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南的风俗作文【汇集20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小编收集了民族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897

作文

1000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还是不太适应家乡鞭炮声的噼里啪啦,家乡深夜依然灯火通明,家乡烟花?烂的闪耀天际;在城市里就连2017跨年夜都是寂静无声,只有手机和电视作伴。怪不得说家乡的春节最特别,最有年味。

农历腊月廿十多时家乡就热闹起来,小贩们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大街小巷都摆满各种各样的年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都随意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年货。大年三十那天,大家都忙着贴春联和门神,到处喜气洋洋,一派新年气息,红红的祝福语映衬着人们红红的期许。在中午的时候都要祭祀香火神和祖先,每家每户都带着鸡、肉、饭、酒水、水果、元宝,还有一颗虔诚的心去拜祖先,感谢这一年来的一切,喜悦、收获、挫折和泪水。拜完年后还要放鞭炮除旧岁。年夜饭摆满了鸡鸭海鲜,亲人们因团聚而开心的笑容为春节添上了别样的温暖。还有一项特别的风俗,从今晚一直到初三必须整夜亮灯,今晚的十二点放鞭炮还要下床踩地板,为自己下一年的事情做得踏踏实实。

大年初一清晨有些冷淡,可能因为昨晚整夜的鞭炮和烟花而兴奋吧,清晨都听不见喇叭声,似乎是不愿吵醒还在酣甜睡梦中的人们。大街小巷的商店都关了门,放眼望去只剩满地的炮灰和斜洒下来的几道晨光,伴随着蹦蹦跳跳的小孩的身影,拉开了新年的第一天。旭日东升,小镇开始热闹起来,锣鼓喧天,游园、舞狮、耍武术、球赛,显扬出一派喜洋洋的节日气氛。今天的饮食比较清淡,而且忌操刀、杀生,只能吃斋,显得更加清淡。

初二在乡下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拜年。但初二拜年的意义不同,重在为新的一年祈祷,希望新的一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接下来就回归往常一样了。初六左右回乡下过年的人都陆陆续续地返回工作之地,小孩安心学习,大人忙于工作,生活似乎步入正轨,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但在正月十五那天,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又激起了人们的热情。元宵锣鼓相继擂响,大人小孩都放下手中的活,都来观看游行,只见游行大队浩浩荡荡,一辆辆花车闪着五彩缤纷的灯光开过,几个小孩宛如叠罗汉一样搭得一个比一个高,头旗、红绿大旗、六国牌、八宝花、狮子班、彩龙、锣鼓棚、八音队、飘色台……甚为壮观,围观的人们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停地呐喊助威。

突然有点不适应城市的静谧和一如既往,天空还是那般蓝,有时望着望着,就开始想念家乡的树叶年糕,还要多久才能回家乡过那个别样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宵节的风俗优秀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元宵佳节,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错飞到人间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村里的人以为是一只坏鸟,就把他杀死了。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让天兵去把那村庄给烧了。仙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话,就让一个神仙变成老奶奶到村里报信。神仙到人间跟村里的人说,在村里村外点上篝火,才能免去灾难。他们按照神仙说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还没有放火,他们就放起火来了,自己烧自己。玉皇大帝乐得哈哈大笑。这个小村庄真的免去了大难。这个事情流传开来,就有元宵佳节了。

这就是传说,不是真的,真的元宵佳节起源于汉朝。印度人信佛,他们成佛的人,把他们烧成骨灰,扒一扒,有一个像珍珠一样的东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这事后来流传到中国的汉朝,民间也有了佛教的活动。舍利子的事情被汉朝的皇帝知道了,他们也在皇宫,张灯结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张灯结彩,但是没有舍利子,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变成后来的元宵佳节。

唐朝的元宵佳节是最热闹的,他们有宝马香车,灯楼高50米,有50000盏灯,灯楼里有20个房间,过三天,人们都到街上玩。宋朝是过五天,他们过的也很热闹,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过十天,从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们一起吃元宵,猜灯谜,闹花灯,耍龙,狮,放烟花,踩高跷,扭秧歌。对了,张灯结彩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活动,而扭秧歌是后来的风俗。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南方的风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别人家偷,别人看见也没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滚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滚,我的头都滚晕了。打花脸也很有意思,你给我打,我给你打,打来打去非常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盼啊,盼啊,我终于把春节给盼到了!照我们这的规矩,过年时是要吃饺子和粽子的,这是寓意团团圆圆,一家人和和睦睦。如果要问我今天是怎么过年的,我会说这次的春节我是又累又爱。

