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情结作文【推荐20篇】

浏览

5696

作文

151

我的恋母情结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对于这个话题,我应该有很多很多的话说,我要感谢母亲的太多太多,我要报答母亲的也太多太多,可提起笔却不知从何说起,泪水已浸湿了眼眶。

对于母亲,我的内疚太多太多。母亲的心胸是博岸的,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幼时的叛逆与任性使我经常对母亲发脾气,耍小性子,同她顶嘴,无知的做些恶作剧来捉弄她。对于她的唠叨,我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母亲的忍耐似乎总是永无止境的。她从来不会对我不管不问,也不会因此生我的气,她仍是耐心地,温柔地体贴我,关心我。天冷了,她仍会“唠叨”个没完,要我加衣服;放假了,她仍会喋喋不休地让我写作业。可我却一次又一次地让她心痛,不是心不在焉,就是不耐烦地来上一句:“真烦人!”母亲听了,默默地说道:“孩子长大了,嫌我烦了。”然后转身悄悄地离去,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那时的我,竟会暗自庆幸。

想想小时候的无知与不懂事,真觉得自己好笑,无视母亲的爱,无视母亲的感受。我真痛恨自己,竟会那样不懂事,竟会那样让母亲伤心,让母亲难过。

现在,我长大了,会为以前的无知而懊悔,自责。我对母亲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对母亲的爱也越来越浓了。每次放月假回家,母亲总会不自觉地添几道菜,母亲总喜欢拉着我的手,搂着我或抱着我,陪我聊在学校所发生的事。而我,喜欢依偎在母亲身边,感受她怀抱的温暖;喜欢与母亲十指相扣地坐在一起,倾听她细声地叮咛;喜欢和母亲头挨着头,闭着眼睛摩擦心灵的火花;喜欢听母亲轻轻地唱;喜欢看母亲浅浅的笑。

想着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想到我难过时,母亲关切的目光,生病时,母亲焦急的眼神,想到母亲眼角的皱纹与头上的白发,我的心颤了。一路走来,母亲倾注了多少汗水与心血。母亲的笑,母亲的好,母亲的爱,关于母亲的一切一切,我都要一点一滴地把它们收集起来,编织成最美好的记忆,存放在内心深处最温暖的地方。母亲的笑就是女儿最大的幸福。此时,我真想抱着母亲,摇啊摇,直到地老天荒。

母亲是水,我是鱼,我永远离不开母亲永爱汇成的港湾;母亲是天,我是鸟,我永远飞不出母亲用爱织成的蓝天。

时间的年轮一圈一圈的在长,我已经长大了,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与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伟大。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我已长大,与母亲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少,而那些欢乐和笑靥却在记忆中慢慢积累,历久弥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情结,霎那划过那边天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啊!一看日历,拍头一想,哈原来7月7日是咱们中国的七夕节。噢,这么个关键的日子我居然忘了。七夕晚,据说牛郎与织女会搭喜鹊桥千里迢迢的来相会。

牛郎与织女的爱情很凄美,可以说是有点悲。两人因种种原因,被迫分隔两地,每个日日夜夜总是望向对面那遥远的远处,渴望能与自己相爱的人想见。“爱情是真实的,是持久的,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甜也是最苦的东西。”如《简·爱》的作业夏洛蒂·勃朗特所说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路走过的爱情道路上,坎坷、曲折、磨难必定是少不了的。历经重重磨难后,彼此才会更体会到爱的珍贵。

虽然我们还小,接触到世面的机会还很小,但透过网络、书籍……多个信息通道,却能了解到许多世间的温情、友情。我们还小,不懂什么叫爱情。情,这个字有11画,写的容易,看似简单,却往往没多少人能通过这力透纸背来反衬感悟。就拿《重案六组》来说吧,实际上整部电视剧都是着重围绕着“重案”、“探案”、“破案”这些词儿来写的,却以每集的精彩瞬间反衬出:即使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刑警们也有那么一些幽默插曲,办公室里飘出的并不是浓郁的除恶惩奸,而是通过这些擒坏的过程细节来告诉我们,不仅仅是你们有的友情,六组里照样也有友情!大结局里的季警官被迫落入不按分子的手中,其他战友得知消息后,犹如火烧眉睫,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们不是冷血无情的刑警。最后他们以勇敢与智慧一路过关斩将,擒住了头号通缉罪犯。

情,这个字变化多端,通俗易懂地讲:真叫人二丈和尚——某不着头脑。世间的亲情,很温暖,很和睦,每个家庭都是由爱情变成亲情。亲情亲情,一家人和睦共处,相亲相爱,尊老爱幼。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来体现,只有通过渺小、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往往就是亲情的见证。寒天冻地的夜晚,爸妈为我们温柔地盖被;暑气逼人的夜晚,空调开得有点过分,爸妈大众地增高温度,并为我们又盖上了一层暖和的被;当我们头如爆裂时,身心处于水深火热时,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时,爸妈匆匆穿几件衣,十万火急地赶到医院,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一遍又一遍换着额头上的毛巾……亲情很无私,亲情很感人,亲情很伟大!

……

情结,很复杂!世间有多少个情我们说不尽、数不完。要想感受情的千变万化,还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

我们在一天天的成长着,知识在一天天的丰富着。情,这个背后深刻、繁杂的字眼,我会一点点地去挖掘它藏匿着的无限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思乡情结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塞外,浓郁的月色笼罩着大地,征战沙场的战士伴着寂静的月夜遥望着千里之外的家乡

听,乐声响起,连绵起伏,柔刚并重。似高山流水,如溪水潺流,无不令人陶醉。琵琶偏偏今夜奏出了新的曲调,如诗那般幽静,极富有意境,让人沉醉在清幽旷远之中,想象这婀娜多姿的舞蹈又怎样呢?应该如琵琶曲那般富有诗情画意!此刻诗人的心情也许会随乐曲平静吗?不过乐曲多听也会乏味的,曲调此时听得人们心烦意乱.这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让诗人王昌龄又怕听,又爱听。哎,北方边患末消除,尚不能尽息甲兵,怎能不心烦呢?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如巨龙卧地,等待腾飞,秋月高照,似乎免不了秋日凄凉的感觉,免不了秋月妩媚冷落之情景象壮观而又悲凉。此时此刻诗人是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对于现实的忧愁;还是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早日能够平息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

