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狼的说明文作文【汇总20篇】

《华尔街之狼》根据乔丹的个人回忆录改编,讲述了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发家生涯以及迷失于性和毒品的沉沦生活。下面请看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影片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991

作文

1000

荷花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那股香,是淡淡的拂面;那种美,是娇艳的纯洁;那般色,是别样的艳丽……六月的荷花,集“香、美、色”

于一身,它在我眼中是最美的。每年暑假回老家,我们总是赏不够那乡下满塘的荷花。

荷花在六月份开得最艳,满眼的荷叶一片碧绿,那一朵朵荷花点缀其中,乍一看,还真有点儿“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呢!我无法用文字准确描述那花的色彩,说它浅浅的粉吧,它又红得那样别致;我也无法用文字生动形容那花的香气,说它是阵阵清香吧,可又有一股浓浓烈烈的荷香扑面而来。

站在荷塘边望去,满眼碧绿的荷叶一直延伸到远处,那呈波状的荷叶边美丽有形,映衬着满眼娇艳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之下红得格外别致,正如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塘中,荷花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含苞欲放,一个个花苞呈淡粉色,饱满、鲜嫩,几只蜻蜓正飞落在花苞上,真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刚刚绽放,仿佛还很害羞,只开了两三瓣,但却显得那样充满活力;有的已经全部盛开了,一个个娇艳欲滴、一个个柔嫩可爱,那荷花在微风的拂动下翩翩起舞,显得朝气蓬勃、英姿飒爽。开得早一些的荷花,虽然有些已经凋谢,但那碧绿的莲蓬却依然高高挺立着,莲蓬里面长着一颗颗青绿色的莲子。远远看上去,满塘各种形态的荷花,,就像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

观荷塘翠影,看万点荷红,闻阵阵清香,不禁心旷神怡。荷塘风景就像是一首诗,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一个美好动人的故事。

我爱荷花的淡淡清香、亭亭玉立,更爱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小学生写红薯说明文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红薯的产地,红薯可是浑身都是宝!秧子可喂牲口、叶子和茎也是好菜、茎块最好磨粉,然后下成粉条。

刚从地里出土,就可以卖钱。因为它是美味可口食品,它的吃法很多有:煮着吃、烧着吃、蒸着吃、晒干吃……等,而我最爱的是蒸着吃。

晚上妈妈让我找一些好吃的红薯,洗洗好蒸着吃。哼!别小看这红薯可分三六九等。我拿了一个盆到一大堆的红薯旁找了起来。挑了最好吃的用清水洗净。妈妈已经把水烧开了,将红薯放入蒸锅里蒸。

蒸红薯时,不能打开锅盖看,要不然就不好吃了。这是妈妈的理论。我觉得是因为跑气的缘故。大概蒸30-40分钟就可以了。

我无事就坐在房间边等边看电视。等闻到一股香味,红薯便熟了。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一个个的热气腾腾的红薯好让我眼馋,真想拿一个大口吃。可是我不敢,因为那样会烫的。要等凉了以后再吃。

稍等片刻后,拿一个尝尝。那味别提多美!不知不觉中几个已下肚。还想吃,可肚子抗议了。

如果有机会,你想尝尝蒸红薯,别忘了到我家来。我可是大厨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植物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仙人掌,一种无私的植物。既能净化空气,还能食用,更能药用。如果人们患了腮腺炎、胃气病,或者胃疼,只要把它的茎捣烂,涂在那里,过不了几天就好了,仙人掌这种为他人奉献而不求回报的品德,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做人,就要像仙人掌一样,乐于为人民贡献一切而不求回报。

仙人掌,一种坚强的植物。你折断了它的一两根枝条,它同样能顽强地生存下去,而那些禁不起小风小雨的奇花异草,它们折断根枝,能生存下去吗?在冬天,北风呼啸、白雪纷飞,仙人掌仍能坚强的挺立着,不怕风吹雨打,难道这不像是一位镇守边关的战士吗?当秋天来临时,它身旁的花花草草都枯了、黄了、没了生气,已经放弃了跟秋天斗争,完全屈服了。但仙人掌不一样,它仍那样挺立着,还是原来那么绿,一直与秋天斗争到底,日日夜夜。做人就要像仙人掌一样挺拔,不畏坚难,不要一遇困难就轻言放弃!

