺市结为友好城市。

虽然,徐福东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达蓬山上的某些遗迹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但徐福的聪明智慧和敢为人先的胆略和魄力至今仍是慈溪人民仿效的榜样。人们纪念徐福,崇拜徐福,除了心灵上的慰藉外,尤为重要的是学习和继承徐福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并使之成为今天拼搏、创新的精神动力。

经调查,徐福东渡传说是以历史文献记载为依据,以历代诗词类作品为衍化,以达蓬山众多遗迹为依托,在民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承。在龙山镇一带,有十几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至今仍能讲述这类故事。为不使徐福东渡传说在民间失传,2008年专门指定了两位传承人黄月华和黄知言。如今,这两位传承人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给小朋友和各类人群讲述徐福东渡的故事。2007年,徐福东渡传说被分别列入为慈溪市、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被分别列入为浙江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著名的历史典故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语出]  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迸时候有座城市,城门楼起了大火,不远处池里的鱼儿们张望着;“看出什么事了?”鱼儿们问。“城门着火了。”一条鱼说:“能救救就好了。”“该你什么事,多管闲事,咱们看热闹吧,我们在水里又烧不到咱们,快看呢,哈哈……”“你这样幸灾乐祸不好吧?”“那有什么的?”话音未落,一群军兵来取水灭火,结果把水都提干了,剩下少许水又浑又脏。鱼儿们苦不堪言。其中一条鱼说:“自私的家伙,你还高兴不高兴了?”“好倒霉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武则天驯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她自称“神圣皇帝”, 后人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是一个敢於向封建社会宗法思想挑战的伟大女性。她在位50 多年, 表现出盖世的智谋和才干。

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yuē), 原是个木材商人。后追随李密参加反隋的农民大起义, 成了李氏唐王朝开国的元勋重臣, 先后被封为光禄大夫、工部尚书和应国公。武则天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之中, 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聪明俊美, 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武士彟除了教女儿识字读书外, 还让她跟自己一起习武健身。武则天学习用功, 对练武更加喜爱。

武则天刚满9岁, 父亲去世。她谨记父教, 习文练武更用心。 14岁时, 武则天成了远近闻名的女神童, 名声远播。唐太宗李世民闻知, 令人将她接进皇宫, 一经面试, 果然名不虚传, 便恩宠有加, 封为才人。

有一次, 西域来的使节, 不远万里特向太宗皇帝献上一匹宝, 名为“狮子骢”。太宗皇帝很高兴, 叫来使把宝马带到皇宫前的庭院里, 令文武大臣一起陪同观赏, 看看西域宝马到底有何奇特之处。“狮子骢”被带进来了。只见它个头高大, 浑身上下肌肉矫健, 毛色油光闪亮, 高扬着头在场地上走了两圈, 忽然一声长嘶, 有如惊雷乍起, 果然名不虚传。

太宗非常满意, 立即命令宫廷里专门负责驯马的官员把马牵过来, 骑上跑几圈看看。哪知驯马官骑上去还未坐稳, 那“狮子骢”就前腿腾空, 一声长嘶, 把驯马官甩在地上。面对桀骜不驯的宝马, 宫廷驯马官已无能为力。太宗十分扫兴, 只好请来使将马送到马圈, 明天再试。

第二天, 太宗要文武官员全部到场, 宣布谁能驯服“狮子骢”, 赏白银一千两。在重赏之下, 前后有七八位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将上场, 但全都制服不了“狮子骢”, 摔下马背, 令旁观者咋舌不已。

太宗见满场官员再也无人敢出来驯服烈马, 心内十分着急。这时, 他身后走出了身材娇小的武才人。她向前施礼道: “请陛下让小女子一试。”太宗大吃一惊: “你小小年纪, 又是文弱女子, 怎能降服烈马?不行, 不行。”

武才人不慌不忙地说: “陛下过虑了。只要小女子手里有三件东西, 就不怕”狮子骢“不老老实实地就范。”太宗问: “哪三件东西?”武才人说: “钢鞭、铁锤和匕首。”太宗不解地问: “手握钢鞭还不够吗?”武才人说: “不管宝马、烈马还是平常的马, 它们全是给人骑用的。它不听话, 我先用钢鞭抽它; 它再不听, 我用铁锤击打它的头部; 它再不老实, 我干脆用匕首宰了它, 这样的顽劣不驯之马, 要它何用?”