诗人王昌龄遥望家乡,想家的心情一刻也末停止。他心潮澎湃挥笔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泪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化情结,源远流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以来代代相传的唐诗宋词;文化是莫高窟雄诨的敦煌壁画;文化是江南水乡,依山傍水的松竹民居……有人认为,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相想的善良。无论如何,文化始终是我们精神的家园,而文化情结自当是维系心灵家园的唯一纽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才会有闽南的独特文化,有闽南人对自己家乡的建筑,一砖一瓦的情感;才会有江南水乡的柔情似水,江南女子的灵气动人,江南人对自己家建筑的热爱;才会有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北京豪爽直率之音,响彻高荒黄土地……一代代人的文化情结,源远流长。在除旧拥新的年代,面对被拆毁的城楼,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发出痛惜之声,“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建筑大师对城楼的重视不亚于他的生命,唯有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无法割舍的深厚的文化情结之人,才会有如此凄怆,痛心之音,倘若没有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城楼又何以立于天地间?这当中折射的不就是深深的文化情结,缓缓的文化源流吗?

江地水乡朦朦细雨中撑伞走过的灵动女子林徽因,一生携同其丈夫为中国建筑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为设计清华校徽不余遗力,尽管身梁寒霜,却依旧目光澄澈且坚定。正是对有着历名厚重感和沧桑感的清华学园怀着浓厚的文化情结,她甘愿穷尽一生为清华乃至中华传统建筑付出巨大的心血,文化血脉在她身上延伸,文化情结在她身上突显……回首走来,从黄土地高坡到江南水乡,从江南水乡到独特的岭南文化,或许远离繁华都市,却海边接天的湛江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但也有湛江人民为抗法侵略而作出的牺牲。历史遗留下的是法国式天主教堂,每当从绿荫树下走过,总会看到巍峨不失庄严的法式建筑立于一隅。湛江人民对建筑的保护其实也是对逝去先烈的缅怀,湛江政府对法式建筑等其他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的保护是对历史文物的尊重。这当中有着无法割断的情结,保护好建筑实际上也是出于一种文化的情结,让湛江人民明白建筑背后的意义与内涵。

文化情结沟通着先前与往后,接连着往日的厚重感和如今的时代感,没有文化情结,没有对国家热爱和崇贞,就没有孔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没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情结,就没有余秋雨踏上远方征程进行文化苦旅,也就没有三毛远赴撒哈拉沙漠,亲自经历不同地域不同的风俗人情,或许就成不了当今一代人精神向导;没有对佛学的青睐有加,没有对文化有着深厚情结,李叔同又岂会褪去一身羁绊,披上一身袈裟,化作弘一法师,在圆寂之前发出“华技春满,无心月圆”的之音呢?深厚的文化情结,或许出于对建筑的热爱,对一方水土的热切,对世间万物的崇拜与敬畏,这都是宛如潺潺流水,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拥有一份文化情结,即使是无法寻心灵的归宿,一样可以立于天地之间,以天为瓦,为地为砖,让心灵充盈而安稳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情结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没有《孙子兵法》就没有我孙正义”,《福布斯》杂志称他为“日本最热门企业家”,而更多的人称他是将《孙子兵法》生动地运用经营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企业家。

据日本知名华文媒体人孔健介绍,他与孙正义认识20多年,孙正义是出生于日本的朝鲜半岛华人,第三代华裔日本人,孙家祖先原来从中国迁移到韩国,到孙正义祖父一代,又从韩国的大邱迁徙至日本九州。孙的家族说:“我孙氏和韩国固有的孙氏不一样。我祖籍和汉民族的孙氏属于同一根源”。

而孙正义说,他就是孙子的后裔,他的血管里流着孙子的血液。孔健告诉记者,孙正义在日本经营确实靠的是《孙子兵法》,日本对孙子很崇拜,这对他开拓日本市场很有利。他带了一台翻译机打进日本市场,然后做软件银行,即智蘘银行,应用了《孙子兵法》的智慧。他是日本第一个搞网络电话的,投资二亿日元打造通信网络,从“情报帝国”走向“传媒帝国”。

曾是孙正义下属现任SBL大学院大学事务局长的石川说,孙正义是创新的天才,他的生意点子特别多,从1995年开始,他涉足互联网和电信投资,先后帮助雅虎、UT斯达康、新浪、网易、阿里巴巴、分众传媒、盛大网络等获得了巨大成功,还创办了网络情报大学院和软银金融大学院。

孙正义酷爱《孙子兵法》,在病卧中也要坚持捧读,琢磨为什么兵法13篇第一篇是计篇,因为万事从计划开始。孙子前面六篇全部讲了战前准备,孙正义认为,战前准备到位,打仗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他还把孙子语录作为厂训放在大门口:一边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另一边是‘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他将孙子的精髓应用到软银的一次次投资并购中,做到了真正的“不战而胜”。

孙正义对《孙子兵法》的创新性应用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他独创了一套“孙孙兵法”,名字的由来是自己也姓孙,将“孙子”的“孙”与自己的“孙”相乘;也有人戏称为“子孙兵法”,一则孙正义是日本网络巨子,二则他是孙子的子孙。其兵法核心就是25个字:“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火山海”。

“一流攻守群”,所描述的是身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即应以成为“天下第一”为目标,洞察时势潮流,考虑攻守均衡。他参透了攻防的奥妙,有意识地收敛锋芒,加强联盟与合作,这就衍生他非常重要的一个经营思想“群”。

“道、天、地、将、法”被誉为战略规划五要素,在深谙兵法的孙正义看来,企业首

先要万众一心,为“道”而战;“天地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法”,用现代的观点来解析就是“体制”保障。

“智、信、仁、勇、严”是孙正义评判优秀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素质的五大标准:“智”为工于应对,敢于决策;“信”为富有志向,并施信于人;“仁”为仁者无敌;“勇”为勇者不惧;“严”为严于律己。

“顶、情、略、七、斗”也是孙正义独创的经营兵法:顶即高瞻远瞩,掌控全局;情即彻底掌握重要情报;略即确定长远战略目标;七即具有七成把握就出手;斗即立即采取行动的智慧。这五个字,把孙子的诡道、用间、作战、谋攻等兵法融会贯通了。