仙人掌,更是一种不向命运屈服的植物。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在人鸟无度的戈壁滩中,在连草也无法长的断崖上,它总是能生存下去,并开出艳丽的花,谁能有这份镇守戈壁滩的勇气?谁能忍受如此的酷热无水?谁能每日迎接风吹日晒的洗礼?这都是在默默地抗争中所取得胜利,这都像是命运的戏弄,但仙人掌永不会向命运低头屈服,永不会在炎热的戈壁滩中倒下,永不会在沙漠绝种,也不会因挫折和困难倒下!做人,就要像仙人掌一样,不向命运屈服,永不言败,挺起坚强的脊梁。

我爱仙人掌,更爱仙人掌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介绍香蕉的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它不但好吃而且很实惠。

香蕉弯弯的,就像一个月亮.它的颜色金金黄黄的,看上去就像一条条在发光的小船,摸上去非常光滑。

它有一件美丽的“外衣”,只要把“外衣”剥下来,那么金黄色的肉就会展在你眼前.咬一口,舌尖触到香蕉那平滑的肉,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香蕉先是青色的,随后变成金黄色的了,最后几乎会发光了,它不是真的会发光了,它不是真的会发光,因为它太光滑了,所以像在发光。

大家肯定都是经过一件事才会喜欢吃一种水果的,对不对?我也是经过一件事才喜欢吃香蕉的。

有一次,我吃了很多炸鸡翅,所以喉咙很痛,妈妈叫我吃一条香蕉,我吃完后感到喉咙已经没那么痛了。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吃香蕉了,它不但好吃而且可以治喉咙上火。

这就是我喜欢的香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中国文化遗产说明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这里曾藏着五万多卷经书、典籍,却因为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而消失了,现在我只能想象当时摆满经书的样子了。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往年优秀说明文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有万里长城,明清故宫,敦煌莫高窟……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位于秦始皇陵的东侧1.5千米处。它里面有许多姿态各异,大小不一,各具风格的陶俑。据说把这些东西建在秦始皇陵的东方,可以在阴间保护秦始皇,使他在阴间也能过着和阳间一样的生活。

秦兵马俑在人们挖掘出来后,有四个坑,因为四号坑有坑无俑,因此参观人少。这三个坑中,一号坑最大,约有陶俑6000个,最小的是三号坑,有陶俑918个。在所有坑中,二号坑的兵种俱全,推测此坑是总主力军阵,此坑中的陶俑排列秩序井然,不像一号坑那般杂乱。

三号坑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一号坑为“左军”,二号坑为“右军”。这样的军阵布局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远远望去,在那一道道宽阔的土墙之间,一个个兵俑排列整齐:有的神情严肃,伫立着思考,大有将军风度;有的跃跃欲试,满腔热血,仿佛要在战场上与敌人决一死战;有的面带微笑,仿佛想起自己凯旋,和家人团聚的情景……

在所有陶俑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跪兵俑了。只见他右膝跪地,背部挺直,两手在右侧,仿佛在拉弓放箭。他自信满满,好像觉得自己放的每一支箭都能射到敌人。

那些马俑也各具特点。那一匹匹骏马,初看似乎一样,但仔细去瞧,则各有特色。有竖耳细听的,也有张嘴嘶鸣的。

所有的陶俑都几乎和真人真物一样大小,更让我们感受到秦始皇“军队”的真实。

望着这排列整齐的军阵,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神威的秦始皇,驾着马车,率领着他的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桃花描写桃花的说明文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花是桃花,因为它不仅美丽,而且是春天的代表性花,虽然三国时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广为人知,可是,关于桃花你了解多少呢?