众文武在一旁全听呆了。他们都为小姑娘夸下海口而担心。哪知唐太宗听了却万分欣喜。他说: “你真是个聪明勇敢的女孩子, 我就依你, 祝你成功。”

武才人从容走进驯马场。只见她腰里插着一只小巧精致的铁锤, 别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手中紧握一条钢鞭, 出现在“狮子骢”面前。在场之人全为她捏着一把汗, 太宗皇帝紧张得在龙椅上站了起来。这时, 只见武才人在烈马前虚晃身子, 猛地蹿到“狮子骢”背后。她不等烈马回转身子, 便手执钢鞭用力打下, 一下, 两下……“狮子骢”觉得浑身疼痛, 急忙返身, 那武才人矫捷非凡, 轻移脚步, 说时迟那时快, 早已纵身跨到了烈马背上。“狮子骢”不甘驯服, 照例高抬前腿, 把身子直立了起来。武才人双手紧紧抓住马颈上的长鬃, 双脚用力夹着马身, 手中的铁锤雨点般的落在烈马头上。那烈马“嗷、嗷”地连声直叫, 猛的抖起四蹄, 沿着庭院跑了起来。它只管风驰电掣似的跑, 武才人却稳如泰山般的坐在上面。“狮子骢”直到跑累了, 才缓缓地走到唐太宗面前, 驯服地喘着粗气。

这时, 唐太宗兴奋极了, 他双手扶住跳下烈马的武才人, 全场文武官员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唐太宗从此更加宠信武则天, 这为她日后的青云直上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奠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巧渡金沙出神兵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652 字

+ 加入清单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决定到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急忙派出重兵,从四面八方堵截红军,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长江边上。

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指挥,根据情况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四渡赤水,把敌人甩开后,红军各路大军连日向云南行进,使国民党滇军的主力不敢离开昆明,更没有兵力半路阻截。而后面的追军被远远甩在身后,无法及时赶到。

因此,金沙江沿线防守空虚,敌人暂时无力阻止红军北渡金沙江。中央军委抓住这次时机,当机立断地决定让红军大部队向金沙江前进,准备抢渡金沙江。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派出一支机动灵活的小部队,装作要进攻昆明,给敌人以错觉,好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大部队同时急速向金沙江边推进。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道天险,它穿行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深山和峡谷之间。江面宽阔,水流湍(tuān)急,难以架桥,更难以涉(shè)水而过。如果红军不能渡过金沙江,就会被敌人围堵在江边的深山峡谷之中,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渡江任务十分紧急。

随着大军向金沙江边靠近,国民党反动派心中的疑云也终于散去。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终于恍(huǎnɡ)然大悟,明白红军主力的动向是要北渡金沙江,于是立刻下达命令,占领了长江上所有主要的渡口,搜光了所有船只,并严令封锁江面。

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所有的船只都已运到江北,国民党派飞机每天侦查轰炸,企图吓阻红军。

经过侦察,红军决定在一个叫皎(jiǎo)平渡的地方过江。这个渡口位于四川会理县与云南元谋县交界的地方。

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这个任务。

干部团的团长是陈赓,政委是宋任穷。周恩来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进行部署,而且由善于指挥战斗的刘伯承担任先遣司令。经过商量,一致决定由第三营担任先遣营。

1935年5月3日,接到任务后的先遣营同志们二话没说,按照刘伯承司令的指挥,都化装成敌人的样子,翻山越岭,不眠不休,足足走了一百八十多里,当晚就赶到了金沙江边。

在离皎平渡口五六十里的地方,红军抓到了一个敌军的奸细。这家伙肥头大耳,胖墩(dūn)墩的,一看到红军战士还以为是自己人,立刻上前搭话。

红军战士用枪指着他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大胖子有点害怕,哆哆嗦嗦的回答:“自己兄弟,别动刀动枪的。我、我们团总让我到江边传达命令。”

红军战士瞪了瞪眼,把大胖子吓得直往后退。

“说!让你传达什么命令?”