“风、林、火、山、海”,是孙正义驰骋商场的座右铭,当软银遇到竞争压力,他就想到保存在日本盐山市云峰寺的“风林火山”旗,采取突破性的战术。孙正义把成功上市看成“海”的战略,一字之加,正是“孙子兵法”的高超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千千情结斟酌成长的缘夙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874 字

+ 加入清单

凤凰涅槃般的痛楚和蜕变,阴霾纵横般的泥泞和打磨,徘徊在喜怒交织的分岔路。

恒久的哲思,生命的感喟,携挈朝霞满天点缀几度夕阳红。游走成长的骤雨,莫

名惆怅,一路变幻的旖旎风景,演绎生命的履痕。陶冶成长的性灵,捡拾成长的

借鉴。岁月的流逝,映着星辉;成长的光阴,伴着流云,在年轮上烙下花纹与守望。成长——如歌的行板。

撷取成长回眸路上的几段日子,那好比一抹抹最美的余余落晖,一捧捧最清的涓涓潺水,有阳春白雪般的意境,春风得意般的盛景。那时的桂花雨演绎了我的小时代。

那年我只有5岁,家里的零零积蓄都被家父在牌坊输光。被逼无奈,母亲只好与家父离婚,带着我回乡下做苦工赚钱。当时,家里穷的太冷清太平淡了——蓬乱的茅房,幽暗的煤油瓶,布满漏洞的天花板上挂着一盏结满蛛丝的灯泡,电灯也只是偶尔在来客人时拴着。母亲爱花,先前种紫罗兰、球菊、富贵丹早就被母亲披沙炼金拿到当铺当成钱作了路费。之后便再也没养过花。直到那年我过生,母亲才上市赶集顺路带回一支廉价的桂花树苗栽在栅栏门口。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闷在家里没地儿找乐子就从荒僻的菜园丛中捡起水壶,光着略有沧桑的肥嘟嘟的小脚跑到树苗前的半米处浇水,一点儿也不闲着。碾碎几粒细沙,覆在树苗豆大的叶瓣儿上,秋风悄然拂拭过,苗头便轻盈地摇曳着,庄重而又不显矜持。日复一日,树苗看起来略有憔悴,原剔透的叶瓣儿也显有几分枯黄。当时我还小,对事物生死的概念一无所知,就哭丧着脸把母亲扯出屋内,闹着让她“诊断桂花苗的病症”,只知道母亲忍俊不禁,也许是她对各种树苗浇水过度而导致的缺氧而死司空见惯罢了。接下的一段日子,只模模糊糊地记得母亲将苗儿移栽到祠堂正门前的石凳后,听说那儿有土地伯伯,可以佑护桂花苗长得比屋顶还高。之后的时日也只是浮光掠影。成长——如歌的行板!

那年秋天我7岁,桂花苗已长成了小树模样,宛若一位窈窕淑女。八月中旬的第一天,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叹气那是多么无语:“树长了,人也该要有出息”。随后母亲便送我去市上上了小学。家里穷,母亲不舍得当了姥姥留给她的嫁妆,但出于学费的紧迫感,母亲做出了痛心的选择。临发前,母亲整了整我的衣角,意味深长的盯着挺拔桂花树:“孩子,走吧!挺直腰杆儿,认真读书。等你回来,妈会把这树养大的。”我抿了抿桂花叶瓣儿,亲了亲母亲爬满皱纹的额头,转身上了市。

日子不会倒流,闯啊闯,就到了我十岁的那年,终于与分别三年的陋室相拥。一日如隔三秋,一切都变了——结满嫩黄的桂花的桂花树攀上了屋顶;半亩三角状的菜园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青菜……漫步在桂花树下,我仔细地打量着桂花树。只见那树干高大挺拔,灰白色的树表面上还有一些凹凸不平的黑色的小疙瘩呢!用手一摸,树显得特别粗糙,桠枝密集而坚硬,树冠像一把碧绿的大伞,又像一个挺立着的站岗的士兵,在那里忠于职守。一簇簇,一串串金黄色的桂花,和小米粒差不多大小,像一颗颗金黄色的小芝麻,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有四片花瓣,把花蕊包得紧紧的,像怕别人碰它似的。凑近一闻,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总想一下把桂花的香味闻个够。我走到桂花树下,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香气扑鼻,像夏夜里闪闪发光的星星,这时,我情不自禁的大声喊:“哇!下桂花雨啦!下桂花雨啦!”桂花雨洒了一地,仿佛在地上铺了一块金黄色的地毯;走在上面软软的,香香的;舒服极了。听大人们说:“家乡的人用落下来的桂花做了枕头。他们把落下来的桂花扫在一起,然后用簸箕把桂花里的细树枝选出来,丢了,最后把桂花晒干,装在枕头里,又香又软。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金秋十月,十里飘香。成长——如歌的行板!

这年我13岁,又是秋分时随从母亲返到乡下,顺便打理成熟的桂花。刚进栅栏,

我全身都瘫痪在了地上,怎么也抑制不住艴然不悦的内心,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一生中不可暝灭的噩耗——菜园荒废成猪圈,门前的石凳裂成两半儿,更不忍直视的是桂花树像位中弹的士兵轰然倒下,飘零的桂花雨黯然神伤的洒落在了狰狞的露天石上。就连栖息在屋顶的喜鹊也噤若寒蝉。也许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狼奔豕突的事变。我扶腰蹲下拾起一把桂花雨,看着看着眼眶湿润了,晶莹的泪珠滴落在残留的芬芳中。

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在这里开始转折——成熟,稳重,坚定,尽心尽力护住自己所珍爱的东西,永不消逝。

虽然失去了第二个“亲人”,心中难免有些悲痛,但更多的是桂花树给我的慰藉。它寄予了我成长的渴望,寄予我不可磨灭的感悟。那种芬芳、柔软的感觉也会一直徜徉在我的心门!