桃花总是在春天来临时向人们绽开笑脸。它有五片薄薄的粉红色的花瓣,并且从里到外逐渐变浅。花朵中间有数根深粉红的雄蕊围成一圈,雄蕊的顶端是一个黑色的花粉囊,小蜜蜂整天忙忙碌碌,就是在花粉囊里采蜜呢!花朵的正中间是一根黄色的雌蕊,顶端的小黄点叫柱头,底端叫子房,我们平时吃的桃子就是从那里长出来的。粉红色的桃花,加上绿油油的叶子相配,在蓝天的衬托下,简直美极了!如果把那盛开的桃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不小啊!

有时我在看桃花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桃花的世界,漫山遍野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微风吹过,桃花频频点头,嫩叶翩翩起舞,勤劳的蜜蜂在花上采蜜,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那一切太美了,我简直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桃花啊,桃花!你是那么的美,又总是第一时间向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我真喜欢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荔枝的说明文6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永春,这里盛产水果,有龙眼、芦柑,还有枇杷……其中,我最喜欢荔枝

七、八月份,荔枝成熟了,挂在枝头上泛着红光,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又像一颗颗红得发亮的红宝石,真惹人喜爱!

走近荔枝树,摘下一颗荔枝来,放在手掌上,轻轻抚摸着它那扎人的小疙瘩——小刺,有点痒痒的,就像妈妈在给我挠痒痒一样。荔枝外形是心形的,身披火红盔甲,好似在对我说:“不要过来捏我,不然我就对你不客气啦!”

把荔技拿到鼻子前,用心闻一闻,你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剥开果皮,露出淡紫色的纱衣,再剥开纱衣,一个白色的果实就呈现在眼前了,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它真是既爱武装,又爱红装,刚柔相济啊!

咬一口果实,汁水、果肉混合在一起,透露出荔枝的甜;果肉QQ/的、滑滑的、嫩嫩的,又香又甜,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从果肉中取出籽,那黑黑的籽有的像一个人黑黑的牙齿,有的像一颗钉子,形状各异!

品尝着荔枝,我忽然想起了杨玉环,因她那时住在西安,吃不到荔枝,所以只能派一些人来南方摘。想要吃到新鲜的荔枝,那些人只能马不停蹄地赶路,这一路上,不知累死了多少人马,让我不禁吟起了唐朝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不仅好吃,而且作用也很多。它的皮可以做中药,果肉可以做成滋补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量糖分、适度的有机酸及多种维生素;它还可以消暑解热、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可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否则是会上火的。

我的家乡在永春,我爱家乡的特产——荔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竹子的说明文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我时常在竹旁流连、寻思,畅想那亘古以来的生命。

啊!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于根源在乱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狂风暴风雨中,呼啸的狂风吞噬不了萧萧的竹枝声,窗前几根瘦竹的清影映在窗纱上,猛烈地摇曳着;次日清晨,它们饱含着水珠仍旧怡然自得地沐浴在晨曦中。喔!竹的阳刚之美是在狂风暴雨中的哟!

啊!一

在萧瑟的秋风中翠绿的枝叶更显得英姿飒爽,富丽清幽。在突出的刚劲的竹节上,残留着还未褪去的白色霜衣,在那块依旧如故的山石边,挺立着它们长年累月饱经风雨的身子,可是苍翠本色却丝毫不减。竹鞭从枝叶丛中潇洒地抽出,锐气咄咄逼人。秋阳筛过疏密参差的枝叶,在那块山石上洒下斑驳的倩影,相对成趣,构成一

啊!一

隆冬之夜,万籁俱寂,竹子——岁寒之友,在寒风中独守着寂寞的长夜。它们虽负雪怀霜,亦不失其葱郁挺拔的气度。雪花飘落在竹枝上,压着竹枝,寒风吹打着凝绿的竹叶。它们依然挺立,在这茫茫的寒夜中与风雪抗衡着。大雪压得住竹枝,却压不住凌云的壮志;狂风吹得落竹叶,却吹不落竹的魂魄。待到日出雪化时,依旧挺拔。