一大早“嘭,嘭……”的爆竹声把我从睡梦中唤起,我很不情愿的起了床,换上新衣服,计划着一天的行程。天还没亮,鞭炮声“噼里啪啦”的穿过我的耳朵,一串串鞭炮被人们点燃,鞭炮散发的白雾随着风飘舞起来,仿佛是把每一个祝福随着白烟送到千家万户。太阳渐渐露出微笑,我走出家门,虽然还有爆竹的味道,但是也为春节抹了一层鲜艳的色彩。邻居家门口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崭新的对联,我家也不例外,就是没有灯笼的点缀。太阳越升越高,我们也向着教堂出发,但是在那里没呆多久,弟弟就忍不住了,急着要去公园玩,妈妈不想他打扰别人,就提前离开了。

我们乘着妈妈的电瓶车来到了东山公园,一走进大门,食物的香气迎面而来,我的目光都被它吸引了过去,可是弟弟一心想着玩,就拉着我和妈妈进了游乐园。在那里,应有尽有的娱乐设施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休闲的钓鱼,有惊险的过山车,还有令我害怕的摩天轮。弟弟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指着那个最高的建筑——摩天轮对妈妈说:“老妈,我要坐那个。”听到这句话,我不禁冒了冷汗,我可是有恐高症啊,我连忙说服弟弟,用上了所有的办法,终于有一招把他吸引了,那就是有冰激凌吃。嘴馋的弟弟缠着我带他去吃冰激凌,为了不让他带我去坐摩天轮,我也只好兑现自己的诺言。

然后妈妈陪我们去了山上,先是路过一座桥,那上面站着许多人,他们在观望着远处的江面,还时不时的拍几张照。走上楼梯,我们沿着小路,欣赏着两旁的花草树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树枝交叉着为我们遮挡了阳光,我带着小鱼一起领略了山下的风光。但是走到半山腰,腿就酸了,我们只好坐在靠椅上休息,等有了力气,我们就继续出发向在山上我们差不多呆了半个多小时,因为我们找不到方向迷路了。最后就向陌生人请教,终于找到了下山的路。

来到山下,我们又光顾了一家又一家的店,美食各种各样,有臭豆腐,糖炒栗子,羊肉串等等。填饱了肚子,我们也很满足离开了东山公园,真是一次又累又爱的游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民族风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风俗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

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河南家乡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我的家乡――许昌,心里就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许昌地处中原要地,是三国文化古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说起名胜古迹,许昌有好几处,比如:高耸入云的文峰塔、古色古香的春秋楼、雄伟壮观的灞陵桥、和豪华气派的丞相府。每到节假日时,就会吸引来中外游客,人们在这里心情愉快。

对了,我忘了告诉大家,我的家乡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连城。如果你来到许昌,随处都能看到莲花的身影。春天来了,莲花的嫩芽在温暖的春风的召唤下从水里钻出来,慢慢地舒展,好像在伸懒腰似的。夏姑娘来了,碧绿的荷叶长得大大的,圆圆的,挨挨挤挤的。有的浮在水面上,像一个个大圆盘,有的露出水面,像一把把“伞”,小鱼儿在“伞”下自由自在地游。早晨,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小朋友在玩游戏。最引人注意的是夹在荷叶中间的荷花了,它们有的是粉嘟嘟的花骨朵,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只开了两片;还有的全部开了,露出了莲蓬,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随风翩翩起舞,漂亮极了,连蜻蜓和蝴蝶也跑来给它伴舞呢!如果站在河边,就会感到在画里一样。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许昌,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想来许昌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风俗、讲究各不相同。

家乡春节风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时,在门口挂上红红的大灯笼,贴上新的对联。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将至新年的钟声,每家每户把挂着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挂夜挂。然后赶着熬糖水,每条小巷都飘着糖水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点时,鞭炮声逐渐响起,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寺庙,看舞狮表演。每个小孩争着摸龙头,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龙精虎马。大人拿着美味佳肴,诚心拜祭庙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个寺庙人山人海,拥拥挤挤,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不许扫去鞭炮纸。以免扫去财气,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人们从外面扫到里面,把财气扫进屋来。我去衣柜拿新衣服准备换上去拜年,因为新衣服肯定有线,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去亲戚家拜年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千万别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正月初二,人们买一条鲤鱼,用来拜神后,就带鲤鱼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们放鞭炮迎接财神爷。正月十五,是春节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长寿面。闹元宵,吃元宵,骨肉团聚满欢喜!