桂花雨般的洒脱和芬芳,缠绵云般的惬意和悠闲。

千千情结斟酌成长的缘夙——成长,如歌的行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梅花情结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梅花,我更喜欢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每当唱起这首,心中总有一种坚强在升腾。

梅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它不畏严寒,凌霜傲雪在寒冷的冬天里竞相开放,成为坚强不屈的象征。不像有些人想要干一件事情,稍稍碰到一点点坚硬就退缩,最后落得个一世无成。

梅花的优点很多,可它有一点是最可贵的。梅花开花期忍耐冰雪和低温。“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正是这个意思吗?这也让我想起了只有执着、坚韧、坚强,不畏曲折才是成功的起点。

人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喜爱牡丹的雍容华贵;有人喜爱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更喜爱梅花迎霜斗雪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庆祝端午节作文800字:秭归人的端午情结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秭归,特别是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方圆数十里的三闾乡,历来都不乏读书人。每逢端午佳节,他们从七里峡内外结伴而来,以诗会友,谈诗论道。这学风萌芽于唐宋,风靡于明清,逐步形成一个自发的民间文艺团体——骚坛。《归州志》赞扬此乡“诗风特盛。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的结社骚坛。每逢端午节前后,好诗者邀约相聚,饮酒赋诗,述志抒怀,蔚为风气。”秭归现存明清骚坛的遗诗100多首。

一方诗的沃土,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秭归人。

1982年初夏,由乐平里的农民诗人谭光沛,杜青山倡导,以屈原诞生地的农民为主体,成立了秭归县三闾骚坛诗社,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多家新闻媒体以《屈原故里第一个农民诗社——骚坛》和《泥巴杆子诗社》为题进行宣传报道,骚坛成为屈原故里的一颗明星,招牌式的文化品牌。骚坛走过了27个春秋,凝聚秭归民间诗人,每年举行端午诗会,社员发展到60多人。进行了三届领导班子选举。首任社长谭光沛虽然作古,年轻的继任者毅然擎起骚坛的大旗。从骚坛走出了谭光沛、杜青山、徐正端、李盛良、刘光愚、梅大敏、宋发武、杨先瑜、郑乃千等一批擅长旧体诗词的乡土诗人,出版了《盛世新声》、《旧律新咏》、《峡江春潮》、《野叟吟草》、《御冰书屋诗词卷》、《屈原颂歌》、《骚坛社员诗词选》、《屈原故里骚坛诗》等专集和合集10多部,手抄辑存诗词数千首。国内报刊、出版物多次选发他们的作品,获各种中华诗词大赛奖项多次,成为秭归继承屈子遗风,弘扬屈原文化的一大亮点。

秭归人的端午情结

秭归人过端午,过得有滋有味。包粽子、挂菖蒲、悬白艾的风俗走进千家万户。划龙船、看龙船是秭归最大的群众性集会,前呼后拥,热血沸腾。1982年,7条龙舟闹屈沱,有中外朋友1000多人,县内观众6万多人,创历史最高记录。

秭归人的端午大餐新颖别致。鸡鸭鱼肉自不必说,桌上少不了粽子、盐鸭蛋、大蒜炒苋菜和雄黄酒,还有那号称“长命菜”的马齿苋,大人小孩都得尝一尝,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回想。

秭归境内的香溪流域和童庄溪流域,聚居着两个颇有人望的家族。他们怎样过端午,是个鲜为人知的轶闻。

据2005年秭归县人口与户籍普查资料,秭归有5000人以上的大姓22个,占全县218个姓氏的10%;有大姓人口25.0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2%。其中:熊姓人口7003人,占全县人口的1.8%,大姓人口的2.8%,居第13位;屈姓人口5143人,占全县人口的1.3%,大姓人口的2.1%,居第22位。三峡移民之后,熊、屈二姓仍有12000多人安居在故土。有以熊、屈二姓冠名的地名31个,大小村落72处。

大姓人口都建有宗祠。如占全县人口10%的王姓,竟建有5个宗祠。熊、屈二姓在秭归建有3个宗祠。熊氏宗祠原址在香溪东岸的万古寺,江北屈氏宗祠在紧挨熊氏宗祠的黄阳畔,江南屈氏宗祠在童庄溪畔的屈家岭。

楚人信巫风,重祭祀,活动非常频繁。祠堂祭祖是祭祀活动中的一项。他姓宗祠只设清明祭,熊、屈二祠设两祭,祭了清明祭端午。不是每年都祭,而是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每逢大祭之年,由两姓族长指令祠堂执事一面通知各房头、宗老,一面张罗杀猪、宰羊、酿酒,在祠堂的公田收入项下列支。三月清明祭,熊氏宗祠祭鬻熊,屈氏宗祠祭屈瑕,续家谱,正族纲,维风化……五月端午祭,两祠同时祭屈原,叙族史,缅先贤,励后人……熊氏宗祠为何祭屈原?因为熊、屈二氏同根同源,都是高阳氏的苗裔,哶季连的后代。祭祀结束后开宴,在祠堂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故乡情结[75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距离上一次回到我的故乡,感觉已是很久前了。但生活在小县城整天忙忙碌碌的我早已没有探望故乡的心。也许偶然会回想起来,可不一会儿便被淹没在无穷无际的学海中。

这一次,我跟随父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似乎与现在比起来完全不同地了。儿时的故乡,好像还有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小溪。而现在,往昔的小溪早已干涸,往昔的建筑也都作尘土被风吹去,只剩下斑驳的几间破屋和面目全非的土地。不知是拆迁造成的结果,还是自己心智的成熟?但愿是后者。

我家并不是书香门弟,自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在村中穿行了一阵子,故乡的老宅便出现了。虽还算不上是一座危楼,但看那泛黄的墙壁就可知道老宅的年代久远。行到此处,父亲轻叹了口气。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当时父亲正想着他的童年生活。或悲伤,或美好,我并不知晓。我只知道父亲有一位很疼他的父亲。

的确,故乡最吸引我的地方,即是我的爷爷,很可惜,爷爷英年早逝,42岁时便撒手人寰,留下奶奶和三个子女。父亲每每提起爷爷,眼里都会泛出泪花,在他的心目中,爷爷就如神祗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耳濡目染,我也十分敬佩我的爷爷,或许正是因为爷爷的优良

叹完气,父亲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站在门前犹豫了一会儿。“你来开门。”父亲从青石台阶上退了下来,回头低声对我说。我整了整杂乱的衣领,在昏黄的路灯下“多多”地敲了敲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

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被斜推开,屋内的灯光迫不及待地奔出房门,在一霎之间将我的脸庞照得透亮。

开门的是我的奶奶。她笑着迎接我们进去,父亲与奶奶拉起了家长,我们要回城了,奶奶转身从堂屋拿出些新鲜蔬菜递给父亲,说是自己种的,比菜场买的安全。

我和父亲走了,夜色中回头看到奶奶仍倚门而立。

儿时记忆中的家乡美丽已然无存,但亲情仍在!