“团、团座让把江边的渡船都烧掉,一条也别留给共匪。”

战士们听了,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必须尽快向上级反应。于是大胖子被送到了营部,由刘伯承司令亲自进行审问。刘伯承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会儿,问道:“你说你是来传达命令的?都传达给谁了?”

大胖子摸不清头脑,只知道这是个长官,马上敬了个军礼。

“报、报告长官,我刚刚坐船从对岸过来,还没来得及通知下去。团总说不能给共匪留下一条船。”

得知命令还在大胖子手里,船还没有都烧掉。刘伯承稍稍放下了心,然后严厉地说:“我们就是红军!渡船如果少了一只,拿你是问!”

大胖子一听是红军,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刘伯承让一个战士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

按照奸细的交代,又经过详细地侦察,红军进一步了解到:金沙江对岸驻守的敌军只有一个厘金局(税务局)和一个保安队。一共有几十条枪,并没有正规部队。而且在对岸的河边还停着两条木船,可以抢过来渡江。

刘伯承前思后想,决定好好利用这些情报。先派一个连的战士强行渡江,将对岸的敌人收拾了之后,其余的两个连和工兵连再迅速过江。这样就可以控制皎平渡两岸的渡口,有利于大部队安全、迅速地渡江。

半夜十二点,先遣连在渡口找到了送大胖子过来的船,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还以为是派出的探子回来了,没有盘问一句就放行了。

先遣连给敌人来了个突然袭击,放倒了几个哨兵,缴获了停在岸边的木船。随后用缴获的两只木船将两个排的红军运过了江,留下一个排警戒。

先过来的两个排立刻采取行动,分别去收拾厘金局和保安队的敌人。敌人都没有想到红军那么快就过了江,还没来得及盘问就当了俘虏,被红军战士们缴了枪,垂头丧气地缩成一团。

第一排的红军迅速攻到保安队,敌人的哨兵喝道:“谁?”

刚抓来的一个俘虏回答:“是自己人,保安队的!”

话音还没有落地,哨兵就被红军战士勒(lēi)住了脖子。十几个红军战士冲到屋里大喊:“缴枪不杀!”

哪里用得着红军缴他们的械?屋里的敌军没有一点战斗的意思,都躺在床上抽大烟呢!满屋里气味难闻,烟气腾腾,敌兵拿着大烟枪吓得目瞪口呆,乖乖投了降。有几个敌兵还把大烟枪递给红军战士,以为让上交呢!

第二排的红军战士打到了厘金局,屋里的敌人正围坐在一起打麻将。吆喝声、叫喊声、笑骂声、麻将的哗啦哗啦声……不绝于耳,十分混乱。红军战士装扮成交税人混了进去,趁敌人玩得忘我,将他们一网打荆不费一枪一弹发了一笔财——没收了牌桌上的5000元大洋。

就这样,红军战士们干净利索地占领了皎平渡口,无一伤亡。然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又找来四只小船,连缴获敌人的三只,一共七只船,拉到渡口。从五月三日到五月九日,日夜不停把红军大部队从容地运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这些船工因为帮助了红军付出了很大代价,红军走后,国民党兵重新占领了皎平渡地区。很多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都受到迫害,受了很多苦,但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曾帮助红军渡江。