结尾:喜气洋洋的春节,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节。因为春节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河南的特产作文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河南的修武县。那里的特产是海蟾宫松花蛋。海蟾宫松花蛋又名变蛋彧者皮蛋。

这个海蟾宫松花蛋还有一段历史呢!相传海蟾宫松花蛋是刘海为了答谢仙女,送给仙女的礼物。

做皮蛋选用的鸭蛋特别有讲究。离海蟾宫风景区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水潭,人称马坊泉。泉水里面有一种石壳虫子,鸭子吃掉石壳虫子后,所产的鸭蛋个子大。质好。味鲜,还经常产双黄蛋。这些鸭蛋在经过加工后就制作成松花蛋。自元起历代皇帝都把它作为御宴上美味佳肴。

海蟾宫松花蛋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美味佳肴,比如:凉拌皮蛋。皮蛋瘦肉粥。皮蛋拌豆腐等等。

啊!我爱家乡!可我更爱家乡的海蟾宫松花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绍兴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没有去过别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于是我来写写绍兴,这个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的风俗习惯。

要说到风俗,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春节。到了春节,大街上虽然不像乡下一样挂红灯笼,弄得喜气洋洋的样子,但人们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使人也忍不住受到这美好气氛的影响。

春节要贴春联,春联还是我自己用毛笔写的,怎能不激动呢?看着自己写的春联被贴在门上,心情真是无与伦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除了贴春联,我们还可以放鞭炮。前年我和朋友一起在小区楼下放鞭炮,那时我们一起笑着看着美丽绽放的烟花,星星般的花朵在空中一朵朵绽放,瞬间照亮了整个天空。只可惜去年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放烟花爆竹会污染城市环境,所以政府勒令不许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pm2.5的浓度。真可惜,放爆竹也是过节的习俗之一啊。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辞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中国的传统习俗,真是种类繁多啊!俗话说得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河南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思政第一课如期开始。我坐在电视机前仔细地看,内心的感触是非常大的。今年的思政第一课主题是:__,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基本上是在家里度过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上学。但是当我想到早起、上课和开学考试时,我还是或多或少地怀念假期。然而,今天晚上,当我观看完《思政第一课》的时候,我正处于一种“学生”的状态,内心充满了斗志和求知欲。

2022《思政第一课》内容的展开,我们可以看到党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和祖国繁荣建设的发展历程,这让我深感震惊,让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是一件美好而自豪的事情。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弘扬党的伟大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少年强则国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价值,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

一个国家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取决于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的祖国才能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我们才能拥有这个富强的新中国,这离不开几代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才的贡献和贡献。因此,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学习前人的《思政第一课》节目,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为祖国的发展而不顾一切、不求回报的牺牲精神。

《思政第一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每年在祖国发生的励志英雄事件,更深刻地打动年轻人的心灵,让他们明白,即使遇到困难,也总会有办法解决,让他们成功。该节目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历代人民的历史故事和英雄背景的形式呈现。以他们为例,它总是告诫我们,每一个在祖国长大的同胞都应该有一颗爱国的、强大的心。只有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的国家才能越走越远,越做越强。

正是由于该节目的播出,给广大青年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一直在努力学习,为未来的祖国铺平道路,我认为思政第一课每年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今年的《思政第一课》也结束了,我们满怀热情,无论是爱国主义和激励,,爱国主义都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激情的震撼,让我们通过这些节目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祖国的面貌,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有一个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为我们未来的成长打下美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葛炉山村。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过年风俗吧!