关上车门,打开空调,在结满冰霜的车窗内,我最后一次将目光投向我的桑梓,我的故乡。随着时间逝去而被遗忘的故乡,将在我的记忆中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爱国作文:爱国情结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祖国”是除“爸爸妈妈”之外接触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当时就在想,祖国是多么大的概念啊。她养育了13亿的人民,囊括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那一望无边的大海都属于祖国的一部分。祖国,好像离我们好远好远,好像是我们长大了才会触及的东西。无论是王进喜叔叔还是雷锋叔叔,都是祖国的伟大建设者;无论是毛泽东爷爷还是邓小平爷爷,都是祖国的伟大的儿子。祖国,那是一个多么宏大多么高尚的词汇啊。

这时候,我们对爱国是懵懂的。

可是当时我们没有发现,祖国离我们很近很近。97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给那时的我们带来的岂止是一份震撼,更是一份骄傲。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使我们可以上更好的学校,玩更好的玩具,吃更好的食品,过更幸福的生活。依法治国的实施,十五大的召开,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制度化,法制化。使我们每天生活在安定快乐之中。祖国离我们很近很近,她的每一个变化都深深影响着我们。

初中了,我们成了少年。对祖国有着难以解释的情感。我们开始关注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开始关注祖国的发展。我们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能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那时的我们,有一股强烈的激情,恨不得弃笔从戎,恨不得像董存瑞一样用血来为祖国书写灿烂历史

这时候,我们对爱国是激情的。

可是当时我们没有发现,我们的祖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重。我们的祖国加入WTO,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的祖国发射神舟五号,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不断加强科教文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的祖国正在平稳的崛起。

高中了,我们开始成熟,开始懂得祖国的真正含义。她不仅是这块土地和人的集合。她更包括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不是遥不可及,她蕴含在我们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心中。她不是单纯的暴力的,她需要我们活好自己,需要我们过好日子,需要我们不是盲目的激情。我们懂了,我们懂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只凭激情;我们懂了,我们懂得爱国就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懂了,我们懂得祖国的伟大和无私,我们懂得祖国对我们的养育。

这时候,我们对爱国是理智的。

这时候,我们的祖国成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无论是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上的惊人进步,还是在2008奥运会的精彩表演;无论是在512地震中的沉重表现,还是在金融风暴中的冷静应对。我们的祖国,用这些骄傲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仅拥有着5000年的灿烂历史,在21世纪,也绘出了美丽璀璨的风景。

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美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新阶段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都在预示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会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从懵懂到激情,从激情到理智,我们这一代,对祖国的理解,在不断地深入;对祖国的热爱,在不断地加深。

而今,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的生日,60年代时间里,经过了多少的懵懂,激情和理智,经过了多少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这一代代的中国人,无论是在懵懂,是在激情,还是在理智,他们的主题,永远都是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魔方情结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八岁那年,我无意中看到了一段高手玩魔方的视频。只见这位高手把魔方瞅了几眼,便熟练地操纵起来。他的双手飞快地拨动着魔方,犹如捕风捉影。一秒,两秒,三秒……六秒后,魔方竟奇迹般复原了。

这位魔方高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因为在当时,我一直以为把魔方六面复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是地球人无法企及的。而他,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一个魔方切菜似的转好。他也不是什么外星人哪!难道说,如果我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也可以像他一样?

我决定一试。

我开始跟着一位老师学魔方,我越来越接近成功,终于,在两个月后的一天,当我把最后的90度转好时,我的心中满是无限的喜悦感。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就连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毅力所感动、所佩服。

一天我拥有了一个梦寐以求的“Gxx356S”三阶魔方,它不但外观漂亮,做工精细,性能也是世界顶级的。从此,我更加勤奋地练习,有时候一天24小时里我6小时都拿着魔方。它是我的挚友,每次出门旅行,或是在家无聊时,总有它的陪伴;它又是我的良师,告诉我坚持做一件事的意义,并让我永远坚持下去。

终于,到我11岁时,我从原来的三分钟练到了30秒,这是多年来勤奋努力练习的结果。

最近,我接触了两种全新的魔方:一种是十二个面,每面都是五边形的魔方;另一种是六个面,但每个面都是5×5=25块的魔方。这两种魔方的难度都远远大于普通的三阶,但我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把它们还原了,前者最好成绩五分钟,后者则是七分钟。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向魔方界巅峰攀登的志向。

既然这些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事都完成了,那么,成为“菲神”那样的世界魔方高手,又有什么不可能呢?在我的字典里,一直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

我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竹之情结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老家后面有一片竹林。那浓郁的一片绿让人好生喜欢。我常和小伙伴窜进竹林捉迷藏,也曾试图折断其中一根把玩,可始终没有成功。在与竹的亲密接触中,我产生了许多疑问。

为什么它不易被折断?为什么再大的风和雨都不能毁了它?爷爷告诉我:“因为竹有节啊,一节节竹节使它始终挺着腰。”虽然听得似懂非懂,可从对竹有疑问开始,我便迷上了它。我开始单纯地收集竹的图片,开始学画它。

到后来,我上了初中,离开了老家,离开了那片苍翠的竹林。可我却感觉我越发地亲近竹了。语文课本中总用“竹”来形容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刚正不阿、坚强、不畏风霜雨雪……一个个词,许多许多人,都在不断地诠释竹的含义,而这些,也在逐渐地加深我对竹的理解。老师说:“做人就要像竹,一身清白,看似不堪一击,实则刚强不屈。”从那时起,我的心中,仿佛有一颗竹苗破土而出,净化了我的灵魂……

现在,我高中,老家那片苍翠的竹林似乎被移作他用了,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关于竹的理解的词,也被时间狠狠地甩在了岁月里。似乎一切都变了,可心里那棵竹依然还在。它守在我心里,像一个正义的使者,指着我前方的路。

在如今这个社会问题频出的时代,在如今这个全世界都在唤醒道德良知的社会,好像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到了保质期,开始变质。这时我开始明白,竹的意义不再只是刚正不阿,坚贞不渝,它更代表正义,代表一颗热忱的心!