啊!一

我时常思念着那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狼谷的孩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茫茫草地,翻滚着齐胸的绿浪,漫漫夜空上演着一场、人、狗的故事,那日苏,这位像牧神般俊美的男孩与其他三只凶神般的猛犬,在黑鹤笔下,诉说了他们传奇的故事,全文分七小节,我挑三小节和大家讲讲。

在《狼谷的孩子》中,男孩那日苏和爷爷扎布在辽阔的草原上相依为命。寒冬的夜晚,饥饿凶猛的狼群一次又一次地偷袭他们的营地。丹克、白雪、巴努盖拼命地守护死死相拥的羊群,为了保护羊群,牧羊犬巴努盖咆哮着,将狼死死地压在身下,撕裂它的喉管……反复激战中,巴努盖被狼挖去双眼。双目失眠的巴努盖还跌跌撞撞地循着狼的气味又一次冲过去,咬住一匹狼不放,任由其它狼在自己的身上撕扯蹂躏,即使战死,也不退缩,坚守着牧羊犬的使命。

在《琴姆且》中,是谁将柳霞救上岸?是谁扯着柳霞的衣服,在鹅毛大雪中前行?营地起火,柳霞被浓烟呛晕,又是谁叼住衣领及时将她拖出帐篷?是它,传说中的“六趾”—琴姆且。

牛是勤恳老实的,可你见过像马一样飞奔,像牧羊犬一样独战狼群,还用角顶起卡车的小牛吗?在《斑斓》中,那头有着豹子般毛色的小牛就是这样一头犟牛。

在圣洁的草原上,无数奇特的野性在蠢蠢欲动,令人想去珍惜这最后一片蔚蓝的天空,它给我带来了情感的激荡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来吧,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一片翠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龙眼的说明文400字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的时候,淡黄色的龙眼花挂满了枝头,被雨水打湿后更加显得可爱。

到了7——8月的时候,龙眼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的龙眼。漫步其中,闻着淡淡的果香,真让人心旷神怡。

龙眼圆圆的,和杨梅一样大小。等龙眼渐渐长熟后,就可以摘一颗放进嘴里吃,舌尖触到那甜甜的果肉,使人感到光滑而且清甜。

没有成熟的龙眼是青绿的,而且味道很涩。随后变成淡黄色。你轻轻的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透白的果肉,果肉中间包含着一个黝黑的核。咬一口嘴唇上舌头上同时布满了透白的汁水。

熟透了的龙眼甜津津的,龙眼还是强身健体,滋补养颜,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去年吃了很多从家乡带回来的龙眼,我以前不吃龙眼的,没想到龙眼有这么多好处,现在才感觉到好吃极了。

我爱家乡的特产——龙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兵马俑的满分说明文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假期,我和爸爸去到了西安,去参观了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西安兵马俑。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兵马俑坑内,在1974年被发现。

来到景区后,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一号坑。一走进去,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眼前的兵马俑好似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整齐的排着队。有的是站着的,比如军吏俑,有的是跪着的,比如跪射俑,还有的站在前面,威风凛凛的指挥战斗,比如将军俑。每个兵马俑的表情不一,模样不一,不论是嘴唇上的皱纹,还是脑袋上的头发,都被雕刻的惟妙惟肖。我看到一些考古学家在拼接兵马俑后,才知道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兵马俑不是从土里挖出来就是这样的,而是考古学家们一点一点拼出来的。导游说拼好一个兵马俑需要一位考古学家花时间两年的时间。不禁使我暗暗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在导游的讲解下,我又明白了兵马俑原来是上了色的。而我们看到的“泥娃娃”是因为年代久远,而且在底下埋了很久,一遇到氧气就掉色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坑,那里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5米深的坑底。每3米架起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就整齐的排列在里面。在展厅中各种各样的武器和铜车马。这铜车马可跟普通的马车不一样,它有四匹马,领头的马带着一顶高帽,每只马之间都有一个刺,能很好的防止马跑着跑着挨到了一起。古人给这种东西取名为“策马”也解释了策马扬鞭这个成语中“策马”的意思。