与此同时,担负牵制敌人注意力任务的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一直在贵州西部绕圈子,与敌人捉迷藏。他们牢记中央军委的嘱托,时而东时而西,忽然向南又忽然向北,有时候在深山老林中停留几日,让敌人伤透了脑筋,牵制了敌人一部分兵力,为大部队过江赢得了时间。

五月六日,他们也来到金沙江边,并于五月九日在树节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他们渡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江边,但这时候渡江战役早已结束,红军早已毁船离去,无影无踪了。

渡金沙江的过程主要是两个字:“巧”和“神”。

先遣连碰巧抓住了敌人的探子,这才能凭借巧计顺利夺船强渡;而对被轻易俘虏的守江敌军来说,突然出现的红军战士就像天降神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红军是怎样迅速过江的。但对红军战士而言,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任何难题都可以成功解决。

中央红军顺利地北渡金沙江,除了在江边与敌人缠斗的战士略有伤亡外,其他战士伤亡很少。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中说“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场胜利的确可以说是革命形势解冻的先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辛弃疾活捉叛徒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后方空虚,纷纷起义。济南府有一个农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几十个人举行起义,先后攻占了莱芜、泰安(都在今山东省)两座县城。耿京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二十几万人,成为各地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队伍。

投奔耿京起义军的人,大多是在金朝统治者残酷压迫下的贫苦农民,也有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在金朝统治者的手里。祖父辛赞虽然在金朝占领区里做过几年地方官,但是心里却一直向着宋朝。辛赞常常给小孙子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带着辛弃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辛弃疾留下很深的印象。

辛弃疾长大后,因为文才出众,被金朝的济南官府推荐到燕京去参加进士考试。临走的时候,辛赞叮嘱他在到燕京去的路上,注意沿路的地理形势和金朝内部的政治情况。辛弃疾到了燕京,没有考取进士,但是对祖父叮嘱的事情倒很留心观察。过了三年,他又到燕京去参加考试,对金朝内部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了。

辛赞没有能盼到南宋恢复中原就死了。辛弃疾决心继承祖父的遗志。到了第二年,完颜亮发动南侵,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眼看机会到来,就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

在耿京的起义队伍里,像辛弃疾那样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见他前来投奔,十分欢迎,派他负责起义军的文书工作,掌管起义军的大印。

辛弃疾告诉耿京,在济南附近有一支起义军,首领是他熟悉的一个和尚,名叫义端,懂得兵法。耿京听了很高兴,就派辛弃疾去跟义端联络。不多几天,义端就带着队伍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

义端到了起义军后,凭着老相识的关系,跟辛弃疾很接近,辛弃疾对义端也没有怀疑。哪知义端不怀好意,一天晚上,趁辛弃疾不防备,偷走了他保管的起义军大印,逃奔金军。

耿京认为辛弃疾引进了奸细,大为发火,马上要把辛弃疾处死。

辛弃疾恳切地说:“义端偷印逃跑,我当然应当负责。请您给我三天时间,让我把义端抓回来。如果到了限期我不能把他抓到,愿意接受重刑。”

辛弃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马加鞭向金营追去,赶了一段路,果然追上了义端。辛弃疾抓住义端,那叛徒吓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饶。辛弃疾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当场砍了义端的头,把它拴在马背上,回到耿京营里。

耿京不但不办辛弃疾的罪,反而对他更加器重。

采石大战之后,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讲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抚和镇压两种手段,企图瓦解北方抗金的义军。耿京的义军受到了严重威胁。

辛弃疾跟耿京说:“为了抗金,咱们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联系,南北呼应;万一咱们在这里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马拉到南边去。”

耿京接受了辛弃疾的意见,就派义军总提领贾瑞做代表,到建康去见宋高宗。贾瑞是个不识字的武将,不懂得朝见礼节,要求耿京派辛弃疾跟他一起去。耿京同意了。

公元1162年,贾瑞、辛弃疾带着十几个随从人员到了建康。宋高宗听说山东义军派人来归附,十分高兴,当天就在行官里召见他们。辛弃疾陪同贾瑞上朝,从容不迫地宣读了他代义军起草的奏章,报告北方义军的抗金情况。