竹它轻声告诉我:老人倒了要扶,别怕,“良知”倒下不得不扶;小孩被撞要救,别怕,当“善良”奄奄一息时不得不救;自然灾害发生,别犹豫,要帮,要帮助涣散的人心重新凝聚!

如今,一个东西流行起来,很快,但过时,也很快!可是,竹应该是永远的流行元素,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心里种一棵竹,挽救自己挽救他人。

竹,是我心里的信仰,伴我久久,伴我们久久!

而我永难忘怀的,仍是老家后院那一片风中摇曳的竹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读书情结作文600字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书,有讲不尽,说不完的知识。沧海有岸,学海无涯。而书本,便是我们寻找学海无限知识的舟。

知而获智,至大高远,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理想,我也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为了能买到青少年版的《水浒传》和《红楼梦》,我可是煞费苦心呀!烈日炎炎,而我却不辞辛苦,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书店之间,但都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书。夜幕降临,缕缕微云中穿行着一轮明月。我与妈妈漫步在大街上,一家书店进入了我的视线。我快马加鞭,径直奔向书店。不知不觉中,我翻阅起本本新书。可我在书店里转了又转,又在少年读物的书橱里翻了又翻,可还是没找到称心的书。正在我垂头丧气地走出书店时,顿时眼前一亮,我千辛万苦要找的书就在眼前,真令我欣喜万分,便高高兴兴的买了书,飞奔回家。回家后,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便津津有味的品味起来。爸爸妈妈也都是知识分子,十分赞成我多看好书。

翻开书的第一页,第一句话与《三国演义》中的一模一样,:“谨以此书献给崇尚中华智慧和英雄的少年们。”每当我看到这句话,便会心潮澎湃,更加迫不及待的阅读。《三国演义》堪称文学史上的瑰宝。这本书颇有气魄,正如开篇词中那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此书不仅言辞优美,而且是人才辈出。像胸腹雄才大略的曹操、诸葛亮;精忠报国所向披靡的“五虎将” ;慧眼识人,深得民心的刘备、孙权;还有那舍生而取义的关羽,更是让人佩服……大江东去,淘尽了风流人物,可我华夏大地在数百年后,英雄好汉又像滔滔黄河水,一发不可收拾,那便是《水浒》。

书让我结识了如此多的英雄,真是受益匪浅。我们并不为了读书而读书,否则造就的是两脚书橱,百无一用的书生。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葆有读书乐趣,就能兴致盎然地吸收书中精华,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的读书情结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的,从小书就伴随着我长大。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那时的我,还不认识几个字,看见别人拿着书看,我也就学着别人的样子,拿着书,呆呆地看着书,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翻下一页。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儿时的我真是好笑。

渐渐地,我长大了,在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读一年级。我每个周末回家,都会看那本《安徒生童话》,我特别喜欢看《丑小鸭》的故事,在那个时候是因为里面有张插图很好看,到现在是因为这个故事很感人,丑小鸭经历了许多事情,坚持不放弃,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我的小姑姑经常有事到我家来住,晚上,我就和小姑姑坐在床上一起读《安徒生童话》,那时的感觉真好啊!

现在,我认识的字多了,就开始读传记、动物小说等,每一本书都能让我受益匪浅,故事中的主人公总是能震撼我的心灵。我只要一有空,就拿出书来看,边看边在脑子里想象当时的画面。开学第一个星期,由于作业少,我又做得很快,剩下的时间除了做妈妈布置课外作业,就是捧着我心爱的书,仔仔细细地看。

我经常因为看书太入迷了,妈妈叫了我许多遍,我都没有听到。上个学期,劳动节和春假加起来一共放假七天,放假的一天晚上,我半夜醒来,偷偷走到客厅拿书,我拿的是《野犬女皇》,于是,我就在晚上把这本书看完了,这件事情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自从那次“窃读”成功,我就不停地找机会读书

最近,我读的是《西游记》,我已经读过一遍了,但是经过《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知道了“好书不厌百回读”,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打算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记在脑子里,以后写作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我觉得书不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更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走读情结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放学的铃声刚响,走读生蜂拥而至地向着学校门口走去。看看,有的拉上自己的同伴边走边笑;有的是一个人悠闲地步出校门;有的则拿着一书,边走边看的;也有的兴奋的往外打着招呼,肯定是一眼看到了接他的父母了……,那情境真像蚂蚁搬家。

我和几个要好地走读生缓缓地走向那座水运桥,桥上的情景也是非常热闹的,叽叽喳喳的学生不算,还有翘首以盼的走读生家长,当然还有河对面刚放学的小学生们,鲜艳的红领巾映衬着他们活泼可爱的脸,朝气十足。

我们快速地走下水运桥,因为对面就是一个公交站点,在那我们可以方便地选择回家方式,要么直接坐的士回家,要么就耐心地等公交车。走读生是辛苦的,因为家住得远,一般要转公交一至两个站点,通常要起得很早,才能不误上学时间。但走读生也是幸福的,至少衣服不用自己洗,晚修回家可以吃到父母煲的靓汤,还可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还可以享受空调的清凉。

我是非常幸运的,家在市中心,学校附近的公交站有许多公车我都能搭,11、24、25、29……,而且在上学、放学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同车友。但我比较喜欢坐24、25路,因为到站后不用走太远路就可以到家,方便简单。

你看,11路车来了,我可要上车了。要讲文明、要谭礼貌,排好队,慢慢来。哟,有个老爷爷要上车了,我赶紧上前,扶上那位爷爷,那些同学自然是主动让位。但我通常不会着急,喜欢等到最后才上车。公交车非常及时,来往的频率也高,不到十分钟就会有下一辆车来,所以我总是选择。挤就不上车,不挤就上车。看!又来了一辆11路车,人不多,于是我就上车了。

同车的十几个走读生,你帮我扶,七嘴八舌,各各谈论着学校、班上的新鲜事,就像一个新闻发布中心。“叮咚”到站了,下了两个……。;“叮咚”到站了,又下了两个……;最后该我下车了,“BEY——BEY!”