兵马俑真是一个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遗产。赞叹了中国秦朝的能工巧匠,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学生战狼2观后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凶狠最残忍的动物,莫过于!但是,在中国,却有一群可爱的狼,在守卫。

当学校说要看电影时,我认为又将是一部纯粹的抗日神剧,殊不知他演绎了一场我军特种兵追杀入境来犯雇佣兵并将其歼灭的故事。

电影中的战斗场面开始于特种兵双方的一次演习。但是敌我之间发生的战斗是突如其来的,就在我军演习正酣,难分伯仲之时,来犯之敌出现了。在地势复杂、丛林茂密的边境山区用直升机将真枪实弹空投给演习部队,使他们即刻投入实战之中。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昨天晚上演习时还和自己谈笑着说自己的宝贝女儿、满脸洋溢幸福的朋友,兄弟。第二天就永远的躺在了自己的眼前!这预示着一个部队失去了一名优秀的战士,一个两岁多的小孩没有了爸爸,一个年轻的妻子没有了丈夫,一对满头白发的老人没有了儿子。此刻他们拿起自己的钢枪,穿上自己的盔甲,奔赴战场,为兄弟报仇!既然敌人点燃了导火线,那我们也奉陪到底!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敌若犯我,我必诛之。有战争就有死亡,看着一个个战友的倒下更激起了冷锋胸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终于他爆发了,一次次的在两秒内快速躲过对手的的子弹,踏过对手埋伏的炸弹,身负重伤依旧不抛弃不放弃。眼看敌人即将越过中国的边境,那样他就可以逍遥法外,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决定要与对手(老猫)决一死战!面对着在身材方面明显比自己高大威猛的敌人,他并没有退缩,反而与敌人开玩笑。最终,中国军人赢了!中国狼,胜利了!

最后那一刻是最庄重的!脚踩敌人的老大,面对着众敌,我们的中国军人,依旧面不改色,临危不惧,依旧飒爽英姿,保持着中国军人的尊严!坚守中国的立场。此刻无声胜有声,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向全世界宣誓着: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感谢曾经出现在我生活里的每一位军人,也谢谢那些曾经是现在依旧是军人的你们!谢谢你们的守护!也是你们的守护,成就了我的执着,执着的拥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蚂蚁的村落的小学说明文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蚂蚁,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在我眼前,小草成了大森林。一只小蚂蚁,独自四处走动,发现了一块小面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出来找一些东西做饭。现在它找到了,可是它搬不动,于是它走进洞穴里,不一会儿 ,蚂蚁厨师又带出了几位搬运工,齐心协力把食物搬了进去,今晚它们又有丰盛的晚餐喽!

蚂蚁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小蚂蚁们在学校上学,老师仔细地在教课。在小蚂蚁上学时,它们的家长都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蚂蚁们都陆陆续续回家了,到了家,小蚂蚁向父母汇报一天学了什么。一只小蚂蚁看上去非常得意,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吧。一只蚂蚁强盗凶神恶煞的拦住一只蚂蚁居民,正好蚂蚁警察路过,把蚂蚁强盗绳之以法,我想蚂蚁警察一定很高兴,因为它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屋顶的烟囱升起缕缕炊烟,妈妈的叫声把我的心灵唤了回来。 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蚂蚁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愿拉着你的手,一起去蚂蚁的王国散散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魔方的说明文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间看到电视中那些“魔方六面快速复原”,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不,我们班的魔方高手杨烨也成了那样的人,魔方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他手中出神入化,运转自如,真是让我羡慕嫉妒眼馋啊!于是,我给魔方下了挑战书:魔方,我要和你PK!