宋高宗立刻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对贾瑞、辛弃疾也各封了一个官衔,要他们回去向耿京传达。

贾瑞和辛弃疾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地离开建康回去。不料,在经过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时候,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原来,在他们离开义军的那段时间,耿京被人杀害了。

杀害耿京的是个义军的将领张安国。在金朝官府加紧他们的诱降活动以后,张安国为了贪图金人的赏赐,勾结耿京手下另一个部将,趁耿京没防备,闯进营帐把耿京杀了。张安国投奔金军后,金朝把这个叛徒封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州官。义军失去了首领,又不甘心跟张安国投降金军,大多散伙走了。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又是痛心,又是气愤,一定要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跟海州的守将一商量,就有不少将士自动要求跟辛弃疾去除奸。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

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马上。

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

济州的兵士多数原来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一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辛弃疾回到南方后,被派到江阴做官。他不顾自己职位低微,好几次向朝廷提出抗金的主张,可惜都没有被采纳。后来,虽然做了几任地方官,还创建过一支“飞虎军”,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实现他北伐中原的愿望。在他四十二岁那年,竟受朝廷官僚打击,被迫退休。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反映他的豪放性格和爱国热情的词。他的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

就在辛弃疾南下那一年,宋高宗退位,由他的侄儿赵昚(音shèn)接替皇位,这就是宋孝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兵不厌诈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兵不厌诈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诚信并非灵丹妙药。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兵不厌诈历史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释义】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比喻在战争中要善于用计迷惑对方,也就是说,对敌人不能太讲诚信,要使敌人防不胜防。

【历史典故】

汉安帝在位期间,羌族部落经常侵扰汉朝边境,有一次竟然把汉朝的武都郡包围了起来,汉安帝忙任命虞诩率军抵抗羌军。虞诩率人连夜赶往武都郡,部队到达陈仓、崤谷一带时,被大批羌军阻挡。虞诩见此情形,忙下令部队停止前行,然后大造声势,说朝廷派的大军随后就到,到时就对羌军前后夹击。羌军不知是计,便兵分四路抢掠粮草。虞诩见羌军分散开来,就抓住时机,突破羌军的防线,继续向武都郡进发。

虞诩命令军队全速前进,每天行军一百多里,命令各队士兵第一天挖两个灶坑,并且以后逐日增加一倍。将领不解其意,问他说:“孙膑领兵作战,每天减灶以迷惑敌军;兵法说每日行军三十里,可确保安全。我们每日加灶,一天行百里,都不合先人的规矩啊!”

虞诩回答说:“用兵打仗要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策略。羌军人多势众,士气高昂,我们不能与之硬拼。如果我们行动缓慢,必会被羌军赶上。兵不厌诈,制造假象才能迷惑敌人,当年孙膑减灶,是为了佯装弱小;如今我们加灶,是为了佯装强大。”

羌军见汉军每日加灶,以为汉军的兵力正在不断增加,就不敢继续紧追其后,虞诩的军队才能安全地进入武都郡。虞诩又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作战,大败羌军,使动荡的武都郡最终安定下来。

【成长心语】

诚信是我们想要追求的最美好的人际关系状态,但我们也无法避免会遭遇诡诈。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是君子的本色;但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是要被人讥笑的,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不应该总是沉浸在诚信的“乌托邦”中,应认清现实,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看待世间的诡诈,自己固然不能成为实施诡诈的始作俑者,但最起码也要保证自己不沦为诡诈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来自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他一谈起用兵之道来,连赵奢都说不过他。日子久了,赵括便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赵奢深知儿子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因此他临终前嘱咐赵括,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否则必定会给赵国带来失败。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久经沙场的廉颇领军20万前去抗敌,两军在长平展开了大战。廉颇见秦军强大,不能硬拼,便决定在长平筑垒固守,等到秦军粮草供给不足的时候再出兵作战。于是廉颇下令闭门不出,进行严密防守,不管秦军如何挑衅,都不应战。就这样,廉颇在长平坚守达三年之久,秦军没能得逞。