与走读生同行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的青春时光将与走读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阳光情结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淘汰!”评委冷冰冰的话语在四周的空气中横冲直撞。

心如冰霜。

真的很差吗?泪水夺眶而出,一颗一颗紧接着往下落。

漫无边际地走在小路上,太阳渐渐沉入了地平线。心中的黑暗也悄然而至。面对未来的生活,我再没有了往日那斗志昂扬的决心。唉,就让生活一直充满黑暗吧!

初春的风却依旧有几分凉意,往边上一瞟——哦,原来是还未开放的迎春花苞!也许是感受到初春特有的生机,它竟迫不及待露出那么一点点嫩黄的身躯。黑暗中,几点嫩黄显得分外有生气。只是开得过早了罢!嫩黄的花苞固然美丽,但没有了温暖的阳光轻拂,它能撑到绽开那一刻吗?也许这美丽的生命只能终结在含苞待放的那一瞬了!

我不禁暗暗为它感到可惜,这娇弱的花苞,恐怕再没有展示自己美丽身姿的机会了!它只能像我一样活在黑暗中,永远等不到阳光普照的那一刻!

时隔多日,当我重新踏上那条小路时,却是另一番景象……成片的蜜蜂蝴蝶在这条小路上忙忙碌碌。

驻足,顺着它们的方向回望——是那花儿!是那我认为即将凋零死去的花儿!它正在蜂围蝶阵中炫耀自己婀娜的身姿。俯下身子,我嗅到了阳光的芬芳……

渴望生长,花儿才会绽放!心中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动荡。啊,只要心向阳光,便定会绽放!只要心向阳光,便定会光芒万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海情结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一到海边,心情就特好。在海边惬意的散步,追逐海浪嬉戏。多好玩啊。让海浪拍击着,追赶着潮汐,好像回到了童年的时光。大海宽阔的胸襟就是包容,在那里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会感到尘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已不存在。

漫步海滩,脚步轻盈,宛如邻家少年,怡然自得,多潇洒!赤足走在松软的沙滩上,会让我们想起《外婆的澎湖湾》,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还会想起《小螺号》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吹起了螺号,心里美哟!

也许童真未泯,看到有人用小勺在滩地挖什么,好奇就驱使近前看看,原来是在海边挖鲍鱼。禁不住跃跃欲试,尝试了才知道越是礁石缝靠海的鲍鱼越大。说明动物为了保护自己也很聪明,隐藏的够深的。可是它还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啊!因为人是食物链的顶端。学会了挖鲍鱼,想起来自己就会偷着乐的。

脚踏夕阳,薄暮蒙蒙之间,白浪逐滩,吹乱的头发飘飘洒在风里,乐而忘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老街情结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故乡,是长沙,我是个地道的长沙人。我对故乡的记忆,多半离不开太平街。

我爱老街。

什么可爱的?

我爱老街的古朴气质。蜿蜒曲折,如一条细长的水蛇,从五一大道蔓延至解放路。黑瓦白墙的房屋,青石板铺成的路,没有过多的钢筋水泥,只有一份,老街独有的朴雅气质。

我爱老街的文艺气息。街旁狭小的书屋,木质的书架上挤满了各色小说。橘红的灯光下,少女依靠在柜旁,静静翻书。轻快的纯音乐,从音箱里缓缓流出。心,一点一点的沉淀,烦杂的心绪,一点一点的抽空。生活的脚步,稍慢一些吧,寻觅一份,老街独有的美好。

我爱老街的醉人美味。酷热的夏日,品一杯清凉的香草味马迭尔冰激凌;寒冷的冬日,来根热乎乎的老长沙大肉肠,臭豆腐不吃等于没来过,凉粉不放辣椒等于没吃过。一街的甜品店,小吃店,占满了我,对老街美味的记忆。

我爱老街的人情味儿。大街小巷里,人人口长沙方言,“细伢子”、娭毑”、“搞么子喽”,这些看似骂骂咧咧的方言,在我看来却格外亲切。自由地在老街漫步,感觉那么熟悉,那么温暖。

我爱老街的一切。

太平老街,它不及橘子洲头那般,风光秀丽,景致如画;也不及岳麓山那般,声名显赫,美不胜收。但它,却像一位长者,一位生存在长沙城2000多年的长者,承载着,我的长沙记忆。这份老街情结,怎能割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的恋书情结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我恋,爱书,读书。

若是枯燥生活,自百忙中脱身,如此闲暇时间,难能可贵,必要“松其筋骨”“充盈其身”。于我而言,此乃阅读小说之时!不必在乎内容是否能使人获得深邃思考,不必刻苦钻研那天方夜谭般的名人名著,在此时此刻,选择能使你全身心放松的书籍,才是绝妙之道。尤其是在课间——十分钟,何其短暂!但只有在这样一秒作三秒流去的环境里,捧起小说,一目十行,才能感受到读书之乐,亦是最好的放松之道。

若是宁静午后,窗明几净,一杯香茗,芳香四溢,必要好好享受散文的乐趣。于我而言,在此刻,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最适合细细品读。不再是一目十行,不再不经过思考,抿一口清茶,一字一字地细读,尽情让时间放慢吧,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作者所写为何物,又有何意。我常常沉醉于他的文字所营造出的环境中。如此文章,仿佛只要人的目光所触及之处,尽是清净,安静和美好,散文的文字,是一个大不同的,又似乎就在我身边的一个世界,令人无以自拔。阅读短短几行文字,便能让我的心静下来,窗外喧嚣车鸣,隔绝与我,世间琐碎之事,皆在我之外。

若是夜深人静,历经整日的琐事,身心俱疲。躺于床,稍侧目,便见窗外明净月光。此情此景,是容易伤春悲秋,多愁善感的环境。身体已疲惫,大脑却存留着睡前最后一丝清醒,可又往往是最清醒之时。古时文人,也多是在夜深人静之时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望着月光,大笔一挥便写下流传千古的诗词。我常在夜深闭上双眼,却无法入眠。于是微坐起,摸到床边几本厚实的书,皆是诗词。随意抽出一本,古今中外的、家喻户晓的、无人问津的,都读。翻开一页,趁着窗外姣好月光,感怀诗人们的各种情怀,在深夜,在万籁俱寂的时间,思绪飘然,更容易感同身受,更容易与诗人一同喜悲。读到感触颇深的诗句,便浅浅读出声,一遍遍回味,思绪翻涌,内心舒畅且安然。