暑假里,要求妈妈给我买买了个魔方,打开一看,还附着一张巴掌那么大的“武功秘笈”,心中大喜。只见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六面还原公式,我看了半天,脑袋都晕头转向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更不用各爸爸妈妈求救了,他们都称之为“天书”。怎么办,难道我就这样放弃了吗?NO!NO!NO!,我绝对不能认输,别人能成功的事,我也能做到。

幸好,天助我也!周老师在家长群里发送了“魔方六面体还原”视频,我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打开链接,开始依着上面的步骤学了起来。起初还好,大概花了两个小时,我就学会了前五步,也就是在回周围的第二层和最上层的“十”字,经过几遍练习,我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搞定。可到了第六步——顶面角块归位时,卡壳了。尽管视频放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听得一头雾水,刚把这边摆弄好,那边又出了岔子,把我搞得焦头烂额,抓耳挠肋,恨不得生呑活剥了它。唉,学魔方怎么比登天还难呐!我对天长叹。

妈妈在一边心疼地说道:“休息一下了吧,你一学就是5个多小时了。”奶奶也唤我去吃晚饭了,我心不在焉地吃了几口,连平日里最爱吃的菜都一动不动,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钻研起来。看来,我太痴迷了,我与魔方杠上了,我不信打败不了它。我一边看视频,一边做笔记,一边记公式,一边拧魔方……不知不觉,已到了半夜,眼皮开始打架了,我不得不放下魔方去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露出鱼肚白,我就醒了,奶奶笑着说我半夜三更说着梦话:什么远切回回接孩子放学……我还以为你发烧在说胡话呢。我苦笑一声,又躲进房间,继续与魔方较上劲。有时,我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了,却又被我打乱了,只得从头于来;有时我也想过放弃,但一想,这也许是对我的考验呢,胜利就在前方向我招手呢,又咬咬牙挺住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经过三天三夜的不懈努力,魔方终于在我手中乖乖败下阵来。“耶,我会六面还原啰!”我的声音惊动爸爸妈妈,他们急切地要求我露一手,只听“啪啪”,我迅速翻转着魔方,90秒,完工。直看得爸爸傻了眼,惊的合不拢嘴,连向来严肃的妈妈也直竖起大拇指不住地夸赞我。包含幸福的泪珠从我脸上流过,热乎乎的。

魔方对我来说就似困难,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只要坚信自己能成功,执着追求,就能迎来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牡丹花的简单说明文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牡丹花是中国的名花之一,被人们称为“百花之王”,它温文典雅,又不失雍容华贵之貌,是中国的国宝。

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它的盛产地——洛阳,也因它而更有名气。你可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甲天下”,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在武则天统治的时期,她把天下的名花都收藏在百花园中。在一个严冬的夜晚,天上正在下着大雪,武则天突然心血老潮:她想看看严冬雪夜百花盛开的奇景。于是,她便随群臣来到百花园里,对所有的花都下了一道圣旨:要它们马上开放。许多花都害怕武则天的威严,立刻开放了,惟有牡丹遵守时刻,坚决不开,武则天看后龙颜大怒,便把牡丹花贬到洛阳,让她在那儿生长。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也让我们了解到牡丹不献媚俗气,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质。当然,洛阳的气候、土质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牡丹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

牡丹原生于我国西北部,久经栽培,成为著名的观赏花卉。牡丹是毛茛科落叶小灌木,植株高约1—1.5米。叶子二回三出复叶,小叶有3—5裂。初夏时开花,花期大约半个月左右,但是,现在,由于人工的控制,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都能够开花。

牡丹花形硕大,最大直径约20多厘米,牡丹花的颜色以白、红、紫为主,还有淡绿、浅黄等颜色,姚黄、魏紫誉为牡丹的极品。正因为它的色彩艳丽,种类繁多,花型漂亮,被誉为“百花之王”。

牡丹之所以名贵,还因为它不仅可以观赏,它的根皮还被称为“牡丹皮”可供药用,含有牡丹酚原苷,经水解后产生的牡丹皮酚,有解热、镇痛、抑菌、降压等作用。能够凉血清淤、主治血热发斑、吐血、疮痈肿痛等症。

牡丹的高雅、华贵,一半靠优良的品种,一半靠精心培育。牡丹花开,不仅折服了我国各地的游客,还吸引不少外国游客。每当4—5月牡丹花会时,许多中外游客都会赶到会场,不时拍照,不时赞叹,外国游客还会来上一句:“very

good!”