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特别怕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取代廉颇为大将。

赵括根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一上任便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一直将赵军引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可为时已晚。赵军成了瓮中之鳖。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了绝境。

46天后,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还没冲到秦军的阵地前,就被乱箭射死了。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40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张仪拆散联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74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靳音jìn),求见楚怀王。

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一游说,就挺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

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狼牙山五壮士的抗战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

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班长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主峰建起了纪念塔。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享年88岁.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009年9月14日,“狼牙山五壮士”被选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东周列国之奉天讨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582 字

+ 加入清单

郑庄公接待了卫国的使臣,大大方方地说:“侵犯我们的是州吁。他已经给治死了,我也不乐意再添麻烦。那事跟你们的新君不相干,你们好好地回去吧。”他回头对大臣们说:“宋国借着州吁出兵也来打咱们,这倒非回敬一下不可。再说公子冯从长葛回来,老对我哭着诉他的委屈,我也得帮帮他。”祭足说:“上回来打咱们的有宋、鲁、卫、陈、蔡五国,怎么这回咱们单单去打宋国?”郑庄公说:“这几国里头,宋国的爵位顶高。擒贼先擒王,只要宋国服了咱们,别的小柄准会归附。再说这里头还有公子冯的事。”祭足说:“要是咱们去打宋国,那四国准会害怕。要是再合起来打咱们,那就麻烦了。依我说,不如先去联络陈国和鲁国。宋国一孤单,事情就好办了。”郑庄公就打发使臣去和陈国交好。陈桓公觉得郑伯来和陈国交好,那还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回绝了。这下子可把郑庄公气坏了。祭足说:“主公不用生气,陈侯不跟咱们和好,准有缘故。陈是弱国,郑是强国。强国向弱国求和,少不了叫人生疑。还是先想个措施叫他们知道咱们要求和好是出于真心,那他们就放心了。”

郑庄公眼珠子一转,就转出一个措施来了。他私下里叫边界上的士兵假冒操练,冲进陈国去抢陈国的东西和青年男女。那些士兵一得到命令,很快地把这事办完了。陈国边界上的官长急得什么似地跑去报告陈桓公。大臣们都怪陈桓公当初不应该回绝郑国。这回人家打过来了,招架吧,招架不起;求情吧,“敬酒不喝,喝罚酒”,多丢脸哪!他们正你一嘴、我一嘴地说着,猛听得有人报告,说:“不得了,郑国的大将颍考叔来了!”陈桓公和大臣们脸色都变了,他们想:糟了!准是来下战书的。可是人家都到了,只好硬着头皮让他进来。颍考叔进来,向陈桓公行了礼,奉上国书。陈桓公一看,暗地里直害臊,原来郑伯是派他来赔不是的。内里的意思是这样的:

君侯是天王所最器重的,我也对付着当了天王的卿士。咱们本该一条心,为朝廷出力办事,才是正理。上回君侯不答应我们交好,边界上的士兵就当我们两国闹了气,这才打起来了。我听了这个信儿,当时就办了他们的罪。还怕您见怪,一夜都没睡好。这会儿把他们抢来的人、牛、羊、粮食和别的东西如数奉还,特意打发使臣颍考叔向君侯赔不是,请您多多原谅。要是君侯能体谅我的心意,和我结为兄弟,两国相帮相助,这就是我的造化了。