若是被挫折所暂时击倒,不要愁苦万千,不要放弃自己,内心空洞,无动于衷。此时必是阅读名人传记的最好时机。看看各界的巨人们,谁没有经历过挫折?他们在同你一般遭遇挫折——大多比你遭受的挫折还严重得多的时候,这样煎熬又灰暗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有前人经验,就不应该如无头苍蝇一样自己乱撞,而要读书,读书,多读书。模板在前,无论失败或是成功的,都应当成为自己的参考。若有失败的道路,就尽量避免去走;若是成功的道路,思考是否自己也能走?多读多看,就能将自己从深渊中拖出来,越读,越是激昂;越读,越有力量。这时候,书籍也是一剂很好的良药啊。

我恋书,爱书,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莞草情结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秋风推动着涟涟水波,送我又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

上岸,步入院中,走过一段青草相依的石子路。便是你的老屋,只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唯有秋风下起舞的枯叶如旧。

小时候,我与你住在一起。那时的我,十分贪玩,经常跑到这幽静的老屋,找你一同玩耍。你经常坐在老屋里,忙着编织莞草席。小屋侧面横梁上,挂着许多莞草和半成品,纹着生肖,纹着花草,高度正好是我能够着。

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我常常是踮起脚尖,伸长手臂,勾着莞草束齐的末端一扯,原本已被你束得紧紧的莞草霎时松散开了。几根断裂的莞草随风飘落,阵阵莞草的清香便氤氲开来。

你看见了,便会停下手中的活,摘下只有在编织莞草席时才戴的老花镜,嗔笑着:“鬼丫头,还不快松手!束紧了的莞草,被你一扯又要乱了。”你快步走来,全然没有老人家的步履蹒跚。

每每这时,我都会回头冲你一笑,做个夸张的鬼脸,再趁机把整个莞草往下一扯,“唰”地一声,横梁上的莞草从半空落下。一根根未行绠的莞草散开,宛如一片片针叶蹁跹,一根根莞草迎着一缕缕阳光,飘然而落。我高高地举起双手,双掌合拢,想捧住零散的、四散飘落的碎莞草,然后,将捧住的碎莞草使劲往高处一抛,在雪花般飘落的莞草下,我跳着,叫着,玩得是不亦乐乎。

你,也被逗笑——温婉自然的、浅浅一笑,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桑,有的是老人家满脸的慈爱。你的人也和你的心态一样,随和、温暖,像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屋。

不经意间,清香的莞草,古老的小屋,温馨的回忆已占据着我的脑海。转身,退出小院,伸手掩上柴门。

你已然不在了,老屋、莞草席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吗?

我站在老屋的门前,耳旁仿佛又听见“吱呀吱呀”的织机声,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我笑了。

小巷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公公正在编织莞草席。老人家一身麻布衣服,挑、穿、行、绕,动作娴熟,有如行云流水。身旁一小孩,双手托腮,仰着脖子,目不转睛的看着老人手中的编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的中秋情结

全文共 200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到了,每年的中秋月是圆的、明亮的。每到那一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赏月、品酒尝饼。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很多人是不去考虑的。“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赏月是中秋必不可少的环节,民俗专家说,中秋赏月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我从小学读过大诗人李白一首小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诗征服了所有读到它的人,以至流传千古。在我的记忆中,这位诗仙对月亮是情有独钟,清醒时对月当歌,酒醉时邀月共舞,为了不使“金樽空对月”,诗人与自己的影子和天上的月亮,乘着酒兴舞作一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其实,不止是李白一人对月亮有感情。当浩渺的夜空中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熟视无睹。走夜路的人们感谢它送来照路的微光;年轻的母亲唱起月亮的歌谣做孩子的摇篮曲;孤独的离人向月亮祈求早日团聚;慈祥的老人在月下企盼游子归来……。在圣洁的月光下,几丝伤感,几许柔情,几多思念穿越时空,将从古至今的情感链条串在一起,将远隔千里的人们紧密相连。

还记得一句“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写出草尽兵老,塞月孤明的淒绝哀婉之景;而“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将千古离愁之恨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回久之;也有“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的怨言,却不知为何偏要将那心里事说与月听?想起朋友时,便来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当“美人和泪辞”,恰是“残月出门时”,难道这也是巧合?就连那亡国之君的满腹哀痛,也因月明而不堪回首,只能无言上西楼,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语便十分不凡,落笔时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让人终生难忘,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从古至今,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小时候我在乡间玩耍,总盼着过节。特别是过中秋,更是热闹一番。尽管那时候生活水平低水平,每逢佳节定然热烈庆祝。老百姓只有过节时家里才有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们。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如今中秋更有意境了,就是从餐桌上则会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茱,人民生活的水平蒸蒸日上,巨变处处带给了人们的惊喜。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月饼馅,是特别的,有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等。芝麻口味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巧克力的,年轻人情有独钟。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

月亮给我们传递的信息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圣洁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它以自己的时圆时缺,反衬出人间的阴晴冷暖;躲在云后时隐时现,演绎出世上的风云变幻。人间有多少喜怒哀乐,它就有多少酸甜苦辣;世上有多少悲欢离合,它就有多少低吟浅唱。很多时候,你会感到月亮是通人性的,你尽可向它倾诉衷肠。不然的话,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文人骚客在花前月下写出千古名句?明朝的唐寅(唐伯虎)曾经写过一首《花月呤》:“有花无月恨茫然,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待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虽然艺术手法新颖独特但依然无法与“明月几时有”相比。明朝曾经流传甚广的《中秋月》(忆秦娥):“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月是无私公平的,一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我记起汶川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传情。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

中秋总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无酒不成筵席”,在喜庆的日子里,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的。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白云边、茅台等国宴酒也摆上了平常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在腾飞,社会主义经济在崛起,面对百姓日子的红火,奔小康的主旋律中。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更富裕的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然而我更祈望我的亲朋们愈加健康,和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