牡丹花作为高雅、尊贵的花卉载如入史册,我为中国人有这样名贵的国花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兵马俑的满分说明文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西安,目的是为了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位于临潼县的原野上,发现人是西阳村的村民。那个时候他们正在打井,他们打出了一些破碎的陶俑和古代的青铜兵器。这就是发现的开始。

我们来到了一号展览大。我看见了一个大坑,坑里有许多人。导游说,那个坑里的人是泥人,是兵马俑。导游又给我说,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坑,面积达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是一个由战军和步兵混合的军阵。由前锋、后卫、主体、侧翼组成,总体严密,突出了秦军实力总体严密坚固,气势雄伟,实力强大。兵马俑的身高个个都在1。8——2。0米中的身高,个个面部表情严肃无比那时秦王的兵并不高,可秦王喜欢高的人,显示他的兵高大、威武、善战。原来他们手上都有兵器,可被楚霸王项羽给抢走了。所以他们现在手都是握着兵器的样子。一号坑还是秦俑博物馆的形象代表。

二号坑面积为六千三百平方米,是指挥部,指战人是秦始皇。

在一号坑还出现了两辆彩绘青铜车,这两辆车都是单辕双轮车,前面都是四匹马拉的车。第一辆称立车,又叫高车、戎车。是一辆开通车,是皇帝的专车。车体小巧玲珑。车前挂一副弩,左边有箭箙内御官佣严肃中透出一丝轻松,身配长剑,腰系玉佩,神情专注。

第二辆车名安车,是车主坐的车。车重一千二百四十一公斤。车分前室和后室。前室是御手坐的地方,后室是车主坐的地方。后室有三窗一门,三窗可自由开合,用来调温。

秦始皇兵马俑被列位世界第八大奇迹,不看兵马俑就不算到过中国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兵马俑的说明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西安,在西安游玩的这几天,让我感受到了它厚重宏大的城市魅力。

在去西安之前,我了解了西安的问好。它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它已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明城墙、白鹿原、历史博物馆,还有延安的壶口瀑布,都是闻名于世。其中让我印像最深刻的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

“唯有寝陵兵马俑,潼文渭水历千秋。”秦兵马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那些看起来灰扑扑的人马俑,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震撼,更使我们陷入滚滚浪花淘尽英雄的沉思。在秦俑一号坑我们就看到了规模宏大,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我心里想:古人居然有这样的手艺,真是有鬼斧神工的本事啊!你看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紧握双拳,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必要为秦国报仇;有的遥望远方,好像在怀念自己的家人;有的手指前方,微微颔首,好像在说:“前方就敌人,冲啊!”走近他们,似乎还能听到他们的话语和呼吸声。兵马俑是靠古代劳动人民靠双手建造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的结晶。

离开一号坑,我们又来到了新发掘的二号坑和三号坑,虽没有一号坑宏伟,但走进里面你就能感受到有战场的气息,因为里面是秦军作战指挥所,首领都在商量着如何与敌作战,积极献言献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兵马俑,我希望兵马俑能永远地保存下去,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来目睹中国古人的才能和智慧,让中国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自然现象的说明文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30万年前,人在自然界。是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命之火,提供了大量的猎物供人类捕杀。这个时候,人类敬畏自然。

3000年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菊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拿着一把沾满泥土的锄头,歪歪扭扭地走着,哼着小曲,摘着一些野花放在耳朵后面,懒洋洋地走在阳光下。那时,人类热爱自然。

300年前,人类开始破坏自然。17世纪,人类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进入工业时代。大量的蒸汽机开始出现,疯狂的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入森林、山谷和山脉...许多职业一夜之间变得流行起来:伐木工、淘金者和采矿工人。机器跑得很快,发出像人类疯狂尖叫的声音。每隔十几五年,人类就会集体进行大规模毁灭,而这种行为会冠以“革命大生产”、“大规模开发”、“资源开发”等正义的名称,还会提出各种口号鼓励人们去毁灭:“劳动是最光荣的”?这种破坏自然的行为被无耻地称为“劳动”,被“光荣”所鼓动!这个时候,人类的行为肆无忌惮。