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户户的人都要拿着黄纸、香、鞭炮到自己家的祖坟上去请过世的人到家里过年。走到祖坟上,先给过世的人烧纸钱,点上香放鞭炮,接着磕头。然后,再说上几句:“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跟我回家过年吧。”说完之后就捧着香回家。

在我的家乡吃饭的时候,也是很讲究的。一家人按辈分坐在不同的位置,再是所有的人都到齐的时候才吃饭。

大年初一的早上每个人要磕头。年老的辈分高的给请来的人磕头,辈分低的给年老的人磕头。小孩子给大人磕头还给压岁钱。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让我也了解一下你家乡的风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节的风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节气,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气明的时候。”

清明节风俗是扫墓,每到这个节日就要为死去的亲人扫墓。

有一次清明节的时候,我跟爸爸和妈妈还有我姐姐……一起去帮爷爷扫墓。我们一起爬到山上去扫墓,我看到大人们在地上泼洒酒水等,还要除掉一旁的杂草,真辛苦呀!我们还摘花、摘蕨菜。我看见许多竹笋都在地下面呀!“我们吃的竹笋是怎么挖出来的呢?”我问道。妈妈回答说:“都是用锄头挖出来的的。”“哦,那肯定很累的”我说。妈妈又说:“是呀,所以才要珍惜粮食呀!”

清明的祭扫让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知道了劳动的艰辛。因为纪念这个节日我才有了这些体验。为此,我不由对这个节日的由来和目的很感兴趣,我问了妈妈这个问题。妈妈回答我说:“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可以指导农民伯伯开展农业生产。同时,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和思念,20xx年这个节日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这是一个既有意义,又让我懂了很多知识的节日。明年清明节我一定还来扫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更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贴春联时,人们可以根据横批的书写方式来贴上联和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

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风俗初中作文600字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迎门,生意兴隆。这不,今天老爸老妈便带着我和妹妹来剃龙头了。

一路上我好奇地问:老妈,为什么要剃龙头啊?今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去理发,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之际,理发迎新年呢。那妹妹为什么又叫剃胎头呢?俗说,因胎发沾染有母体的血污及秽气,不剃的话宝宝的头发又黄又稀疏,为了让以后的头发更黑更亮更秀丽,必须要剃胎头,头发还可以做成毛笔,多有纪念意义!老妈一本正经地说。要怎么剃,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我的心里哼了一声,故弄玄虚!

到了理发店,向老板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后,便开始剃胎头了。只见老板弯下身,在熟睡的妹妹的脑袋上轻轻地抹了一层爸爸剃胡子那样的泡沫。我纳闷:要这玩意儿干什么呀?老板一只手拿起小刀片儿,一只手轻轻按住妹妹的小脑袋,在妹妹的头上小心翼翼地刮了起来。那小刀片儿犹如一辆推土机,在妹妹的头上来回推着,推过的地方连一丝头发也看不见,像一块白纸,滑滑的,可谓所剃之处,寸发不生。

突然间妹妹动了一下。我和老爸老妈都吓坏了,生怕妹妹被小刀片划中。只见阿姨轻轻站起身,走到跟前来抚摸着妹妹的头,低声细语地说着:小妹妹,不要哭,不要哭,马上就剃完了。话音刚落,妹妹果然又沉沉睡去。

不一会儿,妹妹的头发剃完了。老板洗走了小刀片上的头发,在妹妹的头上又一遍又一遍小心地清理。妹妹突然醒了过来,可出人意料的是她睁着个大眼睛,不哭也不闹,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妹妹的头皮渐渐变成红色,便开始露出黄色的橡皮屑不,是胎渍呀!

老板刮走了胎渍,我们就匆匆地赶回家。我本以为这就算剃完了。可一回家,老妈就把鸡蛋泡在了艾叶水里。泡好后,拿着鸡蛋在妹妹的头上滚来滚去。老妈好像知道我要问什么,微笑着对我说:哥哥,这艾叶可以排毒。哦,原来如此!

这就是我们家乡剃胎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景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河南河北被叛军占领以后,杜甫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流离失所,四处奔波,无安宁之日。逃荒到四川后,写出的一首又一首的诗总是那么悲伤,只因不能归家。

这天,杜甫正在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烛光正映着他思乡的面容。此时却听到剑门关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便想出门一探究竟。他见到一个路人,便问:“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热闹?”只见那人笑逐颜开,回答道:“大诗人啊,您还不知道?好消息!我们的官军啊收复了河南河北啊!我们终于可以回家咯!”