陈桓公和大臣们这才知道郑伯来求好原来是出于真心,就打发使臣跟着颍考叔上郑国去回拜。

郑庄公见过了陈国的使臣,就对祭足说:“陈国收服了,咱们能不能发兵啊?”祭足说:“宋国是公爵诸侯,原来是商朝的后代,天王还像对待客人似地对待宋公,咱们怎么能轻易打他呐!主公本来筹划去朝见天王,因为州吁打来了,才耽误到这会儿。主公还是先去朝见天王,往后再借着天王的命令,约会几个国家,一块儿出兵的好。这么着,才有个名义。”郑庄公就叫公子忽管理朝政。自己带着祭足上洛阳朝见天主去了。

周公黑肩劝天王好好地招待郑伯,算是对列国诸侯的一种鼓励。可是周桓王不听。他见郑伯来朝见,就想着白己到底还是天主,胸脯就挺起来了。他问郑庄公:“今年郑国的收成不错吧。”郑庄公回复说:“托天王的洪福,我们没有水灾,也没有旱灾。”周桓王见他回复得这么低声下气,就像自己的身子又高了一截似地,酸溜溜地从鼻子眼里笑了一声,说:“嗯,那今年温邑的麦子和成周的谷子,我能留着自个儿吃了。”郑庄公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挺不痛快地出来了。周桓王也不叫人去招待他,反倒派人给他十车谷子,成心气气他,对他说:“下回再闹饥荒,别再来借粮了。”郑庄公哪儿受得了这口气,直想把谷子都倒在大街上,要不就拿火烧了,谁乐意真把这现眼的东西带回去呀!祭足对他说:“诸侯凭什么瞧得起郑国啊?还不是为着郑国的君主历来当了朝廷的卿士,主公又老在天王旁边吗?要是天王跟主公闹别扭的事给列国诸侯知道了,咱们的地位就不能这么高了。还不如将计就计,把这十车谷子正经八百地收下,算是天王额外的恩典。”郑庄公还是皱着眉头子,总觉着这种“额外的恩典”实在太难受了。

他们说着说着,周公黑肩来了。他怨天王太孩子脾气,怕郑庄公受不了,就私底下送他两车绸缎,还挺殷勤地说了很多好话。周公黑肩走了此后,祭足对郑庄公说:“真巧!咱们把这些绸缎往谷子上一披,回去的时候,沿路给人家瞧瞧,让大伙儿都知道天主这么看重主公,赏了十大车绸缎!”郑庄公乐得直拍祭足的肩膀,说:“好主意!好主意!”

他们出了洛阳,大模大样地带着十大车“绸缎”,全是天王赏的。各国诸侯哪儿有给天王宠爱得这个样儿的呐?他们走了一段路,就传出去,说:“宋公不朝见灭王,这会儿天王有命令下来,叫郑伯去征伐。”他们在道上这么一边招摇着,一边说着,凡是看见的和听见的人都觉得郑伯是奉了天王的命令去征伐宋国的。一传十,十传百,没有几天,各国诸侯全都知道了,就剩下天王一个人还蒙在鼓里。

郑庄公回到本国,借着“奉天讨罪”的幌子约会鲁国、齐国,和相近的一个许国,一块儿出兵。许是小柄,不怕不来。鲁国虽说早先跟着州吁一同围困过荥阳,可是郑庄公明白公子?的心,特意派人去对他说:“要是公子答应出兵去打宋国,将来从宋国拿过来的土地全是鲁国的。”公子?答应了。鲁国和齐国向来挺有交情,鲁国一答应,齐国也就跟着过来了。到了约会的日子,鲁国派公子?,齐国派夷仲年,各带各的兵车,跟着郑国的大军往宋国杀过去。许国没派人来,那也不要紧。三国的兵马还怕不够吗?公子?挺当真气,一上来就打垮了宋国的一队兵马,逮了二百五十多个俘虏。郑庄公挺得意地又派了颖考叔、公子吕跟着鲁国的公子?去打郜城,派公孙子都、高渠弥跟着齐国的夷仲年去打防城。三国的兵马分两路进攻,吓得宋殇公哭丧着脸,值发愣。大司马孔父嘉说:“郑伯自己带兵在这儿,国里一定空虚。咱们多送点礼给卫国和蔡国,叫他们出兵帮咱们直往荥阳打过去。郑伯知道本国给人打了,没有不退兵的。”