五十年前,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自然是生气了!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就像300年前的人类一样疯狂。洪水、干旱、地震、暴风雪、臭氧空洞、海啸……这些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就像300年前数十亿的动物失去了生命一样。这个时候,自然讨厌人类。

十年前,人类开始保护自然。人类开始反思300年前买下的灾星,颁布了严格的法律禁止破坏自然。也许还不算太晚。那时,人类开始反思自己。

10年后的某一天,自然界中的人和30万年前一样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龙眼的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一上课,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别名叫龙眼,圆圆黄铜铃,短短小木柄,小小铜铃里,装着黑圆球。”老师问我们这是什么?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桂圆。”

接着,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颗桂圆,让我们观察。圆圆的像小土豆,像乒乓球,还像小汤圆。真是太有趣了。桂圆的果蒂像肚脐眼,它的颜色有的地方是土黄色,有的地方是褐色,有的地方是灰黄色。它的直径2厘米左右,和我们吃的汤圆差不多大。我把它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摸着它,有凹凸不平之感,仔细一看,凸出来的地方是小果瘤,掐了掐,感觉很软,闻了闻,真香。

接下来,终于剥开了桂圆的外衣了。看到了冰雪般透明的果肉像果冻,又像雪糕,还像冰块。靠近嘴唇触了触,软软的,滑滑的,凉凉的很舒服。

掐一掐,汁水就流出来了,肉质鲜嫩,多么想一口吃掉它啊!王老师让我们舔一舔,真是太甜了,吃一小口,发出了“嚓嚓”声。啊!太甜了。吃一大口,比蜜还甜。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吃完果肉,剩下了小小的种子,也叫果核。黑而发亮,很漂亮就像一颗黑珍珠。

听老师说,桂圆富有多种维生素,有益心脾,大家都喜欢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介绍中国文化遗产往年优秀说明文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的研学队伍来到莫高窟,七月的大西北,太阳一出来,戈壁滩如同火炉,人们不敢在太阳底下多呆一秒钟。但这是不能阻挡我的热情的,老实说,走进莫高窟,是我向往已久的愿望。

原来,出于保护的需要,莫高窟内是没有任何照明设备的,黑暗、清凉、气味重。因为事先有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莫高窟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知道一些关于它多难的历史,所以,走进窟内,大家表情严肃,无人说笑打闹。

在解说员手电筒灯光的照射下,石窟里的景象逐渐清晰。那一处处壁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窟内一般由塑像和壁画组成,伏羲、女娲、雷神、飞天……这些只在书中看到的神话人物,在壁画上屡屡出现。在导游的介绍下,我才知道,壁画也好,雕塑也要,他们有许多都是在讲述着一则则佛家故事,非常生动形象。我想,用这种方式传递佛教是很能激起人兴趣的。

记忆最深的是关于佛祖的雕塑。佛祖的神色第一眼给人带来的是惊悚,但看久了后,便能体会到那神色中实则包含着的是佛门的慈悲。石窟中见到最多的是七个佛像,它们的排位也都相同,佛祖释迦摩尼居中,它的佛像最大,雕刻得也最为精细,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佛祖像的左侧那尊佛像,释迦摩尼的大弟子苦行僧,他的裸露出的肌肤似乎真的历经了千磨万难,皮包骨瘦,那根根肋骨都能清晰的瞧见,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他对前方艰险磨难的坚定与无所畏惧,我不禁为这群古代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折服。

这些雕塑美中不足便是有些部位缺损了,后来我才知道,它们有的是因自然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造成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时讲解员向我们解答了。原来,这莫高窟中的许多经文、壁画、雕塑都已流落异国了,当时中国正处于纷乱状态,那时的政事怎有精力来看管这处东方的卢浮宫呢。

半天的时间很短,但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艺术博大精深;也让我认识到了文化艺术繁荣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