杜甫听了后,老泪纵横,打湿了衣裳,浸透了白鬓。可他哪还有心情顾这个呀!他可是等了整整八年啊!如今终于可以回家了!他回头和妻子相拥在一起,泪流满面,孩子也在一旁乐的合不拢嘴。盼了八年的故乡如今终于可以回去了,愁又何在?杜甫欣喜若狂,胡乱地卷起平日珍藏的诗书,此刻,这些在他眼中已然算不了什么了……

他开心的放声高歌,不停地饮酒,不停地笑,和妻子一起向着北方的天空望去,那一碧如洗的天空似乎浮现出了亲人的笑脸,故乡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快乐。此刻,春光显得格外的明媚,在这大好时光里,他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回到盼望已久的“世外桃源”。

终于,他们踏上了归途。路边的桃花大朵大朵地绽放着,如一只只蝴蝶陪伴他们回到故乡,阳光展开了笑脸,照耀着一切,也照耀着杜甫快乐的脸庞。能回到故乡,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好啊!

从巴峡顺流而下,穿越了巫峡来到了襄阳,从襄阳直奔洛阳而去。回家的路程如此漫长,但什么也动摇不了那颗如盤石一样坚定的归乡之心。

杜甫凝望着远处,两行清泪顺面而下,随即吟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春节风俗的精彩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新年”。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新年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新年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新年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新年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新年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新年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河南商丘南湖作文300字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南湖是我们商丘最大的湖,也是我们商丘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南湖游玩,一到南湖,我就被南湖两边卖玩具和吃喝的给吸引住了。

南湖是个天然湖,每到晚上就有很多周围的人到这里游玩、散步、做运动......今天南湖的人是人山人海,她们尽情享受南湖带来的快乐。街道两边可以玩的游戏有:射击、名字穿珠链、砸娃娃、喂鸽子、过山车、蹦极跳、游乐园、蹦蹦床、旋转木马等等。

来到南湖动物园,我们看了东北虎、千年龟、非洲狮、狼、鳄鱼、猴子、吃猫大老鼠、鸵鸟、黑熊、大王蛇、海狮等二十多种动物。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看猴子骑自行车的时候,喇叭里突然传来:各位观众,海狮阿贝的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马上来到海狮阿贝的表演现场,美丽的阿贝小姐来自青岛海洋馆,只见她坐在铁凳子上,在驯兽师的带领下,阿贝小姐表演了套圈、顶球、摇摆舞......大家都给阿贝的精彩表演热烈鼓掌!

妈妈给我拍了很多照片,录了很多像,这次的南湖游玩太让人纪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风俗初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在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特殊的习俗,如春节,要贴对联,包压岁钱;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祭扫……

而在端午节,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年端午节,我第一次去看赛龙舟了。

那天端午节伴着朝阳,随着清风,新的一天开始了。只见湛蓝的天空下,澄碧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信心满满,仿佛胜券在握。而河岸上的我们仿佛比参赛选手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望着。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两条龙舟齐头并进,划龙舟的选手们都用尽全力,快速而有序地划着船浆,坐在船头的鼓、锣手也是十分卖力,敲锣打鼓声清脆而有力,掌舵手也正控制着大局,和运动员一起拼命的喊着"一、二,一、二!”大家都灌输了全身的能量,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一会儿一艘龙舟超过另一艘,不一会儿,落后的那艘又追赶了上来,这样大起大落的局势让看比赛的我们心情也如坐过山车一样,忽起忽落,我在一旁看着只能替他们干着急,多想此时跳到龙舟上拉他们一把。

突然,岸边的炮竹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鼓舞着划龙舟的选手们,让他们更加充满了斗志。刹那间,锣声、鼓声、划浆声汇集成了一首雄浑的曲子。赛龙舟终于结束了,胜利的选手们欢呼雀跃,抱在了一起,成绩不太理想的队员们也没有半点气馁,相互打气,都在准备下一次比赛。

看着人们赛龙舟时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不禁想到,现在的时代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进步着,人们的生活渐渐被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替代,很少有人会再去关心那些旧的习俗。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起到带头作用,传承传统习俗,以守住民族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许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繁荣的生机。这生机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