宋殇公就叫孔父嘉带了两百辆兵车去打荥阳,又打发使臣带了黄金、白玉、绸缎好些礼物上卫国和蔡国去借兵。卫宣公受了礼,当时就出兵,跟着宋国人从小路一上去打荥阳。公子忽和祭足一边下令守城,一边派人去向郑庄公报告。

郑庄公已经打下了郜城和防城,正想进攻宋国的都城,没想到本国的警报到了。他就当即下令退兵。公子?和夷仲年正在兴头上,哪儿舍得退兵?郑庄公对他们说,“我是奉了天王的命令来责问宋国的。这会儿凭着你们两位的威力拿下了两座城,宋公已担任处惩罚,就饶了他吧。也好叫他改改错儿。那两座城,一座给齐国,一座给鲁国。”夷仲年怎么也不接受,要让给郑庄公。郑庄公说:“既是齐国客气,就都给鲁国吧,也算是酬劳公子?的头功。”公子?老实不客气,谢过了郑庄公和夷仲年,收下了郜城和防城。夷仲年真服了郑庄公,心里想,这么大公无私的诸侯,怪不得天王重用他。公子?更是从心眼里喜欢,谁不赞成他当诸侯的头儿才怪呐!三个人分手的时候,订了约:往后要有军事,都得帮忙,谁不守的,老天爷不容他。

郑庄公在半路上,又接着本国的报告,说:“宋国人和卫国人上戴城去了。”原来孔父嘉料到郑伯得着报告,准得离开宋国,就赶着叫手下的将士儿郎们在城外抢了一批青年男女、牛羊和粮食,这才下令退兵。他们这回由大路上回去,路过戴城,向戴君借道。戴君怕挨抢,关上城门,不让他们进去。孔父嘉就借着这个因由要吞并戴国。他叫人请蔡国兵马快点上来,一块儿攻打戴城。

宋、卫、蔡三国的兵马一同攻打戴城,满想一下子就能够把这座小城打下来。没想到戴城守得挺紧,不让他们占半点便宜。宋国人只好把兵马驻扎在那儿,另想措施。戴国人正想派使臣上郑国去求救,忽然听到有人报告说:“郑国派大将公子吕救戴城来了!”戴君谢天谢地地把郑国人接了进去。可没料到郑庄公的大军进了城,就把戴君赶出去了。郑庄公能把郜城,防城送给别人,可是相近的戴城不能放弃。一会儿,孔父嘉打来了,只见城头上插满了郑国的旗子,公子吕站在城楼上,大声地说:“宋国、卫国、蔡国各位将军辛苦了。你们帮助我们得了戴城,我在这儿多谢各位了。”孔父嘉气得眼睛翻白,起誓说:“我跟郑国誓不两立!”说着,双脚直跳,非得跟郑伯拼个死活不可。哪儿知道压根儿用不着他挑战。颍考叔、高渠弥、公孙子都他们早就把他围困住了。公子吕开了城门,杀出来。宋、卫、蔡这三国的人马给郑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孔父嘉扔了车马,自己跑着回去。赶到他跑回宋国,那两百辆兵车的大军,就剩下二十几个人了。卫、蔡这两国的人马多半都给杀了。那些从城外抢来的人、牛、羊、粮食和三国从本国带来的车马、粮草,全给郑国人拿走了。

郑庄公打了胜仗回去,大伙儿都管他叫诸侯的首领。他本来就是。可是颍考叔脾气特别,批评他,说:“哪儿像个首领:您奉了天王的命令,约会诸侯去打宋国,连那么小的一个许国还不服呐。卫国、蔡国反倒帮了宋国,这哪儿行?”郑庄公说:“卫国、蔡国已经全军覆没了,总算受到了惩罚。许君不听命令,倒不能不征伐他一下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