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不绝口,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条真龙悠然地盘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说的敬爱与向往。

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民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现在人人喜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观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严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欣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动的心,对它恋恋不舍。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州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寻访常州历史,感受龙城变迁 8 月 24 日, 学校组织去了常州市区的一次寻访活动。

先来到了著名的篦箕巷, 我还是第一次亲临古运河,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虽然天气炎热,但我还 是饶有兴致的围着篦箕巷转了一圈。篦箕巷又称“花市街”, 常州自古以来就一 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而这 里整条街巷, 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乾隆南巡时在此附近的毗陵驿登岸进 城, 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 便将此地赐为“篦梳巷”。

近代, 常州的篦箕和木梳还在美国旧金山和费城的世界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银质和 金质奖。可见常州的篦箕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在一家店里转转,还 发现了两样东西——留青竹刻和乱针绣,这三样东西合称“常州三宝” 。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进了 7 号楼的“百年工艺博 物馆” ,这个博物馆见证了常州工业近百年来的创业、发展和革新之路。里面 陈列着常州近百年来工业发展的成果和工人们所获得的荣誉, 而今, 我们 “90 后”将踏着前辈的足迹,引领常州走向美好的将来。

午餐过后,休息片刻,我们去了常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创建于 1958 年, 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包括全省唯一的 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内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 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 2 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 文物 27 件(国宝级文物 1 件) 、二级文物 166 件、三级文物 3129 件,国家 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 103 件。其中良渚文化时 期的玉器、春秋战 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 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我们先去了二楼的历史文化陈列馆。

1288 件珍贵文物描述了常州人文习俗、历史文化的变迁。整个陈列分为史前 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儒风尉然五大版块,逐一描述各时 期常州的文化习俗。远古的常州曾经是荒无人烟的水乡泽国,是历代常州人 用辛劳和智慧把她开发成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把这里变成了人们丰衣足食 的理想家园。同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这里人文荟萃、名士辈出,涌现了季 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这里又成了人 们仰慕的一方热土。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是不同历史时期常州的称呼。

龙城则是常州的别称,是由六朝萧梁时的六龙城引申而来,而腾飞的龙正是 常州的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好象征。

接着,我们又去了常州市少儿自然博物馆和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馆, 分别了解了自然生物的变迁和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的光辉事迹。最后圆满 结束了旅程。

此行,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常州文化,把我和龙城拉得更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年风俗——拜年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春节一项必不可少的风俗。每个地方拜年的形式都是各种各样的。而外婆家那边就有一项专属我们小孩子的拜年方式。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外婆告诉我说,每年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拿着自己准备好的袋子去给当地的各家各户邻居们拜年,他们会分给我们好吃的,据说去的孩子越多,这户人家在新年里也会事事顺心。双方都会感到很开心。因此每年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我们这些孩子们都会早早地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拿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大袋子,约上几个小朋友便出门到村子上的各家各户拜年了。我们不管走到那户人家门口都会大声喊到:“拜年啦!”屋子里的主人听到声音,便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有些甚至在吃早饭都会放下饭碗,三步并两步地走来给我们分发好吃的零食,有些客气的人家还会为我们这些小朋友每人准备一个小红包。我们拿到了好吃的和红包会感到特别的开心和激动。我们走了一家又一家,渐渐地手中的袋子不自觉的重了起来,胳膊也开始又酸又疼,不得不交替着使用左右手交换着。这个时候特别希望有个人能过来帮我分担一下,帮我提提这重重的大袋子,甚至心里开始暗暗地想:“接下来的人家可不可以只给红包不要给吃的呢,因为吃的东西多了实在是太重了,根本提不动啊!”走着走着,居然有小朋友因为太重了,在半路就开吃了。眼馋的我们也不约而同的都拿出自己的零食开始分享啦,大家吃了些东西瞬间觉得力气都回来了,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便一起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各自回家,迫切的想要去跟父母炫耀一下自己的战果。当时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拜年这一形式代表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对这户人家的尊重,而他们分给我们好吃的东西呢就算接受了我们的尊重,并对我们表示感谢。但是这拜年的形式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特权,真的特别希望童年的时间能过的慢一点再